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八
卷八 第 1a 页 WYG1272-0374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小山类稿卷八
             明 张岳 撰
 书三
   与督府钱桐江议勘交朝使进止
安南之事侧闻朝使至梧州成命成算非远方下吏所
敢轻议近传闻黎氏差人赴京告难且求讨贼朝议以
奏辞不类外国文字暂止其使若果有此事其势又必
卷八 第 1b 页 WYG1272-0374d.png
行勘某愚以为朝使可留梧州或止南宁且毋前进以
须后命盖向之遣使正为不知黎氏的实根因故欲勘
其所以不贡之故今黎氏既来告难则遗裔尚存特阻
于逆臣远窜海外道梗不通其不贡之故不勘自明若
使者往彼必自凭祥县入至邱温县谅山府皆莫豋庸
地也安肯以黎氏要领告我既不得其要领万里遣使
徒受莫豋庸欺诞之词以归犹之不遣也若不受欺必
别寻事端以根究黎氏所在往复酬答中间必有龃龉
卷八 第 2a 页 WYG1272-0375a.png
难处者是二者皆不可某尝反覆思之使者此行其关
系国体甚大此事情状既明顾吾何如尔吾力能处则
处之一时未能处则且置之于吾体面初亦无损固不
在使者之勘不勘也某愚以为可暂留使者且毋前进
欲望军门会两省巡按具奏乞下兵部将黎氏赍本陪
臣差的当人员护押来两广选委晓事官员并访各边
熟知彼国事情之人就近体勘真伪如果黎氏所遣要
见其国王见系何人在何处见管若干地方并将莫豋
卷八 第 2b 页 WYG1272-0375b.png
庸陈昪僣叛缘由并勘明白另行奏闻区处若别无负
固方命只是逼于内难不能入贡宜谕以讨贼兴复之
义勉令自强待事宁来贡其前项遣使成命所当收回
使者似不必往事理甚明地方重事宁迟毋速某待罪
边郡寝食不宁惓惓之意无非欲持重审虑俾出万全
为地方莫大之幸伏冀详处
   答林次厓钦州
差人至黄邦相等事深领指教幸甚幸甚此事自嘉靖
卷八 第 3a 页 WYG1272-0375c.png
三四年以来闻彼国君臣乖乱其故王支属有遁居近
我龙州境界者因以虚利诱我边民愚民嗜利喜乱易
欺以动翕然赴之竟不能入其尺寸而钦忠上思三州
之人累岁蒙骚扰之害前年韦缘广从钦州那苏隘入
交交人拒追直至隘外居民死其锋刃者三四十人有
王七者一家四口俱死其馀为交人所覆败而死者不
可胜计夫国家所以威驭四夷与吾辈所以保境息民
者自有常道二者既皆失之乃曲徇愚民草窃寇攘之
卷八 第 3b 页 WYG1272-0375d.png
智而欲笼络左右以冀他日万一之徼幸则向之诸公
固有误为此说于前矣其流祸至今未巳在今日又安
可不深惩痛绝而必效之且彼固吾冠带之国也内有
乖乱不奔号请命于我而出于盗贼之计欲诱我边民
而用之吾边民不遵官府约束为夷人所诱而欲为之
用此于法皆必诛无赦其署置劫掠之罪且不论也永
乐间以文祖之神武太师定兴王之勇略交人再叛再
克而卒不能定至宣德初又叛则师老财匮极矣文敏
卷八 第 4a 页 WYG1272-0376a.png
诸老追惟仁庙遗意以不治之法治之然后湖湘江广
之民始得免于馈饟披执之苦其休养生息以至今日
皆数公之力也安可以失策追咎之某始至郡见户口
消耗田野荒芜财赋亏折如久病之人生气仅属盖休
养之久事力犹未完复如此不能不为之凛然悼心而
钦州又为此辈无故开此衅端贴浪永乐新立数乡之
民骚动失业者三四年矣若不为盗则流窜与为盗招
以扰我尔夫坐视吾民之必为盗与流窜与为盗招而
卷八 第 4b 页 WYG1272-0376b.png
曲徇愚民草窃寇攘之智笼络左右以冀徼幸于他日
某之力不能办此而于心亦有所不忍也是故尽吾所
以保境息民者而已抑又闻之天下之事盖有是非明
白而中间之害复参半者达识之士亦有权利害轻重
而为之以济一时然儒者不谭也若此事之必不可为
与为之必有害而无利较然甚明正当痛惩深绝使山
峒愚民皆知假托徼幸之必诛帖然相安田亩以听官
府之约束是则所谓以生道杀之而非得已也吾兄曰
卷八 第 5a 页 WYG1272-0376c.png
且必无诛以维奸雄之心而俟机会此是非利害两可
之言愿兄无易其出愚民传闻恐将有借复交之名以
饰其草窃寇攘之奸肆然又号于众曰某衙门许我矣
此州疲民生计如断梗浮萍宁堪几番骚动邪设使交
人果有可乘之衅正名兴师而有豪杰之士出之任事
亦何患于无兵似不假此草窃寇攘为之羽翼也马伏
波狄武襄之事可见矣今事未有形兆而坐设虚谭疑
人听闻不但非和众安民之道所先亦恐有谋人之心
卷八 第 5b 页 WYG1272-0376d.png
而使人疑之古之略晓兵事者其策亦不若是左也愿
兄毖之重之毋易其出匪特钦人之幸某亦窃有赖焉
年来苦于足疾每咏韦苏州身多疾病邑有流亡一联
辄为之慨然发叹昨览吾兄登天涯亭高作警策多矣
但不肖平日所望于吾兄者愿于论孟故纸中寻一个
安身立命处马伏波事业亦不敢为吾兄愿之也望炤
黄邦相等罪名首恶无可宥之理馀当为分别第后次
发去牌面欲召数人至府警谕之初无罪之之意今收
卷八 第 6a 页 WYG1272-0377a.png
回甚善但此数人亦喜乱生事者能再出告示谕以祸
福使不至于怙终更善
   答王檗谷中丞
解户至伏承教言备审近日起居之详不胜慰浣真州
终非久居之地祠堂婚嫁粗毕似当束装归莆然莆无
旧业而世态纷华要之珍膳醲味之中亦当梅蓼一二
味存其酸辣乃有风趣尔此道不于吾老先生之望而
谁望安南之议士大夫谭之数年然皆出于一种喜功
卷八 第 6b 页 WYG1272-0377b.png
利尚权谲者之口沉静守道者初不谭也大扺近世学
术不明廉耻道丧士大夫往往犯见金夫不有躬之戒
其所操之术皆管啇秦仪之奴隶所不屑谭者而妄托
以为经济自媒自衒且不论三代何如孔孟何如就我
朝成化弘治中前辈亦有如是习尚邪孟子曰我亦欲
正人心息邪说距诐行放淫辞以杨墨为禽兽仪衍为
妾妇辟土地充府藏战必克者为民贼而善战者又服
上刑圣贤之言良非迂也西汉之衰士大夫柔巽之风
卷八 第 7a 页 WYG1272-0377c.png
终不足以胜其经术节行之美故汉能既废而复兴东
汉之衰士大夫气节之高一变而为诡激纵横之习故
汉一败而不能复振由是观之天下之盛衰不外在四
夷而在士大夫心术明矣且就今日四夷言之士大夫
果有深谋奇略能为国家建万世之策亦不在于安南
何也泰宁三卫肩项之疾也河套腰胁之疾也若安南
则肤爪之末尔舍肩项腰胁而治肤爪失其等矣昔人
有画狗马难画鬼易之说三卫河套形势切近一言不
卷八 第 7b 页 WYG1272-0377d.png
售则其术穷安南远在万里徼外未必便有实事谩为
大言尔某守方拘文自知不足以料敌应变切恐今之
谭安南事者大扺多半画鬼也次崖初到此慨然有勒
功铜柱之意某屡劝以且去孔孟故纸堆中寻个安身
立命处马伏波一时之士殊不足学今亦知其难不复
出口矣某前年八月扺此将及两载多病兼以吏事素
非所长旦夕俟以微罪诃弹而去归卧林下傥老先生
归莆得以侍杖屦领诲言平生之幸也未有奉教之期
卷八 第 8a 页 WYG1272-0378a.png
惟倍加珍摄以副注望不一
   与林次崖论征交事
与郭白峰书稿承见教吾兄料之诚是也近日朱二守
在梧州马路差人驰报吾兄陈取交之策差人已过梧
州其同船者以告朱二守昨诘朱判官不服不得已出
朱二守书并以诘写本李生乃得其略如此则吾兄别
有方略以告诸京贵特漫为一书以诳白峰与区此事
关天下利害其行其止非由吾兄一人某虽无能擅专
卷八 第 8b 页 WYG1272-0378b.png
城之托若合一郡人心而以光明正大行之亦不系吾
兄相告不相告但兵者诡道吾兄错用其心而以施白
峰与区此则朋友忠告之道有所不容已尔奏已行追
之无及亦不必追钦州非用武之地尊相无封侯之骨
恐有后悔吾兄试观之近王檗谷亦有书来道及交事
冗中略以数言答之以非吾兄所乐闻故未尝奉告然
今既有此举又不敢不告盖兄以垂老多病之躯欲侥
倖此必不可成之功重则赵恬王恢轻则熊本皆理势
卷八 第 9a 页 WYG1272-0378c.png
所必有者兄若不信且将吾言藏在笥箧待他日败事
之后姑取而观之未必不慨然追念区区之为益友也
愿益懋令图以卒远业不悉
   论征交利害与庙堂
安南之事始获邸报远近惊骇恐不免于用兵及巡抚
衙门行下劄付备见首尾则彼中事情庙堂皆已尽知
其所遣行勘乃是持重未遽用兵而示以开诚抚纳之
意庙谟成算有非远方下吏所能测识者据边民传报
卷八 第 9b 页 WYG1272-0378d.png
正德八年黎赒袭封四年无子以兄子譓为子正德十
一年四月初六日逆臣陈皓及其子昪作乱黎赒遇害
陈皓篡立十三日国人拥譓立之陈皓奔据其国谅山
府譓立七年为逆臣莫豋庸所逼出居其国升华府豋
庸又立譓幼弟懬而相之卒又弑懬自立国分为三黎
氏在南莫氏居中陈氏在西北然查访陈氏已无消息
其谅山府亦为登庸所有黎氏所居即古日南地在交
阯极南与占城为界隔限大海豋庸不能逾海而南黎
卷八 第 10a 页 WYG1272-0379a.png
氏亦不能逾海以北故能相持两存数年前豋庸又以
交州付其子莫福海而自营海东府地名斋都居之凡
诸峒巢争战皆豋庸自领众以行盖安南诸府惟海东
一府负海地势最大即通典所谓玉山郡也此贼负篡
逆之罪常练兵习战以谋黎氏而阴备我亦令人剔言
于边欲求入贡边人以非故王也弗敢以闻若兴师致
讨则豋庸当为诛首然万里兴师为远夷讨贼古无此
法不诛其篡逆而以职贡不入责之则欲贡乃其本心
卷八 第 10b 页 WYG1272-0379b.png
也无待于兵故某愚见以为彼内自乖乱未尝有所侵
犯于我可且置之待其乱定乃贡于事体亦未有损若
必用兵其胜败利钝非某所敢知也宣德初之事可鉴
矣非但宣德初也马伏波以战士二万馀人平定交阯
比振旅经瘴疫死者十四然伏波乃不得已之师其时
交阯刺史及诸州太守尚有能城守者故伏波因得以
扑灭之易非若今时夐然久为殊域也自古兵强莫过
于元世祖时四路进兵以取安南一由凭祥一由云南
卷八 第 11a 页 WYG1272-0379c.png
一由占城又以舟师载粮饷由海道皇子镇南王脱欢
亲监督之虽尝再入伪都卒不能守其猛将如李恒唆
都皆战死脱欢几不能免考于史可见也某切谓莫贼
起自列校能篡其主而有之举国上下莫敢喘息必其
天资凶谲号令严明有足詟服人者非出万全岂可轻
动近钦州知州林希元在彼专讲取交之策又且言之
于朝而身任之其蔽于功名而不达事机如此恐其掇
拾故事装缀成章读者或信其文辞而未深考其实至
卷八 第 11b 页 WYG1272-0379d.png
误国家大计故敢缕琐上渎圣听而私布如右伏冀裁

   与夏桂洲阁老
壬辰秋赍捧入都一从宾客之后瞻望门墙五六年于
兹窃伏思念守官无状过咎积深阁下不知其愚滞无
用祓濯而器使之果以宿咎触宪至于摈黜阁下复为
之论奏开释虽力不能及而一念体国录瑜之公天地
鬼神实共临之谪居以后念欲以一言候谢记室又自
卷八 第 12a 页 WYG1272-0380a.png
思之阁下位遇方隆不肖名在谪籍恐涉援上之嫌故
辄默然复止惓惓之私怀仰不忘迩闻晋豋黄阁秉国
政钧主上之所倚眷天下之所仰望然位高则忧亦深
不肖跧伏遐荒愧无以报答恩私窃愿有献焉易大壮
自一阳积至四阳阳之势壮矣以四阳而去二阴甚易
也圣人必为之戒曰君子用罔贞厉罔无也言阳不可
恃其壮盛而蔑二阴也故事常成于兢惕而患或生于
忽略夫盛者易衰也进者必退也自大壮而进为夬夬
卷八 第 12b 页 WYG1272-0380b.png
者剥之反对也一反则为剥矣天下之理其反复往来
岂有常哉故大壮之象曰君子非礼弗履其彖曰大者
正也正大而天地之情可见矣圣人所以兢惕于盛壮
者如此伏惟阁下以孤忠结主知超豋八座内参密勿
稽古制礼洗千百年之陋习而复诸古阁下之业盛矣
然皆为所得为于礼曹者尔天下事所当为者未止此
也请略数其大者则学术未明士习未正功利日滋而
德义之风益衰好恶相夺而朋党之议未息财匮于下
卷八 第 13a 页 WYG1272-0380c.png
矣而工役方殷兵骄于边矣而夷患复起此皆天下所
望阁下以有为者阁下亦安得委曰习俗已成积弊已
深晏然任之而已哉前辈居此位者多矣未能一一举
上登极十六七年所拔擢倚用以共成天下事者其人
可数也其始将进也天下或以为未可上急于致理置
群言而姑用之及其弗称任使亦不能不徇群言而舍
之不肖窃尝仰叹上有日月之明天地之量生成临照
优游深厚而莫露其迹然则彼之所以自处者顾不为
卷八 第 13b 页 WYG1272-0380d.png
薄哉语曰欲知未然视已成事伏望阁下深思利贞之
占用罔之戒竭忠尽瘁以荅明主之知开诚布公以收
群材之用据经秉法以应天下之变不肖虽衰残多病
尚能勉自扶曳与海隅苍生咏歌德化之成然后退就
农亩死无所恨辱教爱之深辄敢进其狂瞽不胜惶恐
安南事不知庙堂深意何如某所守郡与之切近生意
憔悴诚不忍调以远征其曲折具见揭帖阁下佐明主
以文德化成天下非有大不得已似不宜轻动武功恐
卷八 第 14a 页 WYG1272-0381a.png
后悔之无及伏冀炤纳天时向暑调燮劳神尚冀懋加
珍保以慰具瞻
   与姚明山学士
不领清诲者数年瞻仰之心无时己巳前年东泉老先
生起临三边及后休致边方俱不见此报最后仅见兵
部覆题捷音一报乃知老先生久已去官而不知其故
陆幼淳至此略闻曲折亦莫能详大率老先生以公论
推荐而起用又以直道不容而去官其出处光明俊伟
卷八 第 14b 页 WYG1272-0381b.png
追配古人此门下之士所以倾心向慕愿承教泽者也
其他皆不必论广西祠堂在江西时辱老先生手教命
某记其岁月不久而某去江西转徙入广又来廉平生
孤伉寡与怨仇潜蓄一旦落阱则群起下石世态之常
无足怪者东坡有言吾辈道理贯心肝忠义填骨髓一
见困穷便有可怜之色此与不学道之人何异某尝佩
服其言谪官以后不敢妄有一札通讯于人独念承老
先生之命记祠而负罪远去言语文字非世人所复爱
卷八 第 15a 页 WYG1272-0381c.png
重就使勉强成章谁复传之以此私心耿耿不能自已
近日安南事不知庙议何如而此閒林茂贞过不晓事
以为可一举而取然此言也倡于阳明阳明平生好为
虚诞彼盖大言以炫能于其徒尔岑猛之事功已有七
八分阳明继之竟不能纾一策卒割以畀岑氏潦草了
事又为之辞曰岑猛无罪夫岑猛烧泗城残龙州阻兵
拒命且曰无罪然则安南之罪孰与岑猛其强弱难易
又孰与岑猛方岑猛之未用兵举朝以为当讨及驻师
卷八 第 15b 页 WYG1272-0381d.png
稍久则又以讨之者为非今日安南之议何以异此两
广困穷而广西残弊尤甚外夷纷争不敢侵犯于我无
故而动师远讨弊中国以事蛮荒某切以为不可内怀
隐忧欲止不能是以窃有陈奏奏草并小揭帖奉上诸
先生不免作书具禀罪废之人甚不欲以名姓通于庙
堂而切近之灾又不容己然此事非旦夕可了若兵衅
一开恐亦执事他日之忧也有可善处之望不惜垂念
未会间千万及时自爱不一一
卷八 第 16a 页 WYG1272-0382a.png
   论交事与巡按两司
安南之役命将出师庙谟已定似闻议者谓贼中乖乱
国土三分乘其乱而取之可不劳力而定此则甚谬嘉
靖初黎赒被弑贼以兵破逐陈皓父子拥立譓已而君
臣渐不相能黎譓出奔又假立黎懬而相之当其时国
人未附若以吾中国之威命猛将提兵数万临贼疆必
有内自送款者用兵或不甚劳今则陈氏灭黎懬弑黎
宁以亡国游魂假息海裔贼父子相继窃有其国不啻
卷八 第 16b 页 WYG1272-0382b.png
十之七八地广兵众群下用命又枭健多智数有子十
六七人以交州居长子而自营都斋居之缮治兵甲以
伺四方之变馀子胜冠以上者各令将一军分据要郡
男子婚嫁皆与其豪酋相结去冬颇闻吾消息购铁勒
木堑险塞为重栅而守之又教练水战造巨舰募人铸
佛朗机铳海㲼通舟处皆树木楗水中令舟不得入贼
之防虑甚预且密如此而吾又声其篡弑之罪讨之非
至势穷力屈安肯束手以受诛夷去冬以来吾之聚议
卷八 第 17a 页 WYG1272-0382c.png
于庙堂之上者几旬月矣至今日而调兵给食尚未定
画永乐中王师九月至龙州其年四月已遣大理陈卿
至广西计处兵食皆以九月集于南宁将帅至即统以
行其调集土兵不过三万将帅非侯伯则都督势重谋
预又经靖难百战之馀以驭素教之兵犹用八十万也
将八十万如将一人安得不克昨见兵部所下劄其调
兵皆待总制参赞至日处置今总制参赞尚远就使尽
此八月至两广发符调兵福建湖广往还之间非三四
卷八 第 17b 页 WYG1272-0382d.png
月不集又半月乃临贼疆则冬春之交矣春雨将降雾
潦淫濊以数十万众淩险阻渡溪谷冲犯瘴毒与负险
必死之寇争胜负或者有他巧妙则非某所知但以书
生识量窥之诚不可不过为之虑某又窃伏思念国家
以高爵厚禄养士大夫将士一旦有大征役主上忧勤
宵旰不宁群公环尹无肯跬步出国门以副当宁之忧
所命督饷副将监军皆起于闲废而用之是在廷无一
人可使也人生惟命不可期万一所命数公或有疾病
卷八 第 18a 页 WYG1272-0383a.png
他故必再求其人以代之仓卒岂能及事以此观之吾
人情可知矣夫将提数十万之兵深入人境以谋人之
国诚非计虑终始为万全可久之策不可轻动今贼已
先事有备而吾庶务未集事若可已则及今己之尚不
为迟如其不然待大将参赞至日博尽群言以图进取
方略数道分攻水陆并进老生常言要亦无以逾此然
以永乐事势较论今日其难易利钝亦非某所能逆睹
也谨将贼中地势参询人言画成图子一幅中间传闻
卷八 第 18b 页 WYG1272-0383b.png
料想未能尽合然大略亦粗可观伏乞炤亮施行
   答廉州朱二守
令叔至廉承教措处安南事甚荷甚荷大想此事他日
总制诸公必授成算而来非此间所能预度只有上告
军门整搠各卫所军马器械于各武将推选可堪队以
上者具定姓名以俟大军至而调发其粮饷在仓见粮
皆可无支动且以折色按月散与军士积至九十月所
积颇多他日潮惠高廉雷之粮由海道以给水军南韶
卷八 第 19a 页 WYG1272-0383c.png
广肇并广西湖广衡永之粮可由江道以给步军不足
则和籴以补之所可为处如是而已然举事之初朝议
虽锐其所推用将帅亦未见卓然可倚折冲者必有马
革裹尸之忠然后能著铜柱之绩甚难甚难诸草草不
尽俟面求教
   与督府蔡半洲论抚谕交夷
三月三十日据钦州知州林希元送到莫方瀛奏本抄
白二纸到某看得莫贼负罪惧讨欲请降入贡以求封
卷八 第 19b 页 WYG1272-0383d.png
爵已非一日去年五月间陈必闻之来其辞只称黎家
无人莫豋庸以黎懬之命权主国事节次来贡未蒙见
纳虽未见有投命请罪之意然出其边臣勘报之言犹
有可委者今次所上奏本只加臣父子己甘有罪一言
而已至第二奏自解僣号改元伪作大诰自比禹汤文
武等委诸黎氏故事及文儒私自称美辞气之间似尚
倔强未肯输服又兼自叙其祖宗被黎氏见陷之冤隐
然以篡弑为复雠而无所忌惮此奏若经御览上聪明
卷八 第 20a 页 WYG1272-0384a.png
神武欲伸大义于天下恐未肯遽赐允纳也军门前日
奏请一面治兵积榖以待进取一面行勘黎宁所在既
不失讨贼之名又以从容观变度时而动而慎重不肯
用兵之意自在其中事体明白再迟一月必有明旨凡
百举动宜且待之昨日抚谕文移某初意欲暂且停留
既又思之古者兵交临阵尚为招纳之辞以款之今只
欲其直叙国中事情不得如陈必闻隐讳且查勘黎宁
所在若回报果有虚实抵梧且令边吏与之反复必其
卷八 第 20b 页 WYG1272-0384b.png
深自悔罪言黎家无人暂为天朝护守印信不敢专有
土地谨以国中图籍献之朝廷且乞恩愿世为藩臣入
贡不绝然后朝命以夷荒遐远在中国为无用委而畀
之如此则事体为顺此贼外震吾征讨之威而内不能
弭其国人携贰观望之志势孤而情逼某策其决不能
不如吾言也故行下钦州令再加勘酌行之彼国就欲
用兵安知此不为款兵之辞于吾计亦无损也待其回
报已在五月间而前奏之命已下又可以权其轻重而
卷八 第 21a 页 WYG1272-0384c.png
处之矣伏乞照处
   论防备交夷  (以下俱上蔡督府/)
某于初八日至钦州据峒长黄浩报莫贼先接廉州卫
公文后接钦州公文今回卫文书先至永安州以回州
文书未到故在彼候齐此贼狡猾百出防我之计虑极
密常遣小船在外海以捕鱼为名打探海中船只今次
虽来投文闻得亦有许多船只其实防我又传说莫贼
密地自来策应其调船发军防禦之事正与茂贞商量
卷八 第 21b 页 WYG1272-0384d.png
我之百事未集只宜震之以声而不示之以形如操练
储积调发等事俱先以大声势扬出使贼闻吾用兵而
莫测所以用兵多方为备而莫知所以备吾乃得以静
制动之道而贼疲于奔命矣若于沿边等处示以实形
兵船之数不多形露情得反使莫贼得窥见吾虚实万
一两下以形势相恐喝或至交手后当如何此间山川
形势险要利害某俱亲身历过非徒凭纸上陈言及听
人传说如调来战船只当湾大洸港此港深澚可以藏
卷八 第 22a 页 WYG1272-0385a.png
舟其外即乌雷山直□海中安南人素闻其名前代但
以水军入交者皆由此发船钦州战船旧规停泊在此
登山一望西至永安州地方东至合浦县冠头岭皆可
见若夫气清朗则海东府山形亦隐隐可辨而钦州海
㲼若凤凰方家烟通等处反在里港盖乌雷山直□海
中如人伸臂用拳廉钦诸海㲼皆在肘腋之下今指挥
范铠已领军七十五名在乌雷山背五里劄营日轮二
十五名在山顶瞭望广雷二处战船湾在大洸港者日
卷八 第 22b 页 WYG1272-0385b.png
轮快马船海中往来巡绰若望见一船数十里外远远
而来则山上响炮张旗诸舟联引而出贼敢忘外虑而
入里港哉决不然也茂贞欲调东莞船数只在防城往
来防守某与商量以为不可盖防城水发源钦州永乐
诸乡流至石龟头入海石龟头之南为永安州白虎尼
诸山两山之间为海口凡防城等处水自北而南永安
万松岭等处水自西而东者皆会此入海自海口乘潮
入防城一日程而永安州即在海口略靠里尔其地名
卷八 第 23a 页 WYG1272-0385c.png
赤沙尾者乃海滨夷船往来处若引舟由石龟头入防
城必经过赤沙尾万一夷船疑我为有事永安或来冲
突岂不至于费手茂贞颇以为然防城且令营军看守
若大举事成别处亦无难也高参将宜驻廉州且借其
名号养其威重以惧贼其他曲折正惟某处之尔交人
文书到日另禀伏乞裁炤
   论抚谕事情
莫贼遣头目叩关投降某访得此贼慑吾征讨之声内
卷八 第 23b 页 WYG1272-0385d.png
不能和其国人近者吾调东莞新会等船二三十只泊
在廉州港中贼遣探船候而得之远望不知数之多寡
回报大駴本月十二日乃差通事黎迪裴延祐二人赍
文来求通奏状文书某谓前次陈必开所闻一片虚饰
及云南奏辞中间以纪位号为故事称尧舜禹汤为文
儒归美不能辞而拒之以篡夺黎氏谓为父祖申冤凡
此皆倔强未即输服云南轻于接纳又为转奏以致朝
议纷纷而征抚之计竟未归一故与钦州议行防城营
卷八 第 24a 页 WYG1272-0386a.png
谕令先将奏状申文内事情开具揭帖呈看如果输情
伏罪乞哀丐命方与转达其差来头目称奏本印封不
敢折动欲以副本并申结状付与本营差人领来某又
与钦州议以为不如径檄莫贼令其自具奏内事情开
写揭帖前来体面仍更光明正大此贼近在永安打听
消息如不先具揭帖则事不得妥帖迟三两日必定具
来此举甚得策若果罢兵可因此以为后面收拾之地
若兵不罢而必大举又以款贼而缓其谋但贼之奏辞
卷八 第 24b 页 WYG1272-0386b.png
必令极卑哀不如云南之潦草乃为得体尔闻其计殊
窘急欲求通此间又以声势震之想不敢仍复如云南
也馀候夷文至日再禀伏乞裁炤
   论辞夷使往凭祥纳款
停征既有明旨夷使辞之令往凭祥最是盖使往凭祥
未绝其求通之路但曰听候议处而已尚有许多含蓄
未便许之也某差文通往令直告之云朝廷为君臣大
义不容不征朝中文武或言事在远夷须当审处故且
卷八 第 25a 页 WYG1272-0386c.png
罢征讨之师而令吾两广议处若汝不纳地请罪吾两
广议处不得则只有练治军马赞朝廷征诛而已汝前
次揭帖未见纳地请罪之意于理不当接纳汝可回去
思省停当遵照旧规在凭祥伺候如此则义正理顺且
留一著以为后日收拾之地夷人探知罢征是实计谋
自缓就使不往凭祥其在永安日久无所事不待辞之
而自去矣但此只可备目前尔要久当有收杀方有以
上副朝廷之意切以为用兵之声未可全然放下使贼
卷八 第 25b 页 WYG1272-0386d.png
有所顾惮而求款于我益坚然后我得以操纵制驭而
要之以纳地请罪盖此事既出圣断百十年朝贡之国
决不肯如是罢了后面恐更有事也戍兵只打手杀手
土兵当掣回其官军且留在地方待其班满放回不时
又发一两班来每月只耗行粮十石大要使贼知吾军
马未尽撤而知惧尔
   议处安南纳款
安南表本昨在孙佥事处见陆布政议稿甚详悉愚见
卷八 第 26a 页 WYG1272-0387a.png
颇有不同者并以呈请裁示盖莫贼弑君篡国有覆载
不容之罪此非辩说之所能释上聪明神武方叙彝伦
以惧乱贼案舆图以临万国若言黎氏查无下落暂与
莫氏管束及言炎瘴难居不可为郡县等语恐皆不足
以上烦圣听而纾南顾之怀也洪武中朝鲜李仁桂连
王氏三王叩边求贡高皇帝始恶其篡弑绝之后又
因边臣以请高皇帝曰彼夷狄也姑令自为声教下诏
许之而李氏世效职贡以至今日李仁桂乱贼也朝鲜
卷八 第 26b 页 WYG1272-0387b.png
箕子之所封也若牵于文儒之义则当正九伐之法以
复秦汉之故疆矣然高皇帝只断以一言曰听其自为
声教吾特取其效职贡不敢侵叛而已可谓破拘滞之
见独观昭旷之原一言而天下定者也夫欲劳十万之
师甘心快意于无用之地攻之未必可得得之未必可
守守之未必可久而以黎氏为辞则是劳民动众深入
夷地以援立莫知所在难必真伪之婴儿古无是理也
而议者犹复疑黎正莫逆云云胡不引高皇帝圣语以
卷八 第 27a 页 WYG1272-0387c.png
断之也愚以莫贼信有不容诛之罪矣今朝议既重为
生灵爱惜宽而未诛此贼震慑兵威叩关待罪可因请
罪之诚听其自为声教以管束所有之土地人民如洪
武中之待朝鲜李氏且许之暂管而不与以真封如宣
德初之待黎氏其黎宁之强弱存亡不必深究也盖所
以待之甚轻所以责之者不求备是谓以外裔待外裔
而中国礼义纲常之训固昭如也唐太宗之时盖苏文
弑君太宗为之兴辽左之师其后师久无功天下后世
卷八 第 27b 页 WYG1272-0387d.png
不病太宗之失贼而讥其为黩武则今安南事之是非
利害鉴于太宗可见矣似此颇为直截脱洒无许多委
曲迁就难行之意不知可用此意转闻于上否其馀略
见前后揭帖伏乞钧裁
 
 
 
 小山类稿卷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