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
卷四 第 1a 页 WYG0662-0046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历代建元考卷四     秀水钟渊映撰
 汉(刘氏/)
太祖高皇帝邦沛人以秦二世元年起兵为沛公乙未
楚义帝遣之灭秦为汉王己亥灭楚项氏即皇帝位都
长安用秦正以十月为岁首十二月丙午崩
孝惠皇帝盈太祖太子以丁未嗣立七年己丑崩母吕
后名后宫子为帝子立之太后临朝九年崩大臣诛吕
卷四 第 1b 页 WYG0662-0046b.png
氏废少帝
太宗孝文皇帝恒太祖子封代王辛酉太尉周勃等迎
立之十七年戊寅称后元年又七年甲申崩
  本纪十七年得玉杯(新垣平令/人诈献之)刻曰人主延寿于
  是天子始更为元年
  宋胡安国春秋传曰元年即位之始年也自是累
  数虽久而不易此前古人君记事之例春秋祖述
  为编年法及汉文帝惑方士之言改后元年始乱
卷四 第 2a 页 WYG0662-0047a.png
  古制夫在位十有六载矣复称元年可乎孝武又
  因事别建年号历代因之或五六年或四三年或
  一岁再更使记注繁芜莫之胜载夫历世无穷而
  美名有尽岂记久明远可行之法也必欲传久当
  以春秋编年为正
孝景皇帝启文帝太子以乙酉嗣立壬辰中元年戊戌
后元年共在位十六年崩
世宗孝武皇帝彻景帝子封胶东王立为太子庚子嗣
卷四 第 2b 页 WYG0662-0047b.png
立太初元年正历始以正月为岁首甲午崩在位五十
四年改元十一
 建元(六/)  元光(六/)  元朔(六/)  元狩(六/)
 元鼎(六/)  元封(六山以封/泰 改元)    太初(四/)
 天汉(四/)  太始(四/)  征和(四/)  后元(二/)
  汉书终军传对曰今郊祀未见于神祗而获兽以
  馈宜因昭时令日改定告元对奏由是改元为元
  狩刘仲冯曰按纪获麟在元狩元年史记封禅书
卷四 第 3a 页 WYG0662-0047c.png
  元鼎三年有司始言元不宜以一二数乃目三元
  曰狩盖追述也
  史记封禅书有司言元宜以天瑞命不宜以一二
  数一元曰建二元以长星曰光三元以郊得一角
  兽曰狩云
  汉书本纪夏四月癸卯上还登封泰山降坐明堂
  诏曰朕以𦕈躬承至尊兢兢焉惟德菲薄不明于
  礼乐故用事八神遭天地况著见景象屑然如有
卷四 第 3b 页 WYG0662-0047d.png
  闻震于怪物欲止不敢遂登封泰山至于梁父然
  后升坛肃然自新嘉与士大夫更始其以十月为
  元封元年
  通鉴注曰应劭曰时频年苦旱故改元为天汉以
  祈甘雨师古曰大雅有云汉之诗周大夫仍叔所
  作以美宣王遇旱灾修德勤政而能致雨故依以
  为年号也
  宋胡三省通鉴注曰自古帝王未有年号始起于
卷四 第 4a 页 WYG0662-0048a.png
  此贡父曰封禅书云其后三年有司言元宜以天
  瑞命不宜以一二数推所谓其后三年者盖尽元
  狩六年至元鼎元年也然元鼎四年方得宝鼎又
  无由先三年称之以此而言自元鼎以前之年皆
  有司所追命其实年号之起在元鼎故元封改元
  则始有诏书也宋王树野客丛谈曰前汉诸君末
  年甚有异者文帝十六年改为后元年其说出于
  新垣平之诈候日再中以为吉祥故改元以求延
卷四 第 4b 页 WYG0662-0048b.png
  年之祚既诈觉被诛景帝犹且因之景帝七年称
  中元年又六年称后元年至三年而终武帝在位
  五十四年屡更年号最后更为后元而以二年终
  不知当时何所据而分中与后谓之后则宜若有
  尽乃不讳何耶自是之后不复建后元之号矣
孝昭皇帝弗陵武帝少子以乙未嗣立十三年丁未崩
改元三
 始元(六/)  元凤(六下以凤凰/来 纪元)   元平(元/)
卷四 第 5a 页 WYG0662-0048c.png
中宗孝宣皇帝询初名病已武帝曾孙戾太子孙史皇
孙子昭帝崩昌邑王立无道大将军霍光废之戊申帝
嗣立在位二十五年壬申崩改元七
 本始(四/)  地节(四令以先者地震山崩水出/欲 地得其节于是改元)
 元康(四/)  神爵(四降以神/爵 改元)    五凤(四/)
 甘露(四降以甘/露 改元)    黄龙(元/)
高宗孝元皇帝奭中宗太子以癸酉嗣立在位十六年
戊子崩改元四
卷四 第 5b 页 WYG0662-0048d.png
 初元(五/)  永光(五/)  建昭(五/)  竟宁(元纪元/帝 边)
 (垂长无兵革之事/其改元为竟宁)
孝成皇帝骜高宗太子以己丑嗣立在位二十六年甲
寅崩改元七
 建始(四/)  河平(四辄以河决堤/塞 平改元)  阳朔(四/)
 鸿嘉(四/)  永始(四/)  元延(四/)  绥和(二/)
  成帝纪河平四年山阳火生石中明年改元为阳
  朔师古曰朔始也以火生石中言阳气之始
卷四 第 6a 页 WYG0662-0049a.png
哀皇帝欣高宗孙定陶王子成帝立为太子以乙卯
嗣立在位六年庚申崩改元三
 建平(四/)  太初元将(即建平二/年二月除)  元寿(二/)
  建平二年六月待诏夏贺良等言赤精子之谶汉
  家历运中衰当再受命宜改元易号诏曰汉兴二
  百载历数开元皇天降非材之祐汉国再获受命
  之符朕之不德曷敢不通夫基事之元命必与天
  下自新其大赦天下以建平二年为太初元将元
卷四 第 6b 页 WYG0662-0049b.png
  年号曰陈圣刘太平皇帝漏刻以百二十为度八
  月诏除之曰待诏夏贺良等建言改元易号增益
  漏刻可以永安国家朕过听贺良等言冀为海内
  获福卒亡嘉应皆违经背古不合时宜六月甲子
  制书非赦令也皆蠲除之贺良等反道惑众下有
  司皆伏辜
孝平皇帝衎高宗孙中山王子以辛酉嗣立在位五年
乙丑为王莽所酖崩改元一
卷四 第 7a 页 WYG0662-0049c.png
 元始
孺子婴宣帝曾孙以丙寅立为孺子王莽称假皇帝在
位三年戊辰莽废为安定公改元二更始时起兵称皇
帝被诛
 居摄(二/)  初始(元/)
  汉书居摄三年十一月甲子莽上奏太后以居摄
  三年为初始元年漏刻以百二十为度奏可
新王莽元城人元帝后从子初封新都侯进安汉公摄
卷四 第 7b 页 WYG0662-0049d.png
皇帝以己巳篡汉改正朔以十二月为岁首在伪位十
五年更始元年癸未为汉兵所诛改元三
 始建国(五/) 天凤(六/)  地皇(三/)
  汉书天凤六年春莽见盗贼多乃令太史推三万
  六千岁历纪六岁一改元布天下明年改元地皇
淮阳王玄景帝后舂陵戴侯曾孙癸未诸将立之于高
阳王莽诛迁都长安三年赤眉入关遇害改元一
 更始
卷四 第 8a 页 WYG0662-0050a.png
  右西汉十一帝二百一十四年外王莽十五年淮
  阳王三年
 西汉末诸国考
 汉
刘盆子城阳景王后以乙酉为赤眉所立后二年丁亥
降于世祖改元一
 建世
 成
卷四 第 8b 页 WYG0662-0050b.png
公孙述茂陵人以更始二年甲申称蜀王明年癸未即
帝位于成都十二年丙申汉将吴汉拔成都战死改元

 龙兴(时有龙出其府/中因以纪号)
隗嚣天水成纪人以更始元年起兵应汉去莽年号改
元一
 汉复
  按王莽末群雄竞起其年号可考者三他若梁王
卷四 第 9a 页 WYG0662-0050c.png
  永钟武侯望孺子婴俱以宗室称帝王郎卢芳俱
  以为刘氏称帝其群盗窃号者淮南李宪齐张步燕
  彭宠海西董宪当时纪元与否纪载阙如览者莫
  能详焉
世祖光武皇帝秀东阳人长沙定王后以壬午同兄演
举兵甲申更始封萧王乙酉即皇帝位于鄗在位三十
三年丁巳崩改元二
 建武(三十/一) 建武中元(二/)
卷四 第 9b 页 WYG0662-0050d.png
  通鉴考异曰续汉志云以建武三十二年为建武
  中元元年纪年通谱云据纪志俱出范氏而所载
  不同此必传写脱误今官书累经校定学者失于
  精审但见纪元复有建武二字辄以意删去斯为
  缪矣梁武帝大同大通之号俱以中字是亦宪章
  于此今从袁纪范书
  胡三省通鉴注曰洪氏𨽻释云成都有汉蜀郡太
  守何君造尊楗阁碑其末云建武中元二年六月
卷四 第 10a 页 WYG0662-0051a.png
  按范史本纪建武三十一年次年改为中元直书
  为中元元年观此所刻乃是虽别为中元而犹冠
  以建武如文景中元后元之类也又祭祀志载封
  禅后赦天下诏明言云改建武三十二年为建武
  中元元年东夷倭国传建元中元二年来奉贡证
  据甚明宋莒公纪元通谱云纪志俱出范史必传
  写脱误学者失于精审以意删去梁武帝大同大
  通俱以中字是亦宪章于此司马温公作通鉴不
卷四 第 10b 页 WYG0662-0051b.png
  取其说余按考异温公非不取宋说也从袁范书
  中元者从简易耳
显宗孝明皇帝庄世祖第四子立为太子以戊午嗣立
在位十八年乙亥崩改元一
 永平(十/八)
肃宗孝章皇帝烜显宗第五子以丙子嗣立在位十四
年戊子崩改元三
 建初(八/)  元和(三/)  章和(二/)
卷四 第 11a 页 WYG0662-0051c.png
  汉纪章和元年秋七月壬戌诏以瑞物仍集改元
  章和
  宋王应麟玉海曰贾逵传陛下通天然之明建大
  圣之本改元正历垂万世则注改元谓改建初九
  年为元和元年八月癸酉说正历谓元和二年始
  用四分历二月甲寅
孝和皇帝肇肃宗第四子以己丑嗣立在位十七年乙
巳崩改元二
卷四 第 11b 页 WYG0662-0051d.png
 永元(十/六)  元兴(一/)
孝殇皇帝隆和帝少子生始百日嗣立丙午崩改元一
 延平(元/)
孝安皇帝祐肃宗孙废太子清河孝王庆之子以丁未
嗣立在位十九年乙丑崩改元五
 永初(七/)  元初(六/)  永宁(一/)  建光(一/)
 延光(四/)
孝顺皇帝保安帝太子废为济阴王乙丑安帝崩阎后
卷四 第 12a 页 WYG0662-0052a.png
立北乡侯懿懿卒中常侍孙程等奉王即位在位十九
年甲申崩改元五
 永建(六/)  阳嘉(四/)  永和(六/)  汉安(二/)
 建康(一/)
孝冲皇帝炳顺帝子年二岁以乙酉嗣立一年崩改元

 永嘉(元/)
孝质皇帝缵肃宗玄孙渤海王子年八岁以丙戌嗣立
卷四 第 12b 页 WYG0662-0052b.png
在位一年为梁冀所酖崩改元一
 本初(元/)
孝桓皇帝志肃宗曾孙蠡吾侯子以丁亥嗣立在位二
十一年丁未崩改元七
 建和(三/)  和平(一/)  元嘉(三/)  永兴(二/)
 永寿(二/)  延熹(九/)  永康(一/)
孝灵皇帝宏肃宗玄孙解渎亭侯子以戊申嗣立在位
二十二年己巳崩改元四
卷四 第 13a 页 WYG0662-0052c.png
 建宁(四/)  熹平(六/)  光和(六/)  中平(六/)
弘农怀王辨灵帝子以己巳嗣立寻为董卓所废酖崩
改元二
 光熹   昭宁
孝献皇帝协灵帝中子灵帝崩宦官杀何进董卓因废
何太后少帝为弘农王帝以己巳嗣立在位三十二年
庚子禅位于魏后十三年壬子崩改元五
 永汉(一/)  初平(四/)  兴平(二/)  建安(二十/四)
卷四 第 13b 页 WYG0662-0052d.png
 延康(一/)
  汉纪中平六年十二月戊戌诏除光熹昭宁永汉
  三号(除三号复称/中平六年)
  右东汉十二帝一百九十六年
  按东汉群盗历阳华孟称黑帝句章许生称阳明
  皇帝黄巾张角称黄天泰平前史但云伪称非年
  号也他若九江马勉称帝抱罕宋建称河首平汉
  王建号改元而名俱不载至于袁术之僭号寿春
卷四 第 14a 页 WYG0662-0053a.png
  亦无从考其年名盖史家之失纪者多矣
昭烈皇帝备涿郡人中山靖王后以建安十九年甲午
取益州己亥称汉中王辛丑即皇帝位三年癸卯崩改
元一
 章武(三/)
安乐思公禅昭烈帝太子以甲辰嗣立在位四十三年
癸未降于魏改元四
 建兴(十/五)  延熙(二/十)  景耀(六星以太史奏/景 见改元)
卷四 第 14b 页 WYG0662-0053b.png
 炎兴(元/)
  三国志评曰礼国君继体踰年改元而章武之三
  年则革称建兴考之古义体理为违
  右后汉二帝四十三年通前二汉四百五十五年
  宋书五行志刘备卒刘禅即位亦未踰月而改元
  为建兴此言之不从也习凿齿曰礼国君即位踰
  年而后改元者缘臣子之心不忍一年而有二君
  也今可谓亟而不知礼矣君子是以知蜀之不能
卷四 第 15a 页 WYG0662-0053c.png
  东迁也后又降晋吴孙亮晋惠帝宋元凶亦然亮
  不终其位惠帝号令非已元凶寻诛言不从也
 魏(曹氏/)
世祖文皇帝丕谯国人武帝操之子庚子嗣魏王位寻
受汉禅称帝在位七年丙午殂改元一
 黄初(七/)
烈祖明皇帝睿文帝子以丁未嗣立在位十三年己未
殂改元三
卷四 第 15b 页 WYG0662-0053d.png
 太和(六/)  青龙(四/)  景初(三/)
  魏纪青龙元年春正月甲申青龙见摩陂井中二
  月帝如摩陂而观龙改元
  景初元年春正月壬辰山茌县言黄龙见高堂隆
  以为魏得土德故其瑞黄龙见宜改正朔易服色
  以神明其政帝从其议三月下诏改元以是月为
  孟夏四月从地正也三年冬十二月时齐王已即
  位诏复以建寅之月为正
卷四 第 16a 页 WYG0662-0054a.png
齐王芳明帝养子以庚申嗣立在位十四年癸酉为司
马师所废改元二
 正始(九/)  嘉平(五/)
高贵乡公髦文帝孙东海定王子以甲戌嗣立在位六
年己卯以讨司马昭遇弑改元二
 正光(二/)  甘露(五降以甘/露 改元)
元皇帝奂武帝孙燕王宇子以庚辰嗣立在位五年乙
酉禅于晋改元二
卷四 第 16b 页 WYG0662-0054b.png
 景元(四/)  咸熙(一/)
  右魏五主四十六年
 附考
烈祖景初元年辽东公孙渊自立为燕王遣司马懿击
斩之渊改元一
 绍汉
 吴(孙氏/)
大皇帝权吴郡富春人武烈帝坚之子长沙桓王策
卷四 第 17a 页 WYG0662-0054c.png
之弟以汉末有江东壬寅改元辛丑称帝在位三十一
年辛未殂改元六
 黄武(七土以承汉/为 德改元)   黄龙(三黄以夏口武/昌 龙见改元)
 嘉禾(六嘉以会稽南始/平 禾生改元) 赤乌(十/三)  太元(一/)
 神凤(一/)
  三国志秋八月武昌言麒麟见有司言麒麟者太
  平之应宜改年号诏曰间者赤乌集于殿前朕所
  亲见若神灵以为嘉祥若改年宜以赤乌为元群
卷四 第 17b 页 WYG0662-0054d.png
  臣奏曰昔武王伐纣有赤乌之祥君亟观之遂有
  天下圣人书策载述最详者以为近事既嘉亲见
  又明也于是改元
会稽王亮大皇帝少子以壬申嗣立在位六年为孙綝
所废庚辰岁凶以谣言自杀改元三
 建兴(二/)  五凤(二/)  太平(二/)
  宋书符瑞志孙亮建兴二年十一月大鸟五见于
  春申吴人以为凤凰明年改元为五凤
卷四 第 18a 页 WYG0662-0055a.png
  又曰吴孙皓建衡三年西苑有凤凰集以之改元
  义同于亮
景皇帝休大皇帝第六子封琅琊王以戊寅嗣立在位
六年甲申殂改元一
 永安(六/)
归命侯皓大皇帝孙故太子和之子封乌程侯以乙酉
嗣立庚子降于晋在位十七年改元八
 元兴(一/)  甘露(一露时告蒋陵/甘 降改元)  宝鼎(三在以/所 得)
卷四 第 18b 页 WYG0662-0055b.png
 (天鼎/改元)   建衡(三/)  凤凰(三凰以西苑言/凤 集改元)
 天册(一银以掘地/得 册改元)   天玺(一/)
 天纪(四/)
  水经注孙皓天玺元年吴郡上言临平湖自汉末
  秽塞今更开通又于湖边得石函中有小石青白
  色长四寸广二寸馀刻作皇帝字于是改天册为
  天玺元年
  右吴四主五十九年
卷四 第 19a 页 WYG0662-0055c.png
 晋(司马/氏)
世祖武皇帝炎河内温人高祖宣帝懿孙世宗景帝师
从子太祖文帝昭子嗣立晋王以乙酉受魏曹代禅庚
子平吴在位二十六年庚戌崩改元四
 泰始(十/)  咸宁(五/)  太康(十/)  太熙(元年即/惠帝永)
 (熙元/年)
  宋令狐澄大中遗事裴恽诗有太康字宣宗曰太
  康失邦何以此谓我宰执奏晋武帝改元太康曰
卷四 第 19b 页 WYG0662-0055d.png
  天子须博览不然几错罪恽由是耽味经史夜观
  书不休宫中窃目上为老博士
孝惠皇帝衷世祖太子以庚戌嗣立在位十六年丙寅
崩改元十
 永熙(一/)  永平(旋改/元康) 元康(九/)  永康(一/)
 永宁(一/)  太安(二/)  永安(成都王/改建武)建武(旋改/永兴)
 永兴(二/)  光熙(一/)
永康二年赵王伦篡位尊帝为太上皇寻反正伦诛改
卷四 第 20a 页 WYG0662-0056a.png
元一
 建始
孝怀皇帝炽武帝子封豫章王立为太弟以丙寅嗣立
在位五年辛未洛阳陷迁于平阳复二年被弑改元一
 永嘉
孝悯皇帝业武帝孙吴王晏子以癸酉立于长安四年
丙子长安陷丁丑遇害改元一
 建兴(四/)
卷四 第 20b 页 WYG0662-0056b.png
  右西晋四帝五十二年
中宗元皇帝睿高祖宣帝懿曾孙琅琊王觐子袭封镇
建业以丁丑称晋王戊寅即皇帝位在位六年壬午崩
改元三
 建武(一/)  大兴(四/)  永昌(一/)
南阳王元保宣帝懿弟高密王泰之孙大兴二年称晋
王于岐山后为其将张春所弑改元一
 建康
卷四 第 21a 页 WYG0662-0056c.png
肃宗明皇帝绍中宗太子以癸未嗣立在位三年辛酉
崩改元一
 太宁(三/)
显宗成皇帝衍肃宗太子以丙戌嗣立在位十七年壬
寅崩改元二
 咸和(九/)  咸康(八/)
康皇帝岳显宗母弟封琅琊王以癸卯嗣立明年崩改
元一
卷四 第 21b 页 WYG0662-0056d.png
 建元(二/)
  晋帝纪或谓庾冰曰郭璞谶云立始之际岳山倾
  立者建也始者元也岳山讳也冰瞿然既而叹曰
  如有吉凶岂改易所能救乎至是果验
孝宗穆皇帝𣆀康帝子以乙巳嗣立时方一岁在位十
七年辛酉崩改元二
 永和(十/二)  升平(五/)
哀皇帝丕显宗子以壬戌嗣立在位四年乙丑崩改元
卷四 第 22a 页 WYG0662-0057a.png

 隆和(一/)  兴宁(三/)
  唐陆勋集异志曰晋哀帝隆和初童谣曰升平不
  满斗隆和那得久桓公入石头陛下徒出走朝廷
  闻而恶之改年曰兴宁人复歌曰虽复改兴宁亦
  自无聊生哀帝寻崩升平五年而穆帝崩不满斗
  升平不至十年也
海西公奕哀帝母弟以丙寅嗣立在位六年辛未为桓
卷四 第 22b 页 WYG0662-0057b.png
温所废后薨于吴改元一
 太和
太宗简文皇帝昱中宗少子封会稽王以辛未即位二
年壬申崩改元一
 咸安
烈宗孝武皇帝曜太宗太子以癸酉嗣立在位二十四
年丙申崩改元二
 宁康(三/)  太元(二十/一)
卷四 第 23a 页 WYG0662-0057c.png
安皇帝德宗烈宗太子以丁酉嗣立癸卯为桓玄所篡
甲辰反正二十二年戊午为刘裕所弑改元三
 隆安(五/)  元兴(三/)  义熙(十/四)
  晋五行志曰桓玄初改年为大亨遐迩欢言曰二
  月了故义谋以仲春𤼵也
  愚按元兴元年桓玄改为大亨矣及篡位建元永
  始后并黜之但称元兴年
恭皇帝德文安帝母弟封琅琊王以己未嗣立二年戊
卷四 第 23b 页 WYG0662-0057d.png
申禅于宋辛酉遇弑改元一
 元熙(二/)
  右东晋十一帝一百四年通计两晋一百五十六
  年
 附考
惠帝永宁元年益州刺史赵廞自称益州牧氐帅李特
讨平之伪元一
 太平(见晋/春秋)
卷四 第 24a 页 WYG0662-0058a.png
惠帝太安二年义阳蛮张昌据江夏奉山都县吏丘沈
为主诈称汉后陶侃讨平之伪元一
 神凤
海西公太和五年广汉妖贼李金银李弘诈称汉归义
侯势之子自立为圣王益州刺史周楚讨平之伪元一
 凤凰
安帝元兴二年楚王桓玄废帝为平固王自称楚帝明
年刘裕等起兵讨诛之伪元一
卷四 第 24b 页 WYG0662-0058b.png
 永始
  晋书玄传曰初出伪诏改年为建始右丞王悠之
  曰建始赵王伦伪号也又改为永始复是王莽始
  执权之岁其兆号不祥冥符僭逆如此
  愚按王氏玉海载桓谦有天康天安二号谦自桓
  玄诛后未尝僭立岂恶元兴之号改立年名而前
  史微之不载邪然亦不应遽有二号从晋书及通
  鉴可也
卷四 第 25a 页 WYG0662-0058c.png
 
 
 
 
 
 
 
 
卷四 第 25b 页 WYG0662-0058d.png
 
 
 
 
 
 
 
 历代建元考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