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礼部志稿 提要
礼部志稿 提要 第 1a 页 WYG0597-0001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史部十二
 礼部志稿       职官类一(官制之属/)
  提要
    (臣/)等谨案礼部志稿一百卷为明泰昌元年
    官修首列纂修姓氏自礼部尚书林尧俞至
    司务顾氏碞等四十人次列批委纂修自东
    阁大学士前礼部尚书孙如游至仪制司员
    外郎张光房等六人次列巡按直𨽻苏松等
礼部志稿 提要 第 1b 页 WYG0597-0001b.png
    处御史据松江府知府揭荐生员俞汝楫纂
    礼部志书公移并礼部准聘赴书局批文则
    成书实出汝楫之手明史艺文志有俞汝楫
    礼仪志一百卷当即此书此曰礼部志稿盖
    其草创初成尚未定名之本也卷首汝楫名
    后并列上海生员俞廷教名为荐举公移所
    无殆入局以后续招协修故初揭不载欤其
    书首圣训六卷为洪武至隆庆诏谕次建官
礼部志稿 提要 第 2a 页 WYG0597-0002a.png
    建署一卷次总职掌一卷次仪司职掌十六
    卷次祠司职掌十卷次客司职掌四卷次膳
    司职掌及司务职掌共二卷次历官表四卷
    次奏疏五卷次列传八卷次仪司事例二十
    一卷次祠司事例九卷次客司事例三卷次
    膳司事例一卷次总事例七卷前列凡例三
    则其溯初制一则称研讨典故要在寻流溯
    源其理条贯一则称典故之编不急于荟萃
礼部志稿 提要 第 2b 页 WYG0597-0002b.png
    而急于贯通其慎稽考一则称网罗旧闻非
    独挂漏是惧而考正谬误亦编摩第一义其
    言皆深得纂辑要领故其书叙述详赡首尾
    该贯颇有可观如释菜荐举诸诏为明实录
    所不载祈雪建宫诸训为嘉靖祀典所未录
    王妃冠服百官常服及大宴乐章较明史礼
    乐志为详贡举起送之额诰敕表章之式较
    明会典为备经筵侍班员额拾明集礼之所
礼部志稿 提要 第 3a 页 WYG0597-0002c.png
    遗朝觐赏赉诸制补星槎胜览西域行程之
    所阙虽案牍之文稍伤冗杂而取备掌故体
    例与著书稍殊固不能以是病之也乾隆四
    十五年十一月恭校上
       总纂官(臣/)纪昀(臣/)陆锡熊(臣/)孙士毅
           总 校官(臣/)陆 费 墀
礼部志稿 提要 第 4a 页 WYG0597-0003a.png
 礼部志稿纂修姓氏
  太子少保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林尧俞
  右 侍 郎 兼 翰 林院侍读学士温体仁
  仪 制 清 吏 司  郎   中周应期
  员      外       郎卢洪圭
                  邓良知
  主              事莫俨皋
                  孔荣宗
礼部志稿 提要 第 4b 页 WYG0597-0003b.png
                  刘应宾
                  张时𤾉
                  张翼明
  祠 祭 清  吏 司 郎   中周以谦
  员      外       郎周 锵
  主              事张天麟
                  丘履嘉
                  李胤华
礼部志稿 提要 第 5a 页 WYG0597-0003c.png
                 陈 耀
                 南居益
                 荆养乔
  主 客 清  吏 司 郎  中虞德隆
  员      外      郎郑国昌
  主             事毕自肃
                 张弘襟
                 丁魁楚
礼部志稿 提要 第 5b 页 WYG0597-0003d.png
                 李之茂
                 韩 琳
                 李长德
                 李其纪
                 孙际可
  精 膳 清  吏 司 郎  中萧应坤
                 董 暹
  员      外      郎张国柱
礼部志稿 提要 第 6a 页 WYG0597-0004a.png
                  王象晋
  主              事张文运
                  王曰善
                  李日华
                  李 芬
                  何应奎
                  沈景初
  司  务   厅  司    务周 迪
礼部志稿 提要 第 6b 页 WYG0597-0004b.png
                 顾民碞
礼部志稿 提要 第 7a 页 WYG0597-0004c.png
 礼部志稿批委纂修
  东 阁 大 学 士 前 礼 部 尚 书 孙如游
  前礼部尚书兼翰 林 院  学 士孙慎行
  前礼部左侍郎兼翰林院侍 读 学士周道登
  恊理府事礼部尚书前 礼部 右侍郎周(阙名/)
  尚宝司少卿前仪 制 清 吏司郎中须之彦
  前 仪 制 清 吏 司员 外 郎张光房
礼部志稿 提要 第 8a 页 WYG0597-0005a.png
  奉委辑录直𨽻松江府儒学生员俞汝楫
  直𨽻松江府上海县 儒学生员俞廷教
礼部志稿 提要 第 9a 页 WYG0597-0005c.png
礼部委纂修公移
钦差提督学政巡按直𨽻苏松等处监察御史毛为礼
制纲维政教志乘关系宪章谨荐学行宿儒以备纂修取
用事奉都察院东学字二十五号勘劄准礼部咨仪制
清吏司案呈奉本部送据起复原任松江府知府庄毓
庆揭称窃闻本朝礼法大备咸统于寅清直亮之臣从
来搜辑旧闻必需夫修行积学之士查得万历三十七
年选司袁员外见吏部志缺择委贡生宋启明收罗散
礼部志稿 提要 第 9b 页 WYG0597-0005d.png
帙慱采群编纂成志书三十册现奉堂批付梓永为一
代章程而吏礼并称鸿钜纂修允资端方切见松江府
学生员俞汝楫学术醇正操履高贞属以考古证今必
能删芜辑漏况典重郊庙大礼沿革皆当并稽而部设
南北两都彼此亦宜互证查本生万历甲寅南部聘修
祠乘十卷虽未梓行而□先典故已备考镜又查本生
曾经修撰焦竑委纂名贤列传预魁万卷之琅函常熟
县延修虞山志书亦具一方之纪事至于母殁二十馀
礼部志稿 提要 第 10a 页 WYG0597-0006a.png
年因迁葬而庐墓荒山泣声同永夜猿啼家徒存四壁
勤课诵而糊口砚田苦节迸末流膻好行砥颓波言无
枝叶职自初第司铎云间目击当年之砺志距十载冉
守旧游更觇末路之有成闻见最真秉彝不昧今因服
阕赴部躬逢吏志告完而春曹载笔伊始心切怜才谊
难缄默等因具揭到部奉批夲部未有志乘诚为缺典
第纂辑之任颇难其人今庄使君所荐云间俞生文行
俱优正本部所愿得以充纂辑者亟宜委任以成盛典
礼部志稿 提要 第 10b 页 WYG0597-0006b.png
志成之日纪录酬劳尚图优议等因送司奉此看得本
部典礼最称繁钜而纪载缺焉无稽历朝掌故几同藏
壁之书四署文移半是存羊之朔挂漏未暏其全敝舛
莫知其自志书一节不可谓非本部之缺典也今据原
任松江府知府庄毓庆所举松江府学生员俞汝楫行
拟闵曾才追班马即其修辑志乘业已窥见一斑知其
慱古准今当必素娴三礼倘假数月之暇得徼笔砚之
灵勒成一书俾传不朽岂直羽翼典礼真可鼓吹休明
礼部志稿 提要 第 11a 页 WYG0597-0006c.png
当不止本部之拜赐也候书成之日应比照南昌生员
章潢事例举用以酬其劳仍知会提学官先采访其文
行特为优议以示旌异并转行府县动支学租银八两
以充聘资等因呈部看得本部志书得有博学朗识之
士为之纂辑诚不朽盛事也即咨彼处学台优奖并转
行府县备礼银捌两充聘俟纂辑完日荐用酬劳拟合
就行为此合资贵院烦为转达直隶督学御史先将俞
汝楫优奖仍转行该府县学照数动支学租银两送充
礼部志稿 提要 第 11b 页 WYG0597-0006d.png
聘礼施行等因到院准此填给巡按直𨽻东学二十五
号勘合备劄到院依奉查照即便施行等因奉此看得
松江府学生员俞汝楫孤吟匆下一经峻槩楼头百尺
力行古道夙负时名今令闻已达家邦即纂辑有光志
乘为此案仰本府即支学租银八两封给本生作为该
部聘礼冉动前银六两并置匾一座上书鼓吹休明四
字送至其家以示优奖之意仍将支用过银数取回揭
同抄案依准呈来须至案者泰昌元年十月三十日
礼部志稿 提要 第 12a 页 WYG0597-0007a.png
 纂志凡例
一溯初制
 夫研讨典故要在沿流溯源我朝一代之礼皆繇圣
 祖刱定即位之初甫辟乾坤而新日月亟孜孜三重
 隆儒引谊撰著礼书以昭示轨极考其时所最先成
 者曰大明集礼其书取周官吉凶军宾嘉五礼为纲
 而加以冕服卤簿仪仗律乐字学且多绘图焉自后
 十馀年间则有曰国朝礼制曰稽古定制曰国朝制
礼部志稿 提要 第 12b 页 WYG0597-0007b.png
 作曰大礼要议曰皇明礼制曰礼仪定式曰大明礼
 制曰洪武礼制曰礼制集要曰礼制节文曰太常集
 礼曰孝慈录其不专于礼而礼政居多者曰皇明祖
 训曰大诰曰大明令曰教民榜文曰诸司职掌典礼
 之盛彻今古通幽明极天地和上下优优大哉不可
 以加矣列圣缵承先□一揆即如世皇天德通达圣
 学渊深锐意修明靡神不举宁出祖制之矩矱哉故
 会典深得此义每类首列国初诸籍之文次乃后来
礼部志稿 提要 第 13a 页 WYG0597-0007c.png
 宪令本末灿然可暏已今兹之纂一遵其义例初制
 见行必穷其著令之始初制废阁务识其沿革之繇
 将率循者与振举者咸易考见焉此臣子以纂述为
 宪章之义也
一理条贯
 夫典故之编不急于荟萃而急于贯通不急于广慱
 而急于提挈颐事抟沙意绪棼丝安所得其要领哉
 兹者拟门类则立网以总之立目以疏之于目之中
礼部志稿 提要 第 13b 页 WYG0597-0007d.png
 又枝分缕析以悉之此为定局之大势也拟名目则
 依彷职掌而不尽泥职掌有宜分而合者为别之有
 宜合而分者为一之有创立遗漏者为益之有先后
 失次者为序之又为布列之大凡也拟书法则朝廷
 所降曰诏曰令曰命臣所奏曰奏准曰奏定曰议准
 曰议覆皆以年月先后次第著之有创举者曰谋事
 之始有举而旋废者曰今罢曰某年罢其仪注小有
 损益者随文注之小同大异者随代列之又为载笔
礼部志稿 提要 第 14a 页 WYG0597-0008a.png
 之大意也连篇累牍若三千三百本天淆地而提纲
 挈领则为轻为曲胪若列眉累世不能殚其学者一
 朝可以举其槩矣
一慎稽考
 夫纲罗旧闻匪独挂漏是惧而考正谬误亦编摩第
 一义也兹幸从词林钜公请累朝金匮石室之副逖
 搜慱采膏晷为继又节蒙当事名公示以本曹掌故
 诸牍稔得熟闻往事谓可藉手以报塞笔扎之役于
礼部志稿 提要 第 14b 页 WYG0597-0008b.png
 万一顾简编浩穰案牍纷拿一事而众册毕书不免
 彼此矛盾一编而事端两见间亦先后牴牾盖语有
 曰郢书烛举笔端烛影则知搦管者之不难脱略也
 又曰字经三写焉乌成马则知传录者之不难失真
 也汇录之际每贾勇从事凡有舛错参互考订盖不
 遗馀力矣其有无从是正者则存旧文以俟亦窃附
 于郭公夏五之遗意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