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
卷三 第 1a 页 WYG1286-0326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右洞集卷三
            明 叶春及 撰
 惠安政书二
   惠安政书自序
令春及者岭东惠郡万石里人也父天佑质行颛名经
敝絮穷巷中而春及生好言王道父故切难儿无奈好
言王道何王也跽曰传言法后王者以俗变相类议卑
卷三 第 1b 页 WYG1286-0326b.png
而易行也未及郁郁而郁郁何从哉儿非数千载人终
不五帝三王道语矣父曰善射策甲科不应令隆庆二
年伏阙上书三万馀言报闻随牒闽清文学迁惠安令
上谒御史中丞何公敕试吏如未庙妇廪廪避斗食辈
称故事易啖人跽曰故事者上所财甲令条贯臣下奉
职是也挢虔吏乘机以侵蒸庶创见削朘用乃自其私
臆何故事云何公嘿然盖心善之召邑中长老乡里所
信乡三十馀人置酒设礼咨便事阨塞户口彊弱之处
卷三 第 2a 页 WYG1286-0326c.png
民所疾苦可施行受记条其对详延茂才文学诸生切
劘究之作图籍问志无虑数家诸所疏列山川曾不问
道贻来欲以其所不见牴牾野人询之五里梁益十里
吴越以一诸要彼不知为燕谓郢非也并兼之徒亦复
助岁为虐今宫室亭舍稍增修矣作地里考长吏主钱
谷出纳之令量吏禄度官用以赋于民岁租税更繇诸
经费有程异时悯悯不辨胥为政恣低昂不当奚啻农
夫一犊之费儒者往往称述孔子安得辞计吏曰有主
卷三 第 2b 页 WYG1286-0326d.png
者见谓知大体而不一料量哉作版籍考晋人图具六
体其于广轮彼此道里高下方邪迂直详矣朱思本法
罗太史让其巧以图吾邑未论辨方经壄诸大计便逮
赴期会桑荫未移使随檄而至面谩不可本图远近情
得也作地里图里父居室闺阁庭唐庙寝台榭疆埸园
池亡远日游其睫故螫足而手至邑亡小疏数十里而
君之号有土自官寺邑屋序室都亭里祠若塞徼障候
具其中兢兢四竟治废所繇岂家人之殖作地里表户
卷三 第 3a 页 WYG1286-0327a.png
宋几与口等元反之趋辟视上近如宋惩创户削而口
增登三之一傥问郡国上计长吏守丞不得诋胶东矣
县官徒言南至仆铅而直封域之内民不能有设三万
三三九万可知也大氐更卒力役三十倍于古故不信
奈何罪民哉作户口表阡陌开田民得自买卖籍亦丽
田于人都内步亩非尽提封之数素封大豪擅管山海
之货利役细民争占一以冒百隍中之屯以制西羌今
卫卒徒食广饶之地茭藁不入乃以烦吏征戍日多粮
卷三 第 3b 页 WYG1286-0327b.png
饟不足食当食者至箠扑以相奉不能举行盐筴而牢
盆为虚袭言羞比管晏然乎作田土表山林薮泽原陵
淳卤地亩五升有奇不独爰田尔也租税输币者易以
粟自闽之故邑虽硗狭不能异海租名田耗息之籍皆
四十馀岁不更县官既鱼海不得称东莱事遂已诏书
检覈天下垦田振业贫民甚厚有司不奉宣何哉作赋
税表图三十五有总联者四凡十一都表一百五十五
图五表连缀之倍者两图其并视图之联广谷大川民
卷三 第 4a 页 WYG1286-0327c.png
风谣俗具矣高皇帝以户口率置三老亭决一里之讼
各率其意道民有司不务谨守诞章徒见阘茸辈不足
与计事一切猜祸自治致复出正二约束之于民间是
有二三而求五也无益于乡亭之教即而整齐之作乡
约篇闽人俗鬼尤好解祠之事邑廑廑幅员八十丛祀
至五百五十一啜食群神快割俛卬之养大率家巫史
矣邑有公社民间亦各自裁若厉皆经祠坛陔易废其
光景动人民唯木禺以故骇附之云燬而反诸经作里
卷三 第 4b 页 WYG1286-0327d.png
社篇方入序室能涉猎书记缀青紫之文甚盛然以未
教成者具官即国家何赖邑故瘠学士多不得养往往
见糈而争是市之也建学二百一十九广延茂士为师
朔望陈钟鼓诸生执俎豆升降揖让习礼乐之事说小
学书以诱进之作社学篇国初以里甲任民亡命过抵
若恶少年与三老迹捕其于游徼实兼之矣后甲于铺
复以保吏有方略厉使用命如法何等不可者安得盗
贼发比伍中不然徒益为乱耳然皆出于疏令合巡警
卷三 第 5a 页 WYG1286-0328a.png
作保甲篇故曰民函五常之性刚柔缓急系水土之风
气谓之风好恶取舍动静亡常随君上之情欲谓之俗
移其本而易其末壹之虖中和然后王教可成也其在
斯乎其在斯乎太华大夫问于希古先生曰吏所为贤
良者佚四肢全耳目身名显荣与百姓同其福善者也
事米盐无大小关决日夜不处劳于天下之民若城旦
然则是自纳圜墙以冠裳为钳釱也南北两极一昂一
低泰山高而嶕峣亦有涧溪何于人而平之豪贵人骄
卷三 第 5b 页 WYG1286-0328b.png
渔夺细民自其故一见问四面蜂起飞为恶语闻上几
败其功休呴之幸游声誉称治得右职据位愉快去而
尸焉不亦吉祥善事哉而屑屑何也希古先生怃然叹
曰天子为百姓置吏固将以司平属我也徒持禄奈负
朝廷何是皆便利自营非为公家忠计不取尧兢兢历
象日月星辰禹澹九川而洒之地得以永宁宁听其自
治乎见称筐箧吏所主者夥下不敢操刀笔侵佐史之
职安得举凡上如宰相故曰或劳心或劳力劳心者治
卷三 第 6a 页 WYG1286-0328c.png
人古之道也太华大夫曰班孟坚所传其奉职循理亦
可慕与张赵之业何如龚黄希古先生曰传循吏自子
长然身脩者官未曾乱也孙叔敖禁止子产民不能欺
石奢坚直廉正无所阿避李离过听自裁非独却鱼号
异等文翁起学官王成劳来不怠黄霸靡密若烦碎精
力能推行之朱邑爱利龚遂刚毅著节昌邑务农桑召
信臣开通沟渎起水门提阏皆亹所以治时异即欲诛
原楮首恶按东海大豪两高氏将至市论杀之围守王
卷三 第 6b 页 WYG1286-0328d.png
宫索宗室调等传吏捕格断头未易二者较然孰肖似
也太华大夫曰循吏固矣汉相国萧曹以宽厚清静民
作画一之歌智囊更令三十章斩于东市磔鼠儿取约
束纷更之载牛车以死独洛阳少年未耳希古先生曰
晁错擅权薄遽张汤承上指兴利峻文辅法其及也宜
萧曹虽贤不逮周公贾生改正朔兴礼乐适也高皇帝
监前圣建立制度为万世程臣子不能遵奉兹以义法
令检式振举坠废而大夫以为纷更误矣琴瑟不御张
卷三 第 7a 页 WYG1286-0329a.png
而鼓之非更也故也太华大夫蹶然曰今乃知惠安之
政舆图之兴自隆庆五年诸籍更定迄万历元三年而
成岁附录
   图籍问
问父老郑若晦等
盖闻古之为政率用图籍以具知阸塞户口多少强弱
之处民所疾苦者知县寡昧不逮古人远甚谬为尔牧
敢不求之凡里中状可绘为图图不尽者悉笔于籍以
卷三 第 7b 页 WYG1286-0329b.png
匡知县不逮敢问二十八章于左
在志境从九十里衡八十里分为三十都虽各广轮不
同每都较以二十四里从衡为额画为二十四方延其
徼而视之每方固止一里其中积实之目则五百七十
六里矣必预檃括部置而限其从衡幅员之数据里若
干阗之为图不足则于四维四隅空之溢者阗于额之
外其目亦以额内为则务画一规而使里数不紊据图
即知都之大小其间居聚远近瞭然也
卷三 第 8a 页 WYG1286-0329c.png
审方位辨疆域当以向阳为主或东西长或南北长不
必截而补之一依延袤之制随其形之纾缩以待邻境
错出于其间按图则里至可槩矣又详纪于上方某乡
某都东西若干南北若干东北西南若干西北东南若
干或东或西或南或北至县若干至府若干
凡图地里者贵脉络有条形色惟肖而宛然在目也山
无论其卑高小大若断若连若起若伏若分若合若顺
若逆危峰奇石岩洞岭岫麓埠原隰绵邈险巇之类一
卷三 第 8b 页 WYG1286-0329d.png
一貌而识之其有名者大书之水随山而行由涧入溪
由溪入埭由埭入港由港入海此大都也其间各都异
制或出或受或奔或汇坑谷潭洋陂塘湖沼沟渠川坝
堤堰桥渡官井名泉百所用溉及岛屿洲滩澚荡礁砂
塍扈网门凡穴野而窑沿江而航者在境内勿遗境外
山川大势来也当联去也未竟可图则图之而书其界
图不足尽之则识其去来尚若干里小者勿详物产虽
不能悉但图其茂林广牧则物之蕃聚与否见矣它不
卷三 第 9a 页 WYG1286-0330a.png
必图惟书其所产某某而已田园计顷数而第上中及
下之亢潦瘠卤荒没者屯而错也则棋而布之盐而团
也则星而列之
先图城堡市镇次则乡聚各槩以多寡量其远近而共
登其地之名若公署邑治外有司(邑中分司各都巡/检司盐课分司)
(邑学社学医/学阴阳学)有所(崇武/河泊)有驿(及旧/驿地)有铺(急递/巡警)有馆(如/府)
(馆之/类)有仓(如际留/预备类)有场(如教场/盐场类)有院(如书院及/存恤院类)有局(如/税)
(课惠/民)有寨(如白水/虎窟类)有墩(如黄崎/赤山类)有台(及楼/之属)有关(如里/门类)
卷三 第 9b 页 WYG1286-0330b.png
(华表/都厢)有亭(申明旌/善类)有衢(墟/市)有路(凡诸/官巷)有社(每境/所会)有坛
(邑中并各/都社厉)有庙(城隍/类)有祠(名宦乡/贤类)则图而名之废亦名
其地焉外若义冢及名人之墓凡寺(佛之庵堂/塔院皆附)(及不/在祀)
(典丛祠之称/宫庙堂祠者)古迹亦登之备考
凡山川都有图其大者邑有志矣又有所当详者山述
大势本末而分为诸纪南纪如何北纪如何东西如何
水亦如之山书其或殖或童以稽其地力之上下水书
其流之大小盈涸切于生业之利害者不但具奇胜备
卷三 第 10a 页 WYG1286-0330c.png
探讨为也物产惟谷属最切各以所宜土者书馀以桑
绵麻苧为重次可为货以市地方如盐市饴油及草木
蔬果水陆牧畜凡羽毛鳞甲之属俱于所产所聚书之
公署虽登于图其沿革存废之故非图所能尽者各据
图之名列之若夫民居则颛详于保甲诸篇
乃今田土之制以地从人如本都之地本载田十顷而
册乃二十顷本载田二十顷而册或十顷者以人为主
此国法也余谓宜地为主地若干田册亦若干各属其
卷三 第 10b 页 WYG1286-0330d.png
里不移则田永有定额曾应诏言其槩矣邑土田槩有
三别在山在坑旧志不具稍具埭田而未尝别其里今
可仿鱼鳞簿之遗制各都而列之某处山田也若干某
处坑田也若干某处埭田也若干内各若干新垦者又
各第而记之上等某某有几中等某某有几亢若干潦
若干瘠若干卤若干荒若干没若干详其下等为农疾
苦计也既以地所有为主而共计其数矣乃计人之户
丁所有具于迩年黄册者而分为二例官田地山林荡
卷三 第 11a 页 WYG1286-0331a.png
水门等各若干其租税粮上则中则下则各有几民田
地山林池荡水门亦如之共依册之实在者总之其间
事产有暗飞诡寄包荒移换则钱谷有驾空埋迹虚入
实出之弊各釐而举之外有寺田书在寺若干入官若
干军田又详附于后
屯田事杂卫所其奸弊虽未遽釐但其初制不但授之
田也每屯设仓以贮之设场以练之今废久矣其地亦
当籍之田则宜书原额若干某卫有几某所有几或耕
卷三 第 11b 页 WYG1286-0331b.png
或荒有几及粮本折色各若干据春耕旧籍为款附于
土田之后盖自屯外则皆官民田地也本县有籍斯侵
夺可防矣土田水利为重宋志邑有三百所矣乃今几
存而其当兴当修当复为占为塞为遏其利其害悉陈
之馀若井泉桥渡之类亦详之备考
户口既登于册今惟具其大数如里甲户若干户内丁
有几不成有几女口有几据册之实在者录之又考近
年折有几绝有几故有几逃有几革回有几归并有几
卷三 第 12a 页 WYG1286-0331c.png
附寄庄者有几应蠲免者有几据册之实徵者详之大
较民户为重且最多宜详军户多次之且岁有清勾盐
匠多又次之且岁有输纳俱详若医户最少弓兵铺兵亦
少又匀编之不必详矣但各有诡立花分者则详而举
之也
比岁清军其累解户甚矣谚曰勾一军害百口充一军
祸三族余素隐之恐民之重畏之也故今之稽户丁惟
书某籍原抽某卫所若干或存或绝或原垛充者各若
卷三 第 12b 页 WYG1286-0331d.png
干人其未解者勿开予弗扰若籍有官者则书某户人
袭某卫所官其旧屯旗军及新谪戍卒亦附之共别为
一条载于户口之后庶主客之军户咸稽矣
贡赋迩来虽重其名不烦大较纲有二曰银曰米其目
有四为钞有官民田地之税焉折银以解有官民田地
之租焉并米以徵又有商之正办以银又有局之带办
以银为粮官田地者全以银民田地者半以米俱有耗
有户口之盐米有河泊之鱼米皆以银闰月有加为课
卷三 第 13a 页 WYG1286-0332a.png
自粮钞各课外有桑课其疋有盐课其引有匠课其役
今桑徵于税而盐输价匠代班各以银为料有额办有
岁办有杂办凡以银其诸以米者惟崇武永宁金门三
仓实徵而已可条其目而汇书之钞夏税官民各若干
各折银有几秋租官民各若干徵米若干浮若干实折
银有几粮原若干增若干浮若干官以银若干民以银
若干又以米若干盐米鱼米各若干并闰折银有几课
各丁米若干引银班银各有几料丁米各若干共解银
卷三 第 13b 页 WYG1286-0332b.png
有几乃通纂其数它姑勿详
鱼课虽有专司迩之讼者实繁由版籍久阙易以诬诳
故耳原额八澚澚有甲当书某澚某甲某户有某处某
业米若干隐者予覈登答簿而罪焉有业而未籍者及
原无籍而业者可告余酌之以抵一二无徵者
盐之额办盐官司之户口则辖于县已具贡赋条内其
团若干其盘若干其受田经鹾司釐当民役若干亦宜
录之以覈其稽避者匠既奉例纳价则县颛课之矣迩
卷三 第 14a 页 WYG1286-0332c.png
之有为无存为绝在为逃壮为幼者甚多可悉数其户
及其岁之所纳者
力役出于力也故身有役为里正为乡老为甲首为户
丁以追徵以勾摄以供办正役也迩来征以米繁矣又
雇而且徵至移而它用之有饷银焉有纲银焉有兵银
焉有驿银焉有徭银焉丁以银米以银则各役虽繁惟
银办之矣苟其数靡稽吏胥因而出没之则民之奔命
者其膏血之浚日甚今书里凡几图图凡几甲丁几何
卷三 第 14b 页 WYG1286-0332d.png
米几何共计几何饷若干项纲若干项兵若干项驿若
干项徭若干项余凭以稽而省节之焉
驿传自元年来变为官募符节既严关支又谨民宜称
便乃讦告驿传者多岂非有豪猾苦之乎其实陈之为
尔究治若兵饷纲徭等既有定规母容轻议倘有未便
不过数之未清为吏胥所舞亦有里正缘以需索坐此
民日愁苦耳既登其数则五尺之童可适庭输纳而莫
之敢欺矣
卷三 第 15a 页 WYG1286-0333a.png
夫城池之重不特县中也若崇武所有之若巡检司有
之及关寨墩台市镇土堡所系匪轻况有警之后乎亟
记其建设之年并其缮修之次或何处险隘当设或何
处崩颓当修屯某聚也某方之保障守某关也某方之
咽喉于某而登之远可以望几里于某而集之近可以
召几里某为寇所出入之路某为盗所聚散之区纚纚
陈之安无忘危可也
高皇帝制里有耆老皆里所推择者可约乎里即谓之
卷三 第 15b 页 WYG1286-0333b.png
正可保乎里即谓之长盖兼之矣迩之听役者不足取
重有司故有司贱之又设保长约正之名不知制具存
也余复厥初延访父老躬宴劳之与共为理考制父老
所居旌善申明亭匪邑然也里皆有之今废久矣乃行
乡约多栖佛老之宫丛祠之宇非所以令众庶兴也兹
宜量其都之大小道之远近酌为一区有佛老之宫丛
祠之宇即正其名倘无当创何区费将安出务其中可
亭居父老行事地之大者旁为塾后为仓小者别刱大
卷三 第 16a 页 WYG1286-0333c.png
都须两亭者听
自邑学有籍余与博士先生司之第乡校久废何以群
子弟哉里有亭亭有塾矣乡聚有小大子弟有多寡当
几区从便务使比屋弦诵可也
仓名预备所以防匮崇武以军待哺不废邑与学者虽
废然官吏师生实有常给也惟预备名存而未尝储谷
久矣且近有明旨定立谷数余将取赎锾如其数储之
又欲各社置仓以便都中之待哺者但今之费何出而
卷三 第 16b 页 WYG1286-0333d.png
后之谷何处耶
今保甲古之遗法匪直亲睦亦相纠察迩者有司屡奉
明旨行之民尚未信恐或因而扰之耳知县甚拙但此
心民或信之兹申乡约以重风化若有一人弗与是自
外于王化也知县悯之欲尽稽其数十岁以上及耄耋
咸在非将役之盖不敢遗乎老幼也当书某处几家某
家几人某人何为或世居焉或寄居焉比邻而次或十
或十以上为甲又合而编某甲为甲某甲乙之计甲共
卷三 第 17a 页 WYG1286-0334a.png
若干家共若干丁共若干又错而综都几姓姓几族族长
一人为宗亦以多寡为次族之畸零户之流寓者附凡
二帙一县考之一约正详之有隐者举不举至有词于
庭稽帙无名者不问其为人所讼者尤加罪之且罪今
所书及约正之不举者
稽初制甲有十里之长统之矣总甲之役为机兵未设
藉之巡警而或为守禦计也乃酿沙寇之变闽事之鉴
岂远哉今县有机兵乡有保甲矣此役未罢凡官司至
卷三 第 17b 页 WYG1286-0334b.png
辄有迎送之繁则于闾阎间能无科索之扰者乎意将
罢之又以法沿巳久即统于约正而籍其数与名
凡饥饿于我土地耻也尔邻里乡党岂无疲癃残疾颠
连无告之人乎能周周之不能周者送存恤院月给米
布毋令愁叹之声郁于穷阎也嗟夫春至矣礼当掩骼
有暴之中野久不能葬者乎可醵钱葬之不能者告
神庙载在祠典者其宇或久坏当修其地或久侵当复
各明具之又各里有社坛焉有厉坛焉所以为民祈报
卷三 第 18a 页 WYG1286-0334c.png
且仁鬼之无归者使不为祟今多芜没矣即各著其存
毁及当修复之故馀不在祀典如寺观之类详开其神
何名宇几区及地之丈尺若干废者如之
夫风俗大槩予知之矣但各乡详之则可以辨同异有
善固书未善勿讳移风易俗之筴尤所乐闻
盖气候因地殊齐邑有枕山者有负海者山有向背海
有盈虚而气候因之故有多风多阴多暑多寒之异袭
水土者详之告余以时节宣
卷三 第 18b 页 WYG1286-0334d.png
潮汐利于渔盐甚大但斥卤之田则稍防之耳邑东南
环海以潮为家矣但有潮至者有潮不至者有潮半至
者有朔望潮始至者有利潮至者有不利潮至者率告
余知澚中舟若干如式与否参澚甲而丈尺之以告否
者连坐
灾祥系民非细故也迩来水旱民频频苦矣尔罹其殃
当详其故
人物之系于乡尚矣以其品骘者定也缙绅先生予既
卷三 第 19a 页 WYG1286-0335a.png
知之若子孝孙顺夫义妇节及抱德而隐者无其人乎
其具之弟子员社学师亦具之凡技艺有足述者亦具
之科第贡荐貤封掾职亦存其数
惠才薮也词翰宜煜然耳邑志不多载非阙典与余将
裒而梓之以徵邑之文献倘未周知亟请于乡先生及
弟子员之博古者且以商诸图籍之故
问弟子陈瀚洪进隆陈锷江贽卿
夫画里图为地方计此邑为之自不佞始稍有弗覈曷
卷三 第 19b 页 WYG1286-0335b.png
以传信亹亹设问烦乡老里正亦甚劳苦而图之矣其
要领肯綮殊未之得也乃案谍郡志有新县志有续共
四种不概余心者有矣敢条刺其八于诸生幸刺经之
暇披图校之广轮原本经纪连属合并疆域险要方画
之大者条对
郡志南北袤一百五里东西广七十五里余初问父老
据邑志纵九十里横八十里谓邑先人谙之矣邑志与
郡同者惟南至北镇若北界仙游西南达晋江郡志槩
卷三 第 20a 页 WYG1286-0335c.png
指邻封邑志稍同西维郡志指其地又殊其它三隅不
及邑志详各都所指者大概同二志今而图之则方向
异其纵横之数符之或难矣所见各殊恶乎定之
山川大纪志大较可知也但各志与图亦有当辨者邑
志以山分三纪中纪县治所负其云自晋江卢田之东
循芹岭东行至鸡笼山又东至三髻山又东少北至大
帽山其南为云峰循后吴岭东平卧龙以至螺峰而县
治负之以三髻而大帽云峰也郡志自仙游大小尖而
卷三 第 20b 页 WYG1286-0335d.png
南行至三髻为县界是县之山皆自三髻行也又云大
小尖至县界大帽山南行三十里分为三支中支南行
二十里许为云峰山又南为东平又南为螺山县治负
焉大帽右支分为三髻山又云云峰山分自三髻似以
大帽而三髻又云三髻而云峰也且大帽南至云峰不
十里其叙五十里谩言矣邑志北纪循日曝岭为观音
山其北为涂岭白水东驰以至于海其南至五公山是
观音山者北纪三分之镇也志在六都乃以菱溪发源
卷三 第 21a 页 WYG1286-0336a.png
于此后悬钟悬钟在极西北菱溪自晋江入至十一都
而南下四五都六都亦非其委也郡志在县西北三十
里今各图在十一都者或是矣邑志南纪循螃蟹岭至
田船报劬抵洛阳江又以鹳堂山在报劬山南佛通山
在鹳堂山南脊脉相望至佛通山而止郡志亦以三髻
山分为二支其一西驰为报劬覆船鹳堂诸山至洛阳
江其一逶迤丛山至盘龙山考郡志鹳堂佛通皆在十
八都中间有沙溪断之则至报劬覆船而下止矣其鹳
卷三 第 21b 页 WYG1286-0336b.png
堂等山志谓不与众山接似自盘龙支分安可谓脊脉
相循乎夫山如此则水可知凡各都者宜详辨之
夫图以椠仅不满尺宁略于山水所当详故罗太史舆
图水之文盈楮盖其分合断连则山界于其中矣其为
全图山惟五岳及一二水自四渎外无所不具有以也
若夫或冈或坡二水背流志之称脊脉者误之则山脉
断而水纪乱然其乱于志者不能无亦因无图而志弗
覈耳邑西充溪宜入傅埭郡志入添奇港邑志改之黄
卷三 第 22a 页 WYG1286-0336c.png
坑溪宜入洴州埭郡志入马山埭邑志蹈之南方溪之
远者莫过于洋坑郡新志始纪之则旧之阙者或多矣
郡志叙川四港叙潮四澚其纪潮入而不载洛阳江邑
志载之其云由岱屿入者西至凤山而白崎而马山入
洛阳江当先白崎而凤山马山其它多与图异者孰得
其当也
昔人之分都序而联之其数自左旋后绕而右复左邑
人言其循环卷然如蠡盘蛇伏故三十四都与一都仅
卷三 第 22b 页 WYG1286-0336d.png
隔四五里首尾应故也然二十四都与二十五都断二
十七都与二十八都断其故余不知之大较则若循环
然夫都三十有四今唯二十七耳盖因十九者二并为
一十一者三并为一十七者四并为一其原固有九今
在版籍者三也然地之分合无定安知它日之不离析
乎故从今籍而旧界存之都之并析瞭然而其序亦弗
阙矣
域民以封疆故都各有界或以山或以水山水跨于两
卷三 第 23a 页 WYG1286-0337a.png
界四隅者彼此各指之可也然其阴阳亦各有办焉若
夫平原自有条理故图命画界盖非漫然矣苟界靡定
而志亦无徵松洋或以在二十九或以在二十五笔山
或以在二十八或以在二十九郡新旧志各不同也界
定于今后乃画一据各图之界亦有淆者如山川连属
各书可也岂于所居聚亦两存之乎所通者道涂各图
而贯之可矣
险塞重务邑志有三寨郡新志有四曰青山寨寨在崇
卷三 第 23b 页 WYG1286-0337b.png
武城北误以青山之斥堠为寨也郡志二十二斥堠邑
志二十三曰黄崎郡志无之盖误以青山为黄崎而青
山固自有斥堠也自嘉靖未海防重矣故檄各巡司先
定厥向叙陆涂至县若干里乃纪水路以大槩计之至
县某所某司及某墩某寨近属某江某澚若干里旁及
外县所司兵船防汛之地兼以潮汐为准或半潮至或
一潮至或几潮至外洋某有礁某有屿并内港砂渚之
屈曲多少又某贼船常过某贼船常登某南北风可泊
卷三 第 24a 页 WYG1286-0337c.png
某东西风可避何风至某最速何风至某最迟及一切
险要缓急某寨当缮某墩巳废并修筑防守之策恐其
猝未能对幸为延海滨故老问之
全图简之者方策限之矣各图宜详载之藩之图异郡
郡之图异邑则邑之图各都亦宜异之矣至界外循环
当书某聚庶合成之如纶之缗乃椁其中之广轮屈曲
交错勿有异鉴之小者貌虽因之其本貌未尝改若小
而大之不见烛之影形乎善史者丈尺者或缩方寸者
卷三 第 24b 页 WYG1286-0337d.png
或赢惟其似之而己今之登于全图者大小各有所限
至于各图则目方几里不拘一律必盈其方策也
嘉靖中瓯宁李公所著舆地图叙灵宝许公所上九边
图论各条柝之而图莫详于罗太史余学太史为图亦
欲学二公论著之夫国无小由畿之藩由藩之郡由郡
之邑由邑之里其条理然也谁谓县之穷阎下里亡论
哉父老所对无驯雅可采诸生缀学有年矣宜各质言
其乡若版籍将共为之表其论宜如史氏之例父老请
卷三 第 25a 页 WYG1286-0338a.png
各缀于里图以便氓隶户知之余思古之吏米盐靡密
不厌烦碎乃从其请考之邑志所称载者嘉靖庚寅以
前四十年往矣其在于今可无记言哉试白其大归而
可为长度者焉
   地里考
余至县首命父老图地里画方之法放罗太史父老图
上多不合适闽中郭建初将游塞上过余视之图为斥
臧否而去余乃参考郡邑之志信如建初言者命史持
卷三 第 25b 页 WYG1286-0338b.png
指南三四反阅岁而图始成初余考订山川沿革异同
之辨颇有记建初归见在箧中谓诸志言人人殊矣不
著其文孰知今之不谬余病闭閤乃次第之俾览者考
信焉
郡志新者多采邑志间有所论不专为邑邑志襄惠公
所作其叙文典雅诸论凿凿裨名理盖志之美者第时
山川未有图惜乎莫详焉有续者可备采余并郡志而
参考之凡郡邑同者不别槩以志称之异者言郡言邑
卷三 第 26a 页 WYG1286-0338c.png
皆旧志也然郡旧志今虽搢绅鲜有之故邑志未采者
余多述其旧焉
建置宋太平兴国六年始割晋江东乡十六里置县然
六都有古县遗址若始基于彼后乃迁之则今署非六
年建矣故老又传建自崔令自三四都左旋至十都原
属兴化馀属晋江尚未有徵阙之
形胜邑志备矣大冒山南驰为云峰东平卧龙诸山至
蠡山县治负焉东为东岳山其西少北为莲华峰莲华
卷三 第 26b 页 WYG1286-0338d.png
南为登高山又南复东折里许有山卷然回拱县治曰
留言风气去而复留也莲华登高峭拔东岳东麓支山
培塿若委伏不敢与抗者昔多建庙宇浮屠以壮其势
水出莲华峰下循蠡山经县治前至留山之阴鐍以石
亭留山外尖峰秀耸曰文笔复东而北为灵瑞山逶迤
十五里至峰崎山当县治东北诸山至此而穷青龙桥
在其下诸水汇焉北入海壮哉县也故老言邑原逼蠡
山建城益失险余有论在图
卷三 第 27a 页 WYG1286-0339a.png
封域郡邑志唯指南北与西南槩同它各异余定其子
午惟郡志正东宁崎东南大岞是也其南北者为隅西
北之虎窟者西也故其数广轮与图不符矣
县城见邑续志其门在四隅非四维之正也又曰玉津
关通大圣山下之水大圣山志在九都去此远矣然载
其制颇详余复修之辋川镇城见续志余修始成各堡
十六见图
巡检司四邑志以旧仅有沙格小兜二司至洪武二十年
卷三 第 27b 页 WYG1286-0339b.png
移沙格于峰尾移小兜于小岞而增置黄崎獭窟二司
然獭窟移自南安县卢溪黄崎移自德化清泰里郡志
可考且邑志叙秩官元小兜涂岭巡检各一员是旧固
有三矣又以每司垣周一百五十丈厚一丈二尺高连
女墙二丈为窝铺凡八南北辟二门建楼其上城中各
有营房三十间然黄崎厚一丈峰尾厚如黄崎高丈八
尺窝铺惟六在西北各门建兵马司今城已移之近地
广轮视昔倍之女墙五百楼橹四营于嘉靖乙丑成于
卷三 第 28a 页 WYG1286-0339c.png
隆庆壬申
国初墩台通志属崇武所今所惟属墩四青山赤山大
岞古雷并其中军台共戍军二十五名防汛有六月月
米一石与海军等捍寨京召延平卫军二百五十名协
守月粮从本所秋屯二米支给不知裁于何年今寨废
而粮仍旧夫既设崇武所其离城三里又有寨者为之
犄角耳安可冒粮食而废防守哉白水东坑二寨属泉
州卫内五所军守之通志可考
卷三 第 28b 页 WYG1286-0339d.png
邑志初置县时折晋江东北十六里领以三乡其后复
增至二十里庆历八年定为十八里仍三乡领之西南
曰崇武乡领大康守节礼兴民安长安东南曰崇善乡
领平康归化祥符温陵安仁同信尊贤延寿东北曰城
山乡领崇德德音光德待贤民苏熙宁保甲法行分三
十四都置保正副元元贞元年更为四乡曰文质行满
忠恕信义仍十八里三十四都其倚郭者为在坊至正
末兵起西北数都皆崎岖山岭间寇所出没户口消耗
卷三 第 29a 页 WYG1286-0340a.png
至我朝正统间犹未完复都图名数虽仍其旧亦不能
无合折变更矣
考郡志都之并者有三三四也十一二三也十四五六
七也其五七八十及二十七三十四也都各分上下图
至永乐间又增坊之三图邑志上下都者有三七八三
十四也续志又载合十与二十七之上下今惟三十四
都分上下嘉靖间二十并于十九名虽三十四都其实二
十七都城内在坊惟二并三十四都上下如旧共为三
卷三 第 29b 页 WYG1286-0340b.png
十图(通志一并二六并三四以/九都为信义与郡志异)
郡志误以长安为长兴其叙各里水利遗延寿新志以
元三十五都并在坊为三十六以二都与三四都并为
一误邑志叙宋三乡元四乡其目四乡称宋误也其各
里都与郡志同者五都为崇德里六七八都为德音里
九十都为光德里十八都为礼兴里三十一都为延寿
里问之故老其同者不殊其异者多异故老从邑志者
多以水利所载之地考之信然若郡志则戾矣亦述故
卷三 第 30a 页 WYG1286-0340c.png
老所异者备考故老云十八为长安十九为礼兴二十
及二十一都为民安二十五半为民安三十为祥符又
十二三当从郡志待贤三十二都半从郡志延寿半从
邑志温陵云(黄册又殊/姑从县志)
志之南北以驿路为概也自白水为北六七八九十十
一都在其左十二三都地广敌之在其右凡八属之北
二五及二十八九三十有一二三四路之左也凡九属
之东一三四及十四五六七八路之右也凡八乃属之
卷三 第 30b 页 WYG1286-0340d.png
西十九二十有一二三四五六七凡九属之南郡志以
在坊统四乡邑志无所属郡志以一都属之而邑志属
之东
诸山大纪邑志稍备矣其言德化所自余未至之第考
自仙游九投山而鹅角往晋江吴洋东至卢田马岭池
三分焉一南分晋江双髻往清源为郡城二入县北为
林坪头循长年东坪石峡大小岐东坑之观音而支分
至海旋于五都凡菱溪之左而南谓北纪县背及左臂
卷三 第 31a 页 WYG1286-0341a.png
也东为县鸡笼山连三髻而大帽为云峰至县治及迤
海诸山菱溪之右循而南矣盖卢田之水惟南自马岭
池出者为晋江白洋其东北二支入县者皆入黄田溪
而为菱溪则山川所历可概焉故县自吴洋为卢田分
二支而入中支固自卢田分北支非即分于吴洋其自
中而西而南而东盖南其枢谓之中纪亦南纪也自鸡
笼循芹岭螃蟹至田船报劬抵洛阳江其节短为县右
臂压于晋江之支山川条理固然中有长溪曰岩曰柯
卷三 第 31b 页 WYG1286-0341b.png
曰沙曰澚虽分一臂大帽之右水皆归之亦称一纪宜
谓之西盖鸡笼山水有三派西出晋江白洋者循芹岭
而去非循芹岭而鸡笼也北入黄田之下为蔡溪南田
三髻山前入曰岩溪是鸡笼山者县中纪之祖也而大
帽为之宗
观音山郡志在县西北三十里有秀岭乔松清泉石室
是也邑志在六都故以灵鹫在其东昆仑在灵鹫之东
伏虎岩在灵鹫之南又云循日曝岭为观音山其北为
卷三 第 32a 页 WYG1286-0341c.png
涂岭白水而实分观音为日曝东为白水东南为涂岭
灵鹫在涂岭之东南昆仑在灵鹫东南伏虎岩在昆仑
东北也其云以二峰骈连形肖故名乃山后有二峰焉
而兹山独出故肖之云
报劬山邑志又名覆船山郡志在十九都以形似名时
有异云盖顶祷雨多应奔出前接沙溪又若偃月云今
里人言覆船者三有近陈竹寨者有近虎窟寨者有小
田船者接沙溪曰十九者十七误也又志报劬唐刑部
卷三 第 32b 页 WYG1286-0341d.png
郎中陈嘏葬父母其下建庵曰报劬考之嘏为延僧清
恽作也为之请额于朝得名恽参马祖归会昌沙汰隐
居于牛头山云故有宝盖岩坐禅台方砖塔定公塔天
香牛头石其未赐寺名之先山名牛头也又有龙济潭
下有桥所谓祷雨多应者
鹳堂山去报劬山二十里中白岩溪下二十馀里隔之
可谓之脊脉相循者欤
佛通山临洛阳江在鹳堂东南非谷口桥旁也郡志洛
卷三 第 33a 页 WYG1286-0342a.png
阳未桥时此山陆路通佛国庵故名之庵不可考或曰
山麓有石如佛土人谓之佛国庵是也若以未创桥时
有陆路通郡城因泉有佛国之号故名夫桥未创兹能
飞渡耶如它陆路通泉多矣
三髻山郡志在十四都顶上广平可百步许平处耸三
峰势若立指因名其上有万年松龙须草又云三台岭
山势连延万叠三峰耸起峭绝不可攀上有云湫迹盖
即三髻也其颠有石壁小石室云湫潭废有瓦孔不绝
卷三 第 33b 页 WYG1286-0342b.png
土人谓僧通灵湫者仙迹并仙人桥在
云峰山郡志在县西北十六都自三髻山支而来邑志
自大帽之南为大腹山既断复起为云峰二说不同大
抵自三髻分大帽大帽为云峰若断而起乃其水左右
分也郡志无忧岩去西南二十五里山名南岩北有磐
石傍于沙溪高三丈馀其广半之与此山危石相类图
之岩山是也
东平山邑志在云峰山南群山连属有平原三四里故
卷三 第 34a 页 WYG1286-0342c.png
名郡志在县东北十三都一名北山群山连属东有平
原三四里复突起一山故名此图四都界于十三都之
东坪山也通志有陈平山在二十九都
卧龙山邑志一峰如马鬣郡志如龙首故名是也第云
一名莲花山莲花山在其西三四里许中有龙津之源
隔之
螺山邑志又登龙峰郡志登龙峰在十六都何也
泗州山天开岩邑志熙宁中令吴克所名郡志以熙宁
卷三 第 34b 页 WYG1286-0342d.png
有摄令者名之考吴克七年任马康侯十年任此言摄
令必有据也疑当阙之余幸犹及之者
大中山郡志不载邑志云云峰东至泗州西至大中盖
茭溪沙溪出云峰之阴左右泗州山茭溪之转而南也
大山中沙溪之转而南也皆当记之大中其西有宝珠
石奇
城山郡志东连大海西接晋江延袤如城是南方之山
尽名之矣则诸山可无纪也邑志与笔山如连城故名
卷三 第 35a 页 WYG1286-0343a.png
锦田山郡志其前田数顷邑志万顷岂渐于海耶因昼
锦名山者郡志曰张西湖邑志曰张清溪
岱屿海环之当属晋江獭窟为坞有石杠以渡大岞海
隅竿屿乐屿在海中
灵瑞山邑志东麓曰龙泉郡志龙泉别为一山在二十
六都下有龙窟深尺许泉水涌出时见龙出之状
香山初名谷山见郡志吴孝子传
小岞山郡志其洞可容数百人亡之误自通志
卷三 第 35b 页 WYG1286-0343b.png
黄崎郡志旧名宁崎
松洋山郡新志在十九都乃邑山最高大者望之苍然
为一方巨镇旧在二十五都乃十九都界耳旧志但纪
其洞可容二百人洞门石鏬有老藤直垂三丈馀入者
缒以下不枯亦不萌尚在奇哉
太白峰邑志在十六都一名莲花峰有石方直如碑碣
上刻蔡忠惠大书太白峰今三都有莲花峰而太白峰
在十一都
卷三 第 36a 页 WYG1286-0343c.png
郡志之所载多不驯雅如螺山旧名罗峰相传罗隐寓
此又二十五都杨崎山东汉末将军杨大眼居山之阳
第载之矣安可遗也故邑志未采者存之于左
虎岫岩在县西北上有石窦可容三十人相传为虎穴
在四都通志又有赤石嵓在县东白马岩在县西
螺蚽山在县东南二十八都上有盘石十丈馀圆如之
嘶山在县东南二十六都相传五季时其山忽嘶闻十
馀里山之颠有石如笠上有巨人迹入石六七寸许在
卷三 第 36b 页 WYG1286-0343d.png
二十五都
鹤堂山在县西南二十一都峰若飞峙山下有唐鸿胪
卿留公之坟相传葬时有二鹤来止是山哀鸣葬毕飞
去故名今不知所在或云近虎窟谓其下有留氏冢通
志旧传留从效葬此
邑志凡山所趋必有水循其脉络山之穷处乃水之所
会故大势可得而见矣第以传埭为正北马山为正南
稍异其涂岭北麓之小溪为證果溪入添奇港非入传
卷三 第 37a 页 WYG1286-0344a.png
埭白水东流入传埭与涂岭源不相循自三髻山前出
者无入谷口桥其入峰崎者叙县之左右水耳自城山
笔山而东入前林港者纪之其松洋自西而北之大入
峰崎者遗之大概县水大者四各入海者二卢溪自添
崎入海沙溪自洛阳入海砂溪稍大会入海者二菱溪
松溪二委同入于峰崎而菱溪最大以来自界外也砂
次之卢次之松次之它各为纪纪之小者登于图
西充溪郡志误入添崎港其云一自小鼓溪出一自小
卷三 第 37b 页 WYG1286-0344b.png
溪出合流过白水抗桥小溪村乃西充之背證果溪原
也小鼓溪在桥外其源不足称合流过张在桥入传埭
其一源西充山之阴过七里岳出港西埭入海
證果东溪郡志发源定光寺后山过横山桥为下卢溪
与真如之水会而南流至林田溪古县溪陂头桥入添
崎港林田即龙田陂头即埧头也
真如溪有二源其一发横溪等岭在观音山左其一在
山前至埔上始会
卷三 第 38a 页 WYG1286-0344c.png
入洛阳江曰澚溪上为沙溪岩溪柯溪郭溪其源最多
郡志白岩溪发源三髻山后大山坑此往黄溪入菱溪
者邑志在白岩前为沙溪是矣郡志柯溪发源胡坑山
此指柯溪东与白岩溪会也邑志出胡坑为前郭溪非
矣志一出晋江柯山岭出为澚溪并会于柯溪然考自
晋江来者惟分留公坡之水与出自虎窟西行者十谷
口各埭未有与沙溪会也然谷口故桥在今银地而东
溪之沉桥砂溪过之志言岩溪柯溪沙溪澚溪并过谷
卷三 第 38b 页 WYG1286-0344d.png
口桥何也盖自白岩柯岭溪外有沙白村东发源后吴
岭前后会于石佛村而出者沙溪也自陈竹岭下报劬
田船出柯宅村者会沙溪过前郭溪前郭溪出青林之
阳盘龙之阴接上诸溪过澚埔村下洛阳江或曰澚溪
菱溪郡志玉田溪在十三都发源悬钟岭折而东流曰
陈田溪菱溪过菱溪曰埔头溪沙步溪过新桥入峰崎
港悬钟岭之水向仙游菱溪源非自此出邑志发源观
音山亦其一源驿坂溪郡志发源禅静山过驿坂桥会
卷三 第 39a 页 WYG1286-0345a.png
埔头溪者菱溪至埔头与驿坂溪会也盖其源极远自
晋江卢田过九安山后为黄田溪又一源自鸡笼山后
入蔡田即玉田又一源自大帽后与蔡田会为陈田溪
乃为菱溪元卢琦所游其下至驿坂菱布诸溪会之
李林溪郡志在四都发源源林院后山过旧铺桥
县后溪郡志发源东平山过南岭桥至下谢溪此龙津
之溪也郡志下田坑溪发源山半坑分为二派又合流
为溪达于王孙埭非龙湫之源则出自莲花旁者
卷三 第 39b 页 WYG1286-0345b.png
茭布溪非发源曾师岭邑志发源云峰山是也其云一
溪发源五峰岩过泗州桥亦至前澚与菱布会者非源
于五峰岩出于后吴岭也
黄坑溪志过九斗丘十八都五里亭是也不入马山埭
入洴州埭
南坑溪发源上坑湖郡志发马垄坑又以寂光溪过牛
场桥殆非也
洋坑溪郡新志云发源于松洋山历寂光溪与南坑溪
卷三 第 40a 页 WYG1286-0345c.png
会于下林溪
潮汐东南一支由岱屿入西至白崎山又西至凤山又
至马山又一支至白沙及洛阳桥凡诸溪水之入洛阳
江及马山埭者皆归之
邑志宋海舶无禁利入甚富且易不捐之于桥梁道路
则以崇奉释氏无所爱惜然宋之释氏其捍海为田多
不税之故释氏亦富其馀力及于桥梁最多
龙津桥郡志俗呼南岭桥故其叙县后溪曰过南岭桥
卷三 第 40b 页 WYG1286-0345d.png

菱溪桥郡志宋始平二年圯邑令张盖重建邑志治平
二年邑令张介创考之张盖在治平时以盖为介以治
平为始平字误也卢琦有记其文亦雅云治平中桥之
以渡则郡志误矣
万安桥邑与晋江半之当存其名
张店桥郡志在十一都宋治平二年建
浮梁桥郡志在二十六都长十丈溪源出于香炉山西
卷三 第 41a 页 WYG1286-0346a.png
南过于獭窟桥
马山桥郡志在二十九都元至元十九年僧法助建
十八都官路旁有井古以金刚经一部勒于甓环砌之
志在十九都误通志十九都有金莲池产华如金
宋重水利郡志所载晋江者方员丈尺及深若干灌田
若干创修姓名岁月亦具诚重之也载邑者存其名而
己邑志因之去其埭将别记之因而遗者颇多余存其
旧于埭之条又志其非埭者三祥符里泡埭上塘尊贤
卷三 第 41b 页 WYG1286-0346b.png
里长分坡白岩畎圳余初决七都之水于六都实考之
故志曰水自西而东南流者入蔡埭其东西洋各有定
坡乃知七都东洋之存六都西洋之废故决七都之蔡
坡者入六都之崇福呜呼水利可不详与今登之案牍
者塘坝埭不能尽列余所决者坝头其流名曰鸣鸠凡
十里又决承天坝谓金钗圳也并修王孙埭官埭新埭
前黄等埭
邑志崇福埭蔡埭官埭左丞相埭传埭嘉禾埭凡六受
卷三 第 42a 页 WYG1286-0346c.png
北纪诸溪之水其自西而东南入者则入蔡埭崇福埭
其北流者及传埭然八都有蔡埭七都前蔡埭若自西
而东南入则前蔡埭耳嘉禾及蔡埭自入海五都有官
埭非受北纪之水其左丞相埭莫考郡志埭在德音里
者四曰陈廷伟曰梁次云曰林绍曰长坑
邑志王孙埭孙府埭赤屿埭鲈鳗埭承天埭法石埭曾
炉埭石塍埭后曾埭陈埭凡十俱受中纪诸溪之水其
自南之北者入王孙埭其正东者经承天法石曾炉三
卷三 第 42b 页 WYG1286-0346d.png
埭而皆汇于辋川港然郡志鲈鳗赤屿及兰盘埭皆在
归化里三四都陈埭后曾埭在中纪者郡志在三十三
四都安仁里埭三曰浮湖曰陈曰曾崎曾崎或后曾也
此径入海又有埭六在崇德里五都曰官曰大陈曰后
坑曰石湖曰后仓曰牛步其在祥符里者下泡埭今二
十八九都与三十都也皆南纪云
邑之山川昔为堪舆家所取如五代间据土者三王潮
也留从效也陈洪进也留陈葬其父母于此潮自葬焉
卷三 第 43a 页 WYG1286-0347a.png
下有寂光寺从效建以奉之潮有功于闽宜载祀典郡
祀于崇阳门楼余为置守冢取其寺故地之租为清明
祭有晋江紫微吕舍人者葬于此郡乡贤祠祀之其人
文雅足称焉邑志以在白岩山郡志以在十二都考之
未知其处嗟夫赵文子雍门之徒所以感叹悲哀也欤
典祀城隍庙宋天圣中令李畋为祠洪武己酉改为庙
宣德辛亥令高显重建正统丙寅令闭祯重修余毁其
像万历元年修之
卷三 第 43b 页 WYG1286-0347b.png
社稷山川厉坛郡志俱洪武初令罗泰建盖癸丑岁也
邑志以山川坛建于令高显显宣德间任坛岂至此而
置耶社稷山川二坛其厨库斋房俱正统丙寅佥事陈
祚命令闭祯修之迩圯山川移于南关稍完社稷厉厨
库斋房俱圯乃次第修之又遵洪武礼制各都并建乡
社乡厉之坛
林知县祠改之文见附录
丛祠邑有五百一十所余皆毁之文见附录时固引苍
卷三 第 44a 页 WYG1286-0347c.png
梧吴公为顺德令坏淫祠为书院使者计竹木斤两罪
之至下狱果有谤余者言余利像有金喉余叹曰狄公
当时毁祠不知得金几何也幸上官明不行其谤而余
免吴公之辱嗟夫俗之信鬼也如是夫青山神张梱以
闽时尝营青山下禦海寇郡志以没葬螺山之阳宋太
平兴国间即其地置县乃改葬于青山立庙有司岁致
一祭有其举而莫之废也余循故事祭之有杀人山上
者两阅月不能得余以文牒之三日而狱成岂尚灵欤
卷三 第 44b 页 WYG1286-0347d.png
然昔人祀之为禦寇也王节度之功大于梱祀于郡邑
乃并其冢而不之修何耶
公宇邑志县署有遗谶言不利改作自宋来皆简陋至
成化壬寅令张桓重新以太仆丞召去余修前后堂及
厢廊建君子堂有记记曰令有君国子民之道然孔子
君子宓子必本于鲁惠安君子之区也又当舆马之辏
至于斯者皆得见之于是作君子堂堂在仪门之东作
于隆庆五年三月踰月告成肃客而入受教而退而今
卷三 第 45a 页 WYG1286-0348a.png
而后鸣琴而治矣作旌善申明亭又各都皆建亭
郡志鸣皋堂在县治之左宋知县李侯惟一鹤自随常
与士友于堂商论古今鹤立其旁时鹤一鸣声彻云表
余遐追其人或李畋也盖张咏授以文学来任建学宫
以教子弟政尚简静与民休息有传通志谓龙溪李侯
名绛见漳州良吏传
郡志有漏室邑人谢起宗记曰惠安为邑巳百七十有
六年所更邑长亦六十有四政类不暇恤挈壶氏之事
卷三 第 45b 页 WYG1286-0348b.png
民间生子之诹时于野巫夜半行人或致疑于四鼓夙
兴之勤无所于稽授时之道有惭他邑绍兴二十四年
三月福清林仲俞始尹邑事未浃旬间百废具举惟是
午夜鼓人失节一日语同寮曰今蚤晚衙率谨时而官
无其拘纵得之昼复失之夜不可谓政会建安日者张
仁能其事遂使营之陶土为壶揭木为筹三十有八以
验晦朔弦望迟疾出没无毫釐差创于蕤宾之吉成于
夷则之望辟厅事东庑以寘之同寮相与观焉佥曰天
卷三 第 46a 页 WYG1286-0348c.png
地相去凡八万一千三百九十四里周天凡五十一万
三千六百八十七里日月循环冥寞难测皆不逃于兹
漏之涓滴呜呼休哉乃属菱溪谢起宗书于石起宗并
请铭曰陶土揭木注水其中水之增减天地攸同谁不
知时伊厅事东六十四政因循俟公昔诹且疑今焉雍
容吁千百年自我折衷
按察司即宋皇华驿基洪武乙卯令安景贤建为按察
分司壬戌设安溪惠安行佥事一员莅之甲子省罢辛
卷三 第 46b 页 WYG1286-0348d.png
未改为漳泉道丙子改为分巡福宁道正统丙寅令闭
祯建后堂嘉靖甲申徙镇于泉己未改兴泉道专驻焉
布政司即税契局基郡志正统辛酉令闭祯建成化壬
寅令张桓修邑志弘治中建非也
驿郡志旧在县东郭内名曰皇华元元贞间移建今所
名龙山国朝洪武初更今名西有递运所驿兼领之邑
志宋有皇华驿与县俱设考郡志古迹宋时泉州自西
北取剑州路出城西义成门至南安汰口驿永春桃源
卷三 第 47a 页 WYG1286-0349a.png
驿德化龙浔驿上壅驿抵尤溪县迤逦经西芹至延平
建宁为避福州大义江之险自本县行者不知何年今
六都有古县十六都有古驿此皆不可考但谓此与县
俱设然耶否耶
际留仓即宋常平仓郡志在县令衙东邑志在簿厅前
正德己卯令陈逅改建县衙西北郡志预备仓四所一
在县内西偏即此也一在七都香林保一在三十四都
辋川保一在十八都屿头保在县者余修之积谷焉在
卷三 第 47b 页 WYG1286-0349b.png
乡者废辋川者邑志亡之余初问于父老多言兵燹来
各乡有仓是赍盗粮耳故未之复若辋川有堡安可废
哉崇武仓洪武庚午建也永乐甲申增之
盐场详于邑志其云辖盐仓八郡志亦然运司志不纪
其仓而纪其团考之闽盐用晒故有滩团运司志之五
团西湖前坂一也庭边乔埔下洋东二也下洋西柯栊
林内三也上仓坂西四也下仓下坂五也郡志以仓埕
称凡八有广运其埕边乔埔下洋东西柯栊不具考之
卷三 第 48a 页 WYG1286-0349c.png
图庭边者埕边即广运也其下洋地有村在乔埔或西
埔也近以灶不辨盐各仓俱废下洋东西西埔前坂皆
为埭故老之所具者团五曰埕边其于乔埔下洋东西
兼之矣它同司志有柯栊焉凡九仓也郡志脱其一而
误其二前坂在二十四都以为在二十三上仓在二十
六都以为在二十五五余正之于图
学校邑志详之旧乡贤名宦祠在启圣祠之两翼湫隘
余于明伦堂后建高深堂二祠列于左右修启圣祠并
卷三 第 48b 页 WYG1286-0349d.png
训导廨舍置学租见附录
小学景泰初立成化中令张桓尝考选教读分遣各社
学嘉靖初令莫尚简重建厚俗社学邑志又列之者八
皆以某氏主之通志以坊名者一乡名者三余至立之
二百一十二所又于各都立大馆延诸生学行者为师
具书束帛躬请于家著社学篇使按而行刻朱氏小学
以颁子弟循行阡陌入而诱劝之焉
铺舍邑志当南北驰道有七白水涂岭驿坂居仁县前
卷三 第 49a 页 WYG1286-0350a.png
盘龙上田规制同郡志在城为惠安铺洪武四年知县
时汝楫建在布政分司北近为豪张一复所夺余上状
复之(走崇武有四前埔黄田青山崇武前埔/在二十一都青山在二十六都郡志)
义冢在邑厉坛北几圃矣余表之
射圃在朝天门外嘉靖庚寅乃改建此废已久余始筑

 
 
卷三 第 49b 页 WYG1286-0350b.png
 
 
 
 
 
 
 
 石洞集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