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十四
卷四十四 第 1a 页 WYG1270-0316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升庵集卷四十四     明 杨慎 撰
  周礼注
干宝周礼注曰言司者总其领(司会/之属)言师者训其徒(甸/师)
(之/属)言职者主其业(职内/之属)言衡者平其政(虞衡/之属)言掌者主
其事(掌合/之属)言氏者世其官(师氏/之属)言人者终其身(庖人/之属)
氏不人权其材也(宫正膳夫内/外饔飧之属)
  仪礼逸经
卷四十四 第 1b 页 WYG1270-0316b.png
一统志载刘有年沅州人洪武中为监察御史永乐中
上仪礼逸经十有八篇若然则仪礼之亡者全矣不知
有年何从得之意者圣经在世如日月终不可掩耶然
当时庙堂诸公不闻有表章传布之请今求之内阁亦
不见其书出非其时亦此书之不幸今之大言动笑汉
唐汉唐求逸书赏之以官购之以金焉有见此奇书而
付之漠然者乎噫
  曲礼
卷四十四 第 2a 页 WYG1270-0316c.png
曲者一偏一曲之谓中庸言致曲易大传言曲成老子
云曲则全庄子云曲士不可以语于道易又言其言曲
而中指人言曰心曲衷曲地名曰韦曲杜曲皆同义曲
礼者言礼之小节杂事而非大体之全文也
  周礼素问
程子曰必有关雎麟趾之意然后可以行周官之法度
朱子从而衍之曰须是自闺门衽席之微积之至薰蒸
洋溢无一民一物之不被其化然后周官法度可行丘
卷四十四 第 2b 页 WYG1270-0316d.png
文庄曰如此窃恐天地混沌终无可行之日矣慎又观
程子曰素问五运六气须是尧舜时风雨调和阴阳燮
理始可用噫素问亦如周礼矣必待上有尧舜之化下
之人体实气平如童子而后施剂焉则阖棺无用素问
之日矣所言何其迂哉
  圜丘方泽
宋陈襄郊仪云祀必以冬至日者以阳复也故官用夹
钟于震之宫以帝出乎震也而谓圜钟者取其形以象
卷四十四 第 3a 页 WYG1270-0317a.png
天也祭必以夏至日者以阴萌也故宫用林钟于坤之
宫以万物致养乎坤也而谓函钟取其容以象地也
  丹书
大戴礼武王践阼三日召师尚父而问曰黄帝颛顼之
道存乎意亦不可得而见与师尚父曰在丹书其言曰
敬胜怠者吉怠胜敬者灭义胜欲者从欲胜义者凶注
不解丹书为何物按左传襄公二十三年斐豹𨽻也著
于丹书注犯罪没为官奴以丹书其罪近世魏律缘坐
卷四十四 第 3b 页 WYG1270-0317b.png
没配为工乐杂户者皆用赤纸为籍其卷以铅为轴此
亦古人丹书之遗法据此则丹书古人之法律书名也
盖戒人之怠与欲而勉以敬义失敬义则入怠欲而𨽻
于刑矣然以法律之书而陈敬义之训先王以道治天
下而不恃乎法其亦异乎郑书晋鼎乎
  月令
吕不韦月令自东风解冻至水泽腹坚后魏始入历为
七十二侯其所载与夏小正淮南时则训管子与汲冢
卷四十四 第 4a 页 WYG1270-0317c.png
书互有出入朱文公作仪礼经传解备引之予又见王
冰注素问亦引吕令七十二候与今世行吕氏春秋及
历中所载不同如桃始华为小桃华雷乃发声下有芍
药荣田鼠化为鴽下有牡丹华王瓜生作赤箭生苦菜
秀作吴葵华麦秋至作小暑至半夏生下有木槿荣蛰
虫坏户下有景天华惟易通卦验亦载节候而其书今
亡类书所引若条风至而杨柳津景风至而搏劳鸣虾
蟆无声凉风至而鹤鸣阊阖风至而蜻蛚吟日至而泉
卷四十四 第 4b 页 WYG1270-0317d.png
跃泉跃即水泉动也可考古今节候之异因备录于此
  司马法
周礼注引司马法云昏鼓四通为大鼜夜半三通为晨
戒旦明三通为发煦又引司马法云鼓声不过阊拆声
不过阆镯声不过闟汉书李广传引登车不式遭丧不
服振旅抚师以征不服率三军之心同战士之力故怒
形则千里悚威振则万物伏是以名声暴于夷貉威棱
憺乎邻国文选注引圣人不贵咫尺之玉而重寸阴之
卷四十四 第 5a 页 WYG1270-0318a.png
句史记注引血于鼙鼓神戎器也说文引一举足曰跬
跬三尺两举足曰步步六尺又晨夜纳钯车今文皆无
知非全书也
  三农
周礼天官以九职任万民一曰三农生九榖郑司农众
曰三农平地农山农泽农也郑玄曰三农原农隰农平
地农也司农之说未为不当而郑玄必欲易之孔颖达
乃附会其说曰积石曰山钟水曰泽不生九榖故郑玄
卷四十四 第 5b 页 WYG1270-0318b.png
不从之可谓康成之佞臣矣慎观地官司徒掌葛掌以
时徵絺绤之材于山农徵草贡之材于泽农是山农泽
农周礼本有非郑司农杜撰而郑玄原农隰农何所本
乎大抵宋以前解经者专门守陋作左传正义力附杜
预而巧排服虔刘歆作周礼疏者专取郑玄而攻击杜
子春与郑兴郑众宋以后则学者知有朱子而汉唐诸
儒皆废虽朱子所尊之周及程张亦不知从矣是可叹

卷四十四 第 6a 页 WYG1270-0318c.png
  五祀
礼记月令冬祀行淮南时则训冬祀井太玄数曰冬为
井白虎通曰春祭户夏祭灶秋祭门冬祭井六月祭中
霤户以羊灶以雉中霤以豚门以犬井以豕唐月令冬
祀井而不祀行愚按井即行也盖行井间道也古者八
家同井由家而至井井有八道八家所行也故井之为
字有八口角井甃亦八角祭井即祭行也月令与时训
互言之非有异也
卷四十四 第 6b 页 WYG1270-0318d.png
  质剂
周礼司市云以质剂结信而止讼郑康成云长曰质短
曰剂若今下手书贾公彦云汉时下手书若今画指劵
黄山谷云岂今细民弃妻手摹者乎不然则今婢劵不
能书者画指节今江南田宅契亦用手摹也
  月表
礼记云为朝夕必放于日月为朝夕者盖立圭以测日
景立表以量月采日圭之法具于周礼月表世罕知汉
卷四十四 第 7a 页 WYG1270-0319a.png
书李寻传月者众阴之表消息见伏百里为品千里立
表王僧虔诗所谓月表望青丘是也吴下田家以正月
八日夜立一竿于平地月初出有影即量之据其长短
移于水面就桥柱画㾗记之梅雨水涨必到所记之处
盖古之遗法管子云不明于则而欲出号令犹立朝夕
于运钧之上运钧泥工圆转之器也
  夜觉
周礼司寤氏主夜觉者疏云人之寐卧恒在寝人有夜
卷四十四 第 7b 页 WYG1270-0319b.png
寐忽觉而漫出门者故谓之为夜觉也近正德庚辰宁
邸宸濠将乱南昌城中街巷军民夜发梦颠或至江棹
船行数十里知为梦也而后返宸濠举事次夜一军皆
然宸濠亦自知不祥矣南昌人谓之阵亡发其事既异
其名又异史传所未有也独周官有之乃知圣人预防
而禁之恐行军出师惊众败事其虑岂不远哉
  旦明
古文晨字作旦从日出地上一地也日出一上为旦日
卷四十四 第 8a 页 WYG1270-0319c.png
入一下为百百古昏字也故旦明即辰明辰又借作神
也今陇蜀呼辰与神同音盖古音也
  量人
周礼量人书天下之涂数而藏之注谓支凑之远近支
者支分凑者辐凑道途之分合也书而藏之如唐人国
照图皇华四达图国朝之寰宇通衢也
  昏礼曲顾
仪礼亲迎御轮三周下车曲顾即诗所谓韩侯顾之是
卷四十四 第 8b 页 WYG1270-0319d.png
也盖正其始男先于女者礼体之严也止而说男下于
女者礼用之和也是所谓顾者礼也不然则是瞰囊装
之盛橐盼媵御之冶容矣
  群妃御见
郑玄注周礼云群妃御见之法月与后妃其象也卑者
宜先尊者宜后女御八十一人当九夕世妇二十七人
当三夕九嫔九人当一夕三夫人当一夕后当一夕亦
十五日而遍自望后反之此言何其迂且谲乎苟如此
卷四十四 第 9a 页 WYG1270-0320a.png
则王后一月之间不过两御于王当其朔与晦尔不知
小尽之月肯通融否是又夺三夫人之一夕矣王后当
夕之外三夫人一夕其馀皆九人一夕且圣王制礼本
以防淫黄老养生亦惟寡欲一人之身而一夕九合虽
金石之躯亦将亟销而速泐矣况古者人君圜丘方泽
朝日夕月山川社稷礿祀烝尝为礼至繁动辄三日斋
七日戒而可以无夕不御女乎是齐高纬金海陵之所
不为而谓圣世有此制乎郑玄释经往往难信如此
卷四十四 第 9b 页 WYG1270-0320b.png
  庐有五义
说文庐寄舍也秋冬去春夏居盖古者一夫五亩之宅
二亩半在邑城中之奠居二亩半在田野外之寄居诗
云中田有庐是也周官凡国十里有庐则宾客寄舍也
三年之丧倚庐则门中之外室也北狄穹庐则逐水草
无定居之毡室也考工记秦无庐谓矛戟柄竹攒秘其
音转作卢而字作庐云
  泽草芒种
卷四十四 第 10a 页 WYG1270-0320c.png
周礼泽草所生种之芒种注者不知其解王氏农书云
即江南之架田也架田一名葑田以木缚架为曲田系
浮水面以葑泥附木架上葑即菰根也根最繁而善纠
结上著泥土刈去其蔓便可耕种江南淮南二处皆有
之东坡请开杭之西湖状谓水涸草生渐成葑田是也
其田随水上下西东故南方有盗田然王氏谓葑田即
周礼之泽草芒种未有据犹切疑之后读郭璞江赋云
播匪艺之芒种挺自然之嘉蔬赋江而云芒种嘉蔬又
卷四十四 第 10b 页 WYG1270-0320d.png
曰匪艺又曰自然非葑田而何哉周礼之说因此可解
而李善五臣注江赋亦未及葑田之事也遂详著之滇
南亦有葑田名曰海篺
  仆射
朱文公语录引礼云仆人师扶左射人师扶右即周官
太仆之职仆射之名盖起于此以其朝夕近君后世承
误以为宰相之号据此则射字音赦不当作夜音也
  左个
卷四十四 第 11a 页 WYG1270-0321a.png
礼记月令明堂左个北史李谧传左个即寝之房也○
按即今之捲篷
  玉者犹玉
大戴礼论夏商之季失政而未亡其辞曰疆蒌未亏人
民未变鬼神未亡水土未氤糟者犹糟实者犹实玉者
犹玉血者犹血酒者犹酒注糟以喻恶实以喻善玉以
喻贤人言尚贤其贤血忧色也酒以喻乐言尚忧其可
忧而乐其可乐意者政虽已失未至大乱孟子所谓故
卷四十四 第 11b 页 WYG1270-0321b.png
家遗俗流风善政犹有存者周礼疏云虽土崩而不瓦
解虽板荡而不瓜分亦是此意但大戴礼之文奇之又
奇必老于文墨之处士也
  须臾
仪礼聘礼速宾辞曰寡君有不腆之酒请吾子与寡君
须臾焉注须臾言不敢久古者乐不踰辰燕不移漏故
少顷之间皆称须臾须待也左传寡君须矣是也臾字
从申乙乙屈也如今人请客云恭俟屈降之义今之所
卷四十四 第 12a 页 WYG1270-0321c.png
云俟屈古之所云须臾也解字必宜如此方畅本原
  姑息
檀弓曰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注姑且也息休也其义
殊晦按尸子云纣弃黎老之言而用姑息之语注姑妇
女也息小儿也其义始明白合表出之
  其日甲乙其日丙丁其日戊己其日庚辛其日壬
  癸
礼月令春其日甲乙以日行东陆也夏其日丙丁以日
卷四十四 第 12b 页 WYG1270-0321d.png
行南陆也秋其日庚辛以日行西陆也冬其日壬癸以
日行北陆也中央其日戊巳以土旺四季之下弦日行
黄道黄土属也至夏季谓之正旺日行牵牛之所起牛
亦属土此其义也
  条狼氏
刘歆逢王莽之恶欲以威劫群臣遂伪作周礼云誓大
夫曰鞭附于条狼氏夫刑不上大夫焉有周公制礼鞭
挞大夫者乎此稍知礼义之所不为而谓周公为之乎
卷四十四 第 13a 页 WYG1270-0322a.png
歆其可胜诛乎
  积竹
周礼注殳以积竹八觚建于兵车说文柲攒也毛诗竹
柲考工记秦无庐史棘矜注皆以积竹释之徐铉说文
注曰积竹谓削去白取其青处合之取其有力即今之
攒竹法也
  屋诛
周礼秋官有屋诛之文郑玄注曰夷三族也古者罪人
卷四十四 第 13b 页 WYG1270-0322b.png
不孥岂有夷三族著之令典古者屋诛盖汉人下蚕室
之类耳郑玄瞀儒曲见误天下而陷人主得罪名教大

  奸色
礼注红南方之奸色紫北方之奸色五方皆有奸色盖
正色之外杂互而成者曰奸色犹正声之外繁手而淫
者曰奸声也奸色即间色
  浮筠
卷四十四 第 14a 页 WYG1270-0322c.png
礼记言玉之德曰孚尹旁达古注孚尹者浮筠也言玉
之泽如竹膜之腻如女肤之滑也与今注不同元稹出
门行咏商人采玉事云求之果如言剖则浮筠腻骐騄
千里变鸳鸯七十二浮筠用古注义也古注今废不用
故罕知之
  明命鬼神以为黔首则(礼祭/统)默首共饮食莫之知
  也(内/经)
李斯刻石颂秦曰黔首康定太史公因此语遂于秦纪
卷四十四 第 14b 页 WYG1270-0322d.png
谓秦更民曰黔首朱子注孟子亦曰周言黎民犹秦言
黔首盖因太史公之语也然祭统内经实先秦出黔首
之称古矣恐不自秦始也
  狸首
礼记天子之射以狸首为节注狸首诗篇名其辞亡按
大戴礼载其辞云今日太射四正具举大夫君子凡以
庶士小大莫处御于君所以燕以射则燕则誉质参既
说执旌既载于侯既抗中获既置弓既平张四侯既良
卷四十四 第 15a 页 WYG1270-0323a.png
决拾有常既顺乃让乃揖乃让乃跻其堂乃节其行既
志乃张射夫命射射者之声御车之旌既获卒莫若获
宁侯为尔不朝于王所故亢而射汝强食食尔曾孙侯
氏百福由此观之狸首之诗元未亡也
  礼不妄说人不辞费
邵渊曰用器之为便而祭器之为贵亵衣之为便而衮
冕之为贵哀欲其速而申之三年乐欲其不己而不得
终日此不妄说人之谓或贵于多而大或贵于高而文
卷四十四 第 15b 页 WYG1270-0323b.png
庭实旅百之仪四海九州之荐此不辞费之谓旧说谓
不费于言辞岂经旨乎或云说读如檀弓税人之税慎
曰颜路请车孔子不许不妄说人也旧馆人丧孔子脱
骖不辞费也
  前有车骑则载飞鸿
三代有车马无车骑吉行则六马四马师行则元戎小
戎自晋公乘小驷始有骑至废井田去车战始有骑兵
然则此制亦秦法也
卷四十四 第 16a 页 WYG1270-0323c.png
  天子使其大夫为三监
吴幼清曰孟子言周公使管叔监殷殷书序亦言三监
及淮夷叛说三监者或以为武庚管叔蔡叔或以为管
叔蔡叔霍叔皆非也盖武王分殷之故地为弼鄘卫三
国而使管叔蔡叔康叔君之管叔君弼蔡叔君鄘后因
叛而废其国惟康叔之卫独存故书言王启监周官言
立其监皆谓诸侯之君非谓别以人而监侯国也
  君子不以一日使其身儳焉如不终日
卷四十四 第 16b 页 WYG1270-0323d.png
儳参差不齐之貌心无所检束而纷离散乱遂至儳焉
错出外既散乱而不整内亦拘迫故如不终日也慎按
儳焉如不终日即孟子所谓出入无时莫知其乡也俛
焉日有孳孳可也儳焉如不终日不可也
  水泽腹坚(月令十/二月候)东风解冻(月令正/月候)
七十二候终于水坚始于冻解皆水也一岁之运其可
知也始于水终于水天地一元之运其可知也故曰水
含太乙之中精五行之始也浮天而载地
卷四十四 第 17a 页 WYG1270-0324a.png
  文王之为世子(止/)文王之为世子也○教世子(止/)
  养世子不可不慎也○卫孔悝之鼎铭曰(止/)此卫
  孔悝之鼎铭也○子贡见师乙而问焉(止/)子贡问
  乐
古书传例题标于篇首又结于篇终观汲冢周书可见
贾谊治安策陈三表五饵其序三表三端末皆缀以一
表二字至韩退之柳宗元犹有此体六经中礼记为多
若文王世子篇首此曰文王之世子终之曰文王之为
卷四十四 第 17b 页 WYG1270-0324b.png
世子也结之若曰文王之为世子其事如上文所云也
又始之教世子三字发其端终之曰养世子不可不慎
也总其义也卫孔悝鼎铭及子贡问乐皆同此义宋儒
不达妄为之解石梁王氏云文王为世子也七字衍文
教世子三字衍文金华邵氏云手舞足蹈乐之至于此
有非歌之所能尽者矣故终之以子贡问乐其言似眯
目而道黑白者异哉嗟乎不能达古文之文而能达古
文之义者鲜矣是以贵属辞也
卷四十四 第 18a 页 WYG1270-0324c.png
  荔挺出(月令/)
郑玄云荔挺马薤也(此说/非也)易通卦验玄图曰荔挺不出
则其国多火灾说文曰荔似蒲而小根可为刷蔡邕高
诱皆云荔以挺出然则郑玄而以荔挺为名者亦误之
甚矣
  然则何以三年也曰加隆焉尔也焉使倍之故再
  期也由九月以下何也曰焉使弗及也(三年/间)
焉使倍之焉使弗及倒字法也若后人则云使倍之焉
卷四十四 第 18b 页 WYG1270-0324d.png
使弗及也焉左氏传云鲁故之以今人则云以鲁之故
也此古今文体之殊
  钟馗即终葵
考工记曰大圭首终葵注终葵椎也齐人名椎曰终葵
盖言大圭之首似椎尔金石录晋宋人名以终葵为名
其后讹为钟馗俗画一神像帖于门手执椎以击鬼好
怪者便傅会说钟馗能啖鬼画士又作钟馗元夕出游
图又作钟馗嫁妹图讹之又讹矣文人又戏作钟馗传
卷四十四 第 19a 页 WYG1270-0325a.png
言钟馗为开元进士明皇梦见命工画之尤为无稽按
孙逖张说文集有谢赐钟馗画表先于开元久矣亦如
石敢当本急就章中虚拟人名本无其人也俗立石于
门书泰山石敢当文人亦作石敢当传皆虚辞戏说也
昧者相传久之便谓真有其人矣呜呼不观考工记不
知钟馗之讹不观急就章不知石敢当之诞亦考古之
一事也○苏易简作文房四谱云虢州岁贡钟馗二十
枚未知钟馗得号之由也慎按砚以钟馗名即考工记
卷四十四 第 19b 页 WYG1270-0325b.png
终葵大圭之义盖砚形如大圭尔苏公岂不读考工记
者盖亦未之审思精考乎
  水潦降不献鱼鳖
王充曰水潦降蛇虫新化为鱼鳖故不献
  鸿雁四候
月令鸿雁有四候鸿雁之鸟木落南朔冰泮北徂知时
之鸟也然其行有先后八月鸿雁来乃大雁也雁之父
母九月鸿雁来宾小雁也雁之子也十二月雁北乡亦
卷四十四 第 20a 页 WYG1270-0325c.png
大雁雁之父母正月候雁北亦小雁雁之子也此说出
晋干宝宋人述之以为的论
  伐蛟取鼍
月令伐蛟取鼍明龙不可触蛟可伐也圣王之世禁䵷
去夭鸟大禹驱蛇龙周公驱虎豹犀象必自有法非以
人命侥倖者后世若荆佽飞澹台灭明周处斩蛟事皆
见于史末世但谬为大言崇尚虚文而许真君之事反
取疑于拘拘者矣
卷四十四 第 20b 页 WYG1270-0325d.png
  蜃
雉入大水为蜃蜃即大蚌也墨子曰楚之明月生于蚌
蜃是也其胎谓之珠胎淮南子所谓珠胎与月盈亏又
曰月死而螺蚌焦是也又曰蚌闻雷声则(音书/缩也)又按
兵书云东海出气如鳖渭水出气如蜃蜃形似蛇而大
今寺门金刚风调雨润手执剑者风也弹琵琶者调也
执伞者雨也手中如蛇者蜃也则与蚌蜃字同物异
  古乐今乐
卷四十四 第 21a 页 WYG1270-0326a.png
淮南子曰雅颂之声皆本于情故君臣以睦父子以亲
今取怨思之声施之于管弦闻其音者不淫则悲淫则
乱男女之别悲则感怨思之气岂所谓乐哉赵王迁房
陵思故乡作为山水之讴闻者莫不陨涕荆轲西刺秦
王高渐离击筑易水之上闻者莫不瞋目裂眦发植穿
冠因以此声入宗庙岂古之所谓乐哉阮嗣宗乐论曰
雅颂之音不讲而妖淫之曲是寻故延年造新声之歌
而汉武思靡曼之色桓帝闻楚琴悽怆伤心倚房而悲
卷四十四 第 21b 页 WYG1270-0326b.png
慷慨长息曰善哉乎为琴若此一而足矣顺帝上恭陵
过樊衢闻鸟鸣而悲泣下横流曰善哉鸟声使左右吟
之曰使丝声若是岂不乐哉是以悲为乐者也故墨子
之非乐也悲夫以哀为乐者胡亥耽哀不变故愿为黔
首李斯随哀不返故思逐狡兔呜呼君子可不鉴之哉
按此所论甚正周子论今乐导欲增悲实本此言
  阳乐阴乐
乐叶图徵云日冬至成天文日夏至成地理作阴乐以
卷四十四 第 22a 页 WYG1270-0326c.png
成天文作阳乐以成地理阳乐黄钟阴乐蕤宾也
  五音
乐纬动声仪曰宫为君君者当宽大容众故其声弘以
舒其和清以柔动脾也商为臣臣者当发明君之号令
其声散以明其和温以断动肺也角为民民者当约俭
不奢僭差故其声防以约其和清以静动肝也徵为事
事者君子之功既当急就之其事当久流亡故其声贬
以疾其和平以切动心也羽为物物者不齐委聚故其
卷四十四 第 22b 页 WYG1270-0326d.png
声散以虚其和断以散动肾也又曰宫唱而商和是谓
善太平之乐角从宫是谓哀衰国之乐羽从宫往而不
返是谓悲亡国之乐也应相生应即为和不相生应则
为乱也
  五音解
宋白曰合口通音谓之宫其音雄雄洪洪然开口叱声
谓之商其音锵锵仓仓然张牙涌唇谓之角其音喔喔
确确然齿合唇开谓之徵其音倚倚□□然齿开唇聚
卷四十四 第 23a 页 WYG1270-0327a.png
谓之羽其音诩诩吁吁然
  鼓角
鼓三百三十三槌为一通鼓止角动吹十二声为一叠
故唐诗有叠鼓鸣笳之句(出卫公/兵法)
  角制
今制吹角以为起于曹子建其说出于近世胡公俨集
中然不知其所引何书也按杜氏通典文献通考陈氏
乐书引證极为博洽且精详但引晋大司马桓温屯中
卷四十四 第 23b 页 WYG1270-0327b.png
堂夜吹角为司马恬所弹又引陆机为大都督闻众军
警角谓孙极曰我闻此殊不如华亭鹤鸣卫公兵法吹
角十二声为一叠并不及子建事三公博极群书者岂
有遗耶角事果始自子建何诸书不言自胡公始发之
耶恐出臆说未可据耳
  师开师旷
师开鼓琴以东方西方之声而知室之朝夕师旷吹律
以南风北风之声而知军之胜败艺之精也通乎天人
卷四十四 第 24a 页 WYG1270-0327c.png
今之艺师有此乎(师开事/见晏子)
  京房沈重衍律
汉京房衍十二律为六十律有法灭执始之名梁沈重
又衍六十律为三百六十律有阿衡归仁之目可谓续
凫之胫画蛇之足二子以之
  玄女兵法
玄女兵法以授黄帝云制旌旗以象云物铸钲饶以拟
雹声鼓鼙以象雷霆钲铙今之铜锣也
卷四十四 第 24b 页 WYG1270-0327d.png
  鼓刀中音
庄子说庖丁解牛处云奏刀騞然莫不中音中音者鼓
刀之音节合拍也刀声亦合乐府之板眼俗谚所谓打
出个令儿来也乃知天地间物无非乐也贾人之铎谐
黄钟之律庖丁之刀中桑林之舞至于牧童之吹叶闺
妇之鸣砧无不比于音者乐何曾亡也哉
  丝不如竹竹不如肉
晋孟嘉论乐云丝不如竹竹不如肉或问其故曰渐近
卷四十四 第 25a 页 WYG1270-0328a.png
自然此语殊有鉴别古者登歌下管与清声在上贵人
声也谓之登歌匏竹在下谓之下管即是此意晋人清
旷高爽故其语意暗与古合
  丝不如竹
马融长笛赋云庖羲作琴神农造瑟女娲制簧暴辛为
埙重之和钟叔之离磬或铄金砻石华皖切错丸梃彫
琢刻镂钻笮然后成器惟笛因其天姿不变其材盖亦
简易之义贤人之业也晋人丝不如竹之说本此礼记
卷四十四 第 25b 页 WYG1270-0328b.png
曰登歌在上贵人声也竹不如肉之声本此然古人文
字数十言不尽而晋人以八字尽之宜为知言称赏也
  回帆挝
语林云王敦尝坐武昌钓台闻行船打鼓嗟称其能俄
而一搥小异敦以扇柄撞几曰可恨时王应侍侧曰不
然此是回帆挝使视之云船入峡口应知鼓又善于敦
也予旧有江行诗云回帆移鼓掺策杖送拿音盖用此
事下句用庄子渔父事
卷四十四 第 26a 页 WYG1270-0328c.png
  钟鼓铃𥭳
事大而急者用钟鼓小而缓者用铃𥭳𥭳与笛同按穆
天子传注𥭳戟吏所吹亦犹急就章注云汉时亭长吹
鞭也
  夔钟
夔州府近掘地得一钟形如戽斗匾而长一面凸为十
八乳一阴一阳总为九乳古诗春钟九乳鸣疑此钟应
春宫律也一面古篆七十馀字人不能识惟夔字可辩
卷四十四 第 26b 页 WYG1270-0328d.png
水经注云夔乡观此可信云
  水盏
战国策渑池之会蔺相如请秦王奏盆缶李斯上书击
瓮叩缶盖不独汲水且以为乐矣唐人之击瓯今之水
盏本此
  方响
司空图诗曲塘春尽雨方响夜深船方响今世多不识
李允方响歌十六叶中浸素光寒玲震月杂佩珰乐书
卷四十四 第 27a 页 WYG1270-0329a.png
云梁有铜磬盖今方响之类也方响以铁为之脩八寸
广二寸圆上方下架如磬而不设业倚于架上以代钟
磬人间所用才三四寸后周正乐载西凉清乐方响一
架十六枚具黄钟大吕二均声
  空侯
空侯乐书云师延为空国之侯所制其字正当作空侯
今作箜篌加竹赘矣其器丝木二物与竹了无相干也
大乐部空侯二十三弦在乐器中最大且高凡琴瑟秦
卷四十四 第 27b 页 WYG1270-0329b.png
筝琵琶阮咸之属皆丝木相去仅未寸许惟空侯丝与
木相去远声自空出空侯之名或因此侯如汉大风歌
三侯之侯亦一说也沈约宋书控宫引第一商引第
二以空侯为控足知其说矣
  击缶
古者西戎用缶以为乐即古之土音也党项国亦击缶
焉然则缶本中国之乐夷人窃而用之耳李斯曰击瓮
叩缶真秦之声渑池之会蔺相如请秦王击缶淮南子
卷四十四 第 28a 页 WYG1270-0329c.png
云君子有酒小人鼓缶是其證也后世水盏之乐亦原
于击缶焉
  变声
乐律五音之外有二变声曰变宫变徵史谓之闰宫闰
徵闰即变也
  淫声
论语郑声淫淫者声之过也水溢于平曰淫水雨过于
节曰淫雨声滥于乐曰淫声一也郑声淫者郑国作乐
卷四十四 第 28b 页 WYG1270-0329d.png
之声过于淫非谓郑诗皆淫也后世失之解郑风皆为
淫诗谬矣乐记曰流辟邪散狄成涤滥之音作而民淫
乱狄与逖同逖成言乐之一终甚长淫泆之意也逖成
者若古之曼声后世之花字今俗所谓劳病腔之类耳
(考工记善坊者水淫左传/星在岁纪而淫于玄枵)
  芦
宋乾德中牂牱入贡召见询问地里风俗令作本国歌
舞一人吹瓢笙名曰水曲即今芦笙也予在大理见之
卷四十四 第 29a 页 WYG1270-0330a.png
尝作芦笙吟五解其辞云芦笙吟芦笙吟可怜一寸匏
能括四海音(一/解)芦笙吟芦笙吟可怜一节芦能通四海
(二/解)昔我闻芦笙乃在盘江河河边跳月歌令人玄鬓
(三/解)今我闻芦笙乃在关南桥短歌和长谣从夕至清
(四/解)悲亦不在声欢亦不在声昔声与今声不是两芦
(五/解)
  清溪五曲
琴历云琴曲有蔡氏五弄游春渌水幽居坐愁秋思并
卷四十四 第 29b 页 WYG1270-0330b.png
宫调也蔡氏雅好琴道嘉平初入清溪访鬼谷先生所
居山有五曲一曲制一弄山之东曲常有仙人游故作
游春弄南曲有涧冬夏常渌故作渌水弄中曲即鬼谷
子所居深邃岑寂故作幽居弄北曲高岩猿鸟所集故
作坐愁弄西曲灌木吟秋故作秋思弄曲成出示马融
甚异之
  广陵散
散乃琴曲名如操弄序引之类故潘岳笙赋云辍张女
卷四十四 第 30a 页 WYG1270-0330c.png
之哀弹流广陵之名散应璩与刘劭书曰听广陵之清
散散平声在寒字韵元诗酒户年年减山行渐渐难
欲终心懒慢转觉兴阑散是也(弹音但见/孟郊诗注)
  凤台铺
唐学士元庭坚左迁遂州参军读书郊居忽见有人身
而鸟首来造者曰吾众鸟之主也闻君好音律故来见
君因留数朝教以音律清浊庭坚遂著韵英今遂宁凤
台铺其遗迹也
卷四十四 第 30b 页 WYG1270-0330d.png
  三弦所始
今之三弦始于元时小山词云三弦玉指双钩莫字题
赠玉娥儿
  系爪义甲
妓女以鹿角琢为爪以弹筝曰系爪梁简文筝诗停弦
时系爪息吹治唇朱又曰义甲唐刘言史诗迸却玻瓈
义甲声
  女乐本于巫觋
卷四十四 第 31a 页 WYG1270-0331a.png
女乐之兴本由巫觋周礼所谓以神任者在男曰巫在
女曰觋巫咸在上古已有之汲冢周书所谓神巫用国
观楚辞九歌所言巫以歌舞悦神其衣被情态与今倡
优何异伊尹书云敢有恒舞于宫酣歌于室时谓巫风
巫山神女之事流传至今盖有以也晋夏统传女巫章
丹陈珠二人并有国色装服雅丽歌舞轻徊其解佩褫
绅不待低帷昵枕矣其惑人又岂下于阳阿北里哉
  段善本琵琶
卷四十四 第 31b 页 WYG1270-0331b.png
唐贞元中长安大旱诏移两地祈雨街东有康昆崙琵
琶号为第一手谓街西必无已敌也遂登楼弹一曲新
翻调绿腰街西亦建一楼东市大诮之及昆崙度曲西
楼出一女郎抱乐器亦弹此曲移在枫香调中妙绝入
神昆崙惊骇请以为师女郎遂更衣出乃装严寺段师
善本也翌日德宗召之加奖异帝乃令昆崙弹一曲段
师曰本领何杂兼带邪声昆崙惊曰段师神人也德宗
令授昆崙段师奏曰且请昆崙不近乐器十数年忘其
卷四十四 第 32a 页 WYG1270-0331c.png
本领然后可教诏许之后果穷段师之艺
  宋人改乐
宋神宗元丰中杨杰详定大乐杰欲销王朴旧钟意新
乐成虽不善更无旧钟可校诏不得销毁后辅臣按试
杰乃陈朴钟已弊者一县乐工不平夜易之而杰不知
明日辅臣至杰厉声云朴钟甚不叶使乐工叩之韵更
佳杰大沮按宋乐至此屡变景祐之乐李照主之太常
歌工病其太浊私赂铸工使减铜剂而声稍清歌乃叶
卷四十四 第 32b 页 WYG1270-0331d.png
而照卒不知元丰之乐杨杰主之欲废旧钟乐工一夕
易之而杰亦不知崇宁之乐魏汉主之欲请帝中指寸
为律径围为容盛制器不成剂量工人但随律调之大
率有非汉津本说而汉津亦不知是乐名虽曰变而实
未尝变也订正虽详而铿锵不成韵辩析虽可听而考
击不成声既私为工师所易而懵不复觉则三人者亦
岂真为审音知律之士其暗悟神解岂足以希荀勖阮
咸万宝常信都房之万一哉愚谓宋人多言而妒前倔
卷四十四 第 33a 页 WYG1270-0332a.png
强而无本类如此其说理也解经也论文也评诗也一
一皆然不独乐律而巳
  乐工
北齐后主高纬耽爱音乐乐工曹妙达安马驹皆封王
开府隋炀帝时乐工白明达亦贵显与北齐同唐高祖
以舞胡安比奴为散骑侍郎李纲谏不从至五代后唐
敬新磨郭门高之辈流弊极矣元制乐工为云韶大夫
职四品品在儒之上
卷四十四 第 33b 页 WYG1270-0332b.png
 
 
 
 
 
 
 
 升庵集卷四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