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八十六
卷八十六 第 1a 页 WYG0687-0726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历代名贤确论卷八十六
  顺宗
   王叔文以杜佑掌财赋而已副之(范祖禹/)
   贾耽郑珣瑜相次归卧(范祖禹/)
   刘禹锡(东坡/)
   董侹(刘禹锡/)
  宪宗一
卷八十六 第 1b 页 WYG0687-0726d.png
   宪宗求听谏争(范祖禹/)
   于頔劝峻刑上曰欲使朕失人心耳(范祖禹/)
   上不以平蔡郓事付史(范祖禹/)
   以张弘靖为河东节度(范祖禹/)
   罢郑絪相李藩(范祖禹/)
   罢权德舆相(范祖禹/)
   宪宗任相(孙之翰/)
   帝暴崩宫中(范祖禹/) (石守道/)
卷八十六 第 2a 页 WYG0687-0727a.png
   宦官(范祖禹/)
   藩镇(范祖禹/) (温公/)
   淮西(昌黎/)
王叔文以杜佑掌财赋而已副之
 范祖禹论曰易曰咸其股执其随往吝象曰咸其股
 亦不处也志在随人所执下也春秋传曰凡师能左
 右之曰以皆言制于人而无所能为也杜佑以旧相
 不耻与小人共事而为之用其可贱也
卷八十六 第 2b 页 WYG0687-0727b.png
贾耽郑珣瑜相次归卧
 范祖禹论曰孔子曰行已有耻可谓士矣孟子曰人
 不可以无耻耻之于人大矣贾耽郑珣瑜当小人用
 事而为相碌碌无补知其不可引疾而去能知耻矣
 方之杜佑高郢岂不有间哉
刘禹锡
 东坡论禹锡文过曰禹锡既败为书自解言王叔文
 实工言治道能以口辩移人既得用所施为人不以
卷八十六 第 3a 页 WYG0687-0727c.png
 为当太上久疾宰臣及用事者不得对宫掖事秘建
 桓立顺功归贵臣由是及贬后汉宦者传论云孙珵
 定立顺之功曹腾参建桓之策腾与梁冀比舍清河
 而立蠡吾此汉之所以亡也与广陵王监国事岂可
 同日而语哉禹锡乃敢以为比以此知小人之为奸
 虽已败犹不悛也其可复置之要地乎
董侹
 刘禹锡曰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景工于
卷八十六 第 3b 页 WYG0687-0727d.png
 诗者能之风雅体变而兴同古今调殊而理一达诗
 者能之工生于才达生于明工者还相为用而后诗
 道备矣(云/云)诗者其文章之蕴邪义得而言丧故微而
 难能境生于象外故精而寡和千里之谬不容秋毫
 非有的然之姿可使户晓必俟知者然后鼓行于时
 自建安距永明已还词人比肩唱和相发有以朔风
 零雨高视天下虫噪鸟鸣蔚在史策国朝因之粲然
 复兴由篇章以跻贵仕者相踵而起兵兴已还右武
卷八十六 第 4a 页 WYG0687-0728a.png
 尚功公卿大夫以忧济为任不暇器人于文什之间
 故其风寝息乐府协律不能足新词以度曲夜讽之
 职寂寥无纪则董生之贫卧于裔土也其不得于时
 者欤其不试故艺者欤
宪宗求听谏争
 范祖禹论上谓宰相事有违宜卿当谏论曰宪宗以
 太宗纳谏厉其群臣其有意于贞观之治乎夫能自
 防如此庶可以寡过矣诗曰无念尔祖聿修厥德宪
卷八十六 第 4b 页 WYG0687-0728b.png
 宗有焉 又论上责宰相当力谏曰人君患不从谏
 人臣患不纳忠人君唯不从谏也是以君子日疏小
 人日亲君子立人之朝岂以疏而遂易其心哉有官
 守者不失其职有言责者不失其言君从之亦谏也
 君不从之亦谏也谏而不入则去之臣之义也君恶
 正直而说谄䛕然而未尝杀一正士戮一谏者也而
 其臣怀禄畏罪而不言则曰君不能从此孟子所谓
 贼其君者也宪宗之责宰相其以未尽人臣之义乎
卷八十六 第 5a 页 WYG0687-0728c.png
  又论上诘李绛久不谏曰宪宗可谓能自克矣书
 曰仆臣正厥后克圣夫能求谏如此岂非亲正直之
 益乎说命曰后克圣臣不命其承苟能悦而从之又
 责以求之何患乎臣之不谏也
于頔劝峻刑上曰欲使朕失人心耳
 范祖禹曰守位以仁不闻以威有罪而刑之曰天讨
 先王岂敢轻重于其心哉故书曰惟我在天下曷敢
 有越厥志言刑在人而不在已所以为无私也然则
卷八十六 第 5b 页 WYG0687-0728d.png
 人君患无德不患无威人臣劝之以峻刑是纳君于
 恶也孔子曰不知言无以知人宪宗惩于頔之奸谋
 其可谓知言矣夫如是邪说何自而入哉
上不以平蔡郓事付史
 范祖禹曰宪宗劳而不伐有功而不矜此大禹之德
 也岂不贤哉其行已如此而不能胜其骄侈之心卒
 任小人以隳盛业何其拨乱之易而守成之难邪盖
 危则惧惧则善心生安则泰泰则逸心生是以天下
卷八十六 第 6a 页 WYG0687-0729a.png
 既平而祸患常生于所忽也
以张弘靖为河东节度
 范祖禹论弘靖请并力平淮西乃征恒冀帝不从遂
 求罢明年以为节度曰张弘靖言不失职进退以礼
 有大臣之体矣其后卒舍恒冀并力淮西如其所虑
 宪宗虽得之于裴度而失之于弘靖岂未之思乎
罢郑絪相李藩
 范祖禹曰宪宗以循默罢郑絪以忠直相李藩责任
卷八十六 第 6b 页 WYG0687-0729b.png
 如此可谓正矣其中兴唐室不亦宜乎
罢权德舆相
 范祖禹曰德舆依违中立无所适从自以为得固位
 之术矣且于同列犹不敢忤而况于君乎苟无所发
 明则焉用相矣宪宗黜之足以厉其臣下岂不明哉
宪宗任相
 孙之翰论曰古人谓天下安注意相天下危注意将
 此非通论夫天下安固注意于相天下危亦当注意
卷八十六 第 7a 页 WYG0687-0729c.png
 于相相得人将自出矣今观唐事大可验德宗建中
 中以两河乱锐意平定时得马燧李抱真李晟辈数
 名将任之竟不能平魏博淄青之乱反致大变者相
 不得人也相者卢杞也无大公至忠之心无经营处
 置之才虽有名将故不能成功也宪宗自即位有兴
 复大业之志首得杜黄裳陈安危之本启其机断继
 得武元衡裴垍李绛裴度谋议国事数贤皆大忠至
 明之人故能选任将帅平定寇乱六十年叛涣之地
卷八十六 第 7b 页 WYG0687-0729d.png
 复为王土四方之人再见太平光采者相得其人也
 则所谓天下危亦当注意于相相得人将自出矣非
 其验欤或曰建中叛者李希烈田悦朱滔等皆剧贼
 非元和中刘辟李锜卢从史王承宗吴元济李师道
 之比也故马燧辈不能平希烈等数贼高崇文辈能
 平辟等数叛臣也此由贼之彊弱将之用力难易又
 何系于相之事焉答曰希烈等虽剧贼过于辟等然
 马燧抱真李晟之为将亦过于高崇文李光颜李愬
卷八十六 第 8a 页 WYG0687-0730a.png
 之徒也以是论之将才贼势正等尔但前日之将不
 能成功后日之将能成功者实系于相尔建中元和
 之事难以疏举今举一二事最显者證之马燧辈败
 田悦于洹水悦奔魏州城中败卒无三二千人皆夷
 伤未起日夕俟降燧辈若乘胜进兵获田悦收魏博
 反掌间尔时河北剧贼惟悦悦既平李纳势弱望风
 当降况朱滔等未叛河北无事矣河北无事河南一
 希烈凶贼既无党援何能为哉但燧与抱真不和迁
卷八十六 第 8b 页 WYG0687-0730b.png
 延不进致悦婴城固守且诱朱滔等同叛遂成横流
 之势盖燧窥朝廷之事卢杞所为险薄专报怨雠必
 无公平之法以御于外故少所畏惮敢乘私忿之心
 不了国事也杜黄裳荐高崇文使讨刘辟崇文固尽
 心军事黄裳尚虑未得成功以其所惮之人制之使
 人谕之曰若不尽力当用刘澭代之黄裳为宰相已
 荐用名将复以能者制之崇文不得不速于立功也
 裴度请督战淮西诸将闻之益用命知度必能赏功
卷八十六 第 9a 页 WYG0687-0730c.png
 罚罪也以此證之天下安危系于相岂不彰彰乎然
 相之贤非天子之明不能任也又见宪宗之明能任
 贤相则德宗以政柄付于奸人何如主哉元和之治
 建中之乱后之君天下者深鉴之
帝暴崩宫中
 范祖禹曰宪宗伐叛讨逆荡平河南唐室威令赫然
 复张而变生于左右近习身陷大祸由任相非其人
 故也可不为深戒哉 又论曰陈洪志弑宪宗而穆
卷八十六 第 9b 页 WYG0687-0730d.png
 宗不讨贼故旧史于宪宗之崩疑以传疑其后文宗
 谋诛宦者本讨元和之乱宣宗追怨穆宗以为豫谋
 穷治逆党诛之殆尽其子孙皆以为弑则无疑矣臣
 故正其事曰为陈洪志所弑
 石守道论曰天宝之后唐室失御中官内握兵权各
 擅威福诸侯外据土宇罕有臣顺宪宗皇帝英威神
 圣聪明睿武初斩刘辟后平淮蔡遂定东夏威德远
 畅华夷畏服圣功卓然神人柔格信乎中兴之圣主
卷八十六 第 10a 页 WYG0687-0731a.png
 矣然不能鉴祖宗之失革中官之弊而溺于近狎亲
 任阉寺终于弑戮惜哉
宦官
 范祖禹论上以李拭请吐突承璀讨王承宗上以拭
 奸黜之曰宪宗以李拭逢迎其意谓之奸臣可谓明
 矣知拭之不可用岂不知承璀之不可将哉而必将
 承璀是不能以公灭私以义胜欲也夫不知其非而
 为之其过小知其非而为之其过大己为不正则邪
卷八十六 第 10b 页 WYG0687-0731b.png
 之招也君人之道可不慎其在己者哉 又论以吐
 突承璀为招讨使曰宪宗以中官为大将此乱政也
 然其群臣皆以为不可彊谏而力争者相属于朝此
 则治世之事也亦足以见其贤臣之多矣天下之祸
 莫大于人君过举而下莫敢言如皆莫敢言则至于
 亡而不自知也 又论谭忠说田季安谓以中人为
 将乃天子自为谋将誇服臣下曰朝廷伐叛讨逆以
 一四方此天下之公义也必与天下贤者共为之克
卷八十六 第 11a 页 WYG0687-0731c.png
 以天下不克以天下天子无私焉宪宗欲自有其功
 故任中人不任将相是天子与臣下争功也何其不
 广哉夫天下之功在用人而不自用用伊尹者汤之
 功用传说者高宗之功用十乱者武王之功用周公
 者成王之功未闻独用家臣而后功由己出也宪宗
 一将承璀而天下之人皆见其情知其将以夸服臣
 下人君之动可不慎哉
藩镇
卷八十六 第 11b 页 WYG0687-0731d.png
 范祖禹论杜黄裳对帝请以法度裁藩镇曰藩镇之
 乱异于诸侯诸侯自上古以来有之皆圣贤之后王
 者不得而灭绝也王畿不过千里其外皆以封国故
 王者不勤于德则诸侯强大其理势然也唐之藩镇
 皆起于盗贼其始也天子封殖之又从而姑息之至
 于不可制人主自取之也宪宗一裁以法而莫不畏
 威犹反掌之易天下治乱岂有不由君相者哉 又
 论以内库钱百五十万缗赐魏博军士曰宪宗不爱
卷八十六 第 12a 页 WYG0687-0732a.png
 府库之积以慰魏博三军之心可谓知所取与能用
 善谋矣其德厚如此犹不过于一传而复失之虽穆
 宗御失其道亦由人心不固而王泽易竭也况不怀
 之以德而临之以兵其能有之十年乎 又论上以
 爱女妻于頔之子頔遂入朝曰天子之于天下其为
 政必可继也宪宗不爱一女以悦于頔天下藩镇焉
 得人人而悦之古之王者所与为婚姻而嫁以女者
 必先圣之后不然则甥舅之国也頔方命不朝而天
卷八十六 第 12b 页 WYG0687-0732b.png
 子以女妻其子不亦替乎 又论李绛言河北诸镇
 不同浙西剑南未易取曰人君之患在狃于一胜而
 欲事所难不知敌之强弱坚脆而轻用其武一战不
 克丧威长寇征伐不息或起内患德宗兴元之乱是
 也夫根深则难拔疾固则难攻乱日浅者治之亦易
 乱日久者除之亦难先王内修政事外攘夷狄其为
 之有本末图之有先后是以无欲速轻举之悔也
 又论四年方平淮西曰人君之御天下其失之甚易
卷八十六 第 13a 页 WYG0687-0732c.png
 其取之甚难以宪宗之明断将相之忠贤竭天下之
 兵力以伐三州四年而后克其难如此则人君岂可
 不兢兢业业慎其所以守之者哉 又论横海节度
 乌重胤奏罢镇将令刺史领兵曰后世郡县古之诸
 侯也委之以土地人民而不与之兵是以匹夫而守
 一州也天下有变则城郭不守而朝廷无藩篱之固
 何异于无郡县乎是故为法者必关盛衰焉使一县
 之众必由于令一郡之众必由于守守之权归于按
卷八十六 第 13b 页 WYG0687-0732d.png
 察按察之权归于天子则天下如网纲之相维臂指
 之相使矣唐自中叶郡置镇兵主将有擅兵之势而
 刺史无专城之任是以郡县愈弱藩镇愈强横海一
 帅制之得宜而数世顺命况天下处之皆得其道何
 危乱之有哉
 温公论沂州军乱王弁杀王遂而曹华屠军卒千二
 百人曰春秋书楚子虔诱蔡侯般杀之于申彼列国
 也孔子犹深贬之恶其诱讨也况为天子而诱匹夫
卷八十六 第 14a 页 WYG0687-0733a.png
 乎王遂以聚敛之才殿新造之邦用苛虐致乱王弁
 庸夫乘衅窃发苟沂帅得人戮之易于犬豕耳何必
 以天子诏书为诱人之饵乎且作乱者五人耳乃使
 曹华设诈屠千馀人不亦滥乎然则自今士卒孰不
 猜其将帅将帅何以令其士卒上下盻盻如寇雠聚
 处得间则相鱼肉惟先发者为雄耳祸乱何时而弭
 哉惜夫宪宗削平僭乱几致太平其美业所以不终
 由苟徇近功不敦大信故也
卷八十六 第 14b 页 WYG0687-0733b.png
淮西
 昌黎平淮西碑曰唐承天命遂臣万方孰居近土袭
 盗以狂往在玄宗崇极而圯河北悍骄河南附起四
 圣不宥屡兴师征有不能克益戍以兵夫耕不食妇
 织不裳输之以车为卒赐粮外多失朝旷不岳狩百
 𨽻怠官事亡其旧帝时继位顾瞻咨嗟惟汝文武孰
 恤予家既斩吴蜀旋取山东魏将首义六州降从淮
 蔡不顺自以为彊提兵叫欢欲事故常始命讨之遂
卷八十六 第 15a 页 WYG0687-0733c.png
 连奸邻阴遣刺客来贼相臣方战未利内惊京师群
 臣上言莫若惠来帝为不闻与神为谋乃相同德以
 讫天诛乃敕颜胤愬武古通咸统于宏各奏汝功三
 方分攻五万其师大军北乘厥数倍之常兵时曲军
 士蠢蠢既剪凌云蔡卒大窘胜之邵陵郾城来降自
 夏入秋复屯相望兵顿不励告功不时帝哀征夫命
 相往釐士饱而歌马腾于槽试之新城贼遇败逃尽
 抽其有聚以防我西师跃入道无留者额额蔡城其
卷八十六 第 15b 页 WYG0687-0733d.png
 疆千里既入而有莫不顺俟帝有恩言相度来宣诛
 止其魁释其下人蔡之卒夫投甲呼舞蔡人妇女迎
 门笑语蔡人告饥船粟往哺蔡人告寒赐以缯布始
 时蔡人禁不往来今相从戏里门夜开始时蔡人进
 战退戮今旰而起左飧右粥为之择人以收馀惫选
 吏赐牛教而不税蔡人有言始迷不知今乃大觉羞
 前之为蔡人有言天子明圣不顺族诛顺保性命汝
 不吾信视此蔡方孰为不顺往斧其吭凡叛有数声
卷八十六 第 16a 页 WYG0687-0734a.png
 势相倚吾强不支汝弱奚恃其告而长而父而兄奔
 走偕来同我太平淮蔡为乱天子伐之既伐而饥天
 子活之始议伐蔡卿士莫随既伐四年小大并疑不
 赦不疑由天子明凡此蔡功惟断乃成既定淮蔡四
 夷毕来遂开明堂坐以治之
 
 
 
卷八十六 第 16b 页 WYG0687-0734b.png
 
 
 
 
 
 
 
 历代名贤确论卷八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