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七
卷七 第 1a 页
惜抱轩文集七
 赠序
  送右庶子毕公为巩秦阶道序
陜甘古雍州于九州最大其西北两边缘河陇之外地
比接乎戎夷今 皇帝即位方内艾宁乃以师定准
噶尔禽大小和卓木取乌什中国师行之道刍饷之运
前后数年皆出于陜甘 上轸念陜甘之民为数免其
供赋焉大功既成辟地廓远驻师以为守屯田以为食
有不足用转移以资给是以陜甘设新疆经费之局夫
吏临所治安氓俗颁政教而已而陜甘之吏畴画顾及
卷七 第 1b 页
万里之外然则 国家选人西北较重三方亦其宜也
三十二年冬 命右庶子毕公为巩秦阶道公材高而
容众资厚而善文庶子之职自明以为相阶今一旦出
为外吏士大夫不以为憾而以为庆知西北重地而
上向赖公之意甚殷故也陇洮南转包氏故居带挟羌
浑种性杂殊夫兼植异类而内民不改乐业者所以称
上仁安疆埸也公其建德于兹而后入为辅相天下乃
谓 上之进公非不试而用者已
  送龚友南归序
龚君剑戍居江南之宜兴有园田在焉其来京师每为
卷七 第 2a 页
余道宜兴山水之胜而自言其乐思于此也余日昔者
孔子取狂狷之士狂狷者慕古之人而不同乎流俗故
乡原绝而讥之今子材甚美志甚高论甚峻近乎狂狷
而将蒙讥者也京师中岂宜是哉其思自放于山水固
宜也今年冬十月龚君一日过别余曰吾将随吾父归
阳羡之居逾年将复见子于此夫以龚君之逸才旷志
将处迹乎山谷之閒歌咏乎风云狎友乎鱼鸟余与龚
君相别之日则长矣而龚君顾乐之若犹将复来此也
则余与龚君相别之日短矣而窃恐君之不欲虽然如
君年富而质美进修而日强且志日慕乎道德之盛夫
卷七 第 2b 页
道德之盛者不傲世而立名不离物而矜已谦而光偕
乎俗而不流如是者夫焉所处而不宜君其一旦自江
南而返乎京师使君之学进乎古人而德足信乎天下
复与余欢然相聚于此然则君今者适乎江南山水之
乐其乐犹浅也龚君之行其友皆作歌诗以送之余更
欲其更进于道也而别为之序
  赠孔撝约假归序
自周衰至今垂二千年古帝王之后覆坠泯绝者不可
胜数独孔子后嗣历代有封爵进而益崇若圣人常在
世者然士大夫过曲阜孔氏无论新故必加敬爱如恐
卷七 第 3a 页
弗及岂孔子子孙人人贤哉尊慕者深则推及其遗体
也远吾因是知古封建世及之法当乎人心由之足以
维系后世畔散乖异之群而使之不忍去其道亦犹是
也 国家重德而尊师加礼圣裔典逾前代远甚惟礼
部会试黏名拔之孔氏试者杂于俦人之中欲加意而
莫由于是有閒数十年无孔氏举进士则天下歉然前
年春恩科会试前衍圣公之孙孔君撝约与其从叔名
继涵皆得举撝约又选入翰林天下不以为孔氏荣而
以为 朝廷庆虽余固亦乐之也人情好恶殊异选举
虽至公未必人皆谓善若天下乐之因为国获得人之
卷七 第 3b 页
誉其于选举之道不尤尽乎然吾闻士之自待与人之
所以待已者不同撝约年仅二十而有高才广学而远
志蕲为古人而不溺于富贵然则其必不以人之所以
乐之者自乐也传曰莫知其苗之硕何也诚爱之深也
余诚无状然爱撝约之深殆未有若余者夫器莫大于
不矜学莫善于自下害莫深乎侮物福莫盛乎与天下
为亲言忠信行笃敬本也博闻明辨末也今夫豫章松
柏托乎平地枝柯上干青云依于危埼岸崩根拔而绝
土附之不足也以天下爱敬孔氏而加以撝约之贤未
尝不益重也慎其所以自附者而已今年春撝约以亲
卷七 第 4a 页
疾假归省焉其行也官于朝者皆眷然不欲离余乃别
为之说以赠乾隆三十八年二月桐城姚鼐序
  赠钱献之序
孔子没而大道微汉儒承秦灭学之后始立专门各抱
一经师弟传受侪偶怨怒嫉妒不相通晓其于圣人之
道犹筑墙垣而塞门巷也久之通儒渐出贯穿群经左
右證明择其长说及其敝也杂之以谶纬乱之以怪僻
猥碎世又讥之盖魏晋之閒空虚之谈兴以清言为高
以章句为尘垢放诞颓坏迄亡天下然世犹或爱其说
辞不忍废也自是南北乖分学术异尚五百馀年唐一
卷七 第 4b 页
天下兼采南北之长定为义疏明示统贯而所取或是
或非未有折衷宋之时真儒乃得圣人之旨群经略有
定说元明守之著为功令当明佚君乱政屡作士大夫
维持刚纪明守节义使明久而后亡其宋儒论学之效
哉且夫天地之运久则必变是故夏尚忠商尚质周尚
文学者之变也有大儒操其本而齐其弊则所尚也贤
于其故否则不及其故自汉以来皆然已明末至今日
学者颇厌功令所载为习闻又恶陋儒不考古而蔽于
近于是专求古人名物制度训诂书数以博为量以窥
隙攻难为功其甚者欲尽舍程朱而宗汉之士枝之猎
卷七 第 5a 页
而去其根细之蒐而遗其钜夫宁非蔽与嘉定钱君献
之强识而精思为今士之魁杰余尝以余意告之而不
吾斥也虽然是犹居京师厖淆之閒也钱君将归江南
而适岭表行数千里旁无朋友独见高山大川乔木闻
鸟兽之异鸣四顾天地之内寥乎芒乎于以俯思古圣
人垂训教世先其大者之意其于余论将益有合也哉
  赠程鱼门序
余初识鱼门于扬州人家坐上白晢长身美髯言论伟
异自是相爱敬鱼门来官京师乃益亲去岁同纂四库
全书因日日相见至今岁余始将去余与鱼门一别于
卷七 第 5b 页
扬州后六年余由京师归家别于京师后又六年鱼门
南游江淮转入梁宋复别余去后四年至今日前之别
皆未几即见今之去其见时未可期也余幼于鱼门十
四岁始相识余年二十八今逾四十多羸疾思屏于江
滨田閒以自息鱼门意气亦不如故修髯苍苍大半白
相对言今昔事有足慨者人欲握手交欢杯酒道𣢾曲
则乡里亲旧多有之至纵横往复古今贤士术业言足
起人意非遇海内豪杰之士不可得也是以今者余益
有慕乎鱼门夫士处世难矣群所退而独进其进罪也
群所进而独退其退亦罪也天地万物之变人世夷险
卷七 第 6a 页
曲直好恶之情态工文章者必决摘发露至尽人匿其
情久矣而或宣之宜有见恶者矣况又加之以名称邪
往时大学士刘文正公尝太息鱼门之才而惜其为名
士夫鱼门行与学甚敦美与名相副名何足为鱼门病
抑吾闻之物求而致之者不若不求而致之之安也鱼
门处盛名之下车马尘杂之閒其将释知遗形超然万
物之表有若声华寂灭遗人而独立者也然则鱼门终
免世网罗缯缴之患也已
  赠陈伯思序
周衰而庄周列禦寇之言兴盖古帝王之时民皆有淳
卷七 第 6b 页
德圣人谓无以持之也道以仁义养以礼乐文章使民
始于忠信而成于礼若周禦寇所云大人至德者圣人
乃以为教之质也去古既远功利狙诈益用二子始欲
一返乎质使人各全其真其言虽不中救世之心可谓
切矣自周及魏晋世崇尚放达如庄列之旨其时名士
外富贵淡泊自守者无几而矜言高致者皆然放达之
中又有真伪焉盖人心之变甚矣昌平陈君伯思其行
不羁绝去矫饰远荣利安贫素有君子之介余谓如古
真德而可进乎圣人之教者伯思也国家设百官以治
庶事伯思处曹司温温无所办不为能吏嗟乎使今之
卷七 第 7a 页
在官者皆伯思若也则治亦大矣伯思友余时年二十
许今又二十馀年德与年日新者余所望于伯思也以
魏晋之贤自处而安乎故者陋也久与游将别思有以
慰且勉之者余之衷也故述是说进焉
卷七 第 7b 页
卷七 第 1a 页
惜抱轩诗集七
 今体六十九首
  戏赠山阴陶生
凛立尘中面渥丹自言鸿宝受刘安贫无素业弹长铗
行入朱门著小冠候日竟知中景再谈天始识九州宽
东方惜未遭时会便作苏张未是难
  戏赠宏夫兄
昂藏七尺气纵横箧内中宵宝剑鸣屠市故人从偶语
屏风侍史不知名鬓华揽镜增霜雪胸智探囊有甲兵
仍作弃繻关内客西风吹短曼胡缨
卷七 第 1b 页
  戏赠鄞章生
山泽歌讴自负薪谁招跌宕入京尘翘身曳步惊风止
蹙齃魋颜拟圣人扪虱九流随俯仰雕龙万古会精神
若教一与貂蝉列便作当时折槛臣
  蔡万资(𡳐元)水乡菱藕图
平湖秋棹木兰船醉八汀花弄碧烟日暮都忘天近远
坐看明月到尊前
绿萍白芷春陂生菱叶藕花秋气清语儿泾畔各含思
为待先生吹笛行
隔岸越山青倒开花光湖影照裴褢图成张向西风里
卷七 第 2a 页
野鹤天边飞欲来
  寄仲孚应宿
虫臂观生非有象马肝持论故无亲虚名那办星牵轭
猛士难翻日转轮但使琴渔从叔夜不妨樱笋送残春
白云凭语相思剧三月溪山两故人
  送曹效伯司务归里
觚棱回首暮云空拂袖归途似御风解厌奔趋将虎子
定无喜怒为狙公故人长揖都亭外新月多情沧海东
行上成山浥天碧早知蓬阆落杯中
  送左墨溪往贵州
卷七 第 2b 页
何处黔中郡怜君最少时今犹偕旅食明复送将离夏
口经春阔辰阳到日迟临岐无以慰回雁与归期
  法源寺(时张樊川侍读引疾同游)
卧碣唐朝寺春阶上草芽客来清磬歇鸟啅夕阳斜筒
水浇青圃檐风陨白花欲偕投绂老终日问楞迦
  同秦澹初(雄飞)道长朱克斋(岐)王兰圃(士棻)两比
  部游洪恩寺时秦王将往主山西试仆与克斋赴
  山东
古寺松杉一鸟鸣初暾烟雾两阶清风幡秋气飘钟磬
草木晴岚入槛楹坐倚团蒲身近远出看车辙路纵横
卷七 第 3a 页
明朝相忆皆千里那易僧窗啜乳茗
  赋得昭烈宅
涿水东流草树荒千秋已比沛中阳依然桑盖垂篱落
谁种芜菁负晓霜高卧登楼豪自许入山披发意非狂
平生髀肉销鞍马游子何任悲故乡
  张方伯(讳秉/文)
历数天将改藩篱国早亡士馀忠壮志家在战争场女
烈甘怀石臣心尽布裳同闾悲旧史异代入祠堂树积
阴云黑旗翻落日黄行游魂魄毅溟海地茫茫
  密云县
卷七 第 3b 页
当道孤城一水边渔阳斜照隔城悬断崖朔吹来阴地
连塞横山蔽远天设险檀州防禦所建安蓨令堑湮年
男儿未办安边策略借曹暪定损贤
  清苑望郎山有怀朱克斋(时知卫辉府)
男儿三十分铜竹多少功名到白头紫陌莺花故人牍
黄河风雨郡城楼欲将北海同樽酒绕尽西山到卫州
回首数峰苍翠在几人能不忆林邱
  定州
东横海右中山国西接天边御射台辨谤获君从古少
成功食子令人哀飞流倒马关中出急雨卢龙塞外来
卷七 第 4a 页
欲下高原更回首尚疑奇士在蒿莱
  吕翁祠
白荷花照水娟娟绿柳千条坏槛前午过微阴行客倦
吕翁祠畔听秋蝉
  邯郸口号
邯郸妙伎绣襦衣屧屣无双鼓瑟希止作低头厮养妇
不如匍匐寿陵归锥囊有意来成市玉貌无端亦被围
秋色满空吾径醉西山当面挂斜晖
  彰德怀古
鞞铎居然拥伯才地蟠河朔气佳哉丹崖秋幸黄华馆
卷七 第 4b 页
玉貌春歌金凤台漳水东流何日尽高城西对夕阳开
独怜石柱平城去犹似铜人洛下来
  疑冢
祖虞胄稷两难求枯骨谁知属夏侯邢史何尝识天道
邾娄家尽大长秋
  荡阴有怀嵇侍中
晋朝城垒结愁云播荡金舆此战氛事去苌宏犹有血
时危繻葛不能军冥鸿物外谁当篡野鹤鸡中故不群
西望山阳林竹尽寒声萧瑟讵堪闻
  洪县
卷七 第 5a 页
晓色高原上连山夹路隅单车度淇水秋雨绿王刍闻
道青岩迹长怀隐者徒林峦深翳蔚中有片云孤
  黄陂道中
故乡东望隔齐安马首才旋去不难略似霸陵临渭上
瑟声清怨走邯郸
  怀叶书山庶子
遗学千秋赖服膺闭门白首向青镫伏生老有残经惧
韩愈师为举世憎终夜思公今底柱秋风吹客又巴陵
滔滔身世成何事愧忆当年许代兴
  怀刘海峰先生
卷七 第 5b 页
先生高卧楚云旁贱子飘摇每忆乡四海但知存父执
一鸣尝记值孙阳于今耽酒能多少他日奇文恐散亡
脱足耦耕如未晚百年吾亦发苍苍
  怀王禹卿太守
大江五月水汤汤送尔西南守夜郎闻道还家生白发
可怜解印纵清狂天垂襄汉涵秋色水下金焦接大荒
青草洞庭还独去空山枞桂渺相望
  怀程鱼门舍人
淮南倒屣尽贤宾纶阁今称老舍人潦倒青春长似醉
交游白首每如新一椽托足终何处四海知髯故绝伦
卷七 第 6a 页
惟有诗情浑不减独吟今夕莫伤神
  渡江
秋风生郡外江汉合舟前霭霭列城树摇摇长薄烟南
州殊未极西嶂正苍然不识临崖叟垂纶复几年
  官塘
碧云岩壑盘遥势斜日榛林映晚清涧虎欲来风满谷
四山秋叶一时鸣
  万年庵次刘石庵韵以呈补山
驿路阴将雨林深鸟不喧远风来习习凉叶忽翻翻野
旷虫何怨秋成物自恩回依僧舍憩寒水静当门
卷七 第 6b 页
观化吾生眇焉知从古年平生闻赤壁邀客上青烟雾
雨藏南岳江湖荡左偏前峰犹自远未可尽夤缘
前辈輶轩过风流忆宛然人随寒雁远迹付野僧传礀
户藏秋小虚空放呗圆欲穷生灭理云影在诸天(壁有/吾乡)
(张镜壑阁学诗/今年阁学亡矣)
  湘阴
雨积湘东行客难啼猿枫树四山寒晚日黄陵戍前出
湖云江水白漫漫
  道中回寄长沙诸君
日月行踪两不留新交故友孰从游归人夜夜听山雨
卷七 第 7a 页
落雁声声下郡楼万壑盘来趋鄂渚千峰断处是潭州
别离倏忽真成老青草湖边对暮秋
  岳州城上
高接云霄下石矶城头终日敞清晖孤筇落照同千里
白水青天各四围山自衡阳皆北向雁过汇外更南飞
人閒好景湘波上却照新生白发归
 夜起岳阳楼见月
高楼深夜静秋空荡荡江湖积气通万顷波平天四面
九霄风定月当中云閒朱鸟峰何处水上苍龙瑟未终
便欲拂衣琼岛外止留清啸落湘东
卷七 第 7b 页
  汉口竹枝辞
扬州锦绣越州醅巨木如山写蜀材黄鹤楼头望镫火
夜深江北估船来
蜀江水长汉江低江水东流也向西霜后西风江尽落
可怜离别汉阳堤
  信阳
已逢秋雁下江沱更望飞蓬捲大河短日人行鄳阨少
长淮山绕义阳多水源四渎思乘檋地险三关每荷戈
海内艾安轺传缓独将停策问岩阿
  论墨绝句九首
卷七 第 8a 页
宣和香剂用油烟奚李前模竟邈然笔法而今论篆画
江南三绝自当年
涉足尘埃世态生山林养节久方成论松略似观人法
谁及新安戴彦衡(事见老学/庵笔记)
朝鲜旧国解烧松使者朝正数笏从著砚未能坚似石
却无胶滞不妨浓
胶折燕山风莫胜箧中片片似春冰时工止解缘边漆
不悟坚金俨故棱
除却廷圭跨乃翁几家绝艺后能同来男作相虞儿匠
何怪方今曹素功
卷七 第 8b 页
霄汉楼凭江水空鹳峰书画散秋风盛时犹记先人说
泪与残丸滴砚中(先君外家任大理公藏书画甚富皆/大理先世鹳峰先生所蓄今有鹳峰)
(墨奇/品也)
程君文笔工无比姿媚何尝解俗书累压箧中为长物
不妨啜汁赏心馀(程鱼门多藏程君房罗小华方于鲁/及明内龙香旧制名其斋日三长物)
(墨其/一也)
我爱瑶田善论琴博闻思复好深湛才传墨法五千杵
已失家财十万金(程瑶田语云墨以多杵为佳然自千/杵以上则难杵数倍于初时墨不过)
(千杵瑶田用古法杵至三千/巳极难而程君房必五千杵)
年年两袖染成乌佳字奇文一笔无惟向天涯写归兴
卷七 第 9a 页
故应铭背作思鲈(范成大制墨事/见老学庵笔记)
  祝芷塘编脩(德麟)接叶亭图
人为碧海神山侣亭傍丛花丑石安异世定怀风景好
此生得倚玉枝难衣冠前辈名相继琴奕中宵兴未阑
昨日移居已陈迹就君时索画图看
  郑前村以辰州守被议授员外郎
铜符分守楚云开襆被今随秋色迥闺閤卧时传治绩
江山行处助诗才为郎父老家安在作相公孙国又推
青琐几人怜故侣白头相遇数衔杯
  乔鸥村(钟吴)江村图
卷七 第 9b 页
素产吴淞水春风未别家闭门深翠竹展席上飞花客
散看阴转莺啼到日斜匆匆将好景题咏在京华
  翁学士(方纲)苏米斋
宋贤遗故迹乃在岭南山海上流云气冥濛石壁閒披
榛逢节使摹石载舟还远兴高斋对犹令客动颜
  送朱子颍(孝纯)知泰安府
当日长安一布衣十年糠覈食犹肥遨游谁识为巴守
调笑何尝入世机峦瘴尽穿江塞路岳云来款洞天扉
东西踪迹君休论珍重平生志莫违
岷嶓东接泰山阳历历专城待俊良埽定蛛蝥将偃伯
卷七 第 10a 页
登封鹣鲽欲来王禁中伏奏心偏肚剑外邅回鬓已苍
若会明堂陈治绩岂忘沂汶古时狂
文笔人閒刘海峰牢笼百代一时穷别来书到长安少
死去才令天下空传说足疲登陟罢尚应舌在笑谈雄
君怀师友频邮置消息淮南几次通
禹卿自入滇中路不见陵云作赋才剖竹西南仍放浪
挂帆江汉竟归来往年使酒同燕市九日悲歌上废台
此世论心常恨少至今相望各怀哉
  冬至大风雪次日同钱箨石詹事程鱼门吏部翁
  覃溪钱辛楣两学士曹习庵中允陆耳山刑部集
卷七 第 10b 页
  吴白华侍读寓同赋得三字三十韵
侍读城西住西望城上岚雪明邀数客风定即同骖岭
照斜规掩林钟晚韵韽听诗情窈窈说士味醰醰烛尽
檛街鼓杯倾倒室坛昨朝寒太剧此岁日穷南气抱虚
堂白声摇空阅酣闭将同蛰蚁卧欲作僵蚕䌽仗从天
转琼膏洒地覃农田占谷麦 斋殿映松楠 圆升
宵陪位 前衙晓放参(是日停/朝贺)频逢𡼡燎庆窃有负玆
(大祀鼐以/疾未陪)虽替祠官职曾求国典谙竹宫今日礼茨
屋异时谈急景看如此遐思嘿有含墐知坏户暖壤爱
涤涂甘酒帜悬风店渔蓑向冻潭静寻封径崦响听打
卷七 第 11a 页
窗庵玆意仍迟暮当前且乐湛醉归曹适百病满月几
三重德吾尝慕多材世所贪群公高韵在游地奉陪堪
接臭皆幽蕙连根比灌蓝敢援交吉禹终愈附音谭西
徼蛮犹桀方隅泽待涵洪颐今向举幕府正深探雊鹊
巢须埽蝉蜩股尽戡雪霜更卒悯日月腐儒耽疏藿咸
逾量樽罍况盍簪因思王赵旧今夜宿岩堪(谓琴德/损之)
  饮郑前村寓舍观其两郎君新作文艺前村本出
  先伯之门追感往昔作此二首
君居空馆一床横霁雪阶除半尺明避世重来金马日
向余久得石交情张镫酒煖真欢伯拥袖诗寒觉瘦生
卷七 第 11b 页
萧瑟思乡怀旧意当轩星转北风声
省垣羁宦迹相亲再世论交况有神闻说伯高真可学
从游桑扈见长贫中年乐趣殊儿辈此日儒林少丈人
金玉欣看文价贵眼前过迈又超伦
  元宵曹习庵中允家燕集
声名座上逢前辈镫火堂中值令辰携手故交皆好事
当头新月最怜春太平不数神龙节鼓舞宜容虮虱臣
夜夜元宵吾未厌相逢谁似酒濡唇
  演纶入都赋赠兼怀橿亭作江汉书院山长(二首)
昔别燕郊路今看草又春还留三载客为对再来人酒
卷七 第 12a 页
态君都减诗怀家更贫匆匆头并白镫火一相亲
君家昔全盛再相一经传伯氏方迟出清名似古贤入
宫群女日男子诣曹年怅惜风尘里萧疏江汉边
  寄叶书山十丈
侧闻八十志犹长尽取遗经发宪章一卷岂容群閧市
千秋何让再升堂无人当代传朱墨有愿平生结老苍
瞻望淮南真室迩裴褢燕北又春阳
叶刘年岁略相随先伯同行又后之至贵不关天子爵
齐名起作众人师青州邴郑原同术林下瞻孚倏异时
四国传公欣老健一家如我独涟洏
卷七 第 12b 页
  祫祭前一日斋宿官舍怀左一青时闻其罢官始
  还
少年尚恋鸡豚会将老宁追鸿鹄翔风阁声摇情历乱
春山云接梦飞扬君归白首无馀事江照青天送一航
镫火弟兄相见热正余寒夜倒衣裳
  云南布政使王芥子入觐赋赠(二首)
维藩万里护边黎拥节三年祀碧鸡草绿闭关铜柱外
江喧行部铁桥西蛮夷月出邀歌舞城郭风柔静鼓鼙
安远最宜张祝在莫嫌功伐奏 璇题
绣衣持斧镇潭州解带宾筵值素秋密树万镫围作伎
卷七 第 13a 页
清湘千尺照回舟归艎鄂渚青枫晚移节滇南白日流
石廪祝融烟雾里几能散发澹淹留
  送弟吁赴杭州后一日行草桥却寄
汝犹为客日吾亦未归人复有山川隔宁同少小亲疏
林更下叶晚陌每扬尘欲得长怀弭弥如车转轮
  得朱子颍书
使君书札发齐州战伐新经欲白头出涕潺湲哀万室
独居威望镇诸侯清秋念我狂尊酒落日同谁眺郡楼
海内几人功力建腐儒端合任沈浮
卷七 第 13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