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六十七
卷六十七 第 1a 页 WYG0598-0123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礼部志稿卷六十七
            明 俞汝楫 编
 圣学备考
  圣览
   进览大学衍义
弘治十五年江科给事中陶谐言经史繁多难于遍览
惟宋儒真德秀大学衍义一书简而明约而尽乃治道
卷六十七 第 1b 页 WYG0598-0123b.png
之指南请以是书一置经筵以备进读一置宫禁以备
退览庶益弘盛德大业于无穷有旨令礼部看议以闻
礼部言衍义一书已命儒臣于经筵进讲今谐复以为
言诚以治天下之大本大端莫要于此伏乞圣明俯纳
其言益勤圣学不独外而经筵虽内而宫禁亦置一编
用备观览则圣德愈宏治道益隆矣纳之
   推行圣学
弘治十一年礼部覆奏部院大臣所言内一事曰推行
卷六十七 第 2a 页 WYG0598-0124a.png
圣学者请因今日所讲之书验古人已行之事独运于
心以谨用人之道上曰推行圣学朕自体行其馀俱从
所议
  经筵仪
   初定经筵仪
正统元年礼部尚书胡濙等进经筵仪注先是少傅兵
部尚书兼翰林大学士杨士奇少傅工部尚书兼谨身
殿大学士杨荣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杨溥言伏惟
卷六十七 第 2b 页 WYG0598-0124b.png
皇上肇登宝位上以继承列圣下以统御万邦其根本
在致力于圣学自古圣贤之君未有不由讲学而能致
治者也书曰王人求多闻时惟建事学于古训乃有获
又曰仆臣正厥后克正仆臣谀厥后自圣后德惟臣不
德惟臣繇是言之凡经筵讲读之官左右侍从之人必
皆选正人用之君德庶有成也于是上命太师英国公
张辅等推举讲读官以闻上赐敕谕以辅知经筵事士
奇荣溥同知经筵事少詹事兼侍读学士王直少詹事
卷六十七 第 3a 页 WYG0598-0124c.png
兼侍讲学士王英侍读学士李时勉钱习礼侍讲学士
陈循侍读苗衷侍讲高榖修撰马愉曹鼐兼经筵官翰
林院春坊等衙门儒臣分直侍讲又以太子太保成国
公朱勇少保兼工部尚书吴中吏部尚书郭琎礼部尚
书胡濙兵部尚书王骥刑部尚书魏源都察院右都御
史顾佐侍班至是礼部进仪注一每月初二十二二十
二会讲每日止用讲读官四员学士轮流侍班不用侍
卫侍仪执事等官侍班讲读等官入见行叩头礼东西
卷六十七 第 3b 页 WYG0598-0124d.png
分立先读书次读经或读史每伴读十数遍后讲官直
说大义惟在明白易晓讲读后侍书官侍上习书毕各
官叩头退
   经筵会讲礼仪
嘉靖改元七月该本部题为经筵事钦奉敕谕礼部朕
惟讲学修德乃帝王首务兹欲于八月初二日御经筵
尔礼部其具仪并合行事宜来闻故谕钦此钦遵会同
华盖殿大学士杨廷和议得筵官经筵会讲礼仪开坐
卷六十七 第 4a 页 WYG0598-0125a.png
上请节奉圣旨是钦此
   初御经筵礼仪
先期讲读官撰四书经书讲义各一篇务要明白简当
切于正道各豫置于所讲书
   会讲礼仪
每月初二十二二十二会讲先期司礼监官陈设御案
如前至期候上御文华殿侍卫侍仪执事进讲礼同但
各官止行叩头礼是日各官俱青素衣服供事
卷六十七 第 4b 页 WYG0598-0125b.png
侍班官
内阁 六部 都通大 詹事府 翰林院 国子监
 光禄寺 五府 锦衣卫 鸿胪寺 六科(旧例礼/科转行)
(各/科) 太常寺(遇讲读之/初例该祭)
讲书官(两班/轮流)
詹事 祭酒 学士 谕德 侍读 编修
展书官(两班/轮流)
翰林院修撰编检等官八员
卷六十七 第 5a 页 WYG0598-0125c.png
写讲章并起止官(两班/轮流)
中书等官八员
执事官
鸿胪寺堂上官一员 锦衣卫堂上官一员 侍仪御
史二员 给事官二员 鸣赞序班八员 侍卫将
军二十员
嘉靖九年三月该兵部咨称驸马都尉邬景和系是管
领大汉将军侍卫带刀人员例该经筵侍班该本部覆
卷六十七 第 5b 页 WYG0598-0125d.png
题奉圣旨是钦此
   罢杂流官侍班
成化四年二月六科给事中十三道监察御史皆言掌
太常寺礼部尚书李希安发身道士不宜令预经筵上
曰经筵之设所以讲明道学关系甚重故侍从皆用文
学之臣希安既非儒流可罢侍班但令供礼官之职
  经筵进讲
   洪武朝进讲
卷六十七 第 6a 页 WYG0598-0126a.png
高皇帝干戈未戢文德先陈军旅之际延召名儒如戊
戌之春即召儒士许元叶瓒玉胡翰汪仲山李公常金
信徐孽童冀吴履张启敬孙履会食宁越行中书省日
令二人进讲经史敷陈王道即位之后大开讲筵靡间
寒暑时发宏议覃为吁谟有老师闻人所不能窥一班
者如洪武三年二月御东阁翰林学士宋濂待制王袆
等进讲大学传之有土有人章上曰人者国之本德者
身之本人主有德则人归之如就父母有土有财自然
卷六十七 第 6b 页 WYG0598-0126b.png
之理德不足以怀众虽有财何用哉
十六年六月御谨身殿东阁大学士吴沈等讲周书国
则罔有立政用憸人上曰国家不可有小人有小人必
败君子故唐虞任禹稷必去四凶鲁用仲尼必去少正
卯不幸有小人如畜毒药不急去之必为身患小人巧
于悦上忍于贼下人君若喜其顺适任其所为而不问
以为怨将在彼譬如犬马伤人人不怨畜犬马者乎沈
曰小人中怀奸邪而其所言甚似忠信不可不察上曰
卷六十七 第 7a 页 WYG0598-0126c.png
然小人善于逢迎彼知人君所乐不顾非义乃傅会曰
是可为知人主不乐为者不顾天下国家亦傅会曰是
不可为自古知人为难知言亦不易也
十八年五月御华盖殿大学士朱善进读心箴毕上曰
人心道心有倚伏之机盖仁爱之心生则忮害之心息
正直之心存则邪诐之心消羞恶之心形则贪鄙之心
绝忠悫之心萌则巧伪之心伏故人常持此心不为情
欲所蔽则至公无私自无物我之累九月命大学士朱
卷六十七 第 7b 页 WYG0598-0126d.png
善讲周易至家人上曰齐家治国其理无二使家长幼
内外各尽其分事事循理则一家治矣达之一国天下
举而措之朕观其要祇在诚实而威严诚则笃亲爱之
恩严则无闺门之失
二十年五月御华盖殿侍臣进讲因论人之善恶感召
不得其常上曰为恶或免祸然无可为之恶为善或未
蒙福然无不可为之善人惟修其在已祸福听天彼不然
者时未至耳
卷六十七 第 8a 页 WYG0598-0127a.png
二十六年秋七月选秀才张宗浚等俾随詹事府左右春
坊官分班入直文华殿侍讲毕进说民间利害田里稼穑
等事间陈古今孝弟忠信文学材艺诸故事日以为常
二十八年十二月侍臣进讲尚书无逸上曰国家以勤
兴以逸废勤与逸理乱所系成王时天下宴然周公作
是书上自天命下至生民闾里怨诅莫不具载朕每反
覆详味求古今之用心书于殿壁朝夕省阅以为鉴戒
今日闻之愈益警惕
卷六十七 第 8b 页 WYG0598-0127b.png
   永乐朝进讲
文皇表章经学时抒藻思永乐二年八月大学士解缙
等进大学正心章讲义上览之至再曰人心不可有所
好乐一有好乐泥而不返则欲必胜理若心能静虚事
来则应事去如明镜止水自然纯是天理朕每朝退默
坐未尝不思管束此心又思为人君者但于宫室车马
服食玩好无所增加则天下自然无事
   宣德后历朝进讲
卷六十七 第 9a 页 WYG0598-0127c.png
列圣相承崇师重道宣皇写竟简编丕降著述细旃之
谈流为琬琰宣德二年三月御文华殿儒臣讲孟子上曰
伯夷太公皆归文王武王伐纣太公佐之伯夷扣马见何
不同太公心在当时伯夷心在万世无非为天下计也
二年冬十月御文华殿儒臣进讲易观大象毕上曰古
者帝王巡狩礼后世何以不行亦世势不同也舜时五
载一巡狩二月东岳五月南岳八月西岳十一月北岳
一年遍天下五年又去后世人君一出千乘万骑百姓
卷六十七 第 9b 页 WYG0598-0127d.png
供亿不亦难乎成周十二年一巡已与虞时不同况后
世乎予以为治贵实效诚如古帝王选任贤良抚养百
姓崇德报功毕恊至公不患制度不一民风不振若以
后世侍卫之众征求之广欲行时巡之制难矣
二年十二月侍臣进讲贞观政要上曰唐太宗致治之
美庶几成康实本乎此予谓安天下必先正其身未有
身正而影曲上理而下乱者治国如栽树本不摇枝叶
茂盛君道清静则百姓安乐皆要语也
卷六十七 第 10a 页 WYG0598-0128a.png
三年二月御文华殿儒臣讲舜典毕上曰观二典三谟
则知万世君臣为治之道不出乎此以闰月定四时天
道以明奠高山大川分别九州任土作贡地道以成克
明峻德协和万邦人道以建九官十二牧后世建官不
同不出乎此当时君臣都俞吁咈更相告戒用图治功
气象蔼然何后世之不及也十月儒臣进讲春秋毕上
曰圣人匡世之功忧世之心备见此书当时先王礼乐
法度日废乱臣贼子接迹而起有此书而后天下皆知
卷六十七 第 10b 页 WYG0598-0128b.png
尊周又曰孔子以尊周为本孟子乃以王天下劝齐梁
何也圣贤之心无非为天下计孟子时不有王者兴何
以解生民之涂炭遂赐讲官坐命左右赐果茗
六年三月御便殿命翰林儒臣进讲大学平天下章毕
上曰治天下不可无财用如生之者众四语不必征暴横
敛而国用有馀矣又曰秦誓曲尽君子小人情状人君
审此则好恶用舍当矣汉唐中叶小人倖位妨贤病国
卒为厉阶圣贤之言万世龟鉴
卷六十七 第 11a 页 WYG0598-0128c.png
九年十二月翰林侍臣讲周书毕上因论周之王业及成
康治效曰当时皆以周之不造及成王定奄平淮东土始
宁继得罪人又大雷电以风王迎周公归迁殷顽民而
王室以安自是刑措四十馀年历代八百则知始之震
撼正天以维持巩固之也譬如人之身不幸有疾加意
调治所以培固元气克臻寿考天之所定岂偶然哉
孝皇虚怀听纳天语叮咛惟恐不尽弘治十七年九月召大
学士刘健等至煖阁谕曰昨令李荣谕日讲官陈善闭邪
卷六十七 第 11b 页 WYG0598-0128d.png
陈字当作敷陈又言他字未当不若启沃之然不必深忌须
直言无讳道理皆书中本有非是自撰若不说尽终无进
益论思辅导皆所当言可谕讲官不必顾忌昨似有顾忌
耳是日天颜甚悦恐因此有所观望故特示详悉如此
十八年三月张元祯上疏劝经筵讲太极图西铭性理
诸书上嘉纳之索太极图一观曰天生此人以开朕也
世皇锐意典谟既以无逸名殿时洒宸章刋为注疏四
年十一月上谓无逸一篇圣祖御序洪范均治天下之
卷六十七 第 12a 页 WYG0598-0129a.png
法因命辅臣撰序刋布已复再注尚书名曰三要
六年六月上谕内阁令翰林讲官日轮一员将经书通鉴
撮其有关君德政事与修省之道者直𨽻其义以赞所未
晓庶心得其旨而理自通大学士杨一清等言自古经史
大义尽具宋儒真德秀所撰大学衍义一书中请修先朝
故事日令儒臣进讲上曰大学衍义可令直解参以时事
以开朕学若日逐进览恐不得精宜五日一进不以寒暑
废庶得探索精研不徒劳精神虚延日月一清等复请于
卷六十七 第 12b 页 WYG0598-0129b.png
经筵讲官内与日讲官各分为两班每逢三八日以次轮
讲臣等仍日轮一员侍班至于春秋月日和煦凉爽之时
经筵日讲俱照旧规惟三八日专讲大学衍义上曰讲学
为治之首君道当先朕虚怀以受卿等及讲官尽心讲说
开诚启沃以资朕学卿一清等侍班贾咏等日轮一员如
有召论不在此例至于春秋之时不必于三八日可以该
朝两宫之日既免日讲只于午后进讲衍义庶并行而无
废乃命侍郎温仁和桂萼张璁詹事董玘侍读学士徐缙
卷六十七 第 13a 页 WYG0598-0129c.png
祭酒严嵩庶子穆孔晖谕德顾鼎臣张璧许成名洗马张
瀚赞善谢丕更直进讲十月上以日讲论语曾子有疾章
谕诸臣无忌还当补讲又以讲官董玘行立无让之体令
辅臣谕之玘自是见上屏息上谓其知改令供职既侍读
汪佃讲洪范九畴不称旨上亲讲解其义谓辅臣曰人君
尽伦理于上万姓化于下伦序明而道大备福将自至以
佃讲读迟钝令吏部改调外任因命内阁选择翰林诸臣
称职者留用不称者量材除他官三月御经筵国子监祭
卷六十七 第 13b 页 WYG0598-0129d.png
酒陆深奏讲章为内阁所改上曰此故事也汝有所见当
别疏具闻若任巳意必有杂说以乱理学
十年四月上幸西苑御无逸殿命大学士李时翟銮坐
讲时进讲书无逸篇銮进讲诗豳风七月之章武定侯
郭勋及九卿大臣皆侍讲毕上御豳风亭赐辅臣并勋
等及翰林儒臣宴亭下退而勋等奏谢上曰朕以无逸
殿豳风亭虽观耕之所亦勤学所寓昨举落成之礼因
命辅臣进讲赐卿等宴卿等当协心匡辅以跻太和
卷六十七 第 14a 页 WYG0598-0130a.png
十一年九月讲官侍读学士吴惠郭维藩进讲既退上谕
辅臣李时等曰讲官惠言省无益之费停得已之役维藩
言去操切更张之弊务淳厚博大之体者云何卿等以朕
意问之有可补救时宜者令条列以对于是惠疏言方今
民穷财尽而宫殿兴作不已采木烧砖大为川广苏常之
患此宜停罢各省岁办物料宜敕有司准以折色解京从
宜置办毋使民困于徵解之苦此宜节省且谓自盐法阻
坏粮草改折诸边积贮空虚宜减价惠商疏通馀盐其输
卷六十七 第 14b 页 WYG0598-0130b.png
边粮草可仍复本色以为足国经久之计维藩疏言今者
士风渐漓一切好更张以取声誉以诪张为变通安静为
迂腐严急为才干宽厚为无能好恶任情不以为耻如此
则俗薄而政庞非细故也宜申饬臣工崇本实修职业乞
于各衙门条陈之旨择其筹虑深长事可经久者方赐施
行毋徇操切之论求人过甚立法太严庶几养成惇大之
俗且请复庶吉士之选以育人才停选贡之例以疏壅滞
疏上各报闻二臣颇有所指切上亦不罪也
卷六十七 第 15a 页 WYG0598-0130c.png
十二年十月礼部尚书夏言以学士进讲上制闻过篇
赐之讲
  日讲仪
正统元年二月定日讲仪上御文华殿内阁学士侍班
不用侍卫侍仪等官凡日讲官或四或六开读初吉服
五拜三稽首后常服止一拜三稽首先一日进讲义其
日讲读官先入直房候驾出内官传宣入文华殿阁臣
于屏左右讲官于东西煖阁门南各东西立少选阁臣
卷六十七 第 15b 页 WYG0598-0130d.png
进屏内讲官进屏南仍东西立候上口宣先生来同承
旨入稽首东西立读书者先至御前一揖向左盘旋二
步至案展书压金尺或压两旁或直或监执牙签读五
过掩书一揖退读经者亦如之以次进讲进退之节皆
如读仪讲毕压金尺盘旋二步一揖退文华殿赐茶文
华门赐酒饭一拜三叩首酒饭后俟进字毕进讲史书
如前仪讲毕一拜三叩首一揖候上出案举手北向一
揖时上日御文华殿诵书讲学至午后还宫
卷六十七 第 16a 页 WYG0598-0131a.png
弘治间孝宗皇帝每日讲二次
弘治十八年十月武宗皇帝即位大学士刘健等言伏
睹先帝初年日讲常至岁暮不辍臣等拟于十一月初二
日为始伏乞圣明遵照先朝事例每日御文华殿煖阁
令臣等两次进讲则圣学可成太平可致实宗社万年无
疆之庆除经筵事宜俟明春别请今将日讲仪注条上
一伏睹皇上在春宫讲读论语尚书各未终卷今合于
每日接续讲读先读论语五遍次读尚书五遍讲官各
卷六十七 第 16b 页 WYG0598-0131b.png
随即讲明讲毕各官皆退
一讲读后皇上裁决政务有暇即看字体随圣意写字
一幅不拘多寡俟午讲时臣等恭看进呈
一近午初时讲大学衍义历代通鉴纂要讲毕各退
一每日各官讲读毕或圣心于书义有疑即问臣等再
用直解务求明白
上曰朕以哀疚故久辍讲今闻卿等述先帝顾命知讲
学诚不可缓其如期举行正德元年九月司礼监傅示
卷六十七 第 17a 页 WYG0598-0131c.png
欲免午讲阁臣刘健等疏陈不可经书固圣贤大道通
鉴乃古人事迹请如旧每日进讲二次上曰已知之
嘉靖六年每月之三日八日用日讲官二人讲大学衍
义阁臣一人侍赐茶酒饭如日讲仪
隆庆六年每日早阁臣及讲官讲毕各退上进煖阁少
憩司礼监将章奏进览阁臣等进西房候上咨问即召
至御前敷陈疏中事情已乃率领正字官恭侍上还宫
隆庆间每日视朝毕即御讲筵万历后以三六九日视
卷六十七 第 17b 页 WYG0598-0131d.png
朝不讲馀日冬夏不辍万历九年阁臣请章奏重大事
情先进后殿面陈及讲祖宗训录出仍同讲官进讲史书
 储宫备考
  储教上
洪武元年正月以李善长为太子少师兼詹事冯胜兼少
詹事杨宪傅瓛兼府丞徐达兼太子少傅常遇春兼太子
少保邓愈汤和兼谕德章溢兼赞善刘基兼率更令三月
以刘基为御史中丞兼太子赞善十月以梁贞王仪为太
卷六十七 第 18a 页 WYG0598-0132a.png
子宾客秦镛卢德明张昌为太子谕德上曰朕命卿等辅
导太子必先养其德性使进于高明然后于帝王之道礼
乐之教及往古成败民间稼穑朝夕论说日闻谠言使
无非僻之干积久以化他日为政自然合道卿等勉之
十一月命诸儒作钟山龙蟠赋置酒驩甚御制时雪赋
东宫官各赐袍服
二年十一月建大本堂取古今图书充其中延四方名
儒教太子诸王分番夜直选才俊之士充伴读上时赐
卷六十七 第 18b 页 WYG0598-0132b.png
宴赐诗商搉古今评论文字无虚日
三年四月命博士孔克仁等授诸子经定东宫官属之制
上召东宫官属及王府官属谕之曰辅导之臣犹法度之
器先正已而后正人盖德义者正人之法度善恶者修身
之衡鉴汝观之梓匠虽有材木必加绳削乃能成器太子诸
王必得贤辅开导赞助乃能成德古人已行之事可为鉴
戒者采摭编次朝夕观览以广知识亦有助于辅导群臣
顿首谢复顾谓刘基曰古贤圣之君不忘修省富贵易骄
卷六十七 第 19a 页 WYG0598-0132c.png
必至于荒纵未有不覆基顿首曰陛下此言万世之福也
五年十二月复以宋濂为太子赞善
六年七月以儒士桂彦良为太子正字
九月命诸司常事启皇太子重事乃奏闻上谓皇太子
曰人君统天下人情物理必先周知然后临事不惑吾
自起田里至于今日凡治军旅理民事无不尽心恒虑
故尝深念古人为治必广视听凡言之善者即行之不
善者虽不行亦思绎至再果不可然后置之夫虑事贵
卷六十七 第 19b 页 WYG0598-0132d.png
明处事贵断庶几不眩汝生长宫掖未涉世故若局于
见闻则视听不广且目虽能视不踰于阈耳虽能听不
越于庭而欲天下之务一一当理难矣汝宜亲贤乐善
以广聪明逆耳必求其善顺言必审其非汝其敬之
七年正月上召太子宫臣谕之曰汝知重器乎对曰商
彝周鼎上曰非也太子天下重器人有彝鼎尚知宝爱
太子主器之重宝爱之者必择端人为辅朝夕与俱使
熟闻善言不迩诐行以成其德若委之便嬖近习是委
卷六十七 第 20a 页 WYG0598-0133a.png
重器于涂矣汝等日辅太子讲论诵说必导之以正使
其道明德立才器充广庶几他日克胜重任以副朕望
九年正月太子诸王侍上曰汝等闻修德进贤之道乎
太子对曰儒臣讲说知其略矣未领其要上曰藻率杂
佩为身之容恭逊温良为德之容见于外者可以知内
古之君子趋跄有节升降有数周旋跬步不违矩度者
其德充也已德既修足以服人贤者汇进不肖者自去
天下国家未有不治不知务此鲜不败矣夫货财声色
卷六十七 第 20b 页 WYG0598-0133b.png
戕德之斧斤谗佞谄谀杜贤之荆棘当拒之如虎狼避
之如蛇虺溺于所好必为其所陷汝等慎之
十年十二月上谕李善长等曰人君聪明虽是天性然
物理必察识而后知人情必谙练而后熟若临事不熟骤然
断决恐未尽善既行之后觉其非而欲改之妨事已多前
者令皇太子射奏朝臣启事练习国政恐听览之际处置
未当自今政事启于东宫者卿等二三大臣更为参决可否
十二年三月上御华盖殿皇太子侍上曰比读何书对
卷六十七 第 21a 页 WYG0598-0133c.png
曰商周之书上曰读书亦知古君道否君道以事天爱
民为重其本在敬身人君一言一行上通于天下系于
民敬以将之而后无不善善天必鉴之不善天亦鉴之
一言善四海蒙福一行不谨四海罹殃可不敬乎
二十五年九月以冯胜傅友德李景隆蓝玉詹徽茹瑺
任亨泰杜泽楚樟康铎杨靖皆兼东宫师傅等官
二十六年正月上御文楼太子侍上问近讲经史何事
对曰昨讲汉书七国叛汉上曰孰曲孰直对曰曲在七
卷六十七 第 21b 页 WYG0598-0133d.png
国上曰此讲官一偏之说宜言景帝为太子时常投博
局杀吴王世子以激其怒及为帝又听晁错之说轻意
黜削诸侯土地七国之变实由于此若为诸子讲此则
当言藩王必上尊天子下抚百姓无挠公法如此则为
太子者知隆亲亲之恩为诸子者知尽君臣之义
嘉靖三十二年二月上谕大学士严嵩等曰二王讲读朕
闻昨秋止将尚书过口二三岂成学业自书入经先读大
学熟记彻讲续以中庸卿导点字若何昔仰荷皇考恩教
卷六十七 第 22a 页 WYG0598-0134a.png
子至慈之中朕不用力今日何事克善不令力学又误
矣嵩等对曰皇上追念皇考训思令二王殿下力学臣
等不胜钦仰先书入经乃圣贤教人次第臣等去秋所
进书程据旧仪以大学与尚书每日并读并讲当导谕

  储教下
   请谕教太子
弘治十年礼科给事中叶绅等言古帝王之有天下未
卷六十七 第 22b 页 WYG0598-0134b.png
尝不以储贰为重教谕为急故早建太子以系天下之
心预选宫僚以辅太子之德所以享国长安率由兹道
陛下以社稷为重四海为心既早建太子以定大计矣
今皇太子春秋渐盛新命加冠谕教之道不容或缓宜
令谕德等官量授经书教以诵读正字等官量书字帖
教以仿习庶习与智长化与心成实社稷万年无疆之
休也章下礼部覆奏绅等所言教谕太子实朝廷重大
本之事乞赐采纳诏待明年春煖以闻
卷六十七 第 23a 页 WYG0598-0134c.png
   皇储四事
弘治十六年吏科给事中吴舜上疏言辅养皇储四事
一乞敕宫僚弗辞寒暑竭力供事而其所以为教必以
仁孝礼义为本一乞专设东宫师傅一二员求德望素
协如尚书吴宽侍郎谢铎者今以旧官供事俟其功迹
显著然后加以师傅之衔至如詹事庶子下至校书正
字等官亦必求中正之士出自进士正途者用之一乞
敕皇太子延访宫僚朝夕与处讲求古之帝王言行以
卷六十七 第 23b 页 WYG0598-0134d.png
为法戒仍以大小宫僚轮直进言务引当道一乞求正
直素闻善于开导者三四人以充司直清纪司谏之职
仍敕皇太子虚已受言以为他日纳谏之地疏入上命
礼部同吏部议处以闻尚书张升等言舜以太子天下
之本必赖师傅辅弼之官朝夕启沃宜赐施行其欲择
师傅并选补司直清纪司谏等官则非臣等所敢擅议
乞敕内阁大臣同各衙门堂上官议拟具奏上命姑已

卷六十七 第 24a 页 WYG0598-0135a.png
   博选鸿儒充宫僚
嘉靖十五年监察御史余光言今者圣嗣诞生异日正
位东宫统临大宝宗庙社稷天地生灵所关非小而其
本则在于蚤谕教而已祖宗设东宫官属如詹事府左
右春坊司经局等官皆为辅导而置请博选鸿儒充师
保宾客之任以立教于豫礼部议覆皇储为天下本当
慎蒙养请以光言下吏部预访人材俟册立举行报可
   东宫出阁讲学五事
卷六十七 第 24b 页 WYG0598-0135b.png
嘉靖二十三年南京礼科给事中游震得奏请东宫出
阁讲学因条陈五事一大明集礼皇太子加元服参用
周文王成王冠礼之年近则十二远则十五若出阁讲
学则年八岁则犹未及元服也今东宫出阁未及冠期
宜加便服以从安适俟年十二以上始行冠礼则讲学
不至过时一出阁讲学之后宜习宫庭朝参之礼及临
见群臣参决机务等事一皇太子始出就学礼文宜从
简便令讲读儒臣更番陪侍随事纳忠不必尽拘讲筵
卷六十七 第 25a 页 WYG0598-0135c.png
之礼庶可使之好学不倦一国初所定皇太子荅拜礼
非人臣所敢当宜聘有德望大臣致仕年七十以上者
使为宾客不烦以职事优之拜礼乃为得宜一仁宗宣
宗在东宫皆监国视事故备诸官属及宪宗睿宗皆八
九龄故司直以下皆不备官今皇太子犹冲年讲读之
外似不必备设宜渐简正士储之翰林察其德业修举
者以次推补事下礼部部言请俟出阁之日备查累朝
旧典参酌诸事宜以闻上然之
卷六十七 第 25b 页 WYG0598-0135d.png
   集议储养要务
隆庆四年南京礼科给事中张崇伦等以东宫出阁届
期上言五事一崇孝敬以事君父二敦齿让以宾耆旧
三谨服器以养俭德四勤接见以资辅导五慎选用以
备官属南京贵州道御史杨邦宪等亦请择简讲读儒
臣务略去礼文令其以经史诸书及国朝训典从容劝
讲凡坊閒一切芜杂之书悉屏去之内直之司必用老
成质实者使随事纳规启发尤易皇上尤当克谨身教
卷六十七 第 26a 页 WYG0598-0136a.png
以敬天勤民敦仁尚俭之事亲为解说训饬之斯储养
元良之要务章下礼部知之
礼科给事中张国彦四川道监察御史李采菲南京礼科
给事中张崇俭贵州道监察御史杨邦宪等以东宫出阁
各疏陈辅导事宜章下礼部尚书潘晟等覆言诸臣献议
虽殊大意有十曰慎选宫僚曰久任辅导曰精择近侍曰
亲近师友曰内崇孝敬曰外崇齿让曰仁体天地曰俭法
祖宗曰钦崇正训曰躬垂圣教宫僚在阁臣吏部遴选得
卷六十七 第 26b 页 WYG0598-0136b.png
人上请久任左右近习在司礼监审择质疑问难亲接儒
臣一切孝敬仁俭有关储教者在皇太子遵修古谊以光
睿德至于燕閒之际质问所业时加训迪则惟皇上加意
议上报可礼部覆都给事中雒遵等奏东宫辍讲之日除
宫中温习外宜于朔望日令辅导讲读等官恭诣文华殿
启请半月内课程疑义庶养正之功缉熙无间上是之
   皇太子出阁读书
天顺二年礼部请皇太子出阁读书上命吏部礼部会
卷六十七 第 27a 页 WYG0598-0136c.png
翰林院定拟讲读等官及讲读以闻礼部进皇太子出
讲学仪注
一钦天监选择四月初八日乙丑巳时吉
一是日早鸿胪寺报事官于文华后殿行四拜礼鸿胪寺
官请东宫升文华殿执事官导引至殿升座三师三少并
宫僚以次序立于丹陛上行四拜礼毕各官以次退出内
侍官导东宫至后殿升座以书案进每日侍班侍讲读官
入分班东西立内侍展书侍读讲官以次进读叩头而退
卷六十七 第 27b 页 WYG0598-0136d.png
   每日读讲常仪
一每日早朝退后东宫出阁升座内侍以书案进不用侍
卫侍仪执事等官惟侍班侍读讲官入行叩头礼毕分班
东西向立内侍展书先读四书则东班侍读官向前伴读
数十遍退复原班次读经书或史书则西班侍读官向前
伴读亦然务要字音正当句读分明读毕叩头而退
一每日已时侍班侍读讲及侍书官俟东宫升座毕入
照东西向立侍班内侍展书先讲早所读四书则东班
卷六十七 第 28a 页 WYG0598-0137a.png
侍讲官向前进讲一遍退复原班次讲早所读经史书
则西班侍讲官向前进讲亦然务要直言解说明白易
晓讲毕内侍收书讫侍书官向前侍习写字务要开说
笔法点画端楷写毕各官叩头而退
一午膳后从容游息或习骑射
一每日晚读本日所授书各十数遍至熟而止
一凡读书三日后一温须背诵成熟遇温书之日免授
新书讲官通讲须晓大义
卷六十七 第 28b 页 WYG0598-0137b.png
一凡写字春夏秋月每日写一百字冬月每日写五十字
一凡遇朔望及大风雨雪隆寒盛暑暂停讲读写字
一每日合用侍班官二员侍读讲官四员侍书官一员吏
部礼部会翰林院选拟皇太子出阁侍班讲读等官以闻
侍班官则吏部尚书兼学士李贤日侍不更太常寺少卿
兼学士彭时翰林院学士吕原每人更侍一日詹事府詹
事陈文少詹事刘铉日侍不更翰林院学士林文李络刘
定之侍读学士钱溥每人更侍一日讲读官翰林院学士
卷六十七 第 29a 页 WYG0598-0137c.png
倪谦尚宝司卿兼侍讲黄练尚宝司司丞兼编修万安
尚宝司司丞兼编修李泰左春坊左中允孙贤右春坊
右中允刘翊左春坊左赞善牛纶右春坊右赞善司马
恂八人更番四人一日侍书官太常寺少卿黄采中书
舍人兼正字吴谦二人更侍一日上悉从之
   东宫冠读
嘉靖二十四年二月上谕礼部朕皇太子当冠并习讲
读一应合行礼仪查照祖宗时旧例一一举行即各拟
卷六十七 第 29b 页 WYG0598-0137d.png
至当不必续奏已复奉圣谕东宫冠读礼朕复思二三
子各当行此各节次祖宗旧典俱在卿嵩会读璧寀承
恩查拟一一举行礼部尚书费寀等言东宫冠读仪节
繁多一时未易尽习考之周制文王年十二而冠成王
十五而冠大明集礼参用文成冠礼之年近则十二远
则十五则在今日东宫殿下加冠似为太早乞将冠礼
暂敕停止先以童服出就讲读则事为有序而礼不难
行又会勋辅大臣言皇太子既不便出阁乞命司礼监
卷六十七 第 30a 页 WYG0598-0138a.png
慎选老成端厚知书内伴恭伴读书习字兼演习礼仪
俟睿性渐开礼节日熟然后出阁讲读疏入上乃谕辅
臣严嵩等曰朕先与卿等计定东宫冠读遵祖宗法制
举行既而礼官引文成之年岁不同累朝之令典谓为
未可卿等从而同之今只令辅臣该部挨当行之年具
奏行礼嵩等因言皇太子数岁而冠原无定期不必尽
泥文成之年伏乞俯从原定吉期或移取通利之辰遵
奉举行得旨览奏足见敬畏朕知已嵩复言东宫殿下
卷六十七 第 30b 页 WYG0598-0138b.png
时已十岁今冠读之谕一下中外忻传合无是日稍减
繁仪止取成礼此外或可频接外臣渐广视听如冠礼
暂辍或以童服出就儒臣时习讲读久之则睿性益开
而知所严重矣得旨冠乃成人之礼太子继体承命之
重必典礼具备方可行既而复谕嵩东宫冠读已闻中
外只可移取通利之辰不宜暂罢问冠礼内仪物有丝
巾何为嵩言彼在束发乃婚礼内物不用为当又问庙
见童服当是何服色嵩言今日之见系在内殿家人礼
卷六十七 第 31a 页 WYG0598-0138c.png
也比与宗庙大礼不同似应照常所用吉服行礼已奉
谕东宫庙见等仪非一节即今将入夏令恐难勉行俟
秋爽举未迟
   选宫僚
永乐二年夏四月命僧录司左善世道衍为太子少师
复其姓姚赐名广孝赐敕谕曰卿秉性笃实学行老成
今建储嗣简求贤辅以卿旧人特授太子少师夫太子
天下之本必赖启迪匡正辅成德器尚勉尽厥职副朕
卷六十七 第 31b 页 WYG0598-0138d.png
眷倚之重又命礼部尚书李至刚兼左春坊大学士升
翰林院侍读学士解缙为本院学士兼右春坊大学士
翰林院侍读黄淮为左庶子胡广右庶子胡俨左谕德
皆仍兼侍读翰林院侍讲杨荣右谕德仍兼侍讲以翰
林院侍讲杨士奇兼左春坊左中允改北京刑部主事
尹昌隆为左中允升翰林院修撰李实右春坊右中允
仍兼修撰命吏部左侍郎许思温兼左春坊赞善升翰
林院编修陈仲完左赞善仍兼编修检讨王汝玉为右
卷六十七 第 32a 页 WYG0598-0139a.png
春坊右赞善仍兼检讨升国子监博士徐善述监察御史王
子沂俱为左春坊左司直郎国子监助教晁铸刑科给事
中王文贵俱为右春坊右司直郎刑部司务杨正为左春
坊清纪郎国子博士杨斌右春坊右清纪郎教授程僖教
谕黄贯俱左春坊司谏教谕张详梁善俱右春坊司谏升
翰林院编修杨溥中书舍人姚友直俱为司经局洗马溥
仍兼编修户科给事中吴牧兼司经局较书吏科给事中
梁质兼司经局正字升教谕刘真为较书训导王雅为正字
卷六十七 第 32b 页 WYG0598-0139b.png
天顺二年三月吏部礼部会翰林院选拟皇太子出阁
侍班讲读等官以闻侍班官则吏部尚书兼学士李贤
日侍不更太常寺少卿兼学士彭时翰林院学士吕原
更侍詹事府詹事陈文少詹事刘钦日侍不更翰林院
学士林文李绍刘定之侍读学士钱溥更侍讲读官翰
林院学士倪谦尚宝司卿兼侍讲黄谏尚宝司司丞兼
编修万安尚宝司司丞兼编修李泰左春坊左中允孙
贤右春坊右中允刘翊左春坊左赞善牛纶右春坊右
卷六十七 第 33a 页 WYG0598-0139c.png
赞善司马恂八人更侍四人一日侍书官太常寺少卿
黄采中书舍人兼正字吴谦二人更侍
成化十四年二月皇太子出阁讲学命大学士万安户
部尚书刘翊礼部尚书刘吉提调讲读翰林院学士王
献詹事府少詹事黎淳翰林院学士谢一夔右庶子汪
谐洗马郑环罗璟更番侍班学士彭华侍读学士江朝
宗左庶子刘健左谕德程敏政侍读周经修撰陆鈛张
升张颐更番讲读经改左中允升改左赞善修撰傅瀚
卷六十七 第 33b 页 WYG0598-0139d.png
兼较书太常寺少卿谢宇礼部员外郎凌晖兼正字通
事舍人选除二员翌日改鸿胪寺序班耿宁纪本为之
弘治十一年二月大学士徐溥等以皇太子将出阁讲学请
以太常寺卿兼翰林院侍读学士程敏政侍读学士杨守
左春坊谕德李旻司经局洗马梁储充侍班官太常寺
少卿兼侍读学士李杰太常寺少卿兼侍讲学士焦芳侍
读学士兼左谕德王鏊右谕德王华洗马杨杰侍读刘机
江澜白鈛侍读武卫左中允杨廷和右中允张天瑞左赞
卷六十七 第 34a 页 WYG0598-0140a.png
善费宠充讲读官编修兼较书吴俨靳贵礼部员外郎兼
正字周文通大理寺右寺副兼正字刘棨俱更直供事又
请改敏政为詹事兼学士升鏊为少詹事兼侍读学士上
俱从之仍命溥及大学士刘健李东阳谢迁提调各官讲读
嘉靖三十一年八月命翰林院编修高拱检讨陈以勤
充裕王讲读官伴读改国子监助教尹乐舜郑守德俱
翰林院待诏侍书中书舍人吴昂吴应凤
隆庆六年二月以东宫出阁讲学命礼部尚书高仪吏
卷六十七 第 34b 页 WYG0598-0140b.png
部侍郎张四维洗马余有丁赞善陈栋充侍班官少詹
事马自强陶大临编修陈经邦何洛文检讨沈鲤张秩
充讲读官检讨沈渊许国充较书官制敕房办事大理
寺左寺正马继文徐继申充侍书官先是大学士高拱
等请选东宫辅导官僚会同吏部推举上曰东宫官宜
加慎选不必备员于是拱等疏名以闻上从之仍谕拱
居正提调各官讲读
  册立议
卷六十七 第 35a 页 WYG0598-0140c.png
   隆庆册立
隆庆二年正月礼部尚书高仪等复上疏请立东宫其
略言自古明王图治忠臣谋国莫不以建储为重所以
定国本安人心也恭惟皇上笃生元嗣已踰六龄主器
得人臣民欢戴早建豫养宜在此时臣伏睹宣德弘治
中皇子皆二龄而册立成化中皇太子六龄而册立具
在国史今皇子虽在冲年而旧典可据且奇表秀发睿
质异常必册立之仪既行则教养之道可举惟皇上早
卷六十七 第 35b 页 WYG0598-0140d.png
从众心择日行礼实宗社万世无疆之休疏入上乃许
之曰卿等请建皇储至于再三沥诚弥切陈义甚正特
允所请其择日具仪以闻三月辛酉上御皇极殿传制
册立皇子为皇太子命成国公朱希忠为正使持节大
学士徐阶为副使捧册宝诣文华殿行礼故事册立东
宫次日百官上表称贺即诣文华殿上笺贺皇太子典
玺官陈设太子座于殿中自嘉靖十五年殿易瓦及上
御经筵已设宝座正中于是礼部以皇太子受贺不当
卷六十七 第 36a 页 WYG0598-0141a.png
复设座殿内乃请上裁上命设于文华殿东廊西向
  受朝仪
   东宫未出阁受朝仪
隆庆五年正月大学士李春芳等言先朝故事东宫未
出阁时阁臣以朔望次日行谒见礼即今春和乞命臣
等举行如例不惟臣等获遂仰瞻之私而东宫殿下亦
可闲习礼仪养成储德且今岁来朝官员咸愿一睹睿
容请于二月上旬之吉许臣等率诸臣于文华门朝见
卷六十七 第 36b 页 WYG0598-0141b.png
以慰天下臣民之心上许之命以二月二日谒见于是
礼部奏上仪注一前期一日内侍官设东宫座于文华
左门外西向至日锦衣卫设仪仗于门外东西一是日
文武百官及天下来朝官员各具常服诣文华门外北
向序立俟东宫具常服出升座文武百官先入班赞鞠
躬四拜礼毕分班序立鸿胪寺官引来朝官员诣前北
向立本寺致词赞鞠躬四拜礼毕皇太子还宫
  称礼
卷六十七 第 37a 页 WYG0598-0141c.png
   定臣下名称
洪武三年命礼部考定百官及内官于皇太子前所称
礼并诸王前礼部尚书崔亮等会议百官及内使监官
于皇太子诸王前称殿下自称名东宫官及本宫内使
于皇太子前称殿下自称臣王府官及本位承奉司官
于亲王前称殿下自称臣百官在上前称皇太子称亲
王曰某王从之
   启事东宫称臣
卷六十七 第 37b 页 WYG0598-0141d.png
洪武十四年十月给事中郑相同言国初之制凡启事
东宫惟东宫官属称臣朝臣则否盖尊无二上之意今
一体称臣于礼未安诏下群臣议翰林编修吴沈等奏
曰东宫国之大本所以继圣体而承天位者也臣子尊
敬之礼何得有异相同之言非是请凡启事东宫者称
臣如故从之
   皇长孙读书
永乐五年夏四月皇长孙出阁就学上召太子少师姚
卷六十七 第 38a 页 WYG0598-0142a.png
广孝翰林院待诏鲁瑄郑礼等谕之曰人于学问常以
先入之言为主朕长孙天资明睿尔等宜尽心开导凡
经史所载孝弟仁义与夫帝王大训可以经纶天下者
日与讲说浸渍久涵养深则德性纯而器识广他日所
资甚大不必如儒生绎章句工文辞为能也广孝等稽
首受命赐金织罗衣各一袭命大官给旦暮酒馔又召
前礼部仪制司郎中兼右春坊右赞善李继鼎至复以
为右赞善命侍皇长孙说书
卷六十七 第 38b 页 WYG0598-0142b.png
  (附/)亲王读书
书堂在皇极门右厢讲官以部臣或进士改翰林官充

   二王讲读
嘉靖四十年礼部奉钦定二王讲读礼仪钦天监择吉
日时出阁内侍官先一日设椅子二把于北第一间书
堂内坐西面东是日早辅臣三员率领各讲读侍书官
共十二员伺候二王殿下同入北书堂内序坐定讲臣
卷六十七 第 39a 页 WYG0598-0142c.png
等同各官进入行四拜礼毕各退于馆外北廊拱候各
官行礼毕裕王殿下就于本书堂里间就坐景王殿下
入南书堂里间就坐辅臣三人各率该讲读侍书官分
投进入授书讲书其日内侍官捧书展于案上就案左
立讲读官以次进立于案前授书各十遍讫令旨先生
每吃酒饭内侍官荅应各官出酒饭毕时再入侍书官
进至座前看写字写毕讲读以次进讲读毕各官行一
拜礼退臣等各看所写字照例圈注于旁以备劝益次
卷六十七 第 39b 页 WYG0598-0142d.png
日以后每日早二王殿下分诣各书堂各官分投进见
行一拜礼其授书讲书看写字并如前仪辅臣三员止
侍书三日三日后各讲读侍书官皆知规矩已定径自
如仪授书讲书看写字辅臣皆不预至写字毕二书堂
每日总轮一内侍官捧各仿纸来内阁辅臣照例圈注
二王殿下每日所读书大学一本书经一本授书务要
字样真正讲书直说大意务要通晓三日一温书就温
讲仍进讲章写字先用影本以后写熟对帖自写(阙/)
卷六十七 第 40a 页 WYG0598-0143a.png
各官酒饭止是初入书堂时令旨说一次以后日不必再说只
于讲书罢令旨与先生每茶吃内侍官荅应岁率为常
每年假日圣节前后通九日千秋节十日正旦初一至
二十日花朝一日清明一日端阳前后通三日七夕一
日中秋一日重九前后通三日冬至前后通五日腊八
一日除夕前五日每月朔望各一日遇大风雨暂免遇
大寒大暑该住歇时请旨定夺
凡讲读侍书官俱于右顺门南廊给与酒饭
卷六十七 第 40b 页 WYG0598-0143b.png
先期一日各该内外执事官俱赴书堂演礼(此仪本部/行内阁题)
(请万历六年定诸王讲/读仪循此小有增易)
嘉靖三十二年礼部言二王讲读旧规开以二月八月
初旬辍以五月十一月初旬今以闰三月请以四月辍
讲不为例内侍书官每日启王温肄仍旧书百字送内
阁圈注讲读等官每半月恭诣各府起居如王更欲授
书进讲及质问疑义字法各官亦得以自效诏可
 礼部志稿卷六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