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
卷六 第 1a 页 WYG0687-003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历代名贤确论卷六
  文王
   西伯受命称王(梁肃/) (六一/) (孙明复/)
   西伯献地请纣去炮烙刑(温公/)
   文王之囿(颍滨/)
   文王之兵(杜牧/)
西伯受命称王
卷六 第 1b 页 WYG0687-0033b.png
 梁肃曰太史公曰诗人道西伯以受命之年称王而
 断虞芮之讼遂追王大王王季改正朔易服色十年
 而崩或谓大雅序文王受命作周泰誓序十有一年
 武王伐殷妄徵二经以实其说予以为反经非圣不
 可以训莫此为甚焉尝试言之夫惟圣人无作作则
 为万代法仲尼美文王之德曰三分天下有其二以
 服事殷又曰内文明而外柔顺以蒙大难文王以之
 未有南面称王而谓之服事易姓创制而谓之柔顺
卷六 第 2a 页 WYG0687-0033c.png
 仲尼称武王之烈曰汤武革命又曰武王末受命未
 有父受之而子后革命父为天子云末受当武王之
 会盟津也告诸侯曰汝未知天命未可以誓师也曰
 惟九年大统未集予小子其承厥志孰有王者出征
 复俟天命大统既改而复云未集礼大传称牧之野
 既事而退遂柴于上帝追王大王王季文王改正朔
 殊徽号若虞芮之岁称王则不应复云追王王制既
 行则不应复云改物是皆反经者也夫大者天地其
卷六 第 2b 页 WYG0687-0033d.png
 次君臣圣人知定位之不可易也故制为上下之礼
 财成天地之道使各当其分而不相间若亿兆之去
 留天命之与夺则存乎其时圣人顺而行之故讴歌
 所归而舜禹揖让桀纣恶盈则汤武放伐所谓后天
 而奉天时不得已而为之者也若殷道未绝纣凶未
 极而遂称王以令天下则不可谓至德也已此其非
 圣者也予以为大雅作周之义盖取夫积德累仁为
 海内所归后武王因之遂成大业非所谓革命易姓
卷六 第 3a 页 WYG0687-0034a.png
 为作周也泰誓纪年盖武王周公追考前文陈王业
 之盛自虞芮始故断为受命之岁仲尼宪章文武故
 因而叙之曰十有一年武王伐殷非所谓自称王而
 为之数也文王既殁经义斯在如曰不然以俟君子
 六一曰书称商始咎周以乘黎乘黎西伯也西伯以
 征伐诸侯为职事其伐黎而胜也商人已疑其难制
 而患之使西伯赫然见其不臣之状与商并立而称
 王如此十年商人反晏然不以为怪其父师老臣如
卷六 第 3b 页 WYG0687-0034b.png
 祖伊微子之徒亦默然相与熟视而无一言此岂近
 于人情邪由是言之谓西伯受命称王十年者妄说
 也以纣之雄猜暴虐尝醢九侯而脯鄂侯西伯闻之
 窃叹遂执而囚之几不免死至其叛已不臣而自王
 乃反优容而不问者十年此岂近于人情邪由是言
 之谓西伯受命称王十年者妄说也孔子曰三分天
 下有其二以服事商使西伯不称臣而称王安能服
 事于商乎且谓西伯称王者起于何说而孔子之言
卷六 第 4a 页 WYG0687-0034c.png
 万世之信也由是言之谓西伯受命称王十年者妄
 说也伯夷叔齐古之知义之士也方其让国而去顾
 天下莫可归闻西伯之贤共往归之当是时纣虽无
 道天子也天子在上诸侯不称臣而称王是僭叛之
 国也然二子不以为非依之久而不去至武王伐纣
 始以为非而弃去彼二子者始顾天下莫可归卒依
 僭叛之国而不去不非其父而非其子此岂近于人
 情邪由是言之谓西伯受命称王十年者妄说也书
卷六 第 4b 页 WYG0687-0034d.png
 之泰誓称十有一年说者因以谓自文王受命九年
 及武王居丧二年并数之耳是以西伯听虞芮之讼
 谓之受命以为元年此又妄说也古者人君即位必
 称元年常事尔不以为重也后世曲学之士说春秋
 始以改元为重事然则果常事欤固不足道也果重
 事欤西伯即位已改元矣中间不宜改元而又改元
 至武王即位宜改元而反不改元乃上冒先君之元
 年并其居丧称十一年及其灭商而得天下其事大
卷六 第 5a 页 WYG0687-0035a.png
 于听讼远矣又不改元由是言之谓西伯以受命之
 年为元年者妄说也后之学者知西伯生不称王而
 中间不称改元则诗书所载文武之事粲然明白而
 不诬矣或曰然则武王毕丧伐纣而泰誓曷谓称十
 有一年对曰毕丧伐纣出于诸家之小说而泰誓六
 经之明文也昔者孔子遭衰周之际患众说纷纷以
 惑乱当世于是退而修六经为后世法及孔子既殁
 去圣稍远而众说复兴与六经相乱自汉以来莫能
卷六 第 5b 页 WYG0687-0035b.png
 辨正今有卓然之士一取信乎六经则泰誓者武王
 之事也十有一年者武王即位之十有一年耳复何
 疑哉司马迁作周本纪虽曰武王即位九年祭于文
 王之墓然后治兵于孟津至作伯夷列传则又载父死
 不葬之说皆不可以为信是以吾无取焉取信于书
 可矣
 孙明复曰左传吴公子季札来聘请观于周乐见舞
 象箾南籥者曰美哉犹有憾说者曰憾恨也文王恨
卷六 第 6a 页 WYG0687-0035c.png
 不及已致太平意以谓文王不能夷商纣于当世取
 天下于己有遗恨焉愚甚惑之窃谓季札之是言也
 非知乐者也厚诬于圣人矣若果如季子之言也则
 是文王怀二以事其上匿怨以伺其间包藏祸心乃
 乱臣贼子矣何者以文王受封商室列为诸侯纣虽
 无道君也安得为人之臣有无君之心哉矧纣以文
 王为西伯位于诸侯之上赐之弓矢斧钺使得征伐
 纣之有德于文王也厚矣则文王宜乎竭力尽能夙
卷六 第 6b 页 WYG0687-0035d.png
 夜匪懈以事于纣也又岂可背惠忘施以怨报德将
 成干纪乱常之事哉噫事必不然章章矣观乎纣既
 失德毒流四海诸侯咸叛而文王事之独无二心故
 孔子曰三分天下有其二以服事商周之德其可谓
 至德也已矣又曰下之事上也虽有庇民之大德不
 敢有君民之心仁之厚也有庇民之大德有事君之
 小心其舜禹文王周公之谓欤若文王犹有憾也则
 孔子何以谓之至德与仁厚者乎或曰史记齐世家
卷六 第 7a 页 WYG0687-0036a.png
 叙太公之迹其后亦言西伯昌之脱羑里归与吕尚
 阴谋修德以倾商政其事多兵权与奇计若文王果
 无憾也则何得与太公阴谋修德以倾商政其事多
 兵权奇计之如是哉由是观之则季子之言又何诬
 也曰此盖秦火之后简编错乱司马子长修史记叙
 太公之迹也不能实录善事乃散取杂乱不经之说
 以广其异闻尔斯固不足疑于圣人也呜呼古称季
 札贤明博达观乐能尽知兴衰而于此也何蒙暗顿
卷六 第 7b 页 WYG0687-0036b.png
 惑之若是邪逮乎杜预服虔之徒复无卓识绝见以
 发明之斯又乖谬之甚也
西伯献地请纣去炮烙刑
 温公论史载崇侯谮西伯于纣曰西伯积善累德诸
 侯皆向之将不利于帝纣乃囚西伯于羑里西伯既
 出乃献洛西之地以请纣去炮烙之刑纣许之温公
 曰纣疑文王之得民故囚之既释而又献地以止其
 虐刑是正信崇侯虎之谮于纣也岂所谓遵养时晦
卷六 第 8a 页 WYG0687-0036c.png
 以蒙大难者哉且纣惟不胜其淫虐之心故为炮烙
 之刑若能自止而不为则不待受西伯之地若不能
 自止虽受地于西伯而为之如故谁能禁之哉
文王之囿
 颍滨曰齐宣王问曰文王之囿方七十里有诸孟子
 对曰于传有之周虽大国未有以七十里为囿而不
 害于民者也意者山林薮泽与民共之而以囿名焉
 是以刍荛雉兔者无不获往不然七十里之囿文王
卷六 第 8b 页 WYG0687-0036d.png
 之所不为也
文王之兵
 杜牧曰大儒在位而未有不知兵者未有不能制兵
 而能止暴乱者未有暴乱不止而能活生人定国家
 者自生人以来可以屈指而数也今兵之下者莫若
 刺伐之法诗大雅维清奏象舞之篇曰维清缉熙文
 王之典迄用有成维周之祯象者象武王伐纣刺伐
 之法此乃文王受命(受殷王专/征之命也)七年五伐留战阵刺
卷六 第 9a 页 WYG0687-0037a.png
 伐之法遗之武王武王用以伐纣而有天下致之清
 平为周家之祯祥周公居摄祀文武于清庙作此诗
 以歌舞文武之德其次兵之尤者莫若钩援冲壁今
 之一卒之长不肯亲自为之诗大雅周公皇矣美周
 之诗曰以尔钩援以尔临冲以伐崇墉临冲闲闲崇
 墉言言此实文王伐崇墉傅于其城以临车冲钩援
 其城文王亲自为之夫文王何人也周公诗之夫子
 删而取之列于大雅以美武王之功德手弦而口歌
卷六 第 9b 页 WYG0687-0037b.png
 之
 
 
 
 
 
 
 历代名贤确论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