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八
卷八 第 1a 页 WYG1197-0097a.png
钦定四库全书
 吴文正集卷八
             元 吴澄 撰
  字说
   孔得之字说
名者己之所以自称字者人之所以称己也古人之名
之字盖无所取义近世有说其名与字之义以寓训戒
者非古也然而不害于教是以君子亦无訾焉承事即
卷八 第 1b 页 WYG1197-0097b.png
宁阳县尹孔思则字得之以予为父之党而请其说予
曰大哉子之名与字乎思者作圣之基也夫子生知安
行之圣未尝不思思而弗得弗措者子思所以继圣统
也子思传之孟子以心官之能思而先立乎其大实发
前圣不传之秘至汝南周氏直指思为圣功之本有以
上接孟氏之传而关西之张河南之程其学不约而同
可见其真得孔圣传心之印孔氏自子思以下代有贤
哲然能洞究圣学得此心印者未闻其人子圣人之后
卷八 第 2a 页 WYG1197-0098a.png
也其有志于斯乎且常人非无思而不见其有得何也
不思其则是谓妄思恶有妄思而可以有得者哉思必
于其则而后为思之正则必于其得而后为思之成则
也者帝之衷民之彝性分所固有事理之当然也稽诸
夫子之言无邪其纲九思其目也无邪者心之则曰明
曰聪曰温曰恭曰忠曰敬者视听色貌言事之则也思
九思之其有不得之者乎子之俊伟通达尝为学官掌
教矣尝为祝官掌礼矣筦库之尘劳校雠之清暇皆当
卷八 第 2b 页 WYG1197-0098b.png
身亲历之试之于事殆无不可才士也夫今又出宰百
里有社有民责任甚不轻也学道爱人此先圣教人以
宰邑之则道若何而可学亦在乎思而得尔况身绍圣
人之系仕近圣人之居其感发兴起当何如也其毋以
才士自足而以学道为志学而思思而得将可以嗣圣
传而光千载岂但不忝于名与字之义而已哉
   姜河道原字说
天下之山脉起于昆崙山脉之所起即水原之所发也
卷八 第 3a 页 WYG1197-0098c.png
水之发自昆崙也其原为最远惟中国之河为然汉之
发原于嶓冢江之发原于岷山以西视他水亦可为远
而非极于山脉初起之处则不得与河原并也故天下
有原之水河为第一古人祭川先河后海重其原也学
记以济川之重其原喻为学之志于本覃怀姜道原以
河为名以道原为字者其亦此意与盖河之原尽出山
脉之所起而道之原尽夫道体之极也道原生许公
仲平之乡濡染先正之风脱去凡陋之识不以其年之
卷八 第 3b 页 WYG1197-0098d.png
既长而肯降心以学于予予因其命名命字之意而嘉其
志之远大也于是为之说曰学者之于道其立志当极
乎远大而用功必循夫近小远大者何究其原也近小
者何有其渐也渐者自流溯原而不遽以探原为务也
道之有原如水之有原人之学道如禹之治水禹之治
水也治河必自下流始兖州之功为多而冀州次之河
之外名川三百支川三千无所不理若畎若浍田间水
道尔亦浚之以距于川其不遗近小也如是圣门教人
卷八 第 4a 页 WYG1197-0099a.png
自庸言庸行之常至一事一物之微谆切平实未尝轻
以道之大原示人也仁道之大子所罕言圣人岂有隐
哉三百三千之仪流分𣲖别殆犹三百三千之川虽琐
细繁杂然无一而非道子用子贡之敏悟曾子之诚笃
皆俟其每事用力知之既遍行之既周而后引之会归
于一以贯之之地无子贡曾子平日积累之功则一贯
之旨不可得而闻也近世程子受学于周子太极一图
道之大原也程子之所手受而终身秘藏一语曾莫之
卷八 第 4b 页 WYG1197-0099b.png
及宁非有深虑乎朱子演绎推明之后此图家传人诵
宋末之儒高谈性命者比比谁是真知实行之人盖有
不胜之弊者矣夫小德之川流道之𣲖也大德之敦化
道之原也未周遍乎小德而欲窥觇乎大德舍𣲖而寻
原者也以道原所志之远大而举夫子程子教人之法
以告俾由近小而入理其众流则卒之究其大原可俟
也道原可与言必不以予言为卑浅
   豫章田三益字说
卷八 第 5a 页 WYG1197-0099c.png
权衡称物之轻重其名有五曰铢曰两曰斤曰钧曰石也
黄金之数以镒名则又出于五名之外镒从金从益
谐声而兼会意或云二十两或云二十四两皆于一斤
而增其两以益之也故镒取益之义豫章田君名镒而
以三益字其取于益之义者大矣哉人之益莫大于友
友之益夫子独取其三何也三友之目虽约而所该之
益甚博三益者万镒之所从生也直者为友则己之过
无隐谅者为友则己之善无伪多闻者为友则天下义
卷八 第 5b 页 WYG1197-0099d.png
理之无穷古今事变之无尽莫不因吾之所已知而悉
广其所未知虽夫子之焉不学大舜之乐取诸人亦可
阶而升也益之大岂复有加于此者世人不达圣言之
深疑三友之目有限而少之不知直谅多闻三者之益
足以包括天下古今万端之益而无遗可谓博之至也
已而可少乎予嘉田君之益之大也为作字说以赠
   曾瑛字说
瑛者玉之瑛也何以谓玉之瑛石玉之毋也而有石英
卷八 第 6a 页 WYG1197-0100a.png
焉琼玉之类也而有琼英焉琬琰玉之成器也而有琬
琰之英焉英也者言其精华如草木之英也人之秀乎
群众亦谓之英曾瑛之父请予字其子于是字之曰英
玉先儒以人有英气比水晶而不以比玉盖温润含蓄
者玉也光明茔彻者水晶也既为玉矣而又曰英何也
玉之英非如水晶之光虽温润含蓄而气如白虹精神
见于山川是为可贵也苟徒莹彻而已谓之英则可胡
可谓之玉哉窃尝谕之玉而英上也英而不纯乎玉次
卷八 第 6b 页 WYG1197-0100b.png
也不玉而英下矣不英而又不玉下之下者也圣愚贤
不肖之分大率有四瑛也其择于斯
   虞丰虞登字说
潭州路教授虞先生之子采有子曰丰曰登先生命之
名俾予字之予曰先生所期于孙者至矣夫人之志非
甚狭陋卑污孰肯以小者下者自足而不期至于大且
高者哉学必至于为圣人仕必至于宰天下苟逊其极
姑处其次殆与自暴自弃一尔丰者期之积而大也登
卷八 第 7a 页 WYG1197-0100c.png
者期之升而高也以其期于大则自丰曰与京传云京
大也以其期于高则字登曰与齐诗云谁为华高企其
齐而先生所期则然也而丰也登也所以副亲所期者
宜何如哉期于大期于高者德与才也名与位也资与
力也德与才天所赋也扩之极其大崇之极其高在乎
学以充之而已天爵脩而人爵从名位固不待求也而
资力又何足计哉虽然众流之合汇于海跬步之进跻
于巅大自小而积高自下而升也才德名位之丰登靡
卷八 第 7b 页 WYG1197-0100d.png
不由是欲以学而充其才德其亦曰小学者大学之始
下学者上达之基威仪三千事之细微而曲当未易孝
弟二字行之卑近而笃行寔难此其大凡也充其类非
可以一言尽丰也登也日过庭而问诸
   曾尚礼字说
古之经礼其目三百而仪礼十七篇嘉礼宾礼仅存其
十于仅存之中最易行者冠礼也而其废也久矣司马
公及程子朱子惟恐人之惮其难故又斟酌古礼而损
卷八 第 8a 页 WYG1197-0101a.png
益之庶其便于今而可行然人亦莫之行也故其在吾
乡惟蜀郡虞氏及予二家犹不废此礼他盖鲜有闻焉
翰林应奉曾巽初在京冠其子有宾有赞有三加若醮
若字其仪一仿朱子所定古礼久废之馀而独行人之
所不能行可谓笃志好学之君子已属予有疾弗及往
观冠毕巽初以其子求见且曰巽申之子如璋既冠宾
字之以尚礼赐一言以绎其字之义可乎予谓诗言如
圭如璋者喻粹美之德如圭璋之玉也考之周官璋之
卷八 第 8b 页 WYG1197-0101b.png
用不一尚其色则有赤璋尚其饰则有大璋又有中璋
边璋牙璋之别用之南方礼阳神也用之山川礼阴示
也用之宾客则以礼乎人也不惟用之于文事而亦用
之于武事起军旅治兵守莫不于璋乎是用然则吉礼
嘉礼宾礼军礼皆用璋也所尚乎璋之为礼者贵其有
粹美之德也德可贵者璋之体礼可尚者璋之用也抑
闻古者男子生而弄之璋盖自其初生之时而期之已
不薄矣及其既冠贵以成人则必其德之体无一可疵
卷八 第 9a 页 WYG1197-0101c.png
而礼之用无一不宜也夫欲备知所尚之礼而无阙于
既冠之所用其亦勉脩所如之德以无忝于初生之所
期者哉于是书此以授如璋而为尚礼字说
   万实元茂字说
君子耻声闻之过情喜其实病其虚也原泉之有本而
混混不舍衣锦之尚絅而闇然日章有其实者盖如是
汉儒之言实而曰茂实何也茂者植物之甚盛也庄子
尝云耕而卤莽其实亦卤莽而报芸而灭裂其实亦灭
卷八 第 9b 页 WYG1197-0101d.png
裂而报夫其实之卤莽灭裂也虽实而非茂也昔者国
之选士其科有所谓茂材君之厉臣其语有所谓茂功
才而茂甚盛之实能也功而茂甚盛之实效也彼卤莽
灭裂之实安敢望此乎然则实固难实之茂者尤难也
䂊章士万氏实名而元茂字清江范德机叙其名与字
之说以勉之范之清操廉节实清实廉者也益贫而益
坚弥久而弥光斯其为实之茂也己元茂从之游其有
所师法欤子方嘅斯人之不可复见而幸见斯人之所
卷八 第 10a 页 WYG1197-0102a.png
与游者焉如见吾德机也是以识乎其说之左
   戈直伯敬字说
戈直初字以敬予为更之曰伯敬请问其说予曰敬以
直内夫子传易之言也程子谓夫子言敬以直内而不
言以敬直内盖主于敬则内自直非以敬而直其内也
以敬者夫子之所以教子路子路问君子而夫子答之
曰脩己以敬敬以直内者成德之事也脩己以敬者自
始学至成德皆然始能脩己以敬则终能敬以直内矣
卷八 第 10b 页 WYG1197-0102b.png
脩己以敬者如之何坐如尸坐之敬也立如齐立之敬
也张拱徐趋者手足之敬听必恭视毋回者耳目之敬
也如执玉如奉盈如见大宾如承大祭无一时一处而
不如斯则事不二三心无他适内之直将有不期然而
然者焉直者心正而不斜倚之谓然事未易言也子姑
从事于敬
   戈宜字说
戈直之弟名宜字叔义求言于予噫予言之易也而行
卷八 第 11a 页 WYG1197-0102c.png
之实难予言之弗能行虚言尔奚益哉义者宜之理也
处事各合乎天理之宜则为义义与利对或分毫有计
利之心斯忘义矣义与欲对或分毫有徇欲之心斯贼
义矣日月之间惴惴然唯恐入于利陷于欲必事事皆
由乎天理夫是之谓宜夫是之谓义宜也有嘉名有嘉
字尚勉行之以称其名称其字哉
   汤盘又新字说
盘从皿或从木所以承盥手馀水将欲盥手别以一器
卷八 第 11b 页 WYG1197-0102d.png
盛水寘手盘上用杓斟器中之水沃之所沃馀水落在
盘中故盥文从水从臼从皿两手加于皿而以水沃其
手也皿即盘也内则曰少者奉盘长者奉水请沃盥盘
不以盛盥水而以承其馀水武王铭诸器载在大戴礼
记于盘曰盥盘明盘之为盥器而非沐器浴器也考之
玉藻浴盖用杆考之他书沐盖用盆盆也杆也皆以盛
水渍发于盆之内祼身于杆之内渍发祼身既亵且污
不可刻文盥盘承馀水者不亵不污故可刻文而铭也
卷八 第 12a 页 WYG1197-0103a.png
按内则凡家之夫妇上而父母下而男女及内外使令
之人每日晨兴必盥故曰日新不特晨兴一盥而已虽
无事一日大约五盥有事而行礼又不止五也至若沐
浴五日然后请浴三日然后具沐亦或过三日五日之
期无一日一沐一浴之礼不日日而沐浴不可谓日新
矣汤所铭之盘与武王所铭之盘皆谓盥盘也郑注但
言刻戒于盘不言盘之为何用孔疏乃以盘为沐浴之
盘朱子仍袭其误盖考之未详而不及脩改也日新者
卷八 第 12b 页 WYG1197-0103b.png
何每日洗涤其手之旧污而新之也苟之为言犹曰若
谓若自今以始每日而新之则当继今之日每日而新
之又于继今之后每日而又新之也如此则每日而新
无休息无间断矣武宁士汤氏名盘字又新因正大学
传文注释之误而书以遗焉
   黄璧元瑜字说
玉之为器不一也有圭焉有璋焉有琮有琥有璜焉而
礼天必用璧则璧之视他玉尤为贵昔有一璧当十五
卷八 第 13a 页 WYG1197-0103c.png
城天下皆欲得之而不可得者盖非他玉所能同也宜
春黄君名璧而字与其名不类予为更其字曰元瑜瑜
者玉之至美也非至美之玉不足以成至贵之器元瑜
之质纯然粹然无暇可掩无垢可磨接于人者温如斯
可谓之瑜也己所成之器吾知其宜于礼大也吾知其
重于连城也实之称其名者夫抑人有言天下之宝当
为天下惜之言乎人之贵乎自贵也元瑜为转运司属
官持身谨清琼异俦辈家素丰殖视身外物有之若无
卷八 第 13b 页 WYG1197-0103d.png
漠然不以动于中其能自重也如是所以全其美成其
贵者又岂常人所得而同哉予既更其字因为之著其
说而俾异乎元瑜者知所劝也
   朱肃字说
国子祭酒邓俟以敬之字浙士朱肃肃问其义予曰先
儒以敬为摄心之具作圣之基渊矣予未之能也唯朱
门黄直卿先生谓敬字之义近于畏者最切于已凡一
念之发一事之动必思之曰此天理与抑人欲也苟人
卷八 第 14a 页 WYG1197-0104a.png
欲而非天理则不敢为惴惴儆慎无或有慢忽之心其
为敬之也己尚勉之哉
   陈幼实思诚字说
陈幼实请更其字字之曰思诚人之初生己知爱其亲
此实心自幼而有者所谓诚也爱亲仁也充之而为义
为礼智皆诚也而仁之实足以该之然幼而有是实心
长而不能有何也夫诚也者与生俱生无时不然也其
弗能有者弗思焉尔矣五官之主曰思孟子有云思则
卷八 第 14b 页 WYG1197-0104b.png
得之周子亦云思者圣功之本思于行之先则能知其
所当知思于行之际则能不为其所不当为所以复其
真实固有之诚也幼实之资笃实而不己于学其进于
是也盖不难大哉思乎其学诚之阶梯乎
   黄珏玉成字说
天下之可宝莫如玉玉者宝之至美者也双玉为珏珏
者玉之至重者也人而如双玉之珏是有至纯至粹之
美者也吾郡黄提举之宗孙名珏生长素封之家而慈
卷八 第 15a 页 WYG1197-0104c.png
良温恭蔼然王谢子弟丰度方且及吾门问修已接人
之道如之何珏之字曰玉成珏之志盖以玉虽重宝必
琢而后成器亦知人有美资必学而后有成也问学于
予而将以成其美亦如玉之求琢于工而将以成其器
也予嘉其志而勖之以学予所谓学非欲其学记诵以
夸博非欲其学辞章以衒文也其学在处善循理在信
言谨行在孝弟忠顺在睦姻任恤于家而一家和于族
而一族和于乡而一乡和于官而一府和推而广之无
卷八 第 15b 页 WYG1197-0104d.png
施不宜果若是则昔犹二玉相合之理今犹一玉琢成
之器为圭为璋为璧为琮为瓒为斝为盘为敦为诸多
珍玩遂成天下有用之至宝此珏之所以为玉成者欤
   陈君璋伯琬字说
玉有瑑饰之文谓之章诗言追琢其章是也然圭璋璧
琮琥璜皆玉也而贵莫贵于圭桓信公谷琰琬皆圭也
而贵莫贵于琬何也六玉者或以礼神或以接人其用
不同各有所执而七命以上乃得执圭故圭之视六玉
卷八 第 16a 页 WYG1197-0105a.png
犹尊凡圭者或取其方或取其直或取其恭已或取其
养人或取其除慝而琬圭所以象德故琬之视圭为尤
重陈氏子君璋以琬为字夫璋者篆玉之文华琬者象
人之德美君璋涉书通务习国字谙国音尝观光于天
京达人乐与其进所谓瑑饰之章固有之矣而内之事
亲长外之事尊贵又能始逊顺而无违则所谓象德
之琬岂亦外是哉予考圭之制均之剡其首而锐其上
琬独不锐而无锋芒盖琬之为言婉也婉有圆之义焉
卷八 第 16b 页 WYG1197-0105b.png
然则琬圭所象之德非以制行之婉应世之圆而削除
锋芒也邪韩子诗云磨砻去圭角琬之德是以副章之
文者在此予与璋之父同里而相得嘉其子之有嘉名
嘉字也于是作字说以贻之
   沂州曹茂字说
沂州曹茂字蜚英汉书云蜚英声腾茂实茂者学业之
美盛也英者才智之过人也蜚与飞同在内有美盛之
实能在外有过人之声名也
卷八 第 17a 页 WYG1197-0105c.png
   陈文晖道一字说
陈文晖字道一或议其名与字之不相当袁用和与之
厚善以问于予予曰人之践行者为道道非物外幽隐
之事也道之著见者为文文非纸上工巧之言也明乎
此则知文之炳焕而晖即道之贯彻而一也恶得为之
不相当也哉世之人论文则沦于卑近论道则䳱于高
远往往离文与道而二之失之于卑近俗儒之词章尔
失之于高远者异端之虚寂尔吾圣人之所谓文所谓
卷八 第 17b 页 WYG1197-0105d.png
道不如是散而为晖敛而为一而已矣显微无间斯之
谓欤用和曰请书此以为字说而遗道一可乎予曰可
   饶氏四子字说
临川饶心道之教子也以礼故其名子也皆于礼乎有
取伯名约仲名绚叔名经季名纪而请予字之予字约
曰伯本博而约之以礼者末而反其本也字绚曰仲仪
素而绚之以礼者质而备其仪也字经曰叔常传云夫
礼天之经经者言其常也字纪曰季理记云礼义以为
卷八 第 18a 页 WYG1197-0106a.png
纪纪者言其理也盖理也者所以固人肌肤之会筋骸
之束以之治身则庄敬斯须不庄敬而慢易生焉人之
于礼也可不学乎昔关西张子教学者先学礼程子善
之饶氏四子之承父训也其必内而主一无适以立乎
其大外而三百三千以谨乎其小庶其无忝于父之所
期者夫
   杨忞杨德字说
河南杨友直之子曰忞曰德请予字之予考六书之义
卷八 第 18b 页 WYG1197-0106b.png
忞从心从文德从心从直虽谐声而兼会意心之所欲
言者传之于文是之谓忞心之所得乎天者其理则直
是之谓德忞者心之传也字之曰心俦德者心之得也
字之曰心得凡古圣先贤之书皆所以传其心者苟能
博学详说而反约言则此心之传其传在我矣五常万
善之理皆吾之得于心者苟能精思力践而妙契焉则
心之得其得不失矣忞也德也有良质可以受学有暇
时可以务学家有严父归求而有馀师心之传心之得
卷八 第 19a 页 WYG1197-0106c.png
可计日而有功也其勿自隋自弃也哉予既为字又为之
说以赠
   书武仁夫字说后
圣门教人无它事曰仁而已樊迟司马牛门人之下品
其问仁也亦未尝无诲言盖仁者人所固有人人可求
也然勇如子路艺如冉有习礼如公西华夫子各称其
能至于仁一则曰不知二则曰不知何也仲弓颜氏流
亚德行显闻者也而亦曰不知其仁噫仁之难能也如
卷八 第 19b 页 WYG1197-0106d.png
是夫能之难言之易可哉恒山武宁仁其字所师吴民
瞻为作字说而嗣作者十馀人自孟程以来名状夫仁
者援引无遗矣复徵子言噫已言可损未言不可益也
予敢易于言哉虽然读戴记得廿有七言曰九容读鲁
论得廿有八言曰九思容容如其容思思如其思仁其
几乎虽然此非徒言之所可能也尚允蹈诸
   王章伯达字说
金溪王章将冠请予字之予字曰伯达章从音从十盖
卷八 第 20a 页 WYG1197-0107a.png
数至十而竟乐音之竟则为一章凡乐之节前章既成
而后达于文学之循序渐进亦若是傥未了其一遽及
其二是欲速也乌乎而能达哉吾未见躐等以进
而其学有得者也故曰君子之志于道也不成章不达
因章请字而语以进学之法章其勉诸
 
 
 
卷八 第 20b 页 WYG1197-0107b.png
 
 
 
 
 
 
 
 吴文正集卷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