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 第 1a 页
惜抱轩文集四
序
张冠琼遗文序
张冠琼余妻弟也才而早卒余妇翁为黄州通判有二
子冠琼其季也黄州就官时年六十矣家人皆留不使
从冠琼求从则日汝在家专静为学易不许冠琼念父
甚悲伤已之不得从则益自奋厉于学未几遂病未半
岁而死死后其妻语人日吾夫今年学尤勤苦每夜静
家人尽寐独闻其诵书声悽然于是余既痛之而亦咎
其以未及壮之年乃亟欲成名敝耗精气而至于短折
序
张冠琼遗文序
张冠琼余妻弟也才而早卒余妇翁为黄州通判有二
子冠琼其季也黄州就官时年六十矣家人皆留不使
从冠琼求从则日汝在家专静为学易不许冠琼念父
甚悲伤已之不得从则益自奋厉于学未几遂病未半
岁而死死后其妻语人日吾夫今年学尤勤苦每夜静
家人尽寐独闻其诵书声悽然于是余既痛之而亦咎
其以未及壮之年乃亟欲成名敝耗精气而至于短折
卷四 第 1b 页
何不自惜之甚也人莫不思苦身立名以光父母然竟
以害其生则所志者有得有不得皆适以伤亲之心故
君子慎之也然冠琼体非甚羸弱能胜劳其及死盖出
于不幸非意所料而其志固可悲矣冠琼为人专静淡
于交游余初婚后间至其家问冠琼何弗见外姑江安
人笑曰吾儿避人如女子也须臾呼至坐逾时默然而
已后乃益亲然亦寡闻其言独每见依依向余不忍离
可念也其疾初起亦不甚以不遇良医遂不救临诀执
余手流涕而言黄州也盖极冠琼才与志皆足自表见
惜乎其学未成然所为文久于文者或不逮也今年黄
以害其生则所志者有得有不得皆适以伤亲之心故
君子慎之也然冠琼体非甚羸弱能胜劳其及死盖出
于不幸非意所料而其志固可悲矣冠琼为人专静淡
于交游余初婚后间至其家问冠琼何弗见外姑江安
人笑曰吾儿避人如女子也须臾呼至坐逾时默然而
已后乃益亲然亦寡闻其言独每见依依向余不忍离
可念也其疾初起亦不甚以不遇良医遂不救临诀执
余手流涕而言黄州也盖极冠琼才与志皆足自表见
惜乎其学未成然所为文久于文者或不逮也今年黄
卷四 第 2a 页
州公以公事被使淮上过家检其遗文俾余删次得十
馀篇将刻之以自慰其悲余因为之序冠琼名元胪死
时年二十二生一子才十馀日后半年其子亦亡
食旧堂集序
丹徒王禹卿先生少则以诗称于丹徒长入京师则称
于京师负气好奇欲尽取天下异境以成其文乾隆二
十一年翰林侍读全魁使琉球邀先生同渡海即欣然
往故人相聚涕泣留先生不听入海覆其舟幸得救不
死乃益自喜曰此天所以成吾诗也为之益多且奇今
集中名海天游草者是也鼐故不善诗尝漫咏之以自
馀篇将刻之以自慰其悲余因为之序冠琼名元胪死
时年二十二生一子才十馀日后半年其子亦亡
食旧堂集序
丹徒王禹卿先生少则以诗称于丹徒长入京师则称
于京师负气好奇欲尽取天下异境以成其文乾隆二
十一年翰林侍读全魁使琉球邀先生同渡海即欣然
往故人相聚涕泣留先生不听入海覆其舟幸得救不
死乃益自喜曰此天所以成吾诗也为之益多且奇今
集中名海天游草者是也鼐故不善诗尝漫咏之以自
卷四 第 2b 页
娱而已遇先生于京师顾称许以为可后遂与交密居
閒盖无日不相求也一日值天寒晦与先生及辽东朱
子颍登城西黑窑厂据地饮酒相对悲歌至暮见者皆
怪之其后先生自海外归以第三人登第进至侍读出
为云南临安府知府赴任过扬州时鼐在扬州赋诗别
去鼐旋仕京师而子颍亦入蜀皆不得见时有人自西
南来者传两人滇蜀閒诗雄杰瑰异如不可测盖称其
山川云先生在临安三年以吏议降职遂返丹徒来往
于吴越多徜徉之辞久之鼐被疾还江南而子颍为两
淮运使兴建书院邀余主之于是与先生别十四年矣
閒盖无日不相求也一日值天寒晦与先生及辽东朱
子颍登城西黑窑厂据地饮酒相对悲歌至暮见者皆
怪之其后先生自海外归以第三人登第进至侍读出
为云南临安府知府赴任过扬州时鼐在扬州赋诗别
去鼐旋仕京师而子颍亦入蜀皆不得见时有人自西
南来者传两人滇蜀閒诗雄杰瑰异如不可测盖称其
山川云先生在临安三年以吏议降职遂返丹徒来往
于吴越多徜徉之辞久之鼐被疾还江南而子颍为两
淮运使兴建书院邀余主之于是与先生别十四年矣
卷四 第 3a 页
而复于扬州相见其聚散若此岂非天邪先生好浮屠
道近所得日进尝同宿使院鼐又度江宿其家食旧堂
内共语穷日夜教以屏欲澄心返求本性其言绝善鼐
生平不常闻诸人也然先生豪纵之气亦渐衰减不如
其少壮然则昔者周历山水伟丽奇变之篇先生自是
将不复作乎鼐既尽读先生之诗叹为古今所不易有
子颍乃抄之曰食旧堂集将雕板传诸人鼐因为之序
左仲郛浮渡诗序
江水既合彭蠡过九江而下折而少北益漫衍浩汗而
其间自寿春合肥以傅淮阴地皆平原旷野与江淮极
道近所得日进尝同宿使院鼐又度江宿其家食旧堂
内共语穷日夜教以屏欲澄心返求本性其言绝善鼐
生平不常闻诸人也然先生豪纵之气亦渐衰减不如
其少壮然则昔者周历山水伟丽奇变之篇先生自是
将不复作乎鼐既尽读先生之诗叹为古今所不易有
子颍乃抄之曰食旧堂集将雕板传诸人鼐因为之序
左仲郛浮渡诗序
江水既合彭蠡过九江而下折而少北益漫衍浩汗而
其间自寿春合肥以傅淮阴地皆平原旷野与江淮极
卷四 第 3b 页
望无有瑰伟幽邃之奇观独吾郡潜霍司空龙眠浮渡
各以其胜名于三楚而浮渡濒江倚原登陟者无险峻
之阻而幽深奥曲览之不穷是以四方来而往游者视
他山为尤众然吾闻天下山水其形势皆以发天地之
秘其情性阖辟常隐然与人心相通必有放志形骸之
外冥合于万物者乃能得其意焉今以浮渡之近人而
天下往游者之众则未知旦暮而历者几皆能得其意
而相遇于眉睫閒耶抑令其意抑遏幽隐榛莽土石之
閒寂历空濛更数千百年直寄焉以有待而后发耶余
尝疑焉以质之仲郛仲郛日吾固将往游焉他日当与
各以其胜名于三楚而浮渡濒江倚原登陟者无险峻
之阻而幽深奥曲览之不穷是以四方来而往游者视
他山为尤众然吾闻天下山水其形势皆以发天地之
秘其情性阖辟常隐然与人心相通必有放志形骸之
外冥合于万物者乃能得其意焉今以浮渡之近人而
天下往游者之众则未知旦暮而历者几皆能得其意
而相遇于眉睫閒耶抑令其意抑遏幽隐榛莽土石之
閒寂历空濛更数千百年直寄焉以有待而后发耶余
尝疑焉以质之仲郛仲郛日吾固将往游焉他日当与
卷四 第 4a 页
君俱余曰诺及今年春仲郛为人所招邀而往不及余
迨其归出诗一编余取观之则凡山之奇埶异态水石
摩荡烟云林谷之相变灭悉见于其诗使余恍惚若有
遇也盖仲郛所云得山水之意者非耶昔余尝与仲郛
以事同舟中夜乘流出濡须下北江过鸠玆积虚浮素
云水郁蔼中流有微风击于波上发声浪浪矶埼薄涌
大鱼皆砉然而跃诸客皆歌呼举酒更醉余乃慨然曰
他日从容无事当裹粮出游北渡河东上太山观乎沧
海之外循塞上而西历恒山大行大岳嵩华而临终南
以吊汉唐之故墟然后登岷峨揽西极浮江而下出三
迨其归出诗一编余取观之则凡山之奇埶异态水石
摩荡烟云林谷之相变灭悉见于其诗使余恍惚若有
遇也盖仲郛所云得山水之意者非耶昔余尝与仲郛
以事同舟中夜乘流出濡须下北江过鸠玆积虚浮素
云水郁蔼中流有微风击于波上发声浪浪矶埼薄涌
大鱼皆砉然而跃诸客皆歌呼举酒更醉余乃慨然曰
他日从容无事当裹粮出游北渡河东上太山观乎沧
海之外循塞上而西历恒山大行大岳嵩华而临终南
以吊汉唐之故墟然后登岷峨揽西极浮江而下出三
卷四 第 4b 页
峡济乎洞庭窥乎庐霍循东海而归吾志毕矣客有戏
余者日君居里中一出户辄有难色尚安尽天下之奇
乎余笑而不应今浮渡距余家不百里而余未尝一往
诚有如客所讥者嗟乎设余一旦而获揽宇宙之大快
平生之志以閒执言者之口舍仲郛吾谁共此哉
吴荀叔杉亭集序
自蕲黄而东包潜霍带淝滁其閒皆山邑也淮水绕其
后江水环其前故安庆庐州数府名虽隶江南省其实
乃江北云余家桐城吴君荀叔家全椒相去仅三百里
在家未尝识至京师乃相知然余尝论江淮閒山川雄
余者日君居里中一出户辄有难色尚安尽天下之奇
乎余笑而不应今浮渡距余家不百里而余未尝一往
诚有如客所讥者嗟乎设余一旦而获揽宇宙之大快
平生之志以閒执言者之口舍仲郛吾谁共此哉
吴荀叔杉亭集序
自蕲黄而东包潜霍带淝滁其閒皆山邑也淮水绕其
后江水环其前故安庆庐州数府名虽隶江南省其实
乃江北云余家桐城吴君荀叔家全椒相去仅三百里
在家未尝识至京师乃相知然余尝论江淮閒山川雄
卷四 第 5a 页
异宜有伟人用世者出于时余之庸闇无状固不足比
侪类荀叔负俊才而亦常颓然有离世之志然则所云
伟人用世余与苟叔固皆非与荀叔虽无意进取而工
于诗又通历象章算音韵所著书每古人意思所不到
是则余逊荀叔抑远矣余尝譬今之工诗者如贵介达
官相对盛衣冠谨趋步信美矣而寡情实若荀叔之诗
则第如荀叔而已荀叔闻是甚喜夫余虽不足比荀叔
然谓荀叔之学余为不知也其可乎荀叔订所著诗文
曰杉亭集成请余序之遂不辞而为之说
张仲絜时文序
侪类荀叔负俊才而亦常颓然有离世之志然则所云
伟人用世余与苟叔固皆非与荀叔虽无意进取而工
于诗又通历象章算音韵所著书每古人意思所不到
是则余逊荀叔抑远矣余尝譬今之工诗者如贵介达
官相对盛衣冠谨趋步信美矣而寡情实若荀叔之诗
则第如荀叔而已荀叔闻是甚喜夫余虽不足比荀叔
然谓荀叔之学余为不知也其可乎荀叔订所著诗文
曰杉亭集成请余序之遂不辞而为之说
张仲絜时文序
卷四 第 5b 页
常熟苏州府之一县居府治东北隅其县自明以来仕
宦多贵人声势相继虽偏僻下邑其士人多知乘时或
逾于都会广聚之区习使之然也余始入京师见邵三
丈叔宀其人温诚君子善为魏晋六朝之文与鼐伯父
同年交好皆为编修未数年皆休致去既又识汤君缓
叔其人尤朴直好学是时缓叔馆余姻党张君家余尝
与同宿一榻见规以古谊自中夜至晨缓叔之徒张仲
絜时已官部曹有名缓叔尝召之至诫饬之如其儿时
仲絜辄受教惟谨余又因缓叔识仲絜焉缓叔与余后
登第同年而常熟同年又有苏园仲其后园仲以部属
宦多贵人声势相继虽偏僻下邑其士人多知乘时或
逾于都会广聚之区习使之然也余始入京师见邵三
丈叔宀其人温诚君子善为魏晋六朝之文与鼐伯父
同年交好皆为编修未数年皆休致去既又识汤君缓
叔其人尤朴直好学是时缓叔馆余姻党张君家余尝
与同宿一榻见规以古谊自中夜至晨缓叔之徒张仲
絜时已官部曹有名缓叔尝召之至诫饬之如其儿时
仲絜辄受教惟谨余又因缓叔识仲絜焉缓叔与余后
登第同年而常熟同年又有苏园仲其后园仲以部属
卷四 第 6a 页
外出为知州不得志遂自屏不仕既余又识编修陈君
耕崖为学亦近古此数君皆常熟人余所识皆君子也
而以较其县人材辄不类诸君诚较然自好者与抑余
之愚陋所取者偏狭乃独得诸君聚而不厌也耶仲絜
今岁初改官御史旋称病去谓余曰吾才薄不足有为
于朝尚可有为于家又出其生平所为时文属余日吾
文用意与俗殊以不敢背吾师之教子为我定之仲絜
去半年贻书陈君令其趣余余乃取其文删定若干首
其时叔宀缓叔皆已死园仲方授学于晋绛之閒仲絜
又去独余与陈君在京师耳余由是益知如数君者果
耕崖为学亦近古此数君皆常熟人余所识皆君子也
而以较其县人材辄不类诸君诚较然自好者与抑余
之愚陋所取者偏狭乃独得诸君聚而不厌也耶仲絜
今岁初改官御史旋称病去谓余曰吾才薄不足有为
于朝尚可有为于家又出其生平所为时文属余日吾
文用意与俗殊以不敢背吾师之教子为我定之仲絜
去半年贻书陈君令其趣余余乃取其文删定若干首
其时叔宀缓叔皆已死园仲方授学于晋绛之閒仲絜
又去独余与陈君在京师耳余由是益知如数君者果
卷四 第 6b 页
为难得相见无日独其文字可常在目前玆益可重也
巳诸君存者方各有著述之志邵三丈集其家已刻成
缓叔在时论说经传甚众未成书仲絜将卒成之时文
末足尽仲絜之业然其文固已醇雅有体善观文者必
能爱之乾隆三十七年十一月桐城姚鼐序
高常德诗集序
明季沂水高侍郎巡抚河南坚守围城与流贼相拒前
后几一年卒以忠节著称世所传为守汴记者也后百
馀年侍郎之元孙来为余邻邑蒙城知县六安知州时
余生一二岁耳及余少长而六安已迁去为湖南常德
巳诸君存者方各有著述之志邵三丈集其家已刻成
缓叔在时论说经传甚众未成书仲絜将卒成之时文
末足尽仲絜之业然其文固已醇雅有体善观文者必
能爱之乾隆三十七年十一月桐城姚鼐序
高常德诗集序
明季沂水高侍郎巡抚河南坚守围城与流贼相拒前
后几一年卒以忠节著称世所传为守汴记者也后百
馀年侍郎之元孙来为余邻邑蒙城知县六安知州时
余生一二岁耳及余少长而六安已迁去为湖南常德
卷四 第 7a 页
府知府独蒙城六安之人犹道其强直有为不愧高侍
郎后也后又二十馀年常德公既没余乃识其子葵因
得观常德生平所为诗一卷余顾有疑焉人生各有所
遭时侍郎当天下阽危致命效节人观所著书莫不凄
然以悲至常德生当太平以政事显屡典大郡其所遇
宜人情之所喜矣顾其诗常若有所不怿而欲自适于
山泽閒者何邪嗟乎士或所挟者广而世之取之者不
能尽事有旁观见为功名之美而君子中心歉然以为
不足居若此者往往而有其志深其情远顾非其辞之
工犹不能尽达其情志使人怅然感叹而不能自已也
郎后也后又二十馀年常德公既没余乃识其子葵因
得观常德生平所为诗一卷余顾有疑焉人生各有所
遭时侍郎当天下阽危致命效节人观所著书莫不凄
然以悲至常德生当太平以政事显屡典大郡其所遇
宜人情之所喜矣顾其诗常若有所不怿而欲自适于
山泽閒者何邪嗟乎士或所挟者广而世之取之者不
能尽事有旁观见为功名之美而君子中心歉然以为
不足居若此者往往而有其志深其情远顾非其辞之
工犹不能尽达其情志使人怅然感叹而不能自已也
卷四 第 7b 页
常德之诗贯合唐宋之体思力所向搜抉奇异出以平
显憔悴专一之士或不能逮而乃出于仕宦奔走之馀
信乎才之伟已余取其尤工者别录之归诸其家而因
为之序
海愚诗钞序
吾尝以谓文章之原本乎天地天地之道阴阳刚柔而
已苟有得乎阴阳刚柔之精皆可以为文章之美阴阳
刚柔并行而不容偏废有其一端而绝亡其一刚者至
于偾强而拂戾柔者至于颓废而阉幽则必无与于文
者矣然古君子称为文章之至虽兼具二者之用亦不
显憔悴专一之士或不能逮而乃出于仕宦奔走之馀
信乎才之伟已余取其尤工者别录之归诸其家而因
为之序
海愚诗钞序
吾尝以谓文章之原本乎天地天地之道阴阳刚柔而
已苟有得乎阴阳刚柔之精皆可以为文章之美阴阳
刚柔并行而不容偏废有其一端而绝亡其一刚者至
于偾强而拂戾柔者至于颓废而阉幽则必无与于文
者矣然古君子称为文章之至虽兼具二者之用亦不
卷四 第 8a 页
能无所偏优于其閒其故何哉天地之道协合以为体
而时发奇出以为用者理固然也其在天地之用也尚
阳而下阴伸刚而绌柔故人得之亦然文之雄伟而劲
直者必贵于温深而徐婉温深徐婉之才不易得也然
其尤难得者必在乎天下之雄才也夫古今为诗人者
多矣为诗而善者亦多矣而卓然足称为雄才者千馀
年中数人焉耳甚矣其得之难也今世诗人足称雄才
者其辽东朱子颍乎即之而光升焉诵之而声闳焉循
之而不可一世之气勃然动乎𥿄上而不可禦焉味之
而奇思异趣角立而横出焉其惟吾子颍之诗乎子颍
而时发奇出以为用者理固然也其在天地之用也尚
阳而下阴伸刚而绌柔故人得之亦然文之雄伟而劲
直者必贵于温深而徐婉温深徐婉之才不易得也然
其尤难得者必在乎天下之雄才也夫古今为诗人者
多矣为诗而善者亦多矣而卓然足称为雄才者千馀
年中数人焉耳甚矣其得之难也今世诗人足称雄才
者其辽东朱子颍乎即之而光升焉诵之而声闳焉循
之而不可一世之气勃然动乎𥿄上而不可禦焉味之
而奇思异趣角立而横出焉其惟吾子颍之诗乎子颍
卷四 第 8b 页
没而世竟无此才矣子颍为吾乡刘海峰先生弟子其
为诗能取师法而变化用之鼐年二十二接子颍于京
师即知其为天下绝特之雄才自是相知数十年数有
离合子颍仕至淮南运使延余主扬州书院三年而余
归子颍亦称病解官去遂不复见子颍自少孤贫至于
宦达其胸臆时见于诗读者可以想见其蕴也盖所蓄
犹有未尽发而身泯焉其没后十年长子今白泉观察
督粮江南校刻其集鼐与王禹卿先生同录订之日海
愚诗钞凡十二卷乾隆五十九年四月桐城姚鼐序
敦拙堂诗集序
为诗能取师法而变化用之鼐年二十二接子颍于京
师即知其为天下绝特之雄才自是相知数十年数有
离合子颍仕至淮南运使延余主扬州书院三年而余
归子颍亦称病解官去遂不复见子颍自少孤贫至于
宦达其胸臆时见于诗读者可以想见其蕴也盖所蓄
犹有未尽发而身泯焉其没后十年长子今白泉观察
督粮江南校刻其集鼐与王禹卿先生同录订之日海
愚诗钞凡十二卷乾隆五十九年四月桐城姚鼐序
敦拙堂诗集序
卷四 第 9a 页
言而成节合乎天地自然之节则言贵矣其贵也有全
乎天者焉有因人而造乎天者焉今夫六经之文圣贤
述作之文也独至于诗则成于田野闺闼无足称述之
人而语言微妙后世能文之士有莫能逮非天为之乎
然是言诗之一端也文王周公之圣大小雅之贤扬乎
朝廷达乎神鬼反覆乎训诫光昭乎政事道德修明而
学术该备非如列国风诗采于里巷者可并论也夫文
者艺也道与艺合天与人一则为文之至世之文士固
不敢于文王周公比然所求以几乎文之至者则有道
矣苟且率意以觊天之或与之无是理也自秦汉以降
乎天者焉有因人而造乎天者焉今夫六经之文圣贤
述作之文也独至于诗则成于田野闺闼无足称述之
人而语言微妙后世能文之士有莫能逮非天为之乎
然是言诗之一端也文王周公之圣大小雅之贤扬乎
朝廷达乎神鬼反覆乎训诫光昭乎政事道德修明而
学术该备非如列国风诗采于里巷者可并论也夫文
者艺也道与艺合天与人一则为文之至世之文士固
不敢于文王周公比然所求以几乎文之至者则有道
矣苟且率意以觊天之或与之无是理也自秦汉以降
卷四 第 9b 页
文士得三百之义者莫如杜子美子美之诗其才天纵
而致学精思与之并至故为古今诗人之冠今九江陈
东浦先生为文章皆得古人用意之深而作诗一以子
美为法其才识沈毅而发也骞以闳其功力刻深而出
也慎以肆世之学子美者蔑有及焉且古诗人有兼雅
颂备正变一人之作屡出而愈美者必儒者之盛也野
人女子偶然而言中虽见录于圣人然使更益为之则
无可观已后世小才嵬士天机閒发片言一章之工亦
有之而裒然成集连牍殊体累见诡出闳丽璚变则非
钜才而深于其法者不能何也艺与道合天与人一故
而致学精思与之并至故为古今诗人之冠今九江陈
东浦先生为文章皆得古人用意之深而作诗一以子
美为法其才识沈毅而发也骞以闳其功力刻深而出
也慎以肆世之学子美者蔑有及焉且古诗人有兼雅
颂备正变一人之作屡出而愈美者必儒者之盛也野
人女子偶然而言中虽见录于圣人然使更益为之则
无可观已后世小才嵬士天机閒发片言一章之工亦
有之而裒然成集连牍殊体累见诡出闳丽璚变则非
钜才而深于其法者不能何也艺与道合天与人一故
卷四 第 10a 页
也如先生殆其是欤先生为 国大臣有希周召吉甫
之烈鼐不具论论其与三百篇相通之理以明其诗所
由盛且与海内言诗者共商榷焉
荷塘诗集序
古之善为诗者不自命为诗人者也其胸中所蓄高矣
广矣远矣而偶发之于诗则诗与之为高广且远焉故
日善为诗也曹子建陶渊明李太白杜子美韩退之苏
子瞻黄鲁直之伦忠义之气高亮之节道德之养经济
天下之才舍而仅谓之一诗人耳此数君子岂所甘哉
志在于为诗人而已为之虽工其诗则卑且小矣余执
之烈鼐不具论论其与三百篇相通之理以明其诗所
由盛且与海内言诗者共商榷焉
荷塘诗集序
古之善为诗者不自命为诗人者也其胸中所蓄高矣
广矣远矣而偶发之于诗则诗与之为高广且远焉故
日善为诗也曹子建陶渊明李太白杜子美韩退之苏
子瞻黄鲁直之伦忠义之气高亮之节道德之养经济
天下之才舍而仅谓之一诗人耳此数君子岂所甘哉
志在于为诗人而已为之虽工其诗则卑且小矣余执
卷四 第 10b 页
此以衡古人之诗之高下亦以论今天下之为诗者使
天下终无曹子建陶渊明李杜韩苏黄之徒则已苟有
之告以吾说其必不吾非也适来江宁识泾阳张君君
以累世同居义门之子负刚劲之气兼治烦之才虽为
一令廿馀年屡经踬起而志不可抑今世奇士也而耽
于诗政事道途之閒不辍于咏出其诗示余余以为君
之诗君之为人也取君诗而比之子建渊明李杜韩苏
黄之美则固有不逮者而其清气逸韵见胸中之高亮
而无世俗脂韦之概则与古人近而于今人远矣夫诗
之至善者文与质备道与艺合心手之运贯彻万物而
天下终无曹子建陶渊明李杜韩苏黄之徒则已苟有
之告以吾说其必不吾非也适来江宁识泾阳张君君
以累世同居义门之子负刚劲之气兼治烦之才虽为
一令廿馀年屡经踬起而志不可抑今世奇士也而耽
于诗政事道途之閒不辍于咏出其诗示余余以为君
之诗君之为人也取君诗而比之子建渊明李杜韩苏
黄之美则固有不逮者而其清气逸韵见胸中之高亮
而无世俗脂韦之概则与古人近而于今人远矣夫诗
之至善者文与质备道与艺合心手之运贯彻万物而
卷四 第 11a 页
尽得乎人心之所欲出若是者千载中数人而已其馀
不能无偏或偏于文焉或偏于质焉就二者而择之愚
诚短于识以为所尚者盖在此而不在彼惟能知为人
之重于为诗者其诗重矣张君殆其伦欤
香岩诗稿序
吾家渭川孝廉赣州府君季子于辈行余叔父也而自
少从余学为文辞相亲爱甚入京则馆余舍余归相从
则十日而见尝八九日者举族人才就衰君方杰出词
气秀发又通敏人事有振兴之望君亦以自命也乾隆
三十九年登顺天府乡荐名著于京师会稽梁相国尤
不能无偏或偏于文焉或偏于质焉就二者而择之愚
诚短于识以为所尚者盖在此而不在彼惟能知为人
之重于为诗者其诗重矣张君殆其伦欤
香岩诗稿序
吾家渭川孝廉赣州府君季子于辈行余叔父也而自
少从余学为文辞相亲爱甚入京则馆余舍余归相从
则十日而见尝八九日者举族人才就衰君方杰出词
气秀发又通敏人事有振兴之望君亦以自命也乾隆
三十九年登顺天府乡荐名著于京师会稽梁相国尤
卷四 第 11b 页
爱之然竟不获一第以死乾隆四十年春君自里中将
应礼部试余饯之于城北张氏园大雪松竹尽缟酒中
君泪下日先生四十四岁弃官归矣某今逾先生弃官
之岁如此盛寒方走三千里俯就埸屋为门户计诚非
得已世事茫茫安知所税驾乎君是年竟黜归二年遭
母氏张恭人艰服终又一试又黜遂没京师僧舍年五
十又一年其孤裒录生平所为诗曰香岩诗槁俾余论
之余稍删定存若干首君诗多得古人清韵不为浅俗
之言其才于古文经义骈丽之文无所不解为之皆有
法度而尤长者在诗然亦恨人事扰之苟极其才力所
应礼部试余饯之于城北张氏园大雪松竹尽缟酒中
君泪下日先生四十四岁弃官归矣某今逾先生弃官
之岁如此盛寒方走三千里俯就埸屋为门户计诚非
得已世事茫茫安知所税驾乎君是年竟黜归二年遭
母氏张恭人艰服终又一试又黜遂没京师僧舍年五
十又一年其孤裒录生平所为诗曰香岩诗槁俾余论
之余稍删定存若干首君诗多得古人清韵不为浅俗
之言其才于古文经义骈丽之文无所不解为之皆有
法度而尤长者在诗然亦恨人事扰之苟极其才力所
卷四 第 12a 页
至当不止此也然于近之诗人足以豪矣有才若此而
郁郁早终当为天下惜岂独姚氏哉乾隆五十五年七
月朔鼐书
张宗道地理全书解序
自中原达乎冀北地高而壤厚丧亲者虽未能慎择而
葬尚鲜水蚁之忧然而不若精鉴而慎择之之为善也
而况江淮以南者乎儒者欲安亲体必求免地下之患
苟非山川气交盘绕障护之美患不得而免矣夫山川
之用在气人子安亲固非希为富贵昌炽之计然山川
气之所聚亡者安则生者福反是则祸亦理之所必有
郁郁早终当为天下惜岂独姚氏哉乾隆五十五年七
月朔鼐书
张宗道地理全书解序
自中原达乎冀北地高而壤厚丧亲者虽未能慎择而
葬尚鲜水蚁之忧然而不若精鉴而慎择之之为善也
而况江淮以南者乎儒者欲安亲体必求免地下之患
苟非山川气交盘绕障护之美患不得而免矣夫山川
之用在气人子安亲固非希为富贵昌炽之计然山川
气之所聚亡者安则生者福反是则祸亦理之所必有
卷四 第 12b 页
夫君子固不深希福利然使葬失其道而致衰败绝祀
之祸亦岂人子情所安哉以此论之形家之说虽孔孟
复生不尽废也余以求葬亲故颇观览形家言十数家
而以为近世为其说理当而辞明显者莫如张宗道吾
乡章淮树观察尤精其术而亦取张宗道书尝为解释
推衍其旨又于其言有误失者稍辨正之形家之理备
于此矣于是将刋行所解以遗天下之为人子欲葬亲
者夫惠迪吉从逆凶道也择葬地以萃天地山川之气
术也术之至者与道相成而不相害吾观观察每为亲
族交友择地子之财以葬恤难而广仁非徒自喜其术
之祸亦岂人子情所安哉以此论之形家之说虽孔孟
复生不尽废也余以求葬亲故颇观览形家言十数家
而以为近世为其说理当而辞明显者莫如张宗道吾
乡章淮树观察尤精其术而亦取张宗道书尝为解释
推衍其旨又于其言有误失者稍辨正之形家之理备
于此矣于是将刋行所解以遗天下之为人子欲葬亲
者夫惠迪吉从逆凶道也择葬地以萃天地山川之气
术也术之至者与道相成而不相害吾观观察每为亲
族交友择地子之财以葬恤难而广仁非徒自喜其术
卷四 第 13a 页
而巳余尝邀定先茔屡烦跋涉未尝言瘁谊有足动人
子之心者夫今之刋是书以裨益天下者亦广仁之事
惠迪之一端也余安得不乐而为之说也哉
停云堂遗文序
士不知经义之体之可贵弃而不欲为者多矣美才藻
者求工于词章声病之学强闻识者博稽于名物制度
之事厌义理之庸言以宋贤为疏阔鄙经义为俗体若
是者大抵世聪明才杰之士也 国家以经义率天下
士固将率其聪明才杰者为之而乃遭其厌弃惟庸钝
寡闻不足与学古者乃促促志于科举取近人所以得
子之心者夫今之刋是书以裨益天下者亦广仁之事
惠迪之一端也余安得不乐而为之说也哉
停云堂遗文序
士不知经义之体之可贵弃而不欲为者多矣美才藻
者求工于词章声病之学强闻识者博稽于名物制度
之事厌义理之庸言以宋贤为疏阔鄙经义为俗体若
是者大抵世聪明才杰之士也 国家以经义率天下
士固将率其聪明才杰者为之而乃遭其厌弃惟庸钝
寡闻不足与学古者乃促促志于科举取近人所以得
卷四 第 13b 页
举者而相效为之夫如是则经义安得而不日陋苟有
聪固才杰者守宋儒之学以上达圣人之精即今之文
体而通乎古作者文章极盛之境经义之体其高出词
赋笺疏之上倍筛十百岂待言哉可以为文章之至高
又承 国家法令之所重而士乃反视之甚卑可叹也
皋兰王诫亭先生固秦中之聪明才杰士也又当康熙
时世未甚厌经义尽心为之其文亦既工矣盖异于今
之所以得举者也后卒于山西家贫子幼其稿几于湮
没今嗣孙光晟为江宁尉乃雕板传之以余持论素不
厌弃经义也来请为之辞余既欲以前辈之究心经义
聪固才杰者守宋儒之学以上达圣人之精即今之文
体而通乎古作者文章极盛之境经义之体其高出词
赋笺疏之上倍筛十百岂待言哉可以为文章之至高
又承 国家法令之所重而士乃反视之甚卑可叹也
皋兰王诫亭先生固秦中之聪明才杰士也又当康熙
时世未甚厌经义尽心为之其文亦既工矣盖异于今
之所以得举者也后卒于山西家贫子幼其稿几于湮
没今嗣孙光晟为江宁尉乃雕板传之以余持论素不
厌弃经义也来请为之辞余既欲以前辈之究心经义
卷四 第 14a 页
者导后之人而又念王君能勤勤尽其心力以扬先人
之美是亦可纪也作停云堂遗文序
谢蕴山诗集序
南康谢蕴山先生奋迹江湖回翔词馆者十馀年出而
分符秉节者又二十馀年鼐初识之于庶常馆中时先
生之年尚少而文彩已雄出当世矣自是与先生屡有
离合惟丙申丁酉之岁辽东朱子颍转运淮南邀鼐主
梅花书院适先生来守扬州其时相从最久游盖接影
于山水之区三人屡以酬咏相属先生才丰气盛锐挺
猋兴不可阻遏非特如鼐辈者望而自郤虽才雄如子
之美是亦可纪也作停云堂遗文序
谢蕴山诗集序
南康谢蕴山先生奋迹江湖回翔词馆者十馀年出而
分符秉节者又二十馀年鼐初识之于庶常馆中时先
生之年尚少而文彩已雄出当世矣自是与先生屡有
离合惟丙申丁酉之岁辽东朱子颍转运淮南邀鼐主
梅花书院适先生来守扬州其时相从最久游盖接影
于山水之区三人屡以酬咏相属先生才丰气盛锐挺
猋兴不可阻遏非特如鼐辈者望而自郤虽才雄如子
卷四 第 14b 页
颍亦末尝不以为可畏也然先生殊不以所能自足十
馀年来先生之所造与时俱进今者观察河淮自定其
诗集成若干卷而往时宏篇丽制人所惊叹以谓不可
逮者先生固已多所摈去矣夫岂非才高而心逾下识
精而志弥远者欤是以其诗风格清举囊括唐宋之菁
傋有闳阔幽深之境信哉诗人之杰也且夫文章学问
一道也而人才不能无所偏擅矜考据者每窒于文词
美才藻者或疏于稽古士之病是久矣鼐于前岁见先
生著西魏书博综辨论可谓富矣乃今示以诗集乃空
灵骀荡多具天趣若初不以学问长者余又以是知先
馀年来先生之所造与时俱进今者观察河淮自定其
诗集成若干卷而往时宏篇丽制人所惊叹以谓不可
逮者先生固已多所摈去矣夫岂非才高而心逾下识
精而志弥远者欤是以其诗风格清举囊括唐宋之菁
傋有闳阔幽深之境信哉诗人之杰也且夫文章学问
一道也而人才不能无所偏擅矜考据者每窒于文词
美才藻者或疏于稽古士之病是久矣鼐于前岁见先
生著西魏书博综辨论可谓富矣乃今示以诗集乃空
灵骀荡多具天趣若初不以学问长者余又以是知先
卷四 第 15a 页
生所蕴之深且远非如浅学小夫之矜于一得者然则
谓之诗人固不足以定先生矣子颍自去淮南奄终于
京国独先生从宦益久功名益盛文章亦益多今子颍
遗集得其子白泉观察镌板江宁鼐方为之序而先生
集亦适来回忆畴昔往来两君之閒尽睹文章之豪俊
日月逾迈驽惫如故而两君之集将并大传于时与名
其閒其为可感叹而愧恧者又何如也是为序
恬庵遗稿序
乡之前辈以文章称而年与鼐接者十馀人鼐自童幼
受书一室足希出户苟非尝至吾家者率不得见若望
谓之诗人固不足以定先生矣子颍自去淮南奄终于
京国独先生从宦益久功名益盛文章亦益多今子颍
遗集得其子白泉观察镌板江宁鼐方为之序而先生
集亦适来回忆畴昔往来两君之閒尽睹文章之豪俊
日月逾迈驽惫如故而两君之集将并大传于时与名
其閒其为可感叹而愧恧者又何如也是为序
恬庵遗稿序
乡之前辈以文章称而年与鼐接者十馀人鼐自童幼
受书一室足希出户苟非尝至吾家者率不得见若望
卷四 第 15b 页
溪宗伯袭参司业南堂息翁诸先生异乡学者见其诗
文或生爱慕恨莫接其形容而恶知生同里闬者固亦
若是也汪稼门观察之先君子恬庵先生计其生之年
与鼐接之年也而鼐未尝见观察出其文读之清和恬
雅有越俗之韵真吾乡前辈文也余于是益叹昔者文
学之盛而怪今者之不继岂人不悦学而吾邑之文将
自是日衰耶抑士有藏于室而吾不得识亦如吾曩者
与前辈不相遇者耶不然何今昔之殊也观察承其家
学抂官有廉靖之节世推其贤恬庵之文因益闻于天
下其蓄深者其播远于理固然吾将举是编为里之群
文或生爱慕恨莫接其形容而恶知生同里闬者固亦
若是也汪稼门观察之先君子恬庵先生计其生之年
与鼐接之年也而鼐未尝见观察出其文读之清和恬
雅有越俗之韵真吾乡前辈文也余于是益叹昔者文
学之盛而怪今者之不继岂人不悦学而吾邑之文将
自是日衰耶抑士有藏于室而吾不得识亦如吾曩者
与前辈不相遇者耶不然何今昔之殊也观察承其家
学抂官有廉靖之节世推其贤恬庵之文因益闻于天
下其蓄深者其播远于理固然吾将举是编为里之群
卷四 第 16a 页
士劝焉
晚香堂集序
鼐世父姜坞先生乾隆九年为顺天乡试同考官得长
白永卧冈先生先生后仕为宁远州刺史以没其后数
年鼐为礼部员外郎而先生之兄尚书公领礼部获侍
焉因见尚书公之贤又后廿年馀先生之子小尹同知
江宁府鼐适在江宁时与共语于是又备知小尹之为
才也独于卧冈先生生平未尝相见先生尝一至桐城
谒吾世父于里鼐适他出惟世父语鼐永君伉直诚笃
君子也洎既知小尹小尹出其先君子之所为诗日晚
晚香堂集序
鼐世父姜坞先生乾隆九年为顺天乡试同考官得长
白永卧冈先生先生后仕为宁远州刺史以没其后数
年鼐为礼部员外郎而先生之兄尚书公领礼部获侍
焉因见尚书公之贤又后廿年馀先生之子小尹同知
江宁府鼐适在江宁时与共语于是又备知小尹之为
才也独于卧冈先生生平未尝相见先生尝一至桐城
谒吾世父于里鼐适他出惟世父语鼐永君伉直诚笃
君子也洎既知小尹小尹出其先君子之所为诗日晚
卷四 第 16b 页
香堂集见示读之得其度越流俗之槩音和而调雅情
深而体正益以信吾世父之言不虚其閒亦屡有怀思
姜坞先生之作用情尤挚回计卧冈先生之丧二十一
年而吾世父卒二十三年矣因与小尹相对泫然小尹
之仕也始亦自宁远州徙官而来宁远之民爱慕小尹
乐从其令以谓甚似昔使君真使君之子盖先生遗爱
在民若此先生 国之世家自尚书以往并奋迹戎马
之閒立功疆埸之外人为卿士道光廊庙而先生官止
一州盖未竟其志业况区区文墨辞翰之事仅称为诗
人岂先生意哉虽然后之学者欲知先生之志与人读
深而体正益以信吾世父之言不虚其閒亦屡有怀思
姜坞先生之作用情尤挚回计卧冈先生之丧二十一
年而吾世父卒二十三年矣因与小尹相对泫然小尹
之仕也始亦自宁远州徙官而来宁远之民爱慕小尹
乐从其令以谓甚似昔使君真使君之子盖先生遗爱
在民若此先生 国之世家自尚书以往并奋迹戎马
之閒立功疆埸之外人为卿士道光廊庙而先生官止
一州盖未竟其志业况区区文墨辞翰之事仅称为诗
人岂先生意哉虽然后之学者欲知先生之志与人读
卷四 第 17a 页
其诗亦举可想见云乾隆五十七年十一月桐城姚鼐
序
乡党文择雅序
婺源江慎修先生修行乡闾讲明六艺博学精思导启
滞雾生则学者师焉没而配食朱子其生平著述盖百
馀卷尝以诸生说论语乡党篇尤多于古制不明以后
世所见苟相附会臆说浅妄乃作乡党图考又录前人
乡党篇文颇辨论其是非其有题而文无足录者乃自
撰之合三百馀篇夫 国家所以设经义取士之法者
欲人人讲明于圣人之传不谬而已不达经说而泛为
序
乡党文择雅序
婺源江慎修先生修行乡闾讲明六艺博学精思导启
滞雾生则学者师焉没而配食朱子其生平著述盖百
馀卷尝以诸生说论语乡党篇尤多于古制不明以后
世所见苟相附会臆说浅妄乃作乡党图考又录前人
乡党篇文颇辨论其是非其有题而文无足录者乃自
撰之合三百馀篇夫 国家所以设经义取士之法者
欲人人讲明于圣人之传不谬而已不达经说而泛为
卷四 第 17b 页
文何取于是文哉如先生著书录文以明经为志良足
辅助 朝廷教士必使成学之意其视流俗号为选录
文字者犹尘堁也乡党图考昔已刻行乾隆五十一年
大兴朱石君侍郎典试江南以过位章命题士达于江
氏说者乃褒录焉独其乡党文存于里中郁而未发异
乡士或闻而思见之今婺源吴君 将尽刻江氏遗
书乃先出其乡党文雕板以传用科举之体制达经学
之本原士必有因是而兴者余窃乐而望焉因为之序
左笔泉先生时文序
左笔泉先生之文沈思孤往幽情远韵澄澹泬寥如人
辅助 朝廷教士必使成学之意其视流俗号为选录
文字者犹尘堁也乡党图考昔已刻行乾隆五十一年
大兴朱石君侍郎典试江南以过位章命题士达于江
氏说者乃褒录焉独其乡党文存于里中郁而未发异
乡士或闻而思见之今婺源吴君 将尽刻江氏遗
书乃先出其乡党文雕板以传用科举之体制达经学
之本原士必有因是而兴者余窃乐而望焉因为之序
左笔泉先生时文序
左笔泉先生之文沈思孤往幽情远韵澄澹泬寥如人
卷四 第 18a 页
入寒岩深谷清泉白石仰荫松桂之下微风泠然而至
世之尘𡑷不可得而侵也吾乡前辈多文学之彦而先
生后出先君子及世父编修府君皆友之如弟编修府
君尝语人左君年少而才颖极其所至殆欲超越吾辈
也鼐八岁时从先君自城南移居城北与先生为邻时
方侍庐先生馆于鼐家每日暮则笔泉先生步来与先
君方先生谈说鼐虽幼心喜旁听其论笔泉尤善于吟
诵取古人之文抗声引唱不待说而文之深意毕出如
是数年鼐稍长为文亦为先生所喜又其后鼐游京师
不第而返先生招使课其诸子鼐后成进士从世父自
世之尘𡑷不可得而侵也吾乡前辈多文学之彦而先
生后出先君子及世父编修府君皆友之如弟编修府
君尝语人左君年少而才颖极其所至殆欲超越吾辈
也鼐八岁时从先君自城南移居城北与先生为邻时
方侍庐先生馆于鼐家每日暮则笔泉先生步来与先
君方先生谈说鼐虽幼心喜旁听其论笔泉尤善于吟
诵取古人之文抗声引唱不待说而文之深意毕出如
是数年鼐稍长为文亦为先生所喜又其后鼐游京师
不第而返先生招使课其诸子鼐后成进士从世父自
卷四 第 18b 页
天津归则先生筑别业于媚笔泉故自号笔泉其时鼐
弧而方先生远游河洛先生邀编修府君及鼐游于泉
上鼐归为作记先生大乐而时诵之余旋去里又十年
自京师归则编修府君与先生方先生相继丧矣先生
虽文士而才足有为其事父母孝乡举入都父母见其
行甚悲故三试不第遂不复往为武进教谕太公一就
官舍不乐居先生即称病返故不尽其才以至于没其
居里里人有事叩之为谋必当为文不甚爱惜多听人
持去今其子搜求所得才数十篇而余少所见佳文或
轶不具余年七十矣执先生之文追忆六十馀年之事
弧而方先生远游河洛先生邀编修府君及鼐游于泉
上鼐归为作记先生大乐而时诵之余旋去里又十年
自京师归则编修府君与先生方先生相继丧矣先生
虽文士而才足有为其事父母孝乡举入都父母见其
行甚悲故三试不第遂不复往为武进教谕太公一就
官舍不乐居先生即称病返故不尽其才以至于没其
居里里人有事叩之为谋必当为文不甚爱惜多听人
持去今其子搜求所得才数十篇而余少所见佳文或
轶不具余年七十矣执先生之文追忆六十馀年之事
卷四 第 19a 页
如一日閒今惟先生家与余邻居如故耳乃悽然为之
序云
徐六阶时文序
前十年余于里中始闻徐君六阶之名众咸推其能文
后偶过张行可职方值六阶馆于其家为训职方之子
余因识之其年甚少而温良可亲余以器之乾隆乙酉
秋六阶乃举于顺天乡试余及乡人皆为之喜逾年丙
辰会试六阶不第而遽得疾亡于京师年仅三十馀妻
子贫弱鲜期功之亲今职方之子与其徒悲伤其师之
不幸为刻遗稿欲以存六阶于久远也六阶之文与今
序云
徐六阶时文序
前十年余于里中始闻徐君六阶之名众咸推其能文
后偶过张行可职方值六阶馆于其家为训职方之子
余因识之其年甚少而温良可亲余以器之乾隆乙酉
秋六阶乃举于顺天乡试余及乡人皆为之喜逾年丙
辰会试六阶不第而遽得疾亡于京师年仅三十馀妻
子贫弱鲜期功之亲今职方之子与其徒悲伤其师之
不幸为刻遗稿欲以存六阶于久远也六阶之文与今
卷四 第 19b 页
世登第之能文者无以让也当明中叶士始有文稿以
文稿传者皆善文士也及 国初有不善文而倖第者
取诸生善文而身没者之文据为已有亦刻为稿世之
读者以谓是佳文必宜成进士而乌知为是文者乃终
身不遇哉虽然是其人虽不遇而其文犹传犹为不负
其用心近世天下都不复重为文登第者亦无事刻文
稿则不遇者之文尤湮没无由见于世矣伤哉若六阶
虽不成进士而其文得其徒传播之犹愈于其竟泯也
悲夫余为叙之或足慰六阶于幽冥中乎抑使列士闻
之而嘅息也
文稿传者皆善文士也及 国初有不善文而倖第者
取诸生善文而身没者之文据为已有亦刻为稿世之
读者以谓是佳文必宜成进士而乌知为是文者乃终
身不遇哉虽然是其人虽不遇而其文犹传犹为不负
其用心近世天下都不复重为文登第者亦无事刻文
稿则不遇者之文尤湮没无由见于世矣伤哉若六阶
虽不成进士而其文得其徒传播之犹愈于其竟泯也
悲夫余为叙之或足慰六阶于幽冥中乎抑使列士闻
之而嘅息也
卷四 第 20a 页
礼笺序
有入江海之深广欲穷探其藏使后之人将无所复得
者非至愚之人不为是心也六经之书其深广犹江海
也自汉以来经贤士钜儒论其义者为年千馀为人数
十百其卓然独著为百世所宗仰者则有之矣然而后
之人犹有能补其阙而纠其失焉非其好与前贤异经
之说有不得悉穷古人不能无待于今今人亦不能无
待于后世此万世公理也吾何私于一人哉大丈夫宁
犯天下之所不韪而不为吾心之所不安其治经也亦
若是而已矣歙金蕊中修撰自少笃学不倦老始成书
有入江海之深广欲穷探其藏使后之人将无所复得
者非至愚之人不为是心也六经之书其深广犹江海
也自汉以来经贤士钜儒论其义者为年千馀为人数
十百其卓然独著为百世所宗仰者则有之矣然而后
之人犹有能补其阙而纠其失焉非其好与前贤异经
之说有不得悉穷古人不能无待于今今人亦不能无
待于后世此万世公理也吾何私于一人哉大丈夫宁
犯天下之所不韪而不为吾心之所不安其治经也亦
若是而已矣歙金蕊中修撰自少笃学不倦老始成书
卷四 第 20b 页
其于礼经博稽而精思慎求而能断修撰所最奉者康
成然于郑义所未衷纠举之至数四夫其所服膺者真
见其善而后信也其所疑者必核之以尽其真也岂非
通人之用心烈士之明志也哉鼐取其书读之有窃幸
于愚陋夙所持论差相合者有生平所未闻得此而俛
首悦怿以为不可易者亦有尚不敢附者要之修撰为
今儒之魁俊治经之善轨前可以继古人俯可以待后
世则于是书足以信之矣嘉庆三年五月桐城姚鼐序
述庵文钞序
余尝论学问之事有三端焉日义理也考證也文章也
成然于郑义所未衷纠举之至数四夫其所服膺者真
见其善而后信也其所疑者必核之以尽其真也岂非
通人之用心烈士之明志也哉鼐取其书读之有窃幸
于愚陋夙所持论差相合者有生平所未闻得此而俛
首悦怿以为不可易者亦有尚不敢附者要之修撰为
今儒之魁俊治经之善轨前可以继古人俯可以待后
世则于是书足以信之矣嘉庆三年五月桐城姚鼐序
述庵文钞序
余尝论学问之事有三端焉日义理也考證也文章也
卷四 第 21a 页
是三者苟善用之则皆足以相济苟不善用之则或至
于相害今夫博学强识而善言德行者固文之贵也寡
闻而浅识者固文之陋也然而世有言义理之过者其
辞芜杂俚近如语录而不文为考證之过者至繁碎缴
绕两语不可了当以为文之至美而反以为病者何哉
其故由于自喜之太过而智昧于所当择也夫天之生
才虽美不能无偏故以能兼长者为贵而兼之中又有
害焉岂非能尽其天之所与之量而不以才自蔽者之
难得与青浦王兰泉先生其才天与之三者皆具之才
也先生为文有唐宋大家之高韵逸气而议论考覈甚
于相害今夫博学强识而善言德行者固文之贵也寡
闻而浅识者固文之陋也然而世有言义理之过者其
辞芜杂俚近如语录而不文为考證之过者至繁碎缴
绕两语不可了当以为文之至美而反以为病者何哉
其故由于自喜之太过而智昧于所当择也夫天之生
才虽美不能无偏故以能兼长者为贵而兼之中又有
害焉岂非能尽其天之所与之量而不以才自蔽者之
难得与青浦王兰泉先生其才天与之三者皆具之才
也先生为文有唐宋大家之高韵逸气而议论考覈甚
卷四 第 21b 页
辨而不烦极博而不芜精到而意不至于竭尽此善用
其天与以能兼之才而不以自喜之过而害其美者矣
先生历官多从戎旅驰驱梁益周览万里助成 国家
定绝域之奇功因取异见骇闻之事与境以发其瑰伟
之辞为古文人所未有世以此谓天之助成先生之文
章者若独异于人吾谓此不足为先生异而先生能自
尽其才以善承天与者之为异也鼐少于京师识先生
时先生亦年才三十而鼐心独贵其才及先生仕至正
卿老归海上自定其文日述庵文钞四十卷见寄于金
陵发而读之自谓粗能知先生用意之深恐天下学者
其天与以能兼之才而不以自喜之过而害其美者矣
先生历官多从戎旅驰驱梁益周览万里助成 国家
定绝域之奇功因取异见骇闻之事与境以发其瑰伟
之辞为古文人所未有世以此谓天之助成先生之文
章者若独异于人吾谓此不足为先生异而先生能自
尽其才以善承天与者之为异也鼐少于京师识先生
时先生亦年才三十而鼐心独贵其才及先生仕至正
卿老归海上自定其文日述庵文钞四十卷见寄于金
陵发而读之自谓粗能知先生用意之深恐天下学者
卷四 第 22a 页
读先生集第叹服其美而或不明其所以美是不可自
隐其愚陋之识而不为天下明告之也若夫先生之诗
集及他著述其体虽不必尽同于古文而一以余此言
求之亦皆可得其美之大者云
小学考序
六艺者小学之事然不可尽之于小学也夫九数之精
至于推步天运冥测乎不得目睹之处遥定乎前后千
百载不接之时而不迷于冥茫不差于毫末此术家之
至学小子所必不能也夫六书之微其训诂足以辨别
传说之是非其形音上探古圣初制文字之始下贯后
隐其愚陋之识而不为天下明告之也若夫先生之诗
集及他著述其体虽不必尽同于古文而一以余此言
求之亦皆可得其美之大者云
小学考序
六艺者小学之事然不可尽之于小学也夫九数之精
至于推步天运冥测乎不得目睹之处遥定乎前后千
百载不接之时而不迷于冥茫不差于毫末此术家之
至学小子所必不能也夫六书之微其训诂足以辨别
传说之是非其形音上探古圣初制文字之始下贯后
卷四 第 22b 页
世迁移转变之得失此博闻君子好学深思者之所用
心小子所不能逮也至于礼乐则固圣贤述作之所慎
言尤不得以小学言矣然而谓之小学者制作讲明者
君子之事既成而授之使见闻之端于幼少者则小子
所能受也今夫行万里穷山海者纪其终身之所履艰
危劳苦之所仅获以告于居不出于室中者可以一日
而尽得也夫小学者固亦若是而巳秀水朱锡鬯检讨
尝作经义考载说经之书既备而不及小学今南康谢
蕴山方伯以为小学实经义之一端为论经始肇之事
且礼乐则言之大广射御则今士所不习九数则诚术
心小子所不能逮也至于礼乐则固圣贤述作之所慎
言尤不得以小学言矣然而谓之小学者制作讲明者
君子之事既成而授之使见闻之端于幼少者则小子
所能受也今夫行万里穷山海者纪其终身之所履艰
危劳苦之所仅获以告于居不出于室中者可以一日
而尽得也夫小学者固亦若是而巳秀水朱锡鬯检讨
尝作经义考载说经之书既备而不及小学今南康谢
蕴山方伯以为小学实经义之一端为论经始肇之事
且礼乐则言之大广射御则今士所不习九数则诚术
卷四 第 23a 页
家专门之所为惟书文固人人当解学者须臾不能去
非专门之事也前世好古之儒固多究心于斯至于今
日其书既众或因旧闻而增深或由创得而遇古虽其
閒粹駮浅深为者或不必尽同然而彼皆欲自为其艰
危劳苦而授小子以逸获之道其人其志固皆不可泯
也因辑汉以来言文字训诂形音之书至于今日英才
博学所撰举载于编凡若干卷名之曰小学考以补朱
氏之所未备其言笔埶八法者乃弃不录以其无关于
经学也考成以其书示某某诚嘉方伯有不遗众善采
辑之美意又以为能尽大人君子之心乃能授其教于
非专门之事也前世好古之儒固多究心于斯至于今
日其书既众或因旧闻而增深或由创得而遇古虽其
閒粹駮浅深为者或不必尽同然而彼皆欲自为其艰
危劳苦而授小子以逸获之道其人其志固皆不可泯
也因辑汉以来言文字训诂形音之书至于今日英才
博学所撰举载于编凡若干卷名之曰小学考以补朱
氏之所未备其言笔埶八法者乃弃不录以其无关于
经学也考成以其书示某某诚嘉方伯有不遗众善采
辑之美意又以为能尽大人君子之心乃能授其教于
卷四 第 23b 页
小子方伯之用心如此异日助成 国家礼乐之修其
亦有望也与嘉庆三年八月桐城姚某序
选择正宗序
天下术家之言必首以太岁为重馀术皆由太岁而生
者也有问于余者曰古太岁之法因于岁星岁星居所
次辰则太岁居辰之所合星与太岁顺逆行异而合辰
无贷岁星岁一辰而微速久则过辰故有龙度天门之
法则太岁应之百四十四年而超辰焉自汉后太岁失
超辰法是岁星太岁所居辰不与合也而术者以推吉
凶犹能验乎余曰验也夫吉凶生乎气气生乎神神生
亦有望也与嘉庆三年八月桐城姚某序
选择正宗序
天下术家之言必首以太岁为重馀术皆由太岁而生
者也有问于余者曰古太岁之法因于岁星岁星居所
次辰则太岁居辰之所合星与太岁顺逆行异而合辰
无贷岁星岁一辰而微速久则过辰故有龙度天门之
法则太岁应之百四十四年而超辰焉自汉后太岁失
超辰法是岁星太岁所居辰不与合也而术者以推吉
凶犹能验乎余曰验也夫吉凶生乎气气生乎神神生
卷四 第 24a 页
乎人心夫太岁非有形也为天之君神夫人心所向者
则君也今天下九州人人心所执为太岁在是辰者则
太岁在是辰矣人心之所不超则亦神之所不超故以
验吉凶可也虽然又有道焉天之道神而不可尽测其
气时而至时而不至今夫盛暑南向宜受气热矣而累
日北风析析而凉者有之隆冬北向宜受气寒矣而累
日南风煦煦以温者有之故天气时而不至虽以古测
太岁之术甚密而吉凶不必验也其气时而至虽以今
测太岁术甚疏而吉凶未尝不验也君子知其不可拘
干禄不回不失吾理而于术家之言亦不必故违其大
则君也今天下九州人人心所执为太岁在是辰者则
太岁在是辰矣人心之所不超则亦神之所不超故以
验吉凶可也虽然又有道焉天之道神而不可尽测其
气时而至时而不至今夫盛暑南向宜受气热矣而累
日北风析析而凉者有之隆冬北向宜受气寒矣而累
日南风煦煦以温者有之故天气时而不至虽以古测
太岁之术甚密而吉凶不必验也其气时而至虽以今
测太岁术甚疏而吉凶未尝不验也君子知其不可拘
干禄不回不失吾理而于术家之言亦不必故违其大
卷四 第 24b 页
忌而已吾乡章淮树观察多术艺兼通形家日者之言
究心为一书曰选择正宗以视余俾为之序余不能尽
通其说而推淮树著书之心欲以为人利而祛其害其
志甚美乃以余夙所持论书以为之序云
陈仰韩时文序
世之文士以文进于有司使一依古之格度枯槁孤寂
与世违远以觊见赏于俗目此亦不近人情之事矣然
遂背畔规矩蔑理弃法以趣时嗜则必不可譬如相人
者于俦类万众之中求尧颡而舜目龙章而凤姿然后
许为人固不得也若夫耸肩踰顶隐口于脐支离跛躄
究心为一书曰选择正宗以视余俾为之序余不能尽
通其说而推淮树著书之心欲以为人利而祛其害其
志甚美乃以余夙所持论书以为之序云
陈仰韩时文序
世之文士以文进于有司使一依古之格度枯槁孤寂
与世违远以觊见赏于俗目此亦不近人情之事矣然
遂背畔规矩蔑理弃法以趣时嗜则必不可譬如相人
者于俦类万众之中求尧颡而舜目龙章而凤姿然后
许为人固不得也若夫耸肩踰顶隐口于脐支离跛躄
卷四 第 25a 页
而犹为全人乎哉酌古今之宜审文质之中内足自立
外足应时士所当为如是而已休宁陈生仰韩见余于
江宁惟余言之听其为文体和而正色华而不靡足以
自立足以应时者也然生从余游十二年矣而犹困于
埸屋谓生文不善乎不然也谓其枯槁孤寂而大远于
时乎亦不然也夫草木之荣华同本而迟速异时夫守
已不变以俟时者此亦士信道笃自知明之一端也生
尚终取余言乎哉因以是书生文之首云
外足应时士所当为如是而已休宁陈生仰韩见余于
江宁惟余言之听其为文体和而正色华而不靡足以
自立足以应时者也然生从余游十二年矣而犹困于
埸屋谓生文不善乎不然也谓其枯槁孤寂而大远于
时乎亦不然也夫草木之荣华同本而迟速异时夫守
已不变以俟时者此亦士信道笃自知明之一端也生
尚终取余言乎哉因以是书生文之首云
卷四 第 25b 页
卷四 第 1a 页
惜抱轩诗集四
古体三十首
题合箫楼槁
国风有正变用冠皆妇人德载重一世美言播千春江
山壮龙虎人物渺荆榛卓玆白发嫠养志忘贱贫濡翰
写胸怀皎月升秋旻感激或哀怨终无俗淄磷二班汉
东西异彼蔡与甄何况竞宫体绮丽玉台新少游咏芍
药蔑与昌黎伦异哉女郎诗于今论过秦
宿摄山幽居僧舍次日略览山中诸胜逮暮遂归
五月暑未甚况经新雨馀摄山若云起飘然望远墟出
古体三十首
题合箫楼槁
国风有正变用冠皆妇人德载重一世美言播千春江
山壮龙虎人物渺荆榛卓玆白发嫠养志忘贱贫濡翰
写胸怀皎月升秋旻感激或哀怨终无俗淄磷二班汉
东西异彼蔡与甄何况竞宫体绮丽玉台新少游咏芍
药蔑与昌黎伦异哉女郎诗于今论过秦
宿摄山幽居僧舍次日略览山中诸胜逮暮遂归
五月暑未甚况经新雨馀摄山若云起飘然望远墟出
卷四 第 1b 页
郭偕好事入谷扣幽居日晡禽声凉崦风迓篮舆万树
欹涧壑一镫耿轩疏夜幮傍佛龛晚案得山蔬云白绿
林外鸟啼朝日初推枕靧清泉杖策曳轻裾杂石拥树
根万叠云涛如穿径石云中杳然疑蹑虚法刹引遐历
宫树亦瞻诸高松荫暍行清若循阶除亭午不逢客
寂尔惟钟鱼回首金碧转始知山径纡耸望最高峰筋
力乏升岨循年嗟老矣视日盍归欤复向山僧约期余
岩桂舒
九月八日偕叶治三陈硕士从弟仪筐侄彦卬谒
明孝陵游览灵谷寺晤其方丈僧祇园
欹涧壑一镫耿轩疏夜幮傍佛龛晚案得山蔬云白绿
林外鸟啼朝日初推枕靧清泉杖策曳轻裾杂石拥树
根万叠云涛如穿径石云中杳然疑蹑虚法刹引遐历
宫树亦瞻诸高松荫暍行清若循阶除亭午不逢客
寂尔惟钟鱼回首金碧转始知山径纡耸望最高峰筋
力乏升岨循年嗟老矣视日盍归欤复向山僧约期余
岩桂舒
九月八日偕叶治三陈硕士从弟仪筐侄彦卬谒
明孝陵游览灵谷寺晤其方丈僧祇园
卷四 第 2a 页
万事靡弗改谁能测所终蒋山自齐梁幢盖浮屠宫安
知明祖宅毁塔迁志公何怪三百年寝阙生蒿蓬我来
谒松下黄槁閒霜丛故事识已少今 帝德良隆守
吏卫樵苏金碧馀穹窿环峰嶂东南西眺旷青空郭外
隐大江杳来逝无穷杖策越断桥攀跻入岩东密树欲
无径凉飙激榛中颓垣外巳尽立殿中犹雄想见徙建
初颇极匠制工老僧为设餐共语斜阳红窴彼万古怀
企此三幡通人归壑谷闭深翠澹濛濛林杪馀塔顶盘
鹘下秋风
良医行赠泾阳张孝廉(菊)
知明祖宅毁塔迁志公何怪三百年寝阙生蒿蓬我来
谒松下黄槁閒霜丛故事识已少今 帝德良隆守
吏卫樵苏金碧馀穹窿环峰嶂东南西眺旷青空郭外
隐大江杳来逝无穷杖策越断桥攀跻入岩东密树欲
无径凉飙激榛中颓垣外巳尽立殿中犹雄想见徙建
初颇极匠制工老僧为设餐共语斜阳红窴彼万古怀
企此三幡通人归壑谷闭深翠澹濛濛林杪馀塔顶盘
鹘下秋风
良医行赠泾阳张孝廉(菊)
卷四 第 2b 页
自古良医多出秦孝廉晚出当其伦授受无从古术绝
山川灵异能通神一战燕山屈群士殿侧裁文奏 天
子(君中已酉顺天乡试/是岁/诏更试宫内)谓知弓冶继家声孰料刀圭起
人死江山地有金陵壮万室曾城压江上乃翁强项困
为宰令子活人譬良相经营智出非禁方痛瘝情切方
无恙老夫卧病常兼旬赖子每过情愈亲巳信发蓍遄
有喜况闻快论伛可伸君家孝友称义门 诏书褒使
薄夫敦乃翁行古非俗吏馀庆那不遗后昆帝所谐声
待韶夏天池奋翼须鹏鲲地中生木象慎德况年甫逾
冠加元术如和扁固小技文高潘陆犹无论巀辥终南
山川灵异能通神一战燕山屈群士殿侧裁文奏 天
子(君中已酉顺天乡试/是岁/诏更试宫内)谓知弓冶继家声孰料刀圭起
人死江山地有金陵壮万室曾城压江上乃翁强项困
为宰令子活人譬良相经营智出非禁方痛瘝情切方
无恙老夫卧病常兼旬赖子每过情愈亲巳信发蓍遄
有喜况闻快论伛可伸君家孝友称义门 诏书褒使
薄夫敦乃翁行古非俗吏馀庆那不遗后昆帝所谐声
待韶夏天池奋翼须鹏鲲地中生木象慎德况年甫逾
冠加元术如和扁固小技文高潘陆犹无论巀辥终南
卷四 第 3a 页
气未巳当今相国诚贤矣安知人无迈古才更与成周
闳散比老夫未死得君医拭目人閒有见时愿子勉学
致其大一世膏肓皆可治
与张荷塘论诗
薰莸非同根鹓鸱岂并处欲作古贤辞先弃凡俗语青
岩万仞立丹凤千里翥宝气照山川芳华出雾雨快此
大美聚亦使小拙妩浅易询灶妪险怪趋虬户焉知难
易外横纵入规矩小黠弄狡狯窥隙目用鼠不知虎视
雄一啸风林莽哓哓杂市井喁喁媚儿女至言将不出
曩哲遭腹侮谓获昔未搜颇疑今者愈嗟哉余病耄柰
闳散比老夫未死得君医拭目人閒有见时愿子勉学
致其大一世膏肓皆可治
与张荷塘论诗
薰莸非同根鹓鸱岂并处欲作古贤辞先弃凡俗语青
岩万仞立丹凤千里翥宝气照山川芳华出雾雨快此
大美聚亦使小拙妩浅易询灶妪险怪趋虬户焉知难
易外横纵入规矩小黠弄狡狯窥隙目用鼠不知虎视
雄一啸风林莽哓哓杂市井喁喁媚儿女至言将不出
曩哲遭腹侮谓获昔未搜颇疑今者愈嗟哉余病耄柰
卷四 第 3b 页
此众簧鼓弦上矢难留蓄愤终一吐不期得吾心君先
树帜羽将埽妄且庸略示白与甫病几偶对论阳气上
眉宇东南百俊彦解者未十五寡和君勿嫌终世一仰
俯有得昔几人屈指君试数
访坳堂观察于城南宝光寺释皓清亦至读观察
近诗数十首雨中共至皇姑寺作诗二首
江雾带长干南望尽苍碧何处使君居空山少人迹东
风㲹林影径草含新色数转造精庐遂尔逢巾舄漠漠
寒云光幽幽丈室白山僧共披帷飞雨飒沾席清言接
今玆高文自曩昔真性不容遏笔墨偶流溢结习诚未
树帜羽将埽妄且庸略示白与甫病几偶对论阳气上
眉宇东南百俊彦解者未十五寡和君勿嫌终世一仰
俯有得昔几人屈指君试数
访坳堂观察于城南宝光寺释皓清亦至读观察
近诗数十首雨中共至皇姑寺作诗二首
江雾带长干南望尽苍碧何处使君居空山少人迹东
风㲹林影径草含新色数转造精庐遂尔逢巾舄漠漠
寒云光幽幽丈室白山僧共披帷飞雨飒沾席清言接
今玆高文自曩昔真性不容遏笔墨偶流溢结习诚未
卷四 第 4a 页
忘固巳遗喧寂诛茅钟阜巅邀君共晨夕
树引南冈升云垂午光晦披衣细雨中曳杖荒林外企
彼建琳宫远矣自前代庭围青竹幽石倚红墙坏危阁
堕泠风空棂塞寒霭列架备龙藏展读吾未逮所欣道
人韵敷坐肃相对
偕方坳堂登牛头回至献花岩宿幽栖寺
昨雨竟夕䢅未休与君宿约登牛头我怯欲止君意锐
中道稍幸霾云收山阴转至南涧曲佛宫上倚云峰稠
八门阶磴凿苍翠两阑松桂交龙虬十围银杏穿入地
再出若济兴陶邱沾衣尚有林雨隳拄杖且趁石径幽
树引南冈升云垂午光晦披衣细雨中曳杖荒林外企
彼建琳宫远矣自前代庭围青竹幽石倚红墙坏危阁
堕泠风空棂塞寒霭列架备龙藏展读吾未逮所欣道
人韵敷坐肃相对
偕方坳堂登牛头回至献花岩宿幽栖寺
昨雨竟夕䢅未休与君宿约登牛头我怯欲止君意锐
中道稍幸霾云收山阴转至南涧曲佛宫上倚云峰稠
八门阶磴凿苍翠两阑松桂交龙虬十围银杏穿入地
再出若济兴陶邱沾衣尚有林雨隳拄杖且趁石径幽
卷四 第 4b 页
深洞传为辟支坐小沼或记昭明游世往荒昧不可辩
登冢一俯千山周东来句曲气咫尺大江三面环如钩
仰思万古正惝恍飞乌忽逝投沧洲下践僧廊出门外
危循鸟道升东陬献花岩居万木杪片壤劣架悬钟楼
其时山花开且落枝閒偶复闻啁啾回视来径杳修曲
山光金碧交相浮幽栖寺近暮投宿林深雾暗风飕飗
道人昔处此石窟远有望气来相求廓然无圣乃家法
金屑虽贵宁居眸尚有佛见师所斥了无一法今何修
嗟予与子厌尘壒但云芒屩贤鸣驺若寻第一微妙义
岂于喧寂论谁优山僧煮笋春米熟虎跑泉瀹香盈瓯
登冢一俯千山周东来句曲气咫尺大江三面环如钩
仰思万古正惝恍飞乌忽逝投沧洲下践僧廊出门外
危循鸟道升东陬献花岩居万木杪片壤劣架悬钟楼
其时山花开且落枝閒偶复闻啁啾回视来径杳修曲
山光金碧交相浮幽栖寺近暮投宿林深雾暗风飕飗
道人昔处此石窟远有望气来相求廓然无圣乃家法
金屑虽贵宁居眸尚有佛见师所斥了无一法今何修
嗟予与子厌尘壒但云芒屩贤鸣驺若寻第一微妙义
岂于喧寂论谁优山僧煮笋春米熟虎跑泉瀹香盈瓯
卷四 第 5a 页
镫前饱食放头睡起看杲日青天流
瞻园松石歌为陈东浦方伯作
昔有淮淝帝起凌江东金陵始建吴王宫苍松白石传
是宋元蓄位置乃在西园中是时招徕天下雄游赏时
与匹士同谋画纷纶史述不可尽故物矗立皆英风蒋
山南徙新宫卫松石遗在中山第君臣际遇自当年景
物萧疏成异世我朝奄抚江南陲大功坊设行省司人
言江宁使院天下冠日月烟霞生古姿 翠华临锡瞻
园字松石光辉又一时此邦有宅城西面六朝松石名
尝擅渔洋司李为题诗贱子少年曾一见四十年来古
瞻园松石歌为陈东浦方伯作
昔有淮淝帝起凌江东金陵始建吴王宫苍松白石传
是宋元蓄位置乃在西园中是时招徕天下雄游赏时
与匹士同谋画纷纶史述不可尽故物矗立皆英风蒋
山南徙新宫卫松石遗在中山第君臣际遇自当年景
物萧疏成异世我朝奄抚江南陲大功坊设行省司人
言江宁使院天下冠日月烟霞生古姿 翠华临锡瞻
园字松石光辉又一时此邦有宅城西面六朝松石名
尝擅渔洋司李为题诗贱子少年曾一见四十年来古
卷四 第 5b 页
松死三品石徙金坛县呜呼于文襄没乃返故乡何尝
得一日幅巾屣履苔石旁人事兴衰变倏忽古迹销磨
多慨慷岂如使院长清秘冠盖频誇松石异自昔元依
天子家于今尚托诸侯帅使君动法前贤事文章可传
政可嗣倚石松前听松吹谢公哀乐羊公泪好诵甘棠
召伯诗休偕异石菱溪记露砌风轩携酒尊更邀白发
醉芳园古今事往都须置松石之閒别有论
雨晴出庐江寄诸同学
北风夜甚厉急雨鸣淙潺大树俯惊波连舫缆其閒崩
腾势欲往撼拒力何艰势极晓应衰柳叶摇翩翾柔桡
得一日幅巾屣履苔石旁人事兴衰变倏忽古迹销磨
多慨慷岂如使院长清秘冠盖频誇松石异自昔元依
天子家于今尚托诸侯帅使君动法前贤事文章可传
政可嗣倚石松前听松吹谢公哀乐羊公泪好诵甘棠
召伯诗休偕异石菱溪记露砌风轩携酒尊更邀白发
醉芳园古今事往都须置松石之閒别有论
雨晴出庐江寄诸同学
北风夜甚厉急雨鸣淙潺大树俯惊波连舫缆其閒崩
腾势欲往撼拒力何艰势极晓应衰柳叶摇翩翾柔桡
卷四 第 6a 页
荡春渚芳草被澄湾重阴既荡涤丹霞忽斑斑舟进暮
未休野日澹以閒回首碧林外数点龙舒山邈彼二三
子送我出柴关神会无远近道合非附攀母以损夷怿
属念为衰颜
舟中漫兴
终朝风有常百里溪多曲屡使帆起落一若路来复春
气澹多阴四顾垂连绿草径人独行田家麦并熟属此
旅与居同寄光阴速遇物皆可欣乘化孰非足暧倚舡
窗清展册呼儿读
舣旧县
未休野日澹以閒回首碧林外数点龙舒山邈彼二三
子送我出柴关神会无远近道合非附攀母以损夷怿
属念为衰颜
舟中漫兴
终朝风有常百里溪多曲屡使帆起落一若路来复春
气澹多阴四顾垂连绿草径人独行田家麦并熟属此
旅与居同寄光阴速遇物皆可欣乘化孰非足暧倚舡
窗清展册呼儿读
舣旧县
卷四 第 6b 页
清江静无风晓岸初上日高下云影合远近山青出连
舫缆尽解孤舟饭未毕觕涉齐物旨旷慕养生术逐事
偶在途澹怀犹一室复此对清远未应嫌迟疾顾与渔
父言仰送飞鸟逸又㲹沧波东聊作前游述
题陈硕士母鲁恭人端居课子图
我识夫人夫朝衫托京国继遇夫人弟幅巾江水北自
始逮今玆春秋三十易当时谈宴末偶及中闺德仪容
黯终掩吾友亦远隔遥想琴瑟哀与彼同生戚徒存四
尺纸绘作镫火夕慈母如师严雒诵殷四壁图中最稚
儿玉立今八尺挂席出彭蠡就我同书策万卷容可收
舫缆尽解孤舟饭未毕觕涉齐物旨旷慕养生术逐事
偶在途澹怀犹一室复此对清远未应嫌迟疾顾与渔
父言仰送飞鸟逸又㲹沧波东聊作前游述
题陈硕士母鲁恭人端居课子图
我识夫人夫朝衫托京国继遇夫人弟幅巾江水北自
始逮今玆春秋三十易当时谈宴末偶及中闺德仪容
黯终掩吾友亦远隔遥想琴瑟哀与彼同生戚徒存四
尺纸绘作镫火夕慈母如师严雒诵殷四壁图中最稚
儿玉立今八尺挂席出彭蠡就我同书策万卷容可收
卷四 第 7a 页
熊丸不复得我闻画阏氏泣涕甘泉侧憬彼休屠子忠
孝汉庭则何况传经家不匮名当赫又闻悲思者不可
为太息怜吾失母雏丱发初覆额奄垂二十年感伤衰
鬓白
金麓村招游莫愁湖偕浦柳愚毛俟园陈硕士醉
中作歌
四月春风犹未巳吹荡湖烟与湖水水上青山何所似
拥髻莫愁明镜里风生水轩三面回白鹭凫鹥空际来
山光半入城囊括湖影全将天荡开当轩俯仰人閒世
莫愁尚得留名字坐上山川处处奇胸中今古时时至
孝汉庭则何况传经家不匮名当赫又闻悲思者不可
为太息怜吾失母雏丱发初覆额奄垂二十年感伤衰
鬓白
金麓村招游莫愁湖偕浦柳愚毛俟园陈硕士醉
中作歌
四月春风犹未巳吹荡湖烟与湖水水上青山何所似
拥髻莫愁明镜里风生水轩三面回白鹭凫鹥空际来
山光半入城囊括湖影全将天荡开当轩俯仰人閒世
莫愁尚得留名字坐上山川处处奇胸中今古时时至
卷四 第 7b 页
君不见英雄谁似中山王一枰昔对明高皇山阴墅赌
谢太傅肥牛亭赐张安昌徐氏到今取湖税轶事传或
非荒唐轶事纵传何必详元功极贵同泯亡运尽勋华
亦鸟灭时来屠贩皆龙骧春水满时春草长湖波澹淡
漂夕阳欲唤莫愁歌一曲四坐宾客各尽觞颠毛日夜
生秋霜何暇远计千载事石室金匮求芬芳
题胡山甫不浪舟记后
便门将渡楼舡津御史欲以血污轮船危桥安称晓人
宁知三峡远导岷负舟麾斥黄龙驯人生自贵此有身
正恐畏途出床茵至人平视夷险均覆却不入操舟神
谢太傅肥牛亭赐张安昌徐氏到今取湖税轶事传或
非荒唐轶事纵传何必详元功极贵同泯亡运尽勋华
亦鸟灭时来屠贩皆龙骧春水满时春草长湖波澹淡
漂夕阳欲唤莫愁歌一曲四坐宾客各尽觞颠毛日夜
生秋霜何暇远计千载事石室金匮求芬芳
题胡山甫不浪舟记后
便门将渡楼舡津御史欲以血污轮船危桥安称晓人
宁知三峡远导岷负舟麾斥黄龙驯人生自贵此有身
正恐畏途出床茵至人平视夷险均覆却不入操舟神
卷四 第 8a 页
杆匜江海云霞巾冯夷肩吾与我邻六合一室谁疏亲
欧阳画舫斋名新自记夸述草木春凭栏四望疑涟沦
所言枝叶非本真君斋继作义相循平生未与君主宾
有斋亦未逝其陈读君两记拟欧伦贤子求书意颇谆
跋尾君见或不嗔邈哉欧子不可询
王石丈得异石于莫愁湖余名之坐龙石戏为作
歌
洞庭雷风夜中起飞度崤潼战泾水归来歌吹月明中
贵主轻绡泣泪红欢乐悲哀一朝尽宝珠献得无生忍
归坐深渊情自枯谁能出此定跏趺莫愁湖影涵秋月
欧阳画舫斋名新自记夸述草木春凭栏四望疑涟沦
所言枝叶非本真君斋继作义相循平生未与君主宾
有斋亦未逝其陈读君两记拟欧伦贤子求书意颇谆
跋尾君见或不嗔邈哉欧子不可询
王石丈得异石于莫愁湖余名之坐龙石戏为作
歌
洞庭雷风夜中起飞度崤潼战泾水归来歌吹月明中
贵主轻绡泣泪红欢乐悲哀一朝尽宝珠献得无生忍
归坐深渊情自枯谁能出此定跏趺莫愁湖影涵秋月
卷四 第 8b 页
道是龙宫光贝阙探得骊珠何足奇迎将室内坐之而
袍笏下拜情未已俨如共浴咸池底窗前咏作苍龙鸣
走避定使诸梁惊烟雾绕阶还吐润或将霖雨为苍生
马雨耕住相图
自有天地驱羲娥风云变灭流江河我昔婴稚今发皤
如箭逝弩丝运梭直逮建翣嘶虞歌焉得停晷容婆娑
君取住义将云何君言变者自迁讹有不变者常无他
心如死灰身槁柯所住非中非四阿须弥蚊睫谁么么
稊米万物非寡多万劫靡辨于刹那了无未来与已过
此为住义奚可诃我闻尘根相荡磨应无所住传佛陀
袍笏下拜情未已俨如共浴咸池底窗前咏作苍龙鸣
走避定使诸梁惊烟雾绕阶还吐润或将霖雨为苍生
马雨耕住相图
自有天地驱羲娥风云变灭流江河我昔婴稚今发皤
如箭逝弩丝运梭直逮建翣嘶虞歌焉得停晷容婆娑
君取住义将云何君言变者自迁讹有不变者常无他
心如死灰身槁柯所住非中非四阿须弥蚊睫谁么么
稊米万物非寡多万劫靡辨于刹那了无未来与已过
此为住义奚可诃我闻尘根相荡磨应无所住传佛陀
卷四 第 9a 页
须菩提闻涕滂沱今始知道异昔科况君涉世犹同波
画成戴发为优婆忽然念起火焚和恐君禅病容未瘥
因言生义皆网罗住与不住同偏颇更请断臂求达摩
秋斋有述
雨歇朝暾时风来廪秋候楼上倚层轩城端见重岫楚
树远连空江云澹横昼芳桂已繁英丛兰犹一秀幽居
谢物喧孤赏欣良觏幸无好爵縻终却多文富渊乎象
帝先旷矣发吾覆宁执近名心翻求百年后
游摄山二首(古佛庵有明太祖御容)
学道苦不深尘扰辄有损所赖行游趣养真复吾本况
画成戴发为优婆忽然念起火焚和恐君禅病容未瘥
因言生义皆网罗住与不住同偏颇更请断臂求达摩
秋斋有述
雨歇朝暾时风来廪秋候楼上倚层轩城端见重岫楚
树远连空江云澹横昼芳桂已繁英丛兰犹一秀幽居
谢物喧孤赏欣良觏幸无好爵縻终却多文富渊乎象
帝先旷矣发吾覆宁执近名心翻求百年后
游摄山二首(古佛庵有明太祖御容)
学道苦不深尘扰辄有损所赖行游趣养真复吾本况
卷四 第 9b 页
玆绝静丽深谷抱重巘始寻寺钟来回视村径远怪石
倚礀兴奇柯冒岩偃幽日暧疏照流籁逝忽返偶接道
人谈世外情亦悃久处山气寒眺尽夕阳晚鸟宿人语
绝暗响无一遁圆月见松上长影散偃蹇邈当遗视听
于法求奥梱达彼无生寂见玆有物掍岂必闭石窟没
齿食芝菌
凿石龛像佛远自齐梁为累世导师居龙象固有仪何
意入僧室隆准乃可窥当时平僣乱四海诚福禔所嗟
攀龙鳞十九遭焚㱦战兢展遗像目角流千铍想见刘
宋辈日侍岂不危篝火息夜榻闻钟逐䢅麋朝日草露
倚礀兴奇柯冒岩偃幽日暧疏照流籁逝忽返偶接道
人谈世外情亦悃久处山气寒眺尽夕阳晚鸟宿人语
绝暗响无一遁圆月见松上长影散偃蹇邈当遗视听
于法求奥梱达彼无生寂见玆有物掍岂必闭石窟没
齿食芝菌
凿石龛像佛远自齐梁为累世导师居龙象固有仪何
意入僧室隆准乃可窥当时平僣乱四海诚福禔所嗟
攀龙鳞十九遭焚㱦战兢展遗像目角流千铍想见刘
宋辈日侍岂不危篝火息夜榻闻钟逐䢅麋朝日草露
卷四 第 10a 页
閒往读始兴碑嘅叹阅千古谁识无成亏
乙卯二月望夜与胡豫生同住憨幢和尚慈济寺
观月有咏
夕阴连远麓岚翠敛高岑新月吐岩缺先照寺西林篮
舆转重障杳度碧溪深春树叶未多疏影落衣襟佛宫
坐遥夜妙义托幽寻上眺层阁晖下步重阶琳素魄行
无极光霁旷来临本非有择照安知受者钦文学俊才
笔禅悦亦所歆余衰邈违世慕道恐弗任非徒遣烦虑
更当遗赏心阇黎净业就结习犹讴吟共会忘言契何
嫌金玉音
乙卯二月望夜与胡豫生同住憨幢和尚慈济寺
观月有咏
夕阴连远麓岚翠敛高岑新月吐岩缺先照寺西林篮
舆转重障杳度碧溪深春树叶未多疏影落衣襟佛宫
坐遥夜妙义托幽寻上眺层阁晖下步重阶琳素魄行
无极光霁旷来临本非有择照安知受者钦文学俊才
笔禅悦亦所歆余衰邈违世慕道恐弗任非徒遣烦虑
更当遗赏心阇黎净业就结习犹讴吟共会忘言契何
嫌金玉音
卷四 第 10b 页
三月九日郑三云通守邀于隐仙庵看牡丹竟日
翼日雨毛俟园复邀同往赋呈两君
幕府山头天接水千古英雄此中死惟有东风岁岁来
石头城下纷红紫人生何日不当醉何处花开不可喜
况惜晚春馀几日更对奇葩翻万蕊郑侯年少发新硎
毛子老儒钻故纸同欣就我如菖歜并道爱花入骨髓
昨携天香归满𥚑今踏红云重曳履明妆巳看照晴熏
深晕复怜含雨泚桑根三宿固惭僧羊肉慕膻终胜蚁
华阳真逸来句曲人道此閒尝隐几齐宫梁苑今何在
况溯神仙真脱屣道人疑是殷七七能使荆榛变罗绮
翼日雨毛俟园复邀同往赋呈两君
幕府山头天接水千古英雄此中死惟有东风岁岁来
石头城下纷红紫人生何日不当醉何处花开不可喜
况惜晚春馀几日更对奇葩翻万蕊郑侯年少发新硎
毛子老儒钻故纸同欣就我如菖歜并道爱花入骨髓
昨携天香归满𥚑今踏红云重曳履明妆巳看照晴熏
深晕复怜含雨泚桑根三宿固惭僧羊肉慕膻终胜蚁
华阳真逸来句曲人道此閒尝隐几齐宫梁苑今何在
况溯神仙真脱屣道人疑是殷七七能使荆榛变罗绮
卷四 第 11a 页
被恼少陵柯用诉乐死右军差有旨隐仙庵外台城路
我购一[𨴻]家可徙落花风尽草如茵更吊紏阳挂残垒
景阳钟歌
景阳山作元嘉帝逸游已匮民生计累世增加到齐武
采集良家万佳丽朝朝从猎向琅琊夜夜严妆看星嘒
端门钟远禁庭幽此时别起景阳楼万钧猛虡悬云陛
五夜蒲牢惊翠帱永明英主犹为此何怪黄奴极淫侈
迄今偃卧对斜阳却想雄鸣流结绮无射心疾事当戒
有国色荒宁不陀迹同潘岳吊乘风理异周官命凫氏
昔者宋武战胜收金墉西京笋虡迁江东别命率天千
我购一[𨴻]家可徙落花风尽草如茵更吊紏阳挂残垒
景阳钟歌
景阳山作元嘉帝逸游已匮民生计累世增加到齐武
采集良家万佳丽朝朝从猎向琅琊夜夜严妆看星嘒
端门钟远禁庭幽此时别起景阳楼万钧猛虡悬云陛
五夜蒲牢惊翠帱永明英主犹为此何怪黄奴极淫侈
迄今偃卧对斜阳却想雄鸣流结绮无射心疾事当戒
有国色荒宁不陀迹同潘岳吊乘风理异周官命凫氏
昔者宋武战胜收金墉西京笋虡迁江东别命率天千
卷四 第 11b 页
五百大钟引出温洛中当时物有故都思谅与隋陈情
不同台城自入韩擒虎废彻雕梁倾反宇坐视宏钟弃
平楚竟郁奇声不可闻定知伟器难为树或言此钟诚
有神霜日駮炙长如新草閒时起光璘㻞不许中宵轻
卧人我悲亡国此遗迹闻见要留戒淫僻不然镕毁用
之何足惜
金麓村招同浦柳愚毛俟园宗棠圃饮莫愁湖亭
作此呈诸君
往者此荒庵吾侪已来眺但欣云木妍一览湖山妙楼
观俄修饬棂槛悉光耀既便陟巡游益足展谈笑博士
不同台城自入韩擒虎废彻雕梁倾反宇坐视宏钟弃
平楚竟郁奇声不可闻定知伟器难为树或言此钟诚
有神霜日駮炙长如新草閒时起光璘㻞不许中宵轻
卧人我悲亡国此遗迹闻见要留戒淫僻不然镕毁用
之何足惜
金麓村招同浦柳愚毛俟园宗棠圃饮莫愁湖亭
作此呈诸君
往者此荒庵吾侪已来眺但欣云木妍一览湖山妙楼
观俄修饬棂槛悉光耀既便陟巡游益足展谈笑博士
卷四 第 12a 页
信好客先后再承召风日快今美岁月忘昔趭巳逾楝
花残未逮黄梅摽千林敷盛绿环堤乱芦藋昼阴风气
疏遥青见群峤烟深出鹭翔波静响鱼跳近槛种荷蕖
翠叶始扬翘虽未吐含葩香已袭肌窍良取富流览岂
病隘渔钓地运有盛衰人事孰先料亡国感六朝登楼
凭四徼帆转清淮长城倚石头峭傥来遽舜禹运丧奚
羿浇缅思徐中山大功过卫骠以智仅自全终始明高
庙当世诸文儒岂特冠遭溺事往多可伤迹存聊一吊
诸君采鸾凰卑栖比鹪鹩久知投闲散大胜执机要鄙
人谢局束觕得展吟啸所贵鼓缶歌宁惜举杯釂旷荡
花残未逮黄梅摽千林敷盛绿环堤乱芦藋昼阴风气
疏遥青见群峤烟深出鹭翔波静响鱼跳近槛种荷蕖
翠叶始扬翘虽未吐含葩香已袭肌窍良取富流览岂
病隘渔钓地运有盛衰人事孰先料亡国感六朝登楼
凭四徼帆转清淮长城倚石头峭傥来遽舜禹运丧奚
羿浇缅思徐中山大功过卫骠以智仅自全终始明高
庙当世诸文儒岂特冠遭溺事往多可伤迹存聊一吊
诸君采鸾凰卑栖比鹪鹩久知投闲散大胜执机要鄙
人谢局束觕得展吟啸所贵鼓缶歌宁惜举杯釂旷荡
卷四 第 12b 页
望无垠徘徊待斜照
跋马雨耕破舟诗后
大禹昔导江志济昏垫骖中流龙负舟圣心坚不撼其
馀涉川民临涛辄叹感欲停苦不得岂尽负勇胆嗟子
前时归妻病卧床毯仓卒往视之别我执手寁石头帆
北张天门日西晻知止信不殆贪进意犹欿风利急上
驶石险藏下黮苟非神灵祐巳入蛟龙啖矶巨夜复昏
舟破木仅揽念与子相亲岁月溯髦髧白发终牖下固
当埋坎窞焉可葬洪涛含珠不投颌始闻涕为㫬再见
衷始惔憙子命才脱高吟味已醰得丧似失马甘苦类
跋马雨耕破舟诗后
大禹昔导江志济昏垫骖中流龙负舟圣心坚不撼其
馀涉川民临涛辄叹感欲停苦不得岂尽负勇胆嗟子
前时归妻病卧床毯仓卒往视之别我执手寁石头帆
北张天门日西晻知止信不殆贪进意犹欿风利急上
驶石险藏下黮苟非神灵祐巳入蛟龙啖矶巨夜复昏
舟破木仅揽念与子相亲岁月溯髦髧白发终牖下固
当埋坎窞焉可葬洪涛含珠不投颌始闻涕为㫬再见
衷始惔憙子命才脱高吟味已醰得丧似失马甘苦类
卷四 第 13a 页
食榄人生托大化阴阳听舒惨脩短要有命不系避与
敢食案寝席閒或逾锋锐憯不见王会稽誓墓避世坎
岷峨万里外欲溯三峡览世情外益忘道味中愈憺子
置青溪宅吾将共铅椠不然棹渔舟相从八葭菼更与
傲风涛衣蓑食藜糁
梅石居松化石印歌
深谷立龙爪矛戟风雨电雷汹拒格电归雷散自吟风
韵八箫韶殷山泽有脂不流作虎魄反真凝髓成霜白
一朝劫至遭樵斤持与市人呼作石梅子怀玉披褐衣
弄印成刓自诧希嗟余秃颠眊视微取广多识朝扣扉
敢食案寝席閒或逾锋锐憯不见王会稽誓墓避世坎
岷峨万里外欲溯三峡览世情外益忘道味中愈憺子
置青溪宅吾将共铅椠不然棹渔舟相从八葭菼更与
傲风涛衣蓑食藜糁
梅石居松化石印歌
深谷立龙爪矛戟风雨电雷汹拒格电归雷散自吟风
韵八箫韶殷山泽有脂不流作虎魄反真凝髓成霜白
一朝劫至遭樵斤持与市人呼作石梅子怀玉披褐衣
弄印成刓自诧希嗟余秃颠眊视微取广多识朝扣扉
卷四 第 13b 页
脩短较石焉敢几万物出机还入机狡猾变化奚是非
王秋史二十四泉草堂图
济南南山立苍玉珠散膏渟绕其足忆循秋水就荒陂
惟见昏烟挂乔木不见诗人旧草堂百年图画展沧浪
低徊翰墨前贤在随卷云烟入渺茫
题叶君云海移情图叶君字芥一
我昔身在黄山边青天无翳朝日鲜白云足下横铺绵
弥满万谷为一渊乱峰飞来无所缘荡摇欲定未定然
高者百丈卑一卷惊呼众观足未旋微风巳动云升迁
苍岩露足藏其巅山灵变异理幽元默存在胸逾八年
王秋史二十四泉草堂图
济南南山立苍玉珠散膏渟绕其足忆循秋水就荒陂
惟见昏烟挂乔木不见诗人旧草堂百年图画展沧浪
低徊翰墨前贤在随卷云烟入渺茫
题叶君云海移情图叶君字芥一
我昔身在黄山边青天无翳朝日鲜白云足下横铺绵
弥满万谷为一渊乱峰飞来无所缘荡摇欲定未定然
高者百丈卑一卷惊呼众观足未旋微风巳动云升迁
苍岩露足藏其巅山灵变异理幽元默存在胸逾八年
卷四 第 14a 页
叶君好云挥五弦自言冥会如海壖伯牙移情于成连
千载合辙容有焉图其髣髴妙不传我怅前游隔苍烟
题诗寄思清不眠
朱白泉观察以其先都统公指画登山虎见示因
题长句
飒动秋山万枝响寒云四野当空上歘歙沙砾走林莽
阴森虎出睛睒朗峰高欲升短颔仰卧枝交戟压前掌
耸身距跃踰十丈不知都统何处看指端尽得雄威象
想玆暗谷下志在千仞冈隅目眈顾周四方不屑俯立
同豺狼又疑郡州贤牧守政成渡江驱猛兽平地不复
千载合辙容有焉图其髣髴妙不传我怅前游隔苍烟
题诗寄思清不眠
朱白泉观察以其先都统公指画登山虎见示因
题长句
飒动秋山万枝响寒云四野当空上歘歙沙砾走林莽
阴森虎出睛睒朗峰高欲升短颔仰卧枝交戟压前掌
耸身距跃踰十丈不知都统何处看指端尽得雄威象
想玆暗谷下志在千仞冈隅目眈顾周四方不屑俯立
同豺狼又疑郡州贤牧守政成渡江驱猛兽平地不复
卷四 第 14b 页
食牲畜奔上高岩取鼯狖转径掉尾直似竿攀崖过迹
深如臼都统固国彦指画亦有神一㡠上进 天子珍
八十筋骨健濡墨每觉壮气振遽现活虎惊颦眒文采
斑斑逮子孙我从三世接交亲留遗墨宝容窥觇回首
登堂四十春我老吟诗转寒乞骤瞻壮虎心震慄观察
家声继玆日勉为累叶之虎臣独立草閒狐兔不容出
喜陈硕士至舍有诗见贻荅之四十韵
初冬言趋家霜风陨门柳仲冬擢槁柯倚门时出首望
子逾彭蠡计日当至否远惟古圣籍义富若渊薮鲰生
非宏知钻研百代后譬如物有十或取一遗九虽然窃
深如臼都统固国彦指画亦有神一㡠上进 天子珍
八十筋骨健濡墨每觉壮气振遽现活虎惊颦眒文采
斑斑逮子孙我从三世接交亲留遗墨宝容窥觇回首
登堂四十春我老吟诗转寒乞骤瞻壮虎心震慄观察
家声继玆日勉为累叶之虎臣独立草閒狐兔不容出
喜陈硕士至舍有诗见贻荅之四十韵
初冬言趋家霜风陨门柳仲冬擢槁柯倚门时出首望
子逾彭蠡计日当至否远惟古圣籍义富若渊薮鲰生
非宏知钻研百代后譬如物有十或取一遗九虽然窃
卷四 第 15a 页
自欣千金享家帚执裾时语人充耳莫为取独子甚见
阿戒车屡载糗就我金陵馆居我西序牖往复意属厌
忘餐尝及酉怀此三改岁述别自癸丑今夏寄书说定
当访衰叟起帆盱江曲款户龙眠口季冬霜雪霁薄暮
客造霤蜡梅红烛下胆瓶灿金扣竟得展一笑共此篘
新酒人生乐莫乐久别还执手况日迫桑榆小聚那易
有呼我稚孙前俾子问名某俯仰人閒士感叹及贤舅
我出铭墓文尔读目泫浏新诗情邃切见贻媲琼玖弸
中子多文昃离吾鼓缶敢谓横海鳞制以寡妇笱频年
洪州试似不辨稂莠升牒名九十子璞乃未剖所贵士
阿戒车屡载糗就我金陵馆居我西序牖往复意属厌
忘餐尝及酉怀此三改岁述别自癸丑今夏寄书说定
当访衰叟起帆盱江曲款户龙眠口季冬霜雪霁薄暮
客造霤蜡梅红烛下胆瓶灿金扣竟得展一笑共此篘
新酒人生乐莫乐久别还执手况日迫桑榆小聚那易
有呼我稚孙前俾子问名某俯仰人閒士感叹及贤舅
我出铭墓文尔读目泫浏新诗情邃切见贻媲琼玖弸
中子多文昃离吾鼓缶敢谓横海鳞制以寡妇笱频年
洪州试似不辨稂莠升牒名九十子璞乃未剖所贵士
卷四 第 15b 页
豪杰千祀期尚友威凤登绛霄奚较翪企丑本心如日
轮遭蚀情欲诱始谓微掩缺继昏昼见斗愿子念没世
崇树三不朽迁义如转圜而内坚所守文章非小技古
哲逮今寿超越彼粗粝固在频投臼海内谅多贤荷于
老夫厚区区相望心岂在金悬肘北瞻宛邱道严君今
众母乐哉子行逮升堂奉荁滫别离未须恤雅志幸勿
负
轮遭蚀情欲诱始谓微掩缺继昏昼见斗愿子念没世
崇树三不朽迁义如转圜而内坚所守文章非小技古
哲逮今寿超越彼粗粝固在频投臼海内谅多贤荷于
老夫厚区区相望心岂在金悬肘北瞻宛邱道严君今
众母乐哉子行逮升堂奉荁滫别离未须恤雅志幸勿
负
卷四 第 16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