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十一
卷三十一 第 1a 页 WYG0687-0217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历代名贤确论卷三十一
  穆公
   先立晋夷吾(皮日休/)
   获晋侯(柳州/)
   孟明焚舟(高迈/)
   由余(老泉/) (温公/)
   三良(李德裕/)
卷三十一 第 1b 页 WYG0687-0217b.png
  孝公
   卫公子痤使卫鞅逃(王元之/)
   商君(程晏/) (温公/) (颍滨/) (东坡/)
  惠王
   张仪(颍滨/) (东坡/)
  昭王
   穰侯(温公/) (颍滨/)
   范睢蔡泽(颍滨/)
卷三十一 第 2a 页 WYG0687-0218a.png
   白起(颍滨/)
   樗里甘茂(颍滨/) (唐子西/)
先立晋夷五口
 皮日休曰圣人务安民不先置不仁以见其仁焉不
 先用不德以见其德焉苟如是是见危者已坠而欲
 援观斗者将死而方救噫其亦不仁矣以高辛之仁
 化用一摰摰之不善天下之民捕尧以为君以唐尧
 之仁化用一鲧鲧之不绩天下之民噪禹以为功夫
卷三十一 第 2b 页 WYG0687-0218b.png
 如是摰之与鲧是高辛唐尧诚用之非先置也推其
 诚而用之人民尚倍之如是况先置者耶当晋献骊
 姬之乱后奚齐卓子之死馀重耳在翟夷吾居秦以
 秦穆之力制翟而安晋其能必矣夫重耳之贤也天
 下知之又其从者皆足以相人国(赵衰颠颉/舅犯之谓)如先立
 之必能诛乱公子去暴大夫翼德于成周宣化于汾
 晋而穆公乃取公子摰之言(谓公子摰曰君若求置/晋君以成名于天下则)
 (不如先置不仁/者以猾其中矣)乃先置夷吾是为惠公公之入也背
卷三十一 第 3a 页 WYG0687-0218c.png
 内外之赂(谓许里克以汾晋之田方百里丕郑负蔡/之田方七十里许公子摰河外列城五黄)
 (金三十镒白/玉珩六双)诛本立之臣(惠公二年春杀/里克秋杀丕郑)烝先父之
 室(谓惠公烝于献公/夫人贾君是也)故生民兴诵(谓舆人诵曰佞之/见佞果丧其田)
 死者无报(谓惠公即位改葬恭/世子而薨违于外也)卒身获于秦(公以九/月获十)
 (月/归)而子杀于晋(谓十五年惠公卒怀公立秦乃召重/耳于楚而纳之晋人杀怀公于高梁)
 呜呼致是也非晋人之罪秦人之罪也夫摰立八年
 不善而去鲧用九载弗绩而诛况晋惠公之在位作
 宗庙之蠹蝎为社稷之稂莠一立十五年其为害也
卷三十一 第 3b 页 WYG0687-0218d.png
 大矣今之学者以秦穆为缪尚疑其谥得斯文也可
 以谥缪为定
获晋侯
 柳州论国语曰秦穆公归至于王城合大夫而谋曰
 杀晋君与逐出之与以归与复之孰利公子摰曰杀
 之利公孙枝曰不可公子摰曰吾将以重耳代之晋
 之君无道莫不闻重耳之仁莫不知杀无道立有道
 仁也公孙枝曰耻一国之士又曰余纳有道以临汝
卷三十一 第 4a 页 WYG0687-0219a.png
 无乃不可乎不若以归要晋国之成复其君而质其
 适子使父子代处秦国可以无害柳州曰秦伯之不
 霸天下也以枝言之也耳且曰纳有道以临汝何故
 不可摰之言杀之也则果如而不用其言立重耳则
 义而顺当是时天下之人君莫能宗周而能宗周者
 则大国之霸基也向使穆公既执晋侯以告于王曰
 晋夷吾之无道莫不闻重耳之仁莫不知且又不顺
 既讨而执之矣于是以正命黜夷吾而立重耳咸告
卷三十一 第 4b 页 WYG0687-0219b.png
 于诸侯曰吾讨恶而进仁既得命于天子矣吾将达
 公道于天下则天下诸侯无道者畏有德者莫不皆
 知严恭欣戴而霸秦矣周室虽卑于是王命穆公以
 为侯伯则谁敢不服夫如是秦之所得者亦大矣弃
 至公之道而不知求姑欲离人父子而要河东之赂
 其舍大务小违义从利也甚矣霸之不能也以是夫
孟明焚舟
 高迈济河焚舟赋曰昔孟明之载战载北也空山肉
卷三十一 第 5a 页 WYG0687-0219c.png
 填平地血流匹马只轮荡然不收社稷包羞朝廷隐
 忧用兵至此不死何求诚以弃瑕之恩未报拜赐之
 言虚设砥名励节易地改辙冀桑榆之未晚得雌雄
 之一决乃复总元戎申薄伐驷马云屯长剑电掣咆
 哮兮前貔后虎威棱兮左霜右雪火千旗而四面风
 动雷万鼓而一道地裂小长平之瓦震凌不周之柱
 折朝出乎咸秦夕济乎孟津其气益振其屈欲伸于
 是指河中之舟示军中之人曰吾与君子誓雪前耻
卷三十一 第 5b 页 WYG0687-0219d.png
 负则入黄泉之下胜则入青云之里吹嘘而霜露变
 叱咤而风尘弭虽无此舟谁无此舟尔否则骸骨为
 异乡之土魂魄为邻国之鬼虽有此舟谁有此舟矣
 乃命焚之夫其火与木相守水与火相煎烘大川焮
 长壖龙吼乎沸潭鱼喁乎汤泉舳舻化而为炭楫棹
 飏而为烟水声与军声合旁括于地火气与兵气斗
 上冲于天是以天为我赫怒焉地为我震惊焉林木
 为我枯死焉山陵为我崩骞焉千里而高鸟不过四
卷三十一 第 6a 页 WYG0687-0220a.png
 遐而猛兽莫前况于人乎况于国乎于是晋君臣闻
 之心攒百箭背负芒刺形神无主手足若坠曰秦师
 德之修诚之至天将启吾将避闭城郭而不出潜锋
 铓以自备以五庙苟存为幸以万人苟免为智岂敢
 护其山河而虞其土地于时晋实为主反为客秦实
 为客反为主不战而胜不攻而取掠地于大河之北
 封尸于崤陵之下既而鬼雪前耻人解厚颜四顾清
 野横行而旋噪声破晋山喜气塞秦关曹沫复鲁之
卷三十一 第 6b 页 WYG0687-0220b.png
 勋自居其下范蠡平吴之力莫厕其间此役也见孟
 明之临事暂否终泰图之大也是子桑之举人遗粗
 得精鉴之明也见秦伯之用贤责功舍过道之在也
 臣事君不必自致藉主司之公君使臣不必自得藉
 主司之忠由是观之秦伯之有子桑犹耳目之在躬以
 其视视一国之明以其听听一国之聪自可以翊天
 子还淳风名与三五比崇身与二八争功成强秦霸
 西戎不亦宜乎颂之曰析薪如之何匪斧不克事君
卷三十一 第 7a 页 WYG0687-0220c.png
 如之何匪媒不得是知焚舟之役非孟明之力乃子
 桑之力也
由余
 老泉曰古之取士取于盗贼取于殊方非以盗贼殊
 方之士可为也以贤之所在焉而已矣夫贤之所在
 贵而贵取焉贱而贱取焉是以盗贼下人殊方异类
 虽奴𨽻之所耻而往往登之朝廷坐之郡国而不以
 为耻绳趋而尺步华言而华服者往往反摈弃不用
卷三十一 第 7b 页 WYG0687-0220d.png
 朝廷之政郡国之事非特如此而可治也彼虽不能
 绳趋而尺步华言而华服然而其才果可用于此则
 居此位可也古者天下之国大而多士大夫者不过
 曰齐与秦也而管夷吾相齐贤也而举二盗焉穆公
 霸秦贤也而举由余焉是其能果于是非而不牵于
 众人之议也未闻有以用盗贼殊方而鄙之者也
 温公论史记载戎王使由余于秦穆公对曰中国以
 诗书礼乐法度为政仅以小治及后世阻法度之威
卷三十一 第 8a 页 WYG0687-0221a.png
 以督责于下下罢极则以仁义怨望于上上下交怨
 而相篡弑夫戎狄不然上含淳德以御其下下怀忠
 信以事其上此真圣人之治也穆公以为贤乃离间
 戎之君臣卒得由余而用之遂霸西戎温公曰所谓
 贵有贤者谓其能治人国家也治人国家舍诗书礼
 乐法度无由也今由余曰是六者中国之所以乱也
 不如我戎狄无此六者之为善如此而穆公以为贤
 而用之则虽亡国无难矣若之何其能霸哉是特老
卷三十一 第 8b 页 WYG0687-0221b.png
 庄之徒设为此言以诋先王之法太史遂以为实而
 载之过矣
三良
 李德裕曰秦穆公之杀三良诗人刺之矣春秋讥之
 矣今不复议唯三良许之以死而前代无讥何也且
 臣道莫韪于咎繇孝友莫盛于周公咎繇尚不殉于
 舜禹二后周公尚不殉于文武二王三良讵可许之
 死乎如三良者所谓殉荣乐也非所谓殉仁义也可
卷三十一 第 9a 页 WYG0687-0221c.png
 与梁丘据安陵君同讥矣焉得谓之百夫特哉昔荀
 息许晋献以言继之以死君子犹叹斯言之玷不可
 磨也岂得以生同荣乐殁共埃尘以为忠乎晏平仲
 言君为社稷死则死之斯言得之矣自周汉迄于巨
 唐杀身成仁代有髦杰莫不显一身之义烈未有系
 一国之存亡唯纪信乘黄屋以诳楚赴烈焰而存汉
 数千年间一人而已汉祚四百由此而兴余谓汉祖
 封建纪氏宜在萧曹之上报德未称良可悲也
卷三十一 第 9b 页 WYG0687-0221d.png
卫公子痤使卫鞅逃
 王元之曰卫叔鞅尝事公子痤痤知其贤而未能用
 会痤病卫君亲视其疾且问国计痤曰臣之家宰鞅
 可与谋国事臣死君必用之卫君不然其请痤曰卒
 不能用不如杀之无使逃他国为卫之患既而复语
 鞅曰吾荐子于君君不用子必矣吾请杀子子其逃
 之吾方先君后臣故也呜呼凡为社稷之臣计安危
 之事者在任贤去不肖而已且鞅果贤也可固请用
卷三十一 第 10a 页 WYG0687-0222a.png
 之果不肖也可固请杀之用则为国之宝杀则去国
 之蠹乌有始请用中请杀而终使逃者得为忠乎且
 先君后臣之说非无稽之言乎司马子长修史记至
 是而不言痤非岂史笔之有私邪将史才之未至邪
 仆恐后之为人臣计国事者复履其迹因论以明之
商君
 程晏曰君子宁小穷而大达小人宁小达而大穷小
 者人之役大者人之道也孟子论帝王之道于诸侯
卷三十一 第 10b 页 WYG0687-0222b.png
 诸侯不志我言则去之岂不以小穷而大达欤商鞅
 论帝王之道于秦伯秦伯寐于是鞅乃易之以霸强
 之术而苟容之岂不谓小达而大穷欤君子不患乎
 无才患乎不知穷达之理也孟子大达远盗蹊而遵
 正路者也卫鞅大穷舍正路而趋盗蹊者也秦不知
 蹊以问鞅鞅指之趋盗蹊而强去也我知盗之蹊而
 反然之曷若遵正路而远盗蹊哉
 温公论商鞅为秦造令立木于国市募民徙之曰夫
卷三十一 第 11a 页 WYG0687-0222c.png
 信者人君之大宝也国保于民民保于信非信无以
 使民非民无以守国是故古之王者不欺四海霸者
 不欺四邻善为国者不欺其民善为家者不欺其亲
 不善者反之欺其邻国欺其百姓欺其兄弟欺其父
 子上不信下下不信上上下离心以至于败所利不
 能药其所伤所获不能补其所亡岂不哀哉昔齐桓
 公不背曹沫之盟晋文公不贪伐原之利魏文侯不
 失虞人之期秦孝公不废徙木之赏此四君道非粹
卷三十一 第 11b 页 WYG0687-0222d.png
 白而商君尤称刻薄又处战攻之世天下趋于诈力
 犹且不敢忘信以畜其民况为四海治平之政者哉
 颍滨论商君变法令曰解牛之技耻于屠狗禦人之
 盗耻于穿窬卫鞅有帝王之术而肯以强国之事说
 孝公乎盖鞅之志本于强国而已恐孝公之不能用
 是以极言其上以要之耳郑子华欲以郑为市于齐
 管仲不受而诸侯归之鞅欺公子卬以取魏河西利
 之所在无所复顾鞅而知帝王之术其肯为此哉古
卷三十一 第 12a 页 WYG0687-0223a.png
 之制刑轻重必与事丽杀人者死伤人及盗抵罪故
 人虽死而无憾今鞅使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
 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
 异者倍赋事未利及怠而贫者举为收孥刑之轻重
 岂复与事丽哉其后始皇之世有子而嫁者有刑夫
 为寄猳者杀之无罪妻为逃嫁者子不得母法皆与
 情不应至于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其端
 皆自鞅发之然鞅之死至于车裂而李斯之死至具
卷三十一 第 12b 页 WYG0687-0223b.png
 五刑皆被赤族之祸天之报人岂诬也哉
 东坡曰商鞅用于秦变法令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
 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
 秦人富强天子致胙于孝公诸侯毕贺苏子曰此皆
 战国之游士邪说诡论而司马迁暗于大道取以为
 史吾以谓迁有大罪二其先黄老后六经退处士而
 进奸雄特其小者耳所谓大罪二则论商鞅桑弘羊
 之功也自汉以来学者耻言商鞅桑弘羊而世主独
卷三十一 第 13a 页 WYG0687-0223c.png
 甘心焉皆阳讳其名而阴用其实其甚者名实皆宗
 之庶几其成功此司马迁之罪也秦固天下之强国
 而孝公亦有志之君也修其政刑十年不为声色游
 田之所败虽微商鞅有不富强乎秦所以富强者孝
 公敦本力穑之效非鞅流血刻骨之功也秦之所以
 见疾于民如豺虎毒药一夫作难而子孙无遗种则
 鞅实使之至于桑弘羊斗筲之才穿窬之智无足言
 者而迁称之曰不加赋而上用足善乎司马光之言
卷三十一 第 13b 页 WYG0687-0223d.png
 曰天下安有此理天地所生财货百物止有此数不
 在民则在官譬如雨泽夏涝则秋旱不加赋而上用
 足不过设法阴夺民利其害甚于加赋也二子之名
 在天下如蛆蝇粪秽也言之则污口舌书之则污简
 牍二子之术用于世者灭国残民覆族亡躯者相踵
 也而世主独甘心焉何哉乐其言之便已也夫尧舜
 禹汤世主之父师也谏臣拂士世主之药石也恭敬
 慈俭勤劳忧畏世主之绳约也今使世主临父师而
卷三十一 第 14a 页 WYG0687-0224a.png
 亲药石履绳约非其所乐也故为商鞅桑弘羊之术
 者必先鄙尧笑舜而陋禹也曰所贵贤主者专以天
 下适已而已此世主所以人人甘心而不寤也世有
 食钟乳乌喙而纵酒色以求长年者盖始于何晏晏
 少而富贵故服寒食散以济其欲无足怪者效彼之
 所为足以杀身灭族者日相继也得死于服寒食散
 岂不幸哉而吾独何为效之世之服寒食散疽背呕
 血者相踵也用商鞅桑弘羊之术破国亡家者皆是
卷三十一 第 14b 页 WYG0687-0224b.png
 也然而终不悟者乐其言之美便而忘其祸之惨烈
 也 又曰圣人制刑赏知天下之乐乎赏而畏乎刑
 也是故施其所乐者自下而上民有一介之善不终
 朝而赏随之是以上之为善者足以知其无有不赏
 也施其所畏者自上而下公卿大臣有毫发之罪不
 终朝而罚随之是以下之为不善者亦足以知其无
 有不罚也诗曰柔亦不茹刚亦不吐夫天下之所谓
 权豪贵显而难令者此乃圣人之所借以徇天下也
卷三十一 第 15a 页 WYG0687-0224c.png
 舜诛四凶而天下服何也此四族者天下之大族也
 夫惟圣人为能击天下之大族以服小民之心故其
 刑罚至于措而不用周之衰也商鞅韩非峻刑酷法
 以督责天下然其所以为得者用法始于贵戚大臣
 而后及于疏贱故能以其国霸由此观之商鞅韩非
 之刑非舜之刑而所以用刑者舜之术也后之庸人
 不深原其本末而猥以舜之用刑之术与商鞅韩非
 同类而弃之法禁之不行奸宄之不止由此其故也
卷三十一 第 15b 页 WYG0687-0224d.png
  又曰商君之法使民务本力农勇于公战怯于私
 斗食足兵强以成帝业然其民见刑而不见德知利
 而不知义卒以此亡故帝秦者商君也亡秦者亦商
 君也其生有南面之福既足以报其帝秦之功矣而
 死有车裂之祸盖仅足以偿其亡秦之罚理势自然
 无足怪者后之君子有商君之罪而无其功飨商君
 之福而未受其祸者吾为之惧矣
张仪
卷三十一 第 16a 页 WYG0687-0225a.png
 颖滨曰战国之为纵横者皆倾危反覆之士也然而
 污贱无耻莫如张仪而其成功莫如仪之多仪之未
 信于楚也辞而之晋谓怀王曰王无求于晋国乎王
 曰黄金珠玑犀象楚产也吾何求于晋仪曰王独不
 好色耳周郑之女粉白黛黑立于衢闾不知而见者
 以为神也王独不好色耳王说资之珠玉而遣之南
 后郑袖闻而忧之奉之以千金仪将行谓王曰天下
 关闭不通未知见日也愿王觞臣中饮仪请王召所
卷三十一 第 16b 页 WYG0687-0225b.png
 便习王召郑袖仪见之诡请罪曰仪行天下未尝见
 人如此其美也而仪言得美人是欺王也王与后大
 喜而仪言得行仪之所以求用者其术至此此所以
 言必信而功多也可不悲乎
 东坡曰张仪欺楚王以商于之地六百里既而曰臣
 有奉邑六里此与儿戏无异天下莫不疾张子之诈
 而笑楚王之愚也夫六百里岂足道哉而张又非楚
 之臣为秦谋耳何足深过若后世之臣欺其君者曰
卷三十一 第 17a 页 WYG0687-0225c.png
 行吾言天下举安四夷毕服礼乐兴而刑罚措其君
 之所欲得者非特六百里也而卒无丝毫之获岂惟无
 所获其所丧已不可胜言矣则其所以事君者乃不
 如张仪之事楚
穰侯
 温公曰穰侯援立昭王除其灾害荐白起为将南取
 鄢郢东属地于齐使天下诸侯稽首而事秦秦益强
 大者穰侯之功也虽其专恣骄贪足以贾祸亦未至
卷三十一 第 17b 页 WYG0687-0225d.png
 尽如范睢之言若睢者亦非能为秦忠谋直欲得穰
 侯之所处故扼其吭而夺之耳遂使秦王绝子母之
 义失舅甥之恩要之睢真倾危之士也哉
 颍滨曰秦诛商君逐穰侯君臣皆失之矣彼二子者
 知得而不知丧虽智能伯秦而不能免其身盖无足
 言者而惠王以怨诛鞅至诬以叛逆昭王以逼迁冉
 至出老母逐弱弟而不顾甚矣其少恩也彼公子虔
 方欲报怨固不暇为国虑矣而范睢欲毁人以自成
卷三十一 第 18a 页 WYG0687-0226a.png
 而至于是可畏也哉
范睢蔡泽
 颍滨曰范睢相秦其所以利秦者少而害秦者多以
 魏冉之专忘其旧勋而逐之可也而并逐宣太后使
 昭王以子绝母不已甚乎宣太后之于秦非有郑武
 姜庄襄后之恶也郑武姜庄襄后犹不可绝而睢勇
 绝之独不愧颍考叔茅焦乎及睢任秦事杀白起而
 用王稽郑安平使民怨于内兵折于外曾不若魏冉
卷三十一 第 18b 页 WYG0687-0226b.png
 之一二以予观之范睢蔡泽自为身谋取卿相可耳
 未见有益于秦也
白起
 颍滨曰读太史公白起传秦之再攻邯郸也起与范
 睢有怨称病不行以亡其躯慨然叹曰起以武夫无
 所屈信而困于游谈之士使起勉强一行兵未必败
 而免于死矣及读战国策观起自陈成败之迹乃知
 邯郸决不可再攻而起又非特以怨不行盖为之流
卷三十一 第 19a 页 WYG0687-0226c.png
 涕也赵充国征西羌守便宜不肯奉诏出兵辛武贤
 虽兵出有功充国竟为汉宣明其非是武贤怨之至
 骨虽不能害充国而卒陷其子卬呜呼循道而不阿
 自古难之欤
樗里甘茂
 颍滨曰苏秦为诸侯弱秦而张仪为秦弱诸侯其说
 犹可言也如樗里疾公孙奭党于韩甘茂党于魏向
 寿党于楚皆借秦之强以摇动诸侯而成其私民
卷三十一 第 19b 页 WYG0687-0226d.png
 生其间其受害可胜言乎今世虽无战国相倾之势
 然士居其间其以喜怒成败天下事者多矣人主诚
 能得其情其罪可胜诛乎
 唐子西曰昔樗里之葬渭南也曰后百年当有天子
 宫夹吾墓至汉兴长乐宫在其东未央宫在其西谨
 按史记秦昭王七年岁在辛酉樗里子卒汉高帝七
 年长乐宫成八年营未央宫是岁癸卯上距辛酉实
 一百有三年世知二宫作于高帝之时而不知百年
卷三十一 第 20a 页 WYG0687-0227a.png
 之前樗里子固己言之于秦昭王之世矣古称得道
 至人能知城邑宫殿从何福业生此非虚语也凡物
 成就本非一生之所能为至其变灭亦非一事之所能
 废业凝而成既泮而败其所由来远矣世无至人故
 莫识其所从也若樗里子者岂足名得道哉彼不过
 以数知之耳盖万物本于道故道能知之不外于数
 故数亦能知之战国之士大抵皆深于数故知来事
 如此至诘其所从来彼亦不能知也
卷三十一 第 20b 页 WYG0687-0227b.png
 
 
 
 
 
 
 
 历代名贤确论卷三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