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四
卷二十四 第 1a 页 WYG0585-0270c.png
  钦定四库全书

  西湖游览志卷二十四

  明 田汝成 撰

  浙江胜迹

  浙江

  浙江在郡城之东南登西湖诸山则大略可瞰其源
发自徽州曲折而东以入于海故名浙江亦曰浙河
其潮昼夜再上诸家立说不同宋时郡志载姚宽西
卷二十四 第 1b 页 WYG0585-0270d.png
溪残语及徐叔明高丽录二篇大抵皆云潮随日而
应月依阴而附阳元时褧伯宣作浙江潮候图说又
檃括其词更加明爽其说曰大江而东凡水之入于
海者无不通潮而浙江之潮独为天下奇观地势然
也浙江之口有两山焉其南曰龛山其北曰赭山并
峙于江海之会谓之海门下有沙潬跨江西东三百
馀里若伏槛然潮之入于浙江也发乎浩渺之区而
顿就敛束逼碍沙潬回薄激射折而趋于两山之间
卷二十四 第 2a 页 WYG0585-0271a.png
拗怒不泄则奋而上隮如素蜺横空奔雷殷地观者
胆掉涉者心悸故为东南之至险非他江之可同也
原其消长之故者曰天河激涌曰地机翕张揆其晨
夕之候者曰依阴而附阳曰随日而应月地志涛经
言殊旨异胡可得而一哉盖圆则之运大气举之方
仪之静大水承之气有升降地有浮沈而潮汐生焉
日有盈虚潮有起伏故盈于朔望虚于两弦息于朓
朒消于朏魄而大小准焉月为阴精水之所在日为
卷二十四 第 2b 页 WYG0585-0271b.png
阳宗阴之所从故昼潮之期日常加子夜潮之候月
必在午而晷刻定焉卯酉之月阴阳之交故潮大于
馀月大梁析木河汉之津也朔望之后天地之变故
潮大于馀日寒暑之大建丑未也一晦一明再潮再
汐一朔一望再虚再盈天一地二之道也月经于上
水纬于下进退消长相为生成历数可推毫釐不爽
斯天地之至信幽赞于神明而古今不易者也杭之
为郡枕带江海远引瓯闽近控吴越商贾之所辐辏
卷二十四 第 3a 页 WYG0585-0271c.png
舟航之所骈集则浙江为要津焉而其行止之淹速
无不毕听潮汐者或违其大小之信爽其缓急之宜
则必至于倾垫底滞故不可以不之谨也某承乏兹
郡属兵革未弭之秋信使之往来师旅之进退虽期
会纷纭边陲警急必告之曰谨候潮汐毋躁进以自
危然而迹累肩摩晨驰夕骛有不能人喻而户说之
者考之郡志得四时潮候图简明可信故为之说而
刻石于浙江亭之壁间使凡行李之过此者皆得而
卷二十四 第 3b 页 WYG0585-0271d.png
观之以毋蹈夫触险躁进之害亦庶乎思患而预防
之之意云按桑钦水经云渐江水出三天子都北过
馀杭东入于海郦道元注云浙江一名渐江水出丹
阳黟县南蛮中又东北经建德州又北至新城县东
北至富阳县又东北过钱唐县此其说与今水道符
合其云东经灵隐山下东合临平湖又东经禦儿乡
又东经槎渎注于海其说与今不合盖槎渎近皋亭
山而海又在其东南相去甚远非入海处也岂地势
卷二十四 第 4a 页 WYG0585-0272a.png
移易而向之斥卤涨成平陆耶其潮昼夜再上杭人
有为诗括之者曰午未未未申寅卯卯辰辰已已已
午午朔望一般轮此昼候也初一日午末初二日未
初十六日如初一夜候则六时对冲子午丑未之𩔖
此亦其大槩耳其交泽起水大小之度则四时不同
春三月初一日十六日午末大夜子正初二日十七
日未初大夜子末初三日十八日未正大夜丑初初
四日十九日未末大夜丑末初五日二十日申正下
卷二十四 第 4b 页 WYG0585-0272b.png
岸夜寅初初六日二十一日寅末渐小晚申末初七
日二十二日卯初渐小晚酉初初八日二十三日卯
末渐小晚酉正初九日二十四日辰初小晚酉末初
十日二十五日辰末交泽晚戌正十一日二十六日
已初起水夜戌末十二日二十七日已正渐大夜亥
初十三日二十八日己末渐大夜亥正十四日二十
九日午初渐大夜亥末十五日三十日午正极大夜
子初秋与春同夏初一日十六日午末大夜子正初
卷二十四 第 5a 页 WYG0585-0272c.png
二日十七日未初大夜子末初三日十八日未正大
夜丑初初四日十九日未末大夜丑正初五日二十
日申初下岸夜丑末初六日二十一日寅初小晚申
正初七日二十二日寅末小晚申末初八日二十三
日卯初小晚酉初初九日二十四日卯末小晚酉正
初十日二十五日辰初交泽晚酉末十一日二十六
日辰末起水夜戌初十二日二十七日巳初渐大夜
戌末十三日二十八日已末渐大夜亥初十四日二
卷二十四 第 5b 页 WYG0585-0272d.png
十九日午初渐大夜亥末十五日三十日午末大夜
子初冬初一日十六日午末大夜子初初二日十七
日未正大夜子末初三日十八日未末大夜丑初初
四日十九日申初大夜丑末初五日二十日申正下
岸夜寅初初六日二十一日寅末渐小晚申末初七
日二十二日卯初小晚酉初初八日二十三日卯末
小晚酉正初九日二十四日辰初小晚酉末初十日
二十五日辰末交泽夜戌初十一日二十六日已初
卷二十四 第 6a 页 WYG0585-0273a.png
起水夜戌末十二日二十七日已正渐大夜戌末十
三日二十八日已末渐大夜亥初十四日二十九日
午初渐大夜亥正十五日三十日午正渐大夜亥末
 元时吴亨寿答岩起论潮书云至元十八年秋八
月十有八日足下观潮浙江亭有诗明日书以遗予
若致疑于逆流之水有可诘者朱子注骚谓潮以月
加子午之时一日而再至则亦未尝无说敢即是试
为足下诵所闻焉盖坎本月之体月本水之精月与
卷二十四 第 6b 页 WYG0585-0273b.png
水一而已矣在天为月在地为水天有阴阳太少而
月为太阴地有刚柔太少而水为太柔古人以方诸
取水于月其气𩔖固相感也而况夫子午之位乃阴
阳之始于其所始而月加焉则阴与阳感而阴以升
阴与阴遇而阴以盛水阴𩔖也当其所加之时涌而
逆上从其𩔖也月一昼夜凡一加午故潮一日再生
月一日退天十三度十九分度之七故潮日迟于一
日所以初三之潮昼迟而入十八之夜十八之潮夜
卷二十四 第 7a 页 WYG0585-0273c.png
迟而入初三之昼也一月之间生明生魄潮亦再盛
焉生明之潮则自前月二十六长水谓之起信历晦
朔至月三日谓之大信初四潮势渐杀谓之落信历
上弦至月十日谓之小信生魄之潮则自十一始长
历望至十八而盛自十九始杀历下弦二十五而衰
其起落大小之信亦如之天下之至信者莫如潮生
落盛衰各有时刻故潮得以信言也月于一月之间
渐迟而缩一日潮于两信之内渐迟而缩两潮秋月
卷二十四 第 7b 页 WYG0585-0273d.png
最明秋潮最盛亦其理然也又尝考之坎为月魄离
为月魂震生明也兑上弦也乾望卦也巽生魄也艮
下弦也坤晦卦也生明之盛非无故而盛也坤一索
而得长男故盛过兑少而往则衰矣生魄之盛亦非
无故而盛也乾一索而得长女故盛过艮少而往则
衰矣验之于月参之于卦潮之理其为庶几乎或曰
诚如是则阳之盛莫如乾阴之盛莫如坤潮不于是
焉大而顾大于震明巽魄何邪曰兹又先天后天之
卷二十四 第 8a 页 WYG0585-0274a.png
说也不本诸先天无以见造化之全体不参诸后天
无以见造化之妙用先天之卦体也乾坤离坎位于
四正震巽艮兑位于四维而月之周天实配之后天
之卦用也退乾于西北退坤于西南父母老而不用
而长男代父长女代母居东南生长之方天地间万
物万事咸于此乎权舆故其为气也莫盛焉而潮之
大信实配之月配其体则阳为明阴为魄而乾坤当
望晦之位乃阴阳之极也潮配其用则长为盛少为
卷二十四 第 8b 页 WYG0585-0274b.png
衰而震巽当大信之候乃阴阳之长也夫如是则其
不乾坤而震巽也有由矣或又曰亦何以知其必取
于卦耶曰以纳甲家起之纳甲者如生明之月昏出
于庚震则纳庚生魄之月晨见于辛巽则纳辛之𩔖
是也阴阳者流用之率验则月与卦相为用也审矣
潮而有取于月也不亦有取于卦乎哉或又曰月之
说然邪则潮之为候亦宜月半以前由微渐大月半
以后由大渐微以象夫三五而盈三五而亏可也今
卷二十四 第 9a 页 WYG0585-0274c.png
乃于明魄之生两盛焉何哉曰明魄之盛固巳如前
所云然月一月一周天而一日之内则一加子一加
午者也潮于月加子午之时一日再至故亦于月生
明魄之日一月而再盛焉月之一潮之再若不相似
而实相感召非深于理者未易以语此或又曰子所
论浙江潮也他江亦有潮其迟速不同何与曰潮之
生必生于月出之海浙江之去海为近故其至也如
时他江所去有远近故所至有迟速耳或又曰古今
卷二十四 第 9b 页 WYG0585-0274d.png
言潮者必推浙江亦谓银山雪屋有头数丈此为异
尔他江之潮第如涌水复与此不同何与曰浙江去
潮生处近掀天沃日之势方盛而不可遏赭山龛山
横锁江口顿然敛宽就窄其势必至于冲激奔射也
他江去潮生处远远则必杀故但涌水而已又何疑
焉 白乐天看潮诗早潮才落晚潮来一月周流六
十回不独光阴朝复暮杭州老去被潮催 杨巨源
章孝标归杭诗曾过灵隐江边寺独宿东楼看海
卷二十四 第 10a 页 WYG0585-0275a.png
门潮色银河铺碧落日光金柱出红盆 罗隐江潮
诗怒声汹汹势悠悠罗刹江边地欲浮谩道往来存
大信也知翻覆向平流任抛巨浸疑无地猛过西陵
只有头至竟朝昏谁主宰好骑赤鲤问阳侯 苏子
瞻中秋看潮五绝定知玉兔十分圆已作霜风九月
寒寄语重门休上钥夜潮留向月中看万人鼓噪慑
吴侬犹似浮江老阿童欲识潮头高几许越山浑在
浪花中江边身世两悠悠久与沧波共白头造物亦
卷二十四 第 10b 页 WYG0585-0275b.png
知人易老故教江水向西流吴儿生长狎涛渊冒利
轻生不自怜东海若知明主意应教斥卤变桑田江
神河伯两醯鸡海若东来气吐霓安得夫差水犀手
三千强弩射潮低 观潮南歌子词二首海上乘槎
侣仙人萼绿华飞升元不用丹砂住在潮头来处渺
天涯雷辊夫差国云翻海若家坐中安得弄琴牙写
取馀声归向水仙誇 苒苒中秋过萧萧两鬓华寓
身化世一尘沙笑看潮来潮去了生涯方士三山路
卷二十四 第 11a 页 WYG0585-0275c.png
渔人一叶家早知身世两聱牙好伴骑鲸公子赋雄
誇 又瑞鹧鸪词碧山影里小红旗侬是江南踏浪
儿拍手欲嘲山简醉齐声争唱浪婆词西兴渡口帆
初落渔浦山头日未欹侬欲送潮歌底曲樽前还唱
使君诗 又江神子词凤凰山下雨初晴水风清晚
霞明一朵芙蓉开过尚盈盈何处飞来双白鹭如有
意慕娉婷忽闻江上弄哀筝苦含情遣谁听烟敛云
收依约是湘灵欲待曲终寻问取人不见数峰青
卷二十四 第 11b 页 WYG0585-0275d.png
齐祖之观潮诗何意滔天苦作威狂驱海若走冯夷
因看平地波翻起知是沧浪鼎沸时初似长平万瓦
震忽如圆峤六鳌移直应待得澄如练会有安流往
济时 仇仁近诗一痕初见海门生顷刻长驱作怒
声万马突围天鼓碎六鳌翻背雪山倾远朝魏阙心
犹在直上严滩势始平寄语吴儿休踏浪天吴罔象
正纵横 张光弼次贝廷琚韵诗世代消沈是此声
几回东下复西倾翻腾日月迷朝夕簸荡鱼龙定死
卷二十四 第 12a 页 WYG0585-0276a.png
生衔石每怜精卫小投胶未见浊河清眼前波浪犹
如此莫向蓬山顶上行 钱思复八月十五日同友
人登楼看潮分韵得如字诗白马涛头驾素车至今
犹自诧灵胥千年元气淋漓后八月长风震荡初顾
兔盈虚端不爽神龙变化竟何如须臾落日江明练
东逝滔滔泄尾闾

  濒江之人好踏浪翻波名曰弄潮宋治平中郡守蔡
襄作戒弄潮文斗牛之分吴越之中惟江涛之最雄
卷二十四 第 12b 页 WYG0585-0276b.png
乘秋风而益怒乃其俗习于此观游厥有善泅之徒
竞作弄潮之戏以父母所生之遗体投鱼龙不测之
深渊自为矜夸时或沈溺精魄永沦于泉下妻孥望
哭于水滨生也有涯盍终于天命死而不吊重弃于
人伦推予不忍之心伸尔无穷之戒所有今年观潮
并依常例其军人百姓辄敢弄潮必行科罚

  观潮之戏惟宋时独盛其详巳载偏安佚豫志中当
时有绘为图者杨廉夫题之诗云八月十八睡龙死
卷二十四 第 13a 页 WYG0585-0276c.png
海龟夜食罗刹水须臾海擘龛赭门地捲银龙薄于
纸艮山移来天子宫宫前一箭随西风劫灰欲洗蛇
鬼穴婆留折铁犹争雄望海楼头誇景好断鳌巳走
金银岛天吴一夜海水移马蹀沙田食沙草厓山楼
船归不归七岁呱呱啼轵道 张宪题诗云磁州夜
走泥马驹卧牛城中生绿芜炎精炯炯照吴会大筑
钱唐作汴都玉殿珠楼连翠阁七宝帘栊敞云幕坐
移艮岳过江南不数东京旧欢乐茂树盘盘迷绿云
卷二十四 第 13b 页 WYG0585-0276d.png
龙飞凤舞峰峦奔玉床下压大江小海水正入东华
门木犀花开秋可数紞紞灵鼍震天鼓海门一线截
江来雪壁银城尽飞舞吴商楚估千万艘黄龙战船
头尾高岂无海道走中土长驱逐北除腥臊烟雾苍
苍绕城郭屋瓦鱼鳞互参错百万骄民事醉醺坐使
中原厌羊酪因循六帝不复雠西风八月凭江楼攒
宫久饮白骨恨洪波不洗青衣羞邦基削尽师臣逐
轵道人稀子婴哭绣胸文胫踏浪儿反首谁能报君
卷二十四 第 14a 页 WYG0585-0277a.png
辱庙子沙头卓大旗天吴缩颈不敢驰行人指塔话
杨琏三十六宫秋草肥

  捍江塘筑自吴越王盖江潮为患自唐已然白乐天
刺郡时尝祷于神云滔滔大江南国之纪安波则为
利降流则为害故我上帝命神司之今属潮涛大涌
奔激西北水无知也如有凭焉浸淫郊廛坏败庐舍
人坠垫溺吁天无辜居易祇奉玺书兴利除害守土
守水职与神同是用备物致诚躬事虔祷庶俾水反
卷二十四 第 14b 页 WYG0585-0277b.png
归壑谷迁为陵土不骞摧人无荡析然未闻有修筑
之绩也梁开平四年八月钱武肃王始筑塘在候潮
门通江门外潮水昼夜冲激版筑不就命强弩数百
以射又致祷于胥山祠仍为诗一章其末句曰为报
龙王及水府钱江借取筑钱城函钥置海门山既而
潮水避钱唐东击西陵遂造竹络积巨石植以大木
堤既成久之乃为城邑聚落凡今之平陆皆昔时江
也潮水冲突不常堤岸屡坏大中祥符五年郡守戚
卷二十四 第 15a 页 WYG0585-0277c.png
纶与两浙转运使陈尧佐申请遣使自京师部埽匠
壕寨赴州易柱石之制虽免水患而众颇非其变法
七年诏江淮发运使李溥同内供奉官卢守勤复依
钱氏制专其事时水方大溢九年郡守马亮祷于子
胥祠下明日潮为之却又涨横沙数里堤遂以成景
祐中堤复坏两浙转运使张夏作堤十二里置捍江
兵士五指挥采石修塘随损随治杭人德之作庙堤
上今昭贶庙是也庆历初六月大风驱潮堤再坏郡
卷二十四 第 15b 页 WYG0585-0277d.png
守杨偕转运使田瑜协力筑堤二千二百丈丁宝臣
作记绍兴十年以转运副使张汇之请招填捍江军
额二十二年吏部尚书林文鼐建言乞选谙晓之士
专置一司询故老究利病脉络而后兴工且言罗刹
江滨旧有吴王英烈王庙烬于回禄乞灵无地乞付
有司营葺从之自是百馀年间屡修屡坏嘉熙戊戌
秋潮由海门𢷬月塘头日脧月削民庐僧舍坍者四
十里已亥六月诏赵与欢除端明殿学士知临安任
卷二十四 第 16a 页 WYG0585-0278a.png
责修筑与欢奏先于傍近筑土塘为救急之术然后
于内筑石塘又奏近观潮势忽睹异物非龙非鱼什
什伍伍鼓鬣扬鬐欲望奏告上帝或施强弩火炮以
绝其妖又奏日役殿步司官兵五千五百馀人并募
夫工及修江司军兵三千馀人贴立石仓夹植桩笆
版木昼夜运土填筑自水陆寺之下江家桥之上近
江港口筑坝南北长一百五十丈自团围头石塘近
江筑擦水塘长六百丈自六和塔以东一带石堤添
卷二十四 第 16b 页 WYG0585-0278b.png
新补废四百馀丈越三月毕工水复其故皇明成化
八年八月九月江潮大溢塘坏特甚敕差工部侍郎
李颙整筑始复其旧

  月轮山六和塔开化寺

  月轮山在龙山南形圆如月其高耸者为月轮峰宋
时张君房为钱唐令夜宿月轮山寺僧报曰桂子下
塔遽起望之纷如烟雾回旋成穗散坠如牵牛子黄
白相间咀之无味

卷二十四 第 17a 页 WYG0585-0278c.png
  六和塔在月轮峰傍宋开宝三年智觉禅师建先是
梁开平五年钱王于仁王废院掘地得大钱以为瑞
应因建大钱寺设宝幢二座于寺门入宋寺废禅师
乃即钱氏南果园建塔以镇江潮高九级五十馀丈
撑空兀突跨陆俯川海船夜泛者以塔灯为指南焉
宣和中燬于方腊之乱绍兴二十二年僧智昙募缘
重建七级而止塔中有汤思退等汇写佛说二十四
章李伯时石刻观音像嘉靖三年燬塔下为龙山渡
卷二十四 第 17b 页 WYG0585-0278d.png
鱼山渡隔岸剡中诸山历历可数塔之北为毛湫峪
宋绍兴间塔成曹勋记略云浙江介于吴越一昼一
夜涛头自海而上者再疾击而远驰虎骇而龙怒猛
如山立歘如电转掠堤突岸摧陷田庐为临安患久
矣冥冥中若有神物典司其事钱氏有吴越时曾以
万弩射潮头终不能却其势后有僧智觉禅师延寿
同僧统赞宁创建斯塔用以为镇自是潮习故道居
民德之宣和三年塔寺俱燬赤地无遗而潮复为患
卷二十四 第 18a 页 WYG0585-0279a.png
绍兴壬申天子忧之思所以制其害者在廷之臣首
以复兴斯塔为请诏赐可下有司计度庀工治材守
臣择可主持斯事者得僧智昙谕以诏旨昙口诺心
然愿以身任不烦官府乃勤渠化募而和义郡王杨
存中居士董仲永首倡捐赀于是莲社乐施云臻雾
集虽远在他路亦荷担而来自癸酉仲春鸠工至癸
未之春五层告成是年岁晚则七级就绪巍然揭立
光动山海环壁刻金刚经及塑五十三善知识备尽
卷二十四 第 18b 页 WYG0585-0279b.png
庄严凡所以镇静山川护持法界调伏魔境者莫不
阂而存焉塔兴之初土石未及百篑而潮势巳杀既
成之后化为安流而濒江之民恬不惊悸此则塔之
为功而智昙之植福也 白廷玉同陈大博诸公同
登六和塔诗云龙山古化城浮屠峙其巅开殿生妙
香金碧森贝筵应真俨若生倒飞青金莲头陀绀林
丛导我丹梯缘初犹藉佛日閟境倏巳玄回头失谁
何叫啸衣相牵且复忍须臾当见快意天娇儿诧先
卷二十四 第 19a 页 WYG0585-0279c.png
登网户相钩连炯若蚁在珠九曲随盘旋烂烂沧海
开落落云气悬群峰可俯拾背阅黄鹤鶱奇观兴懦
夫便欲凌飞仙绝顶按坤维始见南纪偏神京渺何
许王气须停躔舟车禁百蛮岛屿通人烟一为帝王
州气压三大千刚风洒毛发铎语空蝉联红红杏花
园愧乏慈恩篇 张仲举登塔诗云江上浮屠快一
登望中烟火是西兴日生沧海潢流外人立青冥最
上层潮落远沙群下雁树欹高壁独巢鹰百年等是
卷二十四 第 19b 页 WYG0585-0279d.png
豪华尽怕听兴亡懒问僧

  开化寺即塔院也宋隆兴二年建嘉靖十二年与塔
俱火傍有金鱼池喷月泉持正泉秀江亭铁井栏刻
八卦以镇水怪僧仲殊登秀江亭南柯子词云金甃
蟠龙尾莲开舞凤头凉生宫殿不因秋门外莫寻尘
世捲地江流霁色澄千里潮声带两州月华清汎浪
花浮今夜蓬莱归梦十二琼楼 塔傍旧有真圣观
宝庆二年建有真武像理宗御赞欧阳永叔小草秋
卷二十四 第 20a 页 WYG0585-0280a.png
声赋归雁亭诗石刻今废

  秦望山罗刹石

  秦望山去城南一十二里高一百六十丈相傅秦始
皇东游江浒欲度会稽登山而望故名秦望后唐同
光中钱氏于秦望山建上清宫有巨石二十馀株自
然成行名曰金洞门

  罗刹石在山之东南横截江涛海舶经此多为风浪
击覆唐时郡守每岁仲秋既望迎潮设祭则乐工歌
卷二十四 第 20b 页 WYG0585-0280b.png
舞其上李建勋诗云何年遗禹凿半里大江中白居
易诗簸空石面名罗刹压捺潮头敌子胥后改名镇
江石五代开平中为潮沙涨没

  五云山真际院尚书胡公墓

  五云山去城南二十里高数百丈周十五里五峰森
列驾轶云霞盘曲而上凡七十二湾俯视南北两峰
若双锥朋立长江带绕西湖鉴开帆樯扰扰烟雾间
若鸥凫出没上有天井大旱不枯宋时每岁腊前寺
卷二十四 第 21a 页 WYG0585-0280c.png
僧必捧雪表进黎明入城中霰犹未集盖其地特高
寒云 钱思复登五云山诗普觉遗衣久不傅五云
故色尚苍然断崖萝薛三千丈乔木风霜四百年龙
井雨深泉独响渔村潮上月初圆宝坊金碧红尘聚
何似兹山更绝缘

  真际院梁时普觉禅师结庵天福中赐额真际九月
游人最盛

  尚书胡公墓在排山坞公名世宁字永清仁和人仕
卷二十四 第 21b 页 WYG0585-0280d.png
至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薨嘉靖十年敕葬于此

  定山风水洞浮山

  定山高七十五丈周七里一百步突出江中风涛至
此辄抑声过此则雷吼霆击矣其西两峰壁立名曰
龙门上有龙潭能兴云雨宋时春秋习水战于此有
将坛存焉下有浮屿潭深聚鱼对岸为渔浦谢灵运
诗所谓宵济渔浦潭者是也 沈约早发定山诗夙
龄爱远壑晚莅见奇山标峰䌽虹外置岭白云间倾
卷二十四 第 22a 页 WYG0585-0281a.png
壁忽斜竖绝顶复孤圆归海流漫漫出浦水溅溅野
棠开未落山樱发欲燃忘归属兰杜怀禄寄芳荃眷
言采三秀徘徊望九仙 钱思复定山十咏定山晓
行云前峰月吐五更初空翠沾衣积雨馀溪火夜明
经略彴涧云秋重负籧篨筱林虎与人争斗茅屋鸡
催客趁虚不似关山行役者劳劳服贾远牵车朱梁
夜泊云长虹下饮逆流浑雪色沙寒石斗喧晚饭钟
催邻驿寺宵渔灯映并山村月明欲解江灵语风横
卷二十四 第 22b 页 WYG0585-0281b.png
难招贾客魂忽忆枫桥曾系缆一篷烟雨梦吴门六
和观月云招提高占月轮峰楼阁清虚十二重秋忆
天香飘古桂冷疑岩雪落长空池光照夜明金鲫塔
影横江卧玉龙闻道广寒从此往竹房开处约飞筇
五云赏雪云献瑞名山自昔闻化人台殿杂金银树
灵尚吐三花秀云凝全消五色文鸟绝空江知棹泊
鹿迷深径待樵分兴来更上高寒处此境应无萧使
君龙门晓雨云神劖峭壁耸双扉雨挟腥风下翠微
卷二十四 第 23a 页 WYG0585-0281c.png
黑入太阴迷爽气白翻丛薄散朝霏螺横杂树应藏
景蛟吐痴云未霁威回首他山新似沐登楼时揽女
萝衣渔浦春潮云江涨夜来高几寻轻涛拍岸失蹄
涔迟明帆发星滩远尽日舟横雨渡深杜若风回赪
鲤上桃花浪起白鸥沈楚人艇子来何许欸乃时闻
空外音风水二洞云空穴风来自吸嘘垂岩出水亦
渠渠天门此际通阊阖海眼何年泄尾闾隐者难招
应化鹤飞仙可挟更乘鱼留题太守怀苏白好事今
卷二十四 第 23b 页 WYG0585-0281d.png
无五马车凤凰双髻云凤来天目憩东南琼树巢空
百鸟惭千仞翱翔秋绾髻两髦𩭏鬌暮栖岚谁嘲风
落乌纱帽自借山为碧玉簪仙女洗头休望岳相期
岸帻对虚谈浮屿藏鱼云潭色空澄岛影孤?鳞时
出迓天吴浪吞泗磬秋浮玉月照骊龙夜吐珠万骑
西来疑滟滪扁舟东去想陶朱没渊每笑穷渔者何
处烟波觅钓徒浙江耀武云年年江上习舟师故事
相傅劫火池春日楼船观晋将秋风弓弩学吴儿素
卷二十四 第 24a 页 WYG0585-0282a.png
车白马迎旟隼紫凤玄夷畏虎貔日暮元戎归细柳
散花洲畔凯歌时

  风水洞在杨村慈岩院侧旧名恩德洞上洞立夏清
风自生立秋则止下洞流水潺潺大旱不涸洞中石
子红点如丹持出即隐置于内如故 白乐天诗云
云水埋藏恩德洞簪裾束缚使君身暂来不宿归州
去应被山呼作俗人 苏子瞻往富阳新城李节推
先行三日留风水洞见待诗云春山磔磔鸣春禽此
卷二十四 第 24b 页 WYG0585-0282b.png
间不可无我吟路长漫漫傍江浦此间不可无君语
金鲫池边不见君追君直过定山村路人皆言君未
远骑马少年清且婉风岩水穴旧闻名只隔山溪夜
不行溪桥晓溜浮梅萼知君系马岩花落出行三日
尚逶迟妻孥怪骂归何时世上小儿誇疾走如君相
待今安有

  浮山在城南四十里苏子瞻守杭日乞开石门河状
云按史记秦始皇帝三十六年东游至钱唐临浙江
卷二十四 第 25a 页 WYG0585-0282c.png
水波恶乃西百二十里从狭中渡始皇帝以天下之
力徇其意之所欲出赭山桥海无难而独畏浙江水
波恶不敢径渡以此知钱唐江天下之崄无出其右
者臣昔通守此邦今又忝郡寄二十年间亲见覆溺
无数自温台明越往来者皆由西兴径渡不涉浮山
之崄时有覆舟然尚稀少自衢睦处婺宣歙饶信及
福建路八州往来者皆出入龙山沿溯皆江江水滩
浅必乘潮而行潮自海门东来势若雷霆而浮山峙
卷二十四 第 25b 页 WYG0585-0282d.png
于江中与渔浦诸山相望犬牙错入以乱潮水洄洑
激射其怒自倍沙碛转移状如鬼神往往于渊潭中
涌出陵阜十数里旦夕之间又复失去虽舟师泅人
不能前知其深浅以故公私坐视覆溺无如之何臣
相视地形访问父老自浙江上流地名石门并山而
东凿为运河引浙江及溪谷诸水凡二十二里有奇
以达于江又并江为岸度潮水所向则用石所不向
则用竹木凡八里有奇以达于龙山之大慈浦自大
卷二十四 第 26a 页 WYG0585-0283a.png
慈浦北折抵小岭下凿岭六十五丈以达于岭东之
古河因古河稍加浚治东南行四里有奇以达于今
龙山之运河以避浮山之崄则浙民幸甚观此则浮
山之险自古为然盖潮入海门分为两派东派沿捍
江塘向富春西派直射浮山怒激而回谚称回头浪
者是也


卷二十四 第 26b 页 WYG0585-0283b.png








  西湖游览志卷二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