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十八
卷四十八 第 1a 页
潜研堂文集卷四十八
            嘉定钱大昕
 墓志铭七
  钝闲诗老张先生墓志铭
吾邑诗老钝闲张先生春秋八十有二以乾隆三十八
年十一月廿一日卒又十年子承钧暨诸孙等卜吉仲
冬廿一日葬复礼乡火字圩之原以元配钱孺人祔孺
人大昕族姑也总角授书即侧闻先生绪论丁亥冬乞
假里居往来尤密尝从容言仆老矣身后之文愿以属
吾子及大昕再入都门奉讳南回则先生谢世再易寒
卷四十八 第 1b 页
暑矣兹先生之文孙琏述事状乞铭其藏息壤之盟其
敢寒诸先生讳锡爵字担伯号中岩先世自常熟至昆
山三传至讳元恩者始占籍嘉定生允陈允陈生县学
生钦明钦明生候选州同龙光即先生之本生考也先
生生未周晬奉祖母命为仲父观光后始就傅记诵兼
数人外祖颜君茂名抚其顶曰此吾家阳元也弱冠与
宗人南华宫詹同夫孝廉及朱药庭徵士相酬唱抗志
希古不为俗学间就正于族父朴村徵士所得益博而
醇补吴江县生员又援例肄业成均累应南北乡试终
不见售而所作益奇中年以后绝意仕进长洲沈文悫
卷四十八 第 2a 页
公见其诗叹赏不置欲以代兴属之先生曰吾诗但适
吾性耳标榜非吾事也年六十有脚气之疾杜门不出
每日焚香诵太上感应篇与觉宗上人讲论释典得遗
世观我之旨年踰七十视听不衰取平生所作诗手自
删定为吾友于斋诗钞廿卷论说序记杂文又得八十
馀篇皆有益于世道者其居家恭俭与人交有终始训
诲子弟必依于忠厚视世俗荣利泊然无所歆羡晚年
自号钝闲诗老盖以辛敬之程孟阳自况云钱孺人国
学生衍之女勤俭自持白首相庄无交商声年七十有
九而卒子五人承钧承恂葵承诗承礼承恂葵承诗皆
卷四十八 第 2b 页
邑庠生葵为弟西峥后女三人婿国学生朱绍绪附贡
生金日藻国学生钱肇焘孙十三人曾孙五人孙琏曾
孙彦曾皆邑庠生铭曰
诗老之称肇自溪南松圆继之得公而参辛固奇士所
患朴直程亦逸才所乏风力猗欤先生有实有华根柢
槃固亦正而葩一命非荣千秋斯寿封侯万户不如千
首诗家长城超程轶辛碌碌馀子曾何足论井椁既营
玉灵告吉陵谷可移诗名不灭
  舅氏沈君墓志铭
舅氏沈君臣表之卒也大昕为位哭于京邸既而吾母
卷四十八 第 3a 页
以书至命大昕汝宜为铭于是大昕泫然流涕谨叙其
事曰君讳诠臣表其字居青浦之黄渡曾祖某祖某父
时俊母黄氏妻曹氏先卒女一人嫁毛某春秋七十以
乾隆三十一年八月二十二日卒合葬邓家浜之原从
先兆也君治家俭交友信口无戏言乡党皆严惮之少
与陈山人雪笠善雪笠工缪篆镌竹器为人物山水入
能品故君于二事皆能之又善鼓琴得前辈指法久之
家日窘乃屏诸嗜好服贾三十馀年衣食粗能自给矣
既老喟然叹曰吾久失偶又无子踪迹如苦行僧尚安
以家为哉先人同气惟妹一人吾当依吾妹耳自是弃
卷四十八 第 3b 页
家而主于我终日焚香抚琴而已君之从弟虞明居重
固里君尝往视之抚其子某曰他日当为我后今年七
月忽买舟往重固问之曰吾旦暮且死兄妹亲也生当
相依死则当归于沈氏吾母泣君亦泣留之不可在重
固未一月竟卒若前知者呜呼哀哉君长于吾母三岁
吾母之来归也去家三十里而近外祖父母存日吾母
岁一归宁或间岁一归及丧外祖母吾母归宁益稀自
外祖父弃世后吾母不复归矣君以治生故亦不能数
至吾家岁中率一两至甚则经岁绝不至故吾母与君
相见常难也比四五岁始得聚首如少时君又弃吾母
卷四十八 第 4a 页
而去此吾母之所以悲而思思而欲假文以传之也呜
呼悕矣铭曰
呜呼是惟我舅氏之宅封四尺穿中石永不泐
  徐良辅墓志铭
钱门塘之名见于宋郏亶水利书其水久湮废而市犹
以塘名南傍郭石塘东界顾浦临水而居者裁百馀家
与予所居望仙桥相去仅三里许在县之最西俗朴而
俭无声色侈靡之习与予乡略相似徐翁良辅居其地
三世倜傥而尚义年八十馀筋力强壮不减四五十者
乾隆三十五年某月日以疾终孤子文范寓书京师乞
卷四十八 第 4b 页
予铭其墓翁与家大人交最厚家大人诫予兄弟数言
徐翁虽不读书而行事闇与古人合可以愧当世之号
为文人而薄于内行者于其殁也义当为铭初翁之叔
父介繁以任侠凌乡曲好蒲博习拳勇不治家人业翁
少从诸父游而耻以侠名家故贫力耕作营什一之利
遂以饶足然内行修谨友爱诸弟抚弟之子如子立宗
祠于所居之西春秋率子弟行礼无敢跛倚儳言者平
居食无兼味不衣缯帛然亲故以急难告应之无难色
里中桥道多不治为行者病翁常出钱为之倡木者石
之迮者广之圯者新之无者有之大小凡数十所乡人
卷四十八 第 5a 页
称为造桥徐翁云翁讳某良辅其字葬以某年月日子
文范国子监生笃志经史尤精于舆地之学孙□人东
南之俗称乡之大者曰镇其次曰市小者曰村曰行钱
门塘南宋尝置税务于此故为大镇自明以来人户衰
少特乡村之小者尔经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然乡曲
美行鲜能播于通都大邑往往湮没不彰甚可叹也自
钱门塘置镇至今无一人列名志乘独明时有洪君学
者归熙甫尝为撰菊窗记故洪君之名得附其集以传
盖文之足重如此今徐翁之行视洪君殆过之当得熙
甫其人者而文之而文范乃求之予予则岂其人哉铭
卷四十八 第 5b 页

父之执我所敬于人有济世无竞善积于身后当兴视
我铭词左劵徵
  西沚先生墓志铭
西沚先生以笃学鸿文登巍科入词馆不数岁而参纶
阁班九卿贵且显矣甫逾强仕奉讳星奔服阕遂不复
出里居三十馀年日以经史诗古文自娱撰述等身弟
子著录数百人尝取杜少陵诗句以西庄自号学者称
西庄先生西庄之名满海内顷岁忽更号西沚予愕焉
讽使易之不肯私谓儿辈曰沚者止也汝舅其不久乎
卷四十八 第 6a 页
西沚于经义专宗郑氏兹以嘉庆二年十二月二日捐
馆岁行在已龙蛇之厄与康成先后一揆斯亦异矣予
与西沚总角交予妻又其女弟幼同学长同官及归田
衡字相望奇文疑义质难无虚日予驽缓西沚数镞厉
之始克树立平生道义之交无逾西沚常以异姓轼辙
相况匪由亲串昵就辄相标榜也今窀穸有期而予视
息犹在人世志石之铭奚敢辞西沚姓王氏讳鸣盛字
凤喈一字礼堂外舅虚亭先生长子为世父升孟公后
幼随王父卓人公丹徒学署奇慧四五岁日识数百字
县令冯公咏以神童目之稍长习四书义才气浩瀚已
卷四十八 第 6b 页
有名家风度年十七补嘉定县学生学使岁科试屡占
第一乡试中副榜才名籍甚巡抚陈文肃公大受取入
紫阳书院肄业东南才俊咸出其下在吴门与王琴德
吴企晋赵损之曹来殷诸君唱和沈尚书归愚以为不
下嘉靖七子又与惠徵君松厓讲经义知诂训必以汉
儒为宗服膺尚书探索久之乃信东晋之古文固伪而
马郑所注实孔壁之古文也东晋所献之大誓固伪而
唐儒所斥为伪太誓者实非伪也古文之真伪辨而尚
书二十九篇粲然具在知所从事矣乾隆十二年中江
南乡试十九年会试中式
卷四十八 第 7a 页
殿试一甲第二人及第授翰林院编修蒋文恪公溥为
院长重其学延为上客二十三年
天子亲试翰詹诸臣 特擢一等一名超迁侍讲学士
充 日讲起居注官其冬扈从盘山明年充福建正考
官未藏事即有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之 命还都
召对
天语甚温未几御史论其驰驿不谨部议降二级明年
授光禄寺卿扈从木兰秋狝二十七年以平定回部覃
 恩 诰封三代 赐貂皮大鞋等物二十八年丁朱
太淑人忧去职回里既除丧以虚亭先生年高遂不赴
卷四十八 第 7b 页
补其后入都祝
万寿者一迎
驾行在者再皆有文绮之 赐
恩遇不异供职时而西沚自以多病无宦情矣性俭素
无玩好之储无声色之奉宴坐一室左右图书咿唔如
寒士卜居苏州阊门外不与当事通谒亦不与朝贵通
音问唯好汲引后进一篇一句之工奖赏不去口或评
选其佳者刋而行之尝言汉人说经必守家法亦云师
法自唐贞观撰诸经义疏而家法亡宋元丰以新经义
取士而汉学殆绝今好古之儒皆知崇注疏矣然注疏
卷四十八 第 8a 页
惟诗三礼及公羊传犹是汉人家法它经注则出于魏
晋人未为醇备故所撰尚书后案专宗郑康成郑注亡
逸者采马王补之孔传虽伪其训诂犹有传授非尽乡
壁虚造閒亦取焉经营二十馀年自谓存古之功与惠
氏周易述相埒又撰十七史商榷百卷主于校勘本文
补正讹脱审事迹之虚实辨纪传之异同于舆地职官
典章名物每致详焉独不喜褒贬人物以为空言无益
实用也蚤岁论诗溯原汉魏六朝宗仰盛唐中年稍变
化出入香山东坡晚年独爱李义山谓少陵以后一人
前后吟咏甚富手自删定为二十四卷王琴德谓其以
卷四十八 第 8b 页
才辅学以韵达情粹然正始之音非虚憍恃气者所及
古文纡徐醇厚用欧曾之法阐许郑之学一时推为巨
手又撰蛾术编百卷其目有十日说录说字说地说制
说人说物说集说刻说通说系盖仿王深宁顾亭林之
意而援引尤博赡焉自束发至垂白未尝一日辍书年
六十八两目忽瞽阅两岁得吴兴医针之而愈著书如
常时春秋七十有六夫人宝山李氏子三人嗣构候选
州同嗣穫嗣畴皆学生女六人婿姚篪严曜霄黄恩长
顾亦寀宋豫芳吴振锜孙男女若干人铭曰
古三不朽立言其一言非一端所重经术汉儒治经各
卷四十八 第 9a 页
有师承后儒凿空师心自矜堂堂光禄朴学是好祖述
后郑升堂睹奥学优而仕实大声宏鸷鸟累百鸑鷟先
鸣立朝九考晋秩二品优游林泉著作自任经明史通
诗癖文雄一编才出𥿄贵吴中弇山元美畏垒熙甫兼
而有之华实相辅枌榆共社科第同年肩随兄事申以
婚姻有过必规有疑互质相思披衣老而愈密壑舟云
逝大名长留斯文光燄芘护松楸
  鹤溪子墓志铭
鹤溪子姓王氏名鸣韶字鹗起有薄田在太仓之鹤沥
因自号鹤溪子外舅虚亭先生之次子而西庄光禄之
卷四十八 第 9b 页
弟也其先世事迹已具外舅墓志中鹤溪子少于予四
岁初相识时年裁舞勺眉目如画举止有名家风度濡
染家学高自期许稍长涉猎群书慕洪景卢王伯厚陶
九成王贻上之风好评论古文人物侃侃伉伉不肯随
声附和予尝谓西庄曰君家又得僧弥矣及予作就婿
晨夕与偕岁时中外姻娅聚会谐谑予或少屈鹤溪子
必助予支拄之以是知其遇予特厚也予与西庄先后
入都鹤溪子侍二亲在家甚谨而学日益进学使户部
侍郎梦麟公赏其文以廷谔名补新阳学生员后乃改
今名性落拓澹于荣利而好为诗古文兼工书画外舅
卷四十八 第 10a 页
论诗宗眉山剑南真书似裴柳行书似李北海鹤溪子
尽得其传又与邑高士周晋瞻牧山谈画理遂精其艺
与陆孝廉即仙称二妙云西庄自列卿家居以诗文提
唱后进评选江左十二家诗鹤溪子居其一论者不以
为私岁乙未予督学广东招鹤溪子至署酬唱往复无
间昏旦遇岩洞奇秀辄邀同游鹤溪子尝得钱叔宝纪
行图残本乃弇山园故物欲仿其意自吾邑至粤所过
湖山镇市各纪以图规画甫有绪会子闻先府君之讣
匆遽归里此事遂辍生平喜钞书所收多善本每有新
得恒就予评泊尤喜元明人书画真㷳入手立辨家贫
卷四十八 第 10b 页
不能多蓄有心赏者解衣付质库易之弗惜也于邑中
文献留心搜访寺观桥梁残碑只字躬自摹拓考證异
同以补志乘之阙谈先达遗事世系派别里居迁徙立
身贤否历历如在目前自鹤溪子殁而后生数掌故者
无从质所疑矣生于雍正十年某月日殁于乾隆五十
三年某月日春秋五十有七娶庄氏子嗣学嘉定县学
生嗣祥孙男女若干人铭曰
文毅之裔簪绂绵联元阳学仙孟夙逃禅有文而隐鹤
溪继焉跌宕琴剑挥洒云烟诗书满腹蓑笠一轩第五
之名自足千年少托葭莩晚亲笑言人琴永诀风流未
卷四十八 第 11a 页

  瞿封翁墓志铭
吾乡有厚德笃行君子曰瞿封翁学南以乾隆五十一
年九月乙未卒其明年四月壬子子兆骙等卜葬于长
洲县八都四图西北乡剑号字之原以夫人陈氏祔先
期乞予文志其穿中之石予病后久不为人作铭状顾
念总角时即与翁相识归田后投契益密翁之次子塘
又与予亲家乃不辞而序之谨案瞿氏见于王僧孺百
家谱盖望出苍梧元明以来散处常熟华亭上海称诗
礼旧族元末少中大夫号琴轩者居上海之下沙明初
卷四十八 第 11b 页
以巨室被籍有乳妪抱四岁儿怀枣实升许逃之嘉定
之高桥镇阅数传而子姓䋣衍田连数十顷僮手指千
出入乘骑里中莫敢抗曾祖颖隆好行善作黄浦义渡
以济行旅至今赖之赠修职郎祖有恒始迁居嘉定城
以明经起家由贵池县训导迁和州学正父大定赠朝
议大夫母汪恭人翁九岁而孤哀毁已如成人后以家
计中落治生为急吾乡地产木绵衣被四方乃于吴门
经理贸迁试计然之术积其奇羡遂至饶裕翁性耿介
动必以义不苟然诺虑事精审纤悉毕周治家接物皆
中法度先世墓田为族人私鬻出赀赎而归之手定宗
卷四十八 第 12a 页
谱条列井井故居在儒学之南岁久敝漏翁既葺而新
之后虽徙家吴阊犹以学南自号示不忘本也少从侍
御时西岩先生受业故熟于邑中旧事谭论乡先辈嘉
言善行亹亹不倦其训子孙严而有法读书力学务求
远大勿狃于词章浮靡之习子塘孙中泌皆以文学驰
名三吴翁之教也晚岁多储方药服食惟谨尝举古人
善言不离口善药不离手之语为予诵之翁长予者一
纪而精神完固乃过予予往来白下数主翁家促膝剧
谭不限晨夕洎翁没而邑中耆旧凋零欲尽益伥伥无
所之矣翁讳连璧字璞存生于康熙丙申岁春秋七十
卷四十八 第 12b 页
有一 敕授儒林郎候选州同知 晋封朝议大夫候
选知府夫人陈氏少于翁一岁其卒也先于翁百有三
十日贤明识大体白首相庄无閒言初 封安人 晋
封恭人子三长兆骙国学生候选知府次塘廪贡生砀
山县教谕次兆麟国学生议叙府同知女三人婿曰朱
涟黄黼猷钱乔云孙男九人中泌廪膳生中浩国学生
中溶中渊中瀚中治中泰中沛中泳皆习儒中溶予婿
也曾孙男二人女一人铭曰
鹤沙之苗衍于江东孝友世泽耕读家风翁之大父移
邑南郭学优而仕儒林矩矱矫矫惟翁蚤岁偏孤始困
卷四十八 第 13a 页
终亨以昌其家研子心计任公家约道充身安有馀绰
绰无怃无傲曰俭曰慈恭而近礼约而好施厥有义方
著为庭诰贤哉三男令德克劭 纶音载锡式贲里闾
郊原散步飘然白须言为士坊行为众望翁之襟期云
舒月朗前瞻射渎后枕虎邱郁郁佳城平生所游井椁
既成卜日云吉我铭斯藏俾后有述
  陆淞园墓志铭
陆子嵩庚卜以乙卯岁十月二十五日合葬其考淞园
公妣钱宜人于本邑崧塘之原先期踵予门流涕述母
氏遗命曰当代能文而不苟䛕者莫如吾詹事弟它日
卷四十八 第 13b 页
吾夫妇志铭盍往求焉予亦泫然泣下乃为之序曰吴
中旧族莫盛于陆氏汉吴及晋名德相承唐宋而降别
为四十九枝其居青浦陆家圩者自一耕公始三传至
君滋公始迁黄渡即淞园曾大父也大父学圃公附监
生考授州同父容亭公国学生并以学行著于乡闾淞
园讳名时字景雍幼而开敏十岁能文先达多以远大
期之弱冠游齐鲁梁豫诸公贵人邀入幕府折节订忘
年交淞园不屑也乾隆丙辰以国学生入南闱本房奇
其文荐之以额满未售明年入都肄业成均孙文定公
为祭酒深加器重会
卷四十八 第 14a 页
天子举临雍之典淞园随班听讲得 赐白金克食及
经书一部盖 异数也其夏吏部试授职州吏目其秋
应京兆乡试二场甫毕得家书知父病不俟终场星夜
归里到家躬奉汤药父病小愈又逾年而父殁既服阕
亲友劝以出仕谢曰小人有母不忍远离捧檄非吾事
也嗣是养志不出者几二十年营治窀穸必诚必信生
平笃于行谊见善必为岁饥捐赈岁疫施医苟利乡井
弗顾其私教子敦品读书勿狃章句之陋以故两子服
官内外咸能有闻于时春秋六十有九以乾隆四十一
年正月十九日卒议叙布政司理问 敕授儒林郎
卷四十八 第 14b 页
诰赠奉直大夫配钱宜人岁贡生衍之孙女苏州府学
生如升之女性淑慎善相夫子事尊章能得其欢心识
量明达不轻喜怒一日火焚其舍器物都尽淞园颇以
为忧宜人解之曰惟勤与俭可以集事是在吾两人勉
之而已不数年而堂构皆还旧观晚岁精力益健每挑
镫夜坐儿孙绕䣛必告以敦尚忠厚毋失先世勤俭之
风毋蹈华靡溪刻之习春秋七十有七以乾隆五十三
年五月二十四日卒 敕封安人 诰封太宜人子二
长祖庚福建延平府南平县知县先卒次嵩庚光禄寺
典簿兼珍馐署署正女四皆适仕族孙男四廷桂国学
卷四十八 第 15a 页
生廷槐曰寿邑庠生宜人于予为族姊故于两家行实
知之为详系以铭曰
印累绶若不如循陔之乐也款段下泽乡里视之为矩
矱也室有莱妇白首与偕也有子登朝义方之诒也淞
江之湄土厚且沃也宰木葱茏如斧如夏屋也潘杨之
好感旧而神伤也勒铭穿中久弗忘也
  敬亭弟墓志铭
敬亭讳肇熹字希文晚自号敬亭少予一岁同出六世
祖北郊府君高祖瑜字纯夫 国初以服贾致富行善
于乡名载闻在上县志潜德传曾祖嶙字介邱岁贡生
卷四十八 第 15b 页
巢县训导有文名筑东冈草堂于南横沥之东与唐东
江辈为诗社祖衍字子振国学生有两子长如升字天
培吴江县学生配旌表节孝范孺人敬亭之嗣父母也
次楷字元礼国学生配姚孺人敬亭本生父母也嗣父
蚤世事嗣母及本生二亲匑匑愉愉无子弟之过年十
一二时元礼公延吾父为之师予亦随往晨夕聚首不
异同胞敬亭性严冷不好与人狎为文刻苦以先民为
程弱冠后补博士弟子乡先进殷君聘尹有外冈志敬
亭搜罗遗事续成四卷简当有法少多病因博观灵素
难经甲乙诸书并宋元以来诸家书尽得其旨能决死
卷四十八 第 16a 页
生于数年前不爽豪发然未尝受人一钱之馈刘河人
患尪羸数年遍体生五色晕众医莫能识敬亭诊其脉
知有积食询其所嗜云素嗜牛肉敬亭曰此种牛毒也
以药下之大便成块者数十晕去而病亦除岁甲辰予
忽患痿脾腰以下麻木不仁亟延敬亭诊之曰此脾阴
下陷当用东垣补中益气汤如其言服之数剂渐瘥半
月后已能行矣平生为人治疗此类甚多或劝为医案
记之则笑曰是偶中耳岂足以传后世故予所记止此
配俞孺人国学生九芝之女前卒子三人瑞恒瑞墀瑞
 孙某某敬亭素重予文予文虽不工犹足以传敬亭
卷四十八 第 16b 页
今衰病垂尽而其事不见于集中恐无以相见地下篝
镫力疾口授腹稿令东塾甄录寄其子俾刻诸封中之
石铭曰
学不求达儒不为迂一蓺之工比踪淳于子起予病予
铭子阡非阿所好其美足传
潜研堂文集卷四十八 门人吴嘉泰校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