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
卷三 第 1a 页 WYG1277-0468a.png
钦定四库全书
 洞麓堂集卷三
             明 尹台 撰
  送邑侯朱及泉先生之任我永新序
今有议政者于此问治民之吏孰要急必曰守令然守
兼一郡之治其视听与民不相及者众矣最近民莫如
令故二任相推揣必又曰令要急乃程校其职务则守
受成于令者也令出而莅民举一人耳目之加其视听
卷三 第 1b 页 WYG1277-0468b.png
已不能周察矧集众人耳目之视听私以谋决于一心
则虽日殚罄其聪明以徇之能使民之情皆得矣乎夫
劳一心之谋虑与但受成于人者行事孰利视听不皆
及民与耳目旦夕之加焉者上下交望之情孰专故为
令之难视守特相悬其出乎已而求于人者异也虽然
迹独难之中所处又不能皆类则邑之有大小简剧是
已故凡为令而得夫邑之大且剧者其难视他至相倍
蓰什伯焉以独难之职而托之以最要急之任试之偶
卷三 第 2a 页 WYG1277-0469a.png
授之邑而举其不类至相倍蓰什伯则仕而为令者虽
持仁民爱物之志不能不乐始而惧终累思积顾迄动
其快忽不自遂之情斯岂非渐靡之由成哉有能旷然
趋其所乐不以独难者沮乎外悠然易其所惧不以偶
授者渝乎内问其民则思乂之曰彼虽碞无以拂吾之
诚也觇其俗则思制之曰彼虽窳无以戾吾之媞也如
是而往恶有不得一邑之理者即奚俟施之既平而后
知其政投之既顺而后识其才沾浃之既濡而后得其
卷三 第 2b 页 WYG1277-0469b.png
所惠利之泽哉诹询之取可与辨初意色之交可与观
成隐乎其不示而炳然莫之庋也动乎其不虑而昭昭
然无所盖匿也兹吾自得朱侯及泉任我永新卜其将
振于大治私以为邑之人庆也夫我永新介居吴楚偏
徼号称难治旧矣然吾竟不知所云难者何也为其大
耶则其赋不足当中邑之什伍为其剧耶则传道无舟
车之入征役无兵戍之扰民归本业荒壤斥地可凿而
食也士推之学问秀质美材无比屋之乏产也治教易
卷三 第 3a 页 WYG1277-0469c.png
行固宜若沸鼎之烹小鲜耳而何言其难盖吾观近岁
之为令者治其难有自矣嵬琐以立严民或忮鸷而弗
堪迂缓以效宽事或棼丛而莫解无其大而料赋简丁
睒睒若弗周也无其剧而口吃身怠促促疲旦旰若弗
能自暇息也乃民之嚚悍不驯于法者俗之媮诡不安
于礼止于义者日改月坏卒未见所以喻化之道是果其
难在民耶抑所以治之之术失也前是永新尝病于赋
矣京山胡侯更之而赋平又苦于讼之交匦盗之接跰
卷三 第 3b 页 WYG1277-0469d.png
于闾廛矣长洲陆侯绳之而讼衰而盗屏今兹之政无
有格于行若二侯时者宜难之可易也乃县迄不闻以
治报何哉天官卿谂于众藩泉大夫与比邑缙绅先生
之以永新告者咸曰得贤令往斯庶乎于是虚其补一
年乃今始以侯行夫侯之名著久矣吾以倾盖承邑之
始对席接语之既虽未能即竟其深远然所谓辨物观
成考政理推行之具不于今一二槩得哉吾意侯之才
有前京山之密而慎小物似过之其志有长洲之洁乃
卷三 第 4a 页 WYG1277-0470a.png
沉几内晰坚守外健挈然不知孰后先也振我永新治
闻以易前人之所难喻化民俗使由乎道不孤上下交
望其将于是行卜乎凡邑之士旅游京师同予私庆之
心者有太学生六人焉以侯行谋谒言引叙其意予甥
刘幼学又勤以问予为申斯语赠侯盖余自信吾言之
必验以于侯尝观之审者也
  送宪副曾君思极赴镇重夔序
圣人察著于微虑近于远故天下虽治安必饬可恃之
卷三 第 4b 页 WYG1277-0470b.png
备以待不制之患众人惟著之睹而其微莫之辨也近
之计而其远莫之校也故变常出所不虞而患多至渐
深不可解吾读史观历代兴乱之迹窃怪蜀中地视四
方特险远其民怖吏奉法若恇怯可狎侮然往往善怨
上疑众积其愤憾不平之气至猝然骤作使人奔掉徙
靡不知祸难之发端此自秦汉三国以来其事棼纶难
究数矣夫世途见蜀民之情于著而莫识其微以其险
远偏立为无患而不知其势巡巡不止则所忧将及于
卷三 第 5a 页 WYG1277-0470c.png
近要也故凡蜀中摇动兴事多出天下无败之先而其
俛俯屈服于力势之弗校每居天下既定之后此非但
其地与民之固然抑亦处之者之未知豫尔在昔元失
其驭我高皇帝以神武之师取汉吴如茀蒿芥而明氏
之乱迄十数年不殄熄今百八十年间蜀中凡几变动
皆必烦重师迟历岁然后一仅扑止斯岂非前事之不
可忘者哉蜀之门户在重夔最要害南阻黔巫诸山之
峻西受岷嶓千川之汇故立备兵宪使开巨镇以独临
卷三 第 5b 页 WYG1277-0470d.png
之可谓扼吭拊喉抑蜀人而制其命矣近数十年蜀中
号安平无事重夔列郡擅富足人民嚣然不知有兵革
之事故士大夫皆相指为宦游乐地不恶其险远也吾
西昌曾君思极今拜是官于重夔也人咸言处之太佚
非所以究宣其才能吾意独不然夫承平久而人心玩
则足启奸雄窥觊之隙地远而民易侮则暴官污吏易
虐用其下肆然不知所惩惧此皆蜀中今日之隐患而
重夔又以富足无事自怠侈傥好乱不逞之谋揵出而
卷三 第 6a 页 WYG1277-0471a.png
乘其懈即蜀之可畏岂微哉盖有其萌而无其形非负
炳几先物之识莫镜也此宜曾君之独至矣夫瞿唐三
峡之水其始演迤曲折于畎浍之间行乎舟梁之便人
矍然思趋所利也不束其势不遏其怒何至成垫溢覆
溺之害故曰处之者宜豫耳曾君往哉今海内称才能
器识轶然英妙之年堪任邦国之大事者吾以千百求
一二必曾君其选矣然则饬襟吭可恃之备以潜遏蜀
中不制之患即非曾君谁与而岂惟重夔一方斯赖藉
卷三 第 6b 页 WYG1277-0471b.png
也哉
  会试录后序
嘉靖丙辰春礼部当会试天下士上俞尚书臣用宾等
请特诏大学士臣本辍直侍往柄其事臣台亦滥从焉
既祗命竣役乃登内外诸执事暨中式士之氏名并所
试文之优者如故事成录以献臣台宜有言序后臣惟
天生人而作之君欲其履尊图大万事咸承乎理也则
必翼辅之以天下之贤材人君思贤材为治理最急不
卷三 第 7a 页 WYG1277-0471c.png
可以易得也是故养之于未用之先其教必专而豫择
之于方用之后其法必慎而精唐虞三代之盛君恭已
而化成士明扬而绩显盖其效有自致矣汉接秦敝迄
于有宋上下千数百年间英谊之君代作岂无矻矻乎
政理之勤者而未闻一庶几古帝王之治盖贤材不得
其用则繇养与择之道失也明兴我圣祖高皇帝代天
抚世驱逖氛而廓清之首念贤才至重故兵革未戢既
究意庠校之事自都邑接乎海隅荒徼四方及万里之
卷三 第 7b 页 WYG1277-0471d.png
外莫不立学盖尝面谕廷臣谓人材必养之既成而后
用之譬耕稼以求穫也于是建设师徒昭明训法以牖
迪方内人士其养之专而豫也如是御极之再年遂定
三岁科举之制本经术以黜词赋严考校以绝倖托鉴
历代取士之法而折衷之其择之慎而精也又如是列
圣遵用成式至于今莫可改易百九十年来名卿硕辅
匡骏治而熙鸿号勋烈焯著于当世盖彬彬其选矣肆
我皇上道超邃古统绍先圣敬一敷言施于学官之讲
卷三 第 8a 页 WYG1277-0472a.png
肄士无贤愚皆知诵服兴起恩德翔洽历三纪于兹济
济衿佩乐长育以企成造则既日有所睹效士之养岂
一朝夕之致也屡敕有司申明科举之典禁经说之叛
儒先者慎重所择盖视旧加倍矣夫养士以专豫之教
则业守其常而志一择士以精慎之法则官得其理而
事劝此我圣祖所以遗久安长治之道于无穷者我皇
上吁俊知宅夙夜勤毖故士斐然宣灼于实用旁溢词
艺不可以曩昔观也臣顷肄史署尝再预校士之末已
卷三 第 8b 页 WYG1277-0472b.png
复司南考今四入试闱叨典事读士之文而推其志察
士之志而觇其所从向仰窥我皇上神化敏布徵积于
迟久士岁异而月不同非其宜然与臣报塞无能敢不
窃为以人事君之私庆兹多士进矣臣愿终有告者自
古贤材欲出而有行患不得时有其时而可出矣患不
得用今圣人在上作新万类多士所值盖千载不易遘
之时也出当有司之择用盍亦思所为迄副其成者耶
夫上养之而遗自养是弃菑畴于不播者也上择之而
卷三 第 9a 页 WYG1277-0472c.png
忘自择是登恶莠以自殖者也我圣祖耕稼求穫之望
将期灵效引长于无穷焉尔多士曷仰答之矧当时与
用会顾不能以志行功业表见翼辅邦家景遐之祚则
士之失职人将孰与芘赖哉臣荷受皇上豫养深恩择
处近密之任盖顷官太学曾承乏养士之责愧瘝旷无
补自称兹上被简命则又谬膺择士重托益惧负任所
不能俾补万一且内讼自养自择之道未先履践于身
将言而人莫或信也故愿与尔多士交勖以相成焉尔
卷三 第 9b 页 WYG1277-0472d.png
多士其尚茂励毋忽也哉
  寿封君友松先生胡翁八十序
先王养老之政何其善备而笃至也使老者各以其年
受上所养之制恬愉相引姁然无少拂苦于心则寿考
之成臻岂非繇上之所致然哉是故五十养之乡则乡
人敬之老者能安于其乡矣六十养之国则国人尊之
老者能重于其国矣七十养之学则卿大夫齿先之老
老者能无爵而贵于天下矣自七十以上其养益厚而
卷三 第 10a 页 WYG1277-0473a.png
有数其礼益崇而不可降是故国老庶老天子之所勤
视也三老五更天子之所严尚也冕而总干袒而割牲
执酱而馈执爵而酳父事之以教凡为子者曰吾欲为
人之子而不可得也然而天下皆兴于孝矣兄事之以
教凡为弟者曰吾欲为人之弟而不可得也然而天下
皆兴于敬矣孝敬刑于百姓施于四海先王养老之政
岂非致民顺治之大端邪上之政及于民是故民皆知老
者之养宜先也敬而尊之贵与其爵同齿自乡而国以
卷三 第 10b 页 WYG1277-0473b.png
达乎天下其情无不一焉斯礼教之所以兴行而王道
之所易成也后世养老之政不修民之高年耆老皆上
所忽弃无笃者是故里巷之间少长相踰民不知有孝
敬之道老者肩乎子弟之列而莫或下之其自养也心
既闵劳而鲜怿其为之子为之弟者之养之也义多陵
拂而莫或循焉欲老者恬愉相引乐跻寿考而不厌又
使凡为子弟者观感相悦油然兴起其孝敬之心其效
固无繇致已传称仁寿鄙夭各从其世岂非事之所必
卷三 第 11a 页 WYG1277-0473c.png
应者哉虽然吾所望于今之世其犹有在下不在上之
说焉则老者之自养与为人子弟者之养之也其道固
可自推行尔是故义善周于其修福履隆于其受凡为
自养之道上之人孰与夺之而奚至闵劳以自疚起居
必时所安则祝祝鲠之从无以踰其便也饮食必顺
所嗜则外饔酒正之共无以加其适也凡为子弟者之
养之道上之人孰与抑之而奚至陵拂以相戾夫二者
交致之养不能一足于老者之身其端固自有在恶可
卷三 第 11b 页 WYG1277-0473d.png
专訾于上之政邪金陵友松先生胡翁其吾所谓老者
之能自养者邪翁翰林吉士汝嘉之父少孤克亢其家
殖财喜施比老而义益振故居于乡而乡人敬之能自
安于乡矣中岁服贾四方所至人信其无欺年近六十
乃有吉士以大浚其祥众叹天道骘善之报故游于国
而国人尊之自能重于国矣及今大耄之年视听不耗
强健踰初遂能观吉士之成显名从容上都出入缙绅
先生之列无不慕向悦从之游者以布衣近天子之光
卷三 第 12a 页 WYG1277-0474a.png
能奕然自致其荣遘岂非无爵而贵重于天下者哉乃
吉士日承翁诲期以所致显扬之望勉奋之身不霣坠
其令名视传记所称子弟之养何啻过之则二养交致
之身固莫有备于翁者也乃是冬十一月二十九日实
翁八十悬桑之旦吉士以余尝与典校之知而推详翁
行事也特谒言为寿献夫使先王养老之政果今行则
吾必且黑缟其衣从翁翩然于东胶虞庠之间观四代
燕飨之后以周旋乎俎豆雍容之盛乃吾固不及逢之
卷三 第 12b 页 WYG1277-0474b.png
也则即翁父子所交致之盛无所求吾犹将侈之况吉
士请之勤乎盖吾观先王之世老者得敬重乎乡国洋
洋然足教天下之孝弟者要不独其上之政使然彼所
养之老皆为天下之贤者斯亦其自致之不可诬也迹
翁履行则吾所欲为寿者岂必高年令祉之为颂故聊
举古今不相及之义以效献亦欲明吾交养自致之说
盖在此而不在彼也
  送少司徒应谷刘公赴陟南都序
卷三 第 13a 页 WYG1277-0474c.png
大臣任邦家之重非才施于事之难识能达其才之所
施为难才与识并若有建著于绩务矣乃或诚不足以
济之则出之无本焉所效之故才譬则轮也识譬则毂
也毂动轮应千里可旦夕致而人怠马佚不能范驰驱
于周道之广执辔临辙顾叹车之不能行远此岂有实
志于千里者哉持是以治一职受一事犹然不足与辨
况任邦家之重者乎我少司徒应谷先生刘公盖今大
臣之诚于任事而才与识又嵬然踔绝一时足推行其
卷三 第 13b 页 WYG1277-0474d.png
实志于绩务中者某幸并事先朝闻公之贤固旧矣公
始仕计曹敏辨蚤成遇事飙发鸷举自部尚书下至诸
郎吏莫不倾伏其能有所猷画必得公一言乃定于时
人咸称公之才而不知识之独超于众也暨出守齐卫壮
郡领藩臬于海右江南西诸巨省寻至长辖八闽入践
伯囧之任皆会多事俶扰之秋历试其甚难者公不避
危险而先事每慎乎防无动气色而虞患必制其渐卒
之谋顺志得功树而名日起于时人咸服公之识而不
卷三 第 14a 页 WYG1277-0475a.png
知诚有以豫其本也比我江西当盗刳兵操之后益以
诛征无艺民贫而敛加急力罢而役靡休嚣然不遂其
生久矣公陟大中丞奉命巡抚诸郡兼军务之督问民
疾苦举时诎盈以为法敝宜更势穷当变凡往时调发
徵集诸烦一切釐罢之惟仡仡邦本之宁赋役之节是
思于是正催科杜诡冒覈丁归粮而征输有常式因粮
授役而审编无杂目盖循实以定画一之规擿奸以蠲
朘剥之害行之浃岁民若脱徽絷即衽席涤除薰灼而
卷三 第 14b 页 WYG1277-0475b.png
洒以清冷之风咏歌其政泽曾不知谁之为者公曰试
可也已爰疏闻成永例而令刋示久远嗣今无或变易
焉则公之于民何其虑久而思深计长而惠厚环一省
数十郡邑之众若皆其老幼之在庭户者至是始信公
之才与识所以大过乎众人断断然一本之诚可称备
古大臣之难能非耶会其时言者谓南储专理宜仍归
之计部而总督都御史之设并省则于政体协一为便
制可乃遂陟公少司徒往兼摄其事于是公行有日矣
卷三 第 15a 页 WYG1277-0475c.png
藩臬诸大夫及二三节镇之长怅公趣去将失所仰法
以某素辱公知宜有言佐厥行台闻自昔任邦家之重
者才茂众长功犹稽之屡省识兼群品事必成乎久习
其效之卒符所需非诚固无以出之也今公往佐邦政
即理财非其大者耶易称何以守位曰仁何以聚人曰
财盖君之能守其位与民之能聚其众不可一日去财
为国也然三代之财理之下而常足后世之财理之上
而常匮其善不善之间有足深长思者孔仅桑弘羊之
卷三 第 15b 页 WYG1277-0475d.png
徒巧敛以逢君之欲琐琐无足置论有若耿寿昌刘晏
之才曾不得与于先王理法之善其苟徇一时便利岂
常先识政之大者王介甫号称通经学古为儒乃自是
其才识之偏陋熙丰施建反大出耿刘诸人下卒之祸
宋为天下讥笑大臣任邦家之重其才识与诚之相去
厥效岂不章章著明哉今天下视汉宋何如矣异时土
木丽而祷祠盛加之四方水旱干戈贼盗之为患司农
偲偲告竭不知凡几上闻先皇帝盖深忧之亟下其议
卷三 第 16a 页 WYG1277-0476a.png
于廷臣而章奏丛猥无有推国大体以制经常之法者
乃纷算及于宾兴邮传之微其因是益叹才之果难庸
独其识与诚视古不相及已耶幸今圣天子悼悯元元
躬俭得为天下先海内承风庶政一循旧轨司农大帑
之财庶几不至蠹耗若昔时公负大过人才识而又出
之以任事之诚其少试于郡若藩臬所扬历而大于我
江西所更革遗流者夫既效见之矣则举三代厚下深
意以周军国之储而振兵民之急其注措于财赋出入
卷三 第 16b 页 WYG1277-0476b.png
间者于公奚有哉继自今入有毕荣远谟之告出有方
召壮绩之襄兹行将遂为之权舆焉夫识达于才之周
故物务综而纷繣不能乱诚贯于识之微故几先炳而
震撼不能扰持此以恢张施建奋秉勋庸焉往其不济
者汉宋而下事功讵足为公侈说也诗不云乎左之左
之无不宜之右之右之无不有之某无似第觇公之才
识与诚知足任邦家之重无难而恶能遂窥其深也夫
  安福上城刘氏续谱序
卷三 第 17a 页 WYG1277-0476c.png
安福之刘有二族其一出楚元王交其一出长沙定王
发皆汉高帝苗裔也乃元王之后尤显盛元王传若干
世至晋安成太守遐始居今安福之笪桥考之载记遐
本任城世族其居笪桥盖以官留家云遐后十世为隋
尚书郎延又徙邑下村子孙蕃播居泰和者曰上村居
永新者曰中村居茶陵新喻者曰马头曰荻斜后先并
赫著一方称望族中村之后讳谦当五季时因避乱徙
家今上城焉夫自元王历千数百年至上城自上城历
卷三 第 17b 页 WYG1277-0476d.png
七百年至今逖哉邈矣乃世次无一或谬非以谱牒传
行久远足信据必其先名哲代兴文献焯然著世守然
未有若刘氏之最章明者也岂其肇始有种遗哉前史
言刘本系出帝尧神圣远泽与天地相终始其钜盛久
莫之京也夫固理数之不可违与上城之谱宋后屡燬
于兵元有国史提管应衡特辑修而梓布之入我明绝
弗续纂又百数十年正德中监察御史廷簠乃沿旧载
更以宗法成图五世一改列代序粲然易观考乡称为
卷三 第 18a 页 WYG1277-0477a.png
善谱肆今又六十年矣生齿众而纪述湮世次乖而昭
穆混御史族孙刑部员外郎尚平受命其考东桥翁爰
谋续修之采摭参订积以岁月举例无易御史之旧顾
其勤则过之已既成协族众将复梓布而躬持状请余
序余惟先王之世井田疆理万国合比闾族党之众以
振师徒而兴学校民安于训化莫不更相亲睦胥成大
道为公之治其世臣大家则又有宗子法为之统摄其
涣散谱牒藏之小史百世义伦可绎也后世治蔑古始
卷三 第 18b 页 WYG1277-0477b.png
先王教养之政不修井田弃而比闾族党之制隳宗法
亡而百世继别继祢之伦废故在三代虽县远千家之
众情爱蒸然犹同室降及后世服属宗支之本一人自
出者乃或藐视若涂之人焉岂古今人性殊远抑世变
之为渐靡也乎王政缺失民无所牖𨗳以日入于戾畔
之归其所从来久远矣士生斯世欲移化之甚难举先
王之法之易行者近自家族推之一乡一邑以寖及乎
其远非文与实交修其道固无繇推施也夫因文以致
卷三 第 19a 页 WYG1277-0477c.png
实谱牒之兴盖其首物焉今之言谱牒者固多忽视不
目为重事问能汲汲于是则又徒慕观美以相侈耀非
其人恶能因文以致实若上城后先所纂续其诸异乎
斯伦之撰与夷考其人固可推知之矣御史公清节古
行先少宰尝托交而时诵说其行事余童幼则耳熟焉
志虽不及大行然按部所至趯然有古名直指使之风
员外君邃学雅操揭揭不瓦合于时其孤伉自信又余
仕处数十年所历探而深知者兹谱余即未及详校然
卷三 第 19b 页 WYG1277-0477d.png
意二君子之为之也当必汲汲明德亲族之是务用以
风迪后人作世楷法庸讵啻能善其谱之义例尔乎余
载世辱交二君子故序斯谱不敢以不文辞抑因是以
觇刘氏之泽宜愈翔流未艾非二君子之贤谁能翼引
之为其族众者尚思绍闻先德勿但慕观美以侈其乡
必思因文致实毋忘二君子之志则庶几员外不为徒
续也夫
  送郡守周侯入觐序
卷三 第 20a 页 WYG1277-0478a.png
传称君子学而后入政未闻以政学也推其指归岂不
有佚论哉夫士学道以成身与从政以行其学皆本所
性之内外合者故始之学而入政终之以政为学正先
后之相为用耳而可诋以为病也乎自三代之衰政学
不出一揆士鲜于材德之全故有二者专施所长矜诩
以自著流史家沿袭谬陋之见儒林循吏分叙而昈载
之彬彬咸附论说故政学因为天下裂寻至笃儒业者
或阔略于从政优吏治者每忽弛于学道甚则议孔门
卷三 第 20b 页 WYG1277-0478b.png
冉季游夏之俦程材各有殊科其失拟伦之似非士术
所繇以寖敝与夫不学道而从政古之士无有也学道
而不优于政必其学之有弗至耳子夏退居西河固未
尝一与诸侯之政乃言游少试武城即能以弦歌使民
其效岂诚出冉季之施费蒲下哉今天下士思自树于
政学之林往往溺其材之偏焉始之工为诵记文辞既
失学道之本暨出而更涉吏事不复知有反身自修之
实则二者交相蔽溺抑何怪今之弗逮古先也我郡守
卷三 第 21a 页 WYG1277-0478c.png
鹤皋先生周侯曩余悉其贤于众所推述旧矣方侯学
道于家治心养性研穷实得于己愔愔若无辨乎政者
及释褐而令剧邑爱抚蒸黔章施材美于畿辅间昔之
名吏鲜过焉已入南铨司为郎南铨务绝简侯以其隙
访学取友孳孳不懈为诸生日余辱同省署觇其殚心
问学之勤所存固远非苟徇一时之名而已迨余叨长
礼事侯复时相过从探所养益邃于是叹侯信磊磊非
常士也其后余忤重人被谗搆以归积岁闻侯有出守
卷三 第 21b 页 WYG1277-0478d.png
我郡之命则私为邦人庆幸知侯必能以所学振施矣
比侯下车果不浃时涤除旧政一新已则铲积盗惩猾
胥禁奸游杜沉湎凡诸为民蠹患者一切荡洒无遗力
久之作六谕以迪诸邑之吏刻治行志训诸书示士民
轨法自僚属下及氓𨽻谆谆亶告不啻讯家之髦稚施
戒令于庭户指使之及也其他征赋之目催科之节又
靡不列为式程俾可自今推行之久后尽九邑吏治失
得之故民俗良恶之归烂然若引绳贯珠一有失协未
卷三 第 22a 页 WYG1277-0479a.png
尝不踖然劳乎其志故士服教而民怀德僚友薰之则
著羔羊素丝之节属邑承之则振鸿雁中泽之惠远至
穷陬荒壤之氓询侯行事靡不咨嗟诵咏即所牖𨗳惟
恐遵向之或后也侯何以得此于众情哉学道爱人之
真志积之中而效之外其豫从政之本岂一朝夕之成
效也乎夫我吉贤守功行载之郡牒众矣往代所不讫
论自明兴二百年来朱蔺陈张而次业以所能载声称
夷考其施措皆足企古循良皭然于政学有独至者乃
卷三 第 22b 页 WYG1277-0479b.png
近守之贤若济上靳两城岭南黄苍溪余并托游最深
其焯焯遗士民颂思视洪范三德之乂盖咸有其质具
焉侯类靳公之高明而抑以柔克之密兼黄公之沉潜
而制以刚克之毅其学道从政施之顺而动之应讵当
沾沾为校吏治计功能者道也故自古之称理邦未睹
上下相感若今兹之盛者易称观我中正观于民焉非
侯其孰能几之侯行矣献绩施以入觐明天子将恢辨
朝熙典举汉褒宠朱邑召信臣故事则侯必首蒙其旷
卷三 第 23a 页 WYG1277-0479c.png
数也哉郡士民不释侯去方捷捷亟望其来侯宜无重
峻陟乐久任以大吾邦治化之成斯非古朱召辈所为
爱浃吏民之深至者耶因郡丞倅诸君请言赠侯行故
敬序著而因致余之私谂云
  送邑长万侯入觐序
自昔称治政之吏重守令岂非以其近民也哉然守兼
一郡之治其视听与民不相及固众矣最近民莫如令
故其职比重于守在治政所需或先焉夫令朝夕乎民
卷三 第 23b 页 WYG1277-0479d.png
者也举其耳目之加杂然并陈交取而莫可厌者日胡
可殚计令虽仡仡勤旦夜焦然谋虑于一心其能使民
之皆得矣乎守受成于令以出一郡之政民之情伪政
之缓急守有所察问非令谁与归者令承守以推其政
于民欲谋虑之无先劳不可也夫劳一心之谋虑与但
受成于察问者功施孰便视听不皆及民与耳目朝夕
之恒加者事望孰专故举令之职拟乎守秩卑而寄厚
务丛而任独其难易曷可同日语兹世之所以惴惴乎
卷三 第 24a 页 WYG1277-0480a.png
令也夫士怀当世之志苟得少试其职业未有不悦趋
恐后矧若今之近民而足有行乎乃一领厥任即不免
忧始惧终私动其忽不自遂之情此诚何以致是吾意
士必自顾乃私其志不皆实存乎民耳如使志实存民
则宜旷然释其所忧不以先劳者沮乎始悠然易其所
惧不以独难者渝乎终莅其民则思乂之曰彼虽碞奚
以拂吾之诚举其政则思振之曰彼虽窳奚以戾吾之
媞以是朝夕其邑积施之而弗自懈则吾未见令之不
卷三 第 24b 页 WYG1277-0480b.png
可行已观今所称才贤士有能庶几斯道何其百不一
二睹也乃我邑长起泉万侯则若有独异然者盖尝考
后先治邑之吏论校其施措其贤殆彬彬足指述焉侯
直中坦外耻逆物诈而明能不蔽于奸罔嫉人顽而诚
能不跲于悖故其出之政也于于以顺而恢乎其无阻
其致之民也由由以安而斥乎其能辨前是治邑之吏
有朘以自殖皭然矫其廉者侯无矫而廉振矣有鸷以
中忮姁然饬之慈者侯罔饬而慈流矣有巧钩深擿任
卷三 第 25a 页 WYG1277-0480c.png
数以为察者侯屏数而察足晰矣有厚貌象恭踰节以
为谦者侯谨节而谦足示矣至慕郢胡侯之度田为之
清丈以平赋感吴陆侯之攘盗为之格捕以辑境夫有
兴于前非智无以周其利有攘于后非勇无以抉其害
侯惟实志中存故其政日可见之行也余独怪今之为
吏借誉以扬已长致利壅于虚文之侈诬善以章人过
令害积于隐弊之遗其实存之不可掩视侯所为何如
矣古不有云平易近民民心归之夫持近民之道以修
卷三 第 25b 页 WYG1277-0480d.png
近民之职是传所称不下带而道存者侯行矣民不忍
暂释侯侯其式遄乃归终实存乎民之政以永我邑利
于无穷而继胡陆二侯之绩美则凡治政之吏其有不
闻侯之风而兴劝者乎
  送大理左丞紫山刘公序
儒者言天下治忽必推纪纲风俗为首要其效既较然
足考信矣盖古之善觇国者闻其政而知得失之故不
以纪纲乎考其民而识理乱之归不以风俗乎天下犹
卷三 第 26a 页 WYG1277-0481a.png
人一身纪纲其筋腠也筋腠束而后肢体固风俗其荣
卫也荣卫周而后肤革实故二者辨天下之理可几矣
虽然其本不尤存乎人哉是故风俗良恶视纪纲之振
隳占材贤之举错材贤兴于位二者孰患其弗治犹之
元气宣摄于身而筋腠荣卫自为之通浃焉耳斯多士
作桢吉人媚使周诗所以咏歌于大雅也抑闻之君子
三代学出于一故其士材以德成而建施无难致之功
后世学出于二故其士德与材岐而偏矫多易弊之政
卷三 第 26b 页 WYG1277-0481b.png
圣王养士以翼有道之长则三代治化之所以独隆其
道不有从出也乎明兴治轶古始士亹亹相渐于道教
之成盖二百有馀年先皇帝树建豪英布列有位秉道
更化以牖天下士民俾咸升于大猷乃中州之材为独
盛若侍御紫山刘公固丰芑所储积首群髦而特出者
也公自郡司理入践中台纪纲之司峻守确履中外诵
式至其持论恒以四方风俗日靡荡于末俗之浇讹为
忧往出按滇巂焕诸夏之声明廓夷徼之陋昧表贤节
卷三 第 27a 页 WYG1277-0481c.png
黜墨滥正勋罚除寇孽威棱震竦不懈古埋轮揽辔之
风一时名直指使未能或之先也肆我江西迩岁民罹
祲眚户鲜生聚刳以兵盗之揉横螫以荫胄之延逮天
菑间行列郡互蒙其殃苶然称敝国矣公至则协议抚
台定赋役之规釐讼讦之扰引绳切事剔浮著经其务
纪纲风俗之修正若恫疚在身治之靡靳遗力焉上秋
大比省士公殚心竭忱介然期以得真材为任于是广
招罗精稽覈分曹校阅慎防终始盖晏食郤寝睫不遑
卷三 第 27b 页 WYG1277-0481d.png
交者踰数旬故人称后先列科未睹得士协众若兹试
者游计撼之不为惊烦言触之不为怒此其重邦家得
人远图岂以一时毁誉为顾恤也哉乃今大理左丞员
缺廷推公资望宜称诏遂徵之入焉于是藩臬诸大僚
以余幸托公南宫夙谊而辱深特之知委缀辞佐公行
余惟大理古皋陶之任汉吏所称廷尉天下之平者也
其职固在折刑制中以上佐天子出政下抗百司仪式
使小大咸循乎轨极者也今天子纪纲陈矣得无有操
卷三 第 28a 页 WYG1277-0482a.png
论险诐植情私昵蔽法以挠公是若筋腠之拘或壅为
尰疡者乎风俗同矣得无有侵并旁肆剽剟公行怙奸
以蠹嘉休若荣卫之闭或堙为𨂂盭者乎材贤汇升矣
得无有淹阨谗比伏沉卑冗抱智谞而不获试若元气
之未宣摄而筋腠荣卫为之郁阏者乎左丞虽下大夫
秩然班联九列大政得以与议于廷矢其素蓄以成一
时贤公卿寅亮师师之美闻公且欲谁让乎抑公学于
古而未宏厥施展之今而未溥厥用抒其以人事君之
卷三 第 28b 页 WYG1277-0482b.png
义于一藩大比之英而未灼拔乎海内之俊乂其平格
偶亶之猷方若川之期注乎海不至其极不止也则异
时扬历奋效之绩庸讵足为公兹行颂说耶采菽之诗
云乐只君子殿天子之邦乐只君子天子葵之康王命
毕公之训亦称建无穷之基则有无穷之闻于戏公其
永念是以自懋勖也哉
  送大中丞殷公赴闽镇序
古者治乱民之政其不可概见于今乎民之易入于乱
卷三 第 29a 页 WYG1277-0482c.png
也犹水之善溃治水者不先导其势之所趋欲防之使
无溃难已是故古先圣王之治乱民不忧戡定之难而
忧既定无道以善其后不患始不吾弭伏之为戾而患
吾治之猝有疑畔之足畏夫昔殷墟庶顽渐被陋污久
矣方其愁苦虐政之甚亿万徒众事先倒戈崩角以迎
鹰扬之师不谋而合志归周及九鼎迁三监建庶邦流
言忽起延及奄淮俶扰并兴历武周相承再世辅以毕
召君陈之贤抚谕怀辑更三纪未叙也多士多方之诰
卷三 第 29b 页 WYG1277-0482d.png
何其晓譬曲悉不能得一信从之效邪余以是叹乱民
之不易治盖自古圣王重之矣唐承河北之乱诸将奋材
比力旗旆所指逆酋授馘可谓成功至速捷乃末季君
臣不能及时修治思古虑患防远至计故贼平而肘腋
变生藩镇隐祸遂与唐祚相终始然后知古先圣王闵
闵自疚其制患非后世可及也顷正德中江右大盗朋
起而虔为最炽先朝尝遣重臣合三省兵剿捕之乃竟
莫或敉宁是时馀姚王阳明公以才猷为众推拔方秉
卷三 第 30a 页 WYG1277-0483a.png
旄莅事即先示重生民本务其后讫夷一方大难揞击
险恶之垒数十俘其稔凶威用始行然每至未尝不谆
谆文告之辞视周先王所以训迪殷民者不啻今古一
辙故自公过化到今虔诸𨽻邑服循礼教寝视冠履之
邦四三十年间抑未闻有甚逋匿为孽害者流泽既远
遗政息莫可问巢寇侵轶四煽其渐积岂一朝夕成致
哉我中丞桂林克斋殷公顷尝以藩参莅虔秉律著猷
协前中丞吴公会诸省之师斮下历揃岑冈威宣闽广
卷三 第 30b 页 WYG1277-0483b.png
诸郡枭其首恶百数十斩馘至万数千奇勋伟烈灼耀
后先可称雄武不常有矣乃今不浃岁公复以旗节视
虔师人谓公必且恢往猷振新声建立惊人可喜之功
公顾恂恂静退视前所成著若无有其治一务偃兵息
民怀柔新附之众不啻其家之子弟号令约束惟恐或
为闽墨棘扰也繇是近之田陇之氓乐耕耨而讳斗讦
远之岩箐之獠弃干挺而力芟柞幕府治文书则飞挽
无徵于符传亭社肄弦歌则椎卉或易以冠裳盖公镇
卷三 第 31a 页 WYG1277-0483c.png
虔未期岁而积效丕流殆不异阳明临抚之日其视殷
墟顽民更三后釐治馀风犹靡靡未殄难易之验较若
也公何以得此于虔民哉信诚之感豚鱼足孚谋虑之
及莞葵足周兹其不动意色能坐致锋刃之民于衽席
之安也于是闽省诸郡久罹海夷刳揉先今材谞之臣
举任弗即事者相望诏特移公授节钺往镇虔守黄君
学海荷公甄诲至笃其政亦能协公宜民者走伻属余
以赠言余念未幸侍公然辱知奖数及其敢以不文辞
卷三 第 31b 页 WYG1277-0483d.png
稽昔周召数公反覆为殷民计盖欲安周社稷遗后世
无穷之泽怀虑实著切矣是故始之洛邑之迁则去其
旧而更之新终之奄淮之伐则殄其悖而导之顺驯迪
所易化而诛殛其不可治者非圣人天地之为仁也乎
今闽嚣犷之民聚海上未但若殷墟之顽而岛夷与相
嚣讧徼壤之外视奄淮为周邦戾庸讵什伯过之公往
哉推周召深远之虑揆患害遏制所先用轻重布之政
法则书所称承叙万年子子孙孙永保民者非公孰克
卷三 第 32a 页 WYG1277-0484a.png
载是哉夫观所已试不失古治顽靖乱之要则公在虔
绩猷既表见闽患无殊于虔公行可一运之掌耳诗不
云乎君子如祉乱庶遄已君子如怒乱庶遄沮公治虔
既效之矣式遏寇虐无俾民忧无弃尔劳以为王休
尚于公视闽旦夕企踵以俟其成焉
  送郡侯周公擢赴贵州学宪序
昔读郡功表慨想后先名守之绩施未尝不废卷而叹
也嗟乎古今政化得失之故岂不因乎其人哉盖尝思
卷三 第 32b 页 WYG1277-0484b.png
三代人品学术之相成视今特邈远虽所繇非一涂然
即孔子为己为人之训律之其几微不大可镜耶迨宋
程伯子复绎其说以概之仕焉曰古之仕者为人今之
仕者为己其学为己则其仕也必为人其学为人则其
仕也必为己斯言岂不深切而痛著推于圣训殆有味
哉其相发乎夫古今学术人品不相谋稽辨固自有先
始是故学知为己则仕思行其所学苟一毫弗周乎人
不止也仕知为人则学思明其所仕苟一毫不尽乎已
卷三 第 33a 页 WYG1277-0484c.png
弗止也兹三代君子仕学之能大过乎人而非后世所
可及也夫吾郡上溯往代彬彬故多贤守其行事既详
之记牒矣惟我高皇帝首建豪英以乂育海内时则有
蔺朱二侯业能以所学著之绩用可谓焯然无惭古之
仕者宣正之际二三政臣重古久仕法于是慈溪陈侯
治郡十又八载其爱蒸浃人心小夫孺子靡不邑然慕
咏即古龚黄弗过也其后二张稍加之严峻豪猾锄而
纲维振因时立政庶几不诡汉赵张之风暨余谬从搢
卷三 第 33b 页 WYG1277-0484d.png
绅后则获与前靳黄二侯游睹其仕学大方抑当时所
鲜俪者故邦人至今犹诵之不衰兹观我鹤皋周公之
为郡视后先数君子何如哉逖惟蔺朱而次余不及览
识其行事顾拟靳黄二侯则公诚远过其伦云盖公高
明似靳而恒密以柔克之制沉潜类黄而特振以刚克
之毅其政与学相周流殆岌乎不可尚己斯非余之阿
论凡郡贤士大夫莫不藉藉谓然矧今阖境父母赤子
之怀恋无殊慈溪在宣正时则兹擢陟以去遄夺我氓
卷三 第 34a 页 WYG1277-0485a.png
所负戴抑将何以慰其念思乎余意公之不忍去吾郡
犹吾郡人之不能释公也圣天子岂不欲久公于郡以
顺吾民之愿悦也哉然远之不可忘有急乎近者贵竹
昔在五服荒绥之外明王思修文德以来之宜必自政
教得人始公夙奋为己之学推之以大行夫为人之仕
其绩施既验白一时矣今欲荒绥远服之秀民变肄以
从中夏礼乐文物之盛丽使觌仪闻风莫不感化而忻
从非公其孰能任之昔蜀在汉陋矣文翁教之而贤材
卷三 第 34b 页 WYG1277-0485b.png
彬彬辈出闽入唐甚僻阻矣常衮作新之而士之俊茂
升闻者踵接乎上国是故蜀始司马相如之述制而严
君平王褒扬雄之俦继之词文遂最一代闽始欧阳行
周之登拔嬗延五季讫宋诸大儒嗣兴其道遂与天壤
相终始则二邦人文之开先固文翁常衮之为烈也已
今公往师表贵竹斯两人绩效奚啻过之云乎夫本之
以为己之学而倡之以为人之仕固三代作人无斁之
实功棫朴菁莪之化所为咏歌其盛于无穷者也公治
卷三 第 35a 页 WYG1277-0485c.png
我吉之日每教士必先谆谆乎是则专持以诏迪贵竹
即蔼蔼吉人济济多士异时不并为上下所媚使祯邦
国而宁庶民大裨我文明之治于允洽与西南罗施鬼
夷陋习将熙然一变而与丰镐同风蜀闽二邦兴起之
烈庸讵足为公侈说也哉余不佞占公仕学夙志所蕴
蓄知相成之效必有大著于时者故敬序以复诸君之
请焉
  寿大中丞近野蒙公六十序
卷三 第 35b 页 WYG1277-0485d.png
今天下凡列要镇则咸督以持法重臣其制盖兼古监
帅之任矣乃议者独称边镇要急其简授宜先他任也
是岂以中土非要急乎夫揆中外大势边镇犹手足耳
手足固甚切身然以视腹心其缓急先后固较著则事
任胡可忽也国家当承平极盛时中土莅治柄之抚臣
自足办乃若交数省所遗积孽其治非抚臣能兼及者
于是特立之镇开府以专督之则惟郧与虔为然二镇
体要视边督而手足心腹异用不可以无察也夫郧之
卷三 第 36a 页 WYG1277-0486a.png
患起流播得良有司抚循之则危民不苦于艰食三省
可同风已虔之患起薮聚其难殆加郧倍蓰是故岩箐
互扼则巢窟病于致防氓獞杂并则寇攘易以成变其
外亘瀰惠潮之荒远海岛诸夷交迹其走舟出入飓涛
间去来超忽顷刻千里皆足遗虔深害故虔镇得其人
则西南列省之人安西南列省之人安则东北可按举
矣是天下形要隐重譬心腹腠理之络会也治可易忽
乎往阳明王公计画兹壤能灼知豫图于先事故动获
卷三 第 36b 页 WYG1277-0486b.png
成效功业耀乎旂常自阳明公后几更政人虽遵嗣各
有所树建然时不能无干纪也乃今环四省列壤之广
晏然相安于无事于是人始归颂大中丞近野蒙公之
烁休矣盖公自莅政以来凡诸氓獞诡伏皆若躬询而
得其情术故遇寇攘猖兴恒先事动制其机萌运三军
于帷幄之筹不施气色而饬守备盖公起家南海持宪
中台扬历所至政体既更阅而民风益熟不持轨轼观
省故郡邑谣俗之美忒峒寨涂径之险易昔以为龙蛇
卷三 第 37a 页 WYG1277-0486c.png
今以为赤子无一不得之念虑参稽之微以出之政令
推施之大宜所在郡邑民咸乐因其治无斗争金革之
犯吏亦安承其教鲜簿檄徵发之扰其归心抚驭饮食
怀德乐业编齿讴吟慕化者远近䜣合靡间情殆蒸蒸
顺服感召之默成已于是今夏某月日公周六十有一
之辰而太夫人黄发康彊姁然乐公之孝养以能娱其
耳目心志年比九十视听不少衰损人曰备哉公之禔
福乎夫仕宦而居高位者有矣未有耆艾得致养于其
卷三 第 37b 页 WYG1277-0486d.png
亲者也耆艾得致养其亲者有矣未有享亲以穹龄全
祉久安愉而无拂志者也非公孝德融畅何能致天休
滋盛若此盖闻古之君子笃事亲之孝故能致忠以显
其君积守身之诚故能附下以信其民传称事亲事之
本也守身守之本也公懋毖厥修足树人道之大纪繇
是致守身之诚以彰事亲之孝则天畀祥而太夫人之
年符其孝之感矣循此而功业振当时名声垂后世固
本是道出之尔兹其能寿身寿亲以寿天下国家皆相
卷三 第 38a 页 WYG1277-0487a.png
因自致之明验达之天人相与之间其道岂二本乎哉
小雅称乐只君子万寿无期而必推称其能为邦家之
基周书亦言建无穷之基则有无穷之闻夫本之出者
深故其基之立者固非公所以载久远无期之盛而不
可年数计者与
  双江先生文集序
双江先生文集总十五卷为故太子太保兵部尚书贞
襄聂公之遗文其从子仪部君子安手类辑之刻以传
卷三 第 38b 页 WYG1277-0487b.png
诸天下者也仪部与余同第进士友善自余往侍游先
生于京师特辱不鄙视每出朝相过从辄举所自复反
覆置论辨不极密微不止意先生之文余或能一二稍
得其深者故集方就即走书属余序之余念先生自壮
齿以历既耄之年未尝一日不孳孳于学其学也未尝
一日不以古圣贤之道体悟约践于身俛焉蕲至之故
天下学士大夫有闻先生之风者莫不愿得先生之文
读焉非独所重其文也诚欲因文以求先生之学庶几
卷三 第 39a 页 WYG1277-0487c.png
得其自至古圣贤之道者以反诸身不谬所从事则余
欲叙先生之文不推明其学之本要使天下咸知先生
遗言之果足以信世也其敢为仪部君复乎乃今卒业
斯集研穷后先辨难之旨始妄意先生之学殆据其成
德为训所谓身有之故能言之其体悟约践之微要未
易为众人究说也夫先王之学以归寂为宗以致虚守
静为入德不易之极其所受虽有从出然自得于反验
默识之际以超然独契乎千载之上岂世之浅闻肤窥
卷三 第 39b 页 WYG1277-0487d.png
者所能遽涉其津涘也哉今天下学士大夫疑先生之
学咸以为其趋高矣然或卑之若有弃其致远矣然或
迩之若有遗其从入不诡圣人之指归矣然犹袭沿二
氏之筌筏盖余往事先生抑尝聆其教时犹私捍格于
中炳炳焉怀不祛之惑至寤寐求之积之踰十年之久
乃始𢥠然于先生之说其类冰之凝释于水溢流江河
无异浸者与顾今未深达先生立言之奥犹以其归寂
之宗出禅致虚守静之功出老氏而先生时时据引间
卷三 第 40a 页 WYG1277-0488a.png
不无出入于二氏之书则四方慕学之士其不蹈余昔
之所疑焉寡矣夫先生之言寂本易大传之无思为其
以生生之易出之为感应之神岂若释氏灭有求寂壒
然自绝其生理至断肢体弃伦常不悔者之类与其言
致虚守静本易咸之虚受艮之止所无失时其致大本
未发之中以立天下之有岂若老氏主虚极静笃为归
根塞兑专气致柔之摄用而私利其身至刍狗万物搥
提仁义不顾者之类与其不深诋二氏之非而间据引
卷三 第 40b 页 WYG1277-0488b.png
其说相援證无亦探极性命之本以为视圣人特毫釐
之差固无病乎其合而取之耳乃终之背违千里斯又
不必智贤之能辨抑奚庸摭前闻以肆支说之呶呶者
耶虽然先生立教凡于道之统体悉备皆上达之能事
也其若下学之自卑自迩积小以高大者多似未之详
焉岂所谓先立其大者本具则末无不贯之推与故余
妄意先生之学直据成德为训凡辨难皆举所身有者
著之宜非学焉未至者之足喻也昔程先生称圣人格
卷三 第 41a 页 WYG1277-0488c.png
言在论语微言在易中庸故虽以子贡之达材犹不得
与闻性与天道则先生之学其信否固宜俟后之作者
于百世而余敢遂谓一二能得其深者乎哉先生孝友
称家族忠节振朝廷功泽施列郡风猷动四方史必且
述载之以标阐来世诸若文辞则信其才情所至要非
平日所专志肆力者然光明峻洁之操雄俊迈往之气
周流乎撰叙辨质间抑足并穹壤长有矣兹天下所共
睹识焉者也
卷三 第 41b 页 WYG1277-0488d.png
  万安仓前周氏族谱序
布政右使万安周仲含君往岁既修其族谱成以书遗
余南都曰愿一言序诸首简俾族人知所诵法余时方
抵怒权憸被嗾搆弃仕归而君适持宪节督兵闽海上
道阻远不及趣相复也数岁君以觐事过家复缄所刻
之编寄余山中余披读因知君谱在宋乾道时先世尝
一二创辑之入明正统景泰间君世祖参政公特即往
谱纂治加详焉郡诸耄硕则咸为之序著矣故君所修
卷三 第 42a 页 WYG1277-0489a.png
者但增其世无改于其文间问序德安何司寇迁麻城
耿廷尉定向二君固昔游余而于君为同志友其论述
往往举君问学相究切而要其指归于求仁有味哉其
言之也余陋且衰愧何以益君虽然二君之言信美矣
乃于君欲族人知诵法者厥义或未之竟余请绎二君
求仁之说以广君治谱之意使读者咸忻勉相成可乎
盖昔先王因生赐姓立宗法以管摄人心非特私智强
使之也求人所自出于天即其本之一以协其心之同
卷三 第 42b 页 WYG1277-0489b.png
故建宗子而树之法使后世相维守于无穷则人可合
诸天而孝敬由之兴矣故宗法者仁道之大端也天之
生物也一本本一而分不能无殊故宗法举本之一则
千万人之身其初固一人之身尔乃析分之殊斯世以
服更而亲疏之等列位以世别而昭穆之伦辨仁道于
是可序推矣故宗法有百世不迁者大宗之统同仁贯
于本之一也有五世则迁者小宗之辨异仁行于分之
殊也故求人所自出于天则天不能违生之本求天所
卷三 第 43a 页 WYG1277-0489c.png
自本于一则本不能违心之仁而宗法无弗备焉是先
王以仁合天之极则也夫天体物而不遗仁体事而无
不在故先王仁洽之心其同也有恩以相比仁达之政
其异也有分以相制使民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皆
宗法之为导也后世宗法坏而先王仁天下之志泯慕
治君子始思以其遗意教之家而推之天下则谱义之
修具固仁道之不可废与夫谱也者普也普其仁于家
而达之乎天下故以斯文代行事而足与救宗法之微
卷三 第 43b 页 WYG1277-0489d.png
是虽先王未之有犹可即人心之仁以起之而况外史
小史之所掌既训之乎三代之兴也哉今君以求仁为
学其施宜自家始则谱道非其要物耶余闻周氏之为
族旧矣稽唐盛时业以闾右称钜于我郡虽岁久谱牒
放失而家之贸券尚守天宝之故藏则上下千年间其
人之踔轶有尚而世远磨灭不称者何可胜计独前数
百年有悦舂陵之学受之以化其乡者其事尚足考溯
也彼非所谓豪杰之士与周氏后先哲乂所表立其孰
卷三 第 44a 页 WYG1277-0490a.png
能过之今君复以其学中振举所蓄积抑且耀之家而
昭灼乎四方凡周之族殆求之有馀师已其奚以远慕
为乎盖余闻求仁莫切于近取诸身而生生之易流行
乎四体百骸皆仁之所贯浃也故求人所自出之本不
外斯心之仁求心之仁周流贯浃于一身不外生生之
易兹君学所独至二君既亹亹究切其指归矣君之族
士可不敬恪朝夕勉焉思有以企之繇之以正伦理笃
恩义事物万变莫非生生之易之成象效法焉斯固君
卷三 第 44b 页 WYG1277-0490b.png
求仁于身之大效与夫今故家右族治谱者众矣大抵
侈文献盛美章世泽久长以徇时俗之矜衒而已间有
举先王法教为训者又鲜能深识夫本之所在则君欲
族人知所诵法其孰有加于求仁之说者周氏后人其
尚观焉自考择毋忘君学所有事也哉
  送凤竹先生徐公赴南少司空序
古今人材品不同事功亦因之以异其成也岂非能先
致乎学哉盖材品之降受出于天古今人宜不甚相远
卷三 第 45a 页 WYG1277-0490c.png
也乃其成则古易而今恒难夫非今之学异乎古耶繇
是以甄材品而概事功古之视易今始邈悬是故学弗
可以已也昔孔门论士之成德举其凡要于弘毅焉止
矣盖弘者以天下视一身恢乎常若有馀毅者以一身
任天下确乎未见其不足惟材品之能先成于此也故
任重道远举天下事功无一足尚其仁体之所推者兹
三代之士所以俛焉日有孳孳不敢一怠乎学也吾求
其人于周衰以后上下千数百年间若汉诸葛亮孔明
卷三 第 45b 页 WYG1277-0490d.png
宋范希文之二君子殆近斯伦之选与盖武侯以学广
材以静成学所云庶几礼乐之本既非无所从出矣文
正读书长白山中潜思中庸之义至苦奋五年不少懈
其牖劝张子厚于少年论兵之日抑何见之独加人一
等也夫学绝道丧之久有能致力于二公所从事自濂
洛以前未睹一二或似之者彼所谓豪杰之士虽无文
王犹兴其风之感乎百世岂孑孑事功之慕者能拟其
俦匹也哉乃余论友今世得中丞凤竹先生徐公可称
卷三 第 46a 页 WYG1277-0491a.png
追古士而独与稽非耶其贤信人所难及矣夷考学之
所至抑既黜事功而遗材品进之成德有馀能焉公自
起诸生即嵬然负经纶大志研穷六籍思以推著于行
事故尝取琼山丘先生所补大学衍义摘其切于邦家
大政务类为纂要一书学者多诵传之视文正在秀才
日志尝先天下之忧以为忧不知孰伯仲也久之筑室
海虞山下默坐澄心观天地万物之化反之身性若有
合以为道在是可推行矣出而第进士擢袁宜春令入
卷三 第 46b 页 WYG1277-0491b.png
为南监察御史开诚布公集众广思睹势权趋竞一时
公治其邑中蔑焉不一瞬及也彊直自遂迄阽困阨迁
谪无稍悔比诸葛武侯广材成学置利钝顺逆于无校
不既默信而允蹈之已乎今釐抚我江西列郡身处堂
廉之高虑周薮泽之远视蒸黔疾苦不啻痒痾搔摩之
恫切乎身而以所推见者亹亹日效之政猷甚于民之
不能自朝夕也故以平赋敛则积深之弊革以攘寇虐
则剧稔之憝除卒之不动意色而奠丽列郡于绸缪桑
卷三 第 47a 页 WYG1277-0491c.png
土之安其事功之成于材品何如哉盖学能蓄其宏毅
之德故任重道远不违仁体之充廓泱泱然随所放而
皆准可谓无惭三代之士所树立已于是列郡吏民慕
诵美周召分陜之休视洛西汉南所咏述若髣髴幸见
于一时肆今南少司空之命下芾车促戒其将何以慰
黔怀思耶于是在镇文武大吏自藩臬诸大夫而次咸
邑然于公之行以予谬辱公之知予有年属文以导宣
其勤志余惟公材品事功之过人天下士既共睹识之
卷三 第 47b 页 WYG1277-0491d.png
矣乃其学之所成致兼备弘毅之全德不一二推本所
从出则奚以为诸大夫复乎故聊述叙所肤窥若此公
行矣天子将召公入佐新政责以一代治平鸿业公宜
孰先与无亦务陈傅说始终典学周公学有缉熙光明
之训以为大猷亶告庶乎交成并进于殷高周成之隆
日可俟之耳余知今在廷大僚必直于公斯焉考卜而
胥以公为师师俊乂之首望余言非殆其先籍也夫
  送宫允范君竣试还朝序
卷三 第 48a 页 WYG1277-0492a.png
古今定取士常制若无与于人材之兴坠然士欲自致
其身以效邦家之用则岂能出先资于所定常制之外
耶是故唐虞官人事言底绩成周宾士德艺著庸自上
世以来凡取士固必有常制士欲违之以效用也得乎
后世人材视古概不相及则存乎所立之制或未善抑
用之者不无少失其始意焉耳昔我高皇帝之肇建豪
英也监视往事首以贡举荐辟诸科并行士之不试文
义于有司者十数年矣其后病荐辟之屡不副所任也
卷三 第 48b 页 WYG1277-0492b.png
于是折衷隋唐迄宋取士之制以定经常不易之守士
三岁一举之乡拔其中式者升名礼部比岁而大会之
以群试简什一之俊录而献之天子繇是临轩召对释
褐以成进士其典于是益隆矣夫求士始进特严乡举
之法非以初之不可无慎与是故本之经术以正其业
稽之论对以观其志诸品校之密规防之备殆上世取
士常制多若未之及者其在京畿视他乡举尤加重府
尹丞既如期以请上必专命文学侍从之臣二人柄事
卷三 第 49a 页 WYG1277-0492c.png
其辞而南也则又宴之阙廷遣驿以佐其行当斯简任
者不尤难乎其称塞哉乃今岁南畿宾士适遘圣明御
极首祀所司祇承休嘉视昔之特重而加崇者不无惴
惕乎中于是宫允吴兴屏麓范君奉诏往𨽻其役殚虔
不怠日夜矢精白于品校之密规防之备斤斤无弗极
已繇是所拔士皆嵬然著夙问于时者其选抡之明人
谓十数岁间殆鲜俪焉事俟将还报其成于是京兆尹
丞陶杨二大夫以例有赠言谓余往籍词林尝滥与兹
卷三 第 49b 页 WYG1277-0492d.png
典又于君辱有一日之游也胥来属言为赠夫伯乐之
厩多良马匠石之肆无枉材以能取之广而择之慎也
南畿非士之冀苑邓林耶骐马杗栋所错陈不有希鉴
绝目为之差别昈辨则千里逸足长困枥伏百围巨干
终腐沟断孰与识骏骨于骊黄牝牡之外挽梁欐于拥
肿液称之中以成致远负巨之明效也哉故士诚不失
累黍尺度因常制以自奋其长而恢邦家之利用必其
伦择者得取士微要此不可为众人告说也范君尝举
卷三 第 50a 页 WYG1277-0493a.png
所素蓄之学入奉大对肃皇帝亲拔置进士第一人擢
为翰林修撰擅文名于馆阁旧矣直行慷慨不顾流俗
讥诋故久之而其贤益著荐历南北清华之省繇少司
成而拜春坊中允海内荐绅士方踧然望君以寅亮茂
弼之业著功名于旂常鼎彝间则其为士之伯乐匠石
也岂一朝夕之为积者耶余闻君在词林履禁近无懈
其修任编摩弗弛其勤比教成均大能以身先物士趯
然敬向之不啻虞龟夏橇之前民用而坚器故能卒树
卷三 第 50b 页 WYG1277-0493b.png
人伦之表式也夫学邃而神识内融行茂而精华外朗
以求士业于阅校抡采之常法不犹衡锤之操轻重绳
墨之引曲直所默定孰可欺乎此都人士宜其咏称啧
尔比于举贞元者之颂敬舆试嘉祐者之慕永叔无以
复动其訾议也夫以人事君忠之大以身取士明之盛
斯二大夫之所为亹亹乎君固非阿私其同事之好矣
  期斋先生文集序
自昔相臣能以文学蔚然称钜宗者代岂多有其人哉
卷三 第 51a 页 WYG1277-0493c.png
盖古今人材品性识各有所专长而独盛则文学之与
名位功业不可以并概亦其宜然尔秦以先弗论著汉
初固重材武相臣之用儒术显者间见于武宣之世其
撰述列之史传亦略可睹见若二韦之诗公孙匡贡之
论奏虽所遗仅不几存然往往非后世可及降是而推
考其近似者东京之后鲜觌已唐一代文章号焯伟然
自武德以逮贞观尚仍六朝之衰习及后稍变近古相
臣崛起其时始各施著所能长故诗美二张文最权李
卷三 第 51b 页 WYG1277-0493d.png
润色鸿业亦庶几上世雅驯之遗焉至兼其美于文与
诗犹然或病其能岂非材品性识之相局有未易以迄
全也与繇宋历今数百岁相臣之克臻斯轨殆可类镜
矣肆我少傅期斋先生吕公独擅兹盛于右文之朝其
文与诗既殊绝先今之作者盖材品性识踔然轶出于
名位功业之表其能兼昔贤所难获宜近世所不多见
邪公少邃经学微词奥义每自得往圣心传之密要士
远近争师事之未壮登进士遂简秘垣陟宫署进位成
卷三 第 52a 页 WYG1277-0494a.png
均亹亹益充其诣造菁华丽藻倾艳四方大篇长什咏
诵多士骏问上达遂茂被肃皇帝之特知繇大司成入
赞纶阁宠数晔盛一时莫可伦比公自念业以文学致
通显非殚精阐述无以副上休遇于是综统百家聿宏
掞制宪章六义大鬯风雅七政干璿玑之运五文施粉
米之章勋华所纪寅亮斯毗喜起时𢋫几康实协匪徒
铺一代之闳休绍往哲之高躅而已某自偕计吏即幸
缀公游从之末瞻其风神仪观已得所为皭然超凌于
卷三 第 52b 页 WYG1277-0494b.png
世垢者盖迹方阻逖而心恒向往之暨滥籍中省日侍
公承明著作之庭则辱投谊益深最后叨陪抡士之任
奉公朝夕弥浃渍论议出入相取旁及古今事变之更
涉色授神与若忘贤不肖之不同量也盖饮公之和至
矣所恨未尽读公平生所著裁自快惬也迨公宅忧谢
相事某亦遂留滞南省咻于谗吻摈归去公之乡既远
不能时通讯典记顷缘简书趣召勉出俟罪未几丏疾
获请因税车武林之馆得觏公冢嗣葵阳君乃出所梓
卷三 第 53a 页 WYG1277-0494c.png
公集以示则夙昔所未卒业者一披帙烂然矣葵阳遂
属委为序嗟乎公之文盛矣岂某肤闇所能论次哉然
尝闻海内君子称公之诗古意泔澹多曲江简远之趣
而句律错出开元大历间有洛阳谪后之工所未及殊
泱泱二韦之雅则乎其叙述则斟酌天水缜确而不失
之疏筹议则驰骤赵郡俊拔而不流于纵公孙贡匡所
陈议未足述拟其该备焉可不谓才妙神斤意融心匠
文与诗既凌驾古之名世者历选明后先元臣自西昌
卷三 第 53b 页 WYG1277-0494d.png
长沙而次未睹兼长并美似公之斐然不竭者也虽然
窃有概于中矣公弼亮多年所持似曲江之正而其识
则过洛阳所施类赵郡之达而其度则包天水彼夫数
君子在当时虽志不必皆行然已各效所施用公佐明
圣不世出之主得时宜非诸贤可望而谢政中年无以
卒竟其入告之猷盖是时上数问公乃忌媢者挤之曾
不遗力使公旷然抱宏业天下不大蒙其渥泽盖某手
公之文感畴昔所历记抚卷至屡废读则是集览传既
卷三 第 54a 页 WYG1277-0495a.png
众将无同愚之耿怀慨然如不能自释矣乎继自今有
企公之风者某知不独叹其诗与文谓足当一代之钜
宗而已必且因是以得其深焉庶几其可论公之世耶
夫不推公志业所蓄存而但侈其文与诗之美盛固未
足为知公者也
  历任疏稿序
论奏之文主于匡邦国之务其究欲推行事以著成功
故因位建事而材智施焉遇任图功而谋虑出焉繇是
卷三 第 54b 页 WYG1277-0495b.png
形之论奏乃可以辅翼政治不为浮蠹之空文矣夫自
昔哲贤必得位任始能效见于事功苟非位任之及即
有良谋嘉策何能自奋树哉盖汉贾谊刘向皆抱踔绝
之识而怀忠笃之志治安灾变之疏斐然古今所共诵
后有作者莫能或尚之已然谊遭明圣之主固尝数韪
其言待以不次之秩叙一岁超迁至太中大夫不可谓
非奇遘者乃流涕痛哭于汉庭所献议卒不一少施用
向托肺腑宗亲其忠鲠既信之人人指斥权邪天子且
卷三 第 55a 页 WYG1277-0495c.png
为之悲寤乃竟不免祸摈于其身夫士不当位任之授
虽识与智若二贤欲事功有就且难而况其下者哉故
语曰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而书重入告之猷易戒出位
之思诚以事功必繇位任之有托不可以偶几也则諌
议非先资乎是将不为无益之空论乎余读太宰默泉
先生吴公历任诸疏私叹公遭致之盛抑其位任有及
善因时而不轻试之效邪公自筮仕致膺穹显中间回
翔郎曹藩臬之司以政学推施内盖积三十馀年之久
卷三 第 55b 页 WYG1277-0495d.png
乃受知肃皇帝则在御史中丞抚釐我江西之后上心
日有所隆注诚察其已试而多效所疏列不远于事功
也夫以公恢廓之度贞介之守运其材智谋虑所至绩
业甚著流乃益务深厚不伐遵养自晦其后先陈议不
为谊之愤激而得失之端靡眩不为向之指切而正邪
之辨自晰酌缓急于事始故其举之也协审从违于几
先故其计之也周盖繇督抚晋贰列卿亟承赈饥遏寇
治理河漕诸艰切无一不称上意指者暨总司空柄衡
卷三 第 56a 页 WYG1277-0496a.png
宰惇大以宏体而兴使成利有深虑明作以著用而信
上达下无稽事物曲裁于饬化之备人官叙于器使之
均凡施措之大者则已概见于兹编上所以察公可属
大事非本其名实之加在事功有不可卒掩与夫循所
居之位以谋所任之政因所任之政以陈所告之猷故
事专而上不疑则绛灌无所施其间志行而下不挠
则宏石无所中其奸盖公之遭致所以殊异乎二子
者繇诚能济务其果似谊而不躁忠足杜谗其直似向
卷三 第 56b 页 WYG1277-0496b.png
而非讦读其疏不可想见其人乎余自公长臬我藩方
觏见即辱轶特之知俛仰踰二纪愧无能一副公所期
待者往公辞太宰余亦无几触权搆西归念去公之乡
稍远不能数奉朝夕间询公福履之盛意天将迓耆俊
以平格之休笃祜斯民未艾也兹谬被简书勉出幸丏
归得请觌公于槜李之舟魁然健敏类方艾之年则元
老壮猷彊为明天子一出若昔晋潞二公在唐宋者公
得无意念及之乎别公且行公子太守中翰二君追余
卷三 第 57a 页 WYG1277-0496c.png
以公疏刻成委序遂不辞僣缀其末简傥余言或少合
乎则庶其不负公畴昔之夙知也已
  太守雷侯二亲膺褒制序
三代所以论报其臣也有赏延而无褒推岂为制反不
若后世之备哉盖封建法行则上自五等所诏爵下逮
列国卿大夫之伦有位莫不各以其世畴奉上之任使
是故诸侯贤有功能既得入为王卿士次降而若列国
之执政皆选于其王之贵胄即有举用亦不出所称公
卷三 第 57b 页 WYG1277-0496d.png
族公姓之良其以侧微致显膴仅仅固不数见则褒推
虚号世奚庸矜尚之以为荣邪封建废而天下鲜世
家士起编氓幸受上简任政贵有官秩孰不愿貤其身
之有俾为若亲之光显故上欲优体其臣必褒推所自
出用惇兴孝劝忠之化在治宜莫有先者夫古以爵贵
命贤类多出于世庸故上无颁锡之烦下鲜侥望之过
所谓礼达而分定以先王典法存焉耳乃今概之岂同
伦欲无损益三代之遗得乎故自褒推之制行则内不
卷三 第 58a 页 WYG1277-0497a.png
疚优体之仁而主恩溥外不失论报之义而臣忠劝斯
虽先王未之有夫固可以义起者与我国家法虞周为
治大计中外群臣律以三岁考绩之法课其行能为殿
最而褒推之典因品式以为之覃流盖举人情所甚安
固可百世行之无斁坏虽然士起家非一涂其得此不
甚难乎必才周治政之美誉始有所资而达必功累课
最之盛业始有所循而著外是思求称其职而幸褒推
之获则制所恒格者故今之汲汲陈列虽贤者欲自尽
卷三 第 58b 页 WYG1277-0497b.png
乃心非必有所几而为之然自尽岂有他哉出乎君则
入乎亲其思致乎竭忠成孝之有事抑人道所共归也
吾郡太守夷凌雷侯盖今天下焯焯名大夫矣其始事
司寇为郎贤闻克著司功署其绩曰称故三年得褒赠
其先君子如侯郎母夫人封太安人焉久之穆皇帝覃
恩廷臣侯进秩为大夫其贤闻益茂盛司空复署于其
绩曰称于是再得赠其先君子如郡侯大夫母夫人亦
进太宜人焉后先制词予叙并加人一等侯捧以自庆
卷三 第 59a 页 WYG1277-0497c.png
叹夙昔企愿斯切乃幸一旦获之若持券其荷被上恩
至矣一时与侯游者咸忻忻咨嗟共异其遭际之隆谓
人子能自致其光显于亲若侯焉可矣非忠孝素绩其
畴能迄致之可不为甚难也乎数岁侯擢守我吉郡益
推褒上之忠广为九邑之霈泽九邑人士感侯德日深
莫不歌咏颂思以侯为真我民怙恃也诗称岂弟君子
民之父母而记者释岂以强教之弟以悦安之故民尊
亲之若父母也侯其不愧斯语矣哉余邑长晋江赵子
卷三 第 59b 页 WYG1277-0497d.png
鹭得侯制词示余谓九邑既戴侯若父母则侯之先大
夫暨母夫人不为九邑大父母矣乎先生盍序一语以
慰侯孝思于不匮余曰允哉君子之忠君也必本其孝
于家者移之而其欲利泽斯民也又必即其亲之所爱
己者深体而力推之是故知亲之不可遗而充之以事
君则忠之所以日盛矣知身之不能免于亲怀而达之
以治民则利泽之所以日流播矣侯治我郡信乎其能
举斯心以加之上下者是宜行之家而推之国周施于
卷三 第 60a 页 WYG1277-0498a.png
天下沛然出之有馀能耳故由之以恢宏其绩业则声
名可垂于竹帛由之以引长其功泽则事实可载于鼎
彝将见交龙之章不足纪侯之休嘉镂犀之轴不足标
侯之巨美其为二亲光显岂特若今所膺被已邪异时
论报之典煇然焜耀乎天下必后世大有所推述余老
矣尚庶几或及见之庸预序列之以俟
  奉贺大中丞新原先生江公平寇序
夫事变之来靡常惟智者能处之以无事斯可与世之
卷三 第 60b 页 WYG1277-0498b.png
謏闻肤识闇于理要者道哉是故非德之所养者深不
足辨几之微非才之所负者厚不足荷任之大二者固
智之所从施乃其出则必本之学也士大夫不先致力
于学无惑乎事变之难裁矣曩时闽广湖南之寇多薮
匿岭北诸郡县境中岭北奸游与相聚并往往窥间便
出没骛攻剽为列省患久之依山箐树穴垒以旅拒官
司之法令而虔祸因滋蔓不可薙云自建镇开府以来
朝廷数慎简文武威重之臣寄之授钺之任后先诸讲
卷三 第 61a 页 WYG1277-0498c.png
求经画故具其宜无遗谋者然扑之未靖而已煽招之
甫辑而忽畔以今溯昔其能帖然驯弭不逆戎绥之颜
行者几何时乃世持计安之议多不出𠞰抚二策则虔
事盖历试之可暏已岂非当涂之士好智而不循其本
才德之积不深厚故出之罔裕而施之易竭此繇学不
先植乎内非智之果难用也夫虔有安远之黄卿不直
弹丸之注垒空而盗酋叶姓乃世据之为巢窟紏胁旁
通之民骇助其声势鸱张鼠伏齮龁大吏相抵捍其恣
卷三 第 61b 页 WYG1277-0498d.png
逞更六七十年致众且数万乃吏竟弗之校也比岁广
寇入犯我抚吉诸郡酋叶槐者幸能扫众砺戈致死以
恭督府之命群丑既歼槐遂蒙优赏获冠服之荣及今
槐死而贼楷继之尽更故约束祸孽首搆其种族叛迹
倔著僩然称雄长自骜殆天褫之俾速灭邪惟时大中
丞新原先生江公适莅镇建节之始爰申保釐嘉训示
𨗳化大方令诸新民子弟有堪诲迪者咸使进之序校
教以亲上死长之义自是匪彝陈而嚣暴易人并忻向
卷三 第 62a 页 WYG1277-0499a.png
独楷悍悖莫格也然服顺者争至则楷势寖孤故疑畏
兴而叛志愈横遂屯众马蹄冈仇攻良民之不已附者
乃公先授计将吏暨诸新民率矢心什伍相署人各奋
勇自效故楷所向辄败衄党离援绝计亡所从出则举
火自燔焦骸原莽中诸从徒无一能免于馘擒者虔所
在驩动咸叹公摅筹帷幄尸渠凶于笑谈指顾间使郡
县免宿舂之戒士校无亡镞之费诚载记之稀睹英哲
所未前计已虔诸属邑自赣令陈子一鲂而次并戴休
卷三 第 62b 页 WYG1277-0499b.png
美颂令绩以余尝辱公知谊最深久因走币谒言为公
贺夫天下事变忽来非智固无以决几萌而成事勚然
处失其用所措应或蹙之偾败岂非智遗先本不能行
所无事之过与矧德之所养未深则歆沟之志盈才之
所负不厚则虚恢之见眩以此推施期成祗资愚庸之
谪笑是故士不先植学以茂致用之本则智常弊于扰
事兹患之所以益滋蔓也今虔寇参错诸岩险虽韩白
治兵良平握画讵能卒使之詟服其骧首幸衅思骋好
卷三 第 63a 页 WYG1277-0499c.png
乱之志纷纷胡可胜道假令公不先之诲化以默回其
梗习即日磔数楷辈于市何益方内之奠乂以彼稔辈
自𠞰绝令同党比事之人皆欲共毙而立脔之则公威
德在众心岂不赫然若雷电之振耀公何一有所与哉
斯大禹所能排怀襄之害于摞撬雍容之际其本固因
乎水之道耳故曰智若禹之行水则大矣今公所行事
非邪使虔黎老壮艾得弛然安寝食之托室庐之守世
世孰能忘公之功今海内事变日夥天子方侧席拊髀
卷三 第 63b 页 WYG1277-0499d.png
日延望功伐名誉之贤相与致敉宁耆定之绩于安攘
间非公其人畴济也诗不云乎夙兴夜寐洒扫庭内用
戒戎作用逖蛮方夫戒戎作逖蛮方乃不越洒扫庭内
之近事则智之施用孰镜焉是非武公之学所能日跻
于睿圣其才德更千百世无有能轶之者与余不佞敢
祝公以武公之业俾邦家永有毗赖斯可已乃若沾沾
颂公事之奇则推公之学与才德究其至当未可涯涘
庸敢举是为公多也哉
卷三 第 64a 页 WYG1277-0500a.png
  庆邑长石岩龚侯奏绩得褒赠二亲序
先王论报臣工之典至周蒸蒸备矣然其时有赏延而
无褒推岂往制反不若后法之曲洽哉盖三代封建久
行官材多畴咨世庸故上自五等庶爵之建下逮列国
执政之选往往因崇德象贤之资以能敬承有位仕禄
不失其先守当是时诸侯之贤有功勚者既相次入为
王卿士而食采邦邑之卿大夫及夫公族公姓之良亦
莫不各摅材谞斤斤称上之使任故世禄与封建相维
卷三 第 64b 页 WYG1277-0500b.png
官材与汇升不匮其以侧微致通显殆什伯不一二睹
焉斯椓杙舞籥之贤所为嗟穷于盛代也则褒推虚号
世恶得歆侈之为荣施邪封建废而天下鲜世家士始
有起编氓占膴仕者其胥欲貤身之幸有以光华所自
出将非众情之并愿乎上之人因为著之彝典俾成兴
孝劝忠之化则于政治助流固非徒法之曲洽云耳盖
优体之泽渥故可隆主恩于不匮论报之义章故可励
臣忠于不懈二道之交为裨益后有圣王岂能复易之
卷三 第 65a 页 WYG1277-0500c.png
我国家辨材审官制从虞周太宰叙中外群臣功计咸
律以三岁考绩之法课其行能高等特有品秩赠封之
嘉褒纶显被乎奕世论报诚周重矣然得之既甚不易
而郡邑治民之吏视内秩尤大有径庭是故必材兼治
政之美然后誉有所资而达必积累课最之盛然后能
有所程而著乃其间荐刺非出一人察询非举一事欲
名实者皆无左谬难已故仕为外吏常患是典弗克讫
致其汲汲思奋振以期庶几一获而邑然不慊其志者
卷三 第 65b 页 WYG1277-0500d.png
恒什九则固势有由然已吾永新长令以治行焯推后
先载之往牒众矣顾未闻有满考入奏而得褒表二亲
者乃令长吴郡石岩龚侯贤绩袖然推江省第一抚按
大吏遂交章上其最而所司方议行久任法谓宜酌留
治行殊绝者需后不次之用则不可无褒锡之典先为
之宠异焉天子报可铨司遂下之省曹示旌令于是邑
人士咸忻喜侯政闻得首达而私庆是典足大慰侯心
兹壤且复蒙其休泽也相与谋所为颂扬者邑丞陈君
卷三 第 66a 页 WYG1277-0501a.png
某尉柳君某所幕沈君某爰诹众谒言于予予惟明主
期理化之盛则思择贤以乂其民哲士怀奋报之思则
思致身以显其亲斯上下交承之要道也然自昔重循
良之吏乃或一代寥寥不几称非近民之罕为功乎侯
治邑美政未可遽更仆数而要所成致灼非俗吏论效
计成于一时者能及历推前史所载益见侯之难能焉
是故其爱视密邑而仁可思其化拟中牟而教不拂顽
习变更似杜超宗在建阳冤抑涤拔类曹颜远之治临
卷三 第 66b 页 WYG1277-0501b.png
淄广学宫而邓成之诵溢缮津梁而肥乡之谣播储仓
赈岁画比安道甃城息寇策过敏行至夫政先养人则
孚贾敦实之惠廉不近名则笃冯元淑之操凡古名吏
所施措侯无一不见之行事邑人士怀慕其贤于靡忘
固宜有不期然而自致者与抑古之世家能以禄延祚
裔于久远必其先有大功德于民故子孙得世守家邦
久至数百年不衰此诚天道之弗僭也侯高王父满川
大司空清忠盛望翊亮毅皇帝朝厥绩茂盛数传至侯
卷三 第 67a 页 WYG1277-0501c.png
考少华君伟貌丰材嶷然思振耀前烈遭家不造莽蜂
肆螫赍其施以殁世则举数叶采食之报固当于今乎
取足侯奋自孤童崭崭露奇颖于舞勺之年不踰纪遂
成俊名其业方若大川之沛放也孟子称君子之泽观
五世侯距满川公代序适应之矣塞而始通微而俄炽
泉沸火然其盛大庸有极乎吾因今以验乎古信三代
世禄之延殆天所以庇有德而非封建能为之引长者
传称公侯当复其始天欲丕昌公令绪其假今褒推为
卷三 第 67b 页 WYG1277-0501d.png
符兆非耶隤祉锡美用灵承休宠未艾邑之人兹预卜
稽之审矣庸且庆侯今被之荣数焉已哉
  送邑长王谷龚侯入觐序
易著比象特取先王建万国亲诸侯之义甚哉民之不
易比也夫裂天下建万国欲使人人无失所此岂一手
足之能及哉合其大统于一人故专制之势尊分其众
理于庶邦故胥匡之化洽先王能成天下之比固以是
其亲诸侯非所以亲百姓乎是故为之朝觐会同以通
卷三 第 68a 页 WYG1277-0502a.png
上下之交则咨询集而四方之欣若达矣为之庆让黜
陟以施劝惩之教则章瘅明而五服之治忽辨矣民所
欲与聚所恶勿施庸有出先王所比之外乎三代德衰
王化弛而力政作伯强兴而虐威擅先王比天下之道
泯然无复一存者秦罢侯置守一切以法持下其弊也
上势孤而欺蔽行下情壅而怨讟积民离畔失次祸乱
至相寻弗止历数千岁无有一振先王之遗以救秦之
所坏繇汉而后可推已天悯斯民之无比我高皇帝起
卷三 第 68b 页 WYG1277-0502b.png
应其时乃举先王旧政以反中国之彝常其道盖自亲
郡县始师古治而不袭其迹抑因时焉为之耳至若稽
制有虞则肆觐考绩之度章揆法成周则朝同述职之
事备会通先王典礼以成变化于拟议岂循名不举其
实者类邪今天下郡县之广盖包古要绥列服之外版
图所载固兼先王声教之未及焉比之可易易乎哉夫
三代盛王附庸小邦之君治政皆得自达于天子故诸
侯日亲民可使久比无涣计今一县之大视古侯国或
卷三 第 69a 页 WYG1277-0502c.png
倍之乃治政戛焉鲜通于所部之吏九重旒黈相悬邈
睹闻可殚彻乎是故民弃所愿而欣苦之情窒吏溺所
职而治忽之效戾欲成天下之比难已顷岁上践阼之
始思大修虞周法意以觐扬列圣之耿光昈察小大治
民之吏茂振劝惩章瘅于一时则有宴锡宠任之荣黜
罚讯治之辱加之贤不肖无一不当其事功盖累数世
一创见者夫古今殊势而合治侯吏异建而共政岂非
更化之独盛欤于是嗣岁之春天下复当大觐群吏我
卷三 第 69b 页 WYG1277-0502d.png
永新之长嘉定王谷龚侯治其民既蒸然咸得所比夷
考一邑之政又烂然靡不兴举盖侯精勤独任釐弊蠹
必究积深敏健时施除奸孽无论久伏使一邑盗辑讼
止岌然不遗摧陷廓清之力乃其兴士崇教乂民期化
尤亹亹不懈政之先本易称有孚盈缶得比道之首吉
侯其身备之矣乎肆今大吏交剡驰荐声实日腾流中
外往陈所述之绩宴锡宠任之先及讵足为侯侈者盖
闻祖宗盛时远近咸一其任使来朝殊等之吏往往因
卷三 第 70a 页 WYG1277-0503a.png
召问而得才猷踔绝之俊迄致一代名硕伟绩上神圣
独出千古顷举非常创见之典灼知群贤于辑觐之日
意今咨召踔绝哲髦以成王者显比之公非侯其畴能
胜之侯行乎哉余永新将不为异日之中牟密邑邪邑
人士方属余述扬侯美若弗及而丞戴君廷光簿谢君
廷绍乃朋来先以赠言请夫侯异政既成一邑之比乃
二君佐君旦夕当窃自庆其得所比也则余言虽无文
固非私比侯以为佞者因不辞书之以张侯行云
卷三 第 70b 页 WYG1277-0503b.png
  送太守起潜张侯入觐序
先王治法之变至秦罢侯置守极矣然更数千百岁讫
莫有能易其制者岂非时之所会虽圣人弗能违与考
秦建郡之始其大者亘地至数千里名城壮邑犬牙相
错举其治吏与民之大政无一不繇郡出者守之权可
谓专而无夺矣然所部盗兴民怨守弗能一为之辑天
下涣然散解守相顾眙愕莫或少禁禦之其敝起于上
下之势悬而壅蔽之患积也鱼烂河决所因成有渐矣
卷三 第 71a 页 WYG1277-0503c.png
夫时巡考度历觐述职先王所以亲比天下使吏治察
而民隐达四海利害安危之故无所匿于其听闻也即
后世之郡视国守视侯其道岂与古先王异者乃郡地
大职重或有加于上世封建之制而壅蔽为患无能少
救乎秦之敝先王亲比天下之道泯然岂复有一存邪
汉更数世至宣帝始知重亲民之吏其拜郡守刺吏必
召入见而曰与我共治天下者惟良二千石乎黄龙地
节之诏谆谆课最计功之间可谓得政之本要先王治
卷三 第 71b 页 WYG1277-0503d.png
法犹庶几赖以一二推行焉故其时田野乂安循吏绩
能彬彬著史牒兹非善救秦敝之明效与我国家稽古
建治每三岁大觐天下治民之吏凡受会考事庆让黜
陟所莅守并用虞周旧法列圣遵承其道亹亹馀二百
年郡县生民利害安危之故与吏贤不肖之辨虽穷偏
极遐介在古要绥荒服之外者无一不彻闻于旒黈之
下故壅蔽之患除吏媞民安其成事可考见已乃若郡
守推择视他职尤为慎重冢卿特疏拟请必询诸台省
卷三 第 72a 页 WYG1277-0504a.png
列司之贤有焯闻者乃以授用至大觐考稽郡佐属功
过以协黜陟之公又守言先资舆论始以次参合也繇
是冢卿听而致之则诏王废置之典行焉任守郡之官
视汉宣之隆何如也肆我吉郡股肱上游襟吭吴楚之
交会前后擢守是邦必极一时之选顷东吴起潜张侯
之是莅也税车不一再月民啧啧誉而颂之远近若出
一口长老至叹息泣下幸白首一及见之今踰年感思
益深谓侯真有父母之仁于我者也侯何以得此于民
卷三 第 72b 页 WYG1277-0504b.png
哉廉简以镇物敏果以作事厚民之力不忍伤惜民之
财不忍费固其施政之执要与至若嚚讼之刬豪势之
锄防舞玩近奸杜请托私计则若有不假意色而自沮
绝者盖侯为人洞达闿明于事无所回挠心之所存必
使人人皆得见之斯其诚动之应有不期然而致者乎
故僚友薰之则著羔羊素丝之节属吏感之则振鸿雁
中泽之惠民浃被其仁化固宜日沦浃而不可解也于
是侯以觐事当行郡丞倅司理诸君子介使谒余言申
卷三 第 73a 页 WYG1277-0504c.png
赠余老衰无文何能导扬侯休美宣众情所欲抒者盖
尝阅郡牒思我吉多贤守功行往代无校论已明兴以
来朱蔺陈张四五公相继奋兴比迹汉循良之盛逮余
耳目所及若致斋两城沧溪鹤皋诸贤侯皆近在四五
十年间其蒸蒸成德奚怍洪范三德之乂侯高明类致
斋两城而不懈柔克之密沉潜兼沧溪鹤皋而时出刚
克之毅宜同寀诸君子之倾信相悦久益不匮则兹行
也何以喻其相祝愿之诚乎盖闻祖宗朝重郡守之亲
卷三 第 73b 页 WYG1277-0504d.png
民也察其入觐高等召询时瘼于便殿因及僚属之贤
能已又推宴锡以光宠之往往召入为诸部寺卿之佐
迄升于大猷今天子英明独出上岁既肇修斯典于来
同之日矣继今其有不光膺乃宠若召信臣黄金之赐
朱邑大司农之拜以风劝列郡于嗣春者乎侯必首蒙
其盛用大慰中外之颂思已敬以是复诸君子之请并
预为九邑之人士同其忻祝焉
  江西乡试录后序
卷三 第 74a 页 WYG1277-0505a.png
今岁己卯天下复当大比士某不佞谬应江西巡按御
史之聘获叨预试事既竣役而成录矣故事宜有言序
后乃拜手作而叹曰美哉泱泱乎江西之材之盛其恢
廓固有所渐积与夫材之钟于士也非时无以兴之而
其庸于时也非久无以成之是故人文之化成不能违
天纪以开先也昔在虞夏之时江西尚列壤要绥之外
其民始免沈澹之菑橧窟与居不知有士之教学也圣
人制化推施自近以及远书称祗台德先不距朕行殆
卷三 第 74b 页 WYG1277-0505b.png
亦但使之柔怀相驯不以邦畿之治程督也司徒侯明
格承之法瞽宗肄乐和声之化意其犹有所未暨乎更
千数百岁以迄春秋之际吴楚始交盟上国寖慕诸夏
之风故其时楚称多材吴有聘鲁而得观周礼之盛者
孔子辙环列境友其贤卿大夫古传记多著及焉江西
故包并二国域中计其时士之能不隳进取名湮灭无
述载者宜众故圣门速肖澹台子羽之贤游业是邦至
低徊留之不欲去今墓盖岿存云士生斯时得无有从
卷三 第 75a 页 WYG1277-0505c.png
之讲修先王遗业以作奋其民者乎世远不可考详矣
自后又更数千百岁以迨宋则诸儒方大振鸿业绍明
圣绪江西士乃有超然独悟以孟子之学淑当世推说
至今烂如也其文章焯显若欧阳王曾数君子使班列
游夏之间不知孰后先盖士之大兴其材于旷逖也历
百馀世仅一再见焉乃恢廓所渐积若有默尸其昌发
之期者傥所谓时乎非耶嗣是天心厌乱我高皇帝肇
起而涤祓之汎扫函夏峻烈实首竞兹疆鄱湖康郎之
卷三 第 75b 页 WYG1277-0505d.png
战绩至今山川馀震耀也治定功成首开拔贤之科江
西士则有袖然特起以其文擢天下第一自时厥后名
儒硕辅彬彬项背相望士之接迹伦魁继列膴仕他省
未能或之先焉兹其受甄养于列朝涵育之久即周济
济多士未足比喻其盛非圣神久道化成之蒸被畴克
以臻此顾近数十年间江西士有名实不副前哲之忧
议者多咎往己卯孽藩召衅列郡士遭兵刳之后蹶然
稍损其声称气化与时流易固理数之难控揣者与夫
卷三 第 76a 页 WYG1277-0506a.png
十日十二子相配数穷六十今会其时矣物穷而变数
极宜反某愚不能忖推其必然第阅览诸士文气畅而
词蔚义周而才赡刬芟近习浮靡以庶几先民之朴厚
有江西往哲之遗矱焉其将振起近敝迓复往昔之綦
盛某因窃睹其似矣矧今圣天子躬建五三敷锡彝极
旁招俊乂思得真才以弼亮熙绩于靡艾训谕臣工毋
以虚文罔实政诸士服膺既多矣行将对扬大廷布分
中外诸任使抑思所以摅宣平生不怍他时所推许必
卷三 第 76b 页 WYG1277-0506b.png
何道而可几耶记称事君先资其言拜自献其身以成
其信诸士顷操素业入应棘垣之试其言固凿凿事君
之先资也出当事任果能悉举所称引载之功实使人
人信其言之不左谬繇是即始进质具概之大行无加
损斯可谓不负所学矣不然庸免终身之遗惧乎哉夫
古今取士始试以言欲观志慕之趋往继庸以事欲考
行业之成立是所谓诚信之难士当致身以自献者也
要之功期于循实则名有所不虐取事专于揆义则利
卷三 第 77a 页 WYG1277-0506c.png
有所不苟近士委质事君之义无所往而可少解于其
心者自献成信之道宜莫有大于是矣于戏诸士尚相
与懋敬毋忽也哉
  贺大中丞新原江公考绩序
大臣任邦家之重其受托固无敢自择然明主权推试
之微未尝不于其难易取衷焉夫垂绅振佩雍容持岩
廊之议与握筹以计利害无戾乎铢寸者劳佚既殊究
拥旄立纛驱驰奋敌忾之功视操觚以论得失不出乎
卷三 第 77b 页 WYG1277-0506d.png
文墨者夷险尤异较斯难易之相悬岂可同日语哉古
之君子事戒弛劳道先让夷矧为大臣而当上之授托
庸敢私有所致择乃圣主权推试以制任使则世之以
材智自见足授邦家重寄者固可考识于诸难历试之
日盖古今恒然矣顾非其主之明圣不足以致其微也
昔孔子观于唐虞之际而曰才难不其然乎诚不独叹
才之难抑亦有感于推试之不易耳夫九官十二牧都
俞以命之于一旦终身无谬其任使后世有能概似之
卷三 第 78a 页 WYG1277-0507a.png
否耶苟非历试之深素讵可遽得其绩效之大万世蒙
被永赖乎故自后世溯观之微直才不若唐虞之盛将
亦试择之方久左于二帝之哲轨宜其任邦家之重不
能皆称所授托治化之不古若抑固有繇然已议者乃
谓一代之才自足一代之用今未必甚远于古独守文
之世往往难及创业之初始则天之生材随气化盛衰
不可以强一也庸讵知草昧更践智谋密符于主信承
平服休功最靡轶于众觌则试择之权舆非明圣孰能
卷三 第 78b 页 WYG1277-0507b.png
几焉余以今御史中丞新原江公之著勋虔镇默计公
受上特知殆得之中外已试之积效视唐虞九德之选
不啻匹百世而共贯矣公始仕郎曹蚤有朱瑟冰壶之
誉继更藩臬益显黄流玉瓒之光谋虑若房龄而守不
滓重厚比周勃而才则优故屡著之能交荐匦数振之
声腾计书蔚然畅华闻于下上而名实之归愈沛也比
岁岭海阻扰闽粤距行天子念虔镇扼三省要枢督府
制一方死命畴咨庶采简视群髦得公以叙丕庸佥论
卷三 第 79a 页 WYG1277-0507c.png
靡不茂协焉公至偃辑部曲釐拊蒸黔召诸新民联以
什伍开示格柔之道牖以从善之门抒布亶忱靡间遐
逖丛箐侏𠌯寖弭耰锄之化深巢稚昧亦兴庠序之风
时则黄乡孽丑播恶罔悛安远之氓危阽莫告公乃戢
不杀之仁威驱无哗之密旅士甲甫擐而崩角之欢动
廪糗弗峙而执讯之馘献自昔未有遏方张之寇举易
成之勚如公马蹄冈之捷者也繇是徼息熛传之烽境
绝骑动之尘所督三省六郡环数千里之广重关弛闭
卷三 第 79b 页 WYG1277-0507d.png
城无穴狐之窥外户晏扃家息吠厖之警公何以得此
于虔镇哉诚豫先事之防信孚巳日之革故能使嚚凶
并迪于棐彝冥悖式驯于编齿神行健决不假鈇钺而
反侧自耆定也于是公在镇三年矣循例上最将驰奏
以彻宸闻三省士民私惧公诏且遄徵弗克祈留之以
久抚若众邑然类赤子之怀襁乳也于是赣守戴侯记
南安守陈侯诰以余夙受知于公爰走使数百里谒文
以抒颂庆余交公踰二纪窃睹公行事不懈古名臣之
卷三 第 80a 页 WYG1277-0508a.png
风今公历试其难所至焯然树绩美上神圣独出灼睹
中外材智之臣可授托重任当无有过公者盖虔镇节
钺始畀推择已先注及之矣简立左右俾正三宅之揆
兹非其时与昔汉宣帝思用萧望之则储傅召擢卜稽
于冯翊出守之先唐宪宗欲相裴度则晋土启封荐加
于淮西视师之后公今其不能久我虔已六郡吏民欲
效东人无以公归之思得乎于戏公继今益勉厚哉幸
天下极盛无事旦夕毗襄大政其尚以镇虔所效先豫
卷三 第 80b 页 WYG1277-0508b.png
之嘉猷及时入告则无俟更扰可使海内滋殖乂安载
其清静宁一生民之禔福宏矣余不佞敢因二侯委请
敬陈固陋公其复我以为何如也
 
 
 
 
 洞麓堂集卷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