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
卷一 第 1a 页 WYG0597-0008c.png
钦定四库全书
 礼部志稿卷一
            明 俞汝楫 编
  圣训
  太祖高皇帝敬天之训
洪武元年正月上将告祀南郊戒饬百官执事曰人以
一心对越上帝毫发不诚怠心必乘其机瞬息不敬私
欲必投其隙夫动天地鬼神惟诚与敬耳人莫不以天
卷一 第 1b 页 WYG0597-0008d.png
之高远鬼神幽隐而有忽心然天虽高所鉴甚迩鬼神
甚幽所临则显能知天人之理不二则吾心之诚敬自
不容于少忽矣今当大祀百官执事之人各宜慎之
洪武二年三月翰林学士朱升等奉敕撰斋戒文上曰
凡祭祀必先斋戒而后可以感动神明戒者禁止其外
斋者整齐其内沐浴更衣出宿外舍不饮酒不茹荤不
问疾不吊丧不听乐不理刑名此则戒也专一其心严
畏敬慎不思他事苟有所思即思所祭之神如在其上
卷一 第 2a 页 WYG0597-0009a.png
如在其左右精白一诚无须臾间此则斋也大祀斋戒
七日前四日为戒后三日为斋中祀斋戒五日前三日
为戒后二日为斋既进览上曰凡祭祀天地社稷宗庙
山川等神是为天下生灵祈福宜下令百官一体斋戒
若自所祷于天地百神不关于民者恐百官斋戒不致
专精则不下令又谓省部臣曰朕每祭享天地百神惟
伸吾感戴之意祷祈福祉以祐生民未尝敢自徼惠也
且斋戒所以致诚诚之至与不至神之格与不格皆系
卷一 第 2b 页 WYG0597-0009b.png
于此故朕每致斋不敢有一毫懈怠今定斋戒之期大
祀以七日中祀以五日不可太久大抵人心久则易怠
怠心一萌反为不敬可止于临祭斋戒三日务致精专
庶几可以感格神明矣命太常著为令
五月夏至祀皇地祗于方丘礼成上御便殿谓侍臣曰
上天之命朕不敢知古人有言天命不易又曰天命无
常以难保无常之天命付骄纵淫佚之庸主岂有不败
朕尝披览载籍见前代帝王当祭祀时诚敬或有未至
卷一 第 3a 页 WYG0597-0009c.png
必致非常妖孽天命亦随而改每念至此中心惕然
十一月冬至祀昊天上帝于圜丘奉仁宗淳皇帝配位
礼成上御奉天殿百官行庆成礼既毕出御奉天门谓
群臣曰祭祀在乎诚敬不在乎物之丰薄物之丰矣而
诚有未至神不享焉物虽薄而诚至神则享之所谓东
邻杀牛不如西邻之礿祭尝闻以德受福未闻以物徼
福者也昔陈友谅服衮冕乘玉辂丰牲帛而行郊社之
礼彼恣行不道毒虐生灵积恶于己而欲徼福于天
卷一 第 3b 页 WYG0597-0009d.png
可乎朕凡致祭其实为国为民非有私求之福苟诚意
未至徒尚礼文而欲徼福于己岂不获罪于天耶
洪武四年十一月冬至祀昊天上帝于圜丘礼成上谓
群臣曰帝王奉天以君临兆民当尽事天之道前代或
三岁一祀或历年不举今朕岁以冬至祀圜丘夏至祀
方丘遵古典制将以报覆载之大德惟夙夜寅威冀精
神昭格庶阴阳和风雨时以福斯民群臣咸顿首曰陛
下敬天勤民古未有也
卷一 第 4a 页 WYG0597-0010a.png
洪武二十年正月大祀天地于南郊礼成天气清明圣
情悦豫侍臣进曰此陛下敬天之诚所致上曰所谓敬
天者不独严而有礼当有其实天以子民之任付于君
为君者欲求事天先必恤民恤民者天之实也即如国
家命人任守令之事若不能福民则必弃君之命不敬
孰大焉又曰为人君者父天母地子民此职分之所当
尽祀天地非祈福于己也实为天下苍生也
  严祀宗庙之训
卷一 第 4b 页 WYG0597-0010b.png
甲辰四月中书省臣进京庙祭享及月朔荐新礼仪上
览毕忽悲怆流涕曰吾昔遭世艰苦饥馑相仍当时二
亲俱在吾欲养而力不给今赖祖宗之佑化家为国而
二亲不及养追思至此痛何可言因命并录皇考妣忌
日岁时享祀以为常
洪武元年正月追尊四代考妣祭讫上曰奉先思孝祭
神如在诚敬无间神灵具依苟或有间非奉先思孝之
道也
卷一 第 5a 页 WYG0597-0010c.png
洪武三十一年春享太庙毕上步出庙门徘徊顾立指
桐梓谓太常臣曰往年种此今不觉成林凤阳陵树当
亦似此因感怆泣下又曰昔太庙始成迁主就室礼毕
朕退而休息梦朕皇考呼曰西南有警觉即视朝果得
边报祖考神明昭临在上无时不存尔等掌祭祀宜加
敬慎旦暮中使供洒扫奉神主恐有不虔当以时省视
务宜斋洁以安神灵
  尊崇文庙之训
卷一 第 5b 页 WYG0597-0010d.png
洪武元年二月诏以太牢祀先师孔子于国学仍遣使
诣曲阜致祭使行上谓之曰仲尼之道广大悠久与天
地相并故后世有天下者莫不致敬尽礼修其祀事朕
今为天下主期在明教化以行先圣之道今既释奠国
学仍遣尔修祀事于阙里尔其敬之
洪武十五年四月诏天下通祀孔子赐学粮增师生廪
膳上谕礼部尚书曰孔子明帝王之道以教后世使君
君臣臣父父子子纲常以正彝伦攸叙其功恭于天地
卷一 第 6a 页 WYG0597-0011a.png
今天下郡县庙学并建而报祀之礼止行京师岂非阙
典卿与儒臣其定释奠礼仪颁之天下学校令以每岁
春秋仲月通祀孔子
  兴学之训
洪武二年四月命博士孔克仁等授诸子经功臣子弟
亦令入学上谕之曰人有积金必求良冶而范之有美
玉必求良工而琢之至于子弟有美质不求明师教之
岂爱子弟不如金玉耶盖师所以模范后学者使之成
卷一 第 6b 页 WYG0597-0011b.png
器因其才力各俾造就朕诸子将有天下国家之责功
臣子弟将有职任之寄教之道当以正心为本心正则
万事皆理矣苟导之不以正为众欲所攻其害不可胜
言卿等宜辅以实学毋使效文士记诵词章而已
洪武十一年十一月命礼部给赐国子生钞北平陜西
山西山东广东广西四川福建之人在监三年以上者
人五锭二年人二锭俾制冬衣复命工部于国子监前
造别室一区凡百馀间具灶釜床榻以处诸生之有疾
卷一 第 7a 页 WYG0597-0011c.png
者令膳夫二十人给役侍臣进曰陛下作兴学校推心
悯下无所不至从古未有上曰诸生去乡土离亲戚远
来务学日久衣敝或有疾无人具汤药朝廷作养之必
使之得所然后可必其成材盖天生人才皆为世用人
君育材当有其实惟能有以作养之则未有不成材者

洪武十四年三月颁五经四书于北方学校上谓廷臣
曰道之不明由教之不行也夫五经载圣人之道者也
卷一 第 7b 页 WYG0597-0011d.png
譬之菽粟布帛家不可无人非菽粟布帛则无以为衣
食非五经四书则无由知道理比年自丧乱以来五经残
缺学者虽有美质无所讲明何由知道今以五经四书
颁赐之使其讲习夫君子而知学则道兴小人而知学
则俗美他日收效亦必本于此也
十一月上命礼部臣修治国子监旧藏书板谕之曰古
先圣贤立言以教后世所存者书而已朕每观书自觉
有益尝以谕徐达达亦好学亲儒生囊书自随盖读书
卷一 第 8a 页 WYG0597-0012a.png
穷理于日用事物之间自然见得道理分明所行不至
差谬书之所以有益于人也如此今国子监旧藏书板
多残缺其令诸儒考补仍命工部督匠修治之庶有益
于学者
洪武二十四年六月命礼部颁书籍于北方学校上谕
之曰农夫舍耒耜则无以为耕匠氏舍斤斧则无以为业
士子舍经籍则无以为学朕尝念北方学校缺少书籍
士子有志于学者往往病无书读向尝颁与四书五经
卷一 第 8b 页 WYG0597-0012b.png
其他子史诸书未赐予宜于国子监印颁有未备者遣
人往福建购与之
  教太子诸王之训
吴元年十月上遣世子标次子樉往临濠谒陵墓因谕
之曰世称商高宗周成王为贤君者汝知之乎高宗旧
劳于外知民疾苦成王早闻无逸之训知稼穑之艰难
故其在位不敢暇逸能修勤俭之政为啇周令主汝诸
子生于富贵未涉艰难人情习于宴安必生骄惰况汝
卷一 第 9a 页 WYG0597-0012c.png
他日皆有国家不可不戒今使汝等于旁近郡县游览
山川经历田野因道途之险易以知鞍马之勤劳观小
民之生业以知衣食之艰难察民情之好恶以知风俗
之美恶即祖宗陵墓之所访求父老问吾起兵渡江时
事识之于心以知吾创业之不易也于是命中书择官
辅导以行
洪武三年十二月礼部尚书陶凯请选人专任东宫官属
罢兼领之职庶于辅导有所责成上曰古者不备其官
卷一 第 9b 页 WYG0597-0012d.png
惟贤能是用朕以廷臣有才望勋德者兼东宫官非无
谓也尝虑廷臣与东宫官属有不相能遂成嫌隙或生
奸谋离间骨肉其祸非细若江充之事可为明鉴朕今
立法令省台都督府官兼东宫赞辅之职父子一体君
臣一心庶几无相搆之患也
  厚风俗之训
洪武四年六月上退朝御东阁从容与群臣论及礼乐
之事谓廷臣曰世之治乱本乎人情故忠信兴则俗
卷一 第 10a 页 WYG0597-0013a.png
竞淳朴佻巧作则习尚诈伪京师天下之统会万民之
瞻仰四方所取则者也而积习之弊卒以奢侈相高浮
藻相诱情日肆而俗日偷非所以致理也礼部尚书陶
凯对曰仲尼有云道之以政齐之以刑今欲整齐风俗
使佻巧不得作必以政刑先之然后教化可行上曰教
化必本诸礼义政刑岂宜先之苟徒急于近效而严其
禁令是欲澄波而反汩之也凯顿首称善
洪武二十年闰六月上谓礼部尚书李原吉曰尚齿所
卷一 第 10b 页 WYG0597-0013b.png
以教敬事长所以教顺虞夏商周之世莫不以齿为尚
而养老之礼未尝废是以人兴于孝悌风俗淳厚治道
隆平曩者朕诏天下行养老之政凡耆民年八十以上
乡党称善贫无产业者月给米三斗肉五斤九十以上
岁加帛一疋绵一斤若有田产能自赡者止给酒肉絮
帛其应天凤阳二府富民九十以上赐爵社士八十以上
赐爵里士咸许冠带复其家尚虑有司奉行不至尔礼
部以朕命谕之
卷一 第 11a 页 WYG0597-0013c.png
  仪礼之训
洪武元年十一月中书省及礼部定奏天子亲祀圜丘
方丘宗庙社稷若京师三皇孔子风云雷雨圣帝明王
忠臣烈士先贤等祀则遣官致祭郡县宜立社稷有司
祭里社土榖之神及祖父母父母并得祀灶载诸祀典
馀不当祀者并禁之上因谕群臣曰凡祭享之礼载牲
致帛交于神明费出已帑神明歆之如庶人陌钱瓣香
皆可格神不以菲薄而不享者何也所得之物皆已力
卷一 第 11b 页 WYG0597-0013d.png
所致也若国家仓廪府库所积乃生民脂膏以此为尊醪
俎馔充实神庭徼求福禄以私于身神可欺乎惟为国
为民祷祈如水旱疾疫师旅之类是也
又上欲举行耕藉田礼谕廷臣曰古者天子藉田千亩
所以供粢盛备馈饎自经丧乱其礼已废上无以教下
无以劝朕莅祚以来悉修先王之典而藉田为先故首
欲举而行之以为天下劝
洪武二年六月上读叔孙通传至鲁两生不肯行因谓
卷一 第 12a 页 WYG0597-0014a.png
侍臣曰叔孙通虽云窃礼之糠秕然创制礼仪于煨烬
之馀以成一代之制亦可谓难矣如两生之言不无迂
耶若礼乐必待百年而后可兴当时朝廷之礼废矣朕
闻先王之礼因时制宜孔子亦曰期月三年必世盖亦
因时制宜之谓必待百年则诚迂矣
洪武三年八月上谕廷臣曰古者帝王之治天下必定
礼制以辨贵贱明等威是以汉高初兴即有衣锦绣绮
縠操兵乘马之禁历代皆然近世风俗相承流于僣侈
卷一 第 12b 页 WYG0597-0014b.png
闾里之民服食居处与公卿无异而奴仆贱𨽻往往侈肆
于乡曲贵贱无等僣礼败度此元之失政也中书省其
以房舍服色等第明立禁条颁布中外俾各有所守
洪武五年三月上谓礼部臣曰礼者所以美教化而定
民志成周设大司徒以五礼防万民之伪而教之中夫
制中莫如礼修政莫如礼齐家莫如礼故有礼则治无
礼则乱居家有礼则长幼叙而宗族和朝廷有礼则尊
卑定而等威辨元兴变易典章民染其俗先王之礼几
卷一 第 13a 页 WYG0597-0014c.png
乎熄矣而人情狃于浅近未能猝变今命尔稽考典礼
合于古而宜于今者以颁布天下俾习以成化庶几复
古之治也
洪武六年三月礼官上所定礼仪上谓尚书牛谅曰礼
者国之防范人道之纪纲朝廷所当先务不可一日无
也自元氏废弃礼教因循百年而中国之礼变易几尽
朕即位以来夙夜不忘思有以振举之以洗污染之习
故尝命尔礼部定著礼仪今虽已成宜更与诸儒恭详
卷一 第 13b 页 WYG0597-0014d.png
考议斟酌先王之典以复中国之旧务合人情永为定
式庶几惬朕心也
九月礼部奏定百官常朝班次及奏事等礼仪上谓中
书省臣曰朝廷之礼所以辨上下正名分不以贱加贵
不以卑踰尊百官在列班序有伦奏对雍容不失其度
非惟朝廷之尊抑亦天下四方瞻仰所在也今文武百
官朝恭奏事有未闲礼仪者是礼法不严于殿陛何以
肃朝廷乎自今凡新任官及诸武臣于礼仪有不闲习
卷一 第 14a 页 WYG0597-0015a.png
者令侍仪司官日于午门外演习之且命御史二人监
视有不如仪者紏举之百官入朝失仪者亦紏举如律
洪武十二年正月合祀天地于南郊大祀殿礼成敕中
书省臣曰立纲陈纪治世驭民斯由上古之君立至今
相承而法则焉凡有国者必以祀事为先祀之礼起于
古先圣王其周旋上下进退奠献莫不有仪然仪必贵
诚而人心叵测至诚者少不诚者多暂诚者或有之若
措礼设仪文饰太过使礼烦人倦而神厌弗享非礼也
卷一 第 14b 页 WYG0597-0015b.png
故孔子曰禘自既灌而往者吾不欲观之矣朕周旋祀
事十有一年见其礼仪太烦乃以义更其仪式合祀社
稷既祀神乃欢今十二年春始合天地大祀而上下悦
若有肸蚃答于朕心尔中书下翰林令儒臣纪其祀事
以彰上帝皇祗之昭格而锡黔黎之福朕与卿等尚夙
夜无怠以荅神明之休佑焉
洪武十四年二月命礼部申明乡饮酒礼上谓礼部臣
曰乡饮之礼所以序尊卑别贵贱先王举以教民使之
卷一 第 15a 页 WYG0597-0015c.png
隆爱敬识廉耻知礼让也朕即位以来虽以举行而乡
闾里社之间恐未遍习今时和年丰民间无事宜申举
旧章其府州县则令长官主之乡闾里社则贤而长者
主之年高有德者居上高年淳厚者次之以齿为序其
有违条犯法之人列于外坐同类者成席不许杂于善
良之中如此则家识廉耻人知礼义而父慈子孝兄爱
弟敬夫和妇顺之道不待教而兴所谓宴安而不乱和
乐而不流者也孔子曰吾观于乡而知王道之易正谓
卷一 第 15b 页 WYG0597-0015d.png
此也
洪武十七年六月上御奉天门谓群臣曰治天下之道
礼乐二者而已若通于礼而不通于乐非所以淑人心
而出治道达于乐而不达于礼非所以振纪纲而立大
中必礼乐并行然后教化醇一或者曰有礼乐不可无
刑政朕观刑政二者不过辅礼乐为治耳苟为治徒务
刑政而遗礼乐在上者虽有威严之政必无和平之风
在下者虽有苟免之心终无格非之诚大抵礼乐者治
卷一 第 16a 页 WYG0597-0016a.png
平之膏粱刑政者救弊之药石卿等于政事之间宜知
此意毋徒以礼乐为虚文也
又谕礼部臣曰近命制大成乐器将以颁天下学校俾
诸生习之以祀孔子朕思古人之乐所以防民欲后世
之乐所以纵民欲其故何也古乐之诗章和而正后世
之歌词淫以誇古之律吕协天地自然之气后世之律
吕出人为智巧之私天时与地气不审人声与乐声不
比故虽以古之诗章用古之器数亦乖戾而不合凌犯
卷一 第 16b 页 WYG0597-0016b.png
而不伦矣手击之而不得于心口歌之而非出于志人
与乐判然为二而欲以动天地鬼神岂不难哉然其流
已久救之甚难卿等宜究心于此俾乐成而颁之诸生
得以肄习庶几可以复古人之意
  敦教化之训
洪武二年六月令民间立义冢上谕礼部臣曰古者圣
王治天下有掩骼埋胔之令推恩及于朽骨近世狃于
习俗死者或以火焚之而投其骨于水孝子慈孙于心
卷一 第 17a 页 WYG0597-0016c.png
何忍伤恩败俗莫此为甚其禁止之若贫无地者所在
官司择近城宽閒地为义冢俾之葬埋或有宦游远方
不能归葬者官给力费以归葬之
洪武十七年十一月上谓礼部臣曰近命辽东立学校
或言边境不必建学夫圣人之教犹天也天有风雨霜
露无所不施圣人之教亦无往不行昔箕子居朝鲜施
八条之约故男遵礼义女尚贞信管宁居辽东讲书诗
陈俎豆饰威仪明礼让而民化其德曾谓边境之民不
卷一 第 17b 页 WYG0597-0016d.png
可以教乎夫越与鲁相去甚远使越人而居鲁久则必
鲁矣鲁人而居越久则必越矣非人性有鲁越之异风
俗所移然也况武臣子弟久居边境鲜闻礼教亦恐渐
移其性今使之诵诗书习礼让非但可以造就其才他
日亦可资用
洪武二十三年五月播州贵州宣慰使司并所属宣抚
司官各遣其子来朝请入太学上敕国子监官曰移风
善俗礼为之本敷政导民教为之先故礼教明于朝
卷一 第 18a 页 WYG0597-0017a.png
廷而后风化达于四海今西南夷土官各遣子弟来朝
求入太学因其慕义特允其请耳尔等善为训教俾有
成就庶不负远人慕学之心
洪武二十七年三月有儒士初授知县陛辞上问之曰
试言莅民之道何先对曰教化为先曰教化何施对曰
奖劝之上曰治民固以教化为本而身又为教化之夲
长一邑则系一邑之望民率视己以为则己身不正民
将何法虽多为奖劝彼不见信故曰以身教者从以言
卷一 第 18b 页 WYG0597-0017b.png
教者讼尔其试之
  耕藉之训
洪武二年十二月上躬耕藉田遣官享先农礼成宴群
臣于坛所上曰耕藉田古礼也一以供粢盛一以劝农
务本也朕即位以来恒举行之惟欲使民知劝尽力于
田亩以遂其生养非事虚文今礼成与尔群臣享胙于
此岂徒为宴饮之乐正欲群臣知重农之意群臣皆顿
首谢
卷一 第 19a 页 WYG0597-0017c.png
  进膳之训
洪武七年五月礼部尚书牛谅上所考定进膳礼奏言
古礼凡大祀斋之日宰犊牛以为膳以助精神上曰太
牢非常用致斋三日而供三犊所费太侈夫俭可以制
欲澹可以熙性若无节制惟事奢侈徒增伤物之心何
益事神之道谅曰周礼是古人所定非过侈也上曰周
官之法不行于后世多矣惟自奉者乃欲法古其可哉
  乐歌之训
卷一 第 19b 页 WYG0597-0017d.png
洪武七年九月翰林院奏进回銮乐歌先是上以祭祀
还宫宜用乐舞前导命翰林儒臣撰乐章以致敬慎监
戒之意谕之曰古人诗歌辞曲皆寓讽谏之意后世乐
章惟闻颂美无复古意夫常闻讽谏则使人惕然有警
若颂美之辞使人闻之意怠而自恃之心生盖自恃者
日骄自警者日强朕意如此卿等其撰述毋有所避
  祀元主之训
洪武十一年六月遣使致祭故元幼主于沙漠上命礼
卷一 第 20a 页 WYG0597-0018a.png
部臣曰曩者元运既终其末帝能知天命遁归沙漠今
闻其子阿裕锡哩达喇殁于彼可遣使吊祭礼部臣对
曰道里辽远使者难至况彼久离中华已变异俗非典
礼所加上曰以天下为一家彼不出覆载之外何远之
有彼虽异俗其爱憎之情未尝不同敬其主则其臣悦
况典礼所加其孰能违德舍礼哉于是自为文祭之
  武臣礼度之训
洪武二年正月上御奉天殿受朝贺大宴群臣宴毕见
卷一 第 20b 页 WYG0597-0018b.png
诸功臣进退有礼召前谕之曰朝廷之间以礼为主人
之有礼如衣之有章朕闻元世祖命巴延阿珠二人平
江南班师之日世祖遣儒臣许衡赍酒郊迎之两人推
让莫肯先饮巴延曰阿珠之功当先酌阿珠曰巴延之
功当先酌相让者久之衡叹曰贤矣哉古有拔剑击柱
而争功者视此何如今观卿等虽出身行阵而进退周
旋不失礼度朕为之喜卿等能始终如此何患后世无
称道之者
卷一 第 21a 页 WYG0597-0018c.png
  尚礼之训
吴元年正月上谕左相国徐达等曰礼法国之纪纲礼
法立则人志定上下安建国之初此为先务吾昔起兵
濠梁见当时主将皆无礼法恣情私纵为暴乱不知驭
下之道是以卒至于亡今吾所任将帅皆昔同功一体
之人自其归心于我即与之定名分明号令故诸将皆
听命无敢有异者尔等为吾辅相当守此道无谨于始
而忽于终也又谕廷臣曰剽悍骄暴非人之性也习也
卷一 第 21b 页 WYG0597-0018d.png
苟有礼法以一之则剽悍者可使善柔骄暴者可使循
帖若踶啮之马调御有道久则自然驯熟属兹草创苟
非礼法人无所守故必当以此洗涤渐染之习然制礼
立法非难遵守礼法为难人知遵守自无暴悍能守法
则不至暴悍夫三尺童子至弱也遇强暴而不敢欺者
以有礼法故耳方今所当急者此为先务不可后也
  交神之训
洪武元年上谕群臣曰凡祭享之礼载牲致帛交于神
卷一 第 22a 页 WYG0597-0019a.png
明费出已帑神必歆之如庶人陌纸瓣香皆可格神不
以菲薄而弗享者何也所得之物皆已力所致也若国
家仓廪府库所积乃生民脂膏以此为尊醪俎馔充实
神庭徼求福祉以私于身神可欺乎惟为国为民祈祷
如水旱疾疫师旅之类也
十月上命宰臣曰祀神之道贵乎洁诚若执事之人衣
服垢弊何以交神明今圜丘之祀凡执事之官各赐以
新衣仍饬其斋洁毋致亵慢
卷一 第 22b 页 WYG0597-0019b.png
  科试之训
洪武四年正月上谓中书省臣曰今天下已定致治之
道在于任贤既设科取士各行省连试三年庶贤才众
多而官足任使也自后三年一举著为定例
  励士之训
洪武五年正月上谓礼部臣曰近代以来举人不中程
式为有司所黜者多不省已自修以图再进往往摭拾
主司细故谤毁以逞私忿礼让廉耻之风不立今后有
卷一 第 23a 页 WYG0597-0019c.png
此者罪之
  虔祀之训
洪武五年五月命各司置斋戒牌上谕中书省臣曰斋
戒古人所以致洁于鬼神也朕于祭祀每斋戒必尽其
诚不敢少有怠忽尚虑诸司不能体此致斋之日亵慢
弗谨虽幽有神鬼司察其罪不若预为戒饬使知所警
其命诸司各置木牌刻文其上曰国有常宪神有鉴焉
每遇祭祀则设之
卷一 第 23b 页 WYG0597-0019d.png
洪武六年二月上谕太常司臣曰今后祭太岁风云雷
雨岳镇海渎山川城隍旗纛诸神朕亲行中五坛礼馀
坛魏郑曹宋卫五国公及中山江夏江阴三侯分祀夫
祭祀之道在诚敬孔子曰祭如在祭神如神在苟有一
毫诚敬未至神必不格而牲醴庶品皆为虚文又焉用
祭朕自即位以来于祀神之道不敢怠忽常加儆惕务
致其诚尔太常职专祀事宜益加修谨以副朕事神之

卷一 第 24a 页 WYG0597-0020a.png
  择国学官之训
洪武六年正月礼部奏增广国子生上曰须先择国子
学官师得其人则教育有效非其人增广徒多何益盖
瞽者不能辨色聋者不能辨声学者而无师授亦如聋
瞽之于声色朕观前代学者出为世用虽繇其质美实
亦得师以造就之后来师不知所以教子弟不知所以
学一以记诵为能故卒无实用今民间俊秀子弟可以
充选者虽众苟无端人正士为之模范求其成材难矣
卷一 第 24b 页 WYG0597-0020b.png
故曰务学不如务求师今祭酒乏人卿等为朕询采天
下名士通今博古才德兼备宜为人师者以名闻
洪武十二年礼部尚书李叔正言州县儒学训导多以
贤良等科荐至京师范缺员生徒废业上曰学校人才
所出朕方以未得明师为忧而有司又拔而举之甚失
教育人材之意其即禁之著为令
十一月禁有司不得差遣学官时松江府华亭县儒学
教谕曹宗儒屡为府县差遣宗儒以为言上谕礼部臣
卷一 第 25a 页 WYG0597-0020c.png
曰教官训导所以作养生徒为国储材尔者有司往往
委以公务使不尽心教训甚非所以崇儒重道之意其
禁止之
洪武十三年上谕礼部臣曰学官所以造就人材模范
后进非老成笃学之士莫宜居是其令各按察司精考
儒学官不通经学者送吏部别用其有通经术能文章
滞于下僚者悉以名闻
洪武十七年正月上谕礼部臣曰天下府州县学官总
卷一 第 25b 页 WYG0597-0020d.png
理学士其训导专教生徒毋令同署公文以妨讲授尔
礼部其移文天下学校永为遵守
洪武十八年四月引奏下第举人俱授教官上谕曰教
学之方非求速成辟之为层台者必基于篑土行千
里者必始于跬步但当勉其勤力循序渐进自有其效
耳若急遽苟且未得于此而即求于彼非但学者无益
尔亦徒劳矣且尔等年方壮盛虽职在教人尤当自修
其道须常谦抑不可自满即如工人习技常见已不若
卷一 第 26a 页 WYG0597-0021a.png
人则所习益高汝其勉之
洪武二十四年上谓礼部臣曰教官训导教育贤才非
有司剧任可比今后遇有除授皆赐之衣服使知所重

洪武三十年申明学规上谕礼部臣曰太学育才之地
朝廷厚廪禄广学舍延致师儒以教诸生期于有成为
国家用近者师道不立学规废弛诸生惰业至有不通
文理不精书算不谙吏事甚者抗拒师长违越礼法甚
卷一 第 26b 页 WYG0597-0021b.png
非育材养贤之道也向者已令条陈学规俾师生遵守
尔等宜申明之
  求贤之训
洪武七年上谕中书省臣曰朕从科举以求天下贤才
务得经明行修文质相称之士以资任使今有司所取
多后生少年观其文词若可与有为及试用之能以所
学措诸行事者甚寡朕以实心求贤而天下以虚文应
选非朕责实求贤之意也今各处科举宜暂停罢别令
卷一 第 27a 页 WYG0597-0021c.png
有司察举贤才必以德为本而文艺次之庶几天下学
者知所向方而士习归于务本
  礼言之训
洪武七年上谕礼臣曰朝廷礼法之所自出天下之所
瞻视凡文武官于朝班奏对之际言辞当详雅切实勿
为浮溢之语若事莅临下须有惠有威使人畏服切戒
忿怒及恶言加人先圣云非礼勿言礼云君子恶言不
出于口卿等为礼官当致谨于此庶无忝于尔职也
卷一 第 27b 页 WYG0597-0021d.png
  表笺之训
洪武七年诏禁四六文辞先是上命翰林儒臣择唐宋
名儒表笺可为法者翰林诸臣以柳宗元代柳公绰谢
奏表及韩愈贺雨表进上命中书省臣录二表颁为天
下式因谕群臣曰唐虞三代典谟训诰之词质实不华
诚可为千万世法汉魏之间犹为近古晋宋以降文体
日衰骈俪绮靡而古法荡然矣唐宋之时名儒辈出虽
欲变之而卒未能尽变近代制诰章表之类仍蹈旧习
卷一 第 28a 页 WYG0597-0022a.png
朕尝以其雕琢殊异古体且使事为浮文所蔽其自今
凡告谕臣下之词务从简古以革弊习尔中书宜播告
中外臣民凡表笺奏疏毋用四六对偶悉从典雅
  达民情之训
洪武十一年上谓礼部臣曰周书有言人无于水监当
于民监人君深居独处能明见万里者良由兼听广览
以达民情前元之世政专中书凡事必先关报然后奏
闻其君又多昏蔽是致民情不达寻至大乱深可为戒
卷一 第 28b 页 WYG0597-0022b.png
大抵民情幽隐猝难毕达苟忽而不究天下离合之机
系焉甚可畏也所以古人通耳目于外监得失于民有
见于此矣尔礼部其定奏式申明天下
  释菜之训
洪武十五年上谓礼部尚书曰国学新成朕将释菜令
诸儒议礼议者曰孔子虽圣人臣也礼宜一奠而再拜
朕以为孔子明道德以教后世岂可以职位论哉周太
祖曰百世帝王之师敢不拜乎遂再拜朕深嘉其明断
卷一 第 29a 页 WYG0597-0022c.png
不惑于左右之言今朕君天下敬礼百神于先师之礼
宜加尊崇
  祀帝王之训
洪武九年十一月上谕礼官曰历代帝王庙皆祀开基
创业之君周文王虽基周命然终守臣节唐高祖虽有
天下然皆太宗之力可勿设二主止于陵庙致祭庶于
公论为宜其定祭仪来岁朕将亲祀焉
  优夷之训
卷一 第 29b 页 WYG0597-0022d.png
洪武十六年五月上谓礼部臣曰诸蛮夷酋长来朝涉
履山海动经数万里彼既慕义来归则赏予之物宜厚
以示朝廷怀柔之意
  吊恤之训
洪武十七年上谕礼部臣曰近者海运军士溺死者几
二百人朕闻之怆然于怀夫死生固有定数然骨肉分
离遂至永隔子之思父妻之念夫父母之忆子悲痛之
情何堪尔礼部即下所司令各厚恤其家
卷一 第 30a 页 WYG0597-0023a.png
洪武十八年上谓礼部郎中金雍曰养生送死人子之
至情今内外文武群臣有亲殁官所路远不能归葬者
令有司以舟车资送还乡著为令
上谕礼部臣曰从征云南军士回者已加赏赉其戍守
者须按例给之死者宜厚恤其家病故战殁者宜有差
等盖朝廷爵赏所以示劝惩必出至公乃可厌服人心
苟施之弗当则人心懈怠谁肯勉力事公卿等其慎之
  驭夷之训
卷一 第 30b 页 WYG0597-0023b.png
洪武十八年正月上谕礼部臣曰覆载之间藩邦小国
多矣有能知天命守分限不恃险阻修理事上以保生
民未有不绵其国祚若施谲诈肆侮慢未有不搆兵祸
以殃其民高丽王王颛自朕即位以来称臣入贡朕尝
推诚待之大要欲使三韩之人举得其安岂意王颛被
弑而殒其臣欲掩己恶来请约束朕数不允听彼自为
声教而其请不已是以索其岁贡然中国岂倚此为富
不过以试其诚伪耳今既听命其心已见宜再与之约
卷一 第 31a 页 WYG0597-0023c.png
削其岁贡令三年一朝贡马五十匹至二十一年正旦
乃贡汝宜以此意谕之
  却贺之训
洪武十八年夏四月五色云见乙未五色云再见礼部
请率百官表贺上谕之曰天下康宁人无灾害祥瑞之
应固和气所召昔舜有卿云之歌当有元凯岳牧之贤
相与共致雍熙之治朕德不逮治化未臻岂可遽以是
受贺前代帝王嘉定祥瑞臣下从而和之往往不知省
卷一 第 31b 页 WYG0597-0023d.png
惧以至灾异之来不复能弭盖誇侈之心生则戒慎之
志怠故鲜克有终可以为戒
  荐举之训
洪武十八年诏举孝廉之士上谕礼部臣曰朕向者令
有司举聪明正直之士至者多非其人甚孤所望朕闻
古者选用孝廉孝者忠厚恺悌廉者洁已清修如此则
能爱人守法可以从政矣其令州县凡民有孝廉之行
著闻乡里者正官与耆民以礼遣送京师非其人勿滥
卷一 第 32a 页 WYG0597-0024a.png
  读法之训
洪武二十年上谓礼部尚书李原吉曰朕制大诰三编
颁示天下俾为官者知所监戒百姓有所持循若能遵
守不至为非其令民间子弟于农隙之时讲读之
  岁贡之训
洪武二十年诏更定岁贡生员例府学岁一人州学二
岁一人县学三岁一人上谓礼部尚书李原吉曰昔人
有言不素养士而欲求贤譬犹不琢玉而求文采夫天
卷一 第 32b 页 WYG0597-0024b.png
下未常无贤才顾养之之道何如耳尝命天下学校凡
民间子弟愿遣入学者听复其身家今定岁贡之例必
资性淳厚学问有成年二十以上者方许充贡尔礼部
其申明之
  朝贡之训
洪武二十三年上谓礼部尚书李原吉曰安南远居海
滨率先效顺方物之贡岁以为常朕念彼知向慕中华
服我声教岂在数贡故尝以海外诸国岁一贡献转运
卷一 第 33a 页 WYG0597-0024c.png
之烦实劳民力已命三年一朝今安南不从所谕又复
入贡尔礼部其速令广西遣还必三年乃来也
  会议之训
洪武二十四年上御华盖殿谓六部臣天下事体皆有
至当之理但人识见不同决断之顷各执一偏故难尽
善惟揆之于理则自无弊自今凡有政令必会官详议
所论佥可然后施行欲事皆善必当如此卿等其各尽
乃心毋阿比以为同毋矫讦以为异允执厥中以副朕
卷一 第 33b 页 WYG0597-0024d.png
所托
  清异教之训
洪武二十四年命礼部清理释道二教敕曰佛本中国
异教也自汉明帝夜有金人入梦其法始自西域而至
当是时民皆崇敬其后有去须发出家者有以儿童出
家者其所修行则去色相绝嗜欲洁身以为善道教始
于老子以至汉张道陵能以异术役召鬼神禦灾捍患
其道益彰故二教历世不磨灭者以此今之学佛者曰
卷一 第 34a 页 WYG0597-0025a.png
禅曰讲曰瑜珈学道者曰正一曰全真皆不循本俗污
教败为害甚大自今天下僧道凡各府州县寺观虽多
但存其宽大可容众者一所并而居之毋杂处于外与
民相混违者治以重罪亲故相隐者流愿还俗者听其
佛经番译已定者不许增减词语道士设斋醮亦不许
拜奏青词为孝子慈孙演诵经典报祖父母者各遵颁
降科仪毋妄立条单多索民财及民有效瑜珈教称为
善友假张真人名私造符录者皆治以重罪
卷一 第 34b 页 WYG0597-0025b.png
  勋戚之训
洪武二十六年命礼部申严公侯制度僣侈之禁敕曰
历代圣君贤臣必谨礼节循法度者所以畏神明也盖
知畏神明则知守礼法一或不谨则鬼神鉴之将假手
于人而祸患作矣朕自即位之初稽古定制凡爵禄礼
仪等杀皆著为令俾勋臣之家世守之朕观前代之受
封皆为虚号其于禄食止给缯布我朝赐以膏腴土田
所以待有功者不为不至尚有不知分限以速罪戾者
卷一 第 35a 页 WYG0597-0025c.png
已命翰林历考汉唐宋故事辑为稽制录颁之勋臣使
有所遵守尔礼部其申明之仍将公侯食禄及服舍器
用等杀著为定式不惟止僣亦保全勋旧之道也
  申禁之训
洪武二十六年上谓礼部臣曰先王之治天下彝伦为
本有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妇妇乃天
地之大经人伦之大本是以古今致治之道莫先于叙
以彝伦也朕膺天命君主华夷复先王之教以叙彝伦
卷一 第 35b 页 WYG0597-0025d.png
使各得其叙既定于律又著之大诰以明示天下比闻
民间尚有顽不率教者仍蹈袭故俗甚乖政体宜申禁
之违者论如律
  远边学校之训
洪武二十六年户部知印张永清言云南四川诸处边
境之地民皆啰唣朝廷与以世袭土官于三纲五常之
道懵焉莫知宜设学校以教其子弟上然之谕礼部曰
边境土官皆世袭其职鲜知礼义治之则激纵之则玩
卷一 第 36a 页 WYG0597-0026a.png
不预教之何由能化旁云南四川边境土官皆设儒学
选其子弟孙侄之俊秀者以教之使其知君臣父子之
义而无悖理争斗之事亦安边之道也
  礼乐之训
洪武二十六年上谓侍臣曰论礼乐者必原于德此至
论也盖德盛者礼乐明备否德则礼乐不兴三代之德
盛故礼乐达于天下后世德不如古礼乐有其名而无
其实王通云如有王者出三十年而后礼乐可称此本
卷一 第 36b 页 WYG0597-0026b.png
孔子必世而后仁之说朕居位己三十年矣礼乐之文
粗备而政治不能如古揆德凉薄故也侍臣曰陛下武
定祸乱文致太平天下翕然同风咸蒙至化所谓十年
平之十年富之十年和之真有奇效矣而圣德谦冲不
有此其跨越于前代也
  垂法之训
洪武二十八年颁祖训条章于内外文武诸司敕谕礼
部曰自古国家建立法制皆在始受命之君以后子孙
卷一 第 37a 页 WYG0597-0026c.png
不过遵守成法以安天下盖创业之君起自侧微备历
世故艰难周知人情善恶恐后世守成之君生长深宫
未谙世故山林初出之士自矜己长至有奸贼之臣徇
权利作聪明者上不能察而信之任之变更祖法败乱
国家贻害天下故日夜精思立法垂后永为不刋之典
如汉高祖刑白马盟曰非刘氏者不王以后诸吕用事
尽改其法遂致国家大乱刘氏几亡此可为深戒者朕
少遭乱离赖皇天眷命剪除群雄混一天下即位以来
卷一 第 37b 页 WYG0597-0026d.png
劳心焦思定立法制革前元弊政至于开导后世复为
祖训一编立为家法俾子孙世世守之尔礼部其以朕
训颁行天下诸司使知朕立法垂后之意永为遵守后
世敢有言改更祖制者即以奸臣论无赦
  饬夷之训
洪武二十八年朝鲜国王李旦遣使臣柳玽等奉表贡
方物进贺明年正旦上见其辞不逊谓礼部臣曰以小
事大礼当修辞前者朝鲜王李旦数生衅端已尝诘问
卷一 第 38a 页 WYG0597-0027a.png
彼谢罪之使方归而侮慢之词又至朕非不能伐之古
人有言不勤兵于远所以不即兴师者以此今留其使
者可移咨李旦令撰文者至方归之俾知生衅之由玽
言表文是其国门下评理郑道传所撰遂命遣道传未
几释玽还
二十九年朝鲜国王李旦遣其臣知门下府事郑总来
请印诰上弗许谓礼部尚书门克新曰古昔帝王列圣
相承建邦锡土抚安华夏其四夷外蕃风殊俗异各有
卷一 第 38b 页 WYG0597-0027b.png
酋长自治其民初不以中国之法令治之此内外远近
之别也今朝鲜僻在东隅远隔山海朕尝敕其礼从本
俗使自为声教来则受之去亦弗追今来请印诰实非
诚心固难与之尔礼部其咨李旦使知朕意
安南以其前王陈叔明卒遣其臣来告哀上以叔明篡
弑得国谕礼部臣曰安南自陈叔明逼逐其王陈日燧
使不得其死因篡其位废置相仍未尝来告叔明怀奸
挟诈残灭其王自图富贵不义如此庸可与乎今叔明
卷一 第 39a 页 WYG0597-0027c.png
之死若遣使吊慰是抚乱臣而与贼子也异日四夷闻
之岂不效尤狂谋踵发亦非中国怀抚外夷之道尔礼
部咨其国知之
  省灾之训
洪武五年上御斋室谓省臣曰朕前数日心中勿宁夜
不安寝若有所儆者忽闻中都城隍万岁山雨雹甚大
其在是乎据占书冰雹乃兵象宜遣人戒饬守禦官严
加防护以备不虞省台臣因奏各州县冰雹伤禾稼鸟
卷一 第 39b 页 WYG0597-0027d.png
兽亦有死者上曰汉宣帝及石勒时亦有雨雹损禾稼
毙飞鸟事人君能恐惧修德则天灾可弥朕于此敢不
谨乎
三月戊子上谕礼部臣曰顺天府直𨽻府州县山东饥
荒特甚朕悯赤子饿殍流离不遑寝食其被灾地方𣲖
纳光禄寺一应供用之物宜悉量为减省以苏民困书
曰民惟邦本本固邦宁自今凡可以恤吾民者其悉以

卷一 第 40a 页 WYG0597-0028a.png
  礼教之训
洪武五年诏天下曰朕惟三皇立极导民以时庖厨稼
穑衣服始制民居舍焉五帝之教以仁信不过遵三皇
之良规未备之宜当时之君示其所以天下从之自周
至汉唐宋亦因时损益国乃昌民以安朕蒙皇天后土
之恩命统天下祖宗之灵百神护佑得正帝位已五年
于兹朕布衣失习经书况摧强抚顺二十有一年常无
宁居纪纲粗立古道未臻民不见化市乡闾里尚循元
卷一 第 40b 页 WYG0597-0028b.png
俗天下大定礼义风俗可不正乎兹有所示谕尔臣民
曩者兵乱人民流散因而为人奴𨽻者即日放还士庶
之家毋收养阉竖其功臣不在此例古者邻保相助患
难相救今州县城市乡村或有冻馁不能以自存者令
里中富室假贷钱法以资养之工商农业皆听其故俟
有馀赡然后偿还孤寡残疾不能生理者官为养赡毋
失其所其有疾未愈愿占藉为民者听乡党论从古所
尚凡平居相见揖拜之礼幼者先施岁时燕会坐次之
卷一 第 41a 页 WYG0597-0028c.png
列长者居上佃见田主不论齿序并如少者事长之礼
若在亲属不拘主佃则以亲属之礼所以明长幼厚风
俗今废缺已久宜令中书议定像式颁布遵守又婚姻
古之所重近代以来狃于习俗专论聘财有违典礼又
丧事以哀为本而葬祭之礼称家有无今富者奢侈贫
者假贷务崇炫耀又有惑于阴阳停柩经年以至暴露
宜令中书集定议以颁示天下四方既定流民各归田
里其间有丁少田多者不许仍前占据他人之业若有
卷一 第 41b 页 WYG0597-0028d.png
丁众田少者许于附近荒田内官为验其丁力给与耕
种又中国衣冠坏于元俗己尝考定品官命妇冠服及
士庶人衣巾妇女服饰行之中外惟民间妇女首饰衣
服尚循旧习令中书颁示定制务复古典僧道之教以
清净为本往往斋荐之际男女溷杂饮酒食肉自恣已
令有司严加禁约福建两广等处豪强之家多以他人
子阉割役使名曰火者今后有犯者以阉罪抵之没官
为奴于戏用夏变夷风俗之所由厚哀穷赈乏仁政之
卷一 第 42a 页 WYG0597-0029a.png
所当施因时制宜与民更化期臻礼义之风永底隆平
之治咨尔臣庶体予至怀
  受贡之训
洪武七年诏中书礼部曰古者中国诸侯于天子比年
一小聘三年一大聘九州之外蕃邦远国则每世一朝
其所贡方物不过表诚敬而已高丽稍近中国颇有文
物礼乐与他番异是以命依三年一聘之礼彼若欲每
世一见亦从其意其他远国如占城安南西洋琐里瓜
卷一 第 42b 页 WYG0597-0029b.png
哇浡尼三佛齐暹罗斛真腊等处新附国土入贡既频
劳费太甚朕不欲也令遵古典而行不必频烦其移文
使诸国知之
  赏将士之训
洪武十七年赏征南校先是诏礼部曰赏赐国之重事
所以报贤劳而励士气权度毫发一失轻重则上为失
礼下无所劝朕有天下十有五年云南越在万里负固
不服故命大将帅师讨之诸将士冒瘴疠踰险阻雾雨
卷一 第 43a 页 WYG0597-0029c.png
薄肌体沾汗濡甲胄而能效忠宣力搴旗斩将登城拔
垒使天诛无留良善附顺甚者身委矢石为国效命司
马法曰军赏不踰月欲民速得为善之利也尔礼部其
核实定议行之至是议上上以为赏薄曰将士甚劳若
此非所以报有功也其重赏之
上又谕礼部臣曰曩者发兵征云南朕悯其劳苦出师
临阵皆有赏赉比者将士还京论功行赏士卒已令五
军十卫验名给之近闻有赏不及格者或所司有欺蔽
卷一 第 43b 页 WYG0597-0029d.png
者致使窃议于外尔礼部即榜谕诸军或受赏不及格
与有劳而不及赏者皆许陈诉验实赏之
  赐第之训
洪武二十年上谕礼部臣曰诸功臣于京师既有第宅
而乡里尚仍故居若既老而归于礼不称其各赐钞俾
还置第以居乐其高年传之子孙亦优待功臣之礼
  保夷之训
洪武三十年朝鲜国王李旦以柳玽等蒙恩放还遣其
卷一 第 44a 页 WYG0597-0030a.png
判三司事契长寿密直副使辛有贤等贡鞍马及金银
器布人参等物至京师谢恩上谕礼部臣曰朝鲜密迩
东陲比之他国最为切近前者王氏怠政而亡李氏继
兴数生边衅与语再三终不能止易云开国承家小人
弗用朝鲜本新造之国而所用之人皆非贤智之士此
恐非三韩之福也昔子产于郑凡为辞命草创讨论修
饰润色必更数人手所以郑国称治如郑道传等乃小
人之尤者在王左右岂能助其为善苟使郑总卢仁度
卷一 第 44b 页 WYG0597-0030b.png
金若恒仍在朝鲜又郑道全之羽翼今总等既不免王
不精审又将假手于人矣宜谕其国王深思熟虑以保
三韩
 
 
 
 
 礼部志稿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