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
卷三 第 1a 页 WYG1249-0748c.png
钦定四库全书
 东园文集卷三
             明 郑纪 撰
  奏议
   修明祀典疏
臣窃惟人君一身百神之主自古圣帝明王致敬郊庙
对越神祇以仁孝之心达精明之德非惟妥神灵而昭
感召所以收放合离格君心萃天下之道莫有要于此
卷三 第 1b 页 WYG1249-0748d.png
也然交神之道必诚敬以立其本而节文度数以将之
自昔周公制礼情文兼备是以郊则天神格庙则人鬼
享和气致祥享国长久汉唐而下诸君皆因循苟简庙
制不复祀典不明千载而下遗憾犹存用是国朝斟酌
而行卒难尽复然凡立法创度皆始于粗而终于精故
周公谨厥始君陈和厥中毕公成厥终既历三纪世已
变而风始移孔子曰如有王者必世而后仁鲁两生亦
曰礼乐百年而后可兴今圣朝传世历年已过其数正
卷三 第 2a 页 WYG1249-0749a.png
教化洽礼乐兴之时也臣愚不揣据已见于礼制情文
少有未备者数条开具上陈伏望皇上采择而去取之
立为国朝定制以破汉唐之陋俾千载而下复见三代
帝王礼乐之盛则宗社生灵不胜幸甚
一祭祀之礼所以追养而继孝也故古者孝子如惧不
 及祭后陶陶遂遂如将复入盖以如在之时有限而
 思成之意无穷是以齐三日思其居处思其笑语思
 其所嗜思其所乐必见其所为斋者而后已献必九
卷三 第 2b 页 WYG1249-0749b.png
 爵王一后二王三后四王五后六王七后八宾九必
 期神之歆格而后已近世人君安逸之气盛爱恋之
 心衰自迎神至彻馔曾无一饭之顷故百凡礼节悉
 皆粗略祖考精神判不相接虽祭犹不祭也其何能
 致感通之妙也哉恭惟皇上孝心纯笃已见于临御
 之初但仪文之末未免为前代礼制所拘而心有不
 安者伏愿自今以后致祭之日端庄静一虚心想慕
 务使列圣音容宛若在目将祭之时先入太庙神位
卷三 第 3a 页 WYG1249-0749c.png
 前致其瞻仰就于陈设礼物一一巡视已毕然后行
 礼初献必须皇上自行遍诣皇祖考妣位前各进三
 爵毕则读祝复位亚献或皇太子长成或亲王未曾
 之国者代之终献则贵戚大臣否则内阁儒臣亦可
 每献皆如初礼则九献之礼可彷佛于古人矣臣尝
 考之古者祭礼天子九鼎公侯七鼎大夫五鼎士三
 鼎献数因之贵贱之等截然不紊今庆成之宴酒必
 九进王府之宴酒则七进亦古之仪制也近世以来
卷三 第 3b 页 WYG1249-0749d.png
 不分贵贱祭礼通行三献者岂厚于养生而薄于奉
 祭耶盖为朱文公家礼所误耳夫文公家礼乃取
 公仪
礼十七篇之中士冠礼士昏礼士丧礼士祭礼
 而成之盖为士庶人不得不可以为悦者而设非谓
 公卿大夫之礼皆止于是也是礼公卿大夫且不可
 行况天子乎此礼制名器之大端臣不得不辨也郊
 社二丁因此可以类推若夫升降跪拜之节自有成
 规不敢复陈
卷三 第 4a 页 WYG1249-0750a.png
一名者实之宾实乃名之主名实贵乎相须孔子为政
 必先正名为是故也然臣尝考孔子之实不过鲁国
 一司寇耳汉隋以来皆有加赠至唐玄宗始谥为文
 宣王宋加至圣元加大成而文宣王之谥赠皆如故
 国朝因之近年言者欲加帝号而国子监祭酒周洪
 谟则谓孔子周人当用周制其所封乃天王之王非
 国王之王此则不通之论夫孔子虽生于周而封爵
 实在于唐使封于周称为天王可也既封于唐乌可
卷三 第 4b 页 WYG1249-0750b.png
 以谓之天王耶名实背驰至于如是伏望皇上大推
 崇儒重道之恩易其王爵加以帝号固也不然则仍
 其王爵冕服章旒改为九数勿使王者而僭天子之
 礼亦可也其十二笾豆八佾之制如加帝号则天下
 通行否则两京国学乃皇帝遣官行礼是祭用生禄
 之义也在外府州县学有司致祭只依王礼庶几孔
 子在天之灵受之始安言者不此之务反以天下第
 一等名器牵强迁就两无一当岂所以尊崇也哉
卷三 第 5a 页 WYG1249-0750c.png
一圣人之道莫大于人伦人伦有五莫先于父子臣窃
 见颜渊曾参子思皆配享殿堂而其父颜路曾点孔
 鲤尚列坐两庑事死如生其道果如是乎纵颜路诸
 贤压于圣门之品第限于列代之命封而颜渊诸子
 之心必有不自安者臣愚以为文庙之旁别置一室
 以祀颜路曾点孔鲤可也又国子监文庙唐宋以下
 配享诸儒多坐戟门北向今则俱要迁继两庑之末
 庶几公私恩礼两尽而无嫌矣
卷三 第 5b 页 WYG1249-0750d.png
一周公制礼作乐垂教万世孔子之道实所传受宋真
 宗已封为文宪王庙祀如故元末已来旧庙倾废故
 址犹存往年巡抚山东都御史重新其庙奏请岁祀
 宪宗皇帝准其所请颁降祭文去其王号以周太师
 为称盖以节该钦奉太祖高皇帝诏书谓历代忠臣
 烈士以实封为实号后世溢美之称皆与革去其孔
 子善明先王之要道为天下师所有封爵宜仍其旧
 钦此钦遵臣伏惟明诏所言正名定分度越千古但
卷三 第 6a 页 WYG1249-0751a.png
 所谓忠臣烈士者初未尝指为周公今孔子之王仍
 旧周公之王革去以制礼作乐之圣而混于忠臣烈
 士之列岂当时下诏之本旨耶惜礼官未尝言及于
 是耳伏望皇上推广太祖高皇帝尊崇孔子之心以
 及周公则非惟圣诏有所发明而孔子在天之灵亦
 少慰矣
一命禀有生之初非今所能移自古圣贤不过修身行
 法顺之而不违庶几可以转祸为福益寿延年于万
卷三 第 6b 页 WYG1249-0751b.png
 一也自此之外更无他术弘治三年六月十九日臣
 任国子监祭酒因礼部取拨修斋监生六名臣以僧
 道修斋设醮拜奏青词太祖高皇帝律有正条皇上
 登极又有明禁且天生圣人非彼淫邪所能损益因
 而上章劝罢奉圣旨礼部知道时以仪物已备因而
 立案不行去年七月修斋如旧彼若有灵宜乎保佑
 圣躬四时迪吉夫何未越两月圣躬欠宁幸赖郊庙
 降福春秋鼎盛调燮有方不久平复斋醮之有益无
卷三 第 7a 页 WYG1249-0751c.png
 益不待智者亦能辩之今去修设之期尚有半年合
 用仪物尚未兴举伏望皇上断自睿衷即行革罢使
 天下愚民无所藉口而风俗教化亦渐有可观矣
一南北二京通衢去处异服之人席地说法或架座涅
 槃男妇环观动经千百煽惑人心略无忌惮城隍庙
 灵济宫等处每月朔望烧香献纸不下万数不论官
 民之家闺女少妇塞道填门僧童道行捧茶接待廉
 耻一丧无所不为风俗教化由是而偷词讼盗贼由
卷三 第 7b 页 WYG1249-0751d.png
 是而起京都且然况天下乎如蒙乞敕都察院在京
 著巡街御史五城兵马司在外则巡按按察司并府
 州县巡捕官严加缉捕问拟如律男子仍发充军妇
 女坐罪家长庶几世道隆盛可坐致矣
一礼乐之设所以飨郊庙宴臣僚其事为至重也故唐
 虞之时伯夷寅清而典礼后夔直温而典乐慎重之
 意何其至哉今太常寺礼乐之司也近年多掌以道
 官教坊司亦礼乐之属也近年悉领以优人且天地
卷三 第 8a 页 WYG1249-0752a.png
 神人幽明一理理者序与和而已彼道家绝夫妇之
 礼优人乱男女之伦以如是之人而掌礼乐之事欲
 求礼之序乐之和其可得乎近者皇上罢黜丁永中
 而简儒臣以掌太常此实反正之渐也至于教坊司
 本身以作乐为职妻女以接客为生其于交神之道
 诚有不可窃计国初人民稀少京师寥落故宽其法
 禁以填实之今舟车辏集逐末者多正当抑使归农
 然后可也伏望皇上因俗为政著令礼部查其名籍
卷三 第 8b 页 WYG1249-0752b.png
 开豁从良男子仍充乐工妻女不许接客则民俗以
 正风俗以敦而礼乐之道实不外是也
   进圣功图说以辅养皇储
臣窃见古昔帝王唐虞而下周为最盛自秦以降汉为
足称然周家历年八百七十有馀而夏商皆不能及汉
室历年几乎五百而唐宋远不如之其故何哉辅养太
子之道有不同也周文王为世子朝于王季日三鸡初
鸣而衣服至于寝门外问内竖以安否视膳宰之馔羞
卷三 第 9a 页 WYG1249-0752c.png
武王之事文王帅而行之成王之为太子方在襁褓之
中太公为太师道之教诲周公为太傅傅之德义召公
为太保保其身体又置三少皆端人正士与之居处出
入又使伯禽朝夕与游成王有过则挞伯禽以警戒之
是在襁褓之中所接者皆正人所见者皆正行所闻者
皆正言而嬖佞之徒淫邪之事妖诞之语一切不接其
耳目是以幼成若天性习惯若自然既冠之后又有记
过之史撤膳之宰进言之旌敢谏之鼓瞽史诵诗大夫
卷三 第 9b 页 WYG1249-0752d.png
进谋士传民语前后左右所言无一不出于正是以学
积厥躬德造罔觉垂裕后昆而享国长久也汉文帝时
贾谊上疏曰天下之命县于太子太子之善在于早谕
教而选左右故太子乃生而见正事行正道闻正言左
右前后皆正人凡武王周公之所以教成王者悉举之
以告文帝文帝深纳其言后景帝为太子时与梁王共
车不下司马门张释之劾之文帝遂悔其不能教子而
免冠谢罪于薄太后之前传至光武犹知大会群臣为
卷三 第 10a 页 WYG1249-0753a.png
太子择传赐以车马印绶明帝临雍拜老尊桓荣以师
礼辅养之道虽未及于周然贾谊所陈者大略亦见举
行故其君德多有成就而享国亦致长久也唐宋太子
更易不常辅导之臣未闻有如贾谊之论者唐不足言
宋朱熹论天下急务虽曾及之又非辅导之官孝宗亦
不能用其享国不如汉者宜矣我太祖高皇帝扫除戎
狄再造中华功过周汉尝建大本堂取古今图书充其
中延四方名儒教皇太子诸王选才俊之士以充伴读
卷三 第 10b 页 WYG1249-0753b.png
俾其诲以崇德尚齿尊贤之道太宗文皇帝亦有文华
宝鉴之赐又尝召皇太孙遍览农具欲知小民稼穑艰
难其教养储君之道固已符周而迈汉今皇太子受中
宫之胎教传列圣之心学年未一纪礼欲三加天下臣
民欣欣相告以为尧舜禹汤文武之复出也今正储之
后教法未立加冠有期宫臣未备此臣愚有所未悟也
夫教法未立陛下之意必谓皇太子幼小且著少年近
侍与其游戏数年安用生疏秀才官人在其左右拘禁
卷三 第 11a 页 WYG1249-0753c.png
妨碍不得自由也窃闻古先圣王之教世子始于胞胎
继而襁褓又继而小学正欲拘禁妨碍使其不得自由
而后幼习可变苟于五六岁之时不以正道拘禁而使
儇薄巧佞之人引以淫邪纵侈之行至十年之上已化
为一家虽辅以周召亦无如之何矣此教法所以不可
不立也宫臣未备陛下之意必谓东宫无事之地兼官
太多徒费廪禄而已窃闻周太子之官有三公三少以
及僚属汉又有太傅少傅家令门大夫洗马中庶子舍
卷三 第 11b 页 WYG1249-0753d.png
人侍讲詹事等官禄俸有常又不时赏劳而略无所爱
吝者何耶诚以太子国本宗社安危国祚修短系焉故
于小费有所不惜我太祖高皇帝于东宫官僚职重者
取廷臣勋德老成者兼之又置谕德等官及选名儒为
之宾友其于周汉遗制未尝少减此官臣所以不可不
备也臣疏远弃材过忧大计似不知讳避者然臣伏诵
太祖高皇帝圣谕有曰天子之子与公卿庶人之子不
同公卿士庶人之子系一家之盛衰天子之子系天下
卷三 第 12a 页 WYG1249-0754a.png
之安危即贾谊所谓天下之命县于太子太子正而天
下定之意也况今皇太子已出襁褓可接缙绅即贾谊
所谓早谕教之时然五经四书深远难通古人有献千
秋金鉴录者有献赞道赋者有举承华要略者皆非幼
年易晓臣故采前代并圣朝储君童冠受学践阼等事
凡百条每条摘其事实画图于前又录其出处断论于
后谨撰笺文一通附写卷首取易蒙以养正圣功之义
名曰圣功图装演成帙上进皇帝陛下伏望睿览采择
卷三 第 12b 页 WYG1249-0754b.png
倘少有裨益乞宣付东宫讲官以补讲读万分之一庶
几皇太子见此图画必乐观而易晓讲官因此图画可
以指示而解说见迹以求义假粗而见精日濡月染则
古今之嘉言善行尽在皇太子之胸中然后次第以及
经书子史以广其见闻则教法立矣复选六卿有德行
者兼宫臣师保之职别选儒臣方直骨鲠者补一府两
坊之缺俾其更番侍直近侍内臣亦必慎选年四十五
岁以上读书知理质朴敢言者充之不用少年新进浮
卷三 第 13a 页 WYG1249-0754c.png
薄之人俱以内阁大臣领之则宫臣备矣夫教法既立
宫臣既备固美矣然臣又闻前代东宫有资善堂弘教
殿及太子新宫等名我太祖高皇帝亦尝建大本堂于
南京今文华殿系陛下退朝便殿延询群臣政治经筵
劝讲之所或非皇太子所宜居往年春坊讲读去处又
太浅狭恐非崇重国本之意臣愚更望皇帝陛下于文
华殿之东别搆宫殿一所以为皇太子朝夕讲读并受
百官朝贺非惟可以复祖宗之旧制亦可以耸天下之
卷三 第 13b 页 WYG1249-0754d.png
观瞻皇太子必曰父皇为我读书进学新建宫殿我可
不勉励以副其意耶若然则作圣之功可必而信乎尧
舜禹汤文武之复出也岂不美哉
   奏取罗兑遗赀赈济疏
臣窃闻民者邦之本食者民之天故善保邦者必蓄众
而容民善养民者必思艰而图易今年自夏徂秋南直
𨽻地方旱魃为虐应天庐凤数府赤地千里六合江浦
等县颗粒无收人民流移死亡者无数小男幼女百十
卷三 第 14a 页 WYG1249-0755a.png
文中钱无人肯买父母受其号聒不过用草裍缚生丢
水中者有之又不忍子女之死与其同投下水有之又
闻放粮赈济携妻抱子来至南京报无姓名不得关支
内饥外寒僵死道旁者有之近于十二月二十前后一
日城中各门冻死五十七人自后每日不下十数人地
方不肯报官有司不敢具奏虽救荒之官屡差赈济之
文叠出而米价腾涌不止人民饥饿自若时去秋成未
远各处粮食尚有来者犹且如是若至明年二三四月
卷三 第 14b 页 WYG1249-0755b.png
青黄不接之时将若之何臣抱病数月连陈三疏不蒙
俞允伏枕侧闻中心如割臣窃见每年审录重囚陛下
皆于犯人罪情死中求生未尝轻杀一人岂有无罪之
人忍置于死地耶特深居九重未得尽知故尔此正如
救焚拯溺之势若更虚泛文移而无切实处置非惟民
生性命之重为可哀怜而祖宗根本之地亦宜忧虑见
今京仓粮米只勾三年关给再难动支臣偶闻新故太
监罗兑遗下金银数多段疋器皿莫计伏望皇上垂念
卷三 第 15a 页 WYG1249-0755c.png
无辜坐归死地大奋乾刚特敕南京内外守备及京堂
公正官员逐一查检照数买米督令五城兵马司分方
给粥暂救饥民性命则一方生灵幸甚祖宗根本幸甚
   疏通钱法疏
窃惟法立而弊必生弊滋而法必壅此理也亦势也臣
叨署本部印信节准户部咨为疏通钱法事内开举行
鼓铸之典禁革私铸之弊此足见圣世裕国阜民通商
利用之远猷敢不钦遵奉行但立法必极深而研几革
卷三 第 15b 页 WYG1249-0755d.png
弊贵拔本而塞源苟或不然则官局之样钱一行而山
林之炉火四达虽日杀一人亦莫禁止张榜巡街或恐
无益于事其故何耶利者民之所趋也臣闻铸钱之法
每铸料一百斤内用薄饼南铜七十五斤黑铅二十五
斤加番锡三四斤下炉溶化倾出铸料一百斤若所铸
之钱只重一钱则一百斤之料该钱一万六千文计其
铸料资本该值银七两并炭火油麻等项宽计作银一
两铸造刮磨至于精致可用每钱一千文该工食银六
卷三 第 16a 页 WYG1249-0756a.png
分一万六千该工食银九钱六分通计物料工食每一
万六千钱节长补短共用银九两其钱依时价每七十
文值银一钱则一万六千文该值银二十三两一本将
及二息况近日私铸之钱每文只重六分而铜铅相半
则一本将五息矣岂能禁其不为耶臣愚以为前代之
鼓铸钱币不过欲操财货之机籥便商民之行使而已
非专欲藉之以充库藏也其钱每文有重而半两者有
轻而四铢者国朝洪武之钱最小而重一钱永乐之钱
卷三 第 16b 页 WYG1249-0756b.png
稍大而重八分其轻重大小初亦无定制也臣愚以为
今铸样钱若以一钱六分为则比之永乐之钱再大一
圜每铸料一百斤只该钱一万文仍要铸匠刮磨光洁
如是则本息相去不远而人自不为此立法之几深也
又鼓铸之初钱犹未多且自弘治十八年起朝廷颁给
俸偿下民折纳粮料并各布政司户口食盐京班皂𨽻
但凡官司出纳务要俱用新铸大钱其民间行使仍用
前代真正旧钱数年之后新钱充足然后天下通行两
卷三 第 17a 页 WYG1249-0756c.png
京户部仍添设办钱局衙门一官一吏钱匠十名如不
别设衙门只将宝源局改属户部管辖凡各府州县上
纳新钱每一百文多馀一文真伪可疑者发与辩验正
钱每贯秤其斤两轻重馀钱销镕验其铜铅多寡若与
原铸则例不合即以私铸论罪如是则赝伪莫逃而人
自不敢为此革弊之本源也又户部咨开铸数似乎太
多恐铜价乘机腾踊官库积蓄有限铸造人工亦太劳
扰不如铸少而法精常行而不废则岁积月累而钱自
卷三 第 17b 页 WYG1249-0756d.png
不可胜用矣行间又准南京都察院咨内有禁约奢侈
之文大略与禁约私铸之例相同若此说可行则奢侈
吏有不禁自无之说容当另行陈奏臣系职掌钱粮之
官偶有所见不敢自默亦非敢变更成命也
   奏行水兑以充京储疏(弘治十三年奏奉圣旨/准为定例见今南京户)
    (部遵行军民称便此疏/已无存稿俟求补入)
 
 东园文集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