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八十三
卷八十三 第 1a 页 WYG0687-069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历代名贤确论卷八十三
  德宗一
   省贡献罢乐工诏勿上祥瑞出宫女等中外皆
    悦淄青军士曰明主出吾属犹反乎(范祖禹/)
   薛邕张涉以赃得罪宦官武将藉口毁文臣帝
    心始疑(范祖禹/)
   帝不委任臣下陆贽言用人之法(范祖禹/)
卷八十三 第 1b 页 WYG0687-0694b.png
   上不任宰相惟信裴延龄韦渠牟韦执谊李实
    等(范祖禹/)
   蒋乂諌张茂宗起复尚主不从(范祖禹/)
   赋税征敛(范祖禹/) (温公/)
   陆贽谏遥制军机(范祖禹/)
   关中饥馑兵民皆瘦黑(范祖禹/)
   责御史段平仲(张唐英/)
   东宫(范祖禹/)
卷八十三 第 2a 页 WYG0687-0695a.png
   宦官(范祖禹/)
   藩镇(范祖禹/)
   李希烈(杜牧/) (李翱/)
   朱滔(范祖禹/)
   朱泚(范祖禹/) (张唐英/)
   吐蕃(孙之翰/)
省贡献罢乐工诏勿上祥瑞出宫女等中外皆悦淄青
军士曰明主出吾属犹反乎
卷八十三 第 2b 页 WYG0687-0695b.png
 范祖禹曰德宗即位之初思致太平知天下厌代宗
 之政涤其烦秽决其底滞四海之内闻风震慄以为
 不世出之主也不数年而致大乱何哉烛理不明而
 所任非人求欲速之功役其独智而不本于人情故
 也孟子曰其进锐者其退速其德宗之谓乎
薛邕张涉以赃得罪宦官武将藉口毁文臣帝心始疑
 范祖禹曰德宗之不明岂足与有为哉二臣以赃败
 而疑天下之士皆贪何其信小人之深而待君子之
卷八十三 第 3a 页 WYG0687-0695c.png
 浅也舜不以朝有四凶而不举元凯周不以家有管
 蔡而不封懿亲夫以失于一人而不取于众是以噎
 而废食也已则不明不能求贤卒委宦者以为腹心
 乃疑朝士皆不可倚仗不自知其蔽也
帝不委任臣下陆贽言用人之法
 范祖禹曰昔仲弓为季氏宰问政孔子曰先有司赦
 小过举贤才夫为政不先有司则君代臣职矣不赦
 小过则下无全人矣不举贤才则小人进矣失此三
卷八十三 第 3b 页 WYG0687-0695d.png
 者以为季氏宰且不可而况为天下乎自尧舜以来
 未有不由此三者而治盖君人之常道也德宗反之
 亦足为后世戒哉
上不任宰相惟信裴延龄韦渠牟韦执谊李实等
 范祖禹曰德宗悦人之从已而恶人之违已故守正
 之士难入辩给之士易亲贞元之间虽忠邪贤佞杂
 处于朝而君子常阨穷小人常得志韦渠牟之徒在
 左右王叔文之党事东宫唐之小人于是为多其不
卷八十三 第 4a 页 WYG0687-0696a.png
 遽至于亡非不幸也 又论宰相不敢私第见客曰
 易曰巽而耳目聪明言人君养贤之故也诗曰周爰
 咨询言人臣事君之职也德宗禁锢宰相而使之其
 宰相亦涂其耳目以容身保位国之治乱民之休戚
 若不闻见焉自古以来未有聋瞽其大臣而可以为
 国者也夫疑之则勿任任之则勿疑置相者当择之
 于未用之前而不当疑之于既用之后未有可托天
 下而不保其不欺君者也然而人君多悦人之从已
卷八十三 第 4b 页 WYG0687-0696b.png
 其未用也轻信之既用也过防之是以上下相蒙而
 政愈乱也
蒋乂谏张茂宗起复尚主不从
 范祖禹曰朝廷者礼义之所出也而以丧昏废先王
 之轨使四方何观焉德宗即位之初动必循礼而其
 终如此心无所主故也委巷鄙慝之礼法之所当禁
 也乃引以为比苟欲拒谏不亦惑乎
赋税征敛
卷八十三 第 5a 页 WYG0687-0696c.png
 范祖禹论杨炎作两税外率一钱者以枉法论曰立
 法者其始未尝不廉而终于贪出令者其始未尝不
 戒而终于废法令者人君为之而与天下共守之者
 也苟朝廷自不守其法则天下其谁守之德宗之政
 名廉而实贪故其令始戒而终废其初禁暴非不严
 也而刻剥之令纷然继出天下不胜其弊盖法虽备
 具而意常诛求人君用意出于法外天下之吏奉朝
 廷之意而不奉其法逆意有罪奉法无功是以法虽
卷八十三 第 5b 页 WYG0687-0696d.png
 存而常为无用之文也 又论借商人钱曰人君用
 天下之力取天下之财征伐不庭以一海内所以保
 民也而兵革既起未尝不自虐其民暴敛之害甚于
 寇盗寇盗害民之命而暴敛失民之心害民命者君
 得而治之失民心者则不可得而复收也孔子曰苛
 政猛于虎也借商之事可见矣议者必曰不有小害
 不得大治不有小残不得大功一劳而久逸暂费而
 永宁是以人主甘心焉而卒致大乱此不可以不戒
卷八十三 第 6a 页 WYG0687-0697a.png
 也 又论陈少游奏增税钱及盐价曰少游重敛加
 赋以媚上求宠此民贼也德宗推其法于天下而以
 宰相赏之是以官吏承风竞为刻剥民不胜困以至
 大乱夫以天官而赏民贼安得无颠覆之祸乎 又
 论初税间架除陌钱曰易剥之六四曰剥床以肤凶
 夫床者肤之所依也剥床不已必侵于肤君者民之
 所戴也剥民不已必害于君故象曰切近灾也德宗
 有平一海内之志而求欲速之功不务养民而先用
卷八十三 第 6b 页 WYG0687-0697b.png
 武军食不足则暴征横敛以继之民愁兵怨激而成
 乱自古不固邦本而攻战不息者必有意外之患此
 后王之深戒也 又论陆贽奏请两税以布帛为额
 不计钱数曰泉货所以权物之轻重流于天下则为
 用积于府库不为利也何以知其然耶榖帛出于民
 而官不可为也钱出于官而民不可为也取其所有
 与其所无则上下皆济矣是故以谷帛为赋则民不
 得不耕织以奉公上此驱之于农桑也如不取其所
卷八十三 第 7a 页 WYG0687-0697c.png
 有而与其所无则民之所有弃之必贱矣官之所无
 收之必贵矣谷帛轻则民为之者少钱重则物甚贱
 者多是以利壅于上民困于下至于田野荒杼柚空
 由取其所无故也然则以钱为赋官岂得其利乎为
 法者必使民去末而反本则富国之道也 又论帝
 自兴元还尤专意聚敛藩镇州县以进奉求恩曰古
 之人君或多难以兴国或因乱以启霸盖险阻艰难
 忧患备尝则知民之疾苦事之愆失困而后发其智
卷八十三 第 7b 页 WYG0687-0697d.png
 惧而后惩其心故能有为也德宗还自兴元不知其
 贪以取亡而惟货之求愈务聚敛政吏骈恶纪纲大
 坏德之不进而其心谬戾亦甚矣哉
 司马温公论上畋新店入民赵光奇家问百姓乐乎
 对曰不乐上命复其家曰甚矣唐德宗之难寤也自
 古所患者人君之泽壅而不下达小民之情郁而不
 上通故君勤恤于上而民不怀民愁怨于下而君不
 知以至于离叛危亡凡以此也德宗幸以游猎得至
卷八十三 第 8a 页 WYG0687-0698a.png
 民家值光奇敢言而知民疾苦此乃千载之一遇也
 固当按有司之废格诏书残虐下民横增赋敛盗取
 公财及左右谄䛕日称民间丰乐者而诛之然后洗
 心易虑一新其政屏浮饰废虚文谨号令敦诚信察
 真伪辨忠邪矜困穷伸冤滞则太平之业可致矣释
 此不为乃复光奇之家夫以四海之广兆民之众又
 安得人人自言于天子而户户复其徭赋乎
 范祖禹论长安平府库尚馀蓄曰德宗欲刬灭藩镇
卷八十三 第 8b 页 WYG0687-0698b.png
 故聚天下之财因师出为名而多殖货利以为人主
 可欺天下而莫之知也夫匹夫犹不可以家之有无
 欺其邻里况人主内有馀富而可以不足欺天下乎
 得财而失民将谁与守矣其失国宜哉而向之所积
 反为盗资货悖而出犹不能竭先王不以利为利而
 以义为利盖以此也
陆贽谏遥制军机
 范祖禹曰易师之六五曰长子帅师弟子舆尸贞凶
卷八十三 第 9a 页 WYG0687-0698c.png
 六五为师之主制师之命者也长子人之帅也故行
 师则吉弟子听于人者也故虽贞而凶然则师之道
 在择人而委任之不可以牵制也而人君常欲权出
 于己或不欲功归于人将在外而以君命制之兵从
 中御未有能成功者也 又曰明君用人而不自用
 故恭已而成功多疑之君自用而不用人故劳心而
 败事自古征伐或胜或不胜多由于此二者矣传曰
 师在制命而已禀命则不威且戒事在边而人主自
卷八十三 第 9b 页 WYG0687-0698d.png
 将行兵于千里之外决策于九重之中虽有方叔召
 虎之臣不得自便此非敌国之所败乃人主自败其
 师也
关中饥馑兵民皆瘦黑
 范祖禹曰老子曰师之所处荆棘生焉大军之后必
 有凶年言民以其愁苦之气伤天地阴阳之和致水
 旱之灾夫以兵除残如人以毒药攻疾疾去而人伤
 亦甚矣其血气必久而后复或终身遂衰一失其养
卷八十三 第 10a 页 WYG0687-0699a.png
 则易以死亡不若未病之完也先王制治于未乱保
 邦于未危有天下者可不务哉
责御史段平仲
 张唐英曰德宗以雄才英气慕汉中宗为治专总威
 福临制中外宰臣备员承受章奏而天下之政多所
 壅隔时监察御史段平仲磊落忠义常言曰若得一
 召见必大有开悟后与陈归奉使回奏事毕欲有所
 建白上知其意问之声色俱厉杂以他语平仲错愕
卷八十三 第 10b 页 WYG0687-0699b.png
 不得言因误称名上叱出之坐是废七年噫德宗于
 此乎失君人之体矣夫君人之威踰于雷霆重于万
 钧臣子之命微如鸿毛轻如一缕君人者优柔以容
 之温怡以接之虑其畏惧而不敢言嫌疑而不尽情
 而况临之以严厉之色责之以丛杂之言而欲来直
 言通下情其可得哉胡不少假以颜色试听所奏而
 能明社稷之安危究邦家之兴替悉生民之利病审
 刑政之得失一言兴邦转祸为福奈何震威以惧之
卷八十三 第 11a 页 WYG0687-0699c.png
 哉以是知兴元之阨兴元之幸亦由上下之情不通
 而有以召之也昔程名振奏事词色不屈文皇帝曰
 房乔在朕左右见朕嗔人未尝不失色今名振敢如
 此亦奇士也乃优而任之德宗之量岂不愧于文皇
 哉礼曰声色之化民末也诗曰予怀明德不大声以
 色恭惟艺祖优宠直言未尝抑挫太宗诏内外臣僚
 忽欲面对便御閤门司引见真宗之时有比为桀纣
 者辅臣请罪其指斥真宗曰但问事之曲直不须责
卷八十三 第 11b 页 WYG0687-0699d.png
 此仁宗即位已来其台谏之臣侍从之列嘉谋谠论
 日夕陈之于前未尝不温颜访问故能四十年天下
 太平夷夏安靖前视德宗之器一何隘哉
东宫
 范祖禹论王伾王叔文侍东宫荐人阴结党与曰古
 之教太子者必选天下之贤使与之共处左右前后
 皆正人也其后嗣犹或不能成德而小人之依德宗
 不能选贤以辅导东宫而惟使技艺博奕之人入侍
卷八十三 第 12a 页 WYG0687-0700a.png
 岂不愚其子乎夫有十金之产者必欲其子守之有
 一命之爵者必欲其子继之此常人之情也而况天
 下至大祖业至重可不求贤以傅其子而愚之乎诗
 曰其谁知之盖亦勿思昔之人君疑贤者导其子之
 为非而不疑于小人因之不教其子者亦不思而已
 矣 又论帝疾卫次公等定嗣继曰昔成王将崩命
 召公毕公率诸侯相康王凭玉几以训之以元子付
 之大臣王崩太保仲桓南宫毛俾爰齐侯吕伋以二
卷八十三 第 12b 页 WYG0687-0700b.png
 干戈虎贲百人逆子钊于南门之外当是时太子在
 内特出而迎之所以显之于众也然则古之立君者
 惟恐众之不睹事之不显也何则天子者天下之共
 主也故当与天下之人戴而君之未有窃取诸宫中
 而立之出于宦寺妇人之手而可以正天下者也先
 王于其即位也必以礼正其始于其将殁也亦以礼
 正其终顾命之书所以为万世帝王之法也至于后
 世之君以富有天下为心惟恐失之大利所在天理
卷八十三 第 13a 页 WYG0687-0700c.png
 灭焉故父子相疑以终事为讳以后嗣为忌是以继
 承之际鲜有能正其体者也顺宗为太子二十馀年
 既有壮子一旦病不能言而德宗亦寖疾弥留中外
 隔绝大臣不得闻知德宗既崩宦者犹有他议或太
 子幼弱储位未定几何而不变乱也唐之人主惟太
 宗每求天下之忠贤而托以幼孤高宗以下无足道
 者德宗在位岁久最为猜忌及其将殁不能召宰相
 而属以社稷储君废置系于宦者次公等特以草诏
卷八十三 第 13b 页 WYG0687-0700d.png
 得至禁中遂沮其谋不然几有赵高之事后之人主
 岂可不法三代而以唐为永鉴哉
宦官
 范祖禹论帝杖邵光超中使不敢受赂曰代宗宠宦
 者而纵之受赂虽为蠹政其害未大也德宗矫其失
 而深惩之岂不明哉然其终也举不信群臣惟宦者
 之从至委以禁兵持天下之柄而授之其后人主
 废置出于其手则其为害又甚于代宗何其明于知
卷八十三 第 14a 页 WYG0687-0701a.png
 父之失而闇于知己之非乎昔者明王欲改其先君
 之过者殆不然故夫德宗即位之初凡深矫代宗之
 政者愚人以为喜而哲人以为忧盖出于一时之锐
 而无忠信诚悫之心以守之未有不甚之者也 又
 论窦文场典神策军始令宦官分典禁旅曰德宗为
 唐室造祸之主此宗社覆亡之本也臣是以著之
 又论窦霍势倾中外清要或出其中曰自是宦者始
 专国矣外则藩镇内则台省而多出其门则其易置
卷八十三 第 14b 页 WYG0687-0701b.png
 天子不难矣刑赏国之大柄也其可以假人乎 又
 论宦者议军事争论纷然莫能决曰自古宦者豫军
 政未有不败国丧师者而唐为甚后世亦可以鉴矣
 犹循覆车之轨岂非有疑于将帅而以宦者为可信
 乎则莫若慎择将帅委任而勿疑之善也且将帅忠
 贤则不必监之苟非其人将不顾其父母妻子何有
 于宦者乎臣见其为害未见其有益也 又论宫市
 彊夺取人物曰诗云惠此京师以绥四国孔子曰近
卷八十三 第 15a 页 WYG0687-0701c.png
 者悦远者来京师者诸夏根本天子之所与共守者
 也而德宗残之如此然则远者何所望乎当是时刻
 剥遍天下而京师甚焉惟其委任宦官是以弊政至
 于如此其极也 又论薛盈珍诬奏姚南仲帝为贬
 幕僚马少微曰德宗信宦者而疑群臣故不分枉直
 不辨是非而其心常与宦者如一疏群臣而外之虽
 有实言人杀身以明之终不信也至于宦者则妄言
 必听之以为言若出诸己也故其为害如木之有蠹
卷八十三 第 15b 页 WYG0687-0701d.png
 人之有膏肓之疾蠹深则木不可攻疾久则与身为
 一必俱亡而后已原其祸由人主与之为一故也可
 为深戒
藩镇
 范祖禹论陆贽谏李万荣为节度不从曰自肃宗以
 来藩镇之将有杀逐其主帅者因而授之德宗之世
 姑息尤甚此教天下以篡也夫以下犯上以臣逐君
 此为国者所深恶圣主之法必诛而无赦者也不惟
卷八十三 第 16a 页 WYG0687-0702a.png
 不讨而又赏之使天下皆无君岂得不偪天子乎礼
 曰政不正则君位危为国者必严上下之等明少长
 之序使不相陵越者盖君欲自安也唐之人主坏法
 乱纪无政刑矣其何以为天下乎 又论李说忌李
 景略使窦文场荐守丰州曰德宗以姑息藩镇为事
 然必自选参佐以副之者犹欲出于己也而藩臣得
 以计去之宦者得以术使之终不由己惟其苟简多
 畏无法以自守也夫以一人之虑其可胜左右之欺
卷八十三 第 16b 页 WYG0687-0702b.png
 乎 又论李说薨严绶以进奉知名为河东司马曰
 昔魏献子为晋国之政其县大夫皆以贤举梗阳人
 欲纳货其臣遽谏而辞之德宗举藩镇之臣乃以货
 利虽为天下之主不如列国之大夫也 又论于頔
 有据汉南志帝无如之何曰德宗初有削平藩镇之
 志其明断似刚其不畏似勇然非实能刚勇也夫刚
 有血气之刚有志气之刚夫勇有匹夫之勇有天下
 之勇此二者不可不察也始盛而终衰壮锐而老消
卷八十三 第 17a 页 WYG0687-0702c.png
 此血气之刚也其静也正其动也健此志气之刚也
 血气之刚可得而挫也志气之刚不可得而挫也不
 度其可而为之不虑其后而发之此匹夫之勇也居
 之以德行之以义此天下之勇也匹夫之勇可得而
 怯也天下之勇不可得而怯也是故至刚与大勇人
 君不可不养也德宗之初欲有为者血气之刚匹夫
 之勇也其出之也易则其屈也必深其发之也轻则
 其挫也必亡是以其终怯畏如此之甚也 又论韩
卷八十三 第 17b 页 WYG0687-0702d.png
 全义至长安窦文场掩其败迹曰诗曰不侮鳏寡不
 畏彊禦惟有常德者能之德宗急于文吏缓于武夫
 凡有土地甲兵者皆畏缩而不敢治难乎有常德哉
 又论李长荣薨帝遣中使以诏授本军但军士所附
 者即授节度曰藩镇不顺未必人情之所欲也由朝
 廷御失其道而不能服其心是以致乱三军之士岂
 不恶夫上下之相陵犯欲得天子之帅而事之哉废
 置爵赏人主之柄也德宗不有而推以与人失其所
卷八十三 第 18a 页 WYG0687-0703a.png
 以为君矣岂非不能与贤人图事而至此乎
李希烈
 杜牧论刘冒薛愿曰建中初年李希烈自蔡陷汴驱
 兵东下将收江淮宁陵守将刘昌以兵三千拒之希
 烈众且十倍攻之三月韩晋公三千强弩涉水夜入
 宁陵弩矢至希烈帐前希烈曰复益吴弩宁陵不可
 取也解围归汴后数月希烈骁将翟耀以锐兵大败
 于淮阳城下希烈且蹙弃汴归蔡后司徒刘公立佐
卷八十三 第 18b 页 WYG0687-0703b.png
 见昌问曰尔以孤城用一当九凡百日间何以能守
 昌泣曰以负心能守之耳昌令陴者曰内顾者斩昌
 孤甥张俊守西隅未尝内顾捽而斩之军士有死志
 故能坚守因伏地流涕司徒刘公亦泣抚昌背曰国
 家必以富贵尔天宝末淮阳太守薛愿睢阳太守许
 远真源县令张巡等共守二城其于穷蹙事相差埒
 睢阳陷贼淮阳能守故巡远名悬而愿事不传昌之
 守宁陵近比之于淮阳故良臣之名不如忠臣孙武
卷八十三 第 19a 页 WYG0687-0703c.png
 曰善用兵者无赫赫之功斯是也
 杜牧之窦烈女传曰烈女姓窦氏小字桂娘父良建
 中初为汴州户曹掾桂娘美颜色读书甚有文李希
 烈破汴州使甲士至良门取桂娘以去将出门顾其
 父曰慎无戚必能灭贼使大人取富贵于天子桂娘
 既以才色在希烈侧复能巧曲取信凡希烈之密虽
 妻子不知者悉皆得闻希烈归蔡州桂娘谓希烈曰
 忠而勇一军莫如陈先奇其妻窦氏先奇宠且信之
卷八十三 第 19b 页 WYG0687-0703d.png
 愿得相往来以姊妹叙齿因徐说之使坚先奇之心
 希烈然之桂娘因以姊事先奇妻尝间曰为贼凶残
 不道迟晚必败姊宜早图遗种之地先奇妻然之兴
 元元年四月希烈暴死其子不发丧欲尽诛老将校
 以卑少者代之计未决有献含桃者桂娘白希烈子
 请分遗先奇妻且示无事于外因为蜡帛书曰前日
 已死殡在后堂欲诛大臣须自为计以朱染帛丸如
 含桃先奇发丸见之言于薛育育曰两日希烈称疾
卷八十三 第 20a 页 WYG0687-0704a.png
 但怪乐曲杂𤼵昼夜不绝此乃有诛未定示暇于外
 事审矣明日先奇薛育各以所部噪于牙门请见希
 烈希烈子迫出拜曰愿去伪号一如李纳(时正己死/纳代为帅)
 先奇曰尔父悖逆天子有命因斩希烈及妻子函其
 首以献暴尸于市后两月吴少诚杀先奇知桂娘谋
 因亦杀之请试论之希烈负桂娘者但劫之耳希烈
 僭而桂娘妃复宠信之于女子心始终希烈可也此
 诚知所就逆顺轻重之理明也能得希烈权也姊先
卷八十三 第 20b 页 WYG0687-0704b.png
 奇妻智也终能灭贼不顾其私烈也六尺男子有禄
 位者当希烈叛与之上下者众矣岂才力不足邪盖
 义理苟至虽一女子可以有成(云/云)
 李翱杨烈妇传曰建中四年希烈陷汴州既又将盗
 陈州分其兵数千人抵项城县盖将掠其土用俘累
 其男女以会于陈州县令李侃不知所为其妻杨氏
 曰君县令也寇至当守力不足死焉职也君如逃则
 谁守侃曰兵与财皆无将若何杨氏曰如不守县为
卷八十三 第 21a 页 WYG0687-0704c.png
 贼所得矣仓廪皆其积也府库皆其财也百姓皆其
 战士也国家何有夺贼之财而食其食重赏以合死
 士其必济于是召书吏百姓于庭杨氏言曰县令诚
 主也虽然岁满罢去非若吏人百姓然吏人百姓邑
 人也坟墓存焉宜相与致死以守其节忍失其贞而
 为贼之人邪众皆泣许之乃殉曰以瓦石中贼者与
 之千金以刀矢兵刃之物中贼者与之万钱得数百
 人侃率之以乘城杨氏亲为之爨以食之无长少必
卷八十三 第 21b 页 WYG0687-0704d.png
 周而均侃使与贼言曰项城父老义不为贼矣皆悉
 力守死得吾城不足以威不如亟去徒失利无为也
 贼皆笑有蜚箭集于侃侃伤而归杨氏责之曰君不
 在则人谁肯固矣与其死于城不犹愈于家乎侃遂
 忍之复登陴项城小邑也无长戟劲弩高城深沟之
 固贼气吞焉率其徒将从超城而下有以弱弓射者
 中其帅堕马其帅希烈之婿也贼失势遂相与散走
 项城之人无伤焉
卷八十三 第 22a 页 WYG0687-0705a.png
朱滔
 范祖禹论滔救田悦至束鹿士卒不从乃斩二百馀
 人引兵而南曰民皆有常性饥食渴饮以养其父母
 妻子而终其天年此人情之所欲也岂乐为叛而沈
 其族哉然自古治少而乱多由上失其道而民不知
 所从故奸雄得以诡其众而用之也天宝以后幽蓟
 为反逆之区天子视之无异敌国然朱滔劫其民如
 此不得已而后从之亦足见其本非好乱也君人者
卷八十三 第 22b 页 WYG0687-0705b.png
 可以省己而修政矣诗序曰小雅尽废则四夷交侵
 先王不以罪四夷而以咎中国反求诸己自修而已
 矣人君苟行仁政使民亲其长爱其上驱之为乱莫
 肯从也奸雄岂得而诈之哉
朱泚(泾原/)
 范祖禹论泚僭号樊系撰册文既成仰药曰司马迁
 有言曰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使樊系
 拒朱泚不作册文而死岂不为忠臣乎而文成乃死
卷八十三 第 23a 页 WYG0687-0705c.png
 是亦为逆而已矣惜哉其为忠与逆在于作与不作
 而已系之不敢拒泚不过畏死而怯耳而卒不免于
 死其愚岂不甚哉能死而不能拒泚此特臧获婢妾
 之引决者耳非能勇也士有不幸而身处危乱者其
 亦视此以为戒哉 又论朱泚引兵逼兴元曰德宗
 以饥羸之卒守一县之地而当朱泚十万之师备禦
 俱竭危不容喘所恃者人心未去也卒能克复宗社
 不失旧物而况以天下之大亿兆之众守之以道德
卷八十三 第 23b 页 WYG0687-0705d.png
 用之以仁义其谁能敌之故人君苟得民心则不在
 地之广狭兵之众寡王天下犹反掌也汤以七十里
 文王以百里岂不信哉 又论泾原兵救襄城至浐
 水以宴犒薄作乱还趋京城曰昔秦逐匈奴戌五岭
 而陈胜起大泽隋伐突厥征高丽而杨元感乱黎阳
 自古攻战不已倾国以外向者必召内患民疲而本
 摇故也襄城之危德宗以为至忧故竭天下之力以
 救之而不知大盗之覆都邑譬之欲除疡疥而疾溃
卷八十三 第 24a 页 WYG0687-0706a.png
 于腹心欲救四支而祸发于头目兵革既起天下之
 变其可胜虑乎 又论泾原兵叛召禁兵无一人至
 者上自出幸兴元曰周公作立政以戒成王自左右
 常伯至于缀衣虎贲皆选忠良而勿以憸人是时齐
 侯吕伋掌天子之兵故康王之立太保命仲桓南宫
 毛取二干戈虎贲百人以逆之周家以为天子心膂
 爪牙者太公之子也其发之也以宰相之命二诸侯
 往焉慎重如此王室其可乱乎晋悼公使弁纠御戎
卷八十三 第 24b 页 WYG0687-0706b.png
 荀宾为右使训诸御知义群驺知礼故可用也至汉
 之时宿卫者犹以忠力之臣与公卿之子盖古之遗
 法也夫以天子之尊必使诸侯与天下之贤者共捍
 卫之训其徒旅使知礼义不如是不足以为固也后
 世苟简人君多疑宁与小人而不与君子德宗之世
 所任尤非其人至于变起京邑而无一卒之卫其后
 惩前之失委之宦者而其祸愈深夫聚天下不义之
 人使执利器而环天子之居不以付之忠贤臣是以
卷八十三 第 25a 页 WYG0687-0706c.png
 知后世人主之不尊国家之无法也
 张唐英论王翃召朱泚之乱曰德宗建中四年诏泾
 原节度姚令言率兵五万讨希烈京兆尹王翃犒军
 唯以粝食菜馔军士皆怒曰吾辈弃父母妻子将为
 国家死于患难不能得一顿饱食国家琼林大盈府
 库宝货堆积不取之如何为活遂倒戈入京师德宗
 惶恐幸兴元世之议者但以朱泚之叛而不知召泚
 者翃也且朝廷大臣及后妃权势之家将相台阁之
卷八十三 第 25b 页 WYG0687-0706d.png
 臣其皂𨽻臧获非有毛发之功彼皆厌膏粱而曳纨
 绮彼三军之士暑不得就清凉之荫寒不得附暖燠
 之所荷戈被甲出入行阵当无事之际亦须以恩信
 而责以功效况当扰攘之际故宜先以重赏以死其
 心又以重罚以尽其力而翃惜一饭之费流四海之
 祸卒使狂荡窃发污辱庙社渎乱神器腥秽天地祸
 害生灵非翃召之而孰召之耶昔弦高犒师而郑国
 除患鲁人酒薄而邯郸致围翃以茧栗之质不知国
卷八十三 第 26a 页 WYG0687-0707a.png
 家致远之道而惜毫毛之利岂能知此哉
 
 
 
 
 
 
 
卷八十三 第 26b 页 WYG0687-0707b.png
 
 
 
 
 
 
 
 历代名贤确论卷八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