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十 第 1a 页
鲒埼亭集外编卷四十
鄞 全祖望 绍衣
考
毛诗初列学官考
予友仁和杭君堇浦尝问予曰毛诗据前汉儒林传则
平帝时尝置博士而后汉无有其后究以何年定列学
官予未有以对也岁在丙辰堇浦以所著石经考异示
予且索予向来文字尝语及诸经刋石本末者以助疏
證予以十馀科答之其中辨七经六经五经之目谓中
郎写经未及诗而止而隋书五代史志有一字石经鲁
鄞 全祖望 绍衣
考
毛诗初列学官考
予友仁和杭君堇浦尝问予曰毛诗据前汉儒林传则
平帝时尝置博士而后汉无有其后究以何年定列学
官予未有以对也岁在丙辰堇浦以所著石经考异示
予且索予向来文字尝语及诸经刋石本末者以助疏
證予以十馀科答之其中辨七经六经五经之目谓中
郎写经未及诗而止而隋书五代史志有一字石经鲁
卷四十 第 1b 页
诗毛诗二种当系黄初时邯郸淳所补堇浦深以为然
予因谓曰是即毛诗列学官之年也何以知之汉肃宗
于十四博士之外又诏高才生受古文尚书毛诗谷梁
左传虽不立学官然皆擢高第为讲郎给事近署所以
罔罗遗佚博存众家则是时习毛诗者尚少也其后谢
曼卿卫宏郑众贾逵马融相继而出康成笺之而毛学
盛行矣毛诗虽盛而终汉之世未列于学则固不得预
于刋石之列也今邯郸所补石经之目有毛诗则是时
巳列于学矣即如中郎所写春秋祗公羊以左谷二家
未立也公羊无正经故邯郸又取左传中经文写以补
予因谓曰是即毛诗列学官之年也何以知之汉肃宗
于十四博士之外又诏高才生受古文尚书毛诗谷梁
左传虽不立学官然皆擢高第为讲郎给事近署所以
罔罗遗佚博存众家则是时习毛诗者尚少也其后谢
曼卿卫宏郑众贾逵马融相继而出康成笺之而毛学
盛行矣毛诗虽盛而终汉之世未列于学则固不得预
于刋石之列也今邯郸所补石经之目有毛诗则是时
巳列于学矣即如中郎所写春秋祗公羊以左谷二家
未立也公羊无正经故邯郸又取左传中经文写以补
卷四十 第 2a 页
之唐志所称左传经者也然专取经而不及传则以是
时左氏尚未立也观于左传则毛诗之立又无疑矣且
汉时虽齐鲁韩三诗并行史称惟鲁最为近之故邯郸
诗石一为鲁诗一为毛诗而附齐韩之说于鲁诗下则
正以毛诗之新立也堇浦曰是则然巳然陈寿魏纪黄
初五年谷梁置博士大书之岂有毛诗列于学官而不
书者隋志所书焉知非裴頠所立曰陈寿之书甚简固
不能保无脱落若裴頠所书亭林以为虽有是举而实
则未就且齐诗亡于魏鲁诗亡于西晋则裴頠所立必
无二家今鲁毛二碑并立鲁诗之下又附齐说不谓之
时左氏尚未立也观于左传则毛诗之立又无疑矣且
汉时虽齐鲁韩三诗并行史称惟鲁最为近之故邯郸
诗石一为鲁诗一为毛诗而附齐韩之说于鲁诗下则
正以毛诗之新立也堇浦曰是则然巳然陈寿魏纪黄
初五年谷梁置博士大书之岂有毛诗列于学官而不
书者隋志所书焉知非裴頠所立曰陈寿之书甚简固
不能保无脱落若裴頠所书亭林以为虽有是举而实
则未就且齐诗亡于魏鲁诗亡于西晋则裴頠所立必
无二家今鲁毛二碑并立鲁诗之下又附齐说不谓之
卷四十 第 2b 页
魏立不可也石碑立于魏则其列学官亦在魏矣况裴
頠石经并无传则亦莫知其为何体也堇浦曰然则曷
书之作毛诗初列学官考
周礼正岁正月考
周官有正月有正岁郑康成以正月为周之子月正岁
为夏之寅月诸儒多宗其说然周官六篇如冬日至夏
日至之类无一非夏正而独履端一月忽用天统恐不
至如是之参错若既以子为正月势必以午为七月而
曰冬日至夏日至天下有冬正月夏七月者乎致使魏
鹤山程叔时辈引以證其改岁不改月之说而新安汪
頠石经并无传则亦莫知其为何体也堇浦曰然则曷
书之作毛诗初列学官考
周礼正岁正月考
周官有正月有正岁郑康成以正月为周之子月正岁
为夏之寅月诸儒多宗其说然周官六篇如冬日至夏
日至之类无一非夏正而独履端一月忽用天统恐不
至如是之参错若既以子为正月势必以午为七月而
曰冬日至夏日至天下有冬正月夏七月者乎致使魏
鹤山程叔时辈引以證其改岁不改月之说而新安汪
卷四十 第 3a 页
氏辈虽力为郑氏功臣卒不可得而申以某观之周礼
正月断指夏正而言然正不足以为三代改岁不改月
之据也周礼虽或系周公草刱之书然其存于今者不
能无后人所凌杂故其说容有相乖者试观凌人正岁
十有二月令斩冰若正岁是寅月则天下无叙寅月于
丑月之上者是以叶培恕王平仲不得巳而曰正岁十
有二月者犹云夏正之十有二月是总曲和郑氏正月
为周正之说也然则汉儒因改岁改月之说而坚指周
礼为周正者不知周礼之用夏正与改岁改月之制可
并存而不相妨也宋儒因周礼之用夏正而遂附会为
正月断指夏正而言然正不足以为三代改岁不改月
之据也周礼虽或系周公草刱之书然其存于今者不
能无后人所凌杂故其说容有相乖者试观凌人正岁
十有二月令斩冰若正岁是寅月则天下无叙寅月于
丑月之上者是以叶培恕王平仲不得巳而曰正岁十
有二月者犹云夏正之十有二月是总曲和郑氏正月
为周正之说也然则汉儒因改岁改月之说而坚指周
礼为周正者不知周礼之用夏正与改岁改月之制可
并存而不相妨也宋儒因周礼之用夏正而遂附会为
卷四十 第 3b 页
改年始而不改时月之说者不知周礼之书不足与吾
夫子之书争是非也且诸经之杂言三正者何止周礼
豳风七月之诗专言夏正者也然而第五章之十月改
岁忽与首章以二之日为卒岁者杂出而不自知此不
得谓周以子寅两正并行也月令十二篇专言夏正者
然而孟冬之祈来年于天宗非周正乎季秋之颁来岁
朔日则又秦建亥之权舆也(此注疏说近人或疑是时/秦尚未并天下安得预用)
(亥正故有先期预/颁之说然亦不确)此不得谓秦以亥子寅三正并行也
盖一出于风诗谣诵之文一出于诸儒杂成之手故有
不得与时王之制尽合如此者又何烦后世陋儒之周
夫子之书争是非也且诸经之杂言三正者何止周礼
豳风七月之诗专言夏正者也然而第五章之十月改
岁忽与首章以二之日为卒岁者杂出而不自知此不
得谓周以子寅两正并行也月令十二篇专言夏正者
然而孟冬之祈来年于天宗非周正乎季秋之颁来岁
朔日则又秦建亥之权舆也(此注疏说近人或疑是时/秦尚未并天下安得预用)
(亥正故有先期预/颁之说然亦不确)此不得谓秦以亥子寅三正并行也
盖一出于风诗谣诵之文一出于诸儒杂成之手故有
不得与时王之制尽合如此者又何烦后世陋儒之周
卷四十 第 4a 页
章聚讼为也
古车乘考
古者兵车之制于经无考其见司马法者有云井十为
通通为匹马三十家士一人徒二人通十为成成百井
三百家革车一乘士十人徒二十人十成为终终千井
三千家革车十乘士百人徒二百人十终为同同万井
三万家革车百乘士千人徒二千人率十家出一人之
役百家出十人之役是以马季长曰千乘之国其地千
成因引司马法公侯地方三百一十六里有奇为證郑
康成则引周礼公五百里侯四百里为證然当时又别
古车乘考
古者兵车之制于经无考其见司马法者有云井十为
通通为匹马三十家士一人徒二人通十为成成百井
三百家革车一乘士十人徒二十人十成为终终千井
三千家革车十乘士百人徒二百人十终为同同万井
三万家革车百乘士千人徒二千人率十家出一人之
役百家出十人之役是以马季长曰千乘之国其地千
成因引司马法公侯地方三百一十六里有奇为證郑
康成则引周礼公五百里侯四百里为證然当时又别
卷四十 第 4b 页
有一司马法有云四井为邑四邑为邱四邱为甸四甸
为县甸凡六十四井出长毂一乘戎马四匹牛十二头
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此杜元凯引以注左传解之
者曰成之十里即是甸之八里以甸八里外有治沟洫
之夫各受一井得二里不出车赋仍是十里更有谓成
出一乘是畿内法甸出一乘是邦国法总之依违迁就
思作两家调人但皆大不合大抵封建之制总当以孟
子为定即周礼亦不足信况司马法以开方之法计之
百里者万井也成出一乘则百乘耳甸出一乘则一百
五十六乘是不得不于百里外加凑补也况夫一井八
为县甸凡六十四井出长毂一乘戎马四匹牛十二头
甲士三人步卒七十二人此杜元凯引以注左传解之
者曰成之十里即是甸之八里以甸八里外有治沟洫
之夫各受一井得二里不出车赋仍是十里更有谓成
出一乘是畿内法甸出一乘是邦国法总之依违迁就
思作两家调人但皆大不合大抵封建之制总当以孟
子为定即周礼亦不足信况司马法以开方之法计之
百里者万井也成出一乘则百乘耳甸出一乘则一百
五十六乘是不得不于百里外加凑补也况夫一井八
卷四十 第 5a 页
家则一通八十家一成八百家一终八千家一同八万
家此易晓耳何以减为三十三百三千三万乎论语包
氏作十井一乘何邵公曰军赋十井不过一乘公侯千
乘伯四百九十乘子男二百五十乘方性夫郑渔仲并
宗之即朱子亦以其说为较胜然邦畿千里开方百万
井十井而得一乘当盈十万何以祗万乘也况国地不
尽井井地不尽赋宫室城郭山林陂泽园囿沟涂三分
去一其祗任役不征税者三分又一安所得盈算也唐
仲友乃为别解公地四同有半为方二百一十一里一
同为三郊一同为三遂可通得兵车七百五十乘馀二
家此易晓耳何以减为三十三百三千三万乎论语包
氏作十井一乘何邵公曰军赋十井不过一乘公侯千
乘伯四百九十乘子男二百五十乘方性夫郑渔仲并
宗之即朱子亦以其说为较胜然邦畿千里开方百万
井十井而得一乘当盈十万何以祗万乘也况国地不
尽井井地不尽赋宫室城郭山林陂泽园囿沟涂三分
去一其祗任役不征税者三分又一安所得盈算也唐
仲友乃为别解公地四同有半为方二百一十一里一
同为三郊一同为三遂可通得兵车七百五十乘馀二
卷四十 第 5b 页
同半出二百五十乘合为千乘而侯上同之伯地二同
为方百四十一里其一同为方七十里者二一为二郊
一为二遂可通得兵车五百乘馀一同出百乘合六百
乘男地一同为方五十里者四一为一郊一为一遂可
通得兵车二百五十乘馀方五十里者二出百乘合三
百乘而子下同之仲友精于三礼之学当时与陈君举
齐名独于此条不特支离谬戾无所根据抑且期期格
格合人不可解释据其所谓七百五十乘者推之似一
郊出一百二十五乘郊凡一万二千五百家则百家一
乘但何以馀二同半又不尔也以愚考之古者寓兵于
为方百四十一里其一同为方七十里者二一为二郊
一为二遂可通得兵车五百乘馀一同出百乘合六百
乘男地一同为方五十里者四一为一郊一为一遂可
通得兵车二百五十乘馀方五十里者二出百乘合三
百乘而子下同之仲友精于三礼之学当时与陈君举
齐名独于此条不特支离谬戾无所根据抑且期期格
格合人不可解释据其所谓七百五十乘者推之似一
郊出一百二十五乘郊凡一万二千五百家则百家一
乘但何以馀二同半又不尔也以愚考之古者寓兵于
卷四十 第 6a 页
农一农即一兵也故其调役之常例必家起一人以为
兵非如后世团练乡兵之例数家中抽一人也若其出
军之法居乡者先出不足则遂继之又不足则公邑都
鄙继之(见周/礼疏)而馀子之出虽有其令实无其事故其车
徒大国不过千乘而犹仅用其半以成三军(此以一乘/七十五人)
(为/说)其三军者三乡之所出也司徒之比闾族党即司马
之伍两卒旅合比闾族党而成一乡乡万二千五百家
即成一军军万二千五百人一军盖一百六十六乘有
奇则三军者乃千乘之半耳由三乡而三遂其户口犹
乡也则又五百乘也所谓千乘者也其公邑都鄙不在
兵非如后世团练乡兵之例数家中抽一人也若其出
军之法居乡者先出不足则遂继之又不足则公邑都
鄙继之(见周/礼疏)而馀子之出虽有其令实无其事故其车
徒大国不过千乘而犹仅用其半以成三军(此以一乘/七十五人)
(为/说)其三军者三乡之所出也司徒之比闾族党即司马
之伍两卒旅合比闾族党而成一乡乡万二千五百家
即成一军军万二千五百人一军盖一百六十六乘有
奇则三军者乃千乘之半耳由三乡而三遂其户口犹
乡也则又五百乘也所谓千乘者也其公邑都鄙不在
卷四十 第 6b 页
千乘中者盖留之以居守焉不有行者谁捍牧圉不有
居者谁守社稷非劳乡遂佚都鄙也即千乘中亦祗以
三乡所出为正军必万一不足则扫遂之兵以出不读
书费誓乎鲁人三郊三遂峙乃桢干峙乃刍茭夫鲁人
何以专举郊遂也则千乘之赋也然则千乘者乃大国
车徒之制耳若其国之所出则固不仅是也以七十五
家具一乘其说本汉书而宋儒陈用之详焉但陈氏礼
书所言尚有多未尽者故参用鄙见为之鬯之近世毛
西河据左传昭五年论晋车赋十家九县长毂九百又
曰馀四十县遗守四千因谓每一县得百乘是十县即
居者谁守社稷非劳乡遂佚都鄙也即千乘中亦祗以
三乡所出为正军必万一不足则扫遂之兵以出不读
书费誓乎鲁人三郊三遂峙乃桢干峙乃刍茭夫鲁人
何以专举郊遂也则千乘之赋也然则千乘者乃大国
车徒之制耳若其国之所出则固不仅是也以七十五
家具一乘其说本汉书而宋儒陈用之详焉但陈氏礼
书所言尚有多未尽者故参用鄙见为之鬯之近世毛
西河据左传昭五年论晋车赋十家九县长毂九百又
曰馀四十县遗守四千因谓每一县得百乘是十县即
卷四十 第 7a 页
千乘也一县方十六里中祗二百五十六井是二井半
即出一乘百里之国不过十之三巳足尽之夫二井半
仅二十家以二十家而责之七十五人之征则大桀小
桀也(予友李峄阳谓一车三十人千乘用人三万故/诗曰公车千乘公徒三万说亦有据俟再订)
历代封爵考
两汉而后封爵名目多潦草无义理其志传又不详故
通典通志通考亦以其简略而忽之偶与同学说史及
此因有问难略为考證作历代封爵考
关内侯之爵始于秦荀绰百官表注曰时六国未平将
帅皆家关中故以为号师古曰言有侯号而居京畿无
即出一乘百里之国不过十之三巳足尽之夫二井半
仅二十家以二十家而责之七十五人之征则大桀小
桀也(予友李峄阳谓一车三十人千乘用人三万故/诗曰公车千乘公徒三万说亦有据俟再订)
历代封爵考
两汉而后封爵名目多潦草无义理其志传又不详故
通典通志通考亦以其简略而忽之偶与同学说史及
此因有问难略为考證作历代封爵考
关内侯之爵始于秦荀绰百官表注曰时六国未平将
帅皆家关中故以为号师古曰言有侯号而居京畿无
卷四十 第 7b 页
国邑也乃王沈魏书曰关内侯爵十九级名号侯爵十
八级关中侯爵十七级关外侯爵十六级据通典乃东
汉建安二十年魏武所制三国魏志孙资封关中侯通
鉴晋杨骏封二千石以上皆关中侯十六国春秋赵冉
闵封其将士关外侯晋令亦有关内关中关外三等是
直与关内命名始意略无关会所谓积久而忘其所自
来者也关内侯虽无国然自有邑考之汉书可见师古
之说亦未尽符
名号侯者但取其所赐爵之名为主如以镌羌侯赐边
将不义侯赐降奴是在建安之前原有之
八级关中侯爵十七级关外侯爵十六级据通典乃东
汉建安二十年魏武所制三国魏志孙资封关中侯通
鉴晋杨骏封二千石以上皆关中侯十六国春秋赵冉
闵封其将士关外侯晋令亦有关内关中关外三等是
直与关内命名始意略无关会所谓积久而忘其所自
来者也关内侯虽无国然自有邑考之汉书可见师古
之说亦未尽符
名号侯者但取其所赐爵之名为主如以镌羌侯赐边
将不义侯赐降奴是在建安之前原有之
卷四十 第 8a 页
东汉乡亭之封专为侯爵乃魏志黄初三年制封王之
庶子为乡公嗣王庶子为乡侯公之庶子为亭伯故当
时高贵常道二君皆以乡公入正大统陈思王有谢封
二子乡公表于是五等皆有乡亭之封隋志有开国乡
男北魏之贺拔岳元孚可朱浑天和北周赫连达梁台
皆封乡男
乡亭之以都名者胡三省曰凡郡县皆有都亭秦法十
里一亭郡县治所则有都亭是即章怀所云都亭者城
内亭也然则以十亭一乡推之亦当仿此顾亭林曰都
乡近今之坊箱都亭近今之关箱是巳后汉书梁冀徙
庶子为乡公嗣王庶子为乡侯公之庶子为亭伯故当
时高贵常道二君皆以乡公入正大统陈思王有谢封
二子乡公表于是五等皆有乡亭之封隋志有开国乡
男北魏之贺拔岳元孚可朱浑天和北周赫连达梁台
皆封乡男
乡亭之以都名者胡三省曰凡郡县皆有都亭秦法十
里一亭郡县治所则有都亭是即章怀所云都亭者城
内亭也然则以十亭一乡推之亦当仿此顾亭林曰都
乡近今之坊箱都亭近今之关箱是巳后汉书梁冀徙
卷四十 第 8b 页
封比景都乡侯章怀注尹勋封宜阳都乡侯虞放封冤
句吕都亭侯十六国春秋魏贾敷封广川都亭侯皆以
地著而其馀或不书者亭林所谓史家之失载也统而
言之则总以乡亭侯称汉赵忠传封都乡侯而单超传
止作乡侯吴志是仪传封都亭侯而胡综传止作亭侯
华阳国志王连封都亭侯而蜀志作平阳亭侯魏志田
畴传封亭侯而裴松之作都亭侯是也
列侯之有乡亭亦不始于东汉司马彪续汉书西汉列
侯封邑大者食县小者食乡亭盖是时巳有三等之差
特未以之为号耳今考汉书公孙弘封高成之平津乡
句吕都亭侯十六国春秋魏贾敷封广川都亭侯皆以
地著而其馀或不书者亭林所谓史家之失载也统而
言之则总以乡亭侯称汉赵忠传封都乡侯而单超传
止作乡侯吴志是仪传封都亭侯而胡综传止作亭侯
华阳国志王连封都亭侯而蜀志作平阳亭侯魏志田
畴传封亭侯而裴松之作都亭侯是也
列侯之有乡亭亦不始于东汉司马彪续汉书西汉列
侯封邑大者食县小者食乡亭盖是时巳有三等之差
特未以之为号耳今考汉书公孙弘封高成之平津乡
卷四十 第 9a 页
匡衡封徐僮之乐安乡张次公封皮氏之岸头亭李寿
封河南之䢴亭光武祖舂陵节侯封泠道县之春陵乡
中山靖王子封涿县之陆城亭而王莽封南阳新野之
都乡地里志常山有都乡侯国皆其明證然则楚汉春
秋高祖封许负为鸣雌亭侯裴松之谓是时未有乡亭
之封亭字疑是衍文者似亦未尽然也
彭城五诸侯考
应劭曰雍翟塞殷韩也如淳曰塞翟河南魏殷也韦昭
曰塞翟韩殷魏也师古曰常山河南韩魏殷也四说者
皆未合师古但知汉是时巳并关中不得以邯欣翳列
封河南之䢴亭光武祖舂陵节侯封泠道县之春陵乡
中山靖王子封涿县之陆城亭而王莽封南阳新野之
都乡地里志常山有都乡侯国皆其明證然则楚汉春
秋高祖封许负为鸣雌亭侯裴松之谓是时未有乡亭
之封亭字疑是衍文者似亦未尽然也
彭城五诸侯考
应劭曰雍翟塞殷韩也如淳曰塞翟河南魏殷也韦昭
曰塞翟韩殷魏也师古曰常山河南韩魏殷也四说者
皆未合师古但知汉是时巳并关中不得以邯欣翳列
卷四十 第 9b 页
诸侯之目而不知是年河南河内亦皆置郡阳卬均不
得列诸侯之目也若张耳脱身归汉而谓亦有兵则更
强为之辞矣然则五诸侯者谁也曰考之马班二史前
此十九诸侯是时巳去其半汉并雍塞翟河南殷而为
一齐并胶东济北而为一赵亦并常山而为一燕亦并
辽东而为一汉又降韩降魏而以为属国楚仅有九江
临江从之耳衡山则楚之所贬矣汉楚齐方交兵则是
五诸侯者当属燕赵韩魏衡山盖燕赵不奉楚令而兼
惧楚既平齐而讨之也故助汉衡山以被贬怨楚故助
汉而韩魏则本为汉之属国矣吴芮以忠著则必重修
得列诸侯之目也若张耳脱身归汉而谓亦有兵则更
强为之辞矣然则五诸侯者谁也曰考之马班二史前
此十九诸侯是时巳去其半汉并雍塞翟河南殷而为
一齐并胶东济北而为一赵亦并常山而为一燕亦并
辽东而为一汉又降韩降魏而以为属国楚仅有九江
临江从之耳衡山则楚之所贬矣汉楚齐方交兵则是
五诸侯者当属燕赵韩魏衡山盖燕赵不奉楚令而兼
惧楚既平齐而讨之也故助汉衡山以被贬怨楚故助
汉而韩魏则本为汉之属国矣吴芮以忠著则必重修
卷四十 第 10a 页
梅鋗从军之好其当在彭城之役无可疑者即陈馀之
助汉固明见于本传独臧荼事无可考耳(案此说与经/史问答不合)
祁连山考
亡友宜兴叶徵士桐君熟于史独其辨祁连山非天山
则予以为尚有未尽者尝欲与之畅其说未及而桐君
巳卒检其遗文不禁泫然因别撰一通以资疏證桐君
曰颜师古谓祁连山即天山考新唐志伊州北二十里
有天山一名白山戎人呼祁罗漫山自伊州纳职县行
十馀日至西州又西南行百二十里至所属天山县其
祁连山别在甘州北百九十里夫祁罗漫山自伊州北
助汉固明见于本传独臧荼事无可考耳(案此说与经/史问答不合)
祁连山考
亡友宜兴叶徵士桐君熟于史独其辨祁连山非天山
则予以为尚有未尽者尝欲与之畅其说未及而桐君
巳卒检其遗文不禁泫然因别撰一通以资疏證桐君
曰颜师古谓祁连山即天山考新唐志伊州北二十里
有天山一名白山戎人呼祁罗漫山自伊州纳职县行
十馀日至西州又西南行百二十里至所属天山县其
祁连山别在甘州北百九十里夫祁罗漫山自伊州北
卷四十 第 10b 页
境迤逦至西州绵亘千里而甘州北之祁连山今在肃
州高台之南两山相距盖千五百里则指祁连山即天
山者误矣旧唐志以祁罗漫山即祁连山亦沿师古之
误也予考唐魏王泰括地志曰祁连山在甘州张掖县
西北二百里天山一名白山今名祁罗漫山在伊吾县
北百二十里是原截然为二山应劭曰祁连山匈奴中
山名晋灼曰天山在西域此其为二山固无可疑但祁
连之为天犹不律之谓笔师古之言亦未可非及详考
之则伊甘二州果并有祁连山其别名并曰天山特伊
之山又名祁罗漫山又名白山而甘州则无之其名既
州高台之南两山相距盖千五百里则指祁连山即天
山者误矣旧唐志以祁罗漫山即祁连山亦沿师古之
误也予考唐魏王泰括地志曰祁连山在甘州张掖县
西北二百里天山一名白山今名祁罗漫山在伊吾县
北百二十里是原截然为二山应劭曰祁连山匈奴中
山名晋灼曰天山在西域此其为二山固无可疑但祁
连之为天犹不律之谓笔师古之言亦未可非及详考
之则伊甘二州果并有祁连山其别名并曰天山特伊
之山又名祁罗漫山又名白山而甘州则无之其名既
卷四十 第 11a 页
混故后人易误而误之甚者莫如西河旧事(史记索隐/正义皆引)
(此/书)旧事有曰祁连山在张掖酒泉二界上东西二百馀
里北百里有松柏五木美水草冬温夏凉宜牧养一名
天山一名白山而又曰白山冬夏有雪匈奴谓之天山
夫其所谓冬温夏凉者甘之祁连也其所云冬夏有雪
者伊之祁连也甘之祁连并不名白山而旧事亦以白
山加之则混矣故索隐巳疑祁连天山非白山然不知
伊之祁连则固白山也按汉有事于甘之祁连山自霍
去病始汉书元朔六年去病以数万骑出陇西北地二
千馀里过居延攻祁连山(史记年表作/元狩二年)韦昭曰居延即
(此/书)旧事有曰祁连山在张掖酒泉二界上东西二百馀
里北百里有松柏五木美水草冬温夏凉宜牧养一名
天山一名白山而又曰白山冬夏有雪匈奴谓之天山
夫其所谓冬温夏凉者甘之祁连也其所云冬夏有雪
者伊之祁连也甘之祁连并不名白山而旧事亦以白
山加之则混矣故索隐巳疑祁连天山非白山然不知
伊之祁连则固白山也按汉有事于甘之祁连山自霍
去病始汉书元朔六年去病以数万骑出陇西北地二
千馀里过居延攻祁连山(史记年表作/元狩二年)韦昭曰居延即
卷四十 第 11b 页
张掖而汉张掖郡有觻得渠先是匈奴有觻得单于去
病平之故武帝曰骠骑将军攻祁连山扬威乎觻得而
匈奴自丧祁连焉支二山尝有夺我祁连山使我六畜
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士女无颜色之谣(亦见西/河旧事)斯
正甘州之祁连山西河旧事所谓美水草宜畜牧者也
焉支亦在甘境自去病夺二山而混邪以降河西四郡
以开故去病卒而以祁连山肖其冢者象其功也晋书
地理志张玄靓尝置祁连郡符秦有祁连都尉是也其
有事于伊之祁连山自李广利始史记李将军列传天
汉二年贰师击右贤王于祁连山(匈奴列传作/太初五年)正义以
病平之故武帝曰骠骑将军攻祁连山扬威乎觻得而
匈奴自丧祁连焉支二山尝有夺我祁连山使我六畜
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士女无颜色之谣(亦见西/河旧事)斯
正甘州之祁连山西河旧事所谓美水草宜畜牧者也
焉支亦在甘境自去病夺二山而混邪以降河西四郡
以开故去病卒而以祁连山肖其冢者象其功也晋书
地理志张玄靓尝置祁连郡符秦有祁连都尉是也其
有事于伊之祁连山自李广利始史记李将军列传天
汉二年贰师击右贤王于祁连山(匈奴列传作/太初五年)正义以
卷四十 第 12a 页
伊州之天山当之盖是时汉巳得张掖则河西固为内
地而李陵以支军出居延北千馀里分匈奴兵正宜在
伊吾之境故汉书云天山之西疏榆谷为蒲类国山之
东乾当谷为卑陆国于太谷为西且弥国兖虚谷为东
且弥国丹渠谷为劫国此五国并处匈奴北境南接车
师斯正伊州之祁连山西河旧事所谓白山冬夏多雪
者也汉宣帝时五道北伐有祁连蒲类两将军正指此
地明帝遣窦固至天山取伊吾章怀注曰天山即祁连
山一名雪山则不独师古以为祁连矣唐之呼祁罗漫
山盖即祁连山之转而天山之名不易也然则祁连山
地而李陵以支军出居延北千馀里分匈奴兵正宜在
伊吾之境故汉书云天山之西疏榆谷为蒲类国山之
东乾当谷为卑陆国于太谷为西且弥国兖虚谷为东
且弥国丹渠谷为劫国此五国并处匈奴北境南接车
师斯正伊州之祁连山西河旧事所谓白山冬夏多雪
者也汉宣帝时五道北伐有祁连蒲类两将军正指此
地明帝遣窦固至天山取伊吾章怀注曰天山即祁连
山一名雪山则不独师古以为祁连矣唐之呼祁罗漫
山盖即祁连山之转而天山之名不易也然则祁连山
卷四十 第 12b 页
天山之名甘州伊州二山所同但当以白山别之桐君
欲截然以甘州北者为祁连山而在伊州北者为天山
其说似未尽也甘州之祁连今为内地伊州之祁连今
为哈密呜呼桐君逝矣安得起之地下而质之
燕云失地考
宋宣和时与女真夹攻辽因求晋赂契丹故土初谓可
尽山前后地而不思平营滦三州非晋赂乃刘仁恭献
契丹以求援者既而王黼悔欲并得之遣赵良嗣往请
再三女真终以非晋赂不与是宋史所纪也考刘仁恭
帅卢龙未尝与契丹通惟资治通鉴载守光末年衰困
欲截然以甘州北者为祁连山而在伊州北者为天山
其说似未尽也甘州之祁连今为内地伊州之祁连今
为哈密呜呼桐君逝矣安得起之地下而质之
燕云失地考
宋宣和时与女真夹攻辽因求晋赂契丹故土初谓可
尽山前后地而不思平营滦三州非晋赂乃刘仁恭献
契丹以求援者既而王黼悔欲并得之遣赵良嗣往请
再三女真终以非晋赂不与是宋史所纪也考刘仁恭
帅卢龙未尝与契丹通惟资治通鉴载守光末年衰困
卷四十 第 13a 页
曾遣韩延徽乞师然亦无割地事梁乾化三年四月晋
刘光浚拔燕平州执刺史张在吉五月攻营州刺史杨
靖降则平营未割之明證也其失平营肇于周德威作
帅时通鉴谓幽州北七百里有渝关旧置八防禦军募
土人守之以禦契丹德威恃勇不修边备遂失渝关之
险契丹每刍牧于营平之閒而辽史太祖天赞二年春
正月丙申大元帅克骨克平州获刺史赵思温裨将张
崇二月如平州甲子以平州为卢龙军置节度使则平
营遂入契丹矣至滦州则古无之刘守光据燕暴虐民
多亡入契丹阿保机乃筑此城(本金国/行程)既陷平营遂改
刘光浚拔燕平州执刺史张在吉五月攻营州刺史杨
靖降则平营未割之明證也其失平营肇于周德威作
帅时通鉴谓幽州北七百里有渝关旧置八防禦军募
土人守之以禦契丹德威恃勇不修边备遂失渝关之
险契丹每刍牧于营平之閒而辽史太祖天赞二年春
正月丙申大元帅克骨克平州获刺史赵思温裨将张
崇二月如平州甲子以平州为卢龙军置节度使则平
营遂入契丹矣至滦州则古无之刘守光据燕暴虐民
多亡入契丹阿保机乃筑此城(本金国/行程)既陷平营遂改
卷四十 第 13b 页
平州为辽兴府而以营滦二州隶之号平州路至石晋
初德光又得十六州地乃建燕山为燕京辖山前六郡
地号燕京路乃海上议割地时意以燕山路尽统关内
之地实不知燕山平州之同在关内而异路也故驯致
有张悫之事而斡离不卒由平州入寇(本金国/节要)然平营
在天赞后又尝入唐则诸家皆失考考欧史明宗天成
元年十月庚子幽州奏契丹卢龙节度使卢文进来奔
初文进为契丹守平州帝即位遣閒使说之以易代之
后无复嫌怨文进所部皆华人思归乃杀契丹守平州
者帅其众十馀万车帐八千乘来奔迨三年正月契丹
初德光又得十六州地乃建燕山为燕京辖山前六郡
地号燕京路乃海上议割地时意以燕山路尽统关内
之地实不知燕山平州之同在关内而异路也故驯致
有张悫之事而斡离不卒由平州入寇(本金国/节要)然平营
在天赞后又尝入唐则诸家皆失考考欧史明宗天成
元年十月庚子幽州奏契丹卢龙节度使卢文进来奔
初文进为契丹守平州帝即位遣閒使说之以易代之
后无复嫌怨文进所部皆华人思归乃杀契丹守平州
者帅其众十馀万车帐八千乘来奔迨三年正月契丹
卷四十 第 14a 页
复陷平州始不复归中国耳但当时石晋所赂地实不
止十六州通鉴齐王开运元年三月辛卯马全节攻契
丹泰州拔之以五代会要考之泰州后唐之奉化军今
清苑县则泰州亦所赂地也是年六月以府州刺史折
从远为府州防禦使初高祖割北边之地以赂契丹由
是府州亦北属从远拒之故有是命则府州亦所赂地
也二年振武节度使折从远击契丹围胜州遂攻朔州
胡三省注胜州不系天福初所割数内盖契丹乘胜并
取之是胜州亦所赂内也载考金国节要则易州景州
亦在赂内是史所云十六州者亦或未尽至史所载十
止十六州通鉴齐王开运元年三月辛卯马全节攻契
丹泰州拔之以五代会要考之泰州后唐之奉化军今
清苑县则泰州亦所赂地也是年六月以府州刺史折
从远为府州防禦使初高祖割北边之地以赂契丹由
是府州亦北属从远拒之故有是命则府州亦所赂地
也二年振武节度使折从远击契丹围胜州遂攻朔州
胡三省注胜州不系天福初所割数内盖契丹乘胜并
取之是胜州亦所赂内也载考金国节要则易州景州
亦在赂内是史所云十六州者亦或未尽至史所载十
卷四十 第 14b 页
六州中则蔚州旧为契丹有明宗长兴三年十一月蔚
州刺史张彦超本沙陀人尝为帝养子与石敬瑭有隙
闻敬瑭为总管举城附于契丹契丹以为大同节度使
当时不过统举言之不则史误书也若周世宗克复关
南则瀛莫易景巳内附又夺瓦桥关为雄州割容城归
义二县隶之(胡三省注/在涿州)夺孟津关为霸州割文安大城
二县隶之(孟津关宋以为幽州之会昌县胡三省以为/莫州之文安县然观下云割文安大城隶之)
(则宋/说是)而乾宁军之宁州契丹所自置者亦巳内附是山
前之地多所收复乃宣和时尚云山前山后一十七州
则以幽(即燕/京)蓟景檀顺涿易为山前地以新妫儒武云
州刺史张彦超本沙陀人尝为帝养子与石敬瑭有隙
闻敬瑭为总管举城附于契丹契丹以为大同节度使
当时不过统举言之不则史误书也若周世宗克复关
南则瀛莫易景巳内附又夺瓦桥关为雄州割容城归
义二县隶之(胡三省注/在涿州)夺孟津关为霸州割文安大城
二县隶之(孟津关宋以为幽州之会昌县胡三省以为/莫州之文安县然观下云割文安大城隶之)
(则宋/说是)而乾宁军之宁州契丹所自置者亦巳内附是山
前之地多所收复乃宣和时尚云山前山后一十七州
则以幽(即燕/京)蓟景檀顺涿易为山前地以新妫儒武云
卷四十 第 15a 页
应寰朔蔚为山后地也(尚少一/州当考)
扬子云生卒考
文选李善注于甘泉赋引桓氏(君/山)新论谓扬子云以成
帝永始时待诏赋甘泉始就梦肠出收而纳之次日卒
近日蜀儒者据此以为子云未尝历事诸朝美新投阁
乃出自谤伤之口相传子云甫殁即有雠人私改其法
言者以此合之足以湔雪千载沈屈使其果核亦正旧
史之一大案矣予谓汉书纪载诚不能无误若以子云
本集考之有可疑者子云解嘲之作其自序言当丁明
傅晏董贤用事诸附离之者或起家至二千石而巳方
扬子云生卒考
文选李善注于甘泉赋引桓氏(君/山)新论谓扬子云以成
帝永始时待诏赋甘泉始就梦肠出收而纳之次日卒
近日蜀儒者据此以为子云未尝历事诸朝美新投阁
乃出自谤伤之口相传子云甫殁即有雠人私改其法
言者以此合之足以湔雪千载沈屈使其果核亦正旧
史之一大案矣予谓汉书纪载诚不能无误若以子云
本集考之有可疑者子云解嘲之作其自序言当丁明
傅晏董贤用事诸附离之者或起家至二千石而巳方
卷四十 第 15b 页
草刱太玄有以自守客有嘲其玄之尚白者故为文解
之夫太玄为子云拟经之书实与法言并称眉目倘如
新论所云则早死于十年之前哀平消长何由得见况
甘泉待诏以还朝廷有事子云辄预扈从诸如羽猎长
杨河东诸作皇皇大文皆有岁月可稽且子云虽滞下
僚然于国事颇得与闻累朝奏对历历具在若欲定子
云之死于永始则著述亦寥寥矣或曰是则然巳前辈
汪尧峰固尝辨之矣但由成帝建始元年至王莽天凤
五年春秋五十有馀而其得见成帝巳踰四十则与本
传所谓七十一者显然不符不知子云未尝以建始至
之夫太玄为子云拟经之书实与法言并称眉目倘如
新论所云则早死于十年之前哀平消长何由得见况
甘泉待诏以还朝廷有事子云辄预扈从诸如羽猎长
杨河东诸作皇皇大文皆有岁月可稽且子云虽滞下
僚然于国事颇得与闻累朝奏对历历具在若欲定子
云之死于永始则著述亦寥寥矣或曰是则然巳前辈
汪尧峰固尝辨之矣但由成帝建始元年至王莽天凤
五年春秋五十有馀而其得见成帝巳踰四十则与本
传所谓七十一者显然不符不知子云未尝以建始至
卷四十 第 16a 页
京也其客大司马王音门下乃在永始元二之閒故不
久即有承明之召不然安有二十载京华姓氏通于天
子直至汾阴肆祀方得一荐之理是所谓四十者盖从
永始言之其去天凤正与汉书年数大略相合尧峰既
知甘泉妖梦之诬而欲移子云之死于平帝末是强为
之辞者也或又以谷永亦字子云欲以美新之文嫁之
不知谷死于王根之世不及见禅代或又以刘棻当之
然总莫之徵也且李善所引新论实前后不相应其于
文赋注中亦引此条则但曰病而不曰卒盖一书之中
业巳矛盾原未必新论之本文也常熟钱尚书谓新论
久即有承明之召不然安有二十载京华姓氏通于天
子直至汾阴肆祀方得一荐之理是所谓四十者盖从
永始言之其去天凤正与汉书年数大略相合尧峰既
知甘泉妖梦之诬而欲移子云之死于平帝末是强为
之辞者也或又以谷永亦字子云欲以美新之文嫁之
不知谷死于王根之世不及见禅代或又以刘棻当之
然总莫之徵也且李善所引新论实前后不相应其于
文赋注中亦引此条则但曰病而不曰卒盖一书之中
业巳矛盾原未必新论之本文也常熟钱尚书谓新论
卷四十 第 16b 页
在明季尚有完书惜无从得一见之
陶渊明世系考
梁昭明太子作陶渊明传及晋宋二书皆以渊明为桓
公曾孙其实不然渊明集有赠长沙公族祖诗序云长
沙公于予为族祖同出大司马昭穆既远巳为路人考
晋书桓公薨以第三子瞻之子宏嗣宏卒子绰之嗣绰
之卒子延寿嗣宋受禅降封吴昌县侯礼云五世亲尽
则为途人渊明为桓公曾孙则于绰之为再从昆弟于
延寿为族叔固不当有族祖之称亦不当云昭穆既尽
为路人也然则据诸家谓是诗为延寿作则渊明当为
陶渊明世系考
梁昭明太子作陶渊明传及晋宋二书皆以渊明为桓
公曾孙其实不然渊明集有赠长沙公族祖诗序云长
沙公于予为族祖同出大司马昭穆既远巳为路人考
晋书桓公薨以第三子瞻之子宏嗣宏卒子绰之嗣绰
之卒子延寿嗣宋受禅降封吴昌县侯礼云五世亲尽
则为途人渊明为桓公曾孙则于绰之为再从昆弟于
延寿为族叔固不当有族祖之称亦不当云昭穆既尽
为路人也然则据诸家谓是诗为延寿作则渊明当为
卷四十 第 17a 页
桓公七世孙故诗云同源分流人易世疏盖袒免杀姓
则亲属亦竭六朝近古犹有宗法之遗于此见之且桓
公十七子九人皆见旧史得列附传而谓其馀不显渊
明之祖则武昌太守茂也渊明之诗称之曰直方二台
惠和千里使茂亦在十七人之内则不得曰九人而外
不显也陶氏家谱亦自知其不合遂改以岱为祖求当
于曾孙之数则岱官至散骑侍郎又与渊明诗戾后世
谱系之诬其无稽皆若此吴斗南作陶诗年谱欲求合
于诸史谓别本作予于长沙公为族祖果尔则渊明所
赠当属延寿之子其时长沙之爵巳降似不当复称长
则亲属亦竭六朝近古犹有宗法之遗于此见之且桓
公十七子九人皆见旧史得列附传而谓其馀不显渊
明之祖则武昌太守茂也渊明之诗称之曰直方二台
惠和千里使茂亦在十七人之内则不得曰九人而外
不显也陶氏家谱亦自知其不合遂改以岱为祖求当
于曾孙之数则岱官至散骑侍郎又与渊明诗戾后世
谱系之诬其无稽皆若此吴斗南作陶诗年谱欲求合
于诸史谓别本作予于长沙公为族祖果尔则渊明所
赠当属延寿之子其时长沙之爵巳降似不当复称长
卷四十 第 17b 页
沙公而诗题族祖二字将又何以言之蜀人张演作陶
诗辨證又谓诗序当以长沙公于予为族断句而以祖
字连下读之则不特不能成语而亦忘诗题有族祖之
称尤为卤莽之甚者世多疑桓公孙淡清风高节绝世
离群渊明乃其亲属何以命子诗中不一及之不知渊
明述祖祗叙一本之亲故诗中但叙桓公而死事如瞻
立功如舆槩不旁及乃立言之例也或曰孟嘉之妻为
桓公女其女则渊明母以亲表辈行言之渊明似当为
桓公曾孙予曰属尽则同姓亦疏于亲表乎何有或曰
古人自曾祖而上皆得称曾祖自曾孙而下皆得称曾
诗辨證又谓诗序当以长沙公于予为族断句而以祖
字连下读之则不特不能成语而亦忘诗题有族祖之
称尤为卤莽之甚者世多疑桓公孙淡清风高节绝世
离群渊明乃其亲属何以命子诗中不一及之不知渊
明述祖祗叙一本之亲故诗中但叙桓公而死事如瞻
立功如舆槩不旁及乃立言之例也或曰孟嘉之妻为
桓公女其女则渊明母以亲表辈行言之渊明似当为
桓公曾孙予曰属尽则同姓亦疏于亲表乎何有或曰
古人自曾祖而上皆得称曾祖自曾孙而下皆得称曾
卷四十 第 18a 页
孙曾者重也虽不拘四世言之亦可予曰是在春秋以
前固有之然晋宋以来恐不然也
河东柳氏迁吴考
柳柳州为吴人见于本集与本传而苏之志人物者鲜
及焉按本传云柳宗元其先盖河东人后徙于吴此明
文也柳州作先侍御府君神道表云天宝末遇乱奉德
清君夫人(德清君侍御父察躬也夫人侍御母也旧人/皆误连读之故本传亦止云奉母避乱考柳)
(州逮事王父是时/岂得奉母遗父)载家书隐王屋山閒閒行求食乱有
閒举族如吴居德清君之丧服除常吏部命为太博先
君固曰有尊老孤弱在吴愿为宣城令三辞而后获是
前固有之然晋宋以来恐不然也
河东柳氏迁吴考
柳柳州为吴人见于本集与本传而苏之志人物者鲜
及焉按本传云柳宗元其先盖河东人后徙于吴此明
文也柳州作先侍御府君神道表云天宝末遇乱奉德
清君夫人(德清君侍御父察躬也夫人侍御母也旧人/皆误连读之故本传亦止云奉母避乱考柳)
(州逮事王父是时/岂得奉母遗父)载家书隐王屋山閒閒行求食乱有
閒举族如吴居德清君之丧服除常吏部命为太博先
君固曰有尊老孤弱在吴愿为宣城令三辞而后获是
卷四十 第 18b 页
侍御巳定居于吴柳州生于大历九年当在侍御为朔
方推官晋州参军之时其家于吴久矣且不特家于吴
并婚于吴柳州为杨詹事凭之婿其作杨郎中凝墓志
云君与季弟凌同日生不周月而孤伯兄凭剪发为童
家居于吴是杨氏之称宏农犹柳氏之称河东皆推原
其族望而实则皆吴人也其作亡妻宏农杨氏墓志云
夫人三岁依于外族閒在他国凡十有三年而二姓克
合盖柳与杨同居吴下而柳州之妇鞠于外家故有閒
在他国之语然窃尝疑柳州再世居吴而其集中未尝
有一语及于洞庭林屋之胜韩吏部之志刘宾客之祭
方推官晋州参军之时其家于吴久矣且不特家于吴
并婚于吴柳州为杨詹事凭之婿其作杨郎中凝墓志
云君与季弟凌同日生不周月而孤伯兄凭剪发为童
家居于吴是杨氏之称宏农犹柳氏之称河东皆推原
其族望而实则皆吴人也其作亡妻宏农杨氏墓志云
夫人三岁依于外族閒在他国凡十有三年而二姓克
合盖柳与杨同居吴下而柳州之妇鞠于外家故有閒
在他国之语然窃尝疑柳州再世居吴而其集中未尝
有一语及于洞庭林屋之胜韩吏部之志刘宾客之祭
卷四十 第 19a 页
文亦不及焉及夷考之乃知柳州虽居吴而在吴之日
甚浅大抵唐人之世宦者多居京师盖当时不特有里
第兼有家庙枝附叶连久而重去柳氏自河东之虞乡
迁京兆之万年巳累世矣其少陵原之大墓则高祖兰
州府君而下皆在焉侍御虽挈家南辕而柳州作太夫
人归祔志云宗元生四岁居京西田庐中先君在吴家
无书太夫人教古赋十四首是柳州少日固多居长安
侍御之总三司自夔州再入朝则又随侍在长安巳而
登进士历官至尚书郎则又在长安且柳州享年四十
七岁其自序曰长京师三十三年合之南窜十四年之
甚浅大抵唐人之世宦者多居京师盖当时不特有里
第兼有家庙枝附叶连久而重去柳氏自河东之虞乡
迁京兆之万年巳累世矣其少陵原之大墓则高祖兰
州府君而下皆在焉侍御虽挈家南辕而柳州作太夫
人归祔志云宗元生四岁居京西田庐中先君在吴家
无书太夫人教古赋十四首是柳州少日固多居长安
侍御之总三司自夔州再入朝则又随侍在长安巳而
登进士历官至尚书郎则又在长安且柳州享年四十
七岁其自序曰长京师三十三年合之南窜十四年之
卷四十 第 19b 页
数巳自相符则中閒不过偶一至吴其游朝阳岩西亭诗
云羁贯去江介世仕尚函殽是明言居吴未久而以世
仕不能忘情于秦南窜而后诗文酬答总惓惓于鄠杜
之閒使其得再入朝殆有挈其群从西归之意焉然自
柳州南窜其子弟无复有居万年者其答许京兆孟容
书言先墓所在城南更无子弟善和里宅巳三易主则
其后柳州虽归葬万年而子弟巳即安于吴矣不然则
柳氏在吴祗可以言寓公本传不得竟断之曰徙吴也
唐人最重旧籍故虽数世之后必行归葬之礼不得以
此而疑柳氏之非吴产也宋人作柳州年谱于其居吴
云羁贯去江介世仕尚函殽是明言居吴未久而以世
仕不能忘情于秦南窜而后诗文酬答总惓惓于鄠杜
之閒使其得再入朝殆有挈其群从西归之意焉然自
柳州南窜其子弟无复有居万年者其答许京兆孟容
书言先墓所在城南更无子弟善和里宅巳三易主则
其后柳州虽归葬万年而子弟巳即安于吴矣不然则
柳氏在吴祗可以言寓公本传不得竟断之曰徙吴也
唐人最重旧籍故虽数世之后必行归葬之礼不得以
此而疑柳氏之非吴产也宋人作柳州年谱于其居吴
卷四十 第 20a 页
颠末不详而苏人亦莫之考吾故表而出之
通鉴分修诸子考
胡梅礀曰温公修通鉴汉则刘攽三国迄于南北朝则
刘恕唐则范祖禹此言不知其何所据然历五百年以
来无不信以为然者予读温公与醇夫帖子始知梅礀
之言不然帖曰从唐高祖初起兵修长编至哀帝禅位
止其起兵以前禅位以后事于今来所看书中见者亦
请令书吏别用草𥿄录出每一事中閒空一行许以备
剪粘隋以前与贡父梁以后与道原令各修入长编中
盖缘二君更不看此书若足下止修武德以后天祐以
通鉴分修诸子考
胡梅礀曰温公修通鉴汉则刘攽三国迄于南北朝则
刘恕唐则范祖禹此言不知其何所据然历五百年以
来无不信以为然者予读温公与醇夫帖子始知梅礀
之言不然帖曰从唐高祖初起兵修长编至哀帝禅位
止其起兵以前禅位以后事于今来所看书中见者亦
请令书吏别用草𥿄录出每一事中閒空一行许以备
剪粘隋以前与贡父梁以后与道原令各修入长编中
盖缘二君更不看此书若足下止修武德以后天祐以
卷四十 第 20b 页
前则此等事迹尽成遗弃也观于是言则贡父所修盖
自汉至隋而道原任五代明矣盖贡父兄弟尝著汉释
而道原有十国纪年故温公即其平日所长而用之而
梅礀未之考也贡父所修一百八十四卷醇夫所修八
十一卷道原所修二十七卷而当时论者推道原之功
为多何也盖温公平日服膺道原其通部义例多从道
原商榷故分修虽止五代而实系全局副手观道原子
羲仲所纪可见也羲仲曰当时访问疑事每卷皆数十
条不能尽纪纪其质正旧史之谬者然则道原之功诚
多矣至于三子所修愚最以唐鉴为冘后人以伊川许
自汉至隋而道原任五代明矣盖贡父兄弟尝著汉释
而道原有十国纪年故温公即其平日所长而用之而
梅礀未之考也贡父所修一百八十四卷醇夫所修八
十一卷道原所修二十七卷而当时论者推道原之功
为多何也盖温公平日服膺道原其通部义例多从道
原商榷故分修虽止五代而实系全局副手观道原子
羲仲所纪可见也羲仲曰当时访问疑事每卷皆数十
条不能尽纪纪其质正旧史之谬者然则道原之功诚
多矣至于三子所修愚最以唐鉴为冘后人以伊川许
卷四十 第 21a 页
之遂有范唐鉴之目而以其书孤行其实裁量未为简
净也
阿育王寺十二题考
旴江李先生泰伯有阿育王寺十二题诗乃筠州杨屯
田和寺僧常坦而邀旴江同作者吾乡阿育王山志莫
之收也其亦固陋矣夫十二题中至今存者山水则曰
金沙池曰佛迹峰曰灵鳗井伽蓝则曰育王塔曰八角
殿斯其历劫无恙者也其曰七佛石当即指乌石岙而
言道宣感通传所称梵僧七人过此得石函舍利六僧
腾空而去其一化为乌石者也其曰石屏风恐即指前
净也
阿育王寺十二题考
旴江李先生泰伯有阿育王寺十二题诗乃筠州杨屯
田和寺僧常坦而邀旴江同作者吾乡阿育王山志莫
之收也其亦固陋矣夫十二题中至今存者山水则曰
金沙池曰佛迹峰曰灵鳗井伽蓝则曰育王塔曰八角
殿斯其历劫无恙者也其曰七佛石当即指乌石岙而
言道宣感通传所称梵僧七人过此得石函舍利六僧
腾空而去其一化为乌石者也其曰石屏风恐即指前
卷四十 第 21b 页
山玉几而言其曰供奉泉据旴江诗则时有浮屠璘凿
此泉以奉母者阿育王山中所乏者泉今泉乃以妙喜
得名横浦以大儒为之铭故益著而供奉之迹遂无称
者予谓妙喜之大节良足为山重顾妙喜不附和议为
忠而璘为孝生平不喜作浮屠家言以其去人伦耳若
其有忠孝之节则固不可以浮屠而泯之也其曰晋年
松今寺前有巨松能放光为浙东松之最奇者然非是
诗则不知其远自晋年也其曰重台莲今虽有莲而不
甚盛岂灌溉乏人力遂渐成凡种耶其曰明月台则懒
堂舒氏亦尝有诗其竟无可考者袈裟石耳顾读旴江
此泉以奉母者阿育王山中所乏者泉今泉乃以妙喜
得名横浦以大儒为之铭故益著而供奉之迹遂无称
者予谓妙喜之大节良足为山重顾妙喜不附和议为
忠而璘为孝生平不喜作浮屠家言以其去人伦耳若
其有忠孝之节则固不可以浮屠而泯之也其曰晋年
松今寺前有巨松能放光为浙东松之最奇者然非是
诗则不知其远自晋年也其曰重台莲今虽有莲而不
甚盛岂灌溉乏人力遂渐成凡种耶其曰明月台则懒
堂舒氏亦尝有诗其竟无可考者袈裟石耳顾读旴江
卷四十 第 22a 页
诗中并不一及舍利之神则知是时巳无复旧物而南
渡以后震而奇之者其出于耳食更不待辞费矣爰牵
连记之以为吾乡志乘之一助
续甬上赐府考
赐府之制昉于宋盖大臣之有勋劳者则以嘉名宠其
甲第其后亦有位望未至而特恩赐之者吾乡自宋南
渡赐府极多有黄翔龙者东发先生族兄弟也著甬上
赐府考一卷今不可得见矣尚有流传一二者如史文
惠王之寿乐以位望也文惠之孙子仁以避其宗衮官
不达而亦赐鸿禧之名则以贤也深宁先生之汲古传
渡以后震而奇之者其出于耳食更不待辞费矣爰牵
连记之以为吾乡志乘之一助
续甬上赐府考
赐府之制昉于宋盖大臣之有勋劳者则以嘉名宠其
甲第其后亦有位望未至而特恩赐之者吾乡自宋南
渡赐府极多有黄翔龙者东发先生族兄弟也著甬上
赐府考一卷今不可得见矣尚有流传一二者如史文
惠王之寿乐以位望也文惠之孙子仁以避其宗衮官
不达而亦赐鸿禧之名则以贤也深宁先生之汲古传
卷四十 第 22b 页
忠则以世其家学也是在图经中不应遗之而惜乎其
无徵也明则三品内秩皆得称府外臣则总制巡抚大
帅之外不预焉而不复加以名目通计十五朝三百十
五年之中吾乡称府者五十四人总之四十二家又总
之为三十三姓以大学士称者二曰余氏以文敏公有
丁也曰沈氏以文恭公一贯也以尚书称者十有七曰
程氏以刑部徐也曰金氏以忠襄公忠也曰陈氏以工
部恭也曰杨氏以文懿公守陈吏部守阯康简公守随
也曰屠氏以襄惠公滽简肃公侨也曰张氏以文定公
邦奇兵部时彻也曰陆氏以康僖公瑜也曰闻氏以庄
无徵也明则三品内秩皆得称府外臣则总制巡抚大
帅之外不预焉而不复加以名目通计十五朝三百十
五年之中吾乡称府者五十四人总之四十二家又总
之为三十三姓以大学士称者二曰余氏以文敏公有
丁也曰沈氏以文恭公一贯也以尚书称者十有七曰
程氏以刑部徐也曰金氏以忠襄公忠也曰陈氏以工
部恭也曰杨氏以文懿公守陈吏部守阯康简公守随
也曰屠氏以襄惠公滽简肃公侨也曰张氏以文定公
邦奇兵部时彻也曰陆氏以康僖公瑜也曰闻氏以庄
卷四十 第 23a 页
简公渊也曰汪氏以礼部镗也曰赵氏以端简公参鲁
也曰王氏以庄简公佐也曰周氏以文穆公应宾也曰
李氏以礼部康先也以侍郎称者九曰黄氏以礼部宗
明也曰陈氏以刑部瑜也(别为/一陈)曰丰氏以礼部熙也曰
范氏以兵部钦也曰全氏以先工部礼部二公也曰董
氏以兵部光宏也曰黄氏以工部景章也(别为/一黄)曰林氏
以吏部栋隆也曰李氏以忠毅公橒也(别为/一李)而杨氏则
文懿之子茂元官刑部屠氏则简肃从子大山官兵部
李氏则礼部康先之曾大父堂巳官工部不预焉以都
御史称者一曰金氏以右都御史泽也以副都御史称
也曰王氏以庄简公佐也曰周氏以文穆公应宾也曰
李氏以礼部康先也以侍郎称者九曰黄氏以礼部宗
明也曰陈氏以刑部瑜也(别为/一陈)曰丰氏以礼部熙也曰
范氏以兵部钦也曰全氏以先工部礼部二公也曰董
氏以兵部光宏也曰黄氏以工部景章也(别为/一黄)曰林氏
以吏部栋隆也曰李氏以忠毅公橒也(别为/一李)而杨氏则
文懿之子茂元官刑部屠氏则简肃从子大山官兵部
李氏则礼部康先之曾大父堂巳官工部不预焉以都
御史称者一曰金氏以右都御史泽也以副都御史称
卷四十 第 23b 页
者八曰周氏以相也(别为/一周)曰朱氏以瑄也曰陈氏以漕
抚濂也(别为/一陈)曰王氏以应鹏也(别为/一王)曰柴氏以经也曰
戴氏以鱀也曰丁氏以继嗣也曰高氏以郧抚斗枢也
而陆氏则康僖之群从钶官保抚副都御史汪氏则有
应天巡抚玉不预焉以大理寺卿称者二曰蔡氏以锡
也曰徐氏以时进也而陆氏尚有大理世科不预焉以
太常称者二曰吴氏以惠也曰徐氏以应奎也(别为/一徐)以
先禄称者二曰管氏以大勋也曰吴氏以礼嘉也(别为/一吴)
大帅则曰万氏以漕督表天津总戎邦孚也曰施氏以
都督翰也曰赵氏以宣大总兵光祖也(别为/一赵)近者新秦
抚濂也(别为/一陈)曰王氏以应鹏也(别为/一王)曰柴氏以经也曰
戴氏以鱀也曰丁氏以继嗣也曰高氏以郧抚斗枢也
而陆氏则康僖之群从钶官保抚副都御史汪氏则有
应天巡抚玉不预焉以大理寺卿称者二曰蔡氏以锡
也曰徐氏以时进也而陆氏尚有大理世科不预焉以
太常称者二曰吴氏以惠也曰徐氏以应奎也(别为/一徐)以
先禄称者二曰管氏以大勋也曰吴氏以礼嘉也(别为/一吴)
大帅则曰万氏以漕督表天津总戎邦孚也曰施氏以
都督翰也曰赵氏以宣大总兵光祖也(别为/一赵)近者新秦
卷四十 第 24a 页
子弟妄自署置有未尝赐府而冒称之者二十年来渐
不可问是王谢家门之耻也予故于暇日偶记之
董徵君墓考
吾乡董孝子墓即祔于其母淑德夫人墓旁舒懒堂诗
所谓孤冢枕城边者是也近世慈溪之董氏指其县中
羊酪河所称董孝子墓以为徵君故茔鄞之董氏亦从
而祭之不知此乃明洪永閒别一董孝子系奉化建炎
义士董之邵之后数传而为阁学仁声又数传而为孝
子讳恭礼自奉化迁鄞成洪武辛未进士以母老归养
不仕母卒值革除又托庐墓以终土人亦以孝子呼之
不可问是王谢家门之耻也予故于暇日偶记之
董徵君墓考
吾乡董孝子墓即祔于其母淑德夫人墓旁舒懒堂诗
所谓孤冢枕城边者是也近世慈溪之董氏指其县中
羊酪河所称董孝子墓以为徵君故茔鄞之董氏亦从
而祭之不知此乃明洪永閒别一董孝子系奉化建炎
义士董之邵之后数传而为阁学仁声又数传而为孝
子讳恭礼自奉化迁鄞成洪武辛未进士以母老归养
不仕母卒值革除又托庐墓以终土人亦以孝子呼之
卷四十 第 24b 页
明末之给事中志宁其裔也不学之徒妄祀非族故为
正之
鲒埼亭集外编卷四十终
正之
鲒埼亭集外编卷四十终
卷四十 第 25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