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八
卷八 第 1a 页 WYG1266-0413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对山集卷八
             明 康海 撰
 墓志
  将仕郎河南南阳府学教授封翰林院检讨徵仕
   郎王先生墓志铭
夫贤人长者流风馀韵可以敦薄俗起顽懦当道衰文
弊之日其救正开诱至不小也然往往莫之能及故礼
卷八 第 1b 页 WYG1266-0413d.png
义废绌维常不张君子有忧焉海于是述王先生之行
而纳诸其墓王先生者鄠人也讳儒字友宗其先河南
人仕高陵遂家不去子孙乃为高陵人今有讳元亨者
墓在高陵或即始来者与其子孙皆不可考人第称王
大使家墓云元亨以后有三人继祖继容继先然莫能
详所出元季兵起继容继先由秦岭东行出关避兵而
继祖携妻子渡渭入鄠匿居终南山中至明兴始徙鄠
城北街故子孙遂世世居鄠焉继祖生克诚克诚生敬
卷八 第 2a 页 WYG1266-0414a.png
仁敬仁生琰读书起家仕为大宁长清知县以廉直显
名卒于官生子铉宽厚博大鄠人称长者受高年爵年
八十一卒配李氏生三子其长为先生先生隆准奇颔
烱目广辅而背厚若负进退居止非礼不行年十五游
学山东于布衣苏先生受蔡氏尚书三年尽得其学归
为鄠学诸生成化辛卯举陜西乡试试礼部不第嘅然
愤曰吾长清公之元孙也昔长清公英英烈烈莫能举
进士盖尝命予曰是在尔小子矣今不举异日何以报
卷八 第 2b 页 WYG1266-0414b.png
地下再试戊戌不第以乙榜遂为保宁巴县学教谕于
是仰天叹曰嗟乎志士若是矣其命也夫其命也夫至
巴品第材质以为教其子弟皆兴行踊跃巴素鲜科目
至是连举三人焉弘治己酉复任祥符学教谕其教一
视巴无损益居七年迁南阳府学教授教授三年以外
艰归遂不复仕云先生始仕巴时欲奉父母入蜀就养
李夫人以道险弗往止奉高年公往居一年高年公还
岁时伏腊及父母旦日未尝不东向泣拜甲辰关内大
卷八 第 3a 页 WYG1266-0414c.png
旱人相食先生以俸金予仲弟归养父母召其宗族可
来食者三十人于巴又推其馀令邻里已之巴者贸易
为食已虽益困则益休然乐也在祥符日谓去鄠逾近
可奉亲来养乃数上书高年公弗许欲罢归去高年公
又不许故思虑浸淫至发尽白及闻高年公丧痛恨击
面若不欲更生也故既葬高年公事李夫人终身不易
焉此其诚孝恳至者盖何如也海曩游京师见先生之
门人皆深服先生之教严毅切至有古人循循之益各
卷八 第 3b 页 WYG1266-0414d.png
言其与先生送别时眷恋之事犹泣下沾臆其浃洽于
人心者若此也此岂区区声音笑貌可至邪弘治甲子
予拜先生于鄠时先生已受封为检讨当母李夫人之
丧悴悴蹙蹙不得闻其言论前年壬申予再如鄠拜先
生望之休休乎其容洋洋乎其度也接其言渊乎其深
粹乎其理也曰此有道者古伏生戴公董生之流也乃
吾身亲见之乎宜其子孙彬彬然执礼而好义勤问而
尚贤此其初有然矣踰年而先生卒盖癸酉冬十月某
卷八 第 4a 页 WYG1266-0415a.png
日也先生虽严以自治而天性温厚未尝无所容中情
澹然毋以富贵利禄少动诸子科第相接声望相踵天
下识与不识莫不欣异仰慕而先生如有所弗闻者居
乡日与故旧置酒高会洋洋而乐盖有广受之风焉配
夫人刘氏封孺人生四男子长九思以庶吉士任翰林
检讨文名才行闻于时为上经筵讲官纂修孝宗实录
成刘瑾用事同翰林诸公以未习时务出转吏部主事
迁员外郎郎中瑾下狱言者以有罪劾谪寿知同知会
卷八 第 4b 页 WYG1266-0415b.png
天变言者又劾诏以同知致仕归次九叙甲子举人九
皋义官九峰戊辰进士河南道监察御史孙男子五人
瀛癸酉举人潭沐渭渼孙女子八人已嫁者二人鄠学
生杨显盩厔学生徐永图婿也馀与曾孙女一人俱幼
未聘九年月日葬鄠北六老庵之原先茔九思语予曰
曩九思罢寿州会盗起不得行先君赐书开导以理惧
九思有所惰也及归值舍弟九峰以病得告先君见九
思来甚喜慰九思日日率诸弟以奉先君之欢虽即已
卷八 第 5a 页 WYG1266-0415c.png
病先君中无一留也及再踰年先君卒矣其恸盖何可
言夫宅德厚行闾巷固宜有之亦奚必尊官盛位然莫
能一二数者盖利欲所灼鲜有弗化者斯贤人君子世
固所爱慕焉先君之行盖可以睹矣其赐九思书曰盖
闻萋斐之谗诗人叹息流言之兴圣人惧焉此天下古
今万世共闻睹也故曰众口铄金积毁消骨此非过语
也其有见而言之也夫古之君子竭忠其主非有所不
尽也修身慎行其越人非不多也然卒以罹于谗是故
卷八 第 5b 页 WYG1266-0415d.png
屈原放而离骚兴其辞悲婉愤厉读之沨沨焉使人心
悲泣下而小子何为哉古曰弭谤莫如自修此吾所尝
奉教于君子天地日月巍乎焕然仰而观之俯而察之
求无愧于斯斯已矣而又何惑焉夫贤者以一世之绌
成百世之名其道固有然矣小子将何为哉其言理直
而指明议精而引长若此故予得以著于篇诏后世焉
铭曰云云
  有明诗人邵晋夫墓志铭
卷八 第 6a 页 WYG1266-0416a.png
世有懿宝天既畀之于人又靳而藏之岂天无意于斯
世邪抑局于其数虽天亦莫之何也予于邵晋夫之卒
未尝不叹天道之难忱焉夫福善而祸淫天之道也晋
夫瑰奇灵异之才少年登高第矣乃今觊觎者资之为
奇货卒陷于晦塞不得施才于国家乃又使之不幸而
死所谓靳而藏之非邪予将志晋夫墓石而叹天道之
难忱如此于乎天诚何心哉敚我懿宝俾之不究其事
不永其年又孰为而来又孰为而归于乎天诚何心哉
卷八 第 6b 页 WYG1266-0416b.png
晋夫讳升上世盖泾阳人也四世祖克礼始徙居凤翔
普润里子孙世为凤翔人正德末又更为朝阳里克礼
生庭庭生贤贤生泰仕为云南马龙驿丞配傅氏生晋
夫父户部员外郎伯宗配宜人沈氏生晋夫洎弟恒夫
昶并三妹焉弘治癸亥冬予得告奉先太安人归武功
道经灵宝户部公时满灵宝教谕予往访户部公则出
晋夫之作示予时晋夫方十三岁也虽英气逼人而进
退尔雅略无嬉容予甚器之后四年丁卯果中陜西乡
卷八 第 7a 页 WYG1266-0416c.png
试第一明年会试礼部既下第会太监刘瑾为其侄求
婚曰吾女必得名士大夫争以福建戴大宾洎晋夫荐
瑾曰吾关中人所婚惟邵生乃可卒以晋夫婿焉晋夫
踯躅呼天百计求免弗得乃克自树立略不与一人通
终日闭户拊膺读书而已后瑾伏诛天子以晋夫无所
预事赦为编民关中缙绅大夫莫不重以为冤而晋夫
洋洋粹粹曾无少动于中险夷不改宠辱不形厥觌渊
矣辛未户部公卒晋夫哭泣之哀虽及终制一如始丧
卷八 第 7b 页 WYG1266-0416d.png
事沈宜人无所不尽其极日日俟候颜色稍有不悦则
忧形于色霁而后已孔子曰色难若晋夫非其人邪往
岁予道过凤翔晋夫数与予言皆殊有造诣予方以为
斯文之幸乃后十馀年沈宜人卒而晋夫哀伤成疾治
葬举事小大靡不自为忧劳为眚壮夫且难况晋夫乎
嘉靖甲午七月十七日壬午不起矣由生弘治辛亥十
一月四日丙子享年四十又四尔于乎伤哉予每以晋
夫清癯简静后当长年乃若此闻讣之日行道悲痛况
卷八 第 8a 页 WYG1266-0417a.png
所重乎晋夫读书过目不忘而精义毕会渼陂先生谓
予曰迩会晋夫超诣若彼近之学者诚鲜其人盖学不
自得则矜肆作而实德荒与晋夫不相侔也若刘元勋
毕汝勤秦藩张瑷曹士奇与昶皆西土之名士也莫不
咸感晋夫造就之力诗曰岂弟君子遐不作人言有岂
弟之德乃能作人也所配谈氏无子沈宜人为置二妾
亦无子乃以党氏妹之子延正为后又养表兄沈氏之
女适朱本素于乎伤哉晋夫平日所著有文章若干篇
卷八 第 8b 页 WYG1266-0417b.png
诗若干首小大乐府若干阕诗大旨春秋会义大学衍
义随录及补遗十七史抄节诗评日纪若干卷晋夫亦
可以不死矣明年乙未正月二十一日壬午将葬柏林
凹先茔从户部公之兆予悲晋夫之生晦塞于昌时而
流光于来世其弟能称述潜德如有不及则天道亦难
谓其终于无知也为之铭曰维彼雍州名山大川毓灵
发祥古多哲人奕世是光奄及有明晋夫以生其履不
忒赫赫厥名敚于庶佞其直如绳考德究业万夫之特
卷八 第 9a 页 WYG1266-0417c.png
灵耀弗常至道每啬丧此懿宝维世之索轹轹其轮灼
灼其文近觌若蹇后闻则芬柏林之凹云从先人陵谷
可易兹封不磷后贤谛止为有明诗人邵晋夫之坟
  奉议大夫工部虞衡清吏司郎中致仕刘君墓志
   铭
君讳汝靖字安之其先澄城人也有为万户侯者不知
几世祖迁来居渭南故世为渭南人高祖敬祖生仪国
初举贤良为阆中簿生子镐镐生隆字文盛景泰庚午
卷八 第 9b 页 WYG1266-0417d.png
举人官至济宁知州配宜人任氏生君与兄汝宁而君
少有异质见者莫不以为奇君益危襟正色无所动成
化乙酉济宁公命从士人王宠受小学即知洒扫应对
之节济宁公以为可教也遂尽从宠所学比济宁公罢
归渭南临川伍先生至奇之以为渭南县诸生明年考
渭南诸生则考君置第一补廪膳由是君腾声关辅间
一时藩臬钜公过皆求试之故声益扬关辅士皆固以
为不如君也曩予见吏部尚书许公言为御史时尝以
卷八 第 10a 页 WYG1266-0418a.png
喜雨及明皇几致刑措二论试君甚嘉此盖其实事云
然两试甲午丁酉皆不利后浮梁戴先生来提学重以
君文为奇谓君必首举乡试明年庚子果中高第会试
又屡不利乃思卒业太学益为琼台丘先生京口费先
生所称许而又屡不利故至弘治癸丑始举进士犹有
例得依亲君归甫三月以为母任夫人既不幸卒当永
事济宁公而济宁公忽遘疾不起君哀毁踰礼闻者莫
不伤之丙辰冬十月拜工部营缮司主事督修通州仓
卷八 第 10b 页 WYG1266-0418b.png
厂兼收放张家湾砖厂料而二厂皆有中贵人兼辖十
六卫官又习近京畿骄纵有素君居三年无敢梗者此
固处有其道云尔予旧见邃庵先生通州改建砖厂记
言君以旧厂去河五六里舟不能达砖至又顾车转般
每万计费八十两天下财力取之不遗锱铢而莅事者
则每制于法比牵于毁誉安常习怠以为通患其有能
深虑却顾为斯人图便安者盖寡矣砖自始陶至输所
费已不赀又至转般之苦万砖所用犹可当中人之产
卷八 第 11a 页 WYG1266-0418c.png
万万计之当若何以岁继岁积而计之当若何予固以
为名言夫士以牵于毁誉不为其当为者何可胜道君
之所为与邃庵之所道安得使天下人人见之庶几乎
可以兴懦而式靡使民恒得锱铢之宽岂不快邪此后
君转都水主事奉命视荆州抽分涤弊正理毋所易借
事竣价倍往昔户部尚书以为廉直尔寻升营缮员外
郎命修秦简王园能以礼裁抑使其国弗轶往度其昌
言正谊详见家传中今闻之尚凛凛云还提督神木五
卷八 第 11b 页 WYG1266-0418d.png
厂寻又升虞衡郎中提督盔甲厂未几继母史夫人卒
君以忧归免丧也为缉事者言收系锦衣狱正德丁卯
五月狱成诏免为庶人瑾既诛始复虞衡郎中致仕徜
徉为乐才八年尔而又痿痹不履明年乙亥夏四月庚
戌卒矣生天顺丁丑二月日春秋五十又元配王氏德
宜于君君病以药弗效割股进之得少苏及卒之前日
又割以进人莫不叹其难然事虽不经亦可以见公所
以处乎其内者有道也生男子四人女子一人皆早死
卷八 第 12a 页 WYG1266-0419a.png
惟时勉一人存生有二女子六月庚午将葬君辛市先
茔之次时勉以状来请铭云为君所遗命于乎君英毅
豪爽之气由今观之盖寥乎无俦然亦止如是岂非斯
人之不幸彼侥倖污秽乖剌不道者方且指而议之谓
君为愚而其分何但坚白水火不相侔也又安知君之
云何语曰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此
可以喻君矣君笃义乐善能急人之难渭南安生程生
与长安赵生皆客死太学不能归君为置棺归之至于
卷八 第 12b 页 WYG1266-0419b.png
成事此贵人所易忽忘故吾犹及之是以使人瞷君之
细矣甲戌冬暮予如渭南访君望君颜色虽病犹如渥
丹听其言论侃然古今之际道术之指纤细曲尽益喜
望君无恙乃归而求诸已病者历百数十人始得异方
亟以寄君则先吾方三日逝矣岂非数之所定非人之
能移哉于乎伤哉铭曰云云
  奉直大夫通州知州张君墓志铭
君讳舜举字邦献别号东崖子家世武功人胜国时代
卷八 第 13a 页 WYG1266-0419c.png
有令人曾祖辐生显宗读书不仕为县启蒙师予犹记
其教法严肃为近所未睹也生璠为乡饮宾以君归赠
承德郎配郑氏榆社丞庄女也亦以君贵赠安人生君
与其弟舜贤君天性颖悟不凡长为县学生科目文字
所出必异先君子特爱敬之后果为邃庵虎谷时敏所
重弘治甲子中乡试高等以乙榜拜太原县学教谕教
人有法诸生畏焉丁卯应聘为顺天同考最号得人已
而有郑安人丧服除复麻城士大夫见其教法甚礼重
卷八 第 13b 页 WYG1266-0419d.png
君庚午复应聘为四川同考所收皆名士寻升仪封知
县政通人和蔚为中州守令之望抚按以才堪于繁奏
调内乡声称日隆吏民益协荐论之疏后先相踵未几
封君卒乃以忧归起复吏部时大兴缺令部尚书殊难
其人点名及君曰吾有良大兴矣君处至繁之地若无
事然京师人语曰天子爱民锡我良令大兴厅事久废
坏至不能蔽风雨君请于上以官房为前后堂轮奂之
美甲于畿内公卿具以其贤卓绝于时值通州缺守遂
卷八 第 14a 页 WYG1266-0420a.png
升君知通州通州去京三十里东南要路也中多贵人
宦官凡事相涉有贵人者请谒不获遂以诬罢君君慨
然求归诗酒之游里闬之乐凡七阅年其心陶然非区
区以仕为膴者班也嘉靖庚寅三月丁巳病感寒不起
由生成化丙戌月日春秋六十有五初娶徐氏卒无子
继娶王氏寿官钺女也俱封安人亦先君卒生三男子
长汝为季汝明皆县学生仲汝翼服家人业一女子嫁
生员谈文孙男子二善继善性孙女子二幼未许聘又
卷八 第 14b 页 WYG1266-0420b.png
继娶马氏清丰簿万衢女汝为等将以是年十二月庚
申葬君于城北祖茔与徐王二安人合兆状来请铭予
与君殊厚义不可辞因记君大兴事若审编之公惟醴
泉解理常与君不避豪右毅然独行为民所悦服他无
闻也其谦以居乡廉以莅职则士大夫之艰节若君何
怍哉铭曰城北之阡膴膴延延同贲厥俪万世是安子
孙振振后不愧前诗书之裔武功是瞻君才伟卓蔚惟
时贤位不并德寿胡亦然昭兹我铭倘为世传
卷八 第 15a 页 WYG1266-0420c.png
  南城兵马司指挥冯公墓志铭
公讳义字时宜家世式功人也曾祖成生春春生内乡
丞讳寅惇德好学教人弗厌有古昔乡先生之风焉海
为童子时实从内乡公游是时内乡公方仕宦归馀禄
犹牣也而终日端坐聚徒为教海侍数年绝不见与人
群饮此其谊意岂但近世鲜见哉内乡公配李氏生三
子长曰仁季曰智其仲乃公也公生而笃厚长而克敏
累举不第弘治甲子岁贡上礼部海时承乏翰林与公
卷八 第 15b 页 WYG1266-0420d.png
日相往来有士人某者素阴毁公或又至面谩公公遇
之一如罔有闻者后士人揽粮失利诸纳户执而声诉
矣与士人素厚者皆避不与士人言公闻之独匍匍诣
予酸泪双下曰吾何忍其妻子之不能还与其身之就
死无救也立劵求予贷予方怨此士弗驯于义若是卑
也乃因公之谊有哀心焉于是求所厚者得五十金予
公公持以投纳户士人获免焉公之行事其平生盖多
类此者古称笃义略怨犯而不校岂非斯人之徒哉正
卷八 第 16a 页 WYG1266-0421a.png
德丙子除南城兵马副指挥卓有誉闻当涂者交相荐
之行且迁矣公奋然曰仕者所以行其志也予虽然亦
行其所志已矣今予老且倦矣若俟其至而后去则亦
安知予之恒不异是也于是恳求归焉吏部嘉之进公
为兵马指挥特许其归给执照使为乡人式焉归后二
年为嘉靖甲申七月丙戌公忽以疾卒于正寝计其生
正统己巳十一月壬午春秋七十有六配杨氏有妇德
宜于公弘治壬子十一月丁未先公卒生景泰辛未九
卷八 第 16b 页 WYG1266-0421b.png
月庚子年才四十有二云生男子三人世泰世用世亨
而世泰吏部听选官四女子长适予兄淮次适徐恺又
次适郭某某死值予嫂亦死后继归予兄焉季适党某
有孙男子几人孙女子几人其裔盛矣继配某氏无出
世泰等以予知公深宜以铭公之墓于是系之辞曰生
也好义殁也允贲子孙克世公乎何累
 祭文
  祭栗文
卷八 第 17a 页 WYG1266-0421c.png
维嘉靖八年己丑十一月二十七日己未父浒西老人
以牲醴庶羞祭于儿栗暨新妇贞烈杨氏曰恩莫重乎
父子事莫大于死生吾昔以有尔而乐今尔死矣吾将
孰乐形影自顾行道心悲况老且病邪即后有疾如去
冬则谁将汲汲奔走如尔者于乎吾心裂矣尚何言矣
人有微小疾病尚百方拯救惟恐害事新妇则视死如
归若茹脍食蔗岂故自轻其生不念父母养育之恩邪
然纲常所系尤有大于是者故新妇乐然就死以鸿毛
卷八 第 17b 页 WYG1266-0421d.png
视生非尔父母家教与吾儿履方迪义之效何以有是
于乎痛哉明日吉辰往瘗尔柩于前王新妇之圹肠断
心裂不能汝留惟尔有灵其歆承之
  祭北山文
维嘉靖十二年岁次癸巳二月甲戌朔二十三日丙申
前翰林修撰康某谨以柔毛庶品奠于故中宪大夫都
察院左佥都御史姊丈北山先生之灵曰于乎北山乃
竟不起邪骨肉之亲金兰之契三十馀年而莫逆者公
卷八 第 18a 页 WYG1266-0422a.png
一人尔我方以公在足以相依语笑同终天年而公乃
有此闻讣之日痛彻五内然安能复得见公握手道故
昔哉于乎生死者理之常而数之定也年登七旬正终
牖下有子有侄廉孝之节文章之誉海内章缝之士孰
不仰之丈夫之事备矣尽矣尚何云歉聊陈薄奠以表
我哀先生其右临之尚飨
  代南皋祭北山文
维公禀德宏迈知能先觉高不抗俗和不随物膴仕昌
卷八 第 18b 页 WYG1266-0422b.png
朝人比管乐观风畿内奸贪是却节镇宣府恢拓广博
勋业垂成倏尔摈落归田念年宿志愈恪明农水北何
愧何怍间有德音袖然古作某忝旧游访公梓里握手
数言益钦肤美闻讣已久心恒恻然聊陈薄仪用奠几
筵公灵不昧鉴此微虔孰德如公不为世传尚飨
  祭虞部张大夫文
于戏自古文章之士能以称述为世高者盖少焉公自
龆龀至弱冠人人皆畏之及举进士为虞衡大夫人又
卷八 第 19a 页 WYG1266-0422c.png
以公为诎也何至是乃又以殁邪于戏古称文章之士
独得天地之秘故不能多寿与大爵禄若韩退之柳子
厚盖已有然者矣公之作闻之于人传之于耳固不知
与二公何似也其所遇则大槩类矣于戏哀哉某等往
岁试礼部实公所举故于公之卒无不哀焉士于知已
其报也恒重然兹已无及已苟无恙当取公之文传之
尚享
 行状
卷八 第 19b 页 WYG1266-0422d.png
  先平阳府君夫人张氏行实
先君讳镛字振远上世故固始人七世祖政始徙来居
武功长宁甚富实有赀又能慷慨任义故长宁人倚仗
之子廷瑞博学笃行仕元为兴化学官云有论礼乐变
易之事于元不可考矣生六子其三曰世睦纯行不仕
生二子圭琪琪善称述文义亦不仕生子讳汝楫初为
武功训导高皇帝时诏求文学端正之士教太子乃辟
为燕府官后乃出为安岳令文帝既内靖召为北京行
卷八 第 20a 页 WYG1266-0423a.png
部左侍郎授玺书留辅皇太子凡北京事得自治行之
文皇帝眷念功德将封爵为侯固死不受及卒仍上表
乞免赐赠秩上竟允之乃官其子爵上林苑监正禋上
林苑监副至昭皇帝时始赠资善大夫工部尚书焉爵
累官至中议大夫赞治尹南京太常寺少卿性耿介不
与物事至则亡避患害为之故数言时事便宜皆得无
怒时贵人生子讳健睿皇帝以为通政司知事食半禄
终身奉祀先尚书天顺间尝言漕河事宜皆深有计度
卷八 第 20b 页 WYG1266-0423b.png
不得行故所自志者咸由是毁矣夫人曰袁氏浙江按
察司佥事溥女生子五人长先君次铨次锡次銮次锦
先君生而哲灵年八九岁即孝友善文辞有所著者长
老争纪颂之弱冠益深诣事理曰述序不若马迁理辩
不若孟轲功泽不若伊傅是未可已矣故其意雅与数
代争雄焉初以先太常居南京故就辟试南京南京士
来试者皆尊礼视之然数不第乃后归试关中关中来
试者又皆尊礼视之然乃又数不第及后岁贡来太学
卷八 第 21a 页 WYG1266-0423c.png
来太学乃又就试太学来试者乃又皆尊礼视之然乃
又数不第乃请改南雍以就先曾太常之域居祠焉曰
凡吾所为试求以见志于世今若此非吾不解时文是
命独弗可耳与我匍匍然求合于时孰与我修先王之
法终身也故一切削去倥偬不欲闻及后又览庄老及
浮图书叹曰人以形骸处天壤其速绝若飘风也予行
年五十又四矣吾弗以忘功名之会是取速绝而已夫
孩提于班白期甚远今忽忽若瞬息即能至百岁政少
卷八 第 21b 页 WYG1266-0423d.png
半耳京生有言孰易如苇孰化如燬言生死易至也夫
喜生者欲心恒安佚也君子疾没世而名弗称伤功名
之不立也夫功名于身至疏也古之人以死效此者谓
可万世不与物朽至厚身也今不得之功名又因以劳
废心体是非善生之道耳语曰百人射招亡弗中矣百
物诱生亡弗伤矣夫乃今于吾可以已矣乃遂自谓为
已庵君后五年因出为平阳府知事知事甫一年归归
一年病瘫痿不履又二年弘治壬子正月癸巳乃不起
卷八 第 22a 页 WYG1266-0424a.png
生宣德庚戌四月辛未春秋才六十三矣夫人曰张氏
邢郡名家女父曰贤仕为南京鸿胪序班忼爽有执故
尝与先公通政交甚厚也配陈氏生夫人陈氏卒鸿胪
公亦卒夫人乃依母氏母舅陈君者南京亲军指挥佥
事也亦尝交先公以先公与鸿胪交也乃归夫人于先
君柔惠善事事先曾太常李夫人李夫人甚笃爱以为
有嗣妇矣事祖妣袁夫人袁夫人又甚笃爱以为可以
事太君夫人矣太君夫人者袁夫人以谓曾太常李夫
卷八 第 22b 页 WYG1266-0424b.png
人者也李夫人性善严肃先公年过五十犹不敢侍坐
侍媵至白首不能审识意向惟夫人独能欢心奚不可
谓善事已矣性又逊惠亡所私方来归先君四叔皆少
也衣被一切与为补纫及叔皆壮有子又视其子恳恳
剧剧亡以异不肖故四叔与群侄子女皆终身善感夫
人若母者矣夫先君取夫人才再岁也即归试关中十
馀年十馀年乃更见之未尝有怨恫固曰毋以妾累君
子之志毋以妾累君子之志生男子二人长阜颖敏有
卷八 第 23a 页 WYG1266-0424c.png
神年七岁善诗又善为楚骚十八岁死季海支谩傥荡
亦颇修其先人之业然莫能闳也以时文谬举壬戌进
士第一为翰林修撰取尚氏女子一人嫁为乾州士人
习五车妻故有孙男子二人俱殇矣今所存者有孙女
子三人与新生孙昭允也呜呼先君硕美有容肤体若
凝玉人望之如神仙有接其论者充充然如有重获也
属文赋诗皆简古尔雅汉魏以降殆莫有尚也与灵台
人杨重长安人李锦同称为关内三才然其明当今之
卷八 第 23b 页 WYG1266-0424d.png
务察识事实可以名实润泽亡虚恢者若先君盖数代
鲜矣方归试时考官列置第一及拆卷参政张用翰亟
谓御史曰此三秦豪杰可以佐伯王者吾故闻阎文振
言今乃幸自见也愿遂予之文振者故顺天尹马嵬阎
公铎也取于先太常之子于先君为姑御史以故与阎
氏隙也乃遂置先君不予第后参政语先君曰是我以
误先生也先君曰仆自丱试于今皆可取上第然皆不
能取固非皆御史也乃是吾命耳然于吾何疑焉卒不
卷八 第 24a 页 WYG1266-0425a.png
怨御史也成化甲辰关中大饥人相食先君方南游瓯
越遽召所故厚者集数百金具载籴西来至汴籴尽为
盗掠乘舟又数被风颠沛几没中心怦怦营营乡里事
势益穷峻亡讯乃冒恐疾驰至家见先太夫人跪膝下
殒越欲绝然由是遂成病心及其卒时心病未间也少
壮时所交尽名公长者馈遗常积至千金随以奉献先
公先太夫人后乃尽授诸弟诸弟皆怡怡偲偲惟恐勿
有欢心不称至于今诸弟苟有言之皆咽呜泣下固非
卷八 第 24b 页 WYG1266-0425b.png
以其能散已也昔先公教五子各一经举进士皆先君
躬自讲授蚤夜孳孳然惟恐弗能宁先公也后子阜长
益欲教育为闻人阜死不肖才一岁其生禀未觇也乃
叹曰天乎我固以穷乎乃果弗庸显吾宗乎不肖既六
岁能诵口授始稍稍不烦愦十二教以古今贤圣之迹
及指要同异曰今固未必知苟一一记吾言当后有思
可以成名人不肖虽私能识之然好逐趁童子群戏凡
戏又多支谩亡状先君益重自怒绝乃长弃不复教至
卷八 第 25a 页 WYG1266-0425c.png
于其大病始思绎所故尝指者则先君已弗省解矣今
虽能致锡命于先君然先君又安可知也幸犹及先夫
人先夫人乃又已矣呜呼其已已矣先夫人言当先曾
太常公及先曾夫人丧时先公哀毁至骨立凡事治皆
先君行焉先公先太夫人有疾昼夜不解衣宵旦百拜
吁天必及可乃已后至先公先太夫人之丧适家事中
替先君极力勉成大事哀陨号极几不能生也是非其
至孝哉然先夫人实能宛转相先君凡先君所欲与不
卷八 第 25b 页 WYG1266-0425d.png
肯留也所欲向不肯后也始不肖以官禄事先夫人先
夫人每食辄泣下曰昔太夫人谓尔父及诸叔有养如
此乃不能俟见之尔父亦谓必以养太夫人及能视尔
荣显然又悉不逮顾我身自享之又视所抱孙谓苟百
岁以报尔太夫人及尔先君可含笑下里矣先夫人卒
时二孙已殇折今幸有昭允然安可知也呜呼其恸也
已矣先君故有文字数万言皆散在知已间所存者仅
三四十策耳命曰已庵集先夫人生宣德甲寅三月乙
卷八 第 26a 页 WYG1266-0426a.png
酉至卒日正德戊辰八月戊寅春秋实七十有五呜呼
先君隐行甚众其详细多在长老口今不能一一载载
其大且槩者其先君之风因明著矣不肖常窃怪世俗
好诬谩其先人益重为人指议心甚伤之故述事多不
尽先生文思深厚凡评论皆当实不修也惟采择以加
坚石斯康氏事行久远矣此恩德至厚永世者幸惟先
生图焉
 
卷八 第 26b 页 WYG1266-0426b.png
 
 
 
 
 
 
 
 对山集卷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