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一
卷一 第 1a 页 WYG1278-000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青霞集卷一
             明 沈鍊 撰
 序
  赠蒋君冠带序
士民入粟而冠服制也邑之里蒋君实以是官而同党
咸荣之谓当有词命所以嘉重事而扬光辉俾余述之
夫冠服者名器之章也一命之爵悬于天宪被而服之
卷一 第 1b 页 WYG1278-0004b.png
既与韦布异矣不宠荣之可乎知其荣而已矣美衣裳
而菲德义都名器而薄忠信渎王之章而慢天宪焉是
同党之所辱也而何荣之有夫玄豹不饮而泽文章所
以荣百兽也凤凰之有羽毛所以异众禽也无谓其爵
微名器不殊焉负名器于其身则思宠荣知宠荣则思
分守矜庄肃穆俨然而章采之以与忠信并美以重王
官之黼黻以扬士民之德义以对乡闾之嘉命以光昭
明之法服然后其事嘉其辉长大夫以为能乡党以为
卷一 第 2a 页 WYG1278-0004c.png
荣动容而德尊可以弗辱矣诗曰彼其之子不称其服
言贵于副之也不然则衣裳弁冕缁素而玄黄之独何
以美焉而被服之为美岂其与童子之饰侏儒之戏等
乎德足以副服则服以益光义足以思宠则宠以益扬
故古之美德者象服以江河文章以云汉言弗辱也今
之君子服其服而驾焉慎弗辱而已矣
  赠东沙公拊揗四川序(代作/)
世有名山大川则必有名公钜卿其光辉符采足以相
卷一 第 2b 页 WYG1278-0004d.png
映发云记曰陜以东周公主之陜以西召公主之夫陜
之东西与周召之丰迹岂不与日月并明哉海岱之雄
于齐也则有太公管仲函谷之壮于秦也则有由余百
里奚乃其明德茂功声名之昭灼可以勒鼎彝而垂竹
帛歌金石而舞之羽毛也然后其精气发于星辰之上
而芳华曜于岳渎之间施及于当年而横流乎来世无
纪极矣吾蜀古梁益之地而蚕丛鱼凫开自初古岷峨
之崔嵬巴峡之潺湲与夫剑阁之固瞿塘之险而锦城
卷一 第 3a 页 WYG1278-0005a.png
之垣阙天下称峻焉夫亦曰沃衍之府而金汤之奥区
也而吾东沙公实秉节钺往抚揗之公怀溟海之英而
振九牧之表其衣裳之矩度带佩之钩衡足以羽仪百
寮而刚柔之质应乎四时文武之材宜乎五土天下人
士闻风声而景慕谈名号而悦者何可胜数以是明德
而发之于文献其起凋瘵之民而登之又服之地抚全
蜀之众还至仁之域所以辑绥土宇而震宁其山川延
其永世之泽而不朽之鸿烈不与岷峨巫峡并峙于天
卷一 第 3b 页 WYG1278-0005b.png
壤不已也事有所感合而理有所相符巨阙莫邪天下
之利器也则以之割犀兕而成威伐明月之珠夜光之
璧世之所谓奇宝也则以之连城而照乘自古称蜀之
难治非汉之诸葛孔明宋之张忠定公则不能称治蜀
之功而与蜀并传公之在今其名德何让焉其名世之
迹当与周召比隆而以私于吾蜀仆本蜀人也固愿书
之以贻从者
  赠两松郑君五十序
卷一 第 4a 页 WYG1278-0005c.png
歙两松君彬彬然其可谓有德君子也家于邑之岩镇
里桑梓翳乎若萦云烟子姓昆弟联室而比居于是人
称钜族矣挟数千金负剑驰良马遨游吴会间人且称
钜商矣然而两松君衣冠不殊有文雅之辞而无誇荣
有揖让温恭之行而无所毗丽处于韦布而不流交于
缙绅先生而不隘又将其子若诸子宦游而学处弦歌
而吟讽日锵锵然盛于诗书矣今年且五十某月某日
为其生之辰诸君子怀其德义乐其登年也则相与奉
卷一 第 4b 页 WYG1278-0005d.png
觞为寿而属余辞以祝之余固获与两松君游而两松
君之诸子则方挟策处于余之门余知两松君之贤昭
明矣余惟琴瑟无求而良工调焉为其有雅音也君子
不言而众好焉为其有明德也明德之光譬之于星辰
而曜形无有定质故木不必其梁柱而后为良材玉不
必其瑚琏而后为美器君子不必其黼黻也而后为明
德始余读货殖传余有异于司马氏之言以为君子服
道而登庸被仁而处义以彼之程工计材岂所施于礼
卷一 第 5a 页 WYG1278-0006a.png
乐之际哉乃今观之不然物各足其所受而英华发人
各顺其所能而懿美昭故敬仲交能于经国孙武展奇
于论兵王尔奏巧于运斤白圭奋财于居积其为术不
同而用则一也至陶朱公以处国则伯天下以处家则
累千金又超然远矣乃其盛节令文复不在于材技之
间乎故夫两松君之寿可以觞之矣夫乐其容止将赠
之发齿怀其声音将不忘于其心故进之以旨酒者所
以俾永久流之以歌咏者所以洽燕和然则江湖之游
卷一 第 5b 页 WYG1278-0006b.png
其廊庙之适而五十之齿百年之祥也族姓将日以蕃
昌而子若诸子将日浚明使其衣冠车马之盛声华文
物之美里宅遨游之乐黄耇鲐背之徵昭然若行日月
而索星辰固明德之光曜也诗曰南山有台北山有莱
乐只君子邦家之基乐只君子万寿无期又曰南山有
枸北山有楰乐只君子遐不黄耇乐只君子保艾尔后
诸君子之所以祝两松君者将无是之言乎
  赠怀德陈君六十序
卷一 第 6a 页 WYG1278-0006c.png
余与怀德君固有通家之谊云昔君之子子仁为邑弟
子员负笈从余游独久其意气恢恢也直欲薄于霄汉
其行义轻金石也余至今怀思之其二季子中子宝亦
因是岁时往来叙殷勤不废曩岁余驱车马过君家饮
酒连日夜樽罍引满握手相与交欢余见君之颜貌丰
泽风义之敦厚而叹君之福履未艾也君外家之子戴
子雍亦余之诸生爱且重之不让子仁而戴生固请余
文辞以为君寿虽然微戴子请余余亦为之矣夫丘壑
卷一 第 6b 页 WYG1278-0006d.png
之人之与廊庙之士其趣舍殊也韦布之泽之与冠盖
之义不同也然而其德施均焉天之于有德若降嘉谷
然既与之美质又欲其峻茂而条成也则雨露以滋之
风日以暄之于是种美者则颖穗全德厚者则福秘备
诗曰瑟彼玉瓒黄流在中恺悌君子福禄攸降夫惟玉
瓒之丽密而后黄流载之非君子恺悌福禄何以降之
乎暨之流风率多以气力相凌不因循于本实而惟其
末流之为胜则自以为多智能矣而君独不然雍容以
卷一 第 7a 页 WYG1278-0007a.png
寡言敛衽以退让其容色温然若处子也人以非意见
凌固安受之故君未尝求胜于人而人亦莫能负之也
君盖质成于自然所谓天之生嘉榖非耶记曰嘉榖之
生则和气成之矣懿德之鬯则福履盈之矣
  送郑梧野序
夫人之遨游与其周览也岂非达性命之理然乎世之
龊龊者安土而重思咿嘤儿女之欢眷怀桑户之内至
于老死而不离暨其委顿沉冥复归于无有则畴昔之
卷一 第 7b 页 WYG1278-0007b.png
宛恋而不能已者亦奚啻万里哉故达人高士恒寄迹
于山水托意鱼鸟以摅其无穷之思诚识绝于尘俗而
机见于隐微也乃若庄生濯缨于濠水之上子长振屣
于齐鲁之间向平肆武于五岳之巅郑子抽笔于吴会
之际斯可谓异世同游殊地而合辙者矣始郑子梧野
自歙来伏读典记好奇而贵博余一见伏其才气所谓
奔轶绝尘而不与世同其阃域者也既乃慨然感虎林
龙井与吾会稽禹穴云门若耶之异从其友望洋刘子
卷一 第 8a 页 WYG1278-0007c.png
海樵陈子上下岩谷往来洲渚凡山名而水胜者必穷
日而瞩眺徘徊徬徨顾怀而不能去又恒必赋诗相与
唱和酣歌以发其感慨而缠绵其悲啸夫古之大夫取
其登高能赋而怀古之士必于是稽之乃郑子之贤达
观于万物穷源于性命则有出于登高怀古之外者矣
矧足喻其词翰之美乎虽然词翰者所以见志也传信
者所以砭俗也彼龊龊者得是而咏之又乌睹其不浩
浩者耶
卷一 第 8b 页 WYG1278-0007d.png
  庆慎子得子序
慎子之举子也同党之俊髦相与悦豫抱熊罴之丰兆
持弧矢之棻器比圭璋之休德以荐币帛之好以合庆
辞于是沈子载爵而兴曰慎子于是乎可以庆矣夫庆
礼之重者三而冠昏不与焉得年而庆所以乐寿考也
得爵而庆所以加志也得子而庆者所以重嗣续也道
莫大乎嗣续簠簋不珍君子燕之故古者男子生而谒
于庙陈俎豆之容歌生民之诗祭用少牢乃以男子升
卷一 第 9a 页 WYG1278-0008a.png
于席端食以粢盛被以遗衣以为嗣续成则蒸尝无废
而以其宗嗣之故也其为宗族也以暨乡党朋友亦莫
不宴且乐之宗族之乐者乐其孝也乡党之乐者乐其
义也朋友之乐者乐其有仁也孝义而能仁可以有后
矣慎子雍扬夷雅被礼义而佩诗书率以所响足以媲
是三德而又承以奕世之泽发以方升之光萃以川舆
之秀绵以文理之绪如是而有子宜不废庆而况嗣续
之道古之所重者哉故慎子之燕不得为靡而诸髦士
卷一 第 9b 页 WYG1278-0008b.png
之荐不得为渝礼矣诸髦曰君子之言义则毖于钟鼓
而又奚以熊罴弧矢圭璋币帛之为然加其始必懿其
终要其福必汇其从揄扬之既卒也斯何以祝之于是
沈子续生民而登歌曰击鼓汤汤其泣喤喤鞠之育之
其颀其康其颀其康穆哉蒸尝再歌曰吉月良辰日维
以生君子令德以莫不昌尔福禄之茀相考无疆卒歌
曰吉事维熙其来孔多被美好爵君子是縻又曰寿考
燕乐如之何诩兮诩兮以莫不庶兮于是歌之三终舞
卷一 第 10a 页 WYG1278-0008c.png
之三成反爵致辞称礼而后已焉
  赠戴将军漕运序
将军被甲承胄率校士数十人卒三千馀擢楼船漕运
军储粟米十馀万斛由会通河直达都城数千里而囷
廪无狼戾之粒什伍罄壸浆之欢洋洋乎将协鼓吹而
歌载金石而颂也岂不盛哉于是民部嘉其廉平督府
纪其劳绩既其还也缙绅逢掖之士又相与揖让而赞
叹之美其尚文而服武处乎诹而怀远猷也沈子曰古
卷一 第 10b 页 WYG1278-0008d.png
所谓将帅之明略者岂独矢石之间乎余于戴将军徵
之矣昔三代之选其育材也同方其举士也齐术征伐
礼乐无所分而至于兔罝之徒足以干城采樵之夫足
以谋国岂其习成于妙算更事文墨之际乎其道贯则
其机会足以相通其源本一则其枝流无二也余读汉
任宏所述兵法诸书喟然异之然未尝不恨其说之延
蔓博而寡要劳而少功夫扬威不在乎击断而服远不
在乎诛讨设机不因乎战阵成功不系乎凯旋折冲樽
卷一 第 11a 页 WYG1278-0009a.png
俎之间制胜帷幄之内何必梁丽然后攻城洞黄以当
远哉将军囊橐典籍不采一钱此与古之将租不入幕
府者并肩矣而威严不弛慈惠先之所谓一言被下而
三军怀挟纩之仁者非耶乃复甲士三千贯鱼而受约
楼船百斛骈踵而西驰嘉绩茂昭而颂声大作此其与
将帅之成功又何以异者方今边境驿骚套寇窃发诏
书且数下求将帅矣夫宝剑以试缕然后可以割犀凫
矢以穿杨然后可以贯石以将军之略如此岂独称嘉
卷一 第 11b 页 WYG1278-0009b.png
米盐之书纪劳飞挽之地乎二三执政行且运筹发策
圣明天子奋斧钺之诛封狼居之山系贤王之颈以勒
燕然之石乘时以立勋席运以章德者夫亦有恒轨哉
将使声名昭于鼎彝光华宣于竹帛固可立而候矣
  赠祝君新居序
余缅想古巢居之世何寥廓也哉既以人文之交错栋
宇之制既备而台榭之室烦兴剖劂精于化工彫华缛
于绘事于是土木文绣之讥发而匠作之禁行焉乃若
卷一 第 12a 页 WYG1278-0009c.png
人伦之揖让衣冠几筵琴瑟之攸错惟其欂橹修而后
登降举则家室者是礼乐之所以成其何可废之诗曰
定之方中作于楚宫揆之以日作于楚室夫阴阳之渺
而彼泉流也风人何取焉夫卫公之能振其光烈而礼
乐之将兴非耶余结姻于凤山而凤山暨古峰君为金
石交余以是知古峰君之贤而君之父某君又贤于是
率其诸子新营第宅亲交宾党将修辞令而往颂祷之
此亦古之道也余高古人之风见四方璠玙瑰玮之士
卷一 第 12b 页 WYG1278-0009d.png
则愿倾盖交欢之又往往于宾友间闻君倜傥精微容
与于俊髦魁梧逢掖而其文藻之选迈有足称其意气
余固时时愿往候之而君亦不鄙余之固陋过从里闬
语移日而不厌固知君心之所向往将颉颃云霄之上
扬历燕秦之旧垒抽笔过乎三都凭轼经乎许下而不
止于田舍之间也乃若桢干之壮丽甍飞之崔嵬世之
人犹然羡之而哲人高士亦固日忧俎豆之无所盖藏
车马之莫旋而不免乎崇饰斧斤恢弘其宅宇由是礼
卷一 第 13a 页 WYG1278-0010a.png
乐载兴而玉帛弦颂交辟乎其中然后豪彦争驰于四
域而声名光昭惠泽远施德成于天壤功勒于后世然
则室家之修明岂独在于桑弧蓬矢之后乎故夫君父
子之心有光于卫公而诸君之颂祷亦庶几得风人之
义矣余愧夫龊龊者以为怀居安土示荧荧于土木而
不察夫鸿鹄之志者因是著篇焉
  寿火孺人六十颂并序
余友李直夫客维扬余以是得闻文津君与其从子周
卷一 第 13b 页 WYG1278-0010b.png
卿元卿之贤余信直夫之重质且多藻才相从过顿丘
直夫出盛大卿所谓火孺人寿篇属余踵其意重为之
颂火孺人周卿元卿之母氏而文峰君之配文峰君文
津君之弟也余赴选部时道出维扬又间得与周卿元
卿游余讵能无言哉余读刘向烈女传至姜后之脱簪
永巷以谏宣王也为抚卷而太息宣王中兴之美昭明
乎日月至于车攻吉日方叔召虎之徒翱翔皇路而诞
布于四海蔼蔼乎盛矣原其本始于房闼之间而闺帷
卷一 第 14a 页 WYG1278-0010c.png
之际也暨春秋以来若冀缺馌田致誉乐羊断机成业
薛宣挽车耀美而梁鸿以举案扬名皆有淑懿之妇慎
修而翊赞之而后数君子之德谊宣于闾里光辉著乎
方域然后知室家者昭著之原也簪珥者冠缨之范也
绸缪不饰则鞞琫不庄辎軿不矜则辂车不肃妇道之
显融譬之乎九鼎几其重矣而世有鸿笔钜藻之士多
扬励乎外庭而率略乎中馈摽明俊髦而希声乎燕婉
是以哲妇之风烈鲜闻焉余览盛大卿之文夷考夫人
卷一 第 14b 页 WYG1278-0010d.png
之行而知火氏之所以兴也其言夙夜兢兢之节昭矣
其相文峰君砥砺文义而克昌乎家道母仪诸子皆明
习诗礼而周卿元卿风义恢恢又能佐其伯父文津君
章明其阀阅而火氏之声光弥著谓非夫人之贤有以
相助之于其先而表仪之于后其克然乎琴瑟之音不
调则钟鼓之声不得宣越兰蕙之芳不烈则荆棘不除
物性固如此矣夫人踰春秋六十而率履若朝夕福祉
荣乎晚节而华曜结于末路缙绅先生又为之发扬其
卷一 第 15a 页 WYG1278-0011a.png
盛美而登诸黼黻将与古之淑妻贤媛克赞君子之义
而章美其家国者比洁而并传藉令其德之不备而辞
之不可继也畴能为之哉然后知妇道之重而夫人之
颂之不可已也颂曰兰之荣矣其蕙其馨孰云哲妇而
不成城闺閤潜曜庭宇孔芳抱质而老靡雪靡霜瞻彼
日月其烈弥扬下寿臻矣上寿用将德之婵嫣家室明

  赠王龙山五十序
卷一 第 15b 页 WYG1278-0011b.png
王先生客游京师数年既通籍于太医氏比今年且五
十若某月日是悬弧之辰所与同游诸君子谋为之举
觞称寿而徵言于余余惟王先生之意思忱忱乎贤哉
固宜称之寿云余固好贤居有才人贤士则闻流风而
太息睹色泽而踟蹰不遑饮食寝寐愿与翱翔上下其
间诚发于中心而不自知其故余夙知王先生之贤惟
好之与之往来不下数十年既熟睹其为人而闻其论
议彬彬乎是雅达君子也则又重为之太息而踟蹰曰
卷一 第 16a 页 WYG1278-0011c.png
世有若人俾仕不通于其志位不称于其才而徘徊蹇
连不得脱迹于风云之上岂独是命乎哉若古昔贤豪
瑰博之士怀志等于金石喷气薄于江河精明贯于日
月不遇知己崎岖于险阻沉寞于下等敛文抑华与流
俗者伍诚何可胜数也乃于今悲之或曰王先生学不
为章句仕不为荣达其客京师亦将游观都邑之美历
览文章之盛颇发其幽沉慷慨之槩终京去而江海居
何必金马玉堂然后为适也余曰马不为千里之驰而
卷一 第 16b 页 WYG1278-0011d.png
伯乐从之不释玉不为圭璋之饰而和氏宝之不遗士
不为必闻于人而知已者眷眷不已天之生美才令质
固曰于世用之岂独有辉光隐于昧奥声向沉于渊泉
已乎王先生非独其贤之足尚固多材艺暇时流观于
典籍聆览于篇图至其所得与其愤愤之怀各精能于
吟咏翰墨绘画之间又非独擅岐氏之业而已若兹者
自当俾之驱驰王路辉饰盛时而一展其能猷既不为
过而一太医氏之职槩其美可不太息于知贤好士者
卷一 第 17a 页 WYG1278-0012a.png
哉故子能发机于卫霍曼倩感慨于仪秦扬雄幽愤于
玄经退之羡荣于二鸟是则用不用者才也遇不遇者
命也知不知者人也于王先生诚何憾焉兹足以扬历
诸君子之雅矣诸君子曰古称百金以为酬千金以为
寿王先生之贤郁郁而子且耀之何以千金为荣吾且
以吾子之言称焉王先生名万春字子久世居山阴之
王家湗其尊君名荣字世荣雅尚于乡邑乃其贤有自

卷一 第 17b 页 WYG1278-0012b.png
  送常州焦别驾考绩歌诗序
常别驾焦公将以考绩上天官而郡邑之士大夫为歌
诗赠之宜兴进士汤君属其事于余为序余入境观常
之风俗又读诸大夫之歌诗而知公之绩遒美矣昔者
商周之际乘轩车而仕者其时冠裳皆有成纪长贰参
辅皆有成职金谷师宾皆有成度岁月旬时咸有成要
君子率皆守职因循奉宪掌职无所改辙施令以张美
姓号于四方以炫爚百氏之耳目以逞奇邪之迹而令
卷一 第 18a 页 WYG1278-0012c.png
德懿道不言而入于民心者无为而自然如雨露之膏
于万物也如乔木之荫久而恩泽布矣于是乎有街衢
之谣舆校之颂于其往来征行之际又有大夫士赠送
之什于是诸侯陈之天子采之而百官之令绩章焉公
之参于常见诸守其摄于宜兴也无所改于其令而大
夫士之颂美咸辑焉知其不言而入于民之心者深也
夫绩也者假丝缕为言也考者徵诸其实行也故官师
之绩譬如丝缕然日积于民心然后为绩乃若稽时日
卷一 第 18b 页 WYG1278-0012d.png
之程累米盐之数钩朱墨之故计胥吏之言此具文矣
乎不可以徵焉者也然则何徵徵诸其歌诗已矣夫民
心之蕴积动而为咨嗟形而为颂美发而为歌诗传而
为金石乃今观诸士大夫之歌诗洋洋乎济济乎皆嘉
树之咏羔羊之风义声仁泽流被乎篇籍夫令誉不率
成美言不虚袭众好不佞得嘉礼不妄招然则公之令
绩不懋著矣乎公为政之年无所受独受诸大夫之歌
诗呜呼此其为歌诗徵矣
卷一 第 19a 页 WYG1278-0013a.png
  送钟少府赴黄陂序
曩余令溧阳识未庵君余既改令他邑者再今又以薄
宦游京师君岁时讯问不绝知君之笃故旧不忘人伦
也君旧以三舍生释褐为长沙县簿被服去服阕谒选
补黄陂过从道别索余赠言余讵能无言赠之哉虽然
余何以赠之余自惟束发读书以至于今未有闻者往
往窃伏而思之以为人之生在义义当于人心则从义
不当于人心则否夫吹竹弹丝敲金戛石非独其宫商
卷一 第 19b 页 WYG1278-0013b.png
中音疾徐应节取适于耳也乃其忧苦悲思必有义存
故能令闻者惕然动心而况其大者乎孔子曰君子之
仕也行其义也夫君臣其大焉者乃其细故米盐簿书
拜迎鞭挞猥琐而龌龊又孰非义世之仕者大官则据
高位而为邪小官则靡靡不振效为鼠窃其畏缩甚矣
曷由明义而达道乎君之往为黄陂也无若是靡靡者
君之笃故旧不忘于人伦其于义甚昭昭也其才足任
然欲君之明其大者其在上者有好义者我则尽诚而
卷一 第 20a 页 WYG1278-0013c.png
事之竭股肱之力而奔走之其有所建立犹诸家之为
之者我则乐之也有悖义而行者我不失其节免祸而
已不能为之使也今之为郡县者无几为上官之役徒
矣为上者居然役之而不让为下者甘心役之而无所
辞夫为郡县与之并肩而为王臣安能为之役哉记曰
其骄大人也常以浩浩推此又其细可知矣非君之笃
于义余曷为是推明之若荣华其辞说取适于人之耳
目而不悦于心亦非赠言之义也
卷一 第 20b 页 WYG1278-0013d.png
  送沈江村使君入觐序
后世之学士大夫论南面之道者每发愤于古封建之
难而茅土自纡也夫指掌论事至攘臂慷慨徒追轶先
王之遗风若猎云雾然岂不见谓迂阔不根者哉然世
之守宰奉檄而为政对百姓若宾旅视官府如传舍莫
有矢心精白为朝廷当事者则以分土之寄不专而典
籍不长也嗟乎使天下之为守宰者皆如使君之在郡
则不封建何害焉夫国家之于官司百吏星区而林立
卷一 第 21a 页 WYG1278-0014a.png
各有分职焉分职尽而无觊觎之心则功校得而名誉
章矣使君以刑曹郎受命而守兹土始至则延缙绅而
布进于庭而问之继之以思惟济之以法令而校逢掖
以文喻介胄以武未明而披衣夜分而解带操符按牒
日月其靡閒晏焉于是诚心内开而公道外布下车廓
然久而弥昭百物叙其章程四境安其封树而三农秩
其黍稷天应以时雨地涌以流泉而民动以歌谣此其
竭于职事大昭明显融者乃若鞭朴之靡峻壸浆之不
卷一 第 21b 页 WYG1278-0014b.png
入于使君又何称焉何哉以其心悬百姓而诚著乎国
家也此岂不知分土之不专耶而矢心精白如此虽古
之诸侯何以加之矣故曰天下之为守宰皆如使君则
不封建可也今者入觐之期将束图籍而就道予会之
群寮曰使君之行余党不可以无言而属余序其意如
此嗟乎如使君者可以入觐矣
  送周横山大尹考绩序
先民之言曰学于古训所以有获也至于悬令以从政
卷一 第 22a 页 WYG1278-0014c.png
盖不能废典籍焉是以怀志负奇驱驰四方之士未尝
不枕席六艺衣被于百氏咏歌先王之风发愤经世之
略而游览八极之表蓄积而思微识深而虑远然后以
临民出宪也若素鍊而夙成取其怀抱而麾以与天下
是故其光猷骏发而鸿业日新者固学术之流裔而德
义之所昭爚也昔者子产布誉于南郑言偃宣歌于武
城文翁振言于蜀郡韩愈广校于潮阳皆其英华钜丽
有以润色于政事而发藻于元元文教之大洽耳横山
卷一 第 22b 页 WYG1278-0014d.png
使君少有英声奋起于三吴躬览载籍俯仰宇宙之内
彬彬鸿博之君子也登进士第出宰山阴山阴称文物
之邑山川之襟带宇观之萦组而章缝之士焕然以气
色相尚惟使君入按符篆董租赋出载图籍与诸彦揖
让郁然风声之流四境争向其莅事不烦而狱讼寖息
鞭笞不行夫山阴本号易治而使君又绥之以文教宣
之以德义与古之贤豪相望于千载之上下岂非海内
之名宰而循良之异等者哉于是知学之于政事要领
卷一 第 23a 页 WYG1278-0015a.png
矣使君之考绩行余党将属言以送之然而计使君嘉
绩之不胜书也而叙其大意于此
  邓玉亭文集前序
玉亭公翩翩绾绶判吾越临听之暇则据案讽诵抽笔
而歌咏有古君子之风焉其所著记序论歌诗殆十馀
万言邑博陈君率诸逢掖之士将摭次之而属余说其
意余于文辞之道固心向往焉乃古之君子则非独其
言之崇饰也其心造乎道研究礼乐之精微感慨时事
卷一 第 23b 页 WYG1278-0015b.png
之得失考览载记游冶于风雅日月蕴蒸而累积至于
有所遭遇若水之波横流喷薄发挥于毫素之间此岂
曜色泽于美观希声于逖听哉本夫义博而旨深情往
意随沛乎自然达之乎不得已形之乎论议而宣之乎
咏歌由是著之竹帛则明白而光辉发之管弦则风流
而洞达令声布昭矣后世之学士词人要领失据不明
夫礼义之崇本而流连音响之末炫爚荣华之际苟以
渔猎名字萦回于耳目而已此于道术何取焉乃使笃
卷一 第 24a 页 WYG1278-0015c.png
厚之流以为比兴之谫薄而铅椠可废而不知简书之
用固流并于山河辞命之发越而礼乐之所以兴如之
何其废之故夫文辞非劣也谓其不出于道不可也余
读玉亭公之文大之泛滥乎千言小之飘摇乎数词皆
伤今思古生于其不得志而出于其隐忧至其温厚以
为之风和平以为之节有若揖让古人而㱆欷之者不
烦于绳削而不踰于矩度有汉魏之流风者与流水之
洋洋必有源泉鸿鹄高翔而独举其志意远也谓公之
卷一 第 24b 页 WYG1278-0015d.png
有得于道非耶诗曰吉甫作颂穆如清风夫惟文武之
吉甫而清风形于歌颂俾公之驰骛于文辞凋伤大雅
而与学士争能则公之志意衰矣余独以为有合于己
而悲之故余厌世之繁缛盖往往思卧而于公之文独
谆谆焉
  送许近山使君考绩序
方今之时绾符而被绶仕宦为守令累日计时以至于
三岁考绩岂亦非难也哉余览昔之官仪盖灿然可考
卷一 第 25a 页 WYG1278-0016a.png
焉汉兴法制疏阔使者以六条按二千石而二千石得
检察县令如是而已而其时风俗浑庞淳厚斲彫为朴
民庶喁喁然有攀车拥道荷戴其官师之意是以为守
宰者秉法以从政率其意而行之文篆不烦而檄书相
谕夏革靡崇而租赋之镪不绝也乃今不然监临刺举
之司并驰而错发官府烦于次舍法令密于秋荼昨是
而今非甲行而乙改其孰从而信之甚者以属寮为私
党以郡邑为下秩绳墨其壸浆道里以程勤惰有拂意
卷一 第 25b 页 WYG1278-0016b.png
者则曰若为官顾于我独无礼耳于是憎恶起而谪谴
行传曰守令者民之师帅也师帅而或挠之可乎百姓
见其然不知守令之尊固与当涂之卿矢心戮力并为
王臣而云实有轩轾遂侧目之有拂其意者则曰若为
官顾于我独无恩耳于是怨讟起而谤毁兴矣如此则
守令者不能以朝夕而况于三载乎近山使君射策高
等与余为同年友出宰兹邑余一见信而喜之既乃摅
以明哲之心布以忠信之德加之以操履之不贰而才
卷一 第 26a 页 WYG1278-0016c.png
藻殊伦上下之人喟然而称服者彬彬矣然而有不信
者若余所云二者之难为公亦无所夺也夫操守官职
在我顺辞逆令在人而君之瑰珸广博处交错浇漓之
会偏迫之中而能自拔于泥涂之上日月之表不为异
同者之所动摇久而交信之岂非车异之贤轶群之彦
与古之循良者等耶乃今三载上计车马陈矣大夫之
艰难跋履非一朝夕之忧而寮友缙绅韦布之心慨然
其不置也于是会稽之士大夫相率送之属余言赠之
卷一 第 26b 页 WYG1278-0016d.png
余叹息使君之贤而固重发愤于今之守令之难为也
为之序
  赠袁节推考绩序
定山公之以考绩行也总戎戴翔海君过余曰古之人
言富者赠人以财仁者赠人以言如定山公者赠之以
金则辞赠之以言则受余党之德公也微君之言蔑以
赠之矣嗟乎余之言何以赠之哉余惟公之不忘于兹
土也夫君子之服官从政莫难于其筮仕之日释褐而
卷一 第 27a 页 WYG1278-0017a.png
受之操牒而从之簿竹之委积而檄书横至耳目有所
未尝经与其平生所未尝涉者固莫不欲中绳而应节
履道而通俗将君子于是观而小人于是望又况于地
有交错而时之有险难乎在越之风声多觊利而自营
缘物而迁转惠之所及则怀法之所施则畏德之则馨
香发怨之则荆棘生伤夫风俗之移人而私心烂然譬
之于琴瑟必以道如商宫之弦错置而并发其孰能调
之而公以弱冠之年射策高等出掌刑狱之司以弼方
卷一 第 27b 页 WYG1278-0017b.png
牧之职吏之籍交驰援笔而断若悬河而注之也靡不
率服焉悬之以纯白之守昭之以绝敏之才而公之持
操盖未尝不兢兢已所以俾圜土无滞囚胥吏无遗令
而闾巷无冤民者岂有他术也哉以精微之思投剧难
之中乘初试之时而成是休嘉之绩其孰能忘之俾公
之不忘之也其在他日为材御史为名卿为贤相固不
必改弦而移辙夺规矩而易准绳天下之蒙福膺祉者
众矣何越之难为管敬仲愿公之不忘带钩臣之不忘
卷一 第 28a 页 WYG1278-0017c.png
槛车也夫带钩之与槛车犹之其不忘而况于服官之
土乎翔海君曰然哉越之不忘而又奚忘于余党愿书
之以赠公从者
  送袁节推考绩序
士大夫剖符从政敡历日月俾冠盖里巷田野之民争
羡慕之而不忍忘者岂非其惠泽之昭著而明德之徵
曜乎古之君子正襟以端已慎令以行之徒以不失人
心以洋溢其教化光宣其令誉是以望其容仪而敬承
卷一 第 28b 页 WYG1278-0017d.png
之闻其声名而歆艳之来则争迓之去则争送之此不
能饰观矫听以阿逢其私好由其中心之懿美而肝膈
之感欤记曰士或遮道而愿留攀辕而不释或留犊以
见爱或操表以从之然后足以轼嘉令而著远猷否则
严威以夏革峻文以钩钜非不俨然畏服及其去也若
霜霰之遇风日涣然离析矣余郡推袁使君之莅吾越
束带而视事庭宇肃然怀私望幸者股慄而退缩含冤
茹苦者不言而昭露片辞发口而群噪夺魄垂墨在牒
卷一 第 29a 页 WYG1278-0018a.png
而舞文之吏束笔也是以不出堂序而廉平之化布于
穷谷使者争荐扬之以为启事之荣缙绅先生争谈颂
之以相庆慰百姓争歌谣之以共嬉游今使君之以上
计行也莫不愁思争期出送之余亲闻之士大夫之言
曰仕宦而离兹土而人心翕然动摇若此者惟袁使君
一人耳以此而比之古之君子是耶非耶余邑令君又
以书来属余曰余辱使君之清风以无负于兹百姓今
使君之行其能释然于车辙乎愿为我一言以告从者
卷一 第 29b 页 WYG1278-0018b.png
乃余感于人心而著论之若此云
  送张石洲入觐序
余邑令石洲使君之将入觐也余姻友胡仕东甫束书
属余曰使君之戒车马也缙绅大夫馈玉帛以书致慇
勤不敢达于外庭父老遮道攀援愿遗一钱而不受然
则蒙被恩泽不几无阶以上答乎惟幸为余属文辞以
献诸行李余考图牒将论述往代之与当今其有卓异
之政德泽传于遗老故事载于铭碣而名字并于山河
卷一 第 30a 页 WYG1278-0018c.png
盖如晨星然至会稽开邑自唐被组绶临民者不知其
几而循良之名映照千载惟李曾二人然而往迹茫然
有如坠雾其所存于简书者亦又几何余不知其德泽
之于民其于今使君之为政何如也余历五云诸山棹
出若耶溪上亲闻之父老之言曰自生发以来见惠政
动于山川而仁泽加于愚民者惟今使君一人耳然则
称卓异之政章明于撰述上功于计府无踰于使君矣
使君之为政非有科条之繁密而禁令之苛察视民如
卷一 第 30b 页 WYG1278-0018d.png
子援带而抚摩之民忧之则忧民乐之则乐其心在于
为民其道在于为己如是而已耳诗曰恺悌君子民之
父母夫恺悌者岂人之所不能哉心营夫室家则志遗
乎邦国意笃乎妻妾而恩夺于元元使君惟无私图于
已是以有诚爱于民美功盛烈风动于海宇乌得不谓
之卓异乎哉遂以是而复诸仕东甫东甫曰斯言也非
但以献诸使君之行李而已
  送周明府入觐序
卷一 第 31a 页 WYG1278-0019a.png
书之言允恭克让昭明矣恭言允让言克言以其笃诚
之心而布光明之德洞达无内外也后世之以守令循
良著闻于史牒者往往而是然率多皎皎润色于广庭
之中修明简牍之上而中心不然甚者浇伪日滋廉隅
充斥算计沉密驰骛于利害毁誉之间而体国爱民之
心茫然如涉烟雾飘摇而不切于是蒲鞭涕泣以示宽
和敝车羸马以徼廉洁薄故捐亲以露公道钩钜设伏
以见才明昭昭然真若揭日月而行星辰百姓亦莫不
卷一 第 31b 页 WYG1278-0019b.png
目睹而指数然而有道者恒窃疑之余于是低回于今
使君之为政轶于古之循良又多也其中心之深切优
于彼文貌之繁缛故也诗曰恺悌君子民之父母管子
曰圣人者贵夜行者也夫操心以自营而饰观于白昼
欺民如婴儿而不顾国家之任托者此与盗贼何异焉
使君则诚痛乎彼而快于此此其故何也使君非为爵
禄而仕宦非为声名而洁修受命以来则若重负之在
肩背也其视百姓则若赤子也视逢掖之士则若其子
卷一 第 32a 页 WYG1278-0019c.png
弟也视缙绅寮位则若其昆弟朋友也其肫肫朝夕而
图维者惟其功之是饬而祸之是防惟其罪之是忧而
善之是导若营家室然其勤民夙夜出于其性而行乎
其不得已进不求誉退不避毁出不邀利入不防害其
自为计则疏于秋林矣然而声名以光昭而福履日崇
所谓宽和而廉洁公道才明使君备之而使君不自知
也风雨调于嘉榖山川效于俊民功烈载于道路而使
君不自以为奇也可谓诚至而道笃矣此其为恺悌君
卷一 第 32b 页 WYG1278-0019d.png
子者非耶悬法以临民者不为此而为彼又何也嗟乎
此与古之称述者殊矣使君将入觐诸生褚效良等属
于余愿为一言以献使君之行李也余曰子之义则然
而余之言不谬可矣若崇礼以侈观美辞以徼众又非
使君之所乐闻者欤
  赠峰泉马大夫还东鲁序
余少读书于世道兴衰及士大夫智愚贤不肖之际未
尝不留意览观深思其故云是以稍稍得其梗概虽心
卷一 第 33a 页 WYG1278-0020a.png
术之密微殆可以得之于千里之外矣今之污坏世道
者不过二三人而其流风馀习足以鼓荡一世其立心
最薄而其操术为最邪也示之以奉谀之路道之以自
便之私自中人以下少无骨鲠未有不云从而雾靡者
故其未事之时某人贤可以知其必去某人不肖可以
知其必留以其心之有相违顺意之有便不便故也然
则余乡之诸君子于峰泉大夫之行当以为荣不当以
为辱大夫产中州发贤科魁梧硕大謇謇谔谔视当世
卷一 第 33b 页 WYG1278-0020b.png
之士鲜足以当其心者其始至郡进诸生而训之曰若
等为学从仕当以古之贤豪自期无若今之若人今之
若人其所指斥皆当世之显融宦达者于是当路之人
切齿矣余独闻而心壮之及为郡专事击强刓弊以抚
绥疲民不以一毫之财货徇于当道况可自为其囊橐
者余以为大夫之风谊当以夷齐比论其不能容于今
之时必矣已而人竟挤之而去城守李君乡大夫及太
学生苏葛诸生托于弟子李思得以书币属余为文赠
卷一 第 34a 页 WYG1278-0020c.png
之余曰大夫之行光明于日月而仆之文辞窃自比于
春秋微诸君子之言仆且黾勉为之矣而况于嘉命乎
序之如此云
  送别驾𣹑滨刘君考绩序
记曰大司马辨论官材书曰三载考绩夫考绩之与论
官异矣论官语其心术之邪正考绩记其功庸之多寡
然惟有道者能知之自秦汉而下政理衰而官方敝学
士大夫之出处莫有通于君臣之义其视诗书记载之
卷一 第 34b 页 WYG1278-0020d.png
言曾不比于丝竹之悦人耳也日夕之所持论皆不过
全躯保妻子奉头鼠窜者之所为极其所往遂至于欺
君父若婴儿杀生民如草菅僩然自以为得计而人莫
予知也殊不知自高明者观之譬若日月心术之坏至
于糜烂天地凋落万物有何功庸之有耶故夫有豪杰
之士能奋然于百世之下以是而知𣹑滨君之于考绩
之为难也余以言事谪边陲且三载每阖户不欲见长
官及闻𣹑滨君之风烈所愿握手论交而恐不得焉班
卷一 第 35a 页 WYG1278-0021a.png
孟坚曰痛乎风俗之移人也黄金之贵贵于泥沙松柏
之贞贞于桃李言植之不易也君以佥判之官当钱榖
之任而处于边境驿骚之时固非不知流俗之迁转而
抱其体国忧民之具融雍而行之屹然如磐石缙绅先
生语廉明之吏者非𣹑滨君无称云非其心术之正不
可得而乱乌睹其难之若彼易之若此所谓豪杰之士
奋然于百世之下者非耶故闻君之政不言而阴化者
多矣此其为绩岂特簿书米盐之间而已哉参军毫水
卷一 第 35b 页 WYG1278-0021b.png
君与余为金石交因君之将以考绩行而属予文以为
赠余固不辞而序之亦惟毫水君知余言之非谀也
  赠冯参军学道序
青霞子之谪居于保安也进二三子而讲学焉青霞子
之言曰二三子之谓道也何居高明而覆者天也故知
人之谓知博厚而载者地也故爱人之谓仁仁固周于
天下而有等知故别于万物而无方然则闇而不分者
流于愚隘而不溥者陷于不肖其必小人为之也小人
卷一 第 36a 页 WYG1278-0021c.png
者之于天地逆矣君子顺天地而与天地俱昌小人逆
天地而自取灭亡使后世而有作也舍孔孟何之矣二
三子既有闻于是学者日归焉北桥子于参军繘井以
救陷散粥以赈饥有爱人之仁二焉青霞子亟称之于
是北桥子贽而学道于青霞子二三子曰某子之贤也
夫子之所珍也而又知来学不将扬励之乎青霞子曰
然今夫仕者之以为无用于学也其于上官也谄谀以
为能其于下官也掊克以为事其闻人之为善也方且
卷一 第 36b 页 WYG1278-0021d.png
逌然笑之流污下而习鄙俗圣贤之言益远而无闻究
其所往将日入于灭亡而不能返也岂不哀哉北桥子
志定而气和有学道之才质直而好义有学道之器居
官而任职有学道之资故曰君子学道则爱人又曰一
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充北桥子之志日与就而月
与将由是功立于当年名垂于后世而富贵寿考轶出
于等伦其与今之仕者远矣乌在其官卑而禄薄哉昔
者老子仕于柱史而学慈俭庄子仕于园吏而学清虚
卷一 第 37a 页 WYG1278-0022a.png
荀卿仕于邑令而学王道故君子之仕也所以为学也
非以章服也学也所以为仕也非以呫哔也求仁而得
仁天地照焉万民服焉克念焉而已矣是故法象莫大
乎天地立极莫大乎圣人垂训莫明乎孔孟体道莫先
于爱人爱人莫切于从仕从仕莫先于致知致知力行
穷神知化莫大乎克念书曰克念作圣此之谓也
  陈氏族谱序
余行方域之内见衣冠之士辄考问其世胄云夫昔君
卷一 第 37b 页 WYG1278-0022b.png
子之造家浚明基绪也莫不欲流布于奕世昭明于四
海然使嗣续之弗振而典法不修声名文物坠如云雾
将安所览观焉故家之谱牒等于国之记载所以标扬
先业而垂信后裔譬之水道之源委纪之图经将沿流
而可得曾复漫漶离析之忧乎顾自周以来虽有氏族
之志而其书不传至唐中叶有之如叙述崔李诸族不
过追其赐姓之源纪其著望之大者若所谓谱牒则往
往又起于后世祖轶而为之其流灭而不传者亦多矣
卷一 第 38a 页 WYG1278-0022c.png
岂不惜哉孔子曰文献不足徵也乃余读陈氏族谱而
有感焉夫陈氏之先始于虞思而其后流散于天下其
世系岂能具一二疏明之今之谱则自荩斋君据宣德
旧草而增定之者乃其述金紫公疗康妃之疾愈承恩
赐宫扇事甚煜爚后世之子孙因遂刻木记之钱塘之
陈氏实权舆于此矣故缙绅韦布里巷之人咸称之曰
陈木扇云盖以其近世擅专门之业其名誉光照而嗣
续之贤又能修其典记故撰述之如此若自唐以前则
卷一 第 38b 页 WYG1278-0022d.png
荩斋君虽欲一二具疏明之有不可得也余尝及见荩
斋君其衣冠言貌彬彬然博雅君子也其医术能奋九
世之遗烈恢明廓大之著书见于诸家乃又为此谱什
袭而藏之斯亦以奇矣昔子云述扬侯之绩孟氏纪豕
韦之功而马迁追周室之轶皆发明其先胄俾其姓字
悬诸日月有不灭之光曜然则如荩斋君之推明宫扇
以章鸿藻斯岂独里党之贤豪而已哉君以其子
命嗣守之而从余游余为序其大较如此
卷一 第 39a 页 WYG1278-0023a.png
  刻五花判语序
五花判语者山阴陆君子健之所撰次也观古典礼于
读法之际详矣大者以岁其次以时以日夫先王之心
固昭昭象魏之设而孜孜于族党之训者何也非曰疏
文以尚弼捐德义而任刑诛也所以教导乎百姓者不
可得而置与教之以礼而俾民知从教之以刑而俾民
知禁世率疑晋铸刑书而孔子讥之以为政理之本在
宽而科条之未可废不知圣人之意徒恐流辟滞于金
卷一 第 39b 页 WYG1278-0023b.png
石鞭笞束于文字而民不知变也然则学士词人考览
于载籍而不通乎法律之意亦几于墙面矣隋唐以来
置律学又断狱者多为判辞以剖析疑狱决定名法而
本朝乃以校士于是陆君采集诸髦俊之所作而撰以
成篇夫学于政而入官习于法而知道余固以为得乎
先王之遗言而有取焉乃若道以博成辞不以寡废而
况于示民乎故非引类不足以徵大义非比偶不足以
成令辞非章法不足以蔽名罪观于兹篇而三者备矣
卷一 第 40a 页 WYG1278-0023c.png
宜刻之以传学者陆君子健名乾元博综有才藻其声
称著于黉校间暨余有姻连云
  送朱县丞赴尤溪序
余表弟北桥朱子候选曹者数年今得除为尤溪县丞
将行问计于余何以丞尤溪者余讵知尤溪之所以而
告之其道乎哉昔人之言曰一年之计在于树谷十年
之计在于树木终身之计在于树人皆诩张其辞说以
为名言谠论可以服行而有馀播流于无极余以为不
卷一 第 40b 页 WYG1278-0023d.png
然人皆贵自树也夫托根蓁莽之间振起山林之表至
于枝叶扶疏参青霄而蔽白日物莫能禦之者草木犹
然而况于人乎故古之君子其生而饮食居处与百姓
同及其久也德泽加于海内功名流于千载岂其夙行
禀受若是哉其所以自树于人者异也能自树而后可
以树人不能自树者人将仆之矣如之何其树人也哉
夫自布衣起家而为丞裒衣束带矜庄堂序之上百里
之民瞿然而望之此其于树立必非碌碌者矣余知子
卷一 第 41a 页 WYG1278-0024a.png
之心不以其丞自足也则固不以官府为营家之资而
汲汲于妻孥者国家张设官师以其赤子而付之抚摩
之而人固惟其妻孥之是恤此其于中心忍乎哉然后
上贱而下慢之矣上贱而下慢之则仆之者至矣然则
非人仆之自仆之也君子固惧夫人之贱且慢乎我也
而自尊且贵之自尊且贵之者则莫如不以家自营而
尽其心于民事拒绝苞苴之门而垂意于鞭笞之际上
下之人莫不凛然重之矣然后德泽流而功名章虽欲
卷一 第 41b 页 WYG1278-0024b.png
以丞自足岂可得乎此其为营家之道固有大于彼者
故能自树则抱关之徒荣于柱国不能自树则公卿之
贵不如匹夫朱子少穷经能达于世务者必以余言为
可服也
  送朱梅泉赴东乡县博序
太史公曰余读功令至广励学官之路未尝不废书而
叹也盖余亦然夫学官博士官不至轩舆禄不踰百石
周旋俎豆之际而蹑足黉序之间其修明怠弛算效而
卷一 第 42a 页 WYG1278-0024c.png
计功离于民事远矣而天子以陈诸诏令学士大夫之
所以扼腕而太息者何哉夫人之薄识浅见谓学校之
疏于郡县官司之散于守令而章缝之士之不如耒耜
之徒也而不知先王之意微农夫之在猷亩手足之胼
胝而耳目之不精明也何以率导哉故学校者先王之
所以导民之耳目也班固叙述儒林传其所著记大率
多明于经术居博士之官其时博士如高堂生夏侯父
子郑玄孔安国之徒弟子率数千人鼓箧而问道用能
卷一 第 42b 页 WYG1278-0024d.png
至大官名秩建著勋业而诸公亦名声垂于竹帛赫然
至今可谓光荣矣何则庠序之尊而校官之分置重也
梅泉先生余乡之笃行有道君子也弱冠明春秋教授
于乡四方之来学业者户外之屦满焉顾久不第以岁
贡士赴京师乃领乡荐乞恩为学职于是将赴东乡也
诸所遨游缙绅冠带之流相与出而饯之或为先生不
满余固惜先生之别而乐先生之有兹行也夫豫章之
材不必以建明堂施宗庙然后能尽其用骅骝绿耳之
卷一 第 43a 页 WYG1278-0025a.png
马不必历险阻驰峻坂然后能致千里也士固有遇不
遇然遇而骄凌不如不遇而震奋况未为非遇者哉弦
琴而讽诵锋镝之端消弭于道路揖让之雍容五官之
政令从之而顺序校官分置之重亦以昭明矣先生之
往东乡也诸弟子释菜而后见雁集鱼贯朝而升诸堂
序之间相与研六艺之指归究三坟之大道极天人之
分际显皇王之正谊令典章而道业焕然光明如日月
之在霄汉由是风教行于诸俗群材显于大庭圭璋令
卷一 第 43b 页 WYG1278-0025b.png
猷而显饰王路民事之要领孰大于此则先生之功名
节槩固且与游夏并驱况孔安国之徒哉夫不易时而
进德者志义之士也不越位而成名者通达之材也诗
曰多士克生王国之桢惟先生几之矣
  寿赵孺人七十序
诗言采蘋采蘩其咏妇人之德昭著矣夫蔓草之道不
远倾筐之职易为而歌谣之不置者风人何取焉淑媛
之德不缛于典礼而闺门之化不出于里巷能劳于祭
卷一 第 44a 页 WYG1278-0025c.png
祀而勤于家室斯已矣故丈夫之业恒患其不足而妇
人之操则患其有馀何也钟鼓之音欲其响越而琴瑟
之音不能及于外户令丝声之踰于金革则闻者不已
怪乎余读刘向列女传而疑之向所载如无盐之事皆
涉浮诞不近于矩度令后世簪珥佩玉者希艳于此是
内外之道已离而王化之基坏也然则赵孺人之贤勤
俭而慈爱与诗书之所称何以异焉而古之人则传今
之人则否岂诚妇人之道有所炫爚而瑰琦如刘向之
卷一 第 44b 页 WYG1278-0025d.png
记述者哉孺人之德不言而喻于家室而黄发鲵齿安
有髦期之寿鲜衣美食享其子孙之奉此诚非有奇异
之名而术算之选固自然之徵应福履之所成也乃今
年七十矣而某曰为其诞辰朝值婚姻党里之家相率
为束帛寿之余同年友禹衡陈君以书属余曰孺人克
相其夫简斋君已有簪组于王国能训其子其伯能饬
其庭宇不坠其家声其仲发藻儒林被荐为国家髦士
斯以难矣宜托诸简书以宣扬其光耀与余仲氏思渚
卷一 第 45a 页 WYG1278-0026a.png
君尝遨游余固心异其风标当翔万里而立伟业于国
家者不辞而为文以祝之如此云
  送文使君入觐序
秦汉以来罢侯置守矣乃方域而授宰自春秋有之如
宓子巫马子阿之伦其辉光奕然昭烂于史牒若观日
月也至后世起官仪始易以令又易以尹名实与古之
称宰无异然则县令之官其绾符被组古今不殊而今
之宣猷布化得民甚难者何也两汉书记叙述循良之
卷一 第 45b 页 WYG1278-0026b.png
传率多二千石以令著者自鲁恭卓茂之外不能一二指
数岂固阶级之未崇声名散轶耶夫天下之金谷车马
期会簿书皆倚集于乡里之民而当涂发宪者意恒与
之殊异宁独意之如此哉将法亦然矣租税之供与犯
科条者不能不治之鞭笞恩惠未崇而怨咨易集色康
和燕壸浆而使之则威令不树而奸轨生故曰良剑出
于欧冶以试玉石如断缕然至盘错之处不能不纡徐
而后入骥马日千里追及风电遇羊肠之涂九折之坂
卷一 第 46a 页 WYG1278-0026c.png
盖垂辔而能进事固有难有易不可得而强也永宁之
开县自永乐以来至于今其昭明有显迹者上下数百
年而其人甚稀至使君为政下车不匝月而民风蔼然
颂德歌功如出一日夫得民从古难之而永宁处边境
之际兵荒相继民悍差烦颇号难驯乃使君如此之易
者又何也以其德意明而诚信著也夫聪明精于衡石
廉洁严于干将恺悌温于尺帛不轾于下而亦不轩于
上俾民不怨而又不犯虽欲不畏而怀之其可得乎然
卷一 第 46b 页 WYG1278-0026d.png
则使君之才利于良剑矣俾夫父老传之史氏述之以
与古之循良颉颃而上下于使君何愧焉于是使君之
入觐也缙绅先生相率而送诸路岐苏君与余善属余
为文以赠之余固序之如此云
  刻刘挥使诗稿序
沈子曰艺文之与韬铃岂远也哉昔曹氏父子驱驰四
方往往于鞍马间横槊赋诗余尝壮其气槩彼虽非德
义君子其才藻殊绝淹通广骛亦足称也其后有刘越
卷一 第 47a 页 WYG1278-0027a.png
石遭晋室倥偬之时慇勤险阨之间犹抽笔据鞍咏歌
以见志乃其意气博远横于霄汉其呻吟调笑慷慨悲
歌时时奋发于方简之上比之书生学士揣摩声韵之
末流研练于章句者既自不同而后世专名之家亦复
不能过余见今世武胄之士多不习于艺文以为被甲
跃马无事于铅椠而不知典籍之不通则精微缺矣虽
有方员牝牡亦安从究哉余友梅野君家世万户侯生
有隽气力足以驱虎射足以中命及纾徐委蛇游意于
卷一 第 47b 页 WYG1278-0027b.png
翰墨工图梅画又好吟咏步骤晋唐之风流余每披观
之见其名章累成而秀句叠出为之嘉叹不置此可谓
超乎今世之俗而轶乎古人之风者令其效节边塞击
刁斗佩印绶封侯万里要亦非天幸耳今其诗且传余
为序其大意如此
  赠孙明府考绩序
夫豪隽之士处方域之中遨游四海其所交游簪绂当
其离别之际婴情于岐路徘徊眷恋古今岂有殊哉余
卷一 第 48a 页 WYG1278-0027c.png
见春秋大夫士相赠缟纻或陈诗以咏歌往往㱆欷伏
轼而思之夫乡闾里闬林立而丘聚有连屋比居不相
往来而海内贤豪千里相望至相见则如埙篪之和而
骨肉之好何哉其意气同也余郡孙明府组绶临吾土
三岁其所颉颃揖让珥盖而相接者如云霞之兴郁然
蒸于海甸而顾于余节斋君暨余之不肖益惓惓焉每
时节过逢临眺山水之际容与翰墨之间相与超焉寄
言于八表若有冥契焉者此非意气之相感然耶夫君
卷一 第 48b 页 WYG1278-0027d.png
子之意气非徒儿女之仁又非独抚剑引觞相然诺而
已怀志之士欲感会风云鞠躬王事斥恶除奸澄清海
宇立忠贞之节成不朽之功以与天壤并存故望旌旗
则壮夫动色闻钟鼓则义士沉吟而况同俦一志俱怀
万里者与公莅政持操若金石而风猷卓然百姓发清
明之谣当涂布廉平之誉远近齐声以为异等其所树
艺昭明矣余党之所以响往者岂固当世之情而燕好
之私乎然则今之行轩车翳然有离别之色亦非独恋
卷一 第 49a 页 WYG1278-0028a.png
俦怀侣依依于色泽而已聚散之际而慷慨之义焉
 
 
 
 
 
 
 
卷一 第 49b 页 WYG1278-0028b.png
 
 
 
 
 
 
 
 青霞集卷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