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
卷五 第 1a 页 WYG0586-044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西湖志纂卷五
           大学士梁诗正等辑
  南山胜迹(中/)
    自南屏山西赤山埠经大慈山达进龙浦至
    六和塔由徐村梵村至五云山为南山西路
   赤山 在玉岑山左名胜志其土赤埴故名钱
   塘县志北连麦岭东接湖滨下为赤山埠
卷五 第 1b 页 WYG0586-0441b.png
   玉岑山 在石屋岭左西湖游览志相传其山
   产玉故秀润异常孤峰峻拔层峦缭绕厓上镌
   玉岑二字宋许采书
   浴鹄湾 在赤山埠钱塘县志水流湾曲近定
   香桥元人张羽构水轩于此刘邦彦诗春水初
   生浴鹄湾是也
   定香桥 在苏堤第一桥之西近赤山埠其水
   即浴鹄湾
卷五 第 2a 页 WYG0586-0442a.png
   惠因涧 在赤山惠因寺侧西湖游览志宋秦
   观游龙井濯足于此题名有记
   铁窗棂洞 在惠因涧咸淳临安志洞口高数
   尺旧有蛟龙出入人畏焉因铸铁为窗棂嵌于
   石槽以拒之水自窗棂出六月如冰过惠因寺
   前入西湖大旱不竭
   慧因讲寺 在赤山钱塘县志后唐天成二年
   吴越王建称慧因禅院晋水法师名静源者疏
卷五 第 2b 页 WYG0586-0442b.png
   释经义流传殊域高丽国王之子僧统义天航
   海来朝乞为师门弟子遣尚书郎杨杰伴行抵
   师所遂改为教院及义天还国以青纸金书晋
   译华严经三百部并经阁之赀附贡舶以进俗
   呼为高丽寺迨晋水示寂高丽以祭奠为名贡
   金塔二座时苏轼守杭疏请却之元祐四年继
   晋水者为易庵禅师宁宗书易庵二字以赐改
   为讲寺元至正末燬明正德间僧万松兴复
卷五 第 3a 页 WYG0586-0442c.png
   大慈山 在九曜山之西杭州府志山色苍蔚
   中峰隆起旁舒两翼虎跑泉在其上
   虎跑泉 在大慈山上泉清渫而甘寒与龙井
   玉泉相埒宋濂虎跑泉铭序唐元和十四年性
   空大师来游兹山乐其灵气盘郁栖禅其中寻
   以无水将他之忽神人告曰自师之来我等邀
   惠甚大奈何弃去南岳童子旋当遣二虎来移
   无忧也翌日果见二虎跑山出泉甘冽异常(苏/轼)
卷五 第 3b 页 WYG0586-0442d.png
   (虎跑泉诗亭亭石塔东峰上此老初来百神仰/虎移泉眼趁行脚龙作浪花供抚掌至今游人)
   (灌濯罢卧听空阶环玦响故知此老如此泉莫/作人间去来想范成大独游虎跑泉小庵诗苔)
   (径湾环入茅斋取次成蔓花缘壁起閒草上阶/生宿雨松篁色新晴燕雀声筒泉煮御米聊共)
   (老僧/倾)
  国朝康熙二十八年春
圣祖仁皇帝南巡
御制虎跑泉诗并序
  西湖自昔画舫笙歌之地朕兹行志本省方止一
卷五 第 4a 页 WYG0586-0443a.png
  览其山川风土未尝片刻停骖尚食但饮虎跑泉
  水一勺耳
 松林带馀雪空山啼百舌石溜响涓涓寒泉目清洁
   三十八年春
圣祖再幸西湖复至虎跑又
御制七言诗一首
 灵泉涌地寒侵骨胜地名高著虎跑似恐被人频汲
 取一泓清迥出山坳
卷五 第 4b 页 WYG0586-0443b.png
   恭摹勒石于泉上乾隆十六年三月初五日
 圣驾临幸
 御制虎跑泉诗
  溯涧寻源忽得泉淡如君子洁如仙馀杭第一传
  佳品便拾松枝烹雨前
  象教开兹泉眼开共传跑得藉牛哀感通亦自寻
  常耳记得前身曾伏来
   大慈定慧禅寺 在大慈山俗呼虎跑寺西湖
卷五 第 5a 页 WYG0586-0443c.png
   游览志唐元和间寰中禅师建宪宗赐额曰大
   慈院塔曰定慧大中八年改大慈禅寺僖宗乾
   符间加定慧二字又称祖塔院宋末燬元大德
   间重建又燬明正德十四年宝峰禅师重建嘉
   靖十九年又燬二十四年山西僧永果重建(苏/轼)
   (重游祖塔院诗紫李黄瓜村路香乌纱白葛道/衣凉闭门野寺松阴转欹枕风轩客梦长因病)
   (得閒殊不恶安心是药更无方道/人不惜阶前水借与匏尊自在尝)
  国朝康熙二十八年三十八年
卷五 第 5b 页 WYG0586-0443d.png
圣祖仁皇帝南巡两
幸寺中雍正九年重修
   屏风山 在大慈山之左虎跑寺志横列巽方
   形似屏障翠霭挹人山石巉削陟峻
   贵人峰 在大慈寺后虎跑寺志群山拱列其
   下为一郡之主星地灵人杰因名贵人
   白鹤峰 与贵人峰相并以形似得名
   樵歌岭 一名五字岭在大慈山坞傍有戒定
卷五 第 6a 页 WYG0586-0444a.png
   岩
   袭庆禅寺 在大慈山西南西湖游览志俗名
   真珠寺旧名荐福院晋开运间建宋大中祥符
   六年改崇寿院开庆元年改今额
   真珠泉 在袭庆寺内西湖游览志周显德间
   泉自地迸出寺僧因甃为方池闻剥啄声则泉
   益涌累累如贯珠宋景祐中取以酿酒遂为酒
   名
卷五 第 6b 页 WYG0586-0444b.png
   月轮山 在龙山西南濒江形圆如月故名
   开化寺 在月轮峰咸淳临安志开宝三年吴
   越王就南果园建寺造六和塔宣和间燬于兵
   绍兴二十二年北僧智昙募缘重建十载始成
   隆兴二年赐额慈恩开化教寺内有秀江亭金
   鱼池万历杭州府志元末燬重建明嘉靖十二
   年寺与塔俱燬万历间僧祩宏重修
  国朝雍正十三年奉
卷五 第 7a 页 WYG0586-0444c.png
敕鼎建乾隆十六年三月初五日
 圣驾巡幸
 御制开化寺诗
  高岭度南屏涧谷遵曲折出峡倏开豁川云景复
  别兰若枕石矶葱茜扶屼𡿖佛宇既庄严精庐亦
  清洁结习未能忘随喜试禅悦凭轩俯江涛似演
  广长舌
 御题寺额曰
卷五 第 7b 页 WYG0586-0444d.png
  净宇江天
 御书联句云
  潮声自演大乘法
  塔影常悬无住身
   三月十二日
 圣驾又幸
 御制开化寺再作
  春事日以佳春游兴无斁苏堤桃柳芳所玩近几
卷五 第 8a 页 WYG0586-0445a.png
  席度岭寻梵宫略取幽趣适穹塔镇吴江隔岸越
  山碧顾步挹清芬骋怀寄寥寂境亦安能穷乐亦
  胡可极明当整归辔留诗勒苍壁
   六和塔 在开化寺内咸淳临安志即旧宁寿
   观址开宝三年智觉禅师延寿始于钱氏南果
   园开山建塔以镇江潮塔九级高五十馀丈内
   藏舍利或时光明焕发大江中舟人瞻见之后圮
   绍兴二十六年僧智昙因故基成之七层而止
卷五 第 8b 页 WYG0586-0445b.png
   武林梵志明嘉靖三年燬万历间祩宏重修
  国朝雍正十三年奉
敕鼎建乾隆十六年
 圣驾巡幸
 御制登开化寺六和塔记
  杭州月轮峰六和塔宋开宝中创建以镇江潮开
  化寺其塔院也自宋以来屡燬屡复燬则有惊浪
  之虞复则有安澜之庆是以雍正十三年我
卷五 第 9a 页 WYG0586-0445c.png
皇考世宗宪皇帝特发帑金命有司鸠工庀材是轮是
  奂越二年而告成又十有四年而朕以南巡之便
  亲陟其顶且为之记焉盖浙之潮人所共知为雄
  钜浙之塘人所共知为要害然非目击终为耳食
  且沿江以来亦不辨其曲折之形也造塔颠而后
  审其所以称浙江者溯流东睎又悉其亹龛赭径
  溟渤顿挫渟蓄迭荡掀激斯所以为广陵之潮者
  我
卷五 第 9b 页 WYG0586-0445d.png
皇考居九重之穆清运万宇于几席留意海塘福彼苍
  赤葺斯穹塔资厥佑相予小子景仰
前烈深惟爱民之心既诚故为民之虑无所不至而必
  中其綮夫必待身患而后图之斯不已迟乎是
皇考之圣神而予小子瞠乎其后者也故勒贞珉以识
  之乾隆十有六年岁在辛未春三月之吉御制并
  书
   复于塔上
卷五 第 10a 页 WYG0586-0446a.png
 钦赐
 御书扁额第一层曰
  初地坚固
   第二层曰
  二谛俱融
   第三层曰
  三明净域
   第四层曰
卷五 第 10b 页 WYG0586-0446b.png
  四天宝网
   第五层曰
  五云扶盖
   第六层曰
  六鳌负戴
   第七层曰
  七宝庄严
 御制登六和塔作歌
卷五 第 11a 页 WYG0586-0446c.png
  我游西湖率三日乐矣虑非凛无逸会稽南望举
  精禋宣命明当发清跸穹塔镇江久所闻到此不
  登孤良因振衣拾级陟其顶耳饫天籁衣湿云海
  眼龙宫寂寥锁江边雁堵香花妥之字长流写向
  东月峰朝霭揽于左壮观至是真空前那更息心
  安四禅杜甫添忧我添喜境移所遇理则然
   (臣/)沈德潜恭和 元韵
   半空栏槛挂红日踏云攀登不暇逸追随
卷五 第 11b 页 WYG0586-0446d.png
 六御仰层穹豹尾森严护
 清跸妙香氤氲上界闻到此恍惚疑前因拍空茫茫
   接天水荡胸浩浩屯烟云江流回折势一锁静
   镇涛澜才贴妥赭龛门户指在东富阳湍濑回于
   左龙象周遭
 玉座前观空不碍安深禅明当放舸渡江去认取于
   越山苍然
   铁井栏 在开化寺南明一统志昔有蛟龙自
卷五 第 12a 页 WYG0586-0447a.png
   井出攻损江岸钱氏铸铁井栏以镇之刻八卦
   于上以象八方
   秦望山 在钱塘县南十二里咸淳临安志高
   一百六十丈晏元献舆地志云秦始皇东游登
   此山欲度会稽因名有巨石二十馀自然成行
   名金洞门其东南有大石横截江涛海舶经此
   多为风浪倾覆因名罗刹石每岁仲秋必迎潮
   设祭乐工鼓舞其上白居易诗云嵌空石面标
卷五 第 12b 页 WYG0586-0447b.png
   罗刹压捺潮头敌子胥指此后改名镇江石开
   平中为潮沙涨没
   徐村岭 在定山北乡
   五云山 在府治西二十里山巅常有五色瑞
   云盘绕其上因名西湖游览志高数百丈周十
   五里五峰森列盘曲而上凡七十二湾俯视南
   北两峰若双髻宋时每岁腊前得雪寺僧必捧
   表以进至城中霰犹未集盖其地特高寒云
卷五 第 13a 页 WYG0586-0447c.png
   云栖坞 在五云山西一里钱塘县志坞中有
   云栖寺按祩宏寺记云五云山有五色云故名
   巳而五云飞集山坞中因号云栖坞
   云栖寺 在五云山西地名梵村
   栖真院乾祐五年吴越王建旧名云栖寺治平
   二年改额钱塘县志明隆庆中禅师祩宏建庵
   掘地有碑即古云栖寺也山半有洗心亭
  国朝康熙二十八年
卷五 第 13b 页 WYG0586-0447d.png
圣祖仁皇帝南巡幸寺
御制云栖竹树甚茂幽兰满山诗(见恭纪/名胜)
   三十八年再幸又
御制云栖寺诗
 江路转隈隩山行惬心赏古树与茂竹翳蔽极深广
 潺潺细泉流萋萋芳草长其际春之暮天气堪俯仰
 鸟性鸣晴曦蜂蝶争下上巡省历穷谷所至察万象
 小憩涧壑幽泽贵被草莽
卷五 第 14a 页 WYG0586-0448a.png
   四十二年再幸
御制过云栖憩竹林下令人斸笋斸兰诗
 寻春二月幸云栖满目天光入品题密林布荫渔樵
 乐幽柏成行蕙芷齐浴手临泉开箨笋傍岩倚石选
 蓬藜馀杭风景西湖胜未若山中待竹迷
御制云栖归途遇雨诗
 钱江风雨促前旌竹树缤纷细草萌夹岸黎元瞻拜
 切频施膏泽惬民情
卷五 第 14b 页 WYG0586-0448b.png
   四十六年再幸寺有大竹一竿
赐名皇竹总督梁鼐建皇竹亭雍正七年重修乾隆十
   六年三月初五日
 圣驾临幸
 御题佛殿正中之额曰
  香门净土
 御书联句云
  山僧独辟清净界
卷五 第 15a 页 WYG0586-0448c.png
  竹翠常飞妙鬘云
 御题殿后之亭曰
  悦性亭
 御题后殿之额曰
  修篁深处
 御制云栖诗(见恭纪/名胜)
 御制云栖寺小憩写幽兰横卷即题一绝
  本色西来意云栖静且安林泉徐待写先写数丛
卷五 第 15b 页 WYG0586-0448d.png
  兰
   三月十二日再幸
 御制重访云栖即景杂咏
  山寺虽多此寺幽特教清跸重来游洗心亭别凡
  仙界万骑纷阗合著留
  绿玉参天径几回石门烟月锁莓苔莲池塔院自
  千古奚事花幢坐墨胎
  修篁深处小延俄又觉檐阴几许过山鸟啅林还
卷五 第 16a 页 WYG0586-0449a.png
  太古野花绘壁自春和
  净土香光慧业薰弆藏法宝玩颜筋(是日观寺中/所藏董其昌)
  (书金刚/经真迹)兰亭昨过相衡较真迹何如王右军
   (臣/)钱陈群恭和
 御制云栖寺元韵
   径转苍筠密林穿玉涧澄阴森四峰抱窈曲一
   门登古钵惟留偈精庐自课僧风犹追白社𣲖亦
   嗣南能选胜纡
卷五 第 16b 页 WYG0586-0449b.png
 天跸凭高指慧灯六时长转佛心净即超乘
   (臣/)沈德潜恭和 元韵
   竹随幽径密泉与素心澄屈折同猿度崚嶒舍
   杖登松间负苓叟窗里放云僧念佛捐千偈(莲/池)
   (不说偈以念/佛为宗主)观空有七能绳床留破衲矮屋照
   明灯谁续莲池法超然最上乘
   回耀峰 在云栖寺后钱塘县志高峻插天东
   冈为宝刀垄西南为黄泥垄柏子尖萧家坞云
卷五 第 17a 页 WYG0586-0449c.png
   山窈窕草树蒙密最为幽胜
   壁观峰 在云栖坞东云栖纪事青龙泉出焉
   中峰之旁有泉名圣义西冈之下有泉名金液
   (释祩宏青龙泉诗百竿青笕出流泉飞舞东西/起复眠玉乳不知来处远祗疑香积有龙涎)
   定山 在县治西南四十里西湖游览志一名
   狮子山高七十五丈周七里一百步突出江中
   风涛至辄抑过此复雷吼霆击钱塘县志西有
   两峰壁立名曰龙门上有龙潭能兴云雨下为
卷五 第 17b 页 WYG0586-0449d.png
   定山浦江滨有浮屿为鱼浦又称鲇鱼口太平
   御览谢灵运诗朝发渔浦南暮出富春郭定山
   杳云雾赤亭无淹泊即此山也(沈约早发定山/诗夙龄爱远壑)
   (晚莅见奇山标峰彩虹外置岭白云间倾壁忽/斜竖绝顶复孤圆归海流漫漫出浦水溅溅野)
   (棠开未落山樱发欲然忘归属兰杜怀禄寄芳/荃眷言采三秀徘徊望九仙孟浩然早发渔浦)
   (潭诗晨旭早苍茫渚禽巳惊聒卧闻渔浦口桡/声暗相拨日出气象分始知江路阔美人常晏)
   (起照影弄流沫饮水畏惊猿祭鱼/时下獭舟行自无闷况值晴景豁)
   风水洞 在杨村慈严庵侧西湖游览志旧名
卷五 第 18a 页 WYG0586-0450a.png
   恩德洞上洞立夏清风自生立秋则止下洞流
   水潺潺大旱不涸洞中石子红点如丹持出即
   隐置内如故(白居易恩德洞诗云水埋藏恩德/洞簪裾束缚使君身暂来不宿归)
   (州去应被山呼作俗人林逋风水洞诗平昔常/闻风水洞重山复水去无穷因缘偶入云泉路)
   (林下先闻接客钟赵抃风水洞诗风穴有声连/水洞听风观水暂閒身杭州未入从容甚且与)
   (南山作主人苏轼风水洞和李节推诗风转鸣/空穴泉幽泻石门虚心闻地籁妄意觅桃源过)
   (客诗难好居僧语不烦归/瓶得冰雪清冷慰文园)
   浮山 在定山侧西湖游览志潮入海门分为
卷五 第 18b 页 WYG0586-0450b.png
   两泒东泒沿捍江塘向富春西泒直射浮山怒
   激而回谚称回头浪是也钱惟善浮山诗序山
   浮江如盘石下有潭聚鱼玲珑可观
    自赤山埠惠因涧北经三台山过小麦岭又
    西北逾风篁岭至天门山为南山北路
   三台山 南高峰之支其南曰三台山三峰俨
   峙中尊旁翼圆秀如画
   旌功祠 在三台山祀明少保兵部尚书赠太
卷五 第 19a 页 WYG0586-0450c.png
   傅谥忠肃于谦西湖游览志谦字廷益钱塘人
   正统十二年乘舆北狩郕王即位谦以兵部尚
   书外攘内抚有功社稷英庙复辟石亨徐有贞
   等诬谦不轨竟以冤死子冕奉葬于此成化二
   年廷议始白上遣行人马暶谕祭赐谥肃悯建
   祠曰旌功(王守仁旌功祠柱联千古痛钱塘并/楚国孤臣白马江边怒捲千堆雪浪)
   (两朝冤少保同岳家父子/夕阳亭里伤心两地风波)钱塘县志万历三十
   年改谥忠肃谕祭葺祠(王世贞旌功祠诗正统/逢今岁风尘日暂蒙乾)
卷五 第 19b 页 WYG0586-0450d.png
   (坤三已已社稷一于公不作青衣辱依然黄屋/崇祠连赐冢地石马汗秋风陈子龙于忠肃祠)
   (诗紫盖烽烟竟不旋手持大计靖江天北门虎/卧回銮日南内龙飞赐剑年山外怒涛归碧海)
   (冢边荒草像祈连上皇犹想/风云际曹石功名倍黯然)
  国朝顺治间修仍令春秋致祭
   乾隆十二年复修十六年春
 圣驾南巡
 御题扁额曰
  丹心抗节
卷五 第 20a 页 WYG0586-0451a.png
   栗山 在三台山之前上有八盘岭
   东岳庙 在中台八盘岭西湖游览志宋咸淳
   中建以奉泰山之神
   法相寺 在惠因寺北咸淳临安志天福四年
   吴越王建旧名长耳相大中祥符九年改今额
   西湖游览志后唐时有僧行修号法真生有异
   相耳长九寸上过于顶下可结颐称长耳和尚
   天成二年自天台国清游钱塘吴越王待以宾
卷五 第 20b 页 WYG0586-0451b.png
   礼居法相院乾祐四年示寂其徒漆其真身存
   焉
  国朝康熙五十三年殿燬重建
   六通律寺 在长耳巷咸淳临安志乾祐二年
   吴越王建旧名惠德塔治平二年改今额西湖
   游览志有辟尘炉非朩非石扣之铿然纤尘不
   染
   小麦岭 自三台山而北为小麦岭西湖游览
卷五 第 21a 页 WYG0586-0451c.png
   志其地宜麦故名有支径可通大麦岭即积庆
   山之陂陁迤逦者
   永福桥 在小麦岭下西湖游览志俗称饮马
   桥宋时牧马于此
   灵应庙 在小麦岭饮马桥侧成化杭州府志
   神姓蒋名通事亲至孝宋绍兴十一年七月即
   小麦岭桐木之下端坐而逝七日如生观者惊
   异次年疫作有父老梦神衣紫横金曰疫不侵
卷五 第 21b 页 WYG0586-0451d.png
   此境于是奉而祀之端平丙申境有虎患祷于
   神遂擒二虎嘉熙间旱惟境内有雨民赖以安
   事闻赐额曰灵应
   大麦岭 接小麦岭有苏轼题名
   当南北两山之界又西北过仙芝岭出九里松
   花家山 在大麦岭后西湖游览志一名蛇山
   下为花港濒湖而登为茅家埠港侧旧有卢园
   宋内侍卢允升别墅引港水入池文石甃砌异
卷五 第 22a 页 WYG0586-0452a.png
   鱼游泳
   丁家山 濒湖水影山光上下相接
   蕉石山房 丁家山上有高埠平临湖曲雍正
   九年甃石为磴道建亭其上复于山半更置一
   亭高下相映山上多紫石玲珑秀削状类蕉叶
   为轩数楹曰蕉石山房乾隆十六年春
 圣驾临幸
 御制丁家山诗(见恭纪/名胜)
卷五 第 22b 页 WYG0586-0452b.png
   灵石山 西湖游览志自永福桥折而西北为
   石山亦名积庆山石常现瑞光故名
   积庆寺 在灵石山上咸淳临安志端平元年
   建理宗书额曰积庆教忠寺内有君子泉天一
   泉
  国朝乾隆十六年春
 圣驾回銮舟中题画册
 御制积庆寺诗(见恭纪/名胜)
卷五 第 23a 页 WYG0586-0452c.png
   玉钩桥 近灵石山西湖游览志灵石山有元
   道士张羽墓近玉钩桥盖羽卖玉钩所建故名
   羽字伯雨号句曲外史工书能诗文与赵孟頫
   杨载虞集揭奚斯齐名
   灵石寺 在灵石山久圯西湖游览志内有灵
   石泉又名岁寒泉竹坡诗话宋西湖诸寺所有
   无几惟南山灵石尚是旧屋寺僧言顷有数道
   人来丐食拒而不与乃题诗屋壁而去字类李
卷五 第 23b 页 WYG0586-0452d.png
   北海诗云南坞数回泉石西峰几叠烟云登临
   孰与为侣颜寓李甲萧耘好事者译之云首一
   句藏吕字二句指洞字三句合宾字李甲近世
   人善画东坡以比郭忠恕者颜萧二人或亦是
   神仙也
   风篁岭 在灵石山西北西湖游览志岭多苍
   筤筱簜林壑幽邃迥出尘表流泉活活自龙井
   而下四时不绝元丰中僧辨才居之名曰风篁
卷五 第 24a 页 WYG0586-0453a.png
   (朱彝尊风篁岭诗断崖横一岭稚竹何娟娟时/有山禽拂新粉堕我前欲寻岩下寺挥我风中)
   (弦/)
   一片云石 名胜志风篁岭上有一片石高丈
   许青润玲珑若神工镂刻旧称曰一片云(张丹/游片)
   (云石诗荒涂趋沙坞断崖得石壁鸟足不可栖/猿臂岂相借冰核实夏冻露珠信昼滴兰草倒)
   (丛生藤根互盘越巧视仰玲珑眉宇皆翠色侧/闻萝薜人驻此曾洗涤我题聊与赏早閟白云)
   (迹/)
   龙井 过风篁岭为龙井万历杭州府志龙井
卷五 第 24b 页 WYG0586-0453b.png
   本名龙泓涧泉流停涵一泓清澈相传有龙在
   焉祷者辄应井有秦少游记米芾书咸淳五年
   安抚潜说友重建石门篆龙井二字(秦观游龙/井记见艺)
   (文/)
   龙王庙 在风篁岭龙井上咸淳临安志绍兴
   十八年赐庙额累封为嘉应广济孚惠王咸淳
   五年安抚潜说友更创祠宇
   龙井寺 在风篁岭下咸淳临安志唐乾祐二
卷五 第 25a 页 WYG0586-0453c.png
   年建名报国看经院宋熙宁中改寿圣院苏轼
   书额绍兴间改广福院淳祐六年改延恩衍庆
   寺元丰二年辨才自天竺归老于此与苏子瞻
   赵阅道友善后人因建三贤堂有过溪亭德威
   亭归隐桥方圆庵寂室照阁閒堂讷斋潮音堂
   涤心沼狮子峰萨捶石山川胜槩一时呈露而
   二苏赵秦诸贤皆与辨才为方外交名章大篇
   照映泉石武林梵志岁久圯万历二十三年僧
卷五 第 25b 页 WYG0586-0453d.png
   真果重修
  国朝康熙年间僧一泓重葺
   讷斋 苏轼讷斋记法师辨才以天竺南山山
   深木茂泉甘石峻将终老于是吴越人筑室而
   奉之秦观少游名其所居曰讷斋师始以法教
   人叩之必鸣如千石钟故人以辨名之及居此
   山闭门晏坐寂然终日如冬枯木如古涧水故
   人以讷名之
卷五 第 26a 页 WYG0586-0454a.png
   方圆庵 杨杰延恩衍庆院记辨才净老退居
   龙井得寿圣院敝屋数椽鼎新栋宇中有庵曰
   方圆不执一也旧西湖志龙井山斋明孝廉闻
   启祥别业是宋人方圆庵遗址见谭元春诗
   閒堂 咸淳临安志在方圆庵东赵清献公抃
   既致政而辨才法师亦退居此山称二閒人因
   以名堂
   龙泓亭 在龙井上赵抃龙泓亭诗序予以元
卷五 第 26b 页 WYG0586-0454b.png
   丰已未仲春守杭得请归田出游南山宿龙井
   佛寺今甲子六月朔旦复来老僧辨才登龙泓
   亭烹小龙团以迓予因作是诗有龙泓亭上点
   龙茶之句
   寿圣院 在南山风篁岭两湖麈谈地势幽僻
   峰峦回合予童时犹见小庵及辨才塔俗呼为
   老龙井秦少游题名记所谓夜二鼓至潮音堂
   访辨才即其处今之寺即井之所在非院也
卷五 第 27a 页 WYG0586-0454c.png
   过溪桥 在龙井咸淳临安志本名归隐因苏
   轼易名曰过溪苏轼诗序辨才老师退居龙井
   不复出入轼往见之常出至风篁岭左右惊曰
   远公复过虎溪矣辨才笑曰杜子美不云乎与
   子成二老来往亦风流因作亭岭上名之曰过
   溪亦曰二老
   崇恩演福寺 在风篁岭侧西湖游览志俗称
   南天竺隋开皇中法师真观居之操行高洁骨
卷五 第 27b 页 WYG0586-0454d.png
   塔存焉内有白莲院夕佳楼今废
   辨才塔 在演福院内苏辙为铭
   无垢院 在演福院后西湖游览志无著禅师
   道场也旧在石人岭庆元中移此后并为演福
   寺
   显应庙 在风篁岭西湖游览志宋时以祀郡
   守胡则真宗仁宗朝则再守杭州有惠政退老
   西湖卒葬于此数见灵异因立庙祀之
卷五 第 28a 页 WYG0586-0455a.png
   神运石 在龙井上万历杭州府志石高可六
   尺许奇怪突兀正统十三年中贵李德驻龙井
   属旱令力士淘之初得铁牌二十四面玉佛一
   尊金银各一锭上凿大宋元丰年号次得兹石
   以八十人拽出之上有神运字其旁多款识漶
   漫不可读不知何代所镌也继又得铁牌十五
   面银二条上凿吴赤乌年号皆投龙以祈雨者
   杨梅坞 在南山近瑞峰坞天中记坞内有一
卷五 第 28b 页 WYG0586-0455b.png
   老妪姓金其家杨梅甚盛所谓金婆杨梅是也
   (苏轼答参寥惠杨梅诗新居未换一根椽只有/杨梅不值钱莫共金家较甘苦参寥不是老婆)
   (禅/)
   棋盘山 在风篁岭北西湖游览志旧传有丹
   砂为局子分白黑今已漶漫不可辨
   老龙井 在风篁岭上西湖游览志有水一泓
   寒冽异常其地产茶为两山绝品再上为天门
   可通灵竺
卷五 第 29a 页 WYG0586-0455c.png
   天门山 在北高峰西南钱塘县志双峰削立
   高与云齐故曰天门为南北两山分界处
   狮子峰 在天门山势若蹲狮西湖游览志高
   出群岫可见江浒北望天竺诸峰历历如绘(杨/维)
   (桢狮子峰观潮诗海国梅青瘴雨收绳床高踞/碧狮头三韩水接天无尽百越山穷地欲浮楼)
   (阁刚风吹碧蜃旌旗落日照红鳅行人莫问驱/潮事潮落山西浅十洲又狮子拿云涌翠峦我)
   (来亲拂顶花看随潮月上楼台湿度海云生钟/磬寒蓬岛未应三万隔桑田今有几回乾大千)
   (不究恒沙界细/问弥天释道安)
卷五 第 29b 页 WYG0586-0455d.png
 
 
 
 
 
 
 
 西湖志纂卷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