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
卷一 第 1a 页
鲒埼亭集卷第一
  鄞 全祖望绍衣撰 馀姚史梦蛟竹房校
 颂
皇雅
圣清戎乐词一十六篇
三祖
二宗之丰功非笔札所能尽其扬扢自来馆阁诸臣大
都随一时一事而述之而未有兼综
五朝之备者今条其节目之大者一十有六括为铙歌
以视唐柳宗元宋谢翱不足为役故未敢以上之太常
卷一 第 1b 页

  长白云志受命也
长白山云茫茫飞度结岱宗万古表东方(长白为岱山/所导原说见)
(圣祖御制文集于此悟/古人青营二州合一之旨)朱果之祥自昊苍笃生
圣人六十三姓附以昌会明政渐不纲至孝大复雠义
师何堂堂(事见/太祖实录)抚顺一鼓崩角降桓桓杜与刘老
罴未可当竟不支喋血成濠骨成冈遂日辟百里关门
烽火昕夕忙中原党祸正披猖大东小东国论狂谁知
帝星朗乃在大东荒(时有大小东之说大东神庙东/宫也小东东林也未几东事起)
自隳长城前熊后袁横被戕日益溃裂无完疆
卷一 第 2a 页
圣人念民力欲以和媾罢戎行嗟明尚自大往复徒诪
张欲仍龙虎节而臣视
兴皇(事见/太宗实录)命则不受谋则不臧重围困四度致长
驱直达淮之阳援兵十八万逡巡晋州旁(事见/明史)始叹天
所兴莫能婴其铓太史曰可矣犹然谦让谓未遑还军
长白下有待始垂裳
卷一 第 2b 页
卷一 第 2b 页
  俘插部志西略也(即实录之察哈尔国)
彼插汉蒙古馀因缘避俺荅来傍蓟西居羁縻在明代
几度劳剪除叛服靡常其心频渝既明衰为所愚欲仗
其力以捍东隅岂知不足恃翻令多所需玉帛货贿动
兼车饿狼饥豹有挟趋叩关而索纷莫驱饱则飏去曷
尝奉简书乃知三娘子末世所无哂督抚真虚拘(谓王/尚书)
(象/乾)
东帝正当涂天下之力莫能支吾彼插汉胡为乎插始
犹大言谓我水滨渔猎徒(插初致书/太祖自称四/十万众蒙古国主而称我为)
(水滨三万国主/太祖斥之见实录)欲争广宁恫吓夸诬既远保河西所
卷一 第 3a 页
部日龃龉乃诡东附亦复怀次且希反覆恣所如
帝曰吁有是夫阴阳向背多狡图大师西徂抵兀苏前
援天矛后天弧瓦刺诸部稽首来孚插震而逋四十万
众渊鱼丛爵赴上都鵽鸠亦复来哺雏玉玺动地出贡
其贞符(事见/太宗实录)
(按其时有北察哈有南察哈所谓林丹汗者乃北察/哈正蒙古大宗也南察哈不见于诸书但见于)
(太祖实录盖北/察哈之分国)
卷一 第 3b 页
  宥朝鲜志东征也
朝鲜父师后尚有礼教遗昔在明中叶日本恣侵欺神
宗用大师为之振式微以此恤附庸效忠亦其宜
真人起建州所至凛天威下国昧时务不知早自归区
区小草力欲以挽落晖毛镇因之起犄角成连鸡
天子嘻其笑是亦何能为独念卧榻旁不容小腆窥初
犹薄问罪谕以择木栖终不悛眷恋崦嵫情依依整军
下平壤如山压卵风捲灰国王窜江渚世子遭囚羁应
痛李氏殄弹指悔莫追谁料如天德贰则有讨服舍之
原汝心未为非但愿汝事我亦如事明无猜携宥汝罪
卷一 第 4a 页
不汝隳(高丽事明之忠耿耿可/感/圣祖亦尝称之)朝鲜臣民感涕洟生死
肉骨古所稀
大朝存我敢不革心备藩篱亦足以谢明皮岛援绝空
嘘唏至今高丽蔘连车贡彤墀
(太祖削平诸部始于哈达辉发吴喇叶赫所谓扈伦四/国即明所谓南关北关也乃以次臣服诸蒙古至)
(太宗时凡十六国四十九贝勒毕归然后收服朝鲜/而塞外无不臣者矣此用兵之次第也按/太宗)
(实录蒙古十六国部落分为四十九贝勒曰科尔沁/曰札赖特曰杜尔伯特曰郭尔罗斯曰敖汉曰奈曼)
(曰巴林曰土嘿特曰札鲁特曰察哈尔曰阿鲁曰翁/牛忒曰车里克曰喀喇沁曰吴喇忒而以察哈尔故)
(太子冠之亦为一国盖/是时分察哈为二也)
卷一 第 4b 页
  大讨贼志取北都也
天下丧乱将以启圣人谓予不信试观诸甲申残明烈
帝非荒君十七载何忧勤其奈生逢阳九辰五十揆席
多贼臣驯令米脂贼涂炭遍斯民赤者眉黄者巾遂污
神器遭鬼嗔
先皇赫斯怒悯兹云雷屯前箸口叔父为我讨贼清乾
坤嗤贼狃累胜岂识天兵如天神望风不战走封狐十
丈化游魂燕人望师如拯焚一朝快复雠壶浆夹道出
九门东来迎
天子惊见冲龄未十春累朝创业未之或闻负扆委裘
卷一 第 5a 页
皇皇懋亲剪商巳再世一朝唾手志竟申奠九鼎定八
垠非天私我曰惟积功与累仁
卷一 第 5b 页
  飞渡江志定南国也
半壁堑江东虽小亦足王辛苦诸遗臣立君非孟浪晋
宋有前车负荷良所望
大朝隆继绝或亦邀保障天之弃明如啬夫重以彼昏
速沦丧虾蟆敕自结绮来蝗蝻狱自同文上三案纷如
六宫淫放贼不讨君谁葬耆老翩翩尽拂衣但闻南斗
亦北向戾园谳由佞相晋阳甲由悍将烈皇恭王旁午
来妖人百辈从天降(时有自称庄烈帝者亦有/自称福恭王者皆绝怪事)相传福
世子旧是黎邱鬼所诳匆匆冒龙种负乘应无状吾当
救此一方岂可姑容酿板荡天兵飞渡江蒋山王气黯
卷一 第 6a 页
惆怅青盖来板矶孝陵泪逐江流涨吴头楚尾盈甲帐
贤王受降阅军仗
卷一 第 6b 页
  七闽来志郑芝龙之降也
赧王禽唐始绍无诸都冀自保莫陋兹蛇乡扬越河山
尚不小王颇谙文词登极三篇出手草朝之右多故老
大布冠衣志矫矫其如干略则巳少天教魁枋在盗臣
莫化鸱鸮为凤鸟蒲黄遗种别有传生来不道忠贞好
有兵长嬉有饷浪饱首鼠几徘徊重关之备一夜扫王
旅既来临弃君入穷岛九龙五指双迢迢死耶生耶谁
复晓(事见明唐/王始未)尔亦自崩离大小赐姓分飞杳(郑宏逵/有子称)
(小赐姓亦随/成功逃去)
天子薄降蛮羁絷来京枉潦倒(事见/世祖实录)七闽地如振
卷一 第 7a 页
槁共看扶桑日出早言采清人茶荐之九庙馨
祖考
卷一 第 7b 页
  再平鲁志张名振之走也
鲤鱼飞谶在鲁断吴山画越浦六家军鸣戍鼓(谓孙熊/钱沈于)
(郑六/家)士各为其主斯志亦良苦奈与闽自龃龉辅车乖
竟何补王益孱困不武马阮伏戎莫敢膏斧方王养疽
莫能禦侮六月潮枯马无阻列营星散如避虎(此丙/戌事)
桴往无寸土三年飘泊得翁洲(此己丑/以后事)重凭黑子安军
伍波臣骄藐楼橹谓天险聊安处但内讧忘外堵忽然
反风兼迷雾螺头门外闻招抚震霆临压其户急扬帆
落棠岙田空膴膴乃知皇眷殷鲛人蜑儿皆归我
天府浙之东永笃袩
卷一 第 8a 页
卷一 第 9a 页
  檄缅人志孙李之交攻以自亡也
西充殪长蛇巴蜀见天日如何剩遗尚存逆孽曰明固
未亡从之求湔祓桂世子在西粤虽处流离颇叶云物
瞿何章堵尽瘁扶累蹶湘澧虽亡滇竹未失自受降反
增疾未收铜马功先流青犊血秦兄晋弟力则埒旷林
之戈分队出谁顺谁逆纷衡决坐看二鼠斗一穴牂江
洱海并愁绝大兵乘之各瓦解以裂历劫火同澌灭三
宣六慰竞来归投命缅人希苟活天所废畴能脱明亡
一十有七年四王之起亦飘忽景炎祥兴所未及到头
莫与新命争祗合黼冔臣周室
卷一 第 9b 页
卷一 第 9b 页
  三孽除志诸逆之殪也
溯甲申之役明有塞上臣国难既震家祸复因稽首我
先皇感之为酸辛七日倚墙虽非其人以扶大义岂惜
袍泽勤功成来归带砺策勋赐券礼视宗王亲有儿尚
主侍期门倘非木石谅感恩何期天狼终不驯负心卖
故主思踞滇海长子孙(时三桂用其固山杨坤之策以/兴缅甸之役详见南天笔记)
犹以蒙段为未足直登衡岳窥汉津蠢兹二裨王从之
偕狺狺更有叛将起三秦碧鸡一旦遭妖氛南天如沸
重纷纭天吏不嗜杀醢彭摐布非乐闻置逆雏犹望尔
更新乃怙终无赦在鬼神天兵动地至祝融为犒乘韦
卷一 第 10a 页
殷贼致死紫盖飞沙褫其魂始日蹙负嵎守馀屯如蛇
倒退缩不申老雄死竖子安辞头足分保宁解纲革心
归命及苗民(事见/圣祖御集)二裨王久矣辅败无完唇五华
山宫祝万寿蒟酱百瓮贡至尊
(逆吴之难耿精忠附之蒙古察哈尔国应之巳而平/凉王辅臣应之台湾应之于是尚之信亦应之甚至)
(安南莫氏亦应之他如河北帅蔡禄辈亦谋应之吴/氏最费剪除而耿郑之合大有骚动王辅臣亦枭雄)
(非/圣朝之得天/一时不能厎定也)
卷一 第 10b 页
  六旬克志歼布尔尼也
太宗西讨日青吉思部几无遗(即插/酋)颇怜其允尚以贵
主嗣藩维位冠四十九贝勒属国谁与齐(天聪十年蒙/古四十九贝)
(勒劝进以察哈/太子为之长)又不禄再续绝世宠爵之斯恩斯德宁
有涯岂期一传骄不自持(谓阿/布奈)
诏书锢之北臾立汝儿(时安置盛京/以布尔尼袭)将以待改行带砺
固不移乃踵逆思奋飞中原有乱臣不过英布与陈豨
孰克长世孰克乘时汝乃不择音乌合相因依召之不
至畔奂辽西嗟汝亡国馀妄思抗天威孤恩背德上帝
不宥神不绥皇皇禁旅如虎如罴六旬饮至告清夷渠
卷一 第 11a 页
魁就殄胁从罔治犹闻以礼葬林丹泉下感且唏
卷一 第 11b 页
  长鲸归志入台也
东宁在南海邃古所未通及明为盗窟澎湖如挂弓郑
人此发迹得称绝峤雄晚节竟涂地有子奡不从遥遥
奉天祐进取志则浓一败始改计觅地图养锋轻兵掩
荷兰樵牧及鸡笼自谓欲待时不学虬髯翁此郎雅难
制未肯尸居终填海虽不遂馀部仍汹汹适乘逆籓难
觊收渔人功动犹托故国思以惑群蒙
天子大一统荒服何不容得民岂加庶得赋岂加充所
恶附名义窥伺我提封玺书下制府刻日捣贼丛七鲲
身则险八桨船自工閒使时出没吹散彼沙虫沙虫骇
卷一 第 12a 页
以散长鲸计斯穷天威广无外海潮送长风自去延平
爵来朝未央宫澶漫数千里疆索昭大同
卷一 第 12b 页
  画雅库志讨俄罗斯也
藐雅库极朔漠层冰千尺经三伏鼢鼠千斤穿绝谷虎
狼姿兼以火器恣狂毒四十年来未臣服彼索伦我之
属岁贡貂称恭肃乃遭吞噬一何酷
哲后嫌佳兵累书戒迷复充耳若不闻始出轻兵到桦
屋敌援自水来乘筏沿流速五百揙刀飞入江滚牌所
至指可掬不降且燎原编菅秉杆各一束贼乃鼠窜输
其城郭大帽凯归不遗镞贼尚狡恋残局几林之屯更
迭前倔强安得保种族自今朝
黼座船厂声灵远赫濯
卷一 第 13a 页
(初俄罗斯以顺治十七年入贡不知正朔称一千一/百六十三年其国最精火器地大兵多称极北地去)
(斗极祗二十度耳自古所未通及筑城于索伦之境/夺其贡貂索伦告急/诏书累谕之俄罗斯不奉)
(命康熙二十四年始征之大将林兴珠别领藤牌兵/五百败其援兵于江中俄罗斯未识藤牌惊曰此大)
(帽军也兴珠乘胜登陆欲焚其城俄罗斯弃城走师/还仅以病故损五人称奇捷然次年俄罗斯复筑城)
(诏黑龙江以北屯兵更番前逼之二十七年复出师/而别遣使臣张鹏翮等谕之俄罗斯奉/命归我)
(侵地及城始画雅库而守之嗣是遣使入朝矣三十/七年厄鲁特反从之乞援俄罗斯拒之遂永为不叛)
(之/臣)
卷一 第 13b 页
  瀚海清志败厄鲁特也
皇威正远畅一酋忽自迷称兵瀚海外虔刘我属夷沙
陀故穴兼复附黄衣(按厄鲁特居金山自言古沙陀之/地沙陀唐之西突厥本居灵盐徼)
(外李氏父子始迁云代之閒而其故部仍居西陲辽志/所云阿保机破降吐谷浑党项沙陀诸部是也盖今厄)
(鲁特之帐/所在矣)用计亦颇狡将以挑六师谓当更番至使我
奔命疲或得閒逞其私
圣人投袂起此行诛穷奇谁谓瀚海远平行枕席路不
巇飞龙所经过百神护旌麾漫天穹庐下黄人捧日随
贼出不意胆碎而飞欲确斗先狂驰诸将分道截虽令
突去将安归乞援望巳绝乞降事巳迟部曲竞前詈逆
卷一 第 14a 页
天戚自贻蒙面竟仰药投骨和死灰沿边各来贺争道
圣人与天齐勤三驾绥七旂(七旂谓喀尔喀部落也初/喀尔喀虽作宾而未纯臣)
(礼盖故察哈之属也至是将为厄鲁特所灭乃来归康/熙三十五年/圣祖一幸克鲁伦是冬再幸鄂尔多)
(斯明年三幸狼居/胥山而西方定)不然绝域父老安得望须眉中有老
胡公其人善滑稽弹筝侑大酺以手指而嘻感叹神武
谁能几所谓大丈夫岂不当如斯(语见/圣祖/北征敕谕)
卷一 第 14b 页
  恢喇藏志绥黄教也
三危于我如内臣虽宗黄教曾从开国知
圣人(事见/圣祖御集)滇黔不逞力能式遏靖狂氛(事见西/陲纪略)
来效命赤手诛妖髡(谓第/巴)贼乃乘彼髦结为昏姻一朝
掩袭残其民耽耽土伯特欲恣鲸吞
先皇存亡国西顾而颦打箭垆前誓六军长驱鸷击无
逡巡谁言瘴云黑一朝化矞云洋洋三藏前茅后劲如
有神左屠右剪且剿且抚声雷殷招招之像重见唐时
庙貌新(招招华言如来也大军至土伯特界上/见唐公主嫁突厥所奉招招像尚存)
嗣皇善继志使者下紫宸筑庐舍相度勤流泉夕阳生
卷一 第 15a 页
阳春永为蕃卫膜拜报恩(事在雍/正七年)
卷一 第 15b 页
  浇河靖志西宁之胜也
固始种居卑禾密迩甘凉番羌部落森星罗汉之金城
唐湟中自古为国藩屏多有明置四卫亦复不与瓯脱

天朝沛殊泽兄弟八王并峨峨将以縻狼子洮漓湟漒
成恬波俾之食德还饮和
皇恩浩荡贼乃乘间集么么扬氛祁连山投鞭浩亹河
阿干寨下骤马过西王母神唤奈何
天子命虎臣出塞奋雕戈麾兵入贼巢耄母乞命如虫
螺凯旋数馘后舞前歌五花毡好被明驼(事见/世/宗平定青海)
卷一 第 16a 页
(碑)
卷一 第 16b 页
  疆有苗志八万古州之捷也
有苗后最回互各称洞主莫肯内附其人如猱其毒如
雾莫轻小丑颇能跋扈岑杨奢安迭出为明蠹及将亡
托国赋中露
大朝几百年荒服恩四布礼乐所沾濡洗心识王路彼
蛮儿乃内妒谓尧民美无度不须蒙骞及相如甘心自
拔首输赋突有黎平种轩然独负固
县官敕大戎驱我熊罴剪狐兔神兵焚鬼方宿莽咸惊
怖方知汉大天所祚送降幡陈计簿猺獞狑犵司徒分
北登名数刬岩疆成坦步
卷一 第 17a 页
卷一 第 18a 页
三后圣德诗一十二篇
敬读实录诸书欲为雅颂之音形容盛美而才力谫下
不足尽之乃于铙部之外取其大事之目一十有二曰
三后圣德诗下里之辞姑发其端以俟能者推广之
  不杀志仁也(九章)
上帝好生有时当厄粤若明之衰丧乱尤亟横从群盗
并为二贼二贼尤无赖荼毒遍中原杀人以食杀人以
眠茫茫九有莫洗此冤上帝潸然谓孑遗可念乃命
圣人剪此僭滥手持天浆以消凶焰
圣人潸然恭承明命是余之罪方州在阱愿无血刃指
卷一 第 18b 页
挥以定七萃所临窫窬崩剥至仁无战坐消百恶榑桑
东升欃枪夜落枯杨自生野禾自稼(蜀中/事)草木䜣䜣向
荣观化乃告上帝燔柴肆赦在昔定天下所嗜归不杀
苟其违之莫立莫达上帝监观岂徒事挞伐于维我
先皇允矣大慈佛所不能救而克援之遂持威斗惠我
嘉师岂廑及身种之世世文子文孙守兹勿替君子亲
贤小人乐利(古来受命之主未有如/世祖之仁慈/者故臣下多疑以为佛之后身宜其拱手)
(而取中原也/圣祖/克肖尝日朕生平未/尝妄杀一人大哉斯言乃祈天永命之本与)
卷一 第 19a 页
  悯亡志厚德也(八章)
古今兴废何代蔑有天之所弃善者莫守成败论人雷
同百口明有烈帝手锄凶人励精明作薄视汉唐曰未
醇薄海望治胡竟不振上帝之眷方临东土大厦将危
绸缪莫补内奸外寇乃崩裂以仆至竟临难犹复堂堂
国君死社稷于古蔚有光贞臣十九攀髯旁皇
圣人曰噫兹家遘阳九于志则赍于义不疚莫为表之
何以示厥后爰加诔谥慰其瞑魂爰降
奎墨碑其寝园爰褒忠节庙祀国门南渡荒王虽遭天
绝亦有贤督相报国无阙廪其耄亲大义烈烈底须辨
卷一 第 19b 页
亡定论嵯峨谁称废陵
天子所呵遗民感泣没世不磨(明思宗碑文出自/世祖御制力言其非亡)
(国之君又为葬熹宗张皇后并致祭焉既赐甲申诸忠/庙祀各给田七十亩于其家又赐史阁部之母宅廪以)
(终其身皆培养元气之盛举也尝有称故明废/陵者/圣祖斥曰彼身为天子谁其废之)
卷一 第 20a 页
  平赋志除厉政也(六章)
昔明增辽饷骤至八百万未裕边防反成寇患暂累吾
民岂知滋蔓(暂累吾民一年明/季练饷诏中语也)乃有
真天子应期而生十三戎甲所向无坚城曰朕知天意
将以苏疲氓
章皇入关授之元辅首收图籍袪兹疾苦惟正有旧章
以告太府(谓范相国文程/也事见本传)民惟邦本斯王政之先所以
受命夫岂偶然本支百世何必更卜年东南重征相承
累代史贾以来茧丝为害烈烈
宪皇蠲除清汰世世有
卷一 第 20b 页
卷一 第 20b 页
  驭奄志断也(七章)
曰厂曰卫明政之慝厂蚀膏肓卫为之翼宫邻金虎逞
其大逆烈帝甫临朝退黜一空俄不自持死灰复融竟
以致败论世有馀恫
天子东来大反罢政妖鸟之巢埽除必净廓然宫府一
体无竞流落十常侍尚有馀枭累降不耻曰故司礼曹
(谓曹化淳/由贼营来)希图得閒列于
新朝汝幸免诛夷尚不自愧更[言*翕][言*翕]訾訾其又奚为并
彼卫人游魂共弃(谓骆养性初用为/津抚未几罢斥)如闻滇王尚宠王
坤不覆车之戒而故辙之循固宜爝火不克自存至今
卷一 第 21a 页
奄寺薄充洒扫虽有巷伯亦安枯槁殿陛雍雍亲宦官
之日少(世祖恤王承恩/圣祖/亦称慈有芳则又不以人废也)
卷一 第 21b 页
  大度志有容也(八章)
伯夷采薇定不可臣商容长往式闾空勤成周之世遐
哉逸民黄绮出山终有惭德良党入朝斯遭论劾乃知
冥鸿大半避弋亦有谢生死于燕山亦有戴生死于长
干兴王之势抗之则难
新朝大定搜罗耆宿良马素丝遍于空谷谓宜翩然风
云是逐何期石隐自外阳春题诗义熙纪历咸淳长哦
老妇或被吏嗔
天子莞尔其无强起士各有志谅难羁縻朕有外臣亦
朕所喜土室李生风裁何峻翘弓不出属车下问少微
卷一 第 22a 页
护之罔遭悔吝千仞德辉在蛊之上不有大度谁成天
旷上尧下由千古相望(开国之初遗臣尽登启事其不/出者亦不强/圣祖再召陜)
(布衣李颙不至及西巡特/赐存问其馀不能尽举也)
卷一 第 22b 页
  孝治志孺慕也(八章)
大孝惟舜达孝惟武谁其参之曰我
圣祖眷怀至德不分今古溯厥嗣统时问年尚少虽曰
守文事亦同缔造神器克艰敬承有道克肖于天天眷
始深
先皇所未竟弥高且壬以此慰圣善圣善惬心慈云曈
曈孺慕融融一日三朝定省
两宫莱衣之舞乃在九重四方玉食问膳巳甘之时巡
所得驿进必兼之曰加飧矣斯乐且湛矣泫然念臣僚
亦怀毛里胡驱驰疆场而墨衰非礼其令解官广孝之
卷一 第 23a 页
纪乃开明堂严父配天万国欢心荐之豆笾陋彼石台
书何足传太岁在元枵甲子重遭曰有怀
先皇朕心郁陶吁嗟孺慕万古为昭(康熙六十年臣下/请行庆典/谕)
(曰是/皇考宾天之岁也其无庆前此/以四川提臣何傅之请特许武臣终丧)
卷一 第 23b 页
  却贡志不贵异物也(七章)
惟帝之初载西帅献珍禽雕笼熠然贮以南金请悬彤
墀用表媚兹心珍禽能言兼之殊色以写閒情未伤盛
德宫门聚观曰百鸟之特
圣质不好弄得之自天底须师保加以防闲皇皇
明旨一何凛然咨尔虎臣岩疆所倚毗职在缮军以消
烽燧朕不贵异物莫酬尔意百僚在列闻之惊愕鸾集
于廷凤巢于阁共卜太平万物其育汉文返马史传令
名晋武焚裘世曰矫情何如吾
皇得之妙龄是后诸臣工莫敢进奉国有常司地有常
卷一 第 24a 页
贡六十馀年不启淫壅(事在康熙二年其后大西洋国/亦曾贡异鸟/谕曰属夷远)
(来拒之则拂其意其置之上林非尚之也事见/御集于此见/上之整躬柔远并行不悖)
卷一 第 24b 页
  观天志神算也(八章)
哲后聪明得之天授洞幽察微靡所不究乃至奥学一
空前后周髀宣夜自古纷然周公不作商高失传遂令
历象仍世谬愆上国乏材求之海外蚝镜侨夷自称津
逮高坐灵台五官下拜间有学者思综中西所见则是
其力莫几三历同异孰窥藩篱
哲后曰吁朕足了之周商之学西人窃剿之假而不返
莫探讨之(古今钟律声韵之学宿儒多所未通/圣祖皆有独得而历其尤也)爰持玑
衡筹算舂容测圆割圆以次折衷二十八宿扪于朕胸
则有布衣召对宣室所见与天同奏其著述益喜不孤
卷一 第 25a 页
重黎叹绝布衣之老谁受遗书有孙茫然
哲后为吁朕其授汝即侍石渠(谓今吏部侍郎梅瑴成/也瑴成未谙其祖文鼎)
(之学/圣祖召入/南书房一一授之)
卷一 第 25b 页
  尊经志圣学也(九章)
昔汉诸宗石渠觥觥博士在列各有师承犹参纬候择
焉未精唐之贞观始作正义孔贾尸之释文陆氏或嫌
专门多所芟薙天水新学出于荆舒牵以字说附会有
馀以致杨陈抨剥纷如降而大全采摭荒隘尊经不善
适以滋害圣学兴衰上关运会
圣皇在御奎娄降祥祖濂祢洛宗朱社张六经心得岂
徒表扬乃简侍臣大披甲部荟萃菁华爬梳错互虽主
宋儒所戒在固墨守既除诸家便便有所未决质之
帝前析疑纠缪其言粹然书成斋沐虔告北辰以示南
卷一 第 26a 页
车正学所遵郢书放之燕说焚之皇皇四编兼车莫竟
其芒则寒其色斯正但留三礼以需
嗣圣(圣祖推崇朱子至矣而论/经间有不同者/世宗亦然)
卷一 第 26b 页
  视河志土功也(七章)
谊辟爱斯民首咨沟洫河防在望时蒿其目支祈虽絷
疏瀹恐未足由宋以来水道一变合淮于黄漕卒之便
所关在太仓以粒我畿甸载稽明史曰宋曰潘大小清
河实赖以安其谁嗣之春流秋汛念狂澜
帝累南狩岂以事游豫四渎混三条职思其惧朕将荒
度纂禹之绪昔我有臣辅于兹宣劳三犀未泯祀以中
牢乃相度高下庶遏狂滔河臣瞿瞿凛遵
天语堤斯𨻳斯不滥不淤
帝频临之二十馀年庆安处沮洳父老感诵神功岂若
卷一 第 27a 页
汉武帝负薪歌匆匆遂探禹穴以观浙东(河臣张鹏翮/也皆禀)
(圣训得以有功详见/世宗所作圣德神功碑)
卷一 第 27b 页
  久道志纯也(八章)
三百有一帝享国谁久长所虞历年或以耄荒始终一
德曰惟
仁皇谓六十年来忧勤如一日体元巳久便安莫即闻
之尚书所其无逸谓始勤终替功或一篑亏鸿业所系
燕游可危菁华易竭莫过时而萎谓兢业依然不知老
将至前途之计后世之寄耿耿此心明命是諟谓易遁
六爻罔及大君乃知乘龙者焦劳没身遗世息肩古所
未闻(三章皆组/御制七询/之语此章则本之遗诏)仰瞻桥山遗弓在望圣
谟洋洋读之增怆悬知精爽于昭陟降
卷一 第 28a 页
卷一 第 29a 页
  综覈志敕法也(八章)
昭代鸿业三叶加隆
章皇定之
仁皇充之丰亨豫大天下攸同萌牙之生每于极盛敦
裕之馀渐亦为病道在更弦因时立政张而不弛莫克
久持弛而不张驯至陵迟一张一弛文武之归
泰陵曰都整我天宪虺潜蠹伏朕所毕见谓姑容之且
成鱼烂监于前王亦岂有偏以殷之肃济周之宽水火
互乘补救其间欺妄除矣奸宄惧矣门户苞苴渐以去

卷一 第 29b 页
泰陵曰俞宜加雨露矣惟辟作福惟辟作威威之所董
福即随之民亦有言吾今始知政之未协得易之震亦
既澄清有孚勿问
圣人陶陶援琴解愠
卷一 第 30a 页
  息兵志平戎也(九章)
昔我
先朝兴灭继绝閒有剪除仍容馀孽是以噶酋尚全其
侄定谓革心来享来王岂期易世又复鸱张扰我番藏
窥我甘凉
帝乃徂征用安边鄙岂曰佳兵事非得巳四十九台防
秋所倚归化之捷巳褫胡魂桓桓额附为我虎臣方需
后命次于北门诸将连章请犁胡寨冒顿可枭曩霄可
械劳师一纪芟除不害
帝心忽动胡亦吾民大举且尽殊非同仁欲乘其蹙示
卷一 第 30b 页
之自新前者奉天以讨逆命今者乐天以宥反正朕无
成心其又奚病(事见/今上所作/泰陵圣德神功碑)西酋乞附遂靖
狼烟阳关荡荡玉门平平胡马不嘶饱刍而眠明年元
正胡使来贺舞干泱泱泥首谢过惭愧犬羊未知天大
卷一 第 31a 页
  置恪志典礼也(六章)
三统之礼发自遗经以存三微其义最精况复前代系
谱所敬承
圣祖晚岁燕居咄咄云明未置后大典有阙安得象贤
朕心嘉悦惟十有三陵昌平在望彼宗支十万夷于里
巷亳社之灵谁为主鬯
宪皇体此亟颁命圭咨尔礼臣选定宗枝
玺书宠锡故国之辉国有五等皆由勋阀礼所不臣孰
与侯埒徵文徵献尚无灭没肃肃振鹭贞白乃襟侯其
敬哉嘉命是钦以报天子以慰祖考心
卷一 第 31b 页
卷一 第 31b 页
  科尔沁国诸王归命篇(以下蕃部乐词)
有元之初尽平漠北以及西夏咸归疆画乃命宗王芋
区瓜畴分地驻帐颇拟列侯中原虽失诸蕃自如根蟠
叶布莫克剪除谓成吉思帝贻我世守我将窥上国以
规旧有文皇鉴此三出不辞究之土木其患犹滋嗣是
以还控弦列峙郭毕茫茫恣其虎噬
圣朝拓国肇基大东首先慕义执辔以从谓是真主愿
输死力四十九酋长叶于一德遂平辽沈遂扈入关遂
尽东南远届八蛮沙漠无边归我戎索爰班命圭列于
封爵
卷一 第 32a 页
帝曰休哉故国之遗孰如元大而皆我归功在载书恩
羞赐劵永为舅甥以充屏翰
卷一 第 32b 页
  时巡篇
兴安控北门诸蕃仰都府时闻我
官家轻行来避暑(地当四十八部道路之中古/瓯脱也/圣祖岁驻跸焉)岂徒谋
避暑即以当省方大渠闻
驾近踊跃争来王巍巍天可汗不识状何似于我为丈
人敢忽牧圉事何以进行幄挏酒兼黄羊贵主亲上酪
一一含笑尝何以充洁供有花亦异姿其名长十八父
老乞
御诗何以奉土音敕勒歌嘹亮用取备骑吹其容良激

卷一 第 33a 页
诏命大合围远祖古蒐苗和风护豹尾天亦为之高莽
莽白龙堆牛羊漫川谷属以夸富强即此徵茂育暑退
拟回銮诸蕃依恋多
天子曰往哉朕其再来过
卷一 第 33b 页
  来朝篇
荒服如近圻振古所未有每当来朝期分道入诸口(古/北)
(口独石口喜峰口/张家口皆所必由)理藩有大卿早巳命候人沿途置供
顿直至芦沟滨
官家正崇俭不须诸方物元狐少为贵黑貂或数袭
敕曰天潢中是多尔婚媾其应为主人燕私昭亲厚
敕曰勋侍中亦有尔种落其应寻宗盟相于互酬酢
朝宁观威仪上林观台池太常奏诸乐以次观百嬉有
时集郊关大阅陈我武方知禁军雄有力尽如虎诸蕃
稽首去何幸见长安长安如日近祝
卷一 第 34a 页
天子万年
卷一 第 34b 页
  大护法篇
诸蕃之俗黄教最尊活佛出世咳吐俱珍
天子从俗亦称护法即以化之胜残去杀活佛有言天
降文殊为我天子仁遍方隅嗟尔诸蕃为国门户尚其
一心如子事父由来文殊欲见则难岂期今日高坐九
关活佛有言昔我本师早知
大朝天命临之于今果信相期千载长荷声灵阐教薄
海兴州之东招提嶙峋诸蕃诵经曰以溥仁亦有汇宗
年年赐裓诸蕃奉之风雨和会(溥仁乃诸蕃所建以祝/圣祖者汇宗乃)
(圣祖所建以/集诸蕃者)有善必录达赖所以蒙褒嘉有罪必诛喇
卷一 第 35a 页
藏所以歼第巴(按第巴即/谛巴也)活佛教忠用报
天子方知法王功在梵史
卷一 第 35b 页
  河套诸酋归命篇
五原建置自主父秦汉因之成沃土三城卜筑始韩公
唐世犹推保障雄五代以还稍割裂尚属中原仗旄节
振武天德属沙陀拓跋西分银夏多有明堡东胜所得
故城三之一(乃西受/降城地)俄而弃不守筹边良以拙堂堂余
与王于时号虎臣乃祖叶盛言内徙榆林屯一朝弃地
二千里坐失岩疆祸之始捣巢搜套自此劳关中岁岁
成绎骚一从夏曾议被绌天险遂为诸酋窟晚年畏插
稍复来归命颇思报国其如大运巳不竞(李自成入榆/林套酋思勤)
(王而/不克)
卷一 第 36a 页
圣朝万国正朝宗火筛吉囊俺荅孙子各从戎古禄王
长藩封六掌撒俱虔恭东征西讨帖帖输忠月给俸钱
与诸镇同花马池头游牧舂容(套酋部落二十分为/六掌撤犹言六营也)
卷一 第 36b 页
  大佛牙曲(以下诸曲)
大佛牙贮盘山沙门所珍重永以光禅关
天子闻之一轩渠朕不惑兹腐朽馀钟离道上骨专车
子驷门外头亦殊怪民本沴气流传则巳诬在昔闻尼
父所重非眉须祗应持此夸侏儒缅维万几暇有时不
废贝叶书閒情久巳悟真如究之经世嫌虚无况兹荒
诞物诪张何足储嗤彼唐主殆至愚凤翔迎请同璠玙
谓堪获福宁有诸
王言大扶圣教勒之三盘颠万古足有曜(御制讲/筵绪论有云)
(释道之书皆尝流览深知其虚幻无益于政/治又云释道生生理绝且使三才有时而穷)
卷一 第 37a 页
卷一 第 38a 页
  蒋山曲
神烈遗髯久寂寥卫官老死卫户彫曲阿王气黯然消
衣冠纵出游但有秋风号频闻降
新诏群牧无许来山椒阿谁凶谬希温韬贤太守一剑
枭珠襦玉匣幸不摇(时有倡开煤之说者意在窥陵也/太守林公恶而杀之见蜀人李长)
(祥/集)岂期故国遗反容豨突恣焚烧高皇嗔之跳而逃(己/亥)
(海师至江宁陵木/为一空见魏禧集)中天
六驭至神光迓旌旄盛德斯撝谦旁行九顿不惮劳眷
兹弓剑地穹碑奎墨何于昭谓是贤主朕所豪三百年
祚非浪邀忍令薪木惭萧条咨史臣漫以深文嘲(熊相/国进)
卷一 第 38b 页
(所撰史于高皇有贬/词/圣祖非之)中山感叹开平泣不独秣陵父老
戒采樵吁嗟
圣德如天高
卷一 第 39a 页
  热河汤泉曲
捺钵消夏非徒然因之讲武兼行边苞符应运出醴泉
天心地灵一气閒阴火阳冰互节宣曰凉斯凉暄斯暄
太平元化遍八埏能令寒谷忘其寒何况
黼座所即安金沙烝烝玉液涟涟以养和以蠲烦风生
云护神周旋(热河初筑行宫/圣祖试泉谓更得少/暖则佳俄而果暖异事也详见/御集)
兹泉当绝塞畴昔戈甲纷阗阗清流如沸震不眠时平
中外为一家遂成名迹侔骊山华盖临之通层元
天王燕坐日浴德思深高诵汤盘篇
卷一 第 39b 页
卷一 第 39b 页
  射虎曲
帝合围发大黄应弦洞雕虎毕命中林旁六日殒三虎
属夷相告咋神武昨西巡射虎川名锡晋土除民害岂
小补
帝曰嘻一夫之勇未足名偶然拾决朕不矜昔践阼白
额汹汹挟伥行辅以豺狼当道横吴耿郑王俱狰狞朕
挥神臂一一廓清彼伏莽宁惊情惟夙志在好生五豝
五豵虽充盈所望驺虞为休徵庶物慈谅归和平六十
年竟化成驯虎来朝列四灵
卷一 第 40a 页
卷一 第 41a 页
  海运曲
天家六府八政正丰亨箕风毕雨岁岁庆西成东国忽
告急平壤诸道来乞籴盛时一视还同仁不惜星帆下
析津太仓之粟正红朽以拯阻饥亦何有古于海运世
有传用防灾祲谋未然有明末年亦及此崇明奏议登
旧史(见明史沈/廷扬传)是皆补救事匆匆岂若于今力及海外
之附庸丸都城下风无阻浿水梁水辽水程可数九
津口送归橹(水见册府元龟即陈寿志中之/梁口也误音作遏字实即过字)朝鲜王
椎牛祭父师
天子赐我明粢孙孙子子世世报鸿慈
卷一 第 41b 页
卷一 第 41b 页
  永定河闸户曲
桑乾七轮承天池比于朝那同神奇远从太原出马邑
云代百谷胥归之黄瓜阜北看夕照㶟水来会何涟漪
飞狐关下清流好潜龙出浦称祁夷笥沟东下合沽水
和会风雨环
帝畿湍流迅急良可畏苟壅而溃非所宜
国家定鼎在燕蓟黄淮最为漕运资桑乾密迩注都会
疏导能无劳
圣慈
先皇荒度功寤寐先河堤时分黄淮忧以奠桑乾基
卷一 第 42a 页
六龙指示处足为秦冰梁豹师河底贵深河身直斯言
千古无更移(永定河工/圣谕也)近郊巳筑柳坌险上流还置
石景祠(事见/世宗御集)斯民岁岁谢河神岂知
天子沟洫勤一陂一闸皆
皇仁
卷一 第 42b 页
  跳神曲
跳神东国俗不载旧礼经虽非祠部掌要亦关献徵力
能消灾沴道在凛神灵是以主鬯者卜日视事必竭诚
堂堂白虎君午夜来降庭一尊汤子酒酿比黄流清飞
石黑阿峰粢饵有佳名(黏米糕也糁以豆粉蘸以蜜如/黄玉其名甚新见山阴杨宾柳)
(边纪/略)女巫选宗妇距跃击鼓兼振铃馂馀期餍饫即以
饱明馨礼自天子达亦复亲割牲礼成还拜赐福胙大
充盈笃祜我宫府馀泽遍及公孤卿(每宫中跳神必召/三品以上大臣上)
(殿侍坐食肉食毕/赐币赐果而退)
卷一 第 43a 页

鲒埼亭集卷第一终
卷一 第 43b 页
卷一 第 1a 页
年谱
            馀姚史梦蛟竹房校
 世系名字详世谱
康熙四十四年乙酉正月初五日亥时先生生于鄞县
 白坛里月湖之西岸先世宫詹公故宅
 先生有兄祖谦慧甚六岁而殇太夫人哭之哀忽张
 目曰勿哀吾当再来补之后十年生先生亦慧甚故
 小字曰补又有传先生为钱忠介公转生者其详未
 之闻集中有五月十三举子诗三首其第二首曰释
 子语轮回闻之辄加嗔有客妄附会谓我具宿根琅
卷一 第 1b 页
 江老督相于我乃前身一笑妄应之燕说漫云云昨
 闻正气堂豫告将雏辰在我终弗信传之颇惊人聊
 以充谈助用语汤饼宾按先生年三十九始得子昭
 德方举忠介后人芍庭先生入贺先生曰何知之神
 也芍庭曰夜来寒家影堂中不知何人扬言曰谢山
 得子可喜可喜故来讯耳亦一奇也
四十七年戊子先生四岁始就塾
 太公吟园先生亲课以四子书诸经便能粗解章句
 吟园先生曰是子虽不逮其兄然亦可儿也
五十一年壬辰先生八岁
卷一 第 2a 页
 诸经之外兼读通鉴通考诸书秋社过楼外极管弦
 灯火之盛不一顾也
五十七年戊戌先生十四岁补博士弟子
 从里中董次欧先生读书三馀草堂张氏次欧先生
 最持崖岸弟子无敢辄前者独先生与争论经史曰
 此吾门俊人也惜吾老矣不及见其大成也始游庠
 谒学宫至乡贤名宦诸祠见谢太仆张军门主曰此
 反覆卖主之乱贼奈何污宫墙也取捶碎之投诸頖
 池
五十八年己亥先生十五岁
卷一 第 2b 页
 里中耆英多与先生谈艺一日慈溪郑南溪先生过
 吟园曰吾今日特访陈群而来
五十九年庚子先生十六岁始应乡试
 至行省以古文谒查初白先生初白谓万九沙先生
 曰此刘原父之俦也
六十年辛丑先生十七岁
六十一年壬寅先生十八岁
 先生有族母为冰槎尚书女居黄岩是年返宁年八
 十馀矣先生从之问遗事取姚江黄先生之志杨徵
 士遴之纪吴农祥之传参互质證多有补订后卒成
卷一 第 3a 页
 尚书神道第二碑
雍正元年癸卯先生十九岁
 先生尝再登天一阁借书当始于是时又杨诚斋易
 传钞之天赐园谢氏草庐春秋纂言钞之云在楼陈
 氏皆在是年皆通志堂未刻之本世所希有者
二年甲辰先生二十岁
 是年当娶前孺人张氏自昨年再过武林尽交樊榭
 堇浦芗林勾山谷林意林薏田立甫诸先生讨论经
 史證明掌故尊酒邮筒殆无虚日而简帖题跋多不
 署岁月不敢附会惟与樊榭论苏若兰回文诗札确
卷一 第 3b 页
 系此年
三年乙巳先生二十一岁
 是年当在童岙授徒先是先生曾王父王父皆避兵
 于是先生感之益参考旧闻成沧田录
四年丙午先生二十二岁
 是年有荆公鄞女志跋而古今通史年表大约作于
 此时
五年丁未先生二十三岁
 武威孙公诏来守宁访士于万九沙太史太史力推
 先生孙公甚重之先生因上尊经阁祀典议及孙公
卷一 第 4a 页
 观察三郡凡再上修南宋六陵及祠祭冬青义士帖
 子其后修郡志孙公招先生入局辞之而总裁为九
 沙太史移书问遗事纠缪凡数十条先生详荅之孙
 公将荐先生于朝先生上书力辞因欲先生自署门
 生先生自后遂不复往及孙公按察江西旋卒先生
 感念高谊为之诔今载集外
六年戊申先生二十四岁
 督学交河王公将以贤良荐先生以两尊人年高独
 子鲜侍养者上书辞之其后有司以万先生承勋应
 先生于万先生中表后辈也先生以名不易副颇有
卷一 第 4b 页
 规切万先生曰后于吾而生先乎吾而闻道者子也
 ○夏患齿痛张孺人以先生性伉直多因事相规笑
 曰是雌黄人物之报也先生赋诗解嘲是年得高隐
 学先生雪交亭集于陆氏
七年己酉先生二十五岁充选贡
 王公以先生充贡先生又辞王公不许太夫人曰欧
 阳詹求有得而归以为亲荣夫但言有得尚不过世
 俗之荣倘能有得而又有闻焉是则吾所望于汝也
 汝其行矣遂以明年春治装北上
八年庚戌先生二十六岁入京
卷一 第 5a 页
 春北上时新例许赴选人之籍入对
阙下先生但投牒成均而已山东学使罗竹园先生邀
 佐文衡赴之○浙江方修通志先生谓翁洲六大忠
 臣当立传乃作武进吴尚书上海朱尚书钟祥李尚
 书三状张相国刘安洋董给事三志移之初入京即
 上书方灵皋先生论丧礼或问灵皋大异之由是声
 誉腾起
九年辛亥先生二十七岁春夏游山左秋南归
 自旧秋至是夏在罗竹园幕遂遍游三齐诸胜皆有
 纪志题咏为蓬莱王孝子立传应黄昆圃先生之命
卷一 第 5b 页
 也秋七月自历下南归省亲
十年壬子先生二十八岁举北京乡试
春吟园先生七十寿初夏以太夫人命复北上八月
 张孺人产一女甫七日孺人殒女亦不久而殇先生
 魁北闱方撒棘房考曹公一士径过寓斋倾倒特甚
 而临川李穆堂先生见先生行卷曰此深宁东发以
 后一人也招之同寓遂偕万孺庐先生唱和于紫藤
 轩一时名下俱愿纳交先生然先生所心契李万之
 外惟灵皋先生坦斋王侍郎济寰曹给事谢石林侍
 御郑筼谷侍讲数人而巳而时相之门虽屡招之不
卷一 第 6a 页
 赴卒以此深嫉之至于放黜
十一年癸丑先生二十九岁春闱下第仍居京师
 榜后始闻张孺人之赴将归省有词科之
命工部尚书仁和赵公以先生荐遂为吏部所留不得
 归仍居紫藤轩与临川先生论陆氏学案凡四上书
十二年甲寅先生三十岁续娶曹孺人于京师
 移寓藤轩之东长安米贵以行箧书二万卷质于仁
 和黄监仓有春明行箧当书记
十三年乙卯先生三十一岁居京师
 与穆堂孺庐为重四之集有诗和者至百馀家时大
卷一 第 6b 页
 科诸公尚未尽集李公以问先生为奏记四十馀人
 各列所长李公叹曰使庙堂复前代通榜之例君亦
 奚惭韩退之哉其后四十馀人者李公多展转道地
 登之启事同时词科举主以临川灵皋为眉目士之
 欲见二公者率藉先生道引于是应召二百馀人多
 半与先生通缟纻先生因得尽其人之文章学术乃
 汇为词科摭言一书而先之以康熙己未百八十六
 徵士仿高允徵士颂之例详书之而接以今科则广
 采同谱诸公所著入之其书甚博已成大半会先生
 放归未卒业仅得前后姓名及举主及试录三卷
卷一 第 7a 页
乾隆元年丙辰先生三十二岁成进士入庶常馆
 先生本以荐举鸿博留部至是先成进士入词馆而
 时相方忌先生中大科遂特奏凡经保举而巳成进
 士入词林者不必再与鸿博之试识者巳知先生不
 能久于馆中矣是年与临川先生共借永乐大典读
 之大典共二万二千七百七十七卷取所流传于世
 者置之即近世所无而不关大义者亦不录但取欲
 见而不可得者分其例为五一经二史三志乘四氏
 族五艺文每日各尽二十卷而以所签分令人钞之
 顾临川与先生皆力薄不能多畜写官至次年先生
卷一 第 7b 页
 遽罢官归遂未卒业然先生所钞高氏春秋义宗荆
 公周礼新义曹放斋诗说刘公是文钞唐说斋文钞
 史真隐尚书周礼论语解二袁先生文钞(袁正献/正肃)
 乐宁波府志皆世所绝无而仅见之大典者也时方
 开明史馆先生为书六通移之其第一第二专论艺
 文一门见先生不轻读古人书又谓本代之书必略
 及其大意始有系于一代事故典则风会而不仅书
 目其论尤伟第三第四专论表而于外蕃属国变乱
 瞭如指掌真经国之才也第五第六专言隐逸忠义
 两列传所以培世教养人心而扶宇宙之元气不但
卷一 第 8a 页
 史法之精也 初见江阴杨文定公公称之曰博而勉
 以为有用之学先生谦言以东莱止斋之学朱子尚
 议之何敢言博公曰但见及此则进矣
二年丁巳先生三十三岁左迁外补遂南归
 四月
泰陵配天礼成献大礼赋灵皋先生曰笔力弗逮杜公
 然语语本经术典核矜重则杜公微愧拉杂矣五月
 散馆竟列下等左迁外补而先生舅氏蒋季眉先生
 亦同被黜或曰当事者恶先生因及蒋公先生以两
 尊人年高多病亟欲归灵皋先生犹欲荐先生入三
卷一 第 8b 页
 礼馆辞之而荐吴君廷华九月出都冬抵浙便道过
 姚江孙忠襄公墓拜而为之铭至家适太公得足疾
 悉力治之
三年戊午先生三十四岁侍两尊人家居冬丁太公艰
 先生既归侍庭闱有间益广修枌社掌故并桑海遗
 闻著作日富重登天一阁搜括金石旧拓编为天一
 阁碑目又为之记又钞黄南山仪礼戴记附注四卷
 王端毅公石渠意见皆阁中秘本世所仅见者又编
曹远思葬杨氏忠烈录至腊月太公吟园先生忽得
疾不起
卷一 第 9a 页
四年己未先生三十五岁葬吟园先生冬接丁蒋太夫
 人艰
 春三月葬吟园先生于光溪木峰之南一切附身附
 棺之礼皆竭力从厚冬蒋太夫人卒是年始修全氏
 宗谱
五年庚申先生三十六岁合葬太夫人于木阜峰阡
 读礼之馀博考全氏掌故作桓溪全氏祠堂碑东浦
 全氏祠堂碑桓溪旧宅碑鹊巢碶记全氏义田记响
 岩先茔地脉记崇让里记凡数十篇是年始迁居青
 石桥胡氏适可轩后所称双韭山房者也
卷一 第 9b 页
六年辛酉先生三十七岁秋至白下岁暮而归
 闻临川先生主试江南秋至金陵投止承恩寺遍游
 朝天宫报恩寺燕子矶旧院诸迹皆有诗自戊午己
未接丁外内艰至再近大祥从不作吟咏声始为破
戒因题曰祥琴集以志过及撤闱而临川病送之舟
 中为先生商古人出处之义先生呈截句五首其次
章曰申辕报罢董生黜更复谁同汲直群自分不求
五鼎食何妨平揖大将军末章曰生平坐笑陶彭泽
岂有牵丝百里才秫未成醪身早去先几何待督邮
来自是先生遂无出山之意矣归经扬州止宿马氏
卷一 第 10a 页
畬经堂成困学纪闻三笺万孺庐先生适见之以为
 在阎百诗何义门二家之上
七年壬戌先生三十八岁居里中
 三月除服吏部催赴选有司以为请先生谓二丧并
 及当服五十四月今虽遵例除服而心丧有未尽辞
 之有心丧剳子荅鄞令其实先生本无意出山也四
 月纠同邑陈先生南皋钱先生芍庭李先生甘谷胡
 先生君山先君钝轩先生为真率社重举重四之会
 壶觞一旬再举至十月得诗三百馀篇皆枌社掌故
 题曰句馀土音后删定为句馀唱和集
卷一 第 10b 页
八年癸亥先生三十九岁
 先生以乙酉正月五日生而是年立春在初十日者
 例作甲申年庚则癸亥为四十年矣朋好有称祝者
 先生作诗谢之而诗集亦遂题曰虬骨用东坡语也
 五月十三始举子昭德九月出游有杪秋江行集十
 月至维扬有七峰草堂唱和集
九年甲子先生四十岁
 自题诗稿曰五甲集以同年施檗斋令馀姚来招赴
 之适杭先生堇浦亦在署同游龙山诸胜皆有诗复
 同渡江至湖上夏还宁是年先君始率仲兄秉缊暨
卷一 第 11a 页
纯受业先生门下先君方修寒家宗谱请先生鉴定
凡例先生为之序并撰先世志传碑赞凡三十馀篇
 ○选定李杲堂先生内稿及西汉节义传及昭武先
生残集皆为之序于是有意耆旧诗之续遍搜诸老
遗集而杨氏四忠双烈合状华氏忠烈合状屠董二
 君子合状王评事状皆成于是年秋之浮石周氏访
 三和尚及立之石公诸集又得林评事朋鹤草堂集
 正气录二书为之狂喜作诗以志
十年乙丑先生四十一岁续选甬上耆旧诗集
 杲堂先生耆旧集缙绅终于万历先生续之并及
卷一 第 11b 页
本朝凡百六十卷分任同社诸公及门下诸子钞录人
 为立传视杲堂加详焉于是桑海之变徵太平之雅
 集凡为乡党所恭敬而光芒有未阐者毕出真大有
 功于名教者也是年之诗即题曰钞诗集○夏宁守
 魏某纵一奴子入泮宫且陈夏楚以恫喝廪保先生
 愤甚移书诘之守怒偕巡道叶某以细事罗织先生
 力求抚院兴狱并及堇浦先生抚军常公不可旋以
 受宜堂文集令鄞令求先生作序其事始解○前京
 兆陈句山先生再以书速先生出山先生荅诗三首
有曰寸长尺短谁相量北马南辕我弗任又曰苦不
卷一 第 12a 页
 自知吾岂敢敢将一掷试微躯盖先生于出处之际
筹之熟矣○诗集有送钱二池之黄檗山省墓之作
合之文集诸钱碑版则知忠介神道第二碑葬录年
谱以及侍御职方推官诸志忠介大全集侍御东村
 集诸序画像降神诸记凡数十种皆成于是年
十一年丙寅先生四十二岁仍录耆旧诗兼修南雷黄
 氏宋儒学案
 春杪至湖上适堇浦先生以闰重三日为稧事之会
 太守鄂钝夫而下至者四十二人先生与焉遂自苕
 上至吴门寓陆氏水木明瑟园有诗曰吴船集舟中
卷一 第 12b 页
 取南雷黄氏宋儒学案未成之本编次序目重为增
 定遇彭侍郎芝庭先生曰吾观同馆诸公蕉萃太甚
 安得如谢山之舂容自便先生有感于其言作诗谢
 之夏过维扬再馆马氏畬经堂编纂学案有韩江唱
 和第二集
十二年丁卯先生四十三岁
 正月撰莱阳姜忠肃公祠堂神弦曲应象山姜炳璋
 之请也二月至湖上上巳后重过水木明瑟园谋刻
 宋儒学案遂至金陵访灵皋先生于湄园灵皋年八
 十方七治仪礼戒先生不当为汗漫之游先生呈诗
卷一 第 13a 页
 四章其卒章有曰廿年荷陶铸十年惜别离六年遭
 荼苦馀年患阻饥以此成惭负著书杳无期犹喜素
 丝在未为缁所移灵皋之规切先生之持守均可见
 矣古人哉夏返武林修宋儒学案秋尽复过维扬岁
 暮归是年诗有偷儿弃馀集吴山消夏集漫兴集
十三年戊辰先生四十四岁秋主蕺山讲席
 三月之武林太守鹿田先生问曰先生不出之意何
 其决也先生荅以诗曰野人家住鄞江上但见山清
 而水寒一行作吏少佳趣十年读书多古欢也识敌
 贫如敌寇其奈爱睡不爱官况复头颅早颁白那堪
卷一 第 13b 页
 逐队争金襕绍守杜公先生故人也来招遂适越重
 定黄氏遗书姚总制之孙述祖求撰总制神道第二
 碑秋渡钱唐病方撰顾宁人先生神道表力疾成之
(先生自丁卯冬有不寐之疾医者谓是虐用其心之/过当静摄以养之先生未能用其言至是遂大病中)
(秋乃痊己巳居杭/复病庚午大病)九月杜守请主蕺山讲席始设奠
 于子刘子影堂议定从祀诸弟子初课诸生以经义
 继以策问诗古文条约既严甲乙无少贷越人始而
 大哗继而帖然一月之后从者云集学舍至不能容
 复与杜守议立故太守汤公笃庵之主于书院以其
 有大功于越而专祠久废也又欲推其例于陈卧子
卷一 第 14a 页
 先生及明故相胶州高公皆巳定议以先生去不果
 而冬青义士祠祭议凡与杜公三复焉是年诗曰漫
 兴二集曰望岁采蕺集
十四年己巳先生四十五岁校水经注
 杜守仍请主蕺山先生固辞盖旧冬主人微失礼也
 于是萧上诸馀之士争先入学舍者几满合之山会共
 得五百馀人旅食以待而诸生蔡绍基沈有声姚世
 治率十馀辈抵宁面请杜守亦密恳观察使者侯公
 速驾先生终不赴秋诸生以旧秋所课请改定留越
 三月得文百馀篇刻之是岁有诗三集曰西笑以大
卷一 第 14b 页
 金川平定也四月后曰双韭山房夏课九月至岁底
 曰帖经馀事集而水经注一书先生晚年精力所注
 用功最勤实始于是夏
 秉纯按先生自辛酉以后极贫饔飧或至不给冬仲
 尚衣袷衣赖维扬诗社岁上庖廪然典琴书数劵齿
 日皇皇也蕺山之俸颇得中人之产数家竟以避色
 不赴他日山长之陋劣苞苴公行羔雁充积先生力
 戒诸生虽薏苡不得入及蔡生来宁知先生以杜守
 故请曰今学舍中满五百人请先生弗受太守之馈
 但一过讲堂五百人者以六锱为贽千金可立致岂
卷一 第 15a 页
伤先生之廉乎先生呵之曰是何言欤夫吾之不往
 以太守之失礼也礼岂千金所可货乎且譬之尔家
太守尔祖也祖所不能致之师友其孙出而任之曰
我有私财无劳乃祖共给为之师者竟居之不疑可
也不可也蔡生唯唯而退纯时在坐心服先生之言
 而终忧先生之贫然是时选部之檄岁至友朋之车
乘频催先生不为贫窭动心久矣区区千金腐鼠耳
 而以之吓先生是则蔡君与予之陋也矣
十五年庚午先生四十六岁仍校水经注
 春病甚一目忽眚舌间无故涌血头发作酸痛心气
卷一 第 15b 页
 忽忽若欲尽先是姚薏田先生谓先生子病在不善
持志理会古人事不了又理会今人事安得不病(按/先)
(生有病目集当在是年然有莲宇先生再入政府诗/及入吴舟中柬芗林之作曰/天子亲裁锡类诗)
(则当在辛未大抵此二年以/多病不作诗无事迹可考)
十六年辛未先生四十七岁
皇雅成
天子始巡幸江浙浙中士大夫俱赴吴门迎
驾多有录用及赏赉者独先生与堇浦先生寂然说者
 谓匦臣未尝
上达也先生柬芗林少师诗四首其次章曰木雁遭逢
卷一 第 16a 页
岂可班羞居材与不材间故人为我关情处莫学琼
 山强定山盖少师欲荐先生而先生辞之也是岁浙
 中大旱禾稼无颗粒收先生索食维扬岁暮始归自
 己巳始撰
皇雅凡四十二篇屡有修饰至是勒为定本皇皇钟吕
 之音足与柳仪曹姜白石接迹矣
十七年壬申先生四十八岁适广东
 三月东粤制府以端溪书院山长相邀遂度岭五月
 至端州释奠礼成祀白沙以下二十有一人从前未
 有之典也有示诸生诗九月故疾复动然少间必与
卷一 第 16b 页
 诸生讲说学统之流派考订地望故迹薄游光孝寺
 宝月坛登阅江楼七星岩皆有诗又为诸生改定课
艺百篇刻之又取博陵尹公所刻吕语集粹序而梓
 之院中以广其传而朝夕不倦者则水经注盖巳七
 校矣
十八年癸酉先生四十九岁自粤中归于家
病日甚决意辞归而大吏及诸生尚苦留不巳新会
令张惕庵曰先生必不死以生平所蕴尚未尽暴于
世也于是复留数月访肇庆故宫天湖庆云寺登白
沙冈访桄榔亭皆有诗又过 川访海月先生故居
卷一 第 17a 页
 至江门谒陈文恭公祠访其服玩遗器各赋诗一首
 至七月乃归家养疴犹以水经注未卒业时时检阅
 而刻于粤中之诗曰度岭集
十九年甲戌先生五十岁居扬州
 正月病渐痊春尽维扬故人以书招往养疴且云有
 善医者乃赴之仍居畬经堂病亦未有所增减也仍
 治水经兼补学案十一月乃归是年戒不作诗其得
 之药裹之馀者寥寥数十首未删定不成集也
二十年乙亥先生五十一岁卒
 正月手定文稿删其十七得五十卷命纯暨同学张
卷一 第 17b 页
 炳卢镐全藻蒋学镛钞录然病亦无所增减也至三
 月而嗣子昭德病十日竟殒先生为之一恸遂不可
 支成哭子诗十首埋铭一首遂绝笔而删定诗稿自
 辛酉以前尽去之辛酉以后收其十之六得十卷颓
 唐病笔尚有改涂者五月文稿录成先生巳不能遍
 阅命纯隅坐琅诵先生听之遇有错讹犹为指画然病
 日甚曹孺人含泪欲进参而无力纯乃以耆旧诗稿
 本质之有力者得参半两进之神气稍振于是议为
 后者本支实无其人乃立宫詹公之七世孙孙桐为
 孙时年七岁告于祖庙命纯执笔同撰祭文即以当
卷一 第 18a 页
 继劵尚扶掖主祭六月初十日也自此卧榻不复出
 户又十日呼纯至榻前命尽检所著述总为一大簏
 顾纯曰好藏之而所钞文集五十卷命移交维扬马
 氏丛书楼又十日不复能言日夜作鼾声如睡又两
 日声渐微乃逝七月二日寅也衣衾匠木先一日才
 备具时方酷热即于午后入殓皆纯所治然无以偿
 直又十日乃遣元随赖高赍赴及遗书告之维扬而
 马嶰谷先生亦适于前十日逝世幸哲弟半查敦古
 谊告之同社共得百金为赙然仅足偿参苓及附身
 之费而葬具犹未备不得巳尽出所藏书万馀卷归
卷一 第 18b 页
 之卢镐族人得白金二百金于是即张孺人所葬高
 祖和州公大墓傍营立三穴其右略后即昭德附葬
 所皆先修治而以十一月 日治丧礼受亲知之来
 吊者 日祖奠 日奉柩入椁朋旧亲戚宗族弟子
 送葬者尚数百人明年五月廿六日曹孺人亦卒时
 纯方出门适京师孙桐稚弱其生父愿甚一切丧葬
 赖高之力居多葬毕赖去不十年桐之父尽失所遗
 房屋墓之傍仅有田十二亩亦失去寒食中元几无
 一奠而纯所丐堇浦之志竟不报并所遗马氏文集
 十册亦归堇浦索之再三而终不应是则可为长恸
卷一 第 19a 页
 者矣乾隆乙酉纯在杭万三福谋刻先生文集请吴
 丈鸥亭马丈半查协力纯率同乡后进助之先得经
 史问目十卷岁在庚寅纯居安州次年至京师取所
 遗先生丛残旧稿按手定之目重钞之既得大半乃
 据所闻见及诗文中可考者作为年谱一卷惜行箧
 不能尽携先生遗书而同乡耆旧无一居京师多有
 阙疑不能详尽姑存之以俟后日之增补呜呼予今
 年亦四十有八矣去先生易箦之岁三年耳倘不亟
 为校录考订一旦填沟壑有负藏弆之命何以见先
 生于地下且先生虽年仅及艾所蕴不尽暴于世然
卷一 第 19b 页
 千秋之业确然不朽若纯之荒落非附青云之末即
 百年终同腐草耳则此役也谓纯之不负先生哉亦
 先生之神光大泽呵护沾溉于纯而已矣受业董秉
 纯编辑
卷一 第 20a 页
鲒埼亭集外编卷一
           鄞 全祖望 绍衣
 赋(一)
泰陵配天大礼赋(有序)
臣祖望承乏翰林窃念汉唐宋以来凡有大礼则其臣
若扬雄杜甫范镇之徒皆有篹述其文麟麟炳炳为百
世称今臣幸逢
皇上重熙之盛得预
世宗宪皇帝配天大礼虽文字谫劣无能为前人役而
朝廷盛事远迈前代谨拜手稽首而为之赋以志
卷一 第 20b 页
皇上世德之隆于万一其词曰
皇帝御极之二年秉首出之元运衍继照之重光丹劵
绚五期之牒紫垣生八会之芒溯本天本祖之精于合
漠备享帝享亲之制于百王即一气之流注成殊礼之
堂皇曲台峻极郊祀严庄繄凝承之有寄于大烈乎丕
扬节值纯阳月当既望实沈次华日之躔大火离初昏
之象朱天鼓其嘘舒凯风司夫长养赤后之炎井东开
文祖之明堂南向亢龙见而举大雩新麦登而陈时饟
寒食之馂巳终含桃之荐欲上验祭服于春蚕合饮酎
于重酿抚嘉会而秩序为昭听夏声而感孚莫尚时则
卷一 第 21a 页
方奠桥山之弓剑藏寝室之衣冠吉主作于既练而后
新庙衅于禘祀以还修易檐改涂之工于匠氏播昊天
执竞之诗于乐官新故以序昭穆以班
皇帝永怀梓材丹艧之勿替敬惟陟降左右之必虔宗
子则聿思主鬯之寄严父则熟闻教孝之编矧我
国家之郊祀也志天命于巨人之降原祖功于丰水之
垣大一统于会朝之燮伐成久道于百年之贞观惟蒿
宫之世应夫天德斯陶匏之同食于天关彼四配原有
待而成五知五座之继进而靡偏殷荐之声初出地右
享之命乃自天而特自需南至则其期尚远取北郊则
卷一 第 21b 页
其序罔先期久旷而不合序或越而未安用诹六甲之
吉日特举肆祀于崇筵且夫受命于祖庙以莅事卜龟
于祢庙以选贤泮宫之文有可證上辛之期未尽沿今
则都宫之祔甫逾月世室之祀方乍迁斯固揆之古而
不谬质之义而当然
皇帝于是御太极之邃殿涖皇邸之深帷进鸡人而问
夜呼铜史以按时七萃肃以成旅万燎合而成围辨三
商而迓夫曙色当四月而永夫春晖圜丘迢递都享逶
迤赤旗赤骝朱路朱衣翕赫曶霍震叠迂回严鼓之声
方动景钟之响如飞停云盖而戾止肃版奏以陈词惟
卷一 第 22a 页
时阁道平附路辟肃勾陈迎太乙天门荡荡星光历历
卿云护之森熊熊薰风绕之清瑟瑟旄胡拱北兮林林
土纬司南兮兀兀亘青城兮紫宫经黄道兮绛阙庆阴
阴兮灵之来般从从兮神之入其前则
天帝之八螭舂容其后则
列祖之六龙超忽依稀度析津而降精俯鼎湖而践室
皇帝乃出大次搢大圭先奉礼导司仪自中严而外办
乃丰盛而洁齍组苍壁其北德奠青帛其如綦燔桂燎
兮取萧脂启犠尊兮斟虎彝迎牲则帝牛稷牛继至进
器而献血献腥交驰奏十平之大乐追九夏之歌诗茎
卷一 第 22b 页
英叠奏于羽纷披圜钟之均六变而帝格黄钟之管九
变而鬼釐锵璇珩以拾级澹容与以徂基削秘祝于巫
史会明德于渊微以昭十三载燕天之鸿业以邀亿万
年绥寿之纯禧斟酌于配郊配禘之典则会通于郊祀
宗祀之时宜荣光集于长白之麓淑气朗于鸭绿之湄
北戍之山川肃穆西山之草木葳蕤试观于良辰之蔚
蔚能无叹盛事之巍巍且夫配天之议讵易拟与自内
出者无匹不行自外至者无主不止故禋祀之有配盖
肸蚃之所恃拟天帝以嘉宾责主道于丕子而后摅昭
事之诚降茀禄之祉然而合食于于穆之神必求其不
卷一 第 23a 页
显之似量或亏兮德有惭功弗隆兮诚难跂苟其强有
所推终难引之使迩恭惟
世宗宪皇帝本上圣之姿以建极应下武之运以受图
体天行健而歉然弗逮与天合德而退乎不居丕冒之
量如溟海厚载之德如坤舆一旸一雨而必思其休咎
或威或福而必验其惨舒敷文教则经藉同光于天汉
振武功则戎蛮慑服于天弧陶钧符乎台鼎运旋合乎
帝车夫是以二曜合璧而呈瑞五星联珠而献符四野
徵丹凤白麟之迹是处拾灵芝瑞麦之 犹且旰食宵
衣之乾惕上法夫阳变阴化之元枢不见夫
卷一 第 23b 页
宫车之晚出群恫夫天柱之莫扶则夫青邱之大享早
悬左席以相需
皇帝凝大命于丕显丕承遵旧章于或张或弛基命于
宥密而不敢康单心以缉熙而安所止即法
祖以宪天盖垂裳而成理则夫大礼之成也岂徒以夸
隆仪循故畤祀求丰礼求哆实则念监观之明威求昭
格之微音父事天而母事地宁有外于仁率祖而义率
祢载稽礼志分配之制原于古并配之文见于唐汉之
初几废配而不举宋之初则迭配而难详彼其典章之
棼谬皆由儒说之诞荒大帝苍帝之同异祀喾祀稷之
卷一 第 24a 页
低昂以昊天为自出之祖以太微司帝籍之仓五神配
以穆考五官侑以宁王或降坐紫坛之侧或对祠汶水
之旁或大庙别室之接日而频致或宫观符箓之同日
而纷张又其甚者若嘉靖之特举推兴献以狓猖以致
议礼者之喋喋法古者之茫范盖其功德不臻于美盛
斯其措施未免于周章惟合宫既罢享于秋季则大报
宜允升于一堂而要未有如我
国家之一本五叶继美增芳超帝王之升降而克世其
德际贞元之终始而长发其祥天神歆接国祚遐昌至
若礼文具举经术是襄有典有则不愆不忘允追踪于
卷一 第 24b 页
姚姒而接武于炎黄于是昭事利成自天申笃崇基非
因景命有仆通酬酢于升中本休和为戬谷钦帝谓之
昭明彰圣神之赫濯既滂洋而汪濊亦駍隐而优渥即
皇极之用敷滋天休而尤扩昭五运之灵长罗五云之
纷馥
一人荷告孝告慈之休四海推文子文孙之福德广九
围恩覃百族肆青宾贤议蠲赐复媲春风之芳信兮二
十四沛洞天之神膏兮三十六观礼者拜手于神庥沐
德者输诚于广育
皇帝则巳洗心清虚游神冥漠谓文王之既飨凛仪型
卷一 第 25a 页
而已足溯于昭之在上长翘首而遐瞩乃更为之颂曰
峨峨天帝运五辰兮降为上圣乃作之君兮太皞五帝
如垣野各分兮元会之盛萃我
皇朝兮承承继继五德递高兮先天后天功烈岧峣兮
不见圜丘列坐五兮依稀端门星精可数兮
天帝顾之欣其不吐兮诞降
嗣皇绵世纪兮心法治法升中亹舋兮重以
祖宗左右之曰以兮继今以往
宗祀熿熿兮亿万斯年前辉后光兮斯民之庆乐且康

卷一 第 25b 页
  西安学宫石经赋(有序)
诸经刋石汉本流传不过数纸几如赤文绿字矣魏本
早亡晋本拓跋本原属人閒所无自唐以后如蜀本如
汴本如杭本予皆得见之然皆残断弗能完善也唐之
陜本亦不尽皆故物顾予所见者为嘉靖以前本较近
日稍可贵焉因极道其原委而为之赋
寻有唐之石墨兮得开成之旧经急束带而捧观兮穆
然肃拜于南荣笑予生之蹇足兮未得浮渭而次泾仅
遇之纸上兮恍神游于陜学之庭溯圣经之传于先汉
兮诸师狎主夫齐盟蝌文出于鲁宅兮漆书传于杜生
卷一 第 26a 页
纷流传困于口授兮将折衷其安凭京房署及门于焦
赣兮或窃笑其无所承赵宾之师孟喜兮求仞者而莫
应降而末流之更下兮半出于兰台令史之减与增将
同文其何日兮徒郢书燕说之争鸣乃中郎之奋起兮
羌得请于熹平聚硕儒而雠校兮杨卢张马之齐升本
大小翮之遗法兮成今古体之杂形当时固六经之并
举兮其后胡三百篇之未曾意者见光和之被逐兮或
一篑之未成我闻桥门之初树兮诸生雷响以观型马
蹴踏而填陌兮车狎猎以驻旌下以规鸿都门倖进之
技兮上以慰白虎观诸儒之灵其中盖十四博士之说
卷一 第 26b 页
具在兮同异可据觚而细听(按熹平石经兼载诸儒之/说于下惟不列学官者不)
(预耳故予尝谓石经亡而汉儒/之学与俱亡详见答石经问目)何转盼而失鹿兮遭郿
侯之纵兵汉社亦既屋兮国宝几羸于甄井之瓶彼金
人之泪如雨兮曷禁是经之摧零暨当涂之迁鼎兮乃
摭拾于灰炭之所赢邯郸为补其未备兮振坠绪而复
荧不特风雅颂之大书兮并淹中之本亦觥觥(据七略/熹平一)
(字石经五种之外有鲁诗毛诗各六卷仪礼九卷又有/康成尚书八卷春秋左氏经文一卷隋志遂误以中郎)
(所书有七经予考鱼豢魏略知为邯郸淳所补书/石/经有六经五经之别者盖后汉以六经合论语为七经)
(见张纯传注中郎所云六经系易尚书诗春秋礼论语/其后石经有论语而无诗故予断以光和之逐殆未及)
(卒业而止不然则未/闻以论语列五经也)叹太和之诞妄兮附骥尾以苍蝇
卷一 第 27a 页
列典论于其次兮谓足欺夫蚩蚩之氓适招夫火浣布
之耻兮忽如梦之得醒彼邯郸之书学兮中郎尚见而
魂惊别传夫手书之古文兮寒芒伏而未呈暨政始之
中叶兮复兼三体而并营聚以中散诸公之摹勒兮乃
犹蒙夫子礼之名岂知其渐远而失真兮曷不考书势
于卫恒(盘洲谓邯郸淳在魏初巳耄不逮政始之时卫/恒书势可考据晋书赵至传则嵇康等所书)
未几而典午之车书来同兮裴頠思鼓其休明虽讲堂
之既筑兮实则未罄所施行彼清谈之波荡兮谁则实
学之嶒嵘历六朝而至拓跋兮崔浩染翰于平城导谀
者谓实过于古注兮取邺都之文石如鲸铿虽巳立之
卷一 第 27b 页
郊坛之左兮卒同烬于国史之滥刑岂成事之纂难兮
抑历劫之易婴徒令人抚经苑而三叹兮谅昔儒之有
同情我闻汉魏二刻之传兮与球璧而同矜拓跋之主
为再至兮石虎尚遣博士以钞誊胡然而有常冯之恶
吏兮视若弁髦之轻浮图取以资精舍兮弃馀僵卧于
榛荆曾不若洛阳伽蓝之足尚兮贝书瀰漫于山岒历
观西行南行东行之丧失兮矧又偕大河之岸石以俱
崩字文以之充炮兮普六茹供柱础而登登入水或随
蛟龙以逝兮发墙不闻丝竹之声嗟此厄亦非小兮又
何殊咸阳之焚坑逮唐初之罗网兮郑公所得如晨星
卷一 第 28a 页
藏之天府三馆之籍兮课之国子三岁之程彼完书既
不可见兮拾断简如片琼柰唐人之务词章兮闻经术
而不兴乃数传而有篆学兮实仙李之阳冰欲书九经
而勒明堂兮又败之以天宝戈甲之纷乘虽𪅏乳而未
出兮要其力足偕篝斯以同征吾观复之所以赠韩子
兮知其父书之未尽晦冥(阳冰子复之以蝌文孝/经赠韩退之载昌黎集)今胡
一纸之不传兮长怀古而怦怦忽敦煌司业之崛起兮
通六书而研精呼颜子以正文字兮书太学之两厅蔚
为壁上之伟观兮异彼图画之丹青读书不如写书兮
斯言洵学者之金衡伊先河之有祭兮是实开成之句
卷一 第 28b 页
萌也于时郑相国之好文兮辅以高祭酒之在黉周学
士之流司校勘兮唐待诏尤谙其户扄更爱夫司业之
有后兮家本完善而可仍洵儒林之胄裔兮不愧国子
之簪缨遂遍十二经而书丹兮皇哉焜耀于陜京大廓
夫十八章石台之业兮承先烈而恢宏本欧虞之书法
兮慎点画而冰兢惟史臣之有贬词兮谓师法多所变
更顾芜累虽未免兮犹远出于后世之墨卿矧后此麻
沙坊本之遗误兮尚藉此以釐清彼仪礼之脱文兮将
舍是其何徵讵不远胜于大航头之简兮宜其见许于
深宁独月令用林甫之著兮是则荒谬而杂凌夫何而
卷一 第 29a 页
庞黄之继作兮砀山之孽轰轰遭韩建之毁弃兮几几
乎熹平政始之覆车可惩何下吏之有尹氏兮鸮鸟之
林而来鹫翎托诡词以诱顽夫兮扶神物于将倾吾观
春秋仪礼之避梁讳兮定汴人之所赓但斯事之攸寄
兮岂康刘诸帅之所能殆即尹氏之苦心兮转惜其遗
集之无称入宋而遇向韩之二厄兮至元祐而保护始
逾于楚珩历以金元之修立兮总未罹暴客之笞榜独
惜夫明中叶之又当厄兮诸儒缀拾之泾廷即中丞补
夫孟子兮未敢齐年于旧碑之评彼鱼宗会其何人兮
亦长邀著录之荣叹是碑之福命兮经八百载而峥嵘
卷一 第 29b 页
蓬莱几清浅兮尚屹立如列屏面华山之磊磊兮听汧
水之泠泠含元之黍离离兮乃贞珉之棱棱继此则有
成都之刻兮昭裔以一人而独膺其字画之清谨兮亦
非俗书之敢争况避唐讳于易代之馀兮见规矩之未
替于高曾说者谓三宗之德八人深兮感悍帅而守贞
吾则美沙陀绍唐之勋兮臣节犹贻于诸甥田席为之
卒业兮实比珍于百朋嗟合州之宾馆兮安得贮藏于
千龄怅文渊阁本之残断兮安得尽豁吾之双晴方汴
都之初隆兮亦尝合篆楷以昭晦盲将以追说文之古
学兮发玉箸之新英缅双行之遗迹兮同积山之可盈
卷一 第 30a 页
南仲出身之赐敕其未远兮胡戎马之杂沓于蒿艿遂
使深明之好事兮宝一种而题楹况经历劫而到今兮
虽一纸其可馨也若光尧之手迹兮半杂以宪圣之华
菁惟御书其固可宝兮况彤管亦助其琮琤辉映于温
公磨崖之迹兮又扫除夫秦相之跋之可憎幸未遭杨
髡之屠薙兮天挺夫申屠之铮铮不见夫兰亭之龙穴
兮痛鬼战于攒陵迄今犹覆之以檐庑兮复甃之以盎
瓴庶几匹休于唐碣兮吾欲合尹申以为铭嗟旧经之
迹不一兮永眷怀而勿胜固世事之靡常兮或亦天运
之所丁彼汉隋史官之谬误兮或展转而合并抚盘洲
卷一 第 30b 页
残字之编兮犹古意之晶莹怅昭德之书未见兮少城
之石谁拾四十六枚其可遇兮三百二科之安聆乃令
丰氏之赝本兮徒贻笑于荒伧方今值重离之继照兮
文教敷于八纮家有石渠之册兮户窥东壁之闳陋三
爻之妄啖兮弃五际之拘萦独麟集梁驺之苑兮五凤
翔轩窗之棂野田获蝌文之石兮空山抽书带之茎方
图通而书流兮与虹蔚而霞蒸遂令遗经之光气兮偕
日月以同横聊述旧闻而载笔兮长剔蠹以捎萤
鲒埼亭集外编卷一终
卷一 第 31a 页
卷一 第 1a 页
全谢山先生经史问答卷一 馀姚史梦蛟重校
  易问目答董秉纯
(问)说易家有互体其来远矣南轩教人且看王辅嗣胡
安定王介甫三家以其不言互体也然则互体之说非
与而朱子晚年颇有取焉何也
(答)向来谓大传之杂物撰德同功异位即指互体愚未
敢信其必然盖观于多凶多功多誉多惧之语似于互
体无涉然互体在春秋左氏传巳有之乃周太史之古
法则自不可斥不必攀援大传而后信也汉晋诸儒无
不言互体者至王辅嗣钟士季始力排之然亦终不能
绌也特是汉儒言互袛就一卦一爻取象而未能探其
卷一 第 1b 页
所以然直至南宋深宁王礼部作郑康成易注序始发
之深宁谓八卦之中乾坤纯乎阴阳故无互体若震巽
艮兑分主四时而坎离居中以运之是以下互震而上
互艮者坎也下互巽而上互兑者离也若震巽分乾坤
之下画则上互有坎离艮兑分乾坤之上画则下互有
坎离而震艮又自相互巽兑又自相互斯阴阳老少之
交相资也其义最精而愚由深宁之言再以十辟卦推
之五阳辟以震兑与乾坤合而成五阴辟以巽艮与乾
坤合而成乃夬姤近乎纯乾剥复近乎纯坤故无互体
而艮兑之合乾坤也为临为遁则下互有震巽震巽之
合乾坤也为大壮为观则上互有艮兑至坤乾合而为
卷一 第 2a 页
泰则下互艮而上互震乾坤合而为否则下互兑而上
互巽坎离于十辟卦虽不豫而以既未济自相互是阴
阳消长之迭为用也其法象亦未尝不天然也然则互
体之说非徒以数推而以理备当圣人画卦之初何尝
计及于此乃其既具而旁午曲中所以不流于凿是故
深宁八卦之旨即中央寄王之义也愚所推十辟卦之
旨即六律还宫之义也而圣人参伍于此以之取象盖
十之五是以朱子晚年谓从左氏悟得互体而服汉儒
之善于说经有自来矣是固互体之原也
(问)然则诸家之异同若何
(答)古人互体之法但于六画中求两互是正例也汉人
卷一 第 2b 页
说易如剥蕉于是又有从互体以求重卦之法谓之连
互盖取两互卦与两正卦参错连之下互连外体上互
连内体各得一卦所谓五画之连互也下互连内体上
互连外体又各得一卦所谓四画之连互也虞仲翔解
豫曰豫初至互体比故利建侯是五画连互之说也又
曰三至上体师故利行师是四画连互之说也间尝以
其说求之于象如讼初至五互涣故初之不永二之归
逋三之无成四之即命皆能听命于元吉之主而涣其
群至终讼之上鞶带是侈三褫不改则以其在涣外也
晋初至五互比故有康侯之接其象皆天然者且不特
经文之象多所合也即卜筮家占法亦用之宋人或筮
卷一 第 3a 页
取妻得小过不知其说质之沙随则曰大吉盖内卦兼
互体为渐渐女归吉外卦兼互体则归妹也是诚曲而
中矣至宋所传麻衣易则又有参互之法谓除本卦之
二体但以所互之上下二卦重而参之又得六画之卦
一是又一法也然此皆但于二互中离合以求之不参
以他说其于古法不悖及汉上朱内翰则以二互为未
足始于互中求伏共得四卦不知正体或可言伏互体
而更求其伏则支矣林黄中则谓一卦皆得八卦前四
卦以两正卦兼两互体后四卦以两反对卦兼两互体
夫于反对之中尚欲求互则屯即蒙蒙即屯矣是较之
汉上为更谬矣黄中又别有包体之说亦以互体分去
卷一 第 3b 页
取则尤属舛戾不足诘者华亭田兴斋则于每卦取变
卦而又于变卦之中求互其说本之沈守约不知是在
占法中或可用若以解经则不可也降而至于明之瞿
塘来氏杂用诸家之例愈繁愈溷而互体之学互乱近
则西河毛氏亦然使南轩见之必益动色相戒掩耳而
走然遂以之废古法则又非也
(问)林氏之包体若何
(答)林氏之书传于今者袛集解不载包体之说惟杨止
庵尝述之其说以为一卦具两互取一互留一互取之
者以致用留之者以植体一卦取上互则一卦取下互
如乾包坤则为损益坤包乾则为咸恒一卦包三十二
卷一 第 4a 页
卦八卦包二百五十六卦是于易之经传取象全无豫
者故朱子于其前说尝辨之而包体之说不及焉盖以
为其不足诘而置之也
(问)先天互体之说先生独不道及何也
(答)宋人言互体于伏于反对于变皆非古法然犹未牵
缠于陈邵之图说其以先天图说言互体者则吴草庐
也草庐之图有隔八缩四诸法隔八者先天图之左起
乾夬历八卦而至暌归妹又历八卦而至家人既济又
历八卦而至頣复先天图之右起姤大过历八卦而至
未济解又历八卦而至渐蹇又历八卦而至剥坤左右
各以一卦互一卦合六十四卦互之得十六卦也缩四
卷一 第 4b 页
者合十六卦而互之秖得乾坤既未清四卦也草庐为
是图不载之易纂言而载之外翼按外翼十八卷是图
即十八卷之一也顾同时胡云峰言互竟与之合二人
学术门户不甚同而言互则同草庐之外翼今已罕见
独杨止庵尝述之故世但知为云峰之说夫康节之言
曰四象相交成十六事八卦相荡为六十四是言正体
也非言互体也虽就康节之说亦秖成为康节重卦之
法而非易之法然在康节亦未尝以之当互体今如草
庐之图是先有互体后有正体其谬不攻而自见矣乃
李厚庵力宗之更参以汉人连互之法而又变之为环
互因举杂卦大过一节为例谓自初至四为姤自上至
卷一 第 5a 页
三为渐自五至二为颐自四至初为归妹自三至上为
夬本卦之画顺行互卦之义逆转斯杂卦大过一节之
旨也既未济无可取则又从而别为之词吾闻六画自
下而上故其互亦自下而上即支离其说而求之于伏
于反对于变者亦未有不自下而上者也而谓可以析
而环之顺行而逆转之斯则未之前闻也是岂特于经
无补且又从而障之矣故弗敢及也
(问)又有大卦之说若何
(答)是亦京房之说而朱子尝用之者所谓中孚为大离
小过为大坎是也六子同列何以独举坎离也曰四子
之大卦临大壮遁观皆在十辟所以然者十辟以震兑
卷一 第 5b 页
巽艮与乾坤合而成而坎离居中以运之不豫焉十辟
无坎离故坎离之大卦不在十辟而别见于中孚小过
举坎离可以槩六子矣然圣人之取象则有序大抵求
之正体而不得则求之互体又不得则求之大卦或反
对卦或变卦故朱子于大壮取大卦之兑以解羊象而
先儒以为大壮本互兑且其诸卦相接之兑不一故六
爻有四羊洪景卢曰自复进为临而下卦有兑三之触
藩所自也又进而为泰而上互为兑四之决藩所自也
又进为本卦而上互为兑五之丧易所自也及五变为
夬而上卦又有兑上之不退不遂所自也洪氏之说校
之朱子更精然则大壮之羊无需于大壮求之矣是以
卷一 第 6a 页
师之二至上为大震然自初至四本互震则长子弟子
之象不必于大震取之晋之初至四为大艮然自二至
四本互艮则鼫鼠之象不必于大艮取之此固例也其
必有兼取而后备者则如蛊是也蛊之六爻其五皆以
父母为象而求之无乾坤之体不知蛊之正体艮也巽
也互体震也兑也五画四画之大卦坎也离也六子备
矣而父母独失位则兄弟交出而有事惟上九已际蛊
之终故别为象乃知圣人所以成卦之旨亦有取于是
者是则大卦之说足以与互体参观者也五画之大卦
间有与五画之连互同者四画之大卦间亦有与四画
之连互同者则皆以互体为主也
卷一 第 6b 页
(问)近人惟南昌万学士孺庐最善言互先生所深许也
唯是先天卦位学士亦颇用之如先生言则断不可用
者矣向尝与学士论及之否
(答)学士于予深有忘年之交说易尤多合其论互能发
前人所未及者至多独有偶及先天卦位者是其不审
曩在江都同邸舍尝以告之学士生平固力言陈邵之
学不可以解易一闻予言瞿然引过曰即当芟之今学
士巳没其说尚存或是其门人所录前此未定之本非
芟正之书也盖乾一兑二之序出于陈邵诸子之言自
宋以前未之闻也可据者莫如经以父母男女之序言
始乾终兑以春夏秋冬之序言始震终艮若乾一兑二
卷一 第 7a 页
之序其于经何所见且三男皆少阳三女皆少阴而太
阳何以有兑少阴何以有震少阳何以有巽太阴何以
有艮此皆绝不可解者乃既横列以定其序又圜列以
定其位而四正四维究无豫于经则又不审学易诸公
何以震而惊之以为千古之绝学然其说之初起原不
过自为一家言而未尝以之解经刘长民始谓八卦图
位乾一与坤八对兑二与艮七对离三与坎六对震四
与巽五对其位皆九故说卦云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
风相薄水火不相射也说者引以解康节三十六宫之
诗未为不可而牵说卦之文以就之则所谓天地定位
者其于四九之数何取焉康节始以解数往知来之旨
卷一 第 7b 页
谓有已生之卦未生之卦而朱子实之曰自震至乾为
巳生自巽至坤为未生则又牵说卦以就圆图之序而
其实所谓数往知来者甚非经之本解也然于六十四
卦之象则自来未有以此序言之者而学士于解二之
三狐困初之三岁巽四之三品则皆曰三者互离之数
震二之七日则曰七者互艮之数丰初之旬则曰十日
为旬是合离三巽五兑二之数是殆未及致思而笔之
者互体者周太史之说也乾一兑二者宋陈邵诸儒之
说也此其为说必不可合要之陈邵图学自为一家其
于圣经之说皆无豫牵而合之是又一草庐矣
(问)宋儒为九卦说者十馀家大率以反身脩德之义言
卷一 第 8a 页
之若陈希夷龙图中亦及九卦则于系辞三陈之意无
豫于是胡仲虎辈遂别立一说谓上下经适相对咸恒
与乾对损益与履对困井与谦对巽兑与复对皆以下
经之两当上经之一凡十二卦而二篇卦数上下适均
十二卦而仅举其九者乾咸其始也兑其终也始终则
皆略之上卦自乾至履得卦者九下经自恒至损益得
卦亦九上经自履至谦得卦者五下经自益至困并得
卦亦五上经自谦至复得卦者九下经自井至巽得卦
亦九此三陈之序也循环数之上经自复至下经恒得
卦者九下经自巽至上经乾得卦亦九近多有是之者
然否
卷一 第 8b 页
(答)序卦之旨宜专从正对反对为当盖乾坤大过颐坎
离中孚小过为正对而反对者五十六则上下二篇得
卦各十有八无参差也倘谓乾为上经之始咸为下经
之始而皆去之矣则复为上经之终兑为下经之终何
以祗去兑而不去复也盖去复则不可以言九卦而自
谦至恒得卦十八不可通也且自巽至乾得卦九是又
数乾矣则自复数之亦仍宜至咸而无如其得卦袛八
因越咸而数恒则何以上经又数乾盖使自巽至履得
卦十七不可通也然则所谓序卦之旨据胡氏之说牵
强增减非自然之法象矣且序卦则皆宜有一定之例
九卦之中或得卦九或得卦五亦无说以处此即如戴
卷一 第 9a 页
师愈麻衣易谓序卦当以小畜居履之后今以错简乱
之大传三陈九卦之序履得九谦得十五复得廿四皆
与龙图数合非偶然也是皆举圣经以就已说而不知
其为儒林之祸其于真正微言豪发无补盖皆自伪龙
图序启之
(问)三十六宫之说自朱子外有谓太阴太阳之位乾一
与坤八对兑二与艮七对少阴少阳之位离三与坎六
对震四与巽五对是以配位得四九合为三十六宫其
说本于刘长民稍出康节之前有谓震坎艮皆五画通
十五画合乾为十八画巽离兑皆四画通十二画合坤
为十八画是以分画得四九合为三十六宫其说出于
卷一 第 9b 页
六经奥论托之郑渔仲者也方虚谷则谓一阳起子正
当天根由是左行得一百八十日一阴起午正当月窟
由是右行得一百八十日十干一宫是谓三十六宫是
以先天卦气言之鲍鲁斋则谓自复至乾为阳辟凡阳
爻二十一阴爻十五自姤至坤为阴辟凡阴爻二十一
阳爻十五奇偶相配合为三十六宫是以十二辟卦言
之若以朱子之说校之孰优
(答)尚不止此四家而愚近以健忘不能举矣犹记先司
空曰乾之策二百一十有六坤之策一百四十有四凡
三百有六十当期之日少阳进而未极乎盈少阴退而
未极乎虚数亦如之自天一至地十为一宫是用九用
卷一 第 10a 页
六三十六宫用七用八三十六宫先宗伯曰震坎艮为
三男三男之画十八巽离兑为三女三女之画十八合
六子之重卦数之亦得三十六宫凡此数说于义皆合
然不过就卦画卦位卦策言之亦不能出朱子之右唯
所闻于梨洲黄子者曰康节所谓天根者性也月窟者
命也性命双脩老子之学康节自溯其希夷之传而其
理于易无豫则亦自述其道家之学而其数于易无豫
也说者求之易而欲得其三十六宫者可以不必也其
说最精而康节之所谓三十六宫者尚未知何所指则
黄子亦未之发也愚偶与当涂徐检讨颙尊语及之则
欣然曰是也君不读击壤集诗乎物外洞天三十六都
卷一 第 10b 页
疑布在洛阳中小车春暖秋凉日一日袛能移一宫是
非三十六宫之明文乎天根月窟老氏之微言也三十
六宫图经之洞天福地也其必以复姤之说文之者犹
之参同必以乾坤坎离分气值日而究之参同之用易
非圣人作易之旨也是足以为黄子易学象数论之笺
疏矣检讨所著管城硕记最精博有考据
(问)厚斋先生谓蔡泽引易亢龙有悔此言上而不能下
信而不能诎往而不能自反者也泽相秦数月而归相
印非苟知之亦允蹈之何其许泽之深也
(答)蔡泽安知易泽以倾危之口乘范睢之急挑而夺之
是其进其得不以正也居位一无建白是其存不以正
卷一 第 11a 页
也不过巧于退而不陷于丧亡耳细观泽之底里盖以
苏张之术始以黄老之术终其所为于苏张则巳黠其
所得于黄老则尚粗吴礼部校国策其言略与予合
(问)厚斋于井之九三荆公解曰求王明孔子所谓异乎
人之求之也君子之于君也以不求求之其于民也以
不取取之其于天也以不祷祷之其于命也以不知知
之井之道无求也以不求求之而已以为语意精妙诸
儒所不及而义门以为此特辅嗣清言之俦何如
(答)厚斋之许固过义门以为清言亦非此数语乃荆公
一生作用一生心法所谓以不求求之者即其累召不
出之秘术也以不取取之者即惠卿不加赋而用自足
卷一 第 11b 页
之秘术也以不祷祷之者一变而遂为天变不足畏之
邪说矣斯荆公经义之最乖舛者也
(问)厚斋谓陆希声作易传而不知比之匪人之训与易
相违考之唐书本传但言希声居位无所重轻不见他
事故阎潜邱疑厚斋盖误以希声为文通是否
(答)希声如何溷于文通此事见于杨文公谈苑而叶石
林避暑录述之厚斋之所本也其言曰方希声闲居时
供奉僧𧦬光以善书得幸尝从希声授笔法因祈使援
已寄以诗曰笔底龙蛇似有神天池雷雨变逡巡寄言
昔日不龟手应念当时洴澼人𧦬光即以名达贵幸因
得召昭宗末年求士甚急故首倾倒于朱朴待希声亦
卷一 第 12a 页
然按之乃所谓比之匪人也潜邱多学顾未考及此此
事亦可补唐史之遗
(问)喻湍石曰泰之小人道消非消小人也化小人为君
子也厚斋取之而吾丈非之何也
(答)此言似新而实戾经旨小人道消是化小人而为君
子然则君子道消是化君子为小人也可以知其说之
讹矣须知小人或可化而为君子君子必不化而为小
人不如旧说之为妥
(问)谢观察说中孚其于虞吉有他不燕甚奇
(答)观察予好友其笺经多特见然亦有好奇之病不可
不审也如此条因中孚之有豚鱼鹤翰音而挦扯其类
卷一 第 12b 页
因及于燕又及于虞强以为飞走之属诞矣
(问)西南得朋东北丧朋之说程子之说了然而朱子不
从何也
(答)阴阳趋舍凡阴未有不以从阳为庆故程子之说不
可易也朱子殆欲以上文后得之得贯下得朋之得故
谓当返之西南而不知得丧之际盖有以丧为得者当
从程子为是
(问)春秋外传筮法贞屯悔豫皆八之说大不可晓沙随
尚不了了近世如安溪所云先生尤以为妄究竟何以
解之
(答)贞悔之例有变爻则以本卦之卦分之无变爻则以
卷一 第 13a 页
内卦外卦分之原不可易独此所云贞悔则别有说韦
注曰内卦为贞外卦为悔震下坎上屯坤下震上豫得
此两卦震在屯为贞在豫为悔其两阴爻皆不动然则
是两筮所得也盖初筮得屯原筮得豫其二体各有震
而一在内一在外皆得八焉故其曰贞屯曰悔豫谓合
两筮而共一震故分贞悔以别之后人不知竟以本卦
之卦之贞悔当之宜其舛戾而难合已夫两筮皆八一
奇也两八皆在震体又一奇也两震皆得建侯之彖又
一奇也屯之八为晋豫之八为泰皆为吉兆要之二彖
已足不必更求之卦而了然者宁待司空季子始知之
而当时筮史以为不吉真妄人耳况夫事始之为贞事
卷一 第 13b 页
终之为悔贞屯之震文公得国之占也高梁之刺公宫
之焚盖犹有不宁焉悔豫之震文公定霸之占也阳樊
城濮之勋以顺动矣其兆显然更无事旁推而正非尽
筮家贞悔之例也及读朱子答沙随书亦谓似是连得
两卦皆不值老阳老阴之爻故日皆八然两卦中有阳
爻何以偏言皆八似亦未安朱子之谓连得两卦是也
其疑两卦中有阳爻何以偏言皆八则疑之泥者盖两
卦之震二阴不动则以两阴为主故曰皆八惜乎朱子
之未见及此也倘如沙随之说为屯之豫是三爻变也
其不变之三爻在屯亦八在豫亦八固巳夫三爻变以
变为主安得尚以八称之是在古筮家无此文也安溪
卷一 第 14a 页
别为之说其所谓卦以八成者于用八之旨尤谬由今
观之则韦注内外贞悔之说本自了然而世勿深考遂
滋惑耳
(问)泰之八一条此最难晓如先儒以为六爻不变者是
因董因占语秪称本卦彖词故也其说似矣然果尔则
何以云之八也如春秋内传僖十五年秦伯伐晋遇蛊
成十六年晋厉公击楚遇复昭七年孔成子立君遇屯
家语孔子自筮遇贲乾凿度孔子自筮遇旅是皆六爻
不变者而均不云之八则旧说托于夏商之易者其误
已见若以为三爻皆变是泰之坤此因误解贞屯悔豫
为屯之豫而援其例总于八不可通夫筮法以两爻或
卷一 第 14b 页
一爻不变始占七八则泰之八其所遇者有六四不变
为观五不变为晋上不变为萃四五不变为剥五上不
变为豫四上不变为比今但云泰之八而繇词又无所
引及宜乎后世之茫然矣
(答)愚因此六卦推之以为当日所遇者泰之剥也盖使
其为观为晋为萃为豫为比则不曰建侯行师即曰锡
马昼接不曰假庙即曰盥荐是皆晋公子所几幸而不
敢必之辞其为大吉更何疑不应董因总无一语及之
而反有取于本卦之彖惟为剥则嫌其不吉故竟不复
引而别为之词然其实由泰而剥凡事不吉而争国则
吉盖两爻皆不变或以为占下爻或以为占上爻亦颇
卷一 第 15a 页
不同如是卦以争国则当占五今泰五则帝乙归妹剥
五则贯鱼以宫人宠其为得国必矣董因之见不及此
而但取大往小来之说则其于泰之八何有矣近世经
师亦多知旧解之非故萧山毛检讨以为泰之豫桂林
谢御史以为泰之晋则何竟不及两彖也愚故以为所
遇者剥虽亦出悬揣之辞而于理近之穆姜之筮也得
艮之八史以为艮之随说者以为史有所讳故妄引随
以为言夫使不以随实之则艮四阴之不动者孰能知
其为何爻是复董因之例也
(问)易象用之占筮列国皆当有之何以韩宣子独见之
鲁且易象何以为周礼不应当时列国皆无易象
卷一 第 15b 页
(答)按此陈潜室尝及之潜室谓易卜筮所尝用然掌在
太易属之太史列国盖无此书故左传所载卜筮繇辞
其见于列国者各不与周易同而别为一种占书独周
史及鲁所筮则皆周易正文以此见周易惟周与鲁有
之故韩宣子谓周礼在鲁潜室之言大略得之然所考
尚有未尽者前汉书艺文志有大次杂易八十卷即所
谓自成一种占书者也殆如今易林之流杜预明言当
时有杂占筮辞但春秋时之列国非其初竟无周易筮
法也文献不足而失之故左传载筮辞其用周易者则
必曰以周易筮不使与他筮混庄公二十二年周史有
以周易见陈侯者陈侯使筮敬仲遇观之否昭公五年
卷一 第 16a 页
叔孙穆子之生庄叔以周易筮之遇明夷之谦哀公九
年阳虎为赵鞅以周易筮救郑遇泰之需若襄公九年
穆姜居西宫筮得艮之随昭公十二年南蒯之叛筮得
坤之比则虽不言以周易筮而其占皆引周易之文是
潜室所谓周易筮法秪用于周鲁可证者也乃昭公七
年孔成子立卫灵再筮皆以周易僖公二十五年晋文
公筮纳王襄公二十五年崔杼筮纳室虽不以周易筮
而皆引周易之文则不得谓列国皆不用也特用之者
少耳闵公元年毕万筮仕于晋遇屯之比僖公十五年
秦穆公筮伐晋遇蛊晋伯姬之筮适秦遇归妹之暌成
公十二年晋厉公筮伐楚遇复皆用杂占是潜室谓列
卷一 第 16b 页
国筮法别为一种占书可证者也乃闵公二年成季之
生筮大有之乾亦引杂占则鲁亦未尝不兼用他书也
特用周易者多耳盖当周之初典礼流行易象一经必
无不颁之列国者至是而或残失不能不参以杂占惟
鲁以周公之旧太史之藏如故此宣子所以美之也
经史问答卷一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