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 第 1a 页 WYG0575-0029c.png
钦定四库全书
水经注释卷二
仁和赵一清撰
河水二
河水(一清按凡经文次篇之首有某水二字皆后人所加盖汉人作经自为一篇岂能逆料郦氏为之注
而先于每卷交割之处增二字以别之哉或郦注既成用二字为提掇则可耳然非经之旧也此卷首列河水
二字谓重源之再见也其义例如此)又南入葱岭山
河水重源有三非唯二也一源西出身毒之国(禹贡锥指
水经注释卷二
仁和赵一清撰
河水二
河水(一清按凡经文次篇之首有某水二字皆后人所加盖汉人作经自为一篇岂能逆料郦氏为之注
而先于每卷交割之处增二字以别之哉或郦注既成用二字为提掇则可耳然非经之旧也此卷首列河水
二字谓重源之再见也其义例如此)又南入葱岭山
河水重源有三非唯二也一源西出身毒之国(禹贡锥指
卷二 第 1b 页 WYG0575-0029d.png
曰身毒当作捐毒汉书捐毒国王治衍敦谷东至都护治所八百六十一里至疏勒南与葱岭属无人民
西上葱岭则休循也西北至大宛千三百里北与乌孙接先儒以为即身毒非也张骞曰身毒国在大夏
东南可数千里有蜀物去蜀不远大夏即大月氐所居之地也今捐毒在大月氏之东北西去休循二百
馀里岂身毒乎郦注盖承其误)葱岭之上西去休循二百馀里皆故
塞种也南属葱岭高千里西河旧事曰葱岭在敦煌
西八千里其山高大上生葱故曰葱岭也河源潜发
其岭分为二水一水西径休循国南在葱岭西郭义
恭广志曰休循国居葱岭其山多大葱又径南兜国
西上葱岭则休循也西北至大宛千三百里北与乌孙接先儒以为即身毒非也张骞曰身毒国在大夏
东南可数千里有蜀物去蜀不远大夏即大月氐所居之地也今捐毒在大月氏之东北西去休循二百
馀里岂身毒乎郦注盖承其误)葱岭之上西去休循二百馀里皆故
塞种也南属葱岭高千里西河旧事曰葱岭在敦煌
西八千里其山高大上生葱故曰葱岭也河源潜发
其岭分为二水一水西径休循国南在葱岭西郭义
恭广志曰休循国居葱岭其山多大葱又径南兜国
卷二 第 2a 页 WYG0575-0030a.png
北北接休循西南去罽宾国三百四十里河水又西
径罽宾国北月氏之破塞王南君罽宾治循鲜城土
地平和无所不有金银珍宝异畜奇物踰于中夏大
国也山𡽗有大头痛小头痛之山赤土身热之阪人
畜同然河水又西径月氏国南治监氏城其俗与安
息同匈奴冒顿单于破月氏杀其王以头为饮器国
遂分远过大宛西居大夏为大月氏其馀小众不能
去者共保南山羌中号小月氏故有大月氏小月氏
径罽宾国北月氏之破塞王南君罽宾治循鲜城土
地平和无所不有金银珍宝异畜奇物踰于中夏大
国也山𡽗有大头痛小头痛之山赤土身热之阪人
畜同然河水又西径月氏国南治监氏城其俗与安
息同匈奴冒顿单于破月氏杀其王以头为饮器国
遂分远过大宛西居大夏为大月氏其馀小众不能
去者共保南山羌中号小月氏故有大月氏小月氏
卷二 第 2b 页 WYG0575-0030b.png
之名也又西径安息国南城临妫水地方数千里最
大国也有商贾车船行旁国画革旁行为书记也河
水与蜺罗跂禘水同注雷翥海释氏西域记曰蜺罗
跂禘出阿耨达山西(句)之北(全氏曰之北犹言如此)径于阗国
汉书西域傅曰于阗以西水皆西流注于西海又西
径四大塔北释法显所谓糺尸罗国汉言截头也佛
为菩萨时以头施人故因名国国东有投身喂饿虎
处皆起塔又西径犍陀卫国北是阿育王子法益所
大国也有商贾车船行旁国画革旁行为书记也河
水与蜺罗跂禘水同注雷翥海释氏西域记曰蜺罗
跂禘出阿耨达山西(句)之北(全氏曰之北犹言如此)径于阗国
汉书西域傅曰于阗以西水皆西流注于西海又西
径四大塔北释法显所谓糺尸罗国汉言截头也佛
为菩萨时以头施人故因名国国东有投身喂饿虎
处皆起塔又西径犍陀卫国北是阿育王子法益所
卷二 第 3a 页 WYG0575-0030c.png
治邑佛为菩萨时亦于此国以眼施人其处亦起大
塔又有弗楼沙国天帝释变为牧牛小儿聚土为佛
塔法王因而成大塔所谓四大塔也法显传曰国有
佛钵月氏王大兴兵众来伐此国欲持钵去置钵象
上象不能进更作四轮车载钵八象共牵复不进王
知钵缘未至于是起塔留钵供养钵容二斗杂色而
黑多四际分明厚可二分甚光泽贫人以少华投中
便满富人以多华供养正复百千万斛终亦不满佛
塔又有弗楼沙国天帝释变为牧牛小儿聚土为佛
塔法王因而成大塔所谓四大塔也法显传曰国有
佛钵月氏王大兴兵众来伐此国欲持钵去置钵象
上象不能进更作四轮车载钵八象共牵复不进王
知钵缘未至于是起塔留钵供养钵容二斗杂色而
黑多四际分明厚可二分甚光泽贫人以少华投中
便满富人以多华供养正复百千万斛终亦不满佛
卷二 第 3b 页 WYG0575-0030d.png
图调曰佛钵青玉也受三斗许彼国宝之供养时愿
终日香花不满则如言愿一把满则亦便如言又按
道人竺法维所说佛钵在大月支国起浮图高三十
丈七层钵处第二层金络络锁县钵钵是青石或云
县钵虚空须菩提置钵在金机上佛一足迹与钵共
在一处国王臣民悉持梵香七宝璧玉供养塔迹佛
牙袈裟顶相舍利悉在弗楼沙国释氏西域记曰犍
陀越王城西北有钵吐罗越城佛袈裟王城也东有
终日香花不满则如言愿一把满则亦便如言又按
道人竺法维所说佛钵在大月支国起浮图高三十
丈七层钵处第二层金络络锁县钵钵是青石或云
县钵虚空须菩提置钵在金机上佛一足迹与钵共
在一处国王臣民悉持梵香七宝璧玉供养塔迹佛
牙袈裟顶相舍利悉在弗楼沙国释氏西域记曰犍
陀越王城西北有钵吐罗越城佛袈裟王城也东有
卷二 第 4a 页 WYG0575-0031a.png
寺重复寻川水西北十里有河步罗龙渊佛到渊上
浣衣处浣石尚存其水至安息注雷翥海又曰犍陀
越西西海中有安息国竺芝扶南记曰安息国去私
诃条国二万里国土临海上即汉书天竺安息国也
户近百万最大国也汉书西域传又云犁靬条支临
西海长老传闻条支有弱水西王母亦未尝见自条
支乘水西行可百馀日近日所入也或河水所通西
海矣故凉土异物志曰葱岭之水分流东西西入大
浣衣处浣石尚存其水至安息注雷翥海又曰犍陀
越西西海中有安息国竺芝扶南记曰安息国去私
诃条国二万里国土临海上即汉书天竺安息国也
户近百万最大国也汉书西域传又云犁靬条支临
西海长老传闻条支有弱水西王母亦未尝见自条
支乘水西行可百馀日近日所入也或河水所通西
海矣故凉土异物志曰葱岭之水分流东西西入大
卷二 第 4b 页 WYG0575-0031b.png
海东为河源禹纪所云昆崙者焉张骞使大宛而穷
河源谓极于此而不达于昆崙者也河水自葱岭分
源东径伽舍罗国释氏西域记曰有国名伽舍罗逝
此国狭小而总万国之要道无不由城南有水东北
流出罗逝西山山即葱岭也径岐沙谷出谷分为二
水一水东流径无雷国北治卢城其俗与西夜子合
同又东流径依耐国北去无雷五百四十里俗同子
合又东流径蒲犁国北治蒲犁谷北去疏勒五百五
河源谓极于此而不达于昆崙者也河水自葱岭分
源东径伽舍罗国释氏西域记曰有国名伽舍罗逝
此国狭小而总万国之要道无不由城南有水东北
流出罗逝西山山即葱岭也径岐沙谷出谷分为二
水一水东流径无雷国北治卢城其俗与西夜子合
同又东流径依耐国北去无雷五百四十里俗同子
合又东流径蒲犁国北治蒲犁谷北去疏勒五百五
卷二 第 5a 页 WYG0575-0031c.png
十里俗与子合同河水又东径皮山国北治皮山城
西北去莎车三百八十里(禹贡锥指曰按自罽宾至陀卫皆西流注西海之水
水经乃拙手所作提挈不清赖有郦注为之发明人始知有葱岭之河东西分流不然则似河水自葱岭
西行至陀卫而复东行以入葱岭大惑不解矣一清按水经世传脱误兼之经注混淆此篇尤甚一为改
正眼界豁然觉东樵之言犹为唐突前人也)
其一源出于阗国南山北流与葱岭河合东注蒲昌海
河水又东与于阗河合南源导于阗南山俗谓之仇
摩置自置北流径于阗国西治西城土多玉石西去
西北去莎车三百八十里(禹贡锥指曰按自罽宾至陀卫皆西流注西海之水
水经乃拙手所作提挈不清赖有郦注为之发明人始知有葱岭之河东西分流不然则似河水自葱岭
西行至陀卫而复东行以入葱岭大惑不解矣一清按水经世传脱误兼之经注混淆此篇尤甚一为改
正眼界豁然觉东樵之言犹为唐突前人也)
其一源出于阗国南山北流与葱岭河合东注蒲昌海
河水又东与于阗河合南源导于阗南山俗谓之仇
摩置自置北流径于阗国西治西城土多玉石西去
卷二 第 5b 页 WYG0575-0031d.png
皮山三百八十里东去阳关五千馀里释法显自□
夷西南行路中无人民沙行艰难所径之苦人理莫
比在道一月五日得达于阗其国殷庶民笃信多大
乘学威仪齐整器钵无声城南一十五里有利刹寺
中有石靴石上有足迹彼俗言是辟支佛迹法显所
不傅疑非佛迹也又西北流注于河即经所谓北注
葱岭河也南河又东径于阗国北释氏西域记曰河
水东流三千里至于阗屈东北流者也汉书西域传
夷西南行路中无人民沙行艰难所径之苦人理莫
比在道一月五日得达于阗其国殷庶民笃信多大
乘学威仪齐整器钵无声城南一十五里有利刹寺
中有石靴石上有足迹彼俗言是辟支佛迹法显所
不傅疑非佛迹也又西北流注于河即经所谓北注
葱岭河也南河又东径于阗国北释氏西域记曰河
水东流三千里至于阗屈东北流者也汉书西域传
卷二 第 6a 页 WYG0575-0032a.png
曰于阗已东水皆东流南河又东北径扜弥国北治
扜弥城西去于阗三百九十里南河又东径精绝国
北西去扜弥四百六十里南河又东径且末国北又
东右会阿耨达大水释氏西域记曰阿耨达山西北
有大水北流注牢兰海者也其水北流径且末南山
又北径且末城西国治且末城西通精绝二千里东
去鄯善七百二十里种五谷其俗略与汉同又曰且
末河东北流径且末北又流而左会南河会流东逝
扜弥城西去于阗三百九十里南河又东径精绝国
北西去扜弥四百六十里南河又东径且末国北又
东右会阿耨达大水释氏西域记曰阿耨达山西北
有大水北流注牢兰海者也其水北流径且末南山
又北径且末城西国治且末城西通精绝二千里东
去鄯善七百二十里种五谷其俗略与汉同又曰且
末河东北流径且末北又流而左会南河会流东逝
卷二 第 6b 页 WYG0575-0032b.png
通为注宾河注宾河又东径鄯善国北治伊循城故
楼兰之地也楼兰王不恭于汉元凤四年霍光遣平乐
监傅介子刺杀之更立后王汉又立其前王质子尉
屠耆为王更名其国为鄯善百官祖道横门王自请
天子曰身在汉久恐为前王子所害国有伊循城土
地肥美愿遣将屯田积粟令得依威重遂置田以镇
抚之敦煌索劢字彦义有才略刺史毛奕表行贰师
将军(全氏曰贰师之官后汉所无且其时刺史秩卑不得表行将军也何氏曰其事无可考)将
楼兰之地也楼兰王不恭于汉元凤四年霍光遣平乐
监傅介子刺杀之更立后王汉又立其前王质子尉
屠耆为王更名其国为鄯善百官祖道横门王自请
天子曰身在汉久恐为前王子所害国有伊循城土
地肥美愿遣将屯田积粟令得依威重遂置田以镇
抚之敦煌索劢字彦义有才略刺史毛奕表行贰师
将军(全氏曰贰师之官后汉所无且其时刺史秩卑不得表行将军也何氏曰其事无可考)将
卷二 第 7a 页 WYG0575-0032c.png
酒泉敦煌兵千人至楼兰屯田起白屋召鄯善焉耆
龟兹三国兵各千横断注宾河河断之日水奋势激
波凌冒堤劢厉声曰王尊建节河堤不溢王霸精诚
呼沱不流水德神明古今一也劢躬祷祀水犹未灭
乃列阵被仗鼓噪欢叫且刺且射大战三日水乃回
减灌浸沃衍胡人称神大田三年积粟百万威服外
国其水东注泽泽在楼兰国北扜泥城其俗谓之东
故城去阳关千六百里西北去乌垒千七百八十五
龟兹三国兵各千横断注宾河河断之日水奋势激
波凌冒堤劢厉声曰王尊建节河堤不溢王霸精诚
呼沱不流水德神明古今一也劢躬祷祀水犹未灭
乃列阵被仗鼓噪欢叫且刺且射大战三日水乃回
减灌浸沃衍胡人称神大田三年积粟百万威服外
国其水东注泽泽在楼兰国北扜泥城其俗谓之东
故城去阳关千六百里西北去乌垒千七百八十五
卷二 第 7b 页 WYG0575-0032d.png
里至墨山国千八百六十五里西北去车师千八百
九十里土地沙卤少田仰谷傍国国出玉多葭苇柽
柳胡桐白草国在东垂当白龙堆乏水草常主发导
负水担粮迎送汉使(一清按此处有脱文)故彼俗谓是海为牢
兰海也释氏西域记曰南河自于阗于东北三千里
至鄯善入牢兰海者也北河自岐沙东分南河即释
氏西域记所谓二支北流径屈茨□夷禅善入牢兰
海者也北河又东北流分为二水枝流出焉北河自
九十里土地沙卤少田仰谷傍国国出玉多葭苇柽
柳胡桐白草国在东垂当白龙堆乏水草常主发导
负水担粮迎送汉使(一清按此处有脱文)故彼俗谓是海为牢
兰海也释氏西域记曰南河自于阗于东北三千里
至鄯善入牢兰海者也北河自岐沙东分南河即释
氏西域记所谓二支北流径屈茨□夷禅善入牢兰
海者也北河又东北流分为二水枝流出焉北河自
卷二 第 8a 页 WYG0575-0033a.png
疏勒径流南河之北释氏西域记曰葱岭以东南北
有山相距千馀里东西六千里河出其中暨于温宿
之南左合枝水上承北河于疏勒之东西北流径疏
勒国南又东北与疏勒北山水合水出北溪东南流
径疏勒城下汉书西域傅曰南去莎车五百六十里
有市列西当大月氏大宛康居道释氏西域记曰国
有佛俗床赤真檀木作之方四尺王于宫中供养汉
永平十八年耿恭以戊己校尉为匈奴左鹿蠡王所
有山相距千馀里东西六千里河出其中暨于温宿
之南左合枝水上承北河于疏勒之东西北流径疏
勒国南又东北与疏勒北山水合水出北溪东南流
径疏勒城下汉书西域傅曰南去莎车五百六十里
有市列西当大月氏大宛康居道释氏西域记曰国
有佛俗床赤真檀木作之方四尺王于宫中供养汉
永平十八年耿恭以戊己校尉为匈奴左鹿蠡王所
卷二 第 8b 页 WYG0575-0033b.png
逼恭以此城侧涧傍水自金蒲迁居此城匈奴又来
攻之壅绝涧水恭于城中穿井深一十五丈不得水
吏士渴乏笮马粪汁饮之恭乃仰天叹曰昔贰师拔
佩刀刺山飞泉涌出今汉德神明岂有穷哉整衣服
向井再拜为吏士祷之有顷水泉奔出众称万岁乃
扬水以示之虏以为神遂即引去后车师叛与匈奴
攻恭食尽穷困乃煮铠弩食其筋革恭与士卒同生
死咸无二心围恭不能下关宠上书求救建初元年
攻之壅绝涧水恭于城中穿井深一十五丈不得水
吏士渴乏笮马粪汁饮之恭乃仰天叹曰昔贰师拔
佩刀刺山飞泉涌出今汉德神明岂有穷哉整衣服
向井再拜为吏士祷之有顷水泉奔出众称万岁乃
扬水以示之虏以为神遂即引去后车师叛与匈奴
攻恭食尽穷困乃煮铠弩食其筋革恭与士卒同生
死咸无二心围恭不能下关宠上书求救建初元年
卷二 第 9a 页 WYG0575-0033c.png
明帝(一清按建初是章帝年号郦氏误记也后汉书耿恭傅云初关宠上书求救时肃宗新即位则
明帝字为误无疑)纳司徒鲍昱之言遣兵救之至柳中以校
尉关宠分兵入高昌壁攻交河城车师降遣恭军吏
范羌将兵二千人迎恭遇大雪丈馀仅能至城中夜
闻兵马大恐羌遥呼曰我范羌也城中皆称万岁开
门相持涕泣尚有二十六人衣屦穿决形容枯槁相
依而还北河又东径莎车国南治莎车城西南去蒲
犁七百四十里汉武帝开西域屯田于此有铁山出
明帝字为误无疑)纳司徒鲍昱之言遣兵救之至柳中以校
尉关宠分兵入高昌壁攻交河城车师降遣恭军吏
范羌将兵二千人迎恭遇大雪丈馀仅能至城中夜
闻兵马大恐羌遥呼曰我范羌也城中皆称万岁开
门相持涕泣尚有二十六人衣屦穿决形容枯槁相
依而还北河又东径莎车国南治莎车城西南去蒲
犁七百四十里汉武帝开西域屯田于此有铁山出
卷二 第 9b 页 WYG0575-0033d.png
青玉北河又东径温宿国南治温宿城土地物类与
鄯善同北至乌孙赤谷六百一十里东通姑墨二百
七十里于此枝河右入北河北河又东径姑墨国南
入姑墨川水注之水导姑墨西北赤沙山东南流径
姑墨国西治南城南至于阗马行十五日土出铜铁
及雌黄其水又东南流右注北波河(一清按北波河谓北循河也章
怀后汉书注曰波傍也音诐又西域传作陂章怀注曰循河曰陂音波义反史记曰陂山通道)又东
径龟兹国南又东左合龟兹川水有二源西源出北
鄯善同北至乌孙赤谷六百一十里东通姑墨二百
七十里于此枝河右入北河北河又东径姑墨国南
入姑墨川水注之水导姑墨西北赤沙山东南流径
姑墨国西治南城南至于阗马行十五日土出铜铁
及雌黄其水又东南流右注北波河(一清按北波河谓北循河也章
怀后汉书注曰波傍也音诐又西域传作陂章怀注曰循河曰陂音波义反史记曰陂山通道)又东
径龟兹国南又东左合龟兹川水有二源西源出北
卷二 第 10a 页 WYG0575-0034a.png
大山南释氏西域记曰屈茨北二百里有山夜则火
光昼日但烟人取此山石炭冶此山铁恒充三十六
国用故郭义恭广志曰龟兹能铸冶其水南流径赤
沙山释氏西域记曰国北四十里山上有寺名雀离
大清净又出山东南流枝水左派焉又东南水流三
分右二水俱东南流注北河又东川水径龟兹东北
历赤沙积梨南流枝水右出西南入龟兹城音屈茨
也(全氏曰四字注中注)故延城矣西去姑墨六百七十里川水
光昼日但烟人取此山石炭冶此山铁恒充三十六
国用故郭义恭广志曰龟兹能铸冶其水南流径赤
沙山释氏西域记曰国北四十里山上有寺名雀离
大清净又出山东南流枝水左派焉又东南水流三
分右二水俱东南流注北河又东川水径龟兹东北
历赤沙积梨南流枝水右出西南入龟兹城音屈茨
也(全氏曰四字注中注)故延城矣西去姑墨六百七十里川水
卷二 第 10b 页 WYG0575-0034b.png
又东南流径于轮台之东也昔汉武帝初通西域置
校尉屯田于此搜粟都尉桑弘羊奏言故轮台以东
地广饶水草可溉田五千顷以上其处温和田美可
益通沟渠种五谷收获与中国同时匈奴弱不敢近
西域于是徙莎车相去千馀里即是台也其水又东南
流右会西川枝水水有二源俱受西川东流径龟兹
城南合为一水水间有故城盖屯校所守也其水东
南注东川水东川水又东南径乌垒国南治乌垒城
校尉屯田于此搜粟都尉桑弘羊奏言故轮台以东
地广饶水草可溉田五千顷以上其处温和田美可
益通沟渠种五谷收获与中国同时匈奴弱不敢近
西域于是徙莎车相去千馀里即是台也其水又东南
流右会西川枝水水有二源俱受西川东流径龟兹
城南合为一水水间有故城盖屯校所守也其水东
南注东川水东川水又东南径乌垒国南治乌垒城
卷二 第 11a 页 WYG0575-0034c.png
西去龟兹三百五十里东去玉门阳关二千七百三
十八里与渠犁田官相近土地肥饶于西域为中故
都护治焉汉使持节郑吉并护北道故号都护都护
之起自吉置也其水又东南注大河大河又东右会
敦薨之水其水出焉耆之北敦薨之山在匈奴之西
乌孙之东山海经曰敦薨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泑
泽出于昆崙之东北隅实惟河源者也二源俱导西
源东流分为二水西南流出于焉耆之西经流焉耆
十八里与渠犁田官相近土地肥饶于西域为中故
都护治焉汉使持节郑吉并护北道故号都护都护
之起自吉置也其水又东南注大河大河又东右会
敦薨之水其水出焉耆之北敦薨之山在匈奴之西
乌孙之东山海经曰敦薨之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泑
泽出于昆崙之东北隅实惟河源者也二源俱导西
源东流分为二水西南流出于焉耆之西经流焉耆
卷二 第 11b 页 WYG0575-0034d.png
之野屈而东南流注于敦薨之渚右水东南流又分
为二左右焉耆之国城居四水之中在河水之州治
员渠城西去乌垒四百里南会两水同注敦薨之浦
东源东南流分为二水但涧澜双引洪湍浚发俱东
南流径出焉耆之东导于危须国西国治危须城西
去焉耆百里又东南流注于敦薨之薮川流所积潭
水斯涨溢流为海史记曰焉耆近海多鱼鸟东北隔
大山与车师接敦薨之水自西海径尉犁国国治尉
为二左右焉耆之国城居四水之中在河水之州治
员渠城西去乌垒四百里南会两水同注敦薨之浦
东源东南流分为二水但涧澜双引洪湍浚发俱东
南流径出焉耆之东导于危须国西国治危须城西
去焉耆百里又东南流注于敦薨之薮川流所积潭
水斯涨溢流为海史记曰焉耆近海多鱼鸟东北隔
大山与车师接敦薨之水自西海径尉犁国国治尉
卷二 第 12a 页 WYG0575-0035a.png
犁城西去都护治所三百里北去焉耆百里其水又
西出沙山铁关谷又西南流径连城引注裂以为田
桑弘羊曰臣愚以为连城以西可遣屯田以威西国
即此处也其水又屈而南径渠犁国西故史记曰西
有大河即斯水也又东南流径渠犁国治渠犁城西
北去乌垒三百三十里汉武帝通西域屯渠犁即此
处也南与精绝接东北与尉犁接又南流注于河山
海经曰敦薨之水西流注于泑泽盖乱河流自西南
西出沙山铁关谷又西南流径连城引注裂以为田
桑弘羊曰臣愚以为连城以西可遣屯田以威西国
即此处也其水又屈而南径渠犁国西故史记曰西
有大河即斯水也又东南流径渠犁国治渠犁城西
北去乌垒三百三十里汉武帝通西域屯渠犁即此
处也南与精绝接东北与尉犁接又南流注于河山
海经曰敦薨之水西流注于泑泽盖乱河流自西南
卷二 第 12b 页 WYG0575-0035b.png
注也河水又东径墨山国南治墨山城西至尉犁二
百四十里(一清按汉书西域传作山国云鄯善国西北去都护治所千七百八十五里至山国
千三百六十五里师古曰此国山居故名山国也又云山国去长安七千一百七十里东南与鄯善且末
接师古曰常在山下居不为城治也汉书脱去墨字师古遽以臆解之更不识所居何山所治何城观郦
注甚是分明可补史传之缺文正小颜之曲说)河水又东径注宾城南又东
径楼兰城南而东注盖垡田士所屯故城禅国名耳
河水又东注于泑泽即经所谓蒲昌海也水积鄯善
之东北龙城之西南龙城故姜赖之虚胡之大国也
百四十里(一清按汉书西域传作山国云鄯善国西北去都护治所千七百八十五里至山国
千三百六十五里师古曰此国山居故名山国也又云山国去长安七千一百七十里东南与鄯善且末
接师古曰常在山下居不为城治也汉书脱去墨字师古遽以臆解之更不识所居何山所治何城观郦
注甚是分明可补史传之缺文正小颜之曲说)河水又东径注宾城南又东
径楼兰城南而东注盖垡田士所屯故城禅国名耳
河水又东注于泑泽即经所谓蒲昌海也水积鄯善
之东北龙城之西南龙城故姜赖之虚胡之大国也
卷二 第 13a 页 WYG0575-0035c.png
蒲昌海溢荡覆其国城基尚存而至大晨发西门莫
达东门浍其崖岸馀溜风吹稍成龙形西面向海因
名龙城地广千里皆为盐而刚坚也行人所径畜产
皆布毡卧之掘发其下有大盐方如巨枕以次相累
类雾起云浮寡见星日少禽多鬼怪西接鄯善东连
三沙为海之北隘矣故蒲昌亦有盐泽之称也山海
经曰不周之山临彼岳崇之山东望泑泽河水之所
潜也其源浑浑泡泡者也东去玉门阳关一千三百
达东门浍其崖岸馀溜风吹稍成龙形西面向海因
名龙城地广千里皆为盐而刚坚也行人所径畜产
皆布毡卧之掘发其下有大盐方如巨枕以次相累
类雾起云浮寡见星日少禽多鬼怪西接鄯善东连
三沙为海之北隘矣故蒲昌亦有盐泽之称也山海
经曰不周之山临彼岳崇之山东望泑泽河水之所
潜也其源浑浑泡泡者也东去玉门阳关一千三百
卷二 第 13b 页 WYG0575-0035d.png
里(全氏曰按郭璞注去玉门阳关三百馀里与汉书西域传合也)广袤三百里其水
澄渟冬夏不减其中洄湍电转为隐沦之脉当其澴
流之上飞禽奋翮于霄中者无不坠于渊波矣即河
水之所潜而出于积石也
又东入塞过敦煌酒泉张掖郡南
河自蒲昌有隐沦之證并閒关入塞之始自此经当
求实致也河水重源又发于西塞之外出于积石之
山山海经曰积石之山其下有石门河水冒以西南
澄渟冬夏不减其中洄湍电转为隐沦之脉当其澴
流之上飞禽奋翮于霄中者无不坠于渊波矣即河
水之所潜而出于积石也
又东入塞过敦煌酒泉张掖郡南
河自蒲昌有隐沦之證并閒关入塞之始自此经当
求实致也河水重源又发于西塞之外出于积石之
山山海经曰积石之山其下有石门河水冒以西南
卷二 第 14a 页 WYG0575-0036a.png
流是山也万物无不有焉禹贡所谓导河自积石也
山在西羌之中烧当所居也延熹二年西羌烧当犯
塞护羌校尉段颎讨之追出塞至积石山斩首而还
司马彪曰西羌者自析支以西滨于河首左右居也
河水屈而东北流径于析支之地是为河曲矣应邵
曰禹贡析支属雍州在河关之西东去河关千馀里
羌人所居谓之河曲羌也东北径历敦煌酒泉张掖
南(一清按汉书地理志敦煌郡下云有蒲昌海冥安县南籍端水出南羌中西北入其泽溉民田应邵
山在西羌之中烧当所居也延熹二年西羌烧当犯
塞护羌校尉段颎讨之追出塞至积石山斩首而还
司马彪曰西羌者自析支以西滨于河首左右居也
河水屈而东北流径于析支之地是为河曲矣应邵
曰禹贡析支属雍州在河关之西东去河关千馀里
羌人所居谓之河曲羌也东北径历敦煌酒泉张掖
南(一清按汉书地理志敦煌郡下云有蒲昌海冥安县南籍端水出南羌中西北入其泽溉民田应邵
卷二 第 14b 页 WYG0575-0036b.png
曰冥水出北入其泽龙勒县氐置水出南羌中东北入泽溉民田效榖县师古曰本鱼泽障也桑钦说孝
武元封六年济南崔不意为鱼泽尉教力田以勤效榖因立为县名渊泉县师古曰阚骃曰地多泉水故
以为名广至县宜禾都尉治昆仑障酒泉郡应邵曰其水若酒故曰酒泉师古曰旧俗传云城下有金泉
泉味如酒禄福县呼蚕水出南羌中东至会水入羌谷会水县北部都尉治偃泉障东部都尉治东部障
阚骃曰众水所会故曰会水乐涫县说文曰涫也酒泉有乐涫又曰涾涫溢也今西河朔方言谓沸溢
为涾涫张掖郡觻得县千金渠西至乐涫入泽中羌谷水出羌中东北至居延入海过郡二行二千一百
里删丹县桑钦以为导弱水自此西至酒泉合黎居延县居延泽在东北古文以为流沙都尉治此即三
郡之水也)应劭地理风俗记曰敦煌(一清按汉志敦煌郡下注引应劭曰敦大
武元封六年济南崔不意为鱼泽尉教力田以勤效榖因立为县名渊泉县师古曰阚骃曰地多泉水故
以为名广至县宜禾都尉治昆仑障酒泉郡应邵曰其水若酒故曰酒泉师古曰旧俗传云城下有金泉
泉味如酒禄福县呼蚕水出南羌中东至会水入羌谷会水县北部都尉治偃泉障东部都尉治东部障
阚骃曰众水所会故曰会水乐涫县说文曰涫也酒泉有乐涫又曰涾涫溢也今西河朔方言谓沸溢
为涾涫张掖郡觻得县千金渠西至乐涫入泽中羌谷水出羌中东北至居延入海过郡二行二千一百
里删丹县桑钦以为导弱水自此西至酒泉合黎居延县居延泽在东北古文以为流沙都尉治此即三
郡之水也)应劭地理风俗记曰敦煌(一清按汉志敦煌郡下注引应劭曰敦大
卷二 第 15a 页 WYG0575-0036c.png
也煌盛也与酒泉张掖俱是仲瑗之说则此不应独遗之刘昭郡国志补注敦煌郡下引耆旧记曰国当
乾位地列艮虚水有县泉之神山有鸣沙之异川无蛇虺泽无兕虎华戎所交一都会也)酒泉其
水甘若酒味故也张掖言张国臂掖以威羌狄说文
曰郡制天子地方千里分为百县县有四郡故春秋
传曰上大夫县下大夫郡至秦始置三十六郡以监
县矣从邑君声释名曰郡群也人所群聚也黄义仲
十三州记曰郡之言君也改公侯之封而言君者至
尊也郡守专权君臣之礼弥崇今郡字君在其左邑
乾位地列艮虚水有县泉之神山有鸣沙之异川无蛇虺泽无兕虎华戎所交一都会也)酒泉其
水甘若酒味故也张掖言张国臂掖以威羌狄说文
曰郡制天子地方千里分为百县县有四郡故春秋
传曰上大夫县下大夫郡至秦始置三十六郡以监
县矣从邑君声释名曰郡群也人所群聚也黄义仲
十三州记曰郡之言君也改公侯之封而言君者至
尊也郡守专权君臣之礼弥崇今郡字君在其左邑
卷二 第 15b 页 WYG0575-0036d.png
在其右君为元首邑以载民故取名于君谓之郡汉
官曰秦用李斯议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凡郡或以列
国陈鲁齐吴是也或以旧邑长沙丹阳是也或以山
陵太山山阳是也或以川原西河河东是也或以所
出金城城下得金酒泉泉味如酒豫章樟树生庭雁
门雁之所育是也或以号令禹合诸侯大计东冶之
山会计国名会稽是也(全氏曰元文大计东冶之山因名会稽是注所引有舛讹
又东冶之名更在会稽之后盖自区冶死始有之仲瑗反以为古地名亦误也)河径其南而
官曰秦用李斯议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凡郡或以列
国陈鲁齐吴是也或以旧邑长沙丹阳是也或以山
陵太山山阳是也或以川原西河河东是也或以所
出金城城下得金酒泉泉味如酒豫章樟树生庭雁
门雁之所育是也或以号令禹合诸侯大计东冶之
山会计国名会稽是也(全氏曰元文大计东冶之山因名会稽是注所引有舛讹
又东冶之名更在会稽之后盖自区冶死始有之仲瑗反以为古地名亦误也)河径其南而
卷二 第 16a 页 WYG0575-0037a.png
缠络远矣河水又东自河曲径西海郡南汉平帝时
王莽秉政欲耀威德以服远方讽羌献西海之地置
西海郡而筑五县焉周海亭燧相望莽篡政纷乱郡
亦弃废(全氏曰按五县谓修远监羌兴武罕虏顺砾也据莽传居摄二年西羌怨莽夺其地攻走
西海太守程永)河水又东径允川而历大榆小榆谷北羌迷
唐钟存所居也永元五年贯友代聂尚为护羌校尉
攻迷唐斩获八百馀级收其熟麦数万斛于逢留河
上筑城以盛麦且作大船于河峡作桥渡兵迷唐遂
王莽秉政欲耀威德以服远方讽羌献西海之地置
西海郡而筑五县焉周海亭燧相望莽篡政纷乱郡
亦弃废(全氏曰按五县谓修远监羌兴武罕虏顺砾也据莽传居摄二年西羌怨莽夺其地攻走
西海太守程永)河水又东径允川而历大榆小榆谷北羌迷
唐钟存所居也永元五年贯友代聂尚为护羌校尉
攻迷唐斩获八百馀级收其熟麦数万斛于逢留河
上筑城以盛麦且作大船于河峡作桥渡兵迷唐遂
卷二 第 16b 页 WYG0575-0037b.png
远依河曲永元九年迷唐复与钟存东寇而还十年
谒者王信耿谭西击迷唐降之诏听还大小榆谷迷
唐种人(一清按此处似多种人二字后汉书西羌传云和帝令迷唐将其种人还大小榆谷迷唐
以为汉作河桥兵来无常故地不可复居辞以饥饿不能远出遂复背叛云云则背叛者止迷唐耳故下
有与羌为雠种人与官兵击之之文击之者击迷唐也岂有种人背叛种人复击之之事乎其云与羌为
雠据后汉书云迷唐复还赐支河曲初累姐种附汉迷唐怨之遂击杀其酋豪由是与诸种为雠郦注删
落不存故难晓耳)以汉造河桥兵来无时故地不可居复叛
居河曲与羌为雠种人与官兵击之允川去迷唐数
谒者王信耿谭西击迷唐降之诏听还大小榆谷迷
唐种人(一清按此处似多种人二字后汉书西羌传云和帝令迷唐将其种人还大小榆谷迷唐
以为汉作河桥兵来无常故地不可复居辞以饥饿不能远出遂复背叛云云则背叛者止迷唐耳故下
有与羌为雠种人与官兵击之之文击之者击迷唐也岂有种人背叛种人复击之之事乎其云与羌为
雠据后汉书云迷唐复还赐支河曲初累姐种附汉迷唐怨之遂击杀其酋豪由是与诸种为雠郦注删
落不存故难晓耳)以汉造河桥兵来无时故地不可居复叛
居河曲与羌为雠种人与官兵击之允川去迷唐数
卷二 第 17a 页 WYG0575-0037c.png
十里营止遣轻兵挑战因引还迷唐追之至营因战
迷唐败走于是西海及大小榆无复聚落隃麋相曹
凤上言建武以来西戎数犯法常从烧当种起所以
然者以其居大小榆谷土地肥美又近塞内与诸种
相傍南得钟存以广其众北阻大河因以为固又有
西海鱼盐之利缘山滨河以广田畜故能彊大常雄
诸种今党援沮坏亲属离叛其馀胜兵不过数百宜
及比时建复西海郡县规固二榆广设屯田隔塞羌
迷唐败走于是西海及大小榆无复聚落隃麋相曹
凤上言建武以来西戎数犯法常从烧当种起所以
然者以其居大小榆谷土地肥美又近塞内与诸种
相傍南得钟存以广其众北阻大河因以为固又有
西海鱼盐之利缘山滨河以广田畜故能彊大常雄
诸种今党援沮坏亲属离叛其馀胜兵不过数百宜
及比时建复西海郡县规固二榆广设屯田隔塞羌
卷二 第 17b 页 WYG0575-0037d.png
胡交关之路殖谷富边省转输之役上拜凤为金城
西部都尉遂开田二十七部列屯夹河与建威相首
尾后羌反遂罢按段国沙州记吐谷浑于河上作桥
谓之河厉长一百五十步两岸垒石作基陛节节相
次大木从横更镇压两边往来相去三丈并大材以
板横次之施钩栏甚严饰桥在清水川东也
又东过陇西河关县北(全氏曰施廷枢曰水经全用后汉地名不然河关故属金城郡
也上曲阳之称中山亦其证因河关之属陇西而知水经为东京之作义最精审予尝谓山经亦成于后汉故
西部都尉遂开田二十七部列屯夹河与建威相首
尾后羌反遂罢按段国沙州记吐谷浑于河上作桥
谓之河厉长一百五十步两岸垒石作基陛节节相
次大木从横更镇压两边往来相去三丈并大材以
板横次之施钩栏甚严饰桥在清水川东也
又东过陇西河关县北(全氏曰施廷枢曰水经全用后汉地名不然河关故属金城郡
也上曲阳之称中山亦其证因河关之属陇西而知水经为东京之作义最精审予尝谓山经亦成于后汉故
卷二 第 18a 页 WYG0575-0038a.png
其称河关亦曰陇西也)洮水从东南来流注之(全氏曰道元历叙河关一带大河所
会之水而以洮水终之旧本错误以注为经于是胡渭疑洮水不应再见反改河关下之经文洮水为浇水以
避之不知河关一带之水通名洮河非别有所谓浇水也胡氏毕生治水经乃有此谬)
河水又径沙州北段国曰浇河西南一百七十里有
黄沙沙南北一百二十里东西七十里西极大杨州
望黄沙犹若人委干糒于地都不生草木荡然黄沙
周回数百里沙州于是取号焉地理志曰汉宣帝神
爵二年置河关县(齐氏召南曰今本汉志是文在破羌县下岂误移于河关与抑俱有
会之水而以洮水终之旧本错误以注为经于是胡渭疑洮水不应再见反改河关下之经文洮水为浇水以
避之不知河关一带之水通名洮河非别有所谓浇水也胡氏毕生治水经乃有此谬)
河水又径沙州北段国曰浇河西南一百七十里有
黄沙沙南北一百二十里东西七十里西极大杨州
望黄沙犹若人委干糒于地都不生草木荡然黄沙
周回数百里沙州于是取号焉地理志曰汉宣帝神
爵二年置河关县(齐氏召南曰今本汉志是文在破羌县下岂误移于河关与抑俱有
卷二 第 18b 页 WYG0575-0038b.png
而一存一脱与全氏曰按道元注于破羌县亦有此语而所引是应劭说则知此是班固河关之本注而
应劭又再注之于破羌今本汉书于河关下失去元注于破羌下复脱应劭曰三字犹幸是文有可考耳)
盖取河之关塞也风俗通曰百里曰同总名为县县
元也首也从系倒首与县易偏矣言当元静平徭役
也释名又曰县县也县于郡矣黄义仲十三州记曰
县弦也弦以贞直言下体之居邻民之位不轻其誓
施绳用法不曲如弦弦声近县故以取名今县字在
半也(一清按此句疑有误)汉高帝六年令天下县邑城张晏曰
应劭又再注之于破羌今本汉书于河关下失去元注于破羌下复脱应劭曰三字犹幸是文有可考耳)
盖取河之关塞也风俗通曰百里曰同总名为县县
元也首也从系倒首与县易偏矣言当元静平徭役
也释名又曰县县也县于郡矣黄义仲十三州记曰
县弦也弦以贞直言下体之居邻民之位不轻其誓
施绳用法不曲如弦弦声近县故以取名今县字在
半也(一清按此句疑有误)汉高帝六年令天下县邑城张晏曰
卷二 第 19a 页 WYG0575-0038c.png
令各自筑其城也河水又东北流入西平郡界左合
二川南流入河又东北济川水注之水西南出滥渎
东北流入大谷谓之大谷水北径浇河城西南北流
注于河河水又东径浇河故城北有二城东西角倚
东北去西平二百二十里宋少帝景平中拜吐谷浑
阿豺(一清按通鉴宋纪作阿柴)为安西将军浇河公即此城也河
水又东北径黄川城河水又东径石城南左合北谷
水昔段颎击羌于石城投河坠坑而死者八百馀人
二川南流入河又东北济川水注之水西南出滥渎
东北流入大谷谓之大谷水北径浇河城西南北流
注于河河水又东径浇河故城北有二城东西角倚
东北去西平二百二十里宋少帝景平中拜吐谷浑
阿豺(一清按通鉴宋纪作阿柴)为安西将军浇河公即此城也河
水又东北径黄川城河水又东径石城南左合北谷
水昔段颎击羌于石城投河坠坑而死者八百馀人
卷二 第 19b 页 WYG0575-0038d.png
即于此也河水又东北径黄河城南西北去西平二
百一十七里河水又东北径广违城北(全氏曰先司空公曰广违
即广威音同字异宇文盖取此城以名县)又合乌头川水水发远川引纳
支津北径城东而北流注于河河水又东径邯川城
南城之左右历谷有二水(一清按后汉书马武传章怀注曰此水分流谓之东
西邯也)导自北山南径邯亭注于河河水又东临津溪
水注之水自南山北径临津城西而北流注于河河
水又东径临津城北白土城南十三州志曰左南津
百一十七里河水又东北径广违城北(全氏曰先司空公曰广违
即广威音同字异宇文盖取此城以名县)又合乌头川水水发远川引纳
支津北径城东而北流注于河河水又东径邯川城
南城之左右历谷有二水(一清按后汉书马武传章怀注曰此水分流谓之东
西邯也)导自北山南径邯亭注于河河水又东临津溪
水注之水自南山北径临津城西而北流注于河河
水又东径临津城北白土城南十三州志曰左南津
卷二 第 20a 页 WYG0575-0039a.png
西六十里有白土城城在大河之北而为缘河济渡
之处(全氏曰按胡三省曰汉左南津之白土城晋置白土县属金城郡其汉上郡之白土县乃后魏
新平郡之白土县不可溷也)魏凉州刺史郭淮(何氏曰据三国志淮领雍州非凉州
刺史盖史传之略)破羌遮塞于白土即此处矣河水又东左
会白土川水水出白土城西北下东南流径白土城
北又东南注于河河水又东北会两川右合二水参
差夹岸连襄负崄相望河北有层山山甚灵秀山峰
之上立石数百丈亭亭桀坚竞势争高远望嵾嵾若
之处(全氏曰按胡三省曰汉左南津之白土城晋置白土县属金城郡其汉上郡之白土县乃后魏
新平郡之白土县不可溷也)魏凉州刺史郭淮(何氏曰据三国志淮领雍州非凉州
刺史盖史传之略)破羌遮塞于白土即此处矣河水又东左
会白土川水水出白土城西北下东南流径白土城
北又东南注于河河水又东北会两川右合二水参
差夹岸连襄负崄相望河北有层山山甚灵秀山峰
之上立石数百丈亭亭桀坚竞势争高远望嵾嵾若
卷二 第 20b 页 WYG0575-0039b.png
攒图之托霄上其下层岩峭举壁岸无阶县岩之中
多石室焉室中若有积卷矣而世士罕有津逮(何氏曰归
太仆家钞本作津造)者因谓之积书岩岩堂之内每时见神人
往还矣盖鸿衣羽裳之士鍊精饵食之夫耳俗人不
悟其仙者乃谓之神鬼彼羌目鬼曰唐述复因名之
为唐述山指其堂密之居谓之唐述窟其怀道宗元
之士皮冠净发之徒亦往栖托焉故秦州记曰河峡
崖傍有二窟一曰唐述窟高四十丈西二里有时亮
多石室焉室中若有积卷矣而世士罕有津逮(何氏曰归
太仆家钞本作津造)者因谓之积书岩岩堂之内每时见神人
往还矣盖鸿衣羽裳之士鍊精饵食之夫耳俗人不
悟其仙者乃谓之神鬼彼羌目鬼曰唐述复因名之
为唐述山指其堂密之居谓之唐述窟其怀道宗元
之士皮冠净发之徒亦往栖托焉故秦州记曰河峡
崖傍有二窟一曰唐述窟高四十丈西二里有时亮
卷二 第 21a 页 WYG0575-0039c.png
窟高百丈广二十丈深三十丈藏古书五笥亮南安
人也(地理今释积石山在今河州北一百二十里水经注谓之唐述山其西五十里有积石关唐置
积石军于此山海经云积石山在金城河关县西南境中杜佑通典云禹施功自积石而东今西平郡龙
支县界山是也案诸家言积石者多以此为小积石别有大积石去此尚千馀里其说盖本于汉书西域
传谓河源出于阗北流与葱岭河合东注蒲昌海潜行地下南出于积石为中国河之文其实禹施功之
始即此积石更无所谓大积石也欧阳忞舆地广记云班固所载张骞穷河源事乃意度之非实见蒲昌
海与积石通流其言甚正盖河源在吐蕃境汉时吐蕃未通中国武帝以于阗山出玉案古图书乃名河
所出为昆崙后人遂并积石亦失其实耳至水经并云积石在葱岭之北则又失之远矣或讥杜佑主龙
人也(地理今释积石山在今河州北一百二十里水经注谓之唐述山其西五十里有积石关唐置
积石军于此山海经云积石山在金城河关县西南境中杜佑通典云禹施功自积石而东今西平郡龙
支县界山是也案诸家言积石者多以此为小积石别有大积石去此尚千馀里其说盖本于汉书西域
传谓河源出于阗北流与葱岭河合东注蒲昌海潜行地下南出于积石为中国河之文其实禹施功之
始即此积石更无所谓大积石也欧阳忞舆地广记云班固所载张骞穷河源事乃意度之非实见蒲昌
海与积石通流其言甚正盖河源在吐蕃境汉时吐蕃未通中国武帝以于阗山出玉案古图书乃名河
所出为昆崙后人遂并积石亦失其实耳至水经并云积石在葱岭之北则又失之远矣或讥杜佑主龙
卷二 第 21b 页 WYG0575-0039d.png
支之积石谓因唐置积石军于浇河故城而误考后汉书郡国志陇西郡河关县积石山在西南又桓帝
纪烧当羌叛段颎追击于积石注即禹贡导河积石在鄯州龙支县南是河州积石之名非始于唐矣一
清按此言积石主通典与禹贡锥指异锥指主水经注不以杜佑之言为然)下封有水导
自是山溪水南注河谓之唐述水河水又东径野亭
南又东流历研川谓之研川水又东北注于河谓之
野城口河水又东历凤林北凤林山名也五峦俱峙
耆彦云昔有凤鸟飞游五峰故山有斯目矣秦州记
曰枹罕原北名凤林川川中则黄河东流也河水又
纪烧当羌叛段颎追击于积石注即禹贡导河积石在鄯州龙支县南是河州积石之名非始于唐矣一
清按此言积石主通典与禹贡锥指异锥指主水经注不以杜佑之言为然)下封有水导
自是山溪水南注河谓之唐述水河水又东径野亭
南又东流历研川谓之研川水又东北注于河谓之
野城口河水又东历凤林北凤林山名也五峦俱峙
耆彦云昔有凤鸟飞游五峰故山有斯目矣秦州记
曰枹罕原北名凤林川川中则黄河东流也河水又
卷二 第 22a 页 WYG0575-0040a.png
东与漓水合水导源塞外羌中故地理志曰其水出
西塞外东北流历野虏中径消铜城西又东径河列
城东考地说无目盖出自戎方矣左右列水水出西
北溪东北流径列城北又东入漓水城居二水之会
也漓水又北径可石孤城西西戎之名也又东北右
合黑城溪水水出西北溪下东南流径黑城南又东
南枝水左出焉又东南入漓水又东北径榆城东榆
城溪水注之水出素和细越西北山下东南流径于
西塞外东北流历野虏中径消铜城西又东径河列
城东考地说无目盖出自戎方矣左右列水水出西
北溪东北流径列城北又东入漓水城居二水之会
也漓水又北径可石孤城西西戎之名也又东北右
合黑城溪水水出西北溪下东南流径黑城南又东
南枝水左出焉又东南入漓水又东北径榆城东榆
城溪水注之水出素和细越西北山下东南流径于
卷二 第 22b 页 WYG0575-0040b.png
细越川夷俗乡名也又东南出狄周峡东南右合黑
城溪之枝津津水上承溪水东北径黑城东东北注
之榆溪又东南径榆城南东北注漓水漓水又东北
径石门口山高崄绝对岸若门故峡得厥名矣疑即
皋兰山门也汉武帝元狩三年骠骑霍去病出陇西
至皋兰谓是山之关塞也应劭汉书音义曰皋兰在
陇西白石县塞外河名也孟康曰山关名也今是山
去河不远故论者疑目河山之间矣漓水又东北皋
城溪之枝津津水上承溪水东北径黑城东东北注
之榆溪又东南径榆城南东北注漓水漓水又东北
径石门口山高崄绝对岸若门故峡得厥名矣疑即
皋兰山门也汉武帝元狩三年骠骑霍去病出陇西
至皋兰谓是山之关塞也应劭汉书音义曰皋兰在
陇西白石县塞外河名也孟康曰山关名也今是山
去河不远故论者疑目河山之间矣漓水又东北皋
卷二 第 23a 页 WYG0575-0040c.png
兰山水自山左右翼注漓水漓水又东白石川水注
之水出县西北山下东南流枝津东注焉白石川水
又南径白石城西而注漓水漓水又东径白石县故
城南王莽更曰顺砾阚骃曰白石县在狄道西北二
百八十五里漓水径其北今漓水东南注之而不出
其北也漓水又东径白石山北(应劭曰白石山在东)罗溪水注
之水出西南山下东入漓水漓水又东左合罕开南
溪水出罕开西东南流径罕开南(十三州志曰广大坂在枹罕西北罕
之水出县西北山下东南流枝津东注焉白石川水
又南径白石城西而注漓水漓水又东径白石县故
城南王莽更曰顺砾阚骃曰白石县在狄道西北二
百八十五里漓水径其北今漓水东南注之而不出
其北也漓水又东径白石山北(应劭曰白石山在东)罗溪水注
之水出西南山下东入漓水漓水又东左合罕开南
溪水出罕开西东南流径罕开南(十三州志曰广大坂在枹罕西北罕
卷二 第 23b 页 WYG0575-0040d.png
开在焉一清按此句有脱字顾氏祖禹方舆纪要云罕开谷有河州西水经注白石县东有罕开渡又东
则枹罕故城也盖误以溪为渡)昔慕容吐谷浑自燕历阴山西驰而
创居于此漓水又东径枹罕县故城南(应劭曰枹罕羌侯邑也十
三州志曰枹罕县在郡西二百一十里一清按汉志枹罕县属金城郡续志属陇西郡)漓水在
城南门前东过也漓水又东北故城川水注之水有
二原南源出西南山下东北流径金纽北岭北又东
北径一故城南又东北与北水会北源自西南径故
城北右入南水乱流东北注漓水漓水又东北左合
则枹罕故城也盖误以溪为渡)昔慕容吐谷浑自燕历阴山西驰而
创居于此漓水又东径枹罕县故城南(应劭曰枹罕羌侯邑也十
三州志曰枹罕县在郡西二百一十里一清按汉志枹罕县属金城郡续志属陇西郡)漓水在
城南门前东过也漓水又东北故城川水注之水有
二原南源出西南山下东北流径金纽北岭北又东
北径一故城南又东北与北水会北源自西南径故
城北右入南水乱流东北注漓水漓水又东北左合
卷二 第 24a 页 WYG0575-0041a.png
白石川之枝津水上承白石川东径白石城北又东
绝罕开溪又东径枹罕城南又东入漓水漓水又东
北出峡北流注于河地理志曰漓水出白石县西塞
外东至枹罕入河河水又径左南城南十三州志曰
石城西一百四十里有左南城者也秦州记曰枹罕
有河夹岸岸广四十丈义熙中乞佛于此河上作飞
桥桥高五十丈三年乃就地理志曰水出塞外羌中
沙州记曰建初二年嵹城东北三百里有曾城城临
绝罕开溪又东径枹罕城南又东入漓水漓水又东
北出峡北流注于河地理志曰漓水出白石县西塞
外东至枹罕入河河水又径左南城南十三州志曰
石城西一百四十里有左南城者也秦州记曰枹罕
有河夹岸岸广四十丈义熙中乞佛于此河上作飞
桥桥高五十丈三年乃就地理志曰水出塞外羌中
沙州记曰建初二年嵹城东北三百里有曾城城临
卷二 第 24b 页 WYG0575-0041b.png
洮水者也昔羌攻南部都尉于临洮上遣行车骑将
军马防与长水校尉耿恭救之诸羌退聚洮阳即此
城也洮水又东径共和山南城在四山中洮水又东
径迷和城北羌名也(一清按魏志邓艾传景元三年破姜维于侯和通鉴齐武帝纪
魏主召吐谷浑王伏连筹入朝伏连筹辞疾不至辄修临洮泥和二城置戍兵守焉胡三省曰泥和即水
经注所谓迷和城洮水径其南又径洮阳城东宋白曰洮州临洮郡城本名泥阳在洮水之北乃吐谷浑
所筑南临洮水极险峻今谓之洪和城共和即洪和也侯和即泥和亦即迷和耳一清按共和山迷和城
蜀汉姜维与魏邓艾战于侯和后魏太和十五年吐谷浑王伏连筹修泥和城枹罕镇将长孙百年攻拔
军马防与长水校尉耿恭救之诸羌退聚洮阳即此
城也洮水又东径共和山南城在四山中洮水又东
径迷和城北羌名也(一清按魏志邓艾传景元三年破姜维于侯和通鉴齐武帝纪
魏主召吐谷浑王伏连筹入朝伏连筹辞疾不至辄修临洮泥和二城置戍兵守焉胡三省曰泥和即水
经注所谓迷和城洮水径其南又径洮阳城东宋白曰洮州临洮郡城本名泥阳在洮水之北乃吐谷浑
所筑南临洮水极险峻今谓之洪和城共和即洪和也侯和即泥和亦即迷和耳一清按共和山迷和城
蜀汉姜维与魏邓艾战于侯和后魏太和十五年吐谷浑王伏连筹修泥和城枹罕镇将长孙百年攻拔
卷二 第 25a 页 WYG0575-0041c.png
之四名总为一地音声之转耳后魏于此置洪和郡后周于此置美相县在今陜西洮州卫南)又东
径甘积亭历望曲在临洮西南去龙桑城二百里洮
水又东径临洮县故城北禹治洪水西至洮水之上
见长人受黑玉书于斯水上洮水又东北流屈而径
索西城西建初二年马防耿恭从五溪祥(朱氏谋㙔笺曰
一作艗㯼)谷出索西与羌战破之筑索西徙陇西南部都
尉居之亦曰赤水城亦曰临洮东城也沙州记曰从
东洮至西洮一百二十里者也洮水又屈而北径龙
径甘积亭历望曲在临洮西南去龙桑城二百里洮
水又东径临洮县故城北禹治洪水西至洮水之上
见长人受黑玉书于斯水上洮水又东北流屈而径
索西城西建初二年马防耿恭从五溪祥(朱氏谋㙔笺曰
一作艗㯼)谷出索西与羌战破之筑索西徙陇西南部都
尉居之亦曰赤水城亦曰临洮东城也沙州记曰从
东洮至西洮一百二十里者也洮水又屈而北径龙
卷二 第 25b 页 WYG0575-0041d.png
桑城西而西北流马防以建初二年从安故五溪出
龙桑开通旧路者也俗名龙城(一清按龙桑城六朝史亦作桑城通鉴因
之盖省文也不然郦以为俗名龙城岂又有桑城一名乎)洮水又西北径步和亭
东步和川水注之水出西山下东北流出山径步和
亭北东北注洮水洮水又北出门峡历东历川蕈垲
川水注之水出桑岚西溪东流历桑岚川又东径蕈
垲川北东入洮水洮水又北历峡径偏桥出夷始梁
右合蕈垲川水东南石底横下北历蕈垲川西北注
龙桑开通旧路者也俗名龙城(一清按龙桑城六朝史亦作桑城通鉴因
之盖省文也不然郦以为俗名龙城岂又有桑城一名乎)洮水又西北径步和亭
东步和川水注之水出西山下东北流出山径步和
亭北东北注洮水洮水又北出门峡历东历川蕈垲
川水注之水出桑岚西溪东流历桑岚川又东径蕈
垲川北东入洮水洮水又北历峡径偏桥出夷始梁
右合蕈垲川水东南石底横下北历蕈垲川西北注
卷二 第 26a 页 WYG0575-0042a.png
洮水洮水又东北径龙桑城东又北会蓝川水水源
出东历川西北溪南流(一清按此处有脱字)历川东北流径蓝
川历水城北(一清按魏书地形志洪和郡蓝川县真君八年置)东入洮水洮
水又北径外羌城西又北径和博城东城在山内左
合和博川川水出城西南山下东北径和博城南东
北注于洮水洮水北径安故县故城西地理志曰陇
西之属县也十三州志曰县在郡南四十七里盖延
转击狄道安故五溪反羌大破之即此也洮水又北
出东历川西北溪南流(一清按此处有脱字)历川东北流径蓝
川历水城北(一清按魏书地形志洪和郡蓝川县真君八年置)东入洮水洮
水又北径外羌城西又北径和博城东城在山内左
合和博川川水出城西南山下东北径和博城南东
北注于洮水洮水北径安故县故城西地理志曰陇
西之属县也十三州志曰县在郡南四十七里盖延
转击狄道安故五溪反羌大破之即此也洮水又北
卷二 第 26b 页 WYG0575-0042b.png
径降狄道故城西阚骃曰今曰武始也洮水在城西
北下又北陇水注之即山海经所谓滥水也水出鸟
鼠山西北高城岭西径陇底其山崖崩落者声闻数
百里故扬雄称响若坻颓是也又西北历白石山下
地理志曰降狄道东有白石山(一清按狄道称降渭水篇陇县亦称降乐
史太平寰宇记云兰州狄道县汉书地理志属陇西郡惠帝时改为武始郡以狄道为降狄道则是晋时
改称道元引班志称降斯其缪耳)滥水又西北径武阶城南又西北
径降狄道故城东百官表曰县有蛮夷谓之道有公
北下又北陇水注之即山海经所谓滥水也水出鸟
鼠山西北高城岭西径陇底其山崖崩落者声闻数
百里故扬雄称响若坻颓是也又西北历白石山下
地理志曰降狄道东有白石山(一清按狄道称降渭水篇陇县亦称降乐
史太平寰宇记云兰州狄道县汉书地理志属陇西郡惠帝时改为武始郡以狄道为降狄道则是晋时
改称道元引班志称降斯其缪耳)滥水又西北径武阶城南又西北
径降狄道故城东百官表曰县有蛮夷谓之道有公
卷二 第 27a 页 WYG0575-0042c.png
主谓之邑(全氏曰按本表曰列侯所食县曰国皇太后皇后公主所食曰邑有蛮夷曰道今钞
变割截不可晓)应劭曰反舌左衽不与华同须有译言乃通
也汉陇西郡治秦昭王二十八年置应劭曰有陇坻
在其东故曰陇西也神仙传曰封君达陇西人服鍊
水银年百岁视之如年三十许骑青牛故号青牛道
士王莽更郡县之名郡曰厌戎县曰操虏也昔马援
为陇西太守六年为狄道开渠引水种粳稻而郡中
乐业即此水也滥水又西北流注于洮水右合二水
变割截不可晓)应劭曰反舌左衽不与华同须有译言乃通
也汉陇西郡治秦昭王二十八年置应劭曰有陇坻
在其东故曰陇西也神仙传曰封君达陇西人服鍊
水银年百岁视之如年三十许骑青牛故号青牛道
士王莽更郡县之名郡曰厌戎县曰操虏也昔马援
为陇西太守六年为狄道开渠引水种粳稻而郡中
乐业即此水也滥水又西北流注于洮水右合二水
卷二 第 27b 页 WYG0575-0042d.png
左会大夏川水水出西山二源合舍而乱流径金柳
城南(全氏曰金柳亦金纽之转音魏书地形志大夏县有金柳城)十三州志曰大
夏县西有故金柳城去县四十里本都尉治又东北
径大夏县故城南地理志曰王莽之顺夏晋书地道
记曰县有禹庙禹所出也又东北出山注于洮水洮
水又北翼带三水乱流北入河地理志曰洮水北至
枹罕东入河是也
又东过金城允吾县北
城南(全氏曰金柳亦金纽之转音魏书地形志大夏县有金柳城)十三州志曰大
夏县西有故金柳城去县四十里本都尉治又东北
径大夏县故城南地理志曰王莽之顺夏晋书地道
记曰县有禹庙禹所出也又东北出山注于洮水洮
水又北翼带三水乱流北入河地理志曰洮水北至
枹罕东入河是也
又东过金城允吾县北
卷二 第 28a 页 WYG0575-0043a.png
金城郡治也汉昭帝始元六年置王莽之西海也莽
又更允吾为脩远县河水径其南不在其北西有湟
水出塞外东径西王母石室石釜西海盐池北故阚
骃曰其西即湟水之源也地理志曰湟水所出也(一清
按汉志金城郡临羌县西北至塞外有西王母石室仙海盐池北则湟水所出东至允吾入河西有须抵
池善长所引似有割截之误且先引注文而后言临羌亦未合又仙海疑当作□海仙□字形相近致讹)
湟水又东南流径龙夷城故西零之地也十三州志
曰城在临羌新县西三百一十里王莽纳西零之献
又更允吾为脩远县河水径其南不在其北西有湟
水出塞外东径西王母石室石釜西海盐池北故阚
骃曰其西即湟水之源也地理志曰湟水所出也(一清
按汉志金城郡临羌县西北至塞外有西王母石室仙海盐池北则湟水所出东至允吾入河西有须抵
池善长所引似有割截之误且先引注文而后言临羌亦未合又仙海疑当作□海仙□字形相近致讹)
湟水又东南流径龙夷城故西零之地也十三州志
曰城在临羌新县西三百一十里王莽纳西零之献
卷二 第 28b 页 WYG0575-0043b.png
以为西海郡治此城湟水又东南径卑禾羌海北有
盐池阚骃曰县西有卑禾羌海者也(一清按汉志临羌县下注引阚
骃曰西有卑和羌即献王莽地为西海郡者也)世谓之青海东去西平二百
五十里(一清按太平寰宇记甘州张掖县下云甘峻山一名绀峻山水经注云张水历绀峻山南
与张掖河合即鲜水也今本无之方舆纪要云西海亦曰仙海郦道元曰古西仙之地也亦曰青海亦曰
卑禾羌海亦曰鲜水海亦曰允吾谷盐池西海则其总名也在张掖境谓之张掖水)湟水东流
径湟中城北故小月氏之地也十三州志曰西平张
掖之间大月氏之别小月氏之国范晔后汉书曰湟
盐池阚骃曰县西有卑禾羌海者也(一清按汉志临羌县下注引阚
骃曰西有卑和羌即献王莽地为西海郡者也)世谓之青海东去西平二百
五十里(一清按太平寰宇记甘州张掖县下云甘峻山一名绀峻山水经注云张水历绀峻山南
与张掖河合即鲜水也今本无之方舆纪要云西海亦曰仙海郦道元曰古西仙之地也亦曰青海亦曰
卑禾羌海亦曰鲜水海亦曰允吾谷盐池西海则其总名也在张掖境谓之张掖水)湟水东流
径湟中城北故小月氏之地也十三州志曰西平张
掖之间大月氏之别小月氏之国范晔后汉书曰湟
卷二 第 29a 页 WYG0575-0043c.png
中月氏胡者其王为匈奴所杀馀种分散西踰葱岭
其弱者南入山从羌居止故受小月氏之名也后汉
西羌傅曰羌无弋爰剑者秦厉公时以奴𨽻亡入三
河羌怪为神推以为豪河湟之间多禽兽以射猎为
事遂见敬信依者甚众(沈氏炳巽曰道元引此文不甚了然爰剑以被焚不死故
羌神之又以教民田畜故羌敬信之不应节去)其曾孙忍因留湟中为湟中
羌也湟水又东右控四水导源四溪东北流注于湟
湟水又东径赤城北而东入径戎峡口右合羌水水
其弱者南入山从羌居止故受小月氏之名也后汉
西羌傅曰羌无弋爰剑者秦厉公时以奴𨽻亡入三
河羌怪为神推以为豪河湟之间多禽兽以射猎为
事遂见敬信依者甚众(沈氏炳巽曰道元引此文不甚了然爰剑以被焚不死故
羌神之又以教民田畜故羌敬信之不应节去)其曾孙忍因留湟中为湟中
羌也湟水又东右控四水导源四溪东北流注于湟
湟水又东径赤城北而东入径戎峡口右合羌水水
卷二 第 29b 页 WYG0575-0043d.png
出西南山下径护羌城东故护羌校尉治又东北径
临羌城西东北流注于湟湟水又东径临羌县故城
北汉武帝元狩元年以封孙都为侯国(沈氏曰据史汉表乃封临
蔡非临羌是元封非元狩全氏曰临蔡汉表云属河内当是乡亭之名也)王莽之监羌也
谓之绥戎城非也湟水又东卢溪水注之水出西南
卢川东北流注于湟水湟水又东径临羌新县故城
南阚骃曰临羌新县在郡西百八十里湟水径城南
也城有东西门西北隅有子城湟水又东右合溜溪
临羌城西东北流注于湟湟水又东径临羌县故城
北汉武帝元狩元年以封孙都为侯国(沈氏曰据史汉表乃封临
蔡非临羌是元封非元狩全氏曰临蔡汉表云属河内当是乡亭之名也)王莽之监羌也
谓之绥戎城非也湟水又东卢溪水注之水出西南
卢川东北流注于湟水湟水又东径临羌新县故城
南阚骃曰临羌新县在郡西百八十里湟水径城南
也城有东西门西北隅有子城湟水又东右合溜溪
卷二 第 30a 页 WYG0575-0044a.png
伏溜石杜蠡四川东北流注之左会临羌溪水水发
新县西北东北流历县北东南入湟水湟水又东龙
驹川水注之水右出西南山下东北流径龙驹城北
流注于湟水湟水又东长宁州水注之水出松山东
南流径晋昌城晋昌川水注之长宁水又东南养女
川水注之水发养女北山有二源皆长湍远发南总
一川径养女山谓之养女川(一清按太平御览云彼羌多祷而祈女)阚
骃曰长宁亭北有养女岭即浩娓之西西平之北山
新县西北东北流历县北东南入湟水湟水又东龙
驹川水注之水右出西南山下东北流径龙驹城北
流注于湟水湟水又东长宁州水注之水出松山东
南流径晋昌城晋昌川水注之长宁水又东南养女
川水注之水发养女北山有二源皆长湍远发南总
一川径养女山谓之养女川(一清按太平御览云彼羌多祷而祈女)阚
骃曰长宁亭北有养女岭即浩娓之西西平之北山
卷二 第 30b 页 WYG0575-0044b.png
也乱流出峡南径长宁亭东城有东西门东北隅有
金城去西平西北四十里十三州志曰六十里远矣
长宁水又东南与一水合水出西山东南流水南山
上有风伯祠春秋祭之其水东南径长宁亭南东入
长宁水长宁水又东南流注于湟水湟水又东牛心
川水注之水出西南远山东北流径牛心堆东又北
径西平亭西东北入湟水湟水又径西平城北东城
即故亭也汉景帝六年封陇西太守北地公孙浑邪
金城去西平西北四十里十三州志曰六十里远矣
长宁水又东南与一水合水出西山东南流水南山
上有风伯祠春秋祭之其水东南径长宁亭南东入
长宁水长宁水又东南流注于湟水湟水又东牛心
川水注之水出西南远山东北流径牛心堆东又北
径西平亭西东北入湟水湟水又径西平城北东城
即故亭也汉景帝六年封陇西太守北地公孙浑邪
卷二 第 31a 页 WYG0575-0044c.png
为侯国(沈氏曰据史汉表俱作平曲其子贺传亦作平曲乃东海之属县全氏曰索隐曰汉表在
高城则是渤海非东海也今本无之盖脱失也寰宇记曰在霸州永清县汉志东海有二平曲县齐召南
曰县邑同名者皆异郡故或加东西字以别之东海一郡而平曲二县同名殊不可晓以莽所改一曰平
端一曰端平推之或者第二平曲是曲平乎道元以为西平盖误以西为曲耳一清按后汉书万修传永
初七年邓太后诏封修曾礼为曲平亭侯则以第二平曲为曲平非无證也)魏黄初中立
西平郡凭倚故亭增筑南西北三城以为郡治湟水
又东径土楼南楼北倚山原峰高三百尺有若削成
楼下有神祠彫墙故壁存焉阚骃曰西平亭北有土
高城则是渤海非东海也今本无之盖脱失也寰宇记曰在霸州永清县汉志东海有二平曲县齐召南
曰县邑同名者皆异郡故或加东西字以别之东海一郡而平曲二县同名殊不可晓以莽所改一曰平
端一曰端平推之或者第二平曲是曲平乎道元以为西平盖误以西为曲耳一清按后汉书万修传永
初七年邓太后诏封修曾礼为曲平亭侯则以第二平曲为曲平非无證也)魏黄初中立
西平郡凭倚故亭增筑南西北三城以为郡治湟水
又东径土楼南楼北倚山原峰高三百尺有若削成
楼下有神祠彫墙故壁存焉阚骃曰西平亭北有土
卷二 第 31b 页 WYG0575-0044d.png
楼神祠者也今在亭东北五里右则五泉注之泉发
西平亭北雁次相缀东北流至土楼南北入湟水湟
水又东右合葱谷水水有四源各出一溪乱流注于
湟水又东径东亭北东出漆峡山峡也东流右则漆
谷常溪注之左则甘夷川水入焉湟水又东安夷川
水注之水发远山西北径控众川北屈径安夷城西
北东入湟水湟水又东径安夷县故城城有东西门
去西平亭东七十里阚骃曰四十里湟水又东左合
西平亭北雁次相缀东北流至土楼南北入湟水湟
水又东右合葱谷水水有四源各出一溪乱流注于
湟水又东径东亭北东出漆峡山峡也东流右则漆
谷常溪注之左则甘夷川水入焉湟水又东安夷川
水注之水发远山西北径控众川北屈径安夷城西
北东入湟水湟水又东径安夷县故城城有东西门
去西平亭东七十里阚骃曰四十里湟水又东左合
卷二 第 32a 页 WYG0575-0045a.png
宜春水水出东北宜春溪西南流至于安夷南入湟
水湟水又东勒且溪水注之水出县东南勒且溪北
流径安夷城东而北入湟水湟水有勒且之名疑即
此号也阚骃曰金城河初与浩亹河合又与勒且河
合者也湟水又东左合承流谷水南入右会达扶东
西二溪水参差北注乱流东出六谷山也东流期顿
鸡谷二水北流注之又东吐那孤长门两川南流入
湟水湟水又东径乐都城南(一清按后汉书马武传又战于洛都谷章怀注
水湟水又东勒且溪水注之水出县东南勒且溪北
流径安夷城东而北入湟水湟水有勒且之名疑即
此号也阚骃曰金城河初与浩亹河合又与勒且河
合者也湟水又东左合承流谷水南入右会达扶东
西二溪水参差北注乱流东出六谷山也东流期顿
鸡谷二水北流注之又东吐那孤长门两川南流入
湟水湟水又东径乐都城南(一清按后汉书马武传又战于洛都谷章怀注
卷二 第 32b 页 WYG0575-0045b.png
云湟水一名洛都水西自吐谷浑界入在今鄯州湟水县洛都即洛都也)东流右合来谷
乞斤流二水左会阳非流溪细谷三水东径破羌县
故城南应劭曰汉宣帝神爵二年置城省南门十三
州志曰湟水河在南门前东过六谷水自南破羌川
自北左右翼注湟水又东南径小晋兴城北故都尉
治阚骃曰允吾县西四十里有小晋兴城也湟水又
东与閤门河合即浩亹河也水出西塞外东入塞径
敦煌酒泉张掖南东南径西平之鲜谷塞尉故城南
乞斤流二水左会阳非流溪细谷三水东径破羌县
故城南应劭曰汉宣帝神爵二年置城省南门十三
州志曰湟水河在南门前东过六谷水自南破羌川
自北左右翼注湟水又东南径小晋兴城北故都尉
治阚骃曰允吾县西四十里有小晋兴城也湟水又
东与閤门河合即浩亹河也水出西塞外东入塞径
敦煌酒泉张掖南东南径西平之鲜谷塞尉故城南
卷二 第 33a 页 WYG0575-0045c.png
又东南与湛水合水有二源西水出白岭下东源发
于白岸谷合为一川东南流至雾山注閤门河閤门
河又东径养女北山东南左合南流川水出北山南
流入于閤门河河又东径浩亹县故城南王莽改曰
兴武矣阚骃曰浩读閤也故亦曰閤门水两兼其称
矣又东流注于湟水故地理志曰浩亹水东至允吾
入湟水(一清按师古曰浩音诰水名也亹者水流峡山岸深若门也今俗呼此水为閤门河盖疾
言之耳)又东径允吾县北为郑伯津与涧水合水出令
于白岸谷合为一川东南流至雾山注閤门河閤门
河又东径养女北山东南左合南流川水出北山南
流入于閤门河河又东径浩亹县故城南王莽改曰
兴武矣阚骃曰浩读閤也故亦曰閤门水两兼其称
矣又东流注于湟水故地理志曰浩亹水东至允吾
入湟水(一清按师古曰浩音诰水名也亹者水流峡山岸深若门也今俗呼此水为閤门河盖疾
言之耳)又东径允吾县北为郑伯津与涧水合水出令
卷二 第 33b 页 WYG0575-0045d.png
居县西北塞外南流径其县故城西汉武帝元鼎二
年置王莽之罕虏也又南径永登亭西历黑石谷南
流注郑伯津湟水又东径允街县故城南汉宣帝神
爵二年置王莽之脩远亭也(一清按汉志无亭字然莽改允吾县为脩远则
此宜有亭字以别于郡治今汉书有脱文当以水经注补之)县有龙泉出允街谷
泉眼之中水文成交龙或试挠破之寻平成龙畜生
将饮者皆畏避而走谓之龙泉下入湟水湟水又东
径枝阳县逆水注之水出允吾县之参街谷东南流
年置王莽之罕虏也又南径永登亭西历黑石谷南
流注郑伯津湟水又东径允街县故城南汉宣帝神
爵二年置王莽之脩远亭也(一清按汉志无亭字然莽改允吾县为脩远则
此宜有亭字以别于郡治今汉书有脱文当以水经注补之)县有龙泉出允街谷
泉眼之中水文成交龙或试挠破之寻平成龙畜生
将饮者皆畏避而走谓之龙泉下入湟水湟水又东
径枝阳县逆水注之水出允吾县之参街谷东南流
卷二 第 34a 页 WYG0575-0046a.png
径街亭城南又东南径阳非亭北又东南径广武城
西故广武都尉治郭淮破羌治无戴于此处也城之
西南二十许里水西有马蹄谷汉武帝闻大宛有天
马遣李广利伐之始得此马有角为奇故汉武天马
之歌曰天马来兮历无草径千里兮巡东道胡马感
北风之思遂顿羁绝绊骧首而驰晨发京城食时至
敦煌北塞外长鸣而去因名其处曰候马亭今晋昌
郡南及广武马蹄谷盘石上马迹若践泥中有自然
西故广武都尉治郭淮破羌治无戴于此处也城之
西南二十许里水西有马蹄谷汉武帝闻大宛有天
马遣李广利伐之始得此马有角为奇故汉武天马
之歌曰天马来兮历无草径千里兮巡东道胡马感
北风之思遂顿羁绝绊骧首而驰晨发京城食时至
敦煌北塞外长鸣而去因名其处曰候马亭今晋昌
郡南及广武马蹄谷盘石上马迹若践泥中有自然
卷二 第 34b 页 WYG0575-0046b.png
之形故其俗号曰天马径夷人在边效刻足有大小
之迹体状不同视之便别矣水又东径枝阳县故城
南东南入于湟水地理志曰逆水出允吾参街谷东
至枝阳入湟(一清按汉志谓之乌亭逆水)湟水又东流注于金城
河即积石之黄河也阚骃曰河至金城县谓之金城
河随地为名也释氏西域记曰牢兰海东伏流龙沙
堆在屯皇(一清按屯皇即敦煌师古曰敦音屯汉志曰敦煌郡有白龙沙堆)东南四
百里阿步干(一清按通鉴晋纪魏冀州刺史阿薄干胡三省注魏书官氏内入诸姓阿伏干
之迹体状不同视之便别矣水又东径枝阳县故城
南东南入于湟水地理志曰逆水出允吾参街谷东
至枝阳入湟(一清按汉志谓之乌亭逆水)湟水又东流注于金城
河即积石之黄河也阚骃曰河至金城县谓之金城
河随地为名也释氏西域记曰牢兰海东伏流龙沙
堆在屯皇(一清按屯皇即敦煌师古曰敦音屯汉志曰敦煌郡有白龙沙堆)东南四
百里阿步干(一清按通鉴晋纪魏冀州刺史阿薄干胡三省注魏书官氏内入诸姓阿伏干
卷二 第 35a 页 WYG0575-0046c.png
氏后为阿氏薄伏皆与步音通转而人又取山之号为姓名也)鲜卑山(一清按三字注中注)东
流至金城为大河出昆崙昆崙即阿耨达山也河水
又东径石城南谓之石城津阚骃曰在金城西北矣
河水又东南径金城县故城北应劭曰初筑城得金
故曰金城也汉书集注薛瓒云金者取其坚固也故
墨子有金城汤池之言矣王莽之金屏也世本曰鲧
作城风俗通曰城盛也从土成声管子曰内之为城
外之为郭郭外之土开池高则沟之命之曰金城十
流至金城为大河出昆崙昆崙即阿耨达山也河水
又东径石城南谓之石城津阚骃曰在金城西北矣
河水又东南径金城县故城北应劭曰初筑城得金
故曰金城也汉书集注薛瓒云金者取其坚固也故
墨子有金城汤池之言矣王莽之金屏也世本曰鲧
作城风俗通曰城盛也从土成声管子曰内之为城
外之为郭郭外之土开池高则沟之命之曰金城十
卷二 第 35b 页 WYG0575-0046d.png
三州志曰大河在金城北门东流有梁泉注之泉出
县之南山按耆旧言梁晖字始娥汉大将军梁冀后
冀诛入羌后其祖父为羌所推为渠帅而居此城土
荒民乱晖将移居枹罕出顿此山为群羌围迫无水
晖以所执榆鞭竖地以青羊祈山神泉涌出榆木成
林其水自县北流注于河也
又东过榆中县北
昔蒙恬为秦北逐戎人开榆中之地按地理志曰金
县之南山按耆旧言梁晖字始娥汉大将军梁冀后
冀诛入羌后其祖父为羌所推为渠帅而居此城土
荒民乱晖将移居枹罕出顿此山为群羌围迫无水
晖以所执榆鞭竖地以青羊祈山神泉涌出榆木成
林其水自县北流注于河也
又东过榆中县北
昔蒙恬为秦北逐戎人开榆中之地按地理志曰金
卷二 第 36a 页 WYG0575-0047a.png
城郡之属县也故徐广史记音义曰榆中在金城即
阮嗣宗劝进文所谓榆中以南者也(一清按任氏广书叙指南曰水
经河州地名曰榆城太平寰宇记河州枹罕县榆城溪乌头川在郡东方舆纪要兰州有榆中城汉县杜
佑以为即故大小榆谷误也)
又东过天水北界
菀川水出勇士县之子城南山东北流历此成川世
谓之子城川又北径牧师菀故汉牧菀之地也羌豪
迷吾等万馀人到襄武首阳平襄勇士至此抄菀马
阮嗣宗劝进文所谓榆中以南者也(一清按任氏广书叙指南曰水
经河州地名曰榆城太平寰宇记河州枹罕县榆城溪乌头川在郡东方舆纪要兰州有榆中城汉县杜
佑以为即故大小榆谷误也)
又东过天水北界
菀川水出勇士县之子城南山东北流历此成川世
谓之子城川又北径牧师菀故汉牧菀之地也羌豪
迷吾等万馀人到襄武首阳平襄勇士至此抄菀马
卷二 第 36b 页 WYG0575-0047b.png
焚烧亭驿即此处也又曰菀川水地为龙马之沃土
故马援请与田户中分以自结也有东西二菀城相
去七里西城即乞佛所都也又北入于河也
又北过武威媪围县东北
河水径其界东北流县西南有泉源东径其县南又
东北入河也(全氏曰按胡三省曰秃发傉檀之拒赫连其臣焦朗劝令从温围水北渡疑因
媪围县得名讹媪为温也前此晋马隆讨凉州鲜卑渡温水则省文也后此拓跋伐沮渠李顺谓自温圉
水至姑臧则又讹围为圉矣是即道元所谓泉源径县南入河者)
故马援请与田户中分以自结也有东西二菀城相
去七里西城即乞佛所都也又北入于河也
又北过武威媪围县东北
河水径其界东北流县西南有泉源东径其县南又
东北入河也(全氏曰按胡三省曰秃发傉檀之拒赫连其臣焦朗劝令从温围水北渡疑因
媪围县得名讹媪为温也前此晋马隆讨凉州鲜卑渡温水则省文也后此拓跋伐沮渠李顺谓自温圉
水至姑臧则又讹围为圉矣是即道元所谓泉源径县南入河者)
卷二 第 37a 页 WYG0575-0047c.png
又东北过天水勇士县北
地理志曰满福也属国都尉治(一清按汉志勇士县下云属国都尉治满
福似别是一城道元颠倒引之有舛误也)王莽更名之曰纪德水出县山
(全氏曰此句有脱文当云有水出县西后汉书西羌传赵冲复追羌到建威鹯阴河章怀注曰续汉志建
威作武威鹯阴县名属安定后汉属武威来白曰即水经河水东北过勇士县处也)世谓之二
十八渡水东北流溪涧萦曲途出其中径二十八渡
行者勤于溯涉故因名焉北径其县而下注河又有
赤晔川水南出赤蒿谷北流径赤晔川又北径牛官
地理志曰满福也属国都尉治(一清按汉志勇士县下云属国都尉治满
福似别是一城道元颠倒引之有舛误也)王莽更名之曰纪德水出县山
(全氏曰此句有脱文当云有水出县西后汉书西羌传赵冲复追羌到建威鹯阴河章怀注曰续汉志建
威作武威鹯阴县名属安定后汉属武威来白曰即水经河水东北过勇士县处也)世谓之二
十八渡水东北流溪涧萦曲途出其中径二十八渡
行者勤于溯涉故因名焉北径其县而下注河又有
赤晔川水南出赤蒿谷北流径赤晔川又北径牛官
卷二 第 37b 页 WYG0575-0047d.png
川又北径义城西北北流历三城川而北流注于河
也
又东北过安定北界麦田山
河水东北流径安定祖厉县故城西北汉武帝元鼎
五年幸雍遂踰陇登空同西临祖厉河而还即于此
也王莽更名之曰乡礼也李斐曰音赖(一清按五字注中注全氏
曰汉书注李斐云祖厉音嗟赖祖字从衣不从示从示者作阻声是也)又东北祖厉川
水注之水出祖厉南山北流径祖厉县而西北流注
也
又东北过安定北界麦田山
河水东北流径安定祖厉县故城西北汉武帝元鼎
五年幸雍遂踰陇登空同西临祖厉河而还即于此
也王莽更名之曰乡礼也李斐曰音赖(一清按五字注中注全氏
曰汉书注李斐云祖厉音嗟赖祖字从衣不从示从示者作阻声是也)又东北祖厉川
水注之水出祖厉南山北流径祖厉县而西北流注
卷二 第 38a 页 WYG0575-0048a.png
于河河水又东北径麦田城西又北与麦田泉水合
水出城西北西南流注于河河水又东北径麦田山
西谷山在安定西北六百四十里河水又东北径于
黑城北又东北高平川水注之即苦水也水出高平
大陇山苦水谷建武八年世祖征隗嚣从高平第一
苦水谷入即是谷也东北流径高平县故城东汉武
帝元鼎三年置安定郡治也王莽更名其县曰铺睦
西十里有独阜阜上有故台台侧有风伯坛故世俗
水出城西北西南流注于河河水又东北径麦田山
西谷山在安定西北六百四十里河水又东北径于
黑城北又东北高平川水注之即苦水也水出高平
大陇山苦水谷建武八年世祖征隗嚣从高平第一
苦水谷入即是谷也东北流径高平县故城东汉武
帝元鼎三年置安定郡治也王莽更名其县曰铺睦
西十里有独阜阜上有故台台侧有风伯坛故世俗
卷二 第 38b 页 WYG0575-0048b.png
呼此阜为风堆其水又北龙泉水注之水出县东北
七里龙泉东北流注高平川川水北出秦长城城在
县北一十五里又西北流径东西二太娄故城门北
合一水水有五源咸出陇山西东水发源县西南二
十六里湫渊渊在四山中(一清按汉志安定郡朝那县有湫渊祠说文云安定
朝那有湫泉刘昭补注续志云朝那有湫渊方四十里停不流冬夏不增减不生草木)湫水北
流西北出长城北与次水会水出县西南四十里长
城西山中北流径魏行宫故殿东又北次水注之水
七里龙泉东北流注高平川川水北出秦长城城在
县北一十五里又西北流径东西二太娄故城门北
合一水水有五源咸出陇山西东水发源县西南二
十六里湫渊渊在四山中(一清按汉志安定郡朝那县有湫渊祠说文云安定
朝那有湫泉刘昭补注续志云朝那有湫渊方四十里停不流冬夏不增减不生草木)湫水北
流西北出长城北与次水会水出县西南四十里长
城西山中北流径魏行宫故殿东又北次水注之水
卷二 第 39a 页 WYG0575-0048c.png
出县西南四十里山中北流径行宫故殿西又北合
次水水出县西南四十八里东北流又与次水合水
出县西南六十里酸阳山东北流左会右水总为一
川东径西太娄北东注苦水段颎为护羌校尉于安
定高平苦水讨先零斩首八千级于是水之上苦水
又北与石门水合水有五源东水导源高平县西八
十里西北流次水注之水出县西百二十里如州泉
东北流右入东水乱流左会三川参差相得东北同
次水水出县西南四十八里东北流又与次水合水
出县西南六十里酸阳山东北流左会右水总为一
川东径西太娄北东注苦水段颎为护羌校尉于安
定高平苦水讨先零斩首八千级于是水之上苦水
又北与石门水合水有五源东水导源高平县西八
十里西北流次水注之水出县西百二十里如州泉
东北流右入东水乱流左会三川参差相得东北同
卷二 第 39b 页 WYG0575-0048d.png
为一川混涛历峡峡即陇山之北垂也谓之石门口
水曰石门水在县西北八十馀里石门之水又东北
注高平川川水又北自延水注之西出自延溪东流
历峡谓之自延口在县西北一百里又东北径延城
南东入高平川川水又北径廉城东按地理志曰北
地有廉城县(一清按汉志北地郡廉县不云廉城县亦见下卷)阚骃言在富
平自昔匈奴侵汉新秦之土率为狄场故城旧壁尽
从胡目地理沦移不可复识当是世人误證也川水
水曰石门水在县西北八十馀里石门之水又东北
注高平川川水又北自延水注之西出自延溪东流
历峡谓之自延口在县西北一百里又东北径延城
南东入高平川川水又北径廉城东按地理志曰北
地有廉城县(一清按汉志北地郡廉县不云廉城县亦见下卷)阚骃言在富
平自昔匈奴侵汉新秦之土率为狄场故城旧壁尽
从胡目地理沦移不可复识当是世人误證也川水
卷二 第 40a 页 WYG0575-0049a.png
又北苦水注之水发县东北百里山流注高平川川
水又北径三水县西肥水注之水出高平县西北二
百里牵条山西(一清按方舆纪要平凉县有牵屯之名见北史尔朱天光及贺拔岳传亦
即地理志之开头山师古曰开音苦见反又音牵土俗语讹谓之汧屯山杜佑曰笄头山讹为牵屯山此
云牵条盖异名也)东北流与若勃溪合水有二源总归一渎
东北流入肥肥水又东北流违泉水注焉泉流所发
导于若勃溪东东北流入肥肥水又东北出峡注于
高平川水东有山山东有三水县故城本属国都尉
水又北径三水县西肥水注之水出高平县西北二
百里牵条山西(一清按方舆纪要平凉县有牵屯之名见北史尔朱天光及贺拔岳传亦
即地理志之开头山师古曰开音苦见反又音牵土俗语讹谓之汧屯山杜佑曰笄头山讹为牵屯山此
云牵条盖异名也)东北流与若勃溪合水有二源总归一渎
东北流入肥肥水又东北流违泉水注焉泉流所发
导于若勃溪东东北流入肥肥水又东北出峡注于
高平川水东有山山东有三水县故城本属国都尉
卷二 第 40b 页 WYG0575-0049b.png
治王莽之广延亭也西南去安定郡三百四十里议
郎张奂为安定属国都尉治此羌有献金马者奂召
主簿张祁入于羌前以酒酹地曰使马如羊不以入
厩使金如粟不以入怀尽还不受威化大行县东有
温泉温泉东有盐池故地理志曰县有盐官今于城
之东北有故城城北有三泉疑即县之盐官也高平
川水又北入于河河水又东北径眴卷县故城西地
理志曰河水别出为河沟东至富平北入河河水于
郎张奂为安定属国都尉治此羌有献金马者奂召
主簿张祁入于羌前以酒酹地曰使马如羊不以入
厩使金如粟不以入怀尽还不受威化大行县东有
温泉温泉东有盐池故地理志曰县有盐官今于城
之东北有故城城北有三泉疑即县之盐官也高平
川水又北入于河河水又东北径眴卷县故城西地
理志曰河水别出为河沟东至富平北入河河水于
卷二 第 41a 页 WYG0575-0049c.png
此有上河之名也
卷二 第 41b 页 WYG0575-0049d.png
水经注释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