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十八
卷四十八 第 1a 页 WYG0597-0887c.png
钦定四库全书
 礼部志稿卷四十八
            明 俞汝楫 编
 奏疏
  册立疏
   请建储疏
礼部尚书沈鲤题为恳乞圣明早建储宫以重国本事
窃惟自古帝王之治天下欲茂隆大统以图万世之安
卷四十八 第 1b 页 WYG0597-0887d.png
必早建储闱以系四海之望盖国本定而人心有归斯
宗庙尊而社稷益重此古今之通谊圣哲之宏图也恭
惟我皇上仁孝格天圣神御世恊气蒸于万类洪恩浃
于八埏是以九庙储祥三灵荐祉笃生元子岐嶷夙成
盖自诏命涣颁万方欣戴固已仰前星之有耀庆主器
之得人矣迄今深宫傅养已踰六龄而鹤禁犹虚鸿名
未正上而两宫圣母必廑裕后之怀下而四海臣民咸
切承祧之望臣等备员邦礼职掌攸关夙夜图维不容
卷四十八 第 2a 页 WYG0597-0888a.png
少缓谨查得本朝旧例宣宗之立东宫时年二岁宪宗
之立东宫时年六岁孝宗之立东宫尚未周岁盖皆早
建元子以定天下之本亦欲及时蒙养以端万化之原
成法昭然俱有深意今元子睿龄渐长圣哲益开谕导
滋培正在今日必须册立之礼及早允行然后辅翼之
方乘时可举况今青阳布令苍震发祥肇启储宫昌辰
允恊是用披竭愚悃上渎宸严伏望皇上仰遵成宪俯
顺群情容令文武百官照例表请或即敕下臣等择日
卷四十八 第 2b 页 WYG0597-0888b.png
举行以开本支百世之祥以衍宗社万年之祚天下幸
甚臣等幸甚奉圣旨册立前屡有明旨候行你每如何
又渎奏知道了还候旨行
   请建储疏
礼部尚书罗万化谨题为恪遵建储明旨恭请择日举
行以快舆情以永治安事仪制司案呈窃惟国家有庆
典则群工偕万姓以欢呼一人有成命则中朝合外夷
而钦仰矧册立之典职掌攸关凡为礼官罔不夙夜皇
卷四十八 第 3a 页 WYG0597-0888c.png
皇先期颙望今事已届期可不斋沐叩请于君父之前
查得万历十九年八月二十日皇上有旨云册立之事
著改于二十一年行旨哉王言盖偶触而云然非有意
于迁延也自奉有改期之旨而日月递转人情因望极
而嫌迟今岁月已临人情又因望极而喜深矣且皇长
子十有二岁齿日长而德日新况值二十一年时之正
而春之首已经钦定谨用祗承大礼告成正惟今日吉
期已届岂容再延所当速为题请者也案呈到部为照
卷四十八 第 3b 页 WYG0597-0888d.png
建储实今日之急务改期系皇上之亲裁中外之望久
殷臣等之心更切既已逢年自当遵旨伏乞皇上涣发
纶音特敕臣部令钦天监诹吉定期上请举行则神人
胥怿共仰大圣之无私遐迩腾欢咸颂吾君之有子万
世治安之道端在此举矣宗社幸甚臣民幸甚
   请建储疏
礼部左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赵用贤谨奏为储议
未定人心甚摇恳乞圣明亟举大典以释群疑以安大
卷四十八 第 4a 页 WYG0597-0889a.png
臣事臣忝贰礼官伏见数日以来大小臣工纷纷藉藉
皆以建储为请臣复何能置喙但臣日夜反覆思维此
举实宗社休戚所关天下臣民瞻仰所属臣无知识本
不能言而私衷寐寤所不能安又不敢不一陈于君父
之前也臣窃惟祖宗家法远过汉唐宋其深思极虑不
为情䁥启嫌端不为濡忍妨大计事事度越百王而建
储一事尤非历代所可望其下风者谨按本朝列圣即
位之初必首举册立大典皆载在掌故班班可考惟我
卷四十八 第 4b 页 WYG0597-0889b.png
世宗肃皇帝临驭最久亦于十八年即正储位未有迟
至二十馀年犹曰有所待者也累朝元子诞生无论嫡
庶或二三龄或五六龄即行册立未有年及十二睿性
已开属望所系犹曰尚可迟至数年者也陛下所法者
祖也所欲遵行者祖训也然祖训所载立嫡之说盖为
朝廷无皇子别有所徵者言耳安得据以为成宪附以
今日之事而启将来无穷之祸哉臣谓九庙在天之灵
必大有不安于此举者矣且我皇上之正位东宫也方
卷四十八 第 5a 页 WYG0597-0889c.png
六龄耳于时仁圣皇太后睿龄正茂我穆宗皇帝曾不
为之少待岂先帝故薄夫妇之谊哉思社稷为重不忍
言情以宗祧为急不难割爱此固累朝之家法而前事
之可师者也今待嫡之说一旦自皇上发之隳成命而
开厉阶臣意两宫圣母之心必有大不安于此举者矣
陛下笃念中宫以待嫡嗣之生盛德事也第使中宫而
诞育有期可待也又使皇子而胄齿未长可待也今发
祥之兆杳不可期而陛下必欲待之数年之后托中闱
卷四十八 第 5b 页 WYG0597-0889d.png
之爱而藉以钳盈廷之议臣窃谓中宫之心亦必有大
不安于此举者矣元辅王锡爵清正廉直陛下倚之为
股肱天下望之以主持臣亦习知其必能办此者当其
始至之日慨然以册立为今日第一事引而身任之矣
乃御札之密封揭帖之独进阁臣礼部初不知为何语
一旦谕从中出忽有并封之命遂至道路猜疑缙绅訾
议咸谓钖爵默有启告致成此举然臣窃闻其绪论凡
所敷陈于皇上之前者未尝不切而群疑众毁一时并
卷四十八 第 6a 页 WYG0597-0890a.png
集其迹几无以自解虽为君蒙□大臣固所不辞然数
千里应召而来曾未浃月踰旬而已蒙不韪之疑如此
何以更使之安意行志殚思极虑为陛下宣赞于密勿
哉臣见钖爵之心大有不安于此举者矣且昔皇长子
之初诞也陛下尝昭告郊庙覃恩海宇主器之托默有
定矣今待之十二年乃忽有封王之命仅等于藩服之
称虽陛下眷念中宫以为有辞亦安能家置一口哉臣
见天下之心疑且虑焉有大不安于此举者矣夫人君
卷四十八 第 6b 页 WYG0597-0890b.png
之举动系天下之安危故举事一当则当时注之后世
诵之以为楷举事一不当则当时非之后世传之以为
戒况册储何事也诏旨何言也可令屡迁而数易朝更
而夕改乎臣愚以为宜亟召三辅臣或于便殿或于平
台面加裁决或召九卿科道诸臣尽赴阙下公加评议
如以为必不可缓乞收回新命仍照原旨即行册立此
天下臣民所共快宗庙社稷之大幸也如必不然宁姑
停诏命少需后日庶几犹不至成一时之过举而开万
卷四十八 第 7a 页 WYG0597-0890c.png
世之衅端也然臣又计皇长子今十二龄矣未几而且
加冠乂未几而且大婚情窦一开则收摄不易众好一
启则功力为难此圣功所以贵在蒙养豫教所以成善
皇上试自反今日之聪明睿知独高千古可以惕然悟
惺然警矣臣愚不识忌讳敢披沥肝胆从诸臣之后亦
发狂言惟陛下矜其愚而采择焉宗社幸甚天下幸甚
   请建储疏
礼部仪制司郎中于孔兼谨题为明旨久系人心吉典欣
卷四十八 第 7b 页 WYG0597-0890d.png
逢令节恳乞圣明早赐乾断定期举行以隆国本事臣
于去年九月以主客司郎中调补仪制司日惟循行故
事毫无寸长思效涓埃无先典礼顾今日职掌当尽典
礼当行莫有急于册立皇长子者臣夙夜在公则夙夜
在念喜心才动则惧心旋生以国家至大至吉之典礼
而臣以职掌得奉行之大幸也以大臣屡请屡格之盛
举而臣以卑官下僚欲祈皇上以必行又臣之大惧也
查得万历十九年八月皇上有旨云册立之事著改于
卷四十八 第 8a 页 WYG0597-0891a.png
二十一年行各衙门不得又行渎激以致延改钦此臣
捧诵明旨仰见天亲之至爱伦序久彰册立之迁延原
非本意止欲旨从中降不欲发自臣工以故万历二十
年终岁之中未敢有言及者今则二十一年矣皇言钦
定炳如日星臣司祗承信如蓍蔡敢不恭据以请且迩
者节庆上元正海宇同欢之日时惟孟月尤阳德方进
之辰伏乞皇上顺天时以明主鬯之震器从人愿以定
用事之长男特涣纶音择期上请则国本安定不假羽
卷四十八 第 8b 页 WYG0597-0891b.png
翼而成吉典肇行不烦渎奏而举上而两宫圣母预卜
元孙之缵承皇上之至孝也下而四海臣民快睹元储
之定命皇上之大顺也朝廷之上宫壸之中更有何乐
可以胜此乎记曰豫建太子所以重宗庙社稷不忘天
下也书曰惟克果断乃罔后艰见国家之事惟断乃成
也皇长子正位东宫此事之必不容再缓者皇上毅然
行之则恊和之庆萃于圣躬宗社之庥垂于万世若踌
蹰中冓忍而不能自裁停寝奏章疑而不能自决非所
卷四十八 第 9a 页 WYG0597-0891c.png
望于英断之主也诹吉举行惟皇上亟图之不然中外
臣工援明旨以渎天听皇上何辞以杜群臣之口释天
下之疑乎臣不胜祈望恳切之至
   请册立讲学疏
礼部尚书罗万化谨题为圣心因言即悟大典肇举宜
亟恳圣明特敕册立以便讲学以定宗社大计事仪制
司案呈看得帝王御宇必首建储亦必蚤教谕三代之
长靡不繇此我朝家法尤更昭然皇上君临二十一年
卷四十八 第 9b 页 WYG0597-0891d.png
虽前星有属而储位尚虚真明时之缺事皇长子睿龄
十有二岁虽聪明自亶而师傅未就实臣子之隐忧迩
者大小臣工以是请者不下数十人臣等反覆思维据
人心之属望而言册立不可一日缓就元子之德业而
言讲学亦不可一日迟但事有次第必先正元良之体
而后可以明讲读之仪礼在相承未可悬主器之尊而
专设宾师之席祖宗故事不可殚述查得成化十一年
十一月册立皇太子时年六岁至十四岁二月出阁讲
卷四十八 第 10a 页 WYG0597-0892a.png
学弘治五年三月册立皇太子时年二岁至十一年三
月出阁讲学历考先朝未有不首行册立者也若元子
之年则长矣册立讲学可不一时并举以慰臣工之愿
以安天下之心此皇上今日第一急务而辅臣当竭力
旋转以赞其必行者伏乞皇上恪守旧章亟为俞允随
敕下本部容臣等行钦天监前后择日具仪以闻则数
年旷典一旦快睹其成而万年丕基今日益衍其绪岂
非清朝一盛事哉臣不胜恳切祈望之至
卷四十八 第 10b 页 WYG0597-0892b.png
   册立大典条议疏
刑科左给事中史孟麟谨奏臣惟册立大典贵恊舆情
群言佥同即为至论自正月二十六日圣谕甫下人心
惶悚卿僚大小诸前后数十馀疏盖以必不可行之事
创见于今是以大不得已之心共激诸义诚思圣览未
遍敢撮其总归条为问荅窃佐万年之计妄希乙夜之
观谨题请旨问曰元辅所拟待嫡封王圣谕是乎答曰
非也朝廷举动必守祖宗家法而为后世虑深远祖宗
卷四十八 第 11a 页 WYG0597-0892c.png
朝东宫无待嫡之条元子无封王之例重储贰先正名
系人心也乃不立长于今日而待嫡于将来欲令皇长
子与皇三子皇五子并封为轻国本紊名分坏祖宗家
法遗子孙隐忧无大于此问曰信如东宫不待嫡元子
不封王则世庙晚年不建太子而皇考穆宗以裕王登
极斯何以称焉答曰查得嘉靖十八年二月朔册立元
子为皇太子第二子为裕王即皇考第三子为景王是
皇考非以元子为裕王同太子而封王者也皇祖盖立
卷四十八 第 11b 页 WYG0597-0892d.png
太子于初年非晚年而犹不立是岂可以待嫡封王者
例乎问者曰然则祖训立嫡之文何以答曰详读祖训
法律全文曰凡朝廷无皇子必兄终弟及须立嫡母所
生者庶母所生虽长不得立若奸臣弃嫡立庶者必当
守分勿动遣信告嫡之当立者务以嫡临君位朝廷即
斩奸臣按此乃亲王入继大统如皇祖故事非继体承
祧者比援之则悖祖训也臣下引之则误皇上也且嫡
长并重有嫡立嫡不闻无嫡而待嫡无嫡立长不闻有
卷四十八 第 12a 页 WYG0597-0893a.png
长而虚长必若无嫡而待之将置长子于何地而定储
于何年问曰然则无待嫡者乎答曰藩王有之祖训职
制条曰亲王嫡长子年及十岁朝廷授以金册金宝立
为王世子如或以庶夺嫡轻则降为庶人重则流窜远
方如王年三十未有嫡其庶子止为郡王待王与正妃
年五十无嫡子始立庶长子为王世子是藩王待嫡之
例也问曰藩王可以待嫡而东宫不可以待嫡何与答
曰是祖宗忧天下之深也宗藩无民社而重统绪故长
卷四十八 第 12b 页 WYG0597-0893b.png
不可先嫡无民社故嫡可待而世子可缓至于朝廷则
不然天子为宗社生灵主太子副天子为宗社生灵主
储位不可一日虚天子不可一日无副故帝王即位即
立太子嫡子未生即立长子诚谓前定可以守法不前
定则争且乱安危系之耳且考之藩例元妃之后有子
不复继室继妃之妾不复称嫡即藩王亦何尝不重长
哉今以东宫而援继统之条天子而袭藩封之例其遵
祖训耶无乃非祖宗忧天下心乎问曰嫡子不可待既
卷四十八 第 13a 页 WYG0597-0893c.png
得闻命矣元子不封王亦有说乎答曰有天子继体之
胤称子称孙故名皇太子皇太孙若曰以孙而承祖宗
也非爵之也别之则王之王必系之以地盖爵之官而
胙之土俾称藩臣今皇上继体者元子也王则卑元子
亦卑皇上皇上所有天下皆元子有王之则当以何地
王之故皇三子皇五子可封而元子必不可封王也问
曰允若此则元辅所拟圣谕误矣其所拟元子拜嫡母
之说或可权宜行之而奈皇上不听何答曰非也诚皇
卷四十八 第 13b 页 WYG0597-0893d.png
上所谓非光明正大道也盖中宫敌体皇上有子则已子
为嫡庶子为庶无子则凡子皆子而长子即嫡何待拜
而后子乃为太子耶秦异人之拜华阳汉惠后之子少
帝典策所著指为厉阶奈何以汉宋一二偶为之事为
国朝创一家法贻后世利幼抱养之衅耶问曰是无谁
知然则皇上曷为而权宜元辅曷为而曲引廷臣曷为
而固诤皇上曰被诬元辅曰蒙谤意其有隐情欤幸毕
其说答曰皇上元辅之意廷臣何能知顾连署而争累
卷四十八 第 14a 页 WYG0597-0894a.png
章而恳非为皇上一旨非为元子一王非为元辅一身诚恐
作法自今流弊无已倘嗣此以还代无嫡出则代无东宫长
子非太子则凡子皆太子矣宁保无诈称遗诏更为赐书如
赵高之祸秦者乎宁保无贪立幼年禁中定策如阎显之
祸汉者乎宁保无积爱成嫌投怀希宠䀝睨储位如魏王
泰之伺承乾乎宁保无秘语不售搆狱株连危言惑上如
李林甫之误玄宗乎宁保无片纸出宫中乘其仓猝援立所
善如司马光之所虑者乎宁保无群小窥伺耳属于垣树功
卷四十八 第 14b 页 WYG0597-0894b.png
藩邸如李泌之所惧者乎有一于此谁任其咎试使皇上
而念及必不忍子孙有此元辅而念及必不忍皇上有此
廷臣而念及必不忍皇上圣明元辅膺眷相与计安宗
社而有此独目前计也乎哉而触忌讳甘斧鍎以争也问
曰然则奈中宫何答曰祖宗朝立长者非自今矣长子不
过数岁即立立时宫中俱在盛年而当时不闻以嫡压长
晚年亦不以嫡出两储宫闱中自有家法皇上岂不明之且
以一时宫阃之情较之万世宗社之计理则不敌忍于万
卷四十八 第 15a 页 WYG0597-0894c.png
世宗社之计而不忍于一时宫阃之私情亦不敌皇上
岂宜以此贻子孙元辅岂宜以此误皇上易曰主器莫
若长子传曰国有长君社稷之福孔子曰名不正则言
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贾谊曰天下之命悬于太子太
子之善在于蚤谕教叔孙通曰太子天下本本一摇天
下震荡奈何以天下为戏屈建曰楚必多乱一兔走于
街万人追之一人得之万人不复走楚多宠而嫡位无
主乱自此生鲁漆女曰吾忧鲁君老太子幼鲁国有难
卷四十八 第 15b 页 WYG0597-0894d.png
身必预焉夫处君臣父子兄弟之间不据理执经明大
义以杜祸胎而徒以中宫为解以封王为权待不必然
之嫡迟十二龄元子册立之期坏祖宗二百年来一定
之法是忽主器悖正名缓教谕之义启震荡之端无漆
女忧鲁之心而犯屈建逐兔之戒拂人心误国计甚矣
问曰然则何道而可答曰昔宋太宗谋建太子于寇准
对曰陛下为天下择君谋及妇人中官不可也谋及近
臣不可也惟择所以副天下望者太宗首肯而仁宗立
卷四十八 第 16a 页 WYG0597-0895a.png
英宗为太子韩琦力赞不疑帝竟付中书行不使宫人
与知愿皇上如太宗仁宗之断元辅尽寇准韩琦之忠
从外廷群臣之望则宗社幸甚天下幸甚
   请止并封疏
礼部仪制司郎中于孔兼谨题为建储有旨圣谕倏更
恳乞圣明仍行前旨以安人心事万历十九年八月皇
上有旨云册立之事着改于二十一年行今喜届期臣
案呈本部尚书罗万化等业已具题方在候旨倏于本
卷四十八 第 16b 页 WYG0597-0895b.png
月二十六日捧到圣谕朕所生三皇子长幼自有定序
但思祖训立嫡之条因此少迟册立以待皇后生子今
皇长子及皇第三子俱已长成皇第五子虽在弱盾欲
暂一并封王以待将来有嫡立嫡无嫡立长尔礼部便
择日具仪来行钦此臣跪受捧读既喜皇长子出阁之
有日又嫌皇长子册立之逾期夫元储立嫡祖训固自
昭然历考祖宗以来并无有虚东宫之位以俟嫡子者
也待中宫生子圣意岂不恳至而逖稽诗传宫阃之中
卷四十八 第 17a 页 WYG0597-0895c.png
钟鼓之乐必若文王之于太姒而后有嫡立嫡为可望
也昔年皇上正位东宫年甫六岁比时仁圣皇太后方
在盛年穆宗庄皇帝曾不少待之岂薄于夫妇之伦哉
所重在宗社故所急在立储此皇上身亲目击之事今
岂不在记忆中乎且臣闻中宫圣德比于太姒保护元
子过于已生皇上肯慨然册立无食前言则中宫之喜
建元储必有甚于皇上之眷恋中宫者三复敕谕无非
至理无非至情臣下岂容私议然屡奉明旨今年册立
卷四十八 第 17b 页 WYG0597-0895d.png
今日改封事体毋乃未妥乎此关臣职掌不得不言而
又不敢不言盖欲仰成君父之大信匪徒自明微臣之
职分也伏惟皇上念地逼则嫌生恐酿将来之隐祸礼
殊则分定可消觊觎之邪心宜申明旧旨兼行新谕建
储封王二事并举如嘉靖十八年故事则上不失法祖
之孝下可释人心之疑讵非宗社无疆之福哉臣不胜
恳切祈望之至
   请止并封疏
卷四十八 第 18a 页 WYG0597-0896a.png
工部都水司主事岳元声礼部仪制司主事顾允成张
纳陛奏为圣谕骤颁中外骇听敬矢愚诚恳乞圣明
急赐召见阁部大臣公集朝议条陈祖宗近事以遵宝
训以重宗社大计事臣等于本月二十六日伏睹圣谕
偶集朝房一齐庄诵相顾狂惑及见大小臣工亦各相
顾错愕计不知所为莫不动色告语谓册立大典向来
朝臣寂然无敢条议激渎圣聪止缘遵奉皇上万历十
九年册立明旨着改于二十一年行兹已届期欣逢盛
卷四十八 第 18b 页 WYG0597-0896b.png
典且喜元辅王钖爵星骑趋朝极力担当臣等且信且
慰各相告戒谓事在求成不宜早计过责即圣旨万一
未即传宣而相臣必有干旋微权以定宗庙社稷至计
未数日也至二十五日皇上出禁中密札竟付元辅私
邸位元辅自陈待罪之日臣等不知札中所云是何天语
第料得君如元辅眷元辅如皇上信无有迟缓册立以
负祖宗在天之灵至次早礼部接出圣谕则元子暨皇
三子皇五子一并封王而锡爵亦且入阁办事臣等始
卷四十八 第 19a 页 WYG0597-0896c.png
遂不能无疑或者皇上不谋诸阁臣竟自宣谕礼部以
致宰臣不得封缴言臣不敢执奏而在廷诸臣徒自望
风扼腕莫可谁何及闻人言啧啧封王之谕乃钖爵以
寸晷立就即次辅赵志皋张位并不得与闻而礼臣罗
万化科臣张贞观部臣于孔兼等俱至钖爵私寓乃不
得其一面始知今日之谕皇上正与钖爵一人议之臣
等不至病狂丧心宁敢无言以负皇上昔人有言天下
事非一家私事盖言公也况以宗庙社稷之计而可付之
卷四十八 第 19b 页 WYG0597-0896d.png
一人之手乎皇上试清心而筹今日册立一事其关系
何如者前而祖宗九庙之灵后而子孙亿万年无疆之
业近而四海臣民之注望远而九夷八蛮之观听君子
小人之顾盼而趑趄宫闱近习之望风而承旨社稷安
危在此一举皇上奈何易视之而阁臣奈何尝试之也
臣且不敢危言以激皇上兼忤阁臣调停之意亦不敢
漫述汉宋故典及祖宗朝远事以滋烦渎敬体皇上法
祖一念直据世宗肃皇帝穆宗庄皇帝近事请皇上法
卷四十八 第 20a 页 WYG0597-0897a.png
之世宗肃皇帝于嘉靖十八年册立东宫礼臣具题故
实见在并未见三王并封之事而自皇上创见之臣故
知皇上必有不安于心也且圣谕大旨惓惓以皇后生
子为言则皇上不记昔年正位东宫之日乎维时仁圣
皇太后亦在盛年而穆宗庄皇帝曾不设为未必然之
事以少迟大计法祖自近此言皇上可思也臣等尝伏
读圣祖宝训一字一句无非维持宗社极虑后来圣子
神孙师得其意则国本固而社稷赖之不然而虚借文
卷四十八 第 20b 页 WYG0597-0897b.png
辞掩饰过举至良法美意徒以藉奸臣而滋固宠也忠臣
义士所饮血椎心宁死不忍见此举动以负祖宗二百
年养士之恩于地下矣伏乞皇上近思旧章亟念国本
不为一朝一夕目前逢迎之便而为天下万世图久安
长治之计则无如急召阁部院诸臣面议平台仍将祖
宗朝近事逐一查明唯在不欺皇上法祖至意臣心可
副臣言非谬臣等无任激切悚慄之至
   请止并封疏
卷四十八 第 21a 页 WYG0597-0897c.png
礼部祠祭司主事陈泰来谨奏为明旨忽更辅臣诡合
恳乞宸断慎始虑终以安宗社事臣忝属春曹见先后
堂官惓惓以册立大典为望遵奉明旨于二十一年举
行谆谆告戒恐有烦激以违圣意今春届期闻大学士
王钖爵单车陆驰兼程赴阙谓钖爵受上殊恩此来必
当首赞建储对扬成命既闻钖爵在朝房与部科诸臣
言亦以建储自任且相约以从容委曲事图必成及二
十一日闻钖爵有密揭封进臣本部随于二十四日具
卷四十八 第 21b 页 WYG0597-0897d.png
题前旨以请次日复闻御札下阁钖爵在邸手书密揭
封缴大小臣工窃意皇上倚任心膂往复商确慎重钜
典义无先泄而钖爵不谋同官不咨礼臣默有斡旋无
庸佥议建储大计定在旦夕举朝欣欣快睹之乃二十
六日忽闻圣谕下部援述祖训分析嫡长暂虚储位并
建三王举朝诧愕咸谓前以册立改期今以册封改旨
前以聒渎拒言今以大义钳言不知圣旨自十四年以
来何以不徵祖训不念中宫而今日始发之是皇上之
卷四十八 第 22a 页 WYG0597-0898a.png
微权妙算非钖爵莫能迎合而钖爵此来预窥上意阴
阳其说藉口册立以消再来之疑附会册封以邀久相
之宠挟智用数是诚何心众口啧啧谓此事非改于皇
上而改之者钖爵也臣寔伤之钖爵忠君爱国曾不思
宗庙社稷倚重储君敌贵耦尊易生猜忌家丞乳保各
挟私肠母爱子骄炎凉立见忠臣荩辅所宜夙夜在心
而乃以一揭了事顺指恐后略无引经證古之敷陈亟
为调拟传宣之作用捐昭布之大信贻酝酿之隐忧谀
卷四十八 第 22b 页 WYG0597-0898b.png
君误国安所自解岂钖爵博识多闻见不逮此赵普枢
轴再膺遂决帝意王旦美珠一发旋奉天书今之荐登
首揆渥赐金绮将无肖类臣思皇上以密札付钖爵尚
资裁度未遽施行倘钖爵能如范镇十九上章司马光
六进劄子皇上岂不豁然感动而一旦驾言传理蔑置
成命违信臣民丛惑中外乃至逊宋仁宗独断之明耶
臣有以知其不然夫皇上不察举朝之议与四海之疑
而决策于一相锡爵不顾公论之非与万世之诮而阿
卷四十八 第 23a 页 WYG0597-0898c.png
意于一人异日衅成不测事涉难言谁启厉阶必寻祸
始此则钖爵独误皇上而同事诸臣皆得有辞无曰天
下可愚而尊宠常有也奈何犹借圣谕之有嫡立嫡无
嫡立长二语誇诩已功而尸其观望侥倖之谋耶要以
祖训载立嫡之文而先朝多蚤立庶长尤为显据圣谕
存待嫡之厚而中宫寔笃爱元子久已著闻长幼之序
本明宜及今示以等威之辨嫡庶之名一定非将来复
有转移之时即嫡嗣继此而生尚可崇其退让惟诸庶
卷四十八 第 23b 页 WYG0597-0898d.png
相雄以逞更有烦于处分前星烨烨天命允归寰海颙
颙人心恊向储藩蚤决则友敬兼隆兄弟交驩则君亲
聚顺惟我皇上与潞王殿下同气蔼然恩礼殷渥岂非
昔年青宫豫建藩辅已安之大验哉臣谓皇上不难改
历年之明旨必不难收今日之新谕无嫌咈逆在一决
断尔钖爵既能结圣主之特知亦必能定元良之储位
无委艰难在一挽回尔杜渐防微寔关宸虑持经守正
庶免遗讥臣虽卑贱厕在礼官与闻宗社之明禋惟愿
卷四十八 第 24a 页 WYG0597-0899a.png
匕鬯之有主效此悃诚非沽直誉倘因以孚格圣聪针
砭相业斧锧自甘废弃无恨㐲惟皇上览察焉臣无任
激切之至
   请止并封疏
礼部精膳司郎中何乔远谨奏为恭绎宝训直剖愚诚
恳乞圣明率祖承亲以纯大孝以布大公事臣𨽻礼曹
日预闻明旨遵守祖训暂封皇长子为王以待中宫皇
后将来之日有嫡立嫡无嫡立长臣本部尚书罗万化
卷四十八 第 24b 页 WYG0597-0899b.png
等乞遵前旨建储末蒙俞允陛下再引祖训而申明之
一二廷臣触忤天听明旨切责大小臣工揣摩惶惑不
知所出而臣独以为不然者窃谓陛下之心生于遵祖
之意重以专而诸臣未有言其故者也使陛下细玩高皇帝
之旨深思其立言之因则明君在上决无可以感悟天朝在
前决无可以挽回臣谨按祖训法律篇第十四条有云凡朝
廷无皇子必兄终弟及须立嫡母所生者庶母所生虽长不
得立若奸臣弃嫡立庶庶者必当守分勿动遣信报嫡之当
卷四十八 第 25a 页 WYG0597-0899c.png
立者务以嫡临君位朝廷即斩奸臣其三年朝觐并如
前式钦此此一条盖为亲藩入继恐生僭窃之端不得
舍嫡而立庶者言也臣又谨按祖训职制篇第五条有
云亲王嫡长子年及十岁朝廷授以金册金宝立为王
世子如或以庶夺嫡轻则降为庶人重则流窜远方如
王年三十正妃未有嫡子其庶子止为郡王待与正妃
年五十无嫡始立庶长子为王世子钦此此一条盖为
亲藩封爵初无宗社之寄犹可悬庶以待嫡者言也方
卷四十八 第 25b 页 WYG0597-0899d.png
今圣天子本支百世麟趾诜诜瓜瓞绵绵而陡然旁牵
法律第十四条之语日月中天前星昭朗而薾然下比
职制篇第五条之例愚臣旁皇询人考已连夕继朝不
识所谓既而伏读高皇帝御制之序有云至于开导后
人复为祖训一篇立为家法大书揭于西庑朝夕观览
以求至当首尾六年凡七誊藁至今方定岂非难哉而
又再三叮咛圣子神孙不得改易一字则知祖训一书
高皇帝远虑宏谟积旬阅岁万无疏漏之理若谓东宫
卷四十八 第 26a 页 WYG0597-0900a.png
必不可先立庶生则必不附见兄终弟及之条矣高皇
帝知震器不可以久虚国本不可以徐定是以祖训所
列朝廷无待嫡之条会典所载元子无册封之礼是以
先帝登极甫及二年即立陛下为太子是以慈圣皇太
后居之而不辞先帝聪明睿智当时大臣之老成秉礼
者不乏也而未尝有他言诚遵守祖训之道得也今陛
下以守祖训为得则先帝不为得矣先帝不为得则慈
圣皇太后亦不为得矣夫以陛下至孝深仁岂忍违异
卷四十八 第 26b 页 WYG0597-0900b.png
先帝而亏损慈圣皇太后之明德哉臣故曰遵祖之意
重以专而诸臣未明言其故也陛下一意于遵祖而深
怒诸臣进言之非诸臣一意于犯颜而不悉陛下遵祖
之念交相抵拒何敢触忤臣闻执成遂谏监谤防口者
衰世之秕风转圜止辇销印裂麻者英主之美谈陛下
若抑情观理深惟祖训之所以然未有不垂宗社之安
而杜僣窃之祸者即使陛下益笃肃雍之爱中宫皇后
再荐熊罴之兆顺天而动自有大公至正之图不为胶
卷四十八 第 27a 页 WYG0597-0900c.png
柱调瑟之事何间何疑别有后悔伏祈陛下澄神息怒
兼听并观远绎高皇帝之法近体先帝之心下顺四海
臣民之望大圣人之作为无过此者不然他日隐忧犹
未有底谁生衅端必藉口实臣虽知疏贱万不见从然
为国臣子不忍圣明过举贻误将来是以犹冀万一焉
臣不胜陨越待命之至
   请止并封疏
礼部主客司郎中俞士章何乔远员外郎曾凤仪钟化
卷四十八 第 27b 页 WYG0597-0900d.png
民主事王宗蓁陈泰来龙膺沈之唫洪启睿张鸣冈等
谨奏为申明职掌恭阐祖训以昭大信立大本定大疑事
臣等于本月二十六日在部办事该本部尚书罗万化
捧到圣谕臣等恭绎祖训立嫡之义盖为嫡少而庶长
则从嫡无嫡而有庶则从长皆据见在匪待将来故我
朝二百馀年嫡子生则登极甫毕储典继举无嫡则庶
之长者或二岁或三岁或五岁六岁即立为皇太子盖
上以妥宗社之神灵而下以定臣民之心志也未有迟
卷四十八 第 28a 页 WYG0597-0901a.png
至十有二年之久而犹虚储位以待中宫者试查成化
十一年纯皇后年几何嘉靖十八年孝烈皇后年几何
隆庆二年仁圣皇太后年几何各值茂龄册立庶长三
帝岂不闻祖训而薄于元配者哉臣等恭记十四年以
来明旨非一未尝言及中宫而一旦圣谕及此是陛下
昨年实不欲册立而借张有德一疏以易初期今年又
不欲册立而借中宫嫡子一说以杜众口舍既长之元
良俟难必之嫡子弃已成之明命设无期之缓图且以
卷四十八 第 28b 页 WYG0597-0901b.png
庶视嫡则嫡为尊以中宫视宗社则宗社为重陛下阳
言眷念于中宫而实以贻忧于宗社臣等诚不知其可
也中外猜疑以为皆皇贵妃阻挠之故使果有之则奈
何以圣天子而牵于帷席之爱如出自圣意又奈何以
贤贵妃而蒙以妒媢之名陛下诚一思之必有甚不安
者夫自冬迄今大小臣工嘿嘿不敢出一语以渎圣听
者以信待陛下也而陛下乃示以不信天下后世谓陛
下何如主况名分未定觊觎易生倘有希定策之首功
卷四十八 第 29a 页 WYG0597-0901c.png
为置器之国老祸酿于两大衅起于群奸陛下此时悔
之晚矣且前人作法后者述焉他日圣子神孙援未竟
之典为济私之谋是虚万年之储位者是陛下开之也
伏望陛下收回新谕确行前旨照圣祖十八年事例皇
长子即正储位皇第三子皇第五子并列王封则国本
建而九庙之神灵有依民望专而四海之人心自定臣等
不胜激切待命之至
   请止并封疏
卷四十八 第 29b 页 WYG0597-0901d.png
礼部主客司员外郎钟化民谨奏为祖宗之训当解万
世之衅难开恳乞圣明复初心以定国本元辅秉真心
以从公论事窃惟臣之职掌在典礼国之大典在建储
虞廷以礼命官揭直之一字孔子以礼立教重执之一
言礼官不直何以对天地神人礼教不执何以信天下
万世皇上屡年明诏出自宸断未尝援祖训之条止言
长幼未尝及嫡庶之分初心岂不甚明哉今一则曰祖
训一则曰待嫡非我皇上之初心也故皇上与王锡爵
卷四十八 第 30a 页 WYG0597-0902a.png
密劄曰迟疑未决此何心也欲食言则初心不安欲有
待则初心不忍皇上疑信相乘之境正锡爵纳约自牖
之时奈何无陈善闭邪之忠而密揭独呈乏批鳞折槛
之节而并封亟进则皇上之迟疑未决者一旦速且决
矣此岂皇上之初心哉皇上清宵寤觉平旦凝思果建
储为初心乎并封为初心乎屡年之旨为初心乎今日
之谕为初心乎近奉圣谕外臣重复争论不知疑朕是
何主意盖有感于诸臣之疏而翻焉悔悟也皇上之初
卷四十八 第 30b 页 WYG0597-0902b.png
心勃勃焉动矣有君如此其忍负之臣请尽言而无悔
可乎夫祖训之条为藩封继统者设非为元子设也为岐
嶷未育者设非为有子设也故有嫡立嫡无嫡立长指
今日之见在则可待他年之将来则不可如见在有嫡
则所立在嫡示天下以嫡庶之伦如见在有长则所立
在长示天下以长幼之序今皇上无见在之嫡则十二
龄之长子宜正东宫皇后无诞育之期则震一索而得
男当为主器爰稽列圣相承并待嫡之说非故忍也圣
卷四十八 第 31a 页 WYG0597-0902c.png
君以宗社生灵为重房闱之款洽非所论于朝廷贤后
以母仪苍赤为公元嗣之恩勤又何殊于已出是宜抑
情以伸礼不当废礼以任情也若三王并册则名位相
敌恐开僣逼之门宫寮竞荣则谗隙易生实肇参商之
渐患常起于微渺惟圣神明炳几先忧每伏于无形惟
荩臣思深曲突此不可以近虑虑之也倘后之圣子神
孙借嫡储之未育致储位之久虚则万世厉阶岂不自
今日始哉夫屡年之旨可改则今日之谕尤可改皇上
卷四十八 第 31b 页 WYG0597-0902d.png
不必多虑惟最初一念极真皇上不必多谕只建储两
字便尽皇上何惮而不为哉今锡爵请召多官会议矣
奉旨朕意已定不必廷议臣读洪范曰汝则有大疑谋
及乃心谋及卿士谋及庶人谋及卜筮汝则从龟从筮
从卿士从庶人从是之谓大同夫圣王听彻刍荛即陶
渔不废况廷议乎黎庶稍有异议即疑谋勿成况九卿
台省百执事乎会议之举诚有不容已者然诸臣之疏
凡数十上即会议不加于此矣谠论盈廷不招自至忠
卷四十八 第 32a 页 WYG0597-0903a.png
言满耳斥之愈多惟在钖爵披露肝胆直任已咎竭一
已之精神以聚众寮寀之精神聚众寮采之精神以孚
圣天子之精神自赞成建储之外毋持两端毋开一线
则皇上之初心岂无惺然觉卓然定者哉廷议可也虽
不廷议可也结明主之知则匡救当急丛众人之议则
洗剔宜先苟诿其责于人而辞其咎于已则两行人之
召数千里之来何为者哉臣惓惓恳恳无非仰爱皇上
欲成始终之大信俯惜元辅欲全始终之大忠也伏乞
卷四十八 第 32b 页 WYG0597-0903b.png
命下礼部照嘉靖十八年事例择日建储二王并册则
万乘之主迥别藩封祖宗之大训已明国有长君社稷
之福万世之大衅可杜堂皇之上父作之子述之天性
之亲愈笃宫序之间长不陵少不逼友于之谊益敦合
两间太和之气尽萃明朝举万年有道之长肇端今日

   停封请册立疏
礼部仪制司郎中于孔兼谨题为睿衷天启元子停封
卷四十八 第 33a 页 WYG0597-0903c.png
恳祈宸断终完大典以全圣德事臣于本月初八日接
见邸报辅臣王钖爵有认罪改正之疏随奉明旨昨卿
恳请召对具悉忠恳朕非不从卿言因见大小诸臣纷
纷疑讪不知是何主使意欲何为朕为人君耻为臣下
挟制谤祖蔑训国体何在以此未欲见卿今卿又有此
奏若是认错置朕何地朕正为卿含忍欲商量别处之
法卿不可党众激恼以辜朕意既是如是俱不必封少
候二三年中宫无出再行册立钦此臣捧诵再三不胜
卷四十八 第 33b 页 WYG0597-0903d.png
欣喜不胜顾虑夫分封之典加于皇子则宜加于皇长
子则悖自有并封之谕而臣等深忧过计有荼苦自知
不敢告人者今皇上因辅臣悔罪而旋罢皇长子之封
则臣等快意纾心又有雀跃动容不能自已者第人主
知过而悟不若痛改其过之为悟也真闻言而耻不若
尽行其言之用耻也切今日大小臣工之言非挟制也
欲各摅忠悃以彰皇上之大信故其言不谋而符非谤
祖蔑训也欲申解圣谟以成皇上之至明故其情大同
卷四十八 第 34a 页 WYG0597-0904a.png
而若党又见皇上昔已改期近复改封故进言者疑之
深发之骤而不自知其迹涉于讪也其忠君爱国之诚
则均可谅者且圣谕有云若是认错置朕何地䌷绎斯
旨则皇上之悔悟不隐然见言辞之表乎又云朕正为
卿含忍欲商量别处之法臣等思之自册立之外更有
何法可处乎窃谓停封见皇上之知过惟册立则复于无
过矣少俟二三年又疑皇上之惮于改过惟仍于二十
一年行则庶几不贰过矣割持疑不决之心勿牵东而
卷四十八 第 34b 页 WYG0597-0904b.png
顾其西发渊衷独断之明勿既可而嫌其否今举国以
并封为非皇上业从之矣而举国以册立为请皇上可
独寝之乎诸臣之言正所以全国体也全圣德也亦所
以全辅臣也嘉祐间宋仁宗之立储也命韩琦曰此事
岂可使妇人知只中书行足矣书之青史于今颂焉臣
愿皇上以是为法而奋然行之则诏旨迅于雷霆圣意
朗于星日皇长子安而中外之人心举安矣臣礼官也
若东宫不立则朝廷之大典终属未修疏请不坚则臣
卷四十八 第 35a 页 WYG0597-0904c.png
等之素心终为未尽固不敢因王封之停而遂缓建储
之请又安敢避切责之严而姑为退听之计哉章奏如
流见臣工之望已极职掌攸关在礼官之心更苦惟皇
上勉图之臣不胜悚息祈恳之至
   请册立皇长孙疏
万历四十七年礼部题为景运昌隆元孙英茂请举册
立选婚大典以昭熙朝盛轨以慰中外属望事仪制司
案呈窃惟圣祐无疆之锡衍于云仍君子有谷之贻施
卷四十八 第 35b 页 WYG0597-0904d.png
于孙子故麟定用绳其武而燕翼必藉厥谋盖祖孙父
子会合于一堂诚千载一时而述作创垂绵延于百代
亦万年一日事诚希遘举贵及时我皇上临御之二十
九年册立皇太子越五年乙巳皇长孙生维时谒告郊
庙尊上圣母徽号播告天下万灵为拥护亿兆为欣戴
者已十五年于兹矣顾此志学之年正当谢幼之日正
位乎震重徼天地祖宗之灵毓德于蒙蚤荷社稷山川
之重凡臣工黎庶所为翘首而望倾耳以承庶几旦暮
卷四十八 第 36a 页 WYG0597-0905a.png
获睹此册立盛典普天率土有同心也本朝二百五十
馀年圣子神孙独遭其盛者惟成祖文皇帝永乐八年
以皇长孙宣宗监国明年册立为太孙时睿龄止有十三
岁成祖功高识远其当日计先大本曾不踰时乃今历
九皇帝仅见之皇上逾二百年始复得之长孙此累朝
之间实出百世之奇逢岂偶然哉臣等备查要例亲王
次孙郡王次子及将军中尉子十五岁请封请婚若亲
王世孙郡王长孙则十岁请封十五请婚等而上之皇
卷四十八 第 36b 页 WYG0597-0905b.png
长孙又可知也在今日请婚正此其时若请封则已属
后期矣臣等于万历四十三年五月间恭逢宣召皇上
亲发玉音圣母稀龄即欲册立皇大孙是当璧重托圣
衷久定今日月维良戬谷罄宜骈集辐辏亦有不可坐
失者维兹八月日缠寿星万岁之冈陵千秋之日月并
集于一时万国之朝宗四方之玉帛会合于此日在朝
廷则吉祥之善事在臣庶则祷祝之私心诚得及时举
行则不惟欢声雷动自都城及之海隅计九庙在天之
卷四十八 第 37a 页 WYG0597-0905c.png
神与圣母当日冀见成立之念罔不克慰三代有道之
长备在皇上之一身自此而子子孙孙似续百世实始
基之矣岂非熙朝之盛事伏乞敕下臣部先将册立事
宜择日戒事即于此月举行其选婚以次具仪臣等无
任引领待命之至
   请立东宫疏
万历四十八年礼部题为仰遵遗诏谨请册立东宫以
培国本以慰臣民属望事仪制司案呈切照自古继体
卷四十八 第 37b 页 WYG0597-0905d.png
之君幼冲在疚者抱痛于不造之家迟暮艰嗣者贻忧
于如线之绪求其以鼎盛之年嗣服而又复拥有长子
如皇上者无论我朝仅见即前代亦未易多得是父子
作述之间皇上所得于天者不可谓不厚矣顾知为子
者必知为父而止慈者乃为止孝则克遵遗训以凝承
天意信无急于及时册立皇长子矣臣部于册立一事
催请数四致廑先帝弥留之嘱其在天之灵当必以不
及见为恨且悔前此举行之迟矣臣查要例凡郡王长
卷四十八 第 38a 页 WYG0597-0906a.png
子长孙十岁请立十五岁请婚岂天子之子年十六尚
有待乎往时皇上毓德青宫元子朝夕与俱而食息与
共也顾复之爱实以父而兼母训迪之严又以父而兼
师今非其时矣日有万几应接不暇即欲与元子煦育
如昨提撕如昨势或不能自非蚤为册立副之保傅之
手日为护持而磨琢皇上之心亦必不安是册立遗诏
先帝非独为皇长子虑实为陛下虑也古者八岁入小
学十五岁入大学不知皇长子向来工夫何似寸阴尺
卷四十八 第 38b 页 WYG0597-0906b.png
璧恐难再待及今图之犹以为晚皇上首恤三韩遍及
九塞官联布位税使撤回曾不崇朝而遗诏奉行速于
传命况此尤根本命胍所系亦何俟臣言之赘也伏乞
敕下臣部择吉具仪即赐举行先帝于昭之神实式凭
之矣除选婚讲学容臣另疏具请外曷胜激切屏营之

   乞寝贵妃封后疏
启为查照无据之例亟寝非礼之封以昭国典以成大
卷四十八 第 39a 页 WYG0597-0906c.png
孝事仪制司案呈今蚤内阁方从哲传皇太子殿下令
旨父皇遗言尔母皇贵妃郑氏侍朕有年勤劳茂著着
进封皇后卿可传示礼部查例来行敬此臣捧诵不胜
骇愕随即详考累朝典故并无此例按例其以配而后
者乃敌体之经其以妃而后者则从子之义故历朝来
岂其无抱禂之爱而终引去席之嫌者则以例所不载
也皇贵妃事先帝有年果其有前例可援亦何俟今日
乃不闻倡议于生前而顾遗嘱于逝后岂弥留之际神
卷四十八 第 39b 页 WYG0597-0906d.png
情有不自主者遂不及致详即先帝念皇贵妃之劳当
不在位号之间殿下体先帝之心亦不在尊崇之末且
王皇贵妃诞育殿下岂先帝所不留意者乃恩典尚尔
有待而欲令不属毛离里者得子其子母其母恐九原
亦不无怨恫也郑皇贵妃贤而习于礼处非其据必非
其心之所乐何如曲体其心俾得相安所为善承先帝
者孝更孰大于此乎若祖宗故典不载而一旦创行播
之天下书之史册传之后䙫将为盛代典礼之累且昭
卷四十八 第 40a 页 WYG0597-0907a.png
先帝之失言非所以为孝也中庸以善继善述为孝所
为善者正斟酌于义之可否也义可行则以遵命为孝
义不可行则以遵礼为孝臣愿殿下体武王之孝而为
继述之善无徒以遵命为孝也臣若不顾义与礼之当
然而徇殿下之意旨则臣欺罔不忠之罪不容于诛矣
臣不敢以不忠事主尤仰冀殿下以大孝自居也臣不
胜悚仄陨越之至
   储教疏
卷四十八 第 40b 页 WYG0597-0907b.png
   辅导太子疏
弘治七年南京广西道御史郭继言人主垂无穷之统
其本惟在于太子而太子之善则又在于辅臣稽诸往
古益辅启以衍夏祚四百馀年伊尹辅太甲以衍商祚
六百馀年秦以李斯赵高为辅其平昔所以教之者皆
致亡之道也尚何能保有其国哉汉昭帝年方十四即
能辨霍光之谮然终不能为汉贤主得非辅之者不学
无术之人乎今皇太子聪明异常正当选择辅佐之时
卷四十八 第 41a 页 WYG0597-0907c.png
臣愚以为师传讲读之官必须择取平昔孝行彰闻忠
荩著称严毅方正学术无偏者为之其侍御仆从之人
亦必择取平昔志操端洁威仪谨恪慈祥笃实者为之
其轻薄浅露憸邪忌刻之徒一切勿取则前后左右罔
非正人自然可以涵养气质熏陶德性异日尧舜之德
雍熙之治皆自此出矣奏入命所司议礼部议谓继所
言与兵部尚书马文升前所言之意合皆深得古人教
养太子之遗意我朝列圣继统率循此道故建储之后
卷四十八 第 41b 页 WYG0597-0907d.png
出阁之际必慎选名德以充讲读辅导之任凡左右仆
从之职亦皆遴选以充彝典具在皆可举行伏惟圣明
鉴帝王之法遵祖宗之制博其人以专其任宗社之休
生民之福端系于此上曰慎选端人辅导皇储各官所
言诚国家要务尔礼部其记之待皇太子出阁以闻
   请储教疏
礼部仪制司郎中于孔兼谨奏为皇子睿龄渐长豫教
当先恳乞圣明蚤定出阁之期以慰群情以隆治本事
卷四十八 第 42a 页 WYG0597-0908a.png
臣惟国家有不容不亟举之典礼臣子有不得不屡控
之情辞陛下有不可不听从之理势则今日训储是也
往日辅臣请之矣九卿台省继之矣请而不听司属亦
得言之盖事关国本虽出位何嫌时已届期即批鳞何
避矧仪属臣司谊有难于坐视者夫元储之位天所定
也人所归也明旨昭然则已勒之史馆播之宇内矣顾
及时讲学家法当遵此而不急图之是陛下为父而不
念其子也可乎哉臣闻圣功系于蒙养不义习与性成
卷四十八 第 42b 页 WYG0597-0908b.png
聪明方启而导以贤哲之芳规则易劝欲窦未开而诫
以狂愚之覆辙则易警当尔之时童心尚纯讲一字即
有一字之明蚤一日即有一日之益也庶人之子八岁
入小学出就外傅矣奈何天子之子已八龄而泄泄然
莫教之乎教之之道臣未暇举其精者如应对进退则
有节问安视膳则有仪声色货财人间臭蠹也玉液醇
醪脏腑鸩毒也昧爽临朝日昃不食古圣王之盛轨也
他如近君子远小人宥言官节游宴待臣工以礼驭左
卷四十八 第 43a 页 WYG0597-0908c.png
右以恩凡载在典章切中时事者皆宜反覆敷陈先事
罕譬务求展卷有益入耳无违真不容一日缓者而教
之之具尤望陛下果而行之开讲有仪可令注请宫僚
有设可令择人出阁有期可令诹吉此陛下家事奚待
人言父子至情奚须强聒臣不知陛下诚何系恋而久
不为此也当此之年而犹然不举臣惧元子欲窦一开
燎原难扑骄盈一锢病本难除纵使聪明天启亦当时
儆风愆他日诤之为计晚矣此非皇子之责陛下之责
卷四十八 第 43b 页 WYG0597-0908d.png
也非皇子之自误陛下误之也臣谓陛下有不可不听
从之理势者此也虽然臣尤望宸衷之独断焉昔宋仁
宗嘉祐间储位未定知谏院范镇前后章凡十九上议
定矣韩琦曰事若行不可中止乞内中批出帝意不欲
宫人知曰只中书行足矣此宋朝美事载之史册可考
也陛下倘有意仿而行之乎不然恐日延一日年复一
年则莞箪之言胶于肺腑宫闱之态幻于风云臣子意
外隐忧又有不忍言不敢言者臣备员仪曹事关职掌
卷四十八 第 44a 页 WYG0597-0909a.png
且时值新秋欣逢万寿之临迩中怀丹悃翘望吉典之
并行伏冀陛下毋忽小臣之言俯宽出位之罪深思远
虑一旦翻然旋命礼官亟修盛举使天下晓然知皇子
出阁有期国本已定上以慰九庙在天之灵近以悦两
宫圣母之意远以副四海臣民快睹之心万世无疆之休
端在是矣
   请储讲疏
礼部题为春讲已逾韶光可惜恳乞圣明思维国本以
卷四十八 第 44b 页 WYG0597-0909b.png
固万世治安事窃惟皇太子废学十馀年矣若非关宗
社之安危生民之休戚国祚之修短臣工咸欲将顺何
敢撄鳞各有职掌何敢越俎乃今单言之合言之小臣
言之大臣亲臣言之北之诸臣言之南之诸臣言之年
年言之月月言之盖不忍坐视废学酿将来无穷之祸
万不得已而有言耳春讲开于二月辍于五月今去开讲
之期已遥而距辍讲之期甚促皇上置诸臣之疏不一动
念岂待秋深复以寒为解耶轻储学是轻国本也轻国
卷四十八 第 45a 页 WYG0597-0909c.png
本是轻宗社生灵也祖宗艰难创业欲贻之世世而皇
上视主器之重轻于尚枲视群臣之言等于飘风母论
书之史册贻笑千古即祖宗在天之灵必恫乎有馀悲
者累朝全盛之天下讵宜儿戏若此耶至如皇长孙年
逾十龄矣我朝家法未尝十龄不就傅者皇上欲治天
下而不先正其家欲群臣百姓遵皇上之训而不先遵
祖宗之训本之不端末于何有且皇太子皇长孙久不
出阁讲读中外流言皆疑皇上不加意皇储此等风声
卷四十八 第 45b 页 WYG0597-0909d.png
讵可示人恐奸宄窥隙而生心谗邪乘机而肆毒虽宗
社有灵万不至此然亦不可视为细故而忽之矣目今
天气冲和亟宜命皇太子出讲文华殿复命皇长孙就
傅西序庶几勤亲讲幄则元良之德端而笃厚储闱则
窥伺之端息万年有道之长在此一举矣
   皇长孙出阁疏
礼部题为皇长孙志学之年久稽出阁今当读礼之日
亟宜择期鼓箧以成睿质事仪制司案呈照得自古圣
卷四十八 第 46a 页 WYG0597-0910a.png
人之学皆就讲于师资自古好学之君皆惜阴于分寸
顷年东宫辍讲臣等之牍屡陈矣想皇上至慈不日且
俞阁臣之请臣等毋庸喋喋矣惟是皇长孙年几志学
尚未出讲血气未定难冀德性之清明防闲不周难保
身体之强固所恃以益神智而远奇邪非见正事闻正
言亲正人不可则舍出阁就傅而外计无复之矣迩者
皇太子才人薨逝皇长孙之所自出当悲哀倥偬之际
岂宜进此迂阔不切之谭第古人居丧读礼所以助孝
卷四十八 第 46b 页 WYG0597-0910b.png
思而节哀毁也过则俯而就抑情以合中不及则企而
及望标而奋武读礼固无妨于居丧而居丧实有藉于
读礼也初丧讲学诚非人情俟七七之后似宜妙简讲
读之臣写做作课而外日讲礼记数条以助发其哀思
而范围其睿体益无大于此而计无便于此者伏惟皇
上慨赐施行然臣等犹有杞人之虑焉才人末薨慈母
爱子必极其周详今一旦失恃饮食起居之节谁为调
护寒暄出入之宜谁为节宣此皇上及皇太子当时时
卷四十八 第 47a 页 WYG0597-0910c.png
注念者也左右之人有忠直可托重者否盖慈父之爱
子也应虑其微忠臣之爱君也必防其渐臣因请讲而
并及之伏惟皇上留意宗社幸甚天下幸甚
 
 
 
 
 
卷四十八 第 47b 页 WYG0597-0910d.png
 
 
 
 
 
 
 
 礼部志稿卷四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