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十八
卷六十八 第 1a 页 WYG0687-0561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历代名贤确论卷六十八
  太宗一
   帝悟弓工之言延五品以上问政事得失曰朕
    以弓矢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
    其能遍知乎(范祖禹/)
   朝廷之制(孙之翰/)
   諌官预闻中书门下议事(孙之翰/)
卷六十八 第 1b 页 WYG0687-0561d.png
   责臣下诏敕有不便者皆应论执(范祖禹/)
   言事告讦者以谗人罪之(范祖禹/)
   问褚遂良舜造漆器何諌者之多(范祖禹/)
   观隋宫苑因戒群臣谄谀蔽聪明(范祖禹/)
   论隋文帝不委任臣下(范祖禹/)
   责宰相求贤才(范祖禹/)
   责封德彝未有奇材异能可举之对(孙之翰/)
   有上书者请帝阳怒以试直佞之臣帝对当以
卷六十八 第 2a 页 WYG0687-0562a.png
    至诚接臣下(范祖禹/)
   赏张玄素諌修洛阳宫(范祖禹/)
   幸洛阳官吏以阙储偫有被谴者魏公諌止之
    (范祖禹/)
   指宇文士及为佞人(范祖禹/)
   与萧瑀论周秦脩短曰取天下或可以逆得而
    守之不可以不顺(范祖禹/)
   与侍臣论创业守成之难(范祖禹/)
卷六十八 第 2b 页 WYG0687-0562b.png
   与侍臣论天下守之甚难(范祖禹/)
   谓侍臣朕有二喜一惧(范祖禹/)
   谓朝臣朕常兼将相之事张行成上书言不可
    与群臣校功争能帝善之(范祖禹/)
   观史(范祖禹/)
   问过失于长孙无忌因论群臣得失(范祖禹/)
   欲立元吉妃杨氏为后魏公止之寻以杨所生
    皇子明继元吉(范祖禹/)
卷六十八 第 3a 页 WYG0687-0562c.png
   马周谏帝如贞观之初节俭(范祖禹/)
   自为终制戒厚葬(范祖禹/)
   贬权万纪言银坑之利(孙之翰/)
   杀卢祖尚(孙之翰/)
   谓侍臣朕即位以来不欲数赦(范祖禹/)
   诏有司覆奏死刑(范祖禹/)
   封禅(范祖禹/)
   即位踰年改元为贞观(孙之翰/)
卷六十八 第 3b 页 WYG0687-0562d.png
   放宫人三千(孙之翰/)
   委太子决讼(范祖禹/)
   废太子承乾黜魏王泰立晋王治为太子(吴王/)
    (恪附/) (温公/) (孙之翰/) (张唐英/)
帝悟弓工之言延五品以上问政事得失曰朕以弓矢
定四方识之犹未能尽况天下之务其能遍知乎
 范祖禹曰传曰国之将兴也君子自以为不足其亡
 也若有馀太宗因识弓之未精而知天下之理已不
卷六十八 第 4a 页 WYG0687-0563a.png
 能尽询谋于众而不自用此其所以兴也
朝廷之制
 孙之翰曰太宗定天下之功固天授神武之才不待
 赞论而赫赫于无穷矣其朝廷之制又如是宜乎贞
 观之治也夫定官之员不务多而务择贤则不贤者
 安得用矣大臣议事使諌官御史史官并从而入或
 正其失或纠其非或书其过则大臣安敢不直议矣
 诸司长官正衙奏事使众臣共闻之属官不得奏本
卷六十八 第 4b 页 WYG0687-0563b.png
 司外事非至公之事人不敢言则阴邪之事自绝矣
 疏贱之人言事者令门下司引奏又置立仗马以备
 急事则天下之情无不达矣内侍皆黄衣给事宫掖
 则奸人无所附而事权不假于人矣数者皆朝廷大
 法为人君者能遵行之虽未能及贞观之治朝廷必
 尊而天下可治也何哉官少而贤必择之精也大臣
 不敢曲议必听之明也诸司官无邪言必制之公也
 言事者无壅而人情尽达必采之详也内侍不预事
卷六十八 第 5a 页 WYG0687-0563c.png
 必御之严也数者非太宗英睿不能尽其道人君资
 性至此者鲜矣然设官少而务择贤使谏官辈预闻
 大臣之议而救其失诸司奏事明陈于庭疏贱者言
 事无壅不任内侍以事必久其制而力行之虽不逮
 太宗之英睿朝廷岂有不尊天下岂有不治也
谏官预闻中书门下议事
 孙之翰曰太宗之任谏官真得其道夫天下之务至
 广也军国之机至要也虽明主听断贤相谋议思虑
卷六十八 第 5b 页 WYG0687-0563d.png
 之失亦不能免一失之则为害不细必藉忠良之士
 谏正夫忠良之士论治体补国事乃其志尔能密有
 所助则亦志伸而道行岂必欲张君过而取高名哉
 当君相议事之际使谏官预闻得以关说或有阙失
 从而正之天下但睹朝政之得宜不知諌者之所言
 上下诚通国体岂不美乎况大臣论事以諌官规正
 于人君之前安敢有不公之议兹亦制御大臣使之
 无过之术尔若以諌官小臣不可预闻国议必众知
卷六十八 第 6a 页 WYG0687-0564a.png
 阙失方许諌正事或已行而不可救过或已彰而不
 可言则刚直之臣有激吁不顾以争之者君从之犹
 掩其过或不从则君之过大臣之罪愈大矣观太宗
 任諌官可谓得其道
责臣下诏敕有不便者皆应论执
 范祖禹曰朝廷设官分职非徒使上下相从欲交修
 其所不逮也书曰百官修辅苟取充位而奉行上令
 则是胥史而已不明之君自以无过恶人之言是以
卷六十八 第 6b 页 WYG0687-0564b.png
 政乱而上不闻太宗敕责而使之言虽欲不治不可
 得也
言事告讦者以谗人罪之
 范祖禹曰太宗欲闻直言而恶告讦不惟堲谗而又
 罪之可谓至明且远矣此为君为长之道也
问褚遂良舜造漆器何諌者之多
 范祖禹曰所贵乎贤者为其能止乱于未然闲邪于
 未形也若其已然则众人之所能知也何赖于贤乎
卷六十八 第 7a 页 WYG0687-0564c.png
 危亡之言惟明主能信而闇主忽焉是以自古无事
 之时常患乎諌之难入也今有人康强而无疾或告
 之以多言之损气多食之致死彼爱其身者闻之必
 惕焉兢兢而不忘则疾疢何自而生矣彼恃其强者
 闻之不惟不信而又艴然是人也不病则已病则忽
 焉而死虽欲救之无及矣从諌之与拒諌者何以异
 于是故圣主能从諌于未然贤主能改过于已然諌
 而不听者斯为下矣忠臣之事上君也亦諌其未然
卷六十八 第 7b 页 WYG0687-0564d.png
 事中君也多諌其已然事暗君也救其横流故有以
 諌杀身者矣唐虞之时群圣聚于朝无过举矣忧其
 所当忧戒其所当戒而已故常有儆惧之言其虑患
 豫也至于后世令王其贤臣多諌其已然而防其未
 然太宗求谏于群臣其有意于防未然者乎
观隋宫苑因戒群臣谄谀蔽聪明
 范祖禹曰太宗可谓不忘戒矣睹隋之宫苑而以谄
 谀掩蔽戒群臣夫知彼之所以亡则图我之所以存
卷六十八 第 8a 页 WYG0687-0565a.png
 而不敢怠矣此三王之所由兴也
论隋文帝不委任臣下
 范祖禹曰书曰元首明哉股肱良哉庶事康哉又曰
 元首丛脞哉股肱惰哉万事堕哉此舜皋陶所以赓
 歌而相戒也夫君以知人为明臣以任职为良君知
 人则贤者得行其所学臣任职则不贤者不得苟容
 于朝此庶事所以康也若夫君行臣职则丛脞矣臣
 不任君之事则惰矣此万事所以堕也当舜之时禹
卷六十八 第 8b 页 WYG0687-0565b.png
 平水土稷播百谷土谷之事舜不亲也契敷五教皋
 陶明五刑教刑之事舜不治也伯夷典礼夔典乐礼
 乐之事舜不与也益为虞垂作共工虞工之事舜不
 知也禹为一相总百官自稷以下分职以听焉君人
 者如天运于上而四时寒暑各司其序则不劳而万
 物生矣君不可以不逸也所治者大所司者要也臣
 不可以不劳也所治者寡所职者详也不明之君不
 能知人故务察而多疑欲以一人之身代百官之所
卷六十八 第 9a 页 WYG0687-0565c.png
 为则虽圣智亦日力不足矣故其臣下事无大小皆
 归之君政有得失不任其患贤者不得行其志而持
 禄之士得以保其位此天下所以不治也是以隋文
 勤而无功太宗逸而有成彼不得其道而此得其道
 故也
责宰相求贤才
 范祖禹曰太宗责宰相以求贤而不使之亲细务能
 任相以其职矣书曰惟说式克钦承旁招俊乂列于
卷六十八 第 9b 页 WYG0687-0565d.png
 庶位此相之职也苟不务此而治簿书期会百吏之
 事岂所谓相乎
责封德彝未有奇材异能可举之对
 孙之翰曰封伦真奸人太宗真能照奸人之情者也
 大臣之职荐达人材固非细事天下之大中外之任
 可容一日乏才乎然人之才有能有不能器而任之
 众职举矣岂有人主责其举贤己未尝有所推荐但
 言无奇才异能上欲欺主之明下欲蔽天下之善此
卷六十八 第 10a 页 WYG0687-0566a.png
 真奸人也盖奸人不乐进贤其情有三奸人保位固
 宠常惧失之以贤者既用必建立功业掩已之名见
 已之过已之名减过露则位不能保宠不能固此所
 以不乐进贤其情一也奸人树私必人附已乃引之
 贤者怀才安命进退以道固不肯趍附于人奸人以
 谓不附已而引之则不知己之恩不知恩则不为己
 之党此所以不乐进贤其情二也奸人无至公待人
 之心心既不公知人不明虽遇贤才不能深识虑引
卷六十八 第 10b 页 WYG0687-0566b.png
 而进之或有大过为己之累此所以不乐进贤其情
 三也封伦之情正在于此太宗以前代未尝乏人折
 之使惭惧无辞可谓能照奸人之情者也国有奸如
 封伦者世世不无人主能照其情而责之则公卿悚
 动贤者进矣
有上书者请帝阳怒以试直佞之臣帝对当以至诚接
臣下
 范祖禹曰太宗可谓知君道矣夫君以一人之身而
卷六十八 第 11a 页 WYG0687-0566c.png
 御四海之广应万机之众苟不以至诚与贤而役其
 独智以先天下则耳目心志之所及者其能几何是
 故人君必清心以莅之虚已以待之如鉴之明如水
 之止则物至而不能罔矣夫权衡设而不可欺以轻
 重者惟其平也绳墨设而不可欺以曲直者惟其正
 也我以其正彼以其颇我以其真彼以其伪何患乎
 邪之不察佞之不辨而必行诈以试之哉一为不诚
 则心且蔽矣邪正何能辨乎是故鉴垢则物不能察
卷六十八 第 11b 页 WYG0687-0566d.png
 也水动则形不能见也已不明故也且待物以诚犹
 恐其不动也况不诚而能动物乎夫为君而使左右
 前后之人皆莫测其所为虽欲不欺不可得也惟能
 御之以至诚则忠直者进而憸邪者无自入矣
赏张玄素諌修洛阳宫
 范祖禹曰上之所好者下之所竞也太宗虚已以求
 直言故群臣争救其失惟恐其言之不切太宗不惟
 悦而从之又赏以劝之此人君之所难能也夫如是
卷六十八 第 12a 页 WYG0687-0567a.png
 何患于有过乎
幸洛阳官吏以阙储偫有被谴者闻魏公諌止之
 范祖禹曰富而不忘贫则能保其富矣贵而不忘贱
 则能保其贵矣夫以万乘之贵四海之富而犹以为
 不足何哉忘其始之贱贫而欲大无穷也是以高宗
 旧劳于外爰暨小人及其即位卒为贤君文王卑服
 即康功田功周公作书以戒成王恐其不知稼穑之
 艰难而骄逸也汉文有言曰朕能任衣冠念不至此
卷六十八 第 12b 页 WYG0687-0567b.png
 是以恭俭爱民惟恐烦之呜呼其可谓有德者矣若
 太宗闻諌而能自省不亦贤乎
指宇文士及为佞人
 范祖禹曰大禹曰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孔子曰佞
 人殆佞人者止于谀悦顺从而已近之必至于殆何
 也彼佞人者不知义之所在惟利之从故也利在君
 父则从君父利在权臣则附权臣利在敌国则交敌
 国利在戎狄则亲戎狄利之所在则从之利之所去
卷六十八 第 13a 页 WYG0687-0567c.png
 则违之于君父何有哉忠臣则不然从义而不从君
 从道而不从父使君不陷于非义父不入于非道故
 虽有所不从其命将以处君父于安也君有不义不
 从也而况于权臣乎父有不义不从也而况于他人
 乎古之佞者其始莫不巧言令色未必有悖逆之心
 及其患失则无所不至终于弑君亡国者皆始之谀
 悦顺从者也是故尧舜畏之以比驩兜有苗而孔子
 以为殆人君可不远之乎
卷六十八 第 13b 页 WYG0687-0567d.png
与萧瑀论周秦脩短曰取天下或可以逆得而守之不
可以不顺
 范祖禹曰太宗于是失言矣易曰汤武革命顺乎天
 而应乎人取之以仁义守之以仁义者周也取之以
 诈力守之以诈力者秦也此周秦之所以异也后世
 或以汤武征伐为逆取而不知征伐之顺天应人所
 以为仁义也太宗曰取之或可以逆非也既谓之逆
 矣则无时而可也
卷六十八 第 14a 页 WYG0687-0568a.png
与侍臣论创业守成之难
 范祖禹曰自古创业而失之者寡守成而失之者多
 周公曰相小人厥父母勤劳稼穑厥子乃不知稼穑
 之艰难故祸乱未尝不生于安逸也然非特创业之
 君守成为难其后嗣守成尤难也可不慎哉
与侍臣论天下守之甚难
 范祖禹曰书曰后克艰厥后臣克艰厥臣又曰无轻
 民事惟难孔子曰为君难夫知所难而后可以有为
卷六十八 第 14b 页 WYG0687-0568b.png
 也传曰君以为易则其难也将至矣君以为难则其
 易也将至矣太宗知守之之难所以能有终也
谓侍臣朕有二喜一惧
 范祖禹曰太宗乐而不忘忧喜而不忘惧可谓能持
 盈守成矣夫惟忧于未然惧于无形故卒乎无忧惧
 也
谓朝臣朕常兼将相之事张行成上书言不可与群臣
校功争能帝善之
卷六十八 第 15a 页 WYG0687-0568c.png
 范祖禹曰人主不患有过患不能改过也太宗一言
 之失而其臣已救正之惟能亲贤以自辅听谏以自
 防所以为美也虽过庸何伤乎
观史
 范祖禹论帝问褚遂良欲观史曰人君言行被于天
 下炳若日月众皆睹之其得失何可私也欲其可传
 于后世莫若自修而已矣何畏乎史官之记而必自
 观之邪刘洎以为天下亦皆记之斯言足以儆其君
卷六十八 第 15b 页 WYG0687-0568d.png
 心而全其臣职矣 又论帝观高祖实录命削去浮
 词曰古者官守其职史书善恶君相不与焉故齐太
 史兄弟三人死于崔杼而卒不没其罪此奸臣贼子
 所以惧也后世人君得以观史而宰相监修欲其直
 笔不亦难乎司马迁有言曰太史星历近乎卜祝之
 间盖止于执简记事直书其实而已非如春秋有褒
 贬赏罚之文也后之为史者务褒贬而忘事实失其
 职矣人君任臣以职而宰相不与史事则善恶庶乎
卷六十八 第 16a 页 WYG0687-0569a.png
 其可信也
问过失于长孙无忌因论群臣得失
 范祖禹曰君臣以道相与以义相正者也故先王以
 群臣为友有朋友之义非徒以上下之分相使而已
 太宗欲闻过于无忌而无忌纳谄以悦之君好直而
 臣不忠其罪大矣而太宗论群臣之得失其言岂皆
 中于理哉褚遂良直道事君犯颜諌争尽忠无隐王
 魏之比也而譬之飞鸟依人轻侮其臣不恭孰甚焉
卷六十八 第 16b 页 WYG0687-0569b.png
欲立元吉妃杨氏为后魏公止之寻以杨所生皇子明
继元吉
 范祖禹曰太宗手杀兄弟曾不愧耻而复纳元吉之
 妃恶莫大焉苟非用魏徵之言过而遂立以为后何
 以示天下之人乎以明继元吉后是章其母之为弟
 妇也其渎人伦亦甚哉
马周諌帝如贞观之初节俭
 范祖禹曰纣积钜桥之粟武王伐之人主不务德而
卷六十八 第 17a 页 WYG0687-0569c.png
 务聚敛者民散而国亡太宗在位寖久将外事四夷
 内治宫室聚财积谷欲以有为马周先事而諌欲如
 初年之节俭可谓将顺其美而匡救其恶矣
自为终制戒厚葬
 范祖禹曰厚葬之祸古今之所明知也夫藏金玉于
 山陵是为大盗积而标示其处也岂不殆哉是以自
 汉以来无不发之陵后之人主知其有害无益而姑
 为之以贾祸迹相接而莫之或戒也太宗虽为终制
卷六十八 第 17b 页 WYG0687-0569d.png
 以戒子孙而昭陵之葬亦不为俭及唐之末不免暴
 露之患岂非高宗之过乎
贬权万纪言银坑之利
 孙之翰曰观太宗罪万纪言利真得天子之体天子
 为天下所尊非止威势之重由仁德之高也仁德之
 本莫大于爱民爱民之要莫先于节用用之有节天
 下贡赋之入岁有馀矣何至殚山泽之利以困人力
 乎然自三代之衰秦汉而下人君好利者多由所为
卷六十八 第 18a 页 WYG0687-0570a.png
 侈大而无节也用无节天下贡赋之入不足以充其
 费奸人得以言利矣人君顾所用不足必悦其言而
 从之好利日甚人力必穷人力穷则危乱自至纵未
 至危乱天子言为令动为法以好利闻于天下岂其
 体哉太宗斥言利之臣无他能自节用谨制度绝权
 倖无过费尔贞观一朝其事可见初出宫人三千天
 下固已颂其仁爱及宫中欲修一殿则想秦皇之过
 不起其役体不耐热公卿请营一阁以避暑亦想汉
卷六十八 第 18b 页 WYG0687-0570b.png
 文罢露台之意不从其请将幸东都敕预修乾阳殿
 给事张玄素极言隋室修乾阳劳民之事嘉其言立
 止出降长乐公主敕有司资送倍于长公主侍中魏
 郑公引故事言长公主尊于公主岂得以亲爱厚其
 资送纳其言遂不越礼其设官之制则命宰辅房乔
 杜如晦定其员位文武官止六百四十员多得才能
 而少冗食其养兵之法畿内及诸路府兵止六十万
 惟玄素禁兵三万及府兵番上或出征者有所给外
卷六十八 第 19a 页 WYG0687-0570c.png
 皆散之农亩而自养焉其行赏之事功者厚贤者礼
 内无嬖人私其恩外无倖臣窃其泽天下岁入之物
 有馀用矣故薄赋敛厚风俗其道德与前代圣王所
 为并自得天子之体矣呜呼为天子皆可至是可至
 是而不至者由所为侈大制度不立权倖不抑所致
 尔所为侈大物力固难以给若制度不立则庶事无
 节而冗费益多权倖不抑则奸人竞附而私恩益广
 冗费多私恩广天子独尚俭德亦何能省用太宗自
卷六十八 第 19b 页 WYG0687-0570d.png
 节其用复能谨制度绝权倖此所以不取山泽之利
 不困生民之力而财用自丰为天子而得其体者仁
 德于无穷也
杀卢祖尚
 孙之翰曰人主操天下之势不可一日失威令威令
 一失则下起慢上之渐渐若不止则纪纲弛而权移
 于下何以操天下之势故谓人主不可一日失威令
 也然威令之行不可过中过中则暴暴则人心离矣
卷六十八 第 20a 页 WYG0687-0571a.png
 太宗之用威令诚得其术故内外之臣闻一令罔不
 靡然从之此无他以聪明之性公正之心刚严之体
 御于内外也以此御内外天下得不从其令乎卢祖
 尚丁其时荷其任乃委曲思虑以身为计遂成骄慢
 之态宜乎获罪矣然杀戮刑之极者施于骄慢之罪
 此又过矣人臣骄慢杀之复有罪之极者何以加刑
 若祖尚之罪逐于遐裔而永弃之未至失威令也
谓侍臣朕即位以来不欲数赦
卷六十八 第 20b 页 WYG0687-0571b.png
 范祖禹曰数赦之害前世论之详矣夫良民不被泽
 而罪人获宥政之偏党莫甚于此欲以致和而措刑
 不亦疏矣而人君每以赦为推恩或祈阴德之报太
 宗惩之可谓善治者矣
诏有司覆奏死刑
 范祖禹曰易中孚象曰君子以议狱缓死中孚者信
 发于中也议狱缓死者出于至诚也古者大司寇以
 狱之成告于王王命三公参听之三公以狱之成告
卷六十八 第 21a 页 WYG0687-0571c.png
 于王王三覆然后制刑先王慎重如此故刑清而民
 服者太宗之恤刑也可谓至诚而近于古矣几致刑
 措不亦宜乎
封禅
 范祖禹论文武百官请封禅郑公止之曰古者天子
 巡守至于方岳必告祭柴望所以尊天而怀柔百神
 也后世学礼者失其传而诸儒之谄谀者为说以希
 世主谓之封禅实自秦始古无有也且三代不封禅
卷六十八 第 21b 页 WYG0687-0571d.png
 而王秦封禅而亡人主不法三代而法秦以为太平
 盛事亦已谬矣太宗方明朝多贤臣而谄佞者犹倡
 其议独魏徵以为时未可而亦不以其事为非也其
 后使颜师古议其礼房乔裁定之徵亦预焉贞观之
 末屡欲东封以事而止高宗明皇遂踵行之终唐之
 世惟柳宗元以封禅为非以韩愈之贤犹劝宪宗则
 其馀无足怪也呜呼礼之失也久矣世俗之惑可胜
 救哉
卷六十八 第 22a 页 WYG0687-0572a.png
 孙之翰曰封禅之文不著于经典秦汉诸儒用管仲
 说以为帝王盛德之事无大此礼故秦皇汉武行之
 仪物侈大自谓光辉无穷然封禅之后灾异数至天
 下多事盖烦费生灵干动和气所致则崇尚此礼恶
 足以当天意哉况此礼不著于经典也司马迁作封
 禅书引经典之文但巡守之礼尔帝王巡守每至方
 岳必燔柴以告至非谓自陈功于天也帝王治天下
 能以功德济生民而致时太平则天必祐之以永久
卷六十八 第 22b 页 WYG0687-0572b.png
 之福郊祀之礼足伸其报何待自告其功也太宗谓
 以事天至诚扫地足以致敬何必登山封数尺之土
 此实至论
即位踰年改元为贞观
 孙之翰曰或问春秋书国君即位必于元年正月明
 新君踰年即位改元也此书即位踰年岂春秋之法
 乎答曰尚书记天子传位改元之法舜则曰月正元
 日禹则曰正月朔旦春秋即位改元之法本于此圣
卷六十八 第 23a 页 WYG0687-0572c.png
 人以舜禹之法为天下之至正也然顾命康王之诰
 记成王崩康王既为天子乃释冕反丧服盖以先君
 不书所终之年天子之位不可一日而虚故于柩前
 即位明先君传授之意不及行舜禹之法也但踰年
 称君改元亦同其道矣以天子不待踰年即位则诸
 侯可知也春秋一国之史圣人修之遂见天下大法
 天下大法莫若舜禹至正也元年初即位说者引康
 诰之文为定以谓新年正月必改元正位百官以序
卷六十八 第 23b 页 WYG0687-0572d.png
 国史书即位以表之此虽明不待踰年即位元年见
 新君之法不知圣人因而存舜禹之道也况鲁侯即
 位虽称元年必书王正月者上以明王道之序下以
 见诸侯奉王制而即位也若修天子之史可不知书
 元年即位之法乎又后代事艰天子继统必待踰年
 称君势有不便矣固当依实书之虽略变古法其曰
 以即位踰年改元亦所以法尚书定位春秋改元见
 新君之意也
卷六十八 第 24a 页 WYG0687-0573a.png
放宫人三千
 孙之翰曰古之明王嫔御之数著于经典者可见也
 汉之后宫及千数贤如魏相者不肯出仕矣盖以人
 君广置嫔御其损有三侈费甚也内宠多也怨女众
 也侈费甚则困民力内宠多则竞私谒怨女众则伤
 和气人君之德所损如是贤者以为难諌止而不愿
 仕也况隋炀荒虐自古无比强取良家女置后宫者
 固无其数高祖初入关放离宫之人还亲属此得美
卷六十八 第 24b 页 WYG0687-0573b.png
 事之一节及受禅安然有其后宫欲不荒恣得乎赖
 圣子承之立矫其过计出三千之众使天下耸动歌
 咏唐之盛德也
委太子决讼
 范祖禹曰太子之职在于视膳问安古之教者必以
 礼乐而置师保以辅翼之苟问学明而德性成何患
 乎不能听讼也且年十二而使之裁决民事不已早
 乎若其才则将不学而能不才则宫臣必教之以欺
卷六十八 第 25a 页 WYG0687-0573c.png
 其君父非所以养德也
废太子承乾黜魏王泰立晋王治为太子(吴王恪附/)
 司马温公曰唐太宗不以天下大器私其所爱以杜
 祸乱之原可谓能远谋矣
 孙之翰曰王者立太子以嫡以年以德固有常礼若
 嫡与年者或庸昏或过恶固不可不择于诸子也择
 之之法取众望决已意则天下归心矣太宗英主也
 断大事未尝有疑晚年牵爱不能定一子泰长而有
卷六十八 第 25b 页 WYG0687-0573d.png
 过立晋王固无疑何至投床自苦取决于无忌之言
 太子君之副社稷之本岂使一臣立之仍命拜谢赖
 太子良人情有属无忌忠不擅其恩不如是必起争
 乱之阶
 张唐英论吴王恪曰太子承乾得罪太宗欲立魏王
 泰褚遂良諌之以为不可因召长孙无忌房乔李绩
 等谓曰我三子一弟如此我心无憀因投于床抽佩
 刀欲刺无忌等争前抱持夺其刀问上所欲上曰我
卷六十八 第 26a 页 WYG0687-0574a.png
 欲立晋王无忌曰谨奉诏有异议者斩之既而又悔
 欲立吴王恪无忌切诤而止无忌等虑恪为患因房
 遗爱谋叛而诬杀之嗟乎太宗之立储副不足为后
 世法也且立太子者非私于已之子也为天下国家
 之大本也既以承乾不轨而诛之则宜察诸子之贤
 不肖择其有君人之德者立之不然则立嫡以长以
 绝争夺之祸此三代之直道而行也奈何轻天下神
 器之重以一时之忿引刀自刺使顾命大臣奉诏于
卷六十八 第 26b 页 WYG0687-0574b.png
 惶恐之际不暇议立嫡立贤之计此岂保家安国之
 道哉既立高宗而复欲立吴王恪卒使以猜疑而被罗
 织之罪皆太宗失于独断而致之也噫夫人之生贵
 为天子之子是天下之贵无以加之也以建立之失
 不保性命则与夫生于不贵之族反得终天年者岂
 不远哉无忌其后卒被流窜死于黔南天下以为冤
 然而亦疑其诬杀吴王恪之报应也
 历代名贤确论卷六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