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十
卷四十 第 1a 页 WYG0687-031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历代名贤确论卷四十
  高祖下
   三杰(王元之/)
   张良(李白/公) (荆公/) (子由/) (梁肃/) (东坡/) (温/)
   韩信(荆公西鲁直/唐子) (刘禹锡/) (高参/) (温公/)
   陈平(李德裕/)
   樊哙(鲁直/) (六一/)
卷四十 第 1b 页 WYG0687-0313b.png
   高祖欲易太子(东坡/)
   高祖之智(老泉/)
   四皓(元祯/梁肃) (白乐天/孙明复) (李白牟荆公元之李华颋/韦渠 王 苏)
   赵尧(东坡/)
   田横(子由/) (昌黎/)
三杰
 王元之三杰佐汉孰优论曰夫百姓不能自治命圣
 人以治之圣人不能独治生贤臣以佐之粤自有天
卷四十 第 2a 页 WYG0687-0314a.png
 地建国家历代已来固非贤而不乂也在昔嬴氏之
 有天下也蚕食六国虎噬兆民君政法干豺狼人命
 轻于草芥役五岭之戍起阿房之宫坑儒学之徒惑
 神仙之事筑城北塞鞭石东溟苍生嗷嗷上诉求主
 天命高祖革秦之暴纂尧之绪斩蛇于大泽逐鹿于
 中原云飞丰沛之间雷动崤函之地将欲洗万人之
 涂炭救六合之分崩乃生三杰以佐焉则有膺炎汉
 之运储昴宿之精举不失贤动无遗策供转输于千
卷四十 第 2b 页 WYG0687-0314b.png
 里约法令于三章收图籍之书全府库之利使诸侯
 同反掌定万国如走丸此酂侯为一也则有继韩国
 之裔受黄公之言解纷陈八难之谋运筹决千里之胜
 掉三寸舌蔚为帝者之师封万户侯自是布衣之极
 此留侯为二也次乃勇冠三军功深百战下强齐如
 拾芥虏叛魏似摧枯七十阵征伐之劳光乎史策四
 百年兴隆之祚垂之古今此淮阴为三也故高祖尝
 曰此皆人之杰也吾能用之奋布衣而取天下未为
卷四十 第 3a 页 WYG0687-0314c.png
 艰哉然则汉犹鼎也三杰为足以负之汉犹天也三
 杰为辰以烛之鼎去一足则有欹倾之虞天阙一辰
 则失经躔之度汉亏一杰则无霸王之业岂非天之
 道启圣哲救黎元灭乱秦殄强楚而兴大汉哉不然
 何龙虎风云会合之若是耶噫辅弼则优劣斯异故
 谓韩信之功如猎犬虽云有获盖指踪在乎人矣如
 是萧张人之功也韩信犬之功也优劣之义不其明
 乎其或得名遂之道其在子房乎故萧公受絷韩信
卷四十 第 3b 页 WYG0687-0314d.png
 受戮虽成功于前终贻戚于后未若定储之计从赤
 松而游远害全身垂名于万世者不为优乎
张良
 李白经下邳圯桥怀子房诗曰子房未虎啸破产不
 为家沧海得壮士椎秦博浪沙报韩虽不成天地皆
 震动潜匿游下邳岂曰非智勇我来圮桥上怀古钦
 英风唯见碧流水曾无黄石公叹息此人去萧条徐
 泗空
卷四十 第 4a 页 WYG0687-0315a.png
 王荆公诗曰张良美好如妇人五世相韩韩入秦倾
 家为主合壮士博浪沙中击秦帝脱身下邳世不知
 举国大索何能为素书一卷天与之谷城黄石非吾
 师固陵解鞍聊出口捕取项羽如婴儿从来四皓招
 不得为我立弃商山芝洛阳贾谊才能薄扰扰空令
 绛灌疑
 子由诗曰留侯决成败面折愧周昌垂老召商叟鸿
 鹄自高翔
卷四十 第 4b 页 WYG0687-0315b.png
 梁肃圯桥石表铭曰初留侯丑秦高帝在丰龙虎不
 起风云未会黄石知天衢欲平否极必倾秦之亡而
 汉之昌故先以兴王之符而授留侯且曰孺子可教
 后得济北黄石其我也故以号云夫受命之君与佐
 命之臣将欲叙天道定人伦则必幽赞神明协成大
 勋在黄帝氏方平蚩尤时乃玄女启符风后行诛然
 后迎日推筴天下大治在尧舜方忧水害时乃洛出
 九畴禹成九功然后万国底宁黎民时雍在汉祖方
卷四十 第 5a 页 WYG0687-0315c.png
 征秦项时乃黄石授兵留侯演成然后绁婴轵道斩
 羽垓下自昔玄图元命著在篆籀皆片言隐辞无益
 帝载惟此三后感致神书文章昭明大业用兴易称
 人谋鬼谋百姓与能又曰神道设教而天下服盖谓
 是矣凡志不定则事不成谋不从则业不广留侯不
 遭黄石无以定其志高祖不获留侯无以广其业人
 神参并汉道乃行不然何道降圣贤君臣遇合上得
 天统下为帝师如此其盛也
卷四十 第 5b 页 WYG0687-0315d.png
 东坡曰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
 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
 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
 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夫子
 房受书于圯上之老人也其事甚怪然亦安知其非
 秦之世有隐君子者出而试之观其所以微见其意
 者皆圣贤相与警戒之义而世不察以为鬼物亦已过
 矣且其意不在书当韩之亡秦之方盛也以刀锯鼎
卷四十 第 6a 页 WYG0687-0316a.png
 镬待天下之士其平居无罪夷灭者不可胜数虽有
 贲育无所复施夫持法太急者其锋不可犯而其势
 未可乘子房不忍忿忿之心以匹夫之力而逞于一
 击之间当此之时子房之不死者其间不能容发盖
 亦已危矣千金之子不死于盗贼何者其身之可爱
 而盗贼之不足以死也子房以盖世之才不为伊尹
 太公之谋而特出于荆轲聂政之计以侥倖于不死
 此圯上之老人所为深惜者也是故倨傲鲜腆而深
卷四十 第 6b 页 WYG0687-0316b.png
 折之彼其能有所忍也然后可以就大事故曰孺子
 可教也楚庄王伐郑郑伯肉袒牵羊以逆庄王也王
 曰其君能下人必能信用其民矣遂舍之勾践之困
 于会稽而归臣妾于吴者三年而不倦且夫有报人
 之志而不能下人者是匹夫之刚也夫老人者以为
 子房才有馀而忧其度量之不足故深折其少年刚锐
 之气使之忍小忿而就大谋何则非有平生之素卒
 然相遇于草野之间而命以仆妾之役油然而不怪
卷四十 第 7a 页 WYG0687-0316c.png
 者此固秦皇帝之所不能惊而项籍之所不能怒也观
 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
 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惟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
 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此子房教
 之也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辞色由
 此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太史
 公疑子房以为魁梧奇伟而其状貌乃如妇人女子
 不称其志气呜呼此其所以为子房欤
卷四十 第 7b 页 WYG0687-0316d.png
 温公曰夫生之有死犹夜旦之必然自古及今固未
 尝有超然而独存者也以子房之明辨达理足以知
 神仙之为虚诡矣然其欲从赤松子游者其智可知
 也夫功名之际人臣之所难处如高帝所称者三杰
 而已淮阴诛夷萧何系狱非以履盛满而不止者耶
 故子房托于神仙遗弃人间等功名于外物置荣利
 而不顾所谓明哲保身者子房有焉
韩信
卷四十 第 8a 页 WYG0687-0317a.png
 王荆公诗曰韩信寄食常歉然邂遘漂母能哀怜当
 时哙等何由伍但有淮阴恶少年谁道萧曹刀笔吏
 从容一语知人意坛上平明大将旗举军尽惊王不
 疑救兵半楚潍半涉从初龙且闻信怯鸿门天下已
 横分谈笑重来卷楚氛但以怯名终得羽谁为孔费
 两将军
 鲁直诗曰韩生沈鸷非悍勇俛身跨下直自重滕公
 不斩人未知萧相自追王始用从来儒者溺所闻奇
卷四十 第 8b 页 WYG0687-0317b.png
 兵果斩成安君功成千金购降虏东面置坐师广武
 军前定策取万全燕齐争下如风旋虽云晚计太疏
 略此事已足垂千年君不见秦家丞相卫公子立法
 治秦薄如纸法行投鼠不忌器乃是天资少恩耳白
 头故人一赵良忠言过耳弃路傍吾固知功名成败
 不足据直观古人用心处
 刘禹锡诗曰将略兵机命世雄苍黄钟室叹良弓遂
 令后代登坛者每一寻思怕立功
卷四十 第 9a 页 WYG0687-0317c.png
 高参高祖伪游议曰或曰汉高祖伪游云梦以擒韩
 信果哉其智足称也予以汉高祖不思弘远之规而
 务一时之计于是乎失政刑矣夫圣人贵正不贵幸
 与律不与臧昔者明王五载一巡狩合诸侯各朝于
 方岳大明黜陟故无德者削地有功者进律汉氏君
 临万国示人以偷伪游之名不可以训且当此之时
 韩信未有逆节一朝系信而生诸侯之疑则所利者
 少而所失者多昔崇伯之方命圮族共工之静言庸
卷四十 第 9b 页 WYG0687-0317d.png
 违帝尧以圣哲之明而未有去者盖以其行伪象恭
 且有四岳之举故也向使尧恶四凶之行拒四岳之
 举不待试用加之诛放天下必以为戮不辜矣夫刑
 一人使天下知其罪则服赏一人使天下知其贤则
 劝若赏而不劝刑而不服则尧所不为也汉祖不能
 斟酌古典卒用陈平之言执信而归于京师一二年
 间韩王信反马邑赵相贯高谋柏人陈狶反代地彭
 越黥布卢绾悉以叛涣岂非服劝用刑之失欤传曰
卷四十 第 10a 页 WYG0687-0318a.png
 君人执信臣人执忠古之盟主耻袭侵之事况光有
 天下者乎于戏悠悠千载变诈萌生使天子不复言
 巡狩诸侯不敢议朝觐大者自嫌强盛小者惧于囚
 执是恩信不流于下而忠孝不达于上王者之泽寖
 以陵迟自云梦始矣
 温公曰世或以韩信为首建大策与高祖起汉中定
 三秦遂分兵以北禽魏取代仆赵胁燕东击齐而有
 之南灭楚垓下汉之所以得天下者大抵皆信之功
卷四十 第 10b 页 WYG0687-0318b.png
 也观其距蒯通之说迎高祖于陈岂有反心哉良由
 失职怏怏遂陷悖逆夫以卢绾里闬旧恩犹南面王
 燕信乃以列侯奉朝请岂非高祖亦有负于信哉臣
 以为高祖用诈谋禽信于陈言负则有之虽然信亦
 有以取之也始汉与楚相距荥阳信灭齐不还报而
 自王其后汉迫楚至固陵与信期共攻楚而信不至
 当是之时高祖固有取信之心矣顾力不能耳及天
 下既定则信复何恃哉夫乘时以徼利者市井之志
卷四十 第 11a 页 WYG0687-0318c.png
 也酬功而报德者士君子之心也信以市井之志利
 其身而以士君子之心望于人不亦难哉是故太史
 公论之曰假令韩信学道谦逊不伐己功不矜其能
 则庶几哉于汉家勋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后世血
 食矣不务出此而天下已集乃谋叛逆夷灭宗族不
 亦宜乎
 唐子西淮阴贤妇传曰贤妇亡姓名淮阴下乡人盖
 老矣贫无自资以洴澼絖为业属秦末乱离民不亲
卷四十 第 11b 页 WYG0687-0318d.png
 耒耜者累年矣天下饥馑妇方坐沙上以水击絮望
 见城下有客长大带刀剑彷徨水滨妇私独怪之遂
 就与语则壮士也面有饥色妇哀其困馆而食至数
 十日欣然无倦意客感慨曰异日必有重报母是时
 天下兵动关东豪杰并起妇视客非庸人终能有所
 就遂佯怒以语激之曰丈夫不能自食吾哀王孙而
 进之食宁望报乎会楚兵过淮客仗剑从楚戏下楚
 不能用客亡命归汉得大将从汉王定三秦与楚人
卷四十 第 12a 页 WYG0687-0319a.png
 战京索间有功二年八月始涉西河破魏豹九月破
 代十二月破赵明年十二月遂破齐盖自北出至是
 岁馀而席卷天下之半明年二月汉遣使立客齐王
 又明年引兵会汉垓下破楚天下大定汉徙客王楚
 都下邳盖自寄食五年裂地数千里南面称孤于是
 下令曰求妇报千金天下不多客之贤而多妇之长
 者有知识客韩信也云云铭曰项王喑呜范增谋谟
 信来不呼信去不拘坐视信逋反噬其躯匹夫区区
卷四十 第 12b 页 WYG0687-0319b.png
 而知信乎
陈平
 李德裕曰士之有志气而思富贵者必能建功业有
 志气而轻爵禄者必能立名节二者虽其志不同然
 时危世乱皆人君之所急也何者非好功业不能以
 勘乱非重名节不能以死难此其梗概也好功业者
 当理平之世或能思乱唯重名节者理乱皆可以大
 任平澹和雅世所谓君子者居平必不能急病理烦
卷四十 第 13a 页 WYG0687-0319c.png
 遭难亦不能捐躯济厄可以羽仪朝廷润色名教如
 宗庙瑚琏园林鸿鹄虽不常为人用而自然可贵(此/谓)
 (王蒙刘/长之俦)然世亦有不拘小疵而能全大节者如陈平
 背楚归汉汉王疑其多心令护诸将又疑其受金可
 谓不能以名节自固矣及功成封侯辞曰非魏无知
 臣安得进汉高曰若子可谓不背本矣其后竟诛诸
 吕以安刘氏近世宰相上官仪诗多浮艳时人称为
 上官体实为正人所病及高宗之初竟以谋废武后
卷四十 第 13b 页 WYG0687-0319d.png
 心存王室至于宗族受祸郭代公倜傥不羁之士也
 少不以名节自检当萧岑内难保护睿宗虽履危机
 竟全臣节则名节之间不可以一槩论也陈平能不
 背魏无知所以必不负汉王矣今士之背本者人君
 岂可保之哉
樊哙
 鲁直诗曰汉兴丰沛开天下故旧因依日月明拔剑
 一卮戏下酒剖符千户舞阳城鼓刀屠狗少时事排
卷四十 第 14a 页 WYG0687-0320a.png
 闼谏君身后名异日淮阴傥相见安能鞅鞅似平生
 六一樊侯庙记曰樊侯本以屠狗立军功佐沛公至
 皇帝位为列侯邑食舞阳剖符传封与汉长久礼所
 谓有功德于民则祀之者欤舞阳距郑既不远又汉
 楚常苦战荥阳京索间亦侯平生提戈斩级所立功
 处故庙而食之宜矣方侯之参乘沛公事危鸿门瞋
 目一顾使羽失气其勇力足有过人者故后世言雄
 武称樊将军宜其聪明正直有遗灵矣
卷四十 第 14b 页 WYG0687-0320b.png
高祖欲易太子
 东坡曰有进说于君者因其君之资而为之说则用
 力寡矣人惟好善而求名是故仁义可以诱而进不
 义可以劫而退若汉高帝起于草莽之中徒手奋呼
 而得天下彼知天下之利害与兵之胜负而已安知
 所谓仁义者哉观其天资固亦有合于仁义者而不
 喜仁义之说此如小人终日为不义而至以不义说
 之则亦怫然而怒故当时之善说者未尝敢言仁义
卷四十 第 15a 页 WYG0687-0320c.png
 与三代礼乐之教亦惟曰如此而为利如此而为害
 如此而可如此而不可然后高帝择其利与可者而
 从之盖亦未尝迟疑天下既平以爱故欲易太子大
 臣叔孙通周昌之徒力争之不能得用留侯计仅得
 之盖读其书至此未尝不太息以为高帝最易晓者
 苟有以当其心彼无所不从盍尝告之以吕后太子
 从帝起于布衣以至于定天下天下望以为君虽不
 肖而大臣心欲之如百岁后谁肯北面事戚姬子乎
卷四十 第 15b 页 WYG0687-0320d.png
 所谓爱之者祗以祸之嗟夫无有以奚齐卓子之所
 以死为高帝言者欤叔孙通之徒不足以知天下大
 计独有废嫡立庶之说而欲持此以却之此固高帝
 之所轻也人固有所不平使如意为天子惠帝为臣
 绛灌之徒圜视而起如意安得而有之孰与其全安
 而不失为王之利也如意之为王而不免于死则亦
 高帝之过矣不少抑远之以泄吕后不平之气而厚
 封焉其为计不已疏乎或曰吕后强悍高帝恐其为
卷四十 第 16a 页 WYG0687-0321a.png
 变故欲立赵王此又不然自高帝之时而言之计吕
 后之年当死于惠帝之手吕后虽很亦不忍夺其子
 以与侄惠帝既死而吕后始有邪谋此出于无聊耳
 而高帝安得逆知之且夫事君者不能使其心知其
 所以然而乐从吾说而欲以势夺之亦已危矣如留
 侯之计高帝顾戚姬悲歌而不忍特以其势不得不
 从是以犹欲区区为赵王计使周昌相之此其心犹
 未悟以为一强项之周昌足以抗吕后而捍赵王不
卷四十 第 16b 页 WYG0687-0321b.png
 知周昌激其怒而速之死耳古之善原人情而深识
 天下之势者无如高帝然至此而惑亦无有以告之
 者悲夫
高祖之智
 老泉曰汉高帝挟数用术以制一时之利害不如陈
 平揣摩天下之势举指摇目以劫制项羽不如张良
 微此二人则天下不归汉而高帝乃木强之人而止
 耳然天下已定后世之子孙之计陈平张良智之所
卷四十 第 17a 页 WYG0687-0321c.png
 不及则高帝当先为之规画处置以中后世之所为
 晓然如目见其事而为之者盖高帝之智明于大而
 暗于小至于此而后见也帝尝语吕后曰周勃厚重
 少文然安刘氏必勃也可令为太尉方是时刘氏既
 安矣勃又将谁安耶故吾之意曰高帝之以太尉属
 勃也知有吕氏之祸也虽然其不去吕后何也势不
 可也昔者武王殁成王幼而三监叛帝意百岁后将
 相大臣及诸侯王有武庚禄父者而无有以制之也
卷四十 第 17b 页 WYG0687-0321d.png
 独计以为家有主母而豪奴悍婢不敢与弱子抗吕
 后佐帝定天下为大臣素所畏服独此可以镇压其
 邪心以待嗣子之壮故不去吕后者为惠帝计也吕
 氏既不可去故削其党以损其权使虽有变而天下
 不摇是故以樊哙之功一旦遂欲斩之而无疑呜呼
 彼岂独于哙不仁耶且哙与帝偕起拔城陷阵功不
 为少矣方亚父嗾项庄时微哙诮让羽则汉之为汉
 未可知也一旦人有恶哙欲灭戚氏者时哙出伐燕
卷四十 第 18a 页 WYG0687-0322a.png
 立命平勃即斩之夫哙之罪未形也恶之者诚伪未
 必也且高帝之不以一女子斩天下之功臣亦明矣
 彼其娶于吕氏吕氏之族若产禄辈皆庸才不足恤
 独哙豪健诸将所不能制后世之患无大于此矣夫
 高帝之视吕后也犹医者之视堇也使其毒可以治
 病而无至于杀人而已矣樊哙死则吕氏之毒将不
 至于杀人高帝以为是足以死而无忧矣彼平勃者
 遗其忧者也哙之死于惠之六年也天也使其尚在
卷四十 第 18b 页 WYG0687-0322b.png
 则吕禄不可绐太尉不得入北军矣或谓哙于帝最
 亲使之尚在未必与产禄叛夫韩信黥布卢绾皆南
 面称孤而绾又最为亲幸然及高帝之未崩也皆相
 继以逆诛谁谓百岁之后椎埋屠狗之人见其亲戚
 乘势为帝王而不欣然从之耶吾故曰彼平勃者遗
 其忧者也
四皓
 元稹诗曰巢由皆避世尧舜不得臣伊吕虽急病汤
卷四十 第 19a 页 WYG0687-0322c.png
 武乃可君四贤胡为者千载名氛氲显晦有遗迹前
 后疑不伦秦政虐天下黩武穷生民诸侯战必死壮
 士眉亦颦张良韩孺子椎碎属车轮遂令英雄意日
 夜思报秦先生相将去不复婴世尘云卷存孤岫龙
 潜为小鳞秦皇转无道谏者鼎镬亲茅焦脱衣谏先
 生无一言赵高杀二世先生如不闻刘项取天下先
 生游白云海内八年战先生全一身汉业日已定先
 生名亦振不得为济世宜哉为隐沦如何一朝起屈
卷四十 第 19b 页 WYG0687-0322d.png
 作储贰宾安存孝惠帝摧悴戚夫人舍大以谋细虬
 盘而蠖伸惠皇竟不嗣吕氏祸有因虽怀安刘志未
 若周与陈皆落子房术先生道何屯出处贵明白故
 吾今有云
 白乐天荅元稹诗曰天下有道见无道卷怀之此乃
 圣人语吾闻诸仲尼矫矫四先生同禀希世资随时
 而显晦秉道无磷缁秦皇肆暴虐二世遭乱离先生
 相随去商岭采紫芝君看秦狱中戮辱者李斯刘项
卷四十 第 20a 页 WYG0687-0323a.png
 争天下谋臣竞悦随先生如鸾鹤去入冥冥飞君看
 齐鼎中离烂者郦其子房得沛公自谓相遇迟八难
 掉舌枢三略役心机辛苦十数年昼夜形神疲竟杂
 霸者道徒称帝者师子房尔则能此非吾所宜汉高
 之季年嬖宠钟所私冢嫡欲废夺骨肉相忧疑岂无
 子房口口舌无所施亦有陈平心心计将何为皤皤
 四先生高冠危映眉从容下南山顾盼入东闱所瞻
 惠太子左右生羽仪却顾戚夫人楚舞无光辉心不
卷四十 第 20b 页 WYG0687-0323b.png
 画一计口不吐一词暗定天下本遂安刘氏危子房
 吾则能此非尔所知先生道既光太子礼甚卑安车
 留不住功成弃如遗如破旱天云一雨百榖滋泽则
 在天下云复归希夷勿高巢与由勿尚吕与伊巢由往
 不返伊吕去不归岂如四先生出处两逶迤何必长
 隐逸何必长济时由来圣人道无朕不可窥卷之不
 盈握舒之亘八陲先生道甚明夫子犹或非愿子辨
 其惑为秦吟此诗
卷四十 第 21a 页 WYG0687-0323c.png
 李白诗曰白发四老人昂藏南山侧偃蹇松雪间冥
 翳不可识云窗拂青霭石壁横翠色龙虎方战争于
 焉自休息秦人失金镜汉祖升紫极阴虹浊太阳前
 星遂沦匿一行佐明圣倏起生羽翼功成身不居舒
 卷在胸臆窅冥合元化茫昧信难测飞声塞天衢万
 古仰遗迹
 王荆公诗曰秦驱九州逃知力起经纶重利诱众荣
 颇知聚秦民颓然此四老上友千载魂采芝商山中
卷四十 第 21b 页 WYG0687-0323d.png
 一视汉与秦灵珠在泥沙光景不可昏道德虽避世
 馀风回至尊嫡孽一朝正留侯果知言出处但有礼
 废兴岂所存
 李华诗曰秦灭汉帝兴南山有遗老危冠揖万乘幸
 得厌征讨当君逐鹿时臣等已枯槁宁知市朝变但
 觉泉石好高卧三十年相看成四皓帝言公甚善见
 顾何不早咸称太子仁重义亦尊道侧闻骊姬事申
 生不自保暂出商山云朅来趋洒扫东宫成羽翼楚
卷四十 第 22a 页 WYG0687-0324a.png
 舞伤怀抱后代无其人戾园满秋草
 梁肃曰道可佐皇而隘于帝治是以崆峒箕山之长
 揖于轩尧也德宜辅王而偶生霸世则四皓之所以
 晦明于汉氏也噫周道绝而王泽凋秦短世而汉杂
 兴六合披攘兵不暇戢则四公轩轩然鸿飞于冥时
 也天下大宝一人攸系苟蔑嫡崇庶则乱是用长而
 公偻偻然俯定储后权也处则以时出则以权时以
 全已之道权以安天下之器得非知几者欤易谓知
卷四十 第 22b 页 WYG0687-0324b.png
 几其神乎四公体之故曰时合道合时塞道塞生非
 其时与道消息四公之谓矣
 李华赞曰时浊代危贤人去之商洛深山鸾凤潜飞
 汉以霸兴皇王道衰玉帛虽至先生不归吾非固然
 可动而纪厖眉皓发来护太子至尊动容夺嫡心已
 四贤暂屈天下定矣返驾南山白云千里
 孙明复曰四先生儒也哀周之亡疾秦之暴脱身乎
 虐焰沈冥乎南山非欲洁其身而乱大伦者也盖有
卷四十 第 23a 页 WYG0687-0324c.png
 道则见无道则隐曷以知其然哉夫传嗣立嫡周道
 也为国之大莫大于传嗣嗣之大莫大于立嫡不可
 不正也苟一失其正则覆亡篡夺之祸随之自秦氏
 肆虐燔灭群圣之典周道绝矣绝而复传者四先生
 也昔汉祖提一剑平四海由布衣取天子位斯可谓
 真主矣及夫祸乱既定嗜欲既起内有嬖宠之惑外
 有废嫡之议群臣恂恂莫之能正四先生将因是时
 以行其道故因子房而出吐一言以正太子之位此
卷四十 第 23b 页 WYG0687-0324d.png
 非周道绝而四先生复传者乎然四先生之出岂止
 为汉而出哉为万世而出也汉祖起干戈中素不喜
 儒四先生惧其辱也故不旋踵而去终于岩石之下
 嗟乎逮今千馀祀人未有知其潜德隐耀者昔伯夷
 叔齐谏武王不食而死非孔子称之则西山之饿夫
 也后世孰称之哉司马迁班固不能博采厥善发施
 其光为四先生立传垂于无穷斯其过矣噫万世而
 下使臣不敢戕其君者二叔是也万世之下使庶不
卷四十 第 24a 页 WYG0687-0325a.png
 敢乱其嫡者四先生是也
 韦渠牟四皓商山画图赞曰焕焕煌煌为圭为璋孰
 光乎不耀之光幽幽深深为山为林孰系乎不系之
 心足知乎虚室生白元门不关流水去住清风往还
 岂比夫稷契在世巢由在山一物有累两心不閒者
 哉閒之谓何簪裾薜萝本不干我岂云其他熙熙忻
 忻与时为春匡汉避秦惟兹四人于德之邻不孤其
 身于涧之滨不迷其津绘事既素孰知其故想像仪
卷四十 第 24b 页 WYG0687-0325b.png
 刑念兹丹青晔晔紫芝深谷逶迤俯仰今古空林住
 时凤岂无德鸾皆有群出处语默商山白云
 王元之曰易称知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其惟圣
 人乎先生避秦知亡也安刘知存也应孝惠之聘知
 进也拒高祖之命知退也四者备矣而正在其中先
 生非圣而孰为圣乎若其秦乱而不避则焚书坑儒
 高斯之流矣汉危而不出则索隐行怪巢由之徒矣
 应高祖之命则溺其冠而骑其项矣拒孝惠之命则
卷四十 第 25a 页 WYG0687-0325c.png
 功不立而名不彰矣引而伸之先生可谓全德者矣
 尝试论之周公圣人也鞭伯禽教孺子居摄七年明
 辟未复召公不悦于内二叔流言于外盛德大业几
 坠于地吁扶幼君秉大政之难也有如是哉观夫如
 意之惑戚姬之宠以妾并后以嬖代宗本根一摇社
 稷将坠咸谓扶苏之赐死胡亥之亡国可翘足而待
 也岂无曲逆间强楚解平城则可议立嫡则圆凿而
 方枘也岂无留侯陈八难罢六国则可言主鬯则以
卷四十 第 25b 页 WYG0687-0325d.png
 水而投石也先生一出而助之一言而定之汉廷公
 卿皆出其下复能锱铢轩冕桎梏衣冠安万乘而不
 有其功抗匹夫而不食其禄自非至仁达识畴能与
 于此夫向使先生定汉嗣为汉臣报德议功必在平
 勃之右必当以左辅右弼前凝后丞而处之当是时
 以四贤事一帝挟振主之威负不赏之功又何不说
 流言之事乎吾知其就戮辱之不暇矣欲望其茹紫
 芝卧商岭乌可得乎是知先生之出非独谋汉也亦
卷四十 第 26a 页 WYG0687-0326a.png
 将救时也先生之去非独全身也亦将矫世也危而
 护之不安于独善可谓救乎时矣定而去之不乘时
 以取宠可谓矫乎世矣用是为诫人犹有失建元立
 顺之徒尔乌呼世之为人臣议立裔者可胜道哉或
 因定策而专国或因援立而无君代杀残凶何莫由
 斯其后滔天于莽卓盗国于曹马移徙龟鼎易于弈
 棋累累简编可为大集异乎哉先生危则助之安则
 舍之其来也至公于万民其往也无私于一身前所
卷四十 第 26b 页 WYG0687-0326b.png
 谓进退存亡而不失其正者千古四人而已矣或曰
 周公相成王制礼作乐天下大定历代仰之号为元
 圣岂先生之道过于周公乎愚曰不然周公成文武
 之业知王化可兴故辅之以行道焉先生当暴秦之
 后知霸道终杂故去之以远害焉周公圣之明也先
 生圣之晦也盖时异而迹殊矣非所谓过乎周公者
 也
 又拟留侯与四皓书曰盖闻有天地以来圣人曰轩
卷四十 第 27a 页 WYG0687-0326c.png
 辕有崆峒之请又曰帝尧有箕山之逊况乎风移世
 变民浇化漓北面而为臣者乎有国家之未决智虑
 所不及得不资取于贤士哉先生抱大道藏大器荣
 辱之事出于身外兴亡之理了于掌中胶漆云泉泥
 滓爵位琼林瑶池以游以息云浆霞馔以饮以食芝
 君桂父先生之交也青鸾紫凤先生之驾也龟亡鹤
 夭神气愈清桂朽椿枯童颜未改万乘不能屈其节
 千金不能聘其才真所谓神仙中人风尘外物然而
卷四十 第 27b 页 WYG0687-0326d.png
 历观古之圣贤未尝不有意于民也故隐见随其时
 语默得其所进则为天下之福退则为天下之乱在
 暴秦勃兴荼毒华夏虎猛择肉网密凝脂君德甚于
 虎狼人命轻于草芥先生知德不可辅民不可化拂
 衣高蹈遁于山林其隐也可谓得其时矣今皇帝奋
 布衣提利剑拨大乱定大难起龙虎于丰谷会云雷
 于泗滨席卷乱秦电扫强楚可谓英雄矣既而革秦
 之暴纂尧之绪定覆盂之固成垂拱之风唯于储嗣
卷四十 第 28a 页 WYG0687-0327a.png
 之间忽有废立之议臣下股慄弗敢遑宁良与帝同
 起于草莽间殆五六年经七十战出奇画策未尝有
 一事见违唯于此时言不获用至掉三寸舌为帝者
 之师封万户侯乃布衣之极敢于此际爱死不谏乎
 盖恐死而无益于国事矣又闻古之有天下者禅逊
 于贤今之有天下者封立其子而已德薄于古矣苟
 不选贤择能立嫡立长能无毁宗社乎今太子为人
 元良立事正固少海流润荐雷震声三善克隆百技
卷四十 第 28b 页 WYG0687-0327b.png
 无爽帝欲废而不用天下失望朝廷愕然先生于此
 时可不有意于民哉良愿先生出云关开岫幌驾玄
 鹤驭金虬俯降殿庭辱对旒冕定天下之惑决君上
 之疑隐见语默之道岂独美于昔贤耶望先生无截
 辕杜辔之虞发函一披则万国幸甚
 苏颋夷齐四皓优劣论曰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耻
 当年而节莫睹故发义以立志从道以成功激清一
 时流誉千古然立志者必义成功者必道也资于义
卷四十 第 29a 页 WYG0687-0327c.png
 而志可明徵于道而功可见志以立节功以成名名
 之成昭其道也节之立昭其义也能洁其身后代有
 准非夷齐欤能利其国当时繄赖非四皓欤揆而度
 之优而柔之循其事而理于是乎在考其初而论于
 是乎著盖周德既广则夷齐逊国而归焉汉业既兴
 则四皓受命而出焉天之弃商矣谏武王正臣礼也
 人之戴汉矣护太子忠主道也忠之所存者大则正
 之所行者高高而能行者节所谓立也大而能行者
卷四十 第 29b 页 WYG0687-0327d.png
 名所谓成也若夫志士仁人将合而已进足以成退
 足以立用足以兼济否足以独善不辱其身则安食
 其粟不降其志则言采其薇墨台氏之子不屈也嬴
 之德衰则岩穴全生刘之德盛则衣冠就列夏黄公
 之徒知时也举其成事各同乎其成矣究其立事各
 异乎其立矣深惟终始敢无优劣统而论之其美也
 一别而叙之其迹也二弃身以遂志夷齐之烈矣爱
 国以屈身四皓之行矣曰若稽古以质乎今四皓见
卷四十 第 30a 页 WYG0687-0328a.png
 贤于子房夷齐称仁于宣父与其称仁于宣父不犹
 愈于见贤于子房哉
赵尧
 东坡曰方与公谓周昌之史赵尧年虽少然奇士君
 必异之且代君昌笑曰尧刀笔吏何至是居顷之尧
 说高祖为赵王置贵彊相独昌为可高祖用其策尧
 竟代昌为御史大夫至杀赵王昌亦无能为特谢病
 不朝耳由是观之尧特为此计规代昌耳安能为高
卷四十 第 30b 页 WYG0687-0328b.png
 祖谋哉其后吕后怒尧为此计亦抵尧罪尧非独不
 能为高祖谋其自谋亦不审矣昌谓之刀笔吏真不
 诬哉
田横
 唐子西过田横墓诗曰成则为王败则亡英雄成败
 本寻常沧溟无际何妨死却死东郊未耿光
 又曰九江梁楚竟诛夷自古才高必见疑就使郦生
 犹未死将军来此亦何为
卷四十 第 31a 页 WYG0687-0328c.png
 昌黎祭横墓文曰事有旷百世而相感者余不自知
 其何心非今世之所稀孰为使余歔欷而不可禁余
 既博观乎天下曷有庶几乎夫子之所为死者不复
 生嗟余去此而从谁当秦氏之败乱得一士而可王
 何五百人之扰扰而不能脱夫子于剑铓抑所宝之
 非贤亦天命之有常昔阙里之多士孔圣亦云其遑
 遑苟余行之不迷虽颠沛其何伤自古死者非一夫
 子至今有耿光
卷四十 第 31b 页 WYG0687-0328d.png
 
 
 
 
 
 
 
 历代名贤确论卷四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