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站书库内容主要引用自 archive.org,kanripo.org, db.itkc.or.kr 和 zh.wikisource.org
卷三十七 第 1a 页 WYG1252-0644a.png
钦定四库全书
篁墩文集卷三十七 明 程敏政 撰
题跋
书族祖文清公所撰古城宗祖墓铭后
按文清公此碑称仲节南节为都使公沄之子最得其
实但谓仲节为休宁古城祖则恐未然碑称仲节生焕
焕生蕙蕙生承议等三人考祁谱谅公保下严生沇沇
生恩恩生令令生承议等三人而富溪元朝印本谱于
篁墩文集卷三十七 明 程敏政 撰
题跋
书族祖文清公所撰古城宗祖墓铭后
按文清公此碑称仲节南节为都使公沄之子最得其
实但谓仲节为休宁古城祖则恐未然碑称仲节生焕
焕生蕙蕙生承议等三人考祁谱谅公保下严生沇沇
生恩恩生令令生承议等三人而富溪元朝印本谱于
卷三十七 第 1b 页 WYG1252-0644b.png
此承议下注云兄弟并迁古城及歙横干盖得之矣疑
古城不知所出而误属仲节之下文清公亦从其说而
不暇谛考也又刻本比家藏录本多世次一段与前后
文不相属疑刻石时古城人自增入者今删之馀已见
谱辨中兹不赘又按各谱及碑本药或以为万或以为
芳宜以药为正
书先文简公宋史本传后
按苏辙轼龙川志载先文简公一事云当仁宗幼冲章
古城不知所出而误属仲节之下文清公亦从其说而
不暇谛考也又刻本比家藏录本多世次一段与前后
文不相属疑刻石时古城人自增入者今删之馀已见
谱辨中兹不赘又按各谱及碑本药或以为万或以为
芳宜以药为正
书先文简公宋史本传后
按苏辙轼龙川志载先文简公一事云当仁宗幼冲章
卷三十七 第 2a 页 WYG1252-0645a.png
献刘太后垂帘时有方仲弓者上书请立刘氏七庙如
武后故事章献览其疏裂而掷之地曰朕不作此负祖
宗事公亦尝献武后临朝图而人莫之知也王洙侍读
实与闻之然仁宗性宽厚故公卒至宰相而宋史本传
取之且曰人多以此薄公呜呼事有出于一人之私意
而信史书之孰不以为诚然哉亦有卓然谓事之诬为
不足信者必其伪之浅不足以欺人也考鲁宗道之传
仲弓上疏请立刘氏七庙章献以问群臣众莫敢对宗
武后故事章献览其疏裂而掷之地曰朕不作此负祖
宗事公亦尝献武后临朝图而人莫之知也王洙侍读
实与闻之然仁宗性宽厚故公卒至宰相而宋史本传
取之且曰人多以此薄公呜呼事有出于一人之私意
而信史书之孰不以为诚然哉亦有卓然谓事之诬为
不足信者必其伪之浅不足以欺人也考鲁宗道之传
仲弓上疏请立刘氏七庙章献以问群臣众莫敢对宗
卷三十七 第 2b 页 WYG1252-0645b.png
道独进曰太后欲立七庙如嗣君何其事遂止为仲弓
者初未尝一字及武后也又考之章献之传公为三司
使尝上武后临朝图章献掷之地曰吾不作此负祖宗
事然后知仲弓所陈者刘氏七庙之疏公所上者武后
临朝之图一佞一忠事实相反故章献于仲弓之疏颇
欲藉众议而从之于公之图直怒其讽諌太甚而辙乃
欲因之以诬公遂反以掷疏之事及不负祖宗之语归
之仲弓而杂置公献图之事其间又相混以成其诬而
者初未尝一字及武后也又考之章献之传公为三司
使尝上武后临朝图章献掷之地曰吾不作此负祖宗
事然后知仲弓所陈者刘氏七庙之疏公所上者武后
临朝之图一佞一忠事实相反故章献于仲弓之疏颇
欲藉众议而从之于公之图直怒其讽諌太甚而辙乃
欲因之以诬公遂反以掷疏之事及不负祖宗之语归
之仲弓而杂置公献图之事其间又相混以成其诬而
卷三十七 第 3a 页 WYG1252-0645c.png
不知其作伪之浅不足以欺人也夫拟人必拟于其伦
故称君上必以尧舜苟以桀纣未有不以为诽谤者矣
颂大臣必以伊周苟以莽操未有不以为讥斥者矣章
献在当时如御正殿受嗣君之朝服仪天冠衮衣而祀
太庙群臣之附已者进不附者黜天下之人知有太后
而已其渐至于废君称制无难焉公预知之以为太后
妇人也諌之以言则难入證之以事则易见武后之罪
恶人所共知者也太后欲称制则武后矣因为图以献
故称君上必以尧舜苟以桀纣未有不以为诽谤者矣
颂大臣必以伊周苟以莽操未有不以为讥斥者矣章
献在当时如御正殿受嗣君之朝服仪天冠衮衣而祀
太庙群臣之附已者进不附者黜天下之人知有太后
而已其渐至于废君称制无难焉公预知之以为太后
妇人也諌之以言则难入證之以事则易见武后之罪
恶人所共知者也太后欲称制则武后矣因为图以献
卷三十七 第 3b 页 WYG1252-0645d.png
即世之所谓影子者也其所以警之者深矣夫其以庶
嬖僭乱之容上拟母后此章献所以裂其疏而有不负
祖宗之语也元文宗尝欲观古名画学士巙子山取郭
忠恕比干图以进其事正与此类子山一代贤者岂愿
其君之为纣哉由是观之章献终其身不敢指斥幼主
以规称制之举者公之一图有以阴弥其邪心也史不
以此难之而反以此薄之何其取舍之异哉然考公一
传之前后则其诬亦有不待辨而明者传之前曰公知
嬖僭乱之容上拟母后此章献所以裂其疏而有不负
祖宗之语也元文宗尝欲观古名画学士巙子山取郭
忠恕比干图以进其事正与此类子山一代贤者岂愿
其君之为纣哉由是观之章献终其身不敢指斥幼主
以规称制之举者公之一图有以阴弥其邪心也史不
以此难之而反以此薄之何其取舍之异哉然考公一
传之前后则其诬亦有不待辨而明者传之前曰公知
卷三十七 第 4a 页 WYG1252-0646a.png
开封时有王蒙正者联姻章献太后家子齐雄捶老卒
死货其妻子使以病告公察其辞色异令有司验得捶
死状太后谓公曰齐雄非杀人者乃其奴尝捶之公曰
奴无自专理且使令与已犯同太后默然遂论如法若
以献图之事为佞而不忠则于此宜若承顺风旨以说
后意何乃面折廷诤务取其亲戚而杀之彼此相较若
两人矣又考之诸传参以长编章献既崩仁宗亲政于
凡两府大臣附太后者若吕夷简张耆等同日罢政而
死货其妻子使以病告公察其辞色异令有司验得捶
死状太后谓公曰齐雄非杀人者乃其奴尝捶之公曰
奴无自专理且使令与已犯同太后默然遂论如法若
以献图之事为佞而不忠则于此宜若承顺风旨以说
后意何乃面折廷诤务取其亲戚而杀之彼此相较若
两人矣又考之诸传参以长编章献既崩仁宗亲政于
凡两府大臣附太后者若吕夷简张耆等同日罢政而
卷三十七 第 4b 页 WYG1252-0646b.png
仲弓亦自殿中丞贬汀州别驾凡庶僚之中不附太后
者如宋绶王德用章德象及公先后并登两府当时举
错之迹判然两途不可掩也若曰仁宗性宽厚不以献
图之事罪公使与绶等同升而不与夷简仲弓等同贬
又何其厚于此而薄于彼乎此事之必不然者或曰辙
之为此志也实者亦多矣且无宿憾也何独于公而诬
之曰盖有由也辙之兄轼与伊川先生有隙尝谓伊川
为奸邪而力诋之门人子弟遂相植党为仇家公则伊
者如宋绶王德用章德象及公先后并登两府当时举
错之迹判然两途不可掩也若曰仁宗性宽厚不以献
图之事罪公使与绶等同升而不与夷简仲弓等同贬
又何其厚于此而薄于彼乎此事之必不然者或曰辙
之为此志也实者亦多矣且无宿憾也何独于公而诬
之曰盖有由也辙之兄轼与伊川先生有隙尝谓伊川
为奸邪而力诋之门人子弟遂相植党为仇家公则伊
卷三十七 第 5a 页 WYG1252-0646c.png
川之从伯父也所以诬之者此也或曰辙之言固诬矣
其引王洙为證佐则亦岂尽出于作伪者哉曰洙之言
有无未可知而窃意其容或有之何也史称洙当至和
初为翰林学士朋比宰相陈执中钩摭非礼追册张贵
妃为温成皇后立园祔庙置仁宗于有过之地不为清
议所容然则投辙之意肆诬正人欲同归不善以分其
罪亦事之或然也所惜编宋史者不能正其诬而反有
取焉使一传之间自相矛盾而卒为后世不信之地者
其引王洙为證佐则亦岂尽出于作伪者哉曰洙之言
有无未可知而窃意其容或有之何也史称洙当至和
初为翰林学士朋比宰相陈执中钩摭非礼追册张贵
妃为温成皇后立园祔庙置仁宗于有过之地不为清
议所容然则投辙之意肆诬正人欲同归不善以分其
罪亦事之或然也所惜编宋史者不能正其诬而反有
取焉使一传之间自相矛盾而卒为后世不信之地者
卷三十七 第 5b 页 WYG1252-0646d.png
幸其作伪之浅也作伪之深而足以欺人者安知其无
邪
书宋鉴长编所纪先文简公事后
按长编之全文如此正后之修史者所本也夫宗女所
居之第不敢擅鬻而请御降为徵此乃谨之至者乌得
为罪然则公之黜实张士逊所倾与欧阳公所撰碑志
之言合作史传者既不能推明士逊所以中伤诸贤之
意为后世小人倾陷君子者之戒至于市材木者程琰
邪
书宋鉴长编所纪先文简公事后
按长编之全文如此正后之修史者所本也夫宗女所
居之第不敢擅鬻而请御降为徵此乃谨之至者乌得
为罪然则公之黜实张士逊所倾与欧阳公所撰碑志
之言合作史传者既不能推明士逊所以中伤诸贤之
意为后世小人倾陷君子者之戒至于市材木者程琰
卷三十七 第 6a 页 WYG1252-0647a.png
雇女口者庞籍及吕公绰等而史皆归之公郑戬因李
宗肃移鞫于台中丞孔道辅谓罪薄不足深治而史以
为御史按劾得状不惟无所推明而反加深文焉其不
足为信史也已敏政尝承乏编纂续通鉴纲目熟读宋
诸帝纪笔削之间诚为简当至于列传则其前后自相
牴牾者甚多盖杂出众手故也噫原作者之心岂阴有
所向背哉特欲檃括旧史而词不足以达意遂失之尔
曾南丰曰史者所以明天下之道也故为之者亦必天
宗肃移鞫于台中丞孔道辅谓罪薄不足深治而史以
为御史按劾得状不惟无所推明而反加深文焉其不
足为信史也已敏政尝承乏编纂续通鉴纲目熟读宋
诸帝纪笔削之间诚为简当至于列传则其前后自相
牴牾者甚多盖杂出众手故也噫原作者之心岂阴有
所向背哉特欲檃括旧史而词不足以达意遂失之尔
曾南丰曰史者所以明天下之道也故为之者亦必天
卷三十七 第 6b 页 WYG1252-0647b.png
下之才不然则事迹暧昧虽有随世以就功名之君相
与合谋之臣未有能赫然播天下之口者而一时偷夺
倾危悖礼反义之人亦幸而不暴著于世此言是已敏
政故录长编之文于前南丰之言于后使来者读之是
非自见而亦不能无嘅于作史者之难也
书先太中公宋史附传后
按宋史太中公事附明道先生传且称高祖羽太宗朝
三司使而少师传乃无三司使一节殆互见也又太中
与合谋之臣未有能赫然播天下之口者而一时偷夺
倾危悖礼反义之人亦幸而不暴著于世此言是已敏
政故录长编之文于前南丰之言于后使来者读之是
非自见而亦不能无嘅于作史者之难也
书先太中公宋史附传后
按宋史太中公事附明道先生传且称高祖羽太宗朝
三司使而少师传乃无三司使一节殆互见也又太中
卷三十七 第 7a 页 WYG1252-0647c.png
传云世居中山而少师传以为深州陆泽人考地志深
州陆泽在中山之域非别有所迁也第少师事已见文
简公世录不能重出今特以太中传为主而附见之以
便观览云
书明道先生墓志后
按朱子编伊洛渊源录云明道志文韩维持国撰孙永
曼叔书韩氏家集经乱而亡然程氏家谱实载此篇今
秘阁所藏亦有此集岂朱子一时访求之未尽与
州陆泽在中山之域非别有所迁也第少师事已见文
简公世录不能重出今特以太中传为主而附见之以
便观览云
书明道先生墓志后
按朱子编伊洛渊源录云明道志文韩维持国撰孙永
曼叔书韩氏家集经乱而亡然程氏家谱实载此篇今
秘阁所藏亦有此集岂朱子一时访求之未尽与
卷三十七 第 7b 页 WYG1252-0647d.png
书伊川先生年谱后
按朱子云伊川年谱取证他书不能保无谬误而宋季
秀嵓李公心传尝辑道命录一书中有考异数段深有
裨于年谱谨附著之
书元敕赐伊川书院记后
按伊川先生子孙悉从南渡居徽池二州之间盖未始
有北还者故元延祐三年敕赐伊川书院于鸣皋学士
薛友谅撰记略不言二先生有后在河南国朝宣德六
按朱子云伊川年谱取证他书不能保无谬误而宋季
秀嵓李公心传尝辑道命录一书中有考异数段深有
裨于年谱谨附著之
书元敕赐伊川书院记后
按伊川先生子孙悉从南渡居徽池二州之间盖未始
有北还者故元延祐三年敕赐伊川书院于鸣皋学士
薛友谅撰记略不言二先生有后在河南国朝宣德六
卷三十七 第 8a 页 WYG1252-0648a.png
年参政周鉴修复二先生父子墓祠始云得十二世孙
子中而莫知其北还之由至景泰六年求二先生之后
有司遂以子中曾孙克仁应诏即今为翰林博士奉祠
者也详具杨文敏公记中谨附著之馀见辨谱图下者
兹不赘
书朱子所与先世二书后
按传之讳先休宁陪郭人宋开州团练使全之子痛父
死节于金誓守先墓不仕力学好古隐居邑之东山号
子中而莫知其北还之由至景泰六年求二先生之后
有司遂以子中曾孙克仁应诏即今为翰林博士奉祠
者也详具杨文敏公记中谨附著之馀见辨谱图下者
兹不赘
书朱子所与先世二书后
按传之讳先休宁陪郭人宋开州团练使全之子痛父
死节于金誓守先墓不仕力学好古隐居邑之东山号
卷三十七 第 8b 页 WYG1252-0648b.png
东隐尝以书问道于朱子朱子嘉之以老病不能卒业
遣子永奇从学于闽数载学成乃还永奇字次卿号格
斋两世著述悉燬于兵燹惟格斋杂藁一帙与朱子二
书犹存惜哉考程氏谱友朱子者二人休宁会里房大
昌字泰之乐平石城房起宗尝知建阳县师朱子者五
人婺源环溪房洵字允夫德兴新建房端蒙字正思与
其从曾孙珙字仲璧其二则传之与次卿也当时所得
朱子文字书简之类间载大全集中今撮为一卷以见
遣子永奇从学于闽数载学成乃还永奇字次卿号格
斋两世著述悉燬于兵燹惟格斋杂藁一帙与朱子二
书犹存惜哉考程氏谱友朱子者二人休宁会里房大
昌字泰之乐平石城房起宗尝知建阳县师朱子者五
人婺源环溪房洵字允夫德兴新建房端蒙字正思与
其从曾孙珙字仲璧其二则传之与次卿也当时所得
朱子文字书简之类间载大全集中今撮为一卷以见
卷三十七 第 9a 页 WYG1252-0648c.png
家学渊源之所自使后来者有所观法知自力于圣贤
之道而不堕于俗学之陋云
书王双溪杨慈湖书记后
按程氏师友朱子者七人已见前跋考之宁宗居光宗
之丧朱子实侍讲筵婺源双溪王公炎以乡后进致书
问古者谅闇三年不言之义遂与朱子不合而慈湖杨
公简则象山先生高第弟子程氏后人间从之游其所
得皆有非后学所敢议者漫志于此
之道而不堕于俗学之陋云
书王双溪杨慈湖书记后
按程氏师友朱子者七人已见前跋考之宁宗居光宗
之丧朱子实侍讲筵婺源双溪王公炎以乡后进致书
问古者谅闇三年不言之义遂与朱子不合而慈湖杨
公简则象山先生高第弟子程氏后人间从之游其所
得皆有非后学所敢议者漫志于此
卷三十七 第 9b 页 WYG1252-0648d.png
书吕竹坡所撰族祖文清公墓志后
右宣议墓志见吕竹坡文集刻本槐塘文翰所刻者与
此大同小异如孙四人而文翰以为六人多述祖崇祖
二名考槐塘谱述祖生于淳祐庚戌上距宣议之卒淳
祐壬寅则宣议捐馆十年之后述祖始生也编谱者以
述祖崇祖本文清公继子而志不载故追入之然不知
其生卒前后具在可覆考也
书建昌宗家草庭先生逸事后
右宣议墓志见吕竹坡文集刻本槐塘文翰所刻者与
此大同小异如孙四人而文翰以为六人多述祖崇祖
二名考槐塘谱述祖生于淳祐庚戌上距宣议之卒淳
祐壬寅则宣议捐馆十年之后述祖始生也编谱者以
述祖崇祖本文清公继子而志不载故追入之然不知
其生卒前后具在可覆考也
书建昌宗家草庭先生逸事后
卷三十七 第 10a 页 WYG1252-0649a.png
按建昌之程自宣慰飞卿当宋季以城附元由是父子
兄弟悉拥节旄至雪楼文宪公复大振之遂赫然为一
时之望先生独当其时退居池头自号宋室遗民视富
贵若将浼焉高风峻节邈不可及而传宋史者乃不列
之笃行隐逸中使与两龚渊明为伍非大阙欤考先生
实与徽庵同事双峰得考亭之学而益修明之其所立
卓然如此敏政故表而出之以谂观者云
书婺源龙陂宗家前村先生传后
兄弟悉拥节旄至雪楼文宪公复大振之遂赫然为一
时之望先生独当其时退居池头自号宋室遗民视富
贵若将浼焉高风峻节邈不可及而传宋史者乃不列
之笃行隐逸中使与两龚渊明为伍非大阙欤考先生
实与徽庵同事双峰得考亭之学而益修明之其所立
卓然如此敏政故表而出之以谂观者云
书婺源龙陂宗家前村先生传后
卷三十七 第 10b 页 WYG1252-0649b.png
敏政平生于乡先达最重前村先生直方之为人求其
世次遗书累年不获成化壬寅大会诸谱亦无所见窃
意婺源之程远近毕会惟龙陂之程未有至者先生必
出于龙陂乃发书以问婺源教谕陈君简陈君得其谱
于文公裔孙儒学生贞转以寄示则知先生遗书不幸
尽燬于元季兵火且续谱者又以前村之号及其平生
履历误归诸先生从祖崇礼而于先生之名反无所述
其不幸又如此夫先生之名见于国朝班赐易经大全
世次遗书累年不获成化壬寅大会诸谱亦无所见窃
意婺源之程远近毕会惟龙陂之程未有至者先生必
出于龙陂乃发书以问婺源教谕陈君简陈君得其谱
于文公裔孙儒学生贞转以寄示则知先生遗书不幸
尽燬于元季兵火且续谱者又以前村之号及其平生
履历误归诸先生从祖崇礼而于先生之名反无所述
其不幸又如此夫先生之名见于国朝班赐易经大全
卷三十七 第 11a 页 WYG1252-0649c.png
书昭如日星何可泯也敏政因录此传附其谱而归之
呜呼为子孙者于上世之名尚有舛误则亦何怪夫他
人之不以阚止字我为宰予子我也哉
书绩溪仁里宗家宣慰公志后
按宋丞相文清公世居歙槐塘而有别业在绩溪仁里
公兄朝议子运机宏祖宏祖子宣慰相相子司丞燧燧
子主簿宗观皆用公荫入官子孙遂居仁里今乡贡进
士傅其后也宣慰此志经兵燹失之予尝阅中秘书得
呜呼为子孙者于上世之名尚有舛误则亦何怪夫他
人之不以阚止字我为宰予子我也哉
书绩溪仁里宗家宣慰公志后
按宋丞相文清公世居歙槐塘而有别业在绩溪仁里
公兄朝议子运机宏祖宏祖子宣慰相相子司丞燧燧
子主簿宗观皆用公荫入官子孙遂居仁里今乡贡进
士傅其后也宣慰此志经兵燹失之予尝阅中秘书得
卷三十七 第 11b 页 WYG1252-0649d.png
之霜月斋藁中因书以畀傅用补家乘之阙云
书建昌文宪公所受四制后
按旴江程氏世德集原受封谥制书凡十逸其四盖存
者此二制与文宪公夫人二制也封曾祖父母祖父母
四制敏政得于富溪程氏谱中录贻旴江族人用补家
乘之阙
书先县尉公所受至元敕牒后
按宋德祐丙子徽州招讨使李铨节制徽州军马王积
书建昌文宪公所受四制后
按旴江程氏世德集原受封谥制书凡十逸其四盖存
者此二制与文宪公夫人二制也封曾祖父母祖父母
四制敏政得于富溪程氏谱中录贻旴江族人用补家
乘之阙
书先县尉公所受至元敕牒后
按宋德祐丙子徽州招讨使李铨节制徽州军马王积
卷三十七 第 12a 页 WYG1252-0650a.png
翁以徽州降元以元招降榜文发休宁晓谕副都统李
世达不肯署降与铨之子汉英率所部迎战时谪官朱
颖达权知县事由是休宁义士亦各起兵应世达六月
元万户富珠哩敬以兵破昱岭关下徽州世达众寡不
敌道休宁西走行在元军下令屠徽州歙休二县歙人
郑安休宁人赵象元程隆各捐家赀冒白刃往说之乃
止于是丘龙友朱颖达等率众迎拜入城榜下休宁其
按甲不下者分遣收捕上功行省以宋故官陈宜孙为
世达不肯署降与铨之子汉英率所部迎战时谪官朱
颖达权知县事由是休宁义士亦各起兵应世达六月
元万户富珠哩敬以兵破昱岭关下徽州世达众寡不
敌道休宁西走行在元军下令屠徽州歙休二县歙人
郑安休宁人赵象元程隆各捐家赀冒白刃往说之乃
止于是丘龙友朱颖达等率众迎拜入城榜下休宁其
按甲不下者分遣收捕上功行省以宋故官陈宜孙为
卷三十七 第 12b 页 WYG1252-0650b.png
休宁知县象元为县丞隆为县尉安为歙县知县龙友
颖达权同知徽州事隆未几卒行省又以姚鸣凤为主
簿张玉为县尉徽州始靖考海阳诸志得此失彼今以
诸书及家传之类参订撮其要于此以补郡乘之阙云
书洪武钦定康郎山功臣庙位次后
按康郎山功臣庙正殿所祀者十二人先祖位第七考
甲辰年诏褒赠诸死事者先祖得赠明威将军上骑都
尉追封安定伯当时亦诏南昌守臣上诸死事者赐庙
颖达权同知徽州事隆未几卒行省又以姚鸣凤为主
簿张玉为县尉徽州始靖考海阳诸志得此失彼今以
诸书及家传之类参订撮其要于此以补郡乘之阙云
书洪武钦定康郎山功臣庙位次后
按康郎山功臣庙正殿所祀者十二人先祖位第七考
甲辰年诏褒赠诸死事者先祖得赠明威将军上骑都
尉追封安定伯当时亦诏南昌守臣上诸死事者赐庙
卷三十七 第 13a 页 WYG1252-0650c.png
食先祖位第六得赠定远大将军轻车都尉追封安定
侯盖两不相知也后有言祀典重复者诏除去南昌位
次止存其祀于康郎山至洪武十一年祀功臣于鸡鸣
山以梁国公赵德胜等百九十三人祔食先祖与焉时
有建议诸在外庙食者宜加褒恤于是丁普郎等俱进
爵赐谥先祖亦赠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荣禄大夫
柱国仍封安定侯谥忠悯诰命祝文皆已进御会执政
之臣连获重辟诏革中书省升六部省中文书皆报罢
侯盖两不相知也后有言祀典重复者诏除去南昌位
次止存其祀于康郎山至洪武十一年祀功臣于鸡鸣
山以梁国公赵德胜等百九十三人祔食先祖与焉时
有建议诸在外庙食者宜加褒恤于是丁普郎等俱进
爵赐谥先祖亦赠开国辅运推诚宣力武臣荣禄大夫
柱国仍封安定侯谥忠悯诰命祝文皆已进御会执政
之臣连获重辟诏革中书省升六部省中文书皆报罢
卷三十七 第 13b 页 WYG1252-0650d.png
褒功之典未及颁行盖有司不能决白上请故也朱学
士一斋第三集备书其事近始见之因记往时在京师
于武靖侯赵公家见其先祖梁国公碑文尚书陶凯所
撰其题衔用洪武十一年者后于皇明文纂中见梁国
碑文乃司业宋濂所撰其题衔则用甲辰年者当时颇
以为疑以今先祖碑文观之盖当时褒典虽下而未及
颁于庙中也故今南昌及康郎山功臣庙自赵德胜丁
普郎以下皆仍用甲辰年官爵窃恐后人致疑于异同
士一斋第三集备书其事近始见之因记往时在京师
于武靖侯赵公家见其先祖梁国公碑文尚书陶凯所
撰其题衔用洪武十一年者后于皇明文纂中见梁国
碑文乃司业宋濂所撰其题衔则用甲辰年者当时颇
以为疑以今先祖碑文观之盖当时褒典虽下而未及
颁于庙中也故今南昌及康郎山功臣庙自赵德胜丁
普郎以下皆仍用甲辰年官爵窃恐后人致疑于异同
卷三十七 第 14a 页 WYG1252-0651a.png
之故谨详著之碑文见乙集第十七卷
书先高祖万户忠悯侯碑铭后
右先高祖碑文据家藏录本锓梓近始得一斋第三集
乃知家藏者初本集中所载者定本也命工易之其详
见甲集第六卷康郎山功臣位次条下
书程氏贻范集目录后
贻范集之锓梓也其功力之费始于予而协成于诸房
诸房以近计之在歙者四曰槐塘仙源岑山渡长翰山
书先高祖万户忠悯侯碑铭后
右先高祖碑文据家藏录本锓梓近始得一斋第三集
乃知家藏者初本集中所载者定本也命工易之其详
见甲集第六卷康郎山功臣位次条下
书程氏贻范集目录后
贻范集之锓梓也其功力之费始于予而协成于诸房
诸房以近计之在歙者四曰槐塘仙源岑山渡长翰山
卷三十七 第 14b 页 WYG1252-0651b.png
在婺源者十三曰龙首山凤岭高安长径金竹环溪沙
阳彰睦香田香山周溪城东溪源在祁门者四曰善和
寓岩柏溪程村在绩溪者四曰程里坊市仁里小谷在
休宁者七曰汊川塘尾率口山斗临溪富溪及陪郭也
以远计之在开化者一曰玉田在浮梁者二曰景德镇
程山在德兴者四曰凤凰泸口南溪新建在贵溪者一
曰程源在乐平者四曰梅岩石城河冲小彰睦也河南
建昌及乐平杭桥三房子孙通谱远不克至湖州吴门
阳彰睦香田香山周溪城东溪源在祁门者四曰善和
寓岩柏溪程村在绩溪者四曰程里坊市仁里小谷在
休宁者七曰汊川塘尾率口山斗临溪富溪及陪郭也
以远计之在开化者一曰玉田在浮梁者二曰景德镇
程山在德兴者四曰凤凰泸口南溪新建在贵溪者一
曰程源在乐平者四曰梅岩石城河冲小彰睦也河南
建昌及乐平杭桥三房子孙通谱远不克至湖州吴门
卷三十七 第 15a 页 WYG1252-0651c.png
二房子孙有无不可知开化龙山北源休宁会里及黟
南山四房子孙失传婺源龙坡清源二房子孙世次未
详然其先德则有不可偏废者今并刻之呜呼于已之
上世而思所以暴之者仁也于已之旁亲而不忍其泯
焉者恕也惟仁与恕皆道之大端而吾宗两得之是不
可不书以垂法于后来者鄙朴之文理不当厕先达著
述之左诸房难之曰文有系祠宇之废兴具履历之首
末谨讳日之书详世系之录者亦惟取其备故实俟参
南山四房子孙失传婺源龙坡清源二房子孙世次未
详然其先德则有不可偏废者今并刻之呜呼于已之
上世而思所以暴之者仁也于已之旁亲而不忍其泯
焉者恕也惟仁与恕皆道之大端而吾宗两得之是不
可不书以垂法于后来者鄙朴之文理不当厕先达著
述之左诸房难之曰文有系祠宇之废兴具履历之首
末谨讳日之书详世系之录者亦惟取其备故实俟参
卷三十七 第 15b 页 WYG1252-0651d.png
考耳初何计其辞之工拙哉于是势不能尽删而为献
嘲腾笑之资则有所不免矣敏政再书
题先襄毅公与曾叔祖尤溪府君手书后
右先少保襄毅公手书一卷自正统四年起至成化十
年止皆与先曾叔祖尤溪府君及其诸子者也初先曾
祖尚书公洪武中坐累谪河间先公遂起河间诸生登
第入仕故书中自入学以至致政每有事辄报之骨肉
之情勤绻如此不以南北之隔忧患之婴而或间也先
嘲腾笑之资则有所不免矣敏政再书
题先襄毅公与曾叔祖尤溪府君手书后
右先少保襄毅公手书一卷自正统四年起至成化十
年止皆与先曾叔祖尤溪府君及其诸子者也初先曾
祖尚书公洪武中坐累谪河间先公遂起河间诸生登
第入仕故书中自入学以至致政每有事辄报之骨肉
之情勤绻如此不以南北之隔忧患之婴而或间也先
卷三十七 第 16a 页 WYG1252-0652a.png
世田庐遭难悉毁书中每以未卜居为恨厥后四十年
先公挈家渡江尽复生业尤溪府君久已下世而先公
谢兵南归未几亦不可作矣尤溪府君长孙俊实藏此
卷间出以示敏政盖读之未终泫然流涕不能自已敬
书其后而归之
书文丞相真迹后
予尝与编宋元纲目考元敕修宋史称陆公秀夫为左
丞相文公天祥为右丞相然黄文献公陆君实传后序
先公挈家渡江尽复生业尤溪府君久已下世而先公
谢兵南归未几亦不可作矣尤溪府君长孙俊实藏此
卷间出以示敏政盖读之未终泫然流涕不能自已敬
书其后而归之
书文丞相真迹后
予尝与编宋元纲目考元敕修宋史称陆公秀夫为左
丞相文公天祥为右丞相然黄文献公陆君实传后序
卷三十七 第 16b 页 WYG1252-0652b.png
谓宋亡之事典籍无稽遣使搜访未至而史成久之邓
先荐诸家各以填海录指南录诸书来上乃知陆公官
止佥书枢密院事文公官止枢密使同都督诸军二公
虽尝拜相力辞不受而指南录又文公所自著也予因
反覆参订悉改旧史之误时同事者见世习称二公为
相已久惮于骤更惟彭文宪公与予意合遂奏御而梓
行之予又考洪武三年正祀典诏谓忠臣烈士岂可复
臣异代凡异代所加赠谥宜悉罢去止称当时官爵唯
先荐诸家各以填海录指南录诸书来上乃知陆公官
止佥书枢密院事文公官止枢密使同都督诸军二公
虽尝拜相力辞不受而指南录又文公所自著也予因
反覆参订悉改旧史之误时同事者见世习称二公为
相已久惮于骤更惟彭文宪公与予意合遂奏御而梓
行之予又考洪武三年正祀典诏谓忠臣烈士岂可复
臣异代凡异代所加赠谥宜悉罢去止称当时官爵唯
卷三十七 第 17a 页 WYG1252-0652c.png
孔子为帝王师封谥如旧此高皇帝万世之独见也景
泰间忽有为文公请谥者礼官弗察上请谥以忠烈既
非文公本心又悖高帝诏旨知尊之而不知所以尊之
盖尝寘憾焉近过武林得会亚参安成张君公实获观
文公真迹景仰之馀辄附此说或可备后来修史议礼
者不审之一戒云若文公忠义大节及翰墨之妙方伯
延平刘君南安守华亭张君言之已详兹不复赘
予修宋元纲目因参考史传得合州守张珏首末重
泰间忽有为文公请谥者礼官弗察上请谥以忠烈既
非文公本心又悖高帝诏旨知尊之而不知所以尊之
盖尝寘憾焉近过武林得会亚参安成张君公实获观
文公真迹景仰之馀辄附此说或可备后来修史议礼
者不审之一戒云若文公忠义大节及翰墨之妙方伯
延平刘君南安守华亭张君言之已详兹不复赘
予修宋元纲目因参考史传得合州守张珏首末重
卷三十七 第 17b 页 WYG1252-0652d.png
其谋国之忠死国之义实与文公相先后者恨旧史
书法多晦而珏之心事不尽白也因数大书其名于
纲详其事于目自谓可补前史之阙而不知公实为
珏后也抚卷之际为之惘然
题元李雪庵大字后
雪庵俗姓李名漙光以善书遥授昭文馆大学士漙光
通儒书能古文词大书视小字尤胜实有可传者不系
其官也故凡有所书及著作皆不系衔其所见亦过人
书法多晦而珏之心事不尽白也因数大书其名于
纲详其事于目自谓可补前史之阙而不知公实为
珏后也抚卷之际为之惘然
题元李雪庵大字后
雪庵俗姓李名漙光以善书遥授昭文馆大学士漙光
通儒书能古文词大书视小字尤胜实有可传者不系
其官也故凡有所书及著作皆不系衔其所见亦过人
卷三十七 第 18a 页 WYG1252-0653a.png
矣彼负艺不精及非所当艺而业之以躐等倖进者又
此衲之罪人也哉
题唐贺鉴孝经真帖后
五羊钟君百福藏贺鉴孝经帖或以为真或以为赝卒
无所鉴定而况予最劣书者哉忠贤之祠过者必肃岂
独以其绘塑工拙而已世所重固有在此而不在彼者
故于此帖亦云
题苏东坡率子廉传真迹后
此衲之罪人也哉
题唐贺鉴孝经真帖后
五羊钟君百福藏贺鉴孝经帖或以为真或以为赝卒
无所鉴定而况予最劣书者哉忠贤之祠过者必肃岂
独以其绘塑工拙而已世所重固有在此而不在彼者
故于此帖亦云
题苏东坡率子廉传真迹后
卷三十七 第 18b 页 WYG1252-0653b.png
苏文忠公谪岭南最久故遗墨流落岭南至今若五羊
钟君百福所藏此帖是已率子廉传作于未谪之前岂
尝书之以示人乎陆宣公在贬所集医方朱文公隶党
籍注参同契盖古贤人君子不以世故婴心而有脱屣
全归之意如此
题雪梅画册
观人者于其所好而得其所恶则其人之贤否可知也
其人好清则其所恶者必浊其人好雅则其所恶者必
钟君百福所藏此帖是已率子廉传作于未谪之前岂
尝书之以示人乎陆宣公在贬所集医方朱文公隶党
籍注参同契盖古贤人君子不以世故婴心而有脱屣
全归之意如此
题雪梅画册
观人者于其所好而得其所恶则其人之贤否可知也
其人好清则其所恶者必浊其人好雅则其所恶者必
卷三十七 第 19a 页 WYG1252-0653c.png
俗盖推此以往而人无遁情者焉吴君孟瑄方贾于浙
之西又贾于齐之东日不暇给而以雪梅自号大理卿
仁和夏公以词翰名东南特为隶古作雪梅二字孟瑄
珍之托善绘者为雪梅之图又得诸名画山水人物花
鸟之类附之为一册其所好如此予窃惑之以为天下
之至清且雅者盖莫如雪梅故自昔非幽贞绝俗之士
鲜克好之盖在唐有诗人孟浩然在宋有处士林和靖
两人者之外未之有闻其好之难如此今孟瑄方日走
之西又贾于齐之东日不暇给而以雪梅自号大理卿
仁和夏公以词翰名东南特为隶古作雪梅二字孟瑄
珍之托善绘者为雪梅之图又得诸名画山水人物花
鸟之类附之为一册其所好如此予窃惑之以为天下
之至清且雅者盖莫如雪梅故自昔非幽贞绝俗之士
鲜克好之盖在唐有诗人孟浩然在宋有处士林和靖
两人者之外未之有闻其好之难如此今孟瑄方日走
卷三十七 第 19b 页 WYG1252-0653d.png
乎舟车坐乎市肆以为懋迁干蛊之计则凡其服饰之
华也燕饮之盛也子女声乐之繁且丽也孰曰不宜顾
乃翛然有所羡乎其彼而漠然无所为乎其此且托情
于画史毫素之间将役其心于澹然无营之地而不可
得也则其所好诚有贤乎人者哉虽然使孟瑄而服儒
之服以日从事于诗书礼乐之场则其所好又有大者
焉所好既大则其所恶亦大其贤乎人益远矣孟瑄吾
邑巨家子性格清雅可与之谈亦能绘事而不欲以自
华也燕饮之盛也子女声乐之繁且丽也孰曰不宜顾
乃翛然有所羡乎其彼而漠然无所为乎其此且托情
于画史毫素之间将役其心于澹然无营之地而不可
得也则其所好诚有贤乎人者哉虽然使孟瑄而服儒
之服以日从事于诗书礼乐之场则其所好又有大者
焉所好既大则其所恶亦大其贤乎人益远矣孟瑄吾
邑巨家子性格清雅可与之谈亦能绘事而不欲以自
卷三十七 第 20a 页 WYG1252-0654a.png
名也
书祖筵分咏诗后
国子司业费君廷言尝赐告展墓还镇江馆阁诸公及
相知者分镇江形胜为四十题赋诗赠别时予方抱忧
而南不及与比来京师廷言将取以刻梓谓予亦相知
者不可无一言予盖尝往来镇江登金山酌中𤃩穷远
目于江山云物之表揽诸形胜而尽得之所恨不能宣
诸口耳诸公能赋盖得我之所欲言而不能者然其间
书祖筵分咏诗后
国子司业费君廷言尝赐告展墓还镇江馆阁诸公及
相知者分镇江形胜为四十题赋诗赠别时予方抱忧
而南不及与比来京师廷言将取以刻梓谓予亦相知
者不可无一言予盖尝往来镇江登金山酌中𤃩穷远
目于江山云物之表揽诸形胜而尽得之所恨不能宣
诸口耳诸公能赋盖得我之所欲言而不能者然其间
卷三十七 第 20b 页 WYG1252-0654b.png
亦有足迹未始窥江而所赋踰于所见则人之才否与
江山之幸不幸固相求而不相值哉或曰廷言世家此
邦以文翰妙天下其厌饫山水而增重之必倍蓰往来
者乃犹拳拳于诸公之言何也夫以争售为可耻而付
擅场于退托古君子之心也是集之行把玩之际江山
满前应接不暇则凡意之所适取足而已又何必已出
之为快哉此廷言之志也
题分宁远溪程氏谱后
江山之幸不幸固相求而不相值哉或曰廷言世家此
邦以文翰妙天下其厌饫山水而增重之必倍蓰往来
者乃犹拳拳于诸公之言何也夫以争售为可耻而付
擅场于退托古君子之心也是集之行把玩之际江山
满前应接不暇则凡意之所适取足而已又何必已出
之为快哉此廷言之志也
题分宁远溪程氏谱后
卷三十七 第 21a 页 WYG1252-0654c.png
右分宁远溪程氏谱一卷谱称出忠壮公次子驸马文
祯之后唐季自歙徙历南北宋继有编述而此本则元
至正初所刻国朝永乐中所续者其裔孙爵间以事来
京师奉质于予予究心谱学最久会者最多尝得可续
者四十四房为统宗谱二十卷大抵皆忠壮长子威悼
侯文季之后所居不出新安六邑及饶信衢睦数百里
之间而分宁地稍远故不克会也考诸谱并称忠壮公
二十二子独威悼侯有传窃疑之而未敢决故尝为谱
祯之后唐季自歙徙历南北宋继有编述而此本则元
至正初所刻国朝永乐中所续者其裔孙爵间以事来
京师奉质于予予究心谱学最久会者最多尝得可续
者四十四房为统宗谱二十卷大抵皆忠壮长子威悼
侯文季之后所居不出新安六邑及饶信衢睦数百里
之间而分宁地稍远故不克会也考诸谱并称忠壮公
二十二子独威悼侯有传窃疑之而未敢决故尝为谱
卷三十七 第 21b 页 WYG1252-0654d.png
辨三十七条以俟后之君子迹今观之则文祯之后固
自有人而又窃疑其馀二十人者或真有后而失传遂
不见于谱欤或远徙而予之孤陋不能四出以尽其说
欤皆不可知矣谱载忠壮公行实颇残缺予为补完且
书其后俾什袭而藏焉他日有大贤者出而为敬宗合
族之举执此以往可也予观谱中讳以临者宋季老儒
自号云庄山人所著有周易解删后正音飘丸小录拟
古集及东鲁汉东荆南浙闽诸集惜其不传于世而意
自有人而又窃疑其馀二十人者或真有后而失传遂
不见于谱欤或远徙而予之孤陋不能四出以尽其说
欤皆不可知矣谱载忠壮公行实颇残缺予为补完且
书其后俾什袭而藏焉他日有大贤者出而为敬宗合
族之举执此以往可也予观谱中讳以临者宋季老儒
自号云庄山人所著有周易解删后正音飘丸小录拟
古集及东鲁汉东荆南浙闽诸集惜其不传于世而意
卷三十七 第 22a 页 WYG1252-0655a.png
其词义所指必有大过人者后会之际或传其一二以
为晚宗末学见闻之助又非幸欤
题雪楼遗墨后
右元翰林承旨雪楼先生程文宪公遗墨一卷盖送其
故人笠峰陈教谕赴舒州诗也诗在集中稍有点窜然
非大义所系公五世孙故太常少卿景伊购而藏之景
伊之子楷来京师间出示走请识一言走观元之君其
贤者盖莫如世祖然犹徇其国俗内亲而外疏抑儒而
为晚宗末学见闻之助又非幸欤
题雪楼遗墨后
右元翰林承旨雪楼先生程文宪公遗墨一卷盖送其
故人笠峰陈教谕赴舒州诗也诗在集中稍有点窜然
非大义所系公五世孙故太常少卿景伊购而藏之景
伊之子楷来京师间出示走请识一言走观元之君其
贤者盖莫如世祖然犹徇其国俗内亲而外疏抑儒而
卷三十七 第 22b 页 WYG1252-0655b.png
尚吏重北而轻南虽鲁斋先生许文正公之言然后汉
人获齿蒙古儒者获与吏偕进既又得文宪公而用之
然后南人获齿汉人典章文物焕然一新而元之俗不
纯于质野治不专于吏胥盖文正文宪两公之力见于
史者可考也若文宪公词翰之妙则其功行论建之绪
馀耳然在当时片纸寸墨人已知爱重之而况后世哉
况其为子孙者哉是可宝已公之先居新安篁墩出陈
将军忠壮公灵洗之后忠壮十世生唐歙州都知兵马
人获齿蒙古儒者获与吏偕进既又得文宪公而用之
然后南人获齿汉人典章文物焕然一新而元之俗不
纯于质野治不专于吏胥盖文正文宪两公之力见于
史者可考也若文宪公词翰之妙则其功行论建之绪
馀耳然在当时片纸寸墨人已知爱重之而况后世哉
况其为子孙者哉是可宝已公之先居新安篁墩出陈
将军忠壮公灵洗之后忠壮十世生唐歙州都知兵马
卷三十七 第 23a 页 WYG1252-0655c.png
使沄别居休宁汊口都使长子仲繁九世生巽其一子
自成传三世生宋端明殿学士珌其一子绪再迁闵口
传五世生司徒孝肃公翔卿始居建昌是生文宪公文
宪四世生珉则景伊之考也都使幼子南节居休宁陪
郭十二世生元江浙儒学提举荣秀实伊川先生七世
孙之来继者盖伊川之后从渡江而南居池州与陪郭
之程有宗好焉提举三世生万户安定忠悯侯国胜忠
悯三世是为尚书少保襄毅公走之考也景伊距忠壮
自成传三世生宋端明殿学士珌其一子绪再迁闵口
传五世生司徒孝肃公翔卿始居建昌是生文宪公文
宪四世生珉则景伊之考也都使幼子南节居休宁陪
郭十二世生元江浙儒学提举荣秀实伊川先生七世
孙之来继者盖伊川之后从渡江而南居池州与陪郭
之程有宗好焉提举三世生万户安定忠悯侯国胜忠
悯三世是为尚书少保襄毅公走之考也景伊距忠壮
卷三十七 第 23b 页 WYG1252-0655d.png
三十五世走距忠壮三十三世然文宪实以弟嗣兄则
走于景伊相先仅一世耳其昭穆盖灿然也汊口宗人
与景伊世父翰林侍书南云公尝通书合谱手迹具存
走又尝至闵口寻文宪公之故宅往来乔林翠阜之间
但闻溪流有声而百年遗老多已澌尽不可复识矣乃
今获观公之真迹恍然如奉颜色聆謦欬于数百载上
亦何所幸快于斯因窃论公之大凡而详著其世如此
俾观者有考焉
走于景伊相先仅一世耳其昭穆盖灿然也汊口宗人
与景伊世父翰林侍书南云公尝通书合谱手迹具存
走又尝至闵口寻文宪公之故宅往来乔林翠阜之间
但闻溪流有声而百年遗老多已澌尽不可复识矣乃
今获观公之真迹恍然如奉颜色聆謦欬于数百载上
亦何所幸快于斯因窃论公之大凡而详著其世如此
俾观者有考焉
卷三十七 第 24a 页 WYG1252-0656a.png
书仪礼逸经后
元吴文正公仪礼逸经一卷有板刻在太学事见国朝
杨文贞公集中而文贞别有三礼考注跋语称文正公
之书为其乡人晏壁所窃又私加删改走当时即求其
书而太学刻本已亡文贞之子尚宝公叔简亦称其家
藏本多散轶今少司寇何公廷秀博洽好古间尝语之
因各加搜访凡十数年竟无所得会友人罗太史应魁
重校三礼考注梓行而篇目注疏悉用晏本舛驳之迹
元吴文正公仪礼逸经一卷有板刻在太学事见国朝
杨文贞公集中而文贞别有三礼考注跋语称文正公
之书为其乡人晏壁所窃又私加删改走当时即求其
书而太学刻本已亡文贞之子尚宝公叔简亦称其家
藏本多散轶今少司寇何公廷秀博洽好古间尝语之
因各加搜访凡十数年竟无所得会友人罗太史应魁
重校三礼考注梓行而篇目注疏悉用晏本舛驳之迹
卷三十七 第 24b 页 WYG1252-0656b.png
居然可见而恨无文正原本可订也成化癸卯春自新
安起复北上始得于吴贡士杨君谦之家间以语司业
费君廷言廷言谓理故书板尝得零星者数种于瓦砾
土苴之间盖所谓逸经者在焉而亡其半矣因以君谦
原本相付将刋足之呜呼葩藻之书板刻遍天下先王
典礼往往无徵幸大儒君子者出每拳拳于斯而书之
行世显晦不常者如此此古道之不复而俗之所以不
淳也廷言方职教化首葺此编以不废先正复古垂教
安起复北上始得于吴贡士杨君谦之家间以语司业
费君廷言廷言谓理故书板尝得零星者数种于瓦砾
土苴之间盖所谓逸经者在焉而亡其半矣因以君谦
原本相付将刋足之呜呼葩藻之书板刻遍天下先王
典礼往往无徵幸大儒君子者出每拳拳于斯而书之
行世显晦不常者如此此古道之不复而俗之所以不
淳也廷言方职教化首葺此编以不废先正复古垂教
卷三十七 第 25a 页 WYG1252-0656c.png
之心其嘉惠后学岂浅浅也哉
题四明鲍原礼画卷后
右四明鲍原礼山水人物花鸟一卷卷有国子博士临
安钱宰伯均之序都宪慈溪张楷式之之诗族伯都宪
冰月先生以贻其子存者也原礼无所见而伯均在国
初与宋景濂诸公俱以文显式之在近时亦以诗显要
之皆不可得者宜先生以授存使珍藏之又自为说以
示脩省之助而不徒为玩好之娱也存后更名镛生三
题四明鲍原礼画卷后
右四明鲍原礼山水人物花鸟一卷卷有国子博士临
安钱宰伯均之序都宪慈溪张楷式之之诗族伯都宪
冰月先生以贻其子存者也原礼无所见而伯均在国
初与宋景濂诸公俱以文显式之在近时亦以诗显要
之皆不可得者宜先生以授存使珍藏之又自为说以
示脩省之助而不徒为玩好之娱也存后更名镛生三
卷三十七 第 25b 页 WYG1252-0656d.png
子曰璋历官新安卫指挥同知曰圭曰珍皆知好学承
其绪间来京师辄携以自随而予获观焉
书米元章墓表后
右米元章墓表予家待制公所作见北山集刋本元章
襄阳人而寓镇江尝作海岳庵于北固山下盖今芜废
久矣郡人户部员外郎赵君梦麟有沧江别墅在庵基
之西间因耕者得元章自写小像石刻于土中宝而庋
之知予藏有此表又请副刻之而传焉赵君清才旷识
其绪间来京师辄携以自随而予获观焉
书米元章墓表后
右米元章墓表予家待制公所作见北山集刋本元章
襄阳人而寓镇江尝作海岳庵于北固山下盖今芜废
久矣郡人户部员外郎赵君梦麟有沧江别墅在庵基
之西间因耕者得元章自写小像石刻于土中宝而庋
之知予藏有此表又请副刻之而传焉赵君清才旷识
卷三十七 第 26a 页 WYG1252-0657a.png
以词翰妙一时殆思与米老相后先者其可尚也彼世
之人与前贤祠墓接畛必思巧泯其迹以虞妨已而又
望其爱重表章之若此哉是可以观人矣
题歙陆氏先祠记后
陆君彦功世以医鸣徽歙间而又笃于祖烈观此记可
见矣古称医为仁术仁之施必由亲始若彦功者岂非
难哉今彦功被召至京师医名日著盖有进用之渐矣
力以母服辞仁不遗亲益难予因托人为录此记而归
之人与前贤祠墓接畛必思巧泯其迹以虞妨已而又
望其爱重表章之若此哉是可以观人矣
题歙陆氏先祠记后
陆君彦功世以医鸣徽歙间而又笃于祖烈观此记可
见矣古称医为仁术仁之施必由亲始若彦功者岂非
难哉今彦功被召至京师医名日著盖有进用之渐矣
力以母服辞仁不遗亲益难予因托人为录此记而归
卷三十七 第 26b 页 WYG1252-0657b.png
之彦功服阕北上将供奉尚方大著医国之功使仁术
所施者益广则所以发先世之幽光者不益远乎彦功
六世祖梦发文丞相同榜进士官至太府丞有晓窗集
予未之见也方虚谷先生亟称之彦功当写一本见寄
予方辑新安文献志仁贤之言岂可少哉
书叶文庄公手书后
右吏部侍郎昆山叶文庄公寄其母夫人及其弟与谦
书共七通与谦来京师间以示走值与谦将束装南归
所施者益广则所以发先世之幽光者不益远乎彦功
六世祖梦发文丞相同榜进士官至太府丞有晓窗集
予未之见也方虚谷先生亟称之彦功当写一本见寄
予方辑新安文献志仁贤之言岂可少哉
书叶文庄公手书后
右吏部侍郎昆山叶文庄公寄其母夫人及其弟与谦
书共七通与谦来京师间以示走值与谦将束装南归
卷三十七 第 27a 页 WYG1252-0657c.png
走有卜筑之劳疾读一过不觉嘅然思前辈之不可作
而与谦之知所宝也走每见世之好脩者知勉于众中
而略于家庭之间异乎文正公无不可对人言者盖于
此可以观人若文庄七书吐真情于家常语中无非孝
友之发及谨身保族之要殆几于文正之所为者其真
可敬也哉
书朱子乡约后
乡约一卷出于程门高弟蓝田吕氏成于文公朱子盖
而与谦之知所宝也走每见世之好脩者知勉于众中
而略于家庭之间异乎文正公无不可对人言者盖于
此可以观人若文庄七书吐真情于家常语中无非孝
友之发及谨身保族之要殆几于文正之所为者其真
可敬也哉
书朱子乡约后
乡约一卷出于程门高弟蓝田吕氏成于文公朱子盖
卷三十七 第 27b 页 WYG1252-0657d.png
酌古今之宜而加损益使人易行且可久也古君子之
志未尝一日不在天下然推行之必自近始一乡者一
国之准也崇礼让黜浇薄以渐复隆古之治实此乎昉
之顾后世言政者忽焉而有志于正学者所深慨也吾
宗侄节之以明经第进士擢工部主事分司济宁公暇
取乡约手校而刻之扩先正立教之功以为朝家兴道
善俗之助其志远矣彼谨簿书以为政集词章以为学
而犹偃然以儒吏自名亦盍反其本哉
志未尝一日不在天下然推行之必自近始一乡者一
国之准也崇礼让黜浇薄以渐复隆古之治实此乎昉
之顾后世言政者忽焉而有志于正学者所深慨也吾
宗侄节之以明经第进士擢工部主事分司济宁公暇
取乡约手校而刻之扩先正立教之功以为朝家兴道
善俗之助其志远矣彼谨簿书以为政集词章以为学
而犹偃然以儒吏自名亦盍反其本哉
卷三十七 第 28a 页 WYG1252-0658a.png
书馀杭教谕罗先生墓铭后
右馀杭教谕介毅罗先生墓志铭一通其乡达刑部侍
郎鲁公翚之所撰也走托交先生从子洗马璟暨先生
之子教授璧因得而读之为之向仰不能已盖先生为
学务躬行厌浮藻其居官安职分耻奔竞故门人私以
介毅为之谥而志以为称情者也走窃闻泰和罗氏孝
友之行清白之操积非一日而先生数奇谐寡仕不大
亨教授君亦独抱其遗经继迹横舍天之于善人吉士
右馀杭教谕介毅罗先生墓志铭一通其乡达刑部侍
郎鲁公翚之所撰也走托交先生从子洗马璟暨先生
之子教授璧因得而读之为之向仰不能已盖先生为
学务躬行厌浮藻其居官安职分耻奔竞故门人私以
介毅为之谥而志以为称情者也走窃闻泰和罗氏孝
友之行清白之操积非一日而先生数奇谐寡仕不大
亨教授君亦独抱其遗经继迹横舍天之于善人吉士
卷三十七 第 28b 页 WYG1252-0658b.png
将不恝然于斯乎然先生有孙二十人群起林立意将
有大发其后而昭先生之令闻于无穷者鲁公之铭于
是为可传矣
题吴庶子原博所藏放翁帖后
放翁此诗甚流丽字亦活动可爱观诗后所自题盖亦
自负矣原博同寅实藏此卷每斋居必携至相与把玩
久之而未暇考翁之出处也一日检宋史得翁两事云
高宗时有中贵人市珍玩以进者翁奏陛下以损名斋
有大发其后而昭先生之令闻于无穷者鲁公之铭于
是为可传矣
题吴庶子原博所藏放翁帖后
放翁此诗甚流丽字亦活动可爱观诗后所自题盖亦
自负矣原博同寅实藏此卷每斋居必携至相与把玩
久之而未暇考翁之出处也一日检宋史得翁两事云
高宗时有中贵人市珍玩以进者翁奏陛下以损名斋
卷三十七 第 29a 页 WYG1252-0658c.png
自经籍翰墨外悉屏而不御小臣乃不体圣意私买珍
玩以亏损圣德乞严禁绝又应诏言顷者有以师傅而
领三衙有以太尉而领閤门渎乱名器乞加订正翁所
建如此而宋史浩以善词章荐之岂知翁者哉
敬题先公荐朱挥使奏草后
右先尚书少保襄毅公手书二十二字盖荐今河间卫
挥使朱君玘之奏草也走得之于先公乱藁中以畀朱
君君宝重之因装潢成卷请志其颠末记成化初有诏
玩以亏损圣德乞严禁绝又应诏言顷者有以师傅而
领三衙有以太尉而领閤门渎乱名器乞加订正翁所
建如此而宋史浩以善词章荐之岂知翁者哉
敬题先公荐朱挥使奏草后
右先尚书少保襄毅公手书二十二字盖荐今河间卫
挥使朱君玘之奏草也走得之于先公乱藁中以畀朱
君君宝重之因装潢成卷请志其颠末记成化初有诏
卷三十七 第 29b 页 WYG1252-0658d.png
命大臣举将才为著令而先公首以朱君荐不果用会
先公出督川贵之师既又赞留务于南京柄事者或憾
先公以及朱君故朱君亦偃蹇不得意然才器则益老
且健矣上即位之明年屏奸回进忠良百度一新尤注
意将帅之选于是朱君始用廷议出守山东沂州特降
玺书宠其行而先公亦于是不负为知人矣朱君起武
臣子能刮去豪侈之习究心武业其骑射尝试京营第
一平居读书史务知其大义而又乐闻善言友端士以
先公出督川贵之师既又赞留务于南京柄事者或憾
先公以及朱君故朱君亦偃蹇不得意然才器则益老
且健矣上即位之明年屏奸回进忠良百度一新尤注
意将帅之选于是朱君始用廷议出守山东沂州特降
玺书宠其行而先公亦于是不负为知人矣朱君起武
臣子能刮去豪侈之习究心武业其骑射尝试京营第
一平居读书史务知其大义而又乐闻善言友端士以
卷三十七 第 30a 页 WYG1252-0659a.png
自辅操行廉介宅心忠醇盖虽号儒生者或愧之也巡
按御史以河间武臣多骪法前后请还君莅卫事及荐
君督戍兵城守巡抚大同都御史亦闻君智勇请授偏
裨之节禦北边盖朱君有盛称于一时如此先君实先
倡举之今手书具存君已进用而先公不幸捐馆十年
矣捧诵再三血涕俱霣盖不能执笔而朱君将陛辞就
镇矣窃闻古仁人志士必有知己之报而报之又非有
所私云尔分阃一方竭其智力以无负主上之托益坚
按御史以河间武臣多骪法前后请还君莅卫事及荐
君督戍兵城守巡抚大同都御史亦闻君智勇请授偏
裨之节禦北边盖朱君有盛称于一时如此先君实先
倡举之今手书具存君已进用而先公不幸捐馆十年
矣捧诵再三血涕俱霣盖不能执笔而朱君将陛辞就
镇矣窃闻古仁人志士必有知己之报而报之又非有
所私云尔分阃一方竭其智力以无负主上之托益坚
卷三十七 第 30b 页 WYG1252-0659b.png
其晚节之守功成位隆与古之名将相颉颃使人称之
曰此襄毅公所荐士则所以报知已者至矣而先公亦
将慰于九原岂不伟然烈丈夫之所为哉幸朱君勉之
无怠则他日得以功名附书于太史氏者此固其张本
也
题蕲水程氏所藏南宋录用伊川先生子孙诰
后
予尝见黄州志载程居为伊川先生之孙当宋南渡自
曰此襄毅公所荐士则所以报知已者至矣而先公亦
将慰于九原岂不伟然烈丈夫之所为哉幸朱君勉之
无怠则他日得以功名附书于太史氏者此固其张本
也
题蕲水程氏所藏南宋录用伊川先生子孙诰
后
予尝见黄州志载程居为伊川先生之孙当宋南渡自
卷三十七 第 31a 页 WYG1252-0659c.png
洛徙黄之蕲水莫得其详以问黄人亦莫有知者会潘
玉汝以进士出知蕲水托往廉之玉汝书来谓居之后
实在境中其族有名岳者尝中乡举与书俱来相见之
际出示宋敕牒一通乃居授将仕郎汉阳军汉阳县主
簿者考其时在咸淳二年十二月牒称居籍隆兴府武
宁县且审其为伊川明道正派嫡孙即非诈冒其言如
此然予考程氏世谱伊川先生子孙悉从南渡居池州
再迁新安其世次出处及当时录用恩典告敕文移具
玉汝以进士出知蕲水托往廉之玉汝书来谓居之后
实在境中其族有名岳者尝中乡举与书俱来相见之
际出示宋敕牒一通乃居授将仕郎汉阳军汉阳县主
簿者考其时在咸淳二年十二月牒称居籍隆兴府武
宁县且审其为伊川明道正派嫡孙即非诈冒其言如
此然予考程氏世谱伊川先生子孙悉从南渡居池州
再迁新安其世次出处及当时录用恩典告敕文移具
卷三十七 第 31b 页 WYG1252-0659d.png
存盖未有籍武宁者独谱称明道之后不知所在宋时
尝取伊川子孙继之故予窃疑武宁之族为明道之后
敕牒所谓伊川明道者伊川本其地明道本其祖也否
则不应书伊川于明道之上岂伊川之后从高宗渡江
居池州明道之后从隆祐太后渡江居隆兴兵革之馀
两不相闻朝家录用又不深考以合其族使圣贤之裔
播迁流落于江之东西若燕秦楚越然当时之政亦可
知矣岳上溯居凡六世能读两夫子之遗书以选授同
尝取伊川子孙继之故予窃疑武宁之族为明道之后
敕牒所谓伊川明道者伊川本其地明道本其祖也否
则不应书伊川于明道之上岂伊川之后从高宗渡江
居池州明道之后从隆祐太后渡江居隆兴兵革之馀
两不相闻朝家录用又不深考以合其族使圣贤之裔
播迁流落于江之东西若燕秦楚越然当时之政亦可
知矣岳上溯居凡六世能读两夫子之遗书以选授同
卷三十七 第 32a 页 WYG1252-0660a.png
知颖州振其家而增光于先世之宝翰者盖当昉于此
予家新安于两夫子之族最近实伊川末裔转继陪郭
房者故于岳甚亲且特论其世而书其敕牒之尾固水
木本原之情不能自已者哉
题仇司训东之所藏雪庵帖后
广阳赵参议伯颙天顺中尝见此帖于何怀中书家后
有雪庵题名印识然东之故藏此帖非新购者意当时
所书非独一本也观者疑为山谷笔则不类远甚盖山
予家新安于两夫子之族最近实伊川末裔转继陪郭
房者故于岳甚亲且特论其世而书其敕牒之尾固水
木本原之情不能自已者哉
题仇司训东之所藏雪庵帖后
广阳赵参议伯颙天顺中尝见此帖于何怀中书家后
有雪庵题名印识然东之故藏此帖非新购者意当时
所书非独一本也观者疑为山谷笔则不类远甚盖山
卷三十七 第 32b 页 WYG1252-0660b.png
谷劲而熟风骨峻整雪庵劲而生廉棱太露然皆名笔
也予素不学书但以迹推之如此能书者赏鉴当别有
妙处予不足知之
书月河梵苑记后
予记此二十三年矣深师及其徒得清者俱已物故而
苑之池亭亦多芜废每一过为之感慨不能已然废兴
相寻势之所必至因录此以贻深师之孙俾藏焉安知
无好事者按此记而复之使人得临观之美于白烟凉
也予素不学书但以迹推之如此能书者赏鉴当别有
妙处予不足知之
书月河梵苑记后
予记此二十三年矣深师及其徒得清者俱已物故而
苑之池亭亦多芜废每一过为之感慨不能已然废兴
相寻势之所必至因录此以贻深师之孙俾藏焉安知
无好事者按此记而复之使人得临观之美于白烟凉
卷三十七 第 33a 页 WYG1252-0660c.png
草之外者乎
题赵子昂与天台杨处士书后
急于投人缓于报德盖世之通病而况丁家国之难得
所依庇者哉宜赵魏公于天台杨处士叔和有惓惓不
已之意如此魏公于是可谓忠厚人矣处士四世孙商
霖起进士历闽广佥宪以文行知名于今实藏此帖吾
又意处士平生不特庇魏公一事而积学累行固有以
贻其后之人而勿替也哉是可宝已予见魏公书真行
题赵子昂与天台杨处士书后
急于投人缓于报德盖世之通病而况丁家国之难得
所依庇者哉宜赵魏公于天台杨处士叔和有惓惓不
已之意如此魏公于是可谓忠厚人矣处士四世孙商
霖起进士历闽广佥宪以文行知名于今实藏此帖吾
又意处士平生不特庇魏公一事而积学累行固有以
贻其后之人而勿替也哉是可宝已予见魏公书真行
卷三十七 第 33b 页 WYG1252-0660d.png
多俊逸流鬯独此卷典重不苟岂以处士为前辈人故
欤抑考此书公年六十有五虽无复少时临池之兴然
犹自谨乃尔则视世之未老而偃然自肆以加诸人者
不又异乎若公出处则先正固有定品有不俟乎予言
者矣
题先襄毅公哀范主事诗后
右先尚书少保襄毅公手书一律哀故南京驾部主事
鄞范君时泽之作也成化初先公受诏赞留务于南京
欤抑考此书公年六十有五虽无复少时临池之兴然
犹自谨乃尔则视世之未老而偃然自肆以加诸人者
不又异乎若公出处则先正固有定品有不俟乎予言
者矣
题先襄毅公哀范主事诗后
右先尚书少保襄毅公手书一律哀故南京驾部主事
鄞范君时泽之作也成化初先公受诏赞留务于南京
卷三十七 第 34a 页 WYG1252-0661a.png
官属中独才范君爱贤之方取以自辅而范君不久以
公务北卒于道先公为之惊惜赋此哀之且属同官和
之将成卷册畀其家而范君子桂尚幼独收先生手藁
以行故名衔亦未之具盖非出于告哀而应之者也桂
既长力学思亢其宗间来京师出以相示则范君之卒
十有七年先公之卒亦九年矣惟中世以来长属之间
或捍于官之相悬或难于行之可折其相顾漠如也而
欲求以济公家之务不得则上急其下下倍其上或致
公务北卒于道先公为之惊惜赋此哀之且属同官和
之将成卷册畀其家而范君子桂尚幼独收先生手藁
以行故名衔亦未之具盖非出于告哀而应之者也桂
既长力学思亢其宗间来京师出以相示则范君之卒
十有七年先公之卒亦九年矣惟中世以来长属之间
或捍于官之相悬或难于行之可折其相顾漠如也而
欲求以济公家之务不得则上急其下下倍其上或致
卷三十七 第 34b 页 WYG1252-0661b.png
于偾事弗悔岂不交失其道哉迹先公之诗岂特可以
占其人之贤一时长属相与之情相恤之义所以先公
家而略势分者可以槩见矣先公以刚直闻天下慎许
可独惓惓于范君意其谋议设施之间有大相契者惜
予仅一识面而不及叩其详之为歉也奉瞻遗墨不胜
泫然辄题其后
敬题先祖尚书府君遗像
公以子太子少保襄毅公恩累赠兵部尚书兼大理寺
占其人之贤一时长属相与之情相恤之义所以先公
家而略势分者可以槩见矣先公以刚直闻天下慎许
可独惓惓于范君意其谋议设施之间有大相契者惜
予仅一识面而不及叩其详之为歉也奉瞻遗墨不胜
泫然辄题其后
敬题先祖尚书府君遗像
公以子太子少保襄毅公恩累赠兵部尚书兼大理寺
卷三十七 第 35a 页 WYG1252-0661c.png
卿而襄毅公亦捐馆久矣于是𦕈孙詹事府少詹事兼
翰林院侍讲学士敏政谨重摹此本录吕文懿公旧赞
于上而宝藏之
题周院判原已送行诗卷
判南京太医院事周君原已吴人世以医名吴中至君
益精其业旁通诸经史工为诗号儒生者或弗逮也以
荐起得供御适士方云集竞进之辰而君独退然以亲
老请分院南京以便养盖士之号廉静者莫不为君惜
翰林院侍讲学士敏政谨重摹此本录吕文懿公旧赞
于上而宝藏之
题周院判原已送行诗卷
判南京太医院事周君原已吴人世以医名吴中至君
益精其业旁通诸经史工为诗号儒生者或弗逮也以
荐起得供御适士方云集竞进之辰而君独退然以亲
老请分院南京以便养盖士之号廉静者莫不为君惜
卷三十七 第 35b 页 WYG1252-0661d.png
而有爱莫助之之忧今兹上其三载之绩于朝适天子
初政获奏最凡一时取光荣以自诩者多已销熄而君
岿然如鹤之出群其居也休休其去也于于盖士之号
廉静者又莫不为君庆而自有振得朋之喜然则君之
所存所立殆真有过人者岂独其医之可称与其诗之
可录也哉于是行有日矣刑科左给事中陈君玉汝于
君为同乡且厚善析杜少陵诗两句为韵坐友人赋诗
以饯而予为之引俾读者知诗意之所在非独投君之
初政获奏最凡一时取光荣以自诩者多已销熄而君
岿然如鹤之出群其居也休休其去也于于盖士之号
廉静者又莫不为君庆而自有振得朋之喜然则君之
所存所立殆真有过人者岂独其医之可称与其诗之
可录也哉于是行有日矣刑科左给事中陈君玉汝于
君为同乡且厚善析杜少陵诗两句为韵坐友人赋诗
以饯而予为之引俾读者知诗意之所在非独投君之
卷三十七 第 36a 页 WYG1252-0662a.png
所好而已
书近作后
予素不工诗亦不好藁至于书札尤非所工者进士杨
君温甫数辱过旅中索旧作束装之际漫无以应命童
子检弊箧得前数诗呵冻书之温甫盖过听谓予词翰
可观也
瘦竹卷跋
吴郡陆君宗仁宦居京师玉河之东种竹于庭以瘦竹
书近作后
予素不工诗亦不好藁至于书札尤非所工者进士杨
君温甫数辱过旅中索旧作束装之际漫无以应命童
子检弊箧得前数诗呵冻书之温甫盖过听谓予词翰
可观也
瘦竹卷跋
吴郡陆君宗仁宦居京师玉河之东种竹于庭以瘦竹
卷三十七 第 36b 页 WYG1252-0662b.png
自名士夫间多赋咏其事者君亦有请于予予观古人
若沈约之病贾岛之诗钟繇之字皆以瘦名世而物之
瘦者莫踰于竹长身而坚贞虚心而劲清论者盖以比
君子然则瘦固君子欤君之身瘦而长时出其诗瘦而
清见其字于篆籀图史瘦而劲宜士夫之有取于斯而
赋咏以畀之也然则饱冰霜饫清风有与可之馋有赞
宁之癖异日殆将有不肥之肥而世之肉食者求分其
半席将不可得矣惜予放归江南不及叩琅玕之节扫
若沈约之病贾岛之诗钟繇之字皆以瘦名世而物之
瘦者莫踰于竹长身而坚贞虚心而劲清论者盖以比
君子然则瘦固君子欤君之身瘦而长时出其诗瘦而
清见其字于篆籀图史瘦而劲宜士夫之有取于斯而
赋咏以畀之也然则饱冰霜饫清风有与可之馋有赞
宁之癖异日殆将有不肥之肥而世之肉食者求分其
半席将不可得矣惜予放归江南不及叩琅玕之节扫
卷三十七 第 37a 页 WYG1252-0662c.png
新箨之粉操管城子为君赋之
书率东程氏谱后
右率东程氏谱一帙起自可知之祖曰显公刻梓在正
统丁已显公裔孙曰贲者成化初至京师奉以示予因
留予所盖七八年矣予尝会诸族作统宗谱见富溪元
朝会谱云忠壮十六世孙杭公次子林生揔本揔本生
广超广超生念四迁草市即显公子孙多葬富登正可
补率东之阙予又见榆村程氏谱以为出于忠壮五世
书率东程氏谱后
右率东程氏谱一帙起自可知之祖曰显公刻梓在正
统丁已显公裔孙曰贲者成化初至京师奉以示予因
留予所盖七八年矣予尝会诸族作统宗谱见富溪元
朝会谱云忠壮十六世孙杭公次子林生揔本揔本生
广超广超生念四迁草市即显公子孙多葬富登正可
补率东之阙予又见榆村程氏谱以为出于忠壮五世
卷三十七 第 37b 页 WYG1252-0662d.png
孙纶考富溪元朝会谱亦云杭公长子溢四世孙与贵
迁黄泥又三世曰七公迁榆村七公四世孙应辰应午
之孙淘金副使景祥景祥再世生国辅与率东显公九
世孙国英皆国初名人且富溪元朝所会之谱生卒及
娶某氏葬某处兄弟若干人班班可考疑有可徵所恨
兵燹之后回禄之馀为子孙者不能旁搜远访以求真
是之归乃遽刋梓成书并失之矣暨予会统宗谱而两
族莫有至者故卒无以考定之也予将北上理所借诸
迁黄泥又三世曰七公迁榆村七公四世孙应辰应午
之孙淘金副使景祥景祥再世生国辅与率东显公九
世孙国英皆国初名人且富溪元朝所会之谱生卒及
娶某氏葬某处兄弟若干人班班可考疑有可徵所恨
兵燹之后回禄之馀为子孙者不能旁搜远访以求真
是之归乃遽刋梓成书并失之矣暨予会统宗谱而两
族莫有至者故卒无以考定之也予将北上理所借诸
卷三十七 第 38a 页 WYG1252-0663a.png
家书得此谱因附著所见而归之
卷三十七 第 38b 页 WYG1252-0663b.png
篁墩文集卷三十七