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八十九
卷八十九 第 1a 页 WYG0598-0599c.png
钦定四库全书
 礼部志稿卷八十九
            明 俞汝楫 编
 钦天备考
   考选天文生
成化十五年钦天监奏选官民子弟肄习天文历法已
历三年本监据正统年例经奏得旨考中收充天文生
事下礼部查成化六年近例复奏得旨会监官覆考得
卷八十九 第 1b 页 WYG0598-0599d.png
一百七十命俱收充天文生食粮办事退其不中者六
人仍留肄习
   南京天文生补充例
成化二十二年南京钦天监以南京吏部等衙门会奏
天文生阴阳人原额量加二分奏陈本监原奉高皇帝
圣旨并引大明律例礼部覆议旧例皆无以女婿外孙
义侄别姓充补之令宜行南京礼部仍照近例举行从

卷八十九 第 2a 页 WYG0598-0600a.png
   改造浑仪
弘治十四年钦天监监生吴昊请改造观象台原制浑
仪及修改简仪礼部请令监正张绅议谓原制浑仪时
未经校勘其黄赤二道相交于奎轸不合今之四正阳
经故南北圆轴不合两极出入地度阴纬而东西窥管
又不与太阳出没相当是以推验无准从前不用简仪
虽用以测验然当时铸印造云柱颇短小亦稍不合天
枢故推测经星去极亦有差谬今改造浑仪宜以赤黄
卷八十九 第 2b 页 WYG0598-0600b.png
二道改交于璧轸则与今之四正阳经正相合而圆轴
窥管亦无相合相当者简仪云柱则比旧少加高大足
矣礼部覆请令绅等呈木样以闻至是木样成礼部议
谓可施之永久且请如昊等所奏移文吏部量请升授
诸天文生之效劳年深者从之
   访取通历
弘治十一年十二月钦天监掌监事太常寺少卿吴昊
言天文历数阴阳之术乃推步观候及占卜吉凶祸福
卷八十九 第 3a 页 WYG0598-0600c.png
所系苟术业不精则推步有差占候无验欲行天下访
取精通天文历数阴阳地理者起送备用至五星子平
六壬遁甲占课灼龟相面演禽观梅拆字及范图大定
等数学有明验者亦以礼起送礼部覆议宜从所奏其
观梅柝字演禽相命前定数六壬课占灼龟等末技无
益于用不许妄举上曰六壬占课灼龟果有精通者亦
访取之
   停天文生科举例
卷八十九 第 3b 页 WYG0598-0600d.png
嘉靖元年钦天监副韩昂奏乞令如天顺间例应科举
礼部议太祖著令钦天监人员别习他业不学天文历
数者俱发海南充军明例不可违上是之
   考补钦天监官生
嘉靖十一年礼部议上考补钦天监官生事例
一遇有官生缺役许送嫡𣲖子孙年终类考果艺术精
通收役食粮若顽钝无成即将本户子弟考居优等者
以次收补或无以次人丁候本生习学再考
卷八十九 第 4a 页 WYG0598-0601a.png
一择官生子弟性质聪慧者分𣲖各科严立教条按季
考试本部委官一人会同提督岁终送部类奏
一今后天文等科遇有八九品官员缺以本科人役食
粮十年以上者送部考选
一近者天文阴阳分为两途而刻漏子弟不得推补堂
官请以后监副员缺不分天文漏刻科分但有历俸年
深者皆得奏请简用其六品七品以八品考补保章挈
壶以司晨司历博士考补司晨司历博士与各科专业
卷八十九 第 4b 页 WYG0598-0601b.png
人役考补
一间者添注之官等于旧额又皆作为定员因仍铨补
故多漏刻博士二人灵台郎一人皆当裁罢诏可
   监籍子弟科举并录用
天顺元年掌钦天监事礼部右侍郎汤序奏言两京天
文生阴阳人及官生户下子弟能读儒书习三场文字
者远离乡土不能回还宜令就两京报名科举有中式
者依资格出身其天文生阴阳人仍于本监录用户下
卷八十九 第 5a 页 WYG0598-0601c.png
子弟果有能习天文历数者听从本监奏保录用下礼
部议行
   访举通术数人
天顺二年掌钦天监事礼部左侍郎汤序言永乐中尝
博收天下术数天文流为数世之用迄今年久凋残殆
尽占候缺人请诏内外有司凡精通天文历数地理课
命之术者不分军民起送赴京或避罪亡匿之人亦免
罪送监量材奏请擢用知而不举及举而非人者悉治
卷八十九 第 5b 页 WYG0598-0601d.png
其罪事下礼部议宜从其奏通行访举如通一事以上
灼有应验者封识书籍连人遣诣京师不许徇名违实
槩行滥举其妄言祸福违理乱众者有司严为禁约以
杜奸宄从之
 大医备考
   取补事故医士
正统五年礼部奏太医院医士事故者一百五十五
人已尝奏请移文浙江等布政使直𨽻府州取补应役
卷八十九 第 6a 页 WYG0598-0602a.png
今经二年之上十无一二至者以致乏医应用欲行巡
按监察御史严督推促赴京应用若有司徇情受嘱纵
容托故者拿问如律上可其奏
   严医学考试
弘治四年十一月戊寅礼部议覆太医院院判刘文泰
之奏请命太医院精选年二十以下十五以上官生子
弟送审本部发本院分拨各馆习学仍推素读儒书精
医业者不分有无官职或三人或二人教之本院堂上
卷八十九 第 6b 页 WYG0598-0602b.png
官相兼提督四季考其怠惰者责罚仍定三年一考五
年三考俱令本院堂上官一员择取医官二员率子弟
赴礼部公同出题考试果通医业准充医士否则发回
本院听习一年再试三试不中黜退宁家其子弟专令
习医业不许营求科举以二其心若五年考试并前成
材者多其教师无官者奏请量升一职有官者量加旌
擢从之
   行考试教习二法
卷八十九 第 7a 页 WYG0598-0602c.png
嘉靖五年礼部尚书桂萼等言古者医师岁终皆有考
覈故术业久而益精今拘于世业按籍收人一入供事
永无考较所谓粗工汹汹何以有济且独用此一途则
天下虽有卢扁仓公无繇自进而国家太医院永为此
辈巢窟臣请择医士可教者设程限使诵习其业一岁
三试有成材则会太医院官列为三等上者入御药房
已入者准与授职中者授官带办事本院已冠带者与
之俸给下者应役本院如故或良医大使有缺中下者
卷八十九 第 7b 页 WYG0598-0602d.png
得赴吏部铨补其不系世业精通医术者听其应试试
高得入籍而汰其世业不通者无令冗食至于见在各
官考满及考察皆听臣等课其医业送吏部斟酌黜陟
上以为医道人命所关命医士考选去留及收考在外
人役皆如部议馀仍旧规行于是萼等复言有考试而
无教习则业无傅授事竟因循见在各官冗滥尤甚宜
并加考选奏请去留且考满考察之议无非欲其警惕
以图后效上乃悉从之
卷八十九 第 8a 页 WYG0598-0603a.png
   定考核转送法
嘉靖二十二年礼部奏太医院官自御医吏目以下考
满丁忧俱繇本部查明转送吏部如钦天监例报可已
太医院争非旧制下礼部议御医吏目等官原额不满
三十近年因事升授增浮数倍率皆不谙方书虚糜官
廪良田考核之法不严以致贤否莫知侥冒滋甚耳必
繇查送庶可以杜倖阶一法制请如前命从之
   覈医士医生违覈
卷八十九 第 8b 页 WYG0598-0603b.png
嘉靖二十八年礼部尚书徐阶参奏内殿供事医士吴
梦龙等不繇本部考选夤缘收用辄又旷违职役私回
原籍请究治因言圣济殿供事人役本部先年题准三
年一次考选自十八年以后考试之法不行而内殿供
奉之医间有乞恩傅补而入者夫考补医士犹恐不胜
供奉内殿可徒徇其陈乞而不论其术业乎请自今为
始本部年终通将该院医士医生严加考试分为三等
一等者留候圣殿缺人送入供事其馀悉遵旧制仍令
卷八十九 第 9a 页 WYG0598-0603c.png
太医院堂上官协心钤束官医不许违旷职业其有逃
回患病日久不供役者每季呈报查处得旨梦龙等悉
革役为民近年礼部违例滥收各项人役大坏政体卿
将医士并儒士通事但系未经题请考试假以访保习
学为名及有罪过冒收者通覈具奏已阶查参太医院
未经考试医士侯时泰等二十四人铸印局未经考试
儒士石同坚等二十六人四夷馆旷役通士陈嘉谟等
二人诏革役问罪有差
卷八十九 第 9b 页 WYG0598-0603d.png
   查覈冒滥
嘉靖四十三年礼部奏上请查太医院冒滥官生应除
名者四十二人应除户者一百六十二人因言令甲医
士俱以父祖世业代补或在外访保医官医士以充其
已收在院者仍有教习考选升黜之例盖祖宗慎重医
学如此后因夤缘干进者多举保收充日滥遂将前例
一切停止自今清查之后请将本院医籍新生幼丁每
三年保结报册其馀并不得私收一人其见在子弟及
卷八十九 第 10a 页 WYG0598-0604a.png
寄籍候补医丁见有父祖收充年月世次可凭者悉听
本部委官教习仍按月按季考试一次不到者量责二
次除名三次除户年终同槩院医士生送部考试量加
赏罚三考大考分三等一等补医士二等补医生三等
发院习学又三年再考新补照旧役一体甄叙二次不
堪收补者发为民纳银吏目必经三年类考一等方准
同在院医士遇缺考送铨选纳银冠带例该收考医士
亦必经三年类考方准挨次拨差其槩院医士年终岁
卷八十九 第 10b 页 WYG0598-0604b.png
考医业无成者量责或住支月粮三年大考一等原系
医士无冠带者给冠带原在内殿供事者升俸一级俱
各候内殿缺人该院于各科内挨次呈部收补二等原
系医生与充医士食粮原系医士无冠带者给冠带原
在内殿者不准供事三等原有冠带者不准冠带原支
品级俸者降俸一级支杂职俸者降充冠带医士食粮
七斗医士降医生医生住支月粮俱听习学半年送部
再考如有进益仍给俸如故再不通俱降医生发回该
卷八十九 第 11a 页 WYG0598-0604c.png
院专供剉碾之役其御医吏目员缺将原在内殿供事
及考居一等诸员御医于吏目内已经九年考满者吏
目与医士于内殿供事六年司礼监三大营及刑部会
同馆当差九年者送部再考铨补良医大使员缺于二
等内考补如年资未及或术业平常则宁虚缺不补荒
疏太甚者参奏革黜及起送补差回补考等项俱照节
年事例以实举行其承行官吏有玩法作弊者从重究
治得旨允行
卷八十九 第 11b 页 WYG0598-0604d.png
 僧道备考
   僧道禁令
洪武中僧道不务祖风及俗人行瑜珈法称火居者有
禁即揭榜申明违者杀不赦
洪武十六年定天下僧道府不过四十人州不过三十
人县不过二十人
洪武二十四年令佛经番译已定者不许增减辞语道
士设醮亦不许奏青词各遵颁降科仪民有效瑜珈法
卷八十九 第 12a 页 WYG0598-0605a.png
称为善友假张真人名私造符录者重罪
洪武二十四年令清理释道二家凡各府州县寺观但
存宽大一所并居之不许杂处于外违者重罪亲故相
隐者流愿还俗者听还
今天下僧道有创立庵堂寺观非旧额者悉毁之
洪武二十七年令榜示天下毋得私创庵堂僧道有妻
妾者许诸人赶逐亦不得收民间儿童为僧
永乐十年谕礼部天下多不守戒律民间修斋诵经无
卷八十九 第 12b 页 WYG0598-0605b.png
诚心甚至饮酒食肉游荡荒淫又有无知愚民妄称道
人鼓惑男女杂处无别败坏风化悉禁之
宣德七年三月申严僧人化缘之禁上谓都御史顾佐
曰佛本化人为善今僧人多不守戒律务祖风往往以
创寺为名群舁佛像遍历州郡化缘所得财物皆非礼
耗费其申明洪武中禁令违者必罪之
嘉靖十四年大兴隆寺燬永不复并大慈恩寺俱革凡
真人名号洪武中革前代所称天师止称正一真人
卷八十九 第 13a 页 WYG0598-0605c.png
隆庆二年勒令缴纳真人府印止承袭上清观提点
   罢度牒钱
洪武五年给僧道度牒时天下僧尼道士女冠五万七
千二百馀人皆给度牒以防伪滥礼部言前代之给度
牒皆计名鬻钱以资国用号免丁钱诏罢之著为令
   僧道铨补例
洪武十五年定各寺观住持有缺从僧道官举有戒行
通经典者送僧录司道录司考中具申礼部奏闻方许
卷八十九 第 13b 页 WYG0598-0605d.png
州县僧道未有度牒者亦从本官申送如前考试礼部
类奏出给
   三年一次给牒
洪武十七年礼部尚书赵瑁言自设置僧道二司未及
三年天下僧道已二万九百五十四人今来者益多其
实假此以避有司差役请三年一次出给度牒且严加
考试庶革其弊从之
   榜示僧道禁约
卷八十九 第 14a 页 WYG0598-0606a.png
洪武二十七年正月命礼部榜示天下僧道观凡归并
大祀设砧基道人一人以主差税每大观道士编成班
次每班一年高者率之馀僧道俱不许奔走于外及交
搆有司以书策称为题疏强求人财其一二人于崇山
深谷修禅及学全真者听三四人勿许仍毋得创庵堂
若游方问道必自备道里费母索取于民民亦毋得辄
自侮慢凡所至僧寺必揭周知册以验其实不同者获
送有司僧道有妻妾者诸人许捶逐相容隐者罪之愿
卷八十九 第 14b 页 WYG0598-0606b.png
还俗者听亦不许收民儿童为僧违者并儿童父母皆
坐以罪年二十以上愿为僧者亦须父母具告有司奏
闻方许三年后赴京考试通经典者始给度牒不通者
杖为民有称白莲灵宝大居及僧道不务祖风妄为议
论沮令者治重罪
   黜僧道不通经典
洪武二十八年己未礼部言今天下僧道数多皆不务
本教宜令赴京考试不通经典者黜之诏从其言年六
卷八十九 第 15a 页 WYG0598-0606c.png
十以上者免试
   清理寺观
永乐元年命礼部清理释道二教凡历代以来若汉晋
唐宋金元及本朝洪武十五年以前寺观有名额者不
必归并其新创者悉归并如旧
   违禁请度僧编戍
永乐五年正月直𨽻及浙江诸郡军民子弟私披剃为
僧赴京冒请度牒者千八百馀人礼部以闻上怒甚曰
卷八十九 第 15b 页 WYG0598-0606d.png
皇考之制民年四十以上始听出家今犯此禁此是不
知有朝廷矣令悉付兵部编军籍发戍辽东甘肃又叹
曰朕承遵旧制一不敢忽下尚纵肆如此何况后来此
不可宥且此辈皆民螟螣不可蕃育
   私剃遣发输作
永乐六年六月命礼部移文中外凡军民子弟僮奴自
削发为僧者并其父兄送京师发五台山输作异日就
北京为民种田及卢龙牧马寺主僧擅容留者亦发北
卷八十九 第 16a 页 WYG0598-0607a.png
京为民种田
   榜示僧尼禁
永乐十五年禁僧尼私建庵院上以洪武年间天下寺
院皆已归并近有不务祖风者仍于僻处私建庵院僧
尼混处屡犯宪章乃命礼部榜示天下俾守清规违者
必诛
   僧道服制
永乐十六年上以天下僧道多不通经典而私簪剃败
卷八十九 第 16b 页 WYG0598-0607b.png
辱教门命礼部定通制今后愿为僧道者府不过四十
人州不过三十人县不过二十人限年十四以上二十
以下父母皆允方许陈告有司行邻里保勘无碍然后
得投寺观从师受业俟五年后诸经习熟然后赴僧录
道录司考试果谙经典始立法名给与度牒不通者罢
还为民若童子与父母不愿及有祖父母父母无他子
孙侍养者皆不许出家有年三十四十以上先曾出家
而还俗及亡命黥刺者亦不许出家若寺观住持不检
卷八十九 第 17a 页 WYG0598-0607c.png
察而容留者罪之仍命礼部谕天下
   不崇佛事
宣德四年四月庆寿寺僧志了奏城西故有万安寺久
废请化缘于民重作之上谕行在礼部尚书胡濙曰化
缘者巧取诳夺以蠹吾民不可听
宣德六年五月行在工部尚书吴中言昨山西代州圆
果寺奏本寺是古迹道场为国祝釐之所旧塔损坏乞
役为之上曰卿欲藉此永福乎朕以安民为福其止之
卷八十九 第 17b 页 WYG0598-0607d.png
勿劳吾民
宣德六年九月行在户部言宛平县民以果园地施崇
国寺请蠲其税上曰民地衣食之资乃以赐僧又求免
税甚无谓令亟以还民
宣德九年十二月有僧自陈欲化缘修寺祝延圣寿者
上斥之既朝罢顾谓侍臣曰人情莫不欲寿古之人君
若商中宗高宗祖甲周文王皆享国绵远其时岂有僧
道岂有神仙之说秦皇汉武求神仙梁武事佛宋徽宗
卷八十九 第 18a 页 WYG0598-0608a.png
好道效验可见矣世之人终不悟甚可叹也
   复造册查牒法
正统二年行在礼部尚书胡濙等奏洪武间天下僧道
给过度牒者令僧录司道录司造册颁行天下寺观凡
遇僧道即与对册其父兄贯籍告度月日如有不同即
为伪冒迨今年久前令寝废有忘殁遗留度牒未经销
缴为他人有者逃匿军民及囚犯伪造者有盗卖影射
及私自簪剃者奸弊百端真伪莫辨乞自今以后给度
卷八十九 第 18b 页 WYG0598-0608b.png
牒者仍造册颁行天下寺观以防奸诈从之
   依钦定额数给度
正统五年进士张谏言僧道之数已有定额近因希求
请给数千百众奄至京师非寄迹寺观即潜住民间黄
冠缁衣布满街市究其所学无益于国而所食悉出于
农且今饥馑之年尤宜痛加裁抑甚者其中亦有犯奸
及为盗贼者耗损民财伤败风化莫此为甚乞令锦衣
卫五城兵马司挨查除原𨽻在京寺观者仍旧存留其
卷八十九 第 19a 页 WYG0598-0608c.png
馀悉令勒回本土如是虽不能遽弭天变而亦可以少
苏民困矣事下礼部议僧道依太宗钦定额数给度其
恃顽潜隐民间者并罪窝家从之
   建言黜佛寺
正统十四年礼部听选知县单宇言佛本夷教前代事
之俱致祸乱近年以来修盖寺观遍满京师男女出家
累千百万不事耕织蠹食于民所以世风坏而人心惑
也况所费木石铜铁不可胜计以有用之财为无用之
卷八十九 第 19b 页 WYG0598-0608d.png
费请拆其木石改造军卫销其铜铁以备兵仗遣其僧
尼还俗生理庶几皇风清穆异教不行矣事下所司
   罪纳贿度僧
景泰三年治僧录司右善世南浦等纳贿度僧之罪时
天下僧童数万赴京度有诏两京各度一千名各府四
十名各州三十名县二十名不必查勘稽留左阐教
清让等令各僧童拈阄定数逼取银万馀两事觉命法
司擒治南浦等分授其银欲为掩护朦胧奏乞将天下
卷八十九 第 20a 页 WYG0598-0609a.png
僧童普度以息争讼于是六科给事中十三道御史劾
奏南浦等奸欺四罪礼部奏乞云南土僧不给度僧录
司却奏欲给度取利肥已致蒙充许一也户部奏准令
僧童运米实边僧童情愿报效僧录司却奏称其艰难
致蒙免运二也给事中陈嘉猷奏准依旧制查考各僧
投文应试僧录司不肯遵依回申并无一僧投文奏蒙
免考三也恐讦出奸弊奏要普度暗要人心四也夫前
次令其运米则云行童艰难今收度乃得银钜万前次
卷八十九 第 20b 页 WYG0598-0609b.png
要行查则云无僧今给度则称一县有一百馀名八九
十名臣等看得南浦等闾阎小辈无赖奸人曩祝发以
为僧实逃名而避役不耕不蚕而衣食实四体之不勤
不忠不孝而生存诚三纲之莫究饮酒茹荤全无忌惮
贪财纵欲略不惭惶俱宜擒送法司明正其罪时礼部
尚书胡濙等亦奏各僧官累次进本烦渎其欲普度者
特设计为规利之媒其言争讼者特款词为文奸之术
虽名清净秽浊无伦惟号慈悲贪饕无厌况所收之人
卷八十九 第 21a 页 WYG0598-0609c.png
但取银物或假张作李或称老为少或纵容军囚灶站
滥及游手白丁或人不到而借倩代替或捏虚名而货
买与人欺君玩法律所难容命法司悉擒治
   审覈收度
景泰六年命礼部移文天下今后僧道务要本户丁多
本人持行修洁不系军匠盐灶等籍里老保结呈县覆
实具申府司类呈该部方许收度如有扶捏诈冒不实
者巡按御史按察司将本人并保送佥书吏一体治罪
卷八十九 第 21b 页 WYG0598-0609d.png
仍勘本寺观原定额数如有不及给与度牒如有数多
不与出给从巡按河南监察御史程亨言也
   僧牒赈饥
成化元年命礼部给度牒鬻僧以赈饥民巡抚淮扬都
御史林聪处一万每名纳米一十石南京礼部五千每
名纳米十五石其各处僧见在京师者每名纳银五两
从监察御史焦显给事中侯祥南京守备官议请也
   止度牒济赈例
卷八十九 第 22a 页 WYG0598-0610a.png
成化八年五月总督漕运兼巡抚淮扬左佥都御史张
鹏奏请给僧道空名度牒一万道鬻米济荒礼部尚书
邹干言成化二年已度僧道一十三万有奇今未及十
年不宜更启其端上曰僧道给度不宜太滥且鬻米之
数其得几何而所损于国者多矣其在官吏监生尚不
可以为常况此辈乎勿许
九月癸巳礼部奏巡抚山东右佥都御史牟俸以山东
旱灾奏乞给空名牒十万度僧道取银以助赈济尸部
卷八十九 第 22b 页 WYG0598-0610b.png
奏行本部出给缘僧道例必十年一度自天顺元年至
成化二年已度一十二万二千二百馀人今若先期特
度于山东则僧道行童必群聚其地反为搔扰诏不必

   禁游僧
成化十四年命禁约游僧监察御史陈鼎奏自成化二
年起至十二年共度僧道一十四万五千馀人而私造
度牒者尚未知其数此辈游食天下奸盗诈伪靡所不
卷八十九 第 23a 页 WYG0598-0610c.png
为使不早为处置大则啸山林谋为不轨小则兴妖言
扇惑人心为患非细今苏州等处累获强盗多系僧人
乞敕所司禁约礼部覆奏命通天下禁之
   照年例起送给度
成化二十年礼部奏旧例十年一次给度天下僧道今
成化二十二年给度在迩除两京并凤阳大龙兴寺大
岳太和山龙虎山僧道至期别议宜令天下有司查勘
本处额设寺观及见在僧道如额数不足方许起送务
卷八十九 第 23b 页 WYG0598-0610d.png
加详审如例仍令按监察御史严督毋得冒滥且令各
处亢阳为虐来年米价必至腾涌若今僧道群聚于京
恐有意外之虞或暂停止令有司毋辄起送以俟丰年
尤便有旨额数不足者还照年例起送给度不许冒滥
其如所奏禁之
   预度赈荒
成化二十年十二月乙卯预度天下僧道六万人时山
西陜西饥许江浙等处愿为僧道者输粟赈济给以度
卷八十九 第 24a 页 WYG0598-0611a.png
牒已万人矣尸部言陜西饥尤甚乞再度六万人各输
银十二两下礼部覆奏僧道十年一度宜以前后所度
七万准后二十二年该度之数仍令天下有司照数类
送从之七月礼部言成化十二年度过天下僧道一万
三千三百四人近陜西山西饥荒已预度七万人银一
十二两准作二十二年该度之数视前加至数倍恐各
处僧道行童仍前行来京夤缘嘱托乞行沿途关津严
加盘诘而在京巡街御史严督五城兵马察捕照如所
卷八十九 第 24b 页 WYG0598-0611b.png
奏但不许一槩溷逐
   该度年例酌处
成化二十一年礼部奏成化二十二年例该度僧道两
京神乐观该度道童计五百十六人近因山西陜西救
荒预度七万人准作改度之数而两神乐观止度一百
六十人数实不足临期恐难再请而僧道录司亦称在
京寺观俱无田粮银无所措宜移山陜所遗空牒六千
均之两京及天下名山两神乐观共增以六百五十人
卷八十九 第 25a 页 WYG0598-0611c.png
俱免纳粮馀皆分与僧道录司及凤阳大龙兴寺五台
太和龙虎三茅四大山银已纳解部未纳减作五两制
可银未纳者俱免之
礼部请行给度僧道七万定数于天下大率僧不过五
万人道二万人如道数不足即补以僧僧道录官无得
纷扰两京神乐观并僧道录司及天下名山七千八百
人十三布政司共五万二千人浙江湖广江西四川山
东河南山西陜西各五千贵州一千云南二千广东广
卷八十九 第 25b 页 WYG0598-0611d.png
西福建各三千南直𨽻共六千九百苏州七百应天常
州松江凤阳扬州淮安各五百镇江徽州宁国庐州安
庆各四百太平池州各三百广德州二百徐州滁州各
一百五十和州一百北直𨽻共三千三百顺天真定各
五百河间保定永平各四百大名顺宣广各三百五十
隆庆州五十诏可
   惩戒张真人
弘治八年礼部会奏内一条惩戒邪慝真人张元庆乃
卷八十九 第 26a 页 WYG0598-0612a.png
极刑罪人元吉之子法应流窜冒得袭封世济其恶秽
德昭彰神人共怒是以上天降罚其龙虎山殿宇焚燬
殆尽请免其来朝以杜请托之路并勘其罪恶实迹及
违制妄造符录请给道童等情加以重罚仍访取本族
素有戒行者嗣守其业
   停十年一度会
弘治九年礼科给事中彭城等奏旧制僧道各有定额
府不过四十人州不过三十人县不过二十人槩天下
卷八十九 第 26b 页 WYG0598-0612b.png
计之其请给者亦不过三万六千馀名陛下即位之初
凡左道乱正败俗伤化之人一切屏斥天下臣民以为
太平盛德之事复见于今日兹者当十年开度之期各
处僧道将复请给臣等查得成化二年给度过僧道十
三万二千二百馀名成化十二年一万三千三百馀名
成化二十二年二万四千五百馀名前此给度又不知
其几何比之旧额已为十倍况今四方灾异流行饥馑
荐至若不预为禁约恐远近效尤为患非细乞敕该部
卷八十九 第 27a 页 WYG0598-0612c.png
查照旧额将十年一度事例特赐停止通行各处巡按
等官清查寺观见在僧道行童除已度者不必追夺未
度者额外不许存留悉令还俗候正额有缺方许起送
赴部考选给度违者仍照先年充军事例发遣南京福
建道监察御史洪远等亦以为言俱下所司知之
五月南京大龙兴寺左觉义发直等奏请起送行童给
度礼部勘其启衅开端故违成命请寘之法上曰僧道
虽额过多但自弘治年来未尝给度尔等其议处停当
卷八十九 第 27b 页 WYG0598-0612d.png
以闻不许仍前过滥礼科给事中屈伸极论之工科都
给事中柴升亦请勿度僧道俱下其奏于所司礼部议
处给度僧道事宜谓我朝给度旧制甚严额数不足则
照缺度补无则止诚以此辈蚕食生民奸伪无所不至
若不痛加裁抑其弊将无纪极弘治年间人民方免兵
革僧道尚少故太祖皇帝有三年一给度之制以后日
渐增多故太祖皇帝改为五年一度天顺二年因冒滥
益甚英宗皇帝复改为十年一度皆斟酌多寡因时制
卷八十九 第 28a 页 WYG0598-0613a.png
宜初无一定之制况三年所度止三五百人则三十年
不过三五千人五年所度止一万人则五十年不过十
万而止使此制常行则额数必不过滥皇上曩因左都
御史马文升之言停十年一度之例后因本部之请复
有预止来京之禁乃者谓自初元以来未经开度方兴
允给之念即有过滥之戒仁义并行虽古之圣帝明王
曷能远过伏望仍鉴累朝禁约敕旨今次所度名数特
赐裁抑或俯从臣等之请定为经久之计自后或二十
卷八十九 第 28b 页 WYG0598-0613b.png
年二十五年一次开度当度之年照例施行庶僧道可
渐复额内之制而百姓不胥为缁黄之归矣上从之在
京准度八千名南京五千名直𨽻及各布政司府州县
原额有缺照数保送来京仍令礼部会官审验考试非
赍有明文及实能背诵本教经典不准收度有扶同作
弊致冒滥者必罪不宥
   命女冠还俗
宣德四年六月顺天府真元观女冠成志贤等九人请
卷八十九 第 29a 页 WYG0598-0613c.png
给度牒礼部言太宗皇帝时命尼僧皆还俗今成志贤
等亦宜遣还父母家上命遵先朝令仍严女妇出家之

   钦依禁革尼僧
嘉靖二十二年六月礼部题称尼僧本以女流托名戒
行昼掩外门夜闭门户实为风俗治道之累合行五城
晓谕禁约等因节奉圣旨卿等说的是尼僧庵寺数多
男女混杂有伤风俗依拟禁约钦此又查本年十二月
卷八十九 第 29b 页 WYG0598-0613d.png
内节奉圣谕礼部奏将尼姑庵院查毁朕思此辈委伤
风化著尽行拆毁又查得嘉靖十六年三月南京守备
太监潘真等题称尼姑俱系良家子女败坏风俗等因
该本部议拟合行彼处五城禁革奉圣旨是钦此俱经
通行钦遵去后但日久人玩前弊复生近访得尼僧仍
复潜聚京师或私置房屋或投托亲知诱引良家妇女
恣肆多端不可枚举若不申明先年谕旨严加禁革则
纵欲导淫伤风败俗愈甚而不可制除行据五城兵马指
卷八十九 第 30a 页 WYG0598-0614a.png
挥司许榜等各呈称尼僧真宝等共约三百名及近据
锦衣卫舍馀刘瓒亦奏前事本部看得在京尼僧委的
纵肆奸淫斁伤风化诚为可恶仰惟我皇上临御以来
敦化立教崇正辟邪天下向风固已翕然成俗矣伏见
近日撤除番寺钦奉圣谕尔等遵行弗得党邪秽正臣
等仰叹大圣人所为真足以超迈百王垂训万世也臣
等恭司邦礼敢不仰赞休德窃照前项尼僧外假清戒
以惑愚民内实淫奸以坏名节节经本部题奉钦依禁
卷八十九 第 30b 页 WYG0598-0614b.png
革还俗而依然尚存蔑视无忌真为世道民风之累合
候命下移咨都察院转行五城巡视衙门严加晓谕禁
约责令蓄发还俗及咨南部礼部并通行南北直𨽻各
省抚按官一体禁革其私刱尼姑庵院不拘在京在外
未拆毁者通行查出拆毁其有私置房产投托亲知诱
引非为者在京听缉事衙门访获究治在外听抚按官
究查及照旧存尼姑院本为匮乏不给并老髦无归者
居住今访得年少尼僧亦有潜匿其间者合并行该城
卷八十九 第 31a 页 WYG0598-0614c.png
巡视衙门督令兵马司清查名口若干贫老者照旧按
插毋行引度以败风俗年少者随令还俗嫁配及不许
仍前藏匿别处违者许地方并两邻首告再查有等游
方僧人等项常在街市沿门持钵化缘或多系奸细之
徒假以为繇卒未可辨合行五城地方尽行逐去奉圣
旨依拟著实举行有不遵奉的著缉事衙门巡城御史
访拿重治钦此
   私自簪剃禁约
卷八十九 第 31b 页 WYG0598-0614d.png
嘉靖十年闰六月礼部题该监生万民奏称天下军民
逃避差役却乃私自簪剃投入寺院为僧道乞要立法
但有一童私自簪剃全户连坐等因本部议拟通行缉
事衙门巡视御史转行该各府州县严加禁约寺观不
许仍收行童私自簪剃寄名出家逃避差役如有私刱
寺观庵院即与拆毁入官亦不许与人修斋设醮并奏
青词燃点天灯等项仍照依近奉敕谕事理僧道除正
额府不过四十名州不过三十名县不过二十名外其
卷八十九 第 32a 页 WYG0598-0615a.png
馀有度牒者化正还俗无度牒查革为民当差仍具化
革过及有无缘繇巡按御史奏报查考等因奉圣旨这
僧尼已有敕谕著行各府州县化正还俗别著行抚按
官查考具奏馀依拟通行禁约钦此
   裁革真人名号
隆庆二年诏革正一真人名号夺其印张氏自东汉建
武中张道陵以修炼符水术起傅数世有张鲁者即史
称五斗米贼也号能摄役鬼物愚民神而事之鲁之子
卷八十九 第 32b 页 WYG0598-0615b.png
元忠即道陵炼丹处设坛授法唐会昌间始赐名真仙
观宋大忠祥符间王钦若奏改为上清观元至正中赐
号正一教主真人主领符录事国朝因令承袭傅至嗣
孙张永绪以淫纵闻术益衰永绪死无嗣江西守臣因
言张职名赐印不在典制且复隐税逃役公行吞噬无
功于世有害于民宜永为裁革礼部覆言请革其封号
止以裔孙张国祥为上清观提点铸给提点印上从之
   处尼僧寺
卷八十九 第 33a 页 WYG0598-0615c.png
嘉靖六年十二月礼部尚书方献夫等言僧尼道姑有
伤风化欲将见在者发回改嫁以广生聚年老者量给
养赡依亲居住其庵寺拆毁变卖敕赐尊经护敕等项
追夺戒谕勋戚之家不得私度诏悉如其言献夫复言
皇姑寺系祖宗敕建宜留之以安缉年老无依尼僧道
姑上曰变卖庵寺如议行年老而贫者量给银赡养各
听其父兄亲党收之不必处之皇姑寺上复谕献夫曰
昨霍韬言僧道无度牒者其令有司尽为查革自今永
卷八十九 第 33b 页 WYG0598-0615d.png
不开度及私刱寺院庵观犯者罪无赦会江西提学副
使徐一鸣以拆毁寺院被逮至京献夫乃与詹事府霍
韬少詹事王绾右佥都御史熊浃上疏乞宥一鸣上不
悦乃尽发其前后章疏下大学士杨一清等票处因降
谕曰尼僧与僧道不同风俗之坏更甚今因尚书桂萼
奏禁约尼僧毁其寺宇已行了旨出之后三四日不知
何人哀奏两宫皇伯母差人谕朕曰皇姑寺乃孝宗朝
所建似不可毁吾心不安尼僧逐日无处安身皇帝可
卷八十九 第 34a 页 WYG0598-0616a.png
遵吾言圣母亦差人谕朕曰闻皇帝有旨著拆毁尼寺
吾甚不安其皇姑寺闻是孝宗时所建且其中佛像多
若毁之恐不可尼僧逐出也无处安身可不必拆朕谨
听讫未对意以为必是愚顽小人进以祸福之言故两
宫皇太后一时傅谕随即令回奏伯母云适奉慈谕以
奉禁治尼僧事宜欲将皇姑寺留下以称伯考建造之
意侄敢不将顺但尼僧有伤治化且于伊教有玷况此
寺虽有皇伯考赐与敕建原非我皇伯考圣意所为不
卷八十九 第 34b 页 WYG0598-0616b.png
过请乞之耳今已令查处伏请圣慈鉴之安心勿虑而
又差人回奏圣母同前次日该朝圣母又谕朕云昨说
拆寺一事恐不可动其中佛像作何处置况昭圣皇太
后有谕皇帝何不从之吾今也要建一座寺或将此寺
与我亦好朕闻即面奏曰近日因礼部臣奏要禁僧尼
寺己从其请两宫尊谕子敢不奉行但尼僧甚坏风俗
若不先将皇姑寺首毁之馀难禁约伏望圣母勿听非
人之言祸与福惟天降之惟人所召岂释道所能干乎
卷八十九 第 35a 页 WYG0598-0616c.png
有一等愚人深信故以惑奏子亦闻之两宫慈训皇帝
不遵是为不孝反依外臣之言惟圣母察之圣母云随
皇帝与大臣议行朕退思两宫尊意只是恐致灾也此
寺中多皇亲内官供给信施而礼部必有请告之者今
方献夫等论救徐一鸣言不罪之请查究黎鉴其一鸣
系提调学较之官无人指理此等事乃擅将古建寺观
溷同拆毁笞逐僧道是见为扰害地方巡按坐视回护
不得不言又江西比之京师孰重轻京师根本之地江
卷八十九 第 35b 页 WYG0598-0616d.png
西寺观以一鸣拆之为当京师反纵而回护卿等加详
票旨来一清等奏献夫等疏词前后矛盾皇上责之甚
当但皇姑寺既建自先朝如圣母坚欲留之则姑从而
命将礼部本权且如拟存留以全人子承颜顺志之意
似亦无害上报曰礼部本只管批出庶见崇正之意假
四五日间再有谕及见傅旨留之亦未迟也已而上复
谕曰前日卿言皇姑寺今日皇伯母又差人谕朕留之
朕回奏云既尊训两颁宜即顺命但惩恶须去本庶免
卷八十九 第 36a 页 WYG0598-0617a.png
后患今遵慈训将此寺房留与无归尼僧暂住止著终
身不许复引此类其我祖宗时所赐敕额追回只可如
此伏惟尊鉴蒙允曰若有他安身之地足矣朕并奏闻
圣母谕卿知一清等言圣裁允当臣等即当奉行乃拟
旨以上上报曰得卿议来旨草深合朕意于朕既不违
亲又以见崇正辟邪之意一举而两得朕又将此寺额
名之意并告卿知夫顺天保明者是我朝国号言之僧
尼之祖能顺圣祖奉天开极建国垂统惟皇上命之何
卷八十九 第 36b 页 WYG0598-0617b.png
待后日以一妖尼能保大明也哉又云皇姑者尤不好
听言我皇家之姑也当时原非祖宗本意盖被群小傅
说之耳故此寺云敕赐既是官建何不云敕建于此便
可见非我祖宗本意也故朕深嫉之
 教坊备考
  放例
   放教坊乐工
宣德十年三月教坊司乐工三千八百馀人先是敕行
卷八十九 第 37a 页 WYG0598-0617c.png
在礼部曰两京教坊司乐工过多虚费月粮何益于事
其择堪承应者量留应用凡老病不堪者悉发为民至
是行在礼部具数以闻悉放之
 
 
 
 
 
卷八十九 第 37b 页 WYG0598-0617d.png
 
 
 
 
 
 
 
 礼部志稿卷八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