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百十五
卷一百十五 第 1a 页 WYG0568-0418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广西通志卷一百十五

  艺文

  国朝

  记

  重修北流县学记       安九埏

  学建于唐贞观初历宋元明数迁数毁不一其处
其营置城内兹所也自崇祯辛未迄

卷一百十五 第 1b 页 WYG0568-0418b.png
  今上嗣服辛丑越三十有一年中值鼎革罹兵燹子衿
寥落而庙貌亦颓然就废壬寅春九埏捧上官檄
视篆勾漏秋与乎上丁之祭扫地为坛质明行事
风灭烛尘飏簋大典弗光惧无以崇圣教而示广
励也进诸弟子员谋修复之询兹邑之黄发卢荆
楚等咸谓旧基湫隘两庑泮池逼近棂星阶前地
不数武袒割登降率有弗便去之相地于明伦堂
之右一舍而近审势高敞表圭正向背乎乾体刚
卷一百十五 第 2a 页 WYG0568-0418c.png
健之德面乎巽大文明之象厥址称善共为状上
之州牧贾公郡伯黄公守宪某公咸下令曰可乃
庀厥材而鸠工焉经始于秋八月至十月以农务
息役会部选保德胡公求亦慨然捐俸共成之越
明年癸卯春督学使者闵公校士苍梧复列其状
下令如前指俾竭蹶以竣乃事为圣殿两庑棂星
戟门启圣祠明伦堂尊经阁名宦乡贤祠各区其
事诸生分任之财取诸均输工取诸乐趋不数月
卷一百十五 第 2b 页 WYG0568-0418d.png
而告成矣是役也事虽鼎新义惟由旧缔搆未加
广而规模稍阔庶春秋有事陈牲醴设俎豆考钟
伐鼓以上副乎

  圣天子崇儒重道作人训俗之意亦事之可傅者也因

  备举其故而勒之石

  河池州文庙碑记       王玉麟

  丕冒海隅万物无不各遂其生曰天道参赞化育
万物无不被其泽曰圣人然王者有迹熄之时而
卷一百十五 第 3a 页 WYG0568-0419a.png
圣学无远迩之间夫子贤于尧舜事愈远而功愈
著终古岂不益信河池僻处荒服天南万里仆奉

  天子命承乏斯邦者四十有二越月见诸士醇而厚诸
民质而朴盖天地庞鸿之气不若中土之多雕绘
也诸士因而沐浴圣敩者专诸民因而耳目诸士
者近犹龙氏云不见可欲使心不乱风俗之美者
以此少陵云小儿学问止论语非为诸民之童子
志喜乎益信夫子之德业无远弗届盖如此大成
卷一百十五 第 3b 页 WYG0568-0419b.png
殿昔止茅楹三近且邻于兵燹之墟予自下车来
心切恧曾揖诸士而诘其故一日诸士进曰学宫
旧居湫隘何如鼎兴冈陵且德水流清智山浮白
屏风左拥台右旋笔峰南峙马鞍北迥回頫瞰则
人烟灯火栉比相依遐瞩而梅峒兰江蠃华带绕
一事而数美备焉仆曰若是乎其不可以已耶于
焉鸠工兴筑建大成殿于山椒开泮池于麓下两
庑少移近上东西启圣明伦以次就理若拮据羞
卷一百十五 第 4a 页 WYG0568-0419c.png
涩不暇计也翳北阯旧有玄帝宫仆意欲为尊经
阁而跻帝于阁上盖有志而未逮留俟后贤庶几
蘧伯玉耻独为君子之意云落成而记以诗曰于
惟宣圣久而弥肃东周海邦罔分穜稑远人翳池
礼乐是笃咸曰迁只卜南山□经营相度二三子
功畚筑栽干江边之氓瓴甋栋榱里匠楚工不日
成之甲第渐鸿创始仲春迄于秋孟漆垩丹青愧
不克竟素质坚朴弥久而盛璧藻盈盈聿维初浚
卷一百十五 第 4b 页 WYG0568-0419d.png
孔祀南海昌黎哀勤人去其陋柳州书文浥彼注
兹险易攸分遥遥河池皇唐并勋

  创建桂平县学记       卢 易

  古者自国至于乡皆有学奠先圣先师于学而无
庙古也后代庙事孔子而无学非古也宋庆历中
始诏天下遍立学奠孔子于其中而古制始复一
以课督生徒弦诵成风相与论道艺而升其俊秀
一以宫墙仰止俎豆趋跄春秋朔望祭菜释奠俾
卷一百十五 第 5a 页 WYG0568-0420a.png
四民之观听者摩揉迁化而不自知是则庙事孔
子者以崇报也学事孔子者以立教也以兴化也


  朝文德覃敷加意学校尊经重道屡申

  敕谕余叨衡西粤下车之日驰檄各郡即以葺建学宫
为首事私心以为读圣人之书学圣人之道而使
为士者为民者有血气者有心知者不得一见圣
人之宫而瞻拜起敬是将使圣人之道升堂而入
卷一百十五 第 5b 页 WYG0568-0420b.png
室者待之何人也既而思之而深有感于苏公之
作阳榖学记也苏公之言曰学宫之兴废是皆簿
书之所不责而阳榖尹之亟亟于此者诚可谓有
志之士也苏公殆亦有感而为是言也夫簿书之
与教化孰缓孰急而世俗以为簿书之所不责非
有志者其谁念及此今夏历左江浔扼其要桂平
者浔岩邑也旧有庙以事夫子有学以集书生背
城面江规模敞伟为衣冠文物奥薮向者文庙俱
卷一百十五 第 6a 页 WYG0568-0420c.png
灾学宫悉燬吏兹土者咸蒿目伤神而因循至今
每诿而姑俟诸无他以其簿书之不责故也甲辰
孙君奉

  简书来宰是邑不以傅舍视官不以处錞视事不惜一
日之费而图千秋之举奋然以学宫为志而亟求
所以复之于是爰咨爰询群情欢愉谋之郡伯请
报允可遂捐俸资相土程材舍其旧址于郊之外
而新其基于城之内文庙先作两庑翼如以至启
卷一百十五 第 6b 页 WYG0568-0420d.png
圣祠乡贤名宦明伦讲舍朴斲丹艧次第告成夫
非苏公所谓有志者而能之乎阳榖尹之行迹书
史不槩见而孙君之政治啧啧人耳士民爱而戴
之余之言愧不及苏公而苏公之乐为阳榖记之
与余之乐为桂平记之之心则一也夫亦曰美斯
爱爱斯傅傅斯久且以告吏兹土者无以簿书为
急而以教化为缓则斯志也先圣先师之在天者
实式临之而士君子之藉以立身藉以报

卷一百十五 第 7a 页 WYG0568-0421a.png
  国藉以克绍圣人之道者皆此物此志也是则孙君
建学之心而亦余作记之心也付之贞珉以示来


  重建桂林府儒学记      李 棠

  广右古百粤地去京师万里而遥其山川险阻其
林箐深密其俗椎鲁而少文自昔大吏善为政者
大率疏节阔目使足以供贡赋给徭役保障疆隅
而已我

卷一百十五 第 7b 页 WYG0568-0421b.png
  朝削平祸乱声教四讫自近暨远莫不蒸蒸向化桂
林为西南都会尤宜兴起文教以克昭

  圣治而数十年来司宪大臣往往以簿书期会为急务
未有加意于学宫者襄平马公由学士以御史中
丞建节是邦兴利除弊布德申威三年之间民用
大和一旦谒孔庙而喟曰为政莫大于移风移风
莫要于兴学今庙邻院治尘嚣湫隘上不足以妥
先师下不足以育多士其何由耸观瞻而兴斯民
卷一百十五 第 8a 页 WYG0568-0421c.png
于善乃命官属桂林太守诸葛鼎更择爽垲之地
蠲日祭告庀材鸠工大成有殿启圣有宫明伦有
堂尊经有阁配食有庑处士有斋以至戟门泮池
廪舍庖湢莫不备具各中法程缭以垣墉饬以丹
垩焕乎炳如视昔加倍工出于募不徵调于夫家
赀出于捐不支费于公帑经始于辛亥年十二月
讫事壬子年十二月释菜礼成观者如堵于是乡
之人士走使京师具以白棠曰宜有记以永其事
卷一百十五 第 8b 页 WYG0568-0421d.png
棠曰愿有记棠惟王教之兴则士之所志在道德
仁义而学校为实功王教之衰则士之所志在声
利荣名而学校为文具故同是学校也而世之升
降系之矣今

  天子日御经筵非圣贤之书不以进读又崇奉孔子之
祀比于郊社修阙里庙庭而加礼其宗子颜曾思
孟仲氏及程朱诸贤之裔皆官为博士其隆儒重
道有如此者宜遐陬抚驭之臣有以体

卷一百十五 第 9a 页 WYG0568-0422a.png
  上心率群牧加意学宫而冀治化之大成也岂非一时
之盛哉虽然庙学既新而大之矣凡学于斯者其
可尚仍旧习而不从事于实功乎从事于实功奈
何曰亦惟明其经修其行而已求之易以立本趋
时求之书以执中迪哲求之诗以理性怡情求之
礼以养中导和求之春秋以正名定分此明经之
实也严礼义之辨慎理欲之防化刚柔气质之偏
敦忠信廉让之节秩亲疏贵贱之伦此修身之实
卷一百十五 第 9b 页 WYG0568-0422b.png
也若经不明行不修而徒缀辑程试之文眯眩主
司之目以擢科名苟利禄而已则岂惟近负

  朝廷之恩远负先师之教抑宁不有负于中丞新庙
学以新士习之意哉夫春秋常事不书故僖公修
泮宫载于鲁颂如此赫奕而独不见于圣人之笔
今桂学之记无乃非典也然马公笃意于庙学以
振兴实功以助宣

  王教亦事之非常者也不可以不特书棠叨居是郡喜

卷一百十五 第 10a 页 WYG0568-0422c.png
  我乡之人得沐浴

  圣化而颂中丞公于无穷也故奋笔而为之记

  永宁州学记         李 棠

  永宁故古田邑也旧有学在城之东南城势湫隘
堂舍未备明万历中州守尹公始移建于州之北
遭明末兵燹城邑萧条学宫仅存圣殿复椽拆瓦
裂每风雨则其下如洼自区宇肇造吏兹土者率
因仍简陋革故鼎新多谦让未遑也癸卯夏关西
卷一百十五 第 10b 页 WYG0568-0422d.png
白公由安邑令擢守是邦甫下车奠谒心甚惄爰
进诸生而语曰学校为风化之首今黉序荒废若
此守土之责也且朝廷有教化而后士庶有心术
士庶有心术而后天下有风俗吾辈读圣贤书幸
得为群黎表率可听其荒废已乎维时士民观者
莫不以手加额恨公来之暮焉阅明年果上学宫
状院司捐俸三百金米二百石庀材鸠工建正殿
三楹东西庑启圣祠明伦堂各三楹名宦乡贤祠
卷一百十五 第 11a 页 WYG0568-0423a.png
各一楹且缭垣以墙树门以屏经始于甲辰季秋
落成于乙巳仲春凡六阅月而雅雅堪观矣宁士
欲勒石以志公德言状于予为记予曰夫石以志
德也公之德在学宫固已与斯宫俱垂不朽矣何
必记宁士曰吾邑之士鄙民顽非得廉能恺悌如
我公者风教其何赖乎今

  天子仁圣文德诞敷天下邑郡之学皆媲美前休惟宁
兵烬公大惧人材放失儒术鲜效不惜费而力为
卷一百十五 第 11b 页 WYG0568-0423b.png
营建公前令安邑以兴起学校作养人材为先莅
吾宁复惓惓以风化人文为念视世之修缁龛营
黄榻何啻云泥从来建学固属美谈然或重苦吾
民如湘宫功德皆百姓卖儿贴妇钱亦何足贵公
于一石一木悉给价市买兴非常之功而桑麻不
扰创旷代之举而市井无惊不与吏民同声谓之
不烦者一辙耶宁赋不盈二千公单车就任玉洁
冰操民咸以所得薪水不足供日用为虑公悉以
卷一百十五 第 12a 页 WYG0568-0423c.png
修坠兴废即蔬食啜饮怡如也方之匹马入蜀一
琴一鹤自随者清节何多逊焉公之是举翼纲常
扶名教变岚烟瘴雨之乡而为礼乐文物之俗裨
益于世道人心岂渺小哉公之政行将

  玺书内召以化宁者大化天下五马之荣不能以久烦
我公安得不勒之石以若南人之思召也予闻斯
言遂欣然书之为记

  重修平乐郡学记       麻勒吉

卷一百十五 第 12b 页 WYG0568-0423d.png
  古帝王之平治天下者莫不重学三代以前尚已
迨于汉唐明帝之环桥听讲太宗之增创学舍炳
烺史册洎夫宋明诸谊辟咸诏州县立学良以学
校之盛衰关政治之得失学校兴则士敦名节尚
礼让风俗日进于古学校弛则人不知义寡廉鲜
耻而风俗日趋于敝粤西僻处天末自秦汉始置
郡邑迄今学宫子弟与十五国等如蒋少傅敬之
吕少傅和卿皆以文章科名为时贤相我

卷一百十五 第 13a 页 WYG0568-0424a.png
  朝定鼎声教益隆多士汇兴贤才辈出乃者吴逆变
乱学校废弛民陷涂炭弦诵无闻

  上十六年轸粤西受害独深赫然整旅予奉

  敕督师十八年冬复膺

  特命兼署巡抚广西都察院事惟时柳州再叛羽檄交
驰筹兵足饷所爰究而爰度者殆无暇晷亦安能
投戈而讲艺息马而论道乎越期年诸政渐有成
绪马承荫旋亦悔祸来归大师四路进剿滇黔民
卷一百十五 第 13b 页 WYG0568-0424b.png
稍奠安十九年春释奠桂学先师庙予躬诣瞻拜
顾宫庠茂草心怦怦然动负愆不遑爰檄所属有
司凡学宫颓敝芜秽亟为修葺涤除桂林功用告
成平乐郡守娄君仿舜承予檄亟董治之鸠工庀
材仍其旧址大成有殿棂星有门启圣有宫明伦
有堂东西两庑名宦乡贤无不毕举仍仍登登噩
噩采采平之文庙焕然改观资以捐而不费于公
力以倩而不病于民师生具鼓钟之庆百姓致閟
卷一百十五 第 14a 页 WYG0568-0424c.png
宫之歌商贾颂于市行旅往来之人叹息咨嗟咸
称娄郡守为治之知所先也而郡守请记于予以
镌诸石予尝督师平江观其东萦山一带翠峰朝
耸如画如屏正当圣庙之前且考其旧志天绘有
亭筹边有楼山川秀异为岭表襟喉如胡澹庵邹
志完亦尝流寓斯土若毛经之剖决周渭之节操
代不乏人今

  圣天子崇儒重道既有四书日讲之颁又有博学宏辞
卷一百十五 第 14b 页 WYG0568-0424d.png
之举求士必得轶汉唐宋元明诸君而上之将咸
五登三以跻于古帝王之隆盛而娄君克知所重
焕巍其郡之庠序诸生居息其中当必有名世之
儒应时而出以副乎山川人文之秀如蒋吕诸公
其人者虽然学非直此也将以明道而继圣也道
莫大于五伦五伦莫首于忠孝尔诸生日讲明而
实践之达则尊主而庇民为名公卿贤宰执穷则
安贫而守道恂恂粥粥亦不失为圣人之徒倘徒
卷一百十五 第 15a 页 WYG0568-0425a.png
事佔毕以苟功名不能守身而徇世俗则岂惟非
予与娄郡守修学之意其亦非尔诸生诵法圣贤
之志也已得因所请而并以规之

  重修桂林府儒学碑记     王如辰

  皇帝御极之二十载既已扫除群逆底定南服自东瓯
百粤滇黔之境复合车书武功既扬文教斯启时
余奉

  命督学粤西而大中丞中山郝公适巡抚是邦戢兵抚
卷一百十五 第 15b 页 WYG0568-0425b.png
民之暇首议兴学以明伦广教为拨乱反正之第
一义乃进藩臬郡县吏博士于庭谋即郡学之故
而修之制增于旧而役不扰民盖自是全粤之郡
县学闻风而创者修者接踵告成功矣按桂林府
儒学在始安故郡之墟宋淳熙中知静江府张宣
公栻始廓其制元岭南帅史公格重修明初又迁
县学于郡庠西隙地为唐状元赵观文宅提学佥
事姚公镆重建大成殿及堂斋

卷一百十五 第 16a 页 WYG0568-0425c.png
  本朝康熙十一年巡抚都御史马公雄镇移建迤西
实兼县学地基而一之会孙延龄叛以学宫为牧
圉博士弟子逃死于山谷教用不彰民用不臧夫
乱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坏由学不明也学之
为道其伦君臣父子夫妇昆弟朋友其教礼乐诗
书易象春秋其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凡以
变习归性消其柔懦顽桀之气而纳于仁义中正
之途历观往古治教之统理乱之源大率由此桂
卷一百十五 第 16b 页 WYG0568-0425d.png
林去京师七千里而遥然自唐以来节帅司牧之
所过化名人杰士之所挺生蒸蒸文物之盛几与
古中国侔矣乃撤藩之役滇南一呼而延龄响应
甚者一郡之地五年之间反者数起而土蛮豪獞
阻兵攻劫者所在都有夫非教化之不明人心之
不正以致此与大中丞郝公之训诸司曰吾欲使
九郡之秀民皆入于庠序如文翁之化蜀常衮之
变闽惟藩臬诸道大吏是倡是式吾欲使孔孟之
卷一百十五 第 17a 页 WYG0568-0426a.png
道渐渍于椎髻卉裳之民复七先生之祠示莫敢
废惟郡县诸长吏是率是修吾欲严课督之法如
胡安定之在苏湖范文正之在南京将以桂为权
舆惟督学使者其帅博士师生是训是勖我

  清文德诞敷重臣祗命其曷敢不承时则布政使颜
公敏按察使黄公元骥右江参议道简公上桂林
知府徐凤鸣儒学教授高熊徵一心同力鸠工庀
材不数月而缺者补圯者宅漫漶者鲜颓挠者耸
卷一百十五 第 17b 页 WYG0568-0426b.png
以直人士之散者复聚书籍之购而藏者日增以
长然则有谓人之不乐于学而习之不可为性也
岂笃论哉功已讫谨勒其始末于石以观德教之
成以无忘大中丞之志

  永安州修学记        王如辰

  余尝披览舆图历考前志永之为州居深谷之中
界浔梧之壤昔韩襄毅公平藤峡每于此经营盖
以其地既远教化鲜及五屯修荔之间獞狼错处
卷一百十五 第 18a 页 WYG0568-0426c.png
地方小有烽警则往往煽之为乱如明季土镇窃
踞永盖后服即迩者吴逆搆变此州之揭竿者尤
多武竞方炽文教未敷学宫颓敝良非一日兹幸

  本朝光复州守丁君亮工奉檄刺斯土睹宫庠鞠草
惧儒效阔疏与其州学博人士勉力倡捐修废举
坠木主之遗失者亟为设立明伦堂之久圯者更
为创建正殿两庑巍然焕然适署抚宪麻公有肃
清文庙之行而永安之学早已报竣于是朔望之
卷一百十五 第 18b 页 WYG0568-0426d.png
期招集阖州绅士乡老人民取宪颁乡约全书

  上谕十六条讲解其处环桥门而听者盖数千人余校
士平乐而州守遣人丐记于余余思夫兴学育才
督学事也敢谢不敏爰作记以告其州人士曰惟
天生民若有恒性十室之邑忠信岂无弃而不教
则邹鲁之民间有畸行勤而教之则吴越之俗实
多俊民盖君臣父子之伦畴忍自外惟是教化不
先容或铤而走险今尔州守重新圣庙修复明伦
卷一百十五 第 19a 页 WYG0568-0427a.png
堂朔望讲约所以奉行常事者至矣尔诸子弟当
知所以自励读圣贤之书必身圣贤之行毛经周
渭岂异郡人学术既端风俗自上兴贤举能国有
令典余虽未能躬历其地见其轮焉奂焉者几何
楹藏焉修焉者几何士而喜其州之知有学也故
稽其往事勖以今修而并以为学之大意告之云

  柳城县学记         王如辰

  尝考舆图柳居岭峤之表山水清旷意必有奇才
卷一百十五 第 19b 页 WYG0568-0427b.png
伟士钟其秀异者乘时间出乃详诸人物唯上林
韦旻象州谢洪何寥寥也柳城古号龙城在郡之
上游水有龙江之美山有文笔之秀而文献无闻
焉岂山川徒擅其胜而不钟灵于人耶良由地处
西偏庠序废弛人不知学故也况滇黔搆乱柳州
再叛再服百姓囷仓尽于转输筋骨疲于道路尚
一菽不饱其何能励于学耶

  上十九年秋余膺简命督学粤西二十年春始克莅任
卷一百十五 第 20a 页 WYG0568-0427c.png
时恐秋棘伊迩由柳而宾不数日而抵邕其于柳
之各学未能遍历备示所以立教之法为学之道
以晓其人士且于时滇南正在用师黄明犹然梗
命羽檄交驰军需孔亟龙城令骆君斯才乃能独
以学宫修复为己任丐序于余以告士民不数月
而赀具鸠工庀材又不数月而工竣殿庑庖湢巍
巍焕焕当斯时则滇南业已荡平黄明业已授首
多士宾兴纶涣叠至而骆君复遣使求记于余谓
卷一百十五 第 20b 页 WYG0568-0427d.png
龙城自明迄今鲜有科目兹学宫既新而庠士叶
生嘉猷即得隽诚非修学之功不及此余思夫学
宫为育才之地士之得隽自必由兹但古人设学
之意岂专在此夫学所以继往圣而开来学也本
三达德行五达道以驯致乎圣人功化之极由诚
意正心以修其身而推于家国天下之远为臣尽
忠为子尽孝无非学也即无非学宫之所为教也
若夫博科第成功名则固学者之馀事耳余重嘉
卷一百十五 第 21a 页 WYG0568-0428a.png
骆君之能兴学又喜叶子之得隽而邑人有所观
感也因述其图志原其废兴而举国家立学之意
与为学之大端以告之俾诸士有以自勉将见韦
谢诸君子不得专美于前也是为记

  重修梧州府儒学记      王如辰

  尝稽图经梧襟三江连五岭为百粤总汇舟车之
聚货物充积异时声教文物之盛殆与中国等然
地界两粤明开督府以总制之自是用兵遂为必
卷一百十五 第 21b 页 WYG0568-0428b.png
争之地乃者孙延龄之叛两围梧州十六年欣逢
光复吴世琮复围之故其民膏锋镝困转输兵燹
频仍昔时积货之区尽为瓦砾之地而况夫子庙
在东南门外一望荒凉鞠为茂草谒朔望祠春秋
有司皆瞻拜荆棘中盖有年矣十九年秋予膺

  简命督学粤西始至即檄各属有司修葺破者补废者
建梧郡守蔺君佳荫首以兴复为己任鸠工庀材
亲董理之自正殿棂星门明伦堂启圣宫两庑乡
卷一百十五 第 22a 页 WYG0568-0428c.png
贤名宦祠敬一亭罔不轮焉奂焉翚飞鸟革而又
缭以垣墙涂以丹雘盖比往日盛时之学宫尤改
观矣复得进士黄裳吉为教授欣然捐资共襄厥
事召弟子员讲习其中师师济济彬彬然可谓盛
矣二十一年补行辛酉乡试梧郡得隽者五人佥
谓非蔺守修学之功不及此予岁试校士抵梧循
故事释奠于先师诸生环集桥门丐予言记之予
按梧学自宋元祐元至正间几为迁改明成化中
卷一百十五 第 22b 页 WYG0568-0428d.png
都御史韩雍始建于斯面大江枕云岭浮出一砥
万壑皆宗苟际升平无事郡有司不专急簿书而
以教化为务俾多士藏焉修焉息焉游焉讲明圣
贤之学措身仁义之途出可以致君泽民处亦可
以淑身善俗如长孙氏用经学显于汉清惠公以
亮节闻于明也如士彦威之保障吴廷弼之友恭
皆梧产也若夫科第之盛代有其人亦不独五子
之得隽而已今

卷一百十五 第 23a 页 WYG0568-0429a.png
  天子仁圣往年有四书日讲之颁近又有博学宏辞之
选留心文治崇礼乐以靖干戈尔梧当永享承平
之福诸生苟念郡守修学之勤而尽心于为己之
学勉为君子儒毋近小人事将必有显大名傅当
世如长孙清惠其人者岂但区区科第而已哉诸
生咸唯唯学博黄子遂以其言镌石而为记

  灌阳县修学记        王如辰

  灌邑古零陵地灌水出焉自全𨽻于桂而灌阳人
卷一百十五 第 23b 页 WYG0568-0429b.png
士后先颉颃文风之盛殆与中国等矣乃邑边于
楚地远而岩经大鼎革兵马绎骚以故学校废弛
弦歌声辍

  国家定鼎三十馀年虽多士升庸不可指屈而时事
方艰夫子庙未遑修葺继以吴逆搆变湖南为战
场者数年灌邑壤接干戈日寻邑之人士救死弗
赡奚暇治礼义康熙十八年春

  本朝光复诸逆镇电火飞奔民稍肩息训导朱云以
卷一百十五 第 24a 页 WYG0568-0429c.png
归正功奉抚檄还原职目击颓圯日甚身任其事
约诸绅士醵资重修鸠工庀材于康熙十九年三
月二十四日经始越今年八月正殿戟门厥工告
竣两庑明伦堂相继修举完旧益新落成于某年
月日木石之费若干砖甃之费若干合计共若干
金巍然焕然无僿无侈而遣人请记于余余稽夫
灌邑文庙原建于关外之西有明万历丁亥始迁
于邑治之东其时规模尚尔湫隘天启庚申乃为
卷一百十五 第 24b 页 WYG0568-0429d.png
之增修而扩大之规模于焉始备然自庚申至壬
戌历三年而后工竣迄于今六十有馀年矣苟非
继起有人则何以光前启后乎然而建学之意则
不可不举以告也夫诸生亦知学何为乎天以阴
阳五行化生万物人得之而为健顺五常之德无
有异也迨夫习染既殊风俗遂别至于赏罚刑威
而莫得若其恒性者圣王知其然故设为庠序学
校以教之由家而国由国而天下使其民无不入
卷一百十五 第 25a 页 WYG0568-0430a.png
乎其中而受学焉俾其明之于心修之于身行之
于父子兄弟夫妇之间而推之以达于君臣上下
人民事物之际莫不尽其分焉者及其学之既成
而又兴其贤能者列于庶位是以当是之时义理
休明风俗醇厚而公卿大夫列士之选无不得其
人焉迨于后世学校徒存其名师儒置而不讲当
诵法圣贤之时即以为弋取功名之计况乎佔毕
八股弁髦伦常忠孝满纸全无实用功名虽或倖
卷一百十五 第 25b 页 WYG0568-0430b.png
成事业终于何有道学不明风俗日敝职是故也
今尔诸生于学宫既成之日当以圣贤自期必为
君子之儒无志小人之事夫风俗与教化移易士
为四民之首诸生勉乎哉若夫掇巍科登显要分
内事也亦奚用余之置喙为

  重建全州文庙记       陆绍𤦺

  礼始立学者必先释奠于先圣先师后世文庙
之制实昉诸此庙历久不能无倾颓其有起而
卷一百十五 第 26a 页 WYG0568-0430c.png
更新之且不徒新之而必务为永世不拔之计
令规模绳尺动合典礼而经费所出不屑不洁
者介乎其间以之质至圣妥神明此非忠信强
力异乎俗吏者不能而后之莅斯土者所宜矜
式焉知全州事张君学林甲辰四月始下车瞻
谒文庙谓州踞湘汉上流人文鼎盛而学宫倾
圯若此其何以造士爰首捐俸入为州人倡以
是年十月经始越明年乙巳七月落成仲秋舍
卷一百十五 第 26b 页 WYG0568-0430d.png
菜堂庑金雘跄跄骏奔秩其有容邦人士颂君
嘉绩乃疏其营建始末谒予文为之记夫世鲜
任事之人患在苟且目前而不为经久计今全
之文庙上雨旁风亵越已甚然栋宇榱桷之属
蠹穴其中而肤立其外因陋就简未始不足涂
耳目君必尽撤其旧而新是谋伐木于山取锻
于冶治旊于陶选工匠于楚鸿材博植实实枚
枚务俾勿坏而后止斯其计深虑远匪直缘饰
卷一百十五 第 27a 页 WYG0568-0431a.png
文具以博名高矣汉文翁私置学宫于成都宋
胡瑗创为斋舍当时下其法于都邑著为令今


  圣天子诞布文德追王先师五世易祠为宫

  命礼臣考古庙制祭秩彝器绘图式颁示中外

  命儒臣博议从祀诸贤自周季迄

  本朝得二十有六人悉附两庑凡所为严师敬学
者盛美而大备如此有其举之而不慎不详非
卷一百十五 第 27b 页 WYG0568-0431b.png
制也予观君所改作九房八闼三门六戟宜旧
制崇圣新宫宜易制陪祀东西栗主宜序毋淆
毋阙名宦乡贤宜异室毋合享举向之弗协于
度者次第釐正且将以馀材搆明伦堂而增置
乐舞祭器积日并力不敢告劳岂非所谓式礼
莫愆者欤翼翼庙庭灵爽攸寄所以成此庙者安
可不谨顾近世有司或奉上官严檄或下迫公议
黾勉塞责辄索诸富家大贾甚者佐以罚赎之锾
卷一百十五 第 28a 页 WYG0568-0431c.png
赃私之籍是直蹠之所筑告虔告洁惧勿称其德
也君举是役𤼵于至诚资以廉禄成画既定始申
诸台使比得请百度咸集邦人士义激诚感争乐
输勿倦而无以盗泉之水污我璧池者虽寻常修
废举坠之事犹不可无记而况严师敬学之大乎
全之明经谢之炯贤而有干略君以营建事悉委
之程工授材各适其职昔鲁侯既作頖宫诗人颂
之曰无小无大从公于迈又曰济济多士克广德
卷一百十五 第 28b 页 WYG0568-0431d.png
心今

  圣治尧醲舜熏文轨四讫全州为百粤冠冕又得贤有
司张君与为感发兴起固宜成之若是其速而制
之尽合于礼也予既嘉君之治行能异于俗而又
叹全之大夫士庶相与有成为不愧粤之文献邦
爰并志名氏于碑阴用谂后来者

  土田州新建文庙记      陆绍琦

  至治之世人无异俗虽遐陬僻壤无自外于声教
卷一百十五 第 29a 页 WYG0568-0432a.png
者固在上之风化殊哉亦以人性皆善明圣人之
道以风示之天下无不可移之俗也是故教莫重
于明伦礼莫隆于尊圣惟至圣孔子自京都至于
郡邑莫不有庙春秋时祭守土主之祀典通行由
来旧已

  国朝肇造鸿图统一中夏尊崇圣教典礼有加迨

  圣祖仁皇帝御极

  大书万世师表匾额宣示天下六十年来涵濡教育至
卷一百十五 第 29b 页 WYG0568-0432b.png
于山陬海澨莫不户习诗书家敦礼乐岂非尊圣
之明效欤

  皇上缵承丕绪光显前谟复颁

  御书生民未有匾额

  宸翰天章后先辉映又追封五代王爵阙里则大举重

  新太学则

  亲诣行礼尊圣之典皇哉蔑以尚矣粤西为古边徼地

  自沐浴我

卷一百十五 第 30a 页 WYG0568-0432c.png
  朝德化以来人文蔚起骎骎乎与中土比隆年来如
太平思恩一二𨽻籍之土州县以次题请建学俱
已奉

  旨允行余奉

  命初莅粤西土田州知州事岑应祺特详请建立文庙
余甚韪之亟会督抚允其请越二年而厥功告成
殿堂门庑悉如规制樽彝罍洗器物具备既告成
事复具详请记于余余于此益信人性皆善被圣
卷一百十五 第 30b 页 WYG0568-0432d.png
人之教无不感发而兴起者仰见我

  皇上崇儒尊圣之诚深入人心无远弗届则兹庙祀之
设非独肇边鄙一时之盛典实足以扬

  圣朝之文治于无穷也可无纪欤岑君之治州催科抚

  字善政实多而讲

  圣谕设义塾尤汲汲以教化为先可谓循吏故上计以
卓异特闻是役也赀皆已出工不劳民祀典聿新
人心胥悦亦其卓卓可纪者君固世守兹土从此
卷一百十五 第 31a 页 WYG0568-0433a.png
克勤厥职不懈益虔使教化行而人才日盛学
校之兴可俟已余重其事而乐观其成且欲久
于其道也爰盥手而为之记俾勒诸石以示来


  创建尊经阁记        丁亮工

  六经之昭著于天下也如日月之亘于中天而诸
子百家殆如列宿即有矇昧之人或不能辨别星
辰未有不见日月经之所以常尊也自昔圣贤立
卷一百十五 第 31b 页 WYG0568-0433b.png
教汲汲于删述表章以诱掖万世而为化民成俗
之本顾经也者常道也常恐匪玩则弃目为童习
之言涉猎训诂之用而经不尊予承乏永安五年
于兹适当逆寇蹂躏灰烬之后每谒先师缅怀俎
豆弦歌之遗风揖诸生进之讨论然每及帖括词
章犹能娓娓问以漆书石经未免茫然莫知所对
揣其故非子弟之率不谨良由明经之学未之讲
也辛酉分闱为请于学使者王公可其事爰不惜
卷一百十五 第 32a 页 WYG0568-0433c.png
鸠赀庀材卜于圣殿之后创尊经阁搆五经藏其
上其下则为义学礼延端谨之儒尊为塾师使成
才者得明尊经之义而小子因之有造虽精粗上
下义蕴攸分登堂入室宁有岐哉吾愿永之士子
朝于斯夕于斯懋修勤业日就月将于易得阴阳
天地之情于书得恢宏治道之理于诗得温厚和
平之旨于春秋得扶天理绝人欲之权于戴礼得
谨节文辨等威之数于乐律得歆天地洽神人之
卷一百十五 第 32b 页 WYG0568-0433d.png
原融乎一心应乎万变六经奥义揭日月而应休
明于以一洗蛮乡烟雨焉斯则不虚兹阁之建也


  创建华掌书院碑记      王如辰

  大中丞郝公抚粤之明年为康熙壬戌四方既平
罢兵休息业循旧典补行粤西乡试贡士仅三十
人公乃慨然曰九郡之中十年才一试耳而英才
向学域于郡县有玉不琢有美不扬士奚由劝爰
卷一百十五 第 33a 页 WYG0568-0434a.png
考旧志桂林有宣成书院实祀南轩张公东莱吕
公又有桂林书院代更久湮学废不讲乃相地势
择西雍前后池塘翼以巍楼形胜既佳大工斯举
公及藩司崔公维雅臬司黄公元骥参议简公上
皆捐资以倡命教授高熊徵董其役鼛鼓初集群
心竞趋材不庀而良工不鸠而聚门堂斋舍亭阁
厨汲焕然备具又捐资多购经史及四子百家之
文延有道宿儒为之师诸生至者月有廪费以为
卷一百十五 第 33b 页 WYG0568-0434b.png
常科岁两试所取皆才拔其奇尤集于斯院于是
驰檄九郡所属州县名俊来赴济济森森咸以后
至为辱焉呜呼可谓盛矣予惟圣道之大视王化
通塞前此延龄煽乱五岭以南几为异域今荡平
甫奏而率履周行性善可徵教行则复况三江濯
秀硕德相望能自得师何必在远尧舜之道孝弟
而已一贯之旨忠恕匪他仿鹿洞岳麓之成规采
安定苏湖之教法以立诚主敬为要以正谊明道
卷一百十五 第 34a 页 WYG0568-0434c.png
为归圣之作贤之述师之教弟子之学舍斯奚从
是则公之志也公既乐粤士之可与进于道而又
虑无以经久乃议以全省学租为多士佐读之资
而崔公维雅乐公是举复置鱼塘二区用赡诸生
期永久而无废颜曰华掌书院从公志示仰止也
公平生盛德大业卓识鸿文史不胜书予幸得亲
炙公之丰采言论窥其用心以知其学而乐为从
事斯院者告也因勒其事于石而为之记

卷一百十五 第 34b 页 WYG0568-0434d.png
  思明书院祀解先生记     高熊徵

  徵按省志先生讳缙字大绅吉水人洪武戊辰进
士上封事论时政剀切万言改御史永乐间为翰
林学士直文渊阁时上方用兵交阯先生力言交
阯古羁縻国通正朔时宾贡而已得其地不足郡
县上遂疏之出为广西参议尚书李正刚奏先生
怨望改交阯嘉靖间袁公帙字永之吴县人以佥
事督学粤西初视学首问名宦祠有解先生缙乎
卷一百十五 第 35a 页 WYG0568-0435a.png
众对曰无有袁公愕然即檄郡祀先生云徵尝读
先生洪武间陈王道一疏曰陛下取天下于群盗
救生民于涂炭此帝王之功也绝女宠寺人之患
无声色游畋之娱此帝王之略也乃国初至今二
十馀载无几时不变之法无一日无过之人陛下
尝云世不绝贤又曰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陛
下好善而善不显恶恶而恶日滋良由诚信有间
而用刑太繁也尝闻陛下震怒诛锄奸逆矣未闻
卷一百十五 第 35b 页 WYG0568-0435b.png
诏出褒一大善赏延于世者也或朝赏而暮戮或
忽罪而忽赦陛下每多自悔之时辄有无及之叹
陛下又好观道德心经说苑韵府诸书臣窃谓刘
向学不纯师阴氏韵府寒士丛说臣愿陛下上溯
唐虞夏商周纪之奥下及关闽濂洛之传令臣执
笔而随其后又曰痛惩法外之刑永革京城之役
妇女帷簿不修方令逮系大臣过恶当诛且勿加
刑仿古蓝田吕氏今义门郑氏家范布之天下率
卷一百十五 第 36a 页 WYG0568-0435c.png
先以旌劝之行授田均田之制举常平义仓之法
古时书院学田兴复而广益之此化原所由始也
又曰粢盛之洁衣服之举仪文之备此畏天之末
也簿书之期讼狱之断钩距之巧此治民之末也
上称奇才云徵不禁喟然叹兴曰先生真奇才也
欤哉其学似董江都其直似汲长孺其文似贾太
傅其正似韩昌黎遭际开创之英君而不得一行
其夙志谪广西不已又谪安南李至刚之奏胡为
卷一百十五 第 36b 页 WYG0568-0435d.png
乎使成祖以任三杨者任之其勋业治效当不止
如斯而已也及徵改调思明遍询古迹遗文弃帙
断简残碑无不手录考太子一泉旧为土府书院
永乐八年先生谪交阯参议尝寓于此与其郡守
黄君广成寻芳咏诗结欢岁馀而先生始还今其
长老尚能指其所过之处所题之景历历言之不
置也而交夷沐先生之化渐染华风迄今其俗喜
购书甚于中土春秋释奠称为先师如朝鲜之有
卷一百十五 第 37a 页 WYG0568-0436a.png
箕子也非其德盛感深何以得此乎徵因之有感
矣当时正刚一劾交阯再谪盖逢迎上意以排挤
先生也然使至刚不劾交阯不谪先生在吾粤不
过祀于名宦已耳安能使交人奉为先师怀其德
教媲休箕子至于今不替哉然则士惟患无其德
无其才斯所至皆窒苟有其才有其德则安往而
不利昔苏子瞻谪惠州有诗曰为报先生春睡足
道人轻撞五更钟章惇闻之笑曰苏子尚尔快活
卷一百十五 第 37b 页 WYG0568-0436b.png
耶复贬海南子瞻至儋州僦官舍以居有司不可
买地筑室儋人运石畚土助之日与幼子过读书
自娱又何尝不快活耶惇亦末如之何也已矣嗟
哉先生惟数奇故不能安身朝廷行其所学以大
庇天下苍生然千百世之下观其议论而想望丰
采读其文章而如见其为人孰得孰失孰贤孰不
肖必有能辨之者彼至刚之劾非所以挤先生乃
所以成先生耳姑置弗深论第书院之设原以助
卷一百十五 第 38a 页 WYG0568-0436c.png
学校之不及如白鹿洞以朱子讲学而名吾粤之
宣成以张宣公之建节吕成公之诞生而名其他
如岳麓嵩阳以昔贤得名者类有崇奉今思明僻
隅名贤罕至文教之兴始自先生春秋俎豆微先
生其孰能当之尔诸生肄业于斯诚能尊崇而效
法焉将见学为醇儒直能匡主文可名世正不阿
时出而仕也则足以致君而泽民伏而处也亦足
以淑身而善俗庶无负诵法圣贤之意诸生咸曰
卷一百十五 第 38b 页 WYG0568-0436d.png
有是哉敢不唯命是听因遂书之以为记

  永安州义学碑记       陈大辇

  永安僻在平郡之南明成化间乃有是州人物自
先朝一二乙科及明经博士弟子员外遂不槩见
或谓自古废置不常俗连溪峒地使然也余以去
年夏奉

  命来牧由荔浦江上频陟垄坂忽得平衍旷然见左右
山开两水清浅夹州城从旁竹木掩映鸡犬桑麻
卷一百十五 第 39a 页 WYG0568-0437a.png
依然乐土也及受事之明日诸生童以次进见亦
复温文有礼似尽可教资然后叹风土如是人物
寥寥岂非以僻在一隅诗书之泽少乎因思所以
振兴而鼓舞之者肃谒学宫倾圮颓坏方图补葺
而庠地偪隘又在城外无以容众爰共诸绅士谋
择署右旧址捐创义塾一区为门为讲堂为寝庙
各三楹庙祀朱子盖孔子先圣祀于学而朱子上
接孔孟为吾道之大宗也复为左右庑舍各十楹
卷一百十五 第 39b 页 WYG0568-0437b.png
以四十七年十二月起工迄今年二月凡三阅月
而落成爰率诸生童而诏之曰尔亦知兹塾之所
以名义乎义宜也人生天地大则纲常小则饮食
细故以至一行之率一辞之修莫不各有当然之
理学者必朝乾夕惕以无悖乎当然而后各得其
宜所谓行而宜之也义又利也学者率之为行修
之为辞无往不得其宜则推之身心家国无往不
尽其利由是本其所学作为文章发为事业所谓
卷一百十五 第 40a 页 WYG0568-0437c.png
利用宾于王家也诸生其勉乎哉勿谓地有所偏
俗有所域人性皆善毋论服畴食德即山居谷处
之民或猺或獞苟知自向于学亦宜多方引导使
知为善之乐焉自今以往毋怠志毋越思毋分区
别畛以相衡蒸蒸向上日新月盛俾闻风者佥谓
永阳片席虽区区义塾固宛然一嵩阳岳麓远峙
眉江也于是诸生皆踊跃生喜谓余言为当请勒
诸石因记其年月起止材料工作之费与有成劳
卷一百十五 第 40b 页 WYG0568-0437d.png
姓名俾踵事者益作而兴之以无忘作始意云

  创建义学育婴堂煢独院记   陈元龙

  西粤远在岭表下之人狃于积习苟且荒略而在
上者有宜兴举之政缺焉未备予以白发儒臣奉

  命抚此一方已历四载伏念我

  皇上大德深仁无远弗届边方生齿日蕃耕凿渐满已
蒸蒸乎有既庶且富之象矣而弦歌之声未闻佚
居可虑爰设义学十有七延贫士为之师集闾里
卷一百十五 第 41a 页 WYG0568-0438a.png
之童子而教之秀者可造朴者亦使知亲逊礼义
也至育婴堂奉

  旨通行已久因择东郊官地建堂兼施药饵今日无弃
婴异日增户口矣又念鳏寡孤独文王行政所首
先者乃于城北创屋一区以收养之庶无告得所
归也省会守令事繁而郡丞稍暇黄丞名之孝者
勤敏实心遂专以委之不数月而里巷书声不绝
于耳矣遗弃婴儿失母而有母矣煢独者不忧冻
卷一百十五 第 41b 页 WYG0568-0438b.png
馁矣予喜而嘉之郡丞又进而请曰此三事岁需
官钱若干缗创之难守之不易不图经费无以善
后也予瞿然率先倡捐藩臬及在城郡邑官吏乐
善争输共得白镪三千金令有司权其子母以供
三事之公用有盐贾余圣言愿效转运输息于官
以襄善事乃告诸神明召集耆庶而付托之典守
责成有专司上下案牍昭然不可泯自此月给岁
供无虞匮乏也已予才短力绌规模草创殊惭狭
卷一百十五 第 42a 页 WYG0568-0438c.png
隘所望后贤之官斯土者与此邦之士大夫相与
扩充而润色之则风移俗易瘠土之民真胜于沃
土矣





卷一百十五 第 42b 页 WYG0568-0438d.png








  广西通志卷一百十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