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一
卷十一 第 1a 页 WYG1286-059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石洞集卷十一
            明 叶春及 撰
 志论四
  肇庆府
   叙
叙曰万历丙戍冬肇庆有郡乘之役当是时督府则连
江吴公监司则山阴王公太守则山阴郑公吴公曰必
卷十一 第 1b 页 WYG1286-0594b.png
叶刺史且毋令投石也余于吴公未有一介之绍徒以
浮誉察举于丘壑之间独奈何身隐而焉用文以负知
已其明年则吴公入为大司空又明年而王公参政西
楚海虞黄公自吾惠来代十五朏而志始成自纪志表
传创于史迁后多放之郡事孰非朝廷为纪一表者表
也表著之则见也易沿革最急与秩官选举为表三地
理建置赋役学校祀典兵防为志六名宦流寓人物列
女为传四遍覆并育广记备言则外志杂志终焉总之
卷十一 第 2a 页 WYG1286-0595a.png
十有六篇卷二十有二夫志肇庆岂不难哉州县废置
玦断丝棼志固多眯史亦未备欲绪其条贯难一不出
户知天下而直数百里之内山川道里讹谬相承难二
赋役兵戎万民所乐苦一方所安危也其事牛毛其弊
鼠穴今一一釐之难三名宦人物恕则违于国人严则
违慈孙孝子难四文词芜秽武功志辄敝帚弃之国人
往往以请二三名家之外无论古今为删润至过半犹
未尽雅驯空令牛汗难五客谓史以文胜况志乎久不
卷十一 第 2b 页 WYG1286-0595b.png
出三五十年而更故以覆瓿日夜不处以劳于古今远
近之间致自亲筹推钱榖兵戎期于不失以华其颠谁
则知之第饰其辞亦足窃名于天下矣叶子曰唯唯否
否不然如客所谓非楚人鬻珠秦伯嫁女乎春秋其事
桓文其文史义则孔子自谓窃取之文义不逮又非事
实是三失也孔子执事敬曾子忠于谋人余不佞数奉
教于君子矣不致投石而未免益疾则余之罪也夫则
余之罪也夫罗浮石洞叶春及化甫叙
卷十一 第 3a 页 WYG1286-0595c.png
   郡纪论
尧命义叔宅南交舜巡守至衡山则南方诸侯于此而
奉纪法肇庆直衡山之阳而𨽻交州刺史遗风往事不
少槩见何哉周犹荒昧而况唐虞之际断自秦汉亦疑
信之故也嗟夫秦并天下至今千八百馀年何异一枰
之奕广狭异地分合异时治乱异轨仁暴异政君子小
人异道休咎灾祥异变稽诸谱牒盖其详哉大都置诸
安则安置诸危则危天下之本在于一人聚辐成轮聚
卷十一 第 3b 页 WYG1286-0595d.png
个成室合郡为国由国以为天下夫孰非一人之张弛
而忽之也乃今开府大臣常莅治之宣上德达下情福
泽先被恶在乎五大而不在边余故综前代之迹暨所
睹闻撮其大者备鉴观焉作郡纪
   郡纪总论
论曰秦皇汉武恃甲兵之威开关攘地则后世孰不非
之然吾五岭遂得齿于中州筚车蓝缕之功焉可少也
肇庆兼有南海苍梧合浦之地汉晋以来礼乐征伐行
卷十一 第 4a 页 WYG1286-0596a.png
于三郡史不绝书以为不专肇庆取其二三册耳要之
举网岂一目遗乎唐以魑魅视春新诸州无问奸良使
为一丘之貉虐矣今天地仁气与王政同其曣㬈此一
时也第竟内所急无隃寇蛮自汉时固已患其剽黥宋
元而后水旱盗贼溢于编简近世尤甚丙子之役民乃
息肩即令芟夷蕴崇龙蛇之生实在山泽况跛不忘起
宁讵无其人乎薄赋敛匡乏困阅卒徒严戌守安民弭
衅此为兢兢古者以三十年之通虽凶旱水溢民无菜
卷十一 第 4b 页 WYG1286-0596b.png
色丙戌不远足为寒心语曰不行其野不遗其马言备
之不可已也
   沿革表论
五岭以南广运万里秦直以三郡制之汉增郡九列邑
尚亦廑廑晋宋方域益蹙析置益繁宋熙寓郡高要为
县七晋康郡以端溪置县至十馀梁益众建州郡弹丸
之地视汉全越不啻过之倏分倏并倏废倏置倏彼倏
此倏多倏寡名号屡易绣错丝棼沈约谓巧历不能推
卷十一 第 5a 页 WYG1286-0596c.png
信矣梁陈谱牒不传晋宋虽有纪载之书曾不务明终
始欲一其条贯难隋唐而后去郡著州以图简略其所
并省无可复考四会泷水数十里之间故迹四五祇有
其名耳郑樵谓州县可易山川则否故禹贡九州必山
川以别之夫斄牛在前有目共睹蚍蜉即离朱见或不
能此大小之辨也春秋经传所见百七十国三十一国
不知其所况五岭外区区之辟小县乎大氐先王画野
分疆宁论广狭诚以定治而已国朝成化间增县二嘉
卷十一 第 5b 页 WYG1286-0596d.png
靖间增县一至今万历增二县一州岂曰纷更皆势之
不可已也封疆之臣保竟息民是为上策不然虽多亦
奚以为旧志无表其述郡邑舛甚辨区域徵因革审要
害察风土亦纪载之首务也于是以历代史寻绎而绪
正之后之君子欲综其本末庶几哉作沿革表
   沿革总论
余表沿革一本于历代史原始要终实窃取之意史文
缺略缪戾敢自谓亡或可因而求之顾质诸旧志多不
卷十一 第 6a 页 WYG1286-0597a.png
同恐以彼为郢书而燕说我也乃据一统志旧志误者
疏其下缕辩之一统志误亦然庶知余言之不躗也泷
水县虽分而沿革有可證者且彼新志与吾旧志伯仲
并著之
   秩官表论
人言郡县自秦始不然哉古者千里百县县有四郡以
布列于五等之间秦废封国而存郡县之名于是乎以
郡统县置监郡御史皆以乂民直与子与贤异耳汉因
卷十一 第 6b 页 WYG1286-0597b.png
于秦礼损益可知江左州郡实繁隋矫其枉去郡而州
以太守而为刺史倏复倏更迄于唐宋上复置府则犹
州牧之任也端康二州因潜邸而隆府号迨今郡皆府
矣大氐民极之建其等惟三县居下上有州郡又上则
有监牧溯于秦汉皆同要之乂民为本水榖亦养庚癸
亦养何必名为哉三代与子故有小史掌邦国之志奠
系世辨昭穆范宣子用是知其祖豕韦御龙以及陶唐
后世与贤辟如四时当时而用过则已焉而自以身不
卷十一 第 7a 页 WYG1286-0597c.png
朽彼有题名而人又为之表皆不朽之事也历观古今
大贤不朽大恶不朽馀不知谁何无异草木恶亦不速
朽恨矣且夫天地运而不积往来相嬗必有历以纪之
苟求其故虽千载之日甲适乙鐍甲辉乙珥可坐致之
次前代治官以俟来世亦日历也呜呼包公一砚不持
杜咨万石贻诮今皆不朽可不慎与作秩官表
   秩官表总论
论曰旧表监司何以不表监司郡志也志全越则表之
卷十一 第 7b 页 WYG1286-0597d.png
不表遂不传乎功德有于民旧传之吾亦传之尔其不
表之也不敢冒其名也其传之也不敢没其实也是故
刘洎不长史于康州以督府李廷珙之春也高仁表之
新也陈行范之泷也陆东升之端也旧也何以不表行
范贼廷珙仁表遥授东升守将通志本旧唐书刺史行
范矣其为贼也何吾亦旧唐书本尔冠春泷猺首于刺
史其刺史之也仍其号也其猺之也正其名也东升之
守将廷珙仁表之遥授何廷珙归宋南汉尚据岭南仁
卷十一 第 8a 页 WYG1286-0598a.png
表使倭奴故宠以新州刺史治民之谓守禦敌之谓将
东升隐裨将以是知其非守也泷自宋以后不表曰非
吾土矣唐表之何以桓彦范贤之郭元振贤何以不表
流赵博宣李涉皆流也旧登教授于推官曰星岩碑则
然今登推官何吾本宋百官志何以不表县属郡志也
志县则表之故君子上不谄而下不渎也
   选举表论
德进言扬古今取人不越二道校文之后众竞进以贪
卷十一 第 8b 页 WYG1286-0598b.png
婪论者薄之亟欲反于乡里之教五帝异礼三王不相
沿乐苟可以割何必皆鸾刀哉是则然矣周书曰以言
取人人竭其言以行取人人竭其行言必至也汉察孝
廉窃名伪服吾敢谓其必无暮夜凿坏胠箧发匮与白
昼剽人而夺之金轻重县矣居不必忠信行不必廉洁
藻缋其辞自可通籍登金门上玉堂肉食贵富泽润后
世何知仁义享其利者为有德岂与抱先王之道术择
地而蹈糟糠不厌死已哉修之未有何所坏于天子之
卷十一 第 9a 页 WYG1286-0598c.png
庭一旦具官便私自营所谓不变塞也子能言父母即
以诱𨗳及就外傅师友之所董勉遑恤其他噫利禄之
中人深矣高皇帝初置科举还罢已与荐举并行旌车
四驰寸长必致得人之盛施及建文监于成宪颓波或
可制哉毋谓郡无人汉重明经陈元领袖唐重进士莫
宣卿袖然举首洪武荐举多至七十人一岁应书十人
甲科四人永乐应书常二十馀人甲科或五六人近乃
寥寥若晨星韩退之谓其业愞孰不学可能斯之未能
卷十一 第 9b 页 WYG1286-0598d.png
地脉何罪习之所渐久则人人愞孰应书必多宣卿犹
病无称必如陈元庶几无愧余欲应书累累若此明德
逴逴若彼覼缕著之先荐举古之道也次进士举人岁
贡是谓三涂馀附之作选举表
   选举表总论
论曰旧志有封君有诸生有仪宾不录非科制也封君
以子贵故于子见之诸生偶赏官尔(若府学生廖谦以/徭入朝授新兴典)
(史/)汉卿相多起佐史国朝若况伯律辈即科贡何以加
卷十一 第 10a 页 WYG1286-0599a.png
焉吏虽进以赀聚田家子试文法犹有选举之意与应
例异矣旧志不录县尉余乃进之
   地理志论
肇庆虽岭外乎肢脉分布连络衡山郤望骑田氓渚一
岭之限尔北连含洭广泽临贺南际大海西扼苍梧东
有高峡之险重山复岭带以长江地深阻而民质悍亦
用武之国也陈之帝用高要兴汉之霸自封州徽帝以
端高帝以康岂非地之灵淑发祥于帝王者乎驰义侯
卷十一 第 10b 页 WYG1286-0599b.png
下牂牁因郁水以入西江伏波出桂阳因汇水以至四
会戈船下濑出零陵或下离水或抵苍梧冯盎在高凉
则吾祭南门苏章军贺江而楚人不能南下陈霸先自
高要出遂解广州之围主客攻守之形可见已方今天
下一家关门之设惟待暴客守令列城而居土宇昄章
县于曩时皆州刺史郡兼八州无异隋唐都督之任为
天子牧养元元他无事矣漆林材木之饶不绝于山鱼
盐蜃蛤不绝于海清淑之气磅礴而郁积既无所发斯
卷十一 第 11a 页 WYG1286-0599c.png
不能独当也或曰天地自西北而东南九州盛于雍冀
及兖而后至于扬荆闽之建州吾越之曲江亦西北也
其后负海始盛二陈二莫伯先元叟谨微文彬诸君子
皆康产至宋积中惟鼎乃起绥端所谓地气非耶今何
其寥廓也夫气不息不择地而有火力弱风而飏之火
益炽蜀之有文本文翁之风之也范蔚宗志后汉郡国
山川泉池乡聚城亭并书而班孟坚地理志于国风独
详焉广谷大川民生异俗移风易俗信惟上之人矣作
卷十一 第 11b 页 WYG1286-0599d.png
地理志
   分野论
论曰五岭以南自晋史后俱扬州矣而杜佑则谓荆州
尽衡山之阳若以接境壤界奈何舍荆而扬之属信然
第先王制地绣错而犬牙之安能一切肇庆东北则中
宿含洭西北则广泽临贺繇斯置𣙗扬荆亦兼之哉以
辩星土星纪不得专矣斯道盛于春秋时其言卓诡往
往奇中要地不迁胡国之先后为(杜佑辩吴越/三晋先后)或疑岭
卷十一 第 12a 页 WYG1286-0600a.png
南旷远非一次所及又况郡邑眇小乌足当之则日月
有一不烛烛非日月天真如覆盎矣惟南北反易二千
年未有明其解者余有闻于父执刘梧也天地南北东
西不同天之运也平地之倚也攲人处地上观天南面
而已天虽有北实沦地中必平旋而南焉然后人得而
见也日行北陆躔星纪之次是谓南至而殷乎地面之
南方星纪必于地面之南方故以分东南之扬也日行
南陆躔鹑首之次是谓北至而殷乎地面之北方鹑首
卷十一 第 12b 页 WYG1286-0600b.png
必于地面之北方是以分西北之雍也是故紫微垣居
天之中地之北所谓北极者也玄武七宿虽皆天北而
为星纪玄枵娵訾之次然斗牛女丽天市垣外距北极
最远虚危则未远室壁则最近故其旋出地面斗牛女
南殷扬粤虚危东殷青齐室壁直当乎幽燕并卫也朱
鸟七宿虽皆天南而为鹑首鹑火鹑尾之次然井鬼直
距北极最近柳星张渐远翼轸隔丽太微垣之下距北
极为最远故其旋出地面井鬼北殷秦雍柳星张西殷
卷十一 第 13a 页 WYG1286-0600c.png
三河以西梁益翼轸则直南殷乎荆楚也苍龙七宿虽
皆天东为寿星大火析木之次然角亢距南北二极为
适中房心近中尾箕隔天市垣距北极为最远故其旋
而可见角亢氐殷乎兖郑氐房心殷乎宋豫尾箕则当
闽粤之南也白虎七宿虽皆天西为降娄大梁实沈之
次然奎娄距北极不远胃昴渐近觜参直距紫微而无
他垣之隔故其旋而可见奎娄殷乎近中之徐鲁胃昴
毕则偏北之冀赵觜参则直北之晋也天道远人道迩
卷十一 第 13b 页 WYG1286-0600d.png
妖祥影响所不敢知作者或不出此封国命祀江河脉
络之云皆不求其故从而为之辞者也但星家以尾箕
分燕觜参分益与此不同参之为晋左传详焉右据龙
尾则有取于南粤录尔
   风俗论
论曰岭西接南楚山多而峻出羊峡邸番禺大海南环
负山多仁近水之民足于知高要其都会也重厚多君
子种学而负气小民龊龊自持逋荡之徒博簺以游剽
卷十一 第 14a 页 WYG1286-0601a.png
掠椎埋往往交通外海饭稻羹鱼有陂池山泽之饶莫
府所驻故具五民更徭徵发独先诸邑南通新兴北则
四会饶橘林之利士秀而文喜豪侠持吏长短相告言
故至今谓之四会笔新兴膏壤沃野自昔以为上田好
稼穑殖五榖然鲜蓄藏商贾不通自莘老志完邦衡明
仲相继流窜犹有先贤遗风而重器为之冠好讼探丸
执雠不避亲昵则其蔽也阳春斗辟县茅茨土阶纤俭
习事尚不失葛屦之俗健讼是从奈何益疾阳江东通
卷十一 第 14b 页 WYG1286-0601b.png
恩平西通电白亦一都会也滨海通鱼盐之货果陏蠃
蛤不待贾而足山海置戍则四方喜游子弟不召而自
来其民好勇轻生豪殖之家利役贫民以武断于乡曲
高明与南海大同俗多君子好文采宽缓阔达而足智
民俗儇巧仰机利而食持刀笔入官寺遍于郡邑南海
之风也夫恩平亦东南一岩邑也南通新会西通阳江
电白电白旄牛而恩平绾毂其口广宁与四会同俗见
官府挺而走险薪蒸与众共之庶几容成大庭之民岁
卷十一 第 15a 页 WYG1286-0601c.png
时男女聚会互歌为谑猺之俗也德庆岭西上游地重
重为邪敦朴畏罪缙绅先生秉礼而矜节婚姻不为夷
虏犹有石元叟李谨微之风尚节侠故李文彬以义倡
之云合景从及敝好胜崇毁封川邑小而陋自苏子瞻
固已称其好义赋入必先俗淳讼简缙绅矜节同于德
庆自唐宣卿以诗赋魁天下后无闻者开建偪仄两粤
间其民健悍习俗朴鄙狱无深坚婚姻同德庆赋入则
同封川总之德庆以南春新恩阳以西昔患猺今已芟
卷十一 第 15b 页 WYG1286-0601d.png
夷民得息肩南亩室家相保惟并江州邑水为患积贮
最急三加不举遣女满车丧奉浮屠御酒肉弃祖祢为
出门之祭未免一丘之貉凡民函五常之性刚柔缓急
音声不同系水土之风气故谓之风好恶取舍动静无
常随君上之情欲故谓之俗书曰尔惟风然则水土之
风又在乎上之风之也记言同俗本一道德俗不同同
于道同于德同矣簿书不报期会岂大于此
   建置志论
卷十一 第 16a 页 WYG1286-0602a.png
凡建郡邑必择形势以为之城又即城之形势以为之
署行署属署以次昈列皆建置于官而政令系焉者也
夫其严城外卫公署内处俨然南面以临四竟岂令逸
豫侈大哉无亦惟是赋政修令以达王事而已春秋传
曰位政之建也署位之表也高堂戺辨等威所以表识
使知有尊而因以部署乎民也惧生力之诎而以貉道
行之不可茅茨采椽曰吾尚尧舜道日在北陆而犹欲
御絺绤亦势之不能也君子攸芋朝夕虔君命匡民生
卷十一 第 16b 页 WYG1286-0602b.png
使各有宁宇不至目巧象廊即隆栋重门奚病乃若凭
然百姓之上如紫宫帝居关而守之虎豹烦冤侘傺奈
何直于其庭庆让所及始平易而缮葺之否则断址颓
垣鞠为茂草狱讼繁兴储峙无备天厉不戒盗贼公行
虽居署据位而畔官离次久矣何者居之不思而庶官
之道旷也一旦有急乃惴惴然婴城以守不亦末乎邮
置预备惠民漏泽咸政之纪附之作建置志
   建置志总论
卷十一 第 17a 页 WYG1286-0602c.png
论曰令甲都里有申明亭粤无之亦不知其当有矣廑
廑悬额县门当时奉诏不恪况今乎以十九章听民讼
布在教民榜此不举复置正约之是舍五而二三也僧
道设官阴阳立学圣人因世变而为之制医最急假令
选敏慧而岐黄之教岂有天昏札瘥哉诏预备仓立四
乡移民之虑成化初太守黄瑜郡丞马襄高要令孙珍
皆积贮至数万石尚立法之始乎今并于郡县廥或名
义不辨奈何责实饥有食寒有衣疾有药死有葬尧舜
卷十一 第 17b 页 WYG1286-0602d.png
之政何以加焉惟养济院具宪纲部使者一稽其籍馀
皆亡矣是在良有司哉是在良有司哉
   赋役志论
里父居室土田园池若租税岁所出纳皆有籍不幸而
灾迁先诸货岂其珠玉不恤而区区赫蹄之忧百千巨
万于是焉在其为货大矣圣人作经宜非性命不谈禹
贡庶土三壤贡赋错锡至于总铚戛服山林皋隰之征
徒役期令具在周官男女少多米盐烦细无异里父岂
卷十一 第 18a 页 WYG1286-0603a.png
非天下一大家哉萧何以图籍而知阨塞强弱国朝诸
臣纂一统志户口田赋阙焉曰非黄白即何刀笔吏禹
周公未可谓非圣人也郡赋役志故多阙讹缪相袭录
空文而不务明终始嘉隆之际所谓先庚我欲观负版
是故之邑而不足徵也郡郁攸为虐邑胥之焰甚于郁
攸今无论自万历方田与更始后之赋役一视此以为
元奈何而不周毖赋役有正有杂其名实繁原初穷变
虽群胥不能解也徒以长短禦人守令以郡邑为家知
卷十一 第 18b 页 WYG1286-0603b.png
乃其职安得曰钱榖有主者不料量愚闇惟吏之师贤
豪又鄙琐之非吏何以余故详著于篇后之君子以览
观焉夫亦愈知政矣作赋役志
   户口论
论曰洪武户几九万口四十一万有奇今户损九之四
口半存耳况岁徵为实此犹虚哉罗定所分户不过二
十一口不过十一馀岂尽耗于盗贼国初法严隐丁自
令以下罪有差今胥为政故隐者多辟如千钧无论负
卷十一 第 19a 页 WYG1286-0603c.png
者几人期尽而止是则然矣奸人以贿侥幸则代役皆
贫民也猺蛋版虽不同编民正统志犹存之可以观世
今不与编民同耗几何见外志
   官民田论
论曰田胡为而有官民哉古者田受于公秦开阡陌民
乃得自买卖为私田非上所授制吏禄禀生徒若有没
入则犹属之官云民田农人受于富人既入大半之税
县官不得更重取之故其料也轻官田官挈以授农人
卷十一 第 19b 页 WYG1286-0603d.png
岁收其入以富人之入为比故其科也重其在今无复
官田矣犹仍旧贯故薄征蠲役以节适章皇帝减官田
租挈诏两下睿皇帝于苏州减至八十馀万石岂不仁
哉然未易弦而张之也朱子谓漳有官田职田学田名
不一轻重异吏缘为奸欲九等定亩总一州税租之数
而分𨽻焉万历九年幸弓田宜上书请如朱子而削官
田之目乃如江西版中田地无论所着官民僧咸有岂
非胶瑟柱而协宫商哉无田授民又不能限田连阡陌
卷十一 第 20a 页 WYG1286-0604a.png
其赋反轻无立锥之地重者常在安得而不检覈不能
奉宣德意故不平罪在州县然虚粮去矣未可求多于
秉国之臣也
   䱷课论
论曰䱷课第课䱷人河泊所主之制也波及州县则以
死徙多课无徵补助之耳高要有鱼利银已税民塘复
亩科二升皆课之以献程出纳不睹其目何哉胥云混
于民米余不能详之矣高明无课可补已税民塘亦科
卷十一 第 20b 页 WYG1286-0604b.png
二升出纳亦未之睹甚可怪也
   屯盐论
论曰盐煮海而成非人力莫致故籍惟丁之登与民异
计丁办课制也其后筑田为池引水渍沙潴于井泻池
不及半寸烈日暴之而盐成矣丁亡绝以田补之一井
当一丁之课于是有丁引有田引而田始登于籍富者
田数千百井盐丁之贫如故田引多则蠲亡绝丁引毋
溢额贫者其有瘳乎高要人綦母虑当宋宣和间副转
卷十一 第 21a 页 WYG1286-0604c.png
运领广惠潮恩盐课谓盐田鬻于富人因废灶故额损
于元丰请买田依灶纳课许之其言今施行亦煮盐之
田也闽中尝欲折色招商行于漳泉如粤不果尽令折
色听商自买而税之屯田积粟不然即转漕于边无不
足余应诏言之矣
   物产论
论曰宋贡砚匪赐史官故端砚重于天下杜咨遂以蒙
诟夫有尤物皆足厉民正统后采砚之使不至人直砺
卷十一 第 21b 页 WYG1286-0604d.png
视之非惟上所好耶善乎子罕之辞玉也曰惧丧吾宝
嗟嗟吾宝无丧多矣而奚人之宝为
   学校志论
余读诗至子衿未尝不废书而叹也曰嗟乎周室迁而
礼乐崩郑国从而学校废衿佩之子謋然瓦解挑达乎
城阙之间于时贤者欲一见之不可心之惩悠有以哉
今学官遍郡邑备干戈羽籥之容盛诗书礼乐之教庠
声序音鍧鍧不绝服方领习矩步者肩相摩于其庭此
卷十一 第 22a 页 WYG1286-0605a.png
其学校兴耶废耶三代之学皆明人伦得诸心为德施
诸身为行措之用为蓺教而兴之皆是物也今惟绣其
鞶帨而青紫之是几所养非所用所用非所养兔丝燕
麦祇有其名北斗南箕挹而扬之难矣繇是观之废耶
兴耶周衰学士先生无所讲业故孔子与其徒或弦歌
读书于缁帷之林杏坛之上后世书院由此滥觞而鹿
洞鹅湖以为嚆矢要之学校教立书院无异骈拇故近
秉国之臣一切毁之使尽归于一途意则善矣礼失而
卷十一 第 22b 页 WYG1286-0605b.png
求之野傥所谓野非耶鹿洞说书闻者流涕苟能感人
教莫大焉取法然明而自以身为鹄的亦矫枉之过也
洪武八年诏有司立社学有司奉职无状高皇帝为发
艰哉之叹而止正统改元乃以责督学宪臣郡邑尚不
治何乃社乎夫天下学众矣高要致廑文皇帝诏书恩
施甚美今有司劳来不倦振举苴补劝学厉贤以广人
才岂不岂弟君子哉师之所以教弟子之所以学一本
诸身心而措之斯不诡于先王而学兴也书院社学皆
卷十一 第 23a 页 WYG1286-0605c.png
非具文附著之作学校志
   祀典志论
圣人知幽明之故匪特有礼乐以治人鬼神曶爽亦莫
不怀而柔之若柳下季之论制祀详哉其言之矣敬而
不黩故神降之嘉生民以物序九黎乱德爰及三苗唐
虞肇重黎之后使复典之民乃无盖典祀丰昵傅说犹
以为黩况其它乎高皇帝圣神为百神主定祠祭正封
号令郡邑三坛祀云雨风雷山川社稷城隍若厉王祀
卷十一 第 23b 页 WYG1286-0605d.png
夫子犹循前代之旧肃皇帝始诏礼官称先师核从祀
肇启圣之仪穆皇帝从以薛瑄今上又推广之诏有司
严祀事毋滥非大圣人孰能如此尽制者乎民百户为
公社及啜食馁者使有归岁时祷赛戒誓虽不领于有
司皆经祠此不修而淫昏纵矣蒲媪祠乃千载事甚诞
缙绅先生不道如此类余不敢言之也令甲惟孝肃一
祠若唐宋名贤天壤俱敝缘栾石之义诸祠自此兴作
祀典志
卷十一 第 24a 页 WYG1286-0606a.png
   从祀论
论曰薛文清从祀议起于弘治改元八十馀年至隆庆
始定当是时以陈献章王守仁并请攻者纷如上罢守
仁其后又罢献章盖其慎也万历十二年复以二子请
攻如前上不听乃与胡居仁并祀四子学行不同上兼
收之大哉圣学胡可管窥蠡测也
   乡贤名宦论
论曰旧志有言陈元父子挺出岭海犹仪凤应龙乡祠
卷十一 第 24b 页 WYG1286-0606b.png
尚遗岂非阙典丘陵推高于夷野阙龟立宝于泰台春
恩是已故祀而不传其通都旧邑文章勋业代不乏人
祀礼孔严犹有所限传而未祀宁渠无其人乎二阳滥
矣高新则约且拔诸邑之尤而祀于郡往往行之吾何
独不然陈元介于苍梧未敢遽祀盖慎之也传祀宜协
祀而不传诚如旧志不祀亦可滥传之乎循者多矣余
观新兴俎豆止陈司寇一人如九鼎大吕见者知为希
世之瑞恩平亦止祀唐君欲为作传览邑中所上哑然
卷十一 第 25a 页 WYG1286-0606c.png
而止其他可知固无辞于高新也若高要墨绶二百馀
年名宦祠无一人闻诸舆人亦当议者
   兵防志论
昔高皇帝定天下制礼作乐以兴太平终不以此而偃
武备其在外服众建卫所分阃制之秩皆在有土之上
当是时或有席宠凭陵人以不军为耻始未尝不欲藉
其股肱爪牙而后稍陵弛巽耎也承平久儒者主事顷
步半菽皆受命于文墨之臣韎韦跗注至为使者前马
卷十一 第 25b 页 WYG1286-0606d.png
阘茸则沉汩纤醲少知自好不过习揖让学椠觚以自
表异韬钤不闻尺籍空阙治事之堂尚且朽腐崩陀茀
草不剪况其他乎天顺以后州县乃始有兵与卫所两
军相为表里一旦有事斩将搴旗先登陷阵往往出于
应募起行间拜大将仗钺登坛爵通侯而位东第者先
后相望世胄无闻其蒙矢石身膏草野皆徵召之士也
两军立立何异腹背之毛所养非所用所用非所养吾
甚感于韩非矣肇庆古用武之国卫一所十有一水军
卷十一 第 26a 页 WYG1286-0607a.png
一屯戍七十有奇尺籍之卒三千有奇戍卒亦三千有
奇戈船三十有五而水军不与焉材官猛士林立雾集
饬以宪臣至严毖矣齐之技击魏之武士秦之锐卒桓
文之节制递相胜而不如汤武技击武锐加之节制亦
可少哉卫所国朝定制犹乎郡县故以为主馀随时制
置列于其后参游以下旧并列名监司既不表第录世
官及其功载以倡起之屯田军所印给馈饟日繁若营
砦于阨塞最重余故详其本末强弱之形经略君子以
卷十一 第 26b 页 WYG1286-0607b.png
览观焉作兵防志
   军制论
论曰国朝军制军十小旗领之小旗五总旗领之总旗
二百户所领之百户所十千户所领之千户所五卫领
之统于都司讨伐乃遣大将出已即休都指挥指挥以
下无他将矣方今山海应募不过三千有奇肇庆所十
有一藉令尺籍如曩胜兵一万二千三百二十宁用募
哉军政弛视公徒为私𨽻食不时役无虚日亡逃接踵
卷十一 第 27a 页 WYG1286-0607c.png
尺籍遂空宣德以来常遣直指使者阅军冠盖相望隐
者多存者少岁月远久踪迹难即有株送往往中道而
逝徒苦里正存者又多孱弱遇大敌畏失亡终不令荷
殳而斗糜食县官议者欲尽舍之诚有激于其言也或
欲更行朵集尽民户而军之徵丁补伍犹然怨怼况复
强民有乱而已夫无食之患奚患无兵计军一月之食
其直三钱两军当民兵一月三军当客兵一月方今军
及馀子三千二百二十三人不及初九千九百一十七
卷十一 第 27b 页 WYG1286-0607d.png
可食民兵四千五百四十七人客兵三千三十二人安
在哉无经界堙而屯田废也稽屯田籍民兵尚安事客
若尺籍毋老弱毋利役毋朘削罪人必孥配毋远主者
岁时献其数于兵宪逃必于主者获之官习孙吴学骑
射兵宪岁时都肄以奉而制赏罚庶存十一于千百也
   民壮论
论曰弘治诏里选丁壮岂非丘甸遗意哉家人子不习
为兵贾勇何害老弱滥厕占役多门冒名揽充父子相
卷十一 第 28a 页 WYG1286-0608a.png
嬗绛帻甲裳祇供迎送承符执讯存谢常数千里虚名
鲜实不能应卒则其敝也军兵既如彼民兵又如此势
必出于客兵嗟嗟亦未睹其害哉凡人忍以父母之身
千里而蹈汤火必其虎狼之性非厚利不足以副其望
不自爱惜而轻以身试法一无乡党之亲亲戚之爱见
人室庐妻子不惮寇黥去如飘风二彼见土人且总总
矣舍而用我必我也能意常轻之未见功而自负一逆
其意则群起而噪呼三督府临武刘公尝疏其害太仓
卷十一 第 28b 页 WYG1286-0608b.png
凌公亦疏以土易客实五方之人也方今里兵第取服
役营兵视之信贤矣杞人过计以为莫里选贤粤有鏄
燕有函秦有庐胡有弓车兵必惟客之用是粤以函耕
燕以庐被秦之持击必弓车而后可也或欲随里定编
大率户一人丁田多者户二人或三人少者二户一人
或三户一人大率里百人即如里甲之制一年一甲十
年一役小县兵少二年二甲五年一役大寇竭作十年
而更其籍充必推择子弟壮者毋雇夫令子弟为兵亦
卷十一 第 29a 页 WYG1286-0608c.png
朵集法耳视原额随粮徵银官雇之已善雇必土人布
置训练一如营兵不必夺银别募申占役之令则人人
皆选卒矣或曰粤人喜兵惟广之新会惠之长乐郡中
恐无应者陈武帝用高要刘隐用封川李质用德庆非
土人乎
   屯田论
论曰国家屯田遣百户尽率其部以出非以伍不可失
哉每百户领屯一每军赋田二十七亩食其耕之所获
卷十一 第 29b 页 WYG1286-0608d.png
而入馀粮六石于官其大氐也肇庆诸所十四城守故
遣六百户领六屯负海之所三之籍皆少一百户其一
屯实兼之矣嗟嗟肇庆屯田岂不异哉一百户至五十
馀屯或二三十屯少乃十屯问其故不能道曰国初实
然多分子屯自弘治始则闻之故老云知其子忘其母
涉沱潜而遂指为岷嶓失其源矣南方田皆沃壤与北
殊军欲不耕而食则举而授农人久之农为政移易隐
没不能诘初或以田质子钱因而不复甚至诡民田鬻
卷十一 第 30a 页 WYG1286-0609a.png
之若豪植之家兼并围夺何可胜数盗侵水激裁一二
耳余总十一所较之田失其故不啻三一粮则于故有
加如阳春所三屯业改民视故粮赢七百奈何罪逋负
哉正统令卫所籍屯田疆界顷亩咸具藉令以害已去
宪署犹存天下一家何必军民而有差别当弓田时求
以此疆彼界非军即民卜五可得德庆所田在开阳晋
康贼平亦置不问何也田不清而惟粮是责酌彼行潦
其盈几何第田蹙矣以民律之犹足民有田二十七亩
卷十一 第 30b 页 WYG1286-0609b.png
一以中壤岁入榖亩一石米四斗五升岁得米十二石
五斗农如之军耕以农人之全自食以主人之半输官
岂不绰绰肇庆卫屯军尚四百三十馀人舍屯而城者
四百坐享主人之全而不忍割其半不知正粮自予农
矣馀粮不失半年之食吾犹任之况失者众饟何得不
蹶近以罪田均肥瘠定多寡越所隃屯纷纭析补田失
其屯屯失其所所失其伍此大乱之道也经界决裂数
世之后田将不复可稽且国家所为屯田岂徒利六石
卷十一 第 31a 页 WYG1286-0609c.png
之入哉内有亡费之利外有守禦之备者也今宜复春
耕之籍无变其故田有广狭肥瘠宁以粮为低昂尽驱
屯军而耕官少六屯一百户领之正经界杜侵剋戒游
惰禁朘削广蓄积时训练庶几立屯之意军游閒久恐
不能任稼穑则以召农一田岁十二石养一军有馀矣
贳其他役就屯立甲善抚循而无烦扰亦易从也
   兵防志总论
论曰余观肇庆之载其在往昔盗贼如屯蜂营垒如攒
卷十一 第 31b 页 WYG1286-0609d.png
戟卒之殄灭大军之啴焞也固知营垒乃守险之罝罘
环山以逐鹿兔腾而蹙之非韩子卢不可勇夫重闭今
虽不虞安可去备一垒数卒无异晨星傥遇勍敌宁能
斗乎分则杯水不胜原火聚则一发可引千钧亦一道
也人见其睫则谓保障之未能徒茧丝我自丘甸法废
有天下者胡能一日息肩于兵藉如阳春异时乘障举
烽皆入闾取其左故志咨嗟目为上策诸邑尽可遵行
农夫醳耒红女下机睊睊胥谗知其尤甚选用民兵或
卷十一 第 32a 页 WYG1286-0610a.png
可省三之一耳肇庆被山环海要害虽同北津砦立威
棱震乎殊俗即有鲸鲵奔蹙列郡共之惟是深山实易
藏疾夫人徙宅除治岂不一新久之唐陈草自萌茁政
令繁颇加以饥馑傲民亡命必山焉依宜速剪夷无令
滋蔓蹈瑕履衅则猺以为之阶羊膻而蚁附焉醢酸而
蚋集焉内讧外和所由来也故志录黄宫尹陆康州策
甚具厥疾已瘳局方未可复用若药不以无疾而勿畜
择县令责招主无越两端不然俟其糜溃欲倚数垒以
卷十一 第 32b 页 WYG1286-0610b.png
为安如捧土以塞孟津难矣哉
   名宦传论
司马氏胡为而传循吏哉惧棰筴之伤马而惠文不足
与治也故曰奉职循理何必戒严意念深矣班孟坚缘
是差次西京而德让君子始与其列颍川力行教化山
阳以经术润饰吏事名实炳然奈何掩于一眚故后世
郡邑春秋传称名宦亦一例也夫物有至至则名𦽊骝
騄耳谓之名马干将镆邪谓之名器嵩泰衡华恒谓之
卷十一 第 33a 页 WYG1286-0610c.png
名山自一华一木一技一艺莫不有名而况人乎故宦
而名则至矣廉平不苛则名欲聚恶去废坠修举则名
兴学校明教化士斐然向风则名刚毅有大节禦大菑
而捍大患则名死封疆则名明政刑而渫恶民不得肆
则名虽不循循一辙尽如孟坚所书惟所遇之足以名
当时而传后世皆其所传者也虽然名实不离如马名
马牛名牛以其实耳炙毂过髡犹知为人必先名实先
王之政可知庄生取辟主宾名实离矣是故假名者伯
卷十一 第 33b 页 WYG1286-0610d.png
违道以干名者奸盗名者欺过情亟人知而名者薄铅
刀而蒙宝剑之称驽马冒于神骏谁则信之肇庆亦仕
国也故多唐宋以上名贤暨今兹旧志若续无虑二百
四十馀人盛矣皆名实纯粹乎抑亦有名胜也人贵耳
贱目后之视今犹今之视昔或欲汰中庸以下毋令简
珠混于鱼目小子碌碌乌能任进退之权与其过而弃
之宁过而存之果神骏哉超光越影虽掩覆千载犹霅
煜牛斗间固不能混也作名宦传
卷十一 第 34a 页 WYG1286-0611a.png
   何敞传论
论曰通志载鹄奔亭事而以伯有彭生證之夫血气聚
而成形形具而能言鬼神无形言安从生左氏失诬固
言之矣要善无微而不彰恶无隐而不露若有神以司
之而不知其然者此亦可以劝善止邪且传疑纪载之
时有也
   张柬之传论
论曰余读唐书柬之司马新州在神龙二年六月其秋
卷十一 第 34b 页 WYG1286-0611b.png
长流泷州武三思随遣周利贞就岭外杀之而柬之已
死其在新突未黔也又员外而新顾称其治行岂贤人
所至如车行地迹随之耶抑乐道之也噫贤人之于民
深矣
   张宋卿陈焕传论
论曰恭父少微皆惠人余故习之故志第言太守礼贤
兴学而簿无传无得而称焉夫恭父知于忠简忠献少
微有陋巷环堵之乐语曰不知其人视其友又曰贫视
卷十一 第 35a 页 WYG1286-0611c.png
其所不为可以信二公矣
   吴廷举传论
论曰献臣在吾广最久广中妇人孺子皆能道之霍文
敏黄文裕乃不相能何也文裕谓献臣浑身是胆皮囊
是智胆则有矣令顺德挫中贵人抗御史身亲三木副
使广东疏镇守中贵人忠罪二十忤瑾荷校不死谪戍
雁门参政江西陷桃源贼中乃执其酋以出劾李献吉
横宸濠将齮龁之致仕犹论二宰相而去智者岂为之
卷十一 第 35b 页 WYG1286-0611d.png
乎呜呼其愚可及也其智不可及也
   张吉传论
论曰张克修在端州尝论学于陈公甫静中养出端倪
不善是也湛原明引易专直翕辟中庸溥博渊泉及孟
子四端證之溥博渊泉不繇积累乍见入井恻隐生焉
固知四端皆非养出要在扩充天地之道动静无端间
不容发程子以善学称人静坐盖为初基假此捷径若
曰圣途恐适楚之冥山也
卷十一 第 36a 页 WYG1286-0612a.png
   王大用传论
论曰余闻文成公讲学五羊也平旦鼓徵则自藩臬至
于庶氓莫不拱听惟大用辩之曰致知大学之教也良
知不虑而知德性也致知之中曰良良知之上曰致得
无援菩提圆觉入孔门乎良知良能虽皆德性易曰乾
以易知坤以简能是天地之大至于夫妇之愚不肖未
尝去能徒知也徒知可圣则孔子胡谦道之未能周官
奚能之使耶于是罢讲然则大用匪特政事足术也文
卷十一 第 36b 页 WYG1286-0612b.png
井记正而达
   程鉴俞大猷传论
论曰缙绅大夫好言军旅而介胄之士则托文艺以为
名高未必兼才皆失其本也程鉴俞大猷两人皆以铅
椠见称诸公间余儿时耳剽鉴有身膏草泽之志而大
猷初上大司马书亦壮总兵岭东万事瓦解余至闽闽
人轻之王慎中尝语大猷人皆死以博侯既侯矣安能
死哉其知之矣诚哉非苟而已
卷十一 第 37a 页 WYG1286-0612c.png
   赵埙传论
论曰余春及上书穆宗也纳言李一元哗于朝必纠之
必沮之少司空赵公锦端笏曰古人以九九见何沮为
中丞南海何公维柏为言如此余于赵公不相识今始
知为郡丞公子博士李茂魁曰郡丞公侃侃正议郡人
言祠与志无愧名宦惟郡丞公语曰是父是子不虚哉
   李材传论
论曰自王文成湛文简以致良知体认天理三四言为
卷十一 第 37b 页 WYG1286-0612d.png
嚆矢则谈道者多放之噭噭然若建鼓而求亡子也孟
成易修身为本摄知归止自谓贤于致良知矣余友韦
纯显从孟成游亟称之余谓纯显通乎昼夜而知知何
以摄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止
何所归况以鸡伏卵猫捕鼠释之而称惠能真见性命
其为仙佛岂顾问哉政事气节则圣人之徒也
   王民顺传论
论曰余观何宗伯所为东门桥记知王公谈道者也而
卷十一 第 38a 页 WYG1286-0613a.png
王公则自言家荆国而学金溪嗟乎此其为王公哉学
者往往求多介甫明道固尝贷于晋城苏氏亦谓天子
无民欲贷以收之胡于青苗以为口实顾役保甲今奉
之不啻圣书谁之法也且锐然身任天下宁渠有其人
哉子静学虽不同朱子固言其实夫拱手高谈吾学孔
子吾学孔子谁则不能要以躬行则吾未之有得王公
不苟循人所以为王公哉
   郭应聘传论
卷十一 第 38b 页 WYG1286-0613b.png
论曰余迁宾州守倦游至竟上书乞骸骨归郭公时抚
粤西劾守春及逃奉诏削为什伍臣春及顿首世之尘
垢欲逃久矣天地囿我阴阳缚我臣安逃哉逃于罗浮
之间无所往矣遂筑逃庵石洞居焉于是太守郑公则谓
叶子君毋释憾也乎余戄然曰晏婴不知孔子孔子顾
亟称之以私灭公非夫也余又无憾郑公曰余为郎尝
事郭公连江吴公之南即郭公问焉何以治两粤郭公
曰异时军府取货百司将吏百司将吏安取之哉余受
卷十一 第 39a 页 WYG1286-0613c.png
两粤疆事反此耳连江廉于处默不因人言然若是可
知郭公也粤人曰辟之水万历改元及壬癸之间浑浑
尔郭公制其颓波连江粼粼白石
   吴文华传论
论曰吴公廉洁与其家处默颉颃岭海之间称二吴不
虚哉武节处默犹有惭德而吴公亦不欲竟善哉乎王
元美之推言之也曰吴公当右臂时其兵力不隃胜贼
乃能鼓其所不足而卤斩恒过当及其继诸公为大帅
卷十一 第 39b 页 WYG1286-0613d.png
其兵力数倍贼矣顾必抑其所有馀而卤斩若稍不称
捷亦不时上公岂不爱肘金横玉之报顾以节县官之
帑而下以惜生人之命其爱有甚于肘金横玉故也语
云霜雪之后必有阳春吾兹为岭右称休矣召穆公之
诗曰矢其文德洽此四国公岂不亦仁人长者哉
   名宦传总论
论曰陈武帝虽起高要奄有江左黄屋左纛传五世矣
不宜名宦并列杨收以赂败在端可知从通志载于流
卷十一 第 40a 页 WYG1286-0614a.png
寓李甘李涉流人贬斥尚可称流流非宦也苏章守将
李符春无称焉听赵普杀秦王罪不容死史格张弘范
之流何足道哉一统志列收甘涉名宦馀皆载于旧志
余故正之总汉二人三国一人南朝三人唐十三人宋
七十七人元十八人明一百三十六人凡二百五十人
固多明德亦有不能详者为之执鞭所忻慕焉惟数公

   流寓传论
卷十一 第 40b 页 WYG1286-0614b.png
自古圣人曷尝不以刑赏治天下哉福不及淫人刑必
加有罪故天下惩劝而圣人之权尊若舜流放窜殛必
于四凶大功二十此其四也太阿御而人无敢齿者非
能割乎割之不能铅刀不若人君操刑赏之权而不足
以惩劝亦铅刀之类也昔者唐宋之际春新诸州号称
瘴疠效忠秉节之臣往往投此夫其投此必谓不才浑
敦穷奇梼杌饕餮待斯人而五六也朝魑魅而暮魍魉
然后世主甘心孔壬快志孰知岭海之间以为麟凤洒
卷十一 第 41a 页 WYG1286-0614c.png
然庚桑尸祝而社稷之矣千载之下俎豆不绝非以此
为诸公汤沐邑乎一时憸人见谓忠良纡金紫而享富
贵而民反枭獍之手持太阿斯民而授之柄则亦何以
赏罚为方今风气久开瘴疠不作负谴南来本非谪所
皆得择便而居朝廷之仁迈唐宋矣因类书之若彼凶
人恶浮其罪辱我山川岂宜与诸贤齿第书郡纪或附
书作流寓传
   流寓传总论
卷十一 第 41b 页 WYG1286-0614d.png
论曰黄豪诣交趾部举茂才一寓广信非迁徙也李邕
曾游石室安可遗诸沈佺期宋之问婢事二张之问杀
忠臣李涉附宦者皆侧媚狡险小人哉路岩牛头阿旁
韦坚以裒刻进裴虚已私挟谶纬李宗闵朋党比周贻毒
天下或附或黜吾何心焉然唐宋时郡今所领并称瘴
乡来者自分必死凶人又震怵之若牙校逼婚郡牒视
事邦衡赋诗取悦其他可知乃今瘴疠不闻李璋以下
本戌高电皆优游郡中寄名尺籍学士合簪地主授粲
卷十一 第 42a 页 WYG1286-0615a.png
登临诗酒无异故园朝廷宽政与天地同和喣矣呜呼
仁哉
   人物传论
天地间物有万焉人亦物也无论麟凤龟龙楩楠杞梓
喙息蠕动下至蛙蠙之衣第率其性物矣尽性践形而
后人之名立不然奚以灵为故有圣人愚人善人恶人
吉人凶人大人小人贵人贱人富人贫人藉令贵富不
免愚恶凶小草木禽兽不若圣善吉大即贫贱乎高于
卷十一 第 42b 页 WYG1286-0615b.png
月旦著于春秋曰人物人物云山东出相其西将鲁国
多儒燕赵喜侠南楚富辞赋之士其大较也草木不择
水土禽兽不择山林岂人物而地之限畺域有近远王
风有先后是则然矣明兴二百馀年声教四讫奈何此
犹未暨汉元鼎始郡县五岭至建武百五十年陈氏父
子赫然以春秋易名家范升宛舌桓谭拱手桓灵之世
春秋乃在交州士燮名虽不终亦可谓豪杰矣国朝文
彬仲器梦吉较著齐之彦高宋之积中已不可得况长
卷十一 第 43a 页 WYG1286-0615c.png
孙乎嗟嗟余观列传大率缙绅先生岩穴者鲜科第诎
而人物随之宜也岂砥砺名节不附青云遂泯没乎抑
不得志而颓然自放也得以骄侈败名不得以轗轲丧
志余甚恨之郑使君曰寻常之沟而鲵䲡为之制夫子
亦听之矣故上书自言其祖父者多附录焉作人物传
   陈元传论
论曰儒林传陈元传费氏易不特左氏春秋而已然一
统志苍梧县即汉广信苍梧郡治此故陈氏父子载于
卷十一 第 43b 页 WYG1286-0615d.png
苍梧而肇庆旧志则谓封川县西一里为广信县虽非
治所固彼提封陈氏之𨽻封川未可知也辟诸美玉人
争宝之余尝至吕惠卿之乡乡人羞称之矣君子贵自
树哉
   吴士燮传论
论曰陈元广信人士燮亦广信人旧志内元外燮余故
录之燮本名儒兄弟四人拥兵据郡岭海归心中原丧
乱孙权刘表皆窥南土燮于此时以甲兵之力循赵佗
卷十一 第 44a 页 WYG1286-0616a.png
之迹西连蜀汉庶几比美桓文哉奉权节度复诱益州
附之旄矣岂度已审势耶徽不量力自取灭宗吕岱师
友士匡使通信誓故徽兄弟推心委命岱因灭之以要
功利君子是以知孙权之不能远略而吕氏之祚不延

   陈天华传论
论曰余读陈天华上世宗书未尝不流涕也曰嗟乎欺
蔽之罪可胜言哉嘉隆之际惠群盗满山是时吴新建
卷十一 第 44b 页 WYG1286-0616b.png
为督府言贼业就诛夷请置初县余上书穆宗臣五月
离惠贼破三十围杀万人陛下岂闻之乎报闻肉食者
谋嫠不其纬之恤而宗周是忧天华死宜矣余料虎须
脱虎口幸也海忠介计偕亦上书言征黎事欺诞甘伏
斧锧隆万之业已见乎此用则为忠介不用则为天华
岂非命哉苏乔捃摭年月小误为天华罪所谓设淫词
而助之攻也
   人物传总论
卷十一 第 45a 页 WYG1286-0616c.png
论曰志难非藻缋其辞之难也又非兼综轨迹决筴而
石画之难也难于列传瑜不胜瑕故实不胜伪如览爰
书大章数十小者数百安能一一平反举其大而核者
陈元尚矣士燮故为豪杰张岊有子房之风李英死封疆
积中与元祐诸贤同党梁揆执丧六年黄执矩能自得
师未见其止李质矫矫功臣陈鼎之业著于庙廊惜乎
未究叶祯李英之流陈立曹昌虽朱寿昌何以加焉植
以进孝由性成非有矫饰三人皆康产也余尝谓登高
卷十一 第 45b 页 WYG1286-0616d.png
而呼则闻者远三人处于闾巷困于耕樵苟有其实卒
不能掩砥行立名者亦何必青云之附哉
   列女传论
荣启期有言男女之别男尊女卑故以男为贵如是则
女贱哉阴阳成形莫大天地孰贵孰贱自贵自贱人耳
易曰地道也妻道也臣道也余观往牒委质为臣食人
食而爵人爵矣国运一倾厥角稽首舍其旧而新之图
回视其君不啻弁髦如扬雄潜心孔氏岂不大儒为莽
卷十一 第 46a 页 WYG1286-0617a.png
大夫剧秦美新以取容悦此夫虽冠切云带长铗妇而
思者也闾阎笄袆之流非有诗书之训图史之迪乃能
从一而终称未亡人要以地下立信死者有知后死不
愧至若遇彊暴蹈锋刃议不反顾计不旋踵赴死如饴
磔裂分梨身膏草野见者陨涕闻者酸心而其魂则蝉
蜕秽浊以游尘埃之表与皎日争光而秋霜共烈也千
载之下肃然起敬视雄辈何异臭腐果孰贵孰贱哉论
者则谓嫠非一朝一夕之积于蹈危殉节为尤难嗟乎
卷十一 第 46b 页 WYG1286-0617b.png
死生亦大矣闺闼之安何如刀锯之苦彼其身之不恤
他复何知故余读史至舍生取义之臣为之怒发为之
掩泣为之执鞭而忻慕焉以此旧志贞烈传三十四人
今增一十四人共四十八人死者一十五人其死皆烈
噫盛矣盛矣卒未有一人蒙令甲之旌盖有司惮于上
书嫠而旌者四人皆富贵者也馀或旌于有司村鄙之人
贫窭之家得与鲜矣余甚悲之以俟风教君子史有列
女实始蔚宗高秀则书蔡琰为冠是儒林而祀扬雄也
卷十一 第 47a 页 WYG1286-0617c.png
今节为上曰列女对男言之作列女传
   外志论
无不覆帱天道也如天之无不覆帱王道也王者无外
志有外因其外而外之孰外仙也释也猺也獞也皆外
也仙释猺獞之为外何仙释蔑弃人伦而诡言出世猺
獞傲狠王法而自异齐民皆外于圣人之教明王之治
者也故外之然则遂外之乎固将内之也外而曰内之
何易称显比书曰并生春秋大一统归斯受之而已是
卷十一 第 47b 页 WYG1286-0617d.png
故志而外之所以明有义也外而志之所以明有仁也
仁义立而王道备矣嗟乎释氏之害可胜道哉达磨东
度震旦自以为见性与人无争也其后泛滥中国学孔
氏者曰彼即吾师之言也又曰吾五经即彼之言也今
则无彼无我混而出之立于庄岳以迷乱齐楚之人是
故门外之寇犹可言也室内之寇不可言也附寺观于
仙释獠蛋于猺獞作外志
   惠能传论
卷十一 第 48a 页 WYG1286-0618a.png
论曰世儒往往喜窃坛经何也即心即佛其教顿矣以
无念为宗无相为体无住为本圆妙神通常活泼泼易
以动人且于儒有近似者嗟乎恶似而非正为此哉孔
子曰我欲仁斯仁至矣仁兼万善非一了之谓也不思
善恶似喜怒哀乐未发难以言中应无所住似无适无
莫难以言义仁也义也中也性之德也具于心也佛氏
不识性而以心之虚灵知觉当之簸弄诪张指为妙道
圣人尽性至命之学奚啻千里唐宋名贤固多谈佛未
卷十一 第 48b 页 WYG1286-0618b.png
尝自隐挽近世阳避其名而阴效其实甚至淆乱圣言
则何异于黎丘丈人之智乎湛原明曰惠能逢仲尼吾
国有颜子矣惜哉
   猺獞论
论曰往言驭猺人人殊矣陆康州三策莫不以为石画
太上征之征而能守守而能久是为上策征用兵二十
万守十之一期以十年岁减十之一二次选兵一万与
猺杂处纵令近攻殄其类而夺之产不得己而抚之策
卷十一 第 49a 页 WYG1286-0618c.png
之下也今用上策而得意立州县军屯奚但十年之戍
扁鹊医随俗为变方书岂能复施州县言猺獞往往名
田齿于编户则麻之蓬哉咸池九韶之乐张之洞庭之
野鸟闻之而飞兽闻之而走刀耕火种之猺宜未可周
索疆也委之招主又恐恫疑虚喝持而用之有变罪无
赦萌蘖一生芟夷蕴崇毋令滋蔓则善者信矣
   蛋论
论曰今蛋课米州县多寡不同盖因死徙包纳非计户
卷十一 第 49b 页 WYG1286-0618d.png
验船之旧矣夫狭河只艇衣不蔽肤得鱼不易一饱而
课不免取盈如开建三户课至二十一石阳春十五石
祇于一户责之主者又多浚削奈何不激而亡且盗也
尝览往籍鱼苗税以抵高要德庆封川课额今德庆封
川不蒙其利岂长度有急于此乎不然何二三其德也
令甲鱼课民包纳宪司部使者覈豁或续置补之宣上
德𨗳利而布之下惟长民者
   杂志论
卷十一 第 50a 页 WYG1286-0619a.png
班固总群籍分十家而杂小说与焉其言曰知国体之
有此见王治之无不贯虽小道亦有可观博哉其学之
也天地间阴阳相摩皇王相嬗万变桥起嵬琐吊诡不
可胜原欲一格以目所不见谓广大何大泽百材皆度
大山木石同坛丘里之言其类是矣昔孔子识陈隼楚
萍辩专车之骨虽圣生知不为无藉故古街谈巷语亦
有官主之多闻见而阙疑不语怪力乱神所以为大知
也郡自汉以后寖寖有闻齐谐虞初往往涉及旧皆裒
卷十一 第 50b 页 WYG1286-0619b.png
而书之谈言微中安能尽芟若乎风土美恶人物代变
政治醇疵错出间见无所系者亦于是乎在可以备故
实考得失掇拾增益成篇立百体而马系乎前吾有闻
于庄子矣作杂志
 
 
 
 石洞集卷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