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四
卷十四 第 1a 页 WYG0565-0329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广西通志卷十四

  山川

  平乐府

  平乐县(附郭)

  昭山在城西漓乐二水合流之处有山石突起中
流名曰昭山唐州之名昭以此方正如印又名印
山上有点翠亭今更为印山亭

卷十四 第 1b 页 WYG0565-0329b.png
  萦山在城东南七里高二百馀丈萦回曲折上有
九峰曰高崖曰羊栏曰月岩曰兜鍪曰马鞍曰跨
镫曰石旗曰石剑曰丫髻争妍竞秀寰宇记山中
多木客行坐衣服不异于人时出市贸易今居民
耕植其中不异四乡

  凤凰山在城东北隅鼓翼引吭势如飞凤邑人袁
启翼云三亭叠构四绕高松千株干霄拂云明副
使张祐所植

卷十四 第 2a 页 WYG0565-0330a.png
  叠秀山在城东东乡里笔头堡南三里高数丈八
峰挺秀旧名八公山宋周渭有诗更今名

  鲁溪山在叠秀山东南五里环跨平恭富贺永五
州县山上有塘方广数亩俗呼分水塘塘水出平
乐东乡曰鲁溪江出龙平巡司曰涝源出恭城曰
上平江出富川曰白稿江

  烈阳山在城北二十里

  密山在城北十里数峰回环合拥县治

卷十四 第 2b 页 WYG0565-0330b.png
  黑山在城东南五里矗立霄汉一径中通连峰若
黛土人以石黑多阴因名黑山脚今易名曰岝㟧


  东山在城东二里旧有镇粤台久废今寿佛庵建
于其上

  西山在城西岸一里旧有天绘亭久废宋邹浩有


  南山在城南四里昭潭南岸双峰挺出峰下有岩
卷十四 第 3a 页 WYG0565-0330c.png
旧有资圣寺俗呼屏风山

  北山在城北六里旧有白衣寺今废

  诞山一名圣山在城东南八十里乐山里巍峨插
天五代谭氏二女尸解于上有二仙女祠下有泉
祷雨辄应因目仙岩灵雨为一景

  眉山在东南九里耸秀如黛

  穿山在城东七十里乐山里三峰并立半壁一大
窍圆广数十丈可通行邑人袁启翼卜居其下更
卷十四 第 3b 页 WYG0565-0330d.png
名步月岩

  团山在城东十五里有堡今废

  云山在城东南四十里四垂如云

  挂榜山在昭潭南岸谶云榜山有崩兄弟同登
笏山在城西三十里左江道宋翔书万笏朝天四
字于上

  五马山在府江南岸突起五峰中一峰高耸端圆
与郡城相对因名

卷十四 第 4a 页 WYG0565-0331a.png
  独秀山在南山前高数十丈峻峭特起

  越王山在城外见宋邹忠公清华阁记越山拂于
龙岳

  华盖山在城西南十里接荔浦江岸峰峦闪烁俗
呼火焰山山无树木芳草蒙丛四时苍翠秀色飞
空远映城市碧云恒覆山顶或横山如带朝暮卷
舒变化万状山濛则雨山开则霁占验如操左劵
展诰山在华盖山之西

卷十四 第 4b 页 WYG0565-0331b.png
  旗山在城东四十里

  青狮山在城北教场右感应泉在其下旧有直节
清踪亭今废俗呼为戏毬堆

  琉璃山在东乡里色如琉璃

  甑山在东乡里其形如甑平原十里突出一峰顶
平如掌路似羊肠鸟道仅容一人侧行登眺则万
山环翠行人历历可数

  负毡山在城东五十里形如负毡俗呼押春罗樵
卷十四 第 5a 页 WYG0565-0331c.png
采者每当吻渴于无意中尝遇石泉澄流曲沼绿
荇浮波幽兰佳卉香气袭人不减晋时武陵溪云
藤帽山在城东五十里高数千仞云气常封其巅
山肩有平石如掌宽亩许石床石灶石盆石炉俨
然天设里人祷雨辄应

  鼓山在城西

  仙宫山在城北一里高百尺许宋邹浩安置昭州
尝居此

卷十四 第 5b 页 WYG0565-0331d.png
  蒙山在城南十里

  石棋山在城东三十里

  石面山在城东七十里乐山里

  洛山在城东北五里

  昆崙山在城东南九里

  马鞍山有二一在城东三十里东乡里一在乐山


  桃竹山在东乡里

卷十四 第 6a 页 WYG0565-0332a.png
  龙岳峰在城东五里邑治之祖山

  金字岭在城西四望皆如金字

  天门岭与贺县界上有石门

  牛岭在东乡里笔头堡西北其形如犀

  吹火岭在城东平岭盘旋起伏层次夏日风吹草
气灼人

  狮子岭在城西北通恭城县径极峻险

  鸡冠岭在凤凰山旁

卷十四 第 6b 页 WYG0565-0332b.png
  昭潭冈在城东漓乐二水汇处又有昭潭洞旧志
在昭潭之北今未详所在

  黄牛冈在城西五里金字岭后有大石状如牛
滴珠岩旧名滴水岩在东山麓高不过丈馀石黑
如铁玲珑秀丽滴溜丁丁有古榕盘结于顶上
珠岩在城北十五里洞内玲珑有一石圆如珠知
府罗黄裳更名迎仙洞相传有异人栖于此今丹
灶尚存

卷十四 第 7a 页 WYG0565-0332c.png
  白云岩在城东七八里洞门古藤盘绕石有类莲
花者又有类犀角类钟磬者两岸陡隔人迹罕至
明唐世尧因石成梁名步玉桥刻白玉洞天字
龟岩在城北十里

  目岩在津平里顶左右有两小岩宛如人目风土
记谓其黑白分明

  瑞山岩在东乡里大寨村有四岩曰高岩下岩癸
水岩大口岩昔村民尝避乱于此

卷十四 第 7b 页 WYG0565-0332d.png
  罗山岩在乐山里布井村水深阔乘筏渡之
月岩在石面半山中一岩虚圆如新月

  粉岩在城东南十五里皆钟乳结成奇巧处疑出
鬼工

  出米岩在乐山里相传石窝曾出米供僧故名岩
形如半月磴路盘旋僧舍依崖就石展侧搆造望
之如蜂房

  仙婆岩在负毡山相传有一妇徉狂结宇于此后
卷十四 第 8a 页 WYG0565-0333a.png
莫知所终或疑为冲举云

  陶李洞在城东南九十里唐太尉陶英与李太尉
卜居昭州后子孙遂世居于此明太守罗黄裳构
亭洞口今废

  鼓锣峡在龙头矶下二里石如鼓锣

  龙门峡在城东南百馀里府江中

  金峡一在城东南鹭鹚矶上一在水浐营

  磨刀石在城北二里北涧中孟粤北征记曰临贺
卷十四 第 8b 页 WYG0565-0333b.png
有石方二丈上有磨刀斧迹即此

  息石在旱冲突起高数仞其上古藤纠纷垂条著
地其下空坦可坐数十人行者常憩于此因名
虾蟆石在城东四十五里雷公山下形类虾蟆水
从口出馀小石数百形皆肖

  府江在城南即漓水以其近府故名自海阳山东
南流经灵川临桂阳朔迤演五百馀里两岸皆悬
崖峭壁为滩三百六十合邑境诸水暨荔水洛江
卷十四 第 9a 页 WYG0565-0333c.png
水归化水思勤水思庇水马江诸水下苍梧至广
州入海

  诞山江在乐山里源出诞山流至陶村合下龙蒸
水流至榕津与沙江水合流入乐水同注于漓
湖塘江在城西七里荔江口合修荔诸水入于漓
沙江在东乡里源出四十里山西流入鲁溪至榕
津与诞山江合下津平里入乐川

  荔水源出修仁过荔浦至郡合湖塘江水入漓
卷十四 第 9b 页 WYG0565-0333d.png
考槃涧水在城东一里源出龙岳峰涧口下曲折
盘旋入于漓

  洛川水源出恭城南平江至矮山过凤凰岩经蛇
滩合乐水流入于漓

  北涧水在城西北水中有石名磨刀水从石上流
高于道者尺许涧旁石壁多杜鹃花春时大放如
锦屏

  乐川源出富川上乡合桃川水经恭城入邑境合
卷十四 第 10a 页 WYG0565-0334a.png
诞山江沙江洛川诸水至城下入于漓

  大浪溪自南山中出曲折而注于漓涉处颇广雨
馀暴涨波涛汹涌故名

  平溪在城南三里流经昭潭合漓水东流入昭平


  昭潭在县东一里又作昭冈潭漓乐二水汇处蓄
而为潭其深莫测下为十六滩最险峻昭潭驿沿
其名

卷十四 第 10b 页 WYG0565-0334b.png
  回龙潭在城东考槃涧下一名回龙津明万历中
副使翁万达于东崖山勒云细鱼乃民食所关不
能断绝回龙潭改名放生潭

  滑石滩在城北十里漓江下界阳朔

  鳜鱼滩在城西北滑石滩下

  更鼓滩在城西五里荔浦江口以上三滩原有哨
堡守焉

  韭菜滩在城东五里昭潭之下

卷十四 第 11a 页 WYG0565-0334c.png
  三门滩在韭菜滩下有二石对峙水中流为三门
中多暗石颇碍行舟

  石母滩在石鼓洲滩下有石龙埧水势湍激
长滩在城东南二十里浪滩下舟行取道中流湾
浅长隘西岸沙洲多浮石约三丈馀

  向水滩上为鹭鹚矶滩有沙嘴江中有石洲水大
则冲为旋涡舟行殊险

  横滩在永滩下右有石矶左系浅水沙洲水势潆
卷十四 第 11b 页 WYG0565-0334d.png
洄奔湍

  大结滩上有大结塘有巨石二当江路中多暗石
水势湍激东岸为和尚矶舟行颇险

  萨喇滩在淅沥滩东岸山下有石横江滨

  小龙滩在大结滩下五里东岸有山嘴西岸多浮
石舟行避之

  大贝滩在广运塘下二里江中多石而岸旁之石
益险其下为小贝湍激直下中有栏干石

卷十四 第 12a 页 WYG0565-0335a.png
  金鸡滩在巴江塘之上白蓼滩之下有小石踞江


  大黄牛滩在黄牛塘下二里东岸有花水浮石舟
过必避

  龙门矶在城东南三十里有大石块横截江中而
障以沙洲其深水多暗石盘互

  枫木矶在城东南龙头矶下山嘴与碎石插入江
中水势至此一曲江流暴涨冲成旋涡

卷十四 第 12b 页 WYG0565-0335b.png
  金沙池在府治东南隅即金沙井下塘背庵前池
清香池即庆林塘在县治北

  龙池在旧府学西相传有龙蛰其中上有仙妃庙
又名养化池

  涵清池在儒林桥西四时不竭

  感应泉在城北宋邹浩谪居昭州仙宫岭下有泉
涌出及将北归一日泉忽涸旋有人至门厉声呼
曰侍郎归矣求之不可见翌日果拜命杨时挽诗
卷十四 第 13a 页 WYG0565-0335c.png
泉甘不出户客至岂无神指二事也今嘉应庙侧
有侍郎井即此

  玉山泉在龙山峡石上刻有治平三年沈绅书
金沙泉在府治东半山中有泉清冽能苏瘴疠唐
李义山诗绳烂金沙井是也

  温汤泉在马江里从山下出四时常温

  马踶泉在城东南

  木良塘在城北嘉应庙前仙宫岭下

卷十四 第 13b 页 WYG0565-0335d.png
  龙溪塘在乐山里有洞壑泉从石洞中涌出
敬公井在龙兴观唐刺史敬超先治昭多善政井
盖其所凿者因名

  梅公井宋知军事梅挚浚在县署或谓即东山麓
之马王井

  鲁班井在大通桥侧明解缙有诗勒石于井旁
仙井在乐山里谭氏二仙飞矛于诞山麓忽泉涌
出清芳袭人能愈中暍者

卷十四 第 14a 页 WYG0565-0336a.png
  翔龙井在桃竹山下泉自石沟流注于池凡几折
沟旁一巨石上阔下小合之成桥疑出天造相传
异人所创名曰凌虚桥度桥至岩高数十丈怪石
成列旁有小岩闻水击石声景最幽绝

  恭城县

  五马山在县南一里五峰亭立如马奔跃来朝邑


  凤凰山在县东二里两峦开豁中峰昂耸如凤旧
卷十四 第 14b 页 WYG0565-0336b.png
县址在其下

  三台山在县南三十里儒学宾山三峰耸翠形如
笔架傍有马鞍山

  晒袍山在县西南三里春夏草碧为绿袍秋冬野
烧后为青袍天久不雨观山顶有云雾雨即至若
雨久而四野开霁其山云气不散雨即不晴谣有
出门莫问天但看晒袍山殊验每遇旱祈雨无不
奇应

卷十四 第 15a 页 WYG0565-0336c.png
  印山在县西二里形如印广约里许

  双童山在县西五里乡举多联发或云此山之秀
狮子山在县西

  五老山在县北

  银殿山一名兼山在县东三十里常有白云缭绕
山顶远视如宫殿其下有钟乳穴二十昔传一异
人号兼山先生深明性学隐于此有诗

  鹅山在县南八里

卷十四 第 15b 页 WYG0565-0336d.png
  金龙山在县西二十里日落时有龙影绕山
笔山在县南二十里对峙学前

  天马山在城南八里与学宫对峙

  马鞍山在城东十五里约三十馀丈形如马鞍故


  龙岩山在县东五里形如卧牛一岩中水深莫测
遇旱祷雨多应或云有龙在焉因名龙岩

  石佛山在县东十里半山有岩石乳结成如人形
卷十四 第 16a 页 WYG0565-0337a.png
前两石柱一似烛一似炉俗呼观音坐殿有塘深
不可测以石投之如雷吼旱时祭以犬大雨立至
石盆山在县西二十里石骨崚峭约二三里左有
岩如盆水色澄碧夏秋不雨或涨中产游风鱼味
甘滑率以榖雨前后出岩口岁不愆期

  高峰山在县南十里一峰亭立插入天表高莫可


  仙姑山在县北八十里三峰并出石壁陡绝处有
卷十四 第 16b 页 WYG0565-0337b.png
手扳及足迹旁一小岩清泉不乾俗谓周何二仙
女洗头盆水旱祷辄应里人德之立庙以祀
冬热岭在县西五里高峻行者寒天汗浃相近有
东华岭

  甑头岩在县北八十里宋咸淳十年进士周元噩
刋有文记高险难登好事者间一攀蹑见壁间诗
文为岩溜蚀尽仅存石瘦梅枯花数点月明风静
鹤双栖之句

卷十四 第 17a 页 WYG0565-0337c.png
  鱼田岩在县西三十里八角岩村泛舟从岩口入
凡数折鸟语花香沙平水曲树断云连游者忘归
竟不知身在岩内

  穿岩在县西十五里山石峻耸中空玲珑洞口高
阔约二丈馀水自岛坪源来山石横跨水口如象
鼻如伏犀渔舟出入棹声人语响嗒如雷潭水澄
碧深莫可测旁有石柱高与岩齐数尺若珊瑚树
击之镗然如鼓声

卷十四 第 17b 页 WYG0565-0337d.png
  石角岩在城东三里

  燕子岩在城南隔溪高十馀丈燕子春来秋去岩
下水不可测

  福田岩在城北二十五里中建有寺

  佛岩在县北六十里宋进士田开读书处相近有
峻岩宋进士周述读书处又北十里有凤岩明解
元周嘉宾读书处

  金芝岩在县东五十里高二丈馀上有石乳垂结
卷十四 第 18a 页 WYG0565-0338a.png
如芝

  莲花石在县西十里群峰罗列高耸入云有一坪
上立数石状类莲花故名

  风石在县北七十五里击之生风上有灵迹
鲤鱼石在县东横亘江中形似鱼

  黄牛石在县南高丈馀其色赤遇盛雪石上独无
蟠驼石在城东四里横阔可二丈宋御史周渭幼
常牧牛于此后人刻御史台三字以纪之

卷十四 第 18b 页 WYG0565-0338b.png
  裂石在辽川村平地一石中开有水浅处四五尺
深则无底鱼虾出没有大至一二十觔者居人以
计取之卒不能得

  西水江在县西从岛坪出流会大江

  平川江一名上平江源出县北九十里灌阳界平
川南流过常家渡历县北六十里入乐川

  南平江在城南二十里源从胜峒出会大江
东江大河源发湖广永明县至龙虎关入恭城界
卷十四 第 19a 页 WYG0565-0338c.png
南流六十里经县城环绕如带澄洁可爱逾县又
西流入平乐汇漓江

  西江小河源发桂林府临桂县东乡东流至县属
双溪寨四十里直至县前五里汇东江大河
葛家溪在县东西流合乐川水

  北洞源在城东十五里水出银殿山流经葛家溪
西入乐川

  岛平源在城西三十五里

卷十四 第 19b 页 WYG0565-0338d.png
  势江源在城东四十里源从伸家猺峒中流出渡
雷会大江

  苏陂源在县西四十里源出车峒流会大江
下山源在县东十五里流入大江

  富川县

  马鞍山在县治东一里上有文昌阁

  凤凰山在县南下有云梯岭稍西曰朝冠山又东
十里为穿山上有岩曰仙岩

卷十四 第 20a 页 WYG0565-0339a.png
  虎山在县东二里许有岩曰龙水

  石门山在县东三十里门容一人四面峭壁不可
上下

  屏山在县西三里形如列屏邑之镇山

  霭石山在县北一里

  龙头山在县西五里碧溪之水出焉

  马头山在县东十里形如马首故名

  白马山在县南二十里相传曾见白马悬缰于此
卷十四 第 20b 页 WYG0565-0339b.png
文笔山在白马山南五里两峰尖耸如双笔然
穿光山在县东四十里中有岩爽朗道人莫公居


  豹山在县东三十五里其阴有洞农人望云占晴
雨尝验

  隐山在县东四十里潜德岩在焉宋林通归隐读
书岩中有林公石床四大字

  通山在县东五十里有洞曰祥云

卷十四 第 21a 页 WYG0565-0339c.png
  郎山在县东北五十里中有穿石岩傍有石灶炼
丹所又有石棋局石上书请寻乐处四字宋郁棠
添林御史隐此

  龙溪山在县北八十里龙溪之水出焉

  白云山在县西南一百二十里侧有丹灶山相传
汉张道陵炼丹所石臼尚存

  宝剑山在县西南八十里一石如剑故名

  钟山在镇城之中山上有石扣之如钟

卷十四 第 21b 页 WYG0565-0339d.png
  东山俗名姑婆山绝壁参天界连三广凡剽掠馀
党多匿于此

  花山在县西九十里堆蓝罨翠劲柏苍松交枝衒
绿密萼争妍为一邑之名胜

  歌山在县东广舆记昔冯乘有老人自少不娶善
讴闻者酸鼻及病将死邻人送至此山老人歌以
别之馀声数月不绝

  秀峰在县西北七十里平地突起数十仞宋毛衷
卷十四 第 22a 页 WYG0565-0340a.png
刺贺州过而异之遂家焉

  长标岭在县东北九十里唐李靖平萧铣驻师于
此土人立庙祀之

  独秀岩在县西三里内有石窗石磴昔人曾读书
于此

  挑母岩在县西四十里又作桃母岩溪水漫流岩
下旁多桃树相传有老妪种此岁凶采其实以充
饥树特繁盛

卷十四 第 22b 页 WYG0565-0340b.png
  碧云岩在碧云山上其中宽敞深邃奇异万状高
处有广阳岛三大字远望分明近视如擘絮状又
有古石刻

  仙岩在凤凰山之东洞门有五色石形如莲花垂
下苍藤数茎穿岩撑拄下有深潭环以石梁周笃
棐修之今益增胜

  川岩在县西六十里传说孙权时一夜雷震开有
七孔

卷十四 第 23a 页 WYG0565-0340c.png
  兴云岩即兴云山在县北三里岩前有龙湫山顶
有一石盘宽三尺许深尺许中有一石恍如鹤天
将作雨石盘呈雾岩内出云龙湫闪电

  丹霞洞在县南一百五十里

  六洞在县西九十里别有洞天居然紫府岭岩陡
壑流淙滴乳

  响石在县东离城一里高数尺大数围叩之有声
如钟

卷十四 第 23b 页 WYG0565-0340d.png
  富江发源于灵亭乡南合神源之水经县治东南
流入于贺

  桥头江在县南三里卢溪之水出焉东流注于富


  白水一水出县西岸山约高千仞潺潺而下一水
出县东参辇源由沙母流出茶源汇焉春夏大雨
倾盆水气相会空中响应如雷其年县即大登
秀溪在县南七十里发源于石姑合永之沐水昭
卷十四 第 24a 页 WYG0565-0341a.png
之漓水下苍梧入海

  碧溪在县南五里源出沙平西流合漓江

  洋溪在县北十里许山巅有龙湫天旱祈雨辄应
灶溪在县南一百二十里丹灶山下昔传张道陵
炼丹取水于此宋陶弼有诗

  万源在县北二十里由塘背而北流合九疑下大


  龙泉井在县西南

卷十四 第 24b 页 WYG0565-0341b.png
  水井在县北五十里下有灵泉离岸仞许长夏
居民往来口渴击壤而呼其水自上饮后复下名
曰犀牛又名犀泉

  贺县

  瑞云山即甑山在城西十里高千馀丈旧名幽山
唐李邰出刺是州山有彩烟覆其上旬日不散遂
易名瑞云

  玉印山在城东南十里兀然江中虽洪涛泛涨而
卷十四 第 25a 页 WYG0565-0341c.png
此山挺出俗呼为浮山障一邑水口树木蓊翳上
有陈侯祠迎碧亭

  海螺山在县南十五里山中石子如螺故名岭有
泉清澈四时常滴下江滴水岩是也

  橘山在县北二十里上有七十二峰攒奇竞秀中
多橘故名又常产银宋置银场于此

  蕉木山在县东南二百二十里斜接广东开建连
山西界贺境旧为矿徒出没地

卷十四 第 25b 页 WYG0565-0341d.png
  五指石山在县南八十里信都谷中五峰并列如
掌有石佛像

  郎江山在县东十里

  稿山在县北二十五里

  幞头山在县南六十里

  聂峰山在县南七十里

  尖峰山在县西南十五里峻峭孤高挺出群峰之
上亦名文峰山

卷十四 第 26a 页 WYG0565-0342a.png
  玉泉山在县西北十里有泉皎洁与仙池之水俱
流入橘江

  禄山在县东十里

  紫石山在县南七十五里

  砚山在县东五里

  三盆山在县东南二百二十里与广东连山县接
芙蓉尖山在县东北二百三十里东接广东连山
北连湖广江华

卷十四 第 26b 页 WYG0565-0342b.png
  开山在县东南二百二十里接江华县

  鸡罩山在县东南二百二十里水东接连山余高
西界县中楼

  凤凰山在县西北八十里

  马蹄山在县南五十里昔乡主神至此山分界马
蹄二迹印石路上至今现存

  灵台山在县南一百里半山有寺名云台庵
双瓦山在县东南一百六十里与开建连接
卷十四 第 27a 页 WYG0565-0342c.png
茶峒山在县东一百七十里接开建县

  临贺岭在县北七十里与富川县接今谢岭是也
按张耳传秦南有五岭之戍广州记云大庾始安
临贺桂阳揭阳是为五岭又桂岭一统志即古临
贺岭旧志在县境即桂山五岭之一

  冬瓜岭在县西八十里

  关门岭在县东南二百里水东界连山上台西接
桂岭汛

卷十四 第 27b 页 WYG0565-0342d.png
  四松岭在县南二百里与苍梧县接界

  大桂岭在县西一百二十里与苍梧接界

  观音岩在县北二十五里石山耸翠乳窦天成知
县何天衢就岩前搆屋可供游息

  瀑布岩在县西五里

  梅花洞在县西南

  界牌坳在县南二百二十五里东接连山西连贺
之龙水初峒

卷十四 第 28a 页 WYG0565-0343a.png
  大峰坳在县东一百五十里与连山接

  白土坡其土白腻可傅面岭南妇女率皆用之又
名铅粉山

  寡母坡在县东北一百六十里与江华县接界
马鞍石在县东南一百二十里与怀集开建两县
接界

  贺江由富川灵亭乡发源南流二百五十里经县
治绕东门过浮山会桂岭小河水口合流至广东
卷十四 第 28b 页 WYG0565-0343b.png
封川入于南海

  橘江在县东五里源出橘山南流入贺江

  温水凡二处一在南乡洞一在里松乡其泉有二
一稍热可浴一极热可燖鸡豚

  临水在县东南源出桂岭南流至县东与贺川合
流而下

  锡溪在县东北四十五里其水清冷寰宇记久饮
则损人腰脚

卷十四 第 29a 页 WYG0565-0343c.png
  龙门滩在县东南寰宇记云水深百寻大鱼自跃
登此门化为龙不过者曝腮点额故又名龙溪
沸水泉在县西泉涌如沸昔有沸水寺基今建瑞
云寺

  玉泉在县西北清澈如镜四时不竭合仙池水达
大江

  莲花井在县桂花坊水煮白米为淡红色如莲花


卷十四 第 29b 页 WYG0565-0343d.png
  龙井在县东十里岁旱祷雨辄应

  荔浦县

  蒙山县南二里蒙水出其下

  狮子山县南二里山前古榕一株苍翠盘郁如盖
覆荫官道道傍有桥称仙人桥桥中空石板二取
象锁形镇压狮子康熙二十八年平协镇文养谧
添造旁有古石碑其文为苔藓蒙蚀不知造自何


卷十四 第 30a 页 WYG0565-0344a.png
  古架山县南二里山后洞极宽广山半有泉清朗
常盈可供百家饮汲山岚青翠日照烟凝名曰古
架浮晴

  纱帽山古架之西形如纱帽故名上有洞

  笏山县东南五里壁立如笏俗名饭匙顶宽百馀
丈相传昔有蛮贼据为巢穴兵围之有怪藤引水
而上贼无饥渴后官兵侦知断其藤而水绝贼遂
就擒

卷十四 第 30b 页 WYG0565-0344b.png
  银瓶山县东十里其山若瓶故名

  对鸡山县东十里两山相对宛如鸡势土人有雌
雄之别

  八仙山丹竹江口其山八座列官道傍罗隐云八
仙锁水口即此

  相思山县北二十里旧记每岁元宵獞女唱歌于
此贸易胜如墟日今数年来无复此风矣

  青山县南二十里林木葱翠隆冬不凋故名下有
卷十四 第 31a 页 WYG0565-0344c.png
洞洞中有桥止尺许水深无底秉火以过居民数
百家杂处荔江绕其后可通商贾舟楫

  大杭山城西南二十五里两山夹峙中居数百家
有二泉不竭可供汲饮下洞即永安州界

  南村山镆铘山后两山相合中有坪两傍皆属居


  北寨山镆铘之后山下有洞可入

  小青山穹窿百丈土民环绕而居山有五岩最高
卷十四 第 31b 页 WYG0565-0344d.png
者曰高岩次连两岩曰双岩近地二岩曰牛岩高
岩有顺应王神像祀者必须缘梯以登一山皆孔
窍玲珑可观

  桂山县东三十里有洞曰天豪峭壁中腰云梯三
架方可上洞内异石笋莲塔马鞍或钟鼓诸般形
肖进数层方至天门再进有石桥二座上有真武
殿两傍石柱宛如龙盘殿外一石人若俯伏状前
有笔架一座游者竟日乃尽

卷十四 第 32a 页 WYG0565-0345a.png
  妙画山县北三十里壁立如画

  延宾山县东二十里下有土司城

  三奇山在延宾城后二里许山明水秀茂林修竹
有三天门上至顶数井极清冽每日三潮中有坪
可容万人

  火焰山县东四十五里一名华盖山高数仞周二
十里峰峦叠出亦名铜鼓岭山顶有塘宽数亩深
丈许内有鱼蚌塘畔有石棋枰时作鼓乐声附近
卷十四 第 32b 页 WYG0565-0345b.png
居民间有闻者

  龙窝山相传昔年有龙修炼于此后飞腾而去今
其窝在焉

  宾山县南三里又名独山县治之向山也

  文笔山县南三里

  境山县东八里

  都凤山上苏之上高万丈昔年有贼为巢其上
镆铘山在县北三十五里险峻如刃昔人置关其
卷十四 第 33a 页 WYG0565-0345c.png
上土人谓之界牌山

  北山绿水村后镆铘关西高千寻大不可度曲折
而上及顶有坪阔数百丈有二泉一名济危冬夏
不竭其味寒冽一名涤秽其性澄浊土人遇乱避
兵于此一以资炊爨一以供浣濯故名

  天马峰在小青山傍一石如马傍立一执辔者远
望尤肖

  长生岭县东一里

卷十四 第 33b 页 WYG0565-0345d.png
  望高岭县西一里县治从此来脉

  北关岭县北一里

  马鬃岭在县东四十五里与火焰山隔江相对长
可十里许如马颈有石类鸡冠又名鸡冠岭
猫儿岭县东北一里荔水由下经过

  鹅翎岩县南三里岩有二层高百丈第一层有石
状若鹅孔中滴水如乳每遇亢旱祷雨辄应
独秀岩古架山之西大不过数十丈高止百尺岩
卷十四 第 34a 页 WYG0565-0346a.png
空有水傍有石夏日樵夫恒纳凉焉

  大虫岩县南文峰山之左其形如虎相传有三五
夜行一息雷雨大作飞一石压虎口厥后虎患遂


  古沉岩县东五里幽奇莫可名状石柱森森满洞
皆然一净瓶高丈许石神石案石荔枝俱称奇绝
开口岩离县五里今名佛口岩后洞有石钟石鼓
石凉伞石田亩丘界□划然

卷十四 第 34b 页 WYG0565-0346b.png
  白山岩县东十里上苏坪之前旋折而上高百仞
岩下有洞游必燃火

  大纱帽岩在上苏坪有洞可入昔传樵人于内携
双虎子而归

  牛岩在上苏坪左高亮宽敞滴乳天花盖顶有石
狮守洞又名狮子岩傍有小岩更佳

  天门岩县东十里上洞旧名黄姜岩连接蓝村岩
岩右傍一小洞如太极图名曰太极岩初入岩有
卷十四 第 35a 页 WYG0565-0346c.png
一石团结独垂右左环拱而向名曰拱辰岩稍入
一洞广阔平夷几二百步石笋或上或下有大石
十馀倒地如睡僧然宛若广寒名曰广寒岩又有
石笋俨若神像面前一石如香案名曰真武登殿
又一长路几十丈仅容一人侧身而入名曰长门
有一洞四围空平独一门可入幽深沉寂一石状
如老人四围石皆类网形高悬曰渔翁撒网其洞
口深邃云雾隐伏尚不知几洞天游者必须秉烛
卷十四 第 35b 页 WYG0565-0346d.png
麒麟岩县东丹竹塘二里许两山相峙状若麒
山下一岩深邃莫可穷究岩口清潭漾绿色犹螺
黛有巨鲤唇翅若珠每出则鲤之从者千许居民
常见弗敢取潭水由丹竹江出荔江

  象岩青山之后莫王庙之傍

  穿岩一在青山后山顶宽广可居一在县北三十
里内小河连贯三山最泓深傍有大石夏可避暑
冬可忘寒

卷十四 第 36a 页 WYG0565-0347a.png
  金鸡岩城西南二十里双平墟之北山半腰极宽
敞傍一小洞须把火而入

  朝天岩在绿水木潭灞之上山顶见天故名内有
璎珞宝盖石钟石鼓排列把火尽可深入

  向阳岩南村山之右宏敞如屋

  目岩一山壁立翠映官道

  谷岩天马峰之后岩口皆水土人乘筏秉炬而入
有大坪可容百馀人春暮常发洪水多鲤鱼大至
卷十四 第 36b 页 WYG0565-0347b.png
数十觔土人皆捕之

  川流岩俗呼石牛洞极深邃其水冬夏常流游者
从水中行把火探源难穷其境

  尖山岩在龙窝之南笔立田间形如石塔岩有二
层上层宽亮四面置窗可读书避暑

  松柏岩尖山之南岩数层楼阁相似窗明石奥一
曲一折极尽工巧第一层险阻难上须高梯可行
岩底有洞深邃把火深入难穷其止

卷十四 第 37a 页 WYG0565-0347c.png
  避秦岩在松柏岩傍有数洞极高前后皆通土人
避乱居之

  社岩在小崙村南怪异玲珑不可名状

  火炙岩兵燹时土人避乱居内火失被烧因名火
炙内多奇境路险难行

  龙岩在龙窝之南洞如龙去壳存头角鳞印如刻
下苏岩岩多洞七通八窍极尽人工之巧但惜其
底暗耳

卷十四 第 37b 页 WYG0565-0347d.png
  利市岩水流不息灌至通津里有水源太子神田
者多奉祀焉

  蜈蚣峡在青山昔杨文广征蛮立营于此内外各
五营规模森列犹存

  秦家峡县北三十五里峭壁崚峻居民盘绕其下
荔浦峡有上下二峡高山相峙湍激不减三峡山
重水复乃一县下水之关键

  六阑冲乃荔浦永安接壤之所其山开一孔即聚
卷十四 第 38a 页 WYG0565-0348a.png
水一窝传昔曾栖迟百数人家不劳远汲

  龙头石县北三里土岭半腰突出一石状如龙头
受日月精华岁久遂能变化啖食牛畜人或遇其
害明嘉靖间愈甚后为雷击去其唇患乃息至今
犹似伸首岭际

  蟆拐石粤俗呼田鸡曰蟆拐在莫王庙前江中其
洞幽潜群鱼类聚冬煖时渔人裸体而入水色渟
泓俨然别一洞天

卷十四 第 38b 页 WYG0565-0348b.png
  双鱼石土岭有二石如鱼故名

  榕树阨在绿水之上

  凤凰坪在螺蛳寨之前一石卧地其形如凤
荔江在县西南水色如荔故名荔浦水自修仁猺
界发源分二支一自踏石村出青山一自合江会
荔江出青山经县前顺流而东汇于漓入于昭潭
为府江

  丹竹江在县东南源出峰门砦北流过独秀山入
卷十四 第 39a 页 WYG0565-0348c.png
荔水

  延宾江在县东三十五里源出上洞流合荔水
漓江在县东合恭城水汇昭潭发源详临桂
山月江一名沙月江在县北二十里钟山下源出
鸡笼猺南源东南流经月山岭会荔水

  濡水在县东南注濑溪又注于漓水见水经注
东水出自永安州龙回里群峰巢合荔入漓
绿水在县西北两岸林木阴森四时清碧因名曰
卷十四 第 39b 页 WYG0565-0348d.png
绿水发源永福理定界一支入大小江由南源大
界历普陀江过镆铘关沙月江出思贡之下与荔
水合流入府江

  湖塘江口县东六十里即平乐分界处荔水过此
不二里许即漓江昭潭

  古井在县南门外城脚下冬夏不竭

  北门井在县北门外寿山观前今废

  鸳鸯井在县东南二里内多小石拾二石磨之入
卷十四 第 40a 页 WYG0565-0349a.png
醋则两石合为一处故名

  凉水井在凹峰外炎暑时行人多藉此水以解渴

  修仁县

  文笔山在县南奇峰插天中列三台为学宫对山
观音大座山在县治三里高数百丈即苏山来脉
苏山在县西北隅高约千丈横亘十馀里宋皇祐
间知县狄遵诲讨寇立寨山后夜梦苏武因祷焉
师捷请于朝即建庙祀武因名庙傍一石壁水自
卷十四 第 40b 页 WYG0565-0349b.png
上滴下源源不竭每遇旱祷雨辄有灵验

  黄峒山在县南二十里又南十里为龙冈山
松明山在县北一里山多松人探之以代炬因名
榕山在县南十里相近者为潭川山

  崇仁山在县南五里高数百丈每有云雾覆顶则
风雨即至

  罗仁山在县东三里又名独山高数百丈四围皆
悬崖峭壁惟南一穴可通山顶山有桃树向有猕
卷十四 第 41a 页 WYG0565-0349c.png
猴穴其中近日人烟稍聚则无也

  大猺山在县正南十馀里黄峒山后丛山叠箐宽
袤六七十里险峻难行修水自此发源内有六噶
六定三片六段等猺皆自耕自食不轻出猺界种
香草植松杉以为业

  象鼻岩在县东南半里修水经其下潆汇为潭又
名象鼻潭其上即回龙寺

  官岩在县东以弄村岩在半山岩口高阔一石似
卷十四 第 41b 页 WYG0565-0349d.png
人形水从石罅滴石人顶上又一小石生岩后击
之声如钟内有石田界限划然

  天井岩在县南十五里为县发源之所上有壑宽
丈许深数丈相传唐五代时罗隐至此

  太平岩在县东五里有石洞深邃而险可以避兵
由此得名

  修江自大猺六定六噶发源由黄峒村出又自永
安州之滴水等猺发源由古城长滩出马蹄村与
卷十四 第 42a 页 WYG0565-0350a.png
黄峒水会历古峒经县东南出青山合荔水入府
江向因沙石壅塞春夏水发每多冲决两岸田亩
雍正五年冬署县事黄锦璋详请疏通稍免水患
横墙江在县西南十里自崇仁山脚出绕沉沙口
过旧县经接龙桥顺流与合江源水汇于荔江
崇仁水在县北源出谢山东流合白石水

  昭平县

  五峰山亦名五指山在县北五里为县主山昔有
卷十四 第 42b 页 WYG0565-0350b.png
太尉陈满得道于此今为境内土神山顶有池塘
台榭花果每无意登临见之若有意探求即不可


  棋盘山在县南三里相传有仙人奕棋石上遗迹
有石棋子三

  纱帽山 县南一里有一岩石似古弥勒佛状
狮子戏毬山在县东五里上永村内

  仙会山在县东八十里昭平里山顶有平石似棋
卷十四 第 43a 页 WYG0565-0350c.png
枰时或云烟拥罩风雨冥蒙若有仙人坐奕故俗
呼群仙聚会山

  玉坡山在昭平里玉坡村形如顿笏高数十丈左
右山峰环矗上岩内有石类寿星石乳下垂撞其
声如鼓如磬下有坡石如白玉因名

  雷公山在昭平里上有池水

  鲤鱼上水山在昭平里江口

  黄京山在县南一百五十里高耸数十丈俗呼大
卷十四 第 43b 页 WYG0565-0350d.png
塔山登其上山川尽入目中

  葫芦山在县东二五都潘家寨南上有飞来铜佛
六尊都人岁祭之遇旱可祈雨

  北辰二星山在北陀峡口石壁嶙峋高三百馀丈
罗令山在马江里山上有寺

  五将山在县南六十里

  古袍山在县南一百里

  莲花山在二五都形如莲瓣环麓有水俗呼出水
卷十四 第 44a 页 WYG0565-0351a.png
莲花

  天门山在马江里通古连地

  状元山在招贤里昔有状元隐于此故名

  五指山在县东南一百八十里宁化里樊家上屯
众山中五峰特出岩内空广可容万人有江水穿
流岩口仅一道以为出入四壁陡绝明万历初山
贼黎福庄等据险为巢久始克平于岩前建设堡


卷十四 第 44b 页 WYG0565-0351b.png
  双凤凰岭在昭平里仙会岩一如雌一如雄上有
青松奇木

  接米岭在县治百馀里高峰巉岩鸟道如线其尤
险者曰马颈曰石陡峭壁立径路几绝獞猺凭
为渊薮岭后文化宁化招贤诸里赴县输租水陆
纡涂回远数倍雍正三年县令钱兆沣请捐俸开
凿跨岭除道阔五六尺上下仅四十里化险为夷
往来便之邑人黎中和有记勒石

卷十四 第 45a 页 WYG0565-0351c.png
  佛子岩在昭平里岩口高阔中起一石尊严如佛
像前有香炉石奇夺神工傍穿一穴积乳下垂巧
逾雕画相近者为仙岩偻身而入中有深潭沙洲
羊角岩在二五都双峰插汉山半一岩岩口石乳
宛如莲朵倒垂

  独山岩在县北一百二十里周围皆峭壁不可跻
攀其南一穴深三十步广二十六步高千寻缘梯
而上可通山巅

卷十四 第 45b 页 WYG0565-0351d.png
  车记岩在昭贤里岩内有石桥石钟

  飞龙岩在二五都潘家寨之后

  犀牛岩在宁化里传有犀牛出食禾一妇汲水偶
见以竿逐之得其毛归游水不溺一日至龙岩探
珠龙化一人逐之入其家陷为湖今号为龙潭
米斗石在县东思勤江水中涌出巨石高丈馀石
顶有一窝形如斗每遇水涨窝内有沙则是年必


卷十四 第 46a 页 WYG0565-0352a.png
  禾仓石在县东思勤江走马堡涌出水中四围如
仓每遇石上生有草花亦主丰稔兆

  仙人石在县北昔有仙人在此石上升仙足迹尚


  明源江在县西出金田至练滩入漓江

  思勤江在县东源出富川丹霞洞流经白橐江至
思勤废县与常峒浊水江合入府江

  归化江在县北回入漓江

卷十四 第 46b 页 WYG0565-0352b.png
  浊水江源自贺县棋盘石分水界东流为沙田江
西流为浊水江由龙岩而合大小磢入思勤江一
百二十里扺县

  富郡江在县东南源出贺县流经马江废县又西
流入府江

  大磢小磢在县东一百二十里磢俱山石横生栏
河浊水白橐流至此入招贤河通马江

  鲤鱼潭在宁化里遇旱祷雨立应

卷十四 第 47a 页 WYG0565-0352c.png
  龙门滩水深万丈大鱼登此则化龙见乾坤万国
全图

  天池在北陀城后又名峡口塘石山对峙潭水清
澈水源涌出不涸

  映龙泉在昭平里泉从石中涌出

  温泉在马江里四时温热

  鲇鱼井在浊水江边涌泉长流

  永安州

卷十四 第 47b 页 WYG0565-0352d.png
  三昧山在州东五十里

  凤山在州西十里望如锦屏

  蒙山即古蒙州地在治西南五里壕址尚存
三石山在州西北十五里相传有人突见群羊横
过举箭射之一发三羓没羽继视之皆石也迄今
箭痕尚在

  石印山在州南二十里镇眉水中央宛然如印
石鼓山在州东北十二里遇变警则鸣声闻数十
卷十四 第 48a 页 WYG0565-0353a.png


  壬山在州北二十里壬方故名壬山俗讹为银山
天堂山在州西北五十里上有炼丹仙迹百里始
至绝顶有桃数株实大而甘食之如蜜若怀之下
山即迷归路至今传之

  摩天岭在州东十里许朝暮云气矗合若可摩天
七星岭在治西南二里小峰联络成七故名
双髻岭在治北十二里两峰如髻夹耸道傍
卷十四 第 48b 页 WYG0565-0353b.png
马鬃岭在治西北四十里界接修荔萑苻之薮设
兵防禦

  老虎岩州北六十里在龙回里平塘寨岩内有石
身卧首昂宛似虎形

  干城岩在州西北六十里杜莫寨傍万窍玲珑洞
天特辟若堂奥然

  官岩洞在杜莫寨山中约高丈许有石室极光明
风雨不能侵官长往往宿此

卷十四 第 49a 页 WYG0565-0353c.png
  仙女洞距杜莫寨三里景致可人云气常覆
水峡在州西北山崖峻险古皂岭祖并马鬃各水
经流其傍人过之无不战栗

  岭祖冲在天堂山侧登山遍见一州高出群山故
称岭祖

  不叫口在州东南半里有岭似鳌鱼状昔人在腰
背作窑其岭如人叫数日因作文奎楼镇之其声
遂息故名

卷十四 第 49b 页 WYG0565-0353d.png
  眉江在州南二十里弯曲宛若娥眉下五屯出藤
县大江

  古皂河在州西北三十里会岭祖江于水峡由石
牛潭西流与洞口二水合经州城而南下

  峒口河在治东北五里源出三昧东流经州城达
激江

  浊水川在州西北二十里其源自马鬃岭出三王
站流至沙篢村入石穴潜流半里从小以喇村出
卷十四 第 50a 页 WYG0565-0354a.png
自春至冬其水皆浊名曰小黄河旁出白泥乡人
磨为水粉绘画时用之

  龙潭在州西北十里水绕丛岭瀑布数十丈注入
潭内传有潜龙暮春时群鱼拥朝至今犹然
石牛潭在州北七里潭广十馀亩其深莫测昔有
神牛潜于潭旁石下时涌波澜人不敢渡岁久不
复然

  蒙江口在州南二百五十里水出蒙山至江口与
卷十四 第 50b 页 WYG0565-0354b.png
浔南水合流上经五屯下达苍藤

  古碧泉在州南二十里

  甘露泉在州北七十里大路旁炎暑掬饮味甘冽
兼可驱疫

  神泉在城隍庙前其形似井汲饮可消瘴疠
清风沟在州北三十里

  梧州府

  苍梧县(附郭)

卷十四 第 51a 页 WYG0565-0354c.png
  三台山在城北六十里旧有广镇亭

  泽山在城北四十里

  通星山在城北六十里南汉太守刘曜常登此观
天文

  大云山在城东三里发自桂林为府治主山
茶山半在城内半在城外

  云盖山城东二里即大云山分支其麓为光孝寺
阜民山在城东门外下有嘉鱼池

卷十四 第 51b 页 WYG0565-0354d.png
  冲霄山即火山在城南隔江梧郡之案山也每三
五夜有火光一见若野烧状俗传南越王佗藏宝
剑于此或言水中有珠故光烛于上又产灵麖三
足郡有灾祥则先鸣寰宇记云山下有丙穴嘉鱼
生焉明总督张瀚因郡多火灾更今名原有祥光
亭万历末知府陈鉴改建真武庙以镇火灾今不
复见有火光矣

  文殊山在城西北五十里林木蓊郁前枕桂江俗
卷十四 第 52a 页 WYG0565-0355a.png
传文殊大士说法于此

  苏山在城南八里前临大江苏轼曾停舟于此因


  金石山在城东二里图经吴时有道士牵牛渡江
语舟人曰舟内牛溲聊以为酬舟人视之皆金也
道士与牛并隐石下因名

  立山在城西十里路通藤县下为三公坡明都御
史韩雍讲武于此今建先农坛于山下

卷十四 第 52b 页 WYG0565-0355b.png
  印山在城西北三十里其形如印

  石英山在城西二里旧有石英宋时充贡明正德
间立关于上名石背以军戍之

  铜镬山在城南一百里石壁嶙峋林树参天登之
望大江如带封川各处瞭然在目山上有池巨鳞
潜伏隆冬有雪霁后恍如银砌案梧州气候常煖
无雪铜镬极高冬则霜结成冰山树一片凝白似
雪耳山顶平旷池水春冬不竭亦不溢清洁可烹
卷十四 第 53a 页 WYG0565-0355c.png
饪四面陡绝路通一线与广东西宁县接壤稍有
警息匪类即倚之而负嵎苍梧藤岑皆患之
大径山在城北六十里

  金盘山在城东北一百二十里

  七山在城西南一百二十里

  古榄山在城东北一百二十里

  凤凰山在城东一里

  挂榜山在城西北石壁平旷俨如挂榜刻虎榜石
卷十四 第 53b 页 WYG0565-0355d.png
三字

  寿星山在城南十里山峰圆整

  芋荚山在城东北一百六十五里与封川开建交
界山产金砂然岚气特厉

  文笔山在城南十五里峰如卓笔

  茶亭岭在城东北八十里

  腰鹅岭在城南九十五里

  仙人岭在县北四十里寻阳乡高百馀丈昔山崩
卷十四 第 54a 页 WYG0565-0356a.png
成沟土人偶淘石罅得金思贤江流山下志云江
产金或谓是欤

  胡台冈在城西北六里南宋时郡守筑台山下每
朔望率僚属望阙而拜今为社稷坛

  鹤飞冈在城西二里石英山左南汉太守刘曜凿
断其脊有双鹤飞去

  伏虎岩在城东北五十里搜神记扶南王范寻养
虎于此投以罪人不噬乃赦之虎亦不妄噬又曰
卷十四 第 54b 页 WYG0565-0356b.png
昔李上座修行之所道成驯伏猛兽故名

  锦鸡岩在城东五里悬崖峭立洞宇宏敞中有石
窟俗传舜陵在焉

  石鼓洞在城北二里右为庆林寺洞左临桂江为
高明亭程文德有记今废

  桂江即府江在城西北合大江流三十里往广东
封川县一名始安江又名金沙江杨升庵丹铅录
云古有金沙浮转多桂浦忌经过之谣言滩大水
卷十四 第 55a 页 WYG0565-0356c.png
急上下舟皆难行也

  大江在城西南经城东三十里入封川岑溪高辑
三江源流考漓江源出兴安县海阳山九十里下
灵渠一百二十里至灵川县又六十里至临桂合
相思江下阳朔西合荔浦东合乐川并汇于平乐
合思勤江下昭平合马江经三郡行九百八十里
至梧州入于左右合江在梧州西南溯流三百三
十里至浔州而江分城东为左江一交阯江源出
卷十四 第 55b 页 WYG0565-0356d.png
安南夷界十万山经上思州迁隆峒下宁明合龙
州江下太平合通利江下新宁合驮排水至合江
镇与牂牁江合此左中之左也一牂牁江源出云
南由富州入田州境合泗城江下田州奉议州上
林土县思恩府归德州果化州合南江下隆安县
合渌瓮江至合江镇与交阯江合此左中之右也
合流而趋南宁府合八尺江下永淳县合陈埠江
下横州合思武江下贵县合横眉江至浔州府东
卷十四 第 56a 页 WYG0565-0357a.png
会右江浔州城西为右江一融江源出清水江经
贵州黎平府与古州江合下怀远合浪溪江下融
县合带江至柳城合龙江此右中之右也一龙江
源出贵州都匀府合环水至庆远合小江下柳城
县合融江此右中之左也合流而趋柳州府环城
三面合洛清江桂林东北诸水会焉下象州合红
水江泗庆西北诸水又会焉下武宣县合断藤水
至浔州西会左江两江合一浩瀚东倾合大隍江
卷十四 第 56b 页 WYG0565-0357b.png
下平南县合白沙江蒙江下藤县合绣江下梧州
合漓江三江既汇尽注于系龙洲出广西界下封
川至肇庆分流入江海

  思良江在城北二十里即下秤源出东安乡大径
山绕城东北合流大江旧传产金又云有鳄鱼亦
名多贤水

  安平江城西七十里源出镇山绕城西南合流大
江上接藤县大任徐化诸乡之水又名白石江下
卷十四 第 57a 页 WYG0565-0357c.png
榕树潭入大江

  东安江城东北四十里源出上水猺绕城东北经
封川入大江

  龙江城西北五十里源出五堡绕城北合流桂江
须罗江城西南六十里源出鹤村绕城东流合大


  长行江城西南三十里源出岑溪县山东流经戎
墟入大江

卷十四 第 57b 页 WYG0565-0357d.png
  观音溪在城北一百里源出大岸山至观音埇汛
下入漓江溪不通舟驿路设有渡船

  系龙洲在城东大江上江涨时洲独不没又名浮
洲矻然中峙盖三江砥柱也旧建有亭林木森秀
可供游览明知府陈鉴复建阁以祀文昌历久圯

  国朝左江道王毓贤知府陈天植重修

  长洲城西十里在大江中纵三十里横三里居民
颇繁自此而上有思恩洲思化洲托洲禤洲思礼
卷十四 第 58a 页 WYG0565-0358a.png
洲黄陀洲皆在江中居民差少有桑寄生产长洲
者为佳自兵燹后庐舍悉毁桑树砍伐殆尽今少
栽植

  嘉鱼池在城东上为嘉鱼池下为放生埇即学塘
二口旧名鳄鱼池搜神记扶南王范寻常养鳄鱼
十头犯罪者投之池中鳄不食乃赦明总督韩雍
改名嘉鱼弘治间疏池益深广以其息助士子膏
火知府陈鉴筑长堤以障水逆流而西绕城如带
卷十四 第 58b 页 WYG0565-0358b.png
名回澜堤

  冰井城东对火山味甘洁唐大历中经略使元结
铭曰火山无火冰井无冰宋宣和间郡守萧磐访
得之有井名未磨灭自我发沉晦之句明总督韩
雍建亭于上覆之

  三公井在东南山下明总督姚镆总镇郑润总戎
朱麒所凿士庶感恩怀德故名尚书吴廷举赞云
苍梧会府雄峙南边东山之麓下有源泉

卷十四 第 59a 页 WYG0565-0358c.png
  藤县

  东山在县东一里蜿蜒秀丽拱于县左上有唐李
卫公祠

  南山在城南二里顶平如砥诸峰联络横列学前
旧有杏坛松崖竹坞芹涧雷庙今俱废

  石壁山在县南二里南山之傍高十馀丈石色皆
赤亦名赤壁下临绣江树皆倒悬岩石如削
石人山在县南三里峭绝临渊下为龙窟水旱祈
卷十四 第 59b 页 WYG0565-0358d.png
祷辄应山半巨石峙立望之如人

  镃炉山在县西一里有镃炉佛舍

  谷山在县西北五里又名西山隔岸临江其形若
谷高冠诸峰奇挺秀拔

  大燕山在城西三十里雄伟秀丽俯瞰大江
龙骧山城南六里数峰耸立下抚清流晋龙骧将
军陈隐曾驻军于此

  六爻山城西八十里峭绝临江山形六层列如卦
卷十四 第 60a 页 WYG0565-0359a.png
爻山足有十二矶络绎相属与白马堡对峙为峡
寇出没处

  白藤山城南一百里峭拔崎岖昔云常产白藤今


  勾刀山城北一百里窦家寨后高峻绝险明万历
初刬石为梯磴南通容县

  灵山城东一百里有池塘巨鳞其下即十六洞
登屿山在县西十五里二峰对峙崔嵬苍翠形如
卷十四 第 60b 页 WYG0565-0359b.png
螺髻

  天马山城北一百里去五屯东三里

  百鼓山城北一百里

  鸡头山城北一百里

  仙果山城北一百里

  绳武岭城西县学之右峰顶圆秀如覆盖状
龙颈岭在县西北蜿蜒起伏如龙为县治学宫来
脉其前为州学今废

卷十四 第 61a 页 WYG0565-0359c.png
  葛坡岭在城南横如一字县学之案一统志又名
学岭

  罗幔岭城西南三十馀里岭高五里广围十里为
潘洞都榜诸水发源

  天塘岭县东南百馀里高数百丈上有大池巨鳞
双鱼岭城西一百里

  古甑岭城西一百里

  水月岩南山之麓旁临曲涧水光月白时最为清
卷十四 第 61b 页 WYG0565-0359d.png


  李白岩城东四十里赤水峡之右山岩崚增百馀
尺其岩穴深广二丈有窍上通后人辟为山寺旧
传李白谪夜郎时憩此读书今寺右石窟深广不
满三尺不可坐立

  赤水峡县东六十里两岸壁立水由中注林木蔚


  龙巷石县东南绣江中垒壁嶙增中低若巷其平
卷十四 第 62a 页 WYG0565-0360a.png
如砥长数十丈阔丈馀冬月水涸可以游观
鱼影石在赤水峡中潭底有石其影如鱼春水盛
时江鳞群聚

  藤江一名郁江会浔水绕城东与绣江合流经府
治合桂江而东唐有安抚使汎舟所佩剑跃入水
又名剑江

  绣江在县东南源出高州双威寨北流经容县至
藤与郁江合流

卷十四 第 62b 页 WYG0565-0360b.png
  蒙江水源一出平南大同里一出永安古蒙州地
二水合注五屯江至大良村入藤江合流

  皇华江源出广东信宜县至恩泽村入绣江合流
纂寮江源出罗幔岭东北流入藤江

  都榜江源出罗幔岭西北流至黄丹驿南岸会藤


  四培江源出苍梧思排脑至禤洲尾入藤江合流
潘洞江由皇华江溯流三十馀里源出都欧罗幔
卷十四 第 63a 页 WYG0565-0360c.png
至岭头村入绣江

  思罗江源出容县大容山经窦家寨入绣江
义昌江源出岑溪东乡至三十五都入绣江合流
牛皮江源出苍梧县安平乡经随化里泷底至思
缘村入蒙江合流

  黄埇江源出濛古村至瓦窑流入藤江

  下栩江在城东十二里源出四安山流至禤洲尾
入藤江

卷十四 第 63b 页 WYG0565-0360d.png
  白石江在县东十七里源出灵山流经江口下入
藤江

  龙潭县北二十五里潭深无际冬时水落石出人
践之足音下应时或水涌波涛数丈移时始平旧
传其下有卧龙

  将军滩通津门外

  鸭儿滩在将军滩南五里春涨瀰漫波澜潆秀
中窖滩去鸭儿滩四十里石屿屹立中流水分两
卷十四 第 64a 页 WYG0565-0361a.png
𣲖经数里复合俗名穿窖

  禤洲在县东十五里大江中昔时居民甚繁
托洲在禤洲东三十里赤水上游居民繁盛明万
历间水溢徙者三之二

  登洲在县西二十里中流孤峰苍翠

  思礼洲县西四十里昔时居民树畜繁殖

  玉井泉在县西南隅宋秦少游有涵云注玉之句
指此

卷十四 第 64b 页 WYG0565-0361b.png
  桂山井在富寿坊自石窦中流出色白味甘酿酒
异于他水

  石垒井在县西兴贤坊甘美清凉

  南泉井在迎恩门外地甚下而味不变今名朱砂


  容县

  北灵山县北二里其形如龟山色青黄望之逼真
又名真武岭

卷十四 第 65a 页 WYG0565-0361c.png
  诰轴山县东十里与挂榜山相连锁绣江下口
大容山县西北二十五里为县治来脉高五百馀
丈周围千馀里盛夏有霜分九十九涧其山面面
相似人入或迷出路北流兴业高浔诸州县分据
其麓

  凌云山县东北十五里与金牛岭相连旧产斑竹
都峤山县南二十里高三百馀丈山有八峰曰马
鞍香炉仙人丹灶八叠兜子云盖中峰南北两洞
卷十四 第 65b 页 WYG0565-0361d.png
中峰有岩曰中宫名为宝玄之天断崖绝涧下临
百仞沿磴扪萝而上横眺白云俱在足下昔葛洪
炼丹勾漏常往栖息道书为第二十洞天宋隆兴
中有梁贤者与友人游此见有阁宇三间旁多梅
林取一颗啖之遂绝粒又苏轼有送道士还山诗
天塘山在县东南一百二十里周二百馀里南通
信宜有窍出泉流下为池分九支汇于渭龙江
石梯山县南一百五十里路通高州磴道险狭如
卷十四 第 66a 页 WYG0565-0362a.png
梯上下

  朝山城北十五里思登河源出其下

  陆便山城西南四十里又南十里为鸡笼山
金牛岭县北二十里峰峦耸翠为邑后镇

  魁星岭县南五十里嶙峋挺拔为学宫正案
登高岭县西一里又西南二里为濯缨石

  桃核岩在宝元寺右

  读书石台昔渔人系舟其下闻有读书声

卷十四 第 66b 页 WYG0565-0362b.png
  容江在县南一名绣江源出高凉峨石山经北流
县环县南而东出藤梧入海汉马援云仰视飞鸢
跕跕堕水中即此

  渭龙江县西南七里源出天塘山分为九支一向
罗龙一向古邓一向度垌一向都伐一向侥仪一
向六霍皆容地自东而西溯流分汇是为渭龙入
于容江又从西下两水潆洄而来内外朝宗其三
支别出

卷十四 第 67a 页 WYG0565-0362c.png
  丝罗江在县北四十里源出水源里东北流入藤
县又波罗江在县东南经波罗里西北流入容江
思登江在县北五里源出大容山东南流入容江
乌石潭石上产艾采之可禦毒

  龙潭县北十里旧传唐时风雨之夜有寺钟飞来
与潭龙战

  温泉县南五十里冯村泉有二窍东窍可浴西窍
如沸汤

卷十四 第 67b 页 WYG0565-0362d.png
  沙涧泉城外西南隅泉甚清浅四时如注

  杨妃井在新墟里羊皮村世传唐太真故里妃生
有异质长史杨元琰购之携至京师后遂入宫

  岑溪县

  大瓮山在县南十里林木森秀云迷必雨

  石人山城北二十二里山顶一巨石伛偻如人立
西下即藤县界一名高城山有废营

  小龙山城西七里岩石峭壁耸秀十馀里下临泷
卷十四 第 68a 页 WYG0565-0363a.png
河波涛澎湃不通舟楫锁岑溪水口

  丁郎山县东二十里一名蝴蝶山中有屋基相传
汉孝子丁密旧居山麓有丁兰村建有孝感祠面
临大溪

  马岭山县南二十里层峦叠嶂一名都盘石山下
一峡路入连城

  邓公山城西南十里山麓有邓公祠又西为云松
山上有逍遥亭今废

卷十四 第 68b 页 WYG0565-0363b.png
  乌峡山城西北十里壁立万仞为岑之门户
白石山城北十里系县治祖龙山多白石东连乌
峡西接石人

  腰鹅山一作要峨城东北一百里峥嵘秀丽又名
秀峰绣江源出焉

  将军山城南六十里有营壁旧址

  天堂山城南四十里上有废营

  凤凰山城南一百三十里形势高绝

卷十四 第 69a 页 WYG0565-0363c.png
  鸡颈山城西十五里

  土柱山县南八十里卓立云霄尖秀如笔

  根子山城东十里世传黄巢驻兵处有废营
棑候山城西十三里隘口路险昔多行劫者
大晕山城东二十里有独山废营

  周公山城东北七十里猺住其下极险峻昔为摽
掠之巢

  周婆山城东北五十里高百馀丈尖斜如曲笋在
卷十四 第 69b 页 WYG0565-0363d.png
黎峒猺地与周公山对峙

  双贵山在城东三十里义正村俗名双髻山
青墨山城西四十里乃陈选旧巢与容县交界
冷水山县西二十五里夹路深林半行水中旧多
盗贼

  禾仓山城北二十里秋风村有石室在山巅
马鞍山在城北十里罗许村

  黄陵山城东一百里东方隘口路入西宁

卷十四 第 70a 页 WYG0565-0364a.png
  廷薄山城西四十里

  能习山城东八十里

  六葵山城南六十里

  交倚山城南七十里

  望高岭城北一里可资登眺

  通天岭城东南四十里蜿蜒高峻路通西宁县界
葛仙岩城东六里有瀑布清溪如练上有棋盘石
云葛洪常游奕于此

卷十四 第 70b 页 WYG0565-0364b.png
  白象岩县东二十里石穴巉岩叩之有声

  朋塘峡城东三十里在永业乡

  木岭峡在凤凰山之南一百四十里与广东信宜
县交界下临溪水

  潘洞江在城西二十里图志源出凤凰巢经故南
仪州通舟楫西流入藤县合绣江

  皇华江在县南一出连城乡一出中西乡合流皇
华山下绕城西入绣江

卷十四 第 71a 页 WYG0565-0364c.png
  泷底江源出县东南一百馀里凤凰山黄陵山及
西宁县排埠流绕城南西下十里至西泷山水行
石罅中舟不能下陆行里许复可行舟故曰泷底
流至旧藤县对岸义昌汛下入绣江

  龙潭在县东归义乡古松怪石潭深无底祷雨辄


  韩泉在大洞取水煮茗以祀昌黎邑人高熊徵有


卷十四 第 71b 页 WYG0565-0364d.png
  丁郎井即孝子养母汲水处

  葛井县东山半出泉喷水如珠流不远仍入石窍
中在葛仙岩又云在葛井村水清冽村人饮之多
寿

  探花井在城西有泉涌出

  怀集县

  梅子山县东一百里壁立如削中多梅树掩映成
林与广东广宁县分界

卷十四 第 72a 页 WYG0565-0365a.png
  戴帽山县东与梅子山相近烟岚日覆其顶如戴
冠然

  忠谠山县西六十里以其灵秀所钟人多忠谠故


  齐岳山县北一百一十里高类衡岳有水出峻壁
冬夏不竭山腰有铜钟一铁钟一刘宋所铸年号
尚存相传铜钟自鸣风雨辄应祷雨者常诣焉温
泉出其麓寒日可浴

卷十四 第 72b 页 WYG0565-0365b.png
  天马山县南五里山间有水明万历间梁元祖凿
石开圳运水灌田

  笔架山在县西南三峰并峙学宫面之

  登仙山县南一百三十里相传有道人修炼于此
后不知所终

  云头山城南一百三十里两山相并常有云气出
没其间

  哆啰山城西六十里与忠谠山相连哆啰水出其
卷十四 第 73a 页 WYG0565-0365c.png


  清水山县西六十里泉水清澈流出花石灌田数
十顷

  宁峒山县西七十里群峰叠出竹木丛生

  白鹤山县西南五十里常有白鹤栖止

  金鹅山县西七十里山下有水昔传见数鹅群游
挖砂淘之有金故名

  松柏山县西北八十五里上多松柏旧有营垒驻
卷十四 第 73b 页 WYG0565-0365d.png
兵防守

  白崖山县西南一百五十里险峻盘曲山多白石
又名蓬崖山

  兰峒山县西北八十里山多兰抚猺所居路通下


  牛拦山县西北九十里山顶有路通贺县

  黄姜山县北七十里通大歇岭明崇祯间设营山
口防守

卷十四 第 74a 页 WYG0565-0366a.png
  满洞山城北一百三十里高亘平延为将军会龙
诸山之祖上有天池

  将军山县北一百二十里二峰峭拔

  会龙山县北八十五里

  亚帅山县北九十里桃花白沙二水发源

  莲花岭县北二里为县治主山旧有莲花寺今废
怀高岭县西半里县得名本此

  天胜岭县东半里下有古塔山寺上有池四时不
卷十四 第 74b 页 WYG0565-0366b.png


  燕岭县西六十里其高半于忠谠大燕小燕双峰
远连

  独秀岭县西六十里一名佛岭自忠谠山绵亘逶
迤断而复续突立其中四望旷远故名独秀上有
盘古庙祷雨辄应

  登云岭县北有登云观秀拔高入云霄当学宫后
为邑中科第之应

卷十四 第 75a 页 WYG0565-0366c.png
  黄茅岭城北一百里黄甲水出其下

  四门岩在县西五十里突起平地高数百丈状如
覆钟下有石室外辟四门中平敞可容数百人岩
中石乳下垂为石柱石莲花因名花石洞明天顺
间居民避乱于此又名花石寨中有石牛洞旁有
望仙台钓鱼矶

  冲天岩在四门岩东邑人梁允璋凿石磴缘崖以
登镌云鸟穿飞四大字岩中有石蹲伏如虎
卷十四 第 75b 页 WYG0565-0366d.png
望岳岩在冲天岩东一名白鸠岩正对齐岳两峰
邑人梁允玳开凿高广十馀丈题曰白云庄中有
素书台前有生明池白鹤多聚焉

  莲花岩在四门岩北石巅插汉宛若擎莲又名观
音岩上有飞来观音像

  道士岩在莲花岩北宏敞玲珑又名六龙洞中有
石如药灶丹炉几榻钟鼓等状旁一洞曰迷仙秉
炬可游相传有道士修炼于此又云葛稚川采丹
卷十四 第 76a 页 WYG0565-0367a.png
砂金鹅蕊处岩东有云门石

  云女岩在道士岩西石峰耸削岩北有石小而长
名曰石女谶曰云淹石女水流桩杵

  天马岩在冲天岩北山巅有石如马石下有四岩
北岩缘崖而登石床天成南岩外明内晦名?龙
洞洞下有穴深黑不可测俗传亢旸久旱时内有
白马出嘶风雨立至

  三潮岩县西六十里忠谠山麓土山石洞秉烛深
卷十四 第 76b 页 WYG0565-0367b.png
入曲折无穷自东达西三度水而后出岩外中多
石乳类人物刘仙女浆纱石尤为奇绝下有石窦
三四尺许泉水流注每至潮信窦内飒然有声须
臾涌沸旧传潮日三至今惟春夏有泉微泻
双石岩县西六十里岩极广阔持火入甚深窈有
永宁寺春月游者颇众

  燕岩在三潮岩西南三里峻峭多燕巢故名洞内
石平如砥石乳悬结若坠复倚横支一木如屋梁
卷十四 第 77a 页 WYG0565-0367c.png
有石垂地如拱立状俗呼石僧有石棋局旁二石
似对奕者又有石如坐几盘鞋之状世传刘三妹
坐化于此岩旁有刘三妹祠邑人莫瑚题石僧诗
云禅居已觅岩为室幻化还求石作身悟得西来
祖师意千秋一片洞前云有水自潮岩来穿洞中
北出小艇可渡明知县李盘搆亭洞口

  坑尾岩县北八十里平地突起石纹如笏入岩深
丈馀即渡水悬炬而进

卷十四 第 77b 页 WYG0565-0367d.png
  六祖岩县西北六十里上爱岭有佛座相传六祖
驻锡处旱祷辄应

  游仙岩在道士岩东二里有石蜿蜒如龙从内而
出又有石若人状峙立岩左

  双髻岩县北六十五里山岩有九子母像求嗣有


  禾仓石在钓鱼台右横亘若虬龙明知县林春茂
建达观楼今废

卷十四 第 78a 页 WYG0565-0368a.png
  白鹤石在白鹤山上有二石如鹤手微撼之即动
乡人祷雨于上辄应

  三藏石在县西南六十里白黎村登之可望百里
望夫石县东北三十里石在山巅形如妇人仰望
故名下有大池名媳妇塘

  钓鱼台在怀溪南岸磐石如砥广三丈许下有深
潭多白鱼游泳

  怀溪水县西南一名南溪源发铜钟伏地中行数
卷十四 第 78b 页 WYG0565-0368b.png
百步复出东流水经沙田会宿泊诸水绕城南而
东与桃花水合下永固经兰峒马宁合斥水经四
会县入海

  斥水源发清水山至西庙下合开建莫罗村小水
入大溪旧志作西庙水

  下𣹜水县西南源发登仙山

  宿泊水县西南源出白鹤山经马田圳合忠谠山
水入大溪

卷十四 第 79a 页 WYG0565-0368c.png
  哆啰水县西源出忠谠山鸡头岭自哆啰山出有
深潭为乡民祷雨处经燕岩合开建金庄水入海
佛灯水县北源发登云岭

  甘峒水县南源出登仙山

  桃花水县东源出戴帽山至象角入大溪旧于象
角设厂𣙜税因名象角水

  黄甲水城北发源黄茅岭至栏马渡大溪又名冷
坑水

卷十四 第 79b 页 WYG0565-0368d.png
  永固水城南发源白崖山出南乡口入大溪
白沙水源出连山县之小白山至本邑下帅合三
江水流至将军凤凰滩合三圳水南流至三江口
入大溪

  石龙水在城西源出金鹅山

  温泉有二一在齐岳山下土人谓之汤水一在溪
村路旁其温可浴

  石井怀溪之南四时寒泉不竭
卷十四 第 80a 页 WYG0565-0369a.png








卷十四 第 80b 页 WYG0565-0369b.png








  广西通志卷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