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二
卷十二 第 1a 页 WYG0687-0072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历代名贤确论卷十二
  二帝三代通论中
   汤武(范文正公/)
   汤仁文王畏利(牛僧孺/)
   商刚周柔(颍滨/)
   唐虞三代建官(东坡/)
   三代劝勉其民(颍滨/)
卷十二 第 1b 页 WYG0687-0072d.png
   三代富而教之(六一/)
   尧舜周公(李商隐/)
汤武
 范文正公曰明夷阴上明下其义病矣火入地中其
 光翕矣蔽贤伤善之时也夫文明在上则贤者遂进
 文明在下则善人用伤其商之末世耶君子用晦然
 后免于其难然则文王其不用晦乎何以尝幽之耶
 文王盖有国焉德加于人晦之难也故以文明入于
卷十二 第 2a 页 WYG0687-0073a.png
 难终以柔顺而出矣箕子虽无政焉而最近于闇故
 自辱其身以晦其道然后乃免故文明在下难哉圣
 贤其犹病诸变斯时者惟九三乎得其大者其汤武
 之事欤 又曰革水火相薄变在其中圣人行权革
 易之时也夫泽有水则得其宜今泽有火是反其常
 矣天下无道圣人革之以反常之权然而反常之权
 天下何由而从之以其内文明而外说也内卦文明
 外卦兑说以此之文明易彼之昏乱以天下之说易
卷十二 第 2b 页 WYG0687-0073b.png
 四海之怨以至仁易不仁以有道易无道此所以反
 常而天下听矣其汤武之作耶苟道德不去虽汤武
 日生当为天下之助何反常之有焉
汤仁文王畏利
 牛僧孺曰救天下者皆曰仁得天下者皆曰利则可
 乎曰不可也不得已而有天下则曰仁得已而有者
 则曰利也若畏其利善以其仁皆圣也汤文王是也
 原意曰圣人视生民以天下襁稚在焚溺无不挈者
卷十二 第 3a 页 WYG0687-0073c.png
 然则挈而授其家乎将遂挈而有之乎彼家无人而
 有之不得已而仁矣有人而有之则得已而利矣夏
 无人也(谓无/微子)汤有以仁殷有人也文王畏其利前贤
 明汤意故无伯夷后圣明文王意故曰周之德可谓
 至德也已矣
商刚周柔
 颍滨曰商有天下者三十世而周之世三十有七商
 既衰而复兴者五王而周之既衰而复兴者宣王一
卷十二 第 3b 页 WYG0687-0073d.png
 人而已盖商之多贤君宜若其世之过于周周之贤
 君不如商之多而久于商者数世其故何也周公之
 治天下务以文章繁缛之礼和柔驯扰刚强之民故
 其道本于尊尊而亲亲贵老而慈幼使民之父子相
 爱兄弟相悦而无犯上难制之气行其至柔之道以
 揉天下之戾心而去其刚毅果敢之志故其享天下
 至久而诸侯内侵京师不振卒于废为至弱之国何
 者优柔和易可以为久而不可以为强也若夫商人
卷十二 第 4a 页 WYG0687-0074a.png
 之所以为天下者不可复见矣尝试求之诗书诗之
 宽缓而和柔书之委曲而繁重者皆周也而商人之
 诗骏发而严厉其书简洁而明肃以为商周之风俗
 盖在乎此矣夫惟天下有刚强不屈之俗也故其后
 世有以自振于衰微然至其败也一散而不可复止
 盖物之强者易以折柔忍者可以久存柔者可以久
 存而常困于不胜强者易以折而其末也可以有所
 立此商之所以不长而周之所以不振也呜呼圣人
卷十二 第 4b 页 WYG0687-0074b.png
 之为天下亦有所就而已不能使之无弊也使之能
 久而不能强能以自振而不能以及远此二者存乎
 其后世之贤与不贤矣太公封于齐尊贤而上功周
 公曰后世必有篡弑之臣周公治鲁亲亲而尊尊太
 公曰后世寖衰矣夫尊贤上功则近于强亲亲尊尊
 则近于弱终之齐有田氏之祸而鲁人困于盟主之
 令盖商之政近于齐而周公之治周者其所以治鲁
 也故齐强而鲁弱鲁未亡而齐先亡也书称伊尹去
卷十二 第 5a 页 WYG0687-0074c.png
 亳适夏既丑有夏复归于亳盖伊尹耕于有莘之野
 既以处士从汤矣及其适夏非其私行也汤必与知
 之其君臣之心以谓从汤伐桀以济斯民不若使伊
 尹事桀以正其乱虽使夏不亡商不兴无憾也及其
 不可复辅于是舍而归耳其后文王事纣亦身为之
 三公至将囚而杀之然后弃之而西盖汤之于桀文
 王之于纣其不欲遽夺之者如此此其所以为汤文
 王而后世之所不及也
卷十二 第 5b 页 WYG0687-0074d.png
唐虞三代建官
 东坡曰天下之事古略而今详天下之官古寡而今
 众圣人非有意于其间势则然也火化之始燔黍捭
 豚以为糜矣至周而醯醢之属至百二十瓮栋宇之
 始茅茨采椽以为泰矣至周九尺之堂山节藻棁圣
 人随世而为之节文岂得已哉周书曰唐虞稽古建
 官惟百夏商官倍亦克用乂圣人不以官之众寡论
 治乱者以为治乱在德而不在官之众寡也礼曰夏
卷十二 第 6a 页 WYG0687-0075a.png
 后氏官五十商二百周三百与周官异学者盖不取
 焉夫唐虞建官百简之至也夏后氏安能减半而辨
 此理之必不然也孔安国曰禹汤建官二百不及唐
 虞之清要荣古而陋今学者之病也自夏商观之则
 以官百为清要自唐虞而上云鸟纪官之世而观之
 则官百为陋矣夫岂然哉愚闻之叔向曰昔先王议
 事以制不为刑辟故子产铸刑书而叔向非之夫子
 产之刑书末世之先务也然且得罪于叔向是以知
卷十二 第 6b 页 WYG0687-0075b.png
 先王之法亦简矣先王任人而不任法劳于择人而
 逸于委任故法可以简法可以简故官可以省古人
 有言省官不如省事省事不如清心至矣
三代劝勉其民
 颍滨曰王道之至于民也其亦深矣贤人君子自洁
 于上而民不免为小人朝廷之间揖让如礼而民不
 免为盗贼礼行于上而淫辟邪放之风起于下而不
 能止此犹未免为王道之未成也王道之本始于民
卷十二 第 7a 页 WYG0687-0075c.png
 之自喜而成于民之相爱而王者之所以求之于民
 者其粗始于力田而其精极于孝弟廉耻之际力田
 者民之最劳而孝弟廉耻者匹夫匹妇之所不悦强
 所最劳而使之有自喜之心劝所不悦而使之有相
 爱之意故夫王道之成而及其至于民其亦深矣古
 者天下之灾水旱相仍而上下不相保此其祸起于
 民之不自喜于力田天下之乱盗贼放恣兵革不息
 而民不乐业此其祸起于民之不相爱而弃其孝弟
卷十二 第 7b 页 WYG0687-0075d.png
 廉耻之节夫自喜则虽有大劳而其事不迁相爱则
 虽有强狠之心自顾其亲戚之乐以不忍自弃于不
 义此二者王道之大权也方今天下之人狃于工商
 之利而不喜于农惟其最愚下之人自知其无能然
 后安于田亩而不去山林饥饿之民皆有盗蹠趑趄
 之心而闺门之内父子交忿而不和及朝廷之上虽
 有贤人而其教不逮于下是故士大夫之间莫不以
 为王道之远而难成也然臣窃观三代之遗文至于
卷十二 第 8a 页 WYG0687-0076a.png
 诗而以为王道之成有所易而无难者夫人之不喜
 乎此是未得为此之味也故圣人之为诗道其耕耨
 播种之勤而述其岁终仓廪丰实妇子喜乐之际以
 感动其意故曰畟畟良耜俶载南亩播厥百榖实函
 斯活或来瞻女载筐及筥其饟伊黍其笠伊纠其镈
 斯赵以𧂭荼蓼当此时也民既劳矣故为之言其室
 家来馌而慰劳之者以勉卒其事而其终章曰荼蓼
 朽止黍稷茂止穫之挃挃积之栗栗其崇如墉其比
卷十二 第 8b 页 WYG0687-0076b.png
 如栉以开百室百室盈止妇子宁止杀时犉牡有救
 其角以似以续续古之人当此之时岁功既毕民之
 劳者得以与其妇子皆乐于此休息閒暇饮酒食肉
 以自快于一岁则夫勤者有以自忘其勤尽力者有
 以轻用其力而狼戾无亲之人有所慕悦而自改其
 操此非独于诗云尔道之使获其利而教之使知其
 乐亦如是也且民之性固安于所乐而悦于所利此
 臣所以为王道之无难者也
卷十二 第 9a 页 WYG0687-0076c.png
三代富而教之
 六一日惟三代仁政之本始于井田而成于学记曰
 国有学遂有序党有庠家有塾其极盛之时大备之
 制也凡学本于人惟磨揉迁革使趋于善至于风俗
 成而颂声兴盖其功法施之各有次第其教于人者
 勤而入于人者渐勤则不倦渐则迟久而深夫以不
 倦之意待迟久而成功者三王之用心也故其为治
 必久而后致太平而为国皆至于六七百年而未已
卷十二 第 9b 页 WYG0687-0076d.png
 此其效也三代学制甚详而后世罕克以举盖或不
 知本末而不备又求于速不待其成而殆故学之道
 常废而仅存
荛舜周公
 李商隐曰尧去子舜亦去子周公去弟后世人以为
 能断此绝不知圣人事者断之为义疑而后定者也
 圣人所行无疑又安用断圣人持天下以道民不得
 知圣人理天下以仁义民不得知害去其身未仁也
卷十二 第 10a 页 WYG0687-0077a.png
 害去其家未仁也害去其国亦未仁也害去其天下
 亦未仁也害去其后世然后仁也宜而行之谓之义
 子不肖去子弟不顺去弟家国天下后世皆蒙利去
 害矣不去则反宜然而为之尧舜周公未尝疑又安
 用断故曰断非圣人事
 
 
 
卷十二 第 10b 页 WYG0687-0077b.png
 
 
 
 
 
 
 
 历代名贤确论卷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