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
卷六 第 1a 页 WYG0586-0148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盘山志卷六
  寺宇
  万松寺旧名卫公庵庵西上舞剑台乃唐李药师靖
   舞剑处也庵不知建于何时万历四年僧普照卓
   锡于此导人脩净业神宗御书清心二字存庵中
   崇祯中僧胜云重脩
 国朝康熙四十四年僧祥庆又新之
卷六 第 1b 页 WYG0586-0148b.png
圣祖驾幸
御书乐天真三字悬殿中央
敕改万松寺乾隆十年
 赐金缮葺寺左有仙人桥右有橐佗石石上刻
 御制诗前峙浮青欢喜二岭
   吕升凯重脩卫公庵碑记往官閒曹休沐暇尝偕
   客纵游西山四顾岩壑耸秀夭矫幽奇抚掌大笑
   曰近畿胜槩观止矣客曰未也畿之东为渔阳郡
卷六 第 2a 页 WYG0586-0148c.png
  郡之西北三十里为盘山势回旋而磅礴左碣石
  右泃水沧溟汇其南厓岭环其北层峦叠嶂接日
  干霄飞瀑奔泉喷松斗石中有古刹七十馀此乃
  近畿一巨观也时恍然神游其际顷之不自意拜
  度支郎命来董蓟储窃幸天假胜缘比值羽书旁
  午日疲于会计未践夙盟适家弟升时至览兴郁
  勃挟侣作小试游循趾及腰扪萝蹑磴层累而登
  是为盘山危峰陡绝鸟道猿攀最高者曰上盘迹
卷六 第 2b 页 WYG0586-0148d.png
  未及到已駴目动心嗒然而返归休于卫公庵庵
  之住持胜公供茗出与语雅有宗风相将登眺祗
  见拓基宏敞构宇崇隆不知废几许工力步至庭
  际有丰碑夹峙已镌其一谛视之则少林寺嵩麓
  上人以重建落成为大师普照祖若孙志其勤也
  其一尚濯濯叩之胜公对曰是役也肇自神宗初
  年嘉赖十方微普照祖大愿力不及此递及孙云
  辈广募益摰饱茹苦辛历数十𥜥乃观厥成惧代
卷六 第 3a 页 WYG0586-0149a.png
  远绩湮勒之贞珉以昭示后人然一切功德主无
  量福田岂可令其泯泯无闻用是虚石以待家弟
  曰有是举盍圆是事胜公进曰曩尝丐之名公大
  人矣未荷许可今之使君介弟得无意乎倘徼惠
  于部使君不靳玄屑于以并垂不朽幸甚家弟逡
  巡不能却辄唯唯归以语余余瞿然自失曰盘山
  为海内游览地骚人宗匠往来如织吾虽少读父
  书长而不文岂以名硕所避席者而为我漫尝之
卷六 第 3b 页 WYG0586-0149b.png
  顾家弟业谬诺之矣且奈何况兹胜概余屐齿未
  到又庵以卫公得名亦未遑详考余何言姑就胜
  公之语次其颠末为诸檀越志功德云尔系之以
  铭铭曰维山崒嵂悬削林立维水潺湲纡回环碧
  翠微郁蓊爰敞梵宫厥标伊何唐勋卫公畴则开
  宗实繄普照畴则继志云孙克绍轮奂有炜鸟革
  翚飞广募累勚式廓丕基林总檀那聚沙成米令
  德昭垂千秋曷已崇祯十三年庚辰九月
卷六 第 4a 页 WYG0586-0149c.png
   程文彝重脩李靖庵记盘山畿东胜地也去神京
   百八十里与翠屏山相接龙山环匝凤水萦纡有
   龙游凤览之势缘崖攀磴而上云气岚光青紫万
   状左有仙人桥青沟飞流激湍磅礴于苍松古柏
   间恍惚不可端倪至涧道盘郁一似太行之山之
   谷故又号盘谷右仄径而下乃舞剑台相沿为唐
   李靖学剑处再迤逦而后有六王寨说者谓七国
   时燕太子丹会六王故名风日晴好振衣登其巅
卷六 第 4b 页 WYG0586-0149d.png
   则舍利塔在焉塔中舍利为汉金仙所遗事寖久
   不可考旁有挂月峰相对为自来峰法华洞五峰
   八石三洞芝草错杂其间此洞天福地也游仙往
   往过之明普照大师名明空丰润人宋姓弃家安
   禅神宗知之赐清心二字劄一道归盘山未几徒
   道安嗣其法
今上御极之十有四年岁次已卯十月驻
 跸访盘山之胜住僧祥庆嗣孙来平随
卷六 第 5a 页 WYG0586-0150a.png
 驾登山蒙
上顾问赐金戊午秋已未春更蒙
赐金及
宸翰乐天真三字丙寅冬
 驾再临卒未秋僧来平接理法席甲申春
 驾复巡幸
恩赐敕改万松寺及
御书金经等诚亘古之奇逢不世之异数祇树园中获此
卷六 第 5b 页 WYG0586-0150b.png
   墨宝与盘山并峙乾坤彪炳日星昭灼岳渎久而
   弥昌远而弥光又岂千百代易得之遇耶揣知拈
   花时无词可赞请以秀色满天东一语作颂然犹
   恐彰美传盛之未详也爰摭数语勒之石以垂不
   朽云康熙四十四年岁次乙酉四月
   阮旻锡宿卫公庵诗乍到翻疑梦如登故国山路
   盘千嶂入人在万松间夜雨泉边至秋声塞外还
   英雄空说剑何似老僧閒
卷六 第 6a 页 WYG0586-0150c.png
  郑缵祖宿卫公庵诗庵从昔贤名客自今秋至流
  览值新晴山容分外翠崖悬松子落壁断鼯鼪戏
  檐际影萧疏轻飙飏薜荔跻攀信忘疲深坐犹如
  跂高阁俯层峦一一当匆视名象纷难齐邪晖晚
  滋媚林昏忽已暝月出景逾异栖鸟时一鸣山空
  人未睡有怀成独往幽通小径邃阒寂涧香生空
  虚岩响坠寒泉兼落叶静听声不二夜迥佛灯凉
  孤光耿宵寐
卷六 第 6b 页 WYG0586-0150d.png
  高士奇卫公庵诗夹天开小径岝峉隐诸峰黛色
  千崖石涛声万壑松林深微见寺谷静远闻钟虚
  阁何年藉聊清尘外踪
  袁松卫公庵诗此地真堪隐山匆晚更幽月移松
  磴出风定石泉流觅句惭高适摩碑忆李侯还期
  登绝顶千里望中收
  梁洪入盘山宿卫公庵诗盘盘石路到高峰绕寺
  苍苍万树松杖底泉虚青草遍鸟边厓断白云封
卷六 第 7a 页 WYG0586-0151a.png
  尘襟远隔如千里山色才看第一重独念今宵禅
  榻稳不眠先听上方钟
  张朝琮卫公庵诗昔贤久云没勋业在青史如何
  岩穴间英名尚留此嵯峨梵宇深怪树虬龙徙高
  阁俯嶙峋幽洁无尘滓猿攀鸟道纡崇台亘耸峙
  突兀矗层霄云霞接步履精爽应不昧中夜练光
  起奇才旷远猷根性非凡鄙谁云当暮年烈士心
  未已登临怀古今俯仰思所以其然岂其然千载
卷六 第 7b 页 WYG0586-0151b.png
  存疑似
 法藏寺旧名茶子庵成化中脩
国朝康熙中僧养心又脩乾隆十九年奉
敕脩殿左有古松为盘山第一住僧实乎拟建东厢欲
  去此树夜梦一硕士揖而告曰吾住此山久矣师
  奈何促吾行僧觉其异遂不敢伐前有法船石门
  东有楞严台石
  王嘉谟法藏寺诗折阪殿悬厓悠然纵鞍韅绵绵
卷六 第 8a 页 WYG0586-0151c.png
  谷口云飘堕白如练峰峦忽相冒奇石还惊眩大
  者数十寻小或等冠弁峰巅有绀宇历历皆可见
  水怀僧栖乐倍觉尘情倦稀逢采芝侣独立几回
  眄
  李锴法藏寺诗至味伏馀甘脩涂引纡步沙石犬
  牙啮人遵虎行路壑阴塞丛莽亹荒立枯树野风
  来萧萧若与山鬼逆道心不自镇白日生恐怖㟹
  嶆谅终古中乃具百度古瓦栖圆榱丹华脱桓柱
卷六 第 8b 页 WYG0586-0151d.png
  龛灯久无蕊遂为灵狐据生灭信更事此理长不
  住大地接慈航(寺前有/法船石)风波卒谁渡
  智朴法藏寺诗排列峰峦似弟昆周回四顾总无
  门奇松虬结龙蛇斗怪石斓斑虎豹蹲僧老岩头
  惊俗客花开洞口护仙源卜居喜近三椽地日日
  来游不惮烦
 青峰寺旧名青峰庵在青阳峪明正德丙子僧德果
  脩万历丙子僧常净葺之
卷六 第 9a 页 WYG0586-0152a.png
 国朝康熙中僧隆宝又葺之
圣祖赐青峰寺额乾隆十九年
 饬有司相度营缮焉寺内有圣水井
   无名氏青峰庵题壁诗阴阴泉脉出僧房煮茗松
   烟隔舍香自对双峰看宿黛石桥槲叶午风凉
   偶因休沐乞身閒除目乡书更不关试问使君新
   事业日游一寺遍盘山
   洪升青峰庵诗几日杏花春色尽半山松影夕阳
卷六 第 9b 页 WYG0586-0152b.png
   颓难忘惠远留题处重到青峰寺里来
  双峰寺在双峰下旧名重峦禅院有石碣载贞观中
   尉迟敬德监造万历三十年慈圣皇太后出内帑
   重建赐龙藏及供用之物岁久垩黝剥落
 皇上御极之十有九年
  巡幸过此
 命有司脩治以还旧观
   唐文皇诏有隋失道九脉沸腾朕亲总元戎致兹
卷六 第 10a 页 WYG0586-0152c.png
  明罚恐九泉之下尚沦鼎镬八难之间永缠冰炭
  所以树立福田济其魂魄可于建义以来交兵之
  处为义士凶徒殡身灭阵者各建寺刹招延胜侣
  望法鼓所震变炎火于青莲清梵所闻易苦海于
  甘露所司量定处所并立寺宇具为事条以闻称
  朕矜哀之意
  王嘉谟双峰寺诗远眺翠微近云朩澹清姿石华
  浮半空飞泉激流澌其阳饶怪石小大纷参差万
卷六 第 10b 页 WYG0586-0152d.png
  岭郁相错孤云停不移中峰构翠龛一一能仁祠
  山僧衣萝薜杂以松藓皮导我摩苍厓览古生遐
  思
  又登双峰寺阁诗双门开阖重神州四塞烟沙感
  壮游日色不暄花异候云雷在下瀑无休僧钟祗
  报窥阶鸟客队难惊饮涧猴醉欲题峰依古寺苔
  封藓护使人愁
 金山寺一名四门塔光启二年七月建有石碣存称
卷六 第 11a 页 WYG0586-0153a.png
  蓟州大夫张公脩造又有国子监祭酒张峒题诗
  勒石蓟州大夫峒之仲孙也下有五盆沟
 招提寺在先师台上相传黄龙禅师熏脩处万历庚
  寅蔡如蕙重建殿宇以奉大士后有渔阳独控四
  字陶有学书前有古塔疑为黄龙塔然无据西有
  说法台东有仙人石下有井深三丈馀块石凿成
  旁有瀑泉二字月空书再下有先师台三字蔡如
  芝书再下有奇观二字李茂时书再下有东五台
卷六 第 11b 页 WYG0586-0153b.png
  三字字俱镌石壁径二三尺许此盘山之最高敞
  处也
  陶望龄先师台建寺碑记余读诸君子游盘山诗
  辄恍然神游也既而叹曰安得与山灵期一往游
  目乎比余叔氏日观游兹山归为余道其胜甚悉
  余益怀思之而有所谓先师台者相传黄龙禅师
  所熏脩处也适当山之阳漕河绕其南渔阳环其
  左下瞰众壑噏欱云雾上有峭石瀑泉灵气时时
卷六 第 12a 页 WYG0586-0153c.png
  覆之兹台盖独踞盘之最胜而鸿胪蔡仲子盘泉
  今以栖大士像者也仲子之先人来峰素奉大士
  教甚谨尝渡辽海涉江淮濒死者数矣而辄赖大
  士力以全乃创精蓝于盘之阴曰净业庵铸金像
  其中迨蔡君既逝而庵以僻远峻绝故车马罕至
  日渐圮今年春蔡仲子与季子盘岩婿鸣冲张子
  挈余叔氏游于斯徘徊慨叹者久之伤其以僻故
  废隳先人之绪乃因此台旧址益庄严其居以徙
卷六 第 12b 页 WYG0586-0153d.png
  大士像访比丘真悟者主之盖下控通衢往来游
  观者甚便其登台遐瞩则又迥隔尘境矣嗟乎兹
  台为先师脩也后数百年乃以栖大士焉知其后
  来不有如先师者兴乎而又焉知先师以前非古
  佛道场也大抵仙岩佛石在在有之恒沙诸佛出
  以应世弘化递去递来尘劫变幻如泡影露电何
  常之有虽然其真常不变者自有在也傥即以
  常
者真无常不变也阅至变天地且相为终焉而
卷六 第 13a 页 WYG0586-0154a.png
  况兹台乎今喜乃无替先人之志也且以旌先人
  之历试艰难而不忘所报也遂因其请而为之记
  蔡仲子名如蕙好施与利物盖有古燕赵感慨之
  遗风云万历十八年庚寅九日
  李锴招提寺诗荒绝招提寺凄凉剩佛尊穴穿山
  鼠斗壁坼女萝翻苔绣悬灯石人烟报水村(遍岩/甃石)
  (寺盛时悬灯其上灿如列星寺南有石井/穿巨石三丈馀而得水山下有报水村)此心初
  不住往者复何言
卷六 第 13b 页 WYG0586-0154b.png
 白岩寺在盘山东尽处建自唐代辽天显十一年重
  脩有元僧恒志碑记又有庆寿提点裕公塔铭金
  大定中重脩明天顺中香林蕴空禅师退隐于此
  号白岩叟
  董邦达白岩寺诗十里山南策瘦筇祇园一径蔽
  蒙茸密林碍帽垂丹柿虚牖敷床列翠峰荒藓未
  埋前代碣晚风时送上方钟道人莫讶心神逸路
  入烟岚几万重
卷六 第 14a 页 WYG0586-0154c.png
 瑞云庵向在千相寺西始建岁月无考金大安中重
  脩今移建于山麓斋堂禅室具焉
  董邦达瑞云庵诗此中犹太古烟火几人家樵路
  逢新霁禅房落晚花青山堪独往白业问三车證
  处无言说林端闻噪鸦
 水月庵万历癸丑建庵南有泉自石龙口出涓涓不
  涸
  袁和水月庵碑记余以壬子冬秉宪蓟镇未几而
卷六 第 14b 页 WYG0586-0154d.png
  兼摄密镇于是往来盘山之麓盘山固畿东一大
  观也层峦耸翠泉甘土肥其间松柏之丛茂果实
  之繁盛种种色色未易偻指枚数山行里许有崇
  崖峻岭土人以砂岭呼之道侧有庵曰水月甫入
  门有澄泉一区甃石为池似偃月状泉出觱沸庵
  以得名去池少许梵宇四楹中奉观音大士像问
  所自创则司徒殷公布施也殷公督密饷尝过其
  地见其山径崄巇因募僧而构之庵时或茇憩其
卷六 第 15a 页 WYG0586-0155a.png
  中于是蓟门成大司成复为苾刍永赖地指山形
  而画地捐焉择释子明澄为住持盖其行有足多
  云诸释子以其得之檀那者日鸠匠石凿其巉岩
  平其硗确险夷庳实几一里登假者便之涂成有
  次乞余言为记余曰夫南海西天昙华贝叶法谈
  空幻儒者不之道也然而见性明心慈悲方便与
  儒者之格致诚正济人利物实相须而为用者也
  余故因明澄之请嘉殷成二君子之造福无量而
卷六 第 15b 页 WYG0586-0155b.png
  诵观音大士之方便第一也次其语以授之万历
  癸丑季夏
  李象葵过水月庵感怀诗叠翠凭虚暑气消登临
  直上碧山椒云横峻岭迷青嶂路接丹梯傍玉霄
  古柏森森鸣爽籁清泉冷冷寄箪瓢宦心遇此灰
  应尽慵逐征途万里遥
 大慈庵一名五峰庵万历中僧常增建庵前有津津
  亭忠义祠
卷六 第 16a 页 WYG0586-0155c.png
  孙承宗新建汉前将军祠碑记余以天启壬戌之
  六月奉上命阅边务于山海过白檀经平谷之野
  既易舆陟大岭其山腰固巳壁立峡崥而一登绝
  巅遂觉烦襟为爽盖俯视群峰罗列在揖授间西
  望矞云渺霭觉长安日近而东望如戟如矛者殆
  榆关之剑气乎随行鹿职方善继宋校书献不陟
  其巅而过余与儿辈四五人剖瓜其上老僧指盘
  山故道令人想昌黎茹山渔溪之致低佪久之侧
卷六 第 16b 页 WYG0586-0155d.png
  有丰碑矗矗读其文则借余馆职姓名也余为冁
  然曰知文之冒余名也宁知名之冒尔文也因进
  老僧名常增遂说真常谛盖不真不常即如此文
  之冒余名也深山大谷中谁辩真赝况余待罪翰
  林几廿年不复作塞游而帷幄近臣又鲜驰驱乎
  黄沙白草之间则此文在异时安知不疑余之真
  为此文而余偶过乃悉其非真然则真乃常也
  常
之谛可以作事可以筹边汉忠义关将军论人
卷六 第 17a 页 WYG0586-0156a.png
  之丹诚如日丹在心中日在天上夫日万古常悬
  而万古常新惟其真耳假令初终易操通约易盟
  貌衷易向炎冷易趋读余真常之说宁不抱惭于
  忠义而况秉钺登坛受主上隆恩忍于虚冒而不
  以丹诚报国者其敢酹酒忠义乎太行北上折而
  东又折而东复南以护陵京而一支一转遂开郡
  邑总之岳称真烈名有恒极则真常之谛天地若
  为开之而生人其忍负之以抱惭将军哉时僧徵
卷六 第 17b 页 WYG0586-0156b.png
  余为真文余诺而过既以七月既望过黄厓平谷
  尉缪伯芳持赝者来徵余真余次其语以授凡陟
  绝巅而憩忠义祠下体真常于丹日是为忠义非
  必龙旂火马赭面戟髯者忠义也天启二年癸亥
  七月十九日
  刘鸿训脩盘路碑记京师之东二百里许是为盘
  山蜿蜒西南下势探泃水谷平谷于其中限蓟门
  于其外列中有小径可达山海遵化及喜峰诸门
卷六 第 18a 页 WYG0586-0156c.png
  转而密云居庸及石吉曹墙诸路凡烽火之警诸
  司会计羽书交驰必由之便其捷也不则必出三
  河里道之回远不可计矣但石磴崎岖涧崖滑隘
  行者苦之升蓟州知州戚君延龄始仕兹土履而
  叹曰此路可通乘舆似非吾民之利万一边防有
  急传檄稍缓为害可胜道乎吾其抚循吾民而启
  辟斯路不两得乎适有本道张君朴行部过平谷
  亦以为言捐金若干而戚君遂量工命日分财用
卷六 第 18b 页 WYG0586-0156d.png
  具糇粮起工于三十八年春三月至四十一年秋
  九月工竣宽二丈长四里馀崎岖者平滑隘者展
  行者讴歌祝颂斯民日益繁庶继任平谷知县丁
  君士庆下车后其所以抚循斯民加意斯路者若
  合符节犹不欲没二公之高托余立石以垂不朽
  余谓夫事不论巨细所关何如今脩者止一路而
  生君子爱人之心予小人生养之利息戎马陆梁
  之门舒圣天子东顾之忧三公之功一辙也诗云
卷六 第 19a 页 WYG0586-0157a.png
  周道如砥其直如矢君子所履小人所视其斯之
  谓欤故喜为之记万历四十三年春二月
 报国寺元至元中圜悟赈禅师重脩前有黑龙池
 白峪寺在万松寺西南八里
 报恩寺在千相寺东明正统四年戊午重脩万历四
  十五年丁已尼宏存再葺
  米万钟重脩报恩寺碑记天地间凡事有废有兴
  时也天且不违时而况他也乎哉当其兴即有废
卷六 第 19b 页 WYG0586-0157b.png
  之之机伏其后当其废即有兴之之机乘其间兴
  而废废而兴孰主张是谓地有灵而佛亦有灵也
  胜境常存胡然积废金光常住胡然久颓谓地无
  灵而佛亦无灵也积废成坏久颓不起胡然废者
  兴颓者又举盖炎炎隆隆势之所不能终保也而
  星星涓涓又数之所不敢算拘也总之时为之也
  城西北二十里许盘山之麓塔院庄建有报恩寺
  东枕泃岩西通千像而北则控西方庵鼎足三方
卷六 第 20a 页 WYG0586-0157c.png
  号称古刹所由来素矣苍翠茏葱借盘之秀香火
  绵衍徼盘之灵殿宇辉煌摹盘之胜不知其创自
  何时第于正统四年重脩复于万历八年再新迄
  今又三十年矣茏葱者如故也而香火视昔则微
  有间也殿宇之辉煌者又非昔之时也方且雨注
  方且星穿方且金身日射而风披与露宿者微异
  耳嗟乎哉藉佛以之保国庇民者几不自保自庇
  矣虽不至极废大坏亦可谓渐颓难起向之炎炎
卷六 第 20b 页 WYG0586-0157d.png
  隆隆者至此而星星而涓涓亦时之一阨也哉寺
  有尼僧宏存者恻然伤赧然不胜愤毅然中起向
  檀越极力募化日奔走于蓟于平谷于三河更不
  远二百里至都下跋涉之履几穿矣以得金百两
  搜材鸠工日经营而补葺之由是正殿两廊颓者
  毕起突焉改观靡不整也靡不丽也辉辉金碧愰
  心映目曷啻初创然岂特无风雨之患而且昭日
  星之炳卓哉为盘山入步第一胜概将与白岩千
卷六 第 21a 页 WYG0586-0158a.png
  像比肩并峙雷音境界于是乎在一报恩寺也向
  也废而今也兴又何其炎炎隆隆也哉语云天节
  不远五年复返言时也此寺历三十年之久不终
  阨而复返其初者谓非时为之耶僧乞言于余余
  何言第惟以佛在人心人心之不泯即天时之有
  在人乘乎时时乘乎人两相藉也非徒地灵之说
  也世之澌灭人心者佛法日远西方日隔堕沉沦
  而遭业障不知以何者为福田为结果恒沙迷津
卷六 第 21b 页 WYG0586-0158b.png
  慈航谁渡无怪乎福国庇民之胜境日颓日坏而
  莫为之振起也此又不可诿之时而一概论也此
  为记万历丁已春三月
 观音庵有二一在瑰紫峪又一在铺黼峪僧性艮重
  脩
 报国庵在云净寺西南二里
 华严庵在黑塔峪
 朝阳峪在盘岭南俗呼紫背康熙中僧通道建
卷六 第 22a 页 WYG0586-0158c.png
 秀峰庵在卢家峪东正德丁卯僧想通建有守真洞
 法常寺在玉石村西惟石幢古井在焉
 定慧寺在小盘山一名瓦茶寺今圮
 接引庵在版铺今圮
 翠云庵白峪前石壁刻翠云庵三大字庵无考
 圣泉庵在山后昔为罗总兵所坏作别墅未几罗罹
  祸废至今呼为罗家城
 白岩庵九华峰前崇祯中建久圮
卷六 第 22b 页 WYG0586-0158d.png
 净土庵在塔院庄北三里今圮
 刘家庵在上甘涧内庵西南三十步有洞最高爽崇
  祯甲申居人避乱于此后颓坏惟洞中石柱存焉
  庵东北有石舫拥背石后有飞翠岩
 龙泉庵基存碑刻正德九年僧真义重脩庵右有池
  深不可测
 继靖庵俗呼旱店在云净寺东久圮
 西方庵在塔院庄北三里今圮
卷六 第 23a 页 WYG0586-0159a.png
 大悲庵千相寺东北上二里故址无考康熙中僧通
  道结茅居焉
 龙凤庵始建岁月无考在上方寺西南块石为基基
  阔二丈五尺高一丈五尺刻大方广三字字径八
  尺
  王泽弘龙凤庵诗层岩壁立嵌茅庵中有高僧坐
  石龛久判一身如朽朩返观百念巳澄潭青知列
  岫云光护红见孤花露气含怅望劳劳车马路抽
卷六 第 23b 页 WYG0586-0159b.png
  簪吾欲伴瞿昙
 甘露庵少林寺前入山道康熙二十七年溟波和尚
  建草房五楹称十方院今圮
  龙震甘露寺诗泉石争奇处三间孤草堂老僧指
  鸟道倦客借绳床水为出山咽云因作雨忙閒中
  一眺听冰雪入肝肠
  右感化寺以下诸刹皆属本山稍以大小兴废为
  次
卷六 第 24a 页 WYG0586-0159c.png
 龙泉寺一名暗峪寺元至正中僧顺结茅明成化六
  年已丑僧悟兴开建正德五年庚午重脩殿前古
  树皆千年物香水寺南二里亦有龙泉寺基
  金纯龙泉寺脩造碑记龙泉寺至京师百八十里
  寺故庵式中有暗峪乃蓟州盘山佳处山甚秀东
  首绵亘以西隆起有脊甚扬而尾与首顾暗谷实
  脉其间寺内山谷为居人以山龙状命谷为龙泉
  缘以名寺寺之初创故老无述后生亦无闻其徒
卷六 第 24b 页 WYG0586-0159d.png
  世守不知其详以迹袭授受知为元至正遗址兵
  燹后入国朝逾百年山谷仅秀香火仅延屋宇仅
  支亦时为之既有力者不列诸徒而无力者非徒
  自靳成化初乡隽景公铎者悯山川沦秀且念灯
  焰之弱毅不自解遍告耆旧以力藉众以谋自私
  倍故址宏为寺推四门塔寺僧悟兴者一众务其
  徒本源出所长为规画羽翼百费具周群策毕举
  落成后规模甚廓有门有垣有坛场有殿宇有钟
卷六 第 25a 页 WYG0586-0160a.png
  鼓悬室有讲堂禅庭左右列僧舍若干间丹雘涂
  垩与云霞争妍与山水争碧楼台出没于烟霏空
  翠间潭影天光徘徊上下山川之丽一旦改观远
  近来游靡不唶唶称叹寺成于正德庚午溯其经
  始几四十馀年衍之者非一僧成之者非一日可
  谓大且艰矣铎与群师先后沦没铎之子曰祚让
  之徒曰常善恐其功遂泯泯无闻徵余为记余惟
  山川之胜必得其人而后可鸣当龙泉兵燹之馀
卷六 第 25b 页 WYG0586-0160b.png
  峦光水色颇失故态栖栖于林薄榛莽间殆与凡
  流众垤等耳今缁流一鼓而幻成宝坊暮鼓晨钟
  酬恩驻贵则山川秀丽与有光辉孰其使之然哉
  昔缃山非自鸣也以无量鸣昆崙非自鸣也以静
  庵鸣他日龙泉为东盘第一山者又安知不以悟
  兴鸣也耶是为记正德五年岁次庚午
 香水寺唐建有头陀大师灵塔实行碑金正隆六年
  中都宝塔寺沙门知心撰文曰师讳行及海东新
卷六 第 26a 页 WYG0586-0160c.png
  罗常兴人览兹香水偶然挂锡创石头庵山精自
  窜拓灵源脉岩虎他之于广明元年仲夏无疾而
  终门人惠超等塑以真像塔而藏之其后塔龛尽
  陀恒净等重脩巨塔表焉康熙中德心禅师重脩
  寺后有香泉古柏
  卢纶重脩香水寺碑记蓟之西北有盘山延袤起
  伏数十里西折而左顾有寺曰香水者盖古刹也
  中有泉清澄莹澈异馥袭人寺因以名缘阙记石
卷六 第 26b 页 WYG0586-0160d.png
  创建无考金海东新罗头陀大师行脚至此重为
  开拓迨明天启中复就倾圮寺僧慧明及刘君良
  爵刘君居正共发善心再葺治之焕然岿然过者
  无不称叹阅岁既久风雨飘摇法相渐尔摧颓钟
  鼓将沦萧艾向之焕然者几丘墟矣岿然者几瓦
  砾矣爵之孙之俊正之孙若瑗见而忧之以为有
  其举之莫敢废礼也爰邀乡善于康熙十五年春
  聘德心禅师主之禅师乃大博和尚之门弟子也
卷六 第 27a 页 WYG0586-0161a.png
  甘淡泊事勤苦精操有年宗风远播四方衲子踵
  接肩摩而至者如细流之归巨浸也讲赞有人瞻
  礼无地乃建善会用谋重脩而诸弟子躬亲勤劳
  以勷厥事殿堂垣墉门庑庖湢凡所有者依次脩
  治庄严妙好大倍于昔禅师之功多且茂矣而延
  师以兴者则二刘倡众之力可少乎哉是举也鸠
  工于十六年春落成于二十四年秋主者虑事之
  不传无以启后来者之相继也丐余言以记之特
卷六 第 27b 页 WYG0586-0161b.png
  为述其梗概如此康熙二十六年丁卯月日
 普济寺一名甘泉寺相传昔为毒龙湫唐太和中有
  晓方禅师结茅于此龙让之徙山后迄今三潭为
  龙居也辽金元重脩碑记残缺难考又传古有王
  子出家故寺中伽蓝神女像宫妆在佛殿西北隅
  最高隘处曩寺废人欲坼毁不能上上辄坠故得
  存
国朝康熙中僧明德住此次第移伽蓝于殿左前有三
卷六 第 28a 页 WYG0586-0161c.png
   塔列如鼎足后有小砖洞依山甃成极精雅
圣祖驻跸中盘题诗勒石寺中
   沈荃重脩甘泉寺碑记盘山在蓟州群峰陡绝行
   者盘旋而上故曰盘其中有龙池天门剑台悬空
   石诸胜前贤志之备矣
皇上有事
园陵尝驻跸于彼题诗中盘因勒石于殿左山中佛寺甚
   多最胜者曰甘泉创自唐代盛于宋元至明初燬
卷六 第 28b 页 WYG0586-0161d.png
   于火琳宫绀殿竟为荒烟蔓草已三百年矣雨石
   和尚过之曰嘻余责也乃结茅募脩备列辛苦久
   之大殿告成禅堂厨库以次毕具缁素来者日众
   梵声钟磬时出白云中间盛事也自甘泉而下十
   馀里为段家岭乃山海孔道复葺茶庵以饮渴者
   和尚嘱余作记次其本末余惟盘为京东名山
 翠华临幸名贤题咏与寻常胜地不同余尝备兵通蓟
   副使兹山实在境内数欲杖策一游困于簿书愿
卷六 第 29a 页 WYG0586-0162a.png
   卒未遂后奉
命恭诣
孝陵道出蓟州始得登览拜读
御制诗偿宿志焉比时与和尚相识考其旧碑临济第二
   代兴化奖禅师初依开山晓方大士实芟薙于斯
   焉因念和尚慨伤祖苑刻志经营又能扇远风以
   归禅学广善缘以益生民俾其事以传于后诚不
   可已也康熙二十二年癸亥月日
卷六 第 29b 页 WYG0586-0162b.png
  灵岩寺在甘泉寺西南
   萧九峰重脩灵岩寺碑记盘龙山灵岩寺始立久
   不可考旧碣谓自唐宋以来七百馀岁或古刹也
   寺虽𨽻蓟州然去三河十里而近余尝往游焉有
   林居之乐无俗鞅之扰苍翠环绕绝壁如城东岩
   有水自上滴滴漏下铿然有声历久旱不竭而僧
   众咸赖寺之得名盖以是也旧设长老主寺事今
   僧人常现适当其任现幼师僧人真恺而事其亲
卷六 第 30a 页 WYG0586-0162c.png
  以孝闻戒律之严经典之熟靡不出𩔖且苦心高
  行倾动远迩每岁于寺说法立会安禅施斋来皈
  者几千人固有道者流也寺日废坠现乃邀乡善
  信赵文昂辈尽出已资协力众募抡材鸠工拓其
  地宏其规中脩大雄殿三间以事佛左建堂以事
  护法右建堂以事祖师天王殿峙于前观音庵拱
  于后其他山门甬路钟楼库室凡法所宜有者无
  不具备由是山若增而高境若辟而新昔之倾圮
卷六 第 30b 页 WYG0586-0162d.png
  者坚致矣昔之荒秽者精洁矣殆可与名山盛地
  贵戚创建者争雄焉事竣托儒生牛西刚徵予为
  之记予亦业儒者也安可谈佛事盖佛之道出于
  孔子之后故学孔子者必斥之以为不如是不足
  以名儒者虽然如使佛出孔子之世则孔子之所
  以处佛者何如哉将怒而斥之耶抑矜而进之耶
  孟子曰仲尼不为已甚夫其不为已甚则佛之斥
  与进诚有未易言者且佛也者出于周末而生于
卷六 第 31a 页 WYG0586-0163a.png
  西域耳无闻目无见也吾意其俗必古野而其人
  之情未甚凿佛又其甚焉者见春秋之世臣弑其
  君子弑其父兵戈日寻于中国而颓败之风大作
  于郑卫齐陈王化所遵及之境于是有愤世嫉邪
  之心思欲绝类离伦而立于独者此佛之志也恶
  天下之贪则以一切事故为虚幻恶天下之淫则
  并妻子而去之恶天下之酗则断荤茹菜以为贤
  恶天下之僣则虽已有南面王之乐而不一朝居
卷六 第 31b 页 WYG0586-0163b.png
  之也恶天下之争则人有患难捐驱以救而不恤
  推此意也则佛所谓贤智者也其为孔子之所进
  盖未可知矣彼学佛者其善恶固与齐民相等善
  者存之不善者去之法之正也今天下之人其为
  不善者不少轻于自恕而一切归咎于佛虽大儒
  君子亦往往原心于渺忽析理于毫芒而与学佛
  者角胜负无乃不考之过欤余非知佛者特以佛
  氏之本旨易知者述而明之又闻昔宗颐禅师有
卷六 第 32a 页 WYG0586-0163c.png
  颂云天生三武祸吾宗释子还家塔寺空应是当
  年崇奉日不能清俭守真风夫沙门法者不住资
  生行乞取足日中受供林下托宿故赵州以断薪
  续床药山以三篾绕腹概可见矣又唐李文公问
  药山禅师曰如何是黑风吹船飘落鬼国师曰李
  翱小子问此何为文公佛然怒于色师笑曰此便
  是黑风吹船飘落鬼国也以此推之则知利欲炽
  然即是火坑贪爱沈溺便为苦海苟一念清净则
卷六 第 32b 页 WYG0586-0163d.png
  烈焰成池矣苟一念警觉则船到彼岸矣灾患缠
  身随遇而安我无怖畏如械自脱也恶人侵凌待
  以横逆我无忿嫉如兽自奔也作如是观则普陀
  大士真实为人非浪语矣呜呼学佛者苟以宗颐
  之心为心则佛之徒亦斯世之所不可少论佛者
  苟以药山之言为言则佛之法亦吾儒之所不可
  斥敢以是为记万历十六年岁次戊子秋
 香林寺盘山东二十里翁同鹅泉流峙左右蓟亭之
卷六 第 33a 页 WYG0586-0164a.png
  胜概也明天顺中蕴空禅师重脩万历七年已卯
  又葺康熙中僧心安再新
  马有经重脩香林寺大悲菩萨殿碑记夫寺称古
  刹佛号观音而曰大悲者仁慈之德也而其千手
  者圆化之象也何以知其然耶盖闻鲁陨恒星佛
  体始降汉传吉梦大道昉殷故摩腾天竺白马驮
  经释迦祇园黄金布地于是梵宫精舍星列于人
  寰绀宇缁庐云兴于华夏此寺之所由始而刹之
卷六 第 33b 页 WYG0586-0164b.png
  所以称古也观音妙义诚非蠡测而知耳餐肤谈
  敢赘管窥之见夫音维听而非观也色维观而非
  听也可听则有声可观则有色今不言观世色而
  曰观世音不言听世音而曰音可观岂非两目不
  见物五蕴悉皆空观为妙观音为妙音以为佛号
  不亦然乎慈航泛海度一切之苦厄杨枝净水脱
  万劫之灾危随缘应质百亿化身虽灭度而归空
  又垂仪而觉世语其大则虚空遍满语其小则丝
卷六 第 34a 页 WYG0586-0164c.png
  发难容谓为仁慈之德圆化之象也非欤乃兹香
  林亦创自汉缮自唐宋迨于我明正统之间常为
  葺焉相距渔阳约二里许东则铁岭龙蟠西则渔
  山凤翥后则巍峰直矗南望则平皋超忽每至太
  昊司令勾芒御辰嘉朩蓊郁茝兰郁芬而有绮纨
  翠饰结驷联佩礼旃檀而丐福向法筵而祈利簇
  昙花翻贝叶掩映般若之前诵揭谛讽萨埵婆娑
  浮屠之侧盖突兀于冈阳为随喜之胜地邈不知
卷六 第 34b 页 WYG0586-0164d.png
  其若干岁也值今上之三十四载又将百数十年
  矣奈何日月易迈殿宇渐尔倾颓风雨迭侵榱椽
  由是毁弃菩提兜率惟馀挂月之藤萝净土化城
  空对摧霜之蒿棘沙门阒其无人香积尘封檀那
  萧然绝迹禅关云扃噫寺几废矣谁能兴之董君
  懋脩浙人京产以从事于司农故侨寓于是郡铨
  期尚远暇日旋登周览惕衷遂发重脩之愿捐资
  倡首亟邀同志之朋是以陈君忠萧君应兆等各
卷六 第 35a 页 WYG0586-0165a.png
  有所施共扶胜举因基就制揆日鸠佣经始于丙
  午之二月落成于戊申之四月曾不二历于玑衡
  顿复三千之金界丹青绚䌽焕自在之慈容珠璧
  辉煌现原来之宝相绣幢飘而岚影齐飞玉磬响
  而谷声相接琉璃灯灿夜分皎月之光翠篆香浮
  晓杂祥云之色于是乎灵刹更新沙门载盛涅槃
  妥侑永保圣寿之无疆善信归依将锡福禄于何
  限然而众既劳止安可无记用镌贞珉以垂永世
卷六 第 35b 页 WYG0586-0165b.png
  万历三十九年岁次辛亥季春月
  王中汉游香林寺诗塞北山高月上低月当明处
  与山齐渔阳城外香林寺映月排山水半溪
 静安寺在白岩寺东十里旧名醴泉院辽道宗赐额
  净名寺金大定中改今名
 日照寺金大定九年进士孙设撰记旧名翁同山院
  有地藏殿圆覆法师塔上藏佛牙二具正德中道
  士卢永康居之更为脩葺今名府君山
卷六 第 36a 页 WYG0586-0165c.png
 灵隐寺在崆峒山东北今圮
  右龙泉寺以下诸刹旧志所有皆系附近盘山不
  应并列故别载于后
  静室
 五盆静室在五盆沟北今圮
 西架静室在上方寺西康熙中通起重脩
 东架静室在上方寺东今圮
 黑石塔静室在方寺东南一里今圮
卷六 第 36b 页 WYG0586-0165d.png
 茶子庵东静室康熙中僧百忍建今圯
 中盘西静室凡三处
 少林东静室在少林寺东南一里
 九儿峪静室在云净寺南二里
  庙
 关帝庙有四一在卢家峪村中一在田家峪西一在
  塔院庄一在瑰紫峪
 药王庙在瑰紫峪今圯
卷六 第 37a 页 WYG0586-0166a.png
  五道庙在玉石庄东
  山神庙有三一在玉石塘北一在田家峪东一在暗
   峪龙泉寺侧
   李锴山神庙碑记天地生物率有灵明而山泽之
   气禀阴阳于乾坤其灵尤昭然宅幽履虚不可以
   质取不可以形求先王虑民听之滋惑也故为之
   丛以聚之所以教精白一民志也盘山之北暗峪
   有龙泉寺寺东故有山神庙莫知其创始岁久垂
卷六 第 37b 页 WYG0586-0166b.png
   败工部员外郎右瞻西君董督石工数数往来顾
   而心动曰神护此山阴左右我
圣祖山陵之役灵至昭也不新之无以报神贶于是重葺
   治之殿陛堂廉一如初创于戏是役也昭神之贶
   一民之志所以承先王之教也嘉其事是用纪之
   而勒诸贞珉云乾隆十三年夏五月
 
 钦定盘山志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