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九
卷九 第 1a 页
潜研堂文集卷九
              嘉定钱大昕
   荅问六
问论语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有两说一云为人子
者父在则能观其父之志而承顺之父没则能观其父
之行而继述之此范祖禹说也一云欲观人子之贤否
者父在之时未见其行事之得失则但观其志之邪正
父没之后身任承家嗣事之责则当观其行事之得失
此孔安国说也张敬夫癸巳论语说盖主孔氏而朱子
非之以为当从前说为顺若如后说则上文未见志行
卷九 第 1b 页
之是非不应末句便以可谓孝矣结之也及撰集注则
仍取后一说而或问复申其义云观志观行范氏以为
子观父之志行者善矣然以文势观之恐不得如其说
也盖观志而能承之观行而能述之乃可为孝此特曰
观而已恐未应遽以孝许之且以下文三年无改者推
之则父之志行亦容或有未尽善者正使实能承述亦
岂遽得以孝称也哉朱子之说不同若此以矛陷盾后
人宜何从乎曰后儒之说胜于古从其胜者不必强从
古可也一儒之说而先后异从其是焉者可也父在观
其志父没观其行孔子之言论孝乎论观人乎以经文
卷九 第 2a 页
可谓孝矣證之其为论孝不论观人夫人而知之也既
曰论孝则以为观父之志行是也不论观人则以为观
人子之志行非也子之不孝者好货财私妻子父母之
养且不顾安能观其志朝死而夕忘之又安能观其行
礼曰视于无形听于无声观其志之谓也又曰善继人
之志善述人之事观其行之谓也孟子论事亲为大以
曾元之贤仅得谓之养口体则孔子所称观其志者惟
曾子之养志足以当之如是而以孝许之奚不可乎至
云父之志行容有未尽善者不得概以承述为孝其说
固善然但曰观而不曰承曰述则诤过干蛊之义已在
卷九 第 2b 页
其中而与三年无改之文亦无触背此正圣人立言之
妙而前所疑观志与行恐未应遽以孝许之者亦可以
不解解之矣
问君子周而不比之义曰孔氏忠信为周之义善矣论
语二十篇言主忠信者三又云言忠信又云为人谋而
不忠与朋友交而不信又云与人忠又云与朋友交言
而有信其它言忠信者多矣忠信为周先民诂训左氏
所传不可易也
问哀公问社于宰我郑康成谓社主也孔安国谓建邦
立社各以其土所宜之木而邢氏疏之以为夏都安邑
卷九 第 3a 页
宜松殷都亳宜柏周都丰镐宜栗是各以其土所宜木
谓用其木以为社主也今文论语但云问主于宰我无
社字故先儒或以为宗庙主公羊传练主用栗栗者藏
主也何休云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松犹容
也想见其容貌而事之主人正之意也柏犹迫也亲而
不远主地正之意也栗犹战栗谨敬貌主天正之意也
孔郑传古文以为社主张禹包咸周氏何休从今文以
为宗庙主其为主则一也宋儒如伊川横渠并谓社当
为主朱子集注云各树其土之所宜木以为主亦承邢
疏之文而语类荅叶贺孙又云看古人意思只以树为
卷九 第 3b 页
社主使神依焉如今人说神树之类似与旧说异何故
曰神树如战国策恒思有神丛庄子栎社见梦之类皆
虚诞不足信汉高祖祷枌榆社注家以枌榆为乡名非
即立枌榆以为社神也社树岁久或能为祟愚民无知
而祠之闽粤间此风尤甚三代以前无此等淫祀也周
礼小宗伯大师帅有司而立军社奉主车社之有主明
矣曰周礼载社主之说朱子尝与贺孙论之云古人多
用主命如出行大事则用绢帛就庙社请神以往如今
魂帛之类社只是坛若有造主何所藏之曰古者师行
必以迁庙主行无迁主乃有主命主命非常礼也宗庙
卷九 第 4a 页
如此社主可知社虽坛而不屋坛旁别有藏主石室何
为不可乎
问性与天道之说曰经典言天道者皆以吉凶祸福言
易天道亏盈而益谦春秋传天道多在西北天道远人
道迩吾非瞽史焉知天道灶焉知天道古文尚书满招
损谦受益时乃天道天道福善祸淫史记天道无亲常
与善人皆此道也郑康成注论语云天道七政变通之
占与易春秋义正同孟子云圣人之于天道也亦谓吉
凶阴阳之道圣人有所不知故曰命也否则性与天道
又何别焉一说性与天道犹言性与天合也后汉书冯
卷九 第 4b 页
异传臣伏自思惟以诏敕战攻每辄如意时以私心断
决未尝不有悔国家独见之明久而益远乃知性与天
道不可得而闻也管辂别传苟非性与天道何由背爻
象而任胸心晋书纪瞻传陛下性与天道犹复役机神
于史籍(唐书孙伏伽长孙无忌/传俱有性与天道之语)此亦汉儒相承之说而
何平叔俱不取
问慎而无礼则葸葸字说文未收从草亦无义曰葸当
为諰字之讹说文諰思之意荀子议兵篇諰諰然惧天
下之一合而轧已也汉书刑法志引作鳃苏林读如慎
而无礼则葸之葸諰正字鳃假借字葸则俗字也
卷九 第 5a 页
问固天纵之将圣集注训将为殆颇难晓曰将圣之义
当从古注为长释诂云将大也诗有娀方将我受命溥
将之将并训为大然则将圣者大圣也孔安国云天固
纵大圣之德此以大训将之明證也子贡之称孔子也
或拟诸日月或拟诸天之不可阶而升又云自生民以
来未有夫子此岂犹有疑于夫子之圣而不敢质言之
乎且智足以知圣人亦无庸谦也
问唐棣之华以下何氏集解合于前章其说亦有本乎
曰此义见于春秋繁露第二卷竹林篇云春秋之常辞
也不予夷狄而予中国为礼至弼之战偏然反之何也
卷九 第 5b 页
曰春秋无通辞从变而移不义之中有义义之中有不
义辞不能及皆在于指非精心达思者其孰能知之诗
云棠棣之华偏其反而岂不尔思室是远而子曰未之
思也夫何远之有由是观之见其指者不任其辞不任
其辞然后可与适道矣董生说春秋多引论语为證如
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管仲之器小哉内省不疚何忧
何惧当仁不让苟志于仁无恶大德不踰闲小德出入
可也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政
逮于大夫四世矣皆取以證春秋之指(谷梁隐元年传/云春秋成人之)
(美不成人之恶僖三十年传过而不改是谓之过/廿三年传以不教民战则是弃其师皆依论语义)盖宣
卷九 第 6a 页
尼作春秋其微言大义多见于论语西京去古未远犹
有传其学者今所存惟东汉诸儒之说而春秋之微言
绝矣
问君子不以绀緅饰孔安国云一人曰緅三年练以緅
饰衣为其似衣丧服故不以为饰衣邢炳以緅为浅绛
色据周礼五入为緅则緅非浅绛且练衣不以緅饰缘
何故曰孔氏经文当是縓字尔雅云一染谓之縓即孔
所云一入也檀弓云练练衣黄里縓缘注云小祥练冠
练中衣以黄为内縓为饰即孔所云三年练以饰衣者
也然则孔夲经注皆当作縓不作緅矣考工记钟氏三
卷九 第 6b 页
入为纁五入为緅注谓染纁者三入而成又再染以黑
则为緅緅今礼俗文作爵言如爵头色也先郑司农以
论语君子不以绀緅饰證五入为緅之文则先郑所受
论语夲作緅与孔本异也士冠礼爵弁服注爵弁色赤
而微黑如爵头然或谓之緅许氏说文无緅字而有才
字云帛雀头色又云微黑色如绀才浅也古人才与才
通才亦读为哉与爵声近则緅才爵三者同物(徐铉校/说文附)
(人緅字不知才即緅也瀺灂/双声字词赋家往往用之)贾公彦云三入之纁入赤
汁则为朱若不入赤而入黑汁则为绀更以此绀入黑
则为緅绀緅相类之物故连文云君子不以绀緅饰也
卷九 第 7a 页
今文论语作緅古文作縓微黑为緅浅绛为縓不能混
而一之明矣自何平叔集解采孔氏说而经文仍从緅
字又改注文之縓亦为緅而二文相乱邢氏知孔读緅
为縓又云一入曰緅未知出何书此知二五而不知十

问寝衣之制何若曰说文被寝衣也长一身有半孔郑
解论语并以为卧被被以掩身故取其长朱子集注以
为齐时所著非卧被其说出于曾氏然于古无据长一
身有半之衣亦不便于著
问人不閒于其父母昆弟之言陈群谓上事父毋下顺
卷九 第 7b 页
兄弟动静尽善故人不得有非閒之言较之集注较长
曰此汉儒之说不始于陈氏汉书杜邺对策言孔子善
闵子骞守礼不苟从亲所行无非礼者故无可閒也
问子路问闻斯行诸包氏以为赈穷救乏之事何所据
曰曲礼父母在不许友以死不有私财檀弓未仕者不
敢税人如税人则以父兄之命注不专家财也白虎通
云朋友之道亲存不得行者二不得许友以其身不得
专通财之恩友饥则白之于父兄父兄许之乃称父兄
与之不听即止故论语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
之也包咸之说盖出于此吴志全琮以父命赍米数千
卷九 第 8a 页
斛到吴市易琮悉以赈赡士大夫空船而还裴松之引
论语有父兄在之文谓琮辄散父财诚非子道亦用包

问四海之内皆兄弟宋儒讥其意圆而语滞其信然乎
曰宋儒说论语者于诸弟子之言往往有意贬抑然细
绎此文自死生有命至四海之内皆兄弟也皆子夏述
所闻之言初无一语自造盖牛以无兄弟为忧故引四
海皆兄弟之文为證乃以何患无兄弟足成之若但云
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则与无兄弟之忧何与焉孔子曰
大道之行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又曰圣人能以天
卷九 第 8b 页
下为一家横渠张氏西铭云民吾同胞即四海皆兄弟
之说也子夏所闻即孔子之绪论又何语病之有
问片言可以折狱孔安国训片为偏谓听讼必须两辞
以定是非偏信一言以折狱者惟子路可朱注训片为
半谓言出而人服不待其辞之毕书吕刑疏谓孔子美
子路片言可以折狱片言即单辞也子路行直闻于天
下不肯自道已长妄称彼短得其单辞即可以断狱者
惟子路尔单辞谓一人独言未有与对之人也三说不
同未审何从曰折狱与众共之断无言未毕而人服之
理书疏以片言为单辞是矣然子路大贤何至与人兴
卷九 第 9a 页
讼于理亦难通总不如孔安国注之确子路才性明辨
故能听一人之言而决两家之狱
问马融解正名云正百事之名而郑康成以文字释之
宋儒改为正祖襧之名则于卫事为切但卫君拒父本
以王父命为词故公羊于石曼姑围戚谓不以父命辞
王父命初无祢祖之事若以授受之义论之直当劝其
让国耳徒正其名无益况名本未尝紊乎曰正名自当
从郑义礼祭法记云黄帝正名百物而仓颉制文字即
于其时名即文也物即事也文不正则言不顺而事不
成马郑本无二义故唐以前说论语者皆因之春秋之
卷九 第 9b 页
世方竞战争而孔子以正名为先故子路以为迂也君
子于其所不知盖阙如也与吾犹及史之阙文同意
问邦有道谷何以可耻曰泰伯篇云邦有道贫且贱焉
耻也以贫贱为耻则食禄何耻之有孔安国云邦有道
当食其禄无道而食其禄是耻辱也其说至当不可易
后儒有意立异非圣人本旨
问皇侃义疏本正文与今本多异如君子耻其言而过
其行皇本作耻其言之过其行也于义似亦通曰邢叔
明疏云君子言行相顾若言过其行谓有言而行不副
君子所耻也则邢本亦当与皇同今注疏本乃后人依
卷九 第 10a 页
朱文公本校改非邢氏之旧矣
问辞达而已矣此辞何所指曰三代之世诸侯以邦交
为重论语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则称之使于四方不能
专对则讥之此辞即专对之辞也公羊传大夫出使受
命不受辞聘礼记辞无常孙而说辞多则史少则不达
辞苟足以达义之至也论语之文与礼经相表裹以经
證经可以知辞达之义矣
问匏瓜系而不食朱注与旧说似异谓匏瓜不能饮食
恐有语病曰何氏集解言匏瓜得系一处者不食故也
吾自食物当东西南北不得如不食之物系滞一处详
卷九 第 10b 页
其文义盖谓匏瓜不可食故得系于一处非谓瓜不能
饮食较之朱注为长春秋外传叔向称苦匏不材于人
共济而已瓠甘匏苦瓠可食匏不可食故叔向以为不
材然曲沃之悬匏良工取以为笙乃备八音之一而诗
称酌之用匏则匏又为饮器匏之为用亦多不特中流
失船收千金之利也
问孺悲欲见孔子而辞以疾悲尚未得见不知何以得
罪曰古者相见之礼必因介绍始见辞于将命者曰某
愿见无由达某子以命命某见主人三辞而出见之悲
欲见孔子不由绍介故孔子辞以疾此贾公彦说
卷九 第 11a 页
问古人引书多误如王伯厚举汉艺文志小道可观蔡
邕传致远则泥以子夏之言为孔子唐孔颖达传以能
问于不能以曾子之言为孔子论语非僻书何以舛谬
乃尔曰伯厚所举尚有未尽后汉章帝纪引博学而笃
志王充论衡引死生有命亦以子夏之言为孔子北史
何妥传引仍旧贯何必改作以闵子之言为孔子刘知
几史通引吾日三省吾身昔者吾友以曾子之言为孔
氏论衡引纣之不善以子贡之言为孔子宋书刘延孙
传赞引事君数斯疏矣称子曰不称子游皆是也然则
古人固多误乎非也汉艺文志云论语者孔子应荅弟
卷九 第 11b 页
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故汉唐
诸儒引用论语虽弟子之言皆归之孔子后儒未达此
义辄谓诸弟子之言多有流弊岂知论语所述皆孔氏
微言大义端木游夏诸贤其言皆闻诸夫子者乎
问史记以子张为陈人而吕氏春秋云子张鲁之鄙家
也学于孔子或陈或鲁二说孰是曰皆是也春秋传陈
公子完与颛孙奔齐颛孙自齐来奔子张当是陈颛孙
之后以字为氏者故称陈人子张既从孔子游而其子
申详为鲁缪公臣则居于鲁非一世矣
问论语何氏集解采孔安国包咸周氏马融郑康成陈
卷九 第 12a 页
群玉肃周生烈八家之说周氏不详其名周生烈字文
逸燉煌人本姓唐魏博士侍中晋中经簿云周生姓烈
名今本集解有周无周生何也曰平叔自序称集诸家
之善记其姓名疑平叔元本姓名兼举后人厌其繁复
因删去其名又不知周生之为复姓并生字亦去之由
是周氏周生氏两家之说不可辨矣后得皇侃义疏读
之凡孔马郑陈王周生诸人皆称名惟包咸作苞氏而
不名盖何氏家讳咸故也然细检全部但有周生氏而
无周氏殊不可解
问孟子师行粮食之义曰周礼廪人职云凡邦有会同
卷九 第 12b 页
师役之事则治其粮食注行道曰粮谓糒也止居曰食
谓米也郑锷云远者治其粮庄子适百里者宿舂粮适
千里者三月聚粮盖言远也近者治其食诗朝食于株
左氏传食时而至盖言近也予按说文训糒为乾诗乃
裹糇粮于橐于囊孟子谓居者有积仓行者有裹粮此
粮与食之辨
问孟子书有北宫黝北宫锜赵氏注以锜为卫人而黝
独未详亦可考否曰黝事固不可考然淮南子有云握
剑锋以离北宫子司马蒯蒉不使应敌操其觚招其末
则庸人能以制胜高诱注北宫子齐人也孟子所谓北
卷九 第 13a 页
宫黝也诱生于汉世所见书籍尚多以黝为齐人宜可
信春秋之世卫有北宫氏世为正卿战国策赵威后问
齐使者云北宫之女婴儿子无恙则齐亦有北宫氏也
问孟子书使虞敦匠事朱注谓董治作棺之事敦董声
相近但与古注不合曰此当从赵氏说敦匠谓厚作棺
也事严谓丧事急也依文义当以使虞敦匠为句事严
二字为句
问周人百亩而彻以方里画井计之是为九而取一而
孟子云其实什一先儒因有公田二十亩为庐舍之说
然于经无正文何故曰郑康成注周礼尝引孟子野九
卷九 第 13b 页
夫而税一国中什一之文孔颖达诗正义申其旨云周
制有贡有助助者九夫而税一夫之田贡者什一而贡
一夫之谷通之二十夫而税二夫是为什中税一也九
一而助为九中一知什一自赋非什中一者以言九一
即云而助明九中一助也国中言什一乃云使自赋是
什一之中使自赋之明非什中一为赋也孟子又云方
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
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所以别野人也言别野人者
别野人之法使与国中不同也尔雅云郊外曰野则野
人为郊外也野人为郊外则国中为郊内也郊内谓之
卷九 第 14a 页
国中者以近国故系国言之亦可地在郊内居在国中
故也(见甫/田疏)按郊外国中人各受田百亩或九而取一或
什一而取一通外内之率则为什而取一故曰彻彻之
为言通也康成之义得孔氏而益明若分公田为庐舍
八家各二亩半其说始于班固而何休注公羊赵岐注
孟子范宁解谷梁宋均注乐纬皆因之非郑义也
问淮水为四渎之一以其独能入海也淮与江不相入
孟子云决汝汉排淮泗而注之江先儒以为记者之误
其信然乎曰汉儒赵邠卿注孟子于此文未尝致疑宋
以后儒乃疑之予谓孟子长于诗书岂不能读禹贡且
卷九 第 14b 页
生于邹峄淮泗之下流近在数百里之閒何至有误盖
天下之水莫大于海而江即次之故老子以江海为百
谷王南条之水皆先入江后入海世徒知毗陵为江入
海之口不知朐山以南馀姚以北之海皆江之委也汉
水入江二千馀里而尚有北江之名淮口距江口仅五
百里其为江之下流何疑禹贡云沿于江海达于淮泗
此即淮泗注江之證注江者会江以注海与导水之文
初不相悖也说文云江水至会稽山阴为浙江浙江者
渐江也渐江与江水不同源而得名江者源异而委同
也国语吴之与越三江环之韦昭以为吴松江钱唐江
卷九 第 15a 页
溥阳江也钱唐江即浙江吴松浦阳亦注江而后注海
故皆有江之名汉儒去古未远其言江之下流不专指
毗陵一处如知会稽山阴亦为江水所至则无疑乎淮
泗注江之文矣
问公行子有子之丧何以君命往吊曰仪礼丧服篇父
为长子斩衰三年传曰何以三年也正体于上又乃将
所传重也庶子不得为长子三年不继祖也郑氏注曰
此言为父后者然后为长子三年重其当先祖之正体
又以其将代已为宗庙主也公行子当是为父后者其
子盖长子也大夫之适长在国谓之国子入学与世子
卷九 第 15b 页
齿焉者也在家谓之门子春秋传大夫门子皆从郑伯
是也故其丧也父为之服斩衰三年君使人吊卿大夫
咸往会焉周礼卿大夫士之丧职丧以国之丧礼涖其
禁令孟子所称不历位不踰阶之礼即职丧之禁令也
孙疏称公行子丧其子故有子之丧其义甚明俗师云
有人子之丧缪矣
问沈犹之沈当读何音曰此字平上两音皆可读广韵
沈直深切汉复姓有沈犹氏此平声读也汉书楚元王
子岁为沈犹侯王子侯表作沈猷晋灼颜籀并读为审
沈犹盖地名鲁有沈犹氏朝饮其羊而曾子弟子亦有
卷九 第 16a 页
沈犹行此必以地为氏者则读沈为上声亦可通
问负刍之祸注疏异解注云时有作乱者曰负刍来攻
沈犹氏是以负刍为人名疏云有寇贼自负其刍草来
攻我室是以刍为刍茭未审当何从曰春秋有曹伯负
刍史记有楚王负刍负刍为人名审矣朱注时有负刍
者作乱玩其词意亦作人名解朱氏谓孟子疏非孙宣
公撰乃邵武士人伪作故集注从不一引
问施从良人之所之赵注邪施而行未审所出曰施古
斜字史记贾生列传庚子日施兮汉书作斜斜邪音义
同也
卷九 第 16b 页
问孟子言弥子之妻与子路之妻兄弟也而史记称孔
子适卫主于子路妻兄颜浊邹家浊邹即雠由也二说
不同当何从曰此条当以史公为长世家云孔子教弟
子三千身通六艺者七十有二人如颜浊邹之徒颇受
业者甚众则雠由亦在受业之列雠由因与子路有连
得请业于孔子遂主其家此事之可信者
问痈疽之名亦见它书否曰孔子世家卫灵公与夫人
同车宦者雍渠参乘出使孔子为次乘又报任安书云
卫灵公与雍渠同载孔子适陈雍渠即孟子所称痈疽
也赵氏以为痈疽之医者似是臆说
卷九 第 17a 页
问王子有其毋死皆其传为之请数月之丧陈氏旸谓
王子所生之毋死厌于嫡毋而不敢终丧古人之于嫡
庶若是其严乎曰陈氏之说本于赵邠卿谓王之庶夫
人死迫于适夫人不得行丧亲之数其实不然也礼家
无二尊故有厌降之义父卒为毋齐衰三年而父在则
期厌于父也礼尊君而卑臣亦有厌降之义天子诸侯
绝旁期大夫降故士之庶子父在为其毋期大夫之庶
子父在为其毋大功公子父在为其毋无服厌于尊也
仪礼丧服记公子为其毋练冠麻麻衣縓缘既葬除之
传曰何以不在五服之中也君之所不服子亦不敢服
卷九 第 17b 页
也大功章公之庶昆弟为其毋传谓先君馀尊之所厌
不得过大功盖公之庶子虽父已先卒犹厌于父之馀
尊不得伸毋之服不言厌于嫡毋也公羊传毋以子贵
故春秋于成风敬嬴定姒齐归之薨葬曰夫人曰小君
成其为君毋也惟适毋在则不得伸其毋然则天子诸
侯为其生毋谓厌于嫡毋可也公子为其毋谓厌于嫡
不可也邠卿俗儒又乌知礼意
问放饭之义曰曲礼毋放饭注谓去手馀饭于器中人
所秽疏申之云放饭者手就器中取饭饭若黏著手不
得拂放本器中当弃馀于篚无篚弃馀于会会谓簋盖
卷九 第 18a 页
也赵岐注孟子以放饭为大饭似不如郑注之的如依
郑义饭当读去声非上声
问赵氏注若崩厥角云额角犀厥地厥地之义未详曰
汉书诸侯王表亦有厥角䭫首之文应劭云厥者顿也
角者额角也晋灼云厥犹竖也叩头则额角竖二义小
有不同应说近之然则赵注厥地者犹顿地也汉儒去
古未远当有师承训厥角为其角起于东晋之古文孙
疏从之误矣
问先儒解散宜生以散为氏然否曰大戴帝系篇尧娶
于散宜氏之子谓之女皇(广韵引/作女媓)散宜盖古诸侯之国
卷九 第 18b 页
散宜生殆其苗裔也孔氏君奭传云散氏宜生名似未
足信
问刘子骏移太常博士书言孝文皇帝时天下众书往
往颇出皆诸子传说犹广立于学官为置博士据赵邠
卿孟子题辞则论语孝经孟子尔雅孝文时皆立博士
所谓传记博士也此等博士未识罢于何时曰汉书赞
武帝云孝武初立卓然罢黜百家表章六经以本纪考
之建元五年置五经博士则传记博士之罢当在其时

问朱氏集注孟子王之臣章引赵氏言君臣上下各勤
卷九 第 19a 页
其任无堕其职乃安其身仁之胜不仁章引赵氏言为
仁不至而不反诸已也小弁章引赵氏生之膝下一体
而分喘息呼吸气通于亲当亲而疏怨慕号天是以小
弁之怨未足为愆也今皆见于疏而注无之又齐人伐
燕章引赵氏征伐之道当顺民心民心说则天意得矣
今亦见于疏而无民心说以下八字求则得之章引赵
氏言为仁由巳富贵在天如不可求从吾所好今亦见
于疏而无如不可求二句此何以故曰孟子疏本南宋
人伪作托名于孙宣公其每章之下有此章言云云皆
掇拾赵氏章指而又多芟削且没赵氏之名盖于诸经
卷九 第 19b 页
疏中最为浅妄故朱氏集注绝不采取只字朱所引诸
条皆出于章指朱犹及见赵氏全本也今日本国所刋
七经孟子考文补录赵氏章指颇为完善可以订疏文
之谬
问唐初删定五经正义孔颖达以官高独专其名其时
同修者周易则马嘉运赵乾叶尚书则王德韶李子云
毛诗则王德韶齐威春秋则谷那律杨士勋朱长才礼
记则朱子奢李善信贾公彦柳士宣范义頵张权分修
既非一手如南郊祀感生帝此郑康成说而王肃极诋
之礼记疏是郑而非王春秋疏又是王而非郑使后人
卷九 第 20a 页
何所适从乎曰唐初正义曲徇一家之言彼经与此经
相矛盾者甚多要其义据闳深则诗礼为上春秋次之
易书为下书疏多采刘焯刘炫二家如舜典鞭作官刑
疏云此有鞭刑则用鞭久矣日来亦皆施用大随造律
方使废之吕刑宫辟疑赦疏云汉除肉刑宫刑犹在近
代反逆缘坐男子十五以下不应死者皆宫之大隋开
皇之初始除男子宫刑唐人修书不当仍称大隋盖沿
二刘之文而未及检正也开皇除宫刑之令不见于隋
志当据疏以补之
问古以八音应八风说文鼓春分之音钟秋分之音而
卷九 第 20b 页
冬夏至四立则未闻请引而伸之曰白虎通礼乐篇引
乐记云埙坎音也管艮音也鼓震音也弦离音也钟兑
音也柷敔乾音也鼓震音故主春分钟兑音故主秋分
与说文合而尚阙巽坤二音依白虎通所列十二音次
之箫当为巽音磬当为坤音矣然则埙冬至之音瑟夏
至之音(即弦/也)管立春之音箫立夏之音磬立秋之音柷
敔立冬之音说文所未及可以意补也一说笙在北方
柷在东北方鼓在东方琴在南方埙在西南方钟在西
方磬在北方亦见白虎通而脱东南一方又重出北方
今校正当云箫在东南方磬在西北方矣鼓钟二方与
卷九 第 21a 页
前说同其馀皆异说文以管为十二月之音笙为正月
之音则前说近之
问七经纬不载于汉蓺文志相传昉于哀平之间然太
史公书引孔子云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
深切著明也此语在春秋纬又引易失之毫釐差以千
里亦易纬文太史公岂尝见纬书乎曰纬候多孔氏七
十子之遗言后来方士采取又以诞妄之说附益之光
武应符谶以兴故其书大行于东汉后儒恶其妄并其
言之醇者一槩屏之未免不分皂白矣
卷九 第 21b 页

潜研堂文集卷九 门人袁廷梼校字
卷九 第 1a 页
潜研堂诗续集卷九
               嘉定钱大昕
   题宋牧仲法螺秋色卷
访秋小队记当时裙屐翩翩玉树枝却笑乌衣王大令
兰亭会上竟无诗
翰墨勋名两不磨诗情翻比簿书多朱门棨戟今犹昔
谁肯偷閒到法螺
   题秦绎山碑拓本
乐石年年刻程书旦旦勤颂功犹未了巳有揭竿人
博浪人狙击空劳大索忙始知严督责不及法三章
卷九 第 1b 页
上蔡牵黄狗沙邱进鲍鱼孙卿门下士何忍便焚书
谁奉牛毛法唯馀蜗扁文一长矜绝妙野火不能焚
   袁简斋前辈挽诗
几载相逢索挽诗今朝真赴玉楼期篇章最有公卿赏
姓氏居然妇孺知世上无方求药草人閒犹恋为花枝
六朝山色俄蕉萃此后谁搴大将旗
掉头肯作玉堂仙江左牵丝政事传自诩好名还好色
何曾求道更求禅东方玩世三千牍荣起行歌八十年
至竟九泉留一憾不教重赋鹿鸣篇
踏遍天涯一瘦藤汝南月旦逐年增风云出吻梁任昉
卷九 第 2a 页
履屣登门汉李膺说鬼搜神多漫录评诗品石总良朋
只今繐帐依然在谁与西窗夜剪镫
   和谢错山明府当湖书院纪事诗元韵
当湖学脉在娄淞桃李年来秀更钟笔阵万言须倚马
文心一缕要探龙诸生幸接弦歌响贤宰深筹齑粥供
计日毛锥先脱颖逢年谁道不如农
   东浦方伯奉 命监临武闱诗以志贺
玉尺评量颇牧才儒生凭轼气雄哉六韬熊豹符亲授
八骏骅骝路特开萧相荐贤韩信出范公校武狄青来
弯弓也似论诗密验取穿杨一百回
卷九 第 2b 页
   自适
自适田园兴兼无燕雀喧耐贫缘省事避谤独忘言竹
任邻家醉花嫌洞口繁 容十笏无佛且称尊
生来伏不斗自许董无心棋覆前贤局弦寻大雅音客
休誇剑侠我欲托书淫新句随时得撚须怕苦吟
   献之以霸陵图求诗得二绝句
黄屋当年窃自娱十行手札出西都汉皇别有攻心策
细柳何曾遣亚夫
百金未肯露台捐三尺能仲廷尉权容得贾生长太息
不妨厝火自安眠
卷九 第 3a 页
   尺
中和拜赐百僚同终岁谁酬一寸功红女持来裁作样
梓人算定画为宫测圭草把分豪误烹鲤时闻绢素通
安得叔和勤切脉吹将暖律换春融
   题蟂矶灵泽夫人像
油口初屯貔虎师明珠步障记当时二乔得婿皆人杰
正统终输大耳儿
一队新添娘子军弓刀侍女总如云红颜亦有三分略
不独英雄是使君
湘竹斑斑泪暗挥蟂矶绝命是邪非永安宫阙知何处
卷九 第 3b 页
不忍游魂过秭归
古庙松杉水鹤鸣画图仿佛见皇英蛾眉亭下如圭月
想与冰心一样清
   题筠浦中丞甘雨应祈图卷
少读三百篇两歌阴雨膏黍苗庆有秋功归郇与召东
南土宜禾岁转百万漕总秸输神仓秉穗人私窖今秋
偶亢旸日炙风亦燥安得挽天河浇此忧心燎贤哉中
丞公不待闾左告亲祷郁罗台尽却八驺导果然有脚
春顷刻通大造鞭起龙公痴战退妭女骜一出凉飙兴
再出墨云罩三日遂成霖额手非意料江北与江南瀀
卷九 第 4a 页
渥先后报何须刲鸡卜不藉刑鹅祷起看四野閒耄稚
共欣笑戴笠出耘锄著屐踏泥淖村村归犊卧处处鸣
蛙闹饟黍趁晴初提壶或醉倒一幅豳风图神理都曲
肖商岩为霖久鲜于福星照先民有遗言恺悌神所劳
   河豚歌
海乡多河豚腴美胜梁肉先春举网得不待垂杨绿清
晨招客盛满盘有客头摇眉即蹙忍将性命付儿嬉顷
刻人身近鬼录主人语客箸勿停严龟食经君未读抉
眼刳肠血出漉洗之涤之真味足吾乡朵颐千百辈饱
啖人人餍所欲醉归儿女话团圞阿谁独胀彭亨腹鸳
卷九 第 4b 页
鸯绣被朱轮车人生何往非鸩毒一味当筵且草忧劝
君休恋容容福
   冰镫
草笑伊空腹谁知汝热肠金波窥素抱爝火借馀光坎
陷离堪丽心炎性自凉然镫无我相泡电两相忘
   十月八日汎舟山塘登千人石次儿东塾从行
   口占绝句
拾级重寻旧讲台石头路滑怕莓苔真娘道上遥相讶
今岁游山第一回
初冬洋菊尚婵娟野卉偏呼老少年天为诗翁无脚力
卷九 第 5a 页
送将红叶到船边
   东浦方伯寄示立春见怀诗依韵荅之
新春才一日特寄草堂诗散栎人都弃分甘意独垂下
交通款曲陈谢拙言辞佛地公兼占慈云荫在兹
政简缘闻道官高不废诗词华卌载旧经济大名垂敢
附苔岑契都忘寒燠辞惭非徐孺子下榻得于兹
   原作 陈奉兹
 著书尤究史集古并工诗学尽通儒伏名非一技垂
得交嗟巳老数见喜无辞小别流年换春风复在兹
   题李松云太守虎山看月图
卷九 第 5b 页
海涌峰头月金波万古圆澹无脂粉相閒悟梦泡缘壮
气池涵剑文心䌄引泉夜游兹地好应让李青莲
盘石千人共深宵却独看静中偏有色高处未妨寒初
地栖心稳平坡著脚宽何须更秉烛皓魄挂云端
   题顾秀才抱冲小读书堆图(时抱冲/巳殁)
东吴顾文学坐拥百城书意适思河豕心閒逐蠹鱼遗
闻搜越绝小说屏虞初欲访黄门迹空山自结庐
小松潇洒客为画读书堆泉石缘非俗风流尽可哀箧
留前度札阶掩旧时苔辛苦丹黄在遗编忍数开
   题晦之弟水流云在图
卷九 第 6a 页
小斋得自怡(弟所居名日/得自怡斋)日诵少陵诗世味鸡虫外天
怀云水期江亭聊可憩饭题草相嗤出岫非吾愿虚舟
任所之
性癖无它嗜终年汲古勤盈科从不竭过眼自成文澹
远江南水苍茫浙右云尽收行橐里应许对床闻
   三月十一日袁又恺招同王述庵潘榕皋段𢡟
   堂蒋立厓诸君集渔隐小圃赏牡丹分韵得惠
   字
名花如佳人外秀中更惠天然富贵姿礼义常自卫先
开让桃李后进引莲蕙金屋俨深藏呈身嗤侄娣暮春
卷九 第 6b 页
天气佳渔庄临水澨主人约看花上客此停轪一咏閒
一觞聊举永和例今者不为乐桑榆景易逝南华尚达
生右军未忘世且汎梓泽尊欲制雍门涕
   十六日戈小莲招集范村别墅赏牡丹分韵得
   酒字
晨闻折简招梵村会仙友篮舆十里遥山光忽落手石
湖游赏地一水绕清浏巳远城市嚣更谢剥啄叩居然
竹林游拍肩嵇阮耦赏花到十分满酌且一斗客醉巳
二参春去将八九群公各击钵老我继鼓缶虽少倚马
才尚有谭天口愿尽今日欢草负盈尊酒
卷九 第 7a 页
   钱生宗颖携陈孝廉诗庭所画秋窗听雨图属
   题
鼓瑟湘江格最清五言今日得长城梧桐叶底萧萧响
似助骚人落笔声
画生六法擅疁江写出云泉泻碧淙它日剪镫来话旧
携筇访尔读书窗
   戊午除夕立春
新春犹旧岁元日是来朝老望而今健寒知此后销林
泉增我慢杯盏谢人招回首钧天梦依稀卅载遥
西抹东涂日于今又廿科系鞋前辈少避席后生多未
卷九 第 7b 页
厌屠苏晚生憎剥啄过儿曹太平鼓信口亦成歌
   庚申元日
七十又加三春风到草庵客犹誇我健笔欲与侬谭眼
耳根全灭诗书味自甘生来强项骨不肯拜瞿昙
   生朝偶作
六十不借债七十不过夜(二句吾/乡谚)我今七十三风烛须
臾化有眼视不审黑白昧真假有耳听不聪钟磬皆喑
哑唯馀一寸心了然完无罅此心岂可恃形灭神亦谢
譬之巳死蚕安有遗丝藉圣贤同一身梦奠本无怕云
何近世英误听异端诈不死乞仙方有罪望佛赦往生
卷九 第 8a 页
极乐乡依托弥陀舍是真贪痴想颠倒堪叹吒昔贤重
令终易箦意閒暇冷笑读书人乃为三涂吓
   吴江夜泊
但觉云头聚何时雨脚收舟如蓱一叶身似海孤鸥岁
月惊虚掷湖山忆旧游垂虹亭外泊春夜斗成秋
   题三高祠三首
尝胆成功后颦心共载还君臣两乌喙家国一红颜未
齿南阳剑终辞角里山晚年逃货殖始信立身艰
典午论人物江东数步兵偶随游洛侣不博曳裾名白
璧曾何玷青山若有情秋风波浪恶安稳吃莼羹
卷九 第 8b 页
我慕天随子浮家当卜居牛宫春水活鹤市暮云舒诗
改元和样人传笠泽书古来名不朽岂必著绯鱼
   归安道中
小艇低于屋乘风任簸轩波平知雨足日出觉春暄兑
酒三家店柔桑十亩园一峰青似伞无佛欲称尊
   雨后携东塾游吴山入紫阳洞
城市千家会江湖一览閒盘囷米老石渲染李唐山雨
霁桃初放云昏鸟自还堂堂峰第一不许海陵攀
   西湖
一碧分来里外匀乍晴乍雨总宜春比将西子嫌唐突
卷九 第 9a 页
姑射山头绰约人
   菜花
近觉桃花懒翻输菜蚤开天公太豪富遍地布金来
   喜晤山舟前辈即以留别
八年重见古须眉谭笑依然却老罴翰墨千秋无敌手
文章五代又连枝长源仙骨天生独徐邈清风世所师
杖唾自怜衰巳甚未知挹袂更何期
   同作 东塾
 一代传人翰墨雄元和有脚溯家风逍遥肯作游仙
 梦(公有反游/仙十三首)咳唾居然玉局翁同馆序来前辈少新
卷九 第 9b 页
 诗格比极元工此行不负平生愿得识西湖又识公
   武林归舟
雨阻寻山兴风留送客情桃花开两岸如伴老人行
巳分模糊眼惭看艳冶花黑甜忽惊起当面赤城霞
   题开元寺古佛
天堂闻说即苏杭古佛何曾返故乡冷笑南人为佛诳
却贪极乐住西方
   可庐举孝廉方正志喜
予季东南美贤良应大科远劳一封传胜取百囷禾稽
古荣圭组辞官恋薜萝争誇黄叔度天禄著书多
卷九 第 10a 页
   世味
世味如鸡肋浮生笑鼠肝自甘颜巷陋未厌范袍单冷
暖閒来觉云烟静里看问翁何所乐今日幸平安
   苦雨
容膝三间屋支颐一老翁欲寻荣启乐难送退之穷苔
长偏矜绿花残不见红三春好天气半在雨声中
   王梦楼赠东塾诗兼及京华旧事不胜今昔之
   感依韵荅之
城南听雨共春醅(听雨楼在京师半截胡衕毕/秋帆寓斋也昔时觞咏之地)红烛当
筵唤夜来回首巳成分鹿梦论心终让掞天才青山供
卷九 第 10b 页
养芒鞋稳白业精修忍草栽十日胥江留小住优昙花
忽眼前开
   题王叔华教授笠屐图
与君同里又同庚五十年前订旧盟今日南邻还往熟
不嫌倒屣数逢迎
蓬瀛兜率梦空游大海中央认一沤只要新排诗卷了
醉吟面目自千秋
十载彭城苜蓿香闭门觅句兴偏长前身想是陈无巳
亲见东坡笠屐装
卷九 第 11a 页

潜研堂诗续集卷九 门人黄钟校字
卷九 第 11b 页
卷九 第 1a 页
潜研堂诗集卷九
               嘉定钱大昕
   到家作
十年词赋殿头传一夜莼鲈梦里缘窃比奎章虞阁老
在朝应制又归田
   虎邱追和清远道士韵同陈药耘作
春风吹我游闭门真痴汉最近数虎邱而无猛虎窜平
平转多奇小小颇堪玩陈生今云卿肯伴元结漫舟系
青山桥人行绿杨岸剑池水清浅讲台石零乱摩娑题
名字残缺巳失半俗生不好古遗文日放散安能呼蜉
卷九 第 1b 页
蝣与之语昏旦日高花坼房雨过禽刷翰抚景良可咍
学道迟自叹皈心普门品合掌人天赞(石观音殿壁閒/刻大乘妙法莲)
(华经观世音菩蕯普门品一部下方列衔者自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平章事曾公亮而下凡九十馀人不署年)
(月以宋史宰辅表公亮除授/次第推之当在熙宁初矣)
   和陆鲁望补沈恭子诗韵(有序)
   鲁望补沈恭子诗不知恭子为何人予以南史
   證之盖吴兴沈初明也初明仕梁为吴令陈文
   帝时以明威将军还乡卒于吴中其荅张种书
   极道虎邱之胜诚不愧风流词翰之目矣所谓
   清远道士者或寓言如茂陵通天台之比抑世
卷九 第 2a 页
   果有仙人千年不死而游戏人閒者邪晋宋巳
   降官未至台司又无五等之封而得谥者例称
   子
安期曾于楚柱下亦仕周谁云列仙人非即尔我俦关
洛一枰弈秦汉两部优日月眼中过山水脚底游栖神
遨八极鍊形藏九幽不知何时腊但觉天易秋适来与
我遇勾吴有故邱并坐千人石偶配剑池流彭殇孰为
夭今昔奚足愁翩然化鹤去肯作樊笼囚桃源津巳问
干宝记独搜恍兮成梦觉尔唱我且詶
   第三泉(吴郡志唐张又新品第东南烹茶之水/为七等以虎邱石井为第三松江为第)
卷九 第 2b 页
(六)
虎邱泉第三又新品久传阿谁屈次五后来强争先(陆/羽)
(品虎邱/泉第五)人心有爱憎泉德无𢀩殊夫惟不争名是以长
不枯
   游师子林
柏池松径未全荒咫尺居然万仞冈题咏最多名士句
清幽为近上人房缭而曲似盘之谷阻且长非水一方
画手倪徐今不作天留真本在吴阊
   鱄诸巷(俗讹为/穿珠巷)
炙鱼抽剑决须臾曾为吴王启霸图何事世人多爱富
卷九 第 3a 页
却将侠客作穿珠
   虎邱观玉兰
虎邱玉兰天下传坐卧其下日屡迁游人草漫轻题品
曾阅游人六百年
白于绵更腻于肪晴日烘开澹澹香共信洁清能自保
生来不上美人妆
托根近在法王居万朵含苞次第舒欲祝人天长养力
更无风雨一旬馀
   同陈药耘宿陆筱饮荷风竹露草堂
江涨桥头路油云湿四围偶同陈正字来访陆探微草
卷九 第 3b 页
阁邀山入蔬园得雨肥主人留信宿剪烛话依依
   同筱饮药耘步至湖上泛舟登孤山放鹤亭
湖山与我有夙约际晓东风收雨脚清游造物讵我靳
火急出门杖策各客儿蜡屐从所好陶令篮舆且先却
花光桥抵松毛场桑柘阴阴青绕郭一重一掩引入胜
四山合沓疑张幕三年再到西子湖澹妆浓抹浑如昨
榜人解事若相待一叶扁舟镜中著沿缘挐音荇藻閒
却上孤亭望寥廓昔人孤绝肯结庐特立鸡群意有托
茂陵不草封禅文齿冷乘轩卫公鹤有山可居品便高
欲买空言气徒索兴来且作十日游廉让之閒𢀩不恶
卷九 第 4a 页
   上巳日游灵隐诸山
不负嬉春上巳期气晴天朗最相宜菜花黄惜三分减
柳叶青兼万缕垂对酒常醒𢀩少债爱山成癖未须治
鹫峰著意延生客紫翠玲珑特地奇
   飞来峰
岧峣鹫岭认灵踪始信飞来第一峰坏塔尚传埋舍利
幽龛随处肖真容洞穿岩腹皆通透泉出云根自激淙
结习未能忘好古题名一一拭苔封
   湖上杂题
十里春风碧玉流四围晓雾翠眉浮游人第一难忘处
卷九 第 4b 页
明圣湖中水月楼(湖船精妙者名水/月楼见戒庵漫笔)
一片光明镜里身四时凉燠总宜人十分面目才窥半
前度深秋今暮春
   湖上寓楼
钱塘湖口寺门前黄篾三閒一榻便排闼山为不速客
傍檐柳亦有情缘清宜摩诘诗中画窄比思光岸上船
晴雨春光都领略楼居真足唤神仙
   葛岭
稚川澹荡人偶为馀杭游遂令斯岭名与公俱千秋我
来登绝顶江海生双眸云蒸仙岩石竹覆僧寺楼井溯
卷九 第 5a 页
炼丹旧台延初暾浮清泉流舄下宛听琴空侯蚤衰导
养拙神仙非所求却扫谢浮荣肯许同调不何必访勾
漏此中可忘愁
   葛岭咏古
集芳园里贮蛾眉镫火西湖此一奇六载襄阳围不解
相公却有半閒时
公田搜括竟何堪幕上营巢计太憨风月无边枉抛却
南行愁煞木棉庵
   凤凰山
天目飞来一凤皇婆娑两翼拱钱塘木波去后遗踪失
卷九 第 5b 页
犹有人称御教场
一王驷马万人誇腰鼓城坚静不哗造物那知旁舍贵
却驱怪石为排衙
   水乐洞
水石相撞击善鸣假以鸣何必丝与竹太音无亏成
   三生石
咄哉泽公痴三生證夙诺颠倒一念误乃为情所缚生
死且未忘何怪长堕落至人外形骸无相本无著
   重游飞来峰登绝顶叠前韵
只疑偪仄少行踪扪葛真登最上峰石露矾头何齿齿
卷九 第 6a 页
云生舄下自容容夕阳倒射岩閒塔夜雨平添涧底淙
珍重飞来草飞去天龙为我一丸封
   韬光庵用白乐天招韬光禅师韵
岭上疑无路云中别有家行过翠竹径忽见金莲花浩
荡登高兴清幽学道芽哑羊真可哂不会赵州茶
   神尼舍利塔
神光夜起般若寺阿师识儿风骨异五柱入顶鳞角生
苦桃駴走儿坠地焦梨齧索数欲终晚得天下文轨同
此公讵止作柱国佛法所佑非人功仁寿初元颁舍利
各造浮图石函瘗河朔清流解贡谀普为诸州纪符瑞
卷九 第 6b 页
妙善菩萨入涅槃睍地伐大渐放癫阿𡡉侍疾数无礼
区区佞佛良可叹慈悲之教自天竺沈猜峻法祚宜促
可惜神尼付嘱言不劝君王少诛戮恒河沙劫阅废兴
断塔犹以神尼称人言佛光夜常见照彻十方无尽镫
   侩房偶题
公案重重落臼窠上堂举拂意如何九年面壁无言说
失笑儿孙语录多
打包参学办行幐青豆房头度牒增休说解吟僧亦俗
尔来并少作诗僧
   学士桥
卷九 第 7a 页
背郭一湾春水活临湖尽日远峰描它年倘卜杭州住
记占清波学士桥(桥在清/波门外)
   宝成寺观元人所凿麻曷葛刺佛石像次药耘
   韵
世閒何人最慈悲调御丈夫号悉达若云惨毒可度世
何异活人用野葛世尊皮肉舍勿吝普济众生如救渴
云何番侩作变相却塑魔王唤菩萨祝釐漫说朵儿禅
梵语或讹马吃刺累累髑髅悬胸前吮血磨牙澹生活
旁观缩舌增怖恐错认鬼母劫儿钵我闻黑神起北方
(柳贯护国寺碑摩诃葛刺神汉言大黑神/也摩诃葛刺即麻曷葛刺译音无定字)提兵南下助
卷九 第 7b 页
式遏当时君臣各膜拜受戒皈依意恻怛涿鹿之北全
宁南(涿州全宁路俱有/摩诃葛刺神祠)六时供养求解脱此像镌从至
治年石不能言也涂抹供羊羊果害人不帝师义堕气
巳夺(辍耕录今上初入戒坛见马哈刺佛前供羊心上/曰曾闻用人心肝者有诸帝师荅曰有之凡人萌)
(歹心害人者事觉则以其心肝作供耳上再问曰此羊/曾害人乎帝师无荅辍耕录所云今上谓庚申君也)
   宝石山次韵药耘
岧峣出城西卓立千花塔雷峰俨弟罤雁行不相杂晓
迎暾光射暮受云气纳盘石踞其颠呀如门半𨵵山高
风自凉匪秋亦飒飒二分垂在外侧足敢轻踏遥闻钟
磬声隔岭相应荅天然好图画可惜付村衲安得买山
卷九 第 8a 页
资结茅安木榻澹沱高士湖一日绕一匝传闻宝正年
制书可摹拓千搜竟何有前路碧藓合
   游吴山紫阳洞
城隅抱崇峰楼阁插天半支从龙山分秀夺蛾眉粲晨
闻折简招济胜得良伴小泊学士港同访列仙馆孤亭
洵四宜平台诧大观紫阳顶最高丹磴陟匪惮湖山秀
而文江海浩无岸分明在目前一一几上玩山腰寻古
洞曲径连复断人险蚁穿珠得路鸟㩳翰飞来青芙蓉
搴开紫丝幔丰下朵颐垂洼中引手盥迷踪注眼认异
境咋舌叹仙翁昔栖真妙用在懒散胡然怛化馀留偈
卷九 第 8b 页
召举案乃知情难忘夫岂吾辈但山中遗蜕在俯仰人
代换令威倘归来安识旧里闬学道煮沙初驻景熟胛
旦对酒且放歌低昂任土炭
   湖上对雨
疾雷殷殷阵云乌对面山光一霎无闸口忽疑喷急雪
波心无数撒明珠快思老杜翻盆句浓似襄阳泼墨图
独坐小楼叫奇绝雨湖真个胜晴湖
   连日遍游湖上诸刹有怀古德各题一绝
    虎跑寺(寰中)
说得须行得何人悟宗旨多事两于菟远移南岳水
卷九 第 9a 页
    法相寺(行修)
修公古如来宴坐味禅悦参礼但默然永明大饶舌
    圣果寺(文喜)
前三后三三惘然昧多少文殊自文殊大意吾巳了
    灵隐寺(慧理)
杖锡西天来呼猿明月上孤峰飞何之师言毋乃妄
    凤林寺(道林)
栖禅依鸟窠安心架岩广可笑宰官身不知住处险
    玛瑙寺(智圆)
杜门中庸子不识王钦若致意老慈云一僧且留却
卷九 第 9b 页
    龙井寺(元净)
辨才住讷斋非辨亦非讷何处见全身唾雾即明月
    智果寺(道潜)
苦空百念冷新句尚惊众一酌参寥泉是身即是梦
   归舟口占
轻波滑笏一帆开细雨留人湿绿苔多谢南高峰顶塔
五十(平/声)里外送侬回
   题王麓台苏斋图即用卷中查初白先生韵
峨眉仙人去渺茫谁能抗手与颉颃辽哉尚友七百载
有若米颠宝二王与古为徒世大笑从吾所好生非狂
卷九 第 10a 页
稽首拜遗像堂堂复堂堂俨然俛仰揖让于其旁当年
桄榔林中僦屋尚见逐祇今空斋供养弈弈须眉光镜
潭月相磨绣谷花半掩地已占清凉心真忘夷险麓台
翰墨夺化工咫尺万里望不穷雪堂白鹤观恍忽移此
中天人游戏八极同飞鸿偶见指爪踪不信桃花坞畔
宅眼中突见长帽翁伊余生晚思遗风裴回小庭三径
通珊瑚网中画卷亦无数清远独爱王娄东丁宁勿涴
寒具手过眼云烟夫岂偶纪闻它日传中吴耕渔之轩
名与俱(倪高士耕渔轩图/为吴人徐达左作)铭心绝品世所无
   题王石谷苏斋图
卷九 第 10b 页
笠屐颓唐古丈夫骑鲸去远欲相呼东坡号借香山白
绣谷斋颜玉局苏春梦过来那有迹小园赋后未全芜
摩挲双眼誇奇绝心折耕烟第二图
   题绣谷牡丹图(康熙巳酉蒋树存先生邀诸名/流于绣谷送春庭中牡丹初放)
(马元驭扶羲杨晋子鹤徐玫采若及目存上人/上睿各图一花乾隆戊子十月先生孙应平出)
(图相示为/赋二绝句)
胭脂多买亦何为一朵居然绝世姿好手写生从古少
徐黄难得在同时
蓝尾三杯酒未乾斩新花蕊出豪端百年手泽能藏弆
羞煞人家黑牡丹
卷九 第 11a 页
   家中牡丹
暮春三日到临安颇恨寻春后牡丹那识故园迟半月
天香犹是待人看
   读汉书
黄绮避秦汉采芝汗漫游不与竖儒伍而况辨士流吾
冠幸无恙欲溺将奚由姓名落人閒失计逢留侯鸿鹄
羽翼成徒为娥姁谋假馆建成所安吕非安刘区区具
金币毋乃溷公不
茂陵慕不死意与仙人期岂知巫蛊祸乃自方士贻黄
老尚清净文景所以治变而谭神仙所见一何卑我欲
卷九 第 11b 页
见钜公罔上如婴儿服药可少病勿为妖妄欺
在汉中叶后政柄归尚书置相不选贤亶取容默徒流
汗妇参语偻背吏夹扶扶阳与防乡酝藉称通儒恩泽
列彻侯促娖保位俱威福自臣作履霜慎厥初居摄颂
功德后来奚足诛
厚味实腊毒高位易触罪五鼎食几时失意便菹醢不
见葛绎侯刻印拜上宰涕泣不肯受自云从是殆才果
济苍生溘死亦何悔浅哉曲学夫持禄不知止
文网日以密士节日以贬造请公卿閒见笑徒自点膝
席避田鼢长揖无汲黯将军肯临况治具吾敢俭乃公
卷九 第 12a 页
戒床下大要教儿谄伟哉平林朱愿请尚方剑
持平三尺法人主与民共云何武健吏内深次骨痛操
下束湿薪一时重足恐杀人计自安古法置叵用天道
有神明好还神所恫贤哉万石妪斯言可警众
   赠张丈担伯
诗翁老去鬓毛疏风格依然正始初无事何妨浮白饮
研思雅称草元居羊求旧侣凋残后禽尚游踪冷落馀
鲁殿灵光今独在它时通德表门闾
   王汇英家藏古钱歌
钱府上士受姓始我今逃债无从逃九章缀术亦曾学
卷九 第 12b 页
不解子母营羊羔平生最嗜金石刻钟鼎款识穷爬搔
货布杂品储一二如捉蠃蛤遗鲲鳌王生好古今都穆
卜居恰近吴南濠十年藏弆肯出示古色斑駮烂锦绦
溯初尊卢首作币三品后出泉布刀外圜函方法九府
扣囊底智自六韬金刀契错布么幼黄新代汉先涂高
真人白水谶巳验造物终厌蛙声嚣五铢之废开通铸
椒房指爪痕深牢纪元各各吉金勒三司呈样颁神皋
所嗤僭伪盗正朔寸涔妄欲骄海涛世閒儿女尚厌胜
吉语宛转铭周遭幕文奇诡难殚述星官北斗下采旄
双鱼三雀隐龟背苍龙纠屈鸾翔翱或言撒帐取善颂
卷九 第 13a 页
贵主釐降夸富豪或云佩之辟五兵却鬼可当度索桃
顾谱洪志人所读爱而不见空郁陶多君聚之在掌握
区别年代分牛毛临川之愚和峤癖同床异梦嗤若曹
阿堵中物如此良不恶倾身障簏谁訾謷孔方绝交吾
巳久画饼𢀩胜啖白䓘(白䓘草食/之不饥)乞君拓文远相赠琼
瑶欲报心忉忉
   题姚和伯射猎图
宝马茸裘态甚都车中闭置哂非夫不看南部烟花记
郤拟东丹射猎图
诡遇休誇获十禽参连白矢法重寻由来射御无非学
卷九 第 13b 页
见猎何妨儒者心
逐兔呼鹰一队偕雨馀天阔净于揩江乡那有宽平地
姑妄言之亦复佳
   登马鞍山
一峰缥缈小而奇(归熙甫云吾昆之/马鞍山小而实奇)乘兴登临忆少时
弹指流光真小劫拍肩名士又新知危崖大字镌和仲
荒草孤坟认改之欲倩孔圭(谓孔/鹤瞻)谢猿鹤献嘲休诮北
山移
   题王未岩画(并引)
   未岩修撰蚤为麓台入室弟子笔法苍劲骎骎
卷九 第 14a 页
   欲度骅骝前登第未久即赴玉楼之召尺素流
   传人争宝之此本虽未完而架搆巳具一展阅
   閒如见经营惨澹之迹鹤溪主人善藏之勿为
   人豪夺也
缣素风流数太原奉常墨妙启儿孙麓台巳老耕烟死
又见吾乡画状元
浴堂西畔蚤修书红杏诗才小宋如几辈句胪矜第一
评量能事要推渠
买画金多胆太豩纷纷𧸛鼎散人閒匡庐真面谁能识
一幅模糊未了山
卷九 第 14b 页
   昆山学宫石
洵美夫子堂卓立一品石气蒸震泽涛秀分洞庭脉天
公为镌劖云根起襞积混沌窍凿七空洞腹容百舞女
大垂手飞禽小张翮剑客但蒯缑神人俨冠帻中丰肥
胜瓠下锐枯疑腊豹文窥一斑螺髻露寸碧置之在东
胶重于宝尺璧雨洒翠娟娟云生青圛圛左股割蓬莱
全身见姑射玉山连修眉娄江缭匹帛似充雪堂供不
费康乐屐吾侪雅好事来观溯畴昔谓言丈人峰来自
平泉宅(石本宋参政卫/文节公家物)夷亭潮初验石浦居新辟扇障
元规污诗取白传适奇石聚所好兼金买非惜九华列
卷九 第 15a 页
几案二室落肘腋罗立如儿孙得意诧宾客兹石尤绝
伦与公交草逆云烟过眼殊山邱回首隔高斋犁为田
曲池填成陌遂令皱瘦姿半遭屠沽厄岿然适有幸观
者爱无斁巍巍尊经阁肃肃函丈席诸生竞摩挲异代
发光泽介如君子操伟哉巨人迹它山攻可藉一篑进
求益洗宜泮池水荫借岁寒柏十鼓媲岐阳七璧陋张
伯谁云一卷小肯以九鼎易却忆畏垒亭曾载吴松舶
双峰比泰华百年挂萝薜(归太仆安亭故宅有双/石其一亦卫文节物)村童
敲火频牧牛砺角亦席裹倘移来剑合真喜剧尽取望
徒奢得一心巳怿奇传到公名拜学米家癖清叔人可
卷九 第 15b 页
重熙甫记良核题诗谂后来流连日将夕
   题西庄丈室散花图
毗邪一室静无朋十笏量来了不增为有散花天女在
此生判作在家僧
茂苑春光花白红斩新一朵倚东风天然满月天人相
只恐刘元塑未工
雕笼百舌弄朱唇万首唐诗记得真见说送郎新句好
清才今又见陈玢
法门不二悟如何结习多生佛所诃何事灵山诸弟子
一身容易著花多
卷九 第 16a 页
净名示疾原非疾嚼蜡无心却有心多事登肩老罗什
不知吞却几回针
   邵桷亭筑小楼题曰梧巢作诗四首诸同人多
   有和章邀予继和
百尺楼居倚碧梧目穷千里豁平芜秋霜蹑屐探鸦舅
春雨添棚护鼠姑境到閒时喧亦静心从安后有仍无
南华义谛都参透牛马随人尽意呼
便欲身攀栖鹘巢安床恰对树枝交购书只似求声鸟
避俗真嫌在户蛸鱼乍戏馀莲动叶燕方来候竹抽梢
元亭问字寻常事门外从无热客敲
卷九 第 16b 页
惠子多方据槁梧维摩宴坐作跏趺木因号散能逃斧
金为求祥怕跃炉立脚定来知地阔置身高处似云孤
尧夫观物书成后安乐窝中自得吾
果有杨修菜有巢主宾杂坐閒诙嘲楼高雅称登王粲
诗苦偏宜学孟郊亲友抟沙嗟易散光阴炳烛草轻抛
更呼便了申初约不遣尘埃积满坳
   读蜀梼杌毕得绝句八首
井底蛙声妄自多鬼兵开国事如何武阳丛冢閒枯骨
枉向风尘识八哥
乐府新声试转㗋海棠花蕊想风流徐家姊妹皆倾国
卷九 第 17a 页
玉貌偏输赵解愁
玉箫歌彻月华新长夜觥筹集会真怪煞嘉王悲底事
临觞不饮太痴人
翊圣宫深入侍曾烟霄谬陟那能胜十臣各有安邦略
专宠无如剃发僧
龙舟戏水碧淙淙花外楼台见数重从此锦城真似锦
城头张幕种芙蓉
长鞭万里去何依馀庆新年愿巳违天水东迁向何处
梦中神语出青衣
指挥如意拥貔貅漫拟隆中第一流卅载平章非伴食
卷九 第 17b 页
它年降表要卿修
石经次第刻丰碑下笔羞为轻艳词草道降王才思少
官箴四语后人师
   外舅王虚亭先生挽诗
华屋山邱瞥眼殊江乡太息失潜夫伐檀诗格先双井
嘉祐文心启二苏身健几曾扶即栗心安偶喜坐团蒲
十年八座郎君贵雒诵依然稷下儒
清羸碧鹳钝无知一见偏将国士奇不独誉儿兼誉婿
只宜称舅又称师三年寂寞鳏鱼泣七日仓皇梁木萎
地下若逢灵照女为言蒜发巳如丝
卷九 第 18a 页

潜研堂诗集卷九 门人黄钟校字
卷九 第 18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