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四十八
卷四十八 第 1a 页 WYG1197-049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吴文正集卷四十八
             元 吴澄 撰
  记
   紫霄观记
至治元年十月甲子紫霄观道士张惟善来言紫霄观
在南丰之西南八十里岩洞之胜世之稀有而远于通
都要途故搜奇探幽之士鲜或至者惟遁身绝俗之人
卷四十八 第 1b 页 WYG1197-0494b.png
保神炼气栖息其间而亦昧昧鲜有闻也其入山之径
石岩削立中凿石磴百馀级至梯云洞洞之上右一径
入华阳洞正路逶迤而升又石磴七十馀级而后至观
门立正殿以礼天神屋三分之二居岩下其前宇飘雨
所及乃覆以瓦正殿之左为屋以礼玄武神右为屋以
处道流其前为法堂又前为藏室藏室与观门相直正
殿之后石窦中有蜕骨色如金长八尺许又上小岩中
有仙床又上一岩形如瓮盎名曰经洞观之左有挂冠
卷四十八 第 2a 页 WYG1197-0494c.png
石赤松岩及蛟湖金坑之属观之右有丹井四时不竭
由丹井入中岩有张丹霞读书山房中岩而上至山顶
为上岩有浮丘祠祠下有小岩曰妙仙洞踞高望远军
峰卓然诸山耸秀盱水如带萦纡横陈军峰之下水流
小涧绕观之前如线通于山石之间五七里内凡九曲
出双莲桥合于大溪观之后方峰如屏观之前一山名
香炉峰前后左右小岩洞不可胜数观肇自唐开元名
妙仙观五代时颓废宋大中祥符道士王士良重兴之
卷四十八 第 2b 页 WYG1197-0494d.png
治平初改今名额淳熙间道士吴源清知书能诗锡号
善远大师赐紫一新殿堂今百馀年惟善忝主此山大
德丁未善士施财修葺其旧惟善已纪其岁月于石延
祐丁巳又以善士施财创建经藏正月兴役九月毕工
十有一月开藏运动施者王子茂陈哲谌楫暨远近诸
善士王应祥承父之志竟所未竟惟善昔年游江右江
左自两淮荆襄至武当而还今老于山中矣蕲一言以
传久远可乎予闻其言泠然有御风之想欲飞至其所
卷四十八 第 3a 页 WYG1197-0495a.png
一观幽奇而不可得惟善通儒家道家书朴素而不俚
逍遥而不危方外畸人也以此地宜有此人非此人不
足以宅此幽奇也予既以未获至为欠则笔其所诵授
之以达予意于山灵尚期他日往游而赋咏焉
   西阳宫记
文章之传世虽圣贤之馀事然其盛衰绝续之际实关
系乎天地之气运周秦以前尚矣先汉贾马二子以来八
百馀年而后唐有韩子唐韩子以来二百馀年而后宋有
卷四十八 第 3b 页 WYG1197-0495b.png
欧阳子天之生斯人也固不数也是以百世之下万口
一辞称为文章之宗工尊其文则敬其人尊其人则敬
其亲苟敬其亲也则其敬无乎不在而况其坟墓所在
乎此予所以不能已于西阳宫之记也西阳宫者何欧
阳子之亲之坟墓所托也昔韩子三岁而孤先世坟墓
在河阳时或往省欧阳子四岁而孤二亲俱葬吉永丰
之泷冈终身不能一至盖其考崇公官于绵而生子官
于泰而遽终妣越国太夫人郑氏以其子依叔父随州
卷四十八 第 4a 页 WYG1197-0495c.png
推官越一年崇公归葬于吉葬后还随欧阳子年二十
预随州贡年二十四登进士科历事多在江北及留中
朝年四十六而太夫人丧次年归附崇公之兆葬后还
颍崇公之葬距越国之葬踰四十年越国之葬距文忠
之薨又二十六年六十年间欲如韩子之一省坟墓而
不可得其坟墓之托幸有西阳宫焉宫在永丰沙溪镇
之南旧名西阳观莫详何代肇创宋至和乙未道士彭
世昌起废掘地得钟识云贞观三年己丑西阳观钟崇
卷四十八 第 4b 页 WYG1197-0495d.png
公讳观声异而字同乃请于朝改观为宫宫之后有祠
堂合祠崇公父子阡表世次二碑竖于一亭中间祠堂
敝里人陈氏新之淳熙丙午诚斋杨先生为之记其堂
后复敝陈氏子孙重葺咸淳丙寅巽斋欧阳先生为之
记莆阳方侯崧卿守吉出钱十万命邑尉陈元勋修筑
泷冈阡之门与墙绍熙辛亥艮斋谢先生记其事尤该备
独西阳无片文可稽祠堂初记丙午至今一百四十四
年矣祠堂续记丙寅至今亦且六十四年矣而宫之道
卷四十八 第 5a 页 WYG1197-0496a.png
士鞠文质始遣其徒萧民瞻来请记建宫本末民瞻之
言曰宫面山枕溪供抱明秀金华桃源翼其左龙图凤冈
峙其右地之广袤六亩而缩礼神安葬室屋俱完宋南
渡后道士赐紫者四刘师禹陈宗益彭宗彦曾若拙也
田之岁入米以斗计三百而赢则宫之可藉以永久宜
也而予窃有慨焉常闻诸礼士去国止之者曰奈何去
坟墓也子路去鲁颜子俾之哭墓而后行然则古人未
尝不以不得守其坟墓为戚也而唐宋二大文人栖栖
卷四十八 第 5b 页 WYG1197-0496b.png
无所于归末年就京就颍而家悉不得归近坟墓岂其心
之所乐哉今泷冈之阡岁时展省如其子孙者西阳宫
道士也据礼之常揆义之正虽若可慊倘非欧阳子之
文上配韩子如丽天之星斗光于下土与天无极人之
尊仰推之以爱敬其亲者亦将与天而无极则亦何以
能使其亲之得此于人哉夫能使其亲之得此于人也
其不谓之孝子哉夫得谓之孝子也而但谓欧阳子为
文人可乎哉噫此予所以不能己于西阳宫之记也
卷四十八 第 6a 页 WYG1197-0496c.png
   仙岩元禧观记
信之山水固奇秀而龙虎山都其最山之西十馀里厓
石嵌嵁下瞰溪津洞穴百数有名者二十四号为仙岩
地势险绝人迹不到阳显阴幽若或宅于其间龙虎胜
境寄身老子法者宫之逮及国朝盛极甲天下一本三
十六支冠褐千馀其崇隆丰厚位望侪于亲臣资用儗
于封君前代所未尝有盖其地气之积郁发达而然开
府大宗师以龙虎道士际遇世祖皇帝依日月光历事
卷四十八 第 6b 页 WYG1197-0496d.png
五朝眷渥如一嗣其统于神奇者若而人演其𣲖于故
山者若而人分设宫观布列朔南郡县者不可胜计至
若仙岩之卓诡殊特自应乘其旺气而开府之徒孙张
师嗣房始建观于岩之阴面玉屏钵盂天马诸山名元
禧观师恢廓慷慨刚直自立人有过辄面折人有急周
之无吝情好读书能吟诗每谓富贵浮云死生夜旦尔
倘不闻道如未出世择地营搆俾其徒安内养忘外想
蕲守清虚谦让之教前传后续永不失坠也尝从开府
卷四十八 第 7a 页 WYG1197-0497a.png
入觐仁宗皇帝制授体道通玄渊静法师主潭州路岳
麓宫乃以元禧观事属其徒何斯可致和元年制授斯
可明素通玄隆道法师主仙岩元禧观何之诸孙薛玄羲
具建观始末薛之诸孙曾吾省诣予求文载诸石羲曰
元禧观延祐三年丙辰肇建六月己未落成殿名宗元
钟楼鼓楼翼于左右堂名玄范东西二厢曰楚樵曰爱
梅东西二馆曰清真曰宝玄外设听事之所其二庑曰
兴仁曰集义中门扁曰渔樵真隐一池前泓曰环翠池
卷四十八 第 7b 页 WYG1197-0497b.png
一涧横绕桥以便往来曰通德桥观之后有闲机洞有
芳润圃有玉泉井茂林修竹名花异果罗簇葱茜买田
若干亩以饭众经画四五年而功大集泰定三年丙寅
张师化去何师克绍先志凡营搆未备者一一修完观
之阳诸岩崭峭或唅呀而中空或瑰玮而外见川流中
贯风帆上下探僻搜怪者时时而至昔陆文安公偕文
学士七十八人游览留其名氏今元禧之建可无记乎
愿得一言与文安之记并刻以志后观予夙闻仙岩之
卷四十八 第 8a 页 WYG1197-0497c.png
名而足不一履未由模写其态状之彷佛因嘅龙虎上
清关系地势然亦有天焉亦有人焉天运将昌其教而
教门之继继承承莫非人才之杰人才之杰有以当地
气之灵地气之灵有以符天运之昌天地与人三者合
一龙虎上清之极盛于今也岂偶然哉仙岩之元禧则
杰才之衍灵气之波昌运之潴也
   清溪道院记
希夷处士名允字从道氏老子之氏年未六十须髯皓
卷四十八 第 8b 页 WYG1197-0497d.png
然貌老子之貌不求身显不与时竞随俗浮沉隐遁于
市行老子之行也察其心若混兮其无物观其迹若冲
兮其不盈又将道老子之道者焉其先河壮曲阳人也
少负豪气常登恒山瞻海曰意欲挟百岳而跨东溟腾
九霄而隘六合也其后涉大江而南游望龙蟠之阜瞰
虎踞之城喟然叹曰此偏方也形势乃有类京洛者乎
遂留居而不去尤爱清溪之浮涵莹彻买地数亩搆室
数楹前俯清溪而中以祠老子扁曰清溪道院泰定乙
卷四十八 第 9a 页 WYG1197-0498a.png
丑冬予过金陵谒予文记之予谓今之处士殆非昔之
处士也不然何以有是祠玄之又玄必有悠然默契者
矣方将和其光方将袭其名方将如良贾之深藏不示
人以可见天下不出户而遍天道不窥牖而知乾坤一
萍也人间外世奚啻尘垢糠秕曾是足以滓吾哉且处
士也老子也二欤一欤其氏同也其猊似也其行可几
及也何独于道而犹难之老子固言其道之易知易行
而叹人之莫知莫行也小则私一已而葆真大则公一
卷四十八 第 9b 页 WYG1197-0498b.png
世而还浮存乎其人而已如志之果在于斯道乎予有
道德经注二卷可以实藏室之藏而亦焉用予之文为
   大瀛海道院记
外察乎天内包乎地三旁无垠而下无底者大瀛海也
非冲融混冥智周寥廓能纳六合于方寸未易与语此
而有客授予以大瀛海之图为之瞿然以惊谓客曰此
恶可图也而孰为为之哉展而视之则荒厓斥泽之间
浮沙浅水之上一勺之沮洳一撮之埆瘠夫岂冲和清
卷四十八 第 10a 页 WYG1197-0498c.png
渊明秀之所钟乃或堂而构焉以为栖霞餐露之馆而
冒之以是名也又为之喟然以吁授图者曰达人奚索
之之深也鄞之东南壮里达于海舟行八十里曰象山
有县县之东二十里曰爵溪潮汐齧冲贾舶络绎东望
日本南走天台世传神仙安期生之往来也故其名至
于今好仙道其乡曰游仙至元癸未乡之人王翁弃妻
子改名一真结屋其隈延接方外之交前代善书之人
尝有大瀛海三字购而得之因以为扁大德丁未天台
卷四十八 第 10b 页 WYG1197-0498d.png
崇道观道士吕虚夷为县令祷雨有应王翁一见而莫
逆也遂与共处王逝而吕嗣主教者命之世守方将资
众力大其居又欲资一言久其名也为是手图以来蚁
之于垤也蜗之于壳也涔蹄之于广居大囿也亦各适
其适也而达人奚索之之深耶予于是进道士与语曰
子生长海濒请为子竟瀛海之说禹贡叙事至讫于四
海而止讫者地之尽处也海之环旋东西南北相通也
而西海北海人所不见何也西北地高或踞高窥下则
卷四十八 第 11a 页 WYG1197-0499a.png
见极深之壑如井沉沉然盖海云东南地卑海水旁溢
不啻万有馀里中国之地广轮方三千里耳而东连海
岸以勾股稽之水之所浸倍于中国之地二十而羡其
间洲岛国土不可胜穷若三神山者盖不知其几也奚
独蓬莱方丈瀛洲也哉载籍之所不记人迹之所不及
而惟长年度世之流形质销铄神气澄凝逍遥飞步乎
太空之中者得而至焉人也虽非彝教庸行而胚间气
秉绝识超越凡庶万万也企而慕之者人人而然能几
卷四十八 第 11b 页 WYG1197-0499b.png
彷佛者谁与名不混世实不离世稯稯营营卒与
肖翘之类俱为尘泥其亦可哀也夫今子出乎四民之
外不与游方之内者为徒讵可但以大其居久其名之
为务哉必有事焉可也他日朝燕暮越瞬息八极泠然
御风过三神山之顶临观旧乡而一笑下觑人间自称
为道人非子也耶道士改容曰谨闻命敬闻命于是乎
书以遗之
   仙城本心楼记
卷四十八 第 12a 页 WYG1197-0499c.png
龙虎山形势之奇秀莫可与俪自宜为神君仙子之所
栖止其后冈名象山金溪陆先生亦尝搆室而讲道焉
至今使人尊慕而不忘上清道士刘立中致和生长儒
家寄迹老氏法好尚迥与众异得地于龙虎山之仙城
筑宫以祠老子若仙岩若台山若琵琶左右前后森列
环合一览在目而象山直其东乃相西偏作栖三间以
面之楼藏书数百卷扁之曰本心焚香读书其间俨然
如瞻文安在前也致和来京师语其事且请记予叹曰
卷四十八 第 12b 页 WYG1197-0499d.png
致和之见固及此乎夫人之生也以天地之气凝聚而
有形以天地之理付畀而有性心也者形之主宰性之
郛郭也此一心也自尧舜禹汤文武周公传之以至于
孔子其道同道之为道具于心岂有外心而求道者哉
而孔子教人未尝直言心体盖日用事物莫非此心之
用于其用处各当其理而心之体在是矣操舍存亡惟
心之谓孔子之言也其言不见于论语之所记而得之
于孟子之传则知孔子教人非不言心也一时学者未
卷四十八 第 13a 页 WYG1197-0500a.png
可与言而言有所未及尔孟子传孔子之道而患学
者之失其本心也于是始明指本心以教人其言曰仁
人心也放其心而不知求哀哉又曰学问之道无他
求其放心而已矣又曰耳目之官不思而蔽于物心之
官则思先立乎其大者而其小者不能夺也呜呼至矣
此陆子之学所从出也夫孟子言心而谓之本心者以
心为万理之所根犹草木之有本而苗茎枝叶皆由是以
生也今人谈陆之学往往曰以本心为学而问其所以
卷四十八 第 13b 页 WYG1197-0500b.png
则莫能知陆子之所以为学者何如是本心二字徒习
闻其名而未究竟其实也夫陆子之学非可以言传也
况可以名求之哉然此心也人人所同有反求诸身即
此而是以心而学非特陆子为然尧舜禹汤文武周孔
颜曾思孟以逮邵周张程诸子盖莫不然故独指陆子
之学为本心之学者非知圣人之道者也圣人之道应接酬酢千变
万化无一而非本心之发见于此而见天理之当然是
之谓不失其本心非专离去事物寂然不动以固守其
卷四十八 第 14a 页 WYG1197-0500c.png
心而已也致和朝于斯夕于斯身在一楼之中心在一
身之中一日豁然有悟超然有得此心即陆子之心也
此道即圣人之道也夫如是则龙虎山之奇秀又岂但
以老子之宫而名天下
   紫极清隐山房记
夫心不溷浊之谓清迹不章显之谓隐古之清静无为
隐约无名者予于周室守藏史老聃氏见之粤稽聃书
渊兮湛兮清之极也小而隐于柱下大而隐于西徼隐
卷四十八 第 14b 页 WYG1197-0500d.png
者孰能及之哉汉初尊其教目为道家言张留侯曹相
国拾其绪馀犹足以佐汉以之治一身宁不绰绰乎后之
道流寄身老氏法中豫章诸宫观紫极独擅江山之胜
其道流之𣲖分而七一𣲖自玉隆管辖孙师元明始孙
传章传孙传魏而至余师永和尝名其堂曰清隐余传
胡传汪传刘而至余师天熙其于清隐之余在家为同
宗之从子出家为继祖之玄孙号称玄谷道人宅通都
阛阓之地静坐块处不愿与事接不愿与物竞将虚其
卷四十八 第 15a 页 WYG1197-0501a.png
心以期于清晦其迹以期于隐其徒传以诚善应世缘远
近士大夫无不与之亲厚优优于应者其师之所以得
安安于定也至治辛酉余命傅创楼而扁曰太古意甚
深远至顺辛未傅又命其徒萧自颖于堂之前筑丹室
奉其师缭以中门而榜曰清隐山房予观前余师首标
清隐之名而后余师遂蹈清隐之实傅又善事其师俾
无或挠其心滞其迹者虚之又虚进进而无为晦之又
晦骎骎而无名玄谷师之能全其高也可待矣予每客
卷四十八 第 15b 页 WYG1197-0501b.png
豫章必造紫极获识孙师安定泰定乙丑还自禁林泊
舟宫门之外而留信宿与余傅二师聚谈嘉其师弟子
之不相沿而互相成也后八年至顺壬申傅师过予叙
其清隐山房颠末于是悄然叹曰予读易窥圣人洗心
齐戒者其清也遁世潜藏者其隐也然圣人之心常清
而迹之隐显随时不必于隐也老氏与夫子同生周季
专守无为无名之道固亦吾夫子之所尊至今能立其
教与夫子并允谓博大真人哉囿于其教味于其道者
卷四十八 第 16a 页 WYG1197-0501c.png
殆鲜道流之宫而睹清隐之名已可惊喜况又有睎清
隐之实如玄谷者焉恶乎而不敬异之也昔尝为诗太
古楼矣故今复为记清隐山房云傅者梅岩师也
   崇贤馆记
龙虎山之北十里许有白云岭岭峻而径巇凡之龙虎
者必由斯径也贵贱老少缓步以涉无不气促而力惫
上清外史薛玄卿静中观动而闵其劳也乃于岭之东
构二亭岭之西构一馆俾得憩息焉又买田若干亩收
卷四十八 第 16b 页 WYG1197-0501d.png
其岁入供汤茗之资以待过客而沃其喉吻之焦其心
亦仁矣哉或曰玄卿学老氏老氏贵玄玄之道而贱煦
煦之仁今之为是煦煦也得无以其所贱待人乎或曰
劳瘁于斯者少贱有所不获免老者可以休贵者可以
逸而胡为乎来哉其必有所牵也终身役役薾然以疲
可大哀己而彼不自哀也是岂可以言而谕使之驻足
斯馆游目斯亭览群峰之奇胜纳六合之广大当劳瘁
之馀而悠然遐想恍然顿悟将外境俱忘内虑冰销知
卷四十八 第 17a 页 WYG1197-0502a.png
闲闲静退之高而攘攘飞奔之痴也是盖善以玄玄之
道觉斯人者而岂徒以煦煦以为仁乎哉或又曰玄卿
之于老氏寄迹焉尔其心则儒也儒之心寒者思暄之
暍者思清之虽见一牛之喘闻孤兽之号犹且恻然动
不忍之心而况于人乎救饿必发廪利涉必成梁固也
廪未发而粥以食饿梁未成而舆以济人亦时措之宜
而贤乎已讵可谓之小惠而不为也耶是三者之说各
不同予历举以问玄卿玄卿笑而不言于是笔之为崇
卷四十八 第 17b 页 WYG1197-0502b.png
贤馆记
 
 
 
 
 
 
 吴文正集卷四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