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或作者
正文关键词
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五十三
卷五十三 第 1a 页 WYG1253-024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篁墩文集卷五十三   明 程敏政 撰
  书简
   拟郦食其上汉王书
臣闻天下有大义之所在而举世莫能知者请得与大
王言之夫今海内诸侯所以并起而亡秦者凡以绝六
国之祀戕虐生民而已然其大罪有天地所不容者大
王固能知之不乎臣窃料大王不知也夫秦之大罪在
卷五十三 第 1b 页 WYG1253-0244b.png
于灭周周者天下之共主历年八百文武之泽未泯也
嗣君无大失德闻天下而秦以强不义取之是以臣灭
君也以臣灭君自开辟以来惟浞羿与秦三耳天下之
罪顾岂甚于此哉项籍手裂土以赏亡秦之后六国之
后皆有分地乃不求立周后而尊楚怀王孙心为义帝
此臣之所未解也夫所以亡秦者公天下也今楚人徒
以怀王之忿自帝其主则是复私怨矣名之为义安所
施乎楚之先王尝欲灭周东周公谕止之曰裂周之地
卷五十三 第 2a 页 WYG1253-0244c.png
不足以取国得周之地不足以劲兵然则楚之无君罪
与秦等心岂可帝乎传曰见义不为无勇也臣愿大王
明告诸侯复立周后相与北面而事之楚之遗孽反其
故位则君臣之义一日暴于天下而强不义者惧矣且
臣非不知大王楚人然楚亦周之臣耳况已析圭而王
王者动必视义之所在岂肯顾小嫌误大计哉恃此而
言大王固将终听之矣周后既立大王尚与诸侯会盟
洛水之上同奖王室有弗率者仗大义而诛之退守西
卷五十三 第 2b 页 WYG1253-0244d.png
藩世为周辅臣知大王之名将与九鼎同重于后世岂
不盛哉舍此不为无复可为者矣(郦食其请立六国后/而不及周予故补此)
(书/)
   拟朱子答王晦叔书
承来喻以熹承乏讲筵当天子宅忧之时择日开讲为
未合于礼经足见君子教爱之厚然于鄙意亦自不能
无可疑者夫人君谅阴三年不言古之道也而周之盛
时已不然矣大抵王侯以国为家虽先君之丧犹以为
卷五十三 第 3a 页 WYG1253-0245a.png
己之私服其礼与庶人绝异故孟子以为未学如来喻
所引记曰斩衰唯而不对齐衰对而不言是故有难言
者矣天子丧礼虽不得详而顾命康王之诰实后世之
所当法顾命太史道扬末命曰命汝嗣训临君周邦王
再拜兴答曰𦕈𦕈予末小子其能而乱四方以敬忌天
威则固非唯而不对者矣来喻又引记曰大功言而不
议曰大功废业且云大功尚不可议况于衰麻之至戚
此尤说之不可通者中庸曰期之丧达乎大夫盖期以
卷五十三 第 3b 页 WYG1253-0245b.png
下诸侯绝大夫降矣其可以为天子不言之證乎至于
本朝典故来喻以为未审何似此则熹之所熟谙者也
当神考升遐哲宗嗣位伊川先生首为侍讲其言行昭
昭见于遗书史传而其大者则冬至百官表贺先生上
言节序变迁时思方切请改贺为慰此其明验也夫先
生承绝学后言动皆礼之所在顾熹何人乃获嗣守职
业惟勉循其道而已蒙君子惠然有意于仆不敢不敬
布所悃惟执事者亮之(晦叔名炎婺源人学者称双溪/先生尝通书朱子问宁宗宅忧)
卷五十三 第 4a 页 WYG1253-0245c.png
(开讲之礼朱子集答人书几二/千篇独不答此书故僣拟答之)
   简罗修撰明仲论欧公九射格义
明仲先生足下昨于史馆谈及欧公九射格义足下以
区区之说为新意而谓已说得欧之心当时未有以应
也归而思之于鄙意有未详者区区之说以谓置侯于
此覆筹于彼探筹而射于侯上启而视之中者饮不中
者无所罚足下之说以谓人各当侯之一物而后探其
筹值所当者饮不值者无所罚盖鄙意以侯与筹必相
卷五十三 第 4b 页 WYG1253-0245d.png
须而不相离足下之意判侯筹于两途而置侯于无用
之地由此意推之则人当一物而侯可废此足下之说
区区未详者一也欧公此图题其名曰九射格格者局
也而今之为格与局者有摴蒱有彩选有手谈有象戏
此之所为格者犹彩选之格摴蒲手谈象戏之局也此
之所谓筹者犹摴蒱彩选之骰手谈象戏之子也掷骰
于格之中行子于局之间盖必然之理使如足下之说
则是舍格而掷骰外局而行子也矧投壶与此格皆祖
卷五十三 第 5a 页 WYG1253-0246a.png
射之义以立法探筹以射侯亦犹引镞以贯革操矢以
注壶岂可置侯于无用之地哉此足下之说区区未详
者二也足下以欧所谓九侯虎居上熊居中鹿居下雁
兔鱼居左雕雉猿居右者正射宾相当之次序此尤不
可通者盖物必有则所谓上下左右者乃造物创始之
制云尔岂射宾相当之次序哉夫长筵广席之上则令
从者奉格而前以就宾之探射小饮团坐之际则安此
格于席心而奉之之时不可倾倒安之之处必有定向
卷五十三 第 5b 页 WYG1253-0246b.png
则上下左右者寔立法之当尔此足下之说区区未详
者三也欧所谓皆置其熊筹者盖惧宾之易酣也故曰
中则在席皆饮苟或用之则亦有射中与否之时审如
足下之说尽探其筹而总较其饮则二十七人在坐必
有三人得熊筹而在坐者既有射中之饮又有三中熊
之饮一探之间饮三爵者皆是而饮四爵者过半吾恐
古人不如是之酗也此足下之说区区未详者四也凡
足下以区区之说为新意者考之于欧为颇合故以书
卷五十三 第 6a 页 WYG1253-0246c.png
告于执事者夫格物致知学者之首务惟足下舍己从
人以求归一之论则他日尚有大于此者就正于有道

   与何宪使廷秀书
仆与阁下相别为日既久中间尝一致问起居阁下亦
蒙以五代史见贶自是音问阙然每用耿耿同年友林
亨大来言阁下在闽手编古文选粹告成因窃自念处
繁剧之地而能不废铅椠之功如仆之不肖承乏词臣
卷五十三 第 6b 页 WYG1253-0246d.png
乃终岁碌碌奔走黄尘赤日之下将自堕于暴弃之域
反思故人惊汗浃背矧今之号书生者每乏经世之略
㨿要津者或取无术之讥有如阁下仕优而学者几何
人哉此仆所为茫然自失者也仆自去岁抱疾虽愈而
间作平昔著述之志已灰但规为侍亲之举向相约为
通鉴续编盖先师吕文懿公因景泰间所局修者重加
笔削而胜国时天台徐诜亦有续通鉴要言一书合而
睹之亦多不能了了事体重大又无友朋相与下上其
卷五十三 第 7a 页 WYG1253-0247a.png
议用是姑置之耳病后无以遣日尝著史论数篇又编
苏氏梼杌皇明文衡宋遗民录三书有便容寄上以求
是正仆徽人也而寓于瀛两邦之先哲遗文多至散失
故尝蒐辑为新安文献录瀛贤奏对录两本亦俟脱藁
别呈也家君自号晴洲钓者曾求诸公文字诗章欲得
阁下一颂以为溪山之辉想赐不拒其详载于别纸维
时盛暑尚谨重眠食以副朋旧之望
   寄安福吴学士先生书
卷五十三 第 7b 页 WYG1253-0247b.png
奉违风采转首数年缅想林下道体安和足慰后进翘
企之私往者妇翁文达李公先生古穰集荷蒙宠以序
文泉壤增重手藁藏于生所方欲锓梓不意邻有回禄
之变仓卒搬移书帙散乱竟尔亡去不胜惘然用是辄
敢冒昧再请录过一本遇便示及足见前辈始终相与
之意生与妻弟尚宝君日夕引领在此老先生必能谅

   简太守武邑王公而勉论谕祭礼书
卷五十三 第 8a 页 WYG1253-0247c.png
谕祭乃朝廷大礼当时降有仪注其迎接赞唱使者及
丧主各有位次易服止哭亦有节奏孤前者出京时曾
于礼部录得一纸偶尔检寻不获盖文上有皇帝字与
诏敕等诏敕常下于郡邑故仪注常存谕祭惟二三大
臣得之而亦有不得者以其不常下于郡邑故仪注少
见伏惟阁下念此大礼检阅典故俾执事者少加讲习
庶行事之际不愆于度成此盛典以幸先人且使穷乡
下邑得见朝廷优礼旧臣及贤郡侯秉礼将命之美孤
卷五十三 第 8b 页 WYG1253-0247d.png
尝备员儒臣不敢不以奉告万万加察
   寄李尚宝士钦书一
途中累有书覆未审俱达左右否孤已于三月二十八
日到家祗奉几筵苟存视息所幸慈颜康宁不减于昔
姚进士先到十日矣诸事方在分理尚未兴工仰赖朝
廷恩典必获奉襄大事惟病妻稚子寄食高门有累仁
慈为不安耳万老先生处碑文不惜频造一请葬期决
在七月终缓则误事奈何奈何赠诰必在五月领出续
卷五十三 第 9a 页 WYG1253-0248a.png
当另人奉请回还莹姫旧恙全可调理省气为佳银一
两寄与汪保祖保京中诸亲家故旧不能一一作书乞
便中致意舍妹及三弟妇俱安好二侄女尤聪颖异常
他日亦足为门户之托何必男子此意可达凌赵二亲
家一知馀不悉
    二
程副使寄来书知京中消息所云金姓吏书尚未之见
但仆自途中抵家共稍书六纸来喻并不开到否岂一
卷五十三 第 9b 页 WYG1253-0248b.png
时忘之耶六月三日金侍郎段御史及两司遣人送赣
州曾守经山人来始定一穴哀疚之馀得此少慰葬期
决在七月终矣恭谂士敬久屈之志少伸然犹未满下
怀不知此时所请遂否老天必念先文达公不使遂如
此也莹姫病既全愈犹须将息但与小儿女辈扰溷宅
中日夜不安来书所喻不知缺何等侍奉殊非骨肉相
爱之意汪保性难调且勿拂之俟少长方可责礼恐拂
之数数转难调护祖保闻已离乳未审的否此儿禀赋
卷五十三 第 10a 页 WYG1253-0248c.png
弱我意今冬离乳为善不知缘何遂离之早也姚进士
深念阁下分上用心到十二分地位言之不尽也相见
乞代谢一二
    三
八月半后连得弭贰尹程训术寄来二书知士敬荣
恩命出于常典忧戚中不觉为之雀跃此虽士敬才力
有以自致青云而朝廷垂念旧臣之义与我文达公积
庆裕后之德皆不可忘也尤当秉礼守法以敬承之则
卷五十三 第 10b 页 WYG1253-0248d.png
名位之来益不可量所恨江山脩阻衰绖在身无由追
逐贺宾亮能情恕病妻稚子扰溷高门非一言可尽已
先令小仆宁赴京探望仆少待茔所事完当有谢恩之
行尚容面既
   与陆谕德廉伯书
孤不孝不悌不慈罪重恶剧以致酷罚沛钟于家三四
年来连丧两侄一弟血泪未乾上延先考追思殒灭越
无望生全匍匐南奔夜以继日幸于今年三月廿八日
卷五十三 第 11a 页 WYG1253-0249a.png
抵家获奉几筵仰慰慈亲苟存视息朝廷所遣营葬使
臣方议庀材鸠工窆期尚未有定也孤临发京师过蒙
辱念契家裒集厚赙再劳鸿笔纪述先猷濒行又独追
送数十里外开谕勤惓义同骨肉道出毗陵复蒙老先
生冒雨出城过舟相慰礼贶兼隆辄因便人附此致谢
千万照察
   简广东李宪副廷璋
年兄荣擢适不肖有先公之丧过蒙累次慰谕礼情兼
卷五十三 第 11b 页 WYG1253-0249b.png
隆至今感感又蒙指示曾守经山人果能高出流辈遂
使宅兆停妥先体获安少逭不孝之罪此年兄惠也何
敢忘兹因族侄芳入广之便寄此上谢不肖久已从吉
第以家口众大一时未能赴京拟在八月间北行诸不
能尽
   答湖广何方伯廷秀
远蒙厚意赙奠踰等俱不敢当重以手书慰谕再三又
不敢却感今悼昔大恸而已先公宅兆拱俟朱生久而
卷五十三 第 12a 页 WYG1253-0249c.png
不至已得赣之兴国曾守经山人与一二乡术规画悉
定襄事在迩虚辱盛意情甚不安谨礼而遣还诸事倥
偬又不敢以俗礼寄渎谨此以申谢忱万一惟执事者
亮之
   与林文美表弟书
挈家南归至新桥始得尊舅之讣为之大恸不能己已
计惟吾兄昆仲及老妗夫人遭变摧裂何以堪处然尊
舅去岁得会老母夫人于江南今岁又得尽见诸郎然
卷五十三 第 12b 页 WYG1253-0249d.png
后告终于故乡之境斯亦可以无憾矣舟行匆匆秋雨
不止殊使人有死生离合之感不能自胜辄抆泪成奠
章一道并祭仪一两因便寄附乞为上告几筵少伸孤
甥与舅永诀之意尚冀节哀顺变以襄大事不具
   答衍圣公书
前岁冬不幸先公弃背已蒙阁下不鄙亲至蜗居慰吊
至今感感旧岁春奔丧南归尝托临清驿寄奉先公墓
志一纸少达区区计彻左右兹者谢恩北还何以又辱
卷五十三 第 13a 页 WYG1253-0250a.png
盛价与礼生赍赐手书及奠章礼币此虽出君子过厚
之义然在仆则何以克当又不敢却徒增皇恐而已在
家即闻太夫人之讣尝附菲仪于士钦尚宝昆仲同作
奠章一通寄三叔宪副先生处料转达久矣昨过临清
贱累亦有一奠章望祭令嫂夫人之墓并菲仪复寄三
叔处此必未到也使回匆匆无以为礼谨附上香四炷
少伸几筵之敬明春北上更当专书奉谢不一令兄大
人前不敢渎书同此拜意
卷五十三 第 13b 页 WYG1253-0250b.png
   简李武选应祯
寓此四十馀日荷蒙执事表章先德慰藉馀生委曲之
情虽骨肉无以逮此日昨专造思欲一拜以尽区区车
从适在范祠不遂所愿束装匆匆不及再候谅沭情恕
也尊容及张草各已下一转语技止乎此无以仰副雅
意奈何奈何春雨轩诗自见集续三体诗呆斋存藁共
五册遣还鲁斋书疑一册托吴鸣翰传钞毕日令家僮
康送上中州鼓吹集唐绝句学馀录共五册借去付坐
卷五十三 第 14a 页 WYG1253-0250c.png
船水夫寄还馀不一
   与巡抚南畿尚书三原王公书
仆自旧岁春初谢恩赴阙秋尽方还承闻台候亲屈左
顾先茔不能操几杖聆謦欬以遂愿见之心为之不满
者累日改服以来又将束装北上不能远趋行台以谢
盛德徒切耿耿因便冒昧羾此申起居之诚兼有少禀
徽之为郡古称文献旧邦然人徒知朱子出徽之婺源
而不知二程亦出徽之休宁其事具载旧祠记及程氏
卷五十三 第 14b 页 WYG1253-0250d.png
谱牒可以覆验今县学师生欲于原行起企德堂中奉
二程夫子左右列祀乡贤未敢自专上请台命倘蒙垂
意斯文使先正之流风遗迹不至无传弊乡之后学小
子有所观法其于弼教明伦兴道善俗之事或有小补
维时春暮千万为国自爱
   与提学娄侍御克让请立二程夫子祠堂书
侧闻阁下垂意斯文许于弊府儒学修复文公祠堂甚
盛心也仆尝见文公每历州县诸所未遑即首访先代
卷五十三 第 15a 页 WYG1253-0251a.png
名贤祠墓汲汲表章惟恐弗及诚以风教所系不可视
为故常而近岁以来巡行使者知有簿书期会而已能
如阁下究心正学知所先务者几何人哉寒族在徽郡
最蕃仆之一𣲖号陪郭程氏于河南最亲盖河南之程
寔忠壮公之裔陈末北徙而伊川先生诸孙又从南渡
居池州再迁休宁陪郭之程互相继绝谱牒所载有胡
云峰乡贤祠记跋与南宋录用伊川诸孙公移谱牒之
类具存可覆考也仆每欲倡乡人重立一祠而事力弗
卷五十三 第 15b 页 WYG1253-0251b.png
逮数用怅然况两夫子游宦商居之所尚多奉祀徽之
休宁乃其宗祖开先子孙复业之处顾无栖神之居诚
为阙典倘行部至日命府公县宰申明修复如文公祠
例岂独一宗之幸哉迩者府官于弊县学中起企德堂
一所尚未结束若稍加大之中以奉两夫子而左右庑
以祀本县名宦及一乡先达上广阁下敷教之地下启
后学向道之心所费不多而所益则大矣仆托同年之
谊事阁下为兄偶有所见辄以上告若夫行之已之在
卷五十三 第 16a 页 WYG1253-0251c.png
阁下矣二程夫子遗迹一册随此奉上幸彻尊览不宣
    二
郑生来获奉手教及晦庵诗钞如见颜色而聆謦欬充
然自得者累日两程先生祠事遂蒙采纳尤见卫道之
切兴道之勤非常情可及然此岂独以幸一乡华一族
而已广先正之教言启后生之观法将于此卜之而尤
不能不仰成于阁下今儒学有文上申行台望早示符
移俾郡邑有所持循而乐为之仆亦当倡率乡人目睹
卷五十三 第 16b 页 WYG1253-0251d.png
盛事之有成而后北上也容当请名笔续纪之以永示
我乡人俾勿忘阁下之功维时暮春末由会晤千万为
道自重以副群望不宣
   与南安张太守汝弼书
奉别以来不幸有先公之丧块处山中倏踰三载今虽
改服尚以家累众大天气炎熇未能北上也向蒙惠赐
晴洲赋先公仅尝一读口称奇才命诸子宝藏之追念
及兹不觉涕殒令郎进士公在京尝沭过慰大能笃契
卷五十三 第 17a 页 WYG1253-0252a.png
家之好可喜文学之优得之家传者固不待言也计年
兄在任已久政声流闻或有考绩之行小弟当需次京
师高会可期矣因族侄芳入广之便辄此奉问起居顽
弟敏德性好书札甚欲得年兄妙翰以为楷式倘赐不
吝得备私淑之馀何幸如之维时仲夏尚谨重眠食以
副朋旧之望
   与张同年书
远承惠书知吾存简遂至不禄为之失声不能己已所
卷五十三 第 17b 页 WYG1253-0252b.png
幸阁下笃师生之义经理后事周悉如此又足以自慰
也志铭本不敢当念霈生远来重以亡友之命勉强成
之且闻葬期已迫急欲怂恿其归无暇修改殊不称意
惭负奈何所遣礼币并用纳还仆已释服将北行未由
会晤也敬此申覆
   与太守河汾王公文明论世忠庙产书
休宁诸生程敏政斋沭裁书顿首再拜侍御太守王公
执事仆自府下奉别之后即与诸族人会谱以七月一
卷五十三 第 18a 页 WYG1253-0252c.png
日锓梓起工参订校勘无一日之暇迨今已四踰月次
第将完而谱后文字尚未刋也弊族之会者近则一郡
六邑远则德兴乐平浮梁贵溪开化共四十四支子孙
之见在可以叙昭穆者踰数千人皆出晋新安太守元
谭公陈将军忠壮公后盖宋元以来家自为谱莫能相
通今藉先世之灵幸而告成拟奉斯谱躬率诸族人
太守公墓奠忠壮公祠然后给谱而散立石祠下以告
后来俾知我太守忠壮二公之遗烈不泯胤嗣蕃昌有
卷五十三 第 18b 页 WYG1253-0252d.png
如此者间因编刻之暇考及上世之事乃知太守公墓
在向杲尝一见侵于元季得裔孙休宁汊口自得者以
金币复之又一见侵于国初得裔孙婺源高安达道邦
宁者以宝镪复之具有总管虚谷方公修复之碑及乐
平歙东族人往返之书可證忠壮公祠在篁墩当宋之
季得裔孙休宁汊口端明公珌会里枢密公卓大卿公
覃歙槐塘知录公旂及仆先祖陪郭掌书公璋将仕公
瑜六人买地建庙舍田供祀召僧庆如侍奉香火当元
卷五十三 第 19a 页 WYG1253-0253a.png
之时庙田为医学提领范天锡所侵得裔孙歙长翰山
副使公思敬告官追复禁约侵犯尝请道士程处讯奉
香火具有宋端平二年申状及元泰定四年榜文可证
反覆考之自宋以来太守之墓忠壮之祠凡修复者今
方氏无尺寸之功凡捐舍者今方氏无尺寸之地盖今
方氏自洪武初始为庙祝依神之居食神之食衣神之
衣将近百年而不思所以报神之德乃敢冒我程姓鬻
我祭田又谓太守公之墓是其祖墓意欲泯故郡之循
卷五十三 第 19b 页 WYG1253-0253b.png
良蔑圣朝之祀典乱常渎礼莫甚于斯所犹幸者得执
事下车之始即以祀事为重以表章忠贤为心清明在
躬致神明有感梦之异抉摘无隐使小人服如律之辜
远近传之无不称快而况前日舍田复墓之人皆今次
统宗会谱之族一闻其事莫不驩然思拜谢于执事之
前者迩日以来复闻方氏再有言于行台事或惧于中
变诸族人又莫不戚然思进诉于执事之前者夫以太
守公徽郡循吏第一事载郡志其子孙原复墓税旧𨽻
卷五十三 第 20a 页 WYG1253-0253c.png
世忠庙中今若使一抔之土属之异姓而不为之申理
则与世之佣人佃屋者何异为子孙者何以堪之百世
之下继绾郡绶者又何以堪之忠壮公有功于徽郡尤
多其大者如灭蜃妖以奠民居禦侯景以全民生名著
史册没受王封其子孙原舍祭田旧立世忠庙户今若
使巫祝妻孥入其户内而不为之屏除则与世之馁鬼
无嗣者何异为子孙者何以堪之百世之下有功桑梓
者又何以堪之夫太守公墓税不归于庙则后日樵采
卷五十三 第 20b 页 WYG1253-0253d.png
孰能禁樵采不禁则其势不至于荡平不已盖税既属
之他人则兴废即系其手故也忠壮公庙户不正其籍
则后日私鬻孰能沮私鬻莫沮则其势不至于尽绝不
已盖人既入于庙中则事产即其已物故也噫以程氏
先世体魄之所藏烝尝之所奉庙祝一夫侵之有馀子
孙千人复之不足仁人扼腕行道伤嗟然仆逆知其决
不至此极者以执事在上既正其始必成其终念甘棠
而罪其剪伐睹乔木而矜其云礽举错一行人神胥庆
卷五十三 第 21a 页 WYG1253-0254a.png
而执事阴骘之厚禄位之隆子孙之盛有不可以言赞
者矣弊族人虽所居有别州异县之不同然雅闻执事
以慈祥恺悌之心布忠厚宽大之政皆欲一趋府下望
颜色候起居祝千百岁寿以福吾民以谢盛德以徼惠
于上世仆不佞辄敢以书先之若太守公墓税当入于
庙忠壮公庙田当正其户此本执事所具知何待仆之
赘言而中不能不有言者尊祖敬宗之念人心所同天
理民彝所系非敢有私请计亦长风化者之所乐闻而
卷五十三 第 21b 页 WYG1253-0254b.png
不拒者也干冒威严不胜悚仄之至
   简黟县江尹
恃爱辄有少渎仆近欲编刻二书其一曰新安文献录
将萃六县先贤遗文以传四方其二曰新安程氏统宗
世谱将合六县程氏宗𣲖以传子孙凡先贤及先世之
出于五县者多已搜访惟黟尚多遗阙考之黟志先贤
有枢密汪公勃与程之先世有显谟阁学士迈及其从
孙少师庄节公叔达两家必有谱牒家集之类其子孙
卷五十三 第 22a 页 WYG1253-0254c.png
亦必有庠生儒士之流惟政事之暇不惜一问录其行
实碑志家传遗文之属见寄使此二书者得无遗珠之
叹用以成区区敬乡睦族之志皆盛赐也程氏统宗世
谱拟在七月一日先行锓梓早得一人可与言者一来
尤感感也
   简德兴方尹汝高
仆自会谱以来数有书奉渎甚以为愧然自计之一皆
先世祠墓见侵于人者不能不求伸于左右尔又计阁
卷五十三 第 22b 页 WYG1253-0254d.png
下必亮此心言虽多而听之将不厌乎德兴新建族人
出于宋端蒙先生之族端蒙者文公门人也其先世与
仆皆共祖忠壮公忠壮有祠在隆教寺闻有异县僧越
例来住且有诬诉在官惟阁下念先贤之后崇正道而
斥异端扶善良而抑奸横实一族之大幸也远迩传播
惩劝攸分其于风化将亦不为无补又不独为私庆而

   简婺源陈简教谕
卷五十三 第 23a 页 WYG1253-0255a.png
玉汝廷器远来承华翰多感第行李匆迫莫由会晤为
歉耳阙里暨明经书院二记不敢以寻常应酬之作例
视容舟中为之寄上两处文币不敢辞阙里别有银伍
两托二生纳上乞转付朱贞兄聊为修葺祠堂之助士
奇订棣萼联辉楼记正欲举笔不意失去请文帖子竟
不能措一词望另具一纸来亦容异日寄上所借诸书
今一一付还乞照数给与原主庶有下落馀不及悉
   简太守河汾王公
卷五十三 第 23b 页 WYG1253-0255b.png
奉别已历三时流光迅速可畏如此濒行蒙远饯张检
府来又承惠寄爱厚踰分何德可堪入觐在即总当面
谢先世庙田遂得清白二程先生祠堂又获祀典皆左
右作兴之力也公差吏程智族侄孙因其归便附此布
悃惟情照万万
   寄欧阳大尹子相书
别后炽暑畏途甚苦六月十日始达京师仍旧供职碌
碌而已两夫子祠事已成早晚命下当付智领回迩者
卷五十三 第 24a 页 WYG1253-0255c.png
贵近异端贪刻之流或窜或殛或逮或笞正论以伸朝
政以肃中外之庆也邸报之常不能一一近始识令弟
进士端谨有学足称二难第冗中末由数数晤语兹因
家人宁归辄此奉问起居候智去别有修奉秋凉初至
山县无警冀自爱不具
   简富溪宗人景宗
别后忽得霍乱疾至今尚未平复盛族衣冠相承文献
不乏自足名世谱之会不会固不足计也若先世文字
卷五十三 第 24b 页 WYG1253-0255d.png
中书诰敕牒文墓志之类欲取三数篇刻入贻范集雅
意以为何如
   与东门四十七叔五十三叔书
久别无一字见寄甚切怀思因程安归便附此更有一
事相告诸儿女辈多已长成京师贵戚公卿之家多欲
结姻但仆意在故乡遂迟迟至今望垂意一访先卫官
之家次乡宦之家又次殷硕之家或求其女或择其婿
务在家门清正容猊端淑倘如所愿足见骨肉相与之
卷五十三 第 25a 页 WYG1253-0256a.png
至情没齿不忘矣有可以恊力相图者更自托一二人
庶几易成也
   与河南宗人博士通谱书
新安劣宗敏政顿首奉书翰林博士先生宗长仆于阁
下虽未始接风采聆话言有一日之雅然窃自附于同
姓之义故辄以书先于执事者惟我程氏自东晋新安
太守元谭公以善政为民请留始居歙之篁墩传十二
世为陈将军忠壮公灵洗以全郡之功庙食乡邦由是
卷五十三 第 25b 页 WYG1253-0256b.png
子孙散处蔓衍支分积久弥盛其在新安者寔居他姓
十之七然自宋以来各相为谱未有会而通之者缅惟
两夫子一房寔自新安迁中山博野再迁河南具有典
籍可以佐验迨宋之季伊川先生子孙复从高宗南渡
居池州再迁新安休宁与陪郭程氏同居互相择继当
时尝受恩典又与朱子通书而伊川子孙复有转继明
道之后于金陵者今仆所刻贻范集具载之不待赘也
劣宗寔出陪郭不佞窃有志于谱书又以先世尝获通
卷五十三 第 26a 页 WYG1253-0256c.png
于两夫子之裔水木本源之思诚不能忘此因祁门族
侄御史宏族孙布政泰适当宦走中州辄请贵族支系
以归而职务倥偬事体重大未能执笔者久之曩岁居
家之艰屏处山中遂发书于远近之族告以会谱之故
凡本郡歙休宁祁门婺源绩溪暨江浙乐平浮梁德兴
贵溪开化淳安来会者四十四房参考订证踰数阅月
始克成编而贵𣲖适当首房乃知两夫子之生虽天命
真儒以续圣传启来学事出非偶然太守忠壮两公寔
卷五十三 第 26b 页 WYG1253-0256d.png
一时循吏忠臣有大惠烈于乡邦食报未尽者或于是
乎大发之光远有耀岂无自乎诸族家以数千百年之
谱数千百人之族传写以藏不无谬误相与鸠金刻梓
号曰程氏统宗世谱告于忠壮之赐庙散诸各房用敦
世牒盖仆之初志虽欲收族以自附于先正而孰意其
大有所成使南宗北祏昭穆分明能至此极也哉嘉与
族人私自庆幸千载一日也兹因贵郡太守何公入觐
南归寄上原分一部并贻范集一部奉彻尊览休宁旧
卷五十三 第 27a 页 WYG1253-0257a.png
有乡贤祠元泰定间所立专奉两夫子之祀岁久倾圯
仆与县侯重加鼎造上请于朝获登祀典将与嵩洛相
望无穷此亦先世之灵惠导之使然有非浅薄所能与
力者碑文二纸因漫附呈贵𣲖支系文献收登未尽者
不吝一一垂示当续附入贻范集中使无遗珠之叹用
备一家之书尤所望也临风惘然不胜驰仰春寒砚冻
未释作字欠庄统干心照不具
   答黄州谢太守文安书
卷五十三 第 27b 页 WYG1253-0257b.png
前在故乡方图一造山中奉饯不意旌旆遽行竟乖所
愿而仆亦不久赴京矣南北相望长切耿耿沈知事来
忽得手书如接颜面又承治郡之暇留意图经可谓知
所先务迥出簿书之吏远甚可羡可羡但诿以刻本重
编且以序文见属仆何敢当来意又不可虚辱也祗领
厚仪不胜惶悚刻本乃一藩总志势宜简略今阁下欲
成一郡之书锓梓传后岂可草草必须以旧志及永乐
二年景泰五年官修志书原本见付庶可参考为之不
卷五十三 第 28a 页 WYG1253-0257c.png
然恐取诮大方家有负雅意司成邱公之心亮与仆同
彼必当有书报也观新志黄州有二程先生子孙入国
朝来科第不乏此必有谱可据仆前会程氏统宗谱时
却不知有此一𣲖望一询之备录一本或有遗文遗事
并录见寄使仆所会谱无遗珠之叹寔阁下之惠也新
刻程氏贻范集一部寄上引忱会晤末由心照不具
   简复范亲家显道
远承遣人入京报小女姻事有成并致多贶礼意兼隆
卷五十三 第 28b 页 WYG1253-0257d.png
重念小女于归幸托高门诗礼之馀自母夫人以下无
不乐意但其赋质孱陋姆教生疏冀长者垂念示以敬
戒之道俾不失所底于成人何惠如之远情所钟言弗
克既人回专此报谢尚俟舍下人还别有修奉惟顺时
自爱
   答汪岩秀才简
春秋大义在于尊王近岁试官命题多欲右楚其失不
止文字间而已仆深病此每与知者言之忽得寄来长
卷五十三 第 29a 页 WYG1253-0258a.png
书正合鄙意间以示馆阁诸公率多嘉叹可见天下理
一如此说经之精持论之正若足下在吾乡可多得邪
更加勉之毋趋时好他日大成未可量也因玉汝进士
行附此冗中不尽所欲言幸加爱
   与巡抚南畿都宪莆田彭公凤仪书
奉别以来甚缺修敬每用耿耿侧闻受诏总行台于江
南命下之日士夫相庆以为正人汇进治平可期不独
野人有息肩之贺而已仆数年来丧弟丧子上衅先公
卷五十三 第 29b 页 WYG1253-0258b.png
忧疚之馀旧学荒废徒尘讲席暨宫僚之末上无补于
睿学万一惭负不可言因便附上问起居并致贺忱杪
秋轩盖入觐当有奉见请教之期馀弗及悉惟为国为
民自爱
   简乐平宗人贡士楷
德望进士处得寄字并家乘遗文石城支系收讫知贵
族长幼清胜可喜去岁失意南归不及话别至今惘然
比日想学益加进多为吾宗出色一时利钝固不足计
卷五十三 第 30a 页 WYG1253-0258c.png
也刚悯公诰词之类拟增入贻范集中俟刻完别当寄
去因德望行便草草附此惟自爱
   答富溪宗人景宗书
家门不幸有詹簿弟之丧坐此悲恸抱疾经时发日以
白亮一宗厚契必同此感寄来书多不及裁答然每观
吾子书辄喜以为最得我心如所称删史记十一字增
姓纂六字皆他人所不及知者纵知之亦未必以为良
苦也不意宗族中晚得吾子好学精进如此续谱序及
卷五十三 第 30b 页 WYG1253-0258d.png
诸制作皆可观但吾乡诗文自为一家多不肯宗韩欧
及唐音故文体小诗格下此可与知者道耳先达如汪
浮溪罗鄂州方可师除此二家外近世惟宗老黟南赵
东山两人耳以吾子向进不已故倾倒言之闻得洺水
全集若中有内外制乞录出见寄令尊先生索梅友诗
及富溪八景诗情思于邑中多未及作尚俟后来惟心
照不一
   简徐州同知宗侄孙玉
卷五十三 第 31a 页 WYG1253-0259a.png
匆匆不能尽久阔之情登舟怏然如有所失今日已抵
泗亭矣寄还二诗其一游桓山者可刻刻之亦以见一
时盛集周中允先生一两日间必至彭城当一款送且
道予沿途相候之意但恐天寒河冻复命太迟故不能
久留滞尔朱太守处转致谢声予亦有书附归𨽻也
   与提学司马侍御通伯书
为别不觉寒暑再更然友朋之思与停云俱南第匆匆
不得佳趣写此衷素为歉仆自今春以来承乏日讲兼
卷五十三 第 31b 页 WYG1253-0259b.png
领史局虽终日从事简编然所得益浅笔益退殆不复
可进有愧故人多矣阁下在南畿既久声闻益闳朱子
所谓始而排中而疑终而大服真儒者之常亦可见涑
水之遗教未泯也是可贺矣因礼部司务方君南归附
此问起居方君仆亲家去不以罪士论多惜之其二子
经纶学业颇成得并加与进少慰其落落之怀则彼拜
惠遂与仆等矣会晤何时惟为道珍重
   简汪廷器
卷五十三 第 32a 页 WYG1253-0259c.png
到京不久即得所寄书及东布两端敬乡之意岂馀子
可及仆来时令兄亦有书寄足下今以付盛价史主事
已相见亦盛称足下好处唐员外未行俟议开盐后得
敕乃东尔上等貂鼠皮烦寻六张次者六张并价值见
寄一一奉酬计不有讶盛暑亢暵移居匆匆不尽所欲

   简谢昌山人
久不得消息何似闻在青齐间不审此时曾过江否故
卷五十三 第 32b 页 WYG1253-0259d.png
司徒黄公之子及张状元同寅丧母俱尝托书转达欲
请闽南江右一行亦不审果如彼愿否也礼部徐亚卿
先生于仆有词林之旧因后夫人之丧又托一言亮贤
者于仁人孝子之心必不忍负也书至幸即命驾万万
冗中不尽所欲言
   简纂修袁进士
不幸闻先叔之讣不得置一尊为别此情缺然前所告
弊乡儒者有王宗植居歙之王村有程隐程充居休宁
卷五十三 第 33a 页 WYG1253-0260a.png
之汊口有程质居婺源之高安皆可备纂述有汪道全
居婺源之大坂可备缮写馀亦非仆所知也
   寄阁老寿光先生书
宅上人还尝附上起居兹因训导仇潼拜扫东归托书
为先容潼家淄川博学能文兼有志操寔老先生贵乡
佳士且素慕勋德之盛欲候台墀一睹丰采别无干请
望少遂其愿见之心后学之幸非言可既
   简唐侍御希恺
卷五十三 第 33b 页 WYG1253-0260b.png
三先生集序五七年前所成为北归舟中考据颇详整
使今为之亦无如此心力矣蒙索取再三得之弊箧披
诵一过恍如隔世因稍入近事录呈自顾疏陋寔不足
以增辉先正姑少见其景慕而已
   答汊口宗人志端
承寄书及东山集二册收讫所托选承德堂文及武堂
世忠祠滇南吟藁和湖岭亭四事入县志但此志重勘
未完随后自当附入用副雅意其馀诗文恐不能复增
卷五十三 第 34a 页 WYG1253-0260c.png
矣新屯寺僧所托记文已成数语付南山庵僧云清转
附相见幸一语之所馈礼收讫道远不能辞也因亡弟
之丧情绪忧郁草草布此惟心照
   简山斗族侄孙天相
屡荷寄书及佳墨孔多愧无可答也因舍下人还附此
足下方妙年又无公家力役之征惟勉学以副一宗之
望为佳筠窗静读之名当不虚尔积中兄弟近日如何
亦都无一字相及见时幸一致意
卷五十三 第 34b 页 WYG1253-0260d.png
   与刑部尚书旴江何公简
程本邑名在长安之北文王为西伯时居之后徙丰而
以其地封大司马休父为程伯盖程得姓之始也考汲
书文王有程寤之篇而亡其文意寤者省躬之义也以
文王大圣人犹不忘于省躬而况末学哉走不佞窃敢
以寤名进修之斋自附于公明仪之后敬乞一言记之
使有所持循以不昧于成德之归先生之赐大矣
   简强宪副廷贵
卷五十三 第 35a 页 WYG1253-0261a.png
恭谂荣授恩命进副宪台初政清明士类胥庆岂特同
乡同年之光而已况宪车既东风裁加倍益见君子所
养非常情可及也仆供奉之馀学不加进无足为道因
便附上起居兼致贺忱惟自玉以膺多祉不宣
   与阁老寿光先生书
远蒙师尊遣人赐诗两篇不胜惊喜但生初意欲得教
诲一两言今许与过望益增惭感谨什袭珍藏用夸子
孙岂敢轻出示人以亵长者之赐恭审来人道体安和
卷五十三 第 35b 页 WYG1253-0261b.png
欣慰无量生日侍讲筵幸踵老先生之后尘虽附竭驽
钝实无丝毫上补圣学愧惧而已朝报三十一纸附上
老先生虽处林下然爱君体国之诚义当有同其休戚
者伏惟台察
   简刘贡魁汝利昆仲
更化之初公论大出起旧之礼拟在旦夕但前此及近
时人言犹大可畏仆素受教门下亦滥在议中可畏尤
甚因阎璿归便附此所异贤昆仲益加谨畏庶副所望
卷五十三 第 36a 页 WYG1253-0261c.png
此固高明所素有者亦致夫千里之意而已不罪万万
   简礼部尚书琼山丘公
蒙先生厚爱虽骨肉无以踰此第恨无受教之期孤陋
终身为长者之玷然修身补过不敢自毁其平生则此
志固不衰也细思欧公朱子所居之位不同故所处亦
异盖欧公身在相位上有英宗魏公故力辨得白文公
小臣生死在人掌握岂可以遗体而试煅炼不测之酷
此大贤善于处变亦其学识所至生固不敢上拟然生
卷五十三 第 36b 页 WYG1253-0261d.png
上有七十二岁之母下有十三岁之子三世三人幸天
子大恩俾归田里含垢掩瑜不加诛窜实出望外夫复
何言盖生之愚见如此因一质于先生之前三五日出
城不敢拜辞仰惟为道自重不具
   简李学士世贤
寺中检弊箧得曩岁游梁园佳句记当时曾各奉分四
韵至今零落不成卷汝弼懋衡元益遂己作土中人而
仆亦将归老林下矣敢奉元韵乞斋居暇日烦略搆思
卷五十三 第 37a 页 WYG1253-0262a.png
仍作当时语每韵少得四句以补完此卷使山中人异
时展玩得知帝都风物之盛而一时朋游存没离合之
感实足系停云之思亦非徒作觞咏公案而已惟不以
为断简宿逋大笑而置之为佳
   简辨上人
蒙承惠佳菜又于僧榻卧餐俨成有发僧矣所和诗中
间佳句层出但微有重复今用古人摘句例商确数处
足成四章请重录用图书付来入卷庶此归林下把玩
卷五十三 第 37b 页 WYG1253-0262b.png
如揖清风也
   慰余寘贡士简
潞河舟次忽闻先公之丧为之愕然朝廷柱石当得几
人仆辈归休亦恃有善人在位得以藉庇为林下幸民
何天不吊而夺之速耶临风挥涕不能己巳粗帛一端
少充几筵瓣香之敬旧诗一章不敢比于挂剑之义幸
一阅而焚之用还公之雅命云尔相见无期惟节哀襄
事以副知旧之望
卷五十三 第 38a 页 WYG1253-0262c.png
   与河间太守谢公道显书
昨在府中谈及乡贤祠事阁下欣然欲为之此诚一郡
之幸舟中不揣尽解书装翻阅考订得河间乡贤五人
以功忠著称于河间者十三人合于祭法所谓有功于
民以死勤事及乡先生殁而祭于社者因撮其大略亲
书附上事果有成使先正得表章之美后学有观感之
益吏民长忠厚之风其为关系甚大至于属州属县乡
贤名宦在景州若董相仲舒在沧州若张文节公及本
卷五十三 第 38b 页 WYG1253-0262d.png
朝王忠肃公之类尚多自当依例举行各为其乡之重
郡固不能兼祀也祠立之后仍得宗伯丘公少宰杨公
一记庶几百世之下知此邦盛举自阁下始后来者宜
谨嗣之阁下虽不以此为名然所以系甘棠之思者岂
有穷已哉旅次匆匆恐未能上副雅志更加详订可也
   复族人祖瑗
承累寄书及孙艮山先生诗一册附以吴绵歙苧俱收
讫愧无可答也亡弟之丧抱疾经时计一宗厚契必同
卷五十三 第 39a 页 WYG1253-0263a.png
此感令堂孺人节槩之懿闻者凛然有司上闻行台取
勘亦曾赞一辞盖方君付汪贡士转托区区也因舍下
人还草草附此惟心照不其
 
 
 
 
 
卷五十三 第 39b 页 WYG1253-0263b.png
 
 
 
 
 
 
 
 篁墩文集卷五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