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八十三
卷八十三 第 1a 页 WYG0598-0475c.png
钦定四库全书
 礼部志稿卷八十三
            明 俞汝楫 编
 宗庙备考
  庙祀
   荐幔褥
正统十年十二月祭告七庙太皇太后皇考宣宗章皇
考曰比者畿内野蚕成茧以丝来献此诚天地和气所
卷八十三 第 1b 页 WYG0598-0475d.png
致祖宗福佑所臻不敢自用谨用制成幔褥陈于神位
伏惟鉴知
   量增奉先品物
弘治三年八月南京太监陈祖生等奏请增奉先殿每
日供献品物礼部覆议谓德懿熙仁四庙品物定自太
祖高庙品物定自太宗丰俭适宜莫敢增损若谓朝廷
尽祀先之礼欲其丰盛虽竭天下之奉亦何所不可致
而其中牲口杂羞不过鸡鹅糕饼其俭约如此盖欲以
卷八十三 第 2a 页 WYG0598-0476a.png
俭德示圣子神孙俾万世守之以为家法者今臣下岂
敢擅议增减但祖生料数少恐为厨役之累乞量为增
给上以为然令间日增鹅一鸡二
   建议宗庙推尊
正德十年礼部右侍郎杨廉言臣闻韩愈言宗庙常祭
甚众合祭甚寡太祖所屈之祭至少所伸之祭至多朱
熹言合为一庙则所以尊其太祖者既亵而不严所以
事其亲者又压而不尊以二说观之大抵谓天子宗庙
卷八十三 第 2b 页 WYG0598-0476b.png
之礼一则不可合食于太庙之祭以尊其始祖一则不
可四时群庙之祭以各伸其尊二者当错综于其间也
陈祥道云天子之礼春则犆祭夏秋冬则合享犆祭于
其庙合祭同享于太庙程颐云岁四祭三祭合食于祖
庙惟春则遍祭诸庙以二说观之岂不以一于遍祭则
太繁一于合祭则未当而欲斟酌于繁简至当之间乎
国家岁暮祫祭固合食于太庙之前殿四孟时祭复合
食于太庙之前殿祫祭则以德祖正南向之位而懿祖
卷八十三 第 3a 页 WYG0598-0476c.png
以下皆就东西之列时祭则亦以德祖正南向之位而
仁祖以下皆就东西之列诚如上四家之说则天子之
礼岁暮祫祭为同堂异室之制当合祭于一堂堂如今
之太庙前殿是也夏秋冬亦同所不同者无祧主尔每
岁孟春犆祭为同堂异室之制者当合祭于一室今之
太庙后殿九室是也如此则始祖之祭既致其尊群庙
之祭复申其尊所谓太祖虽有所屈亦有所伸至于复
孟春之犆祭仍三时之合享事理最为简当仪节不至
卷八十三 第 3b 页 WYG0598-0476d.png
繁多求之古礼盖无不合以本庙言之太祖创业开基
化家为国太宗贻谋燕翼卜宅迁都祖功宗德百世不
祧群庙之中有此二庙则每岁之祭一伸其尊此理之
所不容已者若推其极我太祖受天明命勘乱开
基勋业垂乎无穷声教讫于四海自书传所载以来求
其功高万世未见有此近年臣下之议亦多谓太祖宜
于合祭正南向之位虽与程颐朱熹之论未合而往者
议祧懿祖之初固不之取然亦可见于本庙之中孟春
卷八十三 第 4a 页 WYG0598-0477a.png
犆祭在太祖尤不可已也伏望下臣此奏俾文武臣僚
集议可否后断自宸衷则陛下奉先思孝之心庶几得
遂矣章下所司知之
   增七庙祠官
嘉靖十四年太宗昭穆七庙增设祠官召见尚书夏言
于平台谕令不拘资格严加考选至是奏请将太常寺
官生尽送本部考选择可任寺丞者疏名请命其次协
律赞理司乐等官第其等以上上可其奏令择礼仪娴
卷八十三 第 4b 页 WYG0598-0477b.png
熟声音洪亮充之
   祭按厥明行事仪
嘉靖十四年上召大学士李时尚书夏言同到文华殿
议及宗庙祭祀上曰祭以厥明视事为敬其脱履入殿
恐古人礼意与今不同宜考议以闻于是言等上言按
仪礼凡祭厥明行事晏朝乃阕故祭之日鸡人夜嘑旦
以嘂百官阍人设门燎跸宫门庙门所以严有事也子
路为宰与祭厥明行事晏朝而退孔子曰谁谓由也而
卷八十三 第 5a 页 WYG0598-0477c.png
不知礼是厥明行礼实所以致敬也故事四时之享秋
孟以中夜三孟以日中蚤宴非时诚宜厥明行事晏成
礼也古人席地而坐饮食用笾豆亦席地以设故侍坐
于长者履不上于堂入则脱履出则内履虽以致洁亦
便拜跪若今脱履上殿意者恐有履声嫌于不恪然履
以饰足为礼脱履虽若致敬而足不为饰亦近于亵请
自今宗庙祭祀俱用厥明行事太常寺先时陈设神宫
监先是洒扫所司设燎庙庭锦衣卫具仪卫如常皇上
卷八十三 第 5b 页 WYG0598-0477d.png
不必脱舄陪祀等官俱用洁净新履供事庶得合古宜
今之道也制可燎罢之
   请改献帝庙祀
隆庆元年礼科左给事中王治上四事其一曰议宗庙
之礼以隆圣孝谓先帝追崇献皇帝大备尊称诚万世
不刋之制至于入庙称宗一事在今日犹有当议者盖
献皇虽贵为天子之父实未尝南面临天下而今乃与
祖宗诸帝并列虽亲为武宗之叔父然尝北面武宗而
卷八十三 第 6a 页 WYG0598-0478a.png
今设位于武宗之右揆之古典终为未合故先帝于献
皇祔庙之后世庙之享犹不忘设是先帝之心亦自有
不安者臣以为献皇祔太庙于万岁后不免递迁若专
祀世庙则亿万年不改惟陛下敕廷臣博考详议务求
至当以妥献皇之灵以光先帝大孝章下所司
  太庙
   新茶荐宗庙
吴元年三月丁丑朔宣州贡新茶上命内夫人亲煮荐
卷八十三 第 6b 页 WYG0598-0478b.png
于宗庙
   初立祖庙
吴元年九月太庙成四祖各为庙德祖居中懿祖居东
第一庙熙祖居西第一庙仁祖居东第二庙庙在宫城
东南皆南向每庙中奉神东西两夹室两庑三门门皆
设戟二十四外为都宫正门之南别为斋次五间斋次
之西为馔次五间俱北向门之东为神厨五间西向其
南为宰牲池一南向
卷八十三 第 7a 页 WYG0598-0478c.png
   制太庙祭器
洪武元年诏制太庙祭器上曰今之不可为古犹古之
不可为今礼顺人情可以义起所贵斟酌得宜必有损
益近世泥古好用古笾豆之属以祭其先生既不用死
而用之似亦无谓孔子曰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其
制宗庙器用服御皆如事生之仪于是造银器以金涂
之酒壶盂盏每事皆八朱漆盘碗二百四十及楎椸枕
簟箧笋帏幔浴室皆具上谓侍臣曰朕念创业之艰难
卷八十三 第 7b 页 WYG0598-0478d.png
日不暇食夜不安寝侍臣对曰陛下日览万几不免有
劳圣虑上曰汝曹不知创业之初其功实难守成之后
其事尤难朕安敢怀晏安而忘艰难哉
   宗庙时享荐新
洪武元年定宗庙时享之礼翰林学士陶安侍讲学士
朱升待制詹同等奏按礼古者礿祠烝尝四时之祭三
祭皆合享于祖庙祭于各庙者惟春为然自汉而下庙
皆同堂异室则又四时皆合祭矣今四庙时享亦宜仿
卷八十三 第 8a 页 WYG0598-0479a.png
近制合祭于第一庙庶适礼之中无烦渎也上命春特
祭馀三时合祭是日太常又进宗庙月朔荐新礼正月
以韭荠生菜鸡子鸭子二月以水芹蒌蒿台菜子鹅三
月以茶笋鲤鱼鲚鱼四月以樱桃梅杏鲥鱼雉五月以
新麦黄瓜桃李来禽嫩鸡六月以西瓜甜瓜莲子冬瓜
七月以菱雪梨红枣蒲萄八月以芡新米藕菱白姜鳜
鱼九月以小红豆柿橙蟹鳊鱼十月以木瓜柑橘芦菔
兔雁十一月以乔麦甘蔗天鹅鹚䳓鹿十二月以芥菜
卷八十三 第 8b 页 WYG0598-0479b.png
菠菜白鱼鲫鱼上览毕谓群臣曰宗庙之祀所以隆孝
思也然祭之于后不若养之于先朕今不及矣尝闻为
人子者愿为人兄其意谓为兄侍膝下之日早于养之
日多也朕于子为人弟亲存而幼不能以养及长富有
天下则亲没矣虽欲以天下养其可得乎因悲叹久之
命以月朔荐新仪物著之常典俾子孙世承之
   定太庙配享
洪武元年十二月丁未享太庙以功臣廖永安俞通海
卷八十三 第 9a 页 WYG0598-0479c.png
张德胜桑世杰耿再成胡大海赵德胜配享设青布帏
六间于太庙庭中内设配享功臣位笾豆各二实以粟
牛脯葵菹鹿醢簠簋各二实以黍稷稻粱羊豕体各一
遣官分献其分献仪皇帝行亚献礼将毕分献官各诣
罍洗所盥手洗爵酌酒诸执事官皆酌酒于爵献官进
诣功臣第一位前上香奠爵诸执事官各进爵于各神
位前读祝官读祝讫献官复位其正祭祝文德祖庙曰
时维孟春礼严特享谨以牲醴庶品恭诣德祖之庙以
卷八十三 第 9b 页 WYG0598-0479d.png
伸追慕之诚懿祖熙祖仁祖三庙文同配享祝文曰朕
以孟春严奉庙祀追念忠烈辅成开基爰用牲醴陈于
庙庭英灵如生尚其与享
   定太庙时享
洪武元年更定太庙时享春以清明夏以端午秋以七
月望日冬以冬至
   制藏庙冠服
洪武元年十二月制太庙四代帝后冠服成初上诏中
卷八十三 第 10a 页 WYG0598-0480a.png
书省臣考古制制太庙四代帝后服事下太常议太常
奏按中庸云设其裳衣注谓先祖之遗衣服祭则设之
史记汉高帝陵寝衣冠月出游高庙说者谓从高帝陵
寝出游高庙皆前王存日衣冠然事亡如事存礼固可
以义起今太庙四代帝后尊号既上亦宜制为冠服藏
于庙以象生时所存遇时享则陈之仍各制一袭以焚
上可其奏遂命工部制帝服冕十二旒旒十二珠朱纮
玉簪导两瑱冠以金饰卷武冠服十二章玄衣六章绘
卷八十三 第 10b 页 WYG0598-0480b.png
日月星辰山龙华虫纁裳六章绣宗彝藻火粉米黼黻
素纱中单黼领蔽膝从裳色绣龙火山三章革带玉钩
䚢玉佩五䌽绶大带素衣朱里上缘以朱锦下缘以绿
锦朱履朱袜后服凤冠袆衣青质绣翟十二等素纱中
单黼领革带佩绶大带蔽膝青色绣翟三等青履青袜
至是成命各以二袭贮以金饰木匣藏于各庙仍别用
八袭祝告焚之
   太庙帝后纱服
卷八十三 第 11a 页 WYG0598-0480c.png
丙申又制太庙四代帝后纱服成帝服用玄色画纱衮
衣大红纱绣裳白纱中单白纱绣领大红纱绣蔽膝红
白纱大带后服用青纱袆衣大红罗销金缘络玉色中
单红黼领青纱绣蔽膝大红罗销金缘络青红罗大带
销金罗附带
   时荐
洪武二年二月辛酉诏凡时物太常先荐宗庙然后进

卷八十三 第 11b 页 WYG0598-0480d.png
   造太庙金器
洪武二年三月造太庙金器成每庙壶一盂台盏二爵
二碗四肉楪十菜楪十橐四匙二箸二茶壶二茶钟二
香炉一香盒一花瓶二烛台二计金八千八十馀两先
是上欲造宗庙金器因谕礼官曰礼缘人情因时制宜
不必泥于古近世祭祀皆用古笾豆之属宋太祖曰我
先人亦不识此孔子曰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其言
可法今制宗庙祭器只依常时所用者于是造酒壶盂
卷八十三 第 12a 页 WYG0598-0481a.png
盏之属皆拟平时之所用又置楎椸枕簟箧笥帷幔之
属皆如平生焉
   时祭用孟月
洪武三年礼部尚书崔亮奏古者天子宗庙四时之祭
皆用孟月夫孟月者四时之首因时之变致其孝思故
备三牲黍稷及品物以祭至于仲季之月不过荐新而
已今太庙祭享已尝用孟月之制后改春用清明夏用
端午秋用七月望日冬用冬至既与古制不同况冬至
卷八十三 第 12b 页 WYG0598-0481b.png
之日既行郊祀又复庙享难以兼举今宜仍用四时孟
月及岁除凡五祭其清明等节各备时荐享从之
   祝神称名
洪武三年诏翰林侍读学士魏观自今太庙祝文止称
孝子皇帝不称臣凡遣太子行礼止称命长子某勿称
皇太子著为令
   临濠宗庙
洪武四年正月建圜丘方丘日月社稷山川坛及太庙
卷八十三 第 13a 页 WYG0598-0481c.png
于临濠礼部奏临濠宗庙宜如唐宋同堂异室之制作
前殿及寝殿俱一十五间殿之前俱为侧阶东西傍各
二间为夹室如晋儒王肃所议中三间通为一室奉德
祖皇帝神主以备祫祭东一间为一室奉懿祖皇帝神
主西一间为一室奉熙祖皇帝神主从之
   定祫禘祭礼
嘉靖十年上问大学士张璁以禘祫之义因谕祫有时
祫大祫今四孟时祫太祖未得居尊岁暮之祭混其轻
卷八十三 第 13b 页 WYG0598-0481d.png
重以大祫而兼节日之祭是祫义反轻以节日祭而兼
祫义恐非所以尊孝祖宗之意卿可尽心详论以闻璁
对宗庙之礼圣明所见皆得礼义中正至于禘祭则祀
其始祖所自出之帝于始祖之庙以始祖配之自出之
祖无主于庙时设虚位此义自赵匡申之朱熹曰以始
祖配而不及群庙之主不敢亵也此大禘之礼也如邱
浚之议则欲正高皇帝为始祖而以德祖为所自出之
帝岁一禘祀盖断然可知耳至于大雩为祷雨之祭大
卷八十三 第 14a 页 WYG0598-0482a.png
享是明堂享帝之祭但禘祫欲复古礼则宗庙当复古
制臣故未敢轻议上乃亲为大禘图以高皇帝为始祖
以德祖为所自出之帝如邱浚议以示璁谕之曰太祖
开运肇基不可不尊隆太庙本是太祖庙当南向而享
之他人及列圣虽不可并但生一世而南面至其为宗
终不得一南面以享是亦未尽人情况孝子之心安乎
又禘祭欲岁一举恐失于常祀之同又大雩之祭虽是
祷雨亦恐非专待旱时才祭如曰龙见则雩可知古人
卷八十三 第 14b 页 WYG0598-0482b.png
用心不见是图耳大享之义亦非专为大报礼简而致
委曲又亦非祭文王举也必有意焉夫孟春既祈焉故
季秋报之也朕意以为今以曲存更制为祈榖之祀恐
有所祈而不可无其报耳璁对五年一禘三年一祫原
非古制况奉钦定大禘图以太祖为始祖以德祖为所
自出之帝太祖今享四时之祭若禘岁不一举则德祖
终岁无祭于义未安今皇上既定每岁季冬大祫其大
禘亦宜定于某月岁一行之为善至于大享之礼拟秋
卷八十三 第 15a 页 WYG0598-0482c.png
报以并春祈大雩之祭谓古人图于不见仰惟圣明真
善用古礼得古人制礼之心当举行无疑时春享期逼
上以禘议未定乃先敕谕礼部朕惟太庙享礼尚未称
孝敬之情圣祖在御固宜尊德祖居尊其在今日当以
朕圣祖居始祖之位每岁孟春行时享之礼自太宗而
下并各居一幄同日行礼夏秋冬三季仍于太祖之室
相向行时祫礼如今之制冬季中旬择吉日以岁时告
终行大祫礼以德祖居尊及懿熙仁三祖合享于太庙
卷八十三 第 15b 页 WYG0598-0482d.png
亲王功臣配食于两庑岁暮及时节祭归之奉先殿行
礼世庙止行四时之享岁暮之祭亦归之崇先殿行礼
即择日预告具仪以闻礼部尚书李时言宗庙之礼所
以事乎其先求之于理有所不合原之于情而有不安
皆非礼也我太祖高皇帝四时享祭以压于德祖不得
南面之位太宗文皇帝而下以同堂之制每祭止东西
相向不得受特享之礼亲王功臣分为臣子列坐于堂
而天子拜跪于下皆于理不合于情未安兹遇圣明天
卷八十三 第 16a 页 WYG0598-0483a.png
启考正祀典正南面之位以尊太祖孟春行时享之礼
以尊列圣季冬举大祫之礼以合祀祧庙之主移亲王
功臣配食于两庑以别尊卑情顺理安真可以补旧制
之未备垂万世以常行臣等谨遵谕施行窃见旧祭止
设衣冠似于礼未备宜每祭俱令太常寺官捧主安于
前殿衣冠仍设孟春特享之礼每庙各具祝文若以次
毕读则诚意不无倦怠宜先读高庙祝文毕则齐读各
庙祝文庶为适宜庙享旧仪三献之礼令太常司之皇
卷八十三 第 16b 页 WYG0598-0483b.png
上止立于庙门之外今肇举禘祫礼宜崇古宜于大祫
特享上亲行献爵之礼又太常寺官奏礼毕请还宫旧
仪叩头作揖今宜止跪奏礼毕请还宫不必行叩头礼
庶免近亵谨开具祭告日期及一应仪注以候圣裁上
览仪注有遍告九庙而无告德祖及懿熙仁三祖之文
复谕礼部昨所拟预告并特享宗庙仪俱有未安其预
告止宜告太祖以伸尊崇之意我列圣亦必获太祖命
而后可安幽明岂有二理哉但又当告德祖于寝殿奉
卷八十三 第 17a 页 WYG0598-0483c.png
主于祧庙中庙及当告祧庙三室后奉太祖主居寝殿
中室至大祫日前期预告如故事又预告太祖朕以其
事重拟祝用册已具册式矣又特享礼须要可继亦使
陪祀执事无久而怠之之患其另具奏以闻于是礼官
复议臣考大明会典及往年祧庙仪注止告于奉祔神
主不及祧主兹承圣谕欲告于德祖及祧庙三室仰见
皇上诚孝笃志思虑周悉非臣等拘泥旧闻者所能仰
及但臣等考旧仪注必先撤祧主而后可以正迁主之
卷八十三 第 17b 页 WYG0598-0483d.png
位今德祖神主尚正设于寝殿之中若候告祭太祖毕
始告祭于德祖臣等窃虑皇上方亲捧太祖神主神主
至寝殿既不宜仍安于旧设之位又不可以捧主行礼
似为有碍宜于告祭之日先告德祖及诣告祧祖三室
然后亲捧德祖神主安于祧庙中后至寝殿捧太祖神
主出于太庙殿中座上行告祭礼先后次序始无妨碍
其亲献爵之礼已蒙皇上采纳但大祫时享特享之时
礼仪繁郁皇上遍诣各宗三献俱亲精力易倦有妨诚
卷八十三 第 18a 页 WYG0598-0484a.png
敬宜于大祫时于德祖前时享特享时于太庙前三献
必亲其列圣止亲初献至亚献终献令捧主大臣司之
则至敬不尽假于所司而亦简便可继谨将一应仪注
遵谕再拟以闻制曰可
   太庙必躬祭
隆庆二年孟春享太庙上已命成国公朱希忠代祭行
礼官请上亲祭不允于是大学士徐阶等疏言祭祀国
家之大礼春祭四时之首禋在皇上必躬奉祼将而为
卷八十三 第 18b 页 WYG0598-0484b.png
孝为敬在祖宗列圣亦必得皇上之躬亲而后来格来
歆故孔子曰吾不与祭如不祭是非有甚不得已之事
未有可以遣官代行者易曰萃亨王假有庙言萃聚精
神总摄众志之志莫大乎宗庙也仰惟皇上当万国来
王之初朝觐官会试举人四夷朝使咸集阙下正宜致
谨庙享以萃合天下之心而乃无故遣代恐非所谓萃
之道也且自宫至庙其路不远奠献有数其礼不繁皇
上躬一奉行劳亦不甚大以宗庙大礼虽劳且不当避
卷八十三 第 19a 页 WYG0598-0484c.png
况甚非劳者乎臣等谨披沥上请惟圣明鉴允仍亲诣
太庙行礼上乃从之
  祧祔
   祀懿祖祧主
弘治元年十月礼部奏去岁宪宗皇帝神主升祔懿宗
皇帝神主奉祧而岁暮之祫当合毁庙之主而祭之安
奉于德宗皇帝室内以俟后殿之成今者始行岁暮祫
祭宜遣官祭告至期更奏祫祭事宜行翰林院改撰祝
卷八十三 第 19b 页 WYG0598-0484d.png
文及令太常寺至期陈设懿祖皇帝御座于太庙正殿
之左熙祖皇帝之上衣冠等物同时陈设祭毕仍旧安
奉著为常典从之
   议二后题主迁祔
隆庆元年礼部言孝洁肃皇后神主将祔太庙宜就奉
先殿西夹室改题以俟迁祔孝烈皇后神主将专祀殿
宜迁于西夹室同题以俟奉安又国家旧制太庙一岁
五享而节序忌辰等祭则行于奉先殿若有别殿专祀
卷八十三 第 20a 页 WYG0598-0485a.png
则诸祭并行于别殿今孝洁肃皇后既祔太庙则奉先
殿宜奉安神主孝烈皇后既改祀别殿则奉先殿原设
神位亦宜奉迁乃奏上应行礼仪
  荐谥号
   庄肃皇后谥议
嘉靖十四年礼官以大行庄肃皇后谥为请上命会官
议奏于是文武诸臣及科道等官会东阁集议大学士
张孚敬曰庄肃皇后与累朝事体不同其谥册之文止
卷八十三 第 20b 页 WYG0598-0485b.png
宜二字四字礼部尚书夏言曰今在庙列圣元后俱十
二字恐二字四字未称大学士李时曰二字四字太少
须得八字孚敬曰礼官谓何言曰请谥者礼官之职定
谥者翰林之事今众议未协当请上裁都御史王廷相
曰庄肃作配武宗今日之事似应一体吏部左侍郎霍
韬曰谥者天下之公非天子自行之宜备陈以请言等
乃集上其议因奏曰昔周公之制谥法非使臣议君子
议父也盖谥以尊名节以壹惠虽以君父之尊必称天
卷八十三 第 21a 页 WYG0598-0485c.png
以谥之示不敢私也古人尚质谥法简严故称美之言
无几后世帝后之谥始有不一其书者亦臣子尊崇之
情所谓以义起者也生今之世则当行今之礼本朝列
圣元后之谥皆十二字夫大行盛名帝后媲美妻以夫
尊礼宜与并武宗庙谥既与列圣相同则庄肃谥号似
亦不当稍异且今号谥祗以表行尊名为典其于服制
有无名分尊卑本不相涉皇上特命会官集议者祗欲
考据懿行以定谥尽人道之终始耳非议字数之增减
卷八十三 第 21b 页 WYG0598-0485d.png
也况二字四字八字之拟于礼无据而十二字之拟似
为累朝事例宜今日所当遵者若上册行礼自当别议
仪节以避抗尊之嫌奏入上览之不悦曰朕与皇兄义
乃手足昔方受命之初犹在藩服有臣子之道今受命
即位兹遇皇嫂之丧无有事嫂如事母之礼矧两宫在
上而昭圣皇太后有母道所压尤为未便再会官议拟
归一以闻于是复集东阁议成国公朱凤等太子太保
吏部尚书汪铉等皆曰今日定谥之议圣谕甚明昨礼
卷八十三 第 22a 页 WYG0598-0486a.png
部惟以庄肃皇后大行固上同于列后若论大分实上
压于两宫遽加全礼委于皇上有伦理之嫌今日大行
庄肃皇后谥议止宜且据谥法二字以表称懿行俟他
日再加徽号以备全典庶几情理两得议上得旨既复
议归一皇嫂谥用六字曰孝静庄惠安肃毅皇后数既
用半且阴六又合其令翰林院撰册文礼部具仪择日
以闻
   孝洁皇后谥议
卷八十三 第 22b 页 WYG0598-0486b.png
嘉靖十五年礼部尚书夏言等奏悼灵皇后神主先因
祔于所亲暂祔奉慈殿孝惠太后之侧兹三后神主既
拟迁于陵殿则悼灵亦宜暂迁奉先殿旁室岁时享祀
祀及有祭告祖宗则一体设馔而但不启主匮不见祝
称斯为合礼又先皇后正位中宫七年懿行纯德足以
母仪天下其原谥悼灵考之谥法在悼虽协年中早夭
之义而灵义有六类非美大之称请下翰林院更议褒
称垂示后世上从其言诏改谥曰孝洁
卷八十三 第 23a 页 WYG0598-0486c.png
   陵殿三后称号
嘉靖十五年面谕礼卿夏言曰三后神主称皇太后太
皇太后者乃子孙所奉尊称今既奉迁陵殿实同帝后
之列揆之名实于礼未宜似当更正卿其会翰林院礼
科详议具闻至是言等议曰礼天子惟一帝一后配享
于庙礼之正也兹三后神主礼不祔庙义当从祧已经
圣明定制迁奉陵殿深合典礼但三后称皇太后于奉
慈殿乃子上尊号于母孙上尊号于祖母礼也若今日
卷八十三 第 23b 页 WYG0598-0486d.png
孝肃太皇太后奉迁于裕陵实在英宗睿皇帝孝庄睿
皇后之侧孝穆皇太后孝惠太皇太后奉迁于茂陵实
在宪宗纯皇帝孝贞纯皇后之侧则当各从夫妇之义
而不当仍袭子孙之称臣等据礼佥议请改题孝肃太
皇太后神主止称孝肃贞顺康懿先烈辅天成圣皇后
不用睿字孝穆皇太后神主止称孝穆慈惠恭恪庄僖
崇天承圣皇后孝惠太皇太后神主止称孝惠康肃温
仁懿顺协天佑圣皇后俱不用纯字则庶嫡之称有别
卷八十三 第 24a 页 WYG0598-0487a.png
夫妇之分无嫌而尊尊亲亲之道兼隆而无失矣上曰
卿等既会议佥可其如议
  配享
   太庙合祭功臣配享
洪武四年定太庙合祭功臣配享先是特享太庙命以
青布帏列功臣之位于庙庭中俾预配享既而以亲王
与功臣分祀于两庑遂罢帏设之次及是合祭上谓中
书省臣曰太庙之祭以功臣配列于庑间然合祭之时
卷八十三 第 24b 页 WYG0598-0487b.png
朕意祖宗之神具在使功臣故旧之没者得少依神灵
以同享祀则不独朝廷宗庙之盛典亦以寓朕眷念功
臣不忘之意也其定合祭配享之位以闻于是礼官奏
凡合祭之时于太庙内为黄布幄殿设两庑中设祖考
神位亲王及功臣列于两庑每行礼既奠献祖考则遣
大臣各分献两庑制可
   重建配享功臣位次
嘉靖十六年武定侯郭勋请以始祖开国功臣郭英从
卷八十三 第 25a 页 WYG0598-0487c.png
祀得旨郭英同时赞佐皇祖功臣准配享太庙因命礼
部开注功臣位次以闻至是礼部上言祖宗时定列功
臣位次皆序封爵首王次公次侯次伯洪武功臣以徐
达等自为序永乐功臣以张玉等自为序今观庙庑所
列以诚意伯刘基列于六王之次群公之上似为不伦
今因营国公郭英定列从祀之时亦照封爵定列上请
圣裁得旨庙中配享与朝廷宴礼相同岂可怀私位次
一以爵序
卷八十三 第 25b 页 WYG0598-0487d.png
  各殿室
   别建奉先殿
洪武三年上谓礼部尚书陶凯曰事死如事生朕祖考
陟遐已久不能致其生事之诚然于追远之道岂敢怠
忽复感叹曰养亲之乐不足于生前思亲之苦徒切于
身后今岁时致享则于太庙至于晨昏谒见节序告奠
古必有其所尔考论以闻于是凯奏宋太庙一岁五享
宫中自有奉先天章阁钦先孝思殿奉神御画像天子
卷八十三 第 26a 页 WYG0598-0488a.png
日焚香时节朔望帝后生辰皆遍祭用常馔行家人礼
古者宗庙之制前殿后寝尔雅曰室有东西厢曰庙无
东西厢有室曰寝庙是栖神之处故在前寝是藏衣冠
之处故在后自汉以来庙在宫城外已非一日故宋建
钦先孝思殿于宫中崇政之事以奉神御今太庙祭祀
已有定制请于乾清宫左别建奉先殿以奉神御每日
焚香朔望荐新节序及生辰皆于此祭祀用常馔行家
人礼
卷八十三 第 26b 页 WYG0598-0488b.png
   奉先殿祭仪
奉先殿成殿建于宫门内之东南向正殿五间深二丈
五尺前为轩五间深一丈二尺五寸遂命礼部制四代
帝后神位衣冠并定诸祭仪物及常用祝文于是礼部
定议每日朝晡上及皇太子诸王二朝皇后率妃嫔日
进膳馐每月朔荐新正月用韭荠生菜鸭子鸡子二月
水芹台菜蒌蒿子鸡三月新茶笋鲤鱼四月梅杏樱桃
黄瓜彘雉五月来禽茄子桃李大麦小麦嫩鸡六月莲
卷八十三 第 27a 页 WYG0598-0488c.png
子西瓜甜瓜冬瓜七月梨枣菱芡蒲萄八月新米粟穄
藕芋茭白嫩姜鳜鱼九月栗子橙小红豆鳊鱼十月山
药柑橘兔十一月荞麦甘蔗鹿獐雁十二月菠菜芥菜
白鱼鲫鱼其品物太常司官每月奏闻送光禄寺供荐
新献新则凡遇时新品物太常司官亦每月奏闻送光
禄寺供献其常用祝文正旦曰正旦之吉万象维新追
念恩德不胜感慕谨具牲醴庶品恭率眷属诣庙献祭
十月朔则曰时维孟冬气候初寒冬至则曰冬至令节
卷八十三 第 27b 页 WYG0598-0488d.png
阳气初生上元清明端阳中元重阳等节则曰时维某
节礼严常祀馀并同前
   奉先殿神主式
上将幸临濠谕中书省臣制奉先殿四代帝后神主及
龛须精致朕还日视其成礼部遂奏神主之制高一尺
二寸阔四寸趺高二寸用木为之饰以金缕以青字神
龛高二尺阔二尺趺高四寸朱漆镂金龙凤花板开二
窗施红纱侧用金铜环内织金文绮为藉从之
卷八十三 第 28a 页 WYG0598-0489a.png
   奉迁三后主于陵殿
嘉靖十五年庚午诏礼部会廷臣议奉迁三后神主于
陵殿先是上谕尚书夏言曰庙重于陵礼制故严庙中
一帝一后陵则二三后配葬今别建奉慈殿不若奉主
于陵殿为宜且梓宫配葬而主乃别置近于黜之非亲
之也此关典礼其会议以行言既会内阁覆奏上上曰
然此与崇先殿不同周人祀后乃始祖之母今奉慈殿
但名存耳四时之祭舞乐俱无其会官议闻至是礼部
卷八十三 第 28b 页 WYG0598-0489b.png
会廷臣上议曰自古天子惟一帝一后配享于庙所生
之母别荐于寝身殁而已斯礼之正故礼有享先妣之
文周閟宫宋别殿皆此义也我孝宗皇帝于奉先殿侧
特建奉慈殿别祭孝穆皇太后后祔孝肃太皇太后近
复祔孝惠太皇太后盖子祀生母以尽终身之孝焉尔
然礼于妾母不世祭疏曰不世祭者谓子祭之于孙则
止明继祖重故不复顾其私祖母也今陛下于孝肃曾
孙也孝穆孙属也孝惠孙也礼不世祭义当拟祧若崇
卷八十三 第 29a 页 WYG0598-0489c.png
先殿之建则陛下以子事考庙当世享故世庙配太庙
而作崇先殿配奉先殿而作也义不侔矣臣考宋熙宁
罢奉慈庙故事与今事略同但祧义惟适主为重若当
时瘗主陵园则袭故人栗主既主乃埋桑主之说而误
用之非礼也今圣谕迁主陵庙岁时祔享陵祀如故尤
为曲尽非前代所及请即诹日具仪行报可
   皇后别殿专祀
隆庆元年二月礼部言国朝庙制一后配帝其礼甚严
卷八十三 第 29b 页 WYG0598-0489d.png
如先年孝肃皇太后孝穆太皇太后孝惠太皇太后神
主皆祀于别所今孝烈皇后改题神主宜敕所司于大
内别建殿宇奉安以副皇上一体孝事之意上命礼部
官定议以闻至是上议言列后奉祀别所例有二端非
祀于大内之别殿则祀于陵寝然内殿之祀似近而专
陵寝之祀稍疏而远今孝烈皇后以先帝祀之则位非
元配太庙祔享之礼固当迁改以皇上祀之则分为母
后近方祗奉尊称若使遽迁于陵寝则于皇上追崇之
卷八十三 第 30a 页 WYG0598-0490a.png
孝臣民瞻戴之情均有未安臣等反复详议惟大内别
殿之祀为当疏入得旨俱如议行遂以景云殿奉孝烈
皇后专祀
   罢玉芝宫祀
隆庆元年二月礼部言睿宗献皇帝慈孝献皇后既升
祔太庙奉祀内殿凡行礼之日已与列圣同临鉴享而
复有玉芝宫诸祭祀似为烦数请悉罢之止存日供之
膳上谓玉芝祀典出自皇考孝思复命详议以闻于是
卷八十三 第 30b 页 WYG0598-0490b.png
尚书仪等复言我朝宗庙之常礼如每年四孟及岁暮
大祫则止行于太庙大小节辰及列圣考妣忌辰则止
行于内殿未尝有并祭者国有大事或告于太庙或告
于内殿亦未尝有并告者今于玉芝宫则无所不祭无
所不告是列圣皆一祭一告而睿宗两祭两告也其在
先帝行之则以为丰于祢未为不可今睿宗于皇上为
皇祖凡事必两祭两告则远而列圣近而先帝皇上将
何以处之此所谓礼之难行难继者也至于日供之膳
卷八十三 第 31a 页 WYG0598-0490c.png
则有可言者谨考南京奉先殿奉太祖以上列祖神位
于中迨北京奉先殿成南京奉先殿各祭俱罢而供膳
至今不辍盖以奉安神位之所而特存有举莫废之义
也今玉芝宫既为睿宗原庙近又设有二圣神位故臣
等以为日供之膳宜加旧奉设而悉罢其四时享祫及
节序忌辰并有事奉告之祭庶国家之典礼先帝之孝
思可以两全上从其议
  时享
卷八十三 第 31b 页 WYG0598-0490d.png
   酌定时享与陵祭重复
嘉靖十四年上召礼部尚书夏言至文华殿谕曰清明
节既遣官上陵行礼内殿复有祭祀似涉烦复卿宜从
容讲明越数日复召对于文华殿言因请更正其礼上
即令议闻于是言上奏曰祭祀之典有礼有义祭不欲
疏疏则怠祭不欲数数则烦不疏不烦协礼与义事神
之道尽矣我朝祀典之在宗庙为有司所掌者如特享
时享祫祀禘祭俱经皇上稽古定制足应经义可为世
卷八十三 第 32a 页 WYG0598-0491a.png
法惟是上陵之礼仪及奉先殿一应祭祀多沿前代故
事况掌在内庭容有礼官所未及知者比蒙圣谕所及
臣窃加讨论于陵祀一节诚有可议国家上陵之祀每
岁凡三清明中元冬至是也夫中元系是俗节事本不
经往因郊祀在正首故冬至有上陵之礼盖重一气之
始用伸报本之义云耳今皇上先复郊典于冬至既行
大报配天之礼则追报本始于郊禋为重而陵祀为轻
况有事南郊之日乃辍陪祀臣僚远去山陵恐于尊祖
卷八十三 第 32b 页 WYG0598-0491b.png
配天之诚若有所分臣愚以为冬至上陵可罢而中元
陵祀遣官之礼可移于霜降日举行惟清明节上陵如
旧盖清明礼行于春即礼经所谓雨露既濡君子履之
有怵惕之心者也霜降礼行于秋即所谓霜露既降君
子履之有悽怆之心者也夫雨露之降草木实先被之
于是有陵墓之思义斯切耳若夫二节既有遣官陵祀
之典则内殿之祭诚不宜重复举行庶几合礼与义而
可以垂示永久矣议入上曰内殿祭仪已别谕卿同辅
卷八十三 第 33a 页 WYG0598-0491c.png
臣议奏上陵遣祭春以清明秋以霜降冬至已止于奉
先殿有祭并中元仍遣官诣陵祭祀各衙门官不必去
著为令
   孟夏荐麦
嘉靖十四年初荐新麦于内殿赐百官麦饼先是上谕
尚书夏言曰内殿礼仪四月八日俗事宜革去但有赐
百官不落夹之例此当议改日行已复谕曰礼记月令
篇谓是月麦先熟以荐寝庙今可据此义岁以孟夏之
卷八十三 第 33b 页 WYG0598-0491d.png
五日荐内殿赐百官仍具米食造如旧名麦饼卿可与
辅臣议闻于是言及大学士张孚敬李时奏曰四月八
日例赐百官不落夹者相沿释氏之说于礼无据及考
礼经岁月令篇是月荐麦寝殿盖重五榖之先以荐新
也兹蒙圣谕仰见皇上据经析礼不因故袭俗得先王
遗意可垂万世请著为令许之
   两妃位次祭器
成化二十一年十月太常寺以英庙惠妃节朔致祭并
卷八十三 第 34a 页 WYG0598-0492a.png
与英庙贤妃位次祭品为请上曰惠妃位列贤妃之次
冬至用素羞于柩前祭之
  忌辰享
   忌辰礼俱用宋制
永乐元年庚辰礼部尚书李至刚等奏五月初十日恭
遇太祖高皇帝忌辰考宋会要凡国忌前后各二日不
行刑不视事不举音乐禁屠宰百官赴景灵宫奉真殿
行香今谨议得忌辰前期二日上服浅淡衣服御西角
卷八十三 第 34b 页 WYG0598-0492b.png
门视事至日早于奉先殿祭祀初八日至初十日不鸣
钟鼓不行赏罚不举音乐禁止屠宰文武官自初八日
服浅淡衣服黑角带侍朝至日早赴孝陵行礼从之仍
命八月初十日孝慈高皇后忌辰礼亦如之于是至刚
复言宋制凡忌日于各佛殿诵经设帝后位百官行香
今后宜依宋制于天禧寺五寺并朝天宫令僧道诵经
三昼夜上曰子于父母固当无所不用其心但人君之
孝与庶人之孝不同为人君者奉天命为天下主社稷
卷八十三 第 35a 页 WYG0598-0492c.png
所寄生灵所依但当谨身修德深体天心恪循成宪为
经国远谟使内无邪奸外无盗贼宗社奠安万民乐业
斯孝矣如不能此而惟务修斋诵经抑末矣
   忌辰视事仪
正统元年五月行在礼部上祖宗忌辰礼仪先是上谓
尚书胡濙曰朕念祖宗恩德深厚每遇忌辰良切悲感
食稻衣锦岂心所安尔礼部其与翰林院详议以闻至
是大学士杨士奇杨荣学士杨溥议每岁遇太祖高皇
卷八十三 第 35b 页 WYG0598-0492d.png
帝孝慈高皇后太宗文皇帝仁孝文皇后仁宗昭皇帝
忌辰上服浅淡色衣不鸣钟鼓于奉天门视事宣宗皇
帝忌辰小祥之日上服浅淡色衣不鸣钟鼓于西角门
视事从之
   忌辰免奏事
弘治十六年八月吏部尚书马文升言臣伏闻宣德间
有旨仁祖忌辰诸司悉免奏事自太祖至仁祖生忌俱
辍朝一日其后不知始于何时仁祖忌辰照常奏事惟
卷八十三 第 36a 页 WYG0598-0493a.png
太祖至宪宗忌辰百官浅淡服色黑角带朝廷亦出视
朝鸣钟鼓奏事与亲王及文武一品官忌日辍朝事例
反有不同且与古礼未合又与宣宗敕旨有违臣切思
之自仁宗至宪宗世有远近服有隆杀臣愚欲自仁祖
忌辰至英宗睿皇帝生辰照旧视朝鸣钟鼓百官浅淡
服色黑角带奏事若遇宪宗皇帝孝穆皇太后忌日皇
上于奉先等殿祭祀毕回宫不出视朝著浅淡服进素
膳渊默以居不与他事或如宣宗圣旨自太祖至宪宗
卷八十三 第 36b 页 WYG0598-0493b.png
生忌照例俱辍朝一日若遇宪宗皇帝孝穆皇太后忌
日仍如臣前所拟而行上令礼部稽考古礼详议以闻
礼部谓古礼经传所载忌日谓亲死之日则死日为忌
而非谓生辰也其曰忌日不用不以此日为他事也曰
忌日不乐是不可举吉事也是则此日当专意于哀思
父母其馀一切事务皆当不举也文升所奏固为有见
但奉有先朝事例迄今见行不敢更易伏乞圣明裁断
上曰列圣忌辰已有旨浅淡服色视事矣
卷八十三 第 37a 页 WYG0598-0493c.png
 陵寝备考
  陵制
   皇陵改葬
吴元年上至濠州追念仁祖太后始葬时礼有未备议
欲改葬问博士许存仁等改葬典礼当何据存仁等曰
礼改葬易常服用缌麻葬毕除之今当其礼上怆然曰
改葬虽有常礼父母之恩岂能尽报耶命有司制素冠
白缨衫绖皆以粗布为之起居注王祎曰比缌为重矣
卷八十三 第 37b 页 WYG0598-0493d.png
上曰与其轻也宁重时有言改葬恐泄山川灵气乃不
复启葬但增土以培其封陵旁居民汪文刘英于上有
旧召至慰抚之遂令招南陵党二十家以守陵墓命有
司复其家
   陵号不祭告
洪武元年上仁祖淳皇后陵名曰英陵初礼部尚书崔
亮以为历代诸陵皆有名号今仁祖陵宜加以尊名上
乃定曰英陵亮复奏请下太常行祭告礼时太常博士
卷八十三 第 38a 页 WYG0598-0494a.png
孙吾与以为山陵之制莫备于汉凡人主即位之明年
将作即营陵地以天下贡赋三分之一入山陵如汉文
帝起灞陵欲以北山石为椁时文帝尚在尊位岂有陵
号祭告之礼乎又唐太宗昭陵之号定于葬长孙皇后
时武后合葬乾陵其号定于高宗初葬之日其时帝后
之陵初未有两号其于祭告之礼决无有也盖庙号与
陵号不同庙号是易大行之号不祭告不可也故必上
册谥以告之神明若陵之有号者则后之嗣王所以识
卷八十三 第 38b 页 WYG0598-0494b.png
别先陵而已故历代皆不以告今英陵加号尚书崔亮
欲行祭告臣窃以为非礼之宜愿罢其说亮曰加上陵
号尊归先世考之典礼如汉光武加上先陵号曰昌宋
太祖加上高祖陵曰钦曾祖陵曰康祖陵曰定考陵曰
安盖创业之君尊其祖考则亦尊崇其陵既尊其陵亦
必以告礼缘人情加先帝陵号而不以告先帝者非人
之情也臣以为告之是于是廷议皆是亮遂命俟英陵
碑石成遣太常行祭告礼
卷八十三 第 39a 页 WYG0598-0494c.png
   孝庄太皇陵殿祀议
弘治十七年上御西角门朝退遣内官召大学士刘健
李东阳谢迁至内门煖阁素幄中上起立曰陵庙事须
商量健等对曰昨蒙遣太监扶安谕示孝庄睿皇后葬
未合礼欲为釐正此盛德事臣等仰见皇上圣孝高出
前古不胜叹慕上袖出裕陵图一纸指示曰此未合礼
昨见成化年彭时姚夔辈奏章先朝大臣忠厚为国如
此先帝亦甚不得已耳健等对曰诚如圣谕但今日断
卷八十三 第 39b 页 WYG0598-0494d.png
自圣衷则天下臣民无不痛快垂之史册万世有光矣
上曰钦天监言恐动风水朕已面折之今日开圹合葬
不为动风水乎皇堂不通则天地否塞通之则风气流
行恶得言动惟一点诚心为主料亦无害皆曰皇上一
念孝诚可以格天吉无不利上曰此事不难若祔庙之
礼尤所当讲健等奏曰先年议奏已定慈懿太后居左
今大行太皇太后居右合祔裕陵配享英庙且引唐宋
故事为证臣等以此不敢轻议其实汉以前惟一帝一
卷八十三 第 40a 页 WYG0598-0495a.png
后唐始有二后宋亦有三后并祔者上曰二后已非三
后尤为非礼事须师古末世鄙亵之事不足学太皇太
后鞠育朕躬恩德深厚朕何敢忘但一人之私情耳钱
太后乃皇祖册立正后我朝祖宗以来惟一帝一后今
若并祔乃从朕坏起恐后来杂乱无纪极耳且如孝庄
太后朕生身母止尊称为皇太后别祭于奉慈殿今仁
寿宫前殿尽宽大意欲奉太皇太后于此他日奉孝穆
太后于后殿岁时祭享一如太庙不敢少缺健等皆未
卷八十三 第 40b 页 WYG0598-0495b.png
敢应上曰此事却难处仍旧则理有未安更之则违先
帝之意又违群臣会议会议犹可奈先帝何朕尝思之
夜不能寐先帝固重而祖宗之制为尤重耳然朕亦难
于降旨可议行之健等对曰此事重大非廷议不可退
乃上疏言成化四年间慈懿皇太后崩逝之日群臣会
议有二后并配之文窃闻先帝遇天下难处之事群臣
为委曲将顺之词或者不能无疑焉伏望特敕礼部仍
会集群臣咨询众议稽本朝祖宗之庙制质古先圣王
卷八十三 第 41a 页 WYG0598-0495c.png
之训典务合大公允归至当上命礼部会多官稽考典
制详议以闻于是会集英国公张懋吏部尚书马文升
等议谓宗庙之礼乃天下之公议非子孙得以私之自
古昔以来殷周七庙父昭子穆各有配座一帝一后礼
之正仪盖阴阳相配之理也下至春秋以鲁隐之国而
书考仲子之宫胡安国传云孟子入惠公之庙仲子无
祭享之所以此观之春秋之世去先王未远鲁秉周礼
先王之制犹有存者祖庙无二配故也先王之制槩亦
卷八十三 第 41b 页 WYG0598-0495d.png
可见伏睹宪祖皇帝成化四年敕谕群臣有曰朕心终
不自安敢窃窥我先帝之至情以重违慈意不得已而
勉从群臣并配之议群臣欲权以济事亦不得已而进
此议也据正礼而区处适宜以上副先帝在天之遗志
端有待于今日稽之周礼有祀先妣之文疏云姜嫄也
是则太母得特立庙以专祀自周然矣诗所谓閟宫是
已唐宋礼制无常初正终乱固无足言但其间推尊太
后不配食祖庙者则别立殿以享之亦得閟宫之义至
卷八十三 第 42a 页 WYG0598-0496a.png
我国朝祖宗太庙之建一遵古典迄今已溢九庙庙皆
有配配皆无二又于禁庭内建奉先殿得以朝夕供荐
仰惟皇上继统动率旧章今大行圣慈仁寿太皇太后
所有奉安神主宜于奉先殿之外相应处所建一新庙
如诗之閟宫宋之别殿岁时荐享一依太庙奉先殿之
仪祀专而且近礼勤而且便矣隆名徽号仍称太皇太
后极其尊崇永受万年之享则情义两尽议上上即复
召大学士刘健等至素幄上袖出奉先殿图指示其西
卷八十三 第 42b 页 WYG0598-0496b.png
一区曰此奉慈殿也又指其东一区曰此神厨也欲于
此地别建殿奉迁孝穆太后神主并祭于此如何健等
皆对曰最当又问位次如何皆对曰太皇太后中一室
孝穆太后或左或右一室上曰须在左后来有如此者
却居右耳于是上亲批会议本曰祀享重事礼当详慎
卿等稽考古典及祖宗庙制既已明白都准议特建庙
奉享仍称太皇太后以伸朕尊亲之意后世子孙遵守
崇奉永为定制于是中外翕然称为得礼盖自庚申之
卷八十三 第 43a 页 WYG0598-0496c.png
召不奉接者已阅五年至是连奉顾问龙颜温霁天语
周详视昔有加而明习国事洞察义理惓惓以宗庙纲
常为已任有非臣下所能涯涘矣后陵事竟不行盖钦
天监以为岁杀在北方向不利内官监亦谓事干英庙
陵寝圣意终不得已乃于陵殿神坐奉移英庙居中孝
庄居左而孝肃居其右云
   预定寿宫规制
嘉靖十五年五月初上谒陵还召见辅臣李时礼部尚
卷八十三 第 43b 页 WYG0598-0496d.png
书夏言于行宫谕以务建寿宫规制谓宜略仿长陵重
加抑杀纸衣瓦棺朕所常念其享殿以砖石为之地中
宫殿器物等旧仿九重法宫为之工力甚钜此皆虚文
且空洞不实宜一切釐去不用至是言等拟上图制上
命会同侯郭勋礼工二部翰林院讲读诸臣通将皇妃
从葬之式总拟定图进览于是诸臣议奏皇上过于贬
损无以称臣子尊崇之礼其享殿明楼宝城请量依长
陵规制其地中宫殿等项请存其制至于列圣诸妃从
卷八十三 第 44a 页 WYG0598-0497a.png
葬之制具载会典今拟于外垣之内宝城之外左右相
向以次而祔庶为合礼上乃从之
  陵祭
   迁祀懿文太子主于陵园
永乐元年戊寅遣安王楹祭告懿文太子迁其主于陵
园盖建文初尊谥懿文为孝康皇帝庙号兴宗升祭于
太庙至是礼官言考之古典于礼未安遂命迁主置陵
园仍旧谥号曰懿文皇太子岁时致祭如常仪
卷八十三 第 44b 页 WYG0598-0497b.png
   陵寝节序祀仪
洪武八年乙卯诏翰林院臣考议陵寝朔望节序祭祀
礼翰林学士乐韶凤等奏谨按汉诸庙寝园各有寝有
便殿日祭于寝月祭于庙时祭于便殿后汉都于洛阳
以关西诸陵久远但四时用特牲祀每帝西幸即亲诣
洛阳陵每正月郊祀庙毕以次上陵唐园陵之制皇祖
以上至太庙陵皆朔望上食元日冬至寒食伏腊社各
一祭皇考陵朔望及节祭日进食又荐新于诸陵高宗
卷八十三 第 45a 页 WYG0598-0497c.png
永徽二年有司言献陵三年之后每朔上食其冬夏二
至伏腊清明社节亦上食显庆五年太常博士彭景直
上疏曰近代始以朔望诸节日祭于陵惟汉时议京师
自高祖下至宣帝等陵旁立庙园各有寝有便殿故日
祭于寝月祭于便殿唐玄宗开元二十三年四月敕献
昭乾芝桥恭六陵朔望上食冬至寒食日各设一祭如
节祭与朔望相值依节祭礼宋每岁春秋仲月遣太常
寺正卿朝拜祖宗诸陵钦惟我朝祭祀皇陵旧仪每岁
卷八十三 第 45b 页 WYG0598-0497d.png
元旦清明七月望十月朔冬至日俱用太牢遣官致祭
白塔二处则用少牢其伏腊社每月朔望日则用特羊
祠祭署官行礼如节与朔望伏腊社同日则用节礼从

   遣亲王谒祭
宣德元年行在礼部进郑王诣南京谒陵合行事宜先
是上以即位之初未及躬诣孝陵议遣郑王谒祭仍命
丰城侯李贤行在兵部尚书李庆从行诏行在礼部议
卷八十三 第 46a 页 WYG0598-0498a.png
礼仪及随从官员赏赐至是奏王启行预告奉先殿太
宗皇帝几筵仁宗皇帝几筵及皇城门城隍等神其缘
途应祀神祇预期遣王府官告祭到南京王祭告皇城
门及城隍等神入谒告奉先殿告孝陵及懿文陵贞静
顺妃悼僖丽妃享堂凡遇正旦万寿圣节皇太后圣节
中宫千秋王于本府拜进表笺由西安门出入南京各
衙门官止于朔望日见王王府遇有合行事务照常例
发落五军六部都察院等衙门合行事务俱照常例发
卷八十三 第 46b 页 WYG0598-0498b.png
落应合奏者具奏施行王日用饮膳南京光禄寺给送
王往复经过文武官或耆老等进礼物者长史司启王
收受并进随侍官员军校人等赏例丰城侯李贤钞十
五锭兵部尚书李庆十锭指挥人钞六锭千户长史仪
卫镇抚人伍锭百户所镇抚纪善等官人钞四锭旗军
校尉人三锭吏曲医士厨役人钞二锭军伴皂𨽻人等
人钞一锭
   祭陵不华服
卷八十三 第 47a 页 WYG0598-0498c.png
正统元年闰六月上谕行在礼部臣曰山陵祭祀哀戚
存焉服饰华丽岂礼所宜朕自今后每祭孝陵长陵献
陵景陵行礼之日与百官俱服浅色衣服如洪武永乐
例尚书胡濙等顿首奉命
   谒陵赏赐进献
正统十三年礼部尚书胡濙等奏圣驾谒陵临幸之所
臣民有以物来献者例给价值或赐衣服宜行所司量
支纻丝衣绢衣并钞以备给赏从之又奏车驾诣天寿
卷八十三 第 47b 页 WYG0598-0498d.png
山躬修祀事文武群臣人等进香正统十年二百八十
九炷十一年五百二十七炷十二年一千一百七十一
炷十三年至二千二百七十五炷今岁又增至三千五
百七十五炷除公侯伯驸马文职官五品以上武官四
品以上并近侍风宪官每香三炷宜如例赏钞一千贯
其诸司属官及将军旗校办事官吏军民人等旧无进
香例俱难给赏乞敕今后扈驾公侯伯驸马文官五品
以上武官三品以上并近侍风宪官每一衙门止许进
卷八十三 第 48a 页 WYG0598-0499a.png
香一炷馀皆禁止庶无亵渎上曰诸司属官及军民人
等以香来进亦足以见尊敬祖宗之诚何以沮之第赏
例宜损于前其人赐钞三锭著为令
   天寿山祔北岳
景泰七年太常寺奏今五岳四渎皆在祀典钟山以孝
陵所在祔神主于中岳每岁孟春祭南郊既合祀之仲
秋祭山川又专祀之惟天寿山祖宗三陵所在今又益
于寿陵犹未列诸祀请于每岁春祈秋报附祭天寿山
卷八十三 第 48b 页 WYG0598-0499b.png
神主于北岳之坛虽牲牢不加而事体得宜诏从之
   陵寝灾变祭告
弘治十五年遣驸马都尉马成诣凤阳祭告皇陵及山
川之神先是守备凤阳内官监太监倪文奏自本年七
月初三日暴风猛雨交作于是皇陵皇城万岁山独山
龙兴寺第一山圆丘方丘南山及一应坛壝树木拔折
者无虑万馀株官民屋舍吹倒者一千五百馀间槐柳
等木不可胜计于是礼部尚书张升引咎请罪因请行
卷八十三 第 49a 页 WYG0598-0499c.png
两京文武官员及凤阳守土大小官员各加修省毋或
怠忽仍请照例遣大臣一员祭告皇陵及山川之神以
慰圣祖在天之灵上纳之故有是命
   寿安太后卜葬
嘉靖元年时议择寿安皇太后葬地日久不决文武大
臣争言橡子岭地形高敞可以卜葬而上意必欲祔近
茂陵已降旨集议者数矣礼部尚书毛澄等雅知上孝
思深至不敢力争因持两端以奏上遂命择日兴工大
卷八十三 第 49b 页 WYG0598-0499d.png
学士杨廷和等言昔宋宁宗欲祔孝宗于裕思诸陵之
旁朱熹累疏谓祖宗之侧不当数兴工作惊动神灵先
年孝穆皇太后祔葬与宪庙玄宫同时掩土其后孝贞
皇太后亦不过开圹即葬今欲祔寿安皇太后于茂陵
左右旋开金井大兴土工宪祖在天之灵能自安乎且
其襟抱疏泄利害所关不细臣等知而不言是为负国
请如原议卜宅橡子岭便上犹豫未允命礼部钦天监
再行看择茂陵近地会官定议可否具奏
卷八十三 第 50a 页 WYG0598-0500a.png
   肃孝陵陪祀议
正德二年南京监察御史郭郛奏孝陵行香诸司大小
官通行陪祀而怠惰不至者甚多宜仿天寿山诸陵礼
制每遇时序分官分礼仍置籍以备监礼官察举礼部
议覆天寿山诸陵去京城百里外陪祭官往返必三阅
日若孝陵则在南京朝阳门外往返甚易与北不同且
行香礼仪行之百年已为定制但日久玩易不免废弛
宜令南京文武百官遵守如故其有假托偷惰者听监
卷八十三 第 50b 页 WYG0598-0500b.png
礼御史具名以闻庶乎人心之惧而典礼不谬从之
   陵祭日不祀内殿
嘉靖十四年先是上召礼部尚书夏言至文华殿谕曰
清明节既遣官上陵行礼内殿复有祭祀似涉烦扰卿
宜从容讲明越数日复召对于文华殿言退而上议请
罢冬至中元上陵而以秋祭改于霜降之日与清明礼
同其内殿不复设祭上曰内殿祭仪已别谕卿同辅臣
议奏上陵遣祭春以清明秋以霜降冬至已于奉先殿
卷八十三 第 51a 页 WYG0598-0500c.png
有祭并中元仍遣官诣陵祭祀各衙门官不必去著为

 
 
 
 
 
 
卷八十三 第 51b 页 WYG0598-0500d.png
 
 
 
 
 
 
 
 礼部志稿卷八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