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七
卷二十七 第 1a 页
抱经堂文集卷第二十七
         东里 卢文弨 绍弓
 传(二)
   孙文定公家传(辛丑)
公讳嘉淦字锡公号懿斋太原兴县临河里人姓孙氏
先世自代徙曾祖讳守意未仕祖讳世荩以贡生知江
西崇仁县县有剧盗罗汉七阻西山聚众数千人设方
略禽狝之境赖以安父赠光禄大夫讳天绣生四子公
行三家贫耕且读尝上山斧薪值大风雪斧落曾崖閒
缘迹手探之几至僵仆卒不挫其志康熙五十二年成
进士改庶吉士授翰林院检讨闻母原夫人病乞假不
卷二十七 第 1b 页
待报归母旋卒服阕复官
世宗宪皇帝即位
命臣工皆得上封事公以言事见知
宪皇帝尝指以示九卿曰朕即位以来孙嘉淦每事陈
奏可谓直言极谏朕不惟不加怒而反加恩汝等臣工
当以为法以国子监司业命提督安徽学政迁祭酒仍
留安徽年馀调顺天学政奏革一切供应蒙
恩赐养廉岁四千两并
赐西城官房七十馀閒为考校京邑生童之处岁满受
代莅祭酒任公先为司业时即上言人才出于学校而
科目但取文艺无裨于用宜令天下学政选拔诸生贡
卷二十七 第 2a 页
太学使九卿举经明行修者任助教一以经术造之三
年考其成举以佐用时方急西事未行也至是与同官
鄂公尔奇复上言经术必可成人才必可得今入学者
多必别置学舍以居之支帑金以赡之教成宜分等叙
用以示勤
世宗允所请令户部岁给六千缗 赐官房三百馀閒
今所谓南学也公严立课程五日一会讲一时经术称
盛焉署顺天府尹奏请立法以平米价赠公卒于京邸
恩赐银一千两为丧葬费公欲长留
君惠乃竭家资营葬而以所 赐建宗祠置祭田服未
阕以顺天府尹召晋工部侍郎奏请各工程宜定成式
卷二十七 第 2b 页
以颁示天下而天下之物价与挽运费宜先令报部嗣
后核销遂无驳诘稽滞之患迁刑部侍郎兼办吏部侍
郎事府尹祭酒皆如故以引 见国子监教习人员不
称旨逮狱
世宗旋宥之且知公不爱钱
命在银库行走时果亲王总库务意公既贵重骤遭责
降或不视事侦知不然既又有人言公以轻兑邀誉者
公先以所兑别置一所至是王命取以比较皆中程以
是益重公河东盐政有积弊
世宗命往署理不数月陋弊悉除
今上即位召至京授吏部右侍郎擢都察院左都御史
卷二十七 第 3a 页
仍兼公上三习一弊疏其略曰臣以至愚荷蒙
皇上隆恩卑以风纪重任日夜悚惶思竭愚夫之千虑
而每月以来捧读
圣谕剀切周详仁政皆巳举行臣愚无可更言所欲言

皇上之心而巳
皇上之心仁孝诚敬明恕精一岂复尚有可议而臣犹
愿有言者正于心无不纯政无不善之中窃鳃鳃私忧
过计而欲预防之也今夫治乱之循环如阴阳之运行
坤阴极盛而阳生乾阳极盛而阴姤事当极盛之际必
有阴伏之机其机藏于至微人不能觉而及其既著遂
卷二十七 第 3b 页
积重而不可返此其閒有三习焉不可不慎戒也主德
清则臣心服而颂仁政多则民身受而感出一言而盈
廷称圣发一令而四海讴歌在臣民本非献谀然而人
君之耳则熟于此矣耳与誉化匪誉则逆始而匡拂者
拒继而木讷者厌久而颂扬之不工者亦绌矣是谓耳
习于所闻则喜谀而恶直上愈智则下愈愚上愈能则
下愈畏趋跄谄胁顾眄而皆然免冠叩首应声而即是
此在臣工以为尽礼然而人君之目则熟于此矣目与
媚化匪媚则触故始而倨野者斥继而严惮者疏久而
便辟之不巧者亦忤矣是为目习于所见则喜柔而恶
刚敬求天下之事见之多而以为无奇也则高己而卑
卷二十七 第 4a 页
人慎辨天下之务阅之久而以为无难也则雄才而易
事质之人而不闻其所短返之己而不见其所失于是
乎意之所欲信以为不踰令之所发槩期于必行矣是
谓心习于所是则喜从而恶违三习既成乃生一弊何
谓一弊喜小人而厌君子是也今夫进君子而退小人
岂独三代以上知之哉虽叔季之君孰不思用君子且
自智之君各贤其臣孰不以为吾所用者必君子而决
非小人乃卒之小人进而君子退者无他用才而不用
德故也德者君子之所独才则小人与君子共之而且
胜焉语言奏对君子讷而小人佞谀则与耳习投矣奔
走周旋君子拙而小人便辟则与目习投矣即课事考
卷二十七 第 4b 页
劳君子孤行其意而耻于言功小人巧于迎合而工于
显勤则与心习又投矣小人挟其所长以善投人君溺
于所习而不觉审听之而其言入耳谛观之而其颜悦
目历试之而其才称乎心也于是乎小人不约而自合
君子不逐而自离夫至于小人合而君子离其患可胜
言哉而揆厥所由皆三习为之蔽焉治乱之机千古一
辙可考而知也我
皇上圣明临御如日中天岂惟并无此弊亦并未有此
习然臣正及其未习也而言之设其习既成则或有知
之而不敢言抑或言之而不见听者矣今欲预除三习
永杜一弊不在乎外惟在乎心故臣愿言
卷二十七 第 5a 页
皇上之心也语曰人非圣人敦能无过此浅言也夫圣
人岂无过哉唯圣人而后能知过唯圣人而后能改过
孔子谓五十学易可以无大过文王视民如伤望道如
未之见是故贤人之过贤人知之庸人不知也圣人之
过圣人知之贤人不知也欲望人绳愆纠谬而及于其
所不知难已故望
皇上之圣心自懔之也返之己真知其不足验之世实
见其未能故常欿然不敢以自是此不敢自是之意流
贯于用人行政之閒夫而后知谏争切磋爱我良深而
谀悦为容者愚己而陷之阱也夫而后知严惮匡拂益
我良多而顺从不违者推己而坠之渊也耳目之习除
卷二十七 第 5b 页
取舍之极定夫而后众正盈朝而太平可睹矣不然自
是之根不拔则虽敛心为慎慎之久而觉其无过则谓
可以少宽励志为勤勤之久而觉其有功则谓可以少
慰此念一转初似亦无害于天下而不知嗜欲宴安功
利之说渐入耳而不烦而便辟善柔便佞者亦熟视而
不见其可憎久而习焉忽不自知而为其所中则黑白
可以转色而东西可以易位所谓机伏于至微而势成
于不可返者此之谓也大学言见贤而不能举见不贤
而不能退至于好恶拂人之性而推所由失皆因于骄
泰骄泰即自是之谓也由此观之治乱之机转于君子
小人之进退进退之机握于人君之一心能知非则心
卷二十七 第 6a 页
不期敬而自敬不见过则心不期肆而自肆敬者君子
之招而治之本也肆者小人之媒而乱之阶也然则沿
流溯源约言蔽义惟望我
皇上时时事事常守此不敢自是之心而天德王道举
不外于此矣疏上
上嘉纳宣示焉迁刑部尚书总理国子监事河南郑州
有疑狱
命使往勘仍不得实
上复命公会同总河白公钟山审讯得其冤状十馀人
尽脱之转吏部尚书乾隆三年出为直隶总督锄治豪
强穿浚沟洫豁邪教之株连者释重囚之诬服者时酒
卷二十七 第 6b 页
禁甚严罹法者已至数万人公言以日用饮食之故而
令天下骚然非盛治所宜
上即令弛其禁环京师五百里皆旗地旗人居京师而
以田召汉人佃佃既熟奸民即增租夺佃先佃者多失
利以故多莫肯尽力旗人租入亦不足公为酌定租额
官为征给而夺佃之风遂息又奏旗人愿就田者人予
二顷房屋牛种官给之虑近畿所容有限因巡边见开
平土地平衍易种艺可驻数万家即具规画上请议者
以其地苦寒难居遂止今内地之民往耕者获利数倍
六年调湖广总督楚人仰食淮盐不时至价苦昂公至
除陋规令所司以盐船启行日先关白禁其逗遛而盐
卷二十七 第 7a 页
价遂平横岭三峒为前巡抚冯公光裕所开镇守者因
路险地僻议欲弃之公亲自履行从城步入口路皆险
峻越岭数十重乃至长安豁然开平延袤数十里土田
肥美公度若弃之则群不逞之徒或且啸聚于此煽连
镇筸而宝靖城绥之民无安枕日矣乃奏设武员益兵
数千守之寻以湖南巡抚许容劾驿盐道谢济世案内
革职九年冬起为宗人府府丞迁都察院左副都御史
十二年京察自陈休致十四年冬复以副都御史召
命在上书房行走迁兵部侍郎晋工部尚书署翰林院
掌院学士
恩礼日有加十七年九月以吏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又
卷二十七 第 7b 页
充 经筵讲官因
召对自陈年老请免所居官惟在 上书房效力
上优荅不许公以易诗春秋为圣人全经而解说纷繁
欲秉受
睿裁讲明要领以垂教来世乘閒进说
上纳焉令日进讲义一章于是先成诗义折中次及易
传彖爻甫毕而公遂病矣以乾隆十八年十二月六日
薨年七十有一疾之始作也
圣情冀其速痊中使侍医骆驿于道又
特命 三阿哥临视及遗本奏入
上深轸悼遣大臣侍卫奠茶酒 赐银一千两治丧事
卷二十七 第 8a 页
恤典如例
赐谥文定居恒以八约自戒一曰事君笃而不显二曰
与人共而不交三曰势避其所争四曰功藏于无名五
日事止于能去六曰言删其无用七曰以守独避人八
曰以清费廉取在翰林日读春秋患四传互异于是专
精思经文著春秋义一书巳版行及蒙
世宗宪皇帝训饬翻然悔曰吾学无真得柰何妄测圣
经遂并所著诗删南华通一切毁之后遂不复著书以
副都御史
召之明年有逆徒伪为公奏稿传播远近逾年罪人斯
得公深不自安恐生平好名之累未尽有以致之也先
卷二十七 第 8b 页
后屡典文衡总裁会试者二典乡试者五分校乡会试
者四教习庶吉士一司成与督学皆再三世皆 赠光
禄大夫刑部尚书妣皆 赠一品夫人娶原氏继娶张
氏皆一品夫人子男三孝懿太学生前卒孝愉荫授刑
部浙江司员外郎擢直隶按察司使(此据其家行述孙/诒谷云由刑部山)
(东司主/事擢)孝则天津府河捕通判女四人郭冠恂原宗淯
李念祖陈箴其婿也孙六人镇今庠生銮铨殇铸镛铭
葬于邑之东乡乔家沟
门下士卢文弨曰公粹然儒者顾外人每传公少年手
刃仇人事其详不可知今来公乡复细询于人始得其
崖略公伯兄桢淦为同邑赵氏子所杀其人既论抵系
卷二十七 第 9a 页
狱矣夤缘且脱罪时赠公痛子死非命而仇人顾安然
得无恙愤结几不欲生公时年十八不忍痛伤其父乘
閒入狱刃赵氏子死跳身出与其仲兄鸿淦一昼夜步
行三百馀里至会城门启而入遭货瓿甊者仆焉尽碎
其器于是相与至县庭令某素知公拒移逮者谓杀人
者实非公事遂解呜呼此亦足以见公孝弟之性矣所
谓仁者必有勇非与不辱其身不危其亲其智又有足
多者焉文弨以乾隆三年举于顺天公实为试官分校
者虑语不尽醇或未必当公意公曰此本于经何害遂
置所取中公之教人一本经术文弨虽无似亦曷敢不
以公之所为教者教人哉
卷二十七 第 9b 页
   四川布政使长芳李公家传(辛丑)
文弨与阳曲李公仲子观察君天培同乾隆三年举人
宦迹参差不获以年家子礼谒见公及来公乡公巳不
可作矣得观察君所为述因略识公之为人彊敏能任
事而一本于仁厚使方伯连率皆如公则宇下之民尚
安有失所者乎于是辄次第其事为家传以备异日史
官之采择公姓李氏讳如兰字长芳先世由山东临清
州迁山西之榆次曾祖讳杰人称长者祖讳登山考讳
宝与其弟玺又迁居会城故遂为阳曲人公少为叔父
所器年十九补学博士弟子员试辄高等而不获举于
乡叔父助赀令入太学循例得泽州儒学训导公是时
卷二十七 第 10a 页
以暇日于民生利病吏治得失之故巳熟究之矣
世宗初年以例当改主簿与同辈三十六人入 见奏
对独称
旨径授江南高邮州知州州当水驿孔道使舟往来用
夫牵挽以四人为之长岁敛民閒数千金为顾募费官
吏因以为利所募夫率流丐水次居民受其扰公至禁
绝科敛择其便令可饮食宿止单骑上下巡历弊遂绝
州西甓社湖骤冻合有客舟胶湖中无可为计公用小
舟二剖竹编联其底行冰上如转轮遂得济今皆用其
法在州九月积案悉清吏无所容奸擢浙江绍兴府知

卷二十七 第 10b 页
世宗廉知公高邮之政特换江宁府知府使仍在江南
总督以公熟河务先署知淮安府稽覈一切工程数月
事皆办始莅本任江宁无赖子恃拳勇结死党以害民
号曰喇子公缚其首恶数人毙杖下馀党始戢同城有
将军所属兵素纵恣不畏吏公请于将军有犯者悉绳
以一切之法于是嚄唶相戒不敢肆经两考迁分巡庐
凤兵备道兼榷正阳关严禁苛索而税益裕自怀远至
寿州数百里閒湖陂瀰漫向为盗薮商民苦之公欲绝
其患驾大舸伪若过客者伏健役舟中抵暮有数盗援
缆而上缚其一役请急归否则患且不测公曰此去人
家远归安得至且示之怯益非计泊舟不行令众人皆
卷二十七 第 11a 页
寝息独㸐二巨烛危坐夜半见火光隐约林莽閒又闻
岸上人语切切复有数十小舟划波下上窥公舟寂若
无人者卒疑怪不敢动旦发有跪而请者谓昨所缚者
良民公命并缚之以归具得盗首从主名及窟穴诛其
魁数人盗皆阳以渔为业公令渔船各限以地界悉编
记一二数及谁某在其地劫掠者即坐之又增塘汛责
保甲嗣是行旅过者始不为畏途改云南督粮道进四
川按察司使初至罹重辟者以数百计公一一平处常
达旦不休讫无留狱向发配人犯任自便以故殷阜之
区往往群聚滋事公上言请以打箭炉松潘二厅茂会
理二州等边地处之又奏秋审人犯定以期限军流加
卷二十七 第 11b 页
等不入于死窃贼问罪不计人数皆一一
报可尝刊决狱近事比以为问刑之准其命盗等案牵
连妇女者概免逮有疫者皆给予善药囚得免瘐死在
川六年调江西未几授四川布政司使蜀人闻公来欢
迎载道公首重农桑以足其衣食举乡饮旌善良以示
之劝重仓储使缓急有所资铅铜就地开采以省远运
滇粤之劳费乾隆九年水十一年饥以经理得所民乐
更生而城郭仓庾之被水冲塌黴烂者不以为吏过吏
亦不至于困成都华阳两县民向领银输屯兵粮准田
科之下户亦不免公言于大府均之近州县公所到恤
灾兴学皆有善政而无若江南四川之在任久故其事
卷二十七 第 12a 页
为尤著会瞻对金川相继用兵公督率馈餫无乏兴然
常惴惴虑不免悉索驿骚之累日夜焦劳驯至于大病
以乾隆十二年九月五日卒官年六十有四阶通议大
夫父祖两世 诰赠如公官妣皆淑人娶曹氏少公三
岁封淑人逮事祖姑继姑以孝谨闻在高邮制葛衫一
领迨八十犹完衣率手自浣以妪婢卤莽为之易敝也
子及孙既仕宦时时以公遗训训焉卒后公二十七年
是为乾隆三十九年五月五日也子天培既贵遇 覃
恩赠公通奉大夫封曹氏夫人子男五云鹏候选州同
知天培进士历官广西左江兵备道永祺举人今四川
成都府知府思训念祖优贡生候选儒学训导女六刘
卷二十七 第 12b 页
充智赵泰贾毓宾冯郁黄景纬阁秉升其婿也孙九履
谦广西浔州府知府由豫以润附贡生知临国子监生
德申县学生兆恩之烜锡琏鸣皋曾孙十一葬于太原
县许丹村之原
卢文弨曰才者德之用也有仁民利物之念而泽不下
究功效不见于后世者才诎也公之仁政彰彰若此非
才之能充其德者乎
世宗早识拔之于未试之初
今上复委任之于巳效之日遭时遇
主位跻通显设施之大宜巳然公当为学博士时巳不
录录尝署阳城教谕民怨其令甚聚数千人郊外谋揭
卷二十七 第 13a 页
竿为乱公闻变即夜驰往谕使解散绝口不言功向使
公终为小官亦必有以善其职决不至堕废昔吕新吾
著明职一编自公卿以至庶司百执事莫不有职莫不
当尽其职公之于职可谓尽矣汉之黄霸唐之韦丹其
后皆至显官而史列之于循吏举所重也今之操史笔
者傥亦用斯比也有不以公为循卓之选者乎
        弟子武进吴兆庆佩德校录
抱经堂文集卷第二十七
卷二十七 第 13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