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二十
卷二十 第 1a 页
抱经堂文集卷第二十
         东里 卢文弨 绍弓
 书(四)
   与王怀祖(念孙)庶常论校正大戴礼记书(庚子)
读所校大戴礼记凡与诸书相出入者并折衷之以求
其是足以破注家望文生义之陋然旧注之失诚不当
依违但全弃之则又有可惜者若改定正文而与注绝
不相应亦似未可不若且仍正文之旧而作案语系于
下使知他书之文固有胜于此之所传者观汉魏以上
书每有一事至四五见而传闻互异读者皆当用此法
以治之相形而不相掩斯善矣此书尚有管见所及欲
卷二十 第 1b 页
请正者如夏小正五月初昏大火中种黍菽穈传云大
火者星(家讳/改)也星中种黍菽穈时也窃意经于种黍句
绝菽穈当作菽糜下所以云菽糜巳在经中又言之也
其传之菽糜当为衍文盖星中可以种黍见于尚书考
灵耀及尚书大传等书所言相同若菽则非五月所种
不可以种黍菽连读而去糜字传此处于菽糜盖无释
(或云当作初昏大火中种黍大火者星也星中种黍/之时也下以菽糜二字作经以记时也三字作传亦)
(可备/一说)保傅篇工诵正谏正当如诗正大夫离居之正盖
大夫之长也故注于此句下先释工诵即云大夫谏之
以义后于瞽史并释正谏也似不必依汉书白虎通改
正谏为箴谏及增大夫进谏一句古人作文亦知避就
卷二十 第 2a 页
之法未必㬪用两谏字为句也又行虽有死不能相为
汉书作行有虽死不能相为窃意此较汉书为胜盖有
死二字是成文左氏传有死无二有死而巳此类不一
作行虽有死语势较健似不当反改从汉书也曾子事
父母篇中有云谏而不用行之如由己足下疑此语有
误此不必致疑也行之者从之也从父母之过如己实
为之而非出于父母之本意然所谓引慝也少閒篇君
曰足臣恐其不足君曰不足此下脱一句方本补臣恐
其足四字窃所未安前者巳略论之矣盖君曰足则有
过于自信之意而臣之进辞也当婉故可以云恐也若
君曰不足则但谦让未皇而巳其臣之进辞也当决施
卷二十 第 2b 页
恐字则为不当故注于上二句云未足而君谓足则臣
恐未足告以不足也于下二句云实足可行而君曰不
足则臣云足所谓可不也一有恐字一无恐字注可谓
善体语意矣此愚向所以欲补以臣则云足四字也然
不敢即入正文附见之而巳方本专辄改易古字古语
多不可信注中引诗节南山但称节左氏昭二年季武
子赋节之卒章巳有此例矣若伏之与服本可通用本
命篇妇人伏于人也即其證采地之采本作菜音注疏
中多有作菜地者不可谓误文王官人篇醉言悴也言
疑是犹之误少閒篇注言有可同不可同也不可二字
疑误倒足下其为我更审之既观足下所校本因并求
卷二十 第 3a 页
官本观之其中复有鄙意所未惬者以东原之博雅精
细与众人共事乃亦不能尽其长邪曩日曾共校此书
其中是者亦弃而不录何邪今摘其当更定者数条于
左与足下共商搉之
 夏小正来降燕乃睇传云百鸟皆曰巢突穴又谓之
 室何也操泥而就家入人内也案语云突穴即燕之
 所为似穴而突出者也入人或作人入今从关本文
 弨案皆曰巢下本作室穴也与之室何也盖经乃睇
 下必本有室字故传作如是解今乃从别本作突穴
 而所释者颇失之于鄙俚大不可解与之室作与字
 为古与犹许也不当改作谓下当作操泥而就家人
卷二十 第 3b 页
(句)入内也家人犹今言常人家耳哀四年左传公孙
 翩逐蔡昭侯而射之入于家人以卒汉书中类此者
 尤多云入内正以足与之室之义若作操泥而就家
 语颇不足既言家又言人参错复㬪亦不成文理似
 不当从关本(窃疑室穴也亦当本是室内也与/末句正相应穴与内形近致误)
 菽糜巳在经中又言之是何也时食矩关而记之案
 语云上初昏大火中说曰星(家讳/改)中种黍菽糜时也
 谓种黍与菽糜二事皆以星中为候此民事之常记
 星中则二事自见故云巳在经中又言之非经重出
 此文也矩当为巨夏时以菽为糜乃时食之大关文
 弨案上文大火中下本有种黍菽糜四字或脱去耳
卷二十 第 4a 页
 今仍其脱而又曲为之说君子之于幽也不言审经
 文本无菽糜而凿言之云巳在经中断无是理以星
 中见种黍之候容可通以种黍必当在此月也以星
 中见菽糜之候将非此月即无菽糜者乎食矩本作
 食短关本作闵是月也旧谷行尽新谷未升农民于
 此时常苦食短故以菽为糜菽以佐食之不足非常
 食也何大之有记言啜菽饮水史言半菽不饱菽是
 谷之粗者故用以为况耳小正闵而记之故辞之重
 如此然则上文本有菽糜二字明甚(下陨麋角/亦再见)若食
 巨关从未见他书有引用者于复举之意亦不显
 保傅篇有司齐肃案语云各本讹作参夙今据李彪
卷二十 第 4b 页
 传改正文弨案参乃亝字之讹今即作齐亦无不可
 唯夙字断不可改肃注云齐夙谓三月朝也夙训为
 早与朝义合若齐肃而直训为三月朝不太远乎
 燕度地计众案语云度各本讹作支今从方本文弨
 案度本作支故注云支犹计也后世尚有度支之官
 若正文本是度地则是常辞可不加注即注亦当以
 度量为义不当转以计字相比况盖计字之义不显
 于度字故也此亦失之
 曾子制言中无忽忽于贱案语云忽忽各本讹作勿
 勿据立事篇君子终身守此勿勿注云勿勿犹勉勉
 今从方本文弨案立事篇君子终身守此悒悒君子
卷二十 第 5a 页
 终身守此惮惮与所举勿勿凡三言此篇言君子无
 悒悒于贫无勿勿于贱无惮惮于不闻正与前三言
 其辞同其所指则异前则忧其所当忧勉其所当勉
 者故曰终身守之若贫贱则在天不闻则在人于君
 子何与而何所忧焉而何所勉焉今独改勿勿为忽
 忽殊不可通
 曾子天圆篇龙非风不举龟非火不形(家讳/改)凤非梧
 不栖麟非薮不止案语云各本脱此十字今从永乐
 大典本文弨案此好事者妄增入也本文龙非风不
 举龟非火不形下即接云此皆阴阳之际也注云龟
 龙为阴风火为阳阴阳会也今以凤麟梧薮閒其中
卷二十 第 5b 页
 其于阴阳之义何所当乎此之谬妄显然易见柰何
 信之
 武王践阼篇王齐三日端冕奉书而入负屏而立案
 语云各本作王端冕师尚父亦端冕学记疏云师尚
 父亦端冕大戴礼无此文郑所加也文弨案唐人所
 见大戴礼偶脱此一句遽断以为郑所加于文义全
 不考究竟似王奉书而入负屏而立与下言王下堂
 南面而立皆成龃龉果古本脱去而郑增成之亦当
 从郑况汉人所见本在前唐人所见本在后乌知郑
 之时必无此一语乎曩时但以学记正义之说附于
 后于本文却不敢遽删不知何以不见从也
卷二十 第 6a 页
 以仁得之以不仁守之其量十世案语云各本以不
 仁得之以仁守之今从礼记疏文弨案以不仁得之
 以仁守之正所谓逆取而顺守也若创业之君既能
 以仁得天下安有忽反而为不仁者如有之则始之
 仁也亦伪耳可曰以仁得之哉且未见夫开创不仁
 之主之可以待至十世者也不断之以理而惟误书
 之是信夫岂可哉
 卫将军文子篇终日言不在尤之内注在尤之外案
 语云此四字各本讹作正文今从方本文弨案立事
 篇亦有此语无在尤之外四字今以为衍文可以为
 申殷勤亦可唯以为注则大不可乡学究作此语以
卷二十 第 6b 页
 晓童蒙尚不尔况作注乎
 劝学篇于越戎貉之子文弨案旧本于越并作于越
 荀子作干越字形相近前不依荀子而仍作于越者
 以汉书货殖传云戎翟之与于越不相入孟康曰于
 越南方越名也师古曰于发语声也于越犹句吴也
 皆作于字若荀子之作干越庄子淮南亦有之说者
 或以为汉馀汗等地是干亦音寒然则各仍其本文
 可矣今以春秋有于越入吴遂改于为于所谓知其
 一不知其二也(凡旧本作于者官书普改为/于独此又改旧于字作于)
 文王官人篇志殷而深注殷盛也深盖深也文弨案
 旧本作志殷如深注 盖深字今检字书无 字或
卷二十 第 7a 页
 古有之而字书失载要为传写巳久故注有此语抑
 或校书者所加后来误并入注中今既改正文作深
 字矣深与深有古今之分实则一字作注者宁此之
 不知而犹疑其辞曰深盖深也邪窃以为当作案语
 云深旧本作 注末有 盖深也四字戓校书者之
 辞斯为得之(而与如古通用今/并从方本改易矣)
 他如四代篇睪然睪即皋字亦见庄列荀子今误作
 睪朝事篇不补侯伯于中等子男于下等二语亦不
 加案皆不可晓偷堕懈堕即是惰字乃以为讹其他
 脱句(武王践阼脱/于户为铭焉)脱字(公冠立于席/北脱北字)及注中脱误之
 处非本校者之失固可以共谅也
卷二十 第 7b 页
   与陈立三(以纲)上舍书(辛丑)
去年来京师闻友朋閒盛道足下之名即思得一见论
著为快时足下方馆于圻外今正始相晤于翁覃溪太
史所欢然如旧相识会足下行急文弨亦俶装将往山
西所怀仍末由得遂别之明日足下惠然留一文以宠
我行见豹一斑尝鼎一脔纵未即大快夙愿以视求一
见一尝而不可得者则固巳远胜矣求益之云辞何谦
也文弨少无彊记之功老而遗忘更甚即欲效一得于
吾子何有哉承示大戴记诸条凡所證引俱一一可桉
不虚足下之于此书功良深矣然区区一隅所见亦不
敢为足下隐谨条疏如左惟为我审正之以尽切磋之
卷二十 第 8a 页
谊幸甚哀公问五义篇穷为匹夫而愿富李善注文选
引此作不愿富杨慈湖从之足下遂谓当增不字文弨
窃以为穷而不愿富此少知自好者优为之何必贤人
夫子之所谓贤人盖进于士与君子之上者也颜子一
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之中可谓穷矣而以为邦问则知
其有志于治天下之道此非愿富乎孔子栖栖皇皇目
营四海故其言曰苟有用我者期月而巳可也三年有
成盖圣贤当其不遇时则赡一身而犹不足然其具固
在我实足以拯一世而有馀唐诗人杜子美亦似微见
此意者故处破茅中而即有大庇天下寒士之想所谓
愿富似当作如此解若夫以多财为富此亦非贤者之
卷二十 第 8b 页
所甚恶也富而得行其所欲为如之何不愿孔子尝谓
颜渊使尔多财吾为尔宰至丧欲速贫则有为言之有
道而贫贱方且以为耻故贵而不愿富可言也即下所
云贵为诸侯而无财是也穷为匹夫而不愿富此正易
所谓苦节不可贞者天下安赖若人为圣人亦安取若
人为故愚窃以愿富之为义更精也夏小正四月莠幽
幽之为葽是巳莠之为秀与王萯莠之莠同与莠雚苇
之例亦合此无可疑者足下不引豳风四月秀葽为确
證而顾远引广雅莠葽战国策幽莠以證莠葽是一物
莠不可改作秀信若此则于四月之下但空举一草名
而巳毋乃太不辞乎盛德篇外水曰辟雍南蛮东夷北
卷二十 第 9a 页
狄西戎太平御览所引南上有列字今据此增之义自
较显然即不增而南则蛮也东则夷也北则狄也西则
戎也此东西南北自从明堂生义与他处本其地以为
称者固当有别至公冠脱文当以家语博物记增补夏
小正俊风之为东风据山海经以驳传言南风为非是
五月鴂不辜之时不字为衍文凡此所见皆极是易本
命篇王怀祖太史亦以淮南参證与足下所见符同王
太史所校是者极多而愚意不敢即据以更改此书者
则以校书之与著书不同今足下既有意欲自下注则
于正文审择而从其是可耳何必拘拘就卢氏之范围
哉若但校卢注本惟可于注末略加辨證而于正文定
卷二十 第 9b 页
当一仍卢本之旧又古书中有本来称引讹错者正复
不少即如保傅篇以齐威王置简公之前此或是本文
之误向疑威王为威公犹不过一字之异同耳若如他
书引下句作而湣王以弑死于庙梁则迥非卢氏所见
之本殆后人觉其误而为之更定亦不可知观其于弑
字下又赘以死字文笔颇似不古念足下意惓惓不可
不为报非敢强为说以求胜希亮察不备
   与孔荭谷(继涵)(庚子)
令侄丛伯所梓郑志极佳在诸本中最有条理且点画
亦致不苟几与相台岳氏所刻诸经相伯仲今欲奉求
一本务为我致倾迟之意古书之流传者稀矣全赖好
卷二十 第 10a 页
古有力之士摹印流通嘉惠后学若复过于吹毛令人
意怠非乐与为善者所可出此唯是古大儒传注亦不
能一无可訾而校书之难则又如扫落叶瑜多瑕少转
不妨略献所疑如书中定之方中荅问乃指左传水昏
正而栽两言今以毛传为缘起非本意矣常棣一诗赵
商因鱼丽之序而发问舜葬苍梧之野张逸因尧典三
危乃西裔而致疑此必须注乃明又如七月鸣鵙但云
豳土晚寒亦晚温义颇不亮其问之原委似亦不可不
详它本颇有以唐人正义之文羼入者此本巳多删薙
然如月令昏火中一段自如此言中以下亦是正义之
文又脯非食殽内则正义所引唯此一语为郑志馀者
卷二十 第 10b 页
皆非也其沿注疏中讹字俗字如酒正转写益澄字耳
益误作盎丧服目其家之为宗者目误作自泠刚之姓
不当作冷陈铿之名不当作鉴至如梁本从刅今误从
刀厚字之首混与原同此当一并改正方全美也又书
中疑相觉二字有误案相觉即相校赵岐注孟子富岁
子弟多赖章及中也养不中章春秋无义战章皆有此
语又宋书天文志云斗二十一井二十五南北相觉四
十八度皆可證也白虎自见王会篇今本但缺黑文二
字耳又昭三十一年左氏传服虔云十一月日在星纪
据下问荅则十一月当是十二月馀尚有小增减处不
尽详也
卷二十 第 11a 页
   与丁小雅(杰)进士论校正方言书(辛丑)
方言一书戴君疏證巳详愚非敢掩以为已有也然疏
證之与校正其详略体例微当不同亦因其中尚有未
尽者欲以愚见增成之故别钞一编今不能即寄聊举
一二乞足下审正之大凡昔人援引古书不尽皆如本
文故校正群籍自当先从本书相传旧本为定况未有
彫板以前一书而所传各异者殆不可以遍举今或但
据注书家所引之文便以为是疑未可也如卷一内延
长也又云延永长也凡施于年者谓之延施于众长谓
之永案延长也巳见于上似可不必复出盖此自为下
文各见其义故先并举之于上揆以文法断当如是考
卷二十 第 11b 页
之宋本亦无不同今或但据李善注稽康养生论引作
延年长也便谓此书作延永长也为误夫善此注特檃
括施于年者谓之延意耳尔雅疏始误以为即方言本
文此不可以稚年小也相比例夫使云延年长也下即
当云永众长也而后可不然两句复杳于文义殊未安
方言此语亦祗大判而言其实通用处正多也又卷二
秦晋曰靡注靡细好也亦因李善注引作靡靡遂补一
靡字不知善但顺两赋之成文耳(长门赋夫靡靡而无/穷鲁灵光殿赋何宏)
(丽之/靡靡)今必强此注以从彼拘矣且王逸注招魂云靡致
也李善注文赋引辥君韩诗章句曰靡好也皆以一字
为训而义正相同故凡此类皆不敢从正文如卷六掩
卷二十 第 12a 页
索取也或曰狙注狙伺也宋本如此不误俗本始误作
狚今因卷十有抯取也音柤黎遂移彼以易此不知狙
伺而取正与掩取义同又阎笘开也因广雅笘作苦遂
从之夫苦之训开他书未见窃疑当是苫字苫盖虽皆
所以覆屋而盖亦可以为户扇见荀子宥坐篇九盖皆
继杨倞注又案说文盖苫也周礼夏官圉师茨墙则剪
阖康成注阖苫也然则苫与盖阖义皆同而此则训为
开夫字固有反覆相训者余以为与其从苦字之无义
不若定从苫字此因形近致误耳又厉卬为也亦从广
雅改卬为印夫印之训为亦未经见而卬与昂通激昂
正振作有为之意不可因曹宪音为于信反遽弃方言
卷二十 第 12b 页
而从之也又卷十誺不知也誺音痴眩戴本改作䜉引
玉篇䜉不知也丑脂丑利二切誺同上又力代切误也
戴谓以六书谐声考之䜉从言桼声可入脂至二韵誺
从言来声应入代韵不得入脂至韵作誺非也窃以为
不然姑无论古读来为梨常与思协即与痴同一部如
素问云恬澹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又汉
柏梁台诗武帝云日月星辰和四时梁王云骖驾驷马
从梁来又广韵从来之字如𣀗庲徕皆与釐同纽并在
之部今必谓从来得声者应入代韵其可乎卷十一蝇
东齐谓之羊俗本羊误作芊案蝇似黾其声盖与闵相
近楚姓之芈其声亦相近故注以此类皆不宜别立名
卷二十 第 13a 页
是也今若作牛羊之羊虽与蝇亦一声之转而究不若
蝇羊之转之尤切况蝇微虫也羊家畜也皆有定名矣
而云蝇亦可呼羊羊亦可呼蝇不乱名乎而反讥郭氏
何也卷十二妫娗嫚也旧本嫚作 乃俗僈字旧音薄
丹反注云烂僈健狡也虽与今之烂漫义不相近而其
音正同顾乃改僈作 读为斓斑有何据乎又莳殖立
也以殖为误云当从曹毅之本作植案周语云以殖义
方韦昭云殖立也与此训正合即左氏襄卅年传郑舆
人之诵殖与嗣协释文殖是吏反与莳声亦相近何必
植之为是而殖之为非乎至注中之字如卷三轸戾也
注相了戾也案轸与紾同了有樛曲之义作了戾方切
卷二十 第 13b 页
紾字义考酉阳杂俎云野牛高丈馀其头似鹿其角了
戾长一丈白毛尾似鹿出西域正与考工记老牛之角
紾而昔义合又导引经云又手项上左右自了戾不息
复三又字亦作缭戾刘向九叹云缭戾宛转阻相薄兮
诗魏风葛屦毛传云纠纠犹缭缭朱子即以缭戾释之
于古义有合也今又因李善文选注之误字而改作乖
戾则与正文戾也之义殊远并注中一相字亦剩矣(杨/倞)
(注荀子脩身篇云击戾犹了戾也宋本世德堂本俱作/了戾不误元时本误了为孑今俗閒本亦改为乖戾矣)
卷九矛骹细如雁胫者谓之鹤膝注今江东呼为铃钉
案说文铃字下云令丁也方言俗本皆作钤钉尚仍其
误卷十一姑䗐谓之强䖹注建平人呼羊子羊即䖹也
卷二十 第 14a 页
足下谓强䖹当读强羊良是乃俗閒本并误作芈即姓
也尔雅疏又因误本而改作芈楚姓也唯陈隅园方言
类聚本作羊即䖹也且明其说云今吴会閒通呼为羊
子作即姓者误是皆当改正也卷十三姚娧好也注谓
妦悦也正与卷一好或曰妦注言妦容也合俗本误作
谓姅悦也夫姅变妇人污也其误甚显不当犹仍之又
惮怛恶也注怛懹亦恶难也俗本懹并误怀案卷七憎
懹惮也陈曰懹今据以改正至于旧来之音有出郭氏
者亦有后人附益者其所音閒与今世所读不同如谩
之有莫钱反凡两见岂可删乎抱婏耦也(卷/二)俗误作抱
㛯音追万反一作嬎又于耦也注下有音赴二字戴本
卷二十 第 14b 页
乃移音赴于抱字下案抱一作抱同音暴后云房报反
江东呼蓲乃音央富反则抱字本不音赴㛯字宋本作
婏从女兔声广韵与赴同一纽乃玉篇音为孚万切产
婏也又出嬎字云同上案产免俗始加女作娩与婉娩
之字混玉篇于娩字音无远亡辩二切若从兔则与孚
万之音迥异只当音嬎下为得之故今少有更易又案
正文耦也与抱婏义不近疑有错简或是敌耦也故注
云耦亦匹互见其义耳抱婏下或有孚也字孚亦音赴
故臆测如是然无左證未敢即以为然也又蠲有圭音
诗吉蠲为饎三家诗作吉圭为饎是也旧本音涓下误
作又一圭反乃又一音圭之讹耳(见卷/三)又蟒南楚之外
卷二十 第 15a 页
谓之蟅蟒下宋本蟅音近诈亦呼虴蛨(卷十/一)玉篇虴蛨
蟅蟒虫也正相合俗本方言误作吒咟此必当改正又
下舂黍谓之蝑注江东呼虴蛨旧本皆不误广韵虴
字下云虴蛨虫蛨字下亦同今必据诗释文而改为虴
蜢似可不必文弨又窃疑上蟒一条并不指食苗之虫
郭注云蟒即蝗也盖即依尔雅蟒王蛇生义故于蟅蟒
下云亦呼虴蛨加一亦字亦舂黍之呼虴蛨也于或谓
音滕而不音特意亦可见但于宋魏之閒谓之蚮
尚未有左證然旧亦音贷不音特蛇之文固有如玳瑁
者当因此名之耳此须足下为更审正之又抒瘛解也
(卷十/二)旧本抒音抒井误也宋本作抒 考之广韵抒渫
卷二十 第 15b 页
水俗作汿则 乃渫之误字若抒井义甚僻诗大雅生
民篇毛传云揄抒曰也胡不引此为音故知亦必非抒
井也至正文之义亦尚有可通者如卷十三魏能也案
周书谥法解克威捷行曰魏克威惠礼曰魏此非魏训
为能之證乎又惧病也案凡人性怯者多苦畏非惧即
病之训乎且惧又可转为癯亦病容也又攋隓坏也案
太元经度之次三小度差差大櫴之阶测曰小度之差
大度倾也范望注云事之骪櫴故倾危也此非攋训为
坏之證乎但彼櫴字从木字书所无定传写误耳又赋
臧也臧当作古藏字训赋敛所以为收藏也至于字画
亦有不可尽依说文者如娥㜲(卷/一)说文嬴从女羸省声
卷二十 第 16a 页
遂据以改㜲作 案羸乃力为切音不近或当是赢省
说文于赢字云从贝 声 字下云或曰兽名象形阙
郎果切郎果之音本不出于许氏 音训本有阙或元
有盈音未可知也故与其作 不若径从说文作嬴为
犹愈矣又饧谓之餦餭(卷十/三)说文止有饧字从食易声
徐盈切遂从之案刘熙释名饧洋也煮米消烂洋洋然
也此谐声为释不更出从易之饧字广雅本亦然陆德
明音周礼小师注云饧辞盈反李音唐是一字有两读
今谓辞盈反者当从易音唐者当从昜于古未有闻也
又如𠨩字不当改为 古字少一字可两三用汉书律
志地理志 字亦省作𠨩可證也字不当改作寂
卷二十 第 16b 页
字不当改作齘汉人作隶巳不能如篆法之严此等字
纵出自魏晋以下然相传巳久在今日不犹有古意乎
至郭注引书微与本文不同亦不可改也如引外传余
矣本书作喙引汉书初陵之墲本书墲作抚此
皆不改独引左传糊予口于四方则改予从本书作其
字此或郭公偶尔误记或因与昭七年传饘于是鬻于
是以糊余口文相涉致误此类古人多所不免正不必
为之弥缝也余又疑正文卷一硕沈巨濯吁敦夏于大
也齐宋之閒曰巨曰硕下便当接以陈郑之閒曰敦至
于通语也止中閒凡物盛多谓之寇四十九字当别是
一条足下细审之以为然否戴君通人在日文弨敬之
卷二十 第 17a 页
爱之情好甚挚今此书若无戴君理之于前使文弨专
其事纰缪当益多决不止于此区区数条而巳今戴君
巳没宁忍为之吹毛索瘢乎然念古书流传既久其考
订必非一人精力所能尽戴书之善者巳尽取之而著
之矣安知他人所见不又有出于文弨所见之外者乎
愿足下先为吾断其是非焉如有新得乞即录示是望
         弟子怀远方绍董正谊校
抱经堂文集卷第二十
卷二十 第 17b 页
卷二十 第 17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