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具茨集 文集卷二
具茨集 文集卷二 第 1a 页 WYG1277-0754c.png
钦定四库全书
 具茨文集卷二
            明 王立道 撰
 论
  方今时务何为大论(嘉靖乙未四月十六日御试文/华殿)
论曰有天下者莫急于保民而已盖吾民虽微而其情
之休戚意之向背固国势之所以为安危而天心之所
以为顺逆者也是故古之帝王虽深居九重尊临万国
具茨集 文集卷二 第 1b 页 WYG1277-0754d.png
而保民之念未尝一日而不存凡所以休养而生息之
者真犹父母之爱其子夫是以国势安天心顺而雍熙
悠久之盛于是乎在矣然则今日之大务又岂有急于
保民者乎盖尝观之书曰亶聪明作元后元后作民父
母又曰惟天惠民惟辟奉天传曰天生民而立之君使
司牧之勿使失性凡此皆以见夫丘民之为重而以保
民之道望之乎人君也自昔尧知之而有如天之仁舜
知之而有好生之德禹知之而有利用厚生之功汤知
具茨集 文集卷二 第 2a 页 WYG1277-0755a.png
之而有宽仁彰信之道文武知之而有咸和辑宁之方
此唐虞三代所以享国得天而治化之盛古今以为不
可及也汉唐而下不足论矣然其安危废兴亦未有不
由于保民与否焉者惟我祖宗之有天下也爱民如子
盖之如天容之如地而民亦既各遂其生安其性相忘
于尧舜三王之化而不自知矣然犹于今日时务之大
而以保民为言者何欤盖保民非难而得保民之道为
难所谓保民之道亦惟求吾民之所未便者而去之耳
具茨集 文集卷二 第 2b 页 WYG1277-0755b.png
郡守县令民之师帅所以承流而宣化者今也守宰数
易才与不才皆不得久于其任此民之未便一也财者
民之心圣王之所以聚人以守位者也今也兴作之工
日以益繁而调度不继或不能不厚取之于民此民之
未便二也古者天子守在四夷边鄙不耸今既不能不
恃内以防外而抚御非人缘边之卒时或倡乱远近惊
疑此民之未便三也古者居重驭轻今京师之兵微弱
不振而两直𨽻河南山东所使上班操备者又多羸老
具茨集 文集卷二 第 3a 页 WYG1277-0755c.png
备数而徒使之疲劳道路不安其业此民之未便四也
国家漕东南之粟以预储蓄皆由于会通一河今黄河
徙流漕渠乾涸不独岁计所系而往来者车挽陆运疲
顿莫胜此民之未便五也盐之在天地间固民生日用
之所不可阙者然必价平则易泄而人皆得食无积而
不售者矣今也商贾待日久而支出难则不免过为取
息而徒使私贩满于民间鹾徒横于村落此民之未便
六也马以足兵国家或市之于边或养之于官或牧之
具茨集 文集卷二 第 3b 页 WYG1277-0755d.png
于民法亦善矣但牧于民者少良多驽而徒困之以刍
秣之费严之以追陪之限往往至于破产而不能支此
民之未便七也七弊未去而求以保民民之弗保而求
今日之大务未见其可也然则当如何亦曰久守令之
任以责成缓土木之功以养财慎将帅之选以安边简
更代之兵以重内审漕挽之宜以裕用通盐马之政以
宜民如是则保民之道有不外求而得之矣虽然皋陶
曰在知人在安民又曰知人则哲能官人安民则惠夫
具茨集 文集卷二 第 4a 页 WYG1277-0756a.png
言安民则必以知人先之信乎古今之治未有不得人
而能安民者也故尝窃为之说曰今日时务之大保民
要矣用贤急焉
  君子务实胜论(阁试/)
君子尽其在己而不计其在人故毁誉得失一无能动
其情焉何则行出于己名生于人在己者而我有未尽
是吾之责也而其在人者吾何知焉吾知免夫一身之
责之不暇而暇为人忧乎哉所求于人者重而所以自
具茨集 文集卷二 第 4b 页 WYG1277-0756b.png
任者轻斯亦甚为弗知务已今夫名之所由生也非辄
然以是加之也有实以为之先也盖二者之在天下若
形声影响然太上无名其次名与实俱其次名有馀而
实不足其次则实亡而名存夫实亡而名存者辟之索
影于无形闭其声而求响之振焉胡可得也古之君子
自其穷居而达行之于天下自其幼之所习而至于终
身由之自其己之所以自治而推之以治人此其养之
非不豫而其具非不大也其功非不勤而其意非不切
具茨集 文集卷二 第 5a 页 WYG1277-0756c.png
切然也然而非有为而为之也夫固以是为分内事也
至于实至而名生焉则其令闻嘉誉固有煇然溢乎其
外而不可掩焉者矣今夫玉在山珠在渊夫固不能哓
然自号于人也然而辉山媚川其光粲焉日章而人莫
不以为天下之至宝何哉有是蕴于中则必有是华于
外斯理之固然也椟燕石囊鱼目而以眩诸市人曰此
玉也此珠也出而观之斯未有不嗑然笑者名其可以
伪为哉故夫无实之名可暂而不可常其实既至则虽
具茨集 文集卷二 第 5b 页 WYG1277-0756d.png
一人不知而天下自有知之者一时不知而后世自有
知之者昔者孔孟之德业盖卓卓乎绝古今矣此其实
亦至矣然当时知其圣且贤而名之者无几也不惟不
知其圣且贤而名之而且使之以龃龉穷也而孔孟曾
不以是动其心且皇皇焉日亦不足也夫是以其实愈
修而其名愈远后之人实不及于孔孟而求名焉多见
其不知量已且夫非其有而取之谓之盗掩所不能而
饰之谓之诬执涂之人而谓之盗且诬鲜有不然为
具茨集 文集卷二 第 6a 页 WYG1277-0757a.png
之怒者诬世盗名而独且甘心焉何哉此犹窃人之财
以为家其始非不侈焉羡溢一日败露则向之所藏去
者皆他人物耳尚安得而有之哉故誉大者毁亦大誉
小者毁亦小而卒无能善其终始者病在乎无实而已
夫子曰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而孟子之告徐子亦
曰声闻过情君子耻之圣贤正忧夫好名者之失之而
反之使知务耳然世犹昧焉而汲汲者何也虽然誉望
之高下足以验吾实德之废修而信向之浅深足以观
具茨集 文集卷二 第 6b 页 WYG1277-0757b.png
吾学术之进退故君子虽不务人之知然因是以自考
焉则所以进乎其实者自不能已矣故夫知有实而忘
其名者贤人以上之事也知有名而反求诸实者贤人
以下之事也此其愈于暴弃不亦远乎故曰求士于三
代之上惟恐其好名求士于三代之下惟恐其不好名
谨论
  太上立德论
论曰圣人之道法乎天也何也天者群物之宗也圣人
具茨集 文集卷二 第 7a 页 WYG1277-0757c.png
者万民之宗也天道生成变化于穆不已若未尝有所
作为于其间者然而群物宗之而卒无能出其纲维主
宰之中以自外于覆帱之下故曰上天之载无声无臭
又曰天何言哉何则大德不德德也者天之所以为载
也声臭无之而何功与言之足云哉圣人法之故其所
以出乎身加乎民始于一时而及于万世者亦清明纯
粹广大渊博而莫非自然之道无为之体是故有无功
之施有不言之教天道也观圣人者亦观诸天而已然
具茨集 文集卷二 第 7b 页 WYG1277-0757d.png
天之德体物而不可遗圣人之德亦体事而无不在故
能以无功为功以不言为言巍然首出而万民宗之其
俗咸和其治从欲不动而化无为而成德之至也愚尝
观诸尧矣巍巍乎惟天为大惟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
名焉故夫子曰大哉尧之为君也当时问之外朝外朝
不知问之在野在野不知帝力何有作息饮食而已矣
知识不事顺则而已矣是何也天也虽夫子亦无得而
称焉也然犹曰巍乎其有成功焕乎其有文章斯非所
具茨集 文集卷二 第 8a 页 WYG1277-0758a.png
谓无功之功而不言之言也哉昔者舜问于尧曰君王
何如尧曰天德而出宁日月照而四时行犹云行而雨
施噫是可以观尧之德矣夫子之所以知尧即尧之所
以自知者也夫何世变之日趋于下犹江河之日趋于
海而圣人者始有所不得已焉矣风气之所移习染之
所积则其污隆升降斯亦理数之常而帝王之殊要不
可谓后儒之过于区别也昔者读书至徂征之师已不
能无怪于德之弗逮而至于昌言以为拜苗格以为勋
具茨集 文集卷二 第 8b 页 WYG1277-0758b.png
于乎曾谓尧之时而有是也胤征而下吾滋隐矣纪法
之备浩若江河而播告之修溢于简册斯亦章章乎可
为民极也当时仰之万世诵而传之其功其言非不昭
然与德并立于天地之间然而圣人之心斯烦焉甚矣
夫浸灌之泽孰与时雨爝火之明孰与日月然而枯槁
晦冥之时则夫所以浸灌之施而爝火之用者斯诚有
大不得已焉者也不然则惭德之汤岂安为来世之口
实而武之所以未尽善者独无乐乎文王之德之至哉
具茨集 文集卷二 第 9a 页 WYG1277-0758c.png
吾是以知南巢牧野之举固汤武之不得已于功而
降衷之诰彝伦之访又皆有不得已于言者也于乎
尧舜其天也汤武而下其犹人欤虽然韩昌黎有言
由周公而上其事行由周公而下其说长以吾夫子之
圣贤于尧舜乃不能少起东周之衰比功汤武而仅
以其言立者何欤噫殆不然矣吾夫子与太极合一
与神道并行夫是以道在天地而教化无穷是夫子之
德固不世之德而夫子之功固不世之功彼所谓言者
具茨集 文集卷二 第 9b 页 WYG1277-0758d.png
特其可见者耳其亦犹尧之有成功文章已乎夫子曰
唯天为大唯尧则之吾亦曰唯天为大唯仲尼则之谨

  齐物论
人知物之为物而不知天地亦一大物天地能物我我
亦能物天地故以物观物可也以物观我可也以物观
天地亦可也然则天地与我皆物也而况于物乎夫惟
至人为能立乎形器之外超乎法象之表不梏于耳不
具茨集 文集卷二 第 10a 页 WYG1277-0759a.png
役于目得于神而忘其物斯其能物物也天以运齐其
周行之度三百六十五度古今未之前却也致日以春
夏致月于秋冬影长多寒短多暑明之出入魄之死生
为昼夜为晦朔吾未闻来岁异往岁也地莫大于水水
之为物也有汇者流者旋者伏者混者湍者缓者茫无
涯者弱不胜芥者其流一也其弗之搏激也无弗东也
合天地而观之天地又一也阴阳之所为也天运神道
地载神气天地皆神故能生我故能生物物与我俱得
具茨集 文集卷二 第 10b 页 WYG1277-0759b.png
天地之神然则我又与物一也物又与物一也且子闻
夫尧舜之圣桀蹠之恶乎夫人而能为尧舜也桀蹠之
不为尧舜也习也颜何为而夭命也夫孰谓老彭而寿
于回也周公达而吾仲尼穷且厄也盖十一国无煖席
焉其不得开明堂制礼乐而为东周也运也惟易地则
皆然原宪衣敝履穿不羞于结驷曾子易衣而出而曰
晋楚之富吾何慊乎哉北宫子短褐有狐貉之温菽粟
有膏梁之味其寤也其能自信也又乌乎有智愚得失
具茨集 文集卷二 第 11a 页 WYG1277-0759c.png
也何则贫富时也是故我与人人与我一也夫惟圣人
能通之以神胡越之人其俗悬异或累数译而通焉然
而其生同声也其天本然也而况乎非胡越者耶惟物
则亦有然者也靡草之生也其长不踰尺寸其根茎不
能任风其萎也不越时焉而欲以较寿于冥灵其然与
其未然与吾谓此亦一荣悴也而彼亦一荣悴也鲲之
游于天池运以几千里彼其视吞舟之鱼犹醯鸡蠛蠓
而况于鲵鲕哉然其自得于水也一也蜩也学鸠也其
具茨集 文集卷二 第 11b 页 WYG1277-0759d.png
不能抟扶摇而上也而奚以笑鹏也非昧于小大之分
也其自适亦一也是故得其介者或且为龟龙或且为
鱼鳖得其毛者或且为麟虞或且为狙猱子又独不观
夫鹪鹩乎其雏之化也为雕桑虫七日而成蜾裸物化
无常皆天地之神也夫子曰一以贯之一者神也惟是
故能尽其性亦能尽人物之性圣之事也得天地之神
以尽人物之性盖至吾夫子而后谓之善齐物也后之
未至吾夫子一贯之妙而曰齐物齐物云者妄也噫妄
具茨集 文集卷二 第 12a 页 WYG1277-0760a.png
也久矣
  洒扫应对是其然论
夫道器一致也本末一理也知乎此者斯可与语学可
与语学斯可与语教矣何则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
者谓之器道其精器其粗道其本器其末也语道而遗
器则其道也为虚无语器而遗道则其器也为糟粕为
煨烬虚无者往而不返糟粕煨烬者物而不化是故道
器相离而本末交丧以是而为学君子弗由也而况于
具茨集 文集卷二 第 12b 页 WYG1277-0760b.png
为教乎君子弗忍也今夫太极之理流行于天地之间
虽无往不在然而非茫然无所归着也盖即夫形器之
粗而斯理寓矣故非道无以成器非器无以见道自天
下而言则自一物以至万物皆器也自吾一人而言则
自一事以至万事亦皆器也而道实行乎其中矣故羽
毛鳞介不可以为物之细耳目鼻口不可以为形之粗
而洒扫应对不可以为事之末也是盖器必有道物必
有则事必有理而末必有本故因人以之天即下以求
具茨集 文集卷二 第 13a 页 WYG1277-0760c.png
上此学之方也教之术也夫子曰下学而上达不其然
乎自圣学不明而异端者流始有生之谓性之说夫以
生为性是犹以洒扫应对为道也故先儒辞而辟之曰
生非性生之理是性然则洒扫应对非道也其所以然
者道也因其然以求其所以然道远乎哉而世之溺于
高沦于静者又或离形去智为虚无寂灭之说夫离形
去智是舍洒扫应对而更求其所谓道语道而遗器者
也其为学者之害庸有既乎呜呼此古今之所以鲜成
具茨集 文集卷二 第 13b 页 WYG1277-0760d.png
材而道之所以不明不行也大抵中人以下多流于愚
不肖之不及而不能缘末以求本中人以上又几于贤
智者之过而不免于务本而遗末奚独一言偃然哉虽
然吾于宋之程氏而有取焉盖昔之论其学者以为尽
性至命必本于孝弟穷神知化由通于礼乐而其所以
教人者亦不出此则此之所论固不可谓之臆说也噫
是有以知道器之一致而本末之一理矣后之有志于
学者请以程氏为法
具茨集 文集卷二 第 14a 页 WYG1277-0761a.png
  安国家之道先戒为宝论
论曰善治者必有以识天下之势而预为之所天下之
势其安危理乱不能卒易而其几未尝不先动焉几之
动也若隐微幽默不可究知而其实著于朝廷昭彻于
上下之耳目其初似非智者所能逆睹而及其成也虽
愚者犹知忧之其原若未足以妨政败纪可指摘瑕垢
而其祸常至于倾荡溃裂不复可支持收拾者是孰为
之而孰任之也彼其君臣上下恬然熙然诚以为治且
具茨集 文集卷二 第 14b 页 WYG1277-0761b.png
安矣而一二有识之士独惕然有危乱之忧或昌言以
明之坐循其故而不为之所以驯至于不可救者以在
于不先戒而已故曰安国家之道先戒为宝书曰惟事
事乃其有备有备无患戒也在易泰之上六城复于隍
至否之九五则曰其亡其亡系于苞桑圣人亦知夫泰
之不可常否而休之者之存乎人也使当泰之上六而
以系桑终焉则复隍之虞亦可无尔矣古之君臣虽至
安极治而其心常兢兢焉不能安于民上是故戒之克
具茨集 文集卷二 第 15a 页 WYG1277-0761c.png
艰惧其逸而淫也戒之以朽索之驭图怨于不见也戒
之以慎终惟始惧其自满而自用也戒之以彻彼桑土
惧其民之侮予也夫以数君之明且圣也其民之协和
也其治之不疚也而犹若是云者何哉明君有未然之
防故几未动而预为之所庸主反之至于势已无可奈
何而犹不知所以善其后也且夫玩政靡俗有危之徵
无危之形财匮民离无乱之迹有乱之萌察其微消其
萌危乱远矣昔者尝怪七国外戚之于汉夷狄之于晋
具茨集 文集卷二 第 15b 页 WYG1277-0761d.png
其始皆与相安夷然易之不数十年而社稷为虚至庙
祀播迁生民无息戈之期此其几皆有所先动而莫为
之所亦犹桓侯抱将死之症而至于痛觉而后求治之
此越人之所畏而却走也向使汉晋之君能逆见其几
而戒之于孽芽微弱之时今虽以安存可耳即贾生刘
向之言不足施而江统之论安所售效哉故善医不疗
于己病而善治不救于己乱其识虑明而备先具也故
曰安国家之道先戒为宝吴起以对武侯起诚知言今
具茨集 文集卷二 第 16a 页 WYG1277-0762a.png
夫千金之子欲保其家其心必常朝夕而思之兢忧祗
惕远求过举而后能庇其族姓以传子孙况乎以一国
之重天下之大顾可以易而忘其戒哉故夫审德正学
以远邪也遏欲慎动以顺时也约已惠穷以和众也勤
志敬终以先物也选贤黜佞以明任也容直广问以尽
下也经远饬纪以察变也夫如是故法立而不犯政成
而不易修之朝廷而可以定百辟宜民人推之天下后
世而可保宗社利后嗣盖其所以忧勤祗惧无敢少自
具茨集 文集卷二 第 16b 页 WYG1277-0762b.png
暇逸焉者正所以暇逸之原而善后之术也故早办而
前虑虽有外患弗能危之矣深谋而慎防虽有小人弗
能乱之矣抑起之言盖得之于兵夫兵见可而知难其
号令赏罚趍舍进退皆预有定画故战胜攻克而人不
敢窥者戒之于先也使以怠志疑玩而忘备则其军乃
可袭而虏而犹欲以战胜克获其不然必矣呜呼庸人
徇意于目前而兵家制胜于未战此骄将之所以多偾
师而佚君之所以鲜理国也善治者亦审其几而已贾
具茨集 文集卷二 第 17a 页 WYG1277-0762c.png
生尝有取于夷吾之言曰四维不张国乃灭亡而曰使
管子而愚人也则可管子而少知事体则是岂可不为
寒心哉予于起之言亦云
  有文事者必有武备论
治天下有二道交废者亡偏用者乱是故圣王务兼修
焉二者何也曰文也曰武也斯二者其为术异其为用
悖疑不免于举一废一焉者而君子又何以两重为也
噫孰知文所以饰武也武所以卫文也世亦尝有舍一
具茨集 文集卷二 第 17b 页 WYG1277-0762d.png
而言治者乎周语有之武不可黩文不可匿黩武无烈
匿文不昭故善治者恒蓄武而昭文焉蓄武所以威也
昭文所以化也威以张之化以翼之民是以无远志且
无偷心焉三代之兴率是道也末世闇于天下之大势
于是有任刑争而忘德义者固未尝不因是以徼乱然
一于文而武略之弗竞焉斯亦何以威天下而消其非
望哉夫蓄以懿文德萃以除戎器戒不虞师以容民畜
众是易道也传曰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谁能
具茨集 文集卷二 第 18a 页 WYG1277-0763a.png
去兵兵也者所以威不轨而昭文德也若是则文非武
弗昭故曰教笞不可废于家刑罚不可捐于国征伐不
可偃于天下用之有巧拙行之有顺逆耳必曰是为逆
德为凶器而少安粗治则遂耻以是出口斯其有不阶
厉而养戎也耶今夫虎豹之在山非不蔚然文也无爪
牙之利则犬羊能侮之有国而不知武其诸虎豹而无
爪牙者耳人之侮之有不万倍者乎昔者尝读周礼以
成王之贤周公之圣继文武之后盛治之朝其所经纬
具茨集 文集卷二 第 18b 页 WYG1277-0763b.png
自方位国野之大以及于社稷宗庙朝廷宫寝之规自
治教礼政刑事之官以及于参伍敦辅陪台之役自圭
冕舆服之重以及于米盐酒醯㡛栉之微莫不秩然有
法粲然可观斯亦可谓文之至焉者矣而司马所掌以
统六师而平邦国者亦曷尝不备哉有九伐之法有四
时之教有军旅之式有伍两卒旅军师之制五礼有军
六卿皆将斯亦可谓能知防矣夫是以成王为令主而
周公为贤相乃知文非末德由武而昭武非不祥由文
具茨集 文集卷二 第 19a 页 WYG1277-0763c.png
以济不然则弗戢固足以自焚而忘备以启戎要亦未
可以为善守邦也夫以雍容礼乐非不优于坐作进退
击刺之为矛铤戈矢较之簠簋俎豆之器非不若尔殊
也然徒焕然饰乎其外而其中弛败委懦则君子且以
为能国乎哉譬之富人之子袭遗业抱千金之资日夜
扰扰焉思所以华其居美其服御舆马以周旋于礼仪
制度之间而恶其垣墙弛其捍陬适足以为盗之招耳
故曰有文事者必有武备此夫子之言也夹谷之会微
具茨集 文集卷二 第 19b 页 WYG1277-0763d.png
吾夫子鲁且藩于齐矣又安能使之章章而归侵疆也
哉故愚尝谓有文事而有武备则以鲁国用而有馀有
文事而无武备则以天下用而不足谨论
  民心悦而天意得论
善事天者不求诸天而求诸民不求诸民而求诸已如
是而已盖所谓不求诸天者非以天为不足畏也所谓
不求诸民者亦非以民为不足恤也民之休戚天之喜
怒关焉而人君一身又民之所系以为休戚焉者此其
具茨集 文集卷二 第 20a 页 WYG1277-0764a.png
几之相通理之相感捷若影响验若符契固未有外民
以求天而可以得天之意者也亦未有外身以求民而
可以得民之心者也善事天者亦当知所务矣然世之
论者类以为天若是其尊也民若是其卑且贱也君见
子于天而民又见子于君者也若是则天之与民固邈
然其不相及而人君者固天下一人而已何必区区焉
以卑且贱者之悦为哉噫亦弗思之甚也已昔之善论
天者吾闻之矣书曰天聪明自我民聪明天明畏自我
具茨集 文集卷二 第 20b 页 WYG1277-0764b.png
民明畏又曰天视听自我民视听言乎其体之一也又
曰民之所欲天必从之言乎其情之通也传曰天生民
而立之君使司牧之勿使失性言乎其爱之至也夫以
其体之一情之通爱之至若是而敢以一人肆于民上
以纵其淫其为弗克若天亦甚矣古之圣君虽其平居
无事之时而其所以恤民以尽事天之诚者亦不敢少
自怠焉钦若以分命非以备官也平章协和尧之所以
事天者诚矣时几以作歌非以尚词也好生之德舜之
具茨集 文集卷二 第 21a 页 WYG1277-0764c.png
所以事天者诚矣克谨以明训非以诬后也利用厚生
禹之所以事天者诚矣小心以昭事非以徼福也惠鲜
怀保文之所以事天者诚矣盖其所以为民者民非吾
民而天之民也而其所以得天者天非吾天而民之天
也当时虽匹夫匹妇之微亦罔不获自尽此其所以克
享天心而唐虞三代之治古今以为不可及耳不然则
其所以为钦若为时几为克谨为昭事者亦不过以崇
虚文修常典而无益于天下而尧舜禹文且无以成其
具茨集 文集卷二 第 21b 页 WYG1277-0764d.png
为尧舜禹文矣而又如天何哉而又如民何哉然而天
有可畏之几而无可畏之迹民有可畏之实而无可畏
之形其理微其情隐彼昏不知且以天为茫茫然耳民
之悦与不悦又何与焉是故有威福自尊晏居高拱而
志不逮下以斯民为甚卑贱而慢易之者其名曰亵天
有怠荒自安政刑俱废视民之休戚若越人视秦人之
肥瘠而忽焉不加喜戚于心者其名曰弃天有好人所
恶恶人所好以自便其一切偏党反侧之私纵欲败度
具茨集 文集卷二 第 22a 页 WYG1277-0765a.png
之为而使民弗克胥匡以生者其名曰逆天夫天之为
天此君人所恃以自立于天下者也而亵之而弃之而
逆之非惟为天之赤子者流离涣散溃裂四出不复可
以收拾而天心亦甚怒矣而又何以有其人民保其社
稷而享其尊荣也哉大抵君之于民不患其无法制维
持之密而患其无孚契交合之情不患其无纲纪振肃
之功而患其无浑沦完固之势盖民心孚则天心亦孚
民志固则天心益固理固然也况夫君之于民其典天
具茨集 文集卷二 第 22b 页 WYG1277-0765b.png
叙也其礼天秩也其讨天讨也其命天命也而惇之而
庸之而命之而讨之凡其所行无一不与天合则亦无
一不与民合而我即天天即我矣而民又何以庸其说
哉信乎善事天者不可不知天之心而尤不可不知民
之心也抑吾又有说焉天之立君固以为民而君之有
臣又所以共天位食天禄以治天民者也则其安民之
责亦均焉而已故君既以恤民之实事其天而臣又以
事天之诚事其君兢兢业业上下交修则庶乎民心常
具茨集 文集卷二 第 23a 页 WYG1277-0765c.png
悦而天意常得矣皋陶曰同寅协恭和衷哉愚敢以是
为事天者告
 议
  黄钟考议
夫礼乐之行于天地久矣由天作者乐也以地制者礼
也立天之道曰阴与阳是故为六律以声之自黄帝迄
夏商周洋洋乎纪法备矣周语曰古之神瞽考中声而
量之以制度律均钟百官轨仪纪之以三平之以六成
具茨集 文集卷二 第 23b 页 WYG1277-0765d.png
于十二天之道也六律之中黄钟为重其犹易之太极
欤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不以黄钟不能成六律语乐
者废而不繇是舍太极以起易也未之或睹焉周以前
尚矣汉承秦后畴人分散独一制氏能明铿锵鼓舞之
节乃遂不能寻绎旧故成一家言余滋隐焉然绍而明
之亦代见其人在汉司马迁班固京房郑康成刘歆魏
杜夔晋荀勖阮咸梁武帝沈重隋郑绎万宝常唐祖孝
孙张文收宋和岘李照阮逸胡瑗司马光范镇尤班班
具茨集 文集卷二 第 24a 页 WYG1277-0766a.png
焉迁之说具在律书亦多所牴牾如黄钟九寸盖以九
分为寸也以九分为寸约之当得八寸十分一而乃谓
之七分一又如钟丑三分之下有二其实位生之法而
妄论馀分此皆有不可晓者夫以汉兴近古甚迁又世
家太史其失尚尔即诸子何足道哉固志与迁相出入
其不同者迁之律至蕤宾重上生而固则以次下生兹
其略也房六十律相生之法学于焦延寿其谓十二律
之变至于六十犹八卦之变至于六十四也宓羲作易
具茨集 文集卷二 第 24b 页 WYG1277-0766b.png
纪阳气之初以为律法建日冬至之声以黄钟为宫太
蔟为商姑洗为角林钟为徵南吕为羽应钟为变宫蕤
宾为变徵此声气之元五音之正也庶几哉其知本矣
康成说在礼疏歆当莽朝总领条奏其法一曰备数二
和声三审度四嘉量五权衡然未有不根本于黄钟者
奚独迁固然哉夔精妙绝人勖咸足称神解因律调声
未闻舍法梁隋之间仅得一万宝常而夺于浮议竟沮
焉大扺律有正声有子声有五声有七声用正声者迁
具茨集 文集卷二 第 25a 页 WYG1277-0766c.png
固也房也沈重也如康成如绎如孝孙则皆兼用子声
者也又如迁之书固之志康成之什礼皆用五声若房
之六十律而重广之为三百六十律绎与孝孙之八十
四调而宝常广之为百四十四律皆用七声矣此亦正
犹连山首艮归藏首坤周易首乾虽作用不同然其始
于太极则一而已至于累黍之法则黍之员长大小既
系于地之肥硗岁有丰俭而纵用横用复多异说于是
有更用粟者矣有用禾抄者矣有用蚕丝马尾者矣又
具茨集 文集卷二 第 25b 页 WYG1277-0766d.png
有欲用人指者矣每一议律辄盈廷焉此岂直君实景
仁然哉愚窃以为律以和声声以达气气和则声和声
和则乐和故曰乐非声音之谓也有无声之乐矣所谓
无声之乐果何物哉求诸吾心而已大禹声为律身为
度史之所记不可诬也抑尝闻晋人有言丝不如竹竹
不如肉夫亦近取诸身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且古之
时律法具存此其音宜皆直廉和柔发散啴缓而粗厉
噍杀已存乎所感之殊若是乎不可专任也今夫郑卫
具茨集 文集卷二 第 26a 页 WYG1277-0767a.png
之音非不荡然淫矣夫独与韶武异律哉故至治之世
和气四达则虽操篑桴击土鼓斯亦有至乐焉不然而
徒典以后夔审以师旷称以季札钟鼓管磬羽籥干戚
亦不过为虚器而已又奚暇黄钟之求也昔者尝怪司
马氏之作律书也乃不言律而言兵不言用兵而独于
汉文偃兵息民之事切切焉者此其故何也伤和致沴
莫毒于兵兵莫惨于志汉文知乐之本矣乃率委之未
遑良可惜哉要之和气无所不在一政未纯一民不获
具茨集 文集卷二 第 26b 页 WYG1277-0767b.png
其所皆兵之类而乐之贼也
  重守令议
仕者重内轻外所从来久远予观今为守令者一得命
或相顾失色若被斥谪然者此何故哉夫今世之出为
守若令者其途不一然予尝观诸守矣秩大夫食禄四
品其大府率统邑数十绵亘几千里其所奉侍出入赫
然若一大国君又尝观诸令矣应列星宰百里其大者
又或倍地六七拟诸古次小国咸过之昌黎子所谓乐
具茨集 文集卷二 第 27a 页 WYG1277-0767c.png
乎心则一境之人喜不乐乎心则一境之人惧者予诚
见其然也此犹可以为轻耶今世守令其奏绩最者往
往擢之藩臬擢之台谏又或擢之郎署非贪残大故不
道辄不轻黜责多俟满考或廉谨无他才者亦往往循
资致大官若是又不可谓之轻也议者见今世出为守
令者或无所顾藉辄疑朝廷待之甚轻殆未然也夫无
所顾藉之人岂以官之内外轻重易行哉无所适而可
也诸与比郡若县者见其以不韪去遂相观望窃叹谓
具茨集 文集卷二 第 27b 页 WYG1277-0767d.png
所处地使然又县统之州若府州若府又统之藩臬又
皆有监司焉其所施设或相掣肘至于奔走承望颜色
尤不能下意此尤非也孔子为委吏乘田亦罔不供其
职而其与上大夫言必訚訚如固上下之体然耳士之
所以自重要自有道岂直以是相荣辱哉且自一命而
上何非君臣食其禄而任其事期不负吾天子而已内
外又奚问焉予又见今世守宰数易才与不才皆不得
久于其任而士之轻视州县者亦每以迁擢久近为荣
具茨集 文集卷二 第 28a 页 WYG1277-0768a.png
辱此又何哉夫人才各有所宜黄霸治郡有能名而不
可为宰相庞士元蒋琬皆非百里才然则国家宜择长
于治民者为守令而复使久于其任焉则政定而民安
之或增秩赐之金此奚不可者然而人情未必不益轻
视州县也于乎是可怪已官之轻重以其人不以内外
不以大小至迟速尤弗论也吾读汉史列传见龚黄卓
鲁盖章章焉此皆州县吏耳当时近侍之臣从未央侍
承明终身出入天子左右者知几何人今无得而称焉
具茨集 文集卷二 第 28b 页 WYG1277-0768b.png
矣故愚尝疑守令之任朝廷未尝不重而人多失之自
轻今欲更求所以重之吾无说也特明其重以为司民
者告焉
  防边议
天下犹一身也以朝廷为心以中国为腹以边鄙为四
肢而必以纪纲为脉以百姓为元气元气充而脉不病
则心腹安心腹安则虽有四肢之疾而无足忧者其本
固也夫苟心腹之间蛊蚀浸淫日以深锢攻之不可药
具茨集 文集卷二 第 29a 页 WYG1277-0768c.png
之不及则其形色动静虽不改其常然越人仓公固有
望而惊焉者矣故善理身者先腹心善治天下者先朝
廷其理不可易也夫自有中国而有夷狄既已久矣然
而三代以上其备疏而害浅秦汉以下其备益密而为
害益深何哉盖非无弘议硕画之臣固守善攻之将也
又非无兵食调发之宜绥和制驭之略也而边境之患
日日以甚者三代以上备在内而秦汉以下备在外也
夫古者天子有道守在四夷后世德既下衰则夷貊起
具茨集 文集卷二 第 29b 页 WYG1277-0768d.png
于左右而羌胡载道矣况其在殊方万里之外者哉数
千百年得失一致大抵祸莫憯于喜功衅莫深于玩寇
忧莫甚于内弱昔者武帝之世于汉为盛然不能守文
景之恭俭而欲掩迹唐虞立威海内卒袭亡秦之轨焉
此喜功之过也唐之治盛于明皇然而沉香之亭梨园
之乐方肆志晏安而胡雏间发再致播迁此玩寇之患
也宋之神宗治亦善矣然而新法之行卒为大臣所误
使海内萧条生民疲敝而靖康之祸实由以基此内弱
具茨集 文集卷二 第 30a 页 WYG1277-0769a.png
之弊也使三君能即而反之正其纪纲养其百姓树本
强而保内固虽有夷狄夫何能为辟之人身若蚊虻噆
肤手足生疥癣曾何足为一日之戾也夫以内之弗图
而求诸外其备既已疏矣而其所以为外之备者又未
善也秦汉而下戎车待游车之裂戎士待陈妾之馀宫
室苑囿日侈而屯田荒芜宠倖之赏赉不知纪极而边
氓有寒饥者如是而欲恃以防边不可也尺籍伍符动
相掣肘文吏守法司农守钱谷使将不得行其便宜士
具茨集 文集卷二 第 30b 页 WYG1277-0769b.png
不乐为之用如是而欲恃以防边不可也骤迁数代视
帅府犹传舍然故情志不通而兵将不相习如苏子所
谓易器而操之欲恃以防边不可也承平之时将家子
多纨裤膏粱或贪淫残刻失士卒心而犹欲恃以防边
不可也诗书礼乐之教不行而粗悍蜂暴不明于君臣
之义往往至于戕贼主帅拥兵专镇而乃欲恃以防边
不可也主帅慑于祸变遂姑息以苟安而恩威并废士
卒益骄稍不惬则圜视而起矣欲恃以防边不可也临
具茨集 文集卷二 第 31a 页 WYG1277-0769c.png
敌用众功罪不白败军者不必诛而斩首虏者不必赏
或数战而不得一命欲恃以防边不可也故备诸外者
犹得下策备而失其所以为备则无策矣朱子所谓其
备不在边境而在朝廷者信乎万世边防之要术也若
夫夷狄之出没山川之险易与夫攻守之利害用兵之奇
正则有古今异宜而顷刻异变者不可以逆决焉谨议
  足食足兵议
尝谓唐虞三代之初君臣拱手以议天下之事而兵食
具茨集 文集卷二 第 31b 页 WYG1277-0769d.png
常有馀后世遑遑然日夕而图之而犹病其不足者何
也先王之时居则为比闾族党之民出则有伍两卒旅
军师之役无事则茅蒲袯襫耒耜而田有事则荷戈赢
粮而趋行阵其所以为糇糗刍藁之资者即其稼穑仓
箱之所入是古之兵食合于一而后世始分而二之也
然以食养兵斯亦古今理势之所必至而今日之所以
甚不足者则亦有由然也夫天下之事求而益之不若
去其害变而通之必先顺其宜今者食不足则无以养
具茨集 文集卷二 第 32a 页 WYG1277-0770a.png
兵兵不足则无以守国二者其弊正等而实相因顾所
以去其害而顺其宜者何如耳是故足食之要六而足
兵之要四所谓六者何也曰啬用经入禁奢抑末去冗
备豫先王自其宫室舆服器用以至于嫔御囿游赏赉
之费莫不有度啬其用也今得无有稍过其制而未之
节者乎古者量入为出以年之上下制国用故岁凶则
有彻膳弛兵之典焉经其入也今得无有时诎举赢而
出倍其入者乎先王自君大夫以至于士庶人皆有品
具茨集 文集卷二 第 32b 页 WYG1277-0770b.png
节禁其奢也今得无有富民帝服市儿鼎食而未之禁
者乎古者士出于农而工商不敢与齿抑其末也故倡
优绌可以卜楚之强绛商韦藩木楗可以观晋之俗今
得无有兼并之徒行贩坐贾囊金窖粟专利以病民者
乎先王虽宁人浮于食而内无倖位外无游民去其冗
也今得无有阘茸盗禄末作耗饩异端蠹业农之家一
而资焉之家十乎古者有百亩之恒产而又有三年之
蓄故虽有水旱凶荒而民无菜色备之豫也今得无有
具茨集 文集卷二 第 33a 页 WYG1277-0770c.png
随取随用救急目前荒政无素讲义仓无宿储而无可
以待不虞者乎六者弗图而求以足食不可也所谓四
者何也曰时练养力备要择帅夫兵多不精则徒耗大
农之入而不可以应敌今必于振旅茇舍治兵大阅之
法坐作进退击刺之方以至于旗物号名鼓铎镯铙之
节务为简练而不视为虚文或如周官大司马四时之
教天子再临以课其实可乎兵之离为六七自宋之孙
洙已论其弊何则给战斗者兵也游徼者兵也漕挽者
具茨集 文集卷二 第 33b 页 WYG1277-0770d.png
兵也服工役者兵也羸老而坐食者兵也占于将校之
驱役者兵也今必案籍而收之使操备之外不与泛役
弓矢戈铤之馀不手他器得以蓄其气而专其力可乎
夫古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备寡而所制广者先其
要也今或舍近而勤远卒散而卫分畿辅之重老弱备
数要害之地队伍弛缺请一汰其冗而致其精扼其吭
而以为守可乎夫兵犹材也爱养之则滋故古之将莫
不视卒如婴儿爱子今之任阃外者率多丰取刻与浚
具茨集 文集卷二 第 34a 页 WYG1277-0771a.png
士以生故有逃溃死亡之患今必择人而命之使士皆
得所而乐为之用可乎是四者皆所以足兵也虽然是
皆不过去其害而已非求而益之也不过顺其宜而已
非务变而更张也至于得人之说则尤为二者之要而
有不待言者焉谨议
  阜财议
唐虞之时其所以制财用者无出入之经无多寡之制
无会计之烦无设官分职之扰宜若不足而上下之用
具茨集 文集卷二 第 34b 页 WYG1277-0771b.png
常裕然有馀自则壤之赋成于夏什一之助行于殷而
司徒之官详于周其田赋则有上中下之等焉其用则
有八政而叙则有九功焉其任民而敛之以均用则有
九职九赋九贡九式之法焉其官则有大小司徒与其
属焉此皆先王所以裕邦国而丰民人者也后世循之
宜无有不足者顾往往废而弗繇务为毒敛苛取以至
于瘠民而蠡国何也唐虞之君其心无一日而不在民
亦无一念而非民也方其鼓琴弦歌斯亦怡情和志以
具茨集 文集卷二 第 35a 页 WYG1277-0771c.png
自乐其万几之馀閒而已而其歌犹曰南风之时兮可
以阜吾民之财兮推此则舜之心何心也其精神志意
抑亦足以养和而召顺矣则夫德惟善政之云禹之所
以为告者犹赘词也后世淫侈辟王念不在民而惟欲
之从国已空而费益滋民就穷而敛益急若是则虽取
禹贡周官之法而尽布之亦祇足以橐奸而文奢耳况
又并其法而荡然矣乎于乎天之爱民甚矣使一人肆
于民上以纵其淫非天之意也故夫有志于阜财者当
具茨集 文集卷二 第 35b 页 WYG1277-0771d.png
奈何亦曰以舜之心而行禹贡周官之法度
  拟处辽东乱卒议
惟嘉靖乙未春辽阳士卒相与辱主帅困守臣干我国
家之纪惟时有位于朝者莫不相为愤疾议所以区处
之宜或者谓天下之患多起于因循往者大同之变甫
就宁殄蠢兹辽卒乃复为尔不大㨵艾如苗媷而发栉
之不独民慢其政惧且生戎心其渐不可长又或以为
天下之事多因于激激则乱由是生今大同虽已无事
具茨集 文集卷二 第 36a 页 WYG1277-0772a.png
然当再乱之后知负罪国家深重恐恐然惟惧其不终
勚也兵兴则疑疑则将更有他志是合东北之民而驱
之乱耳愚尝参稽众议详求厥中窃以为由前所言得
其势由后所言得其理夫仁义不同用而相资威惠不
共术而交济为今日计谓宜严王诛以正其罪诚诏令
以解其惑然后择将帅以安其心夫以天子所使以镇
一方而卒伍乃得加之困辱焉此何以令天下其不可
赦明甚然歼厥渠魁胁从罔治古圣王所以待盗贼之
具茨集 文集卷二 第 36b 页 WYG1277-0772b.png
法类如此今名虽为反而未闻其肆然劫府库掠州县
则其意可知矣要之首乱者不过数十凶人馀亦多一
时诖误不然亦何肯轻以父母妻子所仰赖而遽委之
于盗贼也哉故今日诛讨之法不可不严然宜简兵蒐
乘鼓行而东至则谨戢士卒勿轻动以观其所应若果
缚送首谋开门迎师则遂可释其馀弗治要不可生事
贪功以重为吾民涂炭也所谓诚诏令以解其惑者兵
出之始宜遂宣之播告谕以朝廷待士卒甚厚如向者
具茨集 文集卷二 第 37a 页 WYG1277-0772c.png
大同之变诛止首恶卒与惟新乃今得复相休以生相
縻以宁不失为良百姓者朝廷之赐其取多矣而弗闻
乎如此则既足以招徕于彼而又足以安反侧于此此
岂止来山东扶杖之观而动淄青投戈之顾哉然人情
图迩而忘远事平之后往往又抚御非人或忿其前日
之桀骜则过为严促或畏如前日之致乱则安于委靡
故又必得人而任之宽之而非纵威之而非苛其才德
闻望又素足以服边人之心而逆折其气然后可以久
具茨集 文集卷二 第 37b 页 WYG1277-0772d.png
安而无患昔者尝怪韩魏公镇陜卒有诉米陈下不中
支者公斩其首数十辈而定自今观之似亦太暴而公
行之卒以无事则其所以服之者固有素矣张忠定知
益州适乱定之后一日出郊卒忽群呼万岁公亦下马
三呼其应变之略虽魏公亦以为不能及故夫有魏公
之素而复济之以忠定之略亦何患乎边之不安而今
或有斯人焉未可知也亦试求之而已故愚特以择将
帅为今日之要云
具茨集 文集卷二 第 38a 页 WYG1277-0773a.png
 
 
 
 
 
 
 
 
具茨集 文集卷二 第 38b 页 WYG1277-0773b.png
 
 
 
 
 
 
 
 具茨文集卷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