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
卷五 第 1a 页 WYG1266-037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对山集卷五
             明 康海 撰
 记
  蒲汀记
濮州李梦弼为翰林编修五年由梦弼之祖居京师至
梦弼之身几年婚姻长养宜与濮忘去已矣梦弼蚤夜
思得以一至望濮坐濮之里与濮人问讯欢笑以徵其
卷五 第 1b 页 WYG1266-0374b.png
初然近为天子法从之臣有不可斯须去者阅地志州
东南故蒲汀喜曰是盖以居我者吾盍以是私自号之
即不能至濮与汀对虽终吾之身命吾为蒲汀主人吾
将甘心焉余闻之曰夫天下之事固有不可以定论者
夫自明哲之士观之未有不先繇其所向而后得者山
林之怀古人身受天下之任盖莫有不繇也梦弼生长
京国又举进士高第为天子贵重之臣年又少气质见
识又磊落不群也其将来之受又可以无可止极其声
卷五 第 2a 页 WYG1266-0374c.png
名令闻不穷也乃油油然思其土而不忘若以其可以
终身如华衮之荣我也夫岂其性之异哉事固有非我
所定者来日之事吾又安可知也是则梦弼之志而已
人苟由是心以临于爵禄之间其所以大行于天下国
家者其可否去舍何如也又安知耆耋之至功名之极
不从容游衍于斯以尽梦弼之志也哉则由今日以往
至于百世之下曰蒲汀李子之居未有弗可也或曰昔
者漆园吏周尝钓汀上梦弼岂亦慕其为人之高放乃
卷五 第 2b 页 WYG1266-0374d.png
因以识之欤曰否周放于礼法之外者中人有羞之非
梦弼之所与也今年余来京师梦弼作蒲汀图凡濮之
大槩若可以尽矣因出示余遂书此以记
  拜将坛记
汉中故有高帝拜将坛在郡城南外附城堑实淮阴侯
决策之地也代异境遐士大夫非郡守监临莫能辄至
其地故登眺之际吟咏之事寡焉自己巳以来蜀道恣
横郡方弗康天子震怒出师致讨名臣钜公相继秉节
卷五 第 3a 页 WYG1266-0375a.png
而士大夫以简命参弼者数年之间始旁午不绝暇日
或感风云之意寻逖迈之迹间多寄兴兹坛追怀往事
是以游览既繁述咏遂侈于是陜西按察司抚治副使
吕公克中结亭坛左悉刻贞珉岂耀近观盖咨来哲复
以予言记诸亭侧夫英雄之会贤圣之业其迹虽远其
教最长也故帝王之兴也皇皇焉谦恭延士如有所弗
逮而其衰也杀正士任邪佞孳孳然亦如有所弗及焉
是以俊乂日远而谗谄日亲此二者治乱之定分存亡
卷五 第 3b 页 WYG1266-0375b.png
之大闲也有天下者可委而不鉴哉吕君承坏乱之馀
当更新之际其所以感慨往事而经画于思惟者至熟
也后之览者苟能思所以搆亭之意有职守者修其所
守而不溺于所安惩其所未戒而益致其所当慎则其
所以兴起其吁谋而延庆于斯民者浩浩乎莫之能禦
也岂非吕君之所能教哉亭作于某年月日成于某年
月日明年庚辰冬十有一月甲子记
  心远亭记
卷五 第 4a 页 WYG1266-0375c.png
见山先生结亭于西郭弘农川之沜命之曰心远亭亭
下则川之东陬土沃而易左右皆善圃而先生之圃居
其中翠岩荣木掩映环列大河又自秦晋之间冲而东
下横射兹川川自秦山朱阳川来至虢略北与永宁涧
口川合逶迤至数十里经亭北里许始与河遇灏荡之
气晨夕交骛卓为关东奇观微雨新霁则大华三峰举
在目前而此亭特据其会予再来灵宝先生携酒饮予
于亭乃以记属予初予坐亭上已甚爱山川之美憾不
卷五 第 4b 页 WYG1266-0375d.png
能卜居其邻日觏其美且幸邸舍接垣于亭得时时观
玩偶一临坐悠然之兴沨然以生殆不知身世之安在
也先生以心远名亭盖求诸靖节心远地偏之意予观
先生之心澹然无欲虽当显颀之位而从容谦逊若无
所与焉者即日坐车马之会此心之远无以易也今天
子励精求治天下名德之士搜访几尽庙堂之任将不
久委诸先生推是心以加之天下则天下之民又将溥
被安静康和之远福矣但(一作/殆)此亭之作先生之远致
卷五 第 5a 页 WYG1266-0376a.png
也亭作于嘉靖五年秋八月十八日明年三月记
  春雨亭记
渼陂子宅后有园几十馀亩近宅百步为场以纳禾稼
场以后皆园也列植花木蓊蘙蓬勃琦瑰逶迤其后又
有脩竹万竿及场西望邃若丰林城市之中能若此者
其亦鲜矣亭趾虽筑楹栋未树予每至则坐此而忘归
焉嘉靖癸未夏四月滦江公巡抚过鄠访渼陂于衍庆
之堂民事既询倡酬斯作于是携榼至园卉木荣新好
卷五 第 5b 页 WYG1266-0376b.png
鸟群至公忻然自适不知逸兴之所自也辄已诗成数
首击缶微歌若将神游八极之表地虽有然而公之胸
次亦可知矣于是以廪馀畀知县黄生曰为我作亭于
园永为渼陂夫子之所憩游渼陂子乃以书谓予曰子
宜记予惟渼陂子欲搆斯亭也由甲子及今二十有一
载矣奈何至公而始成盖于是而有异数焉造物者若
有阴俟于公使两君子之休声高谊因是亭以永传也
安知百世之下不以右丞之辋川别业晋公之绿野堂
卷五 第 6a 页 WYG1266-0376c.png
视此亭乎昔者渼陂子谓予曰他日亭成予当以春雨
名之方予经始是园适有春雨而予今返耕于鄠其所
以致力于稼穑之间者惟是赖耳斯亦因予日用之常
以加之云尔于乎以夫子之德之学乃俾至于此无他
想焉其可以为千万世之所憾矣滦江名珝字汝温永
平人渼陂名九思字敬夫鄠人皆姓王氏明年甲申秋
九月癸未记
  五幸亭记
卷五 第 6b 页 WYG1266-0376d.png
五幸亭者北山夫子所居之亭也何以五幸名幸者人
所难遽遇难遇而遇之所以幸也皆识其所乐逢五者
何治乱安危世之恒事生丁福世蚤冒休德不知兵戈
之事虽尝孽人侮顺而耆旧登庸政理未盭群盗奄平
海宇澄乂使得逍遥游偃于太平之世以为之氓此一
仕者弃亲戚去坟墓虽以浅薄致閒然能常守先人之
坟墓使享不后时间又与乡党故旧论心话宿倾倒往
来则志愿恒毕百想咸谢此二居官服政非雄才敏识
卷五 第 7a 页 WYG1266-0377a.png
则不能致名实博徽美心鲁意狂虽事之所至不敢不
勉然稽之古人仍多牴牾乃以有罪去役不妨贤路此
三古之贤人君子不在朝则在野在朝服政在野服耕
耕作之事非力胜年富则不能亲而以未老之年优游
畎亩克终初服此四载籍者礼义之府士之源也非閒
静安遂则不能探赜而致深非气盛志强则不能䃺
精而契隽耕作之馀身有馀力心有馀趣随所披阅悉
可无倦此五于是北山子之友武功康子闻之曰此五
卷五 第 7b 页 WYG1266-0377b.png
者古人之重也北山子有是哉是可以观北山子矣遂
大书于亭以为之记
  光训堂记
夫父祖以产业付子孙其弗守者多也况乎以道以德
而训其子孙其子孙苟毋失其遗书亦已鲜矣况能身
体而力行之又进而上达于古昔圣贤之所训使其身
为圣贤之徒而若父若祖之道无怨无恫当世之人睹
之而兴起后世之人仰之而不忘非豪杰之才明哲之
卷五 第 8a 页 WYG1266-0377c.png
操其孰得而几也吾友溪田马先生伯循以光禄卿得
告于家缮其先人之墓为堂以修祀事今年正月廿又
六日值先生初度之辰予往寿焉因便谒墓饭于东序
堂尚未名先生请予拟之予曰堂当名以光训先人之
道先生若之先人之训先生遵之幽宅之祀此堂丽焉
名非光训殆于不可于是泾阳诸生遂请予为记刻之
堂下予惟马氏自靖川先生躬耕说道尚志慎修不求
闻达罔就辟举其高风逖德视区区利禄之徒奔走役
卷五 第 8b 页 WYG1266-0377d.png
役卒无分毫之益加于上下者讵止天渊也云岩先生
又克承先业出厥绪馀式诸多士美大已集匿光閟发
使其道至溪田先生益畅益肆景慕满于士林名实昭
于宇内明兴百七十二年其以道鸣天下盖惟三四人
而已河东薛先生德温泾野吕先生仲木与先生之外
医闾贺先生克恭盖亦其人过此非予之所能知也夫
学士大夫日诵说周公孔子之道将以成已成物尊上
而裕下也乃腾布口说挟道饰奸其人虽三尺之童唾
卷五 第 9a 页 WYG1266-0378a.png
口羞道乃又著为邪说指斥前进东桥顾先生华玉送
泾野先生序文其万年公案也若溪田先生非所谓克
光先训者邪焄蒿悽怆之馀俯仰无愧君子之于道若
是焉可也后之观者其有感于予言也夫其有罪于予
言也夫时嘉靖己亥夏四月甲辰记
  剑州再建重阳亭记
予闻剑州山水旧矣后见李义山重阳亭铭言刺史蒋
侑治郡理得人从乃大铲险道混石见土平可容考工
卷五 第 9b 页 WYG1266-0378b.png
车四轨建为南北亭以便劳饯又亭东山号曰重阳以
辟风日则剑州山水奕然矣而蒋君在郡能有暇日以
山水自娱又得名士大夫咏述其事播美于当时遗馨
于后世其胸襟意度固亦非凡者矣正德乙亥武缘李
君来知剑州踰年政成百姓咸若于是广教化之道表
废坠之迹高城浚池练兵饬备陈礼义示轨则吏就典
列俗无曲议乃历览奥曲穷索灵秘得兹亭之址焉乃
于二三士大夫谋曰夫礼义者世之大闲而佳胜者地
卷五 第 10a 页 WYG1266-0378c.png
之隽腴二者不可毋耀弗示也予既建兼山书院以示
学者而又表武侯之庙旌死节之人使庶位有警后贤
克循然于礼义之事则庶几矣佳胜如亭湮而罔知者
将数十百年今幸得之得而弗治非所以阐灵秘发坤
珍也于是涤秽芟草复斯亭焉畚锸始兴即得义山碑
于宿莽之下吴职方记言自古至唐自唐至今仅两赏
耳讵知亭之兴废更几许年而复值其人欤然职方又
讵知今日之有李君也李君言亭近枕闻溪远挹五华
卷五 第 10b 页 WYG1266-0378d.png
前对汉阳左秀岩右卧龙城郭楼台俯在怀抱与职方
之记略同至于长溪清浔流影不去则吾亦神坐亭上
久矣剑士姜文粹玉洁者予旧友也能道李君之事因
以书托予记亭云亭崖畔有石刻古重阳亭四字隶大
书之为宋张珖笔予益跃然懊不能从诸君子游也自
予记已不知诸君子游而乐乐而咏者将若干番(一作/篇)
尚欲文粹为吾录寄之以观李君之暇日比蒋君何如
当亦更为李君赋之矣关中名区胜壤不可以数计安
卷五 第 11a 页 WYG1266-0379a.png
得有贤如李君者少为表章之以快吾意此不知予能
待而见之否也李君名璧字白夫弘治乙卯广西举人
诣深履厚故笃意古道如此亭成戊寅之夏明年正德
十四年己卯夏六月十又八日庚辰记
  东岗记
东岗者高密县东之岗有李子先公之墓故李子结庐
处焉因自号东岗子与凌溪子一日过予浒西别业叹
之曰美哉子之居浒西也洋洋乎不可得而系休休焉
卷五 第 11b 页 WYG1266-0379b.png
其有馀閒也视予日走且驰以哓哓于功名之间不得
恒守其庐岂不大戾哉夫逝景者易汩而盛年者难再
也志旷者寡酬而气昌者多沮也我盍返焉以修吾庐
乎余谓东岗子曰夫子之羡予居也似矣然未视夫子
之道而讵以予之苟安不已自昧乎夫志气者君子居
身之所珍而穷达者士之遇也士抱诚明惇正之学孰
肯忘世自掩与木石麋鹿为友侪哉顾惟其所遇而已
矣今东岗子以直道鸣于天下天下之人莫不引颈以
卷五 第 12a 页 WYG1266-0379c.png
望得东岗子左右昌朝使匹夫匹妇无不各得其所此
则东岗子之故志也今明主在上微贤弗尊微能弗使
一切猖狂谬悖邪僻之人诛戮窜放不使一日杂乎淳
人正士之间以伤和厚惇朴之化东岗子显其身名于
方宪枢辖之位握髦俊之教统戎兵之数方将向用不
已而东岗子之志可谓行矣学士大夫修之于家者多
坏之天子之庭东岗子贵不易其贱泰不失其穷守其
官服权贵以生死荣辱不能夺至于黜放摈弃毋以回
卷五 第 12b 页 WYG1266-0379d.png
也艰难狼狈毋以怨也而东岗子之气可谓浩然不挠
矣夫气者养之所昌而志者事之所本也古之君子功
泽加于当时休美传于来世凡此勿失耳东岗子有是
二者凡所以养之东岗之庐而行之东岗之身者毋有
不得亦奚必居东岗之庐然后为东岗子也傅说不以
商弼而害其筑尚父不以周师而害其钓大行不加焉
穷居不损焉君子之道如是而已矣凌溪子曰旨哉之
言是深得东岗子之心即与东岗子日坐其庐以求其
卷五 第 13a 页 WYG1266-0380a.png
道何异是是可以记诸东岗子之庐是可以使子孙后
世皆知东岗子之心不负其穷居之守如此也嘉靖八
年癸酉春三月甲子记
  邢台儒学记
临海郭侯纴知顺德之明年庶政修举民事熙睦乃谋
文化式崇礼事命知邢台县康君恕修葺庙学俾伟俾
广以劝以翼明年三月绩用告成邢台县学官诸生偕
走币来京师请予以记用广侯与康君之德予以去春
卷五 第 13b 页 WYG1266-0380b.png
过邢凡侯之德声政绩知甚茂也乃书之曰夫邢台之
学自予癸亥之暮过而观焉曰何芜秽不治也去年又
观焉曰何靡靡如前日也然见郭侯焉曰是非靡靡如
前日者而已也是将以扩而宏焉伟壮而严焉也有来
自邢台者吾如问斯学焉必曰侯且匍匍然靡尔宁也
顺德之化其将有大兴乎然而诸生请以成矣噫嘻盛
哉政与教之不可并也久矣豪智之士多疏略礼义以
先禁刑故见有亡犯者遂安以肆焉见诸生执礼弗隶
卷五 第 14a 页 WYG1266-0380c.png
弗下则惓惓怒欲治焉曰吾何得区区以教为也夫如
是故民日不亲而风俗衰焉民日不亲而风俗衰故上
无以畏下无以恃贸贸焉率而伪焉贸贸焉率而伪故
放放焉若禽兽而弗能诲焉民皆放放焉若禽兽而弗
能诲是恶贵乎为人上也侯之德宜邢台之人有勿忘
焉凡郡县之役制之于上吏益之以疲敝则未有勿废
也康君虽力能从事使微侯在上焉亦己巳矣庙之制
正殿五楹东西庑几楹大成门几楹戟门几楹学之堂
卷五 第 14b 页 WYG1266-0380d.png
斋号舍各几楹而榱桷修饰皆百倍旧也诸生云旧庙
稍与学舍遍匝今稍东迁之故能广且宏焉外又作两
坊皆壮丽可辅可谓伟矣康君齐之陵人能笃信守也
故能为侯与与康君谋者训导黄锦严桂谋之而尽度
营作终郭侯康君之委者生员柴瑁戴惠也其县丞李
钊与义官二三人又掌役者云
  阌乡儒学记
朔州孟周令阌之七年为弘治辛酉人民既和庶政咸
卷五 第 15a 页 WYG1266-0381a.png
举方有事于学宫葺其敝坏广其狭隘三年癸亥绩用
告成将图所记余适以恩命奉母归里学官及诸生走
来以请极言周所以恢拓兴作之事未尝劳力费财又
未尝假色上吏以便宜其力分巡王按察钦以周之力
于是也立处百金与之周又惧后者之不壮与所邻又
浮屠之或以移易士习也又迁而取其地以益之予闻
之甚喜明日与诸生往观不及奢靡而严正已极乃叹
曰若非今之所谓令乎何独若乃尔也假上吏之色营
卷五 第 15b 页 WYG1266-0381b.png
缮无益缘饰多利彼岂以是为不善也而亦乃无一人
之肯为是如周所用心者吾奈何可辞也来当为若为
之夫有司之职其所宜最先者莫如人民而自安养休
息之馀所以振作教化使不失其道则莫先于学校之
政国家深仁涵渐百十年来申重恳切已谓至矣而天
下之吏漠不加意如秦越之视其要名侈炫之徒或又
举而不终随人移易由周之迹观之使令皆如周焉民
夫何有不教也庙与学并庙左屋以间记门堂十有一
卷五 第 16a 页 WYG1266-0381c.png
庑二十有一厨六皆庙门堂七斋舍六号舍二十廨舍
三馔厨九皆学其庙东西又牌坊二盖自洪武时县令
金元亮创为至今已百有四十岁岁远人亡可知其陋
否也吾闻君子之心惟所加者能自渊实则功效自大
阌乡之士将由是以往必继有铮然以出为世鸣者予
将以日望之相是役者县丞黄主簿周冕后二年乙
丑季冬十二月教谕程实训导王达葛腾与诸生张徽
等复请是夜移宿灵宝行署遂记
卷五 第 16b 页 WYG1266-0381d.png
  主一斋记
夫主一功之专而不杂者也存乎吾心而不与乎外也
而何以名斋志心也天下之理皆具于心凡吾所以求
得于此皆心也心有所杂则他适而不能一而所谓理
者去也不可不志也恶知其一而可以主从乎知也天
下万事孰有不先知其所在而可以有为者而况于道
可以贸贸无定者求邪是恶可不知也志之者何求省
于此使所以知而以一之者不忘也人有偶同于圣贤
卷五 第 17a 页 WYG1266-0382a.png
之所为者虽恶人然也卒不与于圣贤者弗自其偶同
者极之也而吾又恶知其果于是一而不忘也故曰不
可不志也
  河东运城敦行乡约记
昔者予友泾野先生吕仲木氏谪判解州置解梁书院
以教学者悦其民风纯俭有先王之遗意又命诸高年
善人敦行乡约俗则彬彬然化矣嘉靖甲午监察御史
江东古峰余君晦之巡按河东惩奸涤弊之馀睹运城
卷五 第 17b 页 WYG1266-0382b.png
市肆连络民弃本逐末兴行之志寖微于是惧焉集其
城之士大夫耆旧谋曰昔闻泾野先生居解教民训俗
敦行乡约天下望而效之盖有恨其不身逮者解梁事
岂非诸君亲睹见也哉盍亦得其高年善人敦行其约
使后生小子得于观感笃义贱货迪为善俗以复先王
之旧此非士大夫耆旧之首事乎于是士大夫耆旧矢
心敦约肄于君新建书院中从者如云莫不以为快睹
则其心之倾向爱慕略可徵矣君于书院养蒙馆中又
卷五 第 18a 页 WYG1266-0382c.png
立乡约亭暇则亲考厥成而小学之童又日日望其行
事则所以淑其人善其俗者融畅浃洽直与泾野在解
相埒师友之间操履如一天下后世盖将欣慕兴行惟
恐有弗逮尔其于圣天子化民成俗之意敬承何如哉
士大夫耆旧恐其后人莫知所以敦行之自访于余君
价其太学生王季邻氏以予为记因以此归之
 杂著
  题唐渔石云南两疏后
卷五 第 18b 页 WYG1266-0382d.png
此唐子以监察御史巡按云南时作也读此二疏而又
逆观当时之行事非守死善道执德不回之君子不可
几也毅皇帝聪明宽裕有君人之大度顾崇游略细间
为奸邪所乘亵弄威福流毒士类而士类又不自砥砺
修饬惟是弭畏愤职故上亏国经下失道守而纪纲法
度因以不若祖宗之旧者不独奸邪然也曩者客自云
南来云唐子巡按云南绰有风度至要其事实则正此
二疏所指顾予不得睹其文辞以快心焉及唐子以提
卷五 第 19a 页 WYG1266-0383a.png
学来关中于是请而观之三复兴感焉曰嗟乎天下固
有经虽大奸群肆莫能变也至其纬则随触而紊非可
忧者也故君子之责独先守经经正则天下无不一于
正今之君子恤其纬而不求于经故往而踣动而棼非
时之难所以处乎其时之难也钱宁事毅皇帝宠珰避
席卿相俛首声势所加不拉而靡卖官鬻狱厥门若市
当是时苟有所授莫敢弗应也况蔑和为其义父敢当
堂裂其书而力制其案此非守经不惑明义理之分察
卷五 第 19b 页 WYG1266-0383b.png
执守之节必不能也凤朝鸣父子稔恶神人共怒积赂
交权若援手足公卿覆论尚多曲辞唐子以孤孑之躯
遐当万里乃抗奏数四卒允常刑孰不以为至愚然终
宁之身无敢以祸加之者彼固知此之为经也君子之
于事也守其经行其义而已矣吾义既正则小人虽欲
肆其志意亦必以经为思以义为畏而不敢矣魏操以
三分有二之势而犹下意于僝存之献畏其经也操之
大无忌惮者是尚思畏之则宁之窃弄威德顾敢遽溢
卷五 第 20a 页 WYG1266-0383c.png
于操而弗畏耶予于此既以服唐子之气足以有执于
是而又有以服唐子之识足以不惑于是因私识诸两
疏之后苟有观唐子之风者将必兴感于斯文焉
  书朱子卷后
此诸公所以赠凌溪子守延平者也凌溪子在延平能
率循其行事使民淳俗美此于诸公之赠何少愧予得
而览之知诸公于凌溪子倚望甚厚夫士之有志于天
下国家者自其始学知道盖莫不蚤作而夜思然能实
卷五 第 20b 页 WYG1266-0383d.png
加于躬行千万不可一二夫君子之论不白于天下学
士大夫之行多浼于小人由是二者居之不变虽尧舜
不能治天下此凌溪子将来之责倘亦如诸公之望于
延平否乎正德八年九月二十一日志
  南峤子阴德传系赞
   予往过鄠会渼陂先生言及南峤子之贤如此
   其阴德表表然非人所能及也南峤子儒职也
   俸薄地寒王邦相鄠之编民与南峤子风马牛
卷五 第 21a 页 WYG1266-0384a.png
   不相及也携幼子客寓潜江潜江之人何无一
   人悯惜之者顾六岁儿匐匍见南峤子南峤子
   不忍之心则勃然而不可遏求医药致馆谷不
   幸而死既为之棺敛又择地寄葬表之以石收
   养其子教之读书于戏仁哉载籍所见若南峤
   子实未多有比得南溟子樊少南所撰南峤子
   阴德传心实慕焉为之赞曰
繄惟天地大德曰生仁为人心心孰不灵厥养既薄忿
卷五 第 21b 页 WYG1266-0384b.png
欲斯乘既窒且梏至德以倾达不举职残物酿名穷罔
思义违天取盈比之南峤殆且蛆蝇圣人致曲曲能有
诚从约致博奚性弗充牧此大邦下民是承颠连困郁
遐迩同情心诚求之物用乃亨惟君不贰惟行斯真君
相桓桓推贤任能夹敷洪化易如建瓴胜残拯溺世万
其称嘉子之仁因心匪迎言不尽意但发厥声
  王汝邻字说
河东王君世相旧有字矣或以为不切于义予客函谷
卷五 第 22a 页 WYG1266-0384c.png
君从河东来访予因易之曰汝邻书曰臣哉邻哉凡人
臣皆以辅翼厥辟为职有邻之义焉生固学以待用者
安知他日用之于官者不有取于邻之义乎吾闻君昔
游京师尝友乎天下之士于凡所以辅翼匡直之道讲
之熟而励之志者较乎精矣又安知他日不为辅翼匡
弼之臣而已邪大学之教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均与有
天下之责焉故字君曰汝邻欲顾名思义若大学之教
必以邻为职分所当为也君勉之哉兹吾先已望子之
卷五 第 22b 页 WYG1266-0384d.png
自邻其身者何如耳天下之事盖未有已不能邻而能
邻乎人者也君勉之哉
  与姜武功计处樊伸等贼攻犯事宜
承谕曲尽计度满城及郊外生灵荷德寝爱比之更生
然有数事辄令录上烦亟为斟酌施行则所益不细曩
时蜀汉征𠞰横及无辜正坐执事者不能先物审处以
致仓卒失措虽悔何逮昨日得贼马者即以马赏民人
人思奋恨贼不即至境赏罚之际果能倡勇鼓气如此
卷五 第 23a 页 WYG1266-0385a.png
有不战战必胜也惟公亟求入操之人下场操演昔种
武功悬金钱诱人习射已有益于宋矣何今异昔耶一
择精力之人守把城门盘诘奸细及昏封闭日出方开
若有面生可疑之人即送官查究遇夜有公差人至亦
必远瞭同行之人多寡然后索其所执关文牌票果是
真实方令守门官布列执兵之人开门照数放入盖恐
贼辈乘机夥入不得不谨也一上城急令上城之人逐
名搬置石子在上每人以三五斗为率以备缓急仍令
卷五 第 23b 页 WYG1266-0385b.png
每五人具手铳一把火药铳楔俱要完备精好万一贼
来攻犯城池倘石所不能及者则济之以铳贼不敢遽
近矣一再择各处乡村丁壮者令编为群伍除大密村
镇自为防守外其眇小村坊宜三五处相结俱要器械
精好垣堡坚完不惟遇贼可以勍拒无畏而官军喜功
妄杀者亦不敢肆其志矣又于境内军屯寨聚摘取精
力骁勇之人令自备什物编为行伍与城中良家子弟
及机兵民壮立番演习铳射居前兵刃居后务令纯熟
卷五 第 24a 页 WYG1266-0385c.png
齐一然后用之出奇𠞰贼则所向不怯全功可致也一
各色入操人数既令衣著整齐器械精好矣仍须编置
行伍或十人或二十人俱要先立队长建设旗帜必其
人人相认队队不错然后令之审金鼓之音识进退之
节遇有缓急号头一举各相检察毋使奸细乘机窜入
以生他变又与严立约束功者必赏罪者必罚则水火
可蹈生死无避矣更选前锋之人八九十数给以楯甲
令之冲锋直前则后军望之自无不奋力争先矣久之
卷五 第 24b 页 WYG1266-0385d.png
则人人敢勇遇敌则摧一可当十十可当百有此千人
虽横行匈奴可也况无习草窃哉一各处乡夫除修垒
城垛者待其功完放回外其馀应点壮丁欲审视有无
器械宜令该里里老先逐名点闸明白的无面生可疑
之人参错顶数方许上堂禀过令村长以次领进点视
若里老胡突搪塞不行用心致有疏虞先反覆申喻以
军法从事令下法行奸细闻之自不敢舍命夥入而远
近皆齐矣点视已毕领打关防就令出门各回村镇瞭
卷五 第 25a 页 WYG1266-0386a.png
视缓急收拾禾稼协心防守则农事不失武功丕振壮
丁既不至忨愒岁月村坊又得以互相保助矣其出门
之后仍要把门者赴堂禀报某里壮丁若干人某时出
门则凡在城内者皆系的有来历之人而一切访觇奸
细无复容身之地矣
 
 
 
卷五 第 25b 页 WYG1266-0386b.png
 
 
 
 
 
 
 
 对山集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