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十八
卷四十八 第 1a 页 WYG1270-0386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升庵集卷四十八     明 杨慎 撰
  女娲配享功臣
宋崇宁祀历代帝王皆以功臣配享而女娲氏独无盖
传记阙也予观纬书云女娲氏命娥陵氏制都良管以
一天下之音命圣氏为班管以合日月星辰名曰充乐
又令随作笙簧是三人皆女娲氏之臣也岂曰传记阙
乎若以纬书不足信则伏羲氏之乌明金提轩辕之风
卷四十八 第 1b 页 WYG1270-0386b.png
后力牧亦纬书也当时蔡京辈寡学往往如此
  神农本草
白字本草相传以为神农之旧未必皆出于神农后人
增之尔然其中如肠鸣幽幽又云劳极洒洒又云发髲
疗小儿痫大人痓仍自还神化又云立冬之日菊卷柏
先生为阳起石桑螵蛸凡十物使主二百草为之长立
春之日木兰射干先生为柴胡半夏使主头痛四十五
节立夏之日蜚廉先生为人参茯苓使主腹中七节保
卷四十八 第 2a 页 WYG1270-0387a.png
神守中夏至之日豕首茱萸先生为牡蛎乌喙使主四
肢二十三节立秋之日白芷防风先生为细辛蜀漆使
主胸背二十四节此文近素问恐非后世医能为也又
据此文以立冬为首别考纬书谓三皇三正伏羲建寅
神农建丑黄帝建子至禹建寅宗伏羲商建丑宗神农
周建子宗黄帝所谓正朔三而改也立夏之后复列夏
至而后言立秋与素问长夏之说同所谓五气顺布行
四时也
卷四十八 第 2b 页 WYG1270-0387b.png
  黄帝巾几铭
无掘壑而附丘无舍本而治末日中必彗操刀必割执
斧必伐日中不彗是谓失时操刀不割是谓失利执斧
不伐贼人将来涓涓不塞将为江河荧荧不救炎炎柰
何两叶不去将用斧柯此铭汉以下文士多引用之而
不见其全惟见于兵书如此
  汤文武
牛僧孺曰不得已而有天下则曰仁得已而有天下则
卷四十八 第 3a 页 WYG1270-0387c.png
曰利善畏其利善决其仁皆圣人也汤文武是也圣人
视斯民犹襁褓在焚溺无不挈者然则挈而授其家乎
将遂挈而有之乎彼家无人而有之不得已而仁矣家
有人而有之则得已而利矣夏无人也(谓无/微子)汤有以决
其仁殷有人也文王畏其利前贤明汤意故无伯夷后
圣明文王之意故曰周可谓至德也已东坡武王非圣
人之论与此同意
  周公大禹
卷四十八 第 3b 页 WYG1270-0387d.png
东坡乞一言于徐仲车曰自古皆有才独称周公之才
自古皆有功独称大禹之功以其有德以将之也
  古圣贤寿
商伊尹寿百有五岁见竹书纪年周太公寿百有十岁
见金石录汉窦公本魏文侯乐官至汉文帝时二百八
十岁见怀瓘书断魏罗结寿百三十岁见北史唐李元
爽一百三十六岁见白乐天集蜀范长生先事刘玄德
至李特时一百三十馀年宋谯定百三十馀岁犹横经
卷四十八 第 4a 页 WYG1270-0388a.png
授易见蜀志则彭祖之寿非诬也
  皋夔读何书
王安石与公卿争新法曰君辈坐不读书耳赵阅道折
之曰皋夔稷契所读何书此言未足以折安石皋夔岂
不学者耶若折之曰相公误矣共工驩兜孔光张禹岂
不读书邪则能折其口而理亦协矣
  羿射九乌
古传言羿射日落九乌乌最难射一日落九乌言射之
卷四十八 第 4b 页 WYG1270-0388b.png
捷也而后世不得其说者遂以为射九日矣流俗谬说
而传怪文士循名而骋奇异哉
  逆取顺守
汉儒谓汤武逆取而顺守此言非也易曰武汤革命顺
乎天而应乎人焉有逆而可以顺天应人乎左传曰以
乱取国奉礼以守犹惧不终季文子犹知其不终也而
谓汤武为之乎然逆取顺守之言实本于左氏而又转
失其指矣
卷四十八 第 5a 页 WYG1270-0388c.png
  季札墓
孔子题季札墓呜呼有吴延陵君子之墓君字今误读
为季非也其字作蜀形其义与季不合也按篆书郡字
有从此为偏傍者可证为君字无疑
  关睢之乱
晋司马彪传云春秋不修则仲尼理之关睢既乱则师
挚修之此以乱为错乱之乱其说亦异
  辟雍非大学
卷四十八 第 5b 页 WYG1270-0388d.png
魏书钟繇传明堂所以祀上帝灵台所以观天文辟雍
所以修礼乐大学所以集儒林高禖所以祈休祥既称
大学又称辟雍可證辟雍非大学也明矣
  兴王良佐
陆宣公云兴王之良佐皆季代之弃材欧阳公云胜棋
所用败棋之著也兴国所用亡国之臣也
  四皓庙碑
四皓有羽翼太子之功其没也惠帝为之制文立碑此
卷四十八 第 6a 页 WYG1270-0389a.png
乃上世人主赐葬人臣恤典之始通典文献通考皆不
之载而四皓碑目集古录金石录郑樵金石略皆遗之
独见于任昉文章缘起故特表出之
  井田封建
或问柳子厚言封建之非而胡寅仲以为封建不可非
区博言井田难行而张子厚以为必可行其说孰是曰
孔子论继代曰损益可知孟子论为国曰润泽在子使
孔孟生于三代之后其损益润泽可知已言治而必曰
卷四十八 第 6b 页 WYG1270-0389b.png
井田封建是谓生今反古也亦宜
  封建
昔之论封建者曹囧陆机刘颂魏徵李百药颜师古刘
秩杜佑自柳宗元之论一出而诸子之论皆废苏子瞻
志林一出而柳子之论益明余得拾其遗而裨之曰封
建始于黄帝不得其利己受其害矣蚩尤亦诸侯也上
干天纪下肆民残以帝之神圣七十战而仅胜之亦殆
哉岌岌乎矣其馀画野之君分城之主虽有蚩尤之心
卷四十八 第 7a 页 WYG1270-0389c.png
而未露蚩尤之迹帝固不得而废之也嗣是九黎乱德
矣防风不朝矣有扈叛逆矣夷羿篡弑矣昆吾雄伯矣
皆诸侯之不靖者其馀尚多有之而载籍散亡不可以
悉至周则其事又可睹矣大封同姓以及异姓谓之万
国其初建之意亦曰藩屏京师也夹辅王室也使民亲
于诸侯而诸侯自相亲也成康继世未百年间昭王南
巡而胶舟溺死矣穆王西巡而徐偃煽乱矣藩屏焉在
乎夹辅焉在乎至于春秋战国干戈日寻迄无宁岁肝
卷四十八 第 7b 页 WYG1270-0389d.png
脑涂地民如草菅乌在其为亲也其立之政典防其僣
窃为述职之制曰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
为建国之典曰负固不服则伐之内外乱鸟兽行则灭
之其法似严矣周之世诸侯之不朝多矣贬谁之爵乎
削谁之地乎矧敢曰六师移之乎负固不服先莫如秦
楚后莫如吴越天王方且迁避之不暇敢言伐之一字
乎内外乱鸟兽行莫如晋之齐姜卫之宣姜鲁之文姜
哀姜二嬖之子非类之孽方为太子而世其君天王册
卷四十八 第 8a 页 WYG1270-0390a.png
命之不暇敢言灭之一字乎三朝之制殆为虚设九伐
之典亦是弥文则封建非圣人意明矣腐儒曲士是古
非今犹言封建当复予折之曰欲目睹封建之利害何
必反古今有之矣川广云贵之土官是也夫封建起于
黄帝而封建非黄帝意也土官起于孔明而土官非孔
明意也势也封建数千万年至秦而废土官历千百年
川之马湖安氏弘治中以罪除广之田州岑氏正德中
以罪除而二郡至今利之有复言复二氏者人必群唾
卷四十八 第 8b 页 WYG1270-0390b.png
而众咻之矣封建之说何以异此然欲复土官则人知
非之而复封建人不之非是知一方之利害而不知天
下之利害知今之势而不知古之势也非腐儒而何哉
曰如此则三代圣人犹有弊法邪曰易曰易穷则变变
则通礼曰礼时为大顺次之三代之上封建时也封建
顺也秦而下郡县时也郡县顺也总括之曰封建非圣
人意也势也郡县非秦意也亦势也穷而变变而通也
虽然是说也非柳子苏子之说也孔孟有是说矣孔子
卷四十八 第 9a 页 WYG1270-0390c.png
系易曰阳一君而二民君子之道也阴二君而一民小
人之道也孟子曰天下恶乎定定于一夫封建之制国
各有君君各纪元是非二君将千百其君矣恶能定于
一不定于一恶能不乱使孟子生于秦汉之后必取柳
苏识时之说而两胡腐儒将麾之门墙之外矣
  董子论养生
董仲舒曰天地之气不致盛满不交阴阳是以君子甚
爱气而谨游于房是故新壮者十日而一游于房中年
卷四十八 第 9b 页 WYG1270-0390d.png
者倍新壮(谓二十/日也)始衰者倍中年(四十/日也)中衰者倍始衰
(八十/日也)大衰者以月当新壮之日(十月/也)而上与天地同节矣
然而其要皆期于不极盛不相遇疏春而旷夏涸秋而
暌冬养微阳而固天地之房谨微阴而助收敛之藏又
曰寿者酬也寿有短长由养有得失自行可久之道者
其寿酬于久自行不可久之道者其寿亦酬于不久故
曰寿者酬也
  春秋孟子
卷四十八 第 10a 页 WYG1270-0391a.png
春秋恶绝秦楚而大学引秦誓楚书孟子羞称五伯而
引晏子之言述百里奚之功此皆圣贤憎而知其善也
  子贡多学之对
子曰赐也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对曰然非与子贡
非不知也盖辞让而对事师之理也鬻子对文王武王
成王皆曰唯疑岂方唯而亦疑乎对君之体也太史公
曰唯唯否否盖古之对友亦如此又可以證
  汉文帝重农
卷四十八 第 10b 页 WYG1270-0391b.png
农者天下之本文帝二年正月亲耕籍田之诏见之农
天下之大本又于是年九月赐天下今年田租之半见
之农天下之本又于十三年六月除田之租税见之可
谓三致意于农矣二年正月而赐天下田租之半十二
年三月而赐农民今年半租十三年六月而除之租税
除者永除之也始也再赐半租于是遂除之非帝之躬
俭国有馀蓄能若是乎帝之言曰勤身从事而有租税
之赋是为本末无以异也夫其本其重在农则其末其
卷四十八 第 11a 页 WYG1270-0391c.png
轻在商贾矣文帝之致民殷富者其知本末也三代而
后一人而已抑农者天下之本一言必古田畯之书畴
官之典有之故三见于文帝之诏四见于景帝后三年
之诏五见于武帝元鼎六年之诏成帝阳朔四年之诏
则曰邵农明帝永平四年之诏则曰祈农章帝元和元
年之诏则曰急耕稼致耒耜至昭烈入蜀倥偬戎马而
首立督农之官汉氏重农彷佛周人皆文帝之家法也
愚尝因是论之汉所用夏人贡法也如龙子之言贡法
卷四十八 第 11b 页 WYG1270-0391d.png
信不善矣然此言论法也非论人也以禹启为君皋益
为臣有使民盻盻然之事乎汉文帝能赐民田租禹启
岂在汉文之后乎宋王安石行新法害民极矣君子在
州县宽之一分民受赐一分皋益岂不若宋代州县之
臣乎意者赐租之法三代之遗文帝去古未远仿而行
之未可知也孟子引龙子之言必欲榺君复井田是时
也坏未及半犹可复焉至秦开阡陌已久虽孟子复生
亦必因时立法不为此论矣后之欲复井田者必迂儒
卷四十八 第 12a 页 WYG1270-0392a.png
曲士也有爱民之心若文帝可也
  秦之恶
秦之恶天下之所同恶也故曰强秦言其不德也曰暴
秦甚矣曰嫚秦言其无礼义也曰孤秦言天下所不与
也曰犷秦以犬况之也抑又甚矣曰无义秦曰无道秦
恶之至矣尽矣孔孟不如其邦所以为圣为大贤鲁仲
连不肯帝之所以为高士也与古之奸臣何代无之其
恶未有如秦桧之甚者也人之恶之亦未有如恶桧之
卷四十八 第 12b 页 WYG1270-0392b.png
甚者也至其子若孙不肯祖之是其馀殃百世犹未斩

  秦一统十五年
秦享国三十六年因杜牧阿房赋而不考其实也秦自
嬴姓二十六年庚辰尽灭六国称始皇帝至其沙丘之
死为辛卯仅十二年胡亥子婴共三年甲午秦亡则一
统之日十五年尔杜牧文人辞赋之语不足多较司马
公作通鉴乃于灭周之岁遽以正统书秦灭周惟恐
卷四十八 第 13a 页 WYG1270-0392c.png
其晚帝秦惟恐其迟岂春秋正统之义哉朱子纲目悉
改之所谓统正于下而人道定信矣刘氏书法尹氏发
明不能一言赞之何哉
  汉辞深厚
贡禹乞骸元帝诏答之引传曰亡怀土所称传者即论
语小人怀土之文易小人二字作亡盖嫌于以小人称
其臣汉世训辞深厚皆此类也后世平交间辨难之文
即如怒骂况君臣之间乎
卷四十八 第 13b 页 WYG1270-0392d.png
  公冶长通鸟音
世传公冶长通鸟语不见于书惟唐沈佺期燕诗云不
如黄雀语能免冶长灾白乐天乌鹤赠答诗序云余非
冶长不能通其意似实有其事或在亡逸书中如冲波
传鲁定公记之类今无所考耳
  汉待宗室
汉之待宗室其严乎河间献王子礼以恐喝取鸡失侯
罪亦微矣献王汉之贤惟城也二子亦以取鸡失侯一
卷四十八 第 14a 页 WYG1270-0393a.png
以酬金失侯曷不以其父之贤而原之乎意者景帝先
有意立献王而武帝憾之乃发于其子欤
  宋统似晋
世之说者曰三代而下天下一统者汉唐宋而已秦晋
及隋合而复分祚又不久不得比之矣余谓汉唐可称
一统宋仅与晋比尔不得并汉唐也宋自太祖开基仅
得五代之土宇而河东江南闽蜀岭南十国未平史氏
未尝以一统例书之至数年诸国始平至真宗而纳币
卷四十八 第 14b 页 WYG1270-0393b.png
于契丹矣四传至神宗而王安石割七百里地以献辽
矣至徽宗北行而高宗称臣矣河西河北之地则终宋
之代未尝得其土之一毛汉唐疆域不如是之隘而一
统之日曾不得如西晋之久及其南渡以后享国差长
于典午而气息奄奄不啻倍焉当时有人问邵尧夫国
祚不答架上取晋纪示之徽钦之事正符怀悯是宋之
拟晋邵子固有说矣余尝谓宋之得国非有深仁厚泽
大烈显功幸取于孤儿寡妇之手与刘知远郭威无大
卷四十八 第 15a 页 WYG1270-0393c.png
相远而赵普佐命不足比周之王朴况敢望张良李靖
乎方是时曹翰欲取幽州并契丹普乃妒忌而巧阻之
以方兴之师而不能克久疲之辽仗全胜之势而不能
制蕞尔之夏景德之际寇准之谋不尽用而有靖康靖
康之中李纲之策不肯行而有江左始也太祖太宗之
时则奉契丹如骄子继而真宗仁宗之世则敬之如兄
长至南渡则事之如君父矣晋之东犹振刷磨淬灭慕
容灭姚秦灭李蜀是虫死不僵虎毙犹立也以此言之
卷四十八 第 15b 页 WYG1270-0393d.png
宋尚不得比晋而况于汉唐乎吾师李文正公乐府云
晋之东非失据宋之南竟何处盖确论也然则一统之
盛过汉唐而追三代孰有踰我大明之今日乎
  宋之人君勤身
唐代人君虽在宫禁出舆入辇宋太祖内训皆步自内
庭出御前殿亦欲涉历广庭稍冒寒暑此勤身之法也
事见吕大防奏议余谓人主宫阙深远舆辇不为过今
之官府自厅事送客至中门多乘轿而回数十步之间
卷四十八 第 16a 页 WYG1270-0394a.png
何必乃尔况皆起自徒步寒儒乎
  宋主礼儒臣
宋之君崇礼儒臣过于汉唐正史之所遗者有二事其
一真宗临杨砺之丧降辇步吊重其清介也其二富弼
毋卒仁宗为之罢春宴二事虽三代令主不过此也其
后徽宗之待蔡京王黼南宋之待秦桧侂胄似道恩礼
倍此然前之则如荡子之交狎客后之则如弱主之畏
豪奴岂曰荣遇美事乎书之祇辱
卷四十八 第 16b 页 WYG1270-0394b.png
  孔明渊明
朱子谓孔明之学本申韩渊明之学本老庄此语末学
不敢议亦不敢从
  赵清献不知周茂叔
宋世小说谓赵清献公不知周茂叔余观赵公赠周公
诗云心似冰轮浸玉渊节如金井洌寒泉知之深赞之
至无踰此矣或者初不相知而后乃相信耳
  李泰伯不喜孟子
卷四十八 第 17a 页 WYG1270-0394c.png
小说家载李泰伯不喜孟子事非也泰伯未尝不喜孟
也何以知之曰考其集知之内始论引仁政必自经界
始明堂制引明堂王者之堂刑禁论引瞽叟杀人舜窃
负而逃富国策引杨氏为我墨氏兼爱潜书引万取千
焉千取百焉广潜书引男女居室人之大伦省欲论引
文王以民力为台为沼而民欢乐之本仁论引以至仁
伐不仁遥平集序以子思孟子并称送严介序称章子
得罪于父出妻屏子而孟子礼貌之常语引孟子俭于
卷四十八 第 17b 页 WYG1270-0394d.png
百里之制又详说之由是言之泰伯盖深于孟子者也
古诗示儿云退当事奇伟夙驾追雄轲则尊之亦至矣
今之浅学舍经史子集而剿小说以为无根之游谈故
详辩之
  李纲四人持正
林灵素作神霄箓自公卿以下群造其庐拜受箓独李
傅松卿曾机移疾不行元富珠哩翀不拜西僧国师
伟哉四公也近有为宗伯执香炉于道场又有横玉三
卷四十八 第 18a 页 WYG1270-0395a.png
公而拜狸奴者吁异哉
  读书不求甚解
晋书云陶渊明读书不求甚解此语俗世之见后世不
晓也余思其故自两汉来训诂盛行说五字之文至于
二三万言陶心知厌之故超然真见独契古初而脱废
训诂俗士不达便谓其不求甚解矣又是时周续之与
学士祖企谢景夷从刺史檀韶聘讲礼城北加以雠校
所住公廨近于马肆渊明示以诗云周生述孔业祖谢
卷四十八 第 18b 页 WYG1270-0395b.png
响然臻马队非讲肆校书亦以勤盖不屑之也观其诗
云先师遗训今岂云坠又曰诗书敦夙好又云游好在
六经又云汎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其著圣贤群辅录
三孝传赞考索无遗又跋之云书传所载故老所传尽
于此矣岂世之卤莽不到心者耶予尝言人不可不学
但不可为讲师溺训诂见渊明传语深有契耳
  人主俭德
梁崔祖思政事疏曰刘备取帐购铜铸钱以充国用魏
卷四十八 第 19a 页 WYG1270-0395c.png
武遗女皂帐婢十人东阿王妇以绣衣赐死宋武帝节
俭过人张妃房帷碧绡蛟帱三齐苮席五盏盘桃花米
饭祖思所引二君事皆本史所不载者又苮席不知何
物字书亦无苮字
  君能容谏
汉灵帝之时可谓大乱极否矣然傅燮斥言中宦弄权
而帝识其忠廷折崔烈可斩而帝从其议又五代之刘
曜何凶悖也曜有恶梦太史令任义极谏何异公孙圣
卷四十八 第 19b 页 WYG1270-0395d.png
之刺夫差也而曜竟不罪义陈宣帝之昏暴京兆颜运
舆榇陈帝八失帝竟赦之且以御食赐焉呜呼三君犹
有容谏之贤如此
  五楚四燕四赵三韩
秦末汉初诸侯王之立如传舍楚一也而有陈涉焉襄
强焉景驹焉怀王焉项羽焉盖八年之间楚凡五易姓
也燕一也而有韩广焉臧荼焉卢绾焉吕通焉盖三十
年之间而燕凡四易姓也赵一也而有武成焉赵歇焉
卷四十八 第 20a 页 WYG1270-0396a.png
张耳焉吕禄焉盖二十九年之间而赵凡四易姓也韩
一也而有韩成焉郑昌焉韩王信焉盖四年之间而
韩凡三易姓也马班二表受封之异易姓之殊稍欠
分别
  先忧后乐
先忧事者后乐事先乐事者后忧事此曾子立事篇
语大戴礼所载同范文正公先忧后乐之语本此
  陈张二寇
卷四十八 第 20b 页 WYG1270-0396b.png
高庙云陈友谅剽而轻其志骄张士诚狡而懦其器
小其后二寇之败卒如圣料比之汉高之料项籍过
之矣
  婸徒
汉书西南夷传西南之夷人自称曰婸徒音阳方言
巴濮之人自呼曰阿阳阳之言我也尔雅引鲁诗有
美一人阳如之何言我奈之何也子兮子兮如此良
人何亦此意李太白诗芙蓉帐里奈君何
卷四十八 第 21a 页 WYG1270-0396c.png
  徙斯训
牧誓庸蜀羌髳髳即叟也音搜史西南夷传自巂以
东北君长以十数斯笮都取大注斯及笮都二国名也
徙音斯相如难蜀文略斯榆谓斯与楪榆也此斯即西
南夷之迥玉篇作鄋注狄国夏为防风氏周为髳汉
之賨叟地在蜀之边今按髳也徙也斯也叟也鄋也
賨也一种夷人古今随呼而易其名因易其字非博
考何以别而合之
卷四十八 第 21b 页 WYG1270-0396d.png
  濮人
牧誓微卢彭濮伊尹为四方献令正南百濮郑语楚
鼢冒始启濮刘伯庄曰濮在楚西南左传麋人率百
濮伐楚通典有尾濮木绵濮文面濮折腰濮赤口濮
黑僰濮尔雅南至于濮铅周书王会篇濮人以丹砂
注云西南之蛮盖濮人也诸濮地与哀牢相接今按
哀牢即永昌濮人今名蒲蛮其色黑折腰文面是其
饰也濮与蒲字音相近而讹尔
卷四十八 第 22a 页 WYG1270-0397a.png
  安南
宋神宗问朱公掞欲再举安南之师公掞对曰愿陛
下以禽兽畜之
  雕题绣脚
南夷有雕题金齿有绣脚蛮
  蜀才
注疏中有蜀才名姓宋儒谓蜀才郎范长生盖别
无所见也陈子昂集有曰襄阳有庞德公谷口郑子
卷四十八 第 22b 页 WYG1270-0397b.png
真东海王霸西山蜀才皆避人养德躬耕求志由此
观之范长生与蜀才自是二人(蜀音葵字一作蜀/战国策有蜀子)
  蜀士
唐睿宗问蜀士于苏颋对曰李白文章赵蕤术数宋
英宗问蜀士于欧阳修对曰文行苏洵经术黎醇二
事何其相类
  蜀诗人
唐时蜀之诗人陈子昂于季子闾丘均李白阮咸雍
卷四十八 第 23a 页 WYG1270-0397c.png
陶刘湾何兆李馀刘猛人皆知之北梦琐言云符载
杨衡宋济张仁宝皆蜀人栖隐青城山符载字厚
之文学武艺双绝文见唐文粹杨衡诗见唐音宋
济诗止有东陵美女一首张仁宝阆中人见刘后
村千家诗
  又
唐世蜀之诗人陈子昂(射/洪)李白(彰/明)李馀(成/都)雍陶(成/都)
裴廷裕(成/都)刘蜕(射/洪)唐珠(嘉/州)陈咏(青/神)岑伦(成/都)符载(成/都)
卷四十八 第 23b 页 WYG1270-0397d.png
雍裕之(成/都)王严(绵州/布衣)刘暌(绵州乡/贡进士)李渥(绵/州)田章(绵/州)
(双/流)阮咸(成/都)刘湾(蜀/人)张曙(巴/州)僧可朋(丹/棱)扈处扆(蜀/人)
文锡(蜀/人)朱桃椎(蜀/人)杜光庭(青/城)若张蠙韦庄牛峤欧阳
烱皆他方流寓而老于蜀者尝欲裒集其诗为一帙
而未暇焉
  蜀之隐逸
谯定字天授其学得于蜀曩氏夷挨袁溉字道洁其学
得于富顺监卖香薛翁程子遇青城箍桶翁乃知未济
卷四十八 第 24a 页 WYG1270-0398a.png
三阳失位为男穷之义又渡涪江舟将危正襟端坐人
问之曰心存诚敬尔有一樵夫同舟登岸乃问伊川曰
公是达后如此舍后如此伊川欲与之言已去而不可
追矣此皆宋世蜀之隐逸失名者
  蜀诗人王谦
王谦蜀人有诗一卷中有约赵冰壶赏海棠一篇云湘
罗压绣华春风瑶姬慢舞香裀红细腰百转弓靴稳银
鹅金凤花成丛六么换手调弦索一串妖声穿绣幕沈
卷四十八 第 24b 页 WYG1270-0398b.png
翠飞香天正乐寒玉团圆贴天角其诗绝如李贺尝一
脔可知鼎味也
  蜀士在唐居首选者
吾蜀士在唐居首选者八人垂拱三年射洪陈伯玉开
元四年内江范金卿贞元七年阆州尹枢元和八年枢
弟尹极太中七年绵州于环太始五年夔州李远八年
成都李馀龙纪元年巴州张曙
  蜀贤五相
卷四十八 第 25a 页 WYG1270-0398c.png
谢叠山毋制机墓志宋中兴张德远虞仲信赵景温游
景仁谢德方五贤相皆蜀人也
  蜀八仙
谯秀蜀纪载蜀之八仙首容成公云即鬼容区隐于鸿
冢今青城山也次李耳生于蜀今之青羊宫三曰董仲
舒亦青城山隐士非三策之仲舒也四曰张道陵今大
邑鹤鸣观五曰庄君平卜肆在成都六曰李八百龙门
洞在新都七曰范长生在青城山八曰尔朱先生在雅
卷四十八 第 25b 页 WYG1270-0398d.png
州有手书石刻五经在洞中好事绘为图
  蜀无史职
陈寿云蜀无史职故灾祥靡闻按黄气见于秭归群鸟
堕于江水成都言有景星出益州言无宰相气若史官
不能置此事何由而书盖因父受髡辱加兹谤议者也
蜀志又称王崇补东观许盖掌礼义又郤正为秘书郎
广求益部书籍斯则典校无缺属辞有人矣又按后主
景耀元年史官奏景星见大赦改元寿自书之而自戾
卷四十八 第 26a 页 WYG1270-0399a.png
之何耶
  蜀志遗事
孔子弟子商瞿世本作商瞿上文翁石室图亦作商瞿
上宋景文公作成都先贤赞以商瞿上为蜀人考之路
史及舆地纪瞿上城在双流扬雄蜀本纪云黄帝娶于
蜀山氏蜀山氏女茂州人也鱼凫津在彭山县彭祖生
于此乡以上三事并可入蜀志
  娈童崽子
卷四十八 第 26b 页 WYG1270-0399b.png
北齐许散愁自少不登娈童之床不入季女之室水经
注娈童丱女弱年崽子崽音宰选诗肆呈窈窕容路曜
便娟子皆指娈童之属也阮籍诗昔日繁华子安陵与
龙阳
  张安贫儿镂臂文
昔日已前家未贫苦将钱物结交亲如今失路寻知己
行尽关山无一人(镂臂或谓之劄青狭斜/游人与倡狎多为此态)
  语忘敬遗
卷四十八 第 27a 页 WYG1270-0399c.png
语忘敬遗二鬼名妇人临产呼之不害人
  衙前散从
宋代役夫之名有衙前散从衙前今之内班门子也散
从今之外班皂𨽻也(见韩魏/公奏)
  牝朝
唐人目武后之世为牝朝
  春宵秘戏图
徐陵与周弘让书归来天目得肆閒居差有弄玉之俱
卷四十八 第 27b 页 WYG1270-0399d.png
仙非无孟光之同隐优游俯仰极素女之经文升降盈
虚尽轩皇之图势则宋人画苑春宵秘戏图有自来矣
张平子乐府素女为我师天老教轩皇抑又古矣
  吕将军貂蝉
世传吕布妻貂蝉史传不载唐李长吉吕将军歌榼榼
银龟摇白马傅粉女郎大旗下似有其人也
  㺐婢
南史王琨㺐婢所生(㺐音搔今骂/㺐奴本此)
卷四十八 第 28a 页 WYG1270-0400a.png
  络耕道
唐隐士络耕道常言修养之士当书月令置于座右
  围棋势
方四聚五花六持七见围棋赋玉壶银台车箱井阑皆
棋势名见汉武帝赋
  五情六情
五情者天干也甲乙为本情丙丁为合情戊己为形情
庚辛为冲情壬癸为钩情六情者地支也申子为贪狼
卷四十八 第 28b 页 WYG1270-0400b.png
寅午为廉贞亥卯为阴贼巳酉为宽大戌丑为公正辰
未为奸邪六情之中分喜怒好恶哀乐喜行宽大怒行
阴贼好行贪狼恶行公正乐行奸邪阳主生故天干有
合甲巳为中正之合乙庚为仁义之合丙辛为威权之
合丁壬为淫泆之合戊癸为无情之合阴主杀故地支
有冲(此见风角书可/补翼奉传之遗)
  桓玄时童谣
车无轴倚孤木绳缚腹芒笼目上二句桓字下二句言
卷四十八 第 29a 页 WYG1270-0400c.png
其败死玄之败果以绳缚至芒笼其首沈之江中
  吴元济将败之兆
裴度征淮西掘得一碑上有谣云井底一竿竹竹色深
深绿鸡未肥酒未熟障车儿郎且须缩有识之者曰鸡
未肥肥去月乃已字酒未熟去水乃酉字后果以巳酉
日擒吴元济宋人四六有学惭鼠狱智乏鸡碑下句正
用此事鼠狱张汤传
  芳札良书
卷四十八 第 29b 页 WYG1270-0400d.png
坐拥良书(赵景/至)迟还芳札(张/率)
  辩大明寺壁上隐语
淮南大明寺壁上有诗谜云一人堂堂二曜同光泉深
尺一点去冰傍二人相连不欠一边三梁四柱烈火烘
然除去双勾两日不全○班义一见即能辨之乃八字
隐语也(大明寺水/天下无比)
  春帖
海日衔规忽觉人间之晓宫花剪䌽恍疑天上之春(元/终)
卷四十八 第 30a 页 WYG1270-0401a.png
  浮生喻
东逝之长波西乘之残照击石之星火骤隙之迅驹风
里之微灯草头之悬露临崖之朽树灼目之电光
  皇甫谧言厚葬之祸
剥臂捋金环扪肠求珠玉
  文符如雨
文符如雨(羲之/疏)催迫急星(李/密)
  百函十札
卷四十八 第 30b 页 WYG1270-0401b.png
刘穆之善尺牍自旦至日中得百函而应对不废(南/史)
行细札(光武/传)
  射人意
刘滕奸谋有馀善射人意
  同能不如独胜
孙位画水张南本画火吴道玄画杨绘塑陈简斋诗辛
稼轩词同能不如独胜也○太白见崔颢黄鹤楼诗去
而赋金陵凤凰台
卷四十八 第 31a 页 WYG1270-0401c.png
  华牍
华牍 芳讯 良书 宝札 琼音 瑶缄 庆削
兰讯(宋人四六/多用之)
  墨汁
刘静修诗老觉胸中无墨汁画谱云李成惜墨如金是
也梁武帝时举秀才谬者罚饮墨汁一斗近有善谑者
云画士胸中可有酒汁不可有墨汁秀才反是
  弦诗想蓬莱
卷四十八 第 31b 页 WYG1270-0401d.png
风俗通秦始皇弦诗想蓬莱而不免于沙邱之祸
  东坡与佛印戏语
东坡问佛印曰镬汤狱图如何不画和尚佛印曰人
间怕阎罗阎罗怕和尚坡曰怕你甚么对曰若使阎罗
有犯亦要和尚忏除坡大笑曰好说好说此言虽戏至
理存焉亦可谓嬉笑之斧钺矣
  象经
世传象棋为周武帝制按后周书天和四年帝制象经
卷四十八 第 32a 页 WYG1270-0402a.png
殿上集百寮讲说隋经籍志象经一卷周武帝撰有王
褒注王裕注何妥注又有象经发题义又据小说周武
帝象经有日月星辰之象意者以兵机孤虚冲破寓于
局间决非今之象戏车马之类也(若如今之象戏芸夫/牧竖俄顷可解岂烦)
(文人之注百/寮之讲哉)
  张千载
千载字毅甫庐陵人文山友也文山贵显屡以官辟皆
不就文山自广还至吉州城下千载来见曰丞相赴京
卷四十八 第 32b 页 WYG1270-0402b.png
某亦往遂寓于文山囚所侧近日以美食奉之凡留燕
三年潜造一椟文山受刑后即藏其首仍寻访文山妻
欧阳夫人于俘虏中俾出火其尸千载拾骨寘囊弁椟
南归付其家葬之次日其子梦父文山怒云绳钜未断
其子心动毅然启视之果有绳束其发众服公英爽可
畏刘须溪纪其事赞于文山像后曰间居忽忽万古咄
咄天气惨然如动生发如何寻约亦念续刍岂其英爽犹
累形躯同时之人能不颡泚昔忌其生今妒其死
卷四十八 第 33a 页 WYG1270-0402c.png
  诏首
晋诏首称纲纪唐诏首称门下元诏首称指挥惟本朝
诏首直入事有三代典谟之体
  李光弼中潬之战
胡致堂云中潬之战李光弼不遗馀力仅而胜之使郭
子仪相与掎角贼可平矣余谓非也岂有二将共事能
成大功者乎谚曰梢工多舟必破四公子棋奕必不胜
相州九节度之败子仪光弼俱在焉以势相埒而不相
卷四十八 第 33b 页 WYG1270-0402d.png
下也儒者纸上之语使之当国岂不误苍生乎或问予
曰郭李之将齐名使子仪当中潬之战何如未可知也
子仪之持重光弼之劲捷各有所长以诗喻之郭如子
美李如太白以文喻之郭如韩李如柳论诗文雅正则
少陵昌黎若倚马千言放辞追古则杜韩恐不及太白
子厚也
  中兴战功不纪武穆
宋乾道二年定中兴十三处战功张俊明州吴玠和尚
卷四十八 第 34a 页 WYG1270-0403a.png
原饶风岭杀金平韩世忠大仪刘锜顺昌张子盖海州
李宝海道邵宏渊正月浦桥虞允文采石李道光化次
湖刘锜皂角林王宣汲靖确山凡十三而不及岳武穆
盖秦桧之党犹存掩之也
 
 
 
 
卷四十八 第 34b 页 WYG1270-0403b.png
 
 
 
 
 
 
 
 升庵集卷四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