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
卷三 第 1a 页 WYG0586-0097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盘山志卷三
 名胜一
  灵奥之区大半在荒陬绝徼游者必裹数月粮伐
  木取道而后至盘山去
 京都百馀里驿路往来苍翠在目胜处乃不减罗浮
  台宕诸山而记载漏略岂清淑之气待时而显哉
  其有昔在榛芜今始疏剔者有昔称凡俗今定主
卷三 第 1b 页 WYG0586-0097b.png
  名者按其方位举其形势俾山水有灵无久韬晦
  焉若桥梁村里游览所必由亦搜考以备山师之
  籍
  山
 盘山在蓟州城北二十五里本名四正山相传古有
  田盘先生自齐来栖迟于此魏志载田畴入徐无
  山中躬耕以养父母即此山也故更名田盘今省
  称盘山其山脉络雄浑首太行而尾碣石为畿左
卷三 第 2a 页 WYG0586-0098a.png
  巨障高二千馀仞周百馀里五峰三盘秀甲寰宇
  佛庐仙窟遍布诸胜地数十年来
銮舆屡驻标异搜奇而树石云泉别开生面矣
  郦道元水经注云泃水又东在合盘山水水出山
  上山峻崄人迹罕交去山三十里望山上水可高
  二十馀里素湍浩然颓波历溪沿流而下自西北
  转注于泃水
  图经云盘山南距沧溟西尽泃水东放碣石自远
卷三 第 2b 页 WYG0586-0098b.png
  望之层峦叠嶂崒嵂排空真为雄胜
  曹学佺名胜志云盘山一名盘龙山在州西北二
  十五里高二千仞周百馀里山北数峰林立如削
  曰紫盖曰宿猿尤为奇特最高者曰上盘顶有巨
  石以指摇之辄动上有二龙潭下有潮井又有泽
  钵泉稍下者曰中盘东行十馀里蔚然深秀怪石
  突起曰白岩日暮山光岚气濛濛如雨上有古寺
  山南有小岭陡绝难行曰砂岭高二百馀仞周六
卷三 第 3a 页 WYG0586-0098c.png
  里泉水沿石窦下为砂河东流合五里河
  洪升驳名胜志云庚午春余游盘山归取曹能始
  名胜志读之云上盘顶有巨石以指摇之辄动今
  摇动石在千相寺后与上盘无涉又云上有二龙
  潭偕僧石林由松树峪入盘折乱山几十馀里先
  得小龙潭一复行见巨石两旁潭形若釜为旧龙
  潭又深入数里历鹰岭豸峰诸胜抵山后将尽处
  有三潭蝉联不远中一潭最深黑云龙潜处其去
卷三 第 3b 页 WYG0586-0098d.png
  上盘几二十里又云山南有砂岭高二百馀仞陡
  绝难行今砂岭为入山孔道亦不甚高按能始有
  盘山诗似曾亲游历者何以多谬若此
  顾祖禹方舆纪要云泃水在蓟州北四十里一名
  广汉川(俗名黄/厓川)发源黄厓口一支西南流经盘山
  之阴入平谷为泃河一支东南流经盘山之阳过
  三叉口入宝坻县之白龙港宋广川郡之名以此
  王士祯曰据郦注鲍丘水条下有盘山又有徐无
卷三 第 4a 页 WYG0586-0099a.png
  山徐无山下有田子泰避难居之之文田所居或
  在盘山或在徐无更一考證方确
  朱彝尊曰姬志真云古有田盘先生自齐而来栖
  迟此山则田盘是人名非田畴居此盘桓而名之
  也宜详考
  智朴山水人物辩讹盘山旧名四正山一名徐无
  山以田畴隐居于此又名田盘山郦注中多舛误
  按鲍丘水云其水自雍奴县故城西北旧分笥沟
卷三 第 4b 页 WYG0586-0099b.png
  水东出合笥沟断众川东注混同一渎东径其县
  北又东与泃河合水出右北平无终县西山白杨
  谷西北流径平谷县屈西南流独乐水入焉水出
  北抱犊固南径平谷县故城东其水南流入于泃
  泃水又东左合盘山水今以盘山之形胜论之盘
  山东南四十里为蓟州百二十里为玉田即古无
  终县畴故里也西南七十里为三河即古临泃县
  也西北四十里为平谷疑畴导道破乌丸之平冈
卷三 第 5a 页 WYG0586-0099c.png
  界也然护山之水其源出自黄厓口一名广汉川
  黄厓去蓟北四十里水分为二一派西南流径盘
  山之阴为独乐河溯流之平谷灵山泉水注之入
  三河为泃水过草桥河(古鲍丘河/一名白河)汇盘山左去之
  水至三叉口入宝坻县之白龙港(方与纪要/此处亦讹)一派
  东南流径蓟南五里桥汇盘山右去之水入溵流
  河二水皆自北而南屈而东无终适当其东南而
  郦注以为无终西山之水流径平谷按平谷至无
卷三 第 5b 页 WYG0586-0099d.png
  终相去百六十里中有盘山间隔岂有无终东南
  之水而反流入平谷之西北邪况无终之西无山
  田畴传云滨海洿下泞滞不通指此地也又平谷
  县屈西南流独乐水入焉然独乐之水在县之东
  盘之北俗呼独漏河以其水至此伏流里许复涌
  出故名而郦注反以为在其西南何欤又方舆纪
  要云泃河在平谷县东南自蓟州流入界又南入
  三河按平谷在盘山西北四周皆山古名盘阴去
卷三 第 6a 页 WYG0586-0100a.png
  蓟东南八十里盘岭间之岂有蓟水而反流入平
  谷邪此皆支离漫引几不可考再按田畴率宗族
  他附从数百人入徐无山中营深险平敞地而居
  躬耕以养父母今感化寺是其遗址寺碑戴魏太
  和中无终县民田氏兹焉营办其地背负高山面
  瞰平原中有土阜如城郭周数里清流茂树堪为
  都邑而遵化北亦有徐无山或谓田畴避难于此
  二者并存蓟州为是至于姬志真田盘先生之说
卷三 第 6b 页 WYG0586-0100b.png
  则又诞妄无稽按云山集云渔阳西北之山本名
  四正古有田盘先生自齐而来栖迟此山因名盘
  山又祥迈辩讹录云张志格姬志真等于至元壬
  午至盘山借居法兴寺丙戌春请长春真人建醮
  因规永定王道政奏请太后树碑易额为栖云观
  谛观二说田盘先生之确属何代自齐而来是何
  郡邑必有本末见于传记如焦山之于焦先匡山
  之于匡俗乃可以山当之岂有突然而出汎然而
卷三 第 7a 页 WYG0586-0100c.png
  遇以乌有子虚之人而辄以山当之者乎窃意以
  人名山必归子泰田盘先生之有无正自不须深
  辩耳呜呼凡天下事物之迹必亲见而详审之乃
  可无疑于衷若以耳食得之鲜有不纰缪者即以
  盘山一区之山水人物考之概可见矣
  智朴又云砂岭曹能始名胜志谓高二百馀仞洪
  升昉思非之按砂岭自昔称险峭万历中僧明澄
  募资鸠工去其硗确凿为坦途昉思未见昔日之
卷三 第 7b 页 WYG0586-0100d.png
  险峭能始抑焉知今日之坦途邪
  谨按姬翼云山集田盘先生之说旧志疑为凿空
  傅会域中名山如吴支硎闽武夷之属俱以荒远
  不可稽之姓氏得名千载若概以为不可信则庐
  君匡俗事殊时异耳传之谈见讥道元久矣存而
  不论亦记载之良法也智朴援据史册以山属之
  子泰似矣而必指田盘先生为子虚乌有之人且
  以辩讹录道流树碑易额之故并其传语痛斥之
卷三 第 8a 页 WYG0586-0101a.png
  抑何所见之不广耶
  智朴按盘山旧名无终山徐无山乃无终山之讹
  耳始于陈寿作田畴列传后人沿袭不复辩别曹
  操表论田畴云畴率宗人避难于无终山又陶潜
  拟古诗云辞家夙严驾当往至无终又刘之推九
  州要略云古渔阳北有无终山山上有燕昭王冢
  冢去千像寺东南不数里而人无知之者遵化城
  北有徐无山亦缪传耳
卷三 第 8b 页 WYG0586-0101b.png
  谨按太平寰宇记无终山一名翁同山又名阴山
  在渔阳县西北四里又考水经注载阳翁伯碑文
  云居于县北六十里翁同之山后路徙于西山之
  下阳公又迁焉而受玉田之赐今畿辅通志玉田
  县东北三十里蓟州城北五里俱有无终山意昔
  时渔阳南北诸山皆号无终山境所跨甚广后渐
  随境标异仅有一二处未更旧称故彼此互见今
  观翁同附于田盘则知田盘旧统于无终矣燕昭
卷三 第 9a 页 WYG0586-0101c.png
  王冢通志在玉田县并述明志在府西清河县保
  定府志在易州东南错互不可置辩刘之推作九
  州要略时张雷伐木照狸之迹尚可稽访所言宜
  较确凿耳再考通志遵化州下亦不载徐无山
 莲花山怪石攒簇如千叶莲花在双峰寺西南为盘
  之支山
 小盘山在盘山东北亦盘之支山
 渔山在盘山东南二十里山多泉冬夏喷涌成湖居
卷三 第 9b 页 WYG0586-0101d.png
  民因之开为稻田菰蒲荇藻宛似江乡昔有豪家
  作别墅极其宏敞废基存焉图经云渔山在城西
  北三里高百馀丈周五里郡在此山之南故曰渔
  阳水绕山下故曰渔水
 崆峒山一名翁同山蓟州城北五里上有崔府君祠
  又名府君山按州志旧有日照寺
  朱彝尊日下旧闻云按岷州原州肃州汝州蓟州
  赣州皆有空同山史黄帝本纪西至于空同登鸡
卷三 第 10a 页 WYG0586-0102a.png
  头世以为陇右之山无致疑者左传哀公二十六
  年宋景公游于空泽卒于连中大尹兴空泽之士
  千甲奉公自空桐入则汝州之山也山下有广成
  城广成泽上有广成观宋宣和中汝守林时请于
  朝建立说者谓襄城具茨壤地相接疑轩皇问道
  当于此地然稽之尔雅北戴斗极为空桐空桐之
  人武司马彪注庄子亦云空桐当斗之山则空桐
  宜在北矣且问道之文载于庄子其初往见广成
卷三 第 10b 页 WYG0586-0102b.png
  子谓帝不足以语至道退而筑特室席白茆间居
  三月复往要之广成子南首而卧帝顺下风膝行
  而进当日帝邑于涿鹿之阿去蓟甚迩故不难复
  要之又寰宇记蓟县有鸡头山空桐鸡头相去不
  远而陈子昂蓟丘览古诗云尚思广成子遗迹白
  云隈然则蓟之空桐未可定其非黄帝问道之所
  也
  陈子昂蓟丘览古诗北登蓟丘望求古轩辕台应
卷三 第 11a 页 WYG0586-0102c.png
  龙已不见牧马空尘埃尚思广成子遗迹白云隈
 甘泉山一名石獒山山顶有石獒中有寺曰普济
 五名山一名兴隆顶在盘山东南十五里上有道观
 蒋福山在甘泉山后有龙潭
  谨按畿辅通志渔山崆峒山甘泉山五名山特标
  主名蓟志如之并别载蒋福山固不与莲花小盘
  之包络联属于田盘者为𩔖也盖田盘自白岩寺
  以右砂岭以东崖石巉削凌厉不戴寸土迥异诸
卷三 第 11b 页 WYG0586-0102d.png
  山诸山去盘远止十馀里近不四五里度其形势
  仅足称兹山之附庸旧志载之犹太行连亘数十
  郡邑因地立名而总谓之太行也今附列于后诸
  山中泉石寺观亦从此例庶几不漏不紊云
  峰
 挂月峰锐上削下定光佛塔在其巅数十里外即望
  见之历千百盘乃得至俯视诸峰帖帖然如处肘
  腋下矣
卷三 第 12a 页 WYG0586-0103a.png
   洪升登挂月峰寄朱竹垞检讨诗五峰各各竞秀
   挂月一峰独尊仰视浮图天近俯窥下界尘翻蓟
   辽故国东镇山海中原北门恨不携君共眺临风
   长啸云根
  自来峰与挂月峰相连高亦相亚一名北台旧有辽
   时无梁殿中供黄龙祖师铜像正统十四年重修
   旋圮今遗址存焉
   德意登自来峰望蓟门诗高步自来峰逌然清兴
卷三 第 12b 页 WYG0586-0103b.png
   永云侵塔影寒松映山光冷隐显见孤城高低环
   翠岭个中绝胜观迥出尘劳境
  紫盖峰居盘山之中故名中台体势周圆无所依倚
   诸刹龙脉多发于此
   卫台瑺望紫盖峰诗朝上青沟山石滑路亦险披
   霞雪未消满地叶如染亭亭紫盖峰苍烟馀一点
  莲花峰一名东台一名削玉峰一名九华峰
圣祖御制诗有中盘遥望莲花峰之句盖峰势离奇诡瑰
卷三 第 13a 页 WYG0586-0103c.png
  自远望之则层层内向宛然华菂之相辅也因定
  今名焉
  智朴九华峰诗盘龙结聚奇转处开生面历历九
  华峰烟云时隐现
 双峰在舞剑台北三里两峰并峙如角一名玉峰峰
  背有塘产玉石
  蒋溥双峰诗斜日澹秋林飞云何莽坱矫首望双
  峰对峙层霄朗屹若蹲虎豹森如搏狮象谁施斧
卷三 第 13b 页 WYG0586-0103d.png
  凿功毋乃巨灵掌舞剑怀昔人英风来飒爽
 嶕峣峰在上方寺之西苍壁卓立千叠万重石势皆
  直裂至巅屴崱凌虚不可绘状盘之最奇绝处
  董邦达游嶕峣峰诗拨云穷千峰峰势益青峭剑
  铓划高空天绅引众窍镵刻神所为诡瑰意非料
  木末见鹘盘洞底听猿噭一步一徙倚转入转䆗
  窱细路秋气凉樵子下夕照指余石门间天窄回
  两曜右壑俯窅深左岩跨蜩蟉岚光动浮浮恍惚
卷三 第 14a 页 WYG0586-0104a.png
  托海峤心怡乃忘疲境险皆入妙方知平生游徒
  贻柳州谯少住缥缈中破暝振长啸
 翠屏峰在天成寺后古木千章悉从石罅中迸出层
  层鳞砌红碧交映王衡云乃山之曲室殆非人间
  良不虚语
  蒋溥翠屏峰诗天成山寺后幽绝翠屏峰绀碧攒
  奇石云烟攫古松乍留游客屐不隔梵王钟招隐
  如堪赋薪歌或一逢
卷三 第 14b 页 WYG0586-0104b.png
 锥峰在紫盖峰北过峡处峰小而锐如锥
  董邦达锥峰诗巨灵引神锥何年此地卓脱颖凌
  霄汉其巅不盈握苍然偃盖中紫翠忽如削乃知
  造物幻翻笑五丁凿云过一线开涧清倒影落万
  古厉廉隅特立镇岩壑
 毗卢峰亦以形似得名在古中盘上
  蒋溥毗卢峰诗一峰突兀敞云端莲瓣层层宝髻
  攒若使高僧为说法点头应见动花冠
卷三 第 15a 页 WYG0586-0104c.png
 獬豸峰在黑龙潭东南三里
 碎玉峰在鹰儿岭北
  石
 晾甲石
御题贞观遗踪在
 行宫西偏千尺雪上石势排连莹洁如砥迤逦下趋
  泉流潺潺齧其趾相传唐太宗东征晾甲于此摩
  厓篆书唐文皇晾甲石六字
卷三 第 15b 页 WYG0586-0104d.png
 丹梯石
御题丹梯胜处由晾甲石陟山磴道斜转绣壁丹崖森
  倚相向洵称伟观
 蛾绿石
御题蛾绿二字古苔蒙羃黛色冉冉欲流山中石皆尔
  特标此以例其馀石近翠幄亭
 翥凤石
御题翥凤二字未至半天楼路侧巑岏万态一石尤耸
卷三 第 16a 页 WYG0586-0105a.png
  突如长离之将飞而振其翮也
 仙掌石
御题仙掌二字缬林掩映片云孤撑是为泠然阁之后
  障
 翠腴石
御题翠腴二字石色纯碧出飞檐层宇上一房山得名
  以此
 濯烟霏石
卷三 第 16b 页 WYG0586-0105b.png
御题濯烟霏三字罨翠亭左右万笏离立象极诡异此
  更擅苍润之胜
 青牛石
御题青牛二字蹲踞道左形色逼肖在撷翠楼后
 藉琴石
御题藉琴二字近琴峡亭于此抚弦动操则万涧泉声
  应之
 小石城在婉娈草堂前奇石攒簇屹然壁立山有天
卷三 第 17a 页 WYG0586-0105c.png
  然城郭之称此具其胜矣
 萝屏石
御题萝屏二字在
 宫垣外西北山腰高数百寻薜荔丛蔓以丹碧渲染
  之入山者瞻
宸翰焉
  董邦达萝屏石诗翠萝袅空际石屏高入云万山
  青不尽卓立明斜曛
卷三 第 17b 页 WYG0586-0105d.png
 悬空石在西架静室后广数寻纵更倍蓰缀绝壁间
  大半覆出空外其前陡峻不容趾游者或纡道出
  其背惴惴然不能伫足
  蒋葵长安客话云盘山之石皆锐下而丰上故多
  飞动崖前有悬空石粘空而立青削倒地
  蒋溥悬空石诗奇石嵌空俯绝壁欲堕不堕势欹
  侧游人扶杖不敢过仰视目瞀心怵惕疑是夸蛾
  挟以来小憩悬崖如运甓松风谡谡天半摇时透
卷三 第 18a 页 WYG0586-0106a.png
  返景苍苔色
 摇动石在千相寺北林木茂密中大若夏屋体圆正
  承以方石微撼之辄动
  刘侗帝京景物略云千像寺唐开元中寺也寺后
  半里一石纵二丈广丈有五尺一人推之则动众
  人推则不动
  王煐摇动石诗顽石若含灵所处良亦险不必待
  生公逢人头便点
卷三 第 18b 页 WYG0586-0106b.png
 天门开在白猿洞上摩厓三字径五尺明北海刘应
  节书两峰对立云表若双阙左碍巨岩右临绝壑
  径路危阻必扪萝附葛以登故至者恒鲜
  袁宏道游天门开诗发足自髻石弯环可四里一
  步一惊魂路荒不容跐黏背行刀脊下视深无底
  狂崿搆虚空痴石缀瘢痏其沙生以坟其骨汗而
  泚其草油以丝其树糟而圮忽然硗确岩忽然奔
  腾水忽而没九天忽而九渊起健夫引长绳半日
卷三 第 19a 页 WYG0586-0106c.png
  一移趾四肢互相用臂行足以视或如鸭折身或
  如丁旋尾或如鷇出㲉或如蟹引跪又如研古绘
  虫蠹蚀丝理又如读殷盘聱牙饤奥诡当其快心
  意虚空跃绳伎少焉筋力疲蚊虻撼犀兕须发生
  烟岚肌肤碎荆杞百苦到天门相对惟口哆双壁
  削青铜飞鸟不能止一匣衔古光方空如水洗阴
  阳工刻轹霜雪恣摩砥万古贮云霞石纹绣青紫
  败桐蛇腹段古钮蛴螬蠡诘曲史籀画斑驳朱砂
卷三 第 19b 页 WYG0586-0106d.png
  蕊僧言三十年兹石未沾履往时戚将军架空一
  游此长老传白猿今来猿亦死是时七月初寒肌
  生粟子引指人人危回家面面鬼归来问僮仆髭
  须白馀几破网取珊瑚拚命竞奇傀
  郑缵祖游天门开诗峰巅盘几里发足难支拄一
  步一兢兢目眩敢回睹烟岚晓渐分溪壑深无数
  长绳勇可缒移时进尺许或似蟹横行或似穴缘
  鼠百苦与千辛才到天门所幸我筋力坚全是山
卷三 第 20a 页 WYG0586-0107a.png
  灵祜两壁夹天开相对揖而怒怪石簇奇花色映
  寒松古深洞探白猿悬崖瞰吼虎游客欲归来云
  深迷出处
 将军石在舍利塔下二里
 帐房石在少林寺前四角有孔相传唐太宗驻跸处
 菱角石在少林寺前大数丈形似菱角
 蟒石在少林寺前长二丈馀横松下上有孔东石壁
  刻盘山古迹四篆字旁书带川题带川金大定时
卷三 第 20b 页 WYG0586-0107b.png
  人白峪亦有蟒石长三丈馀
 燕子石在报国寺东形如燕巢一名燕子石沟
  蒋溥燕子石诗何时石燕垒巢成似听呢喃下上
  声红杏满山春雨过好穿翠霭试身轻
 仙台石在上方寺东南路旁
 金马石一名龙马石在先师台后俗呼金马石沟
 仙人石先师台东半里上有人影经久不没望之如
  生
卷三 第 21a 页 WYG0586-0107c.png
  董邦达仙人石诗飞仙鍊形自太古影照空山欲
  起舞丹成藏在石坛边灵药神芝不可数
 髻石见袁宏道诗
 橐佗石在万松寺山门西南
 凤翅石见卢雍诗
 法船石在法藏寺门前上刻法船石三字
  蒋溥法船石诗法船荡云海藤萝牵锦缆筏喻證
  真如山风时澹澹
卷三 第 21b 页 WYG0586-0107d.png
 谈禅石在古中盘南古松棚下大博和尚尝谈禅于
  此上刻谈禅石三字又有小摇动石在五松堂前
  探海石在观音洞上天门石及茆庵石在毗卢峰
  下抱子石在西南山口面筋石在西山顶寿星石
  在南岭古中盘所称八石也
  宋宗元谈禅石诗不见谈禅人谈禅石犹在落叶
  响空山无言常独对
 蒲团石在东甘涧观音庵门前广八尺面坦无棱砺
卷三 第 22a 页 WYG0586-0108a.png
  古松荫之如覆笠
  龙震松下卧蒲团石诗东冈顶上卧悬厓身被虬
  松绿气埋一枕涛声万壑冷此间谁复有形骸
 浮石舫在上甘涧东北峰顶状如海舶烟雨晦冥时
  望之浮浮欲动
 拥背石与浮石舫相连
 古云根在紫盖峰东北涧中敧邪而立高数丈石纹
  皴斑如豹
卷三 第 22b 页 WYG0586-0108b.png
  李锴古云根石诗兀兀倚天门庄严气象尊龙腾
  应变化鹤立不飞翻秋色寒人面青天湿雨痕野
  樵频指点云是古云根
 清凉石青沟前半里两山夹持一石周十三丈平如
  几案下有文殊洞
 云笺石青沟西南二里纵横数十丈苔藓斑驳若绘
  蒋溥云笺石诗名山搜胜迹怪石倚斜曛雁影留
  奇字苔痕蚀古文毫抽峰翠滴墨蘸露华纷玉检
卷三 第 23a 页 WYG0586-0108c.png
  何年閟孤根插白云
 燕剪石在东竺庵外高数丈如双燕并翅
 洗心石在天池上周五丈面如砥其后峰矗立如屏
  岩
 白岩在莲花峰有上中下三岩其上岩即莲花峰
 龙岩在上盘见卢雍诗
 餐气岩在舍利塔下有石刻字俗呼喘气岩
 神工岩俗名斧凿岩在龙凤庵西南路北大小高低
卷三 第 23b 页 WYG0586-0108d.png
  形如斧凿
 碎玉岩在獬豸峰北二里悬石磊磊无数上即碎玉
  峰
  董邦达碎玉岩诗万玉聚层岩峻嶒粲林立时穿
  白云过不觉衣沾湿
 飞翠岩在上甘涧后
  蒋溥飞翠岩诗天风吹空濛泉声乍幽涩路出上
  甘涧灵岩相拱揖黛扫远峰横翠滴山花湿澄怀
卷三 第 24a 页 WYG0586-0109a.png
  澹清晖爱此轻阴袭
 龙首岩在青沟主山上似龙昂首
 滴水岩在少林寺东北城口涧侧山削路绝必臂行
  肘接而下
  台(五台即山之五峰旧有此称所以辨方正位/也其二顶平坦如台故名台其三仍峰名)
 中台即紫盖峰
 东台即莲花峰
 北台即自来峰
卷三 第 24b 页 WYG0586-0109b.png
 先师台为南台突兀轩豁其上砥平台外石峭如削
  登之可尽见山阳数百里形胜相传为黄龙尊师
  趺坐处
  董邦达先师台诗崇台踞峰巅纵目了无碍树色
  明渔阳云光延紫塞苍茫六幕中巨海浮积块缅
  昔宴坐人青山日相对说法法真空断碣事鲜载
  至今讲座前顽石罗几辈古井犹寒泉野卉无凡
  熊支筇澹忘言斜日孤鸟背
卷三 第 25a 页 WYG0586-0109c.png
 舞剑台为西台唐李靖舞剑处由万松寺取径历泉
  窦林坳乃跻其巅天风浩浩四望无极昔人游记
  言之详矣
  李靖舞剑歌陟崇冈兮望四围□□闪□兮断虹
  飞嗟嗟三军唱凯归
  刘侗帝京景物略云李靖舞剑台石最坚不可凿
  有唐李从简来游数字刻石字径五寸
  李仙根舞剑台碑记蓟北多山山之胜盘为最陟
卷三 第 25b 页 WYG0586-0109d.png
  山五六里路益折境益幽有梵刹巍然倚于天中
  者曰卫公庵循庵而上于木石嶙峋间得小径至
  孤峰之巅曰舞剑台即唐李卫公靖舞剑处也壬
  子春金华戴汝兆与同人探奇觞饮于此慨然曰
  斯台与庵皆英雄故迹也佥欲勒石记之徵文于
  余余思卫公抱奇才大略仗剑起蒿莱辅太原真
  人龙战而有天下意气辟易古今考贞观十九年
  上征高丽公以元老扈从流览形胜抒其曩昔行
卷三 第 26a 页 WYG0586-0110a.png
  师之略遂建刹于兹山若李节度之创平等阁灵
  根佛性英雄同辙未可知也西望燕山东眺辽海
  拔剑起舞公固有所托乎迄于今云霞绚采天风
  啸号俨如当日剑影淩虚流虹激电相为上下云
  康熙十二年癸丑冬日
  张弼舞剑台送客诗舞剑台前木叶飞萧萧凉思
  欲侵衣天涯万里孤鸿远且对黄花醉落晖
  智鼎冬日登舞剑台诗万松雪后见冷翠袭人衣
卷三 第 26b 页 WYG0586-0110b.png
  磴道随筇转高岩逐鸟飞古今能放旷天地总依
  稀小立层台上烟光淡落晖
  洪升舞剑台歌卫公东征返幽蓟头白依然气精
  锐酒酣拔剑舞高台左盘右旋出奇势青萍光射
  战袍赤白日黄砂暗荒碛掣电流虹若有神百道
  金蛇散空碧至今片石盘山头长城坐扼如防秋
  千岁苍松三两树天风怒起声飕飕凌烟图画销
  沉矣建刹饭僧传故址自是功名末路心英雄末
卷三 第 27a 页 WYG0586-0110c.png
  路多归此
  袁松秋日同梁汉玉登舞剑台诗不倦登山兴来
  寻舞剑台雁行边戍近秋色蓟门开片石摩还古
  英魂老未摧何当重过此樽酒共徘徊
  龙震登舞剑台诗朝登舞剑台不止思卫公人生
  重意气出处总相同我虽不好武到此心亦雄西
  望西山西东观东海东白云无尽时万树多英风
  神龙不见尾何必待成功
卷三 第 27b 页 WYG0586-0110d.png
  米大翰舞剑台诗药师雄气动山隈千古犹存舞
  剑台今日登临空啸傲腰间兰叶未携来
  查曦登李卫公舞剑台诗高台下望朔云驰往事
  犹传李药师今我来观长剑迹却从天外立多时
  谨按旧唐书李靖传太宗将伐辽东召靖入阁赐
  坐御前谓曰公南平吴会北破沙漠西定慕容惟
  东有高丽未服公意如何对曰臣往者凭藉天威
  薄展微效今残年朽骨惟拟此行陛下不弃老臣
卷三 第 28a 页 WYG0586-0111a.png
  病斯瘳矣太宗悯其羸老不许则靖固未尝扈从
  也或又云靖为定襄道行军总管曾登此台史载
  靖率兵自马邑直趋恶阳岭以逼突利地越千里
  亦未闻建旗鼓出此则指东征北伐之时为仗剑
  悲歌之日舛矣当其壮年英奋西岳誓神安知尔
  时不一策马蓟门歌辞所云别有寄托惜世远无
  从考證耳或又疑李绩于贞观总章两帅辽东以
  靖绩声近而误则又不然唐兴名将英卫齐称而
卷三 第 28b 页 WYG0586-0111b.png
  身后论定贤否径庭慕其人而传其迹其属之药
  师无疑矣
  岭
 大岭双峰寺西五里其山南折忽断如巷万历中开
  盘路有佛刹茶亭碑版留题颇多今废
  孙承宗过大岭寄王司马岵云诗帝座雯华散紫
  宸风烟千里护征轮于今社稷劳明主自昔安危
  寄大臣插羽当关惊伏虎借筹开阁几图麟侧身
卷三 第 29a 页 WYG0586-0111c.png
  东望榆山近似说旌旗气色新
 砂岭大岭南去十里有小阜曰砂岭万历中僧明澄
  募资鸠工去其硗确遂为坦途
 长岭在史家庄南入山道
 鹰儿岭在黑龙潭南二里形如鹘立
  宋宗元鹰儿岭诗决云势欲腾长敛摩天翮空际
  立霜拳惊回鸷鸟百吁嗟兹岭世所稀㩳身侧目
  骨权奇会看风高毛羽振纷纷燕雀尔何知
卷三 第 29b 页 WYG0586-0111d.png
 欢喜岭在万松寺东
 浮青岭天成寺西上青浮翠涌至舞剑台
  宋宗元浮青岭诗策杖天成西空中叠葱翠林烟
  互变灭羃䍥纷如绘吁嗟兹岭足幽寻舞剑台高
  岚气侵风云犹作龙蛇势磴道斜穿松桧林
 盘岭甘露庵西北十五里有盘谷寺
 金鸡岭舍利塔后最险峭俯视长城蜿蜒在揖授间
钦定盘山志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