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
卷三 第 1a 页
戴东原集卷弟三
 四库馆纂修官翰林院庶吉士戴震撰
   尔雅文字考序
   尔雅注疏笺补序
   与王内翰凤喈书
   论韵书中字义荅秦尚书蕙田
   辨诗礼注軓轨轵𨊻四字
   辨尚书考工记锾锊二字
   与卢侍讲召弓书
   再与卢侍讲书
卷三 第 1b 页
   荅江慎修先生论小学书
   书小尔雅后
   六书论序
尔雅文字考序
右故训之书其传者莫先于尔雅六之赖是以明也
所以通古今之异言然后能讽诵乎章句以求适于至
道刘歆班固论尚书占文经曰古文读应尔雅解古今
语而可知盖士生三古后时之相去千百年之久视夫
地之相隔千百里之远无以异昔之妇孺闻而辄晓者
更经学大师转相讲授而仍留疑义则时为之也余窃
卷三 第 2a 页
谓儒者治经宜自尔雅始取而读之殚心于玆十年是
书旧注之散见者六家犍为文学刘歆樊光李巡郑康
(案郑氏无尔雅注周礼/大宗伯疏误引之耳)孙炎皆阙逸难以辑缀而世
所传郭注复删节不全邢氏疏尤多疏漏夫援尔雅以
释诗书据诗书以證尔雅由是旁及先秦巳上凡古籍
之存者综覈条贯而又本之六书音声确然于故训之
原庶几可与于是学余未之能也偶有所记惧过而旋
忘录之成袟为题曰若干卷尔雅文字考亦聊以自课
而巳若考订得失折衷前古于尔雅万七百九十一言
合之群经传记靡所捍格姑俟诸异日
卷三 第 2b 页
尔雅注疏笺补序
尔雅六经之通释也援尔雅附经而经明證尔雅以经
而尔雅明然或义具尔雅而不得其经殆尔雅之作其
时六经未残阙欤为之旁摭百氏下及汉代凡载籍去
古未遥者咸资證实亦势所必至曩阅庄周书巳而为
之者巳而不知其然语意不可识偶检释故巳此也始
豁然通乎其词至若言近而异趣往往虽读应尔雅而
莫之或知如周南不可休悤释言庥荫也即其义豳诗
蚕月条桑释木桑柳丑条即其义小雅悠悠我里释故
悝忧也即其义说诗者不取尔雅也外此转写讹舛汉
卷三 第 3a 页
人传注足为据證如释言阋恨也郭氏云相怨恨毛公
传小雅兄弟阋于墙阋很也郑康成注曲礼很毋求胜
很阋也二字转注义出尔雅又苛妎也郭氏云烦苛者
多嫉妎康成注内则疾痛苛痒苛疥也义出尔雅凡此
遽数之不能终其物用是知经之难明尔雅亦不易读
矣丙戌春任君领从以所治尔雅示余余读而善之今
又越七载任君官 京师犹孜孜是学不巳更出其定
本属余撰序夫今人读书尚未识字辄目故训之学不
足为其究也文字之鲜能通妄谓通其语言语言之鲜
能通妄谓通其心志而曰傅合不谬吾不敢知也任君
卷三 第 3b 页
勤于治经盖深病夫后儒凿空之说𡵨惑学者欲使本
诸尔雅以正故训故以是学先焉书中考索精详辨据
明晢则读其书者固自知之休宁戴震
与王内翰凤喈书(乙亥)
承示书尧典注逐条之下辨正字体字音悉准乎古及
论列故训先徵尔雅乃后广搜汉儒之说功勤而益钜
诚学古之津涉也昨仆偶举篇首光字引尔雅光充也
仆以为此解不可无辨欲就一字见考古之难则请终
共说以明例孔传光充也陆德明释文无音切孔冲远
正义曰光充释言文据郭本尔雅桄颎充也注曰皆充
卷三 第 4a 页
盛也释文曰桄孙作光古黄反用是言之光之为充尔
雅具其义汉唐诸儒凡于字义出尔雅者则信守之笃
然如光字虽不解靡不晓者解之为充转致学者疑蔡
仲默书集传光显也似比近可通古说必远举光充之
解何欤虽孔传出魏晋閒人手以仆观此字据依尔雅
又密合古人属词之法非魏晋閒人所能必袭取师师
相传旧解见其奇古有据遂不敢易尔后人不用尔雅
及古注殆笑尔雅迂远古注胶滞如光之训充玆类实
繁余独以谓病在后人不能遍观尽识轻疑前古不知
而作也自有书契巳来科斗而篆籀篆籀而徒隶字画
卷三 第 4b 页
俛仰寖失本真尔雅桄字六经不见说文桄充也孙愐
唐韵古旷反乐记钟声铿铿以立号号以立横横以立
武郑康成注曰横充也谓气作充满也释文曰横古旷
反孔子閒居篇夫民之父母乎必达于礼乐之原以致
五至而行三无以横于天下郑注曰横充也疏家不知
其义出尔雅尧典古本必有作横被四表者横被广被
也正如记所云横于天下横乎四海是也横四表格上
下对举溥遍所及曰横贯通所至曰格四表言被以德
加民物言也上下言于以德及天地言也集传曰被四
表格上下殆失古文属词意欤横转写为桄脱误为光
卷三 第 5a 页
追原古初当读古旷反庶合充霩广远之义而释文于
尧典无音切于尔雅乃古黄反殊少精覈述古之难如
此类者遽数之不能终其物六书废弃经学荒谬二千
年以至今足下悤奋乎二千年之后好古洞其原谅不
廑市古为也仆情僻识狭以谓信古而愚愈于不知而
作但宜推求勿为株守例以光之一字疑古者在玆信
古者亦在并漫设繁言以献震再拜
 丁丑仲秋钱太史晓徵为余举一證曰后汉书有横
 被四表昭假上下语检之冯异传永初六年安帝诏
也姚孝廉姬传又为余举班孟坚西都赋横被六合
卷三 第 5b 页
 壬午孟冬余族弟受堂举汉书王莽传昔唐尧横被
 四表尤显确又举王子渊圣主得贤臣颂化溢四表
 横被无穷(洪榜案淮南原道训横四维而含阴阳高/诱注横读桄车之桄是汉人横桄通用甚)
(明段玉裁案李善注魏都赋引东京赋惠风/横被今本东京赋作惠风广被后人妄改也)
论韵书中字义荅秦尚书蕙田(癸未)
字书主于故训韵书主于音声然二者恒相因音声有
不随故训变者则一音或数义音声有随故训而变者
则一字或数音大致一字既定其本义则外此音义引
伸咸六书之假借其例或义由声出如胡字惟诗狼跋
其胡与考工记戈胡戟胡用本义至于永受胡福义同
卷三 第 6a 页
降尔遐福则因胡遐一声之转而胡亦从遐为远胡不
万年遐不眉寿又因胡遐何一声之转而胡遐皆从为
何又如诗中曰宁莫之知曰胡宁忍子曰宁莫我听曰
宁丁我躬曰宁俾我遁曰胡宁瘨我以旱宁字之义传
诗者失之以转语之法类推宁之言乃也凡故训之失
传者于此亦可因声而知义矣或声同义别如蜥易之
易借为变易之易象犀之象借为象形之象或声义各
别如户关之关为关弓之关㷼㷼之㷼为㷼国之㷼六
书假借之法举例可推若夫讹舛相承如诗山有枢字
本作櫙乌侯反刺榆之名或不加反音读如户枢之枢
卷三 第 6b 页
则失之矣其或异字异音绝不相通而传写致讹溷淆
莫辨如诗月出篇劳心惨兮与照燎绍为韵而释文七
感反正月篇忧心惨惨与沼乐炤虐为韵抑篇我心惨
惨与昭乐藐教虐耄为韵及北山篇或惨惨劬劳或惨
惨畏咎释文反音并同不知皆懆字之讹也懆采老切
愁不安也白篇念子懆懆此一处㚔而未讹释文亦
加以七感反之音是直不辨懆惨之为二字矣陈风歌
以讯之与萃为韵小雅莫肯用讯与退遂瘁退为韵而
释文以音信为正不知皆谇字之讹也谇告讯问谇音
粹讯音信广韵二十一震讯字下云问也告也不知告
卷三 第 7a 页
之义属谇不属讯入六至不入二十一震也释文于尔
雅既作谇告也引沈音粹郭音碎㚔而未讹矣又云本
作讯音信是直不辨谇讯之为二字今尔雅注疏本谇
字亦与诗同讹而王逸注楚辞引诗谇予不顾后汉书
张衡传注引尔雅谇告也广韵六至谇字下引诗歌以
谇止然则此句止字与上句止字相应为语词凡古人
之诗韵在句中者韵下用字不得或异三百篇惟不可
休恖恖讹作息与此处止讹作之失诗句用韵之通例
得此正之尤稽古所宜详覈考工记搏埴之工郑注云
搏之言拍也(张参五经文/字拍音搏)刘熙释名云拍搏也手搏其
卷三 第 7b 页
上也又云搏博也四指广博亦似击之也则搏当音博
不音团而释文列团博两音且团音在前是直不辨抟
搏之为二字他如底底 疧实寔慉畜之属相习溷淆
不可胜数又有本无其字因讹而成字如尔雅之鼀𪓰
鼀力竹反从圥得声讹而为鼀遂读起据反方言之鍊
𨬍郭璞音柬曹宪于广雅音谏集韵据郭忠恕佩觿之
臆说于一东增鍊字引方言则鍊讹而为鍊遂与东同
音有字虽不讹本无其音讹而成音如诗有㳽济盈有
鷕雉鸣鷕从唯得声与㳽为句中韵下复举济盈雉鸣
亦句中韵旧音鷕以水反(见释/文)水讹作小遂有以小反
卷三 第 8a 页
之音广韵于是收入三十小改小作沼并其所由致讹
几不可考汉书地里志汝南郡鲖阳孟康曰鲖音纣红
反鲖从同得声纣红反之音是也广韵集韵皆收入四
十四有与纣同音岂不见红反二字而以为音纣欤故
训音声自汉巳来莫之能考也久无怪乎释经论字茫
然失据此则字书韵书所宜审慎不苟也虽旧韵相承
其中显然讹谬者宜从订正
辨诗礼注軓轨轵𨊻四字
诗邶风匏有苦叶济盈不濡轨毛氏故训传由辀以上
为轨经典释文曰轨旧龟美反谓车轊头也依传意宜
卷三 第 8b 页
音犯震谓音犯则字当作軓以韵考之不合疑汉时轨
軓二字或讹溷莫辨(如今俗书轨字车旁/丸作轨实不成字)毛君读此诗
岂声从轨而义从軓误并二字为一欤周礼大驭右祭
两轵祭軓(明北监本注疏周礼讹作轨礼记/少仪所引同惟诗疏所引不误)郑注曰故
书轵为𨊻軓为轨(误作/范)杜子春云𨊻当为轵轵谓两轊
也轨(误作軓释文同/诗疏引作范)当为軓(误作范诗疏/所引不误)軓谓车轼前
(轼前误作前轼考疏内/及诗疏所引皆不误)或读𨊻为簪笄之笄震谓𨊻
读如笄是也杜君改为轵与輢内之轵二名溷淆非也
以轊释毂端之𨊻亦非也后代字书并𨊻字无之考工
记辀人軓(误作轨注并同/诗疏所引不误)前十尺郑注曰谓辀軓以前
卷三 第 9a 页
之长也郑司农云䡄谓式前也书或作𨊠(诗疏所引误/作轨下并同)
(释文/不误)玄谓𨊠是𨊠法也礼记少仪祭左右轨(诗疏所引/误作軓注)
(同)范郑注曰周礼大御祭两轵祭軓(误作轨诗疏/所引不误)乃饮
轨与轵于车同谓轊头也軓与范声同谓轼前也诗匏
有苦叶释文辨别之曰案说文云轨车辙也从车九声
黾美反(古音居/酉反)(注疏本释/文误作轵)车式前也从车凡声(注疏/本释)
(文误作/九声)音犯车轊头所谓轵(通志堂本误作/䡄注疏本不误)也相乱故
具论之孔冲远于此亦曰少仪与大驭之文事同而字
异以范当大驭之軓轨(误作/軓)当大驭之轵故并其文而
解其义不复言其字误耳其实少仪轨字误当为轵也
卷三 第 9b 页
孔君于礼记不言轨乃字误当据诗正义为定(五经正/义当时)
(同撰者/不一人)诗传误溷同轨軓二字礼注误溷同𨊻轵轨三
字而轨字遂有车轊头之说谬也軓者式前轨者车辙
轵者车軨𨊻者毂末轊者轴末治其名详其制庶可以
正讹文交错谬说因循矣
辨尚书考工记锾锊二字
锾锊篆体易讹说者合为一恐未然也锾读如丸十一
铢二十五分铢之十三垸其假借字也锊读如刷六两
大半两率选馔其假借字也二十五锾而成十二两三
锊而成二十两吕刑之锾当为锊故史记作率汉书作
卷三 第 10a 页
选伏生大传作馔弓人胶三锊当为锾一弓之胶三十
四铢二十五分铢之十四贾逵说俗儒以锊重六两此
俗儒相传讹失不能覈实脱去大半两言之说文云北
方以二十两为锊正合三锊盖脱去三字(徐本说文锊/十铢二十五)
(分铢之十三蜀本及陆德明所引并作十一铢徐本盖/脱去一字说文既引周礼重三锊当云北方以二十两)
(为三锊是以郑注引说/文證三锊为一斤四两)
与卢侍讲召弓书(庚辰)
大戴礼记刻后印校俗字太多恐伤坏版姑正其甚者
不能尽还雅也所有误字向未覈出如保傅注谓俎豆
传列及食之等谓讹作男食讹作嗜环旋也旋讹作短
卷三 第 10b 页
曾子本孝注处安易之道之讹作也曾子天圆注山川
言牲互文牲因正文讹作牷互文讹作玄之子张问入
官注缫瑱之设瑱讹作须盛德注礼察曰讹作祭礼曰
诸侯迁庙注未即吉吉讹作告孙郑等改鞠衣鞠讹作
袆又云一命展衣者云讹作下少閒注污洼也洼讹作
深朝事致饔既饔雍错见凡此类即就印本改正又保
傅有司参夙兴端冕注参职谓三月朝也下案云注职
字疑衍是疑参与三月嫌文或别有意也然古人立文
绝无有如此者在内则为三月之末择日以子见于父
此见之南郊亦三月时事正文当作有司亝夙端冕注
卷三 第 11a 页
文当作亝夙谓三月朝也明嘉靖癸巳袁氏依宋本重
刊之大戴礼记齐皆作亝后人不识古字遂讹作参而
夙字不可通于下加兴字魏书李彪传引此作有司齐
肃端冕无兴字其窜误无疑注乃并夙字讹作职字形
转写之谬前改正者皆是也凡例末一条云又有虽俗
字而其来巳久魏晋六朝皆用之如准之作准杀之作
煞陈之作阵景之作影亦皆不改震之愚窃以为景与
影今异字异音古通用景葛洪始加彡作影义有可通
无妨后人滋益准字虽魏书有云欲知其名淮水不足
非避寇莱公讳(吕忱字休用准为平准之准/见佩觿忱晋人是此时俗字)然许叔重
卷三 第 11b 页
在汉时作说文解字序云诡更正文乡壁虚造不可知
之书变乱常行猥曰马头人为长人持十为斗虫者屈
中也苛之字止句也皆不合孔氏古文谬于史籀怪旧
而善野言则魏书之称淮水不足设许氏见之必且
讥为野言者也苟害六书之义虽汉人亦在所当改何
况魏晋六朝此书中仍有未尽俗谬者准准杀煞陈阵
参𢀩互见宜使之画一以免学者滋惑震愚昧径行改
易其存疑未敢改者夏小正初岁祭耒始用畅也其曰
初岁云者畅也者终岁之用祭也言是月始用之也细
绎文义正月所系之事他处不言初岁至此独言初岁
卷三 第 12a 页
故解之曰畅乃终一岁所用之于祭而用之自是始惟
其为终一岁之所用故曰初岁以见终岁皆用之讹作
其曰初云尔巳不可通又移就下言是月句失其伦欠
缇缟下何以谓之小正以著名也尔雅疏连引此文本
系此处无疑朱子移置篇题之下以是为解小正二字
究无所发明古人必不用此赘文以解篇题合综前后
何以谓之凡两见以四字为句前雉震呴条正月必雷
雷不必闻惟雉为必闻中閒用何以谓之设问申之曰
雷则雉震呴相识以雷此云小正以著名也乃申上缇
先见者也又与后文有见稊而后始收是小正之序也
卷三 第 12b 页
小正之序时也皆若是也可参观名者命之也小正以
著名者谓小正立言之体以缇著而先见故不曰缟缇
而名其物候曰缇缟著即动而后著之著谨陈鄙见惟
有道正之
再与卢侍讲书(辛巳)
去冬刻就屈原赋注属舍弟印送谅巳呈览尚有误字
其大戴礼记一书今正复检一过又得若干事后因穷
处多繁杂未及订定兹略举大致以气教正主言篇则
正亦不劳矣正当作政百步而堵堵疑亩之讹千步而
井不可通千步疑方里之讹昔者明王以尽知天下良
卷三 第 13a 页
士之名篇内主字并王字之讹惟此一处各本仍作王
当据之以表微哀公问于孔子篇然后言其丧葬别本
多作丧算义长礼察篇倍死忘生之礼礼当作徒字形
之讹夏小正篇震也者鸣也呴也者鼓其翼也徐坚初
学记两引此文皆作呴者鸣也震者鼓其翼殆后人因
雉震呴之言而改之以就先震后呴欤初岁祭耒止此
四字属夏小正元文自始用畅也已下皆为解说不必
重初岁祭耒始用畅也字似文义更明岁再见尔尔上
当有云字脱在盖记时也下而不食于母也当从别本
于作其者堇菜也朱子仪礼经传通解载此文菜作采
卷三 第 13b 页
与上大舍采也字正一例推之不必取之各本无句末
之字取心推而不言取取必当作故言字形讹舛突穴
取与之室何也各本皆然突当作突王逸注楚辞突夏
云突复室也洪兴祖补注云突深也隐暗处盖穾厦犹
言深厦此穾穴指㷼所为巢深隐也下云谓之室何也
是书谓字或讹作与或讹作为不胜毕举因与字又误
衍取字故言挚云各本无言字通解载此文止作挚云
于古人文体尤合之离而生之当作以字形之讹穴也
者言蛰也各本无穴也者三字于时月也万物不通八
字应属小正元文若说小正者则是字直用是不用时
卷三 第 14a 页
篇内可考义亦非解啬人不从保傅篇固举之礼魏书
李彪传引此文作因举以礼及下齐肃端冕可證参夙
兴之讹尚书及周礼说而文与此同通解载此注而作
古当是古尚书及周礼说与此同转写致讹又衍文字
(案当作古文尚书及周/礼说与此同文字非衍)许叔重五经异义称古今尚书
说古尚书说是其證言人性本虽无善通解载此注作
本或有所不能似朱子所改使谏击之以自闻也通解
载此注諌下有者字大夫谏足以义使于瞽叟足当作
之使当作后别本叟作史此以解正谏在瞽史乐工后
也殷周之前以长久者前当作所字形之讹强犹强也
卷三 第 14b 页
当作犹劝也周礼司諌注有此训暑而渴宋元本渴并
作喝通解载此文作暍注之云暍伤暑也渴喝皆字形
之讹宴室邦室于宴也通解载此注作宴室夹室次
也今是书夹并作郏内则注云侧室谓夹之室次
也亦一旁證以七月就宴当从通解作比七月就
冥室太史持铜而御户左当作太师注同冲在中牙在
傍通解载此注作璜在傍冲牙在中亦似朱子所改此
𢧵注冲牙二字璜属上注矣又玉藻疏皇氏说亦分冲
牙为二与此注同纳于衡璜之閒通解之閒上有冲牙
二字坐不边跸跸上脱立不二字诵诗上脱夜则令瞽
卷三 第 15a 页
四字形容端正上脱生子二字任子之时任即妊上云
孕子之礼孕亦当作任敬白虎通敬当作故欲左欲右
当重左右字以其前为慎于人也前亦当作所慎当作
顺而置尸于北堂篇末而犹汝矣之注当在此邹衍乐
毅以齐至当作自齐魏至韩诗外传下衍二十二字以
魏齐至之亦脱误考外传作㷼昭王得郭隗邹衍乐毅
是以魏赵兴兵而攻齐依是书注例闵王名地当注云
齐王地也脱地字曾子立事篇朝忿忘身词不足当是
一朝之忿忘其身脱误恖唯可复当作无不可复不唱
流言唱当作倡谓时事须杀也杀当作系字形之讹忿
卷三 第 15b 页
怒而为恶为当作无注内两说前说谓忿怒妄动不必
心以为恶而怒后说谓人本无恶而妄怒据后说为字
舛谬明矣义则前说尤善自执而轻于善轻当作诬字
形之讹本孝篇痹当作庳谓三者之孝三当作王制言
上曰友之也曰当作曾字形脱误制言中诗云行有死
人尚或墐之此十字亦注文故不注某诗之几章正文
语势亦显然不可引诗横隔以役其身役当作 前立
事篇可据證疾病篇如长日加益而不自知也长竹丈
切谓己身之长故曰不自知注云如日之长袁氏本无
日字空此一格当作如身之长天圆篇施施也当作赋
卷三 第 16a 页
也周礼内宰注云施犹赋也是其义温煖如阳阳当作
汤此注本汉书五行志刘向语武王践祚篇于百姓朱
文端本作十百世盖十讹作于转而为于妄改者不知
此解其量十世百世也虽夜解怠怠当作息解谓释带
也屦𡳐之铭当作𡳐屦屦不名𡳐𡳐之言践也论慎屦
屦当作𡳐劳与富劳当作福福富同音正文作富注兼
取福义故曰音义两施互取焉卫将军文子篇言下国
信蒙其富富当作福云先生者犹难之一本作云先生
犹有难之言偃鲁人也鲁字疑吴之讹言未至者未及
也当作言未至未及者晋侯也当作晋侯彪也祁徯祁
卷三 第 16b 页
午也当作祁午之父也芉舌肸芉舌职之父当作芉舌
大夫芉舌肸也芉舌职之子五帝德篇黄帝黼黻衣帝
字衍知民之急袁氏本急作㥯义当作隐帝系篇及象
产敖礼记疏引此文作及产象敖敖字之衍久矣史记
卷章此讹为老童王逸汪楚辞作老僮什祖各本什多
作付与史记作附沮合史记穴熊疵越章王此讹穴为
内疵为痹越为戚韦昭注国语不知楚之别封有越而
误谓句践芈姓失之也郑语曰芈姓夔越王符潜夫论
亦曰或封于夔或封于越皆楚之越章耳楚自粥熊九
世至熊渠此于内熊下有九世至于渠娄鲧出自九字
卷三 第 17a 页
盖当云其裔孙粥熊自粥熊九世至于熊渠下乃接熊
渠有子三人然无善本可以订正昆吾者卫氏也巳下
六氏字不可通皆当从世本作是声之讹也次妃陈隆
氏别本作陈锋与史记合劝学篇殆教亡身亡字当从
荀子作忘痹下当作庳下必出量当作以注量子张问
入官篇恒言无害也恒当作犹详为陋矣详即佯陋当
作漏声之讹别本矣作失漏失遗忘也郭象曰主上无
为于亲事而有为于用臣也庄子天道篇注文此讹亲
为日又脱臣字今云惑视听今云当作令不盛德篇君
臣之义失别本义作位与礼记本文合以慎天法慎当
卷三 第 17b 页
作顺正朝之位朝下脱仪字千乘篇执事政也政当作
正故年榖不成不当作顺不知者误读下文妄改为不
文王官人篇以观其不宁当从逸周书作不荒如临人
以色如当从逸周书作好其貌固呕篇内呕字并妪之
讹执之以物而遫惊决之以卒而度料以逸周书设之
以物而数决敬之以卒而度应互相订执即设之讹遫
数义同为速速决宜连文惊之脱误为敬之不学而性
辨逸周书作不文当作不紊始妒诬者也逸周书作始
诬者也始即妒之讹此文与注并衍一始字因讹致衍
如保傅篇学礼曰一段而讹作如如又讹作始各本遂
卷三 第 18a 页
作而始凡顺之为慎而之为如谓之为与为为政与正
之错互类皆方音溷同致舛不得云古字通以数语中
二字错施彼此交易正可决古人用字不宜如是滋惑
虽改正之可也察其慝慝当作阴袁氏本作应阴与应
声之讹不知者遂改应为慝人有多隐其情有字衍推
前恶忠据注恶疑恃之讹谓有询义之义当作议自顺
而不让据注顺疑 字讹耳及其所不知正也正字疑
衍为先偏习之当作谓先遍习之书内为当作谓者不
具列有道而自顺有当从逸周书作假以见佚气自然
佚当作侠骄厉以为勇当从逸周书作矫厉注同内恐
卷三 第 18b 页
外悴当从逸周书作外誇敬再其说敬再当从逸周书
作亟称阴阴窃谓求诸人也次阴字别本作阳以正文
订之当作阴行谓窃求诸人也逸周书曰有守者也此
脱误为日守也诸侯迁庙篇于练焉坏下脱一庙字纳
新神上脱一将字房西房也西字别本或作曰或作由
据礼订之当作东房诸侯衅庙篇拭帨税当作捝用兵
篇云蚩尤古之诸侯或妄耳当作或云或字脱误在诸
侯下羸㬥于天下羸当作嬴虽诸夏能相养当作离散
莫能相养因字形讹舛耳与斗应相直应疑杓字之讹
或深声误为邹也深当作陬周礼大师职曰师当作史
卷三 第 19a 页
颁告朔于邦国也脱告字别本多脱朔字周书下脱曰
字似仍脱力争则力政一语此逸周书度训篇文此周
所伏四海伏当作服下同此朝明堂时来者数国也当
作国数少閒篇同名同食曰同等别本食作位义长缘
近小治治当作始又不能备问也问当作闻其人迅走
若鹿逸周书曰发人麃麃者若鹿迅走谓北发之人贡
似鹿兽耳渠搜贡虚犬虚字误逸周书曰渠搜以䶂犬
䶂犬者露犬也能飞食虎豹虚或当作露如繁者者当
作诸言职其并兴职当作识如以观闻也当作而以闻
观也别本或讹作閒观谷亦如之谷当作民大及小人
卷三 第 19b 页
畜谷小字衍疆蒌未亏不可通蒌当作薮朝事篇诸臣
之五等之命命上脱之字衍十八字及大客之义义当
作仪以成邦国之贰当从周礼作以除邦国之慝致会
当作致禬投壶篇以其算告当从袁氏本作奇算公冠
篇其径五寸径当作颈肩博二寸肩下脱革带二字诸
侯之服服上脱朝字娶妇下通解载此注有之家二字
并下一举乐可也袁氏本亦作可本命篇人资始焉袁
氏本作人莫违焉资始二字似后人所改八者维刚也
刚当作纲以治之也治上脱一字故经成见星袁氏本
绖作绖易本命篇易说卦曰卦字衍此引乾凿度语气
卷三 第 20a 页
之始下脱也字所以苟者多当作以所包者多故举禽
兽之名禽下仍脱一禽字言亦有生而生之也有生当
作有本日月属于天日字衍属当作亏字形之讹今春
又得一本耑刻正文前亦有韩元吉郑元祐二序虽非
善本有数处颇可据主言篇虽有国焉作国马不必借
證于王肃所私定之家语矣哀公问五义篇其心不买
作不置与文王官人篇有施而不置注云不形于心色
也义可互订此言不以己之尽忠信于人置诸心而责
人之忠信也惟自励于躬行不以己厚责人薄是之谓
躬行忠信其心不置因推寻下句仁义在己而不害不
卷三 第 20b 页
知可取订于制言中所谓有知之则愿也莫之知苟吾
自知也此盖谓己有仁义之实虽人不知何害知或作
志者讹子张问入官篇统絖塞耳统作紸取證于汉书
东方朔传黈纩充耳紸即黈之别字耳(段玉裁案李善/注东京赋及荅)
(客难皆引大戴/礼黈纩塞耳)注内云絖庄子作黈亦讹谨录如上一
二致确处私心颇怡乐也伏待垂择不无有可附于阁
下前所订数十条末者兹敝友程君亦田名瑶田上年
秋闱后同震到扬今复往特取道江阴愿抠谒大君子
其人少攻词章之学诗古文词皆有法度书法尤绝伦
直造古人境地年来有志治经所得甚多与震往还十
卷三 第 21a 页
馀载行日励学日进而境日因今遭重丧不得巳外出
情可悲也其读书沈恖覈订比类推致震逊其密想阁
下所乐取其长而进其未逮者也
荅江慎修先生论小学书
说文所载九千馀文当小学废失之后固未能一一合
于古即尔雅亦多不足据姑以释故言之如台朕赉卑
卜阳予也台朕阳当训予我之予赉卑卜训赐予之予
不得错见一句中孔魄哉延虚无之言閒也郭氏注云
孔穴延魄虚无皆有閒隙馀未详考之说文哉言之閒
也言之閒即词助然则哉之言三字乃言之閒言为词
卷三 第 21b 页
助见于诗易多矣豫射厌也郭氏注云诗曰服之无射
豫未详豫盖当训厌足厌饫之厌射训厌倦厌憎之厌
此皆掇拾之病其解释诗书缘词生训非字义之本然
者不一而足然今所有传注莫先毛诗其为书又出尔
雅后尔雅杜甘棠梨山樆榆白枌立文少变杜涩棠甘
而名类可互见杜赤棠白者棠以棠见杜杜甘棠以杜
见棠毛诗甘棠杜也误枌白榆也不误杜甘曰棠梨山
生曰樆榆白曰枌朱子诗集传于陈东门之枌云枌白
榆也本毛诗于唐山有蓲云榆白枌也殆稽尔雅而失
其读其他毛诗误用尔雅者甚多先儒言尔雅往往取
卷三 第 22a 页
诸毛诗非也若说文视尔雅毛诗固最后沿本处多要
亦各有师承尔雅以衣涉水为厉繇带巳上为厉说文
(字又作濿/省用厉)𡳐石渡水也引诗深则砅诗之意以水深
必依桥梁乃可过喻礼义之大防不可犯若浅水则褰
衣而过尚不濡衣郦道元水经注云段国沙州记吐谷
浑于河上作桥谓之河厉此可證桥有厉之名卫诗淇
梁淇厉并举厉固梁之属也就兹一字尔雅失其传说
文得其传触类推求遽数之不能终其物用是知汉人
之书就一书中有师承可据者有失传傅会者说文于
字体字训罅漏不免其论六书则不失师承刘歆班固
卷三 第 22b 页
云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郑众云象形会意转
注处事假借谐声所言各乖异失伦说文序称一指事
二象形三形声四会意五转注六假借转注考老字后
人不解裴务齐切韵猥云考字左回老字右转戴仲达
周伯琦之书虽正老字属曾意考字属谐声而不能不
承用左回右转为转注别举侧山为𨸏反人为匕等象
形之变转者当之徐铉徐锴郑樵之书就考字傅会谓
祖考之考古铭识通用丂于丂之本训转其义而加老
省注明之又如犬走貌为猋尔雅扶摇谓之猋于猋之
本训转其义飙则偏旁加风注明之此以谐声中声义
卷三 第 23a 页
两近者当转注不特一类分为二类甚难且校义之远
近必多穿凿王介甫字说强以意解加之谐声字陆佃
埤雅中时摭之使按之理义不悖如程子朱子论中心
为忠如心为恕犹失六书本法岐惑学者今区分谐声
一类为转注势必强求其义之近似况古字多假借后
人始增偏旁其得尽證之使自为类乎杨桓又谓三体
巳上展转附注是曰转注斯说之谬易见而莫谬于萧
楚张有诸人转声为转注之说虽好古如顾炎武亦不
复深省说文于假借举令长字乃移而属转注古今音
读莫考如好恶之恶今读去声古人有读人声者美恶
卷三 第 23b 页
之恶今读入声古人有读去声者宋魏文靖论观卦云
今转注之说则彖象为观示之观六爻为观瞻之观窃
意未有四声反切巳前安知不为一音乎据此言之转
声巳不易定转注假借何以辨今读先生手教曰本义
外展转引伸为他义或变音或不变音皆为转注其无
义而但借其音或相似之音则为假借又曰字之本义
亦有不可晓者震之疑不在本义之不可晓而在展转
引伸为他义有远有近有似远义实相因有近而义不
相因有绝不相涉而旁推曲取又可强言其义区分假
借一类而两之殆无异区分谐声一类而两之也六书
卷三 第 24a 页
之谐声假借并出于声谐声以类附声而更成字假借
依声托事不更制字或同声或转声或声义相倚而俱
近或声近而义绝远谐声具是数者假借亦具是数者
后世求转注之说不得并破坏谐声假借此震之所甚
惑也说文老从人毛匕言须发变白也考从老省丂声
其解字体一会意一谐声甚明而引之于序以实其所
论转注不宜自相矛盾是故别有说也使许氏说不可
用亦必得其说然后驳正之何二千年閒纷纷立说者
众而以猥云左回右转者之谬悠目为许氏可乎哉震
谓考老二字属谐声会意者字之体引之言转注者字
卷三 第 24b 页
之用转注之云古人以其语言立为名类通以今人语
言犹曰互训云尔转相为注互相为训古今语也说文
于考字训之曰老也于老字训之曰考也是以序中论
转注举之尔雅释诂有多至四十字共一义其六书转
注之法欤别俗异言古雅殊语转注而可知故曰建类
一首同意相受大致造字之始无所冯依宇宙閒事与
形两大端而巳指其事之实曰指事一二上下是也象
其形之大体曰象形日月水火是也文字既立则声寄
于字而字有可调之声意寄于字而字有可通之意是
又文字之两大端也因而博衍之取乎声谐日谐声声
卷三 第 25a 页
不谐而会合其意曰会意四者书之体止此矣由是之
于用数字共一用者如初哉首基之皆为始卬吾台予
之皆为我其义转相为注曰转注一字具数用者依于
义以引伸依于声而旁寄假此以施于彼曰假借所以
用文字者斯其两大端也六者之次弟出于自然立法
归于易简震所以信许叔重论六书必有师承而考老
二字以说文證说文可不复疑也存诸心十馀载因闻
教未达遂纵言之
书小尔雅后
小尔雅一卷大致后人皮傅掇拾而成非古小学遗书
卷三 第 25b 页
也如云鹄中者谓之正则正鹄之分未之考矣四尺谓
之仞则筑宫仞有三尺不为一丈而为及肩之墙矣浍
深二仞无异洫深八尺矣其解释字义不胜枝数以为
之驳正故汉世大儒不取以说经独王肃杜预及东晋
枝赜奏上之古文尚书孔传颇涉乎此广量曰豆四谓
之区区四谓之釜本春秋传四升为豆各自其四以登
于釜之文釜二有半谓之籔本聘礼记十六斗曰籔籔
二有半谓之缶此句无本缶二谓之钟所谓陈氏新量
皆登一焉钟乃大矣者齐旧量盖先王之制区斗六升
釜六斗四升钟六斛四斗陈氏从而诡更之釜登一区
卷三 第 26a 页
则八斗区登一豆则二斗豆登一升则五升而钟实八
斛兹用旧量之豆区釜用新量之钟两法杂施显相刺
谬广衡曰两有半曰捷倍捷曰举皆于古无本倍举曰
锊贾景伯所称俗儒以锊重六两是也不稽古训故目
之曰俗儒云尔张揖作广雅于释器曰钟十曰斞庾十
曰秉秉十曰筥斞庾二文错见并当为籔而改区十曰
籔斯协于聘礼记十斗曰斛十六斗曰籔十籔曰秉矣
钟十之云谬也此十六斗之秉量名也刈禾盈手谓之
秉秉犹把也字同义别聘礼记曰四秉曰筥十筥曰稯
十稯曰秅四百秉为一秅然则秉十当改秉四又不当
卷三 第 26b 页
蒙籔十曰秉相乱其掇拾之病与小尔雅同或曰小尔
雅者后人采王肃杜预之说为之也时乾隆己卯秋东
原氏记
六书论序
自昔儒者其结发从事必先小学小学者六书之文是
也周官保氏掌之以教国子司徒掌之以教万民而大
行人所称谕书名听声音又属瞽史分职专司故其时
儒者治经有法不岐以异端后世道阙小学不修古文
绝于嬴氏佐隶起于狱吏汉兴盖百年始徵小学之士
令说文字未央廷中光武时马援上疏论文字之讹谬
卷三 第 27a 页
及贾侍中修理旧文而许叔重从受古学撰说文解字
则在安和巳后今考经史所载汉时之言六书也说𡵨
而三一见周礼注引郑司农解一见班孟坚文志其
一则叔重说文解字序颇能详言之班郑二家虽可以
广异闻而纲领之正宜从许氏厥后世远学乖䍐睹古
人制作本始谓谐声最为浅末者后唐徐锴之疏也以
指事为加物于象形之文者宋张有之谬也谓形不可
象则指其事事不可指则会其意意不可会则谐其声
者诸家之纷紊也谓转声为转注者起于最后于古无
稽特萧楚诸人之臆见也盖转注之为互训失其传且
卷三 第 27b 页
二千年矣六书也者文字之纲领而治经之津涉也载
籍极博统之不外文字文字虽广统之不越六书纲领
既违讹谬日滋故考自汉巳来迄于近代各存其说驳
别得失为六书论三卷凡所不载智者依类推之以拾
遗补将有取乎此也时乾隆乙丑孟冬戴震撰
戴东原集卷弟三
卷三 第 28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