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十九
卷四十九 第 1a 页 WYG0597-091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礼部志稿卷四十九
            明 俞汝楫 编
 奏疏
  学政疏
   覆行国学三事疏
正统三年三月北京国子监助教李洪言三事一国学
乃养育天下贤才之所粤自肇建北京南北分为二监
卷四十九 第 1b 页 WYG0597-0911b.png
例以南人入南监北人入北监原人情所居固适风土
之宜论用人任事实有繁简之异切照北京内外诸司
所用监生俱于北监选取不惟北人精通书算者少抑
且在监人数差遣不敷乞敕该部今后南人岁贡愿入
北监者许之则贤才遂观国之心京师获多贤之用一
师儒人才之表率育贤兴化实此之繇昔在洪武中本监
学官悉如常朝官例给赐牙牌悬带所以崇国学而重
儒臣也其后被言官所论革去乞照洪武中例仍赐悬
卷四十九 第 2a 页 WYG0597-0912a.png
带庶俾文教增重礼仪周至一国子监所有膳夫有各
州县粮佥者有为事囚充者其间粮佥者历年既久因
得隐避差徭囚充者亦有刺字窃盗一概混处国学乞
敕该部自后以粮佥者悉准诸司皂隶例令其一年一
代以事发充者其系窃盗刺字之徒宜责轮役他所不
得槩发本监溷污学宫上命行在礼部议行之
   议处教职疏
礼部尚书沈鲤题为议处教职以饬学政事窃惟教职
卷四十九 第 2b 页 WYG0597-0912b.png
之亲士与有司之亲民一也今天下有牧民之官而无
教士之官盖所谓教授学政等职者徒取备员实于弟
子无分毫授受之益虽亦三年大比每岁贡士未尝乏
人而求其成德达材以著作人之效者则杳乎未之闻
也夫人材风俗出自学校为治忽理乱所系可任其废
坏不修至此乎臣等职专风化责有攸归窃欲稍为振
拔使知自奋无所容其督责之法惟慎其选除优其迁
转以示鼓舞作兴之意使由科目出身者不薄此而不
卷四十九 第 3a 页 WYG0597-0912c.png
为贡途出身者不画地以自限庶几师道立而学政之
修举有日矣请自万历十七年为始新科进士有愿就
教职者免其自行陈乞止具呈办事衙门移文吏部代
与题准即与除府学教授教授三年查果称职原系二
甲者升各部主事系三甲者升推官知县俟其历俸三
年将前教职旧俸准折有司年半与初选推官知县历
俸四年半者一体推升行取其三甲进士有愿久任教
职以终作人之效者许于就选之日具呈案候待其六
卷四十九 第 3b 页 WYG0597-0912d.png
年径升各部主事三年者升国子监博士等官如有雅
意作人如塾师之于子弟日课月程多所造就反能赞
助有司修明教化有移风易俗之效者遇该内转与相
应部分遇该行取则通论功绩所以优进士教职者似
应如此夫其守选未及者得免于淹滞之苦而政体未
谙者可习见有司之事或遇该乡试之年则聘取同考
不患乏人斯其所以优之者又不在迁转之间而已会
试副榜举人及下第乞恩就教者本为贫而仕者居多
卷四十九 第 4a 页 WYG0597-0913a.png
乃当临选之期犹持两端不决者何也盖年长而愿就
教职者本利于推升之速年青而有志进取者又惟恐
推升之速此其情之不同有若是相反者不可不两从
其便也请自今以后凡举人就教者俱经会试一次方
与推升有司如就教之后会试不第而仍愿久任教职
以终作人之效者许具呈案候准其再一会试方与推
升已经三次者不准其馀仍照常推用若有造就人材
修明教化如前项所称功绩者三年以上升司务博士
卷四十九 第 4b 页 WYG0597-0913b.png
知州九年考满起送到部者升各部主事大理寺评府
同知所以优举人教职者似应如此夫进士举人就教者
多则教授学正可悉得科目出身者而用之县学教谕
虽不尽然亦宜选训导之有贤声者以充其任盖掌教
得人则一方学政有为之纲维者贡士教职视科目出
身者常多数倍乃近年以来则一任分教再任掌教槩
从劣转彼既无可欲之势以诱其前而又有患失之心
以随其后未有不甘心自弃者故学政之坏由贡途居
卷四十九 第 5a 页 WYG0597-0913c.png
多而鼓舞作兴亦宜于此辈加意也合无贡士教官查
有称职者除春秋两季照常序转学职外其双月大选
遇该推升之时亦查其年力精壮考语特优者与一体
推升有司九年考满起送到部而著有前项功绩者升
知州助教其各该抚按荐举教职者亦特许宽其人数
仍于荐本中以其资格分为三段示不相掩如云某以
上系进士出身某以上系举人出身某以上系贡士出
身斯不得偏右科目致枉公论以消阻贡士之气所以
卷四十九 第 5b 页 WYG0597-0913d.png
优贡士教职者似应如此夫待之优则人知自奋而师
道可立学政不患其不修矣至于有司改教近年事例
犹有可议者盖凡抚按官论劾有司而欲存一线之路
者必曰操守犹未大坏学问尚为可师夫曰守未大坏
非果不坏特惜其履任之浅也曰学可为师非真有学
特借此以为之名也审如是则教士以贪而已矣何重
民而轻士如此也合无自今以后论材力则姑准改教
犯操守则降调閒散不许槩与教职以溷学宫亦补偏
卷四十九 第 6a 页 WYG0597-0914a.png
救弊之一事伏乞敕下吏部议覆施行臣等幸甚题奉
圣旨这教职选任升迁等项俱依拟行以后抚按论劾
有司但操守有议的不许拟改教职钦此
   题乞正文体疏
万历十五年礼部尚书沈鲤题为士风随文体一坏恳
乞圣明严禁约以正人心事仪制司案呈照得近年以
来科场文字渐趋奇诡而坊间所刻及各处士子之所
肄集者更益怪异不经致误初学转相视效及今不为
卷四十九 第 6b 页 WYG0597-0914b.png
严禁恐益灌渍人心浸寻世道盖人惟一心方其科举
之时既可用之以诡遇获禽逮其机括已熟服役在官
苟可得志何所不为是其所坏者不止文体一节而亦
于世道人心大有关系相应题请申饬以遏狂澜等因
案呈到部臣等看得言者心之声而文者言之华也其
心坦夷者其文必平正典实其心光明者其文必通达
爽畅不然者反是是文章之有验于性术也如此唐初
尚靡丽而士趋浮薄宋初尚钩棘而人习险谲是文章
卷四十九 第 7a 页 WYG0597-0914c.png
之有关于世教也又如此洪武二年诏颁取士条格五
经义限五百字以上四书义限三百字以上论亦如之
策限一千字以上务直述不尚文藻仁宗朝俞廷辅奏
准科目取士务求文辞典雅议论切实者进之宪宗谕
詹事黎淳曰出题刋文务依经按传文理纯正者为式
故今乡会试进呈录必曰中式则典雅切实文理纯正
者祖宗之式也今士子之为文式乎不式乎自臣等初
习举业见有用六经语者其后以六经为滥套而引用
卷四十九 第 7b 页 WYG0597-0914d.png
左传国语矣又数年以左国为常谈而引用史记汉书
矣史汉穷而用六子六子穷而用百家甚至取佛经道
藏摘其句法口语而用之凿朴散淳离经叛道文章之
流弊至是极矣乃文体则耻循矩矱喜创新格以清虚
不实讲为妙以艰涩不可读为工用眼底不常见之字
道人间不必有之言苟奇矣理不必通苟新矣题不必
合断圣贤语脉以就已铺叙出自己意见以乱道之经
常白日青天之下为杳冥魍魉之谈此世间一怪异事
卷四十九 第 8a 页 WYG0597-0915a.png
也夫出险僻奇怪之言而谓其为正大光明之士作玄
虚浮蔓之语而谓其为典雅笃实之人也可乎如谓人
自人而言自言也则以文取士者独以其文而已乎抑
孟子之所谓生于其心害于其政者岂无稽之言乎臣
等不以文为重而为世道人心计心窃忧之尝谓古今
书籍有益于身心治道如四书五经性理司马光通鉴
真德秀大学衍义邱浚衍义补大明律会典文献通考诸
书已经颁行学宫及著在令甲皆诸生所宜讲诵其间
卷四十九 第 8b 页 WYG0597-0915b.png
寒素之士不能偏读者臣等不能强博雅之士涉猎群
书者臣等不敢禁但使官师所训迪提学所课试乡会
试所举进者非是不得旁及焉仍乞容臣等会同翰林
院掌印官将弘治正德及嘉靖初年一二三场中式文
字取其纯正典雅者或百馀篇或十数篇刋布学宫以
为准则使官师所训迪提学所课试乡会试所举进者
非是不得滥取焉除乡会试已经臣等题奉钦依遇场
屋揭晓后各该提调官即将中式朱卷尽数解部逐一
卷四十九 第 9a 页 WYG0597-0915c.png
参阅有犯前项禁约者随即指名参处外其各省直提
学官各持一方文衡手所高下人皆向风转移士习尤
为紧切乃往时止于科举年分稍一申饬其各省直小
考则任其变乱程式置之不问是谓浊其源而求其流
之清也不可得已合无恭候命下容臣等咨行各该提
学仰体朝廷德意相率以正文体端士习转移世道为
己任而不以厌常喜新标奇揽异取快于口耳声名为
诸士倡始平时训谕师生惟将前项经书史籍随其所
卷四十九 第 9b 页 WYG0597-0915d.png
习考核讲究务令贯通至于临场较阅品题高下则一
以见今颁行文体为式如复有前项险僻奇怪决裂绳
尺及于经义之中引用庄列释老等书句语者即使文
采可观亦不得甄录且摘其甚者痛加惩抑以示法程
仍将考过所属生员原取优卷前五名或三名以上者
岁终解部科举年场屋毕解部臣等逐一考验不许另
有誊改如有故违明旨沿袭前弊坏乱文体者定将提
学官分别卷数多寡题请罚治本生行提学道黜退除
卷四十九 第 10a 页 WYG0597-0916a.png
名仍乞敕下吏部今后考课提调学校官员一视其能
正文体与否以为殿最其解部考卷容臣等阅毕咨送
吏部一体考验施行等因题奉圣旨是近来文体轻浮
险怪大坏士习依拟着各该提学官痛革前弊仍将考
取优卷送部稽查如有故违的你部里摘出开送内阁
重参治科场后参阅朱卷节年题有定例今后也要着
实举行毋事空言钦此
   责成正文体疏
卷四十九 第 10b 页 WYG0597-0916b.png
万历二十四年礼部尚书范谦题为严禁文体诡异事
仪制司案呈照得我朝开科取士其乡会试录必曰中
式中式者何依经按传纯正典实而已乃今取士犹故
也而式则澌灭无馀矣离经叛道左袒于清虚窃诸子
家为谈柄矣又或外正题而略无发明影时事而恣为
诞妄士习之弊风教之湮从来未有若此之甚者然原
其吃紧则在提学各官倘兢兢以依经按传纯正典实
为楷模尺寸不爽士非此欲进无繇其孰敢不轨于正初
卷四十九 第 11a 页 WYG0597-0916c.png
试既正繇兹而乡试而会试不过皆此一时所识拔诸
子弟员又孰敢不轨于正乎是乃所谓正式是乃所谓
真才若夫炫于俗艳诿于时会就士论士尚诡异而弁
髦制典则是庠序为异端青衿不复知孔孟祖宗功令
其谓之何哉且夫以贤人语发明圣人尚不得形肖况
以异端之说窜入吾儒又以时事支离逞臆令人传哄
不已此而不禁窃恐狂澜滥觞罔所底止祖宗二百年
养士三年大比其初似不尔也查得万历十五年二月
卷四十九 第 11b 页 WYG0597-0916d.png
内该本部题为士风随文体一坏恳乞圣明严禁约以
正人心事内称诸士经义之中引用庄列释老等书决
裂绳尺欲提学官将原取优卷岁终解部如有沿袭前
弊坏乱文体者定将提学官分别卷数多寡题请罚治
本生黜退除名等因奉圣旨是近来文体轻浮险怪大
坏士习依拟着各该提学官痛革前弊仍将考取优卷
送部稽查如有故违的你部里摘出开送内阁从重参
治科场后参阅朱卷莭年题有定例今后也要着实举
卷四十九 第 12a 页 WYG0597-0917a.png
行毋事空言钦此又查万历十六年正月内该礼科题
本部覆为乞行申饬釐正文体敕旨以光科场盛典事
内称考过优卷已经题准解部其到任近地里远者限
二月终旬题参若文体违式系提学官造士不端宜从
重参治以重诏旨而信命令等因奉圣旨这釐正文体
事宜依议着实行各官如有违明旨沿袭旧套的你部
里及该科务要指名参治钦此大哉皇言昭如日星其
为士习文体虑至深远已以故一时查参违慢既严而
卷四十九 第 12b 页 WYG0597-0917b.png
诏令职守愈信乃今岁月滋久法令渐弛各提学官雅
志釐正者固多而苟且竣事者亦复时有试卷解否参
差不如往约文体纯疵相较日见可骇其说大都有二
提学官抡选诸士不以文体为优劣惟取其才气笔头为
奖赏及至查阅得出尚靳黜革则士亦何惩之有吏部
及夲部考核提学官未及以士习为殿最因仍姑息参
罚久虚即有真能以士习为己任亦未立见表异则提
学官亦何劝之有科场不远似应亟行申饬等因案呈
卷四十九 第 13a 页 WYG0597-0917c.png
到部看得釐正文体责在提学节奉明旨不啻再三乃
今沿袭故套殊非法纪既经该司具呈前来相应题请
恭候命下本部通行省直提学院道定如万历十五年
题准事例各将原卷通限本年十二月终解部其路远
新任者限二十五年二月内解到容臣等查阅字句如
有仍前诡异杂用佛老百家违悖注疏者开送内阁覆
阅将提学官照例参治本生定行黜退不许延缓誊
改迟误一并题参学官仍将先后明旨刋刻告示示晓
卷四十九 第 13b 页 WYG0597-0917d.png
诸生使知近习在所必禁坊间新刻诡异主意时文转
相蹈袭惑乱初学有妨士习提学官即行查核将板劈
毁勿得传布本部仍行吏部凡提学官升转各以转移
士习与否以为殿最庶斯文之统纪不淆祖宗之法纪愈
肃诸所得士必光明纯正用以成人才维世道所裨益
不浅矣题奉圣旨是近来文体险怪屡经明旨申饬全
无改正这所奏依拟着实举行以后提学官务查有无
转移士习为殿最不许概拟升转吏部知道
卷四十九 第 14a 页 WYG0597-0918a.png
   请增进士名额疏
嘉靖三十二年礼部尚书欧阳德题为照国家求贤惟
进士之途尤重而牧民则州县之官尤亲近因边圉有
警内地多灾财货匮乏民生困蹙而进士所治州县缘其
自待不轻而上官下民视之加重志气不慑法令易行
故其政事犹多可观于是中外臣工皆谓宜多取进士
以备守令之选今尚书万镗等先后论奏为之反覆申
说无非欲奉宣德意轸恤民艰诚为救时急务况会试
卷四十九 第 14b 页 WYG0597-0918b.png
取士原系临时请旨用之多则取宜加多非若乡试有
一定之额者伏望皇上俯采所议今科取士合无查照
永乐二年或嘉靖二年名数令备选用庶边方紧要及
腹里疲敝州县旧选科贡者亦得间选进士宜于治理
有补民生多赖及照奏内要将所增之数以十分为率
北卷取五中卷取二南卷取三盖以边方守令须得籍
贯相近者为之庶风气相宜土俗易谙诚非剂量通融
之道但额数原无预定今日取士上裁难以定拟若干
卷四十九 第 15a 页 WYG0597-0918c.png
名外为所增之数其南北中分数合无仍遵旧制不必
增减均乞圣明裁定敕下遵奉施行题奉圣旨照嘉靖
二年取四百名南北中分数如旧例行
  宗藩疏
   宗藩七议疏
嘉靖四十四年礼部仪制司郎中戚元佐谨题为议处
宗藩事宜事臣闻国家极重之势虑不可反天下隐忧
之伏谋当预图方今宗藩日盛禄粮不及人皆忧之言
卷四十九 第 15b 页 WYG0597-0918d.png
官亦尝屡切陈然而卒未闻有善处之策往岁本部会
议宗藩条例事有画一之法冒滥不得容其奸宄蠹顿裁
时称一快然天潢繁衍而椒聊瓜瓞者不可限也国课
有额而岁徵难派入者不足供也近因科臣建议事下
本部臣系该司职掌也已经通行各藩及两京各衙门
人摅所见得具疏请今已及期止有南京礼部一疏稍
扩条格略陈其槩而其他亦未有言及之者盖以宗藩
事体动关祖训是以议即窒碍法多掣肘然欲不拂祖
卷四十九 第 16a 页 WYG0597-0919a.png
训而聊且通融则亦补偏救弊之法而非拔本塞源之
道也谚云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今日之事若非大
破常格以处之则将来禄粮必不可支有司必不能给
宗藩必不能谋生国家必不能无事不出数年而有祸
不可胜言者矣今之议者每曰祖训在上不可少千而
不知祖训之言祖宗未尝拘也故欲议宗藩而各得所
当先统观宗藩前后始终不一之故而深察祖宗微意
之所在然后可以审其权衡而酌议之耳盖高皇帝雄
卷四十九 第 16b 页 WYG0597-0919b.png
略开创首启宗封众建诸子周错要地如北平天险文
皇居之北平东尽诸蕃而西濒大河如大宁辽左上谷
云中则辽宁谷代四王为之保塞雁门南控河上而西
扄嘉峪如太原延庆环灵酒泉张掖则秦晋庆肃四王
为之屏蔽如内郡诸王亦皆秉钺部兵崇权握势维城
维翰棋布星罗此固一时也迨于靖难以后世袭隆平
齐谷维哗汉赵旋孽或惩或贷日积猜嫌彝臬益烦兵
权尽释朝堂无懿亲之迹府僚无内补之阶情亲而势
卷四十九 第 17a 页 WYG0597-0919c.png
愈疏养弊而防滋密此又一时也嗣是而后骄侈渐盈
间作不典荒湎谲暴岁无虚牍乱伦逆节屡犯明条法
多圜土之收辟有勒尽之惨况乎邸用繁增经制无略
髋髀莫解尾大为虞仁人悽惨而寒心志士痛哭而不
足此复一时也其在于今则人多禄寡支用不敷假货
揭赏朔食望米以致资身无策日不聊生乃有共蓬而
居分饼而食四十而未婚二十载而不食语及中冓则
言之丑而不可详殍为道殣则状甚悲而不忍见强梁
卷四十九 第 17b 页 WYG0597-0919d.png
者弯弓走马白昼抢夺于郊衢柔软者执捶盖潜身窜
入于舆皂此又一时也夫高皇帝草昧之初列建宗子
文皇帝靖难之日思鉴前车用意不同各有攸当至列
圣以迄于今时移势改恩以义裁其分其理自有不能
以曲尽者矣即如高皇帝见超一世岂不知宗人之有今
日乎但开国之初固当如是至于世远亲降因时损益
亦待后善继述之主变而通之耳夫国初亲郡王将军
才四十九位女才九位至永乐年间增封亲郡王将军
卷四十九 第 18a 页 WYG0597-0920a.png
四十一位女二十八位其数尚未尽多也而当时禄入
已损于前不能全给今二百年来宗支造入玉牒者共
计四万五千一百一十五位而见存者二万八千四百
五十二位视国初不啻千倍天下王府之禄反多于岁
供京师之米即使尽发上供之输犹不足王禄之半为
今之计欲裁宗藩之禄以分给之则各宗所入刻削已
尽而且至于无可裁矣欲加小民之赋以周给之则贫
民之业诛求已极而且至于无可加矣夫各宗迫于饥
卷四十九 第 18b 页 WYG0597-0920b.png
寒而吃吃相闻有司苦于无措而遑遑在虑况乎名封
婚礼请乞保勘奏报查驳文移展转更有甚不易者以
参之乎夫今日之事已为难处十年之后截长补短每
人而生二子又不知其几何人也添一人则添一人之
封添一封则添一封之禄此而复益以数千百万禄米
国家常赋不足以供岂有神运鬼输之术以济之哉议
者曰国课不给稍仿汉家分土之意使各宗人自为养
生育多寡皆不必顾则冒滥自绝亦可少苏有司之力
卷四十九 第 19a 页 WYG0597-0920c.png
为此说者意非不美然以一人论之且如郡王其禄千
石倘生十子则每人而百石三七兼支尚有本色米三
十石也又一相传则或生三四子或生十数子则以三
十石米而三四十数分之矣又一再传亦复如是则愈
分而愈微夫妇臧获少者不下数人朝饔夕餐婚姻死
葬其何以赡彼庶民之家亦有薄产而世传不乏者以
其各有营业而日生不穷也今宗室坐食自守而欲人
自为生臣固知其不能矣臣谓当今国事之极大者莫
卷四十九 第 19b 页 WYG0597-0920d.png
如宗室天下之大可忧者亦莫如宗室于此而不开之以
生路固不可开之以生路而不善通夫祖宗亦不可盍
不观诸祖宗朝乎彼国亲王之禄五万复有缎绢茶盐
之用亦复万计不数年而止给禄米不给杂用又不数
年而减为万石又不能给而代肃辽庆宁国诸王且岁
给五百石高皇帝令自已出而前后已如此至永乐禄
米日殊秦鲁唐府各五千石辽韩伊府各二千石肃府
仅七百石庆府虽七百五十石而郡王常于数内拨给
卷四十九 第 20a 页 WYG0597-0921a.png
文皇帝去国初未远而祖训之文亦不尽守之矣况亲
王出城岁时训练蒐兵讲武祖训也而靖难以后则寝
之郡王子孙任用以官升转如常祖训也而屡叶以来
皆无之则高皇帝祖训列圣已不遵而奉行之矣其在
今日事势愈难尚可胶柱而调瑟乎即使高皇帝而睹
今日之困如此文皇而遇今日之难为又如此将援照
制禄之初而尽给之乎抑通变其术而别为之议乎况
封建同姓世世相传此古之所有坐食县官职爵世授
卷四十九 第 20b 页 WYG0597-0921b.png
则古之所无臣故以为欲善其法必须大破常格不拘
祖训各藩封爵不必尽授有不封者士农工商各从其
便一切出城越关之例尽弛其禁使人人得以力业则
各宗有谋身之策而国家纾空乏之忧我皇上亲亲之
谊亦庶可以善其后矣臣之此议人非智不及此而不
敢以闻于上者良以祖训难更又恐出城之禁一开万
一有不逞之徒起衅生变则追论首事之臣不免晁错
始祸之诛耳又闻高皇帝时平遥训导叶伯臣应诏陈
卷四十九 第 21a 页 WYG0597-0921c.png
言首请裁抑诸王而上辄大怒被逮死狱其后不数年
而亲王之禄亦遂大减是高皇诛其身而用其言伯臣
之身虽戮而有功于国则大矣臣于此时无故而发大
难之端非不知其事之可危但今日之事国事也人臣
之义苟利于国死生以之臣职掌所关祸福利害皆所
不计即使用臣之言而诛臣之身臣无所悔矣谨僭拟
数款开列于左条议上闻伏乞敕下本部通行各亲郡
王大集将军中尉从长计议当今各宗子女见有几何
卷四十九 第 21b 页 WYG0597-0921d.png
各处赋税见有几何自今以后人数向增几何天下民
力足能供亿几何各省钱粮尚可加派与否各宗坐食
可为久计与否将臣之所议与相沿之制彼此参酌孰
便孰碍何利何害当必有一定之见如于事体人情果
为利便即具奏前来听本部议覆施行至于臣之意见
所不及与彼之易地所难行者则化裁通变全在当国
者一剂量之耳一限封爵查得嘉靖年间丰林王召瀚
奏称宗室之中其弊难究不必较其妾媵有无止定其
卷四十九 第 22a 页 WYG0597-0922a.png
子女多少议亲王限以五子之外其馀多生者止给冠
带荣身并无爵禄令其自行营运或商或农所行从便
郡王以三子为例将军以下各随等差已经本部酌议
具覆先帝未赐决允遂寝其事臣谓人之子女原有多
寡不知限也惟限其生子之数则于人情似为少拂宜
乎先帝之未允也然而生不必限封则可限盖帝孙王
孙亲疏有等恩数礼秩隆杀有差今国朝历世已二百
馀年以亲论之亦递减矣故除初封亲王且姑照例袭
卷四十九 第 22b 页 WYG0597-0922b.png
俟三世而后再加详议外其屡朝支派之分列各藩者
当立为定制以限之如亲王嫡长子例袭亲王矣嫡庶
次子许封其四共五位焉郡王嫡长子例袭郡王矣嫡
庶次子许封其二共三位焉镇辅奉国将军有嫡子许
封其二无嫡子上许以庶子一人请封镇辅奉国中尉
不论嫡庶许封一子以上各爵职如有生子数多不得
尽封者请各士农工商使其自便有志读书者与民间
俊秀子弟一体入学应举登名科甲者一如皇亲例止
卷四十九 第 23a 页 WYG0597-0922c.png
任外官其他力田通工等业从便生理可也或曰亲王
之子例为郡王郡王之子例为镇国将军各将军中尉
之子封者固得其所而不封者竟与齐民等不幸而生
稍后则一体所分贵贱贫富迥然悬绝已为不情况读
书必赖灯火之资经商必藉贸迁之本力穑必得乎畎
亩之授工艺不能无俯仰之累彼将何以为生耶臣以
为宗女宗婿尚有婚资多者则给银百两今后合无将
亲王之子不得封者至十六岁者赐之冠带仍给银六
卷四十九 第 23b 页 WYG0597-0922d.png
百两郡王之子不得封者至二十岁亦赐之冠带仍给
银四百两将军中尉之子不得封者有志入学赐衣巾
若止务生业不必槩赐各子仍给银二百两以上各子
递减处给则或仕或不仕咸有所赖似无失所之叹但
于查勘一莭极当详慎庶无冒滥以滋妄费之弊耳或
曰擅出城郭国有明禁今既任其生业则必不能出城
郭恐为不可臣尝稽之祖训并无禁出城郭之文其所
以禁之不使出郭者为近日放纵不法者设也苟能各
卷四十九 第 24a 页 WYG0597-0923a.png
务生业谨守王度一有不检稍加绳之虽出城何害也
或曰宗室有罪例不加刑今既入仕受职与交易偾事
一切贷之则贪婪凶纵凌弱暴寡益多事矣臣愚以为
宗室不加刑责原非古道即宗室有罪而有司刑罚不
加则大乱之道也夫人情有欲所以平其情而不乱者
恃有司之法绳之耳今宗室一有小过不以有司治而
动必奏请苟以锱铢斤两彼必忿争而遽欲闻之朝廷
则往来劳费废时妨业彼小民者岂愿为之哉若复不
卷四十九 第 24b 页 WYG0597-0923b.png
较而姑纵之则锱铢不治千金可攫斤两不戒则腴田
可侵故曰有司之法不行大乱之道也夫常人之爱子
弟者必望师傅以夏楚以威之今之有司皆士大夫国
朝之外傅也今之宗党皆皇家之苗裔族属之子弟也
与其姑息而养成恶德以就罪辟孰若教戒而造就成
才以归于正之为愈哉且闻今之贫宗佣工隶卒无所
不为匿名执役丼心捶楚是阳讳其名而阴受其辱也
若显拔缙绅之列而均受举劾之公分授四民之业而
卷四十九 第 25a 页 WYG0597-0923c.png
平以市官之法此大公至正之道不足以言愧矣臣尝
熟思而酌议如此一议继嗣查得郡王无嗣止许本支
奉祀不得援兄终弟及之例近己申明人知共守惟亲
王之嗣得以亲弟亲侄继袭臣愚以为亲王之得封谓
其帝胄所以分天子之次子亲之欲其贵爱之欲其富
故崇之以礼貌不使与兄弟同辈大相悬绝耳今子孙
相继世世富贵固不必言但至乏嗣则统绪已绝即以
本支奉祀使香火不灭亦已矣而何为又使亲弟亲侄
卷四十九 第 25b 页 WYG0597-0923d.png
继袭其爵哉彼亲弟亲侄自有夲等爵职何缘躐进王
者之尊乎臣愚以为自今以来有绝嗣者止推伦序相
应贤能著闻者一人管理府事虽有亲弟亲侄不得冒
请复继王爵一别疏属查得国制郡王六世孙以下世
授奉国中尉夫奉国中尉自亲王而推则七世矣自郡
王而推则六世矣即自奉国中尉而推世世不改则与
国终始将万世考之古昔典礼莫备于周然周家五世
外燕会庆问皆弗之及非薄之也亲亲之杀天秩夲然
卷四十九 第 26a 页 WYG0597-0924a.png
耳礼固有云五世而免杀同姓也六世亲族竭矣今至奉
国中尉就非皇家袒免以下亲乎且祖庙之制亲尽则祧
今我朝开国四祖肇基德懿熙仁皆为藏主则于祖且然
矣而况卑属乎臣于前款议将中尉止封一子然奉国中
尉世世皆封一子则恩数无穷亲疏无等揆诸古者六
世亲竭之说大不侔矣合无今后奉国中尉授封一子
再传而下不必赐封止将所生第一子给银壹百两使
为资本至五世而止其馀听自便庶恩义并立而法制
卷四十九 第 26b 页 WYG0597-0924b.png
亦可远及矣一议主君查得郡县主及郡县乡君各随
父之差等请封初不限其数之多寡及至选配仪宾各
有执事诰命禄米从人等项今男封既有限制合无将
亲王之女止封其三郡王之女止封其二将军中尉之
女各封其一主君之禄俱各照旧外其选配仪宾既有
职事诰命列之官阶足为荣宠合将衣禄免给亦无不
可以上各女有不尽封者仍各给以婚资使为赡用出
自亲王者给银二百两出自郡王者给银一百两出自
卷四十九 第 27a 页 WYG0597-0924c.png
将军者给银八十两出自中尉者给银五十两选配之
婿听其自为生理其应举入仕者悉授外官宗女宗婿
除己前者勿论外以后各宗女婿给银五十两之外不
必另给冠带婿资一体听其自便一议冒费查得冒妾子
女擅婚子女革爵子女与一应庶人例虽皆不与封然
其各子犹有不等口粮革去尤为便利但前项各宗各
庶或有年已长成不堪读书及无产营运或骄惰游荡
不能生理者一旦革其口粮恐不聊生似亦圣世之弃
卷四十九 第 27b 页 WYG0597-0924d.png
人矣合无将以前者俱各照旧遵行外自今以后所生
之子各宜预为教训听其从便生理不必给以口粮则
宗人不致告病而国家亦可以节无益之费矣一议擅
婚查得宗室请封选婚必有本部题覆行选各宗选定
之日奏结完备本部查明具覆方有勘合行令入府成
婚若未经奏请而径自配偶成虽经奏请未经封号而
先以成婚皆为擅婚擅婚之子例不得封岁给米五十
石仍本色折半兼支此定例也但各府擅婚最多皆不
卷四十九 第 28a 页 WYG0597-0925a.png
显言其弊或假捏奉到勘合或言遵照相沿旧例原未
奏请淑宜安人等号此等名色虽各有不同皆属擅婚
例无授封之理然彼既不肯自首其弊而奏抄到部必
不能违例题覆则一切立案不行固其法之不得不然
也夫各宗格于例而无繇申其愿臣等拘于法而难以
徇其情乃有老大未婚而饔飧不给种种苦抑不可胜
述者矣为今之计莫若使各宗自首明言其为擅婚之
子照例给与夲等口粮士农工商仍听其便自今以后
卷四十九 第 28b 页 WYG0597-0925b.png
生者止许赐名不必再给口粮听其从宜生理可也伏
候圣裁上下其章礼部尚书高仪言元佐所奏凿凿可
行但事体重大臣等不敢擅议请通行各王府将奏内
事理虚心评议务求允当条列以闻容臣等再会诸臣
熟议上请宸断行上从之
   覆议亟处宗藩疏
隆庆四年礼部覆河南抚按栗永禄杨家相礼科都给
事中张国彦等奏其略言今天下之至重而难处者莫
卷四十九 第 29a 页 WYG0597-0925c.png
如宗藩至急而不得不处者亦莫如宗藩臣等历考前
代未尝有宗室而坐食县官者我圣祖独厚宗亲世授
爵禄恩至渥也祖宗天潢发原之始故奉以数郡而易
供至于今日当宗支极茂之时则竭天下之力而难给
以天下通论之国初亲郡王将军才四十九位今则玉
牒内见存者共二万八千九百二十四位岁支禄米八
百一十七万石有奇郡县主君及仪宾不与焉是较之
国初殆数百倍矣天下岁供京师者止四百万石而宗
卷四十九 第 29b 页 WYG0597-0925d.png
室禄粮则不啻倍之是每年竭国课之数不足以供宗
室之半也然此特论平时耳万一遇水旱凶荒征输无
出将何以处之此特论目前耳将来传世万亿生齿无
算又何以处之今在国家则苦于供给之无措而意外
之变可虞在宗室则苦于禄粮之不及而颠连之状可
悯上下公私两受其困此无他故己良以恩施寡节而
输供之策穷禁縳太严而资生之路绝今日之势有不
容不变通者也且祖庙之制亲尽则祧而袭封之典曾
卷四十九 第 30a 页 WYG0597-0926a.png
不稍变是待祖宗者薄而待子孙者厚恩礼不几于倒
施乎今之论者动曰祖制不敢轻议然观洪武初亲王
禄米五万石不数年而后以供给难继减至万石其后
代肃辽庆宁谷诸王且岁给五百石是高祖制禄已无
定矣永乐间秦唐鲁府各五千石辽韩伊府各二千石
肃府仅七百石庆府虽七百五十石而郡王常于数内
拨给是文皇帝颁禄已变更矣盖二祖酌时通变初未
尝执一定之法以伤民病国也假令二祖复起见国家
卷四十九 第 30b 页 WYG0597-0926b.png
宗室受困如此其议通变又岂待于今日哉近年诸臣
建言俱奉旨通行各王府酌议而栗永禄等所建白视
诸臣尤为剀切明审臣等反覆思之为长计惟有限服
制以杀其禄给听自便以开其生路严法制以禁其为
非而已盖国家才力既已无措则不得不听自便以开
其生路生路既开则不得不严法制以禁其为非盖审
时酌变为国家经久之图莫过于此者伏乞皇上特加
轸念将臣等及诸臣所奏俯赐采择或视朝后时御便
卷四十九 第 31a 页 WYG0597-0926c.png
殿宣召辅臣咨求长策务求定论本部仍以先后诸臣
条议通限各王府一并议覆如违限者治辅导官罪候
各王府议至之日本部请大集廷议恭候圣明独断以
成一代章程以定万世守法上从之
   宗藩简便法疏
万历二十九年礼部右侍郎李廷机题为条陈宗藩简
便之法恳乞圣明裁定以惠天潢以垂永久事仪制司
案呈得宗藩事例历年所条议精详妥当见今遵守无
卷四十九 第 31b 页 WYG0597-0926d.png
敢踰越然宗室犹告称困苦至画图帖说极诉冻馁颠
连之状且有向隅而泣抱郁抑不平之恨有后言者每
为之深维其故窃见宗室每请名封到部备查册籍来
历少有未明不敢题覆父无爵不与母无封不与无奏
报不与母年在五十之外者私婚擅婚滥妾已经另题
复来辨者不与年远无稽复来辨者不与凡所以综覈
裁抑节之者略不少徇此在本部虽严而不为苛在宗
室虽苦而不敢怨也乃有宗室例所应得本部例所应
卷四十九 第 32a 页 WYG0597-0927a.png
题者其究未尝不题未尝不得而特于转折之多需索
之众等候之久未尝省禄粮之升斗而徒朘宗室之脂
膏如宗室子女报生有结矣及请名则又取结及请封
选婚则又取结结而又结得无烦难又如五年五岁过
矣而未见请名年十五过矣而未见请封选婚年复一年
得无阻格就此似当再斟酌变通其间者相应条陈等
因案呈到部窃惟王道本乎人情良法莫如简便臣自
署事以来将历年题准事例日夕展转既见前此诸臣
卷四十九 第 32b 页 WYG0597-0927b.png
体悉我皇上敦庸之笃即如酌例奏请期限款内过期
免勘之扰甚多矻矻然奉以周旋而臣因此细绎引伸
偶有一得臣敢为皇上陈之臣阅视册库宗室名封揭
帖位下既注云抄出手本册籍稿俱查同间又注云候
结夫既查同应题而以候结未题盖缘宗藩要例第四
款内称宗室子女名封俱繇各该亲郡王及管理府事
者审实类奏仍取具宗室五位并长史教授两邻收生
人等丼结一并送部如王奏到三月以外而长史教授
卷四十九 第 33a 页 WYG0597-0927c.png
等结未到致妨查题者本部查参行巡按御史将长史
教授等官提问据此则候结例也然臣查要例第三款
内宗室新生子女三日后具启各该亲郡王及管理府
事审实取具收生亲识官眷人等保结明白按季类奏
臣随取各王府报生奏结观之有五宗结有长史结有
教授结有两邻收生结及取请名结状观之与报生同
又取请名选婚结状观之亦与报生同是结惟一样取
至再三斯已烦矣况两邻之迁徙不常收生之存亡难
卷四十九 第 33b 页 WYG0597-0927d.png
必即结不足凭而结又不可自得也计长史教授两邻
收生及长史教授所之书役凡若干人其馈送需索常
例不知若干此若干者贫宗何人措置不过预写禄粮
重息称贷剥肤推髓以博升斗之获而所为候结者直
候长史教授之橐盈衙门吏书腹之餍已即查参究问
竟自推挨申饬禁防终成虚套于宗室宁有补哉又思
宗室所患苦者何也奏请之经繇多而馈送需索之费
重也盖必展转措办有以充馈送需索之费而后敢请
卷四十九 第 34a 页 WYG0597-0928a.png
其馈送需索必人人满其所欲而后得请故均之宗室
也而有力得之无力不得非所以为平也均之得也而
辄以贿成非所以为法也均之与也而必俟其苦求重费
而后与之非所以为恩也且以皇上宗室太祖子孙而令
乞哀异姓受制贱胥岂理也哉臣反覆思之惟有简便
之法二焉一曰免重结盖报生一结父母来历既明白
则一结足矣此后除选择婚配另结外至于请名及请
封婚其在今日凡奏到结未到者查果明白应题不必
卷四十九 第 34b 页 WYG0597-0928b.png
候结便与径题其俟今日以后请名请封请婚者免其
教授长史两邻收生之结尤恐有殇卒不报以死作生
及以生冒死情弊则莫能逃于亲支之五宗第令单取
五宗一结径递各府长史教授启王据宗结以奏而本
部止凭王奏不必结来如有虚冒本部查出或被首告
事发将本宗参爵级五宗罚革禄米一如条例如此则
报生结状至为要紧如或不到部无凭查题定将长史
教授参黜以为疏玩之戒莫便于此者一曰定取期盖
卷四十九 第 35a 页 WYG0597-0928c.png
既有报生奏结而又有玉牒册妾媵册年终攒造册殇
卒册具可备查本部复设格眼册将宗室父母来历生
年月日并结某宗某人名姓备书位下而该司呈堂亲
注其上应名封者注一应字另题者注一另字用印钤
盖每年挨查其及期者某府某位尽数类行该府长史
教授启王具奏如万历十七年报生今年十五岁为婚
封之期则行取请封选婚如二十七年报生今年五岁
为名期则行取请名本部一面类奏请照常而行虽有
卷四十九 第 35b 页 WYG0597-0928d.png
今法犹循旧规正欲相维以防后弊但今取五宗一结
奏内总提五宗结勘明白一句不必结到本部其万历
十七年以来未及请封选婚二十七年以前未及请名
者一槩行令于三十三年之内亦取五宗一结启王类
奏如过两年限期不来奏请者本部例为立案则是前
之未注者查取以完之后之未取者查注以挨之举一
切宗藩所应得本部所应题者悉自我而授之彼无使
自彼而求于我本宗既与行取知必在题列则府役何
卷四十九 第 36a 页 WYG0597-0929a.png
所容其骗诈部役何所容其索掯提纲絜领计莫捷于
此者此二说者于旧章无所变更而烦赘可省于关防
更加严密而阻格尽除臣不胜揣切欲以此发前人所
未发补前例所未周盖圣主展亲仁义并用其嚣竞而
不驯者则裁之以义其困苦而无告者则煦之以仁仁
尤在乎义之先畏亦生乎感之后臣区区愚见如此伏
祈圣明俯赐裁酌如刍荛可采乞将所陈免重结定取
期二款敕下臣部施行仍刋续要例以便遵守宗藩幸
卷四十九 第 36b 页 WYG0597-0929b.png
甚臣愚幸甚
   亲王之国疏
礼部尚书沈鲤题为敬陈亲王之国旧例以明职掌事
近该工科左给事中陈与郊等相继上疏请命潞王之
国疏久不下乃外议若委罪于臣等之不先请者臣等
不得不明职掌以俟裁定且以为他日持守之据焉盖
凡亲王之国一切择日具仪虽系礼官掌行皆由传奉
特旨无敢辄便题请者历年事例除年远文卷无存及
卷四十九 第 37a 页 WYG0597-0929c.png
礼应避讳者不敢槩举外查得成化三年正月内本部
传奉宪宗皇帝圣旨朕弟德王之国凡诸合行事宜所
司详具以闻钦此自是以后传旨之国者秀王系成化
六年十月崇王系成化九年十一月吉王系成化十三
年八月岐王系弘治七年十一月益王系弘治八年六
月寿王系弘治十一年六月衡王系弘治十一年十二
月汝王系弘治十四年闰七月泾王系弘治十五年二
月荣王系弘治十六年六月其时传奉太监怀恩韦泰
卷四十九 第 37b 页 WYG0597-0929d.png
萧敬陈宽也臣等犹恐不的复从史馆恭奉屡朝实录
历历查考凡各亲王之国亦止开载仪注不见有本部
题请之疏嘉靖三十九年虽具题一次亦缘内阁辅臣
奉有御扎传示所司非敢辄便具题也夫树屏建藩国
家盛典孰不有欣然趋事之心乃自屡朝以来亲王之
国俱繇上命旧规相沿已二百年其中必有精意臣等
职在守法不敢不阙其所疑以存典故此所以不先题
请也若以时事而论即使例所当请亦须待秋成以后
卷四十九 第 38a 页 WYG0597-0930a.png
始于择日为便焉盖凡亲王之国俱水陆二路骖从齐
发所经之处劳费不可胜言适今畿南诸郡河南山东
与卫辉封国所在连岁饥荒继之灾疫皇上尝多方赈
济之若非稍待秋成闻有丰稔之报而明旨已下便当
择期远近缓急何以斟酌此亦事体之不可不虑者也
夫论旧例则不敢擅请论时事则不敢轻请总之皆职
掌关心反覆思维遂成迂缓若言官于天下之事无不
得言之国之请据理而论乃其职也伏乞查照屡朝事
卷四十九 第 38b 页 WYG0597-0930b.png
例早赐宸断以襄盛典臣等不胜幸甚奉圣旨亲王之
国既有屡朝事例且地方闻已丰稔朕当奏知圣母于
明春择日举行一应事宜着该衙门预行措办
   请逐藩王群小疏
礼部侍郎何宗彦奏为宗社藩封宜有无穷之虑恳乞
圣明思维至计屏逐群小以安宗社以固藩封事臣闻
心病者不能缓声事急者不能安言福藩迩来举动外
之抚按内之阁部科道诸臣不惮苦争之此实忠于皇
卷四十九 第 39a 页 WYG0597-0930c.png
上之格言所宜转圜而听者也顾诸臣之争益力福藩
之奏叠来皇上之旨愈厉臣待罪春曹与闻藩政异日
酿大乱搆深衅不可解免臣罪滋大敢披沥为我皇上
陈之自古圣帝明王之治天下必乂安百姓以卫宗社
使无土崩鱼烂之虞其众建藩封也必教以义方辅以
正人授以节制使乐善循礼世世享食租衣税之利未
闻徇情溺爱惟利是务而不顾国家之安危如今日者
也盖福王生长深宫贵极富溢岂屑为多寡有无计止
卷四十九 第 39b 页 WYG0597-0930d.png
缘天下之亡命积猾以之诱内竖内竖以之诱福王而王
听荧矣故请求之牍日新月异竭天下之脂膏不足以
填溪壑岂知祸患之中于宗社及福藩者不可救药哉
臣谓此辈危宗社者有六害福藩者有二断断乎其不
爽也何以言之山东京师左辅也从来易动难安曩时
括田令下怨咨之声已不忍闻今承奉门正率百十馀
人所在驿骚此岂忠于福藩者哉不过假丈量之名田
边之田业外之业可以恣行包占而一切殷实之家可
卷四十九 第 40a 页 WYG0597-0931a.png
诬以隐漏抗违惟其所渔食耳既夺民之生命亦何所
顾忌山东如此河南湖广复然卒致分崩溃烂不可收
拾此群小摇左辅以危宗社者一国家数百万金钱强
半出于盐筴各有定引各有分地洛阳旧食河东盐以
其壤地相接朝发夕至也今改食淮盐逆河而上数千
馀里又欲开店发卖使河南一府尽食淮盐夫河南既
食淮盐河东之盐岂能飞越至于南阳怀庆是河东失
三府之分地矣且经繇山东之东兖河东之开归卫等
卷四十九 第 40b 页 WYG0597-0931b.png
府内竖积猾必多带私盐沿途货卖私引既多正引停
格不惟淮扬山东盐法尽坏即山东长芦靡不阻滞正
额何以完而经费何以给此群小坏盐政以危宗社者
二京师与敌为邻三军枕戈坐甲以捍牧圉者为得糈
计耳前日蓟永饷稍后时环城鼓噪彼时盐政未坏出
赋之地尚未经福藩骚扰已缺饷数月几成大变假令
盐法又坏山东各省又经数百豺虎择人而食民且不
能安居赋且何处出办百万军士岂能枵腹待死耶轻则
卷四十九 第 41a 页 WYG0597-0931c.png
脱巾而噪重则勾敌为难不知何以禦之此群小侵边
饷以危宗社者三古者名山大泽不以封良有深意矧
晋都根本重地从来藩封未有睥睨重地者知祖宗法
度最严不敢以私干也今请芦洲行且请管芦洲之业
内竖往来群聚不逞之徒竞相膻附不曰某处之为利
孔也则曰某处之漏正供也金陵之人必不能安枕而
卧而高皇帝之衣冠不致震惊不已此群小窥陪京以
危宗社者四自古争衡天下者必据荆蜀以占上游建
卷四十九 第 41b 页 WYG0597-0931d.png
瓴之势昔人云所守或非人化为豺与狼非虚语也今
请故相田产诸蜀盐井群小之意不过据要路津以括
囊财赋或无他虑然一有风尘之警此辈能不易虑乎
万一顺流而东则陪京危矣矧牢盆在手易兴吴濞之
谋租赋如山庸蹈永璘之辙戒之在小念此寒心此群
小规上游以危宗社者五马周有言自古国之兴亡不
由积蓄多少惟在百姓苦乐盖百姓乐国虽贫兴之徵
也百姓苦国虽富亡之徵也今福王鼎建雄藩岂不欲
卷四十九 第 42a 页 WYG0597-0932a.png
传之世世作圣朝屏翰哉乃孳孳为利请马店请山厂
竹木等厂以亲藩尊贵躬为纤啬之谋其亵已甚况夺
一事之利则百姓失一事之生计夺一日之利则百姓
失一日之生计时削月朘吮糠及米挺而走险皆敌国
也此群小失人心以危宗社者六凡此六者事已机芽
祸已酝酿苟不改图虽有智者亦无如之何矣夫使有
害于宗社而有利于藩封见小遗大犹云不可矧为藩
封之害又有历历可言者乎有司征租上不敢失正赋
卷四十九 第 42b 页 WYG0597-0932b.png
下不忍尽民膏况有抚按监司弹压其间催征甚易二
万顷田之租可必源源常继也一属内竖管业正租一
金必费民十金甚则十金止充各役私橐一金之拖欠
如故也不二三年卖妻卖子非死则徙目前利于群小
日后田尽荒芜无人领种再数岁二万顷田化为乌有
若求此辈廉静是穷奇不飧窃脂不肉万无是理此群
小亏额租以害福藩者一古人有曰爱子教之以义方
不纳于邪骄奢淫逸所自邪也又曰富不与骄期而骄
卷四十九 第 43a 页 WYG0597-0932c.png
自至骄不与罪期而罪自至又曰在上不骄高而不危
所以长守贵也制节谨度满而不溢所以长守富也圣
贤垂训炳若丹青福王之富贵极矣又听其意之所欲
得而即以畀之益以骄志助其邪心一时虽若无伤独
不虑时移势易之后乎郑之叔段魏之陈思国家之汉
庶人非爱之也适所以祸之也天道亏盈鬼神福谦此
不熟思祸可翘足而待此群小昧大计以害福藩者二
夫皇上聪明圣智岂闇于利害兴亡之戒第情重则理
卷四十九 第 43b 页 WYG0597-0932d.png
蔽爱偏则虑移虽有后衅略而不思虽有格言忽而不
信诚当清夜平旦之时以古今事一提衡较之则烱戒
了然改弦宜决速究群小拨置之人速止丈量管业芦
洲卖盐故相田产马店诸厂之事则百姓安澜洪基永
固不然祸至惙焉嗟何及矣天下之人见皇上于瑞王
求遂室家之愿不可得独福藩有求必应有奏必俞遂
群然谓皇上福王之外无亲爱货财之外无政事貂珰
之外无信任以皇上英贤冠千古改此何难倘恬然不
卷四十九 第 44a 页 WYG0597-0933a.png
顾遗讥青史忠荩之心岂忍皇上有此声称哉臣受恩
思报不避斧钺之诛以效其愚直惟圣明垂察焉
 
 
 
 
 
 
卷四十九 第 44b 页 WYG0597-0933b.png
 
 
 
 
 
 
 
 礼部志稿卷四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