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十一
卷十一 第 1a 页 WYG0551-0556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陜西通志卷十一
  山川四(汉中府/) (榆林府/)
  汉中府南郑县
旱山(旱一/作)在县西南二十里(寰宇/记)瞻彼旱麓榛楛济济
 (诗经/大雅)旱山名(毛/传)南郑县旱山池水所出(汉书地/理志)旱山
 下有祠列石十二不辨其由盖社主之流百姓四时
 祈祷(水经/注)山上有云即雨傍有石牛十二头下有石
卷十一 第 1b 页 WYG0551-0556b.png
 池水(周地/图记)一名(贾/志)汉山在县西南三十里四峰
 八面东临老渚河北距汉水南接巴山有池水(雍大/记)
 山势奇伟其右为鸠谷谷有栖真洞又有孤云神女
 祠迤东不数里有茅沟山凌高峻削明末席增光隐
 其上有茅沟山记(府/志)鸠谷在县南二十里(舆地纪胜/ 按南郑)
 (治自唐宋以来未尝移徙则寰宇记所云必非无据/疑汉旱以音近而讹而后人遂分以为二山也又汉)
 (志池水出旱而雍大记/池水出汉山益为可据)
宝山 在县北十馀里旧传山中得宝珠又相近有白
卷十一 第 2a 页 WYG0551-0557a.png
 云岭岭上有白云屯聚故名(舆地/纪胜)玉井洞在县北十
 五里(贾/志)玉井在玉井观南水色白人谓饮此可疗病
 (雍胜/略)俗传宋时大雷雨忽于污泥中涌出老子石像
 因于此立祠有风洞在座下深不可测投草其中即
 吹出(府/志)
狮子山 在县北四十里形如狮子上有宝峰院下有
 佛洗潭(雍胜/略)潭在狮子山西南水自悬崖下注其潭
 有三地险水深(府/志)
卷十一 第 2b 页 WYG0551-0557b.png
七峰山 在县北五十里七峰峭拔宋苏轼曾游于此
 又相近为王子山形如画屏(贾/志)
听山 在县西北西抵婿水小溪(舆地/纪胜)婿水北发听山
 (水经/注)俗传唐公房仙去婿归惟闻空中歌管声因名
 听山(贾志昉房/一作)
天台山 在县西北七十里顶平如台郡治枕其冈脉
 有飞泉数百尺下为深潭号佛子潭(贾/志)山谷石皆坚
 润有金星者制砚甚佳俗号石碑谷又其上有楞伽
卷十一 第 3a 页 WYG0551-0557c.png
 谷(县/册)
龙冈山 在县西十里相传梁天监中有龙斗于此(舆/地)
 (纪/胜)龙冈北临汉水南带廉津(华阳/国志)南郑县有龙冈山
 (隋书地/理志)
中梁山 在县西十五里(贾/志)南郑县有中梁山(唐书地/理志)
 汉中记云以其镇梁州之中故名(舆地/纪胜)山脉西自沔
 县定军山来横山之腹有乾明寺(雍胜/略)一统志云在
 南郑褒城之界(潜确𩔖书县/亦见褒城)
卷十一 第 3b 页 WYG0551-0557d.png
立石山 在县西南三十里又相近有玉泉岭(舆地纪/胜 并)
 (详见褒/城县)
玉京山 在县西南四十里旱山之阳一峰尖耸又相
 近为鹤腾山(贾/志)山接褒城界有鹤腾崖鹤腾泉(县册/ 并)
 (详见褒/城县)
黄牛山 在县西南五十里又相近有青锉山(贾/志)华阳
 县有黄牛山(魏书地形志地后/魏县属华阳)南郑县有黄牛山(隋/书)
 (地理/志)山有石黄色远望如牛因名山下有黄牛川十
卷十一 第 4a 页 WYG0551-0558a.png
 道记云黄牛川有再熟之稻土人重之(寰宇/记)
笼盖山 在县西南五十里其南麓与巴山相接老渚
 河源出于此(雍胜/略)
宝顶山(顶一/作鼎)在县西南七十里与青锉山相接(贾志褒/详见)
 (城/县)
金华山 在县西南七十里与巴山相接峭峰特起左
 右环绕傍有数泉合为一池(舆地纪胜县/详见褒城)
双乳山 在县西南七十五里(府志城详/见褒 县)
卷十一 第 4b 页 WYG0551-0558b.png
高望山 在县南二十里(县/图)
峨公山 在县南六十里宋元嘉十一年萧承之进据
 峨公山击败杨难当军梁土民思承之功于峨公山
 立庙祀之(县/册)
仙台山(一名玉女山/一名米仓山)在县南百九十里一名玉女山高
 峻不可登上有古城三门道经云仙人玉女所居之
 地故名(寰宇/记)南郑县有玉女山(唐书地/理志)仙台山在南
 廉水县一名米仓山与大巴山相连有韩信庙及截
卷十一 第 5a 页 WYG0551-0558c.png
 贤岭云萧何追韩信至此(舆地纪胜城廉水/县今属褒 界)米仓山
 高耸摩云登其巅则褒沔洋凤俱归一览(县/志)
大巴山(一名/巴岭)在县南百九十里东滨汉江与三峡相接
 山南即古巴国(元和/志)廉水出巴岭山(水经/注)孤云山在
 廉水县东南百七十里相连者曰两角山(舆地/纪胜)巴山
 绵亘深远冬夏积雪不消中包孤云两角米仓诸山
 南与四川巴州之小巴山接(县/志)
石臼岭 在县东南八十里(府/志)
卷十一 第 5b 页 WYG0551-0558d.png
幞头山 在县东南百里以形似名又蒿坝洞在县东
 南小黄村高崖壁立前临深涧洞当半崖有飞桥洞
 中极宽广巉岩万状石乳参差(舆地/纪胜)
梁州山(一名/梁山)在县东南百八十里其西与孤云两角诸
 山相接大山四围其中三十里许甚平广或云古梁
 州治也(舆地/纪胜)梁州山一名梁山(县/志)
武乡谷 在县东北(县/册)在府东北三十里蜀封诸葛亮
 为侯国(十道志门按府志云/在城北 内疑误)
卷十一 第 6a 页 WYG0551-0559a.png
骆谷 在县东北百二十里自洋之真符至此屈曲八
 十里八十四盘姜维伐魏出此(贾/志)骆谷在南郑县北
 通盩厔骆谷关(雍胜/略)
汉水 在县南三里自褒城界流入又东入城固界(禹/贡)
 (锥/指)沔至汉中东流为汉水(书孔/传)汉水自合褒水又东
 径汉庙堆下又东过南郑县南合廉水又右合池水
 又东得长柳渡(水经/注)汉水经县南去县一百步(元和/志)
 (详见/图考)
卷十一 第 6b 页 WYG0551-0559b.png
褒水(一名黑/龙江)在县西二十里自褒城界来南流至龙江
 铺西小柏乡入汉(县册城详/见褒 县)
廉水 在县西南四里自褒城县来东北流入于汉(府/志)
 华阳县有廉水(魏书地/形志)廉水出巴岭山北流径廉川
 故水得其名又北注汉水(水经/注)龙冈山北有廉津廉
 水所经(寰宇/记)
老渚河(即池水一名獠子/水一名老子溪)在县南十里源出笼盖山经
 城东南十五里北流入汉(府/志)旱山池水所出东北入
卷十一 第 7a 页 WYG0551-0559c.png
 汉(汉书地/理志)池水出旱山俗谓之獠子水夹溉诸田散
 流左注汉水(水经/注)旱山下有石池即池水之源(寰宇/记)
 老子水在廉水县源出米仓山下流合石剑等水号
 老子溪即郦道元所谓獠子水也(舆地纪胜老按獠/子既讹为 子而)
 (老渚又即老子之讹则所/云老溪者当亦即此水也)冷水河源出汉山又红花
 水亦出汉山合流入于老溪(县/册)
婿水(即左谷水一名听/水又名智乡水)在县西北又东流入城固界一
 名听水(县/册)左谷水出汉北即智水也北发听山山下
卷十一 第 7b 页 WYG0551-0559d.png
 有穴水穴水东南流历平川中谓之智乡水曰智水
 川(水经/注)
玉女潭 在县西南二十八里源从褒城县南梁山流
 入(寰宇/记)
东湖 在城东南塔影映照湖中为郡佳景(府/志)
莲花池 在县南十里(府/志)
白鹿池 在县东北三十里相传曾有白鹿见于此(雍/胜)
 (略/)
卷十一 第 8a 页 WYG0551-0560a.png
金龙井 在城内相传有黄龙见于此(雍胜/略)
涌泉 在县北六十一里天台山其泉地中行人于泉
 上砌一井深一尺五寸水深四寸后欲请此水祷雨
 以瓶著井中水自涌起灌于瓶内因以名之(雍胜/略)
明珠井 在县西南三里(县/册)
  褒城县
云雾山 在县西北七十里绝顶有崖高百尺横数十
 步县境高山此为第一上有水痕如龙黑白各四颠
卷十一 第 8b 页 WYG0551-0560b.png
 倒悬挂其东西横截者为横当山在县西北百三十
 里乃云雾北界也(贾/志)
伏虎山(一名馒/头山)在县西北一里俗呼馒头山又县北一
 里曰黄土坡(府/志)
连城山(一名汉/王山)在县北六里下临褒水相传为汉王练
 兵处亦名汉王山(贾/志)山内有砖塔高一丈馀傍有水
 池俗传汉王筑(雍大/记)山顶有十二峰连接如城垒皆
 平旷可居峰各有池其下有黑沟泉东麓又有龙潭
卷十一 第 9a 页 WYG0551-0560c.png
 潴水深广昔有于此得龙蜕者时或有巨蟹大鱼出
 没人莫敢近又县北入谷十五里曰鸡翁山即连城
 后山也突起高峰状𩔖鸡冠又县北二十里有桃源
 坡(府/志)
箕山 在县北二十里(县/册)山上有池四时不涸俗呼秦
 王猎池山南有穴号丙穴有谷号道人谷即郑子真
 所隐处又七盘坡在县北二十里(舆地/纪胜)丙穴出嘉鱼
 常以三月出十月入地穴口广五六尺去平地七八
卷十一 第 9b 页 WYG0551-0560d.png
 尺泉悬注鱼自穴下透入水穴口向丙故曰丙穴下
 注褒水褒水又东南历小石门石门穿山通道六丈
 有馀刻石言汉永平中司𨽻校尉杨厥所开建和二
 年大中大夫王升嘉厥开凿之功琢石颂德以为石
 牛道即秦时所开厥盖因而广之蜀都赋曰岨以石
 门门在汉中之西褒中之北(水经/注)世代绵远通塞不
 恒自晋氏南迁斯路废矣崖岸崩沦涧阁堙圯南北
 各数十里车马不通正始元年汉中献地褒斜始开
卷十一 第 10a 页 WYG0551-0561a.png
 至石门北一里西上凿山为道峭阻盘迂行者苦之
 三年刺史羊公表求自回万以东开创道路至永平
 二年毕工阁广四丈路广六丈皆沿溪栈壑砰险梁
 危自回万至谷口二百馀里连辀骈辔莫不夷而通
 焉(后魏王远/石门铭序)蜀诸葛亮遣赵云邓芝等据箕谷即此
 又七盘山顶曰鸡头山出褒谷(雍大/记)七盘山在县北
 十里鸡头关下盘迥七转方至山顶由此入连云栈
 山顶有风洞山下有穴大如斗名鱼洞自清明至谷
卷十一 第 10b 页 WYG0551-0561b.png
 雨有鱼从穴中出(府/志)石门在县北十里鸡头关下此
 门通可避七盘之险又南三十步为手扒崖崖南五
 十步有一点油石(县/志)
龙峰 在县北二十五里山下巨石崚嶒突出有如龙
 首直走乌龙江岸波涛吞吐如龙之吸浪其相近为
 麻坪左绕江流右倚林麓亦山市也又县北二十六
 里有老君崖(府/志)
黄草山 在县北四十里东临褒水即连云栈诸山(雍/胜)
卷十一 第 11a 页 WYG0551-0561c.png
 (略/)
青桥山 在县北五十里山形险峻缉木以度树萝蒙
 密岁寒不凋又青桥河北岸有石突起丛薄中前昂
 后伏宛然若虎名曰虎石(府/志)
松尖山 在县北六十里青桥西山峰尖耸奇松挺植
 又石尖山在县北七十里青桥山后石峰耸出与松
 山对亦即连云栈诸山也(府/志)
衙岭山 在县北(县/册)武功县褒斜二水俱出衙岭山(汉/书)
卷十一 第 11b 页 WYG0551-0561d.png
 (地理/志)褒水西北出衙岭山(水经/注)褒水出褒城县西北
 九十八里衙岭山(括地/志)马道山在县北九十里马道
 驿西其东沟巨石宛有马迹又凤凰山在马道驿东
 北山张两翼形如飞凤一名太白山又县北九十五
 里为燕子崖(府志之按括地志所云衙岭山今以道/里计 疑即马道凤凰石笋四州诸山)
 (也/)
石笋山 在县北百二十里马道山迤西山下有龙潭
 广一亩许游者至潭隈相戒毋声欬有之则彻底清
卷十一 第 12a 页 WYG0551-0562a.png
 潭顷刻浑浊见者无不骇心又相近有回水洞在焦
 崖铺南石崖下褒水至此一派潜入崖穴东通城固
 县婿水河(府/志)
四州山 在县北入斜谷一百三十里与武关驿相对
 登之可望见褒沔洋凤诸境故名又县北二百里有
 九石坪在深山茂林之中其地平广可种蓺人罕至
 者(府/志)
云梦山(一名社坛岭/一名观山)在县西北五十里牛头山后与云
卷十一 第 12b 页 WYG0551-0562b.png
 雾山并峙古名社坛岭又名观山陟顶二十里顶最
 平坦最高处为云梦观观东一里为飞仙崖石峰壁
 立高三百五十五丈相传有仙女飞升于此崖之下
 曰白龙洞高五丈阔倍之深数步许下有石池二水
 滴池中不溢不涸旱祷则应观西三里有青龙洞深
 丈馀亦有石池三水自上滴入由洞口流出又后有
 圣水洞石井深丈馀水从底峡中出又观南一里曰
 牡丹坪又相近者曰照壁山其阳冈岭逶迤通云雾
卷十一 第 13a 页 WYG0551-0562c.png
 诸山其阴峻峭方正形如屏风又县西北六十里曰
 黄草坪(府/志)
赤崖(一名/赤岸)在县西北褒斜阁道之所经也亦曰赤岸蜀
 汉置赤岸库以储军资又孔明与兄瑾书曰顷大水
 暴出赤崖以南桥阁悉坏即此(县/志)
牛头山(一名戴/笠山)在县西二十五里其相近有仙人洞临
 汉水(府/志)武乡县有牛头山(魏书地形志属武乡县/今属南郑魏 褒中郡)
 城县有牛头山(唐书地/理志)山高百仞其上云覆如笠即
卷十一 第 13b 页 WYG0551-0562d.png
 雨故后人号为戴笠山(寰宇/记)山有巨石似牛头故名
 其下有灵液泉(雍胜/略)
石人山 在县西五十里上有石峰如人形故名(府/志)
赤谷岭 在县西南十里又县西南五十里有乾龙洞
 在娑罗关南洞高数丈内有小溪自北壁下流出洞
 底祷雨者执火而入路多曲折约行三十里可达华
 山洞(府/志)
鹤腾岩 在县西南六十里(县/册)三岩相接状类画屏宝
卷十一 第 14a 页 WYG0551-0563a.png
 积院有残碑载昔人于此驾鹤仙去岩半有三石洞
 深邃莫测其下有瀑布泉(府/志)
马鞍山 在县西南九十里山麓有泉东流入廉水(府/志)
华山 在县西南百十里根盘百里许有华山洞在县
 西南九十里高大深邃内有灵湫祷雨辄应又山之
 相近者曰宝顶山中峰高耸望云之起灭可卜晴雨
 又县西南百二十里有月崖其形如月(府/志)
中梁山 在县南三十五里麓拥高陵势若积谷为县
卷十一 第 14b 页 WYG0551-0563b.png
 之屏山褒民从此入县有三道最东曰相公岭原名
 猴子岭中曰土地垭最西曰石梯口石路崎岖自南
 而北如下井自北而南若登天岩半有石刻其略云
 一应盐𣙜不得从山过盖绍兴五年也迤西孤峰突
 起者曰大孤山在县西南二十五里迤东对相公岭
 屹立两河口者曰小孤山在县东南二十五里又玉
 女洞在中梁南麓去县四十里相传有玉女飞升于
 此洞门高广外绕溪流从峡下悬为瀑布汇为深潭
卷十一 第 15a 页 WYG0551-0563c.png
 左有一穴如瓮人尝见巨蛇自山而下入此穴中又
 数步有水涌出名玉女泉山半有洞曰龙王洞云(府/志)
天池山 在县南四十五里上有穴曰风洞春夏多风
 秋冬有气上腾亦谓之气眼顶有池不涸又县南五
 十里有大壶山形似壶又相近有火石岭石色皆赤
 又有玉泉岭一名薤谷冈(府/志)
覆斗山 在县南六十里又其左有金星山相近者为
 伏龙原今名石灰寺口(府/志)
卷十一 第 15b 页 WYG0551-0563d.png
立石山 在县南八十里顶有大石无心摇之则动(府/志)
 东连青锉西接金华(贾/志)
双山 在县南八十里两山横列而秀丽相似故名(府/志)
青锉山 在县南九十里山多杉桧其顶有石如锉又
 相近有虎头山形如伏虎山半有洞(府/志)
金华山 在县南九十里上有三教庙从外望之层峦
 叠嶂包裹有如莲花自内视之逶迤平旷最为幽胜
 山半有洞相传为龙蛰处又相近有双乳山廉水经
卷十一 第 16a 页 WYG0551-0564a.png
 其中两山并峙如乳又真身洞在县南八十里金华
 崖虾蟆石南内有金饰真身坐于岩龛相传不知何
 代时洋县有张令解组寂定于此傍有石刻蚀剥不
 可考又相近有金水坪在铁峪坝南(府/志)
孤云山 在县南百二十里与两角山相连上有石刻
 云汉相国何追韩信至此(府/志)孤云不掩兴亡事两角
 曾悬去住心(王仁/裕诗)兴元南有路通巴州其路深溪峭
 岩扪萝摸石一上三日达于山顶行人止宿则以絙
卷十一 第 16b 页 WYG0551-0564b.png
 蔓系腰萦树而寝不然则堕深涧如沦黄泉也复登
 措大岭盖有稍似平处徐步而进若儒之布武其绝
 顶谓之孤云两角彼中谚云孤云两角去天一握淮
 阴侯庙在焉(玉堂/闲话)
玉映山 在县南百九十里初人不识此山明嘉靖三
 十年旱有神附于人云山有灵液可取致雨人随神
 所指入山见石洞有刻字云玉映山麒麟洞乃赍火
 具入洞数里如下井见岩溜下垂凝结若柱又历数
卷十一 第 17a 页 WYG0551-0564c.png
 门始及泉渊澄莫测沙际有牛足迹疑即麟迹也取
 水而出果大雨后再取水又雨至今遇旱必祷(府/志)
藏剑岩 在县东南二十五里(府/志)俗传汉高祖藏剑于
 此(舆地/纪胜)
汉山 在县东南七十里自西而东迤三十五里(府/志)
 北距汉水南接巴山其顶有灵液池接南郑界(县册/ 详)
 (见南/郑县)
黄鹿谷(一名鹿/堂谷)在县东二十里谷中多鹿土人亦名黄
卷十一 第 17b 页 WYG0551-0564d.png
 鹿山(寰宇/记)一名鹿堂谷(舆地/纪胜)
褒谷(一名/南谷)在县东北十里自此入连云栈西北一百五
 十里入凤县界又二百二十里直抵郿县之斜谷今
 亦谓之南谷所谓南口曰褒也(县/志)汉王之国良送至
 褒中(史记留/侯世家)褒谷在梁州褒城县北五十里南中山
 (史记/正义)良木攒于褒谷(左思蜀/都赋)褒中县南口斜谷水源
 在北南流经褒中故北口曰斜南口曰褒同一谷耳
 长四百七十里(蜀都赋注县褒/中故城在 东)褒水自小石门又东
卷十一 第 18a 页 WYG0551-0565a.png
 南历褒口即褒谷之南口也(水经/注)褒谷山在县北五
 里(元和/志)中间谷道褒水所流昔张良说高祖烧绝栈
 道曹操出斜谷临汉中诸葛亮由斜谷取郿皆此道
 也(郡国/志)
同鼎山 在县东北十五里与鸡翁山相对西临黑龙
 江以其三峰鼎峙故名(雍胜/略)崖半有飞虎洞相传有
 翼虎伏洞为害一异人掷剑毙之今剑在石窟内可
 摇不可拔其迤南与钓鱼台一点油石对者曰铁屏
卷十一 第 18b 页 WYG0551-0565b.png
 崖崚嶒可赏又大成山在县东北二十里同鼎山后
 峰峦起伏长三十馀里(府/志)
 (附/考)黄沙水南有女郎山山上有女郎冢远望山坟嵬
 嵬状高及即其所裁有坟形山上有直路下出不生
 草木下有女郎庙及𢷬衣石言张鲁女也(水经/注)褒城
 县有女郎山(隋书地理志界按黄沙/水今在沔县 山无考)
汉水 在县南自沔县流入又东入南郑界即沔水也
 (县/图)汉水自合黄沙水又东合褒水又东径万石城下
卷十一 第 19a 页 WYG0551-0565c.png
 (水经/注)沔水在县南二十四里其水独不为埭谚曰汉
 江不田龙江不船(县志考详/见图)
剪子河(又名杨家河/杨一作养)在县西南百二十里以石板布堰
 故名其水东北入于汉(县/志)发源南栈山之北流十五
 里为剪子河又东北流三十里为杨家河又三十里
 径沔县之上官庄至黄沙驿入汉(县册县按杨家河/即沔 之养家河)
 (也/)
华阳河 在县西北十五里源出牛头山南流入汉(舆/地)
卷十一 第 19b 页 WYG0551-0565d.png
 (纪/胜)
褒水(一名山河一/名黑龙江)在县东一里即黑龙江自凤县界流
 入又南流入汉(县/图)孝武时欲通褒斜道及漕事拜御
 史大夫张汤子邛为汉中守发数万人作褒斜道五
 百馀里道果便近而水多湍石不可漕(史记河/渠书)武功
 县褒水出衙岭山至南郑入沔(汉书地理志县/武功今属郿)褒水
 西北出衙岭山东南径大石门历故栈道下谷又东
 南径三交城城在三水之会一水北出长安一水西
卷十一 第 20a 页 WYG0551-0566a.png
 北出仇池一水东北出太白山是城所取名也褒水
 又东南得丙水口又东南历小石门又东南历褒口
 又南径褒县故城东又南流入于汉(水经/注)褒水出县
 西北九十八里衙岭山与斜水同源而派分(括地/志)
 河水即褒水出太白山又有石鼓在县北四十里褒
 水中击之有声又有将军石亦在水中入谷十五里
 有石如兜鍪然又有白玉盆亦在水中大石光白其
 中可实五斗(舆地/纪胜)斩蟒石在县北六十里龙江之岸
卷十一 第 20b 页 WYG0551-0566b.png
 俗传有蟒为害异人斩之其脊化为石又虾蟆石在
 县北四十八里江滨高六尺许金华山亦有之又鲤
 鱼石在县北三十里褒水中凡鲤至此不能过故石
 北上流无鲤又支锅石在堡子铺南四里龙江西浒
 巨石鼎峙如支锅又五龙石在县北十五里新定铺
 巨石交错如龙其相近有将军石高数丈又玉盆在
 县北八里褒水东岸有石自然如盆光洁如玉对岸
 即钓鱼台也又堰界石在县东三里龙江中上一石
卷十一 第 21a 页 WYG0551-0566c.png
 横刻使府打量到下镌古界从此石至南大宋乾道
 元年十一月初五日眉山史可观记下一石镌制置
 大使司提修造张仪准相命檄自嘉定三年至七年
 督责军人董工治堰嘉定七年二月记又马鞍石在
 县东二里江岸(府/志)褒水在县东门外自东北南流出
 褒谷至县南二十里入汉江曰两河口县东二里许
 有石碑滩又北一里为鱼梁滩又三里为五龙潭又
 五里为滚雪滩有寿云石在滩之右二石倚江文如
卷十一 第 21b 页 WYG0551-0566d.png
 寿字又五里为响水滩巨石乱峙中流水声如雷又
 去县北百十里为聚鱼潭潭水深静冬月鱼聚其中
 又有小江在县东褒水支流也(县/志)
武关河(一名石/沟河)在县北百四十里一名石沟河自凤县
 流径武休关东合于褒水水经注所云一水西北出
 仇池盖指此也(县志而按褒水当以出太白山者为/正源 武关河则褒水之别源也)
腊鱼潭水 在县北百十里其水流入褒水今有腊鱼
 栈阁(县/志)
卷十一 第 22a 页 WYG0551-0567a.png
马道河(即寒溪又/名樊河)在县北九十里源出马道驿西山峡
 中东流至樊桥合褒水古名寒溪今又名樊河又北
 岔河在马道西十里迤南流入寒溪又西河在马道
 西五里自五井沟流入于寒溪(府/志)
青桥河 在县北六十里青桥驿北源自西南来流合
 褒水(府/志)
沙河 在县北二十五里源出县西北横当山流经滴
 水崖为锅底滩又十里为黑滩又五里为娘娘滩又
卷十一 第 22b 页 WYG0551-0567b.png
 三里为头渡河顺十八湾又五里为二渡河又十里
 入龙江(县/志)沙河源出云雾山北其流入褒水(贾/志)冷水
 河在县北六十里源出云雾山麓一名响水河自栈
 道中西峡流出归沙河径观音碥入褒水(县/册)
丙水 在县西北(县/志)丙水上承丙穴下注褒水(水经/注)
 水源出县西北牛头山(寰宇/记)大丙水源出黄崖岭下
 (舆地/纪胜)
廉水 在县西南百二十五里源自巴山密谷东北流
卷十一 第 23a 页 WYG0551-0567c.png
 径双乳山又北径中梁山南东北入南郑县界入汉
 又让水在县西南百三十里一名逊水范柏年对宋
 明帝臣乡有廉泉让水是也(县/志)逊水起于廉水东流
 至故廉水城侧(舆地纪胜县廉/水故城在 南)廉水源出巴州别流
 为让水(贾/志)马鞍泉在县西南九十里源出马鞍山东
 流与廉水合又双泉水在县西南七十里两泉并涌
 出于中梁山西南峡中(府/志)二泉合而复分东南流入
 廉水河(县/图)
卷十一 第 23b 页 WYG0551-0567d.png
王母塘 在县南七十里潴水甚盛(府/志)
鹿鸣池 在县东南十里昔传有群鹿饮于池畔故名
 (府/志)
沥水沟 在县东里许自小东沟流来水石相激其声
 淅沥(府/志)
仙人沟 在县北八十里山径逶迤林木蓊翳其境甚
 幽(府/志)
五道沟 在县南四十里又县南六十里有沙溪沟又
卷十一 第 24a 页 WYG0551-0568a.png
 县南七十里有冷水沟泉出山谷夏亦清冷又县南
 八十里有章溪沟在镇谷村(府/志)
金泉 在县西南三十五里雍齿坝崖头山下方圆丈
 馀冬夏不竭又一碗泉在县西南五十里苇池坝山
 崖下泉形如碗又涌珠泉在县西南五十里火石岭
 下源出平地三泉鼎列沫涌如珠又相近有没底泉
 泉极清其深莫测(府/志)
鹤腾泉 在县西南六十里源出中梁山由二穴涌出
卷十一 第 24b 页 WYG0551-0568b.png
 南注溪中有石梁天成平分两渠馀水还峡中下注
 鹤腾崖为瀑布焉(府/志)
凉水泉 在县南四十五里中梁山下流至玉女洞前
 与玉女泉合(府/志)
碧玉泉(一名/芝泉)在县南五十里山道村池广一亩深不可
 测投物其中色皆成碧故名碧玉又曾产灵芝名芝
 泉其北即玉泉岭也(府/志)
神惠泉 在县东南十里许宋元丰中营褒德将军墓
卷十一 第 25a 页 WYG0551-0568c.png
 众患乏水此泉忽然涌出(府志张按此或/谓即 嶷墓)
  城固县
通关山(即通/关势)在县北三十里(雍大/记)婿水经通关势南山
 高百馀丈上有匈奴城方五里浚堑三重高祖北定
 三秦萧何守汉中欲修北道通关中故名为通关势
 (水经/注)山在婿水北(舆地/纪胜)
庆山 在县北三十五里山顶有烽堠故迹西南三里
 即赤土坡(雍胜/略)庆山去斗山五里(府/志)赤土坡一名赤
卷十一 第 25b 页 WYG0551-0568d.png
 坡在县西北三十里其土色赭周围十里昔武侯屯
 军于此以拒魏(县志赤按舆地纪胜地理通释/皆云 坂在洋县境县志疑误)
桃林山 在县北四十里上有石观音像隐然崖壁间
 (雍胜/略)其相近有风高山上有风洞怒吼不息压之以
 大石亦吹起又稍东有五峰山五峰环列如屏(府/志)
九真山 在县北五十里道家谓太白山南六百里与
 三嵎山相接大峰上有九真玉井(舆地/纪胜)其相近有鱼
 洞每逢谷雨鱼自洞出又迤东为珍珠山重峦叠出
卷十一 第 26a 页 WYG0551-0569a.png
 累如贯珠县脉所由来也其下有呼雷潭在县北四
 十里水声如雷(府/志)
马盘山 在县北百里坡陀萦纡二十馀里内有清溪
 三道(雍胜/略)山巍然高耸形如卧马故名(府/志)
石筹山 在县西北十里(府/志)
斗山 在县西北二十里与三嵎山对峙脉自三嵎迤
 逦而南回转东向一峰耸起有似斗杓婿水自北萦
 绕东出上有升仙观古称福地道经云斗山有五穴
卷十一 第 26b 页 WYG0551-0569b.png
 通昆崙陇山武当青城长安穴有肉芝即干岁虾蟆
 得而食之可延寿(雍胜/略)周地图记云斗山上下有石
 穴(寰宇/记)兴元有斗山观自平川内耸起一山四面悬
 绝其上方如斗底有唐公昉拔宅仙迹王仁裕辛巳
 岁尝题诗版于观旧说斗山一洞西去二千里通青
 城大面山又与严真观井相通及仁裕癸未入蜀游
 严真观见斗山诗版在焉诘之不知所来人皆异之
 (玉堂/閒话)斗山之后有石鼓河水冲击其声如鼓又有古
卷十一 第 27a 页 WYG0551-0569c.png
 松四百六十二株皆合抱者(县/志)
浮游山(一名伏/牛山)在县西北三十里两山并峙曰东浮游
 西浮游亦谓之伏牛山又稍北为深背岭(府志以按/贾志 庆)
 (山为即浮/游山误)深背岭在县西北三十三里(县/志)
三嵎山 在县西北四十里高耸万仞中多灵药(舆地/纪胜)
 三嵎谷在县西九十里周地图记云三嵎山上有三峰
 如覆鼎足(寰宇/记)又迤北有狮子山其相近有桃溪洞
 一日数潮声殷殷如雷又县西北四十五里有亭子
卷十一 第 27b 页 WYG0551-0569d.png
 岭(府/志)
天台山 在县西北九十里其西南属南郑又县西北
 百二十里有白龙洞山崖高峻泉流洁清(府志郑亦/见南 县)
听山 在县西北九十里听水所出(府/志)
龙王山 在县西南五里上柳渡(县/志)
少年山 在县西南四十里西枕沙河路通西乡及四
 川通江县俗传彭祖祈年于此(府/志)
老君山 在县南十里上有白鹤观(府/志)
卷十一 第 28a 页 WYG0551-0570a.png
天池山 在县南三十里山顶有天河池岁旱取水祷
 雨(雍胜/略)其迤东为圪兜坡(县/志)
双乳山 在县东南六十里两山并峙如乳(府/志)
宝山 在县东北十里上有蕙香院婿水绕其南与牛
 蹄山相连山在县东北三十里其上有张子房祠址
 (县/志)
白云山 在县东北三十里山东有神崖山南有骆驼
 山西连牛蹄山北接龙泉山多产药物俗传张良辟
卷十一 第 28b 页 WYG0551-0570b.png
 谷于此(县/志)
青城山 在县东北五十里(舆地/纪胜)
汉水 在县南四里自南郑界流入又东入洋县界(县/志)
 汉水自长柳渡又东径胡城南又右会盘余水又东
 左会文水又东黑水注之又东过城固县南又东过
 安阳县南涔水出自旱山北注之又左合婿水(水经/注)
 (胡城在县西安/阳故城在县东)汉水经县南去县二里(元和/志)洪沟在
 县西三十里时苦汉水泛溢田多崩陷(府志考详/见图)
卷十一 第 29a 页 WYG0551-0570c.png
南沙河(即盘/余水)在县西南三十里源出巴山北流入汉(府/志)
 盘余水出南山巴岭上泉流两分飞清派注南入蜀
 水北注汉津谓之盘余口庾仲雍曰盘余去胡城二
 十里(水经/注)南沙河出县西南百里黑龙洞东北流入
 汉江(县/图)
文川水(即门/水)在县西北四十里(县/志)文水即门水也出胡
 城北山石穴中长老云杜阳有仙人宫石穴宫之前
 门故号其川为门川水为门水东南流径胡城北三
卷十一 第 29b 页 WYG0551-0570d.png
 城奇对隔谷罗布深沟固垒高台相距门水右注汉
 水谓之高桥溪口(水经/注)文水两水合流有如文字昔
 范柏年对明帝臣乡有文川武乡即此(雍胜/略)玉谷泉
 在县西北二十里汉水记云汉水自魏兴溯流一百
 八十里至玉谷溪口是也(舆地/纪胜)玉谷泉源出扁鹊观
 之龙洞流入文水(县/图)
黑水 在县西北五里(府/志)黑水出北山南流入汉庾仲
 雍曰黑水去高桥三十里诸葛亮笺云朝发南郑暮
卷十一 第 30a 页 WYG0551-0571a.png
 宿黑水四五十里指谓是水也(水经/注)黑水源出梁州
 城固县西北太山(括地/志)源出太白山南流入汉(县/志)
涔水(涔一作灊即黄/水一名鬵谷水)在县南(县/册)安阳县有鬵谷水出西
 南北入汉(汉书地/理志)涔水即黄水也出南郑县旱山东
 北流径城固南城北右岸有悦归馆水历其北又北
 至安阳入沔(水经/注)颜师古曰鬵音潜其字亦或从水
 涔灊古字通或以为禹贡之潜非是(禹贡锥指之按/史记沱潜 潜)
 (皆作/涔)
卷十一 第 30b 页 WYG0551-0571b.png
小沙河 在县南十里源出县东南一百三十里曹坝
 林北流入汉(县/图)
婿水(即听水一名智/水又名北水河)在县东北六里一名北水河自南
 郑界来南流入汉(县/图)听山水谓之智乡水曰智水川
 唐公房升仙之日婿行未还约以此川为居因号曰
 婿乡故水亦即名焉又南历婿乡溪东南流径通关
 势南又东径七女冢又径樊哙台南又东南径大城
 固北东回南转又径其城东而南入汉水谓之三水
卷十一 第 31a 页 WYG0551-0571c.png
 口(水经注即按六朝婿字皆书作聓智水/智乡疑 聓水聓乡以传写而讹智也)婿水源出
 太白山东流径县北又东南入汉又有上中下清溪
 在县北七十里源出马盘山南流合于婿水(府/志)
石槽河 在县北三百里(府/志)
双溪河 在县北二百七十里(县/志)
之溪 在县北五十里潆洄曲折如之字故名(府/志)
五门潭 在县西北二十里渊深莫测(县/志)
响潭 在县南十里谷水冲激有声(府/志)
卷十一 第 31b 页 WYG0551-0571d.png
九龙池 在县西南十五里俗传有九蟒见池畔故名
 (贾/志)
鸭儿池 在县西南三十里池中泥深鹜凫多集故名
 (府/志)
莲花池 一在县东五里一在县南十二里多莲花(府/志)
明月池 在县东北(县/图)婿水东径七女冢水北有七女
 池池东有明月池状如偃月皆相通注谓之张良渠
 盖良所开也(水经/注)明月池在兴道县西北(寰宇记属/兴道今)
卷十一 第 32a 页 WYG0551-0572a.png
 (洋/县)明月池中有台相传为汉高所筑又有七女池按
 汉中记曰昔人无男养七女父殁女于此负土各为
 一冢遂成此池(雍胜/略)
九十亩塘(一名九/圣母塘)在县西南三十里广约二十亩今讹
 为九圣母塘(府/志)
玉井 在县西南三十里(县/图)在县文川口二井相并(舆/地)
 (纪/胜)
  洋县
卷十一 第 32b 页 WYG0551-0572b.png
兴势山(一名镇势山/一名兴势坂)在县北四十三里(府/志)龙亭县有镇
 势山(魏书地形志东龙/亭故城在县)小城固城北百二十里有兴
 势坂诸葛亮出洛谷戍兴势置烽火楼处(水经/注)洋州
 兴道县后魏分置兴势县治兴势山上(郡县志在兴/道故城 今)
 (县东门兴势故/城在县东北)在兴道县西北今郡城所枕自然陇
 势形如一盆外险而内有大谷为盘道以上数里始
 及四门最为险固(寰宇/记)
牛首山(首一作头又/名龙首山)在县北五里形如牛头一名龙首
卷十一 第 33a 页 WYG0551-0572c.png
 山(雍胜/略)
筼筜谷 在县北十里(县/志)筼筜谷在洋州文与可尝令
 予作洋州三十咏筼筜谷其一也(苏轼筼筜谷/偃竹图记)由土
 门入循灙水而陟其上内平外昂一览山无遗胜又
 掘地三尺即得水产佳竹旧有亭今废竹亦荡然(府/志)
凤凰山 在县北(县/图)在兴道县北十里其形如凤(舆地/纪胜)
释子山 在县北十五里唐僧法照居于此其山峭削
 孤危崖腹有洞仅可容身即唐法照念佛声闻长安
卷十一 第 33b 页 WYG0551-0572d.png
 处也因名念佛岩下临碧潭澄澈如镜每岁五月五
 日泛五色泡光彩色夺目(县/志)
灙谷(一名/骆谷)在县北三十里唐德宗僖宗幸兴元蜀姜维
 伐魏魏钟会寇蜀曹爽攻汉中晋司马勋伐秦皆由
 此又相近有两角山山峰双峙如角故名(县/志)灙谷一
 名骆谷在兴道县北三十里南口曰灙谷北口曰骆
 谷(元和/志)骆谷路在真符县屈曲八十里凡八十四盘
 又小盘山在兴道县北三十三里(舆地纪胜县真/符故城在 东)
卷十一 第 34a 页 WYG0551-0573a.png
 魏之灙城郡以此名(潜确𩔖书县灙城/故郡在今 北)
焦崖山 在县北五十里元拖雷率众趋华阳截焦崖
 即此(县/志)
石锉山 在县北六十里曲折层叠而上共九十四峰
 高耸连云俯瞰邑境上有石桩石箱(县/志)石锉山最高
 每雨必有云出其顶(雍胜/略)
汉王岭 在县北七十里即骆谷道汉高祖曾经此其
 相近有八里洞在层山中有平原八里故名(县/志)
卷十一 第 34b 页 WYG0551-0573b.png
骆驼山 在县北八十里其相近有龙洞洞有三俱有
 灵湫祷雨辄应(县/志)
寒泉山 在县北百二十里(府/志)阳都坂西连寒泉岭汉
 中记曰自西城涉黄金峭寒泉岭阳都坂峻崿百里
 绝壁万寻既造其峰谓已踰崧岱复瞻前岭又倍过
 之(水经/注)仙人李八百居此唐公昉师事八百昉渴八
 百以杖指崖间泉即涌出清凉特甚因以名山(县/志)
宋军山 在县北百三十里旧有寺今止存大殿五楹
卷十一 第 35a 页 WYG0551-0573c.png
 前有古松二偃盖蟠郁荫广数亩(县/志)
华阳山 在县北百四十里(县册今按唐分置华阳/县在 县北以此名也)
阴嶂山 在县西北十八里又县西北二十里有中原
 山上有庙(县/志)
酆都山 在县西北二十五里山脉远通秦岭为县重
 镇其北有神仙洞洞中石上有仙人掌迹(县/志)俗传炎
 帝十三子实主是山上有庙汉南士庶多祷祈于此
 有二池深各六七尺下池传有人秽之遂涸上池冬
卷十一 第 35b 页 WYG0551-0573d.png
 夏不竭然稍秽则浊久之始清又诸葛岭在县西北
 三十里相传武侯用兵戍此(府/志)
白岩山 在县西北(县/图)在兴道县北六十里益水沙溪
 中山有白石崖因名(舆地/纪胜)山有白岩院林木葱郁清
 流环绕(县/志)
七叠山 在县西北六十馀里(县/图)在真符县西北三十
 里叠嶂七层(舆地/纪胜)
禅堂洞 在县西北九十里有石佛石床遗迹(县/志)
卷十一 第 36a 页 WYG0551-0574a.png
石柱山 在县西北百里有一石柱立山顶又有一石
 盘常有水岁旱于此祷雨(雍胜/略)
青山 在县西北(县/图)在真符县西北百八十里(舆地/纪胜)
神明山 在县西北(县/图)在真符县西北二百五十里(舆/地)
 (纪/胜)
琉璃山 在县西北三百二十里(府/志)
子房山 在县西四十里传为留侯辟谷处多药苗山
 接城固界(府/志)
卷十一 第 36b 页 WYG0551-0574b.png
祈子山(祈一作鸡又/名凤翼山)在县南七里一名凤翼山(府/志)旧志
 云山下瞰汉江东枕沙河上有圣母祠祈嗣辄应故
 名俗讹为鸡子山山巅有云即雨旱尝祷此(县/志)
万棕山 在县南二十里又县南三十里有三盘山(府/志)
荞麦山 在县南四十里明景泰中有妖僧定山作乱
 据此(雍大/记)
观山 在县东(县/图)在兴道县东十里(舆地/纪胜)
龙亭山 在县东二十五里昔置龙亭县于此(县/册)赤坂
卷十一 第 37a 页 WYG0551-0574c.png
 在洋州东龙亭山土色甚赭建兴八年魏军侵汉武
 侯次城固赤坂以待之即此(舆地纪胜县洋州/故城即今 治)赤坂
 为龙亭入子午谷之口(地理/通释)赤坂在县东三十里(府/志)
 观音洞在县东五十里酉水河岸内有石观音像(县/志)
文昌山 在县东六十里四面皆山此独秀拔(县/志)
蒿坪山 在县东六十五里山腹有灵湫祷雨辄应(雍/胜)
 (略/)
黄金谷(一名黄/金峡)在县东八十里汉水经其中亦谓之黄
卷十一 第 37b 页 WYG0551-0574d.png
 金峡滩石迅恶舟楫难过(府/志)山有黄金峭水北对黄
 金谷有黄金戍傍山依峭险折七里氐掠汉中阻此
 为戍与铁城相对昔杨难当令薛健据黄金姜宝据
 铁城阴平太守萧祖攻拔之贼退酉水(水经/注)黄金县
 西北有百亩山山有黄金谷水陆艰险语曰山水艰
 阻黄金子午魏曹爽寇蜀蜀将王平拒之于黄金谷
 即此(县志县黄金故/城在 东北)
韩仙山 在县东百四十里上建韩仙观山腹有石洞
卷十一 第 38a 页 WYG0551-0575a.png
 相传韩湘曾居此(县/志)
苫江山 在县东百六十里汉水经其下(府/志)
子午谷 在县东百六十里由龙亭东过渭门白沙等
 处抵谷口与金州安康县接界(县志石安康县/今属 泉界)黄金
 县有子午谷路京城前直子午谷(唐书地/理志)谷在长安
 县南百里王莽通子午道魏钟会统十万馀众分从
 斜谷洛谷子午谷趋汉中晋桓温伐秦命司马勋出
 子午道今洋州东二十里曰龙亭此入子午谷之路
卷十一 第 38b 页 WYG0551-0575b.png
 至谷六百六十里(郡县/志)今京城直南山有谷通梁汉
 道者名子午谷北山是子南山是午共为子午道(颜/师)
 (古/注)黄金县有驿即子午道也旧道在金州安康县界
 梁将军王神念以旧道缘山避水桥梁多坏乃别开
 乾道更名子午道即此路是也(元和/志)洋州志曰子午
 骆谷两路重冈绝涧危崖乱石自古为形势之地(舆/地)
 (纪/胜)洋州子午谷南北正对长安即唐明皇荔枝路也
 杜诗云百马死山中至今耆旧悲信为险绝(明杨慎/栈道记)
卷十一 第 39a 页 WYG0551-0575c.png
马鞍山 山有二一在县东北二十五里一在县东南
 五十里俱以形似名(县/志)
清水谷(即青/谷)在县东北三十里一名青谷(县/册)天宝八载
 真符县开清水谷路(唐书地/理志)
大龙山 在县东北(县/图)大龙山在兴道县东北三十八
 里其相接者为小龙山下有大龙小龙二溪(舆地/纪胜)
蒙岩洞 在县东北洞前有唐贞观年号(县/志)在真符县
 北四十五里(舆地/纪胜)
卷十一 第 39b 页 WYG0551-0575d.png
城山 在县东北七十里传为杨难当所筑(府/志)
福仁山 在县东北九十里(县/志)
女冠山 在县东北灊水出于此(县/志)在真符县北百七
 十里上有石壁卓然莹净内有女仙之状(舆地/纪胜)
金紫山(金一作擎又/一作荆子山)在县东北百九十里(县/志)
三岭 在县东北二百馀里传为费祎拒曹爽处(县/志)
南岐山 在县东北三百里又山东北相近有鱼洞每
 岁仲春有鱼涌出(县/志)
卷十一 第 40a 页 WYG0551-0576a.png
太白山 在县东北(县/图)真符县有太白山金星洞(唐书/地理)
 (志/)山去真符县四百五十里面𨽻凤翔背属真符唐
 天宝中得玉册于此(舆地/纪胜)山在县东北五百里关中
 谓之南山汉中谓之北山(明一统志百按县图北至/郿县界二 一十里而太)
 (白山在郿县东南四十里似不应相去如此之远疑/明一统志殆承舆地纪胜之误也通志云山在县北)
 (四十五里虽有讥其误者然以道里计/之大约亦不过二百馀里详见图考)
 (附/考)洋州东有隔仙山(会昌解颐录山按宋洋/州属县境而 则无考)
汉水 在县南二里自城固界流入又东入西乡界(禹/贡)
卷十一 第 40b 页 WYG0551-0576b.png
 (锥/指)汉水自合婿水又东会益口又东至灙城南与洛
 谷水合又东径小城固南又东历上涛而径于龙下
 盖伏石惊湍流屯激怒故有上下二涛之名龙下地
 名也度此溯洄从汉为山行之始又东径石门滩山
 峡也又东会酉水又东径妫墟滩又东径猴径滩山
 多猴猿好乘危缀饮又东径小大黄金南又东合蘧
 蒢溪口(水经注在小城/固故城 县东)汉水经兴道县南去县一百
 步(元和/志)汉水自发源至此屈曲行三百七十里流入
卷十一 第 41a 页 WYG0551-0576c.png
 金州汉阴县界(寰宇/记)今县东二里有饮马滩每子午
 二时潮响如雷又五里为上涛下涛又县东二十里
 为鸳鸯滩以中流乱石错起㟏岈相峙而名又三十
 里即石门滩矣(府/志)自汉王城东至渭门渡凡十六滩
 凡四十二入县界三十里为四郎滩又五里为龟鹤
 滩又五里为饮马滩又五里为菜子滩又七里为花
 滩又六里为上方滩又二里为鸳鸯滩又三里为将
 军石滩又三里为石门滩又五里为铺滩又三里为
卷十一 第 41b 页 WYG0551-0576d.png
 长溪滩又三里为捞米滩又五里为后亭滩又十里
 为吸嘘滩又四里为桃滩又五里为瓮子滩又三里
 为油滩又三里入峡为高羊角滩地名环珠台又四
 里为低羊角滩又二里为马尿垠又二里为蒿溪垠
 又一里为卒滩又四里为九斗米滩又五里为拘滩
 又五里为石獭垠又十里为小大林滩又五里为大
 小金滩又三里为鳖滩又二里为笼滩又一里为新
 滩又十三里为大小瓦滩又五里为广滩又五里为
卷十一 第 42a 页 WYG0551-0577a.png
 大阳滩又十里为高低白沙滩又十三里为大小唐
 兴滩又四里为老鹳滩自入峡历二十四险滩出峡
 口即渭门镇也(县志考详/见图)
婿水(一名/智水)在县西接城固县界(县/图)源出扶风界秦岭西
 三十里流径城固县婿乡又东流二十里入汉(舆地/纪胜)
 在县西四十里源出郿县太白山一曰智水经城固
 流入县境入汉(县/志)
溢水河(即益/水)在县西二十五里北出秦岭南流入汉(县/志)
卷十一 第 42b 页 WYG0551-0577b.png
 益水出北山益谷东南流注于汉水(水经/注)
小沙河 在县西南二十里源出南山东北流入于汉
 (县/册)
苧溪水 在县西北七里源出县界石子山东流入汉
 以溪多野苧故名(舆地/纪胜)源出马垭坪经县西北东南
 流入汉(县/册)
灙水(即洛谷水又/名铁冶河)在县西一里(府/志)洛谷水北出洛谷南
 流右则灙水注之水发西溪东南流合为一水乱流
卷十一 第 43a 页 WYG0551-0577c.png
 南出际灙城西南入汉水(水经/注)龙亭县有灙水(魏书/地形)
 (志/)灙谷水一名洛谷水在兴道县北三十里南流注
 汉水(寰宇/记)灙水出洋县北石锉山南流入汉(明一/统志)
 冶河在县北百八十里下流入于灙水(县/志)
天宁河 在县东五里源出黄泥坡南流入汉(县/志)
平溪河(一名/贯溪)在县北二十里南流至平野名贯溪南流
 入汉(县/志)
大龙溪(即龙/涓水)在县东北三十里源出秦岭南流入汉(府/志)
卷十一 第 43b 页 WYG0551-0577d.png
 龙涓水在兴道县东二十九里水出龙涓谷屈曲西
 南流十五里入汉江(舆地/纪胜)大小龙溪在洋县石上有
 赤书展溪二字相传为张鲁女感孕生二龙之所(潜/确)
 (𩔖/书)
潜水 在县东六十里源出华阳山东南流入汉(县志/ 按)
 (雍胜略以此为即/沱潜之潜疑误)
酉水河 在县东七十里(县/志)酉水北出秦岭酉谷南历
 重山与寒泉合水东出寒泉泉涌山顶望之交横似
卷十一 第 44a 页 WYG0551-0578a.png
 瀑布颓波激石散若雨洒势同厌源风雨之池其水
 西流入于酉水酉水又南注汉谓之酉口(水经注宗/按雷次)
 (豫章记云厌源山西北有洪井井北五六/里有风雨池山高濑激霏散远洒若雨)寒泉在旧
 黄金县北八十四里(寰宇/记)
大沙河 在县东南三十里源出巴山界东北流经鸡
 子山又东北入汉又有东峪河在县东南四十里源
 出南山合于大沙河入汉(县/册)
金水河(即蘧蒢水一/名黄金水)在县东百里源出秦岭南流至黄
卷十一 第 44b 页 WYG0551-0578b.png
 金峡之金潭入汉(府/志)蘧蒢水北出就谷在长安西南
 其水南流径巴溪戍西又南径阳都坂东又南历蘧
 蒢溪谓之蘧蒢水而南流注于汉谓之蒢口(水经/注)
 金水源出县西北百亩山黄金谷南流经县西去县
 九里(元和/志)黄金水在黄金县西十里南注汉水(寰宇/记)
子午河 在县东北(县/图)蒲河在县东北二百四十里源
 出秦岭南流会椒溪文水二河名三河口又至白沙
 铺名子午河南流入汉又椒溪在县东北二百里(县/志)
卷十一 第 45a 页 WYG0551-0578c.png
桃溪河 在县东南六十里源出南山东南流至西乡
 界入汉(府/志)
五龙潭 在县西一里汉水东岸(县/志)
鹅公潭 在县西南十五里有石洞水入莫知所出(府/志)
 潭在汉江南去兴道县十三里(舆地/纪胜)
仙浴潭 在县东南三十里相传有仙女浴此(县/志)
横湖 在县治西北旧有待月台二乐榭文与可守洋
 故迹也(县/志)在洋县旧州西(雍大/记)
卷十一 第 45b 页 WYG0551-0578d.png
大唐池 在县西二十五里阔二十亩(县/志)
百顷池(一名九/顷池)在县西南十里一名九顷池(县/志)
放生池 在县东门外又东南二里有莲花池(县/志)
锡杖泉 在县北念佛岩上唐僧法照以锡杖卓地泉
 遂涌出因名(县/志)
马跑泉(一名殷/家泉)在县西北十五里一名殷家泉(县/志)
涌泉 在县西北三十里普泽院其水喷溢清莹岁旱
 祈祷则水瓶浮沉若有神凭之者(县/志)
卷十一 第 46a 页 WYG0551-0579a.png
圣泉 在县西十五里病者饮之多瘳(府/志)
雷破泉 在县西南三十五里泉出石上冬夏不竭(县/志)
醴泉 在县南十里龙翼山下醴泉院味甚甘(府/志)
马槛泉 在县南十五里上有龙王庙(县/志)
神女泉 在县东南六十里泉穴有三旱祷多应(县/志)
龙泉 在县东北十五里其泉清洁冬夏不涸(府/志)
  西乡县
巴山(一名巴岭山/一名大巴山)在县西南接四川巴州界即南郑县
卷十一 第 46b 页 WYG0551-0579b.png
 之大巴岭也(县/册)巴岭山在旧洋源县南十里(舆地纪/胜 洋)
 (源故城/在县南)巴山在县西南百五十里小巴山在县西南
 二百五十里(府/志)巴山在县西南绵亘数百里夏有积
 雪峰峦险峻林木蓊郁为邑之镇山(县志巴按雍胜/略大 山在西)
 (乡县西南六十里似于纪胜为合而府志所载为/太远然如县志所云则绵亘西南境者皆巴山也)
云盘山 在县北二里弥陀寺后(府/志)
文昌山 在县北十五里(县/志)
望江山 在县北三十里(府/志)
卷十一 第 47a 页 WYG0551-0579c.png
老家山 在县西二十五里又县西四十里有风山(县/志)
楼山 在县西五十里山形如楼又观子山在县西六
 十里其上有双河观又神山在县西七十里土人筑
 寨于此(县/志)
石人山 在县西百里上有石如人端立云表其相近
 有梅子垭朝阳洞(县/志)
龙洞 在县西南石壁嵌空洞凡数十处投以石则风
 雨立至(府/志)
卷十一 第 47b 页 WYG0551-0579d.png
鹰山 在县西南四十里龙溪发源于此(府/志)
箭笴山 在县西南五十里又天池山在县西南六十
 五里(县/志)
杨柳山 在县西南八十里其相近又有朱砂山上有
 飞泉(县/志)
游仙山 在县西南二百五十里有洞如房室传有仙
 居于此(贾/志)
建文崖(一名/红崖)在县西南三百里一名红崖相传明建文
卷十一 第 48a 页 WYG0551-0580a.png
 帝遁迹于此(县/志)
云亭山 在县南八里(县/志)西乡县有云亭山(唐书地/理志)
 经云山连巴岭五百里崖谷险峻因山兴云其状如
 亭故名(舆地/纪胜)
凤凰山 在县南十五里又相近有皂军山一名皂均
 山宋吴玠屯兵于此上有擂鼓台又县南二十里有
 元阳洞在龙光嘴康熙间龙洞祈雨以瓶投洞中不
 出经年馀瓶出于元阳洞中人皆异之(县/志)
卷十一 第 48b 页 WYG0551-0580b.png
飞龙山 在县南五十里上有紫雾冬不积雪其相近
 又有马耳山又穿石崖在县南七十里绝壁千仞上
 有水帘宋进士雷忠避兵处(府/志)削成一壁高不可测
 穴容千人白云时聚时散故穴不常见也(杨尔材穿/石崖诗序)
拴马岭 在县南百里相传为张飞入蜀拴马处(县/志)
席帽山 在县南平乡口(府/志)在县之平定乡去县一百
 五十里有石龙洞五百馀丈(舆地/纪胜)
杨家山 在县南二百里又八海坪在县南二百三十
卷十一 第 49a 页 WYG0551-0580c.png
 里又父子山在县南二百五十里古木参天苍藤匝
 地山径迂回十馀里上有龙洞(县/志)
星子山 在县南三百里洋水源出于此又金竹山在
 县南三百五十里(县/志)
白庙山 在县南四百里(县/图)西乡县有白庙山山有老
 子庙(寰宇/记)
午子山(一名母/子山)在县东南二十里三峰削立二水环流
 一名母子山山巅有洞四五深不可测风出入有声
卷十一 第 49b 页 WYG0551-0580d.png
 冬则吐气滃滃然以木叶投之则飞起谓之风洞亦
 谓之午子洞又圣水峡在山之东有龙泉水出焉遇
 卯午酉时水潮三五尺潮至则浑潮退则清又有鱼
 洞在山左河中河水清则洞水浊河水浊则洞水清
 又飞凤山在午子山左石壁上耸有如凤举镌有飞
 凤山三字其侧镌虎头崖三字甚遒劲其左有雨穴
 云起如车盖即雨相传中有千岁蟾蜍人或见之又
 冠珠山在午子山右一名华表山峰峦峻峭为邑之
卷十一 第 50a 页 WYG0551-0581a.png
 文峰又金鸡岭亦在午子山右其上有石狗(县/志)
天仙山 在县东南六十里有紫衣真人故址(府/志)
鹰嘴山 在县东南八十里又盐水山在县东南百五
 十里(县/志)
归仁山 在县东南四百里(县/志)
红崖洞 在县东十里茂林修竹高阁临流为邑之胜
 又堠子岭在县东二十里(县/志)
铁城山(一名铁/绳山)在县东三十里一名铁绳山其相近有
卷十一 第 50b 页 WYG0551-0581b.png
 金牛山一名牛岭山(县/志)
三郎铺山 在县东三十里(县/册)秦王洞在县东四十里
 地名秦里岩洞后多产牡丹(舆地/纪胜)
白沔峡(沔一/作面)在县东七十里一名白面峡(县/志)
太白洞 在县东八十里洞口有石人相传为巫化祷
 雨辄应(府/志)
蒿坪山 在县东北三里(县/志)
被紫山 在县东北六十里(县/志)
卷十一 第 51a 页 WYG0551-0581c.png
香积山 在县东北饶风关南又饶风岭在县东北百
 八十里今名十二先锋岭山路崎岖险于栈道接石
 泉界(县/志)岭在汉江北岸设有关(县册泉又/见石 县)
汉水 在县东北百二十里自洋县流入又东南流入
 石泉界(县/图)汉水自合蘧蒢水又东右会洋水川流漫
 阔广几里许又东历敖头(水经注考/详见图)
桑园河(一名东/峪河)在县西北三十里一名东峪河(县/志)其水
 接洋县界东北流入沙河入汉(县/册)
卷十一 第 51b 页 WYG0551-0581d.png
子午河 在县东北百五十里源出子午谷西南流入
 于汉(贾志县详/见洋)
洋水 在县东二十里(明一/统志)洋水导源巴山东北流径
 平阳城又东北流入汉谓之城阳水口洋川者汉戚
 夫人所生处也(水经注县平阳城即/西乡旧 在今县南)西乡县有洋水
 (隋书地/理志)洋水在洋源县南三百步又径西乡县东八
 里(元和/志)洋水出废洋川县东巴岭北流入黄金县界
 (寰宇记县洋川故城在县/南黄金 今属洋县界)洋河在县西南三百里源
卷十一 第 52a 页 WYG0551-0582a.png
 出星子山流径县东合于木马河(县/志)
七十二渡河 在县东南三百五十里(县/志)源出金竹山
 其水潆回凡七十二渡北流入洋河(雍胜/略)
捞旗河 在县南二百十五里俗传唐明皇幸蜀军士
 失旗于河因名(府/志)
大竹河 在县南百里(县/志)源自龙泉东流入洋水(县/册)
杨家河 在县南八十里(县/志)其水东流入洋水(县/册)
白铁河 在县南六十里(县/志)
卷十一 第 52b 页 WYG0551-0582b.png
饮马河(一名饮/马池)在县东南二十五里一名饮马池(县/志)
东龙溪 在县南二十里其水入洋河(县/册)
木马河(一名马/源水)在县南百步东北流合洋水入汉(县/册)
 源水在西乡县源出巴山图经云元名木马水天宝
 间改名(舆地/纪胜)木马河源出大巴山在县南二百八十
 里县西南之左西峡空渠水及县北之清凉川县南
 之金竹水皆注焉又东北入于汉(县/志)
私陀河 在县西南七十里(县/志)源自城固县山河流来
卷十一 第 53a 页 WYG0551-0582c.png
 入木马河(县/册)
天子溪 在县西南七十里明建文帝憩息于此故名
 (县/志)今无水(县/册)
左西河 在县西南六十里源出巴山西北流入木马河(县/册)
平地河 在县西南六十里东流入于木马河(县/册)
西龙溪 在县南六十里(县/志)
□莒河(一名空/渠水)在县西南四十里(县/志)一名空渠水亦出
 巴山北流注木马河(县/册)
卷十一 第 53b 页 WYG0551-0582d.png
三里河(里一/作皇)在县西三里(府/志)
寺溪河 在县东北五里绕城流入木马河(县/册)
清凉川(一名青/源川)在县北五里蒿坪山下自洋县流来入
 洋河(县/册)唐德宗幸梁洋山南节度使严震具军容迎
 谒于清凉川即此(寰宇/记)县北十里有清凉山洋水经
 其下谓之清凉川(县/志)
神溪河 在县东北四十里相传昔有仙人过此驴迹
 尚存(府/志)桃溪河在县北四十里自洋县流来入于神
卷十一 第 54a 页 WYG0551-0583a.png
 溪河又东入于洋河(县/册)
洋溪河 在县东南百五十里崖上有石形如双羊因
 名(府/志)高川水在县东南百五十里(县/志)
楮河 在县东南二百里流入紫阳县界(县/册)
大石川 在县东南二百里(府/志)流入紫阳界合于楮河
 (县册小按此即紫/阳之 石河也)
菩提河 在县南二百五十里流入四川通江界(县/册)
九龙池 在县西南左西峡(县/志)
卷十一 第 54b 页 WYG0551-0583b.png
天池 在县西南百里(县/志)
鸳鸯池 在县南大巴山西夏不解冰(县/志)
温泉 在县西南六十里夏冷冬温(县/志)
  凤县
豆积山(一名龙脑山龙一/作虎一名遁迹山)在县北一里一名龙脑山(雍/胜)
 (略/)在梁泉县北一里为唐冲妙先生张果之别隐淳
 熙中宪使李大正大书遁迹山三字镌于石麓(方舆/胜览)
 (城梁泉故/ 即今治)一名虎脑山(雍大/记)山有消灾岩其上有阁
卷十一 第 55a 页 WYG0551-0583c.png
 临大散江相传张果为梁泉里人冬居鸑鷟夏居豆
 积即遁迹之讹也(府/志)
父子谷 在县北二里唐僖宗幸蜀至白石镇有村叟
 进醴上问其居曰父子谷因赐金帛问其姓名不答
 (潜确/𩔖书)父子崖在梁泉县东北二十里有大小石若相
 怀抱因名(寰宇记颇按此所/记道里 不同)
贾家寨山 在县北七十里山极险峻上多石灶昔人
 于此避兵(府/志)板闸谷在县北百里(县/册)
卷十一 第 55b 页 WYG0551-0583d.png
红崖山(即燋/崖山)在县西北接两当界其下为红崖河(县/册)
 崖山在黄花故县西北四十五里(寰宇记县黄花/故城在 北)
马岭山 在县西四十五里有关(县/册)
君子山(一名欣云山/一名苍坪)在县西南十五里今名苍坪(府/谷)
 名欣云山山半有灵惠洞(县/册)
酒奠凹 在县西南四十里相传汉高祖曾经此(府/志)
东西堡子山 在县南三里(县/册)旧有堡传为吴曦屯兵
 处(府/志)
卷十一 第 56a 页 WYG0551-0584a.png
南岐山 在县南十里上有竹云洞内有湫池旱祷多
 应(雍胜/略)南岐志云凤之名州其疆理与凤翔府相邻
 周兴鸑鷟尝鸣于岐翱翔至于南而集焉是以西岐
 曰凤翔府南岐曰凤州(方舆/胜览)凤岭在县南二十五里
 昔凤曾集此故名(府/志)
武都山 在县南六十里山有谷(雍胜/略)
新开岭 在县南九十里(县/册)
麻峪山 在县南百里山形峻险多为盗薮(府/志)
卷十一 第 56b 页 WYG0551-0584b.png
柴关岭 在县南百三十里(县/册)形势险峻为虎狼薮设
 有关(府/志)
柴柏山(一名紫柏坂/一名龙如山)在县南百三十里有洞在山巅石
 壁峻险人不可到(府/志)紫柏坂在梁泉县东周地图记云
 其山两头高状如龙形一名龙如山山多紫柏(寰宇/记)
 山中有七十二洞仙人多隐于此(方舆/胜览)紫柏山在柴
 关岭南相传留侯辟谷于此下有留侯祠(陇蜀/馀闻)
马鞍山 在县东南二十里安河水出此(县/册)马鞍山水
卷十一 第 57a 页 WYG0551-0584c.png
 东出马鞍山(水经/注)
太白山 在县东南百八十里上有灵湫祈雨辄应(县/图)
凤凰山 在县东三里世传凤凰尝集于此又九房崖
 在县东四十里(雍胜/略)
玉泉山 在县东八十里山极高寒无禽鸟绝顶有大
 石覆如殿宇中有玉皇古像又前有天然石盆旱祷
 即雨(府/志)
牛蹄岭 在县东百里石上有牛蹄迹故名(府/志)
卷十一 第 57b 页 WYG0551-0584d.png
九峰山 在县东北五里其峰有九(雍胜/略)
御爱山 在县东北三十里(府/志)僖宗巡幸历山下爱玩
 不能去(唐韦庄/入蜀记)在县松林堡侧(方舆/胜览)在旧梁泉东北
 五十里(雍大/记)
兴赵原 在县东北(县/图)绍兴十二年弃和尚原方山原
 于金以大散关为界于关内则兴赵原为控扼之所
 (方舆/胜览)
长松山(即三/松山)在县东北百里(府/志)三松山一名长松山山
卷十一 第 58a 页 WYG0551-0585a.png
 有三峰并有长松因名(寰宇/记)梁泉县有三松山(九域/志)
黄牛寨山 在县东北百十里宋吴玠将杨从义与金
 萨里罕大战于此(府/志)
 (附/考)梁泉县有龙安山(九域志考按/此山无)
故道水(一名两当水/亦名嘉陵江)在县北一里又西南流入两当县
 界(县/图)两当水出陈仓之大散岭西南流入故道川谓
 之故道水又西南径故道城东与马鞍山水合乂西
 南流北川水注之(水经注故陈仓今属宝/鸡故道 城在县东)大散关西
卷十一 第 58b 页 WYG0551-0585b.png
 南有嘉陵谷即嘉陵水所出自是始有嘉陵江之名
 (九域/志)嘉陵江源出大散关之西去凤州九十里(方舆/胜览)
 嘉陵江在沔县西北百八十里按𩔖要云其源出大
 岩县志云出大散关西恐即大岩也径凤县北徽州
 东两当南略阳西迤逦而入川江滩石险恶至渔关
 始通舟楫(雍大记城详见图考按水经注西汉水西/径兰仓 南又南入嘉陵道为嘉陵水兰)
 (仓嘉陵皆今秦州礼县地则是西汉水至礼县始名/嘉陵水也今则凤县之故道水与成县之白水江皆)
 (名嘉陵盖皆嘉陵/上源故得通称矣)
卷十一 第 59a 页 WYG0551-0585c.png
黄花川 在县东北十里(县/册)大散水出黄花县东界大
 散岭流径县西去城十步(寰宇/记)大散水流入黄花川
 唐有黄花县(方舆/胜览)大散水在县东五里(府/志)
安河(即马鞍山水/一名斜谷河)在县东二里一名斜谷河源出夫子
 岭绕凤凰山西北流入嘉陵江(县/册)马鞍山水东出马
 鞍山历谷西流至故道城东西入故道水(水经注是/按此别)
 (一水非郿县/之斜谷水也)
红崖河(即北/川水)在县西七十里源出秦州南流至唐仓合
卷十一 第 59b 页 WYG0551-0585d.png
 小峪河又流至两当界入嘉陵江(县/册)北川水出北洛
 □山南南流径唐仓城下又南至困冢川入故道水
 (水经注县唐/仓城在 北)小峪河在县西三十里源自宝鸡秦岭
 界西南流入嘉陵江(府/志)
野羊河 在县南七十里源出紫柏山东其山多野羊
 故名东流至废丘关与东沟河合(府/志)东沟河在县南
 六十里源自三岔驿后东山流来合野羊河又西流
 至两当界入嘉陵江(县/册)
卷十一 第 60a 页 WYG0551-0586a.png
紫金河(即褒/水)在县东南百五十里又南流入褒城县界
 (县/图)紫金水在河池县北一里源出太白山沿流至凤
 州武休关入汉中为山河堰即褒水也(方舆胜览置/唐于凤州)
 (河池/郡)车到河在县东南八十里相传夜有神车载佛
 到此故名又有蒿埧河在县南八十里俱流入于紫
 金河又有西沟河在县东南百八十里源出安山驿
 西山后南至武关驿入黑龙江(县/册)
捍水 在县东北又东北流入宝鸡界(县/图)捍水出周道
卷十一 第 60b 页 WYG0551-0586b.png
 谷北径故道县故城西又东北历大散关西入渭(水/经)
 (注/)
蜜蜂沟 在县西南百里地多蜜蜂居民利之(府/志)
鼋鼍池 在县南五十里(县/册)在三岔驿西七里山顶一
 池水极澄澈(府/志)
香泉 在县北十五里水出石罅甘冽可酿酒(府/志)
凉泉 在县西十里后魏以此名县(县/册)鸣玉泉在县西
 十里一名滴沥泉(雍胜/略)
卷十一 第 61a 页 WYG0551-0586c.png
灵泉 在县南三岔驿南七十里泉出石缝傍有神祠
 (府/志)
  宁羌州
蟠冢山 在州北九十里形如冢汉水所出(雍胜略考/详见图)
月山 在州东一里众山环拱一山如月又冠山在州
 南门外形如纱帽一名纱帽山(贾/志)
起凤冈(一作/凤起)在州治西山形起伏有如凤翥(府/志)
莲屏山 在州北十里群峰秀耸如莲花又如屏障故
卷十一 第 61b 页 WYG0551-0586d.png
 名(府/志)
天王山 在州北(州/图)在大安军西六十里峰顶峭壁有
 石如人形(舆地纪胜北大安故/城在州东 屡徙)
滴水岩 在州北三十里(州/图)在大安军西七十里两山
 峭拔其中一峰有飞泉千丈下至山根激石成五花
 (舆地/纪胜)
七星洞 在州北百里崖畔有七孔如星(名山/记)
仙女崖 在州西北百里崖有穴仅容一人相传仙女
卷十一 第 62a 页 WYG0551-0587a.png
 飞升于此(雍胜/略)老兵洞在州西北百里洞广深可容
 百人为昔时伏兵之所(州/志)
龙门山 在州西北百五里(州/图)山下有龙洞深七十三
 步广半之两傍石壁嵌空若龙角目鼻口鳞甲皆具
 其下皆平石水行其上(舆地/纪胜)
鸡鸣山 在州西北百五十里(县/册)在阳平关其相接者
 为击鼓山在关西相传为汉王屯军处(州/志)
鱼山 在州西北百五十里(州/图)龟山与鱼山同在江北
卷十一 第 62b 页 WYG0551-0587b.png
 又有龙山在江南(舆地/纪胜)鱼山在阳平关嘉陵江北岿
 然独高顶平而阔相传昔武侯屯兵于此又有坳凹
 山亦在阳平关北(州/志)鱼鳌山在州西与嘉陵江相近
 或曰即广元县东北之龙门山也(州/册)
烽燧山 在州西南五里昔人置烽燧处(府/志)
龙洞山 在州西南四十里山常多烟雾相传有神人
 驱龙于此(贾/志)上有寒泉时有红鱼出跃相传有龙蛰
 于此(府/志)
卷十一 第 63a 页 WYG0551-0587c.png
壶子台山 在州西南四十五里(州/图)自韩溪西四十馀
 里水出岩下成潭潭口湍流成溪下流五里平地突
 出一峰如浮图状上干云霄谓之壶子台(舆地/纪胜)
箭竹岭 在州南十五里玉带河出此又相近有岫山
 洞中可容百馀人水滴石乳状成龟马洞口云常封
 之(州/志)
圣水崖 在州南三十里(名山/记)崖畔悬一石如龙首水
 滴而下过客仰面可饮味甚甘冽(潜确/类书)
卷十一 第 63b 页 WYG0551-0587d.png
嘉鱼洞 在州南七十里西流河崖畔秋冬水涸则鱼
 藏春夏水涨则鱼出味美似鲥所谓出自沔南之丙
 穴即此(雍胜略不按丙穴应在褒沔之间今汉江南/北鱼洞 一其处盖地气相类故鱼自穴出)
 (者多而人皆欲假丙穴以美其名如州境之/嘉鱼洞略阳之二景山皆纪载之失实者也)
龙头山(本名马/面山)在州东南二十五里旧名马面山后以
 山形岝峉有似龙首改今名(府/志)石门洞在州东南三
 十里(州/志)
天台山 在州东四十里顶平如台势凌霄汉濛濛烟
卷十一 第 64a 页 WYG0551-0588a.png
 雾夜雨朝晴(府/志)
燕子洞 在州东七十里秋冬燕子蛰于其内(雍胜/略)
凤凰山 在州东九十里(州/志)
五丁山 在州东北四十里其峡曰金牛峡又名五丁
 峡(贾志考详/见图)
玉簪山(一名鸡/冠山)在州东北六十里(州/图)山有要领亭为一
 郡登览之要其后最高处曰鸡冠山(州/志)
天池山 在州东北七十里层峦叠嶂迥出群峰其上
卷十一 第 64b 页 WYG0551-0588b.png
 有池四时不涸有寒气逼人人莫敢近近则雷雹立
 至(府/志)
寨子山 在州东北八十里崖畔有洞昔人避兵立寨
 其上(州/志)山有洞中有小池方五尺许山趾有泉即洞
 中水伏行至此每岁惊蛰后鱼自泉出者无数居民
 候而取之又有南白崖洞在大安军东八十里宽厂
 可容千人又有九子崖洞在军东九十里相传有九
 人修道于此(舆地/纪胜)
卷十一 第 65a 页 WYG0551-0588c.png
龙泉山 在州东北百里(州/图)温水溪出此半山有泉水
 涌地中漩沙而出(舆地/纪胜)
龙洞 一在州东北百里自高而下凡丈馀洞门三十
 重皆有二石柱为之障限内有天生石床俗呼为龙
 床床下有水不竭遇旱取水雨即至一在州西百五
 十里洞出崖间有天然石梁如龙门状中有石像(府/志)
西汉水(即嘉/陵江)在州西北百里自略阳界流入又西南入
 四川广元界(州/图)西汉水自合北谷水又西南径关城
卷十一 第 65b 页 WYG0551-0588d.png
 北除水出西北除溪东南流入于汉汉水又西南径
 通谷合通谷水水出东北通溪上承漾水西南流入
 西汉水又西南寒水注之又西径石亭戍广平水东
 南流注之(水经注在关城即今/阳平关 州西北)嘉陵江经金牛县西
 去县三十里(元和志州金牛/故城在 东北)嘉陵江在三泉县西半
 里(寰宇记州三泉/故城在 西北)金牛镇有嘉陵江(九域志庾详见/图考按 仲雍)
 (曰汉水自武遂川南入蔓葛谷越野牛径至关城合/西汉水禹贡锥指谓此即水经注之通谷水也疑即)
 (今之燕子河/然无可考)
卷十一 第 66a 页 WYG0551-0589a.png
安乐河 在州西百三十里东南流合嘉陵江(府/志)
黑水河 在州北其水入嘉陵江又老兵河在州北百
 里发源老君铺流合黑水河(州/册)
燕子河 在州北百二十里其水西入嘉陵江(府/志)
广平河 在州西北阳平关西其水南入嘉陵江(州/志)广
 平水西出百顷川东南流注汉(水经/注)
青木川 在州西三百里接蜀之龙安平武县界其水
 入嘉陵江(州/志)
卷十一 第 66b 页 WYG0551-0589b.png
黄坝河 在州南百里源出牢固关西南流四十里入
 广元界(州/册)
西流河(即寒水一/名韩溪)在州南六十里其水西流入川江(府/志)
 寒水东出寒川西流入汉(水经/注)韩溪水源出昆山里
 𨫼洞山下俗传萧何追韩信至此因名韩溪盖即寒
 水以声近而误也(舆地/纪胜)西流河源出七眼洞径麻线
 滩一百十里入广元界(州册然按此皆以为即古之/寒水 与水经注入汉之序)
 (颇不/合)
卷十一 第 67a 页 WYG0551-0589c.png
汉水(一名漾水/一名沔水)在州东北东南流入沔县界(州/图)山海经
 所谓汉出鲋鰅山也东北流得献水口汉水又东北
 合沮口同为汉水之源(水经/注)尝登嶓冢山有泉涓涓
 出山间是为汉水之源即安国传所谓泉始出山为
 漾者也(宋陆游/文集)出沔县西门曲折行乱山中沔水流
 经其中西涉沮水抵大安驿沔沮之间阔者未丈许
 狭者才二三尺沙石磷磷深不没踝自大安西南乱
 山益稠至金牛驿北望嶓冢峨然云表一小水自西
卷十一 第 67b 页 WYG0551-0589d.png
 东流即所谓嶓冢导漾者也水才滥觞不没凫雁合
 五丁峡水东流为沔其流始大又自宁羌州行十里
 渡水过百牢关关下有分水岭岭东水皆北流至五
 丁峡北合漾水入沔岭西水皆南流径七盘关龙洞
 合嘉陵水为川江(王士正蜀道驿程记本详见图考/按嶓冢山有二一在 州一在秦)
 (州在本州者东汉水之源也在秦州者西汉水之源/也自常璩以沔出嶓冢为西汉水而两汉水之源益)
 (多纷错惟禹贡锥指尽扫群疑一/以经文为主至为了当今从之)
大安河 在州东北八十里源出略阳界径火烧关南
卷十一 第 68a 页 WYG0551-0590a.png
 流入汉(州/册)
濒仓河(一名东流河/一名三泉水)在州东北九十里大安镇东门外
 径铁佛寺东流四十里入汉一名东流河(州册沔按/此即 县)
 (之三/泉水)
玉带河 在州城北(州/图)源发州南箭竹岭流径城西而
 北而东复会于东南盘曲若带围然又东至沔县入
 汉又有洄水河在州西二十里源出牢固关曲折南
 流十五里合于玉带河(府/志)一名罗村河在州北源出
卷十一 第 68b 页 WYG0551-0590b.png
 牢固关东流入汉又有白崖河在县东北九十里源
 出林沾沟流三十里入玉带河(州/册)
莲花池 在州西门外南山如屏障小山联络如画滩
 声清响如杂管弦(府/志)
黑龙池 在州东四十里烟雾常腾俗传昔有黑龙潜
 此(府/志)
寒水泉 在州东阳和门外又活水泉在州南南薰门
 外(府/志)
卷十一 第 69a 页 WYG0551-0590c.png
 (附/考)嘉牟水源出朝天泊自分水岭流至宝界院下又
 有水南溪水合流至西县入汉江(舆地纪胜在按唐/嘉牟故城 州南)
 (西县故城在今沔县则嘉牟/水疑即玉带河水然无可考)上青河在州北百里其
 下流为下青河(府志嘉按此水无考/疑即 陵之别名)
  沔县
定军山 在县东南十里两峰对峙山下有坡可驻万
 军蜀将黄忠斩夏侯渊于此(雍胜/略)定军山北临沔水
 (华阳/国志)沔阳城南对定军山(水经注县沔阳/故城在 东)西县有定
卷十一 第 69b 页 WYG0551-0590d.png
 军山(隋书地理志西西/县故城在县)顾璘云武侯兵书匣在定军
 山上壁立万仞非人迹可到余两经其地初视匣其
 色淡红后则鲜明若更新者殆不可晓(陇蜀/馀闻)今山下
 有诸葛武侯墓(雍大/记)
卧龙山 在县北一里东连百丈坡上有莲花池池上
 旧有卧龙亭(雍大/记)
熢燧山(一名走/马岭)在县西一里汉时尝置烽堠于其上或
 又名走马岭(县/志)
卷十一 第 70a 页 WYG0551-0591a.png
玉簪山 在县西南一里陟其巅则井邑毕见(府/志)
铁山 在县北五里宋隆兴间姚仲置寨于此以禦金
 人(府/志)其相近有龟山(县/志)
北山 在县北十五里相传为魏武屯粮处(县/志)
雷公山 在县北二十里上有元岳观时闻雷声殷殷
 出其间(府/志)
石顶原 在县北百里有关接凤县界(县册县按雍胜/略作 南三十)
 (里/误)
卷十一 第 70b 页 WYG0551-0591b.png
大丙山 小丙山(丙一/作景)在县西北八十里两山相连(县/志)
 嘉鱼出于丙穴(蜀都/赋)丙穴在汉中沔阳县有鱼穴二
 所常以三月取之(刘渊/林注)嘉鱼出于沔南之丙穴(朱子/诗传)
 大丙山在沔县唐避讳改丙曰景每岁春时有鱼长
 八九寸从山穴中出即丙穴也(潜确类书于按水经/注丙水合 褒水则)
 (当以在褒城者为是而据刘注朱传/则当在县境合沮也姑两存以俟考)
潭毒山 在县西北八十五里(县/册)在旧大安军之三泉
 今沔县地宋绍兴三年金萨里罕入兴元刘子羽筑
卷十一 第 71a 页 WYG0551-0591c.png
 垒于此以扼之(雍大记今旧大安军三泉故/城俱在 县西南接宁羌界)
马鞍山 在县西北百五十里(县/志)今属略阳境(县/册)
凤凰山 在县西北百八十里以形似名(府/志)今属略阳
 境(县/册)
白马山 在县西五里(舆地/纪胜)浕水南径张鲁治东水西
 有山庾仲雍谓山为白马塞(水经/注)西县白马山张衡
 家传云衡于浕口升仙时乘白马后人遥望山上往
 往有白马因名(寰宇/记)
卷十一 第 71b 页 WYG0551-0591d.png
金堆山 在县西七十里(县/志)
汉王山 在县西百里接宁羌界(县/志)
黄土岭 在县西南七十里接宁𦍑界(县/志)
普明山 在县西南九十里(县/册)
嶓冢山 在县西南百十里接宁羌界(县/册)西县有嶓冢
 山(隋书地理志/ 详见图考)
鱼山 在县南五里又县南十里有旗竿山(县/志)鱼山在
 沔水南(府/志)
卷十一 第 72a 页 WYG0551-0592a.png
卓笔山 在县南二十五里峰峦削起如笔架下有圣
 水亢旱不涸宋元时祷雨多应(府/志)在西县南二十里
 泥潭谷中一峰削出有如卓笔因名(舆地/纪胜)其地名龙
 门乡山中有泉(元一/统志)
龙门山 在县南六十里石穴高数十丈其状如门(县/志)
 在官道傍悬壁环合上透碧虚中敞大洞下漱清泉
 水帘悬夏冰柱凝冬宋文潞公宋景文赵清献公王
 素韩绛吕况吕公弼吕大防皆有留题行三里又有
卷十一 第 72b 页 WYG0551-0592b.png
 后洞苏元老龙洞记自利至兴行五百里几半蜀道
 而岩洞之可喜莫如龙洞重檐厦屋深不可测(何景/明仇)
 (池诸/山记)龙门山东南去军城十里又大安军百龙尾滩
 由凤州入阆州之道也宋开禧中四川帅安丙杀杨
 巨源于此或曰即龙尾坡矣(大安/军志)
天荡山 在县东六十里连接米仓山山上有淮阴侯
 庙又县东八十里有鸡公山(府/志)
武兴山 在县东北十五里东临旧州河西接百丈坡
卷十一 第 73a 页 WYG0551-0592c.png
 元褒州城在此又百丈坡在县东北二十里(县/志)由凤
 县南桑坪铺而入至百丈坡而出路长二百里为古
 陈仓道今荒塞(舆程/记)
灌子山 在县东北三十里山有庙其下有泉可灌故
 名(府/志)
蓬山 在县东北五十里(县/册)在西县东北黄沙谷口上
 有洞穴其相近有鹁鸠岭(舆地/纪胜)
云濛山(一名云/雾山)在县东北七十里一名云雾山相传徐
卷十一 第 73b 页 WYG0551-0592d.png
 佐卿驾鹤飞升于此昔有飞仙阁百馀间久废其山
 四时云雾濛濛盘亘数百里中有故县故关遗址(府/志)
 (疑按此与略阳之飞仙岭所传颇相类/ 连亘或即一山不则所传必有一误)
 (附/考)西县有百牢山街亭山(隋书地/理志)县境有乾龙洞仙
 人洞仙女洞(汉中府志考按/山洞俱无)
汉水 在县城南亦曰沔水自宁羌界流入又东入褒
 城界(县/册)浮于潜逾于沔(书经/禹贡)汉上曰沔(孔/传)秦祠沔于
 汉中(汉书郊/祀志)北方人谓汉水为沔水(如淳/注)沔水东南
卷十一 第 74a 页 WYG0551-0593a.png
 流注汉曰沮口所谓沔汉者也又东径白马戍南浕
 水入焉又东径武侯垒南又东径沔阳故城南又东
 径西乐城北容裘溪注之又左得渡水口又东右合
 温泉又东黄沙水注之(水经注县西乐/故城在 东南)西县有汉水
 (隋书地/理志)汉水去铎水县一里(元一统志东铎水/故城在县 南)明珠
 曲亦曰明支曲在县南即汉江洄曲处(县志考详/见图)
大安河 在县西九十里径大安驿南流入汉(县/册)在县
 西北源出略阳径火烧关南流入汉(府/志)
卷十一 第 74b 页 WYG0551-0593b.png
三泉水 在县西八十里其水南流二十里入汉(县/志)
 三泉故县北二十里山下县以此名(寰宇/记)在大安军
 东门外濒江石上有泉三泓大如车轮品列鼎峙泉
 流涓涓下注水旱无盈缩(舆地/纪胜)
白岩河 在县西八十里西北流入于汉又有渭溪沟
 北流入于白岩河(府/志)蓝溪沟在县西南六十里源出
 永兴庵山下西流入白岩河又韩溪沟在县南源出
 五块石岭下北流入白岩河(县/册)
卷十一 第 75a 页 WYG0551-0593c.png
蔡埧河 在县西五十里南流入汉(县/册)
沮水 在县西三十里源出凤县南流合于汉即沔水
 也(府/志)汉沔会流处岸上有石铭云下至水府三十一
 里传为李斯刻石(述异/记)沮水出县北百八十里母猪
 山南流径县北又南入汉沮口一名凫口(县/志)
桑园沟水 在县西南十五里北流入汉(府/志)
白马河(即浕水一/名龙门沟)在城西三十步出龙门沟南流入汉
 (府/志)浕水北发武都氏中南径张鲁城中又南径张鲁
卷十一 第 75b 页 WYG0551-0593d.png
 治东对白马城又南流入沔谓之浕口(水经注武汉/沮县属 都)
 (郡即今略阳晋/永嘉后入氐)浕水源出西县北四十五里独石谷
 南流径县西二百步注汉水(寰宇/记)龙门沟在县西北
 一里即白马河也东为卧龙山西为烽燧山其中如
 门故名(府/志)
龙王沟水(一名圣水又/名清泉水)在县南二十里源出卓笔山一
 名清泉水(县/册)即圣水也北流入汉(府/志)
旧州河(即度/水)在县东二十五里源出百丈坡南流入汉
卷十一 第 76a 页 WYG0551-0594a.png
 (府/志)度水出阳平北山水有二源一曰清检一曰浊检
 度水又南径阳平县故城东又南径沔阳县故城东
 而南流注于汉水(水经注县阳平故/县在今 东北)沔阳县有度水
 (巴汉/志)
养家河(即容裘溪/一名洛水)在县南源出巴山其水东北流入于
 汉(府/志)西乐城在山上有谷谓之容裘谷有容裘溪俗
 谓之洛水水南遵巴岭山东北流又北径西乐城东
 而北注于汉(水经/注)西县有洛水(九域/志)养家河自褒城
卷十一 第 76b 页 WYG0551-0594b.png
 界大铁厂来径县之镇阜川北流至黄沙驿入于汉
 又黄坝河自老龙池流三十里入养家河(县册宁按/此与 羌)
 (之黄坝河源流/各别非一水也)
金泉水 在县东南四十五里(县/志)汉水又东右会温泉
 水口水发山北平地方数十步泉源沸涌冬夏汤汤
 望之白气浩然言能瘥百病浴者皆有硫黄气池水
 通注汉水(水经/注)温泉在西县东南三十五里凤凰山
 南(舆地纪胜温按/金泉疑即 泉)
卷十一 第 77a 页 WYG0551-0594c.png
黄沙河 在县东四十里源出云雾山南流至褒城界
 入汉(府/志)黄沙水北出远山山谷邃险人迹罕及溪曰
 五丈溪水侧有黄沙屯其水南注汉水(水经/注)西县有
 青羊峡黄沙水所出(舆地/纪胜)
雪公潭 在县东(县/册)在西县东百馀里山崖断绝溪水
 随注(舆地/纪胜)
东池 在县东三十里沔水所溢相传为唐贾岛避暑
 之所(县/志)
卷十一 第 77b 页 WYG0551-0594d.png
没底泉(没一/作莫)在县东南四十里泉出不竭(县/志)
  略阳县
凤凰山(一名三峰山/一名巾子山)在县东一里(县/志)一名三峰山首冠
 群山高耸万仞卓然壁立有杨难当祠又有对融山
 在凤凰山后(元一/统志)凤凰山一名巾子山势如凤翔(方/舆)
 (胜/览)山半有洞名朱砂洞(寰宇/记)凤山传闻曾有凤集其
 巅又相近有狮山山形如狮子蹲踞上有庙又象山
 在县城北俯瞰城中明知县牛问仁创建石城于山
卷十一 第 78a 页 WYG0551-0595a.png
 上可以守望(府/志)
龙泉山 在县北十里与凤凰山对峙(县/册)
天池山 在县北四十里山巅有池方一亩水深丈许
 冬夏澄泓(府/志)
八渡山 在县北七十里四面险阻林木幽深山溪交
 萃路列三岐要害之区也(府/志)山接徽县界为徽凤要
 路(县/志)
玉屏山 在县北八十里与石门相对有宋欧阳詹栈
卷十一 第 78b 页 WYG0551-0595b.png
 道铭刻于石(府/志)
青野原 在县北宋绍兴三年吴璘拒金入驻青野原
 即此(县/册)
朝阳洞(一名药/水洞)在县北百二十里白水江边悬崖间一
 名药水洞有佛宇其内有钟乳石莲花盆承石上水
 饮之已疾左壁瀑布十馀寻又雷洞深不可测中殷
 殷有声又风洞外狭内广时有风出又雨洞则嵌空
 玲珑顶覆千叶石莲有水四时倾泻传为胜槩(府/志)
卷十一 第 79a 页 WYG0551-0595c.png
八盘山 在县北百三十里(县/册)
青泥岭 在县北百五十里古栈道也后改道于白水
 江(府/志)长举县有青泥岭(九域志县长举/故城在 北)悬崖千仞上
 多云雨行者多逢泥淖故名(潜确/类书)乌龙洞在县北百
 五十里中川之岸洞门仅容一人及入则宽广深邃
 洞后水势横流莫知首尾或谓之龙潭(县/志)
宝虹山(一作/保公)在县西北三十里一作保公山(县/册)在罝口
 沿江迤西约五里许(府/志)
卷十一 第 79b 页 WYG0551-0595d.png
分水岭 在县西北八十里岭下水流分东西因名(县/册)
保福山 在县西北百十里白水江北又相近有杀金
 岭其傍地名杀金坪宋绍兴四年吴玠守杀金坪以
 拒金人即此(县/志)杀金坪在长举县境(方舆/胜览)
宝子山 在县西北(县/图)在长举县西半里隔嘉陵江相
 传其山产金宝故名又天窗山在长举铁务壁上有
 穴如窗又万仞山在长举县后苍崖架日危峰矗云
 上有白起寨下枕嘉陵江有关(元一/统志)
卷十一 第 80a 页 WYG0551-0596a.png
落丛山 在县西北(县/册)在鸣水县西北十四里(寰宇记/ 按周)
 (武帝改落丛郡以是名/也鸣水故城在县西)
接溪山 在县西北(县/册)在长举县西北五十三里(元和/志)
龙山(一名盘/龙山)在县西五里山形天矫下有泉水湾环状
 如盘龙(方舆/胜览)一名盘龙山(元一/统志)三公山在县西五里
 上有王夫人墓以三子贵故名(府/志)
堡子山(一名走/马岭)在县西二十里宋吴曦屯兵其上故名
 (贾/志)即走马岭也又县西三十里有白嵓两崖夹对屹
卷十一 第 80b 页 WYG0551-0596b.png
 立百寻江水从中流出(县志吴按凤县南堡子山亦/传为 曦屯兵处未知孰是)
 (存/考)
相公山 在县西六十里唐权德舆旧有别墅因名(府/志)
厨山 在县西(县/册)在鸣水县南三里崇峻幽深(元和/志)
 举县有厨山(九域/志)
太白洞 在县西百二十里西淮坝内有龙湫祷之则
 雨(府/志)
角弩谷 在县西接阶州界宋元嘉十一年萧承之破
卷十一 第 81a 页 WYG0551-0596c.png
 杨难当追至角弩谷即此(县/志)
寒篷山(即寒/山)在县西南百里周一百六十里高三十馀
 里山常积雪有泉甚甘冽(府/志)寒山在县南百里(元一/统志)
玉文山 在县南二里又文笔山在县西南三里一名
 灵峻山孤峰卓立山阿有武都王庙庙傍有石符旱
 祷于庙印符取泉雨随至(府/志)一名雨号山(县/志)
药水岩(一名/灵岩)在县南七里嘉陵江上(府/志)去沔州城七里
 南有二石洞洞门有泉能疗疾(方舆胜览即宋改武/兴为沔州 今治)
卷十一 第 81b 页 WYG0551-0596d.png
 一名灵岩两洞之间有一泉西流入嘉陵江谓之药
 水饮之愈疾上山约五里又有一洞谓之石乳洞容
 二千人前有一泉不竭(元一/统志)罗汉洞在灵岩寺南深
 十馀丈阔数寻后又有邃穴深不可测中有石柱洞
 之左即药水岩(名山/记)
浮图山 在县东南三里卓然独秀状若浮图(舆地/纪胜)
玉女山 在县东南三十里(雍胜/略)山高千仞云霞映之
 不见其巅山半有白石如人冠冕坐于崖间前有白
卷十一 第 82a 页 WYG0551-0597a.png
 石数层如人侍立状(名山/记)
飞仙岭 在县东南四十里(贾/志)在沔州东三十里相传
 徐佐卿驾鹤升仙之处因名上有阁道百馀间即入
 蜀大路(方舆/胜览)此路旧从西县过经由沮水宋太平兴
 国五年移改于是岭(元一统志县西/县今属沔)
大丙山(丙一/作景)在县东南(县/册)山下有石洞曰丙穴又小丙
 山与大丙山并峙(县/志)顺政县有小丙山有穴(杜氏通/典 顺)
 (政故城即今治按水经注褒水东南得丙/水口则丙山当去褒水不远辨见沔县)大景小景
卷十一 第 82b 页 WYG0551-0597b.png
 二山在顺政县东南七十里本名丙唐讳丙故曰景
 其山峻崖南北相对阔七步其崖峻峭高百馀丈山
 衣石发被于崖际北有穴方圆二丈馀土人相传为
 丙穴沮水经穴门而过或谓之大丙水每春三月上
 旬有鱼从穴跃出谓之嘉鱼(寰宇/记)
大唐峰 在县东南唐光启三年诏都将李铤屯兵大
 唐峰以拒王行瑜兵即此(县/志)
大寨岭 在县东南接沔县界(县/志)
卷十一 第 83a 页 WYG0551-0597c.png
武兴山 在县东三里山连武兴城故名(府/志)武兴山在
 州西一里古兴州城于此(方舆/胜览)
横岭山 在县东二十里(府/志)
鹰嘴山 在县东二十七里壁立千仞中有一峰曲如
 鹰嘴(元一/统志)石马洞在县东三十里洞内有石如马又
 鱼洞在县东四十里洞口径二尺清水沦涟每逢谷
 雨多鱼涌出非时而出岁辄不登(府/志)
白熊山 在县东八十里昔有白熊出此(雍胜/略)
卷十一 第 83b 页 WYG0551-0597d.png
阳山 在县东百里(县/志)
冉家山 在县东北二里相传为晋穆帝时魏主冉闵
 故址(府/志)山势起伏群峰环拱(贾/志)
石鉴山 在县东北(县/册)在长举县东五十馀里山崖当
 中一石片方广尺馀光明可鉴(县/志)
思宜山 在县东北(县/册)在废长举县东八十里高秀出
 于群山(县/志)
西汉水(一名嘉/陵江)在县城西自成县流入又南入宁羌州
卷十一 第 84a 页 WYG0551-0598a.png
 界(县/图)西汉水自会修水又东南于槃头郡南与浊水
 合又东南历汉曲径挟崖与挟崖水合挟崖水西出
 襜潭交东流入汉水又东径武兴城南东南与北谷
 水合又西南径关城北(水经注今槃头故郡在县北/关城即 阳平关在宁羌州)
 元和中节度使严砺自长举县西疏嘉陵江二百里
 (唐书地/理志)嘉陵水经长举县南十里又经顺政县南百
 步(元和/志)西汉水在西和县源出嶓冢山西流(雍大/记)
 牛江在县西北百二十里又名东西淮自阶州东流
卷十一 第 84b 页 WYG0551-0598b.png
 入嘉陵江(雍胜/略)犀牛江源发礼县自西淮而下舟楫
 可通流至两河口合嘉陵江又石门河在县西八十
 里源发白马关至江口入淮河(府志江详见图考按/嘉陵 源有三西和)
 (县之西汉水一也成县之浊水二也凤县之故道水/三也考水经注及禹贡锥指皆以自西和流径礼县)
 (成县者为嘉陵正源即所谓淮河者也乃今皆以淮/河为犀牛江而以浊水故道水群目为嘉陵江是循)
 (流而忘其源矣如雍胜略府/志皆沿其误兹特为正之)
故道水 在县北百二十里自大散关分水岭之南径
 东河驿凤县又径徽县至大鱼关可通舟楫又至县
卷十一 第 85a 页 WYG0551-0598c.png
 北合白水江又至两河口合淮河又合横现河径县
 城西南又合夹渠八渡二水又合乐素河径阳平关
 至广元县入蜀(县/志)
白水江(即浊/水)在县北百二十里(县/册)浊水自合故道水又
 南径槃头郡东而南合凤溪水凤溪水上承浊水于
 广业郡南径凤溪凤凰台下东南流左注浊水又南
 注汉水(水经/注)长举县有凤溪水(隋书地/理志)左溪水在鸣
 水县西南七里自栗亭县北来合于嘉陵江(寰宇/记)
卷十一 第 85b 页 WYG0551-0598d.png
青泥河 在县西北百五十里源发成县至石门入嘉
 陵江(府志疑按左溪即/凤溪 即此水)
横现河 在县西十五里其水东南流入嘉陵江(府志/ 按)
 (此疑即水经/注之挟崖水)
八渡水(即北谷水一/名黄坡水)在县东八十步源出退水河自徽
 州来经城西南入嘉陵江(雍胜/略)北谷水出武兴东北
 而西南流径武兴城北又南转径其城东而南与一
 水合水出东溪西流注北谷水又南流注汉水(水经/注)
卷十一 第 86a 页 WYG0551-0599a.png
 黄坂水在顺政县东一里(寰宇/记)一百八渡水源发三
 川众水合流经一百八渡绕城东南会夹渠水入嘉
 陵江其夹渠河在县东二里源发飞仙岭西流入八
 渡河(府志坂按八渡河即水经注之北谷水寰宇记/之黄 水而夹渠水即水经注之东溪水也)
落索河(落索一/作乐素)在县南八十里其水东南流入嘉陵江
 (府/志)
沮水(一名铎水河/又名黑河)在县东百二十里一名铎水河俗称
 黑河东南流入沔县界(县/志)沮县沮水出东狼谷南至
卷十一 第 86b 页 WYG0551-0599b.png
 沙羡南入江(汉书地理志属沮县故城在/县东沙羡今 湖广汉阳县)沔水出武
 都沮县东狼谷中一名沮水阚骃曰以其初出沮洳
 然故曰沮水县亦受名焉导源南流泉街水注之又
 东南经沮水戌而东南流注汉曰沮口所谓沔汉者
 也(水经注水按水经注/亦以沮 为汉源)沮水出顺政县东北八十二
 里(元和/志)顺政县有沮水(九域/志)水源出紫柏山至沔合
 汉(府/志)
泉街水 在县东北(县/图)河池县泉街水南至沮入汉(汉/书)
卷十一 第 87a 页 WYG0551-0599c.png
 (地理志凤河/池今属 县)泉街水自河池县东南流入沮县会于
 沔(水经注长按此或以为即东谷水考元一统志东/谷水在 举废县后三百步自略阳界来合嘉陵)
 (江则东谷水非入沮之水/也以为即泉街水者恐误)
养鱼池 在县东五里相传为吴曦养鱼处甃石尚存
 (府/志)东池在沔州城东三里(方舆胜览即按/养鱼池疑 此)
金池 在县东北八十里金池院中昔人淘金成池故
 名(县/志)
  榆林府榆林县
卷十一 第 87b 页 WYG0551-0599d.png
驼山(一名/东山)在城东城半踞其巅高数十丈俗呼为东山
 土人多穴山居之山形类驼镇之得名驼城以此又
 山之西有堡儿山三峰翼然其上有塔名文笔峰又
 堡儿山北为庙儿梁有蒋三尹贤墓(延绥/志)土山在榆
 林城中山上旧有烽墩后移于北城外半里(雍大/记)
马神山 在城东北二里秋祭马神于此(潜确/类书)
红山(一名红/石峡)在城北十里(县/册)山皆红石地近沙阜因筑
 红山墩(潜确/类书)山环列若屏障落日照之如霞起其上
卷十一 第 88a 页 WYG0551-0600a.png
 有款贡城镇北台易马台红山两崖飞湍电转红影
 外浮一名红石峡昔夏李继迁葬其祖障水别流凿
 石为穴既葬复引水其上疑即此中有寺复道飞檐
 望之如画榆柳阴映凫鹭唼呷榆溪漳河之水所自
 出也越榆溪而西为十里沙风吹日映色如龙鳞逶
 迤十馀里抵黑山(延绥/志)峡在红山墩左(雍胜/略)
黑山 在城西十里(县/图)水甘草茂北人内侵必驻此以
 便水草(雍大/记)明巡抚余子俊筑塞堡植柳万株其下
卷十一 第 88b 页 WYG0551-0600b.png
 (贾/志)
王墓山 在城西南十里(县/册)在黑山南十里有断碑字
 已磨灭相传为夏元昊祖墓(延绥/志)
木磊神山 在城南五十里(延安/府志)去半坡峰十里成化
 时有妖神栖此立庙祀之后有道士经此曰祟也书
 符咒之庙中隐有哭声即日焚其祠祟遂殄息(延绥/志)
嗣武城山 在城南百三十里(县/册)在鱼河堡南五十里
 由石磴而上四面石岩高百丈旧为啰兀城(延绥/志)
卷十一 第 89a 页 WYG0551-0600c.png
马湖峪 在县南无定河西接米脂界(县/册)
万佛洞山 在城东南十三里孤峰特起其北十馀里
 有凌霄塔又二十馀里有炭山又二十里有半坡峰
 (延绥/志)
羊羔山 在城东南五十馀里(县/册)山在木磊神山东又
 南十里有暖泉山(延绥/志)
石盘山 在城东二十里(延安/府志)
葭芦川(即诸次水/今名沙河)在县东又东南流入葭州界(县/册)诸次
卷十一 第 89b 页 WYG0551-0600d.png
 之山诸次之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山海/经)水出上郡
 诸次山东流径榆林塞即汉书所谓榆溪旧塞也其
 水东入长城小榆林水合焉历涧西北穷谷其源也
 又东合首积水水西出首积溪东注诸次水又东入
 河(水经/注)葭芦水源出平地(寰宇/记)沙河源出双山堡西
 北即真乡之葭芦河也南合堡东宋家河又南合谢
 家庄车道沟水又南至投河合关家川水过柳树会
 又南合真乡川水抵通秦寨流石峡中合五女川为
卷十一 第 90a 页 WYG0551-0601a.png
 葭芦河至葭州城南入黄河(延绥志水真乡县今属/葭州按 经注诸次水)
 (即榆溪延绥志谓为今西河而或以沙河至葭州入/河者为诸次水以西河至鱼河堡入无定河者为帝)
 (原水与延绥志异而/与郦氏水道合从之)
无定河 在县西南自怀远界来径鱼河堡与西河合
 又东南入米脂界(县/册)奢延水又东径肤施县合帝原
 水又径肤施县南(水经注绥汉肤施/县今属 德州)
西河(即帝原水/一名榆溪)在城北十里(县/图)肤施县有帝原水(汉书/地理)
 (志/)帝原水西北出龟兹县东南流又东南注奢延水
卷十一 第 90b 页 WYG0551-0601b.png
 (水经注县龟兹/故城在 北)西河在镇城西即榆溪源出塞外葫
 芦海南合獐河其水源出常乐堡西注榆溪又南流
 入红石峡水自石崖流下陡落数千仞匝隍堑于城
 西遂为西河芹河之水入焉龙王泉又东北来注之
 又少南钟家沟水在卫南西注之又南五里屈而东
 流得响岔桥合刘指挥河又柳河水自西南注之又
 南得三岔川又东南十里骟马井水注之又南五十
 里得黑河水至镇川堡入无定河(延绥/志)
卷十一 第 91a 页 WYG0551-0601c.png
芹河 在县西(县/图)源自塞北有湖随山势曲折两岸芹
 藻缤纷故名经鱼沟子入垣东抵后西门入榆溪(延/绥)
 (志/)小芹河在保宁堡东北源出草地东南流入边又
 东南入西河又有小沙河在小芹河之西亦自塞外
 流入合于小芹河(县/册)
龙王泉水(一名南门河/一名南泉)在城中自山半涌出汇而为池
 疏而为窦周灌城中镇人所汲养也严冬蓊勃水气
 如蒸又西南入西河一名南门河又名南泉又一自
卷十一 第 91b 页 WYG0551-0601d.png
 钟楼街中出者为北泉渟潴不流其上皆有龙王庙
 故名(延绥/志)
刘指挥河 在县南(县/册)源出卫东北水掌儿西南流抵
 蓝家桥入西河(延绥/志)
柳河 在县西南十五里(县/册)源自西南入西河长湖数
 顷其地可耕成化中植柳数千株万历中剪伐殆尽
 (延绥/志)
三岔川 在县南二十里(县/册)川纳石窑沟水又纳焦家
卷十一 第 92a 页 WYG0551-0602a.png
 川水又纳纪家湾水自川东李三家沟而上得铁炉
 庄又东得杀草湾石窑水之源也又自杀草湾至张
 官儿峁之东得刘家湾焦家川水所发而会于纪家
 湾同注于西河(延绥/志)
黑河 在城西南五十里东入西河(县/册)
杨官海 在城西二十里又西十里曰方家海又西十
 里曰酸梨海又稍南曰天鹅海凡水之所会渟而不
 流者边人通谓之海水不大而海之者渟之盛也(延/绥)
卷十一 第 92b 页 WYG0551-0602b.png
 (志/)
  怀远县
龙凤山 在县西南十五里(县/图)
牛心山 在县西南(县/图)在威武关东十馀里又牛心山
 西二十里有赤木山(延绥/志)
狄青原 在县西南五十里(县/册)在威武堡南十里明成
 化二年总兵杨信破北兵于此(延绥/志)
横山 在县西南即古桥山接安定县界宋元丰中种
卷十一 第 93a 页 WYG0551-0602c.png
 谔上言横山延袤千里多马宜稼且有盐铁之利其
 城垒控险足以守禦即此(县/册)
马鞍山 在县东南(县/图)在土门砦北五里(延绥/志)
五龙山(五一/作乌)在县东南波罗堡南三十里一名乌龙山
 (县/册)
无定河(即生水一名朔水一名/奢延水俗名滉匆都河)在县北(县/册)赫连勃勃于
 朔方水北黑水之南营都城(晋书/载记)奢延水西出奢延
 县西南赤沙阜山海经所谓生水出孟山者也俗谓
卷十一 第 93b 页 WYG0551-0602d.png
 之奢延水又谓之朔水东北流径其县故城南又东
 北与温泉合又东黑水入焉又东合交兰水又东北
 流与镜波水合(水经注县奢延/故城在 西北)朔方县无定河一名
 奢延水源出县南百步(元和志在唐朔/方故城 县北)滉忽都河出
 龙州堡南宜家畔合城北乌龙洞泉及城西水东流
 四十里清平水北注之又东柳泉儿水北注之又东
 狄青原水北注之又过响铃塔威武堡暗门水出其
 东又海棠河及东西二河俱出镇靖堡塞外东流注
卷十一 第 94a 页 WYG0551-0603a.png
 之又东过怀远堡苦水川合圁水会之为无定河至
 波罗堡北折而南流黑木头沟水鲍家寺水东注之
 又过响水保东东入榆林界其圁水出清平堡外白城
 儿东流合夏河儿入波罗堡与滉忽都河会(延绥志/ 按圁)
 (水据水经注在旧圁阴县南入河不入奢延水而唐/志则云银州东北无定河即圁水疑亦即指此水附)
 (以存/考)
石窑川(即黑水又/名乌水)在县北(县/图)赫连勃勃于黑水之南营
 都城(晋书/载纪)黑水出奢延县黑涧东南历沙陵注奢延
卷十一 第 94b 页 WYG0551-0603b.png
 水(水经/注)乌水出朔方县乌涧本名黑水避周太祖讳
 改名(元和/志)石窑川在威武堡北塞外东南流径怀远
 堡为乱窑川河又有打狼河自塞外南流径堡东入
 焉又东南径波罗堡入滉忽都河(县册河按石窑川/打狼 及同水俱)
 (自边外/流入)
黑木头沟河 在县东南四十里源出威武堡邓家堰
 王家堰径县境五龙山至鲍家寺合寺子沟水又至
 响水堡合于无定河(县/册)交兰水出龟兹交兰谷东南
卷十一 第 95a 页 WYG0551-0603c.png
 流注奢延水(水经/注)黑木头沟鲍家寺水在波罗堡东
 注滉忽都河(延绥志兰按此/疑即交 水)
大理河 在县东南百五十里自清平堡南东流合小
 理河径县境一百里入绥德州界又小理河在县东
 南百二十里源出清平堡东老虎堰东流至巡检司
 沟合于大理河径县境六十里(县/册)
 (附/考)温泉西北出沙溪而东南流注奢延水又镜波水
 源出南邪山南谷东北流注奢延水(水经注无按/此二水 考)
卷十一 第 95b 页 WYG0551-0603d.png
  定边县
冢岭(一名南/梁山)在县东南六十里(县/册)在砖井堡南俗呼南
 梁山有洛水出焉又北极山与冢岭相对一峰岿然
 望之若虬龙奋迅而上(延安/志)
黄羊岭 在县东南九十里砖井堡南为要地又其西
 为镌天岭(县/册)
白露山 在县东南百三十里又其东有桃林山又东
 有乱石山(县/册)桃林山在新安边堡东又南十里为红
卷十一 第 96a 页 WYG0551-0604a.png
 麋山(延绥/志)
洛水 在县东南百五十里(县/图)晋文公攘戎居于河内
 圁洛之间(史记丐/奴传)洛水在冢岭下(延绥/志)洛水源出琉
 璃庙石缝中东南流径页水川合铁鞭城水入保安
 界(县册源按洛水自庆阳府安化/县发 则此盖洛水之别源也)
三山水 在县西南百里源出三山儿东西二岔合石
 涝池水径饶阳堡饶家水东注之又南入北萧关合
 木瓜城水黑城子水跌角城水沙家掌梁家沟水汝
卷十一 第 96b 页 WYG0551-0604b.png
 麻台水塔儿掌水入红城子经环县西南即马岭水
 上源也(县/册)
盐池 在县西北盐场堡北(县/图)长泽县有胡落盐池(唐/书)
 (地理志靖长泽/县今属 边)原属灵夏卫嘉靖九年总制王琼改
 属本卫池周围三里许中有井引水溉畦一夕视之
 若积雪此九种之一也又其东南有涝池盐池水卤
 不可饮涝池水可饮堡人汲者便之又二池之西为
 宁夏境(延绥志兹按地理通释汉于/上郡龟 县置盐官疑即此)
卷十一 第 97a 页 WYG0551-0604c.png
  靖边县
文昌山 在县治西北山脉自太白来上有文昌阁故
 名又太白山在县西南里许文昌山西(县/册)与荍麦城
 相接皆宋范龙图所筑(延绥/志)
莲花山 在县西南宁塞堡南十五里(县/册)宋范龙图立
 塞于此山有驸马洞相传姬驸马居此(延绥/志)
饮马坡 在县西南四十里(县/册)
莺窝山 在县西南又其西有鸣羊山(县/册)莺窝山在宁
卷十一 第 97b 页 WYG0551-0604d.png
 塞堡西南二十五里把都河北又有架炮山旗竿山
 俱在宁塞堡西南三十里把都河南二山崔嵬并峙
 立有亭燧(延绥/志)
牛头坡 在县东南九十里杏子河经此(县/图)
芦关岭 在县东南九十里(县/册)在镇靖堡东南接安塞
 县界延水所出(延绥/志)
箭杆岭 在县东南龙州堡东南(县/册)
草场山 在县东八十里镇靖堡西堡城所依(县/册)
卷十一 第 98a 页 WYG0551-0605a.png
荍麦河 在县东南十里荍麦城下北流至营北有红
 柳河自宁塞堡流入径范老关西又东北至城北合
 流出边东径镇罗镇靖二堡北又东至龙州堡合滉
 忽都河或曰滉忽都河有别源出靖边城西石头沟
 东北流合城东之黑龙王沟而出边入镇罗界即此
 又有海棠河在镇靖堡北塞外东流至威武堡东入
 滉忽都河(县/册)
把都河 在县西南九十里源出柳树涧至宁塞堡北
卷十一 第 98b 页 WYG0551-0605b.png
 合倪家沟水出边径宁塞塘至红柳桥入沙(县/册)
周水河 在县西南发源饮马沟南流径徐家台入于
 保安之洛河流一百五十里(县/图)
杏子河 在县南三十里发源总管塔南流径牛头坡
 又径杏子城西入保安界(县/图)
 
 
 陜西通志卷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