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七
卷十七 第 1a 页 WYG0687-0105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历代名贤确论卷十七
  通论
   诸公即位正不正(东坡/)
   鲁之失国(颍滨/)
   鲁用郊(东坡/)
   鲁犹三望(东坡/)
   雩闵雨(东坡/) (刘蕡/)
卷十七 第 1b 页 WYG0687-0105b.png
   大夫无遂事(东坡/)
诸公即位正不正
 东坡曰始终受授之际春秋之所甚谨也无事而书
 首时事在二月而书二月在三月而书三月者例也
 至于公之始年虽有二月三月之书而又特书正月
 隐元年春王正月三月公及邾仪父盟于蔑所以揭
 天子之正朔而正诸侯之始也公羊传曰缘臣民之
 心不可以一日无君缘始终之义一年不二君不可
卷十七 第 2a 页 WYG0687-0105c.png
 旷年无君故书曰元年春王正月此四者相须而不
 可去也定公元年书曰王三月晋人执宋仲几于京
 师先儒疑焉而未得其当也尝试论之春秋十有二
 公其得始终之正而备即位之礼者四文成襄哀也
 摄而立不得备即位之礼者一隐是也先君不以其
 道终而已不得备即位之礼者六桓庄闵僖宣昭是
 也先君不以其道终而又在外者二庄公定公也在
 外踰年而后至者一定公也且夫先君虽在外不以
卷十七 第 2b 页 WYG0687-0105d.png
 其道终而未尝有逾年而后至者则是二百四十二
 年未尝一日无君而定公元年鲁之统绝者自正月
 至于六月而后续也正月者正其君也鲁之统方绝
 而未续天子之正朔将谁正邪公羊曰正月者正即
 位也定无正月者即位后也定哀多微词而何休以
 为昭公出奔国当绝定公不得继体奉正呜呼昭公
 绝而定公又得立是鲁无君矣谷梁曰昭无正终故
 定无正始是桓庄闵僖宣昭皆不书正月欤丘明无
卷十七 第 3a 页 WYG0687-0106a.png
 传杜预之注略而不明而公谷之说又如此故愚犹
 有言焉
鲁之失国
 颍滨曰鲁自宣公杀其世子而自立公室遂卑三桓
 分有其民而窃咻之民知有大夫而不知有君襄公
 二十九年季武子取卞公还自楚不敢入归而不敢
 问盖鲁君之失国也久矣至昭公不忍其(缺/)能收民
 而举兵攻之遂以失国哀公孤弱甚于昭公又欲以
卷十七 第 3b 页 WYG0687-0106b.png
 越人攻之终亦出死于越嗟夫弃国五世而欲一朝
 收之宜其难哉昔齐晏子尝告景公以田氏之祸公
 问所以救之者晏子曰唯礼可以已之在礼家施不
 及国而大夫不收公利景公称善而不能用齐卒以
 亡语称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
 人以柏周人以栗使民战栗孔子闻之曰成事不说
 遂事不谏既往不咎予尝考之以为哀公将去三桓
 而不敢正言古者戮人于社其托于社者有意于诛
卷十七 第 4a 页 WYG0687-0106c.png
 也宰我知其意而亦以隐答焉其曰使民战栗以诛
 告也孔子知其不可曰此先君之所为植根固矣不
 可以诛戮齐也盖亦有意于礼乎不然何咎予之深
 也孔子曰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十世希不失矣礼乐
 征伐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
 不失矣自隐至昭而逐于季氏凡十世自宣至定而
 制于阳虎凡五世虎不逾世而败自是三桓微没不
 复见焉鲁公室虽微不绝遂与战国相终始盖以臣
卷十七 第 4b 页 WYG0687-0106d.png
 僭君不义而得民要以力自毙君虽失众而其实无
 罪久则民将哀之其势固当然哉
鲁用郊
 东坡曰先儒之论或曰鲁郊僭也春秋讥焉非也鲁
 郊僭也而春秋之所讥者当其罪也赐鲁以天子之
 礼乐者成王也受天子之礼乐者伯禽也春秋之讥
 鲁郊也上则讥成王次则讥伯禽成王伯禽不见于
 春秋而夫子无所致其讥也无所致其讥而不讥者
卷十七 第 5a 页 WYG0687-0107a.png
 春秋之所以求信于天下也夫以鲁而僭天子之郊
 其罪恶如此之著也夫子以为无所致其讥而不讥
 焉则其讥之者固天下之所用而信之也郊之书于
 春秋者其类有二书卜郊不从乃免牲者讥卜常祀
 而不讥郊也鼷鼠食郊牛之口伤改卜牛者讥养牲
 之不谨而不讥郊也书四月五月九月郊者讥郊之
 不时而不讥郊也非卜常祀非养牲之不谨非郊之
 不时则不书不书则不讥也禘于太庙者为致夫人
卷十七 第 5b 页 WYG0687-0107b.png
 而书也有事于太庙者为仲遂卒而书也春秋之书
 郊者犹此而已故曰不讥郊也郊祀者先王之大典
 而夫子不得见之于周也故因鲁之所有天子之礼
 乐而记郊之变焉耳成十七年九月辛丑用郊公羊
 传曰用者不宜用者也九月非所用郊也谷梁传曰
 夏之始犹可以承春以秋之末承春之始盖不可矣
 且夫郊未有至九月者也曰用者著其不时之甚也
 杜预以为用郊从史文或说用然后郊者皆无取焉
卷十七 第 6a 页 WYG0687-0107c.png
鲁犹三望
 东坡曰昔之论春秋书犹之义者皆曰犹者可以已
 也愚以为不然春秋之所以书犹者二曰如此而犹
 如此者甚之之词也公子遂如齐至黄乃复辛巳有
 事于太庙仲遂卒于垂壬午犹绎是也曰不如此而
 犹如此者幸之之词也闰月不告朔犹朝于庙不郊
 犹三望是也夫子伤周道之衰礼乐文章之坏而莫
 或救之也故区区焉掇拾其遗亡以为其全不可得
卷十七 第 6b 页 WYG0687-0107d.png
 而见矣得见一二斯可矣故闰月不告朔犹朝于庙
 者悯其不告朔而幸其犹朝于庙也不郊犹三望者
 伤其不郊而幸其犹三望也春秋之书三望者为不
 郊而书也或卜郊不从乃免牲犹三望或郊牛之口
 伤改卜牛牛死乃不郊犹三望而谷梁以为乃者亡
 乎人之词也犹者可以已之词也夫郊祀者先王之
 大典而夫子不得亲见之于周也故因鲁之所行郊
 祀之礼而极言之焉耳故不郊犹三望者皆夫子所
卷十七 第 7a 页 WYG0687-0108a.png
 以存周之遗典也若曰可以已则是周之遗典绝矣
 或曰鲁郊僭也夫子何存焉曰鲁郊僭也而夫子不
 讥夫子所讥者当其罪也赐鲁以天子之礼乐者成
 王也受天子之礼乐者伯禽也夫子而讥鲁郊也上
 则讥成王次则讥伯禽成王伯禽不见于经而夫子
 何讥焉故曰犹三望者夫子之所以存周之遗典也
雩闵雨
 东坡曰雩者先王所以存夫爱民之心而已也天之
卷十七 第 7b 页 WYG0687-0108b.png
 应乎人君者以其德不以其言也人君修其德使之
 无愧乎其中而又何祷也虽然当岁之旱也圣人不
 忍安坐而视民之无告也故为之雩雩者先王之所
 以存夫爱民之心而已也作传者不达乎此而为是
 纷纷之论亦可笑矣谷梁传曰月雩正也秋大雩非
 正也冬大雩非正也月雩之为正何也其时穷人力
 尽是月不雨则无及矣雩之必待其时穷人力尽何
 也雩者为旱请也古之人重请以为非让也呜呼为
卷十七 第 8a 页 WYG0687-0108c.png
 民父母安视其急而曰毛泽未尽人力未竭以行其
 区区之让哉愚以为凡书雩者记旱也一月之旱故
 雩书月一时之旱故雩书时春秋书雩之例时月而
 不日以为旱之不在乎日也唯昭公之末年八月上
 辛大雩季辛又雩而昭公之雩非旱雩也公羊传曰
 又雩非雩也聚众以逐季氏也然则旱雩之例亦可
 见矣传例曰凡灾异历日者月历月者时历时者加
 日又雩记旱也旱记灾也故愚举此以为例
卷十七 第 8b 页 WYG0687-0108d.png
 刘蕡曰春秋鲁僖公一年之中三书不雨者以其人
 君有恤人之志也鲁文公二年之中一书不雨者以
 其人君无悯人之心也故僖致精诚而旱不害物文
 无悯恤而变则成灾
大夫无遂事
 东坡曰春秋之书遂一也而有善恶存焉君子观其
 当时之实而已矣利害出于一时而制之于千里之
 外当此之时而不遂君子以为固上之不足以利国
卷十七 第 9a 页 WYG0687-0109a.png
 下之不足以利民可以复命而后请当此之时而遂
 君子以为专专者固所贬也而固者亦所讥也故曰
 春秋之书遂一也而有善恶存焉君子观其当时之
 实而已矣公子结媵陈人之妇于鄄遂及齐侯宋公
 盟公羊曰媵不书此何以书以其遂事书大夫无遂
 事此其言遂何大夫出疆有可以安国家利社稷则
 专之可也公子遂如周遂如晋公羊亦曰大夫无遂
 事此其言遂何公不得为政也其书遂一也而善恶
卷十七 第 9b 页 WYG0687-0109b.png
 如此之相远岂可以不察其实哉春秋者后世所以
 学为臣之法也谓遂之不讥则愚恐后之为臣者流
 而为专谓遂之皆讥愚恐后之为臣者执而为固故
 曰观乎当时之实而已矣西汉之法有矫制之罪而
 当时之名臣皆引此以为据若汲黯开仓以赈饥民
 陈汤发兵以诛郅支若此者专之可也不然获罪于
 春秋矣
 历代名贤确论卷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