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十二
卷三十二 第 1a 页
潜研堂文集卷三十二
              嘉定钱大昕
 题跋(六)
   跋宋拓钟鼎𣢾识
乾隆乙卯嘉平月吴门蒋春皋携此册相示古色古香
允为希世之宝竹垞前辈考之悉矣李心传系年要录
绍兴十五年七月右宣义郎干办行在粮料院毕良史
知盱眙军良史入辞诏加直袐阁其时秦会之当国良
史纳古器于伯阳必其时矣此册当是王厚之顺伯所
汇次顺伯好金石精于赏鉴与番阳三洪善所著复斋
卷三十二 第 1b 页
碑录最为容斋所称册内有洪邃字景裴者当是容斋
昆弟行也自方城范氏钟以下两叶无顺伯私印且雷
钟已见前幅不应复出疑松雪翁增入非顺伯之旧矣
予尝见松雪篆书大道歌石刻笔法与册首四篆字相
似倦圃定为文敏手迹可谓先得吾心也
   跋石鼓文宋拓本
石鼓文今国学拓本廑二百五十四字即元潘迪作音
训时亦止三百八十六字独四明范氏藏本得字四百
有三又有向传师跋其为北宋拓本无疑此希世之宝
较之天球赤刀尚胜一筹勿以寻常纸墨视之
卷三十二 第 2a 页
   跋元儒娄先生碑
娄先生碑曩见赵灵均临本于钱唐黄小松郡丞许今
见此本真优孟之与孙叔敖矣周公谥法未有元儒之
目汉人私谥各出新意不必求合于古如陈太邱之文
范范亦非古谥也自娄君有此谥继之者法真郭荷之
元德索袭之元居宋纤之元虚悉数之不能尽矣字书
无 字当与荅同说文荅小菽也
   跋西岳华山碑
吾友黄君星槎示予西岳华山碑拓本文字精好以洪
丞相隶释校之亡者廑九十七字残阙者又数字初为
卷三十二 第 2b 页
关中东肇商所藏后归之郭允伯又归之王山史赵子
函顾亭林所见皆即此本也不知何时转入新安故家
星槎官于歙得而有之公车北上往来三千里常置行
箧中客请以重价易之笑而不应也华岳汉碑著于欧
阳氏赵氏洪氏之录者凡四惟此碑后亡然自明嘉靖
地震以后拓本之存于世者已与赤刀天球共珍册尾
有山史手书属其子非承我命不得令人轻为题跋今
距山史又百年其宝爱更当何如碑云周鉴于二代今
本论语作监云礿祭之福今本周易作礿文殊而音义
同汉人传经授受各别不皆同文也
卷三十二 第 3a 页
   跋王稚子阙
王稚子阙二在今成都之新都县即汉郪县也今失其
下半较洪文惠所录少十馀字稚子尝为温令温属河
内郡此刻称河内县令不云温令赵氏以为史误文惠
駮之谓河内是郡名无令碑云河内县令者以郡为尊
谓河内之县令尔即温也然予尝疑之汉时令长结衔
皆无县字犹太守不系郡也广汉绵竹令王君阙赵氏
亦读为广汉县令文惠始證其误此河内下一字漫漶
难辨其释为县者亦沿赵之读谓系反居左尔考礼玉
藻一命缊韨幽衡缊读如温而缊藉字亦有作温者是
卷三十二 第 3b 页
温缊二文古人固通用矣窃疑河内下一字本是缊字
缊令即温令犹曲红长即曲江长也(曲红见周/府君碑)缊字隶
作 而赵误读为 亦如读绵竹之绵为县也若称温
令为河内县令恐无此例惜乎石刻漫漶未得其真又
不得起文惠于九京而质所疑耳酌泉主人嗜古博洽
其必有以教我
   跋太室石阙铭
此铭始著录于顾氏金石文字记顾所见仅十三行较
之此本未及其半虽后幅曼患难读然以亭林未尽见
者而吾辈得纵观焉谓非翰墨有缘耶丁巳七月七日
卷三十二 第 4a 页
卷三十二 第 5a 页
书脩循二字多通用故此刻称杨脩为杨循
   跋阿弥陁像文
此唐宣义郎周远志等造阿弥陁石像记也唐高宗肃
宗俱尝以上元纪年此记有奉为天皇天后之文则在
高宗朝无疑其书后为 左氏传后庸即舌庸之讹盖
二字易相混尔
   跋祠部员外郎裴道安墓志
唐朝议郎行尚书祠部员外郎裴君墓志铭族叔礼部
员外郎朏撰兼书裴君讳稹礼部尚书行俭之孙赠太
师光庭之子新唐书附见其父传其字道安则史所不
卷三十二 第 5b 页
载也行俭祖定高见于旧唐书本传及新书宰相世系
表而隋书裴仁基传作定此碑正与隋书同或疑当有
一误予考北史周宣帝不听人有高大之称诸姓高者
改为姜九族称高祖者为长祖因悟定高本二名及仕
周天元时乃单称定碑与史俱非有误也行俭本仁基
之子新旧传与此碑并同而世系表乃系于思谅之下
误矣史称光庭之卒也太常博士孙琬以其用循资格
非奖劝之谊谥曰克平(旧书谥/曰克)时以为希萧嵩意帝闻
特赐谥曰忠献据此碑知由道安泣诉于朝故得改谥
也碑为族叔朏所撰而亦称为君盖碑志之例宜尔不
卷三十二 第 6a 页
论亲属之辈行也
   跋荆州法曹参军赵思廉墓志
此赵府君墓志石本赵字虽漫漶犹隐隐可辨且其文
云其先秦之祖同源分流实掌天驷而铭词有宣孟之
忠一语其为赵姓无疑或题为姚思廉者非也其称毫
州总管者亳州之讹而陆安郡亦未见于隋书是可疑

   跋元靖先生李君碑
鲁公书元靖先生碑与殷君夫人及家庙碑同一笔意
皆晚年书之最善者世人爱千福寺碑不惜多金购之
卷三十二 第 6b 页
此季咸所见善者机尔碑石已糜碎此本为江都汪容
甫所藏独完好盖南宋后拓本经绍兴丁巳风折之后
廑损三十许字耳碑中门人人字误写中字遗名子子
字误写韦字韦渠牟韦字误写渠字接字误写采字皆
即其误改之舍光父孝威私谥贞隐先生见张从申碑
此作正隐者鲁公避其家讳也说文疋足也古文以为
诗大疋字(即大/雅也)亦以为足字或曰胥字唐宋以来误作
绢匹之匹此碑赐绢二百匹亦用疋字盖俗札相沿久
矣其书游艺字作 亦它碑所未有
   跋王颜追树十八代祖晋司空王公神道碑
卷三十二 第 7a 页
虢州刺史王颜追树十八代祖晋司空太原王公神道
碑予所见者装剪之本文理断续难以寻晓其叙王之
自出则云周平王孙赤其父泄未立崩赤当嗣为桓废
而立用赤为大夫其后奔晋代为并州牧凡王氏无非
赤之后而讥太原琅邪谱祖子晋之妄似矣然春秋秦
汉之际安有并州牧之称而所谓晋司空者名卓封猗
氏侯史并未见其人则亦无稽之谈转不若琅邪谱之
远有代序矣书法类颜平原或题为鲁公书未审所据
   跋太常丞温佶碑
温府君名佶黎国公大雅之元孙也唐制位三品者父
卷三十二 第 7b 页
祖得刻石神道文宗朝佶之子造以检校户部尚书充
河阳三城节度使故牛僧孺为制此碑而裴潾书之碑
失其下截不得建立年月考僧孺自平章事出镇淮南
在大和六年十二月是碑之立当在七年以后矣唐书
宰相世系表温氏出自姬姓唐叔虞之后以公族封河
内温因以命氏碑云温裔颛顼为已姓按春秋僖公十
年狄灭温温子奔卫温子即苏子也有苏氏为已姓则
温出已姓为可据碑叙述先世处残缺不可读其云范
阳令晋冲者当是佶之王父此亦可以补世系表之阙
也欧阳公谓温彦博兄弟三人名大者字彦名彦者字
卷三十二 第 8a 页
大为不可晓洪景伯据创业起居注谓昆弟皆以彦为
名大雅名犯孝敬皇帝讳故改称字今读此铭云先生
之先在世多才曰博宏将三英彦联亦足徵昆弟三人
同名彦也
   跋尊胜陀罗尼经
此义成军节度押衙田伾等为节度使尚书西平公所
立以史考之西平公者段嶷也嶷以大和四年之镇至
建幢之岁已及五稔故有五载之语幢当在今滑县黄
玉圃撰中州金石考独遗之何也
   跋钱本草
卷三十二 第 8b 页
此好事者所为托之燕公即樊厚荔菲彬亦恐子虚亡
是之流然其言足以醒世书法亦非宋以后人所能办
也偶忆宋人小说称卢怀慎暴死复苏叹云冥司有三
十炉日夜为张说铸横财我无一焉然则燕公亦未免
采之非理矣抑有慕乎入不妨已之智而试为之欤聊
述之以供好事者一哂
   跋吴寻阳长公主墓志
李子书田示予吴寻阳长公主墓志闽县丞危德兴撰
文字完好盖杨行密之长女适彭城刘氏志不言刘之
名字其历任可见者由洪州副车(即别/驾)迁抚州刺史又
卷三十二 第 9a 页
移舒州刺史其官则太仆卿捡校尚书左仆射也行密
父名怤与夫同音志中夫字皆缺末笔其称银青光禄
大卿亦避讳改夫为卿也容斋三笔载郢州兴唐寺钟
题识云大唐天祐二年三月十五日新铸勒官阶姓名
者两人一曰金紫光禄大检挍尚书左仆射兼御史大
陈知新一曰银青光禄大检挍尚书右仆射兼御史大
杨琮又鄱阳浮洲寺有武义二年铜钟安国寺有顺义
三年钟皆刺史吕师造题官称曰光禄大卿检挍太保
兼御史大卿正与此同刘为主婿而不称驸马都尉当
亦以避讳故尔志于唐诸帝讳皆不回避独民字缺末
卷三十二 第 9b 页
笔未知其审考行密本名行悯或以偏旁从民故为减
笔若云为唐文皇讳则文中世字初不避也
   跋高阳许氏夫人墓志
钱塘何君梦华过吴门出此志铭见示首题吴越国中
吴府吴字稍曼患其志文云迁厝于府城西长洲县武
邱乡大来里考吴越以苏州为中吴军节度史未见中
吴府之名予尝读嘉禾志载朱府君碑亦吴越时物文
之续致桑梓在开元府海盐县是秀州尝称开元府而
史亦未之及盖吴越有国时于所属州私立府名未尝
请命中朝及纳土以后讳而不言史家无从采录也
卷三十二 第 10a 页
   跋范忠宣公除右仆射告
右范忠宣公除右仆射告乾隆甲寅六月敬观于公裔
孙芝岩编修斋前为学士院制词次门下录黄次尚书
奉行前后钤用尚书吏部之印数十处盖告出于吏部
也其云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大防者吕微仲也给事中
临者顾子敦也尚书左丞挚者刘莘老也尚书右丞存
者王正仲也吏部尚书颂者苏子容也吏部侍郎觉者
孙莘老也次云不见于宋史以李仁甫长编考之盖吏
部郎中彭次云也是时忠宣公由西府进登右相寄禄
官自中大夫转太中封自高平县伯转郡侯食邑食实
卷三十二 第 10b 页
封递有增加惟勋至上柱国更无可加故制词有馀如
故之语凡章服三品以上紫五品以上绯未及品而任
要职者则有赐中大夫正五品太中大夫从四品皆非
三品而此制前衔称赐紫金鱼袋及拜相告身即无赐
紫之文者元丰新制太中大夫以上即得服紫故也告
中食邑食实封户数与制词异者并初封之户计之唐
时食实封者皆依户数给缣帛故结衔用壹贰参肆字
以防诈伪宋则实封亦无别给但沿唐故事聊示区别
耳自元祐戊辰迄今七百六十有七年而绢素完善朱
印如新岂非忠孝淳厚之报神物所护持哉此制见于
卷三十二 第 11a 页
东坡内制集同时除吕申公汲公皆东坡行词而任希
夷跋以为文定考子由入翰林在元祐四年六月而忠
宣大拜乃在前一年其非文定词明甚细验任跋定字
亦有洗改之迹当是纸墨刓敝后人以意补足希夷南
宋人不应有误也
   跋东坡书醉翁亭记
东坡醉翁亭记豪纵不类平日所作或疑是涪翁不知
涪翁书正从老坡出也公尝云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
邻即论书奚独不然善相马者妙在牝牡骊黄之外否
则圉人厩吏优为之矣据王宇泰跋则明时已有真㷳
卷三十二 第 11b 页
二本新郑所藏系㷳本却有松雪诸人跋而此无之以
真跋辅㷳本亦骨董家作伪之长技然珠在而椟去庸
何伤此卷盖郁冈斋之物后归于润甫于以赠古琅范
氏范又赠华山王玉质而毗陵谢氏得之今为竹初丈
所有丁未六月观于鄞署之餐柏斋
   跋黄山谷书范滂传
山谷老人谪居宜州为余氏二子书范孟博传真迹后
归赵忠定公忠定之子崇宪以嘉定壬申知江州模刻
于郡斋石久无存乾隆乙巳六月偶于四明范氏稻香
楼见此拓本纸墨工妙而文多阙落蔚宗传凡一千一
卷三十二 第 12a 页
百卅字今失去二百六十二字楼宣献诗跋亦残阙不
完考攻愧集有此诗而无此跋盖楼公初见余氏摹本
赋此长句在奉祠里居时及嘉定改元腊月崇宪出示
真迹宣献已登枢府公事少暇但书旧作不复赋诗也
忠定居饶之馀干而崇宪自题开封者南渡后宗子虽
散处江南仍领于宗正司予所见题名石刻或称祥符
或称浚仪或称开封以寓不忘故都之思非与史有牴
啎也莪亭秀才精于考据并书以质之
   跋凤墅法帖
凤墅法帖者南宋曾宏父所刻正帖二十卷续帖二十
卷三十二 第 12b 页
卷皆宋人书云凤墅者镌于庐陵郡之凤山别墅故也
予所得仅两卷一为南渡名相帖一为南渡执政帖宏
父之父三复起家进士光宁之间尝官台諌转太常少
卿摄礼部尚书充贺金国正旦使以刑部侍郎致仕宋
史虽为立传而不载奉使事宏父每称先少师其为赠
官与否史亦未之详也卷中所载皆诸公书翰而与其
父少师往还之帖居其太半古人书问不轻假手门客
行草大小疏密不拘要皆秀逸可爱宏父未冠失所怙
然藏弆手泽久而不忘亦徵名臣之有后矣
   又
卷三十二 第 13a 页
郑忠穆与六十七兄提干博士帖有云㲄当此艰危身
任言责不敢爱死竭力向前颇亦有济其事非一自谓
无愧古人不负父兄之训以此太后褒誉不已亲除在
枢府供职两日矣荷祖宗之灵积庆流光假此以彰耳
然时方艰危负责益重身既许国亦不能他顾遣二子
归乃留种也行一不义以偷生㲄必不为若得兵戈稍
息获保首领以归尽于牖下盖出望外也宏父跋云公
尝作杜鹃诗遣谢向閒道往约吕忠穆张忠献二公云
杜鹃飞飞无定栖寄巢生子百鸟依园林花老昼夜啼
安得百鸟挟以归此帖盖公遣诗时托子家问也忠穆
卷三十二 第 13b 页
当苗刘之变正色立朝遣子一帖千载有生气予友程
舍人晋芳方撰次南宋事略予故表而出之俾舍人补
书于㲄传云其易名忠穆亦史所未及也
   又
凤墅帖廿卷予所藏甫渡名相执政二帖于弟为十三
十四益都李南涧尝释其文刻之粤东矣初意世閒流
传当不止此乃三十年来遍访故家藏帖者皆莫能举
其名癸丑仲冬泽州胥燕亭访予吴门箧中出米帖甘
露寺多景楼二诗附以小米二札则凤墅帖之弟十二
也与寒家所藏纸墨行款无一不同盖即一部分散者
卷三十二 第 14a 页
幸而为燕亭所得而予获见之真翰墨之奇缘矣留子
斋旬日摩挲老眼狂喜不寐爰钞其文补入南涧所刻
释文之首此外十有七卷及续帖画帖未识天壤之大
尚有留传否人苦不知足即云烟过眼辄增得陇望蜀
之想知为达观者所窃哂耳
   跋朱文公帖
右朱文公游昼寒亭诗廿六韵后题乾道七年三月朔
后二日以本传考之盖丁太夫人忧甫免丧时也公时
年四十有二巳有所恨老无奇之句欧阳公四十称醉
翁作记云苍颜白发颓乎其中与公语正相类古君子
卷三十二 第 14b 页
恐修名之不立与俗士之叹老嗟卑者迹同而心异也
公初以监岳庙家居孝宗初政应诏上封事至是恰十
年矣故云十年落尘土也世传公书学曹孟德此帖笔
意在东坡山谷之閒骨力险劲精采奕奕良可爱玩
   跋薛氏义瑞堂帖
薛晨刻义瑞堂帖其石后归天一阁范氏今亦残阙不
完丁未四月予在四明访张芭堂寓斋因见此帖其卷
首载史丞相浩与薛朋龟一劄予一见决为㷳作芭堂
问何以知之予曰此劄后题少保右丞相卫国公史浩
考直翁于孝宗朝再入政府其初入相在隆兴元年其
卷三十二 第 15a 页
时官名不称丞相此称右丞相必在淳熙五年矣而朋
龟以政和八年登进士相距六十载岂得尚无恙乎其
后又有吴草庐一跋云史专权固位而薛欲劾之故报
以归田之期此尤可笑史初入相五阅月而去位再入
相未踰年而去位当时未闻有议其固位者文正生于
宋季岂不知本朝掌故其为伪托无疑也归检楼大防
攻愧集称吾乡旧有五老会王公珩蒋公璿顾公文薛
公朋龟汪公思温俱年七十馀宦游略相上下王薛二
公下世参政王公次翁寓居始议为八老会然则朋龟
之殁在次翁之前也次翁卒于绍兴十九年其时朋龟
卷三十二 第 15b 页
已先卒岂能及见直翁之入相此必薛氏后人妄作读
楼氏文益徵予言之不虚喜而识之并以告芭堂云
   跋方正学溪喻草稿摹本
正学先生风节似常山平原昆弟此帖纵逸如意不减
争坐位稿覃溪所摹固已得其神似矣予独爱其论人
之患莫过于自高莫甚于自狭莫难于不得其源三语
真有得乎圣贤教人自为之心法也夫儒之为世诟病
者自贵而贱人自盈而拒物一旦临难茫然失其所守
向所讲求性命如小儿学舌盲人说书耳恶睹所为本
原哉读溪喻而知先生之学之源正以未尝自高而所
卷三十二 第 16a 页
得益深也世徒见其舍生取义浩然与日星河岳争光
而不知至大至刚之气直养无害如水之有源自在流
出非有所矫强愤激而为之斯为圣贤素位之学与侠
士武夫慷慨于一时者气象大不侔矣
   跋王济之墨迹
右王文恪公为陆隐翁仲良作寿序仲良故奇士此序
笔力奇纵不可方物足以传其人真迹旧藏陆氏题识
甚众百年后子姓不能守转入它氏今为文恪裔孙秉
直上舍所得先世手泽一朝入手诚为快事爰装而新
之伏梁闇槛藏弆惟谨勿以缸面酒饮人致有豪夺之
卷三十二 第 16b 页
患也
   跋竹园寿集卷
竹园寿集图予向读匏翁家藏集心识之比来甬东屠
君法田出以见示前后序诗俱完好图则失其十之三
矣卷中主宾唱酬凡十人皆当时名公卿文采风流照
映千古其时各家俱藏一本独襄惠之后阅三百年犹
能世守足徵其子孙之多贤也秀水朱氏诗综于有明
一代诗家搜采最博乃自吴文定闵庄懿二公外俱未
搜罗只字竹坨足迹未到四明无由睹兹真迹但匏翁
集具载此事亦未采入诗话则难免挂漏之讥矣
卷三十二 第 17a 页
   跋吴匏庵赠衍圣孔公袭封还阙里诗序
明弘治癸亥宣圣六十二代孙知德承诏袭公爵入觐
东还馆阁之士洛阳刘健希贤馀姚谢迁于乔南昌张
元桢廷祥广阳刘机世□仁和江澜文澜沂水武卫廷
修河东张芮□□新都杨廷和介夫陈留刘忠司直东
川刘春仁仲关西杨时畅知休南宫白钺秉德清平张
天瑞天祥京口靳贵充道三江毛澄宪清清浔张澯仲
湜睢阳朱希周懋忠清苑傅圭邦瑞湘源蒋冕敬之南
海伦文叙伯畴淮阳陈澜□□南城罗玘景鸣吉水徐
穆舜和长洲沈焘良德永嘉王瓒思献句吴陈霁子雨
卷三十二 第 17b 页
括苍叶德宗本四明丰熙原学襄垣刘龙舜卿馀姚孙
清直卿濮阳李廷相梦弼古鄠王九思敬夫西蜀刘瑞
德符括苍潘辰时用富春夏赉□□汾赐刘噭邦问凡
三十六人各赋诗赠行而掌詹事府事礼部尚书兼翰
林院学士吴文定公寔为之序墨迹藏曲阜孔氏迄今
二百有馀年矣荭谷户部出以见示想见一时馆阁文
物之盛科目得人其效如此匏庵书法具体大苏此序
楷书瓣香乃在欧柳之閒要非退笔如山未易到也
   跋杨忠悯公狱中与郑端简手简
忠悯手书距今二百四十年生气奕奕纸上所谓日星
卷三十二 第 18a 页
河岳之光在在处处皆有神物护持者札中有两十八
日抱经先生谓一在正月一在二月以予考之前十八
日当在壬子十二月后十八日则在癸丑正月也考明
史世宗纪嘉靖三十二年正月戊寅朔日食是岁岁在
癸丑凡日月食礼部先期行知各官救护故公于途次
预为奏稿拟于日食之次日投进届期知题目不合乃
别作疏直攻分宜十大罪于正月十八日投进距到任
才匝月耳与本传抵任甫一月之文正相合也彭君山
跋谓端简时已卿光禄考端简本传但云稍迁太仆丞
历南京太常卿据此跋知由南光禄卿转太常矣太仆
卷三十二 第 18b 页
丞廑六品不得径迁三品卿其閒必尚有更历之职史
文从省皆略而不言耳
   跋杨忠悯公寿徐少湖先生序稿
杨忠悯公举乡试后诣国子监卒业时徐文贞公为祭
酒亟赏之故有师弟子之称此序云黄阁元老黑头相
公当在文贞枚卜以后考文贞以嘉靖三十一年入阁
年已五十有九此序或因六十生辰而作则是年正月
公巳廷杖下狱祸且不测乃能置生死于度外纚纚千
言理直气壮古所称真铁汉者唯公足以当之其云人
知寿于目前者为寿而不知寿于身后者斯寿之永旨
卷三十二 第 19a 页
哉言乎公毕命西市年止四十而正气常留与天地无
极视八秩肩舆入直而为人唾骂者其寿之修短何如
也身后之寿公固有以自信而读其文者犹凛然廉顽
而立懦公真百世之师哉
   跋袁氏清芬世守册
吴门袁氏向有汝南世泽册汪尧峰先生所题予与又
恺交屡得寓目诧为至宝而又恺意犹未足今春复萃
其近年所得先世墨迹并昔贤投赠诗札装潢成册而
属予题之展读再四叹其家世文采风流之盛而又恺
诵芬咏烈之意尤不可及也昔王方庆以所藏十世从
卷三十二 第 19b 页
祖羲之等二十八人书进御所称万岁通天帖也古人
家风雍穆于上世遗迹慎重而保护之此即孝友之见
端今簪缨华胄祖父閒有撰述任其覆瓿糊壁而不之
惜欲其后勿弃基难矣读此册可以追古贤而愧薄俗
因为识其简末
   跋袁胥台父子家书
胥台先生七岁能诗早登词馆忤永嘉相改官比部及
提学粤西长揖督府大著风采年甫四十移疾致仕子
鲁望亦以文章趾美两世提学乡党传为盛事今读其
家书二通覼缕家事细碎曲折无一不可对人言者而
卷三十二 第 20a 页
廉介忠厚遂初知止之意溢于言表非徒袁之后人当
奉为世守亦徵吾吴先达风尚之美令人叹慕不置云
   跋王雅宜书洛神赋杜陵内史补图
王大令洛神赋今廑存十三行书家奉为圭臬赵魏公
书此赋虽有石本而真迹不传雅宜山人书有晋法兹
卷用退笔苍劲朴老无懈可击尤为称意之作杜陵内
史擩染家学写洛神飘忽若神一埽脂粉之态真女中
伯时也胥台袁氏世弆此卷漂转数姓为小松郡丞所
得今辍赠寿阶楚弓复还当为吴中嘉话而小松之通
怀敦交亦可传已
卷三十二 第 20b 页
   跋袁氏先世石刻五种
汝南六俊惟胥台先生名在明史文苑传而谢湖先生
撰述载入艺文志者尤多风流儒雅百世下闻风犹欣
慕焉此石刻五种皆谢湖先生摹勒石已无存而吴文
定祝京兆沈石田三公墨迹尚在其裔孙又恺所可谓
希世之宝矣表志二通墨迹久经散失独有此拓本又
恺手装成册属予题识考衡山待诏生于成化庚寅至
嘉靖辛亥年八十有二矣而小楷精审乃尔谢湖书此
表时年亦七十有四而圆劲藏锋视中年书益收敛精
神更完固斯所称老斲轮手耶黄佐字才伯广东香山
卷三十二 第 21a 页
人泰泉其自号名亦列文苑传王廷字子正尝知苏州
府时人比之赵清献皆一时伟人也谢湖虽栖迟不仕
而文章气谊为世推重四方钜人长德乐与定交屣履
造门恒无虚日读此册可略见其槩矣
   跋文寿承休承书
衡山父子三人俱工书画当时比之鸥波赵氏衡山禄
位远不逮承旨而翰墨之妙几相颉颃三桥昆弟则胜
于仲穆仲光多矣承旨有嘉耦而文家亦有才女端容
可与仲姬媲美文之后有湛持昌大其门而赵无闻焉
天于文氏何厚也丙午春偶过听松山人斋出示此本
卷三十二 第 21b 页
及端容水墨花鸟册喜而题此
   跋钱功父书后赤壁赋
叔宝书画得法于文待诏功父承其家学亦入能品此
所书后赤壁赋奇逸生动殊有玉局仙人风今人作书
日趋圆熟有閒架而无气韵宜乎好之者鲜也昨为王
鹤溪题叔宝纪行图今题功父此卷悬磬室中虹气贯
月当移于吾疁矣辄思豪夺呼为吾家物何如
   跋王荆石札
右王文肃公十札瞿婿镜涛所藏皆公致政里居日与
当事者以公年谱及张受先太仓志题名参考当是与
卷三十二 第 22a 页
州牧南昌丁建白者建白居官有循声而公手札词意
谦抑未尝以私相干足为大臣居乡之法元爵崇爵皆
公叔父少荆之子元爵后以赍公谢恩疏入都授中书
舍人公之厚于群从如此笔法严整乃其馀事尔
   跋黄陶庵札
黄忠节公文章节义彪炳两閒字画亦得颜鲁公三昧
此四十幅皆与子翼往还小牍虽信手挥洒全不经意
而交谊之真挚居家之俭约取予之不苟皆可得诸语
言文字之外公生平不妄交侯银台集中亦屡见子翼
名知其人必端士也予婿瞿生安槎好藏前贤手迹购
卷三十二 第 22b 页
得此本重装而新之属予识其岁月
   跋张晋江札
晋江张阁老瑞图早年书法与董思白邢子愿米友石
齐名其后以书魏珰生祠碑致位公辅名列逆案笔墨
遂不为世所珍此帖不题姓名或标为倪忠节鸿宝予
婿瞿镜涛得之定为晋江书予审视良然盖罢政家居
获谴之后与山东巡按者所述当时阁事不无文饰然
史家于书碑之外未闻别有指擿虽比匪之伤百喙难
解遽加以逆名不已甚乎淳化帖有王处仲桓元子书
曾氏凤墅帖亦收蔡元长秦会之盖一艺之工不可以
卷三十二 第 23a 页
人废况晋江龌龊守位非有蔡秦专权误国之迹后之
评书者当赏其神骏勿以其素行而訾及翰墨也
   跋渤海藏真帖
赵松雪千字文后有元复初一跋予一见决为㷳作复
初卒于至治二年此题云至正八年距复初之卒已廿
有八年矣
   跋僧明净书心经及法华经序
鹤溪主人于搏换家得废绢一束视之则明人书心经
及法华经序也世俗造佛像成虚其中以杂宝或写经
咒实之以当五藏六府不尔则像不灵浮屠以是诳人
卷三十二 第 23b 页
金钱云尔像在云閒之兰若庵不审今尚存否此卷吾
邑人所施书之者又吾邑人也阅百有六十年复流转
至吾邑而为鹤溪所得似有前定之缘非偶然者邑有
伏虎神祠旧矣王常宗神弦曲四章伏虎居其一其祠
故在邑廨西不数十步今移于孩儿桥之东北实知县
王李二侯祠也祠之左旧为公馆元时平江十字路万
户郝天麟尝建分府于此天麟治军抚民颇著惠政黄
文献公为作碑记者也公馆久为居民所占而二侯祠
邑人亦鲜知者予尝过祠旁卖灯者之舍则黄碑嵌壁
閒宛然无恙旁倚灶突掩其太半惧久而灭其迹欲募
卷三十二 第 24a 页
十夫移碑置祠中而未果也因牵连书于后岁戊戌正
月六日丁卯
 后二岁邑令姚君学甲以予言移黄碑置伏虎祠碑
 下半已断
   跋陈文贞公诗卷
泽州相国以文章经济润色鸿业我 朝之周益公
也其翰墨世不多见丁酉秋于申浦黄氏斋得见此卷
词翰双美倘仿凤墅之例列入名相帖中奚谢古人哉
   跋汪退谷手书瘗鹤铭考草稿
退谷先生瘗鹤铭考板行已久此乃其手书初稿信笔
卷三十二 第 24b 页
数千言绝不求工而楮墨閒极生动变化之趣自黄伯
思定此铭为陶贞白书后世罕有异论张力臣独證以
为顾逋翁书朱锡鬯复举逋翁集中谢王郎中见赠琴
鹤诗以实之然它日题王副使焦山剔铭图有云审视
要非唐后勒昔年曾与张弨论则朱亦未尝坚持其说
也卷中采力臣说最备独不取其證为逋翁者既博而
精吾无閒然矣
   跋汪退谷手书户部呈稿(康熙五十三年九月/具呈户部为其尊人)
(巩昌府岷州同知元絅任内抵补亏/欠事时退谷以左中允在京候补)
蔗畦主人得汪退谷先生手书户部呈稿于其家败簏
卷三十二 第 25a 页
中命工装而弆之读者想见
先朝体恤臣下俾得自言其情虽事涉钱谷数累万千
未尝一以操切行之而官物亦不至有失陷之患宽仁
之政度越千古后之人勿以寻常案牍视之哉
   跋袁氏贞节堂卷
袁子廷梼承节母之诲读书敦品克自树立陟屺之慕
久而不忘既绘竹柏楼居图乞名公题咏装成两卷兹
复以志铭传赞诸文次于遗象之后而以翁阁学所书
贞节堂三字颜于帧首太孺人之贞心廷梼之孝行不
独汝南一门流芳亦三吴盛事也予尝见宋椠列女传
卷三十二 第 25b 页
以顾恺之图象与向书相附而行而武梁祠石室亦刻
梁节姑姊京师节女诸象汉史载金日磾母图象甘泉
宫则图象自汉有之与礼家爱存悫著之义固相吻合
明初锡山华氏春草贞节两卷皆名流翰墨朱性甫铁
网珊瑚具录其文廷梼之行谊视华氏有过之而卷中
词翰亦不减前哲后有续性甫之书者亦将有取于斯
矣夫
潜研堂文集卷三十二 门人袁廷梼校字
卷三十二 第 26a 页
卷三十二 第 27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