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八十一
卷八十一 第 1a 页 WYG0598-0429c.png
钦定四库全书
 礼部志稿卷八十一
            明 俞汝楫 编
 祀法备考
  定郊庙祀法
   郊社宗庙议
洪武元年二月朔中书省臣李善长傅瓛翰林学士陶
安等进郊社宗庙议先是上𠡠礼官及翰林太常诸儒
卷八十一 第 1b 页 WYG0598-0429d.png
臣曰自昔圣帝明王之有天下莫严于祭祀故当有事
内必致其诚敬外必备其仪文所以交神明也朕诞膺
天命统一海宇首建郊社宗庙以崇祀事顾草创之初
典礼未备其将何以交神明致灵贶卿等其酌古今之
宜务在适中定议以闻至是善长等奏有国大祀曰圜
丘曰方丘曰宗庙曰社稷各具沿革以进 圜丘之说
曰天子之礼莫大于事天故有虞夏商皆郊天配祖其
来尚矣周官大司乐冬至日祀天于地上之圜丘大宗
卷八十一 第 2a 页 WYG0598-0430a.png
伯以禋祀昊天上帝孝经曰郊祀后稷以配天宗祀文
王于明堂以配上帝皆所以重报本反始之事礼之见
于遗经者可考也秦人燔书灭学仍西戎之俗立四时
以祀白青黄赤四帝汉高祖因之又增北畤兼祀黑帝
至于武帝有雍五畤之祠又有渭阳五帝之祠又有甘
泉太乙之祠而昊天上帝之祭则未尝举行至元帝时
合祭天地光武祠太乙遵元始之制而先王之礼变易
尽矣魏晋以来郊丘之说互有不同宗郑玄者以为天
卷八十一 第 2b 页 WYG0598-0430b.png
有六名岁凡九祭六天者北辰曜魄宝苍帝威灵仰赤
帝赤烟怒黄帝舍枢纽白帝白拒招黑帝协光纪是也
九祭者冬至祭昊天上帝于圜丘立春立夏季夏立秋
立冬祭五帝于四郊王者各禀五帝之精而王天下谓
之感生帝于夏正之月祭于南郊四月龙见而雩总祭
五帝于南郊季秋大享于明堂是也宗王肃者则以天
体惟一安得有六二岁二祭安得有九大抵多参二家
之说行之而至唐为尤详武德贞观间用六天之义永
卷八十一 第 3a 页 WYG0598-0430c.png
徽中从长孙无忌等议废郑玄议用王肃说乾封中复
从郑玄议焉宋太祖乾德元年冬至合祭天地于圜丘
神宗元丰中罢合祭哲宗绍圣徽宗政和间或分或合
高宗南渡以后惟用合祭之礼元初用其国俗拜天于
日月山成宗大德六年建坛合祭天地五方帝九年始
立南郊专祀昊天上帝泰定中又合祭然皆不亲郊文
宗至顺以后亲郊者凡四惟祀昊天上帝今当遵古制
分制天地于南北郊冬至则祀昊天上帝于圜丘以大
卷八十一 第 3b 页 WYG0598-0430d.png
明夜明星辰太岁从祀 方丘之说曰按三代祭地之
礼见于经传者夏以五月商以六月周以夏至日礼之
于泽中方丘盖王者事天明事地察故冬至报天夏至
报地所以顺阴阳之义也祭天于南郊之圜丘祭地于
北郊之方泽所以顺阴阳之位也然先王亲地有社存
焉礼曰享帝于郊祀社于国又曰郊所以明天道社所
以神地道又曰郊社所以祀上帝又曰明乎郊社之礼
或以社对帝或以社对郊则祭社乃所以亲地也书曰
卷八十一 第 4a 页 WYG0598-0431a.png
敢昭告于皇天后土则古者亦名地祇为后土也曰地
祇曰后土曰社皆祭地也此三代之正礼而释经之正
说自郑玄惑于纬书而谓夏至于方丘之上祭昆崙之
祇七月于泰沂之坛祭神州之祇析而二之后世宗焉
一岁二祭自汉武用祠官宽舒议立后土祠于汾阴睢
上礼如祀天而后世又宗之于北郊之外仍祠后土元
始间王莽奏罢甘泉泰畤复长安南北郊以正月上辛
若丁天子亲合祠天地于南郊而后世又因之多合祭
卷八十一 第 4b 页 WYG0598-0431b.png
焉由汉历唐千馀年间亲祀北郊者惟魏文帝之大和
周武帝之建德隋高祖之开皇唐玄宗之开元四祭而
已宋元丰中议专祭北郊故政和中专祭者凡四南渡
以后则惟摄祀而已元皇庆间议夏至专祭地未及施
行今当以经为正拟以今岁夏至日祀方丘以五岳五
镇四海四渎从祀 宗庙之说曰传谓万物本乎天人
本乎祖故为之宗庙以享祖考而致其报本之意也德
有厚薄故制有隆杀自天子至官司其制不同周制天
卷八十一 第 5a 页 WYG0598-0431c.png
子七庙而商书伊尹曰七世之庙可以观德则知天子
七庙自古有之不独周为然也若夫太祖百世不迁三
昭三穆以世次比至亲尽而迁焉此有天下之常礼也
若至周穆王时文王亲尽当祧共王时武王亲尽当祧
其以有功当宗故皆别立一庙而谓之文世室武世室
亦皆百世不迁汉高承秦之弊未尝立七庙至太上皇
崩始诏郡国立庙而皇祖以上无闻焉惠帝诏有司立
原庙又以沛宫为高祖庙又于陵傍立寝园庙自后每
卷八十一 第 5b 页 WYG0598-0431d.png
帝辄立一庙不序昭穆景帝尊高祖为太祖文帝为太
宗宣帝又尊武帝为世宗皆世世不毁至元帝始罢郡
国庙及寝园庙光武中兴于洛阳立高庙祀高祖及文
武宣元五帝天子亲奉祀于长安故高庙祀成哀平
帝京兆尹侍祠又别立四亲庙于南阳舂陵祀父南顿
君祖钜鹿都尉曾祖郁林太守高祖舂陵节侯皆岁时
郡县侍祠至明帝遗诏藏主于光烈皇后更衣别室后
帝相承皆藏主于世祖之庙由是同堂异室之制至于
卷八十一 第 6a 页 WYG0598-0432a.png
元莫之能改唐高祖追尊高曾祖考立四庙于长安太
宗议立七庙虚太祖之室玄宗创制立九室祀八世文
宗开成中礼官以景帝受封于唐高祖太宗创业受命
有功之主百代不迁亲尽之主礼合祧迁至禘洽则合
食如常其后以敬文武三宗为一代故终唐之世常为
九世十一室宋自太祖追尊僖顺翼宣四祖每遇禘则
以昭穆相对而虚东向之位神宗熙宁中奉僖祖为太
庙始祖至徽宗时增太庙为十室而不祧者五宗崇宁
卷八十一 第 6b 页 WYG0598-0432b.png
中取王肃说谓二祧在七世之外乃建九庙高宗南渡
祀九世至于宁宗始别建四祖殿而正太祖东向之位
元世祖中统三年初建宗庙于燕京以太祖居中为不
迁之祖至泰定中为七世十室今拟四代各为一庙庙
皆南向以四时孟月及岁除凡五享孟春特祭于各庙
孟夏孟秋孟冬岁除则各祭于高祖庙 社稷之说曰
周制小宗伯掌建国之神位右社稷左宗庙社稷之祀
坛而不屋必受霜露风雨以达天地之气凡起大事动
卷八十一 第 7a 页 WYG0598-0432c.png
大众必先告于社而后出其礼可谓重矣盖古者天子
社以祭五土之祇稷以祭五榖之神其制在中门之外
外门之内尊而亲之与先祖等人非土不立非榖不食
以其同功均利以养人故祭社必及稷所以为天下祈
福报功之道也然天子有三社为群姓而立者曰大社
其自为立者曰王社又有所谓胜国之社屋之不受天
阳国虽亡而存之以重神也后世天子之礼惟立大社
大稷以祀之社皆配以勾龙稷皆配以周弃汉因高祖
卷八十一 第 7b 页 WYG0598-0432d.png
除亡秦社稷立官大社大稷一岁各再祀光武立大社
稷于洛阳在宗庙之右春秋二仲月及腊一岁三祀唐
因隋制并建社稷于含光门之右仲春仲秋二时戊日
祭之玄宗升社稷为大祀仍以四时致祭宋制每岁以
春秋二仲月及腊日祭之元世祖营社稷于和义门内
少南以春秋二仲月上戊日致祭今宜祀以春秋二仲
月上戊日从之
   社坛不屋
卷八十一 第 8a 页 WYG0598-0433a.png
洪武元年十月壬子先是上尝命中书省及翰林院官
议于社稷坛创屋以备风雨至是翰林学士陶安奏考
诸礼天子大社必受风雨霜露以达天地之气若亡国
之社则屋之不受天阳也今于坛创屋非所宜若祭而
遇风雨则于斋宫望祭上是之
   奏躬祀去烦仪
洪武七年礼部奏凡大祀皇帝躬省牲其中祀小祀宜
命官省牲又旧仪凡皇帝躬祀入就位时太常司奏中
卷八十一 第 8b 页 WYG0598-0433b.png
严外办盥洗升坛饮福受胙各致赞词又凡祀各设爵
洗位涤爵拭爵饮福受胙初升坛再拜及祭酒唱赐福
胙之类俱似烦渎悉宜删去诏从之命著为式
   定祭祀日期
洪武七年命太常卿议祭祀日期于是定议风雷云雨
境内山川岳镇海渎皆以春秋仲月上旬择日以祭历
代帝王陵寝仲春上旬甲日祭城隍之神于山川后一
日祭社稷之神春秋二八月上戊日祭无祀鬼神春于
卷八十一 第 9a 页 WYG0598-0433c.png
清明日秋以七月望日冬用十月一日书之于牌依时以
祭著为式其祭日遣官监察不敬失仪者罪之
   增修南郊坛壝
洪武二十一年增修南郊坛壝于大祀殿丹墀内叠石
为台四东西相向以为日月星辰四坛又于内壝之外
亦东西相向叠石为台凡二十各高三丈有奇周以石
拦陟降为磴道台之上硺石为山形凿龛以置神位以
为五岳五镇四海四渎并风云雷雨山川太岁天下诸
卷八十一 第 9b 页 WYG0598-0433d.png
神及历代帝王之坛坛之后树以松柏外壝东南凿池
凡二十区冬月伐冰藏凌阴以供夏秋祭祀之用其历
代帝王及太岁风云雷雨岳镇海渎山川月将城隍诸
神并停春秋祭每岁八月中旬择日祭之日月星辰既
已从祀其朝夕日月禜星之祭悉罢之仍命礼部更定
郊庙社稷诸祀礼仪著为常式
   堤河神位号
正统五年工部左侍郎李庸言固安堤通济河皆已建
卷八十一 第 10a 页 WYG0598-0434a.png
祠设像而祀典未秩称谓无名请令礼官定议封号太
常岁修时祀事下礼部议尚书胡濙等言洪武中以岳
镇海渎封爵不经止称为某岳某渎之神一洗相沿
之陋今固安通济无缘复袭缪典至欲秩祀太常则永
乐中间浚济宁通漕为万世利其祠庙尚未有常祀今
崇报之典不应有加于彼请但于朔望今耆老土人供
奉香火其固安堤称为泸沟河之神通济河称为通济
河之神于礼为当从之
卷八十一 第 10b 页 WYG0598-0434b.png
  定诸神祀法
   太常司奏用唐制
洪武元年十二月乙酉太常司奏周礼以禋祀昊天上帝
又以实柴祀日月星辰以槱燎祀司中司命风师雨师
天府若祭天祀司民司禄而献民数榖数则受而藏之
汉高祖命郡国立灵星祠唐制立秋后辰日祀灵星立
冬后亥日遣官祀司中司命司人司禄以少牢宋祀如
唐而于秋分日祀寿星今拟立秋后辰日祀灵星立冬
卷八十一 第 11a 页 WYG0598-0434c.png
后亥日祀司中司命司人司禄如唐制为坛于城南上
从之
   访求祀典
洪武元年三月丙子命中书省下郡县访求应祀神祗
名山大川圣帝明王忠臣烈士凡有功于国家及惠爱
在民者具实以闻著于祀典令有司岁时致祭
   考群神古制定祀
洪武元年十二月上以太岁风云雷雨及岳镇海渎山
卷八十一 第 11b 页 WYG0598-0434d.png
川城隍诸神止合祭于城南诸神享祀之所未有坛壝
专祀非隆敬神祗之道命礼官考古制以闻至是礼官
奏太岁者十二辰之神按说文岁字从步从戌木星一
岁行一次历十二辰而一周天若步然也自子至已为
阳自午至亥为阴所谓太岁十二辰也阴阳家说又有
十二月将十二时所直之神若天乙天罡太乙功曹太
冲之类虽不经见历代用之唐宋不载祀典元每有大
兴作祭太岁月将日直时直于太史院至若风师雨师
卷八十一 第 12a 页 WYG0598-0435a.png
之祀则见于周官秦汉隋唐皆有祭天宝中又增雷师
于雨师之次因升风雨雷师为中祀宋元因之 又按
岳镇海渎之祀虞舜以四仲月巡狩而祭四岳东岳曰
泰山四岳之所宗也故又曰岱宗南岳曰衡山西岳曰
华山北岳曰恒山而未言五岳王制曰天子祭天下名
山大川五岳四渎始有五岳之称盖以中岳嵩山并列
也又周官小宗伯兆四望于四郊郑玄谓四望为五岳
四镇四渎者江河淮济也四镇者东曰沂山西曰吴山
卷八十一 第 12b 页 WYG0598-0435b.png
南曰会稽北曰医无闾诗序又曰巡狩而祀四岳河海
则又有四海之祭盖天子方望之事无所不通而岳镇
海渎在诸侯封内诸侯亦各以其方祀之奏罢封建岳
渎皆领于祀官及汉复建诸侯则侯国各祀其封内山
川天子无预焉武帝时诸侯或分或废五岳皆在天子
之邦宣帝时岳渎始有使者持节侍祠之礼由魏及隋
岳镇海渎皆即其地立祠命有司致祭唐宋之制有命
本界刺史县令之祠有因郊祀而望祭之祠又有遣使
卷八十一 第 13a 页 WYG0598-0435c.png
之祠元遣使祀岳镇海渎分东西南北中为五道 其
天下山川之祀虞书曰望于山川遍于群神周颂曰怀
柔百神周礼小宗伯兆山川丘陵坟衍各因其方王制
凡山川之小者其祭秩视伯男子刘向谓山川能生物
出云雨施润泽品类以百数故视伯子男其在诸侯封
内者诸侯又自祭之如楚祭睢漳晋祭恶池齐祭配林
是已秦罢封建则皆领于祀官焉由汉唐以及宋元岳
镇海渎之外又有其馀山川之祀不独岳渎也 城隍
卷八十一 第 13b 页 WYG0598-0435d.png
之祀莫详其始先儒谓既有社矣不应复有城隍故唐
李阳冰缙云城隍记谓祀典无之惟吴越有之然成都
城隍祠太和中李德裕所建张说有祭城隍文杜牧有
祭黄州城隍文则不独吴越为然又芜湖城隍建于吴
赤乌二年高齐慕容俨梁武陵王祀城隍神皆书于史
又不独唐而已宋以来其祀遍天下或锡庙额或颁封
爵至或迁就傅会各指一人以为神之姓名如镇江庆
元宁国太平华亭芜湖等郡邑皆以为纪信龙兴赣袁
卷八十一 第 14a 页 WYG0598-0436a.png
江吉建昌临江南康皆以为灌婴是矣张说祭荆州城
隍文曰致和产物助天育人张九龄祭洪州城隍文曰
城隍是保氓庶是依则前代崇祀之意有在也今国家
开创之初尝以太岁风云雷雨岳镇海渎及天下名山
京都城隍及天下城隍皆祀于城南享祀之所既非专
祀又屋而不坛非礼所宜考之唐制以立春后丑日祭
风师于城东北立夏后申日祭雨雷于城东南以今观
之天地之生物动之以风润之以雨发之以雷阴阳之
卷八十一 第 14b 页 WYG0598-0436b.png
几本一气使然而各以时别祭甚失享祀本意至于海
岳之神其气亦流通畅达何有限隔今宜以太岁风云
雷雨诸天神合为一坛岳镇海渎及天下山川城隍诸
地祇合为一坛春秋专祀上从之遂定以惊蛰秋分日
祭太岁诸神以清明霜降日祀岳渎诸神坛据高阜南
向四面垣围坛高二尺五寸方阔二丈五尺四出陛南
向陛五级东西北向陛三级 祀天神则太岁风云雷
雨五位并南向位皆用太牢一笾豆各八簠簋各二酒
卷八十一 第 15a 页 WYG0598-0436c.png
尊三帛一乐用雅乐其仪先期一日皇帝服通天冠绛
纱袍诣坛省牲诣神厨视鼎镬涤溉至日侵晨车驾至
大次皇帝服通天冠绛纱袍侍仪司奏外辨太常卿引
诣御位迎神协律郎举麾奏中和之曲太常卿奏谨具
请行事再拜陪祭官皆再拜奠帛行初献礼乐奏保和
之曲诣盥洗位晋圭盥帨出圭诣爵洗位涤爵诣酒尊
位酌醴齐诣风云雷雨神位前上香奠帛乐奏安和之
曲祭酒奠爵俯伏再拜次诣五岳五镇四海四渎神位
卷八十一 第 15b 页 WYG0598-0436d.png
前并如上仪皇帝初献第一坛将半分献行礼诣盥洗
所盥帨诣爵所涤爵诣酒尊所酌酒诣各神位前奠帛
奠爵再拜皇帝初献礼终诣读祝位跪读讫俯伏兴再
拜复位行亚献礼乐奏肃和之曲各坛掌祭官搢笏斟
酒于器太常奏再拜行终献礼乐奏凝和之曲各坛掌
祭官搢笏斟酒于器太常卿奏再拜饮福受胙太常引
皇帝诣饮福受胙位再拜跪搢圭祭酒饮福酒受胙出
圭俯伏兴再拜复位分献官陪祭官皆再拜彻豆乐奏
卷八十一 第 16a 页 WYG0598-0437a.png
寿和之曲掌祭官各彻豆送神乐奏预和之曲皇帝再
拜在位官皆再拜望燎乐奏熙和之曲太常卿奏请诣
望燎位读祝官奉祝掌祭官奉牌位帛馔各诣燎坛燎
毕奏礼毕还大次其乐章迎神云吉日良辰祀典式陈
太岁尊神雷雨风云濯濯厥灵昭鉴我心以候以迎来
格来歆奠帛云灵旗戾止有赫其威一念潜通幽明弗
违有币在篚物薄而微神兮安留尚其飨之初献云神
兮我留有荐必受享祀之初奠兹醴酒晨光初升祥徵
卷八十一 第 16b 页 WYG0598-0437b.png
应候何以侑觞乐陈雅奏亚献云我祀维何奉兹牺牲
爰酌醴齐贰觞载升洋洋如在式燕以宁庶表微衷交
于神明终献云执事有严品物斯祭黍稷非馨式将其
意荐兹酒醴成我常祀神其顾歆永言乐只彻豆云春
祈秋报率为我民我民之生赖于尔神惟神佑之康宁
是臻祭祀云毕神其乐欣送神云三献礼终九成乐作
神人以和既燕且乐云车风御灵光昭灼瞻望以思邈
彼寥廓望燎云俎豆既彻礼乐已终神之云还倏将焉
卷八十一 第 17a 页 WYG0598-0437c.png
从以望以燎庶几感通时和岁礼惟神之功 祀地祇
则五岳五镇四海四渎并列南向次钟山江东两淮两
浙江西湖广山东山西河南陜西北平福建广东广西
海南海北左右两江山川之神并都各府城隍外夷山
川之神皆东西相望位皆用犊一羊一豕一笾豆各八
簠簋各二酒尊三帛一乐用雅乐其乐章迎神云吉日
良辰祀典式陈惟地之祇百灵缤纷岳镇海渎山川城
隍内而中国外及四方濯濯厥灵昭鉴我心以候以迎
卷八十一 第 17b 页 WYG0598-0437d.png
来格来歆奠帛以下并同太岁诸神庚戌命都督孙遇
仙等一十八人祭天下岳镇海渎之神人赐冠带及衣
二袭白金十两米十五石是日上服皮弁服御奉天殿
礼官以香及祝文进上躬署御名以香祝授使者百官
公服送至中书省使者就行香用黄金为合以贮之黄
绮幡二白金二十五两以供市祭物牲用太牢币各从
其方色其祝文 东岳曰惟神磅礴英灵参赞化育位
于东方为岳之首及出肤寸之云不崇朝而雨天下滋
卷八十一 第 18a 页 WYG0598-0438a.png
于稼苗民赖以生功被于世历代帝王咸敦祀典或躬
临以奉祭或遣使以伸忱朕充膺天命肇造丕基礼宜
致祭今国治未周新附未抚或居以图治或出而视师
是用命使以表朕衷惟神鉴焉 西岳曰惟神气应金
方灵钟兑位奠于西极屹立巍巍长物养民功被于世
 南岳曰惟神祝融诸峰奠彼南服崇高峻极德配离
明长物养民功被于世 北岳曰惟神镇并临代峙立
朔方终始阴阳德著悠久养民阜物功被寰中 中岳
卷八十一 第 18b 页 WYG0598-0438b.png
曰惟神嵩高攸宅表此中区四岳依宗群山环拱养民
育物躬被寰中 东海曰惟神百川朝宗涵育深广钟
灵坎德润衍震宗滋物养民功被于世 西海曰惟神
灏灵所钟道里辽邈坎德深广润衍兑方滋物养民功
被于世 南海曰惟神环兹粤壤物钜灵钟坎德深大
离明斯配润物养民功被于世 北海曰惟神玄冥攸
司遐远莫即钟灵坎德奠位阴方润物养民功被于世
 江渎曰惟神岷蜀发源浩渺万里朝宗于海坎德灵
卷八十一 第 19a 页 WYG0598-0438c.png
长润物养民泽被于世 河渎曰惟神发源昆崙亘络中
土配精天汉坎德灵长润物养民泽被于世 淮渎曰
惟神源深桐柏演迤楚甸出云致雨润物养民坎德灵
长泽被于世 济渎曰惟神沈浸覃怀功配三渎流澄
荡浊坎德灵长润物养民泽被于世 东镇曰惟神镇
彼琅琊群山所仰宣泽布气育秀钟灵生物养民功被
于世 西镇曰惟神作镇汧阳群山所仰宣泽布气育秀
钟灵生物养民功被于世 南镇曰惟神作镇会稽群
卷八十一 第 19b 页 WYG0598-0438d.png
山所仰宣泽布气育秀钟灵阜物养民功被于世 北
镇曰惟神镇彼平营群山所仰宣泽布气育秀钟灵阜
物养民功被于世 中岳曰惟神镇彼霍邑三晋所瞻
育秀畅灵奠兹中土生殖庶物功被寰宇馀文并同东
岳祭毕命鑴于石仍赐守祠者白金十两俾严奉无怠忽
   定中祀五神仪
洪武二年九月乙巳诏以司中司命司民司禄及寿星
五神为中祀每神祭用羊豕各一共用牛一命翰林院
卷八十一 第 20a 页 WYG0598-0439a.png
撰祝文 司中曰惟皇上帝降衷于民神实司之均其
禀法予统临天下之初肇修祀事重念兴兵以来损伤
甚众神其体天之命多产淳良以厚天下之俗 司命
曰乾道变化各正性命惟神正直司其善恶予统临天
下之初肇修祀事神其顺天之令赏善罚恶使下民知
所劝戒 司民曰上帝好生育此下民亿兆之数神实
司之予统临天下之初肇修祀事神其布天之德正直
是与 司禄曰天生百榖以养下人惟人之禄神实司
卷八十一 第 20b 页 WYG0598-0439b.png
之予统临天下之初肇修祀事神其奉天之道俾余年
榖丰登生人咸遂 寿星曰天有赏罚神实司之惟神
正直善良者必增以寿凶暴者必减其算故上帝任之
历代之所崇祀予统临天下之初考诸旧典敬修祀事
惟神无私以鉴以察以体上帝之命
   享先农合祀诸神
洪武三年正月甲子享先农合祀太岁四季月将风云
雷雨岳镇海渎山川城隍旗纛诸神上初以太岁风云
卷八十一 第 21a 页 WYG0598-0439c.png
雷雨皆天神以岳镇海渎天下山川城隍皆地祇各为
坛专祀于国城之南然祭之时日与其品物各不同至
是复以风雷云雨岳镇海渎皆阴阳一气流行无间者
遂合二坛而一之而增以四季月将旗纛诸神凡设坛
十有九太岁春夏秋冬四季月将为第一次风云雷雨
次五岳次五镇次四海次四渎次京都钟山次江东山
川次江西山川次湖广山川次淮东淮西山川次浙东
浙西福建山川次广东广西海南海北山川次北平陜
卷八十一 第 21b 页 WYG0598-0439d.png
西山川次左江右江山川次山东山西河南河北山川
次安南高丽占城诸国山川次京都城隍次六纛大神
旗纛大将五方旗神战船金鼓铳炮弓弩飞鎗飞石阵
前阵后诸神各坛之祭皆上躬自行礼先祭礼官奏祝
文太岁以下至四海凡五坛上称臣者请亲署名其钟
山等神上称余者请令礼官代署上曰朋友书牍往
来尚亲题姓名况神明乎必皆亲署及登坛太常司丞
任以忠以实对上曰人臣爱君以道朕之于神惟恐诚
卷八十一 第 22a 页 WYG0598-0440a.png
敬未尽何敢惮劳汝当悉体朕意后勿复然
   颁社稷坛制
洪武元年己丑颁社稷坛制于天下郡邑坛俱设于城
西北右社左稷坛各方二丈五尺高三尺四寸出陛三
级社以石为主其形如钟长二尺五寸方一尺一寸剡
其上培其下之半在坛之南方坛周围筑墙四面各二
十五步祭用春秋二仲月上戊日各坛正配位各用笾
四豆四簠簋各二豋铏各一俎二牲正配位共用羊豕
卷八十一 第 22b 页 WYG0598-0440b.png
各一
   定神号
洪武三年诏定岳镇海渎城隍诸神号诏曰自有元失
驭群雄鼎沸土宇分裂声教不同朕奋起布衣以安民
为念训将练兵平定华夷大统以正永惟为治之道必
本于礼考诸祀典如五岳五镇四海四渎之封起自唐
世崇名美号历代有加朕思之则有不然夫岳镇海渎
皆高山广水自天地开辟以至于今英灵之气萃而为
卷八十一 第 23a 页 WYG0598-0440c.png
神必皆受命于上帝幽微莫测岂国家封号之所可加
渎礼不经莫此为甚至如忠臣烈士虽可以加封号亦
惟当时为宜夫礼所以明神人正名分不可以僣差今
宜依古定制凡岳镇海渎并去其前代所封名号止以
山水本名称其神郡县城隍神号一体改正历代忠臣
烈士亦依当时初封以为实号后世溢美之称皆宜革
去惟孔子善明先王之要道为天下师以济后世非有
功于一方一时者可比所有封爵宜仍其旧庶几神人
卷八十一 第 23b 页 WYG0598-0440d.png
之际名正言顺于礼为当用称朕以礼事神之意五岳
称东岳泰山之神南岳称衡山之神中岳嵩山之神西
岳华山之神北岳恒山之神五镇称东镇沂山之神南
镇会稽山之神中镇霍山之神西镇吴山之神北镇医
无闾山之神四海称东海之神南海之神西海之神北
海之神四渎称东渎大淮之神南渎大江之神西渎大
河之神北渎大济之神各处府州县城隍称某府某州
某县城隍之神历代忠臣烈士并依当时初封名爵称
卷八十一 第 24a 页 WYG0598-0441a.png
之天下神祠无功于民不应入祀典者即淫祀也有司
无得致祭于戏明则有礼乐幽则有鬼神其礼既同其
分当正故兹诏示咸使闻知是日上躬署祝文遣官诣
岳镇海渎以更定神号告祭其东岳祝文曰惟神磅礴
东海之西中国之东参穹灵秀生同天地形势巍然古
昔帝王登之以观沧海察地利以安生民故祀曰泰山
于敬则诚于礼则宜自唐始加神之封号历代相因至
今曩者元君失驭海内鼎沸生民涂炭予起布衣承上
卷八十一 第 24b 页 WYG0598-0441b.png
天后土之命百神阴佑削平暴乱正位称尊职当奉天
地享鬼神以依时统一人民法当式古今寰宇既清特
脩祀仪因神有历代之封号予详之再三畏不敢效盖
神与穹壤同始灵镇东方其来不知岁月几何神之所
以灵人莫能测其职必受命于上天后土为人君者何
敢预焉予惧不敢加号特以东岳泰山名其名依时祀
神惟神鉴知馀四岳五镇四海四渎祝文惟起语异馀
皆同仍遣秘书监直长夏祥凤等颁革正神号诏于安
卷八十一 第 25a 页 WYG0598-0441c.png
南占城高丽
   雩祀建燎坛
嘉靖十一年礼部尚书夏言奏雩坛在泰元门外道里
回远车驾经由无驻跸之所祭时设幕次雩坛既祀上
帝礼当升烟俗谓祈水不宜用火乃为坎瘗非礼臣等
以为雩祀焚帛宜用燎坛请于雩坛外壝之内神路左
方建燎坛一座灵星门外之左空地一区可设幕次诏
从其请遂名其坛门曰崇雩
卷八十一 第 25b 页 WYG0598-0441d.png
   称天地坛名
嘉靖十三年诏更圜丘名为天坛方泽名为地坛礼部
尚书夏言奏圜丘方泽本法象定名未可遽易第称圜
丘坛省牲则于名义未协今后冬至大报启蛰祈榖祀
天夏至祭地祝文宜仍称圜丘方泽其省牲及一应公
务有事坛所称天坛地坛从之
   罢革元君臣祀
嘉靖二十四年礼科右给事中陈棐言元世祖不宜祀
卷八十一 第 26a 页 WYG0598-0442a.png
历代帝王庙下礼部集廷臣议如棐奏上曰元末寇乱
又甚于五季者帝王庙并墓祭俱斥罢棐复言帝王庙
已撤前元之祀而庙在两京者亦宜斥去之又请改南
京庙祀碑文并燬销元君臣神主下礼部议覆俱报可
   会议郊社诸典
隆庆元年正月礼部遵诏会议郊社诸典礼及祔葬祔
享之制
一郊社之礼臣等谨议天地分祀昉于周礼圜丘方泽
卷八十一 第 26b 页 WYG0598-0442b.png
之文自汉以来历代分合不常诸儒议论不一我太祖
定鼎之初与一时儒臣斟酌考订首建分祀之礼其后
因感斋居阴雨始改合祀至我皇考大行皇帝仍建四
郊如洪武初年之制盖太祖始分而后合皇考改合而
后分然皇考之更制即太祖之初制也今分祀已久似
难纷更宜照例南北二郊于冬夏至日恭请圣驾亲诣
致祭仍奉太祖高皇帝配其东郊以甲丙戊庚壬年西
郊以丑辰未戌圣驾亲祭馀岁遣官代行其太岁仍于
卷八十一 第 27a 页 WYG0598-0442c.png
岁暮孟春遣官专祭至如天神地祇已从祀南北郊其
仲秋神祇坛之祀不宜复举
一祈榖之礼臣等谨议礼称元日祈榖于上帝其详亦
不可考我国家先农之祭盖即祈榖之遗意自皇考俯
纳言官之请肇举此典夫既祭先农复云祈榖二祀并
行于仲春不无烦数且玄极宝殿当禁严之地而使百
官陪祀宵分出入事体深有未安臣等窃以为宜罢祈
榖之礼止于先农坛行事为当恭遇圣主登极则亲祀
卷八十一 第 27b 页 WYG0598-0442d.png
先农并行耕耤礼其馀每岁仲春仍遣顺天府官代行
庶合祖宗旧典
一大享之礼臣等谨议明堂大享虽称古制而制度之
详亦不可考见皇考肇举此祀无非追崇睿宗以昭严
父配天之孝但自皇考视睿宗则睿宗为严父自皇上
视睿宗则睿宗为皇祖若以今日仍奉睿宗配帝似于
周人宗祀文王于明堂之义不甚协恐非所以安睿宗
之灵而安皇考之心也故臣等以为大享之礼可罢
卷八十一 第 28a 页 WYG0598-0443a.png
一社稷之礼臣等谨议天子社以祭五土之神稷以祭
五榖之神名曰太社太稷而帝社稷之名则自古及祖
宗朝皆无之国初太社稷之建而遵古礼而皇考仍以
勾龙后稷配实合太祖初制无容别议至于帝社稷之
祭不无嫌于烦数臣等窃以为止宜照旧奉太社太稷
之祭其帝社帝稷宜罢勿举
一陵葬庙祔之礼臣等谨议我国家自宣宗以前陵寝
合葬皆止一后至裕陵则二后同祔葬茂陵则三后同
卷八十一 第 28b 页 WYG0598-0443b.png
祔葬若太庙祔享则惟一帝一后又后惟元配始得升
祔恭惟孝洁皇后为皇考大行皇帝元配礼应合葬永
陵祔享太庙先年神主回京时本部曾请祔享以其时
未有本室暂祔奉慈殿侧以俟孝烈皇后虽曾正位中
宫然非元配今先已祔庙又奉孝洁皇后同祔则二后
并配非祖宗旧制若因孝烈皇后先祔而遂使孝洁皇
后不得升祔则舍元配而祔继配亦非祖宗旧制况孝
洁皇后宜祔之礼皇考先年已有钦依近日复有遗命
卷八十一 第 29a 页 WYG0598-0443c.png
臣等窃以为皇考大行皇帝升祔太庙之时宜请孝洁
皇后祔享而移奉孝烈皇后于别所仍于大行皇帝发
引之先迁奉孝洁皇后梓宫于永陵与圣母梓宫同日
祔葬孝烈皇后既以祔葬似当次列祔其孝洁皇后孝
烈皇后尊谥乞𠡠臣等撰拟议文奏进荐上册宝庶几
名分正而典礼全矣上曰礼官既会议允当其如议行之
   夏至祭方泽
隆庆元年四月始命夏至祭方泽以卯时行礼先是冬
卷八十一 第 29b 页 WYG0598-0443d.png
至祀天孟秋享太庙春秋祭社稷先师孔子历代帝王
俱用子时祭朝日坛以卯时祭夕月坛以酉时祭春孟
夏孟冬时享及祫祭太庙俱午时夏至祀地时未有定
至是太常寺以请遂定于卯时
  祀仪物
   祭祀拜褥
洪武三年命制郊丘祭祀拜褥礼部奏郊丘之褥当用
席为表蒲为里宗庙社稷先农山川之褥宜用红文绮
卷八十一 第 30a 页 WYG0598-0444a.png
为表红木绵布为里从之
   立神帛制敕局
洪武三年上命中书礼部立局造神帛诰𠡠仍定议其
制度于是省部议神帛织文曰礼神制币诰织文曰大
明官诰敕织文曰大明敕命文武百官一品至五品诰
织用五色丝六品至九品𠡠用纯白绫俱织某年月日
造及局官姓名既奏上命凡神帛织文郊祀上帝及配
享皆曰郊祀制帛太庙祖考曰奉先制帛亲王配享曰
卷八十一 第 30b 页 WYG0598-0444b.png
展亲制帛社稷历代帝王先师孔子及诸神祇皆曰礼
部制帛功臣曰报功制帛苍白青黄赤黑之色各以其
宜诰故文臣字用玉箸篆武臣用柳叶篆诰织文曰奉
天诰命敕织文曰奉天敕命俱用升降龙纹左右盘绕
   定祭祀币数
洪武三年礼部奏按古者礼神每神币一故今郊祀天
地及岳镇海渎等神皆如其数如五岳则用币五是也
至于太庙每室奉安皇后二位神主当用币二而止用
卷八十一 第 31a 页 WYG0598-0444c.png
币一恐于节文未称各室宜增币一庶为得宜且天地
山川等神币帛既依古制天用苍地用黄日用赤月用
白皆用本体之色而五岳五镇四海亦各随其方色其
四渎及天下诸水宜用黑色从之
   太庙郁鬯
洪武三年礼部尚书崔亮等奏周礼大宗伯以吉礼事
邦国之鬼神以肆献祼享先王以灌郁鬯谓始迎尸求
神时也礼记郊特牲曰魂气归于天体魄归于地故祭
卷八十一 第 31b 页 WYG0598-0444d.png
有求诸阴阳之义殷人先求诸阳声是也周人先求诸
阴灌是也祭统云祭之属莫重于灌凡大祭有三始宗
庙以乐为致神始以灌为歆神始以腥为陈馔始按说
文祼祭也从示果声酌鬯以灌地夏氏曰灌也谓以圭
瓒酌于爵以献尸尸受酒而不饮因灌于地故谓之灌
也鬯说文曰鬯以秬穰郁金草芬芳攸服以降神也徐
氏曰秬黑黍也服服事也周人尚臭灌用郁鬯以秬黍
𢷬郁金草取汁而煮之和酿其气芬香调鬯故谓之秬
卷八十一 第 32a 页 WYG0598-0445a.png
陆佃云秬者百榖之华鬯者百草之英故先王主以合
鬯圭瓒礼书曰圭柄也瓒杓也徐氏曰瓒亦圭也圭状
剡上邪锐之于其首为杓形谓之瓒于其柄为注水道
所以灌瓒之言进也以进于神今定拟宗庙之祭奠帛
之前宜举用灌礼所用圭瓒宜依周制以玉为之瓒口
径四寸深至圭二寸通长一尺二寸博二寸五分厚五
分鼻一寸作龙形流空五分瓒盘用金为之口径九寸
深五分足径七寸高九分其郁金今拟用糯米代黑黍
卷八十一 第 32b 页 WYG0598-0445b.png
为酒以郁金汁和之上可其奏遂命作太庙圭瓒
   仪行分献
洪武七年上谓翰林学士承旨詹同曰大祀既终献方
行分献礼于礼未当卿等其议之于是同与学士宋濂
议以上行初献礼奠玉帛将毕即分献官行初献礼亚
献终献皆如之上从其议又谓古人祭用香烛皆所以
导达阴阳以接神明初无上香之礼遂命凡祀罢上香
   祭祀拜礼
卷八十一 第 33a 页 WYG0598-0445c.png
洪武七年九月乙丑礼部太常司奏祭祀拜礼考之礼
记一献三献五献七献之文皆不再拜礼唐宋郊祀每
节行礼皆再拜然亚献终献天子不行礼而使臣下行
之今议大祀中祀自迎神至饮福送神宜各行再拜礼
上命节为十二拜始迎神四拜至饮福受胙复四拜又
至送神四拜而毕著为定议
洪武九年十月上谓太常卿唐铎礼部尚书张筹翰林
学士承旨宋濂等曰书称礼烦则乱向者群臣议以每
卷八十一 第 33b 页 WYG0598-0445d.png
献行再拜礼似于烦渎朕定迎神及饮福受胙送神各
四拜卿等以为何如铎等奏曰礼贵诚一不尚繁文况
周旋起伏事久则劳劳则怠心生居敬行简诚如圣谕
然大祀天地宗庙饮福受胙既行四拜则日月星辰社
稷一切中祀饮福受胙但宜行再拜礼庶有品节上然
之命著为令
   定牲币之属
洪武十一年上以凡祭祀大祀中祀用制帛外其小祀
卷八十一 第 34a 页 WYG0598-0446a.png
又有用楮钱者其事出于近代甚为不经命礼部议之
礼部议曰按周礼大祀用玉帛次祀用牲币小祀用牷
牲今议在京大祀中祀俱宜用币在外王国及府州县
祀典神祇亦如之其馀小祀只用牲醴
   印记牲牢
景泰三年命工部铸造牲字牢字火烙各一会同礼部
官并监察御史印记各布政司解到大祀牛羊从太常
寺掌寺事礼部尚书蒋守约请也
卷八十一 第 34b 页 WYG0598-0446b.png
   处积馀神帛
弘治十五年礼部议覆南京太常寺卿杨一清等所奏
谓自洪武以来本寺收贮积馀神帛凡九百八十馀段
内鲜明堪用者五百二十三段足充南京四年祭祀之
用请行南京司礼监暂免派徵造甚不堪者请用礼记
祭服币则焚之祭器弊则埋之之义令所司焚化从之
   拣选大祀牲
弘治十五年礼部覆吏部马文升议大祀牛犊旧例俱
卷八十一 第 35a 页 WYG0598-0446c.png
取办于直𨽻和州沿途有司止饲以榖草或九月十月
方抵京其各角有长至数寸者恐不足以副皇上敬天
之诚请行令南京礼部每年春初差官于和州所属拣
选纯色牛犊角如茧栗或一寸以下者饲以稻草到京
以八月初旬为期违者治罪
   祭犊徵折色
嘉靖十年河南南阳府黄腾奏岁运祭祀牛犊日久道
远人畜罢敝贻累贷偿及浙江州县凋瘵不能办纳欲
卷八十一 第 35b 页 WYG0598-0446d.png
派邻邑礼部言不特河南即真定保定永平河间等郡
皆须陆行以达京师今宜俱改收折色如数输入至若
和州江浦等处水草便利舟航易达仍旧拣选牛犊四
十五只亦足以供大祀馀则临时买用其淅川县均派
可否当下所司议处从之
   大祀设小次
嘉靖十一年礼部尚书夏言奏古者掌次之法天子祀帝
则张大次小次今大次则设矣而小次未备昨年大祀
卷八十一 第 36a 页 WYG0598-0447a.png
中夜风雪臣等犹且僵立圣躬岂宜冲寒宜作黄毡
幄一具备小次之制以禦风寒上慰谕允行之
  严祀事
   祭祀存心录
洪武三年三月己亥命礼官及诸儒臣编存心录上以
祭祀为国大事念虑之间儆戒或怠则无以交神明乃
命礼官及诸儒臣编集郊社宗庙山川等仪及历代帝
王祭祀感通祥异可为鉴戒者为书以进
卷八十一 第 36b 页 WYG0598-0447b.png
   斋戒文
洪武二年翰林学士朱升等奉𠡠撰斋戒文曰凡祭祀
必先斋戒而后可以感动神明戒者禁止其外斋者整
齐其内沐浴更衣出宿外舍不饮酒不茹荤不问疾不
吊丧不听乐不理刑名此则戒也专一其心严畏谨慎
不思他事苟有所思即思所祭之神如在其上如在其
左右精白一诚无须臾间此则斋也大祀斋戒七日前
四日为戒后三日为斋中祀斋戒五日前三日为戒后
卷八十一 第 37a 页 WYG0598-0447c.png
二日为斋既进览上曰凡祭祀天地社稷宗庙山川等
神是为天下生灵祈福宜下令百官一体斋戒若自有
所祷于天地百神不关于民者恐百官斋戒不致专精
则不下令又谓省臣曰朕每祭享天地百神惟伸吾感
戴之意祈祷福祉以祐生民未尝敢自邀惠也且斋戒
所以致诚诚之至与不至神之格与不格皆系于此故
朕每致斋不敢有一毫懈怠今定斋戒之期大祀以七
日中祀以五日不无太久大抵人心久则易怠怠心一
卷八十一 第 37b 页 WYG0598-0447d.png
萌反为不敬可止于临祭斋戒三日务致精专庶几可
以感格神明矣太常著为令
   誓戒仪
礼部尚书崔亮奏按周礼太宰祀五帝则掌百官之誓
戒大神祇享先王亦如之唐制凡大祀斋戒皆前七日
集尚书省太尉誓曰某月日祀某神祇各扬其职不共
其事国有常刑宋南郊仪注前七日命太尉誓百官于
尚书省曰今年某月日皇帝有事于南郊各扬其职不
卷八十一 第 38a 页 WYG0598-0448a.png
共其事国有常刑元制祀前五日百官于中书省受誓
戒今拟大祀前七日陪祀官诣中书省受戒誓曰皇帝
有事于某所百官其听誓戒各扬其职不共其事国有
常刑制可
   饬牲房
洪武三年命礼部改作天地等坛牲房先是上以郊祭
之牲与群祀之牲混养不足以别事天之敬乃因其旧
地改作而加绘饰中为三间以养郊祀牲左三间以养
卷八十一 第 38b 页 WYG0598-0448b.png
后土牲右三间以养太庙稷牲馀屋以养山川百神之
牲凡大祀牺牲前一月大驾必躬视涤养继命群臣更
日往视岁以为常
   铸铜人识斋戒
洪武三年上谕礼部尚书陶凯曰经言鬼神无常享享
于克诚人谨方寸于此而能格神明于彼繇至诚也然
人心操舍无常必有所儆而后无所放耳乃命礼部铸
铜人一高尺有五寸手执简书曰斋戒三日凡致斋期
卷八十一 第 39a 页 WYG0598-0448c.png
则置朕前庶朕心有所警省而不敢放也
   考斋戒日期
洪武四年礼部奏按历代祭祀斋戒日期不一黄帝受
图箓斋七日夏禹受山神书斋三日周大祀七日戒三
日斋秦凡祭斋三日汉武帝祭太乙甘泉斋一日元帝
定斋律祭天地斋七日祭宗庙斋五日唐大祀斋七日
中祀斋五日小祀斋三日今拟亲祭天地宗庙斋五日
祀日月星辰社稷山川风云雷雨斋三日降香斋一日
卷八十一 第 39b 页 WYG0598-0448d.png
   太子亲王斋戒
洪武五年礼部尚书陶凯等奏考之历代天子祭祀不
载太子陪祭之文宋真宗天禧三年郊祀皇太子于正
阳门习仪立于御座之西奏告太庙于屏外下马步进
至郊坛即遥望壝外下马又南郊卤簿使主署言皇太
子从至郊宜用东宫仪仗诏不允其亲王陪祀则与宰
相分班行礼今拟凡遇上亲祀皇太子留宫中居守亲
王戎服侍皇太子亲王虽不陪祀宜一体斋戒请著
卷八十一 第 40a 页 WYG0598-0449a.png
为令从之
   陪祀斋房及省牲冠服
洪武六年建陪祀官斋房于北郊齐宫之西南公侯十
五间百官十七间乐舞生二十三间复命礼部尚书牛
谅翰林承旨詹同等议省牲所用冠服同等奏谨按玉
藻君皮弁以日视朝遂以食则皮弁似与今常服之服
同今中祀既以皮弁行礼则省牲宜用常服
   斋戒仪
卷八十一 第 40b 页 WYG0598-0449b.png
洪武六年复命定祭祀斋戒礼仪凡祭天地正祭前五
日午后沐浴更衣处外室次日早百官于奉天门观誓
戒牌次日告仁祖庙退处斋宫致斋三日行事享宗庙
正祭前四日午后沐浴更衣处外室次日为始致齐三
日行事祭社稷朝日夕月周天星辰太岁风云雷雨岳
镇海渎山川等神正祭前三日午后沐浴更衣处外室
次日为始致斋二日行事凡传制降香遣官代祀历代
帝王并孔子等庙先一日沐浴更衣处外室次日遣官
卷八十一 第 41a 页 WYG0598-0449c.png
   祭期适当圣节
宣德元年十二月上御左顺门谓行在礼部尚书胡濙
曰明年二月祭先师太社还用上丁上戊日不可改初
有言是月上旬祭期适当万寿圣节恐妨行礼请改用
中旬上曰此祖宗以来定礼今以为未便而轻改岂诚
敬事神之意至是申命焉
   大祀饬斋戒
宣德七年庚午以大祀南郊上御正朝文武群臣受誓
卷八十一 第 41b 页 WYG0598-0449d.png
戒礼毕上御斋宫命内官内使各谨斋戒如有饮酒食
荤及随侍入坛而唾地者皆罪之令司礼监专纠察纵
容者同罪
  严祀事
   隆祀南郊
宣德八年正月车驾诣郊坛自祖宗以来皆朝百官后
乃行至是上先日谕礼官明旦早行不视朝既至南郊
躬诣神厨凡诸祭物一一阅视召太常寺官谕之曰祭
卷八十一 第 42a 页 WYG0598-0450a.png
物固应精洁典祭之官皆以虔诚为本宜秉寅清以率
百执事分毫无慢庶几神明有歆享之乐晚御斋宫旗手
卫奏请暮夜如故事放烟火不从顾谓侍臣曰朕早来
不侍朝之故盖一心对越无暇他及今又暇观烟火乎
是晚阴云四合至夕雨雪行礼之际云敛风静星月朗
霁天气融和助祭执事咸中礼度上大悦
   建斋宫以亲祭山川
天顺二年上召内阁臣李贤问曰祭山川坛欲以勋臣
卷八十一 第 42b 页 WYG0598-0450b.png
代之可乎贤曰有故须代但祖训以为不可上曰理当
自祭第夜出至彼无所止宿已命工部郊天地坛建一
斋宫矣贤曰须减杀其制可也上曰固然是后日未夕
时驾出至斋宫祭毕至明而回
   严饬百官誓戒
弘治十六年十二月吏科给事中许天锡奏皇上嗣大
历服以来恭默体道兢虔事天每当郊祀之期殚致精
明之德又恪遵成宪誓戒百官顷年以来文武官员自
卷八十一 第 43a 页 WYG0598-0450c.png
受誓戒之后往往放慢惰行有斋戒之名无斋戒之实
溷渎精禋臣实惧之今王春在迩大礼将兴乞𠡠礼部
严加禁约违者罪之仍行南京诸司一体遵守礼部覆
奏从之
   大祀亲省牲
洪武二年上谓礼部尚书崔亮曰先贤有言见其生不
忍见其死闻其声不忍食其肉此人情之常今祭祀省
牲于神坛甚迩揆之人心殊为未安于是亮奏考古省
卷八十一 第 43b 页 WYG0598-0450d.png
牲之仪远神坛二百步上喜曰必如是而后可也亮复
奏大祀之牲上宜躬省若中祀小祀请依旧典令太常
卿礼部官省牲上曰朕既斋戒以事神于省牲朕岂惮
劳耶于是凡亲祀上皆躬省牲
   躬祀周天星辰
洪武四年五月上躬祀周天星辰正殿设十坛中设周
天星辰位中位用牛一羊一豕一太羹一和羹二馀九
坛各用羊一豕一和羹二每坛笾豆各十簠簋各二酒
卷八十一 第 44a 页 WYG0598-0451a.png
盏各三十爵一共设酒尊三帛十共一篚俱白色祝一
前期斋如朝日仪前祭一日中书丞相常服诣省牲所
省牲祭日清晨皇帝服皮弁服就御位执事陪祀官各
就位典仪赞迎神协律郎举麾乐奏凝和之曲执事官
斟酒于各坛第一行皇帝再拜陪祀官各皆再拜典仪
唱奠帛行初献礼皇帝诣盥洗位搢圭盥手出圭诣酒
尊所司尊者举羃酌泛齐司爵官以爵受酒捧帛官捧
帛以俟皇帝诣周天星辰位位前协律郎举麾奏保和
卷八十一 第 44b 页 WYG0598-0451b.png
之曲武功之舞皇帝跪搢圭奠帛献爵出圭读祝官取
祝跪读讫皇帝俯伏兴平身复位再拜典仪唱行亚献
礼协律郎举麾奏中和之曲文德之舞执事者斟酒于
各坛第二行乐止皇帝再拜典仪唱行终献礼协律郎
举麾奏肃和之曲文德之舞执事者斟酒于各坛第三
行乐止皇帝再拜典仪赞饮福受胙皇帝诣饮福位跪
搢圭执事者以福酒跪进皇帝受爵饮福酒以爵授执
事者光禄卿以胙跪进皇帝受胙以授左右出圭俯伏
卷八十一 第 45a 页 WYG0598-0451c.png
兴平身再拜陪祀官俱再拜复位典仪唱彻豆协律郎
举麾奏雍和之曲乐止皇帝再拜陪祀官俱再拜读祝
官捧祝掌祭官捧帛馔各诣燎位典仪唱望燎皇帝诣
望燎位各执事官捧帛祝馔置燎所举火乐止太常寺
卿奏礼毕其祝文曰维神布列周天各司舍度光烛于
下人所瞻仰今季秋之时穹碧澄清万象辉辉朕遵古
典躬伸祭祀神其鉴知其乐章迎神云星辰垂象布列
玄穹择兹吉日祀礼是崇濯濯厥灵昭鉴我心谨候以
卷八十一 第 45b 页 WYG0598-0451d.png
迎庶几来歆奠帛云灵驭莅止有赫其威一念潜通幽
明弗违有帛在筐物薄而微神其安留尚其享之初献
云神兮既留品物斯荐奉祀之初醴酒斯奠仰惟灵耀
以享以歆何以侑觞乐奏八音亚献云神既初享亚献
再升以酌醴齐仰荐于神洋洋在上式燕以宁庶表微
衷交于神明终献云神既再享终献斯备不腆菲仪
式将其意荐兹酒醴成我常祀神其顾歆永言乐只彻
馔云祀事将毕神既歆止彻兹俎豆以成其礼惟神乐
卷八十一 第 46a 页 WYG0598-0452a.png
欣无间始终乐音再作庶达微悰送神云三献礼终九
成乐作神人以和既燕且乐云车风驭灵光昭灼瞻望
以思邈彼寥廓望燎云神既享祀灵驭今还燎烟既升
神帛斯焚巍巍霄汉倏焉以适惓惓予怀瞻望弗及
   太子诸王祀纛
洪武七年正月诏太子率诸王诣阅武场祭旗纛之神
为坛七各用羊豕一帛赤色行三献礼是日皇太子及
诸王皆具仪卫执事者捧旗纛于马上以序前行至坛
卷八十一 第 46b 页 WYG0598-0452b.png
皇太子先行礼次诸王礼毕诸王诣皇太子行幕进胙
讫奉旗纛还宫
   亲制乐章
洪武八年夏四月皇太子摄祭皇地祇于方丘天下山
川神祇俱更设豋一铏二每位增设酒斝岳镇海渎俱
十五天下山川神祇俱三十始用上亲制乐章初圜丘
方泽乐章俱翰林学士朱升等所撰其文过深而词藻
丽遂更制之其迎神曲云仰皇祇兮驾来川岳从迎兮
卷八十一 第 47a 页 WYG0598-0452c.png
威灵备开香烟缭绕兮神临御街渐升坛兮穆穆霭瑞
气兮应结楼台以微衷兮率职幸望圣悦兮心谐但允
臣兮固请愿嘉烝民兮永怀奠玉帛云臣奉兮以筐玉
帛是进兮岁奠以常百辟陪祀兮佩声琅琅惟南薰兮
解愠映燎炎兮煌煌进俎云庖人兮净大烹牲兮气
霭而芳以微衷兮献上曰享兮曰康初献曰初献行兮
捧觞圣灵穆穆兮洋洋为烝民兮永昌鉴丰年兮耿光
亚献云杂殽羞兮已张法前王兮典章臣固展兮情悃
卷八十一 第 47b 页 WYG0598-0452d.png
用斟醴兮载觞终献云爵三献兮礼将终臣心眷恋兮
无穷恐殽羞兮未具将何报兮神功彻馔云俎豆彻兮
神熙鸾舆驾兮旋归百神翼翼兮云衣敬奉行兮弗敢
违送神云祥风兴兮悠悠云衢开兮民福留岁乐烝民兮
大有想洋洋兮举觞载酒望燎云殽羞玉帛兮瘗坎中遥瞻
隐隐兮龙旗从祀事成兮尽微衷感厚德兮民福雍雍
    十一月冬至祀
昊天上帝于圜丘星辰太岁风云雷雨岳镇海渎天下
卷八十一 第 48a 页 WYG0598-0453a.png
神祗俱更设豋一铏二各位增设酒斝星辰天下神祗
各三十太岁风云雷雨岳镇海渎各十五其乐章用上
所更制者迎神云仰惟兮昊穹臣率百职兮迓迎幸来
临兮坛中上下护卫兮景从旌幢缭绕兮四维重悦圣
心兮民获年丰奠玉帛云民依时兮用工感帝德兮大
化成功臣将兮以奠望纳兮微衷进俎云庖人兮列鼎
殽羞兮以成芳俎兮载献愿享兮以歆初献云圣灵兮
皇皇穆严兮金床臣令乐舞兮景张酒行初献兮捧觞
卷八十一 第 48b 页 WYG0598-0453b.png
亚献云载斟兮载将百辟陪祀兮具张感圣情兮无已
拜手稽首兮愿享终献云三献兮乐舞扬肴羞具纳兮
气霭而芳光朗朗兮上方况日吉兮辰良彻馔云粗陈
菲荐兮神喜将感圣心兮何以忘民福留兮佳气昂臣
拜手兮谢恩光送神云旌幢晔晔兮云衢长龙车凤辇
兮驾飞扬遥瞻冉冉兮去上方可见烝民兮永康望燎
云进罗列兮诣燎方炬焰发兮煌煌神变化兮物全于
上感至恩兮无量
卷八十一 第 49a 页 WYG0598-0453c.png
   遣官祭旗纛
洪武九年二月遣官祭旗纛初旗纛与太岁风云雷雨
诸神合祭于城南是年正月既别建旗纛庙于山川坛
左遂定以上躬祀山川之日遣旗手卫官行礼其正祭
旗头大将六纛大神五方旗神主宰战船正神金鼓角
铳炮之神弓弩飞鎗飞石之神阵前阵后神祇五昌等
众凡七位共一坛其祭物与先农同帛七黑二白五其
祝文曰惟神钦天命而无私助扬威武有功国家兹当
卷八十一 第 49b 页 WYG0598-0453d.png
仲春谨遵常典特以牲醴遣官致祭神其鉴知
   亲祷山川诸神
嘉靖八年八月上谕礼部惟我太祖高皇帝定严祭祀
之条于皇明祖训内山川诸神之祭皆无遣代之者后
以出入不便命官行礼今灾变多端宜祷于神以祈转
化今年秋祭山川诸神朕欲亲往其为朕具仪该礼部
覆奏旧山川等祭例于中夜行礼圣驾先一日出郊宿
于斋坛祭毕复俟侵晨回銮计越两日方可毕事臣等
卷八十一 第 50a 页 WYG0598-0454a.png
以为祭有大小礼有隆杀若祀山川礼仪与祭天无异
非所以明品秩而尊神灵宜比祀先农例先时斋戒至
五鼓驾出诣郊坛昧爽行礼百官陪从其侍卫仪从悉
依今春祈祷之仪上曰祭祀重事不可苟简人君事天
若事亲礼神犹敬长应行礼仪仍详议以闻议上有先
期遣告太庙及是日迎神送神诸礼上曰庙告官不必
遣其迎神用两拜礼送亦如之部复奏洪武十年太祖
高皇帝祭山川诸神上亲行中七坛礼馀坛以功臣分
卷八十一 第 50b 页 WYG0598-0454b.png
祀及详祀文内载月将城隍等神俱为一通则两庑六
坛俱在祀内似可免分献又近年遣官行礼亦无分献
者乞圣裁报曰祝文如旧两庑遵我太祖钦定典礼东
庑遣大学士翟銮西庑遣吏部尚书方献夫各行祀行
礼毕驾回作乐如例上复与辅臣杨一清等议所服欲
用皮弁一清等考之会典集礼中俱不载服制疑未敢
决既而见内阁所载存心录内载祭太岁风云雷雨岳
镇海渎仪注皇帝俱皮弁行礼因上言太祖高皇帝载
卷八十一 第 51a 页 WYG0598-0454c.png
之存心录正与圣谕相合圣祖神孙一道非臣下所能
仰及宜下所司著之令甲使后世有所遵承制曰可
  陪祀
   陪祀官报名
成化四年三月吏部左侍郎崔恭清明节陪祭献陵裕
陵不于纠仪官处报名礼科给事中张宾劾其不恭上
宥之命礼部仍查旧例以闻既而礼部以正统十二年
监察御史万节等奏准见行事例覆奏命如例行之
卷八十一 第 51b 页 WYG0598-0454d.png
   立陪祀条约
成化十四年礼部尚书邹干等奏顷者有事山川文武
官失于陪祀幸蒙圣恩宽宥乞立为条约俾知遵守自
今应陪祀官有故不与者先期于本部委官处开报其
公侯驸马伯都督及见任指挥故为推托者听其首领
官状闻凡失仪并来迟者听纠仪并礼官劾举庶典祀
祗肃人知警惧奏上报可
   陪祀妄奏乞蟒衣
卷八十一 第 52a 页 WYG0598-0455a.png
弘治十五年正月驸马都尉崔元林岳广宁伯刘佶南
宁伯毛良俱以有事大祀奏乞蟒衣礼部言凡蟒衣系
朝廷特赐今元等妄引事例奏扰俱宜究问得旨姑宥之
   入觐官得陪祀
嘉靖十一年正月礼部奏往以正月之吉大祀天地入
觐臣僚四品以上皆得陪祭今大报之礼行于冬至而
祈榖之典举于孟春诸臣当觐者见集阙下请令四品
以上皆得陪祀祈榖如昔年大报例从之
卷八十一 第 52b 页 WYG0598-0455b.png
   定降臣陪祭
洪武三年诏礼部考定元降臣高昌王岐王陪祭礼仪尚
书陶凯等言谨按唐诸蕃酋长在朝陪祭班于蕃客位宋
降王李煜刘鋹陪祭各依所授官职立班今岐王高昌
王既未授名爵宜借三品法服随班陪祭从之
   陪祀官斋戒
洪武四年太常司言郊祀圜丘考之周礼祭前十日习
射泽宫选可与祭者唐郊祀文武官九品以上并斋戒
卷八十一 第 53a 页 WYG0598-0455c.png
陪祀除三省枢密院官侍从尚书亲王室外自馀官内
有职掌及许赴陪位者斋戒陪祀今拟武官四品文官
五品以上并陪祀其馀老疾疮疥及刑馀丧过体气者
不许与祭从之时方以十一月七日郊祀于是太常复
条奏行礼以第先祭六日百官沐浴宿官署翌日昧爽
朝衣诣奉天殿丹墀受誓戒毕丞相暨太常官诣城隍
发咨以大祀之期遍告于百神复诣各祠庙坛所行香
三日次日上诣仁祖庙告请配享礼毕仍还斋宫制可
卷八十一 第 53b 页 WYG0598-0455d.png
   陪祀牙牌
洪武八年始制陪祀官入坛牙碑凡天子亲祀则与祭
者佩以入其制有二圆者与祭官佩之方者执事人佩
之俱藏之内府遇祭则给毕则纳之无者不得入坛
   考定陪祀官复命仪
正统六年鸿胪卿杨善奏孟春享太庙赐陪祀官胙应
臣等引奏谢恩其光禄寺卿柰亨不预报知法当究问
亨奏旧制大祀天地及祭太庙社稷看牲省牲官复命
卷八十一 第 54a 页 WYG0598-0456a.png
俱在百官行礼之先今孟春享太庙杨善止容天地坛
看牲官于奉天殿复命俟百官行礼毕方令太庙省牲
官于奉天门复命事属紊乱乞治其不敬罪上两释之
至是善复移文礼部亨不由业儒发身不谙祖宗制度
妄加訾议乞考定申明尚书胡濙等议奏自今看牲省
牲及遣祭旗纛等神凡遇圣驾升殿俱于殿中复命若
遇奉天门视事亦于百官未行礼之先复命从之著为

卷八十一 第 54b 页 WYG0598-0456b.png
   戒饬陪祀官怠忽
正统十二年戊午河南道监察御史万节等奏国家以
祭祀为重祭祀以诚敬为先皇上比年以来每遇清明
躬谒陵寝中元冬至等特遣勋戚行礼各官陪祭奈各
衙门罔体皇上之心不以祀神为重有无故而不分官
陪祭者有托故而令他官代之者有至彼报名而复出
山口宿歇者有在彼宿歇而高卧斋房不起者有邀集
同行伴侣在斋房酣饮者有不用本等衣冠而在班列
卷八十一 第 55a 页 WYG0598-0456c.png
嬉笑者今冬至在迩乞𠡠礼部移文各衙门严加戒饬
如有仍前怠忽者听监察御史及礼部鸿胪寺官指实
劾奏拿问治罪从之
   请令主事与陪祀
景泰二年礼科都给事中金达言为国之道祀典当先
任官之方正名是重我朝祀郊社宗庙文官五品以上
得陪祀迩年将年深主事署郎中以理政务而独不得
陪祀今孟春时享及郊祀在迩乞令陪祀非惟臣下得
卷八十一 第 55b 页 WYG0598-0456d.png
骏奔有事之荣诚足以广皇上尊祖敬天之意事下礼
部议陪祀官宜遵旧制其署职年深者吏部查奏定夺
从之
   给事御史纠察陪祀
景泰三年礼部奏近该给事中孙珉言太宗仁宗宣宗
陵寝之所朝廷每遇令节特命贵戚大臣主祭文武官
员亦皆陪祀为臣子者正当斋明盛服以承祭祀可也
奈何近来陪祀官员多不敬谨或止附于近寺观而不
卷八十一 第 56a 页 WYG0598-0457a.png
赴斋宿者有之名虽斋宿而又肆行酣饮者有之或未
祭而遽然先回者有之或正祭而公然高卧者有之其
武职之中或就携坐卧之物而行礼或就著两截之衣
而与祭或笑哗全无忌惮或跪拜略不加心威仪放荡
殊无可观诚敬废弛莫此为甚若此何以达精诚而致
明德之馨香乎又何以昭列圣之灵贶而致感格乎往
者监察御史万节奏行禁约人皆视为虚文即今中元
令节在迩𠡠该部严加禁约仍先令给事中御史各二
卷八十一 第 56b 页 WYG0598-0457b.png
员纠察敢有仍前故违者指名奏闻其各该衙门陪祀
官员亦须各具姓名开报给事中御史点闸查究从之
   纠陪祀百官纵弛
天顺四年礼科给事中御史等奏翰林院学士吕原等
或以文儒而起居禁密或由工艺而滥致显荣为卿属
者或矜以自高任戎事者多肆而无忌迩者天顺四年
正月初九日大祀天地初八日法驾临郊百职肃雍周
道无启行之扰四门清穆明堂辑至止之仪天意监观
卷八十一 第 57a 页 WYG0598-0457c.png
人心瞻仰岂期各官忘其戒谨安于故常驰骑直前至
天门而不下肩舆径造临御道而弗趋罔思圣明之具
临不顾神灵之如在放纵者固其所也谨厚者亦复为
之是岂不知鲁大夫循墙而走之恭蘧伯玉至阙而止
之义畏心既弛敬意何存宜将各官拿送法司明正其
罪以为祭祀不敬之戒监察御史郎胜等亦以为言上
曰尔等所言极当但祀礼既成悉姑容之再犯不宥旧
例驾未至坛百官出入西天小门者俱不下至是上益
卷八十一 第 57b 页 WYG0598-0457d.png
严祀事预遣人直门伺察得原等十九人令礼科劾以
警众仍令礼部张榜禁约自后凡过西天小门者必下
   查治陪祀怠慢
嘉靖十三年闰二月礼部尚书夏言祭先农之神是日
陪祀官不到者众言因劾奏之上曰祀典重事岁祭先
农皇祖定制非有所增诸臣无慢礼专恣逸纵每有临
期托故不行陪祀法当查治今姑宥之再有怠慢者必
置于法本日陪祀官不到过多监礼官何漫不纠举都
卷八十一 第 58a 页 WYG0598-0458a.png
察院查覈以闻
   示陪祀官祭祀时
隆庆元年礼部言郊庙社稷诸祭太常寺先期具奏行
礼止奏日不奏时以故陪祀诸臣供事失期者众请以
后并奏日时从之
  遣祀
   遣祭仪
洪武二十六年定凡遣官祭祀皇帝具皮弁服升奉天
卷八十一 第 58b 页 WYG0598-0458b.png
殿乐作百官朝服一拜稽首东西立引礼导献官诣拜
位四拜传制官丹陛东西向立曰有制百官皆跪宣制
祭孔子则曰某年月日祭先师孔子大成至圣文宣王
祭帝王则曰先圣历代帝王命卿行礼赞俯伏前一日
沐浴更衣处于斋宫次日还宫
嘉靖间更定祭孔子制曰某年某月某日祭至圣先师
孔子每三年遣道士赍祝文香帛诣所在陵寝致祭制
曰某年某月某日祭先圣历代帝王遣尔等赍捧祝文
卷八十一 第 59a 页 WYG0598-0458c.png
香诣陵寝致祭命所在有司行礼
   登极遣祭
正统元年行在礼部尚书胡濙等奏今年七月朔例遣
道士赍香帛遍历天下祭皇陵及历代帝王陵寝岳镇
海渎兹遇皇上登位改元例遣官祭告其遣道士祭礼
宜停止从之
   遣赍香帛分祭
成化十九年乙未遣乐舞生十八人赍香帛分祭岳镇
卷八十一 第 59b 页 WYG0598-0458d.png
海渎等神礼部言此乃皇上斋心事神以回天意非常
祭比宜给与新钞一千贯令有司备祭品所祭诸神近
布政司者遣巡抚官或布政司掌印官在各州县者遣本
府掌印官祭从之
   望祭省有司科敛
弘治十八年丁丑翰林院编脩毕济川言祭祷名山精
诚感格无远不至固不必遣人亲诣其地也如龙虎山
武当山先朝尝遣内臣往建醮筵有司并缘科敛动以
卷八十一 第 60a 页 WYG0598-0459a.png
千计欺上罔下害不可言陛下崇正黜邪必无是举万
一托此以展孝敬但当遣官就近望祭则无劳民伤财
之患礼部覆奏从之
   赍香祝
成化元年三月遣太常寺乐舞生赍香祝付所在有司
祭历代帝王及先师孔子陵墓故事三年一祭于八月
二十一日行礼故先期遣之
   遣祭官由门
卷八十一 第 60b 页 WYG0598-0459b.png
弘治八年九月南京守备司礼监太监陈祖生奏魏国
公徐辅每承命孝陵至祭皆红劵门并金门陵门之右
门入至殿内行礼事属僣踰宜令改正辅上章辩以为
入必由红劵门者所以重祖宗之祭尊皇上之命出由
傍小门所以守臣下之分循守故事几及百年岂敢擅
易事下礼部议谓今长陵等陵及太庙每遣官致祭所
由之门并行礼殿内与孝陵事体大略相同宜令辅
如旧行礼从之
卷八十一 第 61a 页 WYG0598-0459c.png
 
 
 
 
 
 
 
 
卷八十一 第 61b 页 WYG0598-0459d.png
 
 
 
 
 
 
 
 礼部志稿卷八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